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课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2024-05-13

表演课学习心得体会总结(精选9篇)

篇1:表演课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大二上学期结束了,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快,每次都还想能不能多一点时间,多一点时间,可时间一晃一晃的,过得极快,也可能是日子每天都特别充实,都让人没有精力去在意时间的流逝,每天六点多起床,三点一线的生活就开始了,操场食堂艺步楼,我反而更喜欢这样的节奏,让自己充实起来,累起来,想这样锤炼自己,我觉得这是学表演必经之路,这种节奏和感觉都是必不可少的经历,一开始,大二上学期进入了两个星期的小品阶段,我和家豪在一起,俩人特想弄一小品出来,往往是在艺步楼一坐就是一下午,抽着烟闷着脑袋去想,这种方法现在看来当然是最低级的,是错误的,所以我们靠脑子想出来去演的时候完全就又推翻了,按照效率来讲,拉出开头直接去演,才是简单直观有效率的,我们应该去执行行动,演员光动脑子是没用的,后来我俩自己就把自己给枪毙了,但是排练过程中那一遍一遍修改,那种急躁的抓耳挠腮是难能可贵的,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的来源,再后来我帮助小品《办公室奇妙夜》放音乐,调灯光,我分别从观众角度和表演者角度去审视这个作品,从中吸取优点,摒弃缺点,有时候表演不一定要切身的上场才能发现缺点,我认为人是很聪明的,对自己的缺点是很敏感的,在别人身上发现,自己也能校正到自己身上,从中我学到了包袱的节奏,开始他们的包袱并不突出,缺少舞台效果,我作为观众角度,从观演关系出发,我像他们提出包袱一定要抛实,有的时候一定要停顿或者通过重音来强调突出这个包袱,而不是一晃而过,既然是包袱,就得抖出来,我在一边观看一边学习一边进步,每天的排练到后边彩排的时候每天熬到凌晨,这我一点没有怨言,因为我选择了表演,这就是学习表演本分的东西,我觉得基础,不觉得累也不觉得委屈。小品阶段过后就是现当代片段,我分到的本子是别做梦了,我的角色是陈保保,自己编了快一万字的小传,案头工作,但这个阶段自己的表演还是浮于表面,怎么简单怎么来,人物质感也不够极致,毛病很多,尤其体现在肢体表现,不够自然,不松弛,而且垮,在台上立不住,从这时候开始就发现自己形体上的问题,包括卓老说的,观众最想看的是陈保保在门外偷听时候的表演,我反而直接下场图省事,这是不自信的一种体现,而且这个剧本我们三个直接没有真实有效的交流,说白了就是三个人站在台上念词,特低级,甚至轮不上是表演,这个阶段让我意识到自己肢体上的缺陷。第二个剧本是自选剧本,是王思源选的找我搭,我知道奋斗这个剧本,文章演的,是我特喜欢的男演员之一,借着这个剧本,我把奋斗看完了,然后俩人一块商量,电视剧里哪些段落是比较有意思的,有戏的,行动较多的,我们一个个调出来,一集集存到手机里,上英语课思修课的时候就看,然后拿把台词抄下来,在打印到手机里,然后开始下地排练,我对于这个角色其实是蛮热情的,我最满意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台词,这一期间台词进步特别大,包括形体,这时间里每次在排练里建立的自信,都在回课之后被打回原形,一次次捶打,一次次简历自信,就是在锤炼中慢慢进步的,说台词不行,形体不行,打击特别大,自己一个人晚上就想,是不是选错专业了,选错行了,这多恐怖啊,但一次次又重新建立起自信,一次次不要脸的让自己自信,奋斗这个剧本每次排练每次就改一遍,每次就有新的火花,这是之前所以剧本没有给予我的东西,包括搭档的帮助,俩人互相刺激,给予,带动,其实我们排的有很多,后来因为时长删了很多,因此还是挺遗憾的,到后来被选上汇报,这个是对于信心莫大的鼓舞,我觉得这对于演员是无可厚非的帮助,建立自信,期末考试之前的排练修改,广汽也帮忙一起想点子 排练的时候一边演一边摩擦出新的火花,那种满足感真的很棒,也是进校头一次感觉到这个是存在的,当是回课被回一半叫停,全组的人都看着,卓爷问我觉得演的怎么样 ,我下意识的说还行,问王思远王思远说演不下去了,说我态度不对,演错了,我当时一身鸡皮疙瘩就起来了,太丢人了,完事后卓老您给了我的意见特中肯,针针见血,也是我自己意识到的毛病,一是偶像包袱太重,顾虑太多,杂念太多 而是肢体表现力差,松垮,没有张力,三是太接近于镜头表演,力气都使在微表情变化上了,不适应于舞台表演,注意力都不在动作行动上,这个是我以后一定要着重注意和修正的问题,下学期包括假期,我会有意识的去训练自己的形体,加强形体控制能力,会多多跑步,顺便把体力也练上去,把基本的东西做到,在假期多读书,沉淀自己 充实自己,曹禺的剧本我早已买了,日出北京人雷雨原野回去熟读几遍然后找一个让自己感动的剧本,下学期全身心投入排练,既然选择了就把它做到最好,以后的目标也是成为一名演员,我深知现在差的还很远,但是进步的空间还是大的很,之所以开始选择这个专业,因为它的光鲜,后来越来越了解这个专业之后,才知道它的魅力所在,越来越发现表演的好玩与难度,我浅显的认识到这个专业,是一个表达的专业,把文字性的更鲜活的表达在观众面前,对于自己的定位,我认为我的镜头表达比舞台表达更擅长,这个专业可以让我释放各种情绪却又不用负任何责任,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不从体验的感觉,哦对了,在排练之余还帮编导系的学姐拍了个片子,角色难度极大,只能往上靠近,还有片酬,哈哈哈哈哈哈也算是十几线的演员了,努力奋斗吧,朝着自己的梦想,祝自己越来越好,祝老师和同学们新年快乐!努力奋斗,让将来的自己配的起演员二字!

篇2:表演课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这学期开始,从最初的交流练习,节奏练习,模拟动物等一系列的解放天性训练,再到模拟人物练习和观察人物练习,我个人在学习中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从拙劣的纯语言表演转变开始

在最初的练习中,我感觉自己的反应能力和的适应力还算不错,但是多数都是靠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从具体的肢体动作上感受,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简单的表演动作练习。在表演上看的,演员发挥的,往往都是即兴创作出的,最自然最直观的反映,所以在每次表演课上的小练习中,常常会注意以下几点:不要刻意去规定自己和对方的行动;不要规定对方的言语;要给予对方强烈的刺激,这样才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在构思练习的时候不要把情节规定太满。;要明确上场后的任务,不要过多的语言,要用心和形体动作感受自身所塑角色场上的微妙变化;不要用表演来解释规定场景,不要用称谓来解释彼此的人物关系。

宇宙万物都是一种自然的机制,表演的观念越强主观意识越强越容易阻碍这种机制,学会思想减负,化零,身心放开,机制自己会启动,空就是满。——这是表演笔记中老师对我说过的话,现在再看这句话我更能吃透其中的意思,因为通过这一学期的表演学习,从实践中我感受过这句话的实质意义。

二,台词和形体的统一性

肢体语言不丰富是我表演上的一大阻碍,由于没有协调的肢体语言从而使我的表演单一化,不准确,不自然。我觉得一个好的演员不仅要把台词准确的表达出来,更要和形体统一化,否则难以形象生动的体现台词的力度和目的性。

每个人每个阶段思想不同领悟也不同,现在回头看看我之前的表演笔记以及之前发现的问题,我又有了更深的体会,更进一步的领悟。

从解放天性练习到模拟人物和观察人物练习的训练,我从一个不知道如何工作的挂名组长变成一个懂得列计划列规矩的负责的组长,其中得到的锻炼是从任何书里或者教学上求不来的。

在表演练习中一些必要的无对象交流往往都要比有对象的双人交流难得多,因为注意力不能停留到一个人身上,要达到注意力集中且不散,节奏分明却不能乱,每个人都彼此要有交流,在观察人物片段的前一阶段我做过许无对象交流的练习,当时觉得是不好掌握但没觉得有多难,虽然许多点都还是比较不细致比较粗糙但一切还是靠即兴发挥自己的信念感又可以随机应变,所以一切都还算自然。

首先,我对所演人物角色感过度的重视,而不是放精力在表演上;其次,我没有深入了解和挖掘所演角色的灵魂,所以在表演上曾一度找不到正确的状态;再次就是我所演人物的性格不鲜明,在舞台上行动线索不明确以至于我说出的每句台词目的性不清晰。再加上节奏不鲜明,考虑得太少,使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角色没有了性格和特色感,这曾让我一度感到苦恼,但是每次回课后经过老师的认真耐心点评和调整我似乎又有了希望又找到了方向。

三,要随时随地的关注生活细节

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后,我感觉除了有新学到的知识以及小小的进步外,更多的还是要自我总结找到下一步自己需要进步的方向和寻求的目标。在假期我需要更多的深入生活,锻炼台词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自己要坚持锻炼,可以练习独白,练习练习声乐,不要浪费漫长的寒假。假期充电迎接新学期的新任务。此外在老师的教导下,我的收获就是自身的修养有明显进步,凡事忍让三分退三分,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有小冲动,小脾气但是我有信心会有完全改进的一天。还有就是做事的态度及纪律性,无规矩不成方圆。我觉得我为人处事方面改变了好多,从原来的急躁变得会心平气和,从不听别人讲话,到听取他人的信息与自己意见相结合,这些都有助于平时的工作和学习。

我相信下个学期我会有更好的表现,同时我也做好了迎接更难考验和挑战的准备。

表演课学习心得体会【2】

这一学期对我来说真的是获得了很多东西,其实在写之前我认真的看着笔记回想了很多学过的东西,发现我们所做的每个练习都有他训练的目的,仔细想想每个练习我们都会获得很多东西有的或许多有的或许少。发现很多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很多时候我所感受到的是成为好演员的一个素质。

学期下来,我发现表演者需要一个好的创作状态!我觉得好的创作状态应该是这样的:

(1)做合格的专业要改造自己,学会改造自己。

(2)演员要学会调节不能通过外部事物影响自己的创作,使自己注意力集中。

(3)必须生动灵活,身体与面部表情。

(4)当我们想完成目标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行动

(5)舞台与生活,舞台上必须经过加工,但必须是有因果顺序的。

(6)舞台上的演员,必须是有目的的,有任务的!

而且我觉得演员自我与角色融为一体,演员与角色的关系。反复体会人的衣食住行,生活中点滴的回忆,遇到事件的时候一定回过头来想想静下心来。我们要达到一个目的我们采取了多少行动。要善于利用道具,打扮自己,有选择的的选择道具。投入角色,不受影响。

我认为人的身体是由思想与呼吸来控制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必须先控制好自己的呼吸与心里,除此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研究演员行动的目的。行动线是怎样的从自己的身体与内心出发,作为演员要有自己的行动线,根据身体所收到的刺激由身体到内心,有内心带动呼吸与身体,以角色的身份来看这个世界与人物的关系。我认为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这句话好像突然给我指明了方向,角色背后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并非表面不能只有形似,要从各个方面了解角色,自我控制心里和身体合一。

努力的使自己中性,排空杂念要活在当下,我发现做了几次工作坊,每个学习表演的老师、艺人、大师都有共同点,那就是注意力、气场、能量的收放。这让我明白了很多,演员不能骗自己的身体,要活在当下。

我们一直在强调身体的控制,发现必须自己不断的尝试才可以更多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看看身体达到什么程度给自己的情绪带来什么样的反应,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在进行身体创作之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1、身体的放松与收紧牵动身体的每一处肌肉,包括手指、眼睛……全部的神经都在工作都在用力。

2、随时准备可以做出任何动作,收放自如。如果注意力集中。创造、创作过程都不会间断。

3、肢体处于放松状态,老师也说过强调过,表演者的放松与平常人的放松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状态就像充满能量的气球。

4、我认为在创作之前人或创作者是保持一种中性的状态,我觉得这样有利于创作,如果没有也要控制自己的身体。

5、创作过程中,保持状态不变,没有杂念。

6、尊重对手给的矛盾的语言和身体上的动作。表演者是感性的通过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身体所感受到的刺激,马上通过身体与语言表现出来。

在最近的这一阶段老师也有所提到观察生活,我记得有一次我去观察两三个外地一起来上海收破烂的,在我不断盘问的时候我发现,原来观察不仅仅是只看外表,原来他们的背后也有很多故事,他们也承载着家庭,孩子,老人等。那天我突然明白或者观察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反过来讲如何将自己观察到的进行处理,人物观察在观察后我觉得应经过精心的改造和处理,在作品的时间上有所剪裁,我们要学习如何剪裁。将人物还原生活的同时将能够突出人物性格的行为组合起来,我在这方面就遇到了一些问题,演员课通过人物的外形、动作判断人物的心里,找到能够吸引观众的亮点引发观众与你同样的感觉和反应。

应有选择的观察与修改,使作品更有戏剧性、更青春。尽量尝试与自身性格有差异的人,进行模仿,动作细心,心里明确,我们可以透过角色的心里来感受这个世界,这样就会得到的更多。学会删减、提炼、把人的复杂的心里感情(要有心里体会)(就像我心底的东西,这个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个作品一定与“我”有什么关系有真实体会,要有生活质感。

我们在做一生活的行动,一定要有目的。这一方面我有深刻的体会,因为在台上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就会出现我们通常所说的在舞台上站不住的感觉,没有明确的目的,我们的行动路线与动作就不明显,我感觉似乎突然明白了许多,我的行动要有明确的目的。

演员的感情与感觉要非常的明确非常的精准,如(我爱一个人,我是怎样的感受,如何程度的爱她)我们要精确我们的感情,试着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试着反问自己。给自己明确的目的,精确自己的感情,将身体某一部分对环境的感觉带动我们的全身。在上课时我明白了许多事情,也可能在老师点评的时候突然明白,我感觉我的获得是通过课上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获得的,我发现这是我提高自己的一种方法,我在想自己问题的同时,通过老师专业语言的点评,突然有种被点透的感觉,感觉非常好。理性,这个问题我感觉我有所解决,记得在和遥远做练习的时候老师突然说我用很多经验,脑子一直是理性的思考,从那开始我好像被一棒子打醒了。

其实这段时间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在创作之前演员需要大量的理性思维,要考虑角色、行动的合理、台词……但是我个人在做表演的时候会想这个像那个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敢做太理性,发现自己在台上什么表情都做不出来,总是有个第三只眼睛在监视自己,感觉很不舒服,自己在做什么动作和表情的时候都很僵硬,我觉得这样在台上太可怕了,很不自在。我也自己在找自己的问题所在,觉得是因为我不能完全的投入!这是我进阶段遇到的问题。但是我发现我慢慢在把直觉放给身体。慢慢的观察对手给我带来什么,然后做出反应。

演技训练是演员所需要的技能与培养演员技能。要明白演员自己在舞台上的目的。记得最近做过一个练习我坐在台上另一个人过来与我说话互相适应,但是我发现自己与上来的对手完全交流不上,自己心里一点目的和欲望都没有感觉自己很无助不知道该干什么这种感觉很难受,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演员在舞台上没有目的是非常可怕的,这让我明白了很多。真正的技巧就是从角色的角度想,演员必须有真实感觉能力,有演活角色的欲望,把角色的性格与观众分享,明白角色的行为动机,在现角色的情感。

说到这里,说道对手的问题,其实我感觉对手可以给你带来你在舞台上的全部,我一直想从对手身上获得到一些东西,发现每个人都是很毛躁的,在舞台上,没有把心真正的放下来关注对手。关注对手给你带来了什么,自己在对手身上到底获得到了什么,对手真正给我带来了什么,我在对手身上需要什么,想获得什么等。在考试这几天我获得了很多东西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一直在寻找一种直感,在最后的几天我也一直在平衡直感与理性,我发现自己可以改变,但理性还是有的,好像在后几节课找到了直感。感性的身体,演员需要这个。

表演课学习心得体会【3】

一个学期匆匆而过,话剧社的活动也暂时落幕,回想过去,我们一起去看话剧表演,感受大佬的演技,一起在笃志会堂即兴表演抑或是排一个完整的段落,从这些活动中我们对话剧的兴趣被激发了,同时临场发挥能力得到了提高。话剧社的每一次活动都很有意思,且很有意义。通过每次的即兴编剧和台上的表演,锻炼了我应变能力,提高了表演能力。我在话剧社学到了一些表演知识和技巧,对本学期的社团活动很满意。话剧社无疑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有着相同的对于戏剧的热爱的人们走到了一起,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于表演的热爱。

高一上学期在二附中数不胜数的社团中选择了话剧社,最开始是被招新海报所吸引,话剧社不像其他的社团一样彩打海报,而是选用复古风。这一学期高一同学在话剧社和社长以及高二的学长学姐学到很多表演技巧。平时一般会分组演出,一组表演,其余的人当观众,表演结束后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意见。在多次表演话剧后,我们懂得了如何随机应变,剧情不能太跳跃,一定要有中心立意,且表达明白,台上只能有一个人说话……我们还进行过剧本讨论,反转是很漂亮的点睛之笔,但如果运用不恰当,就是一场灾难,逻辑合理反转出乎意料是一部好话剧的基础。虽然这一学期并没有什么好的作品,但还是收获良多。一周一次的话剧社表演可以给我很多欢乐。上台表演也渐渐轻车熟路,从一开始的紧张得一言不发,到最后学会和学长抢戏。确实给每个人留下难忘的回忆。

篇3:表演课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瑰宝, 我们民族戏曲种类的繁多、形式的多样、艺术的精湛, 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 全国各地大力开展了对旧戏曲的抢救、改造和提高、普及工作, 上百种戏曲以新的面貌出现在舞台上, 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戏曲艺术饱受摧残, 但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很快得到恢复。虽然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推进, 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对传统戏曲的热情又难免有所下降,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 越是民族的东西, 越具有世界性。党和政府对弘扬戏曲这一民族瑰宝也十分重视。连续多年举行的“京剧票友电视大赛”在国内外炎黄子孙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上至七八旬的老人, 下至六七岁的小孩竞相参加, 这表明了社会各阶层对民族戏曲艺术的热爱。

在继承和弘扬戏曲这一民族艺术瑰宝上, 中小学艺术课尤其是音乐课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戏曲是“音乐戏剧样式”, [1]所以戏曲应是音乐教育的内容之一, 而且戏曲艺术教育应该从青少年抓起。事实上, 现行的中学音乐教科书中就安排了部分民族戏曲选段的欣赏。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材中就有京剧和豫剧选段, 人民音乐出版社近年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材中更进一步设立了“梨园金曲”单元。这表明民族戏曲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被专家和领导部门认识到了。但由于各种原因,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到底如何开展民族戏曲艺术教育, 成功的经验并不多, 仍然是一个需要加强探索的课题。

鉴于此, 我在音乐课堂上加强民族戏曲教学, 并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项教学科研课题, 努力实践, 积极探索, 以弥补中学音乐教学偏重现代音乐和西方音乐而少民族戏曲音乐的缺陷, 为同行积累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和方法。我从2001年就开始在教学中摸索门路, 2001年底我申报了《在中学音乐课堂开展民族戏曲教学》作为清华附中的“十五”科研课题, 得到批准, 从2002年正式启动, 稍后还我还开设了选修课《戏曲入门》,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这几年的工作, 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二、从被动地欣赏到投入地实习:强化民族戏曲教学的实践性

一般中学音乐课的民族戏曲教学效果之所以不大理想, 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认识上的问题。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戏曲艺术的重要性, 没有真正确认戏曲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只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点缀。二是教法上的问题。尽管教材上明确指出:“戏曲是剧本、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艺术手段相结合以集中表现戏剧内容的综合性艺术。”[2]但在教学中教师大多是让学生欣赏一点唱段, 了解一点戏曲音乐知识, 并没有真正从“综合性”的角度调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这样一种只停留在“听”和“读”的水平上的教学方式, 是不可能让戏曲在音乐课堂上真正活跃起来的。针对上述问题, 我在教学中不仅加大了戏曲教学的分量, 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作了一些改进, 变静态的被动的戏曲欣赏为学生积极参与的戏曲表演实践,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我选择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和黄梅戏《女驸马》选段《为救李郎离家园》作为补充教材。[3]这四部戏的女主角都是很有性格的少女, 如《花木兰》的女主角花木兰代父从军, 女扮男装, 战斗在边关, 成长为将军;《女驸马》的女主角冯素珍为救未婚夫, 女扮男装, 进京赶考, 成了女状元, 戏剧情节都很生动, 富于传奇性, 两个选段的唱腔一个热情豪放、一个优美风趣, 其音域也比较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学唱。

(二) 从欣赏入手, 引起学生对戏曲的兴趣。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选取了这几部戏曲片的VCD, 在课堂上给学生看, 并且补充讲述了这几部戏曲的故事情节, 具体分析了几个选段中主角的思想感情。如花木兰虽然女扮男装, 但身为女性, 她听到战友对女性不公平的评论, 还是情不自禁地出来为女人说公道好, 所以她的这段唱慷慨激昂, 有打抱不平的味道, 但又语重心长, 摆事实、讲道理, 不想伤害战友感情;冯素珍为救未婚夫, 女扮男装, 冒险进京赶考, 没想到中了状元, 她既高兴又觉得好笑———让她高兴的不是中了状元这件事本身, 而是中了状元就有望救未婚夫了, 让她感到好笑的是别人误以为她是为中了状元而高兴, 却想不到“原来纱帽罩婵娟哪!”所以她的这段唱是高兴中别有欢喜、风趣中带点“偷着乐”的味道。通过上面的讲解和分析, 学生对有关唱段的故事情景, 以及唱段所表达的人物的心情有了比较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进入戏中”的他们开始体会到戏曲的魅力, 产生了学唱的兴趣。

(三) 组织戏曲学习兴趣小组, 进行戏曲表演的实习。中国戏曲讲究“唱、念、做、打”, 我们把教学实践的重点放在“唱”和“做”上, 希望在有限的时间中和条件下让戏曲在课堂里真正“活动”起来。

教唱戏曲选段, 应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学习和模仿戏曲的发音、咬字和行腔的特点。与唱歌曲不同, 戏曲有它特别的发音、咬字和行腔的方法。尤其是地方戏, 如果用普通话发音咬字、用唱歌的腔调来行腔, 虽然“没错”, 但却会不伦不类。如豫剧唱词的发音就得带点河南方言的味道, 才能传达出独特的韵味。黄梅戏也一样。这当然不是说每一个字都得用方言。但某些字眼的确只有用方言才能唱出味道。例如,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中“你要不相信”的“你”, 在河南话中念“恁” (nèn) , 在演唱时就必须用河南话的音调才行。所以我在教唱前领着学生用方言念了几遍戏词, 强调了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学生的发音就比较地道了。

行腔也是戏曲演唱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因为戏曲中角色的演唱是角色之间的对话, 特定的语境规约着语气和腔调。最常用的是感叹和拖腔。仍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为例, 其中有几句唱———

这里前一句唱腔就运用了感叹的调子, 后一句运用了拖腔的技巧, 对人物感情的表现起了很好的强化作用。通过这样反复的示范和逐句的教唱, 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歌唱要领, 能够比较顺畅地唱这几个戏曲唱段, 有些学生唱得有腔有调, 很有些味道。

在此基础上, 我挑选了一些兴趣浓而且有一定形体条件的学生, 组织了戏曲兴趣小组, 着重对他们在“做”上进行强化训练。在戏曲艺术中“唱”和“做”是相辅相成的。所谓“做”, 主要是指表情、手势及其他形体动作。这些表情、动作与唱词所表达的情感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戏曲表演不是单纯的“唱戏”, 而是连唱带表的“做戏”。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实践, 戏曲艺术在舞台表演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形成了一些特定的表演程式和动作要领。学生初次接触这些东西, 既陌生又好奇。我抓住他们的这种好奇心, 对他们进行了表情、手势、身段和步态的基本训练, 帮助他们在演唱时尽量做到“手眼身法步”的统一。这些初步的训练, 不仅对戏曲演唱有用, 而且会对学生今后参加歌咏比赛有所帮助。青少年正是喜欢唱唱跳跳的时候, 对参加歌咏比赛等文艺活动很感兴趣。但由于缺乏基本的表演训练, 他们在台上往往手足无措、六神无主, 歌唱与表演不协调。所以, 提供一点表演训练, 可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心理素质, 推动他们积极参加课外文娱活动, 大胆地登台表演。

三、从课堂到舞台:戏曲选段表演成了校园文艺演出的特色节目

把戏曲艺术引进中学音乐课堂, 不仅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 而且让青少年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我起初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做的, 对学生是否会感兴趣并没有充分的把握。没想到学生却学得津津有味, 相当投入。这让我很感动。喜欢流行歌曲的他们居然对传统戏曲有兴趣, 这表明民族戏曲艺术的魅力是不可低估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我是个很大的鼓励。戏曲兴趣小组组织起来了, 戏曲选修课也开起来了。学生不满足于只在教室里练习, 还跃跃欲试, 想把戏曲表演拿到每年一度的全校文艺汇演舞台上表演。这倒让我为了难, 因为那需要道具、服装等才有原汁原味的感觉, 但那样一来投入就比较大了, 不是我的这个小小课题的一点费用就能办到的。我向校领导汇报了学生的要求, 没想到校领导大力支持, 批下购置戏服的费用。这让我和学生喜出望外。我们到戏曲服装店购买了一些, 有些做起来便宜点, 就到服装厂定做。这样, 舞台表演的条件基本具备了。我组织学生积极排练, 鼓励他们争取在舞台上有一个漂亮的亮相。参加表演的学生个个热情高涨, 他们的表演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和黄梅戏《女驸马》选段《为救李郎离家园》四个唱段, 已经在我校新年文艺汇演中连演数年, 成为师生们特别欢迎的保留节目, 丰富了校园文艺活动。

四、结语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确信, 只要方法适当、选材合适, 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能够喜欢上民族戏曲艺术的, 在中学开展民族戏曲教学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行的。这项活动既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又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艺术素质。因此, 我们的音乐教学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所做的只是一点初步的尝试, 还需要继续拓展、进一步改进, 努力使民族戏曲教学和表演实践变成我校音乐教学和学生文艺活动的一个可持续的传统和更鲜明的特色。

摘要:弘扬戏曲这一民族艺术瑰宝, 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作者在课堂欣赏的基础上, 开设了选修课《戏曲入门》, 组织了戏曲学习兴趣小组, 努力加强民族戏曲教学的实践性, 使学生从被动地欣赏转入积极地表演。实践证明, 中学生是能够喜欢上民族戏曲的, 在中学开展民族戏曲教学是可行的。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民族戏曲教学,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蒋青.中国戏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2.

[2]三年制初级中学课本.音乐 (第4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10.

篇4:表演课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表演课心得体会(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表演课心得体会1

这学期我们的实训课是两周的戏剧表演。不知不觉中,戏剧课就飞快的结束了,回望这门课,我总有千万的感触。虽然表演有着的遗憾但现在想起来却还是激动无比,心潮澎湃,开心快乐的。

通过对戏剧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如果说,音乐摇撼听觉、舞蹈和美术冲击视觉,那么戏剧,是融汇这三者的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背景音乐渲染氛围,特殊音效模拟真实场景;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刻画具体故事;舞台布景,呼应人物心理。“综合”应该算是戏剧的本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可以综合、夸张地运用各种方式,联系现实,表达主题。正叙、倒叙、插叙,像文章一样交错演绎;独角戏、相声、歌舞,五花八门的形式都可以用上,一幕一幕,一场一场。若能注意呼应,就能让这出剧给人带来丰富多彩的感觉,而不会让人觉得混乱。都说戏如人生,大概就是因为戏剧的这种特点,让它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会更加广泛地被大众接受。

班里一共有七大组参加了表演,戏剧安排的内容各式各样。莎士比亚说过,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的确是这样的,通过参加戏剧的表演我认识到了,戏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如同学们表演的TheCollegeLife(《大学生活》),表现出了现代大学生对待生活和学习的一种态度。还有现实版的《白雪公主与小矮人》仿佛把我们探读它时的童年的快乐时光有一次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同样也表现出了我们对童年无忧无虑,纯真快乐的一种向往与怀念。还有英文版的小品《不差钱》以及英文版的《武林外传》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欢乐。当然不得不提提有我们组演的最失败的一个戏剧YesMeansNo《似是而非》,使我的戏剧表演课充满了遗憾。

不过,回想一下我们各组热火朝天的准备过程,又觉得好温馨,好甜美啊。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都所获甚多,首先是对剧本的深入了解,使我们对英汉翻译有进一步的认识。其次,小组的排练培养了我们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及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大家聚在一起讨论,表演,每一次的排练都是我们美好的回忆。排练的过程中我们相互指导学习,我们相亲相爱,我们协同共作。

从选剧本,分角色,背台词,排练到最后的表演让我感受到了戏剧更多的需要我们人与人之间的配合,所以团结合作在我们的排练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增加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也锻炼了大家的合作能力。同学们之间默契的配合,互相的理解,共同的努力使我感受到了家的味道。给我们正在准备期末考试十分紧张的氛围中增添了不少的快乐和甜蜜。

戏剧表演需要语言上的表达,我们又都是用英语表演的,所以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口语也得到了锻炼加上老师和同伴对我们语音上的点评及纠正,我们的英语发音改善了很多。

快乐的时光总是飞逝。我们的实训课结束了。大家都还沉浸在自己表演成功的喜悦中,所以十分的恋恋不舍。因为从戏剧表演课上我们得到太多,我们学会了对剧情的分析与选择排演,我们改正了不正确的发音,我们感受到了暖暖的友情,我们感觉到了团结的力量,我们也从戏剧中看到人生的无常还有我们前进的力量。十分感谢老师陪我们走过了这段快乐时光,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指导。

表演课心得体会2

这一学期对我来说真的是获得了很多东西,其实在写之前我认真的看着笔记回想了很多学过的东西,发现我们所做的每个练习都有他训练的目的,仔细想想每个练习我们都会获得很多东西有的或许多有的或许少。发现很多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很多时候我所感受到的是成为好演员的一个素质。

学期下来,我发现表演者需要一个好的创作状态!我觉得好的创作状态应该是这样的:

(1)做合格的专业要改造自己,学会改造自己。

(2)演员要学会调节不能通过外部事物影响自己的创作,使自己注意力集中。

(3)必须生动灵活,身体与面部表情。

(4)当我们想完成目标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行动

(5)舞台与生活,舞台上必须经过加工,但必须是有因果顺序的。

(6)舞台上的演员,必须是有目的的,有任务的!

而且我觉得演员自我与角色融为一体,演员与角色的关系。反复体会人的衣食住行,生活中点滴的回忆,遇到事件的时候一定回过头来想想静下心来。我们要达到一个目的我们采取了多少行动。要善于利用道具,打扮自己,有选择的的选择道具。投入角色,不受影响。

我认为人的身体是由思想与呼吸来控制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必须先控制好自己的呼吸与心里,除此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研究演员行动的目的。行动线是怎样的从自己的身体与内心出发,作为演员要有自己的行动线,根据身体所收到的刺激由身体到内心,有内心带动呼吸与身体,以角色的身份来看这个世界与人物的关系。我认为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这句话好像突然给我指明了方向,角色背后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并非表面不能只有形似,要从各个方面了解角色,自我控制心里和身体合一。

努力的使自己中性,排空杂念要活在当下,我发现做了几次工作坊,每个学习表演的老师、艺人、大师都有共同点,那就是注意力、气场、能量的收放。这让我明白了很多,演员不能骗自己的身体,要活在当下。

我们一直在强调身体的控制,发现必须自己不断的尝试才可以更多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看看身体达到什么程度给自己的情绪带来什么样的反应,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在进行身体创作之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1、身体的放松与收紧牵动身体的每一处肌肉,包括手指、眼睛……全部的神经都在工作都在用力。

2、随时准备可以做出任何动作,收放自如。如果注意力集中。创造、创作过程都不会间断。

3、肢体处于放松状态,老师也说过强调过,表演者的放松与平常人的放松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状态就像充满能量的气球。

4、我认为在创作之前人或创作者是保持一种中性的状态,我觉得这样有利于创作,如果没有也要控制自己的身体。

5、创作过程中,保持状态不变,没有杂念。

6、尊重对手给的矛盾的语言和身体上的动作。表演者是感性的通过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身体所感受到的刺激,马上通过身体与语言表现出来。

在最近的这一阶段老师也有所提到观察生活,我记得有一次我去观察两三个外地一起来上海收破烂的,在我不断盘问的时候我发现,原来观察不仅仅是只看外表,原来他们的背后也有很多故事,他们也承载着家庭,孩子,老人等。那天我突然明白或者观察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反过来讲如何将自己观察到的进行处理,人物观察在观察后我觉得应经过精心的改造和处理,在作品的时间上有所剪裁,我们要学习如何剪裁。将人物还原生活的同时将能够突出人物性格的行为组合起来,我在这方面就遇到了一些问题,演员课通过人物的外形、动作判断人物的心里,找到能够吸引观众的亮点引发观众与你同样的感觉和反应。

应有选择的观察与修改,使作品更有戏剧性、更青春。尽量尝试与自身性格有差异的人,进行模仿,动作细心,心里明确,我们可以透过角色的心里来感受这个世界,这样就会得到的更多。学会删减、提炼、把人的复杂的心里感情(要有心里体会)(就像我心底的东西,这个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个作品一定与“我”有什么关系有真实体会,要有生活质感。

我们在做一生活的行动,一定要有目的。这一方面我有深刻的体会,因为在台上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就会出现我们通常所说的在舞台上站不住的感觉,没有明确的目的,我们的行动路线与动作就不明显,我感觉似乎突然明白了许多,我的行动要有明确的目的。

演员的感情与感觉要非常的明确非常的精准,如(我爱一个人,我是怎样的感受,如何程度的爱她)我们要精确我们的感情,试着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试着反问自己。给自己明确的目的,精确自己的感情,将身体某一部分对环境的感觉带动我们的全身。在上课时我明白了许多事情,也可能在老师点评的时候突然明白,我感觉我的获得是通过课上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获得的,我发现这是我提高自己的一种方法,我在想自己问题的同时,通过老师专业语言的点评,突然有种被点透的感觉,感觉非常好。理性,这个问题我感觉我有所解决,记得在和遥远做练习的时候老师突然说我用很多经验,脑子一直是理性的思考,从那开始我好像被一棒子打醒了。

其实这段时间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在创作之前演员需要大量的理性思维,要考虑角色、行动的合理、台词……但是我个人在做表演的时候会想这个像那个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敢做太理性,发现自己在台上什么表情都做不出来,总是有个第三只眼睛在监视自己,感觉很不舒服,自己在做什么动作和表情的时候都很僵硬,我觉得这样在台上太可怕了,很不自在。我也自己在找自己的问题所在,觉得是因为我不能完全的投入!这是我进阶段遇到的问题。但是我发现我慢慢在把直觉放给身体。慢慢的观察对手给我带来什么,然后做出反应。

演技训练是演员所需要的技能与培养演员技能。要明白演员自己在舞台上的目的。记得最近做过一个练习我坐在台上另一个人过来与我说话互相适应,但是我发现自己与上来的对手完全交流不上,自己心里一点目的和欲望都没有感觉自己很无助不知道该干什么这种感觉很难受,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演员在舞台上没有目的是非常可怕的,这让我明白了很多。真正的技巧就是从角色的角度想,演员必须有真实感觉能力,有演活角色的欲望,把角色的性格与观众分享,明白角色的行为动机,在现角色的情感。

说到这里,说道对手的问题,其实我感觉对手可以给你带来你在舞台上的全部,我一直想从对手身上获得到一些东西,发现每个人都是很毛躁的,在舞台上,没有把心真正的放下来关注对手。关注对手给你带来了什么,自己在对手身上到底获得到了什么,对手真正给我带来了什么,我在对手身上需要什么,想获得什么等。在考试这几天我获得了很多东西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一直在寻找一种直感,在最后的几天我也一直在平衡直感与理性,我发现自己可以改变,但理性还是有的,好像在后几节课找到了直感。感性的身体,演员需要这个。

表演课心得体会3

时光飞逝,转瞬间10年的这一学期就结束了,这个学期对我来说很充实,除了在专业知识上学会了很多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方方面面上我也有了很多新的领悟,尤其在做人方面。

这学期开始,从最初的交流练习,节奏练习,模拟动物等一系列的解放天性训练,再到模拟人物练习和观察人物练习,我个人在学习中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从拙劣的纯语言表演转变开始

在最初的练习中,我感觉自己的反应能力和的适应力还算不错,但是多数都是靠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从具体的肢体动作上感受,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简单的表演动作练习。在表演上看的,演员发挥的,往往都是即兴创作出的,最自然最直观的反映,所以在每次表演课上的小练习中,常常会注意以下几点:不要刻意去规定自己和对方的行动;不要规定对方的言语;要给予对方强烈的刺激,这样才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在构思练习的时候不要把情节规定太满。;要明确上场后的任务,不要过多的语言,要用心和形体动作感受自身所塑角色场上的微妙变化;不要用表演来解释规定场景,不要用称谓来解释彼此的人物关系。

宇宙万物都是一种自然的机制,表演的观念越强主观意识越强越容易阻碍这种机制,学会思想减负,化零,身心放开,机制自己会启动,空就是满。——这是表演笔记中老师对我说过的话,现在再看这句话我更能吃透其中的意思,因为通过这一学期的表演学习,从实践中我感受过这句话的实质意义。

二、台词和形体的统一性

肢体语言不丰富是我表演上的一大阻碍,由于没有协调的肢体语言从而使我的表演单一化,不准确,不自然。我觉得一个好的演员不仅要把台词准确的表达出来,更要和形体统一化,否则难以形象生动的体现台词的力度和目的性。

每个人每个阶段思想不同领悟也不同,现在回头看看我之前的表演笔记以及之前发现的问题,我又有了更深的体会,更进一步的领悟。

从解放天性练习到模拟人物和观察人物练习的训练,我从一个不知道如何工作的挂名组长变成一个懂得列计划列规矩的负责的组长,其中得到的锻炼是从任何书里或者教学上求不来的。

在表演练习中一些必要的无对象交流往往都要比有对象的双人交流难得多,因为注意力不能停留到一个人身上,要达到注意力集中且不散,节奏分明却不能乱,每个人都彼此要有交流,在观察人物片段的前一阶段我做过许无对象交流的练习,当时觉得是不好掌握但没觉得有多难,虽然许多点都还是比较不细致比较粗糙但一切还是靠即兴发挥自己的信念感又可以随机应变,所以一切都还算自然。

首先,我对所演人物角色感过度的重视,而不是放精力在表演上;其次,我没有深入了解和挖掘所演角色的灵魂,所以在表演上曾一度找不到正确的状态;再次就是我所演人物的性格不鲜明,在舞台上行动线索不明确以至于我说出的每句台词目的性不清晰。再加上节奏不鲜明,考虑得太少,使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角色没有了性格和特色感,这曾让我一度感到苦恼,但是每次回课后经过老师的认真耐心点评和调整我似乎又有了希望又找到了方向。

三、要随时随地的关注生活细节

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后,我感觉除了有新学到的知识以及小小的进步外,更多的还是要自我总结找到下一步自己需要进步的方向和寻求的目标。在假期我需要更多的深入生活,锻炼台词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自己要坚持锻炼,可以练习独白,练习练习声乐,不要浪费漫长的寒假。假期充电迎接新学期的新任务。此外在老师的教导下,我的收获就是自身的修养有明显进步,凡事忍让三分退三分,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有小冲动,小脾气但是我有信心会有完全改进的一天。还有就是做事的态度及纪律性,无规矩不成方圆。我觉得我为人处事方面改变了好多,从原来的急躁变得会心平气和,从不听别人讲话,到听取他人的信息与自己意见相结合,这些都有助于平时的工作和学习。

我相信下个学期我会有更好的表现,同时我也做好了迎接更难考验和挑战的准备。

表演课心得体会4

一个学期匆匆而过,话剧社的活动也暂时落幕,回想过去,我们一起去看话剧表演,感受大佬的演技,一起在笃志会堂即兴表演抑或是排一个完整的段落,从这些活动中我们对话剧的兴趣被激发了,同时临场发挥能力得到了提高。话剧社的每一次活动都很有意思,且很有意义。通过每次的即兴编剧和台上的表演,锻炼了我应变能力,提高了表演能力。我在话剧社学到了一些表演知识和技巧,对本学期的社团活动很满意。话剧社无疑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有着相同的对于戏剧的热爱的人们走到了一起,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于表演的热爱。

高一上学期在二附中数不胜数的社团中选择了话剧社,最开始是被招新海报所吸引,话剧社不像其他的社团一样彩打海报,而是选用复古风。这一学期高一同学在话剧社和社长以及高二的学长学姐学到很多表演技巧。平时一般会分组演出,一组表演,其余的人当观众,表演结束后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意见。在多次表演话剧后,我们懂得了如何随机应变,剧情不能太跳跃,一定要有中心立意,且表达明白,台上只能有一个人说话……我们还进行过剧本讨论,反转是很漂亮的点睛之笔,但如果运用不恰当,就是一场灾难,逻辑合理反转出乎意料是一部好话剧的基础。虽然这一学期并没有什么好的作品,但还是收获良多。一周一次的话剧社表演可以给我很多欢乐。上台表演也渐渐轻车熟路,从一开始的紧张得一言不发,到最后学会和学长抢戏。确实给每个人留下难忘的回忆。

篇5:表演课心得体会

这学期开始,从最初的交流练习,节奏练习,模拟动物等一系列的解放天性训练,再到模拟人物练习和观察人物练习,我个人在学习中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从拙劣的纯语言表演转变开始

在最初的练习中,我感觉自己的反应能力和的适应力还算不错,但是多数都是靠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从具体的肢体动作上感受,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简单的表演动作练习。在表演上看的,演员发挥的,往往都是即兴创作出的,最自然最直观的反映,所以在每次表演课上的小练习中,常常会注意以下几点:不要刻意去规定自己和对方的行动;不要规定对方的言语;要给予对方强烈的刺激,这样才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在构思练习的时候不要把情节规定太满。;要明确上场后的任务,不要过多的语言,要用心和形体动作感受自身所塑角色场上的微妙变化;不要用表演来解释规定场景,不要用称谓来解释彼此的人物关系。

宇宙万物都是一种自然的机制,表演的观念越强主观意识越强越容易阻碍这种机制,学会思想减负,化零,身心放开,机制自己会启动,空就是满。——这是表演笔记中老师对我说过的话,现在再看这句话我更能吃透其中的意思,因为通过这一学期的表演学习,从实践中我感受过这句话的实质意义。

二、台词和形体的统一性

肢体语言不丰富是我表演上的一大阻碍,由于没有协调的肢体语言从而使我的表演单一化,不准确,不自然。我觉得一个好的演员不仅要把台词准确的表达出来,更要和形体统一化,否则难以形象生动的体现台词的力度和目的性。

每个人每个阶段思想不同领悟也不同,现在回头看看我之前的表演笔记以及之前发现的问题,我又有了更深的体会,更进一步的领悟。

从解放天性练习到模拟人物和观察人物练习的训练,我从一个不知道如何工作的挂名组长变成一个懂得列计划列规矩的负责的组长,其中得到的锻炼是从任何书里或者教学上求不来的。

在表演练习中一些必要的无对象交流往往都要比有对象的双人交流难得多,因为注意力不能停留到一个人身上,要达到注意力集中且不散,节奏分明却不能乱,每个人都彼此要有交流,在观察人物片段的前一阶段我做过许无对象交流的练习,当时觉得是不好掌握但没觉得有多难,虽然许多点都还是比较不细致比较粗糙但一切还是靠即兴发挥自己的信念感又可以随机应变,所以一切都还算自然。

首先,我对所演人物角色感过度的重视,而不是放精力在表演上;其次,我没有深入了解和挖掘所演角色的灵魂,所以在表演上曾一度找不到正确的状态;再次就是我所演人物的性格不鲜明,在舞台上行动线索不明确以至于我说出的每句台词目的性不清晰。再加上节奏不鲜明,考虑得太少,使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角色没有了性格和特色感,这曾让我一度感到苦恼,但是每次回课后经过老师的认真耐心点评和调整我似乎又有了希望又找到了方向。

三、要随时随地的关注生活细节

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后,我感觉除了有新学到的知识以及小小的进步外,更多的还是要自我总结找到下一步自己需要进步的方向和寻求的目标。在假期我需要更多的深入生活,锻炼台词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自己要坚持锻炼,可以练习独白,练习练习声乐,不要浪费漫长的寒假。假期充电迎接新学期的新任务。此外在老师的教导下,我的收获就是自身的修养有明显进步,凡事忍让三分退三分,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有小冲动,小脾气但是我有信心会有完全改进的一天。还有就是做事的态度及纪律性,无规矩不成方圆。我觉得我为人处事方面改变了好多,从原来的急躁变得会心平气和,从不听别人讲话,到听取他人的信息与自己意见相结合,这些都有助于平时的工作和学习。

篇6:教育表演课心得体会

中文1312班 张晨鑫 44号

大三开学前,我看到课程表上的教育表演课时,内心便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憧憬,而我们这个假期的任务就是提前分好组,选好剧本和分配角色。为了不负期望,自己一头扎进高考苦战的行列,然后和家人商量选择了适合的学校和专业,迈入二十岁的自己在选择道路时似乎更理性地被社会现状所牵引,与其说理性,不如说是不曾固执于小小梦想。说到小时候的梦想,我和很多人一样想当明星,想像电视里的女演员一样光鲜亮丽,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为自己儿时的痴心妄想付诸成倍的努力呢。这个演员梦也就化作童年美好的泡沫慢慢跟着记忆消散了,知道我得知自己的专业有表演课时,我才恍然忆起被丢失的表演心,所以自己怀着激动和决心来迎接这门特别的课程。

开学第一课,原本大家可能以为毕竟自己不是电影学院或者表演专业的学生,这类课可能只是看看视频拍拍剧而已,但老师一开始就和我们详细的介绍了这门课程,还让同学上台反复练习绕口令和朗诵,加强台词功底,也让我感受到表演课是需要下功夫对待的。老师还细致地安排了这学期的计划安排,分配了每阶段的人物。我更加对我们的排演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这次的表演课十人为一组,我们组属于混合搭配的,很多不是来自同一个宿舍,虽然大家都是同学,但平时交流不多,这次的排演让我们彼此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的第一部剧是皇帝的新衣,虽然是为人熟知的故事,但我们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编和创新,如我们加入了女巫这个角色,原本打算篡位的女巫,在女皇明白自己的愚昧悔悟过后,还是没有得逞而死,我认为这个人物的加入增添了文章的启发意义,除了女皇的高傲自大,女巫的自私自利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取的恶劣品质。而我在这部剧里扮演的是奸臣,期初定这个角色是因为我偶然地说了两句奸臣的台词,大家都觉得合适,我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想不到自己第一次演剧就是一个恶角,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不过自己对于反派角色还是十分期待。记得我的台词中有一句:“赵飞这小子又污蔑我贪污国库公款!这怎么可能?”,一开始我就这句话说的太直白,缺了点奸臣的“奸”气,我仔细揣摩这句台词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白了这句话必须表现出秦桧对赵飞的厌恶和自身内心害怕事情暴露的紧张感,所以说台词时我加入了适当的情感表达,再增添了一些动作手势,使整个角色更加鲜活立体。

篇7:表演课的负面效应

因为表演课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形式化、模式化的结构,把它作为标准型推广就会误导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百花齐放、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从时间上看,它具有历时性、同时性、即时性;从教育对象看,它具有多元性、难预性、差异性。因此,课堂教学结构不可能一成不变,僵化固定。无论是活动体验型、创设情景型、专题研究型,还是自主学习型、合作讨论型、问题探究型,都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绝不能搞成“千堂一面”的固定程式。

二、误导课堂教学质量

表演课的评奖误导人们:一堂课就能“代表”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担任过课堂教学工作的教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历时性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体现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决不是一堂课就可决定优劣的。表演课的另一个误导是:课堂教学质量是评出来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靠任课教师高尚的师德师品、扎实的业务功底、精湛的教学技艺培育出来的,不是靠某几个专家评出来的。

三、误导课堂教学功能

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教师要在真实的教学历程中培养学生。而表演课是本末倒置,变成了学生为老师服务。在这样的课堂上,不管教学进度,不管学生的学习效果,教什么、问什么、答什么都是按事先演练好的“剧本”进行的,学生完全成了老师表演的陪衬。在虚假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育教学研究的功能和价值也成了“泥牛入海”。

四、误导教师的成长之途

篇8:大学生表演课总结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养成了写总结的习惯。提起表演课,上了整整三年。是我们的专业主修课程。现在我的表演课已经结束了,大四的课程中没有表演课的安排。从大一开始,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我们是学习播音与主持的,为什么要学习表演课?现在想想,一路走来,终于解答了我心中的那个疑问,在表演课上,我学到了很多。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感触:

2011年大一上学期的表演课,主要是四个部分的学习。分别是解放天性,动物模仿,人物模仿和观察生活小品。解放天性,老师会带领我们做一些游戏,那个时候最常玩的游戏是“杀人游戏”。主要就是一个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直到现在,我们班的同学还会经常聚在一起玩“杀人”。哈哈。另外,同学在平时做练习的过程中,动物模仿有企鹅,袋鼠,猫,狗,鸡,蛇,狮子,鸭子,青蛙等。人物模仿有农村姑娘,盲人,神经病人,小偷,护士等。老师把这四项内容作为期末考试的内容。我做的动物模仿是鸡,人物模仿是盲人。观察生活小品是和其它同学合作的《三个孕妇》。可惜当时我动物模仿和人物模仿的分数都不高。小品的分数还可以。虽然经过了解放天性的训练,但总感觉自己还是放不开,好像被什么东西禁锢着。

2011年大一下学期表演课,主要进行小品的训练。当时我们那个小组排练了小品《风雪迷雾》,是反应矿难的。好像期末考试时老师给的分数挺高的。

2011年大二上学期表演课,是小品编创的训练。平时上课的时候还进行过相同事物的不同想象力的训练,后来提高为相同事物的不同想象力生动练习。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自己进行小品的创作。当时我们的考试小品是叫做《招聘》的,是比我大一届的学长给编的。现在那位学长已经在电视台做主播啦

2011年大二下学期表演课,我们排练了高行健的《车站》。

2011年大三上学期表演课,是影视舞台剧表演。换了一位表演老师,新换的这位表演老师刚刚从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毕业。我们同学都很喜欢她。平时上课的时候进行音乐元素的练习和一些即兴表演。还排练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之雾茫茫》,《四世同堂》,《变色龙》,《麦琪的礼物》等。学到很多关于舞台调度的知识。

2011年大三下学期,做了很多关于捕捉情绪方面的练习。渐渐地适应了摄像机。最后几个星期的时候排练了《迟到》《借钱》《替换》。初步了解到电影的拍摄方面的知识,过了一把演员瘾。还学会的视频编辑软件。当自己把一个个零碎的小片段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视频小短剧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

表演课上了三年,有两位表演老师教过我们。第一位老师有的时候会很凶,我们班的同学曾经特别不理解他,包括我在内,有的时候会感觉表演课的时间特别漫长。后来在一次《播音创作基础》课上,我们班同学采访了他,我从那个时候开始理解了他。他给我们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得“无论何时,尊敬你的学长学姐,无论他们专业如何,都要尊敬他们,毕竟他们是你的学长学姐,从他们身上,你可以学到很多。”后来上大三的时候卢老师来教我们,来教我们的时候刚刚从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毕业,能跟着如此优秀的老师学习我感到很幸福。我们同学都很喜欢她。很快,她就会成为妈妈了,估计她的宝宝会是狮子座呢!真辛苦,平时还要给我们排练。

表演课已经结束了,三年来跟着两位表演老师学到了很多。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要继续加油!

篇9:表演艺术理论及赏析课心得

2011328402132 张顺

我们在循序渐进的学习里,认识到了表演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同样有它的艺术规律和创作方法。前苏联伟大的戏剧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积前人以及他自己几十年的创作经验,创立冷酷完整的表演体系,系统而科学的阐述了表演艺术的规律。斯氏在他的《演员自我修养》第二卷中提出了表演的诸元素。整个精神和形体天性的完全集中。只要演员在舞台上真实的动作,真听,真看,真感觉,就能逐步寻找到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即演员做到在创作中,根据人物性格与剧情的需要,该紧张的部位紧张,该松弛的部位松弛,达到表演的准确、适度,协调并富于魅力。真正在舞台上、镜头前做到极度松弛自如是相当难的,需要演员具备形体、心里素质和不懈的实践锻炼。这就需要演员假戏真做,需要演员具备信念感。培养演员对剧情、剧中的环境、规定情境、人物关系、发生事件等等具有真挚、强烈的信念与真实感,是基础训练的重要环节。想象是演员进行形象思维的重要前提。在整个创作中,想象是引导演员的先锋。演员正是依据剧本提供的虚构事实和人物的基础,用自己对生活中熟悉、理解、感受、积累的素材,进入艺术构思的想象过程,丰富和深化人物形象,规定情境,并在内心造成相适应的情绪,激起相应的体验、欲求、意向及动作。想象来源于丰富的生活,来源于演员的心理体验和情绪记忆,来源于演员的大胆幻想与联想。应该让想象也成为演员创作的第二天性。在创作中养成一种想象生活得艺术习惯,学会进入想象的第二现实。指演员创造角色中调动自己过去的体验过的感情和激情的记忆,唤起人物相应的情绪与情感。情绪记忆在表演创作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技术,也是内心创作的最好素材,心理技术的重要手段。

交流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与对手之间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动作等相互传递、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保持新鲜真挚的感受是交流的最佳状态,有时甚至出现可遇不可求的即兴瞬间交流。一定要防止形式上、表面上的交流。掌握交流,最主要的是做到真听、真看、真的去感受,使人物“活”起来,也就是活交流。活的交流为“有机的交流”,它需要经过“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判别周围情况和选择对象;第二阶段是对象注意自己;第三阶段试探对象的心灵;第四阶段:把自己的视象传达给对象,还要使他以内心视觉看到交流的主体本身看见了什么和怎样看见所传达的东西;第五阶段对象的反应,双方交互地发出和收进心灵的潜流。适应指演员在表演中与对手交流时彼此作出的各种不同的反应并影响对手的一种技能。适应能补充语言的不足,能把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传达给对方。“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动作;哪里有动作,哪里就有活动;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速度;哪里有速度,哪里也就有节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们生存的每一瞬间,我们内部和外部都存在着某一种速度节奏。节奏是一切运动的组织原则,节奏贯穿表演过程中一种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现象,在一般指内、外部动作的强弱、长短、张弛等。速度一般指内、外部动作的快慢、是节奏的构成部分和外在表现之一。两者有区别又不可分割。节奏一词由希腊语“PHTMOC”一词沿用变来的,表示着程度,程序、匀称的活动等意思。节奏这一概念反映着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所固有的一种品格和规律。如白昼与黑夜或是一年四季的交

替、星球的运动、人的呼吸,节奏是反映着宇宙的次序和协调的概念,瑞典著名两栖导演英格玛·伯格曼说过:“节奏是至关重要的,永远是至关重要的。”单位分析好剧本中的角色与事件。任务是指一个单位中所含有的一个创作任务,即角色要“做什么”的意向、欲求。命名—即从单位中引出任务的心理技术,是给单位想出来最能说明其内在实质的名称,并用东西来规定单位中的任务。名称是单位的概括与精华。“没有行动与幻想的结合,就没有伟大的艺术。”—罗曼·罗兰,表演艺术更是如此。动作是戏剧的根基。戏剧是以动作表现思想与情感的艺术。动作也是演员的核心元素。“戏剧”一词在希腊文里的意思就是“完成着的动作”。“演员”一词是说“动作的人”。演员的任务是以“再现人的动作来再现角色的”。因此称表演为“行动的艺术”,称演员为“动作大师”。体验派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更认为:“在舞台上需要动作。动作、活动—这就是戏剧艺术、演员艺术的基础。”

表现派大师莱布希特也提出:“演员借助他的全部肌肉和神经,在一种摹仿的动作中来观察同代人,这种动作同时又是一种思维过程。在单纯的摹仿中,最多只能表现出被观察的事物,这是不够的,因为它能表达出来的原意,声音非常纤弱。为了效法达到反应,演员看着人们,就好像人们把自己的行动表演给他一样,一句话,就好像人们把自己的行动介绍给他进行思考一样。”中国戏曲更是综合“唱”、“做”、“念”、“打”的手段,而以动作为主的艺术。“动作是人们意志的体现”——黑格尔的《美学》。他说:“在戏剧里,具体的心情总是要发展成为动机或推动力,通过“意志”达到动作,达到内心理想的现实。”

动作的特点:(1)动作是在规定的情境的制约下,为完成既定的任务而进行的心理、形体的活动。(2)动作具有两大特征:一是由意志产生的,一切动作都是产生于意志与愿望;二是有一定目的,任何动作都有它的目的,而目的是为了改变该动作的对象。

演员在组织动作的创作中药着力抓“怎么做”。同时演员的想象、演员的功力、演员的魅力 通过怎么做来体现出来的。演员主要通过“怎么做”来施展英雄之用武之地。不同德演员在分析同一个剧本的同一个人物时,对“做什么”“为什么”往往大同小异。而“怎么做”却完全不同,显示出艺术之高低。人物的“性格化”往往也是通过“怎么做”来体现的动作的三要素是紧密相关,连成一体的,是构成动作的、不可分割、必不可少的因素。

上一篇: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下一篇:高校耗能成因及节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