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

2024-05-03

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精选14篇)

篇1: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

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

活动总结

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喜欢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筑牢我校师生“三个不离开”的思想基础,我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对激励我校各族师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入扎实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进一步促进我校的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建校十几年来,学校历届领导班子对民族团结工作极为重视,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族师生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民族团结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要倍加珍视民族团结,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继承和发扬我校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

今年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我们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和“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为主线,以“增进互信、增进感情、增进团结”和“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情,人人都说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为抓手,把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师生牢固树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大力营造抓住机遇、提振信心、团结奋进的舆论氛围,大力营造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稳定的舆论氛围,形成促团结、保稳定、增和谐的强大合力,形成“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情,人人都说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的良好局面。要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教育和引导全校师生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团结和谐局面,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为推进我校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教育引导全校师生自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亲密无间的和谐校园环境,我校根据院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总体安排,结合“美丽上林、清洁乡村”主题教育要求,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不断把教育月活动推向高潮。我校开展的民族团结活动情况:

一、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1、各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尤其是班队会、品德与生活等课程,加强对全校师生的民族团结思想教育。

2、开展民族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普及活动,使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3、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和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宣传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好经验、好典型,宣传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各族干部群众。

二、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以感恩伟大祖国,讴歌辉煌成就,赞颂民族团结,弘扬社会正气等为主要内容,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新面貌,在校园唱响“三个不忘”(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祖国的温暖、不忘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历程)和“六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解放军好)的主旋律,为在校园形成维护民族团结光荣、损害民族团结可耻的昂扬正气鼓劲加油。开展“四认同”宣传教育,使大家深刻理解必须强化“四个高度认同”即使各族干部群众达到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的深刻内涵。通过宣传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有责任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成就,切实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一起来。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坚定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组织开展了学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教育活动,引导大家学习英雄临危不惧、舍己救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英雄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忠诚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尚情操;学习英雄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学习英雄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德;学习英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通过学习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对照检查自己找差距,在全体师生中一种以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人物为榜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热爱本职工作,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做平庸人,学习先进,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我们通过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月系列活动,认真做到“五个结合”,一是与“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相结合;二是与“创先争优”相结合;三是把贯彻实施民族团结教育与“六五”普法相结合;四是与业务辅导培训相结合。五是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从而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2013年10月24日

篇2: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

开展2012年“民族团结宣传月”主题活动总结

根据《中共南宁市委办公厅、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2012年“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总体方案>的通知》(南办发〔2012〕107号)精神,为进一步开展好我镇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我镇各小学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师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观念。各小学利用学校早操集队、班会、队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现将开展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思想,成立领导小组,抓指导,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各小学以做好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社会宣传工作为契机,深入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各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民族团结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总负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全体老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保障机制,促进学校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有序、有效开展,大力推进学校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各小学还利用国旗下讲话开展民族基本知识的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稳定压倒一切意识、民族团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提高师生民族团结意识

了解民族,学习民族的历史文化,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我校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拓宽了天地。

1、各小学利用学校广播,在学生中树立多民族国家的自豪感。

12、开展“我的民族”读书活动,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兴趣,更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各小学以班为单位,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活动,以《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和《广西教育系统“民族团结教育”宣讲提纲》为基本载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等德育课程,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并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

四、开展“四个一”宣传活动,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1)各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利用宣传栏做民族基本知识的专题宣传。

(2)各校班主任利用班会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民族知识和风俗习惯,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并出版了不少优秀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板报。

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同时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让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让尊重民族、团结民族意识在学生们的心底扎根。我镇各小学今后将继续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让56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学生的心灵中发芽结果,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祥和的气氛。

黎塘镇中心学校

2012年10月25日

附活动图片:

各小学出版的民族团结宣传主题的黑板报

各小学出版的民族团结宣传主题的黑板报

黎塘实验小学开展了小学生民族团结宣传月手抄板比赛

黎塘实验小学开展了小学生民族团结宣传月手抄板比赛

篇3: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

省教育厅、省民委联合开展云南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征文启事为促进民族⑷结教进课堂、进头脑, 有效推进我牲今‘:校民族W结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省教育厅、竹民委将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 在《云南教育》和《今口民族•中小学版》开展云南竹学校民族W结教育征文活动一、活动意义通过活动, 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和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旧, 树、>:逑设伟大祖国的远大志向, 学习建设美丽家乡的知识技能, 投身民族《结的伟大实践, 同全同各族人民一道,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梦、56个兄弟民族-家亲的团结梦二、征文内容及要求o学生作品 (反映民族文化、民族闭结的作品) •文章类丨000字以内•绘画类类型不限, 可是单幅作品也可暴系列作品, 配作品说明, 100字以内•摄影类配照片说明, 300字以内©教师作品 (民族团结教育巾的小故事、经典教学案例、教学心得体会等) •义章类3000字以内•绘|Hli类类型不限, 可是单幅作品也可是系列作品, 配作品说明, 100字以内•摄影类配照片说明, 300字以内©记录性作品 (记录教师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感人事迹, 记录学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中有特色、有亮点的活动) •文章类3000字以内•绘inii类类型不限, 可是单幅作品也可是系列作品, 丨《作品说明, loo字以内•摄影类配照片说明.300字以内三、征文作品刊登及评选O优秀作品刊登师生反映民族团结的f尤秀作品将刊登在《云南教育》和《今曰民族•中小学版》上。©征文作品评选为表彰先进, 活动结束后, 格、教ff厅、省民委将组织评选出“优秀组织奖”和“优秀作品奖”。四、投稿方式投稿请发电f邮件至:728§70638@qq.c«m或邮寄到:ki明市学府路61衿云南教疗报刊社《云南教育•视界》编辑部邮编:650223;联系人:张金灿;联系电活: () 87丨一65844725

篇4: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中图分类号:G63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69-02

在民族自治地方的中小学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开展这一专项教育应着力研究和必须抓住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其一,民族自治地方往往多民族杂居,各民族的团结是本区域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从少年儿童开始就培养民族团结意识,可以使基石更加牢固;其二,中小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很好地形成,判断是非能力较弱,亟需正面教育;其三,民族自治地方开展团结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有显见的困难,优势为各民族地区由于多年来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实施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长期开展,正确的观点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困难为多民族的杂居,在不同文化的融合与撞击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错误或偏颇的观点,也极有可能会给学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只有通过充分的教育,才能去伪存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一、以我们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为例,对这一问题作简要分析

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成立于1958年,现有人口约43万人,有汉、蒙古、回、满、朝鲜、壮、彝、锡伯等十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以蒙古族为多,共有8.3万人,占总人口的19.5%。喀左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所以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由于历史原因,也有着消极和复杂的一面,这些,构成了具有地域性的鲜明特点。

1.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自治县成立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各民族互相尊重、平等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能切实感受到这种浓郁的氛围,可以水到渠成地接受和认同正确观点,增强维护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

2.由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认识有偏颇。例如:①单纯强调民族团结就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②强调克服大汉族主义的观点得到重视,而克服地方民族主义的观点被淡化;③认为各族群众关系和谐,民族团结教育已无必要;④认为强调团结就是淡化各民族的文化特点,把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混同于民族融合;⑤认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只是做好那些唱唱歌、跳跳舞之类的表面文章。

3.教育资源丰富,但有待于甄别、开发和使用。喀左县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着悠久的各民族发展历史和民族团结历史。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借鉴中繁荣,也在碰撞中融合,升华出和谐的元素,形成了极具地域特点的民族团结的文化。比如,从历史沿革看,这里有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特别是清朝中期的“蒙禁”半开放、开放,民国初年的“放垦蒙地”,尽管对原住居民造成冲击,但“阵痛”之后,最终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蒙元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繁荣与融合。比如,自治县成立50年来,各民族群众携手奋斗,喀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都是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教材。再比如,喀左有丰富的民间故事资源,“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有很多关于蒙汉群众共同生活、与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内容,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必将会使教学更生动,更有针对性。

二、根据喀左蒙古族自治县的具体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使中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1.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开设、活动的开展、专项督导、检查、评估作了规范。

2.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作用:①开好民族团结教育课,遵从教育部、国家民委《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以正面教育、正确引导为主,注重理论与当地民族问题实际、地域文化特点结合。②强调其他学科尤其是思想品德课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之间渗透而不取代的关系,一方面必须在遵循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渗透,一方面做到各有侧重。如汉语文课,通过精美的篇章,重点渗透各民族的文化繁荣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观点;民族语文(蒙语文课),弘扬蒙古族灿烂文化,重点渗透“三个离不开”教育;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教育,使学生正确理解弘扬民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关系。思想品德课,主要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历史地理课,从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分析民族现象,渗透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历史的观点和祖国是多民族大家庭,团结则盛、分裂即衰的历史观点教育。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我们积极组织学校参加“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了“民族团结杯”征文和师生民族团结演讲比赛,以这些活动为载体,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的顺利开展。各学校也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等形式作为课程教育的补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因地制宜,建起了以民族英烈“莫德”烈士雕塑、学习室为主体的大城子镇蒙古族小学基地,以“蒙古族文化园”为主题的东哨乡蒙古族小学基地,让学生在基地愉快地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5.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氛围的感染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县报、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和信息技术手段(如开设“喀左民族教育网站”),作为对学校教育的补充,积极普及民族知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为民族团结教育做出贡献的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的事迹。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关注民族团结教育的网络。

篇5: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总结

熊华启在仪式上指出,今年九月是湖北省第八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是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践证明,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天我们启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掀起为期一个月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高潮,号召和动员各级民宗部门和全省各族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进一步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办实事、好事,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要把宣传月活动与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相结合,与民族文化、民族知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六进”相结合,与化解矛盾纠纷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与推进和创新民族工作相结合,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文艺活动等不同形式大力宣传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全省上下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氛围,不断开创湖北省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最后,熊华启宣布:湖北省第八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

篇6:某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活动总结

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根据**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认真开展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知》要求,今年9月,我局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这次活动部署周密,内容丰富,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一、领导重视,活动扎实推进

在*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统战部的关心指导下,通过全局上下共同努力,我局的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切实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进机关和局属各单位,取得较好的效果。接上级通知后,我局将宣传月活动作为大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分管领导亲自过问并组织实施,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全局上下掀起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热潮。大力宣传我局的活动情况,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有效地推动了活动深入开展。

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成效明显

一是认真学习民族政策法规和基本知识。我局组织领导干部学习了民族宗教知识,使全局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宗教无小事”的思想意识,不断提升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能力和 1 水平,为今后做好各项民族宗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便于全局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民族政策法规和基本知识,并利用政府网站、橱窗等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民族知识,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创新学习宣传方式方法,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是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集中宣传教育活动。9月19日,我局组织局属单位干部职工,参加了民族团结进步大型集中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共展出展板2块,悬挂横幅2条,发放民族团结专题宣传资料600余份。特别是由我局精心制作的宣传展板,通过生动的图文,描述了农牧工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团结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同时,工作人员还通过现场解答等形式,向群众宣传了农牧工作在维护民族团结、建设和谐**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是结合业务工作,做好民族工作。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局属各单位普遍重视少数民族工作,关心少数民族生活,把民族工作做为稳定大局的重要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这个平台,广泛宣传发动,走访少数民族家庭,关心少数民族的冷暖。宣传月期间,我局班子成员结合**建设和**工程建设联点督导工作,深入**少数民族村进行调研,走访少数民族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当前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走访慰问,增进了干群关系,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

总之,我局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真正做到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局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篇7: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

化隆县环境保护局(二○一一年五月)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宣传活动,推动我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意义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是做好民族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民族和睦的重要举措,是展示我县人民在经济建设中开拓进取、奋力拚搏、大力发展民族经济社会事业的重要平台。要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在全县普及民族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引导各民族干部群众自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成果,争当民族团结模范,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宣传内容

紧紧围绕我县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大发展变化以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风貌。重点在三个方面开展宣传活动:

1、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等四项基本教育;

2、我县民族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3、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先进事迹。

三、活动方式

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地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一)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围绕主题,贴近群众,提高实效,营造氛围。要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日活动,要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集美报、有线电视台等媒体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我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所取得的成就,集中报道我县涌现出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先进事迹。

(二)组织开展民族乡调研活动,了解挂钩帮扶的雄先乡拉格堂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帮助雄先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困难群体的扶贫工作,走访慰问少数民族代表性人士和贫困户,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三)加强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宣传教育和服务管理工作,引导他们主动融入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之中,促进城市民族关系和谐稳定。

(四)要认真开展一次民族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青海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等民族法律法规的实施和落实,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把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把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解决在基层。

四、组织领导

篇8: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

此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设置之全, 在中、高考试题中分值所占比例之大, 均开创了我国实施重要专项教育之先河, 体现了国家对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重视, 充分反映出维护民族团结对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0世纪90年代后期, 有关情感领域的目标设计模式日益增多,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当属教育目标研究专家、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教授豪恩斯坦 (A.Dean Hauenstein) 所著的《教育目标的一种概念架构———对传统分类学的整合》 (1998) 一书, 书中作者对情感领域目标提出新的分类模式, 该模式已成为被广泛接受和引用的教育研究成果。

笔者在此将简单介绍豪恩斯坦的情感目标分类理论, 并以此为依据, 解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下称《指导纲要》) 中的情感目标设计。

豪恩斯坦主张, 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同样重要, 不可厚此薄彼。教师的任务是营造一种激励型的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在掌握事实、概念、原理知识等认知能力的同时, 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和信念等情感素质。

豪恩斯坦的情感领域目标是以“处方性信息”和“符号性信息”为主要输入, “接受、反应、形成价值、信仰与外显行为”五个层次为过程, 经过学习体验之后, 学习者获得有“情感品质”的学习结果, 成为有“素质”的人。

如下表所示, 情感领域目标分类体现了将内在的情感品质转化为外在行为的过程。

豪恩斯坦的情感目标分类理论主张, 情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紧密衔接的情感心理内化、升华和外显的过程:从单纯的接受和反应开始, 产生情感的倾向;经过内心体验而发生态度的变化;再经过自觉的加工组织, 最终升华至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层面, 从而形成一个由外显到内化, 再由内化至外显的完整的、动态的情感水平目标系列。

一、《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接收”情感目标解读

“接收”是指具有“意识”、“意愿”和作出“关注”的情感。当个体有接收的情感, 就意味着他愿意、而且有意识地关注某些外部刺激, 并保持有持续的敏感性。“接收”属于被动性情感, 此时的外显行为虽不多, 但对学习者而言, 这是学习过程的起点, 也是兴趣的最低水平。

《指导纲要》指出, 民族团结教育可利用以下资源:

学校资源:通过设置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家庭、社会资源:学校要与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组织教育内容。

地域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等。

文本和音像资源:如图书、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等, 以及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和各类教育软件。

以上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层面、多视角和全方位原则, 通过丰富、有趣、灵活、有序的学习资源, 不断引导、激发和维持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学习意识。这正是民族团结教育中“接收”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反应”情感目标解读

“反应”是由“默许”、“依从”和“评估”构成的一种情感素质。“默许”表示对别人建议的观念、行动和责任予以认可和接受。“依从”是指基本不需要他人敦促就能实施某一行动的素质。“评估”可分为言语性评估和非言语性评估。言语性评估指学习者说出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感觉, 如喜恶程度、难易程度、相信与否等, 非言语性评估包括手势、体态与面部表情等用以表露或表达各种情感的身体语言。

1. 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的方式

(1) 组织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

(2) 开展“民族知识、绘画与手工、演讲、民族歌舞”等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3) 组织师生参观互访, 相互学习, 积极开展各民族学生之间结对帮学等活动。

(4) 聘请为民族团结事业作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为顾问或校外辅导员。

2. 教育方式体现的原则

(1) 民主开放性原则。贴近生活, 精心设计学习内容或者创设情境, 通过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 使学习者学会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

(2) 启发性原则。启发并鼓励学生描述、表露、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学习感受,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素质, 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反思性学习。

(3) 以人为本原则。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各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 (包括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态度、文化背景等) , 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

(4) 探究性原则。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探讨, 通过倾听他人观点、阐述个人立场、表达见解, 引导学生对民族团结问题进行观察、思考、探究。

而这些原则无疑对学习者“反应”情感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可以不断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形成价值”情感目标解读

“形成价值”是指对某一价值的“接纳”、“喜爱”与“确认”。

“接纳”是赞成某些基本价值观的素质;“喜爱”是指辨别不同价值观的素质;“确认”是通过经验证明某一价值观效用的素质。

《指导纲要》指出,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 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重视中华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加深师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使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了解和把握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四个维护” (维护人民利益, 维护法律尊严, 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原则,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上述任务明确要求, 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培养学习者如下价值观和理念:

●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要平等相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兼容并蓄、共同发展。

●全面了解国家的历史和现状, 正视民族文化问题的复杂性, 从而能够识别并拒绝危害国家稳定、破坏民族团结、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 拥护“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等方式解决国家间、民族间和文化间的冲突和矛盾。

●深刻领悟到不同文化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尊重、团结、互助是人民幸福之本、社会安定之本、国家发展之本。

“形成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情感目标, 直接关系到学生最终是否能够形成正确、健康的观念和信仰。在民族团结教育中, 培养学生“形成价值”的情感依赖于教师创设分析比较、理智探究、认知自我、评估价值和陈述辩解的机会, 使学生能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明辨是非, 增强识别力。

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信仰”和“外显行为”情感目标解读

“信仰”是“信任”和“承诺”某一价值观, 并将其视为指导原则的素质。它植根于价值观, 是一种深信不移的价值观。

“外显行为”是依据价值观或信念来“展示”或“调节”行为的一种素质。

根据《指导纲要》,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是:使各族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 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了解, 促进56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 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社会交往中, 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关系,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祖国繁荣昌盛。

显而易见,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就是实现正确民族观的内化和外显, 即, 通过教育和学习, 学习者能够树立并自觉践行以下信念:

●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和重要标志, 要坚信不同文化之间只有平等相待、和谐相处, 才能共同发展。

●要共同努力, 加强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逐渐发展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交往能力, 展示开放的民族心态, 自觉践行民族团结理念, 言行中折射出“平等、尊重、友善、包容、守信、互助”等信念。

●在遇到文化冲突或矛盾时, 能够顾全大局, 客观冷静思考, 借助理性手段解决问题。

●能够依据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不断调整、修正或完善自己的行为。例如:摒弃文化偏见、消除文化歧视、接纳文化差异、使自己具有宽容、豁达、包容异己、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 坚定信念、坚守理想、坚持正义。

近几年我国大、中、小学的各学科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都在提倡“三维教育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目标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目标, 受到高度的重视。

通过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情感领域目标的解读,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 《指导纲要》中的情感目标设计完全顺应并符合情感认知的心理过程和规律, 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天性和人格, 倾听学生的心声, 启发学生心智, 启迪学生思考, 指导学生朝着自我发展的情感目标努力的教育理念。《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无疑对各地区、各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A.Dean Hauenstein.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ducational objectives:a holistic approach to traditional taxonomies,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pp.ix-28, 56-84.1998.

[2]D·R·克拉斯沃, B·S·布卢姆, 等.教育目标分类学 (第二分册情感领域) .施良方, 张云高, 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3]马兰.豪恩斯坦情感领域目标新分类.浙江高等教育, 2004 (4) .

篇9: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

坚持“一个确保”,是指各学校认真落实课时、订购教材、安排教师授课,确保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在课时安排上,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每学年教学10课时,普通高中每学年8课时,职业高中每学年12课时;在教材选择上,小学三、四年级使用《中华大家庭》,五、六年级使用《民族常识》,初中使用《民族政策常识》,高中学生使用《民族理论常识》;在教师安排上,民族团结教育课主要由品德学科教师承担。

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各学科教育紧密结合。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科教学中,在语文、科学、思想品德等学科中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等方面的教育;利用美术课学习少数民族手工制作方式,观摩少数民族工艺品等;在体育课上,让学生直接参与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增强民族自豪感;在音乐课上让学生学习少数民族歌舞,从中体验民族歌舞的魅力。二是课内外教育紧密结合。把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活动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将民族歌舞、民俗文化纳入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中。

开展好3项活动。一是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站、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渠道,大力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内容,使民族团结工作深入人心。二是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以爱国、团结、奉献为主题,开展好“56个民族是一家”国旗下讲话,召开“民族团结大家庭”主题班会,开展“我爱家乡”民族团结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国庆节、六一节组织学生举办手抄报、红歌大赛、演讲比赛、民族歌舞竞赛等活动,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营造各族师生团结友爱的氛围。三是开展关爱民族学生活动。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学生,住校生补助、困难学生补助优先照顾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让学生感受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

绿春投资近2亿元调整 优化城区教育资源布局

本刊讯 (通讯员 石 荣) 绿春县深入实施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强化落实教育脱贫责任,把城区教育资源布局调整优化建设工程作为“发展教育一批”的重要举措,不断扩大教育资源总量,着力推动边境教育大发展。目前,县委、县政府已无偿划拨学校建设用地262.7亩,预计总投资1.96亿元,新建3所学校。

新建1所高级中学,促进普通高中规模化。为加快推进高中教育扩规提质,弥补当前普通高中与初中合署办学的管理短板。该县预计投资1亿元新建1所高级中学,规划校园占地面积163亩,总建筑面积37 417平方米。目前,共整合资金3 676万元,教学综合楼已进入二层主体施工。建成后,该县将实现普通高中独立办学的目标,可同时容纳64个教学班3 200名学生。

新建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针对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总量与学位需求矛盾突出的问题,该县预计投资7 300万元新建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思源学校),规划校园占地面积88.7亩,总建筑面积31 000平方米。目前,共整合资金4 203万元,已完成地质勘查、总体规划方案,正在做施工图纸设计。建成后,可同时容纳36个教学班1 800名学生。

篇10: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

根据根据阜蒙教发[2011]25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县民族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突出民族工作在稳定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稳定的理念,全面启动了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现将宣传月活动开展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突出民族工作在稳定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稳定的理念。主要集中展示我校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特别是民族团结进步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激发全社会都来关心民族地区学校的发展,支持民族教育工作,不断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二、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根据根据阜蒙教发[2011]2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实施方案,根据文件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周密安排部署,使宣传月活动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2、营造浓厚的宣传月活动氛围。在各校悬挂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确保民族教育实现跨越;促进发展繁荣,建好民族走廊为内容的横幅,广泛张贴宣传标语。各学校在5月份内,还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校报刊、黑板报、宣传栏、召开座谈会、悬挂标语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分层次地向广大教职工和青少年学生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我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大意义,在全校营造浓厚宣传月活动氛围。

3、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1)为加强民族团结,不断推进民族和谐、发展,使少数民族学生均衡进步。5月中旬,校宣传部、民族教研室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座谈会、培训会。会上,司法人员认真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教育条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语文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我校实际聘请专家进行《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的基础》专题讲座,早日实现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目的。

(2)全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各村小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为主题,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的各项活动。通过广泛进行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广大教职工和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自觉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形成各民族师生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共同健康成长、友好互助的良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3)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纳入学校班团活动之中,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各学校在5月份内,分别安排了主题班会、队会课近17课次,受教育学生近2千人次,保证学习教育的时间和效果。以“56个民族是一家”、“蒙汉文化”、“蒙汉结盟”等为主题,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并且将此项活动进一步深入到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语文课等学科教学中。尤其是思想政治课,自身就有民族团结内容,更是结合教材,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挖掘和渗透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

(四)召开了一次民族团结座谈会。通过座谈,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有责任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成就,切实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热爱红寺堡的山山水水,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一起来。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通过座谈,进一步坚定师生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祖国统一的坏人坏事做斗争的决心和勇气;进一步增强师生关心家乡建设与发展,爱岗敬业、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取得的成效

今年我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学校党支部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宣传到位,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进学校,让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深入人心;三是活动落实到位,通过民族教育月以活动为载体,使全体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在全校形成促民族团结、保平安稳定、增和谐共事的氛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和贡献率。

篇11: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组织机构到位。及时调整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完善措施,明确目标。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切实抓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落实。

二是宣传思想到位。突出抓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宣传、马克思主义“五观”、新疆“三史”和“四个认同”的教育,教育全体干部牢固树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大力营造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稳定的舆论氛围。

三是活动目的到位。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目的要以“ 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新疆”为主题,以“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和“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为主线,以“增进互信、增进感情、增进团结”和以“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情,人人都说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三个人人”为抓手,进一步引导干部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篇12: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方案

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深化和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建平安校园,我校根据县委统战部、县教育局党委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要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促进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和创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使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和墙报、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2、加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依计划而行。

3、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1)通过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

(2)在教师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形成团结、友谊、进步、发展的良好局面,(3)通过民族团结宣传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使广大教师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在师生中开展民族帮扶团结活动,使师生在活动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篇13: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

在学校校徽图案的设计中, 充分利用黎苗传统文化中“大力神”的图腾元素, 把思源学校的“思”字的外形特征 (上“田”下“心”) 与“大力神”的外形特征相融合。大力神是力量、智慧、健康与向上的象征, 同时也代表着源头和传承, “田”字寓意希望之田, 大力神手托希望之“田”, 寄寓黎苗同胞世世代代用强大的力量把下一代高高托举并辛勤奉献。将“思”字与“大力神”元素打散重构, 完美结合在一起, 配合成一个“钻石”状轮廓构成标志。一走进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的大门, 教学楼、展示厅、图书馆、体育场、各种展板、标志、档案等等地方, 都能看到校徽图案, 在校园环境文化中处处穿插这些黎苗文化元素, 丰富和补充了校园文化, 令人耳目一新。

校园中, 有与海南和琼中有关的名人柱林、地理人文柱林、名胜古迹柱林三个版块, 有80幅图文并茂的展板悬挂在30根柱子上, 学生进出教学楼门、到操场活动、去食堂就餐时都会看到它们, 受到黎苗文化润物无声的熏陶。教学楼通道7.5米高的左右墙柱上镶挂着两幅民族画——槟榔树与椰子树下, 有几位黎族苗族的同胞在参与各种生产劳动, 描绘了黎苗族生活祥和的场景;尤为注目的是一副色彩斑斓的织锦前, 三位妇女在欢快地交流着她们的创造和享受。两幅图位置突出, 格外醒目, 表现了人民的勤劳和创造, 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富于创造、热爱劳动。“海南名人”走廊, 展示了海南历史人物的光辉业绩和精神品质, 让学生了解海南历史名人, 激励学生好好学习、艰苦奋斗, 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之中, 为海南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表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的“民族知识台”是学生大型集会的重要场地之一, 首先介绍黎族和苗族, 然后让学生了解其他的民族, 认知我们家庭的每个成员。为了落实民族文化“三进”校园, 学校制定出台黎苗民歌、民舞、民服“三进校园”工作方案, 每年组织学生参加黎苗“三月三”传统佳节文化交流, 每学期举办民歌民舞民服进校园活动, 举办民族艺术节, 让学生讲解《翁汪的来历》、《翠花姑娘与五指山》、《营根比武》 (琼中县城所在地原来叫“营根”) 等民间文学, 运动会设置竹竿舞比赛……这些活泼爽朗的活动, 气氛热烈诙谐, 为广大黎苗师生所喜爱, 力争实现“唱民歌、跳民舞、喜民服”的目标, 让黎苗文化永驻琼中, 根深蒂固。

每年“三月三”学校举办黎苗文化校园艺术节, 全校1200余名师生全部参与, 开展以黎苗的民乐、民舞、民歌及现代歌舞组成的民族艺术活动。根据活动需要, 通过精心预算, 购置了活动所需的一系列器械、服装。主持人、演员唱着歌、领着舞, 台下师生观众、家长代表欢聚一堂, 汇聚成一场精彩纷呈、全校狂欢的盛宴。第三届黎苗文化校园艺术节以“黎苗风情乐思源”为主题, 以民族文化为主, 黎苗风情为导, 节庆期间举行了黎苗歌会表演、民族歌舞专场演出、海南黎族苗族服饰展示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黎苗民间文学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这期间允许学生不穿校服而穿本民族的衣服。学生表演的节目, 有的手执花伞跳起古老独特的竹竿舞、银铃双刀舞、槟榔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 有的参与“打叮咚”, 形成此起彼伏、持续不断的满校园“叮咚”响的热烈、喜庆的场面。有时歌声此起彼伏,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艺术节的欢乐。

学校开设黎苗族传统民歌、竹竿舞和竹木器乐等课程或兴趣班、培训班, 让黎苗民间传统文化进校园入课堂。学校“三月三”文化论坛兴趣小组, 用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对当地具有特色的舞蹈、民歌、剪纸、民间传说等艺术进行收集, 并请进班级, 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得到家长的支持。针对琼中县所在地民间文化底蕴丰厚, 地域分布较广, 学校将师生分为小组, 重点搜集了散落在四村八寨的民间戏曲、民间歌谣、民间传说、民族饮食、民间风俗、民族英雄人物以及民间工艺制作等原始资料。竹竿舞通过校队的辐射已经普及全校, 每周至少用两节课排练, 如今, 我校民族舞蹈类常有节目就有6个, 这些舞蹈基本上都可以拿到外界进行表演和比赛。我们还请当地黎锦传承人手把手教授学生织黎锦, 在此过程中认识黎锦, 学生兴奋不已, 男生一点也不亚于女生的认真细致。

随着时代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出现了变异甚至毁灭的危险局面。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抢救、整理、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显得日益紧迫, 刻不容缓。面对优秀民族文化的日渐萎缩, 学校决定实施黎苗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学校调查显示, 有91.2%的学生对本民族有深厚的情感, 他们愿意好好学习, 建设琼中, 为海南岛的富强添砖加瓦, 表明乡土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有良好的学生基础。在家长中调查发现, 他们对乡土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很支持, 说明有社会基础。为此, 学校开发了校本教材《黎苗文化解读》, 从“神奇绚烂的人文资源”“多彩丰富的自然资源”“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广阔的生产劳动资源”等方面解读黎苗文化。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确定实验教学的对象、内容、课时、人员, 利用18周时间, 总授课54课时, 完成了教学任务。校本课程的实施采用“先实验, 后推广”的开发策略, 今年, 在总结实验班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正式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行。

篇14: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

为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在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各民族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学校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涉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去年以来,境内外敌对势力策划组织拉萨“3·14”和乌鲁木齐“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加紧对学校的渗透,与我争夺人心、争夺青少年,充分暴露他们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的险恶用心,充分说明反分裂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使民族团结意识深深植根各族青少年学生的心中,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抓紧抓好。

二、立足当前,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

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暑期时间,认真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精心准备、精心部署,在今年秋季开学后立即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着重进行维护国家统一和热爱伟大祖国的宣传教育、党的民族理论的宣传教育、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教育、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宣传教育、民族地区发展成就的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流讲充分,把乌鲁木齐“7·5”事件的性质和危害讲清楚,把“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讲透彻,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增强稳定压倒一切意识、民族团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促进者。

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抓住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重要环节,把教育活动开展到每一个班级、覆盖到每一个学生。要组织学习《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结合“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增加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结合今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在秋季开学之际上好民族团结教育第一课;结合“爱国歌曲大家唱”——教育系统“祖国万岁”歌咏活动,积极学唱、传唱民族团结歌曲。组织学生集中开展一次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党日、主题团日、主题班(队)日活动;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报告讲座、墙报板报等多种形式,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积极开展各族师生互访,增进相互了解和沟通,促进各族师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高等学校要加大民族团结教育力度,适当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增加讲授课时,在“形势与政策”课中集中安排不少于3学时的民族团结专题教育;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干部为学生作民族团结的报告。注意做好穆斯林留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各类学校要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从当前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要利用暑期时间,集中进行学校领导班子、教师的民族团结教育全员培训,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组织教师进行家访,对各族学生进行心理抚慰。秋季开学后专门安排一段时间集中对全体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感和针对性。发挥学校党团组织优势,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广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其他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内地各民族院校和民族中小学,内地有民族班、预科班的学校,要结合本地本校的特点和实际,结合学生返校的思想动态,把“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抓实抓好。

三、着眼长远,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各中小学要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在思想品德类课程的框架内,在小学进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育,在初中进行民族团结常识教育,在高中阶段进行民族团结政策教育;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的教学。高等学校要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要结合民族团结教育要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有关课程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民族院校要专门开设民族团结教育有关课程。

切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有关部门和各地、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力量抓紧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和学习辅导材料。将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内容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考、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充分运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思想情况,因时因地制宜,注意综合运用各种民族团结教育方法和途径,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中小学要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民族团结体验活动。高等学校要积极引导广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入了解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积极投身民族地区的生产建设;邀请各级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定期为师生作民族团结教育专题形势报告。各级各类学校要抓住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民族歌曲传唱、民族舞蹈演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充分展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创和谐的精神风貌。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积极聘请各民族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担任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顾问和校外辅导员,促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切实强化对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强,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教育工作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工作,作为一项关系长远的战略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周密细致地做出安排。各级各类学校要利用暑期做好充分准备,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今年秋季开学后,迅速掀起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热潮。要建立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民族团结教育网络,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制度化、经常化。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做好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大力营造加强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要关注社会舆情和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评估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各族青少年学生凝聚在党的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下一篇:税率筹划方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