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的恋情词研究

2024-05-09

秦观的恋情词研究(精选5篇)

篇1:秦观的恋情词研究

晏几道与秦观恋情词的对比研究论文

摘 要:本文试就两位词人的爱情词作初步的对比研究,从三部分分析其异同。

一、通过数据分析指出晏几道、秦观的爱情词数量比例,及其各自特点。

二、具体内容上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三、二人爱情词异同原因的分析。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了解到晏几道和秦观爱情词的异同之处,更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词人及其词作。

关键词:爱情词;思想情感;艺术形式;身世个性

一、引言

晏几道、秦观皆为本色的婉约词人,二人历来被研究者相提并论。秦观、晏几道作为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细究二人爱情词作,亦可发现少游、小山的不同之处。

二、思想情感

晏几道的爱情词集中表现在对莲、鸿、苹、云的苦恋情结。其词作无论是写悲感还是写愁怨,都是那样真挚深沉、感人肺腑,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时光能改变一切,却改变不了那份炽热的感情。人可逝,而情可存。但在这股真情的背后,我们却感到了一阵透骨的凄凉和悲苦。

与晏几道不同的是秦观的爱情词中恋爱对象比较泛化。秦观的爱情词有近四十首是写与少女或歌妓相悦相恋的感情的,这些词内容丰富多彩,几乎写出了爱情的全过程。这里有刻骨铭心的单相思,有依依惜别的深情,又有苦苦等待的思恋,每一首词都倾诉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如《满庭芳》(山抹微云)、《鹊桥仙》(纤云弄巧)等等。

三、艺术形式

首先,在艺术方法和表现技巧方面,晏几道和秦观在爱情词中都是专注于抒情,绝少议论,就连叙事也很少见,很少使用典故,尤其不用冷僻的`典故。我们在读二人的爱情词时,看到的大多是词人真实情感的喷发。晏几道和秦观都不是以情节生动、叙事曲折见长,他们都善于用自己的真情实感,以其细腻、轻柔、带有感伤的曲调去歌唱爱情。

二人在抒情方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晏几道的作品大多数都是小令,篇幅短小,而秦观则更多的是运用长调慢词。晏几道在抒情方面,常常是不加修饰,无论心中有喜有忧,有欢乐有忧愁,都是冲口而出,毫不掩饰,朴直中含有深情;秦观则正好相反,更多地采用寓情于景的方式,更加含蓄,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感情。

对比的运用也是晏几道和秦观爱情词中比较常见的艺术手法。对比在两人的恋情词中都是写景物仍在,但情人已失,面对故地旧物,更添心中悲伤。

其次,二人在意象选择上,晏几道和秦观这两位天生心性敏感的词人,都侧重选择一些精致优美的意象。如晏几道词中的“彩云”、“银灯”、“红日”、“绿烟”、“青苔”,秦观词中的“碧水”、“黄云”、“翠竹”、“红英”、“绿水”等等,这些艳丽优美的意象是与两位词人在恋情词中所要表达的或爱恋或思念的情感相符合的。

晏几道的爱情词,大多数是对往昔恋情以及富贵生活的追忆,而这种回忆对生活已经陷入窘境的词人来说,只能是徒增痛苦。这样,他的爱情词就转向求之于“酒”、求之于“梦”。

晏几道不仅仅用“酒”来麻醉自己,更是用虚幻的,最起码是已经不存在的爱情来麻醉自己。在他为自己建造的梦幻王国中,词人仍旧被众多的女性包围着,而且曾经与词人有过交往的歌妓的一举一动在词人的回忆里都被想象成专为自己做出的爱情举动,这些举动又通过词人的想象被放大,晏几道只能用这种办法来维持心理上的平衡。在这些爱情词的表面下,实际上是人生失意后的自卑心理在起作用。晏几道一方面沉浸在往日的富贵生活中,一方面又依靠自己编造出的梦境来麻醉自己。 在意象选择和意境创造上,秦观的词作擅长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风景意象,抒发迁客骚人的深悲巨痛,营造出萧瑟凄厉的意境。

再次,在言辞风格方面,是就二人爱情词的相似点来说的,即二人词皆清丽婉转、淡而有味、意蕴深长。但晏几道和秦观的爱情词也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差异:晏几道词作语言不事雕琢,清刚直露,抒一时之情性,尽显词人真率的个性气质;秦观作品的语言则具有含蓄隐丽的特征,他以温柔婉丽的笔触,对词中的字句多加推敲和修饰,用精美凝练的辞藻传写出凄迷朦胧的意境。

四、身世个性

分析介绍完晏几道和秦观在爱情词上的相似和不同,接下来便要分析一下二人爱情词作形成这些异同的原因。

小晏、少游之所以能成为“古之伤心人”,除了他们都具有锐感多情、婉约纤柔的个性外,还与他们坎坷的生活经历和悲惨的境遇密不可分。在他们的词作中,大多透露着词人的伤逝之痛、身世之悲。

晏几道作为晏殊的幼子,早年过着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而后却家道中落,加之小晏个性耿介孤高,不愿随俗浮沉,官职卑微,竟长期陷入“家人寒饥”、穷困潦倒的境地。且又亲眼见到往昔听歌看舞的好友沈廉叔、陈君龙或病或死,几位红颜知己也纷纷易主、下落不明,强烈的今昔无常、悲欢离合之感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得小晏无处倾诉,只能将词作为自己心灵的避难所,在对歌儿舞女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中寻求精神慰藉。

秦观一生的道路也同样曲折坎坷。秦观青少年时期,慷慨豪隽,强志盛气,慕郭子仪、杜牧之为人,决心“回幽夏之故墟,吊唐晋之遗人”。杀敌疆场、收复故土的愿望却一时不能实现。他虽有用世之志,却因与苏轼的关系,在政治漩涡中几度浮沉,倍尝迁谪、流放、远离亲人等人生的艰辛。秦观在用词抒写自己伤时感世、离情别恨的同时,常把自己屡遭贬谪、宦途失意、苦闷抑郁的身世之感寄于其中,拓深了词的情感空间和意蕴内涵。

共同的痛苦心灵和相似的悲剧命运使小山和少游的词充满了凄婉、感伤的情调。更为相似的是,二人的不少词作都是将自己身世的感慨同女性形象的描绘结合在一起的。他们笔下的女性多为位卑身贱、处于社会底层的妇女,美丽、清纯却又命运悲惨。词人站在同情、爱慕、尊重女性的立场,笔端触及她们痛苦的灵魂,把自己的命运同她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传达着自己的抑郁悲伤之情,将自己辛酸不平的身世之感曲折含蓄地寄托在女性的失意惆怅和男女间的悲欢离合中,而这正是晏几道和秦观爱情词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冯煦蒿庵论词[M].唐圭璋.词话丛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周济宋四家词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4]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5。

[5]黄庭坚小山词序[N].宋代词学资料汇编[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6]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篇2:秦观的恋情词研究

在中国古代文苑里,宋词是一块芬芳的园圃,秦观词则是其中一枝绚丽花朵。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土,今江苏省高邮县人。宋哲宗(赵煦)元佑初,任秘书省正字,兼史院编修官。后眨徙郴州、雷州、腾州等地,五十一岁去世。他一生穷愁潦倒,郁郁不得志。秦观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以文学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与黄庭坚齐名,为其所不及。他留有《淮海词》约90首,《鹊桥仙》、《踏莎行》为其代表作。秦词风格属婉约一派,内容多写柔情,间有身世之感,反映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失意知识分子不幸遭遇,有一定社会意义。四川南充师范学院杨世明先生的《淮海词笺注》,对秦词予以详尽注释和中肯评介。词学专家唐圭璋说,秦观“只顾埋头走自已的‘婉约’之路。诸人之中论艺术造诣则以秦观为最。”

秦词风格柔婉清丽。秦观师从苏轼,却工于婉约词,是其代表人物。秦词没有“大江东去”“把酒问天”的豪雄放旷气势,但是词的艺术造诣很高,词的风格柔婉清丽。所谓“柔婉”,就是既含蓄蕴藉,又缠绵悱恻,有别于健爽和幽雅。所谓“清丽”,就是相对于侬艳,有别于古朴,既有平易风度,又有脱俗姿态。“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即为秦词品格。一是意境凄迷感伤。通过捕捉迷茫凄凉景象,加以渲染描写,注入念远伤怀情感,做到景中含情,形成伤感意境,留有不尽之意。如,“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卅。”(《长相思》)“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满庭芳》)这些景色都最能牵动离愁别恨。与柳永“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典同工之妙。二是比喻生动形象。如,“倚危亭,恨如芳草,凄凄划尽还生。”(《八六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这里不假直说而借助比兴,更显含蓄委婉,余情不尽。三是语言平淡工丽。典雅而平易,精丽而自然,沉着而深厚。多用轻、细、微、软字眼,同要描写的情、愁、思、恋相协调,给人以纤柔、委婉、缠绵、含蓄的感受。如,“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水龙吟》)“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满庭芳》)

秦词内容有新拓展。虽然写作题材上没有冲破“花间”“尊前”的樊篱,但在思想深度上却有发展。与前代婉约词家相比,秦观把过去主要用于“娱宾遣兴”的艳情题材,用来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歌咏男女爱情和婚姻美满,带有严肃的进步意义,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具体表现在:一赞美纯洁久长的爱情,强调心灵的.相通和情感的真挚。二赞尝自由相爱,表现恋爱的执着和婚姻的幸福。三同情怜悯青楼倡女的不幸处境,反映她们追求真爱、厌恶玩弄、需要尊重的心声。四主要描写自已的情感生活,把政治失意渗透于词,“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鹊桥仙》、《踏莎行》最能体现秦词的进步意义。前者描写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赞美久长不衰的爱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感情纯洁真挚,誉为古今之最。后者为绍圣四年(1097)眨徙郴州所作。望桃源,伤寂寞,怨恨愁苦,情上乎辞。特别是“杜鹃声里斜阳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最为凄惋动人,被千古传颂。

篇3:秦观的恋情词研究

满庭芳·晓色云开

宋代秦观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榷,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译文

拂晓的曙色中云雾散净,好春光随人意兴,骤雨才过天色转晴。古老的亭台,芳美的水榭,飞燕穿花踩落了片片红英。榆钱儿像是舞得困乏,自然地缓缓飘零,秋千摇荡的院墙外,漫涨的绿水与桥平。融融的春风里杨柳垂荫朱门掩映,传出低低弹奏小秦筝的乐声。

回忆起往日多情人,邀游行乐的胜景。她乘着翠羽伞盖的香车,珠玉头饰簪发顶,我骑着缰绳精美的骏马,装饰了几缕红缨。金杯里美酒渐空,如花美人厌倦了蓬瀛仙境。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呵,往日同我有多少别恨离情,十年间浑然大梦,屈指算令人堪惊。凭倚着栏杆久久眺望,但见烟雾稀疏,落日昏蒙,寂寞地沉入了扬州城。

注释

晓色:拂晓时的天色。

芳榭:华丽的水边楼台。

蹴(cù):踢。红英:此指飘落的花瓣。

榆钱:春天时榆树初生的榆荚,形状似铜钱而小,甜嫩可食,俗称榆钱。

绿水桥平:春水涨满了小河,与小河平齐。

秦筝:古代秦地所造的一种弦乐器,形似瑟,十三弦。

珠钿翠盖:形容装饰华丽的车子。珠钿,指车上装饰有珠宝和嵌金。翠盖,指车盖上缀有翠羽。

玉辔红缨:形容马匹装扮华贵。玉辔,用玉装饰的马缰绳。红缨,红色穗子。

金榷(què):金制的饮酒器。

花困蓬瀛:花指美人。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瀛州。此指饮酒之地。

“豆蔻”句:化用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意,写旧识的少女。

“十年”句:用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句意,抒今昔之慨。

芜城:即广陵城,今之扬州。因鲍照作《芜城赋》讽咏扬州城的废毁荒芜,后世遂以芜城代指扬州。

赏析

秦观善于以长调抒写柔情。这首词记芜城春游感怀,写来细腻自然,悠悠情长,语尽而意不尽。此词的情调是由愉悦转为忧郁,色调从明快渐趋暗淡,词人的心情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换而在起着变化,却又写得那样宛转含蓄,不易琢磨,只好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了,“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词的上阕写明媚春光。“晓色云开”三句,奠定了春日清晨的明朗基调。雨过天晴,晓云初霁,春光如此美好,令人欣欣然以为春天是多么地随人心意。接下去春日明丽景象,从游赏于春色中的人眼中一一展现,如电影之特写镜头联翩而来:本来苍凉的古时台榭,在这姹紫嫣红时节,也显得春意盎然,似乎散发着无限的生机;飞燕自由地上下翻飞,不时地碰触到柔嫩的花瓣;串串榆钱愉快地随风飘舞,似乎直到舞蹈困倦了才从树上飘落下来;秋千高荡,但见外面绿波荡漾,几与桥面相平。此处写景,颇见功力。以苍凉古台写春,更见春色之明媚;飞燕、榆钱不但是组成春色的一道风景,更是与人一样为春沉醉的精灵。他们或不时碰碰花瓣,或在风中舞蹈,既见此物形态,更见万物心情之明朗;而写秋千则暗示出荡秋千之人,暗转人庭院、花园中的春色和春色映照下的佳人。“东风里”三句,由写景过渡到写人,却写得极有韵致。朱门之内,绿柳掩映下,红妆少女弹奏着秦筝,秦声悠扬,令朱门外的人心动神驰,想象联翩。

下阕写昔日行乐与当前寂寥寡欢之情。“多情”四句承接上阕写游乐场景。作者用极为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春游之乐。华贵的马车,华美的马匹,只从游乐时所用舟车的不凡,就已经令人想见其冶游盛况了。古时出游,女子多乘车,而男子多骑马。典型的代步工具的渲染,让人想象男女同行远游之乐。“渐酒空”句,将许多行乐场面省略,而从行乐之结果来写冶游时间之长和游乐之尽兴。“豆蔻”三句,急转直下,点出以上所写盛况美景,都是前尘旧梦。而如此丰富的内容,用杜牧诗意表现,用典贴切,辞约义丰。“堪惊”两字,黯然神伤,用在此处,有千斤之重。结末三句,转写面前萧瑟景色与忆旧者怅惘之情。凭栏久立,抚今追昔,十年人世遭际令人感叹无已。而眼前只见淡淡的落日,疏疏落落的烟雾,如此凄凉景物,与人物悲苦心情合二为一。随着夕阳西下,伤感的人与夕阳一样孤独落寞。

全词结构精巧,形容巧妙,语言精练生动。景随情变,情景交融,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从结构上分析,这首词有三条结索交织构成。第一条是时间线索,以清晨雨过天晴开始,到黄昏的疏烟淡日结束,中间于描写景物之中点出酒空花困的午时情怀。第二条是游历所经的线索,从古台到横桥,从朱门到芜城凭栏,将一日游赏展现出来。第三条是情感线索,从清晨出发时的逸兴满怀,到中午时分的意阑无绪,再到日暮时分独下芜城的寂寞无聊,将词人游赏因所见所闻而产生的情绪变化展现出来。虽然进行艺术分析时,可以清理出这么许多条线索来,但是,由于词人熔裁得体,使三条线索浑然融为一体,不仅没有造成滞碍之嫌,反而使词风更趋婉约,词情也更有风致了。

创作背景

篇4:秦观的恋情词研究

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

宋代秦观

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

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拚。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译文

在夜里酒醒了无梦境,周围一片清静,起来因忧愁而倚靠栏杆。夜深天寒,晶莹的露珠不断滴落,冰冷的秋雨落到荷塘的芙蓉花上,就像清泪未曾干过。

想起与佳人一别之后,彼此音信全无,虽然身体不断地消瘦下去,但还是难以放弃思念。夜已更深,高悬的明月不知不觉地已经移过红楼十二间了。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汲古阁《宋六十家词》本《淮海词》调名作《采桑子》,注云:“元刻丑奴儿。”

阑干:即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芙蓉:荷花的别名。

音尘:音信,消息。

难拚(pàn):犹难舍。

无端:引申指无因由,无缘无故。

创作背景

此词的作者是秦观还是黄庭坚,尚有争议。根据词意,此词是作者在一个月夜里醉酒之后因思念佳人而作,其具体创作年份不详。

赏析

这首词抒发的是多情才子月夜相思的别情愁绪。起首二句点出时间是在深夜,隐含的背景是在酒醉之后,交代的事情是“清无梦”和“愁倚阑干”。用“清”字描写夜深人静酒醒之后神志的极端清晰和周围环境的极端宁静,见出词人当时索寞无聊的意绪。“无梦”二字,十分准确地描绘出酒醒之后神经依旧麻木思绪却骤然清醒之后,脑海里出现短暂的思维空白时的惶恐、无聊和失落。

接下来两句写倚阑干时所见。“雨打”一句,化用唐代白居易《长恨歌》诗意:“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而抒情色彩更浓。这两句写景,实际上饱含着作者的`主观色彩。

过片交代愁因:与佳人一别之后,彼此音讯全无,而一片痴情,却日甚一日,纵然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瘦损不堪,也毫无衰竭之势。“瘦尽难拚”,可见出其愁情的深挚。

篇5:秦观的诗

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望海潮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望海潮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

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

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

望海潮 洛阳怀古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

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忆误随车,正絮翻蝶舞.

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

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喈.烟暝酒旗斜,

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水龙吟

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

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

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鸯.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

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

春风十里柔情,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木兰花慢

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吟鞭醉帽,时度疏林.

秋来政情味淡,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

渔村,望断衡门,芦荻浦、雁先闻.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萍,

凭高正千嶂黯,便无情到此也销魂.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

好事近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骄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浣溪沙

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如梦令

遥夜沈沈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如梦令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如梦令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调笑令

心素,与谁语,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

精爽随君归去.异时携手重来处,梦觉春风庭户.

阮郎归

褪花新绿渐团枝,扑人风絮飞.秋千未拆水平堤,落红成地衣.

游蝶困,乳莺啼,怨春春怎知.日长早被酒禁持,那堪更别离.

阮郎归

宫腰袅袅翠鬟松,夜堂深处逢.

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

身有限,恨无穷,星河沈晓空.

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

阮郎归

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

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余.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

阮郎归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调笑令

辇路,江枫古,楼上吹箫人在否?菱花半璧香尘污,往日繁华何处?

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

调笑令

肠断,绣帘卷,妾愿身为梁上燕.朝朝暮暮长相见,莫遣恩迁情变.

红绡粉泪知何限,万古空传遗愿.

调笑令

恋恋,楼中燕,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空锁楼中深怨

.春风重到人不见,十二阑干倚遍.

调笑令

柳岸,水清浅,笑折荷花呼女伴.盈盈日照新妆面,水调空传幽怨.

上一篇:勿忘我的花语是什么下一篇:特产公司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