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妹三难秦观的历史典故

2024-05-04

苏小妹三难秦观的历史典故(通用4篇)

篇1:苏小妹三难秦观的历史典故

苏小妹三难秦观的历史典故

传说苏轼的妹妹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她从小习读诗文,精通经理,是个有才识的女辈。小妹十六岁时,上门说亲的人很多,小妹因为自己年纪还轻,不准备过早结婚,力争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东西,因此对前来说亲的人非常讨嫌,但又不能贸然失礼。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要求所有求婚者答三道题,答对了,就嫁给他。

就在大家都为苏小妹的婚姻着急的时候,苏轼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秦观,秦少游。秦少游是今天江苏高邮人,出生在一个家道已中落的地主家庭,田园收入不足以自养。少年时期也曾在扬州、越州一带与一些歌妓,“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秦观在宋哲宗元丰五年和元丰八年两度入京应试失败,元佑五年他第三次进京,这次多亏了苏轼,得以及第并留京五年提任大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从此他和苏东坡的关系介于师友之间,秦少游也就经常出入苏家,青春年少的秦少游慢慢地引起了苏小妹的注意,那天她在哥哥那里看到了秦少游的诗文,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十分少见的事,苏家父兄便心里有数,于是积极设法来促成这段婚姻。

只要苏小妹这边没有意见,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自然是无话可说,于是苏门四学士之中的另一位黄庭坚作了个现成的媒人。由于秦少游尚无一官半职,而三苏已是声名赫赫,婚事自然在苏家主办。一般来说新婚之夜,新娘子都只会在羞涩、喜悦和焦急的等待中,坐以待毙式地等着新郎官去征服,可机灵古怪的苏小妹却别出心裁,在占尽了“地利”和“人和”的情况下,于迎亲当夜,题写三首诗句,要求少游对答,答对方准进入洞房,否则罚在外厢读书三个月。

第一首: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少游想道,我曾假扮做云游道人,在岳庙化缘,去看苏小姐。此四句乃含着“化缘道人“四字。遂于月下取笔写诗一首于题后云: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句前一字亦合成“化缘道人”。

第二首: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少游见了,略加凝思,一一注明。第一句是孙权,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

第三首:闭门推出窗前月。

少游看后左思右想,不得其对。正好东坡前来打听妹夫消息。望见少游在庭中团团而步,口吟“闭门推出窗前月”七个字。见庭中有花缸一只,贮满清水,少游步了一回,偶然倚缸看水。东坡望见,触动灵机,就地下取小小砖片,投向缸中。激起水点扑在少游面上。水中天光月影,纷纷淆乱。少游当下晓悟,遂援笔对云:投石冲开水底天。

少游绝非浪得虚名之辈,他凭借自己的才思,闯过了三关,终于可以入洞房和苏小妹共渡良宵了……

篇2:苏小妹三难秦观的历史典故

在追随他、爱戴他的男人中间,有四位最有名,一个是黄庭坚,一个是秦观,还有两个分别是晁补之和张耒,他们四位号称“苏门四学士 ”。在这“苏门四学士”里,那最有名的又要数秦观秦少游了,根据民间的说法,他不仅是苏东坡的学生,最后还娶了苏家的苏小妹,成了苏东坡的妹夫。

但事实上,要按照民间传说中人物关系的逻辑来看,秦观不应该是苏东坡的妹夫,而应该是苏东坡的姐夫。

有人听了这话会奇怪了,不是说秦观最后娶的是苏小妹吗?也就是说他老婆是苏东坡的妹妹啊,这当然应该是妹夫,怎么倒成了姐夫呢?

这就要说到苏小妹这个人和“苏小妹”这个称呼了。

一般的说法是历史上并没有苏小妹这个人,这纯粹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包括她和秦少游的爱情故事也纯属是子虚乌有。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或者说,其中的虚实成分应该怎么来看呢?

文学史上评论《三国演义》有一个说法叫“七实三虚”,意思是说《三国演义》所描写的三国的事情与真实的历史比起来,有七分是真实的,而有三分则纯粹是虚构的。我们套用这个说法,民间传说的秦观与苏小妹的故事,那应该是“一实九虚”。也就是说,有九分确实是纯属虚构,但有一分还是有据可查的。这九分当然就是民间传说中“苏小妹三难秦少游”的姻缘故事,而这一分则在我们刚才所说的“苏小妹”这个名字和这个人上。先来看这一分实,也就是苏小妹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鲜明记载苏小妹与秦观的故事的是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书中第十一卷的一篇故事就叫“苏小妹三难新郎”,这篇话本小说里说苏洵“又生个女儿,名曰小妹……因她父兄皆有才学,所以近朱者赤”。注意,“因他父兄皆有才学”就是说苏小妹是苏轼与苏辙的妹妹了。可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有的人对此是持坚决否定的态度的。因为据考证,苏轼和苏辙兄弟根本就没有妹妹。所以明朝单宇的《菊坡从话》就说:“人言无苏妹 ”,就是说根本就没苏小妹这个人。甚至连现代的《辞海》里也明确地说:“苏小妹,文学故事人物。相传为苏老泉(苏洵)女,东坡(苏轼)之妹。”既然说她是 “相传”,是“文学故事人物”,也就是明确地说历史上是“查无此人”了。

但有的人却不这样认为。即使是剔除文学创作,历史上也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比如南宋人张邦基的《墨庄漫录》就说过:“苏氏丞相子容妹……有词作行于世,或以为东坡女弟也。”“女弟”就是妹妹,那就是说苏轼是有个妹妹的。而苏东坡在自己的一篇文章《祭柳子王文》中也曾经提到:“欣然二孙,则谓我舅。”就是说有两个好孩子,喊我舅舅,这是让我很高兴的事儿。当然喊舅舅那不一定就是妹妹,也可能是姐姐,那么苏东坡到底有没有姐姐或妹妹呢?

经后人考证,喊他舅舅的这兄弟俩还真是他妹妹的孩子,不过这不是他的亲妹妹,而是他二伯父、苏洵的哥哥苏涣的幼女,小名叫小二娘,也就是说是苏轼的堂妹。她虽然也能算得上是个“苏小妹”,但所有历史典籍中并没有什么对她才学或才情的描述,更和秦观秦少游没有半点关系,所以她不应该是后人传说中所说的那个“苏小妹”。

那还有没有其它的“苏小妹”呢?

还有一个!

首先要来看,苏洵到底有没有女儿?事实上是有的,还不止一个。北宋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在为苏洵写的墓志铭上就说苏洵“三女皆早卒”,也就是说他有过三个女儿,不过死得都蛮早的。其中最小的这个女儿,小名叫做“八娘”,就是她,又被叫做苏小妹。

可有人反对说,这不对,因为这个八娘比苏轼还大着一岁呢,怎么着也应该叫苏大姐,或者小姐姐,而不是苏小妹吧?

这就牵扯到一个误区了,那就是后人看待“苏小妹”这个名字的时候,往往是拿苏轼和苏辙兄弟来作参照系的,也就是说因为她应该是苏东坡的妹妹,所以她才能叫苏小妹。当然这是由于话本故事流传的影响,话本里就说苏小妹就是苏东坡的妹妹,所以我们想也不想,自然就接受了这个说法,然后它在我们的脑海里就成了一种潜意识,认为苏小妹当然就是苏东坡的妹妹。可事实上,我们从生活的常识出发,知道一个家庭中若有几个女儿,那么最小的女儿当然是可以被称之为“小妹”的,哪怕她还有弟弟,在父母的口中,或者在家庭其它长辈成员的口中称其为“小妹”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儿。也就是说,即使这个八娘是苏东坡的姐姐,她也是可以被称为苏小妹的。这也就是说,“苏小妹”这个称呼乃至“苏小妹”这个称呼所指的那个人物原型,我们不能武断的说历史上就是没有过。

篇3:苏小妹三难秦观的历史典故

谜语是这样的:何水无鱼?何山无石?何树无枝?何子无父?何女无夫?何城无市?按序每句打一字,六字能拼成一句很浪漫的话,是什么?

男子四处求助,也没有得到最佳答案。后来新闻被网易转载,引起网友们的极大关注。大家纷纷出谋划策,踊跃猜谜。谜底丰富多彩,最佳三种如下:

1.与你地老天荒。理由是:雨(與)水无鱼,泥(你)山无石,低(地)树无枝,老子无父,天女无夫,荒城无市。很多人认为该想法浪漫极了。

2.请你别嫌弃我。理由是:清(请)水无鱼,泥(你)山无石,别墅无枝,仙(嫌)子无父,弃妻无夫,饿(我)城无市。

3.泪冰玉珠修长。理由是:泪水无鱼,冰山无石,玉树无枝,珠子无父,修女无夫,长城无市。

第三条分析是江苏无锡的一位网友,大家最为叹服。他认为该字谜来自于南宋词人林訾殊的一首词《西江月》:暮雨丝丝迷眼,凛风道道穿心。烛火阑珊映孤芳,锦绣思归雁忙。执手却道无言,相望竟觉心伤。惊雷崩落梦已惘,泪冰玉珠修长。

这首词讲的是:一位妻子等待出征的丈夫如大雁般回来,因此在风雨交加之夜忙着绣归雁图,结果竟睡着了,梦里两人相见,尚未言语却被雷声惊醒,于是泪如雨下……

这样的深情,令人动容,不禁让人想起昔日苏小妹三难夫君秦少游的佳话。

南求学,北求学,小学大试授太学,方娶新娘。

东厢房,西厢房,旧房新人入洞房,终生伴郎。

这是苏小妹在洞房里为难洞房外的新郎时两个人做的对子。此对过后,小妹亲自开门迎接夫君,两人欲喝交杯酒,小妹仍不服输:

酒过三巡,交杯换杯干杯,杯杯尽在不言中。

此联一出,少游沉思良久。小妹也不打搅,只是五指在桌上点了一下。少游看看满桌的佳肴,恍然大悟:

菜过五味,形美色美鲜美,美美都在心中留。

少游以菜喻人,小妹边羞边喜,喝下交杯酒。不觉间月上中天,少游执手小妹,四目相对,喜不自胜。小妹含羞出了最后一联:

小妹虽小,小手小脚小嘴,小巧但不小气,你要小心。

少游焦急了一阵子,看到小妹也心生悔意,不由心动,随口对道:

少游年少,少家少室少妻,少见且又少有,愿娶少女。

这昔日“三难夫君”,久久“后无来者”,以为那是明日黄花罢了,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古典深情在当代的回响。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看完开头的谜语后有独辟蹊径的理解,也可以告诉我们。

本刊原创

篇4:苏小妹三难秦观的历史典故

秦观老婆是谁?

首先是正史派的出场,翻阅相关历史记录,可以查出秦观的老婆姓徐,名文美,是一大富商的女儿,从秦观的后世之作中可以看出,他对徐文美的确是没有半分爱情成分在里面的。年轻的秦观,可谓是英俊不凡,风度翩翩,惹得无数少女怀春,只为一睹真颜。但秦观少时家境不好,人们猜测秦观之所以娶徐文美为其可能是金钱利益的结盟而已,这也是符合秦观的爱情观,也是后世之作中鲜少提及其发妻的主要原因。

正史派还未离场,野史派就忙不迭的入场了。野史派说秦观一生最唯美的就是他的婚姻,他的爱情了,他的老婆其实是他师父的妹子,也就是苏小妹。秦观尚未成名之时,曾拜苏轼为师,苏轼有一聪明伶俐的妹子,秦观在与其相处之中,深深被她的美貌,她的`才华所折服,相当于是对苏小妹一见钟情,二见倾心。而秦观的才气,才情和英俊的外貌也引得苏小妹的垂青,郎有情来妹有意,在父母师父的主持之下,也就自然喜结良缘,成就一段佳话了。

为严谨着想,显然是正史派的理论更经得住历史的盘查;但为浪漫着想,人们往往更情愿相信野史派的说法,苏小妹才是秦观的一生佳偶。

秦观是北宋著名大文豪苏轼的弟子,而在“苏门四学士”中,秦观也是名气最大的一位。苏小何许人也?相传是苏轼的妹妹,这位苏小妹聪明伶俐,深得父母的喜爱。而苏小妹和秦观的故事最早源自于明代冯梦龙所写的《醒世恒言》一书。

秦观与苏小妹

其中有一篇著名的故事讲述的是“苏小妹三难新郎”,而文中这位新郎,就是秦观。话说,苏小妹不但长得美丽,并且才华横溢。苏小妹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后,前来求亲的青年才俊们趋之若鹜。苏小妹的父亲决定举办一场比文招婿,如果苏小妹看中哪位青年才俊的文章,那么他就有幸成为苏小妹的丈夫。前来参加比赛的人非常多,苏小妹收到了多篇文章,其中很少有苏小妹喜欢的。当苏小妹看到秦观文章时,心情大悦。她认为除了哥哥苏轼和苏辙外,秦观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于是,苏小妹决定嫁给秦观为妻。俩人拜堂成亲后,苏小妹在洞房花烛之夜,又以三副对联为难秦观。幸亏秦观才气颇高,加上苏东坡的帮助,很快就对上了苏小妹的对联。此后,俩人生活十分幸福。

“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在民间有很高的传唱度,一方面因为百姓都喜欢听才子佳人的故事,二是因为人们对秦观风流倜傥的性格非常认同,更加觉得才子和佳人正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三是苏轼重视秦观是世人都知道的事情,为了使这份情谊永久地发展下去,秦观娶了苏小妹,两家更加亲上加亲。

秦观简介资料

1049年,秦观出生在江苏高邮,因其年少时就天资聪颖,且读书刻苦,喜欢阅读书籍。而且,小小年纪的他,就有了远超常人的阅历。秦观一生可以说仕途坎坷,身世悲怆。

1068年,秦观亲眼目睹了水灾发生,大量难民死的死,伤的伤,家庭支离破碎的情形随处可见。有感而发的秦观就作出了《浮山堰赋》、《郭子仪单骑见虏赋》。

1078年,秦观在徐州与苏轼相见,两人同游浙江诸地,有了深厚的友谊。1084年,秦观通过苏轼的举荐,与王安石相识,受到两人的鼓励后。秦观发奋读书,再次进京赴考。

1085年,秦观中了进士,出任定海主簿。后因功绩和苏轼的举荐,被任命为太学博士。1091年,秦观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三人共在国史院编修,四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上一篇:以数控实训为题的心得体会下一篇:风热感冒可以喝姜汤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