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学习中文谐音

2024-04-30

俄语学习中文谐音(精选3篇)

篇1:俄语学习中文谐音

日语基本用语中文发音

一、向对方问候的用语:

1、白天问对方好:你好——空 你 七 哇

2、早晨问对方好:早上好——袄 哈伊 邀 沟再一妈思

3、晚上问对方好:晚上好——空 帮 哇

4、好久不见了——偶 黑 撒 洗 不 利

二、感谢及道歉的用语:

1、谢谢——阿 里 嘎 脱 沟再一妈思

2、对不起——死 米 马 散

3、不用谢——兜一 他习嘛习带

三、初次见面及告别时的用语

1、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哈级买嘛习带,兜造 要 罗习哭 袄乃噶一习妈思

2、再见——撒 哟 那 啦(不常用,一般在很正式或会很久不见的情况下才用)

3、再见——加(比较随意的时候说)或者 加阿乃(平辈,同事之间说)

4、明天见——加,阿西大

5、下周见——马 达 耐

四、表示肯定或否定或疑问时的用语

1、是——咳伊

2、不是—— 伊亚

3、什么?——哪尼?

4、行—— 一内

5、不行—— 打卖

6、这是什么?——苦来挖 囊打卡?

7、为什么?—— 囊打?

8、不知道——希拉那依

9、没有——哪印

10、有——贴依 鲁

五、吃饭前后的礼貌用语:

1、我要开始吃了—— 一 他 打 kei 妈思

2、我吃饱了——高西锁 撒马 带洗他

3、好吃——袄 一 隙

六、与客人的礼貌用语:

1、欢迎光临—— 一拉虾 一妈塞

2、请喝茶—— 袄 恰袄 到造

3、让您久等了——袄买他塞 西妈西他

七、工作中会使用到的用语:

1、社长——虾 乔

2、部长——不 乔

3、班长——夯 乔

4、危险——阿 布 那 依

5、最近忙吗?——依马 欧一扫 嘎 洗一 带死卡?

6、我回来啦——他大伊马

7、我走啦—— 倚帖kei 马死

8、你要去哪?——多口挨(e)依哭诺卡?

9、不,没事——依呀,打依 叫 不

10、别吵!——萨 瓦 古 纳

11、明白了——哇卡他(同级、平辈之间)

哇卡里 妈西他(敬语,与上级之间)

12、这样没关系吗?——苦累跌 打依叫不?

13、别过来——苦 那依 带

14、怎么样?——到无?

15、利害!——死高依!

16、清扫——扫机

17、一起——一肖腻

18、全部——怎布

19、一般——汉布 20、加油——刚把带

21、大家、各位——米纳桑

22、改锥——多拉伊把

23、螺丝——比丝

24、再来一遍——毛无 一起多

25、果然如此——亚怕里 扫屋打

26、没问题——蒙打 依 那依

27、快点——哈亚库

28、辛苦了——欧斯卡累萨妈(工作结束后对同事说)

29、等一下——秋托马带 30、累死了——次卡来他

31、别碰——撒哇啦 那伊带

八、家庭成员的称谓用语

1、妈妈——欧 卡 桑

2、爸爸——欧 多 桑

3、哥哥——欧 尼 桑

4、姐姐——欧 内 桑

5、弟弟——欧 偷 偷

6、妹妹——依 毛 偷

7、爷爷辈——欧 吉依 桑

8、奶奶辈——欧 巴阿 桑

9、阿姨辈——欧 巴 桑

10、叔叔辈——欧 吉 桑

11、妻子——欧 哭 桑

九、数字的用语

一到十—— 一起、你、桑、勇、高、劳哭、娜娜、哈气、秋、九、十、国家用语

1、中国——球国库

2、中国人——球国库静

3、日本——你烘

4、日本人——你烘静

十一、电话接听用语:

1、他正在接电话——他打伊妈 带恩 哇 球带思

2、现在不在座位上——伊妈 塞kei袄 哈兹西忒 袄里妈思

3、请您稍等——肖肖 袄妈其 苦打萨印

篇2:商务俄语教学中文化差异的渗透

1 宗教信仰差异

俄罗斯的国教是东正教, 大多数俄罗斯人都信奉东正教, 也有少数民族信奉天主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和萨满教等等。

在中国, 没有一个为全民族所共同信仰的宗教。少数人信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和道教, 绝大多数都是无教派人士。在校园里, 大学生们对基督教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 至于说教规, 更是知者甚少。在这种情况下, 当你来到俄罗斯, 当你要参观东正教教堂或者要进入东正教教堂做礼拜时, 一定要记住:男士必须脱帽, 女士一定要围头巾或戴帽子, 而且不得穿短袖或无袖的衣服入内, 否则, 就会被视为破坏教规。

2 性格特点差异

2.1 俄罗斯人寡言而冷漠

一位常驻莫斯科的外国记者这样评价俄罗斯人:“俄罗斯人在公开场合常常表现冷峻、固执、死板、倔强, 但在私下, 在得到信任的圈子里, 他们是最热情、最慷慨、易动感情、最好客而又豪放的民族之一。”俄罗斯横跨欧亚两洲, 也许正是这种地理人文因素, 造就了俄罗斯人的双重性格。他们独立而深沉, 即使在问路、乘车甚至购物的时候, 他们的表情都是如此, 寡言而冷漠。所以, 不要对陌生的俄罗斯人微笑。微笑不是俄罗斯人见面和道别时必不可少的。

在中国, 微笑表示友好、有礼貌, 甚至道歉时也习惯陪着笑脸。而面对自负、冷漠的俄罗斯人, 除了一些特殊场合外, 你轻易不要对他们微笑。他们不会回应你的微笑, 他们会认为你在嘲笑他们。

2.2 俄罗斯人办事节奏缓慢

在俄罗斯, 办事节奏十分缓慢, 尽管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但办事效率仍然非常低。如果你与他们洽谈或约定一件事情, 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2.3 俄罗斯人具有两面性

俄罗斯人有明显的两面性。他们很热情、慷慨, 但不久又会让你对他产生一种不信任感。比如:初次相见就能让你感受到一种诚挚的友情, 与你握手时不把你的手握疼了不松手, 与你交谈时不把你赞扬一番不开场, 然后便是许诺。无论在个人交往中, 还是在事务性合作中, 俄罗斯人最擅长的就是满口答应, 事过之后并不因为没有兑现而感到羞愧, 而是寻找各种理由搪塞, 甚至还会做出新的承诺。再如:在与俄罗斯人做生意的过程中, 他们往往在前几次生意上履行诺言, 让对方产生信任感, 然后提出做一笔大生意。如果轻信他们的“仗义”, 便会遭到不是钱被卷走、就是货款久拖不还的厄运。很多时候对他们来说, 合同有利就按合同办, 不利就是废纸一张。由于俄罗斯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健全, 专门的涉外经济法规还没有出台, 政府部门往往为了保护本民族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前些年, 中国人在这种交易中被弄得倾家荡产、苦不堪言的例子很多。所以, 与俄罗斯人进行商务往来时一定要当心。

2.4 俄罗斯人戒备心理强

俄罗斯人骄傲自大、盲目排外, 对外国人的戒备心理较强, 头脑里有许多让人难以理解的想法。本来都已经赚了钱的出口商品, 起运时仍有许多人认为:外国人把俄罗斯物产夺走了。建立合资企业时常是纸上谈兵, 生怕外国人赚得钱多。折腾来折腾去, 没有几家经得起折腾的外资能在俄罗斯站住脚。

3 生活习惯差异

3.1 是否保持安静

在俄罗斯公共场合, 绝无嘈杂的喧闹声。俄罗斯人相互谈话低声细语, 从不大声喧哗、妨碍他人。这一点, 初到俄罗斯的中国人一定要注意。

中国人不分场合高声讲话, 到处都是吵吵嚷嚷的, 尤其是在火车站、饭店里、商场里以及公交车上, 人们大声谈笑, 大声接打电话, 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甚至在国外也同样是大声喧哗。有则新闻报道称:巴黎圣母院专门制作了一个牌子, 上面用中文写着“请保持安静!”所以, 在国外, 中国人一定要入乡随俗, 懂得尊重当地的生活习惯, 保持安静。

3.2 是否排队守序

俄罗斯人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 自觉排队, 一切井然有序, 没有拥挤不堪的现象。即使是在商品匮乏的年代, 俄罗斯人饿着肚子也会自觉地在商店门前排队购物。

中国人没有排队的习惯, 而且“夹楔”者众多。火车站的售票大厅里不得不安装上一道道厚重的铁栅栏, 强制性排队。即使这样, 还是阻挡不了加塞儿者。这种陋习, 千万别带到国外去。在俄罗斯, 要学会忍耐, 要学会耐心地、静静地排队。

3.3 是否讲究卫生

俄罗斯人讲卫生, 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果皮纸屑。如果在地铁里的话, 他会先把垃圾装在衣服兜里, 要吐痰的话先用纸包住, 等走到垃圾箱跟前时才把垃圾扔进去。

中国人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已成陋习。在这里提醒同学们, 到了俄罗斯, 决不能在街上丢弃任何东西, 连一张废纸、一片纸屑也不要乱扔。

3.4 是否注重礼貌

俄罗斯人注重礼貌。如果去影剧院迟到了, 别人已经坐好了, 他们会静悄悄地脸朝同排观众进入座位。

中国人进影院或者进会场, 大都背对着别人往里挤, 而且毫无歉意。在这方面,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 以免引起俄罗斯人的反感, 进而影响到双方的合作。

3.5 不同的起居习惯

俄罗斯人的起居习惯一般为:5点到12点之前为утро (早晨) , 12点到18点之前为день (白天) , 18点到24点之前为вечер (晚上) , 24点到5点之前为ночь (夜间) 。他们按照这个习惯来安排一天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人们见面打招呼或问候时, 往往也因时间的不同, 而使用不同的词语。

中国人习惯将5点到8点视为早晨, 8点到18点视为白天, 18点到22点视为晚上, 22点到5点视为夜间。中俄两国对一天当中这四个时间段的界定明显不同, 所以, 同学们以后在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打交道时一定要遵循当地的习惯, 同俄罗斯人打招呼、相互问候时一定要注意, 在哪个时间段应该说“Доброеутро!”, 在哪个时间段应该说“Добрыйдень!”……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这句话, 不受时间概念的限制, 可以用于任何时间。只是不能总用这一种问候方式。) 此外, утром一词, 译为“在早晨”还是“在上午”, 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3.6 不同的谈论话题

俄罗斯人喜欢谈论政治问题, 喜欢谈论最新出版的文学、艺术及电影作品, 喜欢谈论体育、爱好等等。他们不谈吃、不谈钱、不谈天。对你谈论在饭店或者去旅游时吃了什么, 他们一点也不感兴趣。俄罗斯人非常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在人际交往中不问年龄, 不问婚否, 不问去向, 不问收入, 不问地址。

中国人喜欢谈论婚姻、工资、房子、工作等问题, 并不把个人隐私看得过分重要, 见面时询问对方“吃了没有?”“去哪儿?”“干什么去?”等话语早就成为常用的见面问候语了, 也是相互表示关心的一种方式。两国之间这种鲜明的差别, 自然而然地在相互沟通当中形成一种障碍。同学们在和俄罗斯人交往过程中, 应该有意识地克服这种障碍, 记住不问诸如“您吃饭了吗?”“您有家吗?”“结婚了没有?”“您挣多少钱?”“丈夫在哪儿工作?”等问题, 因为这些问题会使俄罗斯人非常反感, 他们会认为你是在干涉他 (她) 的个人私事。

4 习俗禁忌

与俄罗斯人交往除了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习惯做什么之外, 还要了解他们不喜欢什么, 忌讳什么, 避免引出不必要的误会, 影响双方正常的交往与合作。

4.1 不做“不速之客”

俄语谚语说:“不速之客比鞑靼人还坏。”“被邀请的是座上客, 未被邀请的是条狗。”如果你想去俄罗斯朋友家去做客, 事先一定要联系好。

4.2 不发“hui”音

在俄语里, “hui”是一个很难听的骂人的词汇。在汉语里, “hui”却是很好的字眼, 比方说, 聪慧、贤慧、智慧、优惠、会唱歌、会跳舞、会画画等等, 很多女孩的名字里都有“慧”字。在与俄罗斯人交往时, 一定要回避这个字眼。

4.3 不用手指点对方

中国人说话时, 常常会伸出右手食指冲着对方, 边说边指。在俄罗斯, 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举止, 会要求你把手放下。所以, 与俄罗斯人说话时, 尽量不要随便使用什么手势。

4.4 不隔着门槛握手

俄罗斯人认为, 门槛会把友谊隔断。所以, 见面或告别时, 一定要走进屋门或走出门槛后再握手。

4.5 不左手递东西

俄罗斯人认为“左手凶, 右手吉”, 认为左手握手或用左手递东西、食物都是不吉利的预兆。

4.6 不送手帕、尖刀、空钱包

手帕是用来擦眼泪的, 送手帕可能被对方认为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刀会伤害友谊, 使友情一刀两断;空钱包被认为是一文不名, 一贫如洗。

4.7 不送双数鲜花

俄罗斯人酷爱鲜花, 赠送鲜花要送1枝、3枝、5枝、7枝、9枝等单枝, 不能送双数的。双数花是送给亡人的。

4.8 不送黄色的鲜花及其他黄色物品

按照俄罗斯的观念, 黄色象征忧伤、离别和背叛。

4.9 不让一支烟

让烟不能递上一支烟, 而要递上烟盒让其取。点烟时忌讳一根火柴或打火机给三个人同时点火。借火时要弯腰对火, 不能将别人的烟拿来对吸。

4.1 0 不提前祝贺生日

俄罗斯人认为, 提前祝贺生日是不吉利的。

5 渗透方式

以上几点差异只是双方众多文化差异之中的一小部分, 也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碰到的、容易产生误会的几个问题。俄语教师有必要在商务俄语的教学过程当中慢慢地、适时地介绍给同学们。比方说, 在授课过程当中, 可以适当扩展一下与所讲内容相关的话题;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介绍一点;可以将这些内容打印出来, 发给学生们, 让他们自己利用课余时间消化吸收……

6 结束语

总之, 要让学生们明白, 要想提高自己的俄语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 不仅要学好商务俄语, 而且还要了解俄罗斯人是如何看待事物的, 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性格特点、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等等。只有这样, 你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曹宝平, 张宇燕.国外的礼仪与禁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1]曹宝平, 张宇燕.国外的礼仪与禁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2]刘佩华.中外礼仪文化比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2]刘佩华.中外礼仪文化比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

[3]孙世权.俄汉民族交际文化异同对比[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3]孙世权.俄汉民族交际文化异同对比[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

[4]王海立.俄罗斯人的性格特征及生活习俗[EB/OL].欧洲旅游网.[4]王海立.俄罗斯人的性格特征及生活习俗[EB/OL].欧洲旅游网.

[5]俄语百科[EB/OL].互动百科.[5]俄语百科[EB/OL].互动百科.

篇3:从我学习俄语说起

上个世纪的50年代,我开始翻译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后来,我自己和我的这项心爱的工作,在我国政治气候的冷冷暖暖中沉浮,经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到1982年,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屡次重印,并收入各种不同的文集和选集中。现在,一个新的世紀开始了,这个译本经过修订,又再版出书,并很快重印。

看来读者是喜欢我的译本的。我为它写的一篇《译本修订校改后记》也受到读者的青睐,已经在一些文集和报刊上几次转载。主要由于我几十年来在《叶甫盖尼·奥涅金》这本书的翻译上所做的工作,以及我所做的其他翻译工作,我被授予“资深翻译家”的称号。作为一个外国文学工作者,能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做出一件有点价值的工作,我当然感到欣慰。

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之父,他的这部诗体小说是19世纪俄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读者喜爱它是理所当然的,我的翻译只是起了一个并不完美的桥梁作用。

我在这里不想多谈这部作品本身的价值,或者我的、其他同志们的译本的短长,而是想要向读者朋友们汇报一下这五十多年来,与我翻译这本书有关的一些细节。虽然其中许多都只是些个人的体验或感受,但是我觉得,您能从中察觉到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国家的某些侧影——

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我在陕西城固县西北师范学院附中(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迁移到后方时使用的名称)读书时,一本上世纪30年代上海出版的,韦丛芜先生翻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很小年纪就爱上了俄国文学。那时我就很想学会俄语,想在将来成为一个俄国文学研究者。后来,到上世纪40年代末,我读到了戈宝权先生主持出版的《普希金文集》,更增加了学习俄国文学的渴望。现在大学里俄语系的学生很难想象,我们那一代人想学俄文和俄国文学是多么的艰难。1948年,在当时蒋介石反动政府统治下,我和几个有同样爱好的同学,在北京西城区宣武门内国会街北京大学四院里,悄悄地自学俄语,不敢让别人知道,因为俄语是和俄国(当时是苏联)、共产党当然地联系在一起的,偷偷学俄语的人被认为就是共产党,抓着就要坐牢的。

1949年2月,北京刚一解放,一切都还没有安定下来的时候,由于十分缺少俄语人才,当时还没公开的地下党组织立刻组织一批北大学生,到老解放区哈尔滨的俄语干部学校去学习。那个学校当时名叫“哈尔滨外国语学校”,是从延安搬过去的。我们几十个人挤在一节没有窗子的铁皮闷罐车里,躺在一堆稻草上,两天两夜到达哈尔滨。同行的同学中,大多数像我一样,作为年轻学生,大家投身新时代的要求都是很强烈的,我们都为自己能够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去老区学习俄语而骄傲。

我在哈尔滨外国语学校读了六个月,掌握了俄语的一些基础知识,还有幸在秋林公司买到一套三大本的,1947年莫斯科出版的《别林斯基选集》和一本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插图单行本。《别林斯基选集》是用粗糙的淡黄色木造新闻纸印的,封面是黑色的粗布,三本书一共三四千页,有好几斤重,字体也不是很美观。《奥涅金》单行本的插图也不很清晰。这说明当时“苏联老大哥”的印刷工业水平并不高。不过,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出版古典作品,也说明他们是重视文化事业的。我当时的俄语水平很低,不能读这些书,但是我坚信自己以后一定能读,也一定要读,便用身边仅有的钱不顾一切地把它们买下来。

到1949年7月,由于关节炎复发,我不得已重又回到北京,再读北大。幸运的是,当时为了适应整个国家迫切的政治需要,从1949年9月起,北大在西语系内开办了俄语组,我就转系过去(我原来读的是法律系),成为北大俄语组(后来成为俄语系)的第一届学生,也是系里的团支部书记。解放初期的大学生都是由国家养着的,但生活相当艰苦。不过,在新中国成立的热烈气氛中,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充满热情、活力和理想。那时我和同班同学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清晨都在沙滩北大红楼和灰楼之间的民主广场上高声地朗读俄语,好像自己多背一页书,祖国的建设事业就多一份力量似的。应该说,当时大学生的思想比现在的大学生要单纯得多,或者说简单得多……

上一篇:急求:演讲稿 欢送初三毕业生下一篇:学幼师学期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