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荣贵同志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24-04-15

火荣贵同志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共6篇)

篇1:火荣贵同志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火荣贵同志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2月17日)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旅游、培育新兴产业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旅游发展工作,动员全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加快发展旅游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省旅游局火玉龙副局长专程来参加指导这次会议,还要做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撤地设市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培育,加快景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搞好宣传推介,提升文化合量,旅游经济“一个中心三条线路四大特色板块”框架初步显现,旅游特色经济正在形成。一是旅游经济效益逐步提高。2006年以来,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等主要指标均以两位数增长。2010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78.5万人次,同比增长30.1%。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9亿元,同比增长70.2%,旅游业增加值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二是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修建了金武、凉古、黄哈、石天等公路,景区通达率明显提高,主要景区的通讯、供水、供电、绿化、美化等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旅游标识等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三是景区建设步伐加快。多渠道投入资金4亿多元,先后建成了西夏博物馆、罗什寺、白塔寺、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区、黄羊河休闲农业旅游景区等一批旅游景区(景点),相继改造提升了雷台、文庙、天梯山石窟、天祝三峡等景区(景点)。A级以上旅游景区(景点)发展到11家,其中4A级景区4家。四是旅游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新建了武威大酒店、西凉大酒店等4家三星级饭店以及如家酒店、阳光假日酒店等经济型饭店,全市饭店(宾馆)达到50多家,其中旅游星级饭店发展到10家,旅行社发展到20家。健全完善了市县区旅游网站,建立了咨询服务系统。五是宣传推介力度加大。组织参加了旅游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等大型节会,“铜奔马仪仗俑”荣获“首届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特邀主流媒体记者、旅行商来我市进行采风、考察踩线。举办了“天马”文化旅游节、天祝民俗风情节等活动,“中国旅游标志之都”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市场秩序整治、队伍建设等工作也取得新成效,先后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和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新要求相比,同全省特别是与我们基础条件相差无几的市州相比,我们的旅游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地位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六个差距。一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对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还不高,没有把旅游业发展摆到应有的位臵,培育壮大旅游业的信心不足、理念不强。二是规划编制上的差距。没有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个别县区和景区(景点)虽然编制了规划,但站位不高、视野不开阔,缺乏高水平、大手笔。三是基础建设上的差距。市内没有高档旅游饭店,现有的旅游饭店配套设施差,整体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差。旅游大交通瓶颈制约尚未得到解决,游客进不来、出不去,景区(景点)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游客参与体验的项目,基本停留在门票经济层面上。四是宣传推介上的差距。宣传方式单

一、推介经费投入不足,联动促销机制尚未建立,整体旅游形象还没有真正打造出来,特色旅游线路、景区(景点)的设计包装和促销缺乏力度。中国旅游标志之都的整体影响力不大,吸引力、感召力不强,大量优质旅游资源的价值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五是体制机制上的差距。我市的旅游景区(景点)归属多个部门,基本属于事业单位,依赖财政思想严重,缺乏经营景区(景点)、做大景区(景点)的内生动力和竞争意识。资源管理和行业管理脱节,体制机制障碍尚未破除,推动景区(景点)发展的良性经营机制还未形成。六是旅游人才上的差距。全市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员有5900人,旅游专业毕业生仅56人,占不到1%。尤其是旅游规划、策划、营销、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旅游业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面临全省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大好机遇,面对全省各市州竞相发展的态势,对我市发展旅游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战略选择,是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优势的重要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的有力举措。我市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既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还有多样的宗教文化。特别是自然风光多姿多彩,集大漠戈壁、祁连雪山、森林草原、田园风光于一体。尤其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出土于武威,我们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去年以来,国家、省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措施,市委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旅游业,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发展旅游业资源丰富,机遇难得,前景广阔,全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下功夫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不断推动我市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从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的发展,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两大战略”、培育壮大“五大产业”、加快推进金武一体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坚持政府主导,培育主体,市场运作,区域合作,依靠全社会参与的原则,着力打造“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品牌,树立“古都凉州,天马故里”旅游新形象,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亮点景区打造两个重点,集中推介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壮大特色板块,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开创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把武威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和“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亮点旅游城市。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突出抓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一要科学编制规划,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原则,委托高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在年内基本完成武威市旅游业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A级景区(景点)建设规划。要加快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要加强与上级旅游规划、同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有关部门专业规划的衔接工作,确保与各类专项规划有机衔接和相互一致。制定规划,要对我市的旅游资源进行认真梳理,针对市场需求,注重创意、策划和设计,凸现特色、体现差异,科学确定各景区(景点)的特色定位,突出主打产品和配套产品,努力使景区(景点)各具特色,旅游整体形象特色鲜明。规划确定后,就要严格执行。一切旅游项目都要依照规划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旅游项目建设,有关部门都必须征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意见后方可办理审批手续。各级旅游部门要加大对旅游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二要打造亮点景区,培育特色旅游产品。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和基础。一是高起点改造和提升传统知名景区。雷台、文庙、沙漠公园、天祝三峡等传统知名景区是我市旅游业的精华,具有一定的建设基础。今年,这些景区要聘请高资质、高水平的设计机构、人员,创意设计一批游客参与度高、吸引力强的旅游项目。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国内外企业和旅游集团前来投资开发。逐步完善设施,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增强功能,努力实现我市传统景区面貌的更新换代,着力打造年接待游客过30万人景区。力争“十二五”末,创建年接待游客过50万人景区。二是加大新景区的开发力度。各县区都要努力培育一批特色旅游名镇、A级旅游景区,今年力争创建A级景区3家。天祝县要以天堂寺为龙头,着力争取实施好天祝石门沟景区、本康丹霞地貌景区、马牙雪山天池景区以及毛藏水库景区建设规划项目,加快藏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包装民族文化,壮大民族风情游品牌,努力把天祝县打造成“兰白经济圈”两小时内的区域性避暑休闲旅游胜地和旅游强县。凉州区要争取实施武威沙漠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创意设计和开发沙漠探险、沙漠体育休闲、“自驾游”露营地及多种沙漠旅游体验项目,把凉州东部打造成区域性沙漠生态休闲旅游区。今年要重点抓好沙漠公园基础设施、沙漠旋风越野俱乐部项目建设。民勤县要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安全教育旅游示范基地。古浪县要做精做细马路滩生态旅游区,争取实施好古浪烈士陵园红色旅游项目。三是加大城市及周边景区的开发力度。牢固树立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大景区的理念,把城市作为景区来经营、开发和管理。大力推进武威新城区开发,加快市博物馆、影剧院等“五馆”建设,启动建设海藏湿地公园、杨家坝河河道治理及景观工程,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改造中更多的满足旅游功能,突出旅游元素,尽快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旅游形象,使城市宜居宜游。推进以大云寺为依托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推进罗什寺、白塔寺、天梯山石窟等景区(景点)的二期工程建设,提升历史文化游品牌。大力开发城市周边景区,培育形成毛藏水库—海藏湿地公园—杨家坝河水利景观—红崖山水库—青土湖新型生态旅游线路,建设一批城市居民日常度假的乡村旅游休闲基地和旅游专业村,形成多层次的景区体系。

三要狠抓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围绕旅游六要素,重点实施好四项工程。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突出抓好干线公路、通景公路、景区(景点)连接公路和景区(景点)道路,尽快打通4A级景区(景点)连接高速公路的道路,建设通往3A级以上景区(景点)的二级公路,重点立项建设旅游公路以及景区(景点)内道路建设项目。今年,要加快徐古高速、营双高速、金武高速、西武高等级公路以及天祝县安门至马牙雪山旅游公路建设,加快金大快速通道建设,带动沿线景区开发。支持组建高档旅游客运公司,开通城区至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着力构建旅游“大交通”网络。在城市出入口、铁路站点、公路加油站、服务区、通景公路沿线树立具有鲜明视觉效果和有效引导作用的旅游交通标识牌,建设完备的旅游标识系统。“十二五”期间,要配合促进兰新铁路三、四线建设,积极争取建设武威机场,争取立项建设武南至白塔寺至天梯山至哈溪旅游公路建设。二是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吸引有实力的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市新建四、五星级旅游饭店(酒店)和旅游度假村,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加快建设新区五星级武威太西国际饭店建设。“十二五”期间,创建3星级以上饭店(酒店)9家。要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业,提高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新建旅游星级厕所19座,旅游星级厕所达到50座。三是实施旅游信息网络工程。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进程,更新升级武威旅游网,健全完善县区、A级景区(景点)、旅游星级饭店旅游网站,建立旅游网络信息发布、宣传推介、咨询服务系统,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四是实施旅游增值工程。加大旅游业综合开发力度,全力推进旅游与餐饮、娱乐、商贸、物流、信息等相关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建立旅游商品经营门店,规划建设专业性旅游商品交易市场,带动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和销售。

四要强化宣传促销,提升武威知名度。旅游是竞争性很强的产业,必须树立“一分资源、二分策划、三分打造、四分促销”的理念,大力促进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一是要整体联动促销。加大旅游营销宣传投入,整合宣传资源和资金,建立市县区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联动促销机制,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立武威旅游广告牌和景区标识牌,邀请国内外旅行商来武踩线,组织旅游企事业单位参加各种交易会、展览会,创办客源城市旅游恳谈会等活动,千方百计进行宣传推介,扩大武威影响力,提升武威旅游整体形象。二是要创新旅游宣传品促销。紧密结合旅游业开发,通过创作影视剧、制作各种宣传品,多渠道、多形式推销武威旅游产品。宣传和民族宗教部门要深入挖掘罗什寺悠久的佛教文化,策划拍摄反映鸠摩罗什驻锡凉州,翻译经文、弘扬佛法的电视连续剧,提升罗什寺景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今年市县区宣传、旅游、广电、商务等部门要紧密配合,重点实施好“五个一”宣传品制作工程,推介“古都凉州,天马故里”旅游新形象。三是要借助新闻媒体促销。武威日报社、武威电视台要设立栏目和专页,介绍武威旅游。特别各级各类网站,要充分发挥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成本费用低的优势,精心策划,办出特色,更好地为宣传武威旅游服务。要加强与中央、省主流媒体的协作,大力宣传武威旅游。四是要加强区域协作促销。积极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以实现信息、资源、客源和利益共享为目标,通过景点整合、设施对接、共同促销等手段,实现区域资源整合开发、整体策划宣传、捆绑促销,推出特色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业区域联合,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今年,要落实好“武金阿”区域合作协议,推动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效。

五要大力提升文化含量,有效促进产业融合。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存众多,文化资源丰富,这为我市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我市旅游资源最大的特色在文化,最主要的潜力也在文化。要充分利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比较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在旅游各个环节凸现文化特质,体现文化品位。要充分发挥文艺院团优势,利用文艺创作和演艺人才资源,为旅游市场提供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雅俗共赏的演艺节目,聚集人气,拉动消费,促进旅游业和文化演艺业共同繁荣发展。4A级以上旅游景区(景点)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设演艺场所,策划包装独具特色的演艺节目,提供丰富的常态演出和消费项目,增强趣味性和游客参与度,促进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要积极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红色旅游、保健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加快我市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休闲复合型转变。

六要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实施旅游富民工程。要把乡村旅游作为市内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来抓,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点的将农业综合开发、小康住宅建设、文物保护、生态建设、设施农业建设等结合起来,统筹规划,配套政策,整合资金,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围绕城镇和重点景区(景点),充分利用乡村风光、乡土风情、民间文化艺术、现代设施农业,从事旅游经营及相关服务业,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服务项目。把凉州区金羊镇、清源镇、长城乡,古浪县大靖镇,天祝县天堂镇、炭山岭镇,民勤县西渠镇等培育成新型乡村旅游示范村镇和休闲农业示范点。积极实施“妇女旅游就业援助计划”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促进更多的妇女和大中专毕业生在旅游领域就业。鼓励支持从事“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的农民批量购买家电产品和汽车、摩托车,加强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高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繁荣发展。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落实旅游发展任务。

发展旅游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旅游业的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定期听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工作汇报。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集中时间,认真研究和解决旅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市上已调整充实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了工作职责。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武威市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推进方案任务分解意见,分工负责,主动配合,各司其职,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进度和时限要求,加强考核,兑现奖罚,全力以赴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二要拓宽融资渠道。旅游业发展初期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必须千方百计拓宽资金来源,解决好资金问题。要用新理念、新思维来抓旅游、抓招商,精心谋划、论证和筛选一批有较好前景和较大潜力的优质旅游项目,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我市的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鼓励市内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及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实现旅游与资源的有机结合。要加大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上专项资金和贷款贴息支持我市旅游业开发项目。金融部门对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要给予多种形式的融资信贷支持和贷款优惠政策。要落实政府投入。市上已决定,从2011年起,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500万元作为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各县区也要按《实施意见》的要求设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形成政府扶持激励机制。旅游部门要切实管好、用好专项资金。

三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旅游行业协会要尽快承担起应有的职能,逐步与主管部门脱钩。要积极开展旅游资源管理一体化改革,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深化旅游景区(景点)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景区(景点)管委会管理体制,除文物保护单位外,按照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属地化管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创新景区(景点)经营机制,稳步推进景区(景点)企业化经营,对缺乏活力的重点景区(景点)逐步探索和尝试引进国内知名旅游集团或专业团队进行托管、租赁经营或特许经营权转让,切实增强旅游景区(景点)竞争力。加强旅游景区(景点)门票管理,试行“一卡通”、“一票通”。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引导旅行社、景区(景点)、演艺公司及旅游相关企业加强联合协作,充分调动旅游企业参与经营、推介、演出等旅游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创造条件,鼓励组建旅游集团公司等大型旅游企业,发挥骨干带动作用。

四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旅游行政管理与行业归口管理权限。各类旅游景区在旅游发展规划、设施建设标准、服务质量规范、宣传促销推介、旅游人才培养以及投诉处理等方面,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各星级饭店(酒店)在规划布局、星级建设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要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制定和实施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旅游饭店(酒店)、餐饮、购物以及“农家乐”的统一服务标准,实行旅游饭店(酒店)、旅游餐馆、旅游商店、旅游演艺场所挂牌制管理,加强规范引导,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要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旅游行业自律和旅游诚信建设。健全旅游安全体系,落实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旅游安全的监管责任和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旅游安全预警提示制度和应急预案,保障旅游安全。加大旅游质监执法和市场监管力度,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五要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合作,引进培养旅游策划、规划、经营、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对全市旅游行政管理干部、旅游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导游人员和一线服务人员实行分级分类培训,争取五年内轮训一遍,一线服务人员培训率达100%。组织、教育和人力资源部门要把旅游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和人才引进纳入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选派各类业务骨干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深造,积极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和专业领军人才,努力建立一支适应旅游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同志们,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武威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推动武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全市旅游发展新局面,为我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2:火荣贵同志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 : 2008-02-28 10:54:41.0

孙 永 春 同 志 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08年2月25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这次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是去年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动员大会的继续和深入。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省有关决策部署,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措施,增强力度,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再掀新高潮。刚才我们隆重表彰了民营经济特色产业镇、百强民营企业和百佳个体工商户。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烟台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干部职工和民营企业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希望受表彰的单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创出更大成绩;也希望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先进为榜样,鼓足干劲,扎实工作,共同开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思想再统一、认识再提高,进一步增强突破发展民营经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动员大会精神,通过思想上的大发动、政策上的大推动和落实上的大行动,使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一是总量迈上新台阶、质量实现新提升,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更大作用。去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9.2%,高于全市GDP增幅2.6个百分点;上缴税金186亿元,实现利润522亿元,增速快于总量,均创历史新高。二是改制企业加快膨胀、原创企业蓬勃发展,“能人创大业、百姓创家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去年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3.1万户、私营企业6400多家、从业人员9.3万人,使全市民营企业和从业人员分别达到了20万户和200万人。在市里重点抓的38家骨干民营企业中,有32家营业收入过10亿元,其中过50亿元的有5家,南山集团突破200亿元。在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大潮中,以南山集团董事长宋作文、玲珑橡胶集团董事长王希成、鲁花集团董事长孙孟全、龙大集团董事长宫学斌等为代表的改制型骨干企业带头人,以北方安德利董事长王安、道恩集团董事长于晓宁、绿叶制药董事长刘殿波等为代表的原创型企业带头人,以来春文具公司经理郝洪波、福站商贸公司经理肖福站、玉亮石材厂经理王玉亮等为代表的个体经济带头人,都创出了新的业绩,展现了新的风貌。三是环境得到优化、活力明显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的创业条件不断改善。市里把发展民营经济从常规工作提到八项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专门的推进委员会狠抓落实;各级都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到重要位置,倾注精力实施突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各自职能,研究制定了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市里启动了“万人创业”培训工程,开展了干部联民企、部门联民企和选派公务员到民营企业帮助工作等活动;组织了行风监督和民营企业评执法部门活动,组建了市民营企业维权投诉中心;建立了民营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出台了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和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意见;搭建起了民营企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平台,强化了社会舆论宣传。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踊跃投身到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开创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应当讲,当前我市民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工作至少还有三个方面的较大差距:一是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二是同先进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三是同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民营企业家的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对已有的成绩不能估计过高,对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能估计过低,对下步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削弱。要通过这次会议,在认识上有一个新的提高、境界上有一个新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掀发展民营经济的新高潮。

首先,要从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深化认识,以更高的标准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民营经济贴近民众,遍布城乡,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多个领域。目前在我市经济总量和资源能源消耗中,民营经济都占到70%左右。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更加重视民营经济;没有民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不可能有全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民营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就不可能有全市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既有继续扩大规模、膨胀总量的紧迫任务,又面临着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的现实要求;既有再掀新高潮、再上新台阶的现实需要,又面临着从紧从严的宏观环境;既有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神圣使命,又面临着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的刚性约束。各级一定要从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出发,充分认识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科学发展的新理念谋划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促使民营经济在量的膨胀和质的提升上都有一个大的突破,为推动全市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要从激烈竞争的新挑战深化认识,以更大的气魄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区域竞争发展的热潮。“珠三角”、“长三角”改革开放以来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和民营经济的强力支撑和拉动,在新一轮竞争中,他们又在新的起点上一手抓开放一手抓民营,增创优势、抢占先机。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学习的苏州、无锡、温州等城市,民营经济发展在更高层次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高端产业等无一不显现出民营经济的强劲势头;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把民营经济摆到了全局发展战略位置。上海近年来每年注册商标近10万件,其增量多数来自民营企业;深圳去年一年仅中小企业在海内外上市就达32家,募集资金近300亿元。过去民营经济并不突出的一些城市,也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其超常规发展。去年一年,南京市平均每天诞生私营企业56户,个体工商户107户,分别是我市的3.2倍和1.3倍;当年新增注册资本过亿元企业63家,比我们同样注册规模的企业累计数还多23家。面对这样一种态势,我们万万不可自满自足,必须以更大的力度和气魄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三,要从群众的新期待深化认识,以更深的感情推动民营经济发展。随着形势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需求有着新的期待,充分就业、增收致富、体现个人价值是人们的普遍愿望和要求。而民营经济作为强市之路、富民之源、兴业之基、固本之策,在满足群众新期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创业促就业,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必将源源不断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实现充分就业开辟广阔空间;民营经济对于富民增收潜力巨大、活力无限,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我们要使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群众自主创业增收致富的能力。十七大报告对发展民营经济作了重要论述,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愿,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各级一定要从实现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高度认识突破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带着深厚感情和满腔热情,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措施再强化、力度再加大,努力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民营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一切力量、激发各方潜能、利用各种资源,强化措施抓落实,努力把民营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全面建设文明富庶新烟台作出新贡献。今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上缴税金确保增长16%以上,新发展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2万户以上,主要总量指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一)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把民营经济推向更宽领域。去年我们提出,发展民营经济首先要在“铺天盖地”上突破。现在看,经过一年的努力,成效是明显的,全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多,分布的广度不断拓展,密度同步增大。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离铺天盖地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务求新的更大突破。要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发展民营经济行列中来,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民营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市政公用事业、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等领域,引导民间资金投向非义务教育、非公共卫生、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社会事业,构建“产业”与“事业”并举、“传统”与“新兴”结合,既有劳动密集型又有技术密集型、既有一般行业又有特殊行业的民营经济全面发展新格局。实现民营经济的铺天盖地发展,关键要在激发全民创业活力上下功夫。江浙一带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关键在于人人想创业、人人敢创业、人人能创业、人人创大业。改革开放初期,很多温州人跑到我们烟台来,钉皮鞋、裁衣服、理发美容、开小饭店、做纽扣、卖小家电,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吃别人不能吃的苦,赚别人看不上眼的“小钱”,稍有实力后,渴望当小老板,接着二次创业,争当大老板。因此我们要推进全民创业,必须引导广大群众转变观念,增强创业意识。要通过宣传促动、典型带动、培训推动、载体拉动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真正让千家万户、各类创业主体动起来,使之遍布城乡各地、覆盖各个产业,形成人人忙创业、个个谋发展的生动局面。要继续组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开设民营经济专题、专版、专栏,开展系列化宣传报道,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这些年我们培养了一批很好的创业典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要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力度,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更好地把机关事业单位有心创业者、城镇富余劳动力和人才、农村各种能工巧匠、大中专毕业生和复退军人等“五股力量”动员起来,引导机关干部带头创业、下岗职工开拓创业、农村能人经商创业、科技人员发挥专长创业、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形成一批有胆识、有作为的创业主体。去年我们组织实施了“万人创业”培训工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各级在这方面要舍得投入,通过多种形式把创业技能教给群众,增强他们创业的信心和勇气。要以各类园区、专业市场为依托,以骨干企业、重点项目为龙头,形成规划科学、服务完善、具有孵化和催生作用的创业基地。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市场建设问题。建好一个市场,可以带起一个产业、带活一方经济。浙江省专业市场遍布全省各地,其中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聚集了10万多个体经营户,市场年成交额350亿元,对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了聚集人气、集散产品、传输信息、传授经验的作用。临沂批发城去年成交额达500多亿元,带起了15000多个工商户,从业人员4万多人。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从软硬件建设两个方面加强市场特别是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好市场带产业、助创业、促发展的作用。

(二)加快培植骨干企业,把民营经济提高到新的层次。在去年的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动员大会上,我们提出每个镇街都要争取有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每个县市区都要有几个销售收入十几亿、几十亿元的企业,全市要培育出几个过百亿甚至几百亿元的民营大企业。要按照这一目标要求,继续加大工作措施,尽快在顶天立地发展上实现突破。从今年开始,要在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的同时,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也就是要促进“百强企业”率先突破,“千家规模企业”做大做强,“万家小企业”快速成长,加快实现小企业向规模以上企业发展,规模以上企业向提高素质、增强竞争力发展。在具体工作中,一要引导企业加大有效投入。目前我市重点骨干民营企业多数处于发展上升期,各级要结合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引导企业论证策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扩张规模,提高运行质量,促进膨胀发展。二要全面推进企业创新。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要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引导企业打破产权封闭的模式,实现产权结构由单一化、个人化向多元化、社会化转变。要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多形式、深层次的“产学研”联合,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注重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创新,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三要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综合实力和发展层次的体现,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一条世界名牌真皮皮带可以卖到1万多元,而一头全身都是真皮的牛只值几千元;同样质地的一件服装,出厂时通常只能卖几美元或十几美元,贴上世界名牌就能够卖到数百美元,这超出的价钱就是品牌的价值。我们要重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战略意识,已经创出名牌的要用好名牌,不断丰富内涵,发挥名牌效应。

在新的形势下做大做强企业,要高度重视推进企业上市。企业上市不仅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还能够推动其创新模式、规范发展,有效提升市场影响力。因此,今后要把推进上市作为撬动企业做大做强的支点,抓住国家即将开辟“创业板”的有利时机,加快启动中小企业上市辅导计划,积极培育上市资源,推动更多的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实现突破发展。

(三)着力打造特色产业,使民营经济更具竞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今天我们表彰的特色产业镇,他们发展的条件、基础、途径不尽相同,但都取得了很大成绩,闯出了自己的路子。莱州市柞村、夏邱镇石材加工和栖霞市蛇窝泊镇果品产业,走的是开发资源、集聚发展的路子;海阳市凤城街道毛衫加工、辛安镇针织服装、莱阳市龙旺庄街道食品加工产业,走的是由点到面、滚动发展的路子;龙口市东江镇铝及铝制品、蓬莱市刘家沟葡萄及葡萄酒和福山区福新街道汽车配件产业,走的是龙头带动、配套发展的路子;招远市温泉街道金银加工、芝罘区世回尧街道汽车交易和烟台开发区大季家街道水产品加工产业,走的是规划引领、成片发展的路子;招远市张星镇粉丝加工产业,走的是继承传统、创新发展的路子。这些特色产业镇的做法很有典型意义,值得各地学习借鉴。每一个县市区、每一个乡镇都有自己的优势,都要认真分析发展现状,挖掘发展潜力,切实搞好规划,促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要形成100个专业村、30个特色产业镇、10大产业聚集区,促使一批产业集群向全国和全省“名优产品生产基地”迈进。

三、气氛再浓厚、环境再优化,进一步增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优化发展环境是对民营经济最直接的推动和最有力的支持。去年以来,我们集中开展了“环境建设年”活动,各级各部门围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对比先进地区,与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有不少差距。我在去年11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围绕优化发展环境集中讲了四个方面问题。今年我们要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从人们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和实际问题,破除障碍、排除阻力,促进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要在进一步放胆和放开上下功夫。当前能否让创业者放胆发展,仍然是能不能推动民营经济突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针对人们放不开胆子不敢干,担心干起来缺人才、少资金、没市场无法干,顾虑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办砸了怎么办等,加强正确引导,同时通过干部带头、各方参与、服务帮促等,就人们担心的现实问题,提出可靠的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从思想和实际的结合上,帮助人们设身处地打消顾虑,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心协力抓民营、干民营的良好局面。让创业者放心放胆发展,还必须进一步放开市场、放宽政策、放飞企业。各级都要充分认识“放开”对于“放胆”的重要性,下更大的气力做好这方面工作。我们强调“放开”,不是让大家违背上级政策乱来,更不是要人们去做违法违纪的事情,而是要求大家善于把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让当地企业享受到最为宽松的创业环境。要正确处理管与放、给与取的关系,本着“不论哪种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论归谁所有、有贡献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不论由谁经营、有作为就行”的原则,真正在工作上放手、放开,在政策上放宽、放活,使创业者最大限度地释放出创业的激情和能量。

二是要在进一步减负和减压上用气力。当前大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反映较多的仍然是乱收费、乱摊派,以及用各种名义进行的检查评比等额外增加企业负担和压力的行为。去年查处的一个部门下属单位,在一个区违规收费达100多万元,对这类问题必须做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姑息迁就。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坚决摒弃部门和小团体利益,对审批、收费项目能取消的要坚决取消,能归并的要及时归并,能减免的要尽量减免,可以下放的要全部下放。对民营企业反映集中的一些问题,要认真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属于条条的原因要及时向上反映,自己能说了算的要尽快加以改正,真正体现出管理的科学、收费的合理和执法的透明与公正。

三是要在进一步爱护和保护上动真情。各级各类执法机关要正确处理好执法与维权的关系,把严格执法与善意执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惩戒处理和教育规范相统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民营企业在起步阶段,需要格外的关爱呵护,一定要多做保驾护航的实事,多做排忧解难的善事,使一切守法经营的中小企业都能够顺利成长、健康发展。要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制和评议考核制,激励和约束执法人员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要健全和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刁难民营企业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纪检监察部门要采取组织民主评议、开通阳光政务热线和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对执法、审批、收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那些置市委市政府三令五申于不顾,打着执法的旗号刁难企业,甚至不惜以牺牲企业利益为代价满足个人权力欲望、谋取一己私利的部门和干部,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是谁的责任就追究谁的责任。

四是要在进一步服从和服务上见成效。服从和服务于企业发展需要,是各级领导机关和管理部门的应尽职责。各个部门、每一名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民为本、企为先”的观念,真正在思想和行动上解决好“服务谁”、“为了谁”、“方便谁”的问题;牢固树立“政策有底线、服务无止境”的思想,做到多服务、不干预,多帮忙、不添乱,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多讲“怎么办”、少讲“不能办”。企业经营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怀着感激的心态对待企业、对待经营者。要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能减少的程序一定要减少,能压缩的环节坚决压缩,对特殊重点事项,要打破常规、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创新难、用地难、用人难等困难和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去年全市新增担保公司12个,新增贷款担保额30亿元,总额达到72.6亿元,增幅达70%,今年担保融资要争取突破100亿元。要进一步改进服务,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有情操作、严格管理与有情把握的关系,发现偏差和过错要及早提醒打招呼,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人性化和亲情化服务。

企业家是企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家的培养工作,努力造就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队伍。要根据企业家的意愿和需求,多渠道、多形式地为他们提供学习便利和信息交流机会,使之不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要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家干大事、创大业,通过产业引导、政策扶持、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使之能够放开手脚、大展宏图。要大力倡树重视民营经济、尊重民营企业家的良好社会风气,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既要给予物质奖励,也要赋予他们应有的政治荣誉和社会地位。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志存高远,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甘于奉献,做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企业家。

四、领导再加强、责任再落实,进一步开创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的新局面

实现民营经济的新突破,关键在领导。市委、市政府确定,围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市里要连续三年不间断地深入发动、实地观摩、全面考核、隆重表彰。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这一思路,真正在认识上达到新高度、在行动上形成新自觉、在工作上抓出新成效。市几大班子领导成员要按照联系重点企业分工,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和督促及时解决。市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委员会要集中研究民营经济推进措施,随时搞好工作协调和衔接。发展民营经济要坚持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充分调动起各个层面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市、县两级要继续强化组织领导,促进工作落实。镇、村两级贴近群众,最了解群众的创业意愿和要求,在推进全民创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讲要大力建设“特色镇”、“专业村”,除了市县要做出合理规划,给予有力扶持外,主要的还是靠镇、村干部具体组织落实。实践证明,凡是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镇、村两级都起到了直接有力的推动作用。今天表彰的10个特色产业镇,其发展经验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有140多个镇(街)、6000多个村(居)、2万多名镇村干部,大家要全面行动起来,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贡献力量。发展民营经济是全市上下的共同责任。各有关部门要顾大局、识大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组织部门要继续牵头抓好干部联民企活动,有计划地安排机关干部到民营企业帮助工作;宣传部门要围绕突破发展民营经济,广造舆论、大造声势,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纪检监察部门要组织开展好民营企业评执法机关和行风建设活动,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政法部门要组织开展好法律服务进民企活动,依法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财税金融部门要加大资金扶持和支持力度,解决好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劳动人事和科技教育部门要搞好人才服务和智力支持,解决好企业用人难、创新难问题;各执法管理部门都要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切实为企业减负松绑。民营经济发展局要充分发挥规划、协调、指导、服务作用,全力以赴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各级各部门都要坚持“同频共振”,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已将民营经济发展作为2008年的重点工作,纳入了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要根据这次会议精神,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及时跟上督查,加大通报密度和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进一步细分责任,坚持任务到人、考核到岗,确保工作落实。

篇3:火荣贵同志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今年, 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 是邓小平同志倡导大力发展电化教育事业30年, 也是中央电教馆建馆30年。今天我们来参加纪念邓小平同志倡导发展电化教育30年暨全国电教系统表彰大会, 感到非常高兴。在此, 我首先代表教育部向全国电教系统先进单位、优秀工作者和中央电教馆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国电教系统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向为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领导和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 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国内百业待举、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 邓小平同志将教育改革与发展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之中, 在恢复高考的基础上又作出了对外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高瞻远瞩地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 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 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随后, 经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意、国务院批准, 成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由此, 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电化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利用现代化手段迅速改变教育落后面貌的决心。

1995年, 我国第一部《教育法》正式颁布, 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卫星电视教育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 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优先安排, 给予扶持。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至此, 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纳入了国家法制化轨道。

进入新世纪之后,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 我国电化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 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校园网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初步建成了基础教育资源库, 职业教育资源和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 高校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2000年, 教育部提出:从2001年起, 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 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3年9月, 经国务院批准,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几年来, 随着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迅速普及;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 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提升;远程教育“三种模式”教学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工程的实施, 使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现实, 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促进了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 加快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30年来,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和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 在教育部党组、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 我国电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已经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电教系统, 建设了一支服务于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中央电教馆和各地电教馆、学校电教机构, 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策略研究、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与应用指导、多种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技术培训、技术支持服务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推进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现代化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发展我国电化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中, 电教战线的同志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贡献了你们的智慧和力量, 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优秀工作者。在此, 我代表教育部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 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全部免除学杂费, 高等教育跨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 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 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正处于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关键点上。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重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发展农村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远程教育, 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

当前,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开始。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重在指导实践, 突出实践, 推动工作, 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工作已经启动, 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第一个《规划纲要》, 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对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要认真组织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使其取得实效。要制订好《规划纲要》, 规划好未来。

下面, 我结合全国电教战线的工作, 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积极为制订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言献策

研究制订《规划纲要》, 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大决策, 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大事, 也是涉及国家全局的一件大事。党和国家领导人要求我们在制订《规划纲要》的过程中, 要广纳群言, 广集众智,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加强远程教育,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是《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 与电教战线密切相关。因此, 希望你们进一步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谋划, 从四个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大局和长远目标, 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要求, 来思考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体制和机制等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积极主动地为制订好《规划纲要》建言献策, 贡献智慧。

二、以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为重点, 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要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高度, 从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亿万农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的迫切需要, 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奠基未来、惠及亿万农村孩子的民心工程, 电教战线的同志们要以应用为重点, 为巩固和发展这项工程成果尽力, 加强“三种模式”应用培训和指导, 深入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 进一步做好技术支持服务, 及时解决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前, 要重点推进教学光盘应用的普及, 提高应用能力和水平。要使广大农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越来越多地感受现代文明气息,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三、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 着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 2004年就批准成立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负责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的规划、协调, 组织资源征集、开发、评审、整合和集成等工作;同时, 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也很重视。电教系统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资源的研发,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希望你们在资源建设上进一步做大、做强, 不断提高资源的适应性和质量, 带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建设工作。教育部及各地要加强资源需求调研, 做好资源建设规划, 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开发, 重视资源建设力量集成和资源整合, 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四、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要创一流的服务水平, 首先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建设一支高素质队伍, 要从深化改革、增强自身活力入手, 加大改革和人才引进力度, 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关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营造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电教系统的作用, 给任务、压担子, 同时要为其创造必要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工作条件。希望电教系统更加积极主动地为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决策服务, 同时要做好为基层、为广大师生的服务。只有服务的文章做好了, 电教系统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篇4:火荣贵同志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

钱学森同志于1986年至1991年期间担任中国科协主席,1991年5月起担任名誉主席,为科协事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衷心爱戴。今天,中国科协召开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缅怀和追思钱学森同志的丰功伟绩,总结和梳理他的科学思想,继承和弘扬他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对于进一步调动激发广大科协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曾与钱学森同志共事多年的老同志、老专家,以及科协机关的代表、上海交大的青年学生代表作的发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使我们更加崇敬和仰慕钱学森同志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和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

钱学森同志在中国科协工作期间,给科协系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是身体力行倡导学术民主,重视学术组织建设和学术交流的作用。钱学森同志认为学会是科技工作者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交流经验的重要载体,可以把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之间,不同专业的人组织起来。1977年中国科协刚刚恢复工作,钱学森就强调学会在科技人员横向联系学术交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他指出,“学术讨论总要搞个学术组织。一是成立研究所和在大学里设置专业,二是成立学术组织。我们要严肃认真地搞学会工作,不能随随便便,更不能有江湖习气。搞学术,态度就是要认真、严肃。当然,认真并不等于不活泼。我们要诚恳地交流,有活泼的气氛,有话就说。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学术组织就可以搞好。”20世纪80年代,在他的倡导推动下,成立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等全国学会。钱学森同志始终坚持民主办会,践行学术民主的理念。1984年他在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要积极支持学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民主办会,保证科技工作者当家作主。这就是说,必须克服和防止政群不分、以政代群的现象,切实贯彻‘双百’方针,实行学术民主,增强学会的活力。”他多次讲过,“在新的科学领域里,没有什么权威,决不能搞一言堂。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互相交流,争吵一下也没有关系。暂时统一不了认识,不要紧,慢慢来。总之,我们既要严肃认真,又要生动活泼,充分发扬民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二是积极推动树立“大科普观”,丰富发展了科普工作的文化内涵。钱学森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把科普工作纳入文化建设的范畴。他多次提出,现代科技和文学艺术应该结合起来,使科普工作在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科学技术现代化一定要带动文学艺术现代化”的思想。温家宝总理2005年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同志再次提出,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他坚持“科普学”是“文化学”中的实用学科,支持并亲自参与科学普及的实践工作和理论探索。钱学森同志提出科普工作的三个层次,把文化和社会科学知识列入到科普工作的内容中。他敏锐地指出,科普对象应分成三类:一是为农村及小集镇的“大农业”和城市“大工业”服务的大面积科普;二是为提高广大干部科学素质服务的科普;三是为科技专家们了解非本专业领域的新发展、为开阔思路服务的科普。这种划分,对现阶段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特别是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竭力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钱学森同志甘为人梯,竭力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他几十年来坚持给来信求教的青年书写回信,帮助青年提炼思想、找准方向。他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才培养经验,设计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下受教育者与年龄关系的新方案,探索青少年教育培养的新理论和新方案。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看望他时说:“您一直热心培养和提携年轻人,以自己的渊博学识和高尚品格,带出了一批优秀科学家,其中有的已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领军人才。”2009年,在病榻上的钱学森还对温家宝总理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钱学森同志鼓励面向青年科技工作者设立奖项,推动建立国家创新人才奖励体系。1987年9月,中国科协三届六次常委会在审议面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设立奖项时,他说:“我们这样年纪的老家伙,已经不需要这类奖励了,真正需要鼓励的是青年人。……,科协应该面向青年科技人员设立奖项,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担当重任”,得到了朱光亚、王大珩等赞同,并改设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1994年更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由中组部、人事部、中国科协共同组织实施。至今已评选了12届,获奖者多已成长为两院院士、首席科学家和科研骨干。

四是重视“专家群体”的整体优势,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钱学森同志强调集成专家群体的智慧,推动决策咨询和科技服务。他大力提倡用系统科学的观点考虑科协工作,力图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零金碎玉”打造成一个“纯金美玉”。他在1986年的一次政协会议上讲到:“我之所思,除了希望科技人员站得高、看得远、做得实之外,主要是一件事,即把系统工程的科学引进到政协工作中来,以便充分发挥政协‘人才库’的优势。”1989年3月17日他在谈关于多学科、综合性学术交流和决策论证的重点课题问题时说:“决策咨询,一定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有定性、定量的分析。不那么搞,就很难说你的建议到底是怎么来的。”钱学森同志要求提炼决策咨询建议必须要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他指出,作好决策咨询,一要选题准,必须围绕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来确定,可以是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与科技有关的问题,也可以是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是行业发展和地区经济科技方面的问题;二要有时效性;三要利用好学术交流活动的成果。他明确提出“学术活动的成果,对科技经济发展有哪些建议,应有专门的反映。不是送一个大本子,而是要加工,把那些有份量的建议整理送中央,发挥助手的作用。” 钱学森同志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前瞻性地提出在西部地区发展沙草产业。他认为,要转变关于西部沙漠的思维定势,看到沙漠上也有搞农业的有利条件;所以不仅是“治理”,更重要的是“开发”,将治理蕴含于开发之中。他积极倡导建设知识密集型沙产业和草产业,为西部地区破解“三农”、“三牧”难题提供了重要途径。

五是开创科协工作理论研究,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社团体制机制。钱学森同志坚持中国科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要按照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来办事。他认为,中国科协之所以是人民团体,首先是因为它是群众团体,但不是一般的群众团体,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它代表的是全体自然科学技术工作者。明确这个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中国科协的性质,增强责任感,使科协组织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能够更好地代表中国科技工作者,更加自觉地积极地参与社会协商对话,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具体利益。在他积极支持和推动下,全国政协七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决定,恢复中国科协为全国政协的组成单位。钱学森同志大胆构想建立“大科协、小机构、多中心”式中国特色的科协组织体系,积极推动中国科协的改革发展。他曾描绘对中国科协的构想,一是“大科协”,包括理工农医等所有的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应用;二是“小机构”,指机关要精简,人员要精干,办事效率要高;三是“多中心”,就是要多办一些服务性实体,大科协、小机构,办事就得靠实体,把日常工作交给实体去承办。钱学森同志还把“中国科协学”纳入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他认为科协工作的理论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一部分,是社会科学的范畴,是社会科学部门里的实用学科。他提出中国特色的科技群众团体理论,是中国科协史上的一大创举,大大提升了科协理论的研究水平。

我们在深切缅怀钱学森同志的同时,更要把学习纪念的成果转化为激发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精神力量,内生为推动科协事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力弘扬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爱国精神,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人民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的褒奖,努力争当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科学方法,积极倡导民主讨论、平等待人的学术风气,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理论,发扬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勇作科学精神的守望者,努力争当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大力弘扬淡泊名利、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恪守职业道德和学术操守,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永远保持内心的一片净土,努力争当科学道德和良好学风的传承者、维护者。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到无求品自高。钱学森同志的科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刻影响着中国科协的改革发展;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钱学森同志精神,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5:火荣贵同志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上午我们实地考察了温岭市现代服务业项目,下午又集中召开大会。刚才,陈书记讲话总结了近年来全市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服务业发展形势,部署了下一阶段服务业发展工作。陈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分析透彻,安排具体,措施有力,对于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今天会议精神,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抓落实。一要提高思想认识。首先,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规律所在。台州已经进入人均GDP由6000美元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新阶段,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正是我市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关键时期。其次,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形势所迫。无论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长三角区域到2020 年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要求,还是更好地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破解自身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水平,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都将越来越多地依靠服务业的创新带动和支撑。第三,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民生所需。服务业既连接生产与消费,又直接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要迅速贯彻传达。会后,各级、各部门要迅速传达贯彻今天会议精神,把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思想行动迅速统一到陈书记的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三要营造发展氛围。各级、各部门必须明确自己在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中所承担的工作职责,要立即行动,尽快部署。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形成全市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浓厚氛围。

二、突出重点抓落实。一要大力培育重点企业。要集聚发展,把省、市两级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分离发展,加快推进制造企业分离发展研发设计、物流仓储、营销贸易等服务业,成立独立的法人实体。要引进发展,引进省内外优秀服务企业到我市设立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要提升发展,整合资源,加快培育一批本地的服务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促进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二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要坚持抓大项目、抓好项目不动摇。下阶段,各级、各部门对重点续建项目,要倒排工期,随时跟踪,保证投资强度和形象进度,争取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对新建项目要跟踪督办,及时发现解决项目前期遇到的各种问题,完善配套条件,提高项目开工率;对还处于前期推进阶段的项目,要明确专人负责,在争取和跟踪落实上狠下功夫。三要强化政策保障。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用足、用活、用好。这次市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准备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待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下发实施。各级、各部门要抓好贯彻落实,要结合各自实际,尽快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在提高要素保障能力、市场准入、财税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在税费、就业、价格等方面给予实质性优惠。同时,要积极梳理政策障碍,大胆试验、探索创新。

三、加强考评抓落实。一要落实目标分解。市政府已经印发了《2011年台州市服务业发展目标各县市区分解方案》;刚才,市政府又与9个县(市、区)政府签定了工作责任书。这是我市首次与各县(市、区)签定服务业发展方面的工作责任书,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对服务业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化压力为动力,结合实际,根据职责,全力完成责任书的目标任务。二要强化目标考评。考评既要看工作结果,也要看工作态度。考评结果将纳入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并在全市通报。按照现在统计核算体系,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时涉及到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部门和服务业主管部门要深入研究,对相关部门的目标任务也要抓紧分解落实。三要加强跟踪督查。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跟踪督查,对会议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要盯紧不放,一件一件督、一项一项查,促使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篇6:火荣贵同志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并对下一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业发展进行科学谋划,超常规地促进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全省五大精品旅游区和中国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建设进程。刚才,张书记对“十五”以来全市的旅游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对“十一五”期间的旅游发展作了总体部署。省旅游局、成都市旅游局领导还将作重要指示,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不失时机地推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尤其是全省第一届旅游发展大会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旅游业围绕“建设都江堰—青城山精品旅游区,打造西部度假休闲第一城”这个中心目标,依托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大力实施“党委总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完善旅游配套功能,旅游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年1-9月,我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07.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6亿元,比~年同期分别增长14.62%,34.07%。旅游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扩大城乡就业新的途径,改善投资环境新的载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新的内涵,是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和服务业的龙头产业。

在充分肯定旅游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旅游业发达和先进地区相比,与省、成都市对我们的要求相比,我们还有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旅游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现有旅游资源的整合规划、开发建设力度有待加强;旅游商品销售和娱乐消费总量小;市场促销的科学性、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宏观决策和旅~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我们要认清形势,正视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解决,努力实现旅游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失时机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迈进。

旅游消费是物质生活条件改善过程中产生的高级需求,旅游需求趋于大众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支柱产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既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又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一是加快旅游业发展,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旅游业资源储量大、开发条件好、综合效益高、环境污染少,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符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快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扩大消费需要,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几乎涉及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门类。旅游消费作为最终消费,可以为其他行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具有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波及效应和倍增效应。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其关联带动作用,必将有力地促进服务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消费升级,扩大市场需求。三是加快旅游业发展,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富裕城乡群众。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需求很大。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就能带动增加5个就业岗位。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征地农民不断增多,加上下岗职工,新增毕业的大中专学生,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巨大。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而且对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加快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是城市面貌、文明程度、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抓旅游业就是抓投资环境和城市形象建设。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展示我市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投资环境,扩大都江堰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总的来看,我市旅游业正在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迈进的时机日趋成熟,条件基本具备。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强化规划和政策引导,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到2010年,要接待游客83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6亿元。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居前列,努力把成都市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市。

二、加大旅游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力度

规划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十一五”期间是我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时期,制定好“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意义十分重大。要高起点、高水平编好“十一五”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旅游业的更大发展。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国际先进理念,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重,统筹考虑区域资源整合,优化旅游要素配置,使规划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体现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功能特色,做到旅游业发展与全面实现“两最两强”目标相协调,旅游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相配套,旅游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及各项专业规划相衔接。同时,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开发程序,加强规划实施监督,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在旅游发展规划指导下,建立旅游业“十一五”重点项目库,提高项目策划和建设水平,努力把重点项目和重点景区打造成为旅游精品。

在完善和实施旅游业发展规划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做到“三个结合”,推动“四个转变”,实现“五个加快”。一是把发展旅游业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依托都江堰、青城山等自然资源和重要文物古迹发展起来的传统观光旅游,是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重要基础。都江堰、青城山又是世界文化遗产,要正

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功能,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环境承载力之上,在注重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在开发经营中加强保护。要深入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努力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二是把发展旅游业与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要大力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加强与九寨沟—黄龙、乐山—峨眉山等省内外著名旅游区的合作与联系,促进线路对接、客源互送、促销联手、管理协调,以大联合推动大发展。三是把发展旅游业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城市是旅游业的主要载体,旅游发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涵。要以城市环境和品位的提升吸引更多的游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要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凝聚和展示独特的城市文化,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推动旅游业由景点的单元竞争向城市整体竞争转变,由单一的门票消费向综合消费转变,由单纯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由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变;加快提升市旅游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旅~业应变力,提升旅游市场吸引力,提升旅游企业内生力,提升旅游发展支撑力。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要以规划为指导,以城市为中心,以资源为依托,以项目为支撑,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加快形成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旅游为主导、特色旅游为辅助的旅游景点开发和发展模式。要进一步发挥会展节庆活动的品牌价值,使之成为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满足不同游客需要。一是加快精品旅游区建设。加快建设中国水利论坛、复兴街文化旅游街区、多功能“游客接待中心”、灵岩山综合开发等项目,建成世界水利文化的体验之城,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城、川派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展示之地,高品位打造都江堰水文化精品旅游区。尽快实施青城山国际观光休闲集镇、青城后山旅游景点综合改造、旅游古镇建设改造、中国道教博物馆、青城外山文化观光度假区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着力建设中国道教文化名镇,高质量打造以体验道教文化生态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要加快龙池生态旅游度假区、虹口生态度假示范区、紫坪铺库区旅游综合开发,高效益打造龙池—虹口生态动动休闲度假精品旅游区。二是要抓好旅游节庆活动。我市的清明放水节、道教文化节、消夏夜啤酒节等节庆活动已具有一定的品牌和知名度,我们要继续办好,并办出水平,提升产业联动效应。

三、努力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

竞争性强是旅游业的重要产业特征,这既体现在资源竞争和产品竞争上,又体现在产业竞争和目的地竞争上。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创新优势,开创新局面,必须大力拓展旅游市场,扩大服务领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一)大力开拓旅游市场,塑造都江堰旅游新形象。旅游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宣传旅游产品,塑造旅游形象,开拓旅游市场信息是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推介。在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进程中,要进一步加大成都市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我市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长寿之乡和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品牌效应和市场效应,采取各种营销手段,不断提高我市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积极推行“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媒体联姻,电子联网”的大旅游促销战略,加快形成全方位的促销体系。进一步整合旅游节庆活动,办成我市的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外事、侨务、对台、文化、出版等对外渠道,广泛开展旅游宣传活动。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承办和接待各种国际性、全国性会议、展览、赛事等大型活动,集聚人气、扩大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二)拓宽旅游服务领域,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拉长产业链,是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也是做大做强旅游业的重要途径。旅游消费是综合消费,必须积极向购物、娱乐、商务等消费环节拓展,向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延伸。一是扩大旅游购物消费。目前,旅游者在我市的购物消费占旅游总消费比重仅为20%左右,与发达地区普遍的40%至60%相差很大。要大力开发具有都江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土特产品和大众旅游商品。大力培育旅游商品销售市场,在主要旅游区(点)建立特色鲜明的旅游购物中心,积极发展旅游商品中介机构,促进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的良性互动。二是发展旅游文化娱乐项目。文化娱乐消费是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在我市的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短,很大程度上与我们文化娱乐项目不够丰富有关。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项目,有利于改善旅游消费结构,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旅游销售收入。要充分发掘我市水文化和道教文化的特点,打造文化精品,丰富文化娱乐活动,使其逐步成为我市重要的旅游品牌。三是优化旅游产品结构。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新态势和市场的新需求,大力发展商务旅游、工农业旅游、科技旅游、修学旅行、会展旅游等新型旅游,提升旅游业的整体水平。

(三)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是推进旅游经济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标准化、国际化、现代化为取向,大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成灌高速公路、新光华大道和沙西线延伸段等三大走廊建设,构建中心城市与世界遗产地的旅游交通大网络,增强旅游者的可进入性,推进中国水街、天河盛世等项目建设,积极倡导“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理念,充分考虑旅游需求,体现旅游功能,增加旅游项目,以城市建设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提升城市品位。二是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要进一步优化旅游饭店结构,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我市建设1—2家五星饭店,4家以上四星级以上饭店。同时,要针对自助游、休闲游的蓬勃兴起,加快建设一批汽车旅馆、、青年旅馆、农家旅馆等大众化特色旅馆。三是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旅游业是非常适宜网络运作的产业。美国、欧洲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的旅游收入均超过

60%。要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加快饭店、旅行社、交通等服务行业的联网运作,增强查询、预订、结算等功能,通过网络争客源、抓管理、出效益。四是加强旅游业规范化建设。积极开优质旅游主题活动,加快制定旅~业标准,大力推行旅游合同制和同业诚信公约,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重视抓好导游队伍管理和购物环境治理,促进旅游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以改革开放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

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创新。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多元投资,不断为旅游业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积极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去年我市召开了旅游发展大会后,市上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有力促进了我市旅游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促进旅游宏观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宏观决策水平,同时,还要在乡镇建立旅游管理机构,调动乡镇发展出旅游业的积极性。要鼓励和支持乡镇按照“资源与市场结合,开发与保护统一”的思路,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整合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市场。要冲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支持跨地区、跨部门合力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解放和发展旅游生产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深化旅游运营机制改革。企业的活力决定竞争力,要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营机制,大力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素质。积极实施旅游景区(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改革,推进旅游景区(点)的市场化进程。加大旅游企业重组整合力度,推动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优化产权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要营造公平公开的旅游市场环境,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为旅游企业增添发展空间。

加快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要实现加快发展,必须学会运用市场的方法,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发展资金,要加快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新局面。鼓励民间资本、外商资本和社会资本开发旅游资源,兴办旅游项目,参股旅游企业,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合理运用项目特许权、运营权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开放步伐。要紧紧抓住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新机遇,积极引进资金、管理、技术等关键发展要素,加快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业现代化水平,提升整体竞争力。大力吸引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饭店集团参与旅游饭店的经营管理,加快我市旅游饭店集团化进程。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旅游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五、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旅游业是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集成”产业。各部门、乡镇要把发展旅游业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创造有利于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

(一)加快人才培养。旅游是人对人、面对面的服务,需要从业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友善的服务态度。目前,我市有7万余人从事旅游业,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显得尤为关键。要适应旅游发展急需人才的新形势,充分发挥现有旅游院校和旅游培训班机构的作用,有计划地定向培养各类旅游专门人才。大力加强在职培训,推进旅游技术工种的技能培训,积极推行旅游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管理、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加强旅游业对外交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业务骨干接受培训,学习现代旅游管理知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要有针对性地聘请一些国内外旅游专家为我市旅游发展提供决策咨询、规划设计、市场促销和业务培训,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管理人才来我市工作,推动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加大政策支持。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措施,~年,设立了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今年又出台了《成都市旅游发展优惠政策》,有关部门和乡镇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旅游业的一系列措施和决策,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乡镇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的增长点的全局高度,切实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旅游业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关联度大、综合性强的大产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旅游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对行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工作,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优化服务,积极主动地帮助旅游经营单位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文明的人文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要大力加强“平安都江堰”建设,继续推进环境保护建设和文明城市建设,为旅游业发展创造和谐、安全、优美的环境。

上一篇:金乡县交通运输局法制工作调研报告下一篇:神奇的小蜗牛小学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