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督查调度会上的讲话

2024-05-17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督查调度会上的讲话(精选6篇)

篇1: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督查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新农村建设流动现场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流动现场调度的形式,查一查问题、比一比效果、排一排名次,使大家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全县上半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对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鼓劲,务实高效地提前完成今年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尽快启动明年

新农村建设工作。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先就全县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打算讲几点意见,等下,县委**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与会同志认真领会好县委**书记的讲话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上半年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态势良好、成效明显,表现为“两加快”、“一平稳”、“三增强”:

1、“两加快”:一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7月,全县新增脐橙面积**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落实瓜菜种植面积**万多亩,其中基地面积**万亩;生猪饲养量、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万头、**万头、**万头;完成工业原料林造林面积**万亩。其中蔬菜产业发展较好的有**镇发展集中连片***亩蔬菜基地*个,**引进马来西亚老板建立了**亩集中连片有机大棚蔬菜基地*个,**镇、**镇发展蔬菜基地面积均在***亩以上;脐橙产业发展较好的有**镇在**新开发脐橙基地***多亩,**镇在**村规划开发集中连片脐橙基地****亩,已完成租用山场工作,**在**村开发了一个集中连片***亩的脐橙基地,已完成条带开挖***多亩,**乡在**村开发脐橙基地***亩,**镇**村开发脐橙基地***多亩。生猪产业发展较好的有**乡、**乡,分别引进兴建了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厂。二是村庄整治进度加快。目前,全县已基本成型建设点**个,占建设任务的**%,其中省扶点**个,占省扶点的**%。全县硬化村组道路**条共**公里、硬化通户便道**公里,硬化公共坪**平方米,修砌沟道**多米,种植绿化树**株,整饰墙壁**多平方米,拆除破旧危房**间,搭舍、栏厕**间,改户厕**户,改水**户,改灶**户,新建畜禽圈养房**间。其中,**镇、**乡、**乡、**乡、**镇等*个乡镇的建设点已基本成型,进入完善提高阶段;**等乡镇主要领导建设点建设质量较好;**等乡镇的建设点在4月份调度会结束后短短的*个月内变化较大,成效明显。

2、“一平稳”:“五新一好”其他指标平稳推进。*-7月,全县共培训农民**人,完成年任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质和量上得到加强,新增合作经济组织**个,总数达到**个,吸收成员**多人,辐射带动农户**多户;全县共评选“文明信用农户”**户,评选“卫生清洁户”**户,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展顺利,省、市规划和县级自主建设项目共**个,已竣工**个,投入使用**个。

3、“三增强”:一是创新意识明显增强。今年以来,各乡镇和各单位在具体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如县妇联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认真的试点基础上,推广在新农村建设点组建**会;**镇在充分征求专家、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组建全县第一个**合作社;**乡在村庄整治中采取以改户厕为突破口,将改户厕、改厨房、改水和排水系统建设有机结合;**乡在改厕和村庄整治公共建设时,由群众与政府按一定比例投入,由政府和理事会共同聘请工程队施工,既保证了建设质量,又确保工作进度;**镇、**镇、**乡对各建设点的公共建设项目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协调好各建设点施工队伍、技术人员,保证了公共建设项目的建设品位。二是创特意识明显增强。各建设点基本上能够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按照打造“地域文化型、工业依托型、生态农庄型、拆旧建新型、农业产业型”四种建设模式进行建设,特色鲜明。如**镇的**、**镇的**和**场、**乡的**等建设点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和原生态景观发展农村旅游产业,既激发了群众创建家园热情,又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两个景点“五一”黄金周开放以来,先后接待游客**多人;**镇的**、**乡的**、**镇的****等建设点充分利用临近工业园的优势,着力建设工业依托型新农村;部分建设点按照“工业企业进新村”的思路发展农村小型加工业,从合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激发全民创业出发,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办厂、拆除“空心房”建厂房等形式,共引进兴办小型加工企业(车间)**家,其中,**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积极返乡创业,在家乡兴办制衣厂、皮革加工厂、装饰品加工厂小手工业企业**家;**镇的**、**镇的**和**等建设点生态农庄型特色明显;**镇的**和**新村、**镇的**新村、**乡的**、**乡的**、**乡的**新村拆旧建新特色明显;**乡的**、**镇的**、**镇**等建设点农业产业特色明显。同时开展了**个整村推进试点,**个文化、旅游新村试点,**个圩镇整试点工作。三是合力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金投入更大。目前,省市扶持资金先期投入**万元,县财政直接投入新农村建设**多万元;全县**个挂点单位共下拔帮扶资金**万

元,支持水泥、纸筋、自来水管材等物资折价**万元,其中**、**等单位帮扶资金和物资在**万元以上。二是部门履职更到位。如**等单位在*—6月份重点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和加强建设进度督导工作,确保了建设点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更明的特色推进建设;**等单位主要领导经常到点上指导工作。三是干部作风更扎实。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和百名干部工作作风更加扎实,**等单位工作队作风扎实,在县新村办组织的多次明查暗访中工作队员都在岗在位,能经常看到他们与群众共同劳动,群众反映很好。百名干部中,**等,在所挂乡镇的排名中连续*个月排名靠前,工作作风较扎实,建设点的成效较明显。各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分管领导工作作风、精神状态良好,如**镇的**同志,在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敢于攻坚破难,推动了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整体推进,并且在“土坯房”改造中取得了突出成绩;**镇的**同志,抓点创特色工作中善于思考、认真严谨,把**旅游新村试点工作抓出了成效。在7月底县新村办组织各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分管领导对全县建设点进行考核中,各乡镇分管领导随考核组早出晚归,顶着酷署,认认真真的完成了考核任务,有几位同志脚磨起水泡也没怨言,这说明这支队伍能吃苦耐劳,作风扎实、战斗力强。

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上半年的工作仅仅是起好了步、打好了基础,工作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对新农村建设内容、政策的理解上有偏差,致使在具体的工作指导、操作中有差距,如少数抓点干部对“少硬化多绿化”要求理解不够,将建设点公共区域实行全部硬化,甚至铲掉绿化带进行水泥硬化;又如县委再三明确乡镇要履行新农村建设的牵头抓总职能,挂点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抓点职责,工作队员和百名干部要具体组织实施好建设点各项工作,但有些乡镇和挂点单位之间在抓点责任上模糊不清,互相扯皮,部分单位挂点进展缓慢,工作队员到位率不高,有的工作队作风漂浮,不仅不吃后吃住在村,而且要等到县城上班时间才从县城出发,试想这样的作风能适应农村基层群众工作一早一晚的特点吗?有的对村庄的基本情况都不了解,以上这些情况直接反映了单位和相关人员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到位、工作态度不端正,对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坚决。目前,在**个挂点单位中,**等单位建设点进展缓慢,半年建设点考核分值在**分以下;有**个单位下拨物资或资金没有达到时间进度要求,其中驻县单位中有**个未达到要求,占驻县单位总数的**%。

二是调动农民积极性有差异。有些乡镇群众主体作用发挥弱,甚至个别建设点群众“等、靠、要”思想相当严重,认为只要列为建设点,政府会大力支持,政府会“包办”;有的理事会不量力而行,修路、修祖祠不切合实际,导致村庄整治基本工作无法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对群众积极性减弱的*个建设点进行了调换。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我们各级抓点干部今后要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政策宣传力度,要让群众真正了解政策,消除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误解,让每一户农户自愿参与新农村建设,自主建设美好家园,自觉维护建设成果。

三是建设速度不平衡。从总体来看,省扶点和自主点进展较快,普惠点进展相对缓慢;进度快的乡镇(**等)建设点基本成型,进度慢的乡镇(**等)成型建设点不到**%;点上“三改”和面上“三清”也不平衡,改路、改水较快,通组道路全部完成硬化或路面平整,建设点共需要改水**户,完成改水**户,占任务的**%),但个别建设点(**)到目前为止基本未开展改水工作,部分建设点(**等)改水存在水压不足、管材不达标、入户率低等问题;改厕相对滞后,建设点共需改户厕**户,只完成**户,只占任务的**%),全县共有**个建设点改厕工作严重滞后,农户改户厕率不到**%,有个别建设点(**)连一户厕都未改,这里要说明一点,改厕工作是硬任务,经过几年的实践,“土坯房不好改户厕”已不是客观原因了,强调群众要用农家肥就更不是原因了,只要“三格式”化粪池技术标准建设,经发酵的池液肥效更好。

四是建设质量不高。部分乡镇只对省扶点要求标准高,放松对自主点和普惠点建设标准要求,导致有些自主点和普惠点不按规划进行整治建设,绿化严重不足,人畜未分离、村落内一些危、破旧房和搭舍、栏厕未拆除;在实施改水工作,简单地使用用工业小塑胶接通山泉山;在实施改户厕过程中,建“三格式”化粪池不安装过粪管、不留排污口,属典型“假三格”化粪池,部分厕所与化粪池距离十多米远,管道易堵塞;部分建设点阶沿和门坪硬化高低不平、一户硬化一户不硬化,有的甚至为了省事连沟道也不砌筑,有个别建设点公共坪硬化质量相当差,不夸张的说,汽车走在上面也会发抖,群众也有意见。

五是整体推进有差距。乡镇普遍存顾此失彼的问题,有的只完成了新村镇或新产业建设,对培训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和创建好班子等工作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办法不多。农民培训和新经济组织重数量轻质量,塑造新风貌活动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同时,很少有建设点“五新一好”全面到位。另外,就是群众主体性作用发挥主要体现在村庄整治建设中,农民在发展产业、参与培训、参加新经济组织和开展塑造新风貌活动中很少有体现。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阶段要紧紧围绕三个“新”字,扎实做好三项工作。

1、立足集约高效,在产业发展上谋求新跨越。建设新农村,产业是关键。中央、省、市高观关注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实质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结合我县的具体实际,要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在“三调”、“两活”上著文章。

“三调”即:一是要调优结构。通俗地讲就是要实现“一村一品”。年初,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要集中精力,选择*—*项具有本地优势、符合市场消费趋势的农业产业作为本地的农业主导产业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并做好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扶持,集中力量,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不断做大、做强、做优,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二是要调大规模。基地规模化是实现产业集约化、高效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此,各乡镇要积极做好“对外”、“对内”两篇文章,千方百计扩大产业基地规模。对“外”也就是要求各地要积极走出去,抢抓《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我县的区位优势和比沿海发达城市更容易申请农产品基地认证的优势,大力引进*—*家经济实力雄厚、辐射带动力强的供港蔬菜企业落户我县,进一步拉动我县产业发展;对“内”也就是要求各乡镇要善于挖掘一批本地的种养大户和致富能手,并给予一定的扶持、帮扶,使其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同时,要大力推行“老板+农户”“能人+农户”的产业发展运作模式,以老板和致富能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产业,促进产业朝基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三是要调良品种。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三带一园”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和生猪、工业原料林两大特色产业,不断引进良种,推广良法,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农业,改劣质农产品为优质产品,减少普通产品,增加特色产品,最终实现产销对接,达到物畅其流。

“两活”即:一是流通激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消息广、市场灵的优点,是农户联结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要借7月*日颁布实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有利东风,严格按照“产业引路,能人牵头,政府扶持,自我发展,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各乡镇要加强对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工作的领导,组织干部对组建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专项调研,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年底前各乡镇均建有*个以上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的合作经济组织,每个建设点建有一个产业协会或村落内**%以上的产业户加入乡村同类产业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同时,要加强农产品的市场开拓,尤其是我县的脐橙产量与日俱增,预计今年脐橙果品产量将达到**万吨以上,果品销售压力巨大,拓宽脐橙销售渠道、扩大脐橙销售市场的工作显得尤为紧迫。二是加工带活。我县的脐橙、蔬菜、生猪等产业有一定的规模,但是经济优势并不明显,其关键的因素就在于仅仅是销售原材料、没有深加工、产业链条短。因此,一方面,要着力引进一批经济实力强、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大力扶持一批本地农业龙头企业茁壮成长,积极申报省、市龙头企业。

2、立足争先创特,在村庄整治上提升新水平。新农村建设实践证明,开展以“三清三改一拆一分一绿”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工作,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普惠于广大农民群众,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是一件为民造福的惠民工程,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在提升村庄整治水平上下功夫,要着力做好以下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巩固原有建设点成果。经过几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实践,我县已建成了一大批新农村建设点,确实大大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我在下乡调研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建设点基本上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杂草丛生,畜禽到处游走,脏、乱、差现象依旧”,完全失去了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意义。鉴于此,各乡镇要在认真抓好今年新农村建设点的基础上,要在如何巩固原有建设点的成果上多思考、多探索,尤其要在健全村容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上勤思考,真正使建好的点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二是完善提高今年的建设点。目前,已进入新农村建设的攻坚阶段,各乡镇要加快建设进度,制定好倒计时计划安排表,确保8月底基本完成村庄整治工作任务,9月底全面结束今年建设点各项工作任务。一方面,要对未完成村庄整治任务的建设点,要强化措施、凝聚合力,千方百计完成建设任务;另一方面,对已完成村庄整治任务的建设点,要采取“回头看”的形式,对照工作目标任务,查一查问题,在村庄整治中,既要突出改厕、改水、改路,又要综合整治好给排水系统,特别要把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设施放在整治的重要位置。在改水工作中,要在确保水源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来水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分户改水和集中供水;在改厕过程中,要严格按无害化的要求进行建设,不能擅自变动结构。要加紧完善社区建设的各项软件任务;同时,有关乡镇要集中力量加快整村推进、圩镇整治、文化、旅游新村试点工作进程进度。三是积极谋划、启动明年的建设点。从《全市上半年新农村建设督查通报》中可以看出,**等县、市在8月底可全面完成今年建设点的建设任务,9月份将开始启动明年的建设任务。因此,我县还是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赶超先进、抢占明年工作先机,我县要求在**月份完成**年新农村建设选点、定点和启动工作。明年,我县要在完善现有五种发展模式基础上,着重探索打造“古村新韵”、“橙园新村”和“整村推进”三种特色。第一种“古村新韵”型:省、市领导对我县**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我县今后要重点打造一批以**为主的“古村新韵”型新农村,彰显工作特色。鉴于此,下一步,我县要结合旅游开发,依托**资源普查,精心选择新农村建设点。在选点工作上要做到“三个优先”,即特色鲜明且代表性较强的**优先列为建设点;座落在目前已初步成形的旅游线路沿线上的**优先列为建设点;群众积极性较高的**优先列为建设点,在建设过程中,要按照“保持原貌、挖掘内涵、彰显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好每一个建设点的实施方案,要尽量保持**原貌,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合理注入现代元素,精心打造;第二种,“橙园新村”型:第**届脐橙节有望在我县召开,那么,我们要以承办此次盛会为契机,精心选择脐橙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脐橙面积相对集中、群众积极性较高的地方,科学规划新村,精心打造“橙园新村”;第三种,“整村推进”型。我县农村已规划的**户以上村庄数为***个,经过近*年的建设,余下的未建设的村庄不多,且大部分地处边远、农户居住率不高,因此,我们要缩减建设点数量,扩大建设点规模,将大村庄、中心村和整村推进作为重点,彰显特色。对于上述三种类型,县委、县政府将从人、财、物上给予适当政策倾斜。

3、立足齐抓共管,在凝聚合力上再探新路径。

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新村办要在下半年着重加强三个方面的督查,以督查促工作落实,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是加大对各建设点进展速度、质量的督查。二是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履职情况的督查。要着重督查成员单位有没有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对乡镇的业务工作指导深不深入。三是加强对各包乡扶村单位的督查。要着重督查各包乡扶村单位资金帮扶情况、建设点进展情况。督查组要认真督查,并及时将督查情况上报县委、县政府,并通报全县。二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以培训激发农民主体意识。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怎样,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要继续加大农民知识化工程培训力度,不断健全县、乡、村、组四级培训网络。在农民知识化培训过程中,要做到“三着重,三改变”,即着重加强农业科技、职业技能培训,改变农民陈旧的生产方式;着重加强经营理念、素质的培训,改变农民陈旧的经营方式;着重加强文化艺术、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的教育,改变农民陈旧的生活方式。从而唤醒农民的主观意识,提高农民的主体素质,塑农民的主体资格,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真正把农民培养成有知识的文化人,讲道德的文明人,懂技术的内行人,会经营的明白人,让农民主体作用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各个方面,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动作用。要强化对村“两委”、村民理事会、妇组会的培训,使其成为带领农民充分发挥自主建设、自主管理、自主监督、自主发展的纽带,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聪明才智,出钱出力,投工投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家园。三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推动作用。要积极畅通社会力量参与的通道,充分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的平台,引导企业、个私大户采取“*+*”模式结对帮扶新农村建设点,积极为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动员、鼓励共青团、妇联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支医支教活动,积极参与、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构筑起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篇2: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督查调度会上的讲话

调度会议上的发言

中共义门镇委会员、义门镇人民政府

(2008年4月2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今年以来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情况,以及下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义门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农”工作为主点,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实施民生工程为保障,充分发挥资金优势、区位优势和历史名镇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和民营经济,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镇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一季度全镇完成财税收入46万元,引进镇外资金达1800万元,新上项目5个,乡镇企业销售收入1.9亿元,同时增长20%以上。突出现在:

一、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始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调整方针,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发展苔干、药材、蔬菜等效益型农业,今年以来新上了丁新民苔干新产品加工项目,巩固并拓展了经济作物种植面

1积,种植达2.8万亩,药材种植达2.2万亩,蔬菜种植达2.2万亩,粮经比为2:8,复种指数300%以上。

(二)专业化养殖发展状大。今年以来,在政府引导下我镇周营、刘老、杨楼、药材、武举等行政村计2000多户,农民兴起了养牛、养猪、养羊、养鹿、养土元和养兔等养殖业热潮,较去年增加860余户,各村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协会10余个。

(三)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坚持以义门食品药品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本着“外商求发财,企业求效益,义门求发展”的原则,强化招商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培育民营企业,壮大园区经济,今年以来,实施了云亮面粉厂日产50吨精粉生产流水线建成投产;源和堂药业1500万元中药提取大楼项目、星宇食品公司扩建工程、老干妈酱菜厂主体工程项目等顺利实施。

(四)新农村建设效果明显。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年初在全镇各村开展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彻底清理主要道路和各村内及周边垃圾杂物,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各村成立了卫生清洁队伍,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形成了垃圾“定点运、定人管、定期运、集中埋”的运行机制。加大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260万元修铺了真源南路、新华路、三桥路等计3000米的柏油路面。加大两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先后向省地税局争取资金27.5万元、电脑35台,向市地税局争取资金2万元,向县文化局争取科技书籍800余套,用于我镇新农村建设,镇村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一是着力优化农产品结构。二是突出抓好农产品销售。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升企业竞争力。一是围绕特色资源开发,大力兴办农产品加工业。二是拉大靠强,大力发展“配套工业”。三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抓好产业集聚。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以抓好小辛、四桥、周营三村的新村建设工作和建设好省级新农村示范镇为典范,全面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四)加快民营化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挖掘民智,吸引民资,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落实政策,改善服务,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确保年底前园区内新上的5个项目投入运营。

总之,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县跨越式发展、快速崛起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篇3: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督查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 我们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全国农村散装水泥推广工作现场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散装水泥工作会议及《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在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的指导意见》精神, 全面总结农村散装水泥工作成果, 交流农村散装水泥推广工作成功经验和做法, 研究全国农村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加快推进我国农村散装水泥的发展进程, 进一步推进我国散装水泥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下面, 我结合我国农村散装水泥发展的情况讲几点意见:

一、发展农村散装水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中央提出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中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占到相当比重。在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 对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 推动城镇化进程, 加快新农村建设, 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对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 农村水泥使用一直以袋装为主, 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这是落后的发展方式的一种反映。加快在农村推广散装水泥, 既可以节约大量包装用纸、减少大量水泥损失, 又能保证建设质量、减少粉尘排放、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 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散装水泥使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增加337.53万吨) , 可节约标准煤7.76万吨, 减少粉尘排放3.39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16万吨, 产生综合经济效益15.2亿元。

(三) 发展农村散装水泥是提高我国散装水泥整体水平的重要环节

从全国水泥消费结构看, 农村水泥消费占全国总量的40%, 但农村散装水泥使用量仅占全国散装水泥总量的17.7%。在农村推广散装水泥作为我国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散装水泥的发展进程, 必须尽快采取措施解决农村散装水泥发展中的问题。加快农村散装水泥推广工作, 对提高散装率总体水平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发展农村散装水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近年来,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逐步实施, 各地散装水泥办公室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 认真贯彻落实《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在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的指导意见》精神, 因地制宜, 创新发展, 以点带面, 逐步推开, 积极推进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网点和物流设施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使用散装水泥提供便利, 努力开拓农村“发散”工作的新局面。具体体现在:

(一) 散装水泥推广, 取得有效进展

2008年全国农村销售散装水泥1.07亿吨。截止到今年上半年, 全国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点已达到5088家, 比上年末增加370家, 增长7.84%, 销售散装水泥5335.11万吨, 同比增加400.19万吨, 增长8.11%, 销售量已达到上年全年销售量的58.47%;拥有固定罐4215个, 容量48.78万吨, 比去年末增加475个, 增长12.7%;拥有移动罐28 547个, 容量74.47万吨, 比去年末增加2419个, 增长9.25%;农村散装水泥使用量6666.74万吨 (包括农村预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散装水泥使用量) , 同比增加1657.63万吨, 增长33.09%。上半年农村散装水泥使用量已达到去年全年使用量的62.04%。其中同比增长量较多的省是:山东省535.97万吨、江西省147.2万吨、湖南省138.08万吨, 分别增长128.67%、250.89%和222.74%。

(二) 强调因地制宜, 多种发展模式

我国农村地域广大, 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甚大, 发展散装水泥的途径和方式与城市有着根本的差别。多年来,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 通过逐步摸索, 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散装水泥推广模式。如山东省注重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建房对水泥需求的变化, 在培育和推广水泥生产企业向集中建房农户和水泥供应点直销模式的基础上, 又在水泥制品用散、农村预拌混凝土推广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同时加强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的建档管理, 并与质监部门联合整治假冒伪劣产品流通, 有效地杜绝了散装水泥二次包装批量销售的问题。江苏省紧盯农村发散、用散工作不放松, 积极寻求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在工作方法上求突破, 夯实各项工作基础;在推广机制模式上下功夫, 确保农村推散长效化, 在惠农便民上做文章, 让农民在用散方面得实惠, 而且将培育农村散装水泥示范县工作作为推进农村散装水泥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全省范围广泛开展农村散装水泥示范县评定工作, 以点带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江西省借助《江西省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条例》出台的东风, 推动县级政策法规出台, 同时将工作重点由中心城市转向县城镇乡, 在逐步健全县级散办职能的基础上, 对县级散装水泥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通过建立人口密集乡镇散装水泥销售配送点来促进农村散装水泥的推广, 并对销售量达标的网点予以资金补贴, 激励了销售商的积极性。河南省坚持宣传先行、政策先行、试点先行的工作原则, 切实增强农民使用散装水泥的意识, 采取措施规范农村散装水泥市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把发展散装水泥工作和联合国授予的“长寿之乡”联系起来, 结合保护生态环境, 积极推进农村发展散装水泥工作。还有很多地方在农村推广散装水泥方面开拓创新, 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我们将他们的做法编辑成会议交流材料, 供同志们学习借鉴。

(三) 加大资金投入, 注重发挥实效

在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使用上, 一些地区根据本地散装水泥发展的实际情况, 把专项资金作为引导性资金, 采取补助、贴息等方式投向农村散装水泥物流体系的薄弱环节, 大力发展散装水泥设施、设备。如浙江省江山市、平湖市将80%以上的专项资金投入到散装水泥设施建设中, 使全市散装水泥生产、运输、使用综合配套能力达到70%以上。

(四) 促进科技创新, 提高技术水平

一些地区开展了以生产企业为主体、科研单位参与、政府给予政策支持的技术创新, 围绕解决影响农村散装水泥发展的薄弱环节, 引导企业进行散装水泥设施装备技术改造, 研发和改进适用于农村使用的散装水泥物流技术设备, 使散装水泥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增强了农村散装水泥综合配套供应能力。

(五) 加强宣传推动, 营造发展氛围

为改变农民长期以来习惯使用袋装水泥的旧观念, 各地散装水泥办公室采取多种形式, 利用各种机会向农民宣传散装水泥的重要意义, 通过编撰农村使用散装水泥专题宣传材料、播放宣传片等, 使农民逐步了解使用散装水泥的好处, 并逐步从被动使用到自觉使用, 营造了使用散装水泥既方便又实惠的舆论氛围。

同志们, 农村散装水泥工作在各级政府及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 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效, 各地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为农村推散工作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 与在座的同志们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在这里, 我代表商务部, 向工作在全国散装水泥推广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对你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三、发展农村散装水泥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县域经济和中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以及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 水泥的使用量将不断增加, 农村散装水泥市场空间巨大, 为农村散装水泥推广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农村散装水泥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从目前全国农村散装水泥发展的总体水平来看, 与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发展还不相适应。目前水泥使用量约占全国40%的农村, 大部分地区仍是以袋装水泥为主。2008年全国农村散装水泥使用量占全国散装水泥使用总量的17.7%, 散装水泥使用率为32%;全国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为6.78亿立方米, 农村仅为0.8亿立方米, 仅占全国总量的11.8%;农村预拌砂浆则基本没有应用。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一) 对农村发展散装水泥认识不足

一些地区的散装水泥办公室对开拓农村散装水泥市场认识不足, 缺乏信心, 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畏难情绪。一些散办的领导仍然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 认为农村推散工作路长面广, 精力和物力投入大, 短期难以抓出成效。认识的差距造成一些地区农村散装水泥工作至今尚未实质性启动, 还有一些地区农村散装水泥工作流于形式, 农村散装水泥网点建设缺乏规划和管理, 往往处于自生自灭、放任自流的状态, 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

(二) 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的组织机构不健全

县级散装水泥机构是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的组织保障, 承担着指导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的职能, 这一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村水泥散装化的发展步伐。目前, 全国多数省份县级散装水泥机构不健全, 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开展县级散装水泥工作的力度差异很大, 推广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相关政策没有延伸至农村。

(三) 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的供应和服务体系不完善

供应和服务体系的不完善是影响我国农村散装水泥发展的瓶颈, 由于缺乏对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络的整体规划和指导, 无法满足农村巨大的散装水泥需求, 使农村散装水泥的发展脚步缓慢。目前,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总量较少, 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有部分地区, 由于散办等相关部门没有建立监管服务体系, 使农村销售网点处于任意建点、自由经营、缺乏监督的状态, 致使销售网点建设缺乏规范化指导, 难以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四) 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的设施、设备薄弱

目前, 我国农村散装水泥的发展仍缺乏适合农村使用特点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技术设备, 而且标准化、系列化程度低, 散装水泥物流配套体系的发展程度还不能满足多数农户使用散装水泥的需求, 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没有配备完备的储存罐、流动罐、专用计量装置、专用运输车等, 销售网点的配套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

(五) 农村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投入不足

加大农村散装水泥物流装备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是加快农村推散进程的重要条件。由于多种原因,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对农村发散工作的投入较少, 远不能满足目前农村散装水泥推广工作的要求。

四、发展农村散装水泥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要求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 水泥的使用量将不断增加。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 提高农村散装水泥的使用率。今明两年我们农村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近期目标是, 在借鉴、发挥农村推散典型示范作用的基础上, 农村散装水泥推广工作全面展开;农村推散政策逐步完善, 推散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站点建设趋于合理, 农村推散网络初步形成;确保每年本地区农村水泥散装率增长高于全国和本地区水泥散装率的增长水平。

为实现加快农村散装水泥推广的目标, 应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 提高认识水平,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散装水泥主管部门和散办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推散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将农村推散作为明年工作的重点。要深入研究农村散装水泥市场的特点, 认真总结农村散装水泥发展的先进经验, 探讨适合我国农村散装水泥发展的模式, 为农民使用散装水泥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制定本地农村推散整体发展规划, 要做到合理布局、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在政策上逐步向农村倾斜, 加强对水泥预制生产企业、小城镇建设以及工矿企业、农田水利、道路桥梁基础设施建设中散装水泥应用的推广和监管。要强化对农村散装水泥的行政管理职能, 充实农村散装水泥推广的力量配备, 加强县级散装水泥机构建设。

(二) 加快设施建设, 创新发展模式

建立广泛的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网络是发展农村散装水泥的重要途径, 加快农村散装水泥物流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散装水泥的必要条件。要加快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网点建设, 加快农村散装水泥物流设施建设, 特别要注重开发适合农村分散用户使用的散装水泥物流设施设备。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相对集中的地区, 可从建立中小型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发展预拌混凝土入手提升农村建筑施工文明水平, 逐步实行县城城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为适应农村水泥消费结构和建筑需求的特点, 可采取建立水泥预制构件场的方式, 集中使用散装水泥。同时, 积极探索其他符合本地农村散装水泥推广的模式和做法。

(三) 加强政策扶持, 加大资金投入

要加大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 使在农村推散方面的投入占到专项资金支出的主要部分。条件较好的地区, 要将专项资金的50%以上用于农村推散工作;其他地区 (主要指散办是自收自支单位) 也要将专项资金30%以上用于农村推散工作。要组织专项资金对试点、示范项目进行扶持和培育;要加强对农村散装水泥物流设施设备的投入。同时, 还要尽力争取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一些省市在争取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农村散装水泥网络建设方面已进行了很好的尝试, 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努力争取。

(四) 发挥示范作用, 加大宣传力度

要在总结各地开展的农村散装水泥“示范县”和“试点县”活动经验的基础上, 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 逐步推广。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 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 因地制宜地开拓和培育农村散装水泥市场。一些省市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各地可以进行交流和学习。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 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开展在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的宣传工作。宣传使用散装水泥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 使农民认识到使用散装水泥不仅可以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 而且可以节省建筑成本, 给农民带来更多实惠和好处, 提高农民使用散装水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此同时, 努力做好散装水泥推广的全面工作:一是结合本地实际, 研究制定散装水泥发展“十二五”规划, 做好散装水泥统计、分析等基础性工作。二是加强城市“禁现”工作的检查和督导, 将有关“禁现”的法规和政策落到实处;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和研制, 努力提高预拌砂浆的质量和性能,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加强立法工作, 加快制定有关法律法规, 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加强散装水泥行业标准化建设, 加快行业标准规范的制定及相关课题的研究。四是加强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 加大支持产业发展的投入比例。五是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争取将各级散装水泥管理机构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或全额拨款单位, 解决专项资金养人问题和散装水泥队伍建设的后顾之忧;加强培训工作, 努力提高散装水泥系统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同志们, 刚才姜副部长在对本次会议的贺信中对大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农村散装水泥工作要取得突破, 全国散装水泥工作要再上新台阶, 需要我们散装水泥战线的干部职工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积极开拓进取, 加倍努力工作, 为发展散装水泥事业, 为新农村建设, 为全面实观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我们的力量。

篇4: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督查调度会上的讲话

1.要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德政之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的宏伟工程。自2006年以来,我省始终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和总的抓手,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事业进步,基础设施改善,干群关系融洽,农村安定和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上下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各个方面密切协作、合力攻坚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结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全省新农村建设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已由过去几年的面上部署动员、点上探索实践,开始向大范围抓点带面、试验示范和点面结合、完善提高、整体推进转变。因此,形势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更加严格,我们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当前,在具体工作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尤其是各级领导同志要坚决克服以下四种倾向。一是坚决克服忽冷忽热的倾向。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推动“三农”、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并坚持中心不转、力度不减、要求不变。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重视程度忽冷忽热,导致工作责任落得不实,帮扶任务抓得不紧,甚至个别地方和单位出现了虎头蛇尾的现象。因此,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不断强化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始终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坚决克服短期行为的倾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既有近期工作目标,又有中期和长期建设任务,我们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搞好统筹规划,区分轻重缓急,扎实有序推进,坚决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短期行为。三是坚决克服畏难厌战的倾向。新农村建设任务点多面广,投入大周期长,而各级财力有限,实际困难较多,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我们必须勇敢的承担历史任务,不断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以贯之地把新农村建设抓紧抓好。实际上,在近些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国家向“三农”的倾斜政策越来越多,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含金量也越来越高,只要我们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进一步宣传、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组织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帮扶,就能够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和新业绩。四是坚决克服与己无关的倾向。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市和农村,发展工业和农业,推进农民和市民相互融合、共生共荣、平等进步的历史性任务,这项工作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工商企业、大专院校、部队建设息息相关,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社会各界都要履职尽责、积极参与、努力工作,不断营造全社会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坚持做到高度重视不动摇,加大投入不动摇,合力共建不动摇,常抓不懈不动摇,不断开创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2.要始终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

当前,农村改革日益深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农村建设正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又好又快推进。

2.1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任务,包含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体现了城乡统筹、工农联动、经济与社会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一定要统筹兼顾,科学把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当前,就全省整体而言,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认真落实新时期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市文明逐渐在广大农村和广大农民中得以体现。具体讲,就是要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乡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农业综合信息、农民危房改造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搞好农村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养老保险、扶贫救助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等,不断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使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关系明显改善。

2.2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关键性问题 一是统筹城乡,必须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即:要下力量建设好长、吉两个特大城市,7个市(州)所在地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四个层面构成的城镇化发展体系。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县城、中心镇,以及中心村和重点屯共同发展,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同步建设。具体说,既要积极推动城镇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要考虑农村人口不可能都转移到城市居住的实际,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二是推进“三化”,必须打牢新农村建设这个重要基础。也就是说,在同步推进“三化”中,不能忽视农村、冷落农民、弱化农业,要坚持把“三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牢固树立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加快农村繁荣进步。三是改善民生,必须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建立农村新型社区,就是要改变过去村落分散、管理落后、服务匮乏的农村社会结构,着力推动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生活环境优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吉林市九座农民新村,集中了6个行政村、2851户、近万口人,探索了新形势下开展农村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商贸、服務和农村社区管理的新模式,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城镇郊区要认真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实践证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有利于节约土地、节省投入、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3认真遵循新农村建设原则要求 我省东、中、西和城市郊区经济基础、地域特点、民俗文化、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新农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更不能齐步走、一刀切,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分步实施;既要体现差异性和代表性,又要突出区域特色;既要明确主攻方向,又要选准突破口;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原则要求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以求真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昂扬的干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要切实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也是直接受益者。农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主要靠农民群众艰苦奋斗努力完成,社会各界积极帮扶。第二,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规划设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等等,都要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可和赞成。第三,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也要保障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这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在实践中,各地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农民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其原因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我们工作方式方法问题。从体制机制看,一方面,过去“大帮哄”时期遗留的影响在农村还比较深,许多人一定程度上存有依赖政府的心理习惯;另一方面,实行家庭承包后,不少农民集体观念淡化,加之固有的小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合作与联合产生碰撞和摩擦。尤其对公益事业主动参与兴办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在工作中,我们通常强调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农村建设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政府在哪些方面主导,农民承担哪些主体责任,如何确保社会主动参与,都需要进行深入实践、积极探索、巩固提高、不断完善。从工作方式方法看,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和单位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有的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有的注重形象、做表面文章,有的忽冷忽热、缺乏持久热情。加之,工作中宣传教育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甚至引发一些群众不满。农民问题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建设新农村,不重视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不考虑农民的真情实意,不尊重农民的意愿,新农村建设不但建不成,即使少数地方建成了也持久不了。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不断激发他们参与建设的熱情,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许多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比如,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重大农业技术补贴、牧业小区补贴、农业产业化补贴、农业保险、棚膜蔬菜)等几十项;在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有:农业综合开发、耕地深松深翻补贴、重大水利、土地整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标准良田建设、黑土地治理)等十几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有: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扶贫开发、信息工程、绿化美化等若干项;在农村公益事业和民生方面的政策有:泥草房改造、安全饮水、清洁能源、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兴边富民、农村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农家书屋等几十项。可以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已经覆盖了农业和农村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最近中央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又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防灾减灾、农田水利、民生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等诸多方面政策措施,全国未来十年总投入4万亿元,年均比2010年水利投入高出一倍。这些重大强农惠农政策可以说对新农村建设将起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扶持力度。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把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问题。去年我省选择了9个试点县,今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已经全面铺开,这项政策涵盖小型水利、村级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要项目,并按照“先干后补、多干多补、据实补贴”的原则兑现,这是推动新农村建设、解决资金短缺的重要政策,必将有利于广泛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希望各地一定要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好这项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更加深入扎实地展开。

4.要注重发挥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典型的作用是无穷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即使新农村建设是在新形势、新阶段和新的环境下展开的,注重培育和推广典型,靠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和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典型,靠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工作。一是要按照不同区域和不同层面发现和培育典型。省里实施的“千村示范”是根据各地多种类型特点,经过层层筛选确立的,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希望各地要按照全省的总体部署要求,集中力量把1000个示范村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和标杆村。市(州)、县(市、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从实际出发,精心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二是要注重典型的集群式发展和连带效应。实践证明,典型虽少但并不孤立,集群式、组团式培育典型往往更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这在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已经得到印证,新农村建设也不例外,这可能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此,各市(州)和县(市、区)要遵循规律,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强化措施,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集中连片、具有区域特色、深受农民群众认可欢迎的样板村和示范区,以此引领和带动新农村建设,由点到面,组团发展。三是要加强典型的宣传和推广。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新闻媒体要广泛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大力宣传典型经验,烘托典型效应,使典型经验在面上开花结果,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健康发展。

5.要注重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

篇5: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督查调度会上的讲话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在2010年度全县新农村建设点工作第一次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总的感觉上半年的工作形势是开局良好、任务犹坚。尽管上半年由于天气原因,汛期较长,防汛任务重加之县委的人事变动和《万年县2010年新农村建设点工作实施方案》下发较迟,影响了工作进度,但各乡镇克服困难,在环境整治上做了大量工作,在推进过程中有亮点、有创新、有特色。如裴梅镇将主体建设项目纳入公共资源交易站公开发包、梓埠镇以签订建设协议形式向各村点传导压力、苏桥乡引入村点优胜劣汰机制以及大源镇拍卖全镇垃圾运转权走市场化筹集资金的路子等做法都比较典型。同时,各成员单位与乡镇较以往衔接更紧密,配合更默契,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加强了互动,形成了工作推进合力。尽管当前面上要做的事很多,点上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座的许多同志是多年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老将”,应该说抓这项工作大多总结了一整套推进办法,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因此,相对落后的乡镇不要气馁,要加快建设进度,力争迎头赶上;领先的乡镇要戒骄戒躁,继续保持创优争先的良好态势,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下半年全县各地新农村建设工作一定会有更大的起色和突破!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正视问题,思想上再深化

尽管前期工作开展势头不错,也总结探索了一批好的经验,涌现了一批好典型,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从平时调查了解和新村办反馈的情况看,主要体现在“三有三不”。一是有部署,但工作措施不够到位。各乡镇对新农村建设点工作均作了研究安排,配齐配强了领导力量和人员队伍,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要求。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实际操作中,少数村点理事会对本乡镇抓新农村建设的部署贯彻不力,在干部服务也存在环节上的缺失,从而造成了村点建设推进过程中的“肠梗阻”。二是有动作,但宣传氛围不够浓。宣传发动是新农村建设很重要的基础层面工作,宣传发动做好了,做事就事半功倍。从总体上看,新农村建设点工作已经全面进入实质性阶段,进度快的村点现在已经完成了改水改厕改路工作。但少数地方在宣传发动上不够重视,轰轰烈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氛围没有形成,给人感觉静悄悄,舆论导向作用发挥得还不到位, 农民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建设氛围还不够浓厚。三是有亮点,但整体进度不平衡。从硬件建设上看,尽管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村点早在申报建设点时就完成了改路,湖云、苏桥的村点改厕基本完成,但也有乡镇硬件建设进度缓慢。这固然有前期雨水天气等客观原因导致的工程建设“欠帐”,但我看来,更多的还是要从主观上、从自身找出问题的“症结”,比如工作的科学摆布和合理安排问题,村点自筹资金难题破解,工作推进力度问题,理事会作用的有效发挥问题,干部指导帮扶的及时跟进问题等方面。在软件的同步建设上,大多数村点已经制定理事会制度、村庄保洁制度、产业发展和建设规划、有关乡风文明及村点管理内容的村规民约等,但也有一些村点这些工作还未到位,新村“内涵”没有提升。上述问题如不妥善落实好,势必影响全年的建设进度。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务必深化思想认识,既要看见已有的建设成效,增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又要针对各自问题,进一步硬化举措,强势推进。既要防止应付抓,心存侥幸的倾向;还要防止片面抓,工作不平衡的倾向。

二、要突出重点,推进上再加力

各乡镇必须区分轻重缓急,采取有效举措,加快进度,平衡推进,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做到“三个突出”。一是要突出时间观念。冲刺时间只剩下不到4个月,已经不允许我们去等待观望。各乡镇要根据自己的进展实际,统筹谋划、通盘考虑,再鼓干劲、再掀高潮。能同时进行的工作绝不排队,能提前完成的工作绝不拖后,力争在9月上旬全面完成“双改两普及“工作,11月底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将所有省级村点全部打造成型,并凸显一批精品点和亮点。二是要突出建设重点。我们今年继续着力打造“雷竹生态村”这个概念,既能凸显景观效应,彰显生态特色,又凸显产业发展。要认真规划落实好 “雷竹生态村”建设,重点抓好“五个上水平”。首先,基础工作要上水平。要认真抓好“三清六改两普及”、“三绿化一处理”等硬件建设,兼顾做好订立村规民约、设施管护办法、村庄保洁机制等软件建设,为“雷竹生态村”建设打好扎实基础。其次,雷竹生态要上水平。要把雷竹种植农村清洁工程、污水生态处理、沼气建设结合起来,与村点绿化、庭院经济及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生态建设整治建设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点生态环境的提升。第三,产业体系要上水平。打造“雷竹生态村”概念,既要有载体也要有机制,形式与内涵要相结合,通过深入推进雷竹开发,推行“基地+协会+合作社” 相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村点农民收入。第四,市场化运作要上水平。“一村一品”产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雷竹种植是我县今年新农村建设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项目主要载体之一。要积极打造新农村建设雷竹产业品牌,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闲置资源、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做大做强一批雷竹种植大户;同时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市场服务功能,加快技术服务组织、经济人队伍、合作组织、农产公司的建设。第五,精品点打造要上水平。精品点是新农村建设面貌的展示“窗口”和引领样榜,事关新农村建设实体宣传和引领,事关新农村建设是否学有典范、追有目标,事关新农村建设品牌能否推的出、打的响。要注意挖掘亮点,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注意挖掘经济实力较强、基础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点,予以重点打造。三是要突出主体作用。完成今年的村点工作时间已很紧迫。要倒排时序,讲究推进方法,把握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通过政府的引导,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接受好农民监督,贯彻好“三公开”制度,要多听农民群众意见,善于采纳和引导,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着力唤起群众自觉参与、自建家园的热情,强化农民主人翁意识,真正实现农民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农民自主建设的热情激发了,村点工作的局面就能化被动为主动,新农村建设点预期目标就能够顺利实现。

三、要注重成效,质量上再明确

新农村建设点工作是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一定要严格标准、确保质量,确保建一项、成一项,这样才能不违背群众的意愿和新农村建设的初衷。因此,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一是拆迁和清理问题。关于拆迁和清理等环境整治工作是优化、美化、亮化环境的先行项目,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之基础。造成当前村庄脏乱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猪牛栏、厕所乱搭乱建、污水横流、垃圾乱堆、杂物乱放。如果该拆的不拆,该清的不清,村容村貌就难以改变。二是改厕问题。从这几年督查反馈的情况看,不仅仅是改多改少和农户积极性问题,村点改厕质量问题和不到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主要体现在:有的“三格式”做成了“两格式”;有的“三格式”有效容积不够;有的防渗处理不到位,甚至出现化粪池底部不粉刷,粪水直接渗透到地下。这些情况务必引起各地高度重视。三是分户供水问题。改水问题关键要从实际出发,对于村内地下水不合标准的,应该想方设法搞集中供水;对于村庄水源充足、水质较好,可以利用现有条件搞分户供水,集中供水条件较好的村点,可以尽量搞集中供水。四是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问题。农村清洁工程,体系建设要先行,关键要做到“分类、减量、无害化”。省清洁办王志主任的讲话已转发,上面对农村清洁工程提了具体要求,希望大家回去多学习、加以贯彻。县新村办要尽快针对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拿出一个贯彻性、完善性的方案意见,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加大探索。在搞好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同时,污水生态处理要摆上干事日程。先期选定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建设点进行试点,探索农村污水处理的路子,例如利用村点附近废弃的池塘或沼泽地建成氧化塘,村内修建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离,污水汇聚到氧化塘进行自然净化处理。五是改路问题。改路的经费投入比较大,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能够片面地追求高标准。要注意节省修路成本,可就地取材,比如利用石块铺设支干道等,彰显乡村古韵和特色。同时,要预留好道路建下水道的位置,留足绿化空间及休闲地带,这样才能提升品味。六是绿化亮化问题。以往部分村点在“三绿化”工作上投入过大,造成了资金浪费。要控制资金投入,种树不能太密,苗木不要名贵,附近山上有树的村点搞绿化可就地取材。村内村旁有小河流、小池塘、小丛林的村点,可加以整治利用,建成村民休闲场所。对于村落发展布局、房型、色调要有统一的规划安排,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快着手打造样榜。七是乡风文明问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格局中,乡风文明既是核心,也是“灵魂”,它体现的是乡村古朴风貌和文化底蕴。各乡镇和各村点要注重在这方面挖掘典型,不断总结摸索经验。要继续实施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村规民约、民歌民谣、三字经、韵文等形式教化农民,着力改变农村陋习,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崇尚科学,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和文明生活习惯;积极探索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农村清洁工程、形成良好道德风尚等结合的有效载体,激发群众自主管理热情和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挖掘村庄和谐文化元素;要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经济实力村点以盘活集体土地资源和利用现有集体闲置房屋,兴建好农民书屋、休闲运动场所、老年活动室,满足农民群众对农业科技的追求和精神层面对文化需求的多元化。

四、要明确责任,工作上再施压

具体有五方面的要求:一要加强领导,以上下联动促进强大合力形成。乡镇层面,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村两委干部和理事会人员具体抓的管理机制,推行“三包”责任制(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点,村和理事会干部包户),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农村清洁工程要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体系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加强思想引导,落实村规民约,建立有效村民自治机制。要多渠道筹集保洁经费,关于保洁员工资问题,要做好与民政部门的沟通衔接,利用低保政策解决部分保洁员工资,尽量可能让保洁员纳入低保范围。挂点单位层面,各挂点单位要细化帮扶工作方案,明确帮扶措施,多为帮扶村点出点子、想办法、拿主意,帮助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层面,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齐心协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点工作。县新村办要在推进过程中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提高谋划能力,具体做好几件事:一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雷竹生态村”建设和品牌打造需要有相应的文化支撑,要用“雷竹生态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二是勤于服务引导。有关业务指导和项目实施,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完善技术指导,强化施工队伍培训,完善队伍管理办法,杜绝吃拿卡要现象,杜绝问题工程出现;三是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己正才能正人。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新农村建设点管理操作规范,形成风清气正抓工作,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谋发展的良好局面,确保实现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和干部健康成长的“双健康”目标;四是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活动的一个载体和重要内容,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五是做好项目衔接。相关部门思想一定要统一,步调一定要一致,要通力配合,为新农村建设多争取衔接项目。二要健全机制,以规范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开展。一是要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包括规划设计执行、公共设施维护、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二是要加强理事会自身建设,选人上要保证那些办事公道、乐于奉献、在村点说的起话、牵的了头、理的了事的人员进入理事会队伍;管理上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科学配置、紧密协调、有规有矩;激励上要以为村造福为追求,以树典型、讲奉献、扬美名、留佳话为引导,以先进评比、表彰为激发,以强化督导、倒排时序、相互交流、互看互学、赶先争优为促进。三是要建立有效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对资金拨付与使用、项目管理与台帐建立的监督。新农村建设资金必须一分一厘用于村点建设,对挪用、挤占、套取、贪占资金的行为,一经发现,必须坚决查处,触及法律的,必须依法严惩。四是要落实层层推进工作机制,实行“四定”制度(定盘、定人、定职、定责),以贯彻执行是否顺畅、反馈问题是否通畅、督查是否务实高效、指导是否精准到位为评判标准,为机制执行情况;同时制定科学有力措施支撑制度执行,以项目为抓手,对工作不力的村点可实行扣拨资金或取消指标,调剂到积极性高、能干事、干成事的村点。五是继续推行结对共建机制,新村办要强化协调服务跟进,确保共建机制科学有效运行。这里对村点特别强调下,村点理事会也要主动向挂点领导、共建单位多汇报,争取重视支持,要听得进话、成得了事,建立良好的结对共建关系。三要强化督查,以督查调度确保心中有数和工作促动有力。县新村办要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对照目标要求,完善督查调度制度,深入到各村点掌握实情、查漏补缺、精心研究、科学指导。对村点建设有欠缺的地方,要及时向当地领导反馈,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及时纠正工作偏差,做到发现一个,落实整改一个,坚决不留死角。县乡新村建设战线的同志要勤学习、勤钻研、勤察看、勤沟通、勤落实,推动督查指导上水平,不断提高真抓实干的能力;村点干部要善于动员、善于贯彻、善于操作、善于借鉴。四要总结经验,以经验典型总结与培植带动面上工作上层次上水平。要着重从整村推进、单项建设、管理创新、先进团队、模范人物五个方面挖掘和培植典型,抓好示范引导,以点带面,力求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新农村建设村点也要主动走出去,到附近成功村点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借鉴优秀村点的好做法、好措施。五要广泛宣传,以共识互动营造新农村建设浓厚氛围。宣传发动要到位,多做针对性的思想工作,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要讲清、讲透,不能出现思想上的偏差。要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得到的实惠,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蓝图绘就为聚识,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与理事会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注重推介新农村建设的鲜活例子和喜人成果,以身边的变化来激励和引导群众参与筹资和建设热情,积极争取村庄成功人士、成业乡友和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有形的宣传要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村入户宣传,确保入眼、入耳、入心。

这里再强调下信息工作。这项工作对于扩大影响、推进工作非常重要,也是年终县考评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必检内容之一。希望各乡镇要重视和加强信息工作的报送,保持与县新村办信息对称。县新村办也要尽快下发一个文件,将这项工作规范起来,将工作要求传递下去,将信息网络和队伍建设起来,使之成为常态化。

同志们,下步是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的最关键时期,如不抓紧抓实,势必影响全年的建设进度和整体建设水平。希望同志们抓住“双抢“之后农事相对空闲的有利时机,加大点上和面上工作的全面铺开,全力以赴做好以“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为主的新农村建设点工作,当前尤其要部署打响“双改两普及”攻坚战,努力实现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在省市考评中创先争优的目标!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篇6:在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讲 话

同志们:

县委、政府召开这次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主要目的是,为了认真贯彻前不久在x县召开的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精神,并通过观摩我县部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参观学习x县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来寻找差距和不足,进一步靠实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前面,x传达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精神,x县长宣读了《x县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安排意见》。下面,就如何做好我县当前和“十二五”时期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讲三点意见:

第一、客观分析,认清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严峻形势 召开这次现场会主要目的就是借鉴x县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从不同方面看到我县新农村建设与其他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的差距,对比我县新农村建设中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式。前面,我们参观了x新的农村示范点。听取了他们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大家应该多学习借鉴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定位,交流经验从实际出发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适合本乡镇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今年,是“十二五”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关键年。为了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县大部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 础设施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农村各项改革也不断深化,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基层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我们应该学习其它兄弟县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先进地方,实事求是,从自身找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有的乡镇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内涵认识不到位、思路不活、办法不多,存在“重部署、轻落实”、工作不平衡、发展规划站位不高、特色不鲜明等方面问题。希望大家通过参观学习,借鉴经验,明确今后在“十二五”期间全县新农村建设任务,推动各乡镇示范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一)准确认识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和条件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了镇(乡)、村新农村建设试范点。特别是紧紧抓住x的机遇,把新农村建设与灾后重建、产业开发、扶贫整村推进、文明示范长廊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相结合,在改善民居条件、配套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民主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表现在农民住房条件发生历史性变化,农村基础条件显著改善,产业培育取得长足发展,民主管理和农民素质得到提高,示范点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我县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较长时期、艰苦努力的过程。“十一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进程中承前启后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时期。我县农业农村发展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的重要时期,既面临难得的宏观环境和有利条件,又面临复杂的矛盾问题和制约因素。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农业农村工作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倍加保护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努力巩固和发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始终与时俱进谋划农村改革,始终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推进农村发展,始终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变化,以新变化带动新发展,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尽快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二)当前我县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比,与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相比,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程度不高。由于历史和客观原因,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既有勤劳、朴实、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也有狭隘、封闭、保守、自私、迷信等落后思想,科技、经济、法律、文化等知识掌握程度还比较低,“等、靠、要”思想还比较重。群众自发、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强,个别乡镇和部门推进新农村的措施不硬,没有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个别县直部门对驻村帮扶工作责任心不强,支持力度不大。如何发挥全县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作用,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二是新农村建设进展不平衡。有的乡镇对下发政策的总体内涵把握不够准确,工作部署上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长远性,忽视了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和谐发展;有的单纯地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了班子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有,会上讲新农村建设很多,但会后实际落实很少,要花钱的项目没有起动,不花钱的项目也没有抓好,这个问题普遍存在;政府主导心中无数,农民主体尚未主为。三是运行机制有待完善。现在可行的、立竿见影的工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造成相关部门任务不明,责任不清,不知道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扮演什么角色,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四是规划编制滞后。我县长期以来,大部分乡镇村未编制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建规划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我县农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由的乡镇布局十分散乱。农民长期养成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住宅周围乱搭乱建的陋习一时难以改变。

第二,统一思想,增强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宏伟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x会议,再次强调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特别是这次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对我们今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基本目标。下一步,我们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奋力推进全县经济社 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要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精神上来。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是在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全县各级党政组织要认真学习传达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要深入学习贯彻王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刻领会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精神,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方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市“十二五”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上来,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涉农部门、各乡镇要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传达贯彻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精神,迅速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干部群众倾心倾力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全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发展。二要把工作提升到重要的日程上来。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更是加快暴洪灾后重建、推进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年。做好今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对于加快“十二五”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成县小康社会的目标,至关重要。我们要牢牢把握当前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支持x等重大历史机遇期,紧紧围绕会议精神,形成领导重视亲自抓、部门认识到位主动抓、县乡 村三级联动齐心抓的良好局面,迅速行动,周密部署,扎实安排,以非比寻常的决心干劲,以非比寻常的过硬措施,以非比寻常的工作成效,及时有效的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各种有力条件转化为工作思路、措施、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效果,进一步夯实我县新农村建设基础,为今后农业农村工作打好基础。三要把要求具体到建设的内容上来。近年来,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字方针,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是在看到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认识还不够高,实际工作与省、市要求差距还比较大,运行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相对滞后。这就要求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当中,要在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物质文明有效提升上下功夫;要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文化活动条件,以达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和农民素质显著提高上下功夫;要在健全管理制度,以村务公开、民主决策和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明加强上下功夫。四要把目标落脚到狠抓落实上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健全县级领导联系新农村建设制度和县级各部门结对共建制度,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并适时召开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这项工作有序开展。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职责,各乡(镇)要切实增强责 任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想方设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细化工作任务,逐个落实到位。要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始终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检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把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标准和干部提拔重用的一项重要依据。要建立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机制,列入各乡(镇)、县级各部门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三,真抓实干、全面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上一篇:二零一四年上半年会发镇民政工作总结下一篇:科学技术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