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听课笔记

2024-05-06

地球的形状听课笔记(共8篇)

篇1:地球的形状听课笔记

听课记录

时间:2015年4月8日上午10:00第三节 地点:泉州培元中学初一(5)班

科目:地理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 主讲人:郭国金 听课人:何培煌 教学实录

复习(读书),课前五分钟

(展示)

1、google earth 数字地球;

2、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讲述)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麦哲伦环球航行

(读图互动)学生看图回答:麦哲伦环球航行经过的海洋、岛、海峡

(思维拓展)教师演示:手受伤了,缠胶布,一圈又一圈,能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 活动

1、下面的事例能够作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吗 实验活动(1):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桅杆,再看到船身。

在地球仪上演示一只小船从下到上沿地表海洋驶上来,让学生观察过程。从而得出结论:地球是球面。

(思维拓展)教师补充:在地球上任何一个海边都是先见船桅,再见船身,从而得出地球是一个球体。实验活动(2):月食

展示月食照片,引导学生推测地球的形状。(学生回答地球可能是球体)

(思维拓展)教师补充:我们不是根据一次月食,而是多次月食的照片。讨论(3):还有其它的例子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吗? 学生:坐飞机,飞得越高,看同一事物大小不同。学生:站得高,看得远。(学生讨论较为热烈)

(思考)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这一过程有什么感悟。(学生回答能发自内心)(展示)地球形状的图片。

(通过讲述引入北极、南极、赤道的概念)

(小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指出极半径与赤道半径有差距)(提问)我们怎样来描述地球的大小?(教师从人的大小引导学生思考)

小结:平均半径6371千米,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指出高度相当于1亿6千万个中信广场的高度)

(引入)地球太大,怎么研究它?(观察)地球仪

(教师边指地球仪边讲地球仪上有什么)(提问)地球仪上如何表示位置?

(引导学生发现地球仪上有经纬线)■ 活动

学生先在地球仪上找经纬线。布置课外活动:

1、做乒乓球地球仪。(过程参照书本第4、5页)

2、做纸壳地球仪。发制作指南。强调制作时间和要点(标出经纬线)。(学生表现兴趣很大)

3、老师小洁听课内容 听课点评:

第一,新课引入直接,开门见山地向学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任务清晰,目标明确。第二,语言通俗易懂,娓娓道来,轻松惬意。听郭老师的讲课,不觉得累,在他轻松生动的讲解中,时间慢慢溜过而不觉。

第三,难点知识的解释到位。如在讲解如何比较气压高低时,这是学生在本节书中的最大难点,郭老师特别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点,在图中加以特别标示,难点迎刃而解。第四,形散而神不散。一节课中,郭老师娴熟自如、滔滔不绝,带领学生遨游于地理知识海洋。

商榷:可否增加师生互问互答环节,多创造师生思想碰撞的机会,在轻松中营造活跃的课堂。另外,个别图的文字处理可以更清晰些。

篇2:地球的形状听课笔记

教材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周围常见的运动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探究方法认识地球运动的有关现象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更关注学生对相关科学史的了解及对地球仪的认识。教会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2、能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认识地球的形状。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够感受到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艰辛,明白好奇心、想象力、持之以恒等情感对科学探索重要性;

2、感受科学技术在探索地球奥秘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教学难点: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教学准备:

教师:地球形状的相关多媒体资料、地球仪等。学生:课外查阅有关地球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二、师:同学们,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

三、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球形)

四、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可是人类在探究认识地球的形状时却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那么人类究竟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 1 的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今天就踏上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旅程吧!

五、【设计意图:利用问题引入,利用学生的前概念,使科学课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这样就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要探究的问题兴趣盎然地进入新课的探究。】

六、【点评:以问题引入,联系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成功的伏笔。】

七、二、探究新知:

八、师:同学们,古代人谁也没见过地球是什么模样,人们只能看到一望无际的陆地和无边无垠的海洋,猜想一下,他们可能会把地球想象成什么样的呢?(板书:古代)

创设情境:古代生产力极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人们活动的空间极其有限,在这样环境下生活,人们会对地球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九、生:猜想古人是如何想象地球的。

十、【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古代人,产生情感体验,理解当时对地球形状的懵懂认识;同时也是对古代人猜想地球形状的猜想。】

十一、师:课前我让同学们收集一些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一些资料,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古代人是怎么认识地球的?你们怎么评价他们的这种观念呢?板书:猜想——有根据的猜想。

十二、组织小表演:

十三、(烈日下父女耕地)

十四、父:(边耕地边擦汗自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十五、女:(望头顶烈日说)父亲,太阳又当头照了,擦擦汗吧,它每

十六、这天就好像一口倒扣着的大锅啊。

十七、父:聪明吾儿,那你再看这平坦的大地又像什么?

十八、女:(略思索)像方正的木板。

十九、父:对,正如书中所云:“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二十、画面(2)(点击鼠标出示,下同)《天圆地方》图(见课本44页。)。二

十一、女:如果天是一个罩着大地的圆盖,而地是一个方正的木板,那圆 2 盖与地的四个角怎么合得拢呢?父:这……这位小妹妹的疑惑的确是个难题,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很多现象说明大地并不是直觉得那么平.人们对原有的关于地球的结论开始产生怀疑,做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开始认为地表可能是个曲面,如我们祖先就认为:大地像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得出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假设。这就是“盖天说”。介绍“盖天说”.(课件示)除此之外还有“浑天说”它是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提出来的。

二十二、生:交流评价

二十三、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人民也对地球的形状产生过多种猜测与说法,比如:古印度人认为大地像一块大圆饼,被三只巨大的站在神龟背上的大象驮着;古巴比伦人认为大地如龟背隆起的空心山,四面环绕着海水,天空是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古希腊和古罗马人认为大地像一个巨大的盾牌,它的四周被浩渺无际的大海所环绕;此外,还有其他种种假设与猜想。二

十四、【设计意图:搜集科学信息资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和方式。培养学生查阅、搜集整理获得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古代人认识地球的评价,使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表达自己的观点。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十五、【点评:创设情境为学生进行探究提供了适宜的空间环境,通过小表演、汇报信息等活动促使学生对古人猜想地球形状进行猜想,加深情感体验,并试图寻求搜集信息、寻求证据来解释、验证自己的猜想。使得科学探究活动连贯有序进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和交流表达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

二十六、师:同学们,当你站在大海边,看到远处的船只向你驶来,你通常看到的是什么现象?当船只离开港口远航的时候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呢?这个现象会使你产生什么想法呢?

二十七、生:借助生活经验思考问题,尝试解释现象。

二十八、师:那么我们就来一次模拟实验,我们让你叠的小船在地球仪上航 3 行,看看是否和我们刚才讨论的结论一样。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要求:站在海边的人观察时眼睛要平视地球,而开船的人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慢慢体会。两个角色每个人都要扮演一次。

二十九、生:模拟实验师:我们再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用同一方法观察,看看和刚才有什么不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进行对比实验,思考总结。

十、【设计意图:设计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让学生对古代人通过船只航海的现象产生直接体验,创设情境重在情感体验,同时习得相关的知识技能。】

十一、【点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模拟实验加强学生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丰富并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猜想一步步走向现实,促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保持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兴趣。】 三

十二、师:正是有了这些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人,又将认识地球形状的程度加深了,从而出现了一些勇敢的航海家去探索和实践,来证实我们刚才的猜测。板书:探索与实践 三

十三、师:谁来讲航海家的故事?

十四、生:利用搜集来的资料讲故事。(课件辅助)

十五、师:正是因为麦哲伦的勇敢的实践他坚信地球是球形的这个信念,人类才第一次验证了这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人们才一致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地球”,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这个伟大的旅程?那还等什么,快开动你的小船,在地球仪来一次航海旅行吧。三

十六、生:模拟环球航海旅行。

十七、师: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板书:现代

十八、讲述人类航天航空事业发展,在太空看见的地球形状。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以及我国神

五、神

六、神七载人航天飞行时有关地球的资料等情况。三

十九、师:你们对现代人类探索地球都有一定的了解吧,所有这些探究成果的取得都没有离开人们的细心观察、大胆猜测、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没有离开科学技术的支持。板书:精细观察 勇于探索 科技发展

十、【设计意图:以上活动是将猜想、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究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四

十一、【点评:通过讲述麦哲伦航海故事,联系现代科技发展提供的有力证据,使学生对地球形状得到明确的认识,学会了探究的方法,了解了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科学发展史。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仅能促进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而且促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养成了科学精神。】 四

十二、3、课堂总结:

十三、师:这节课我们虽然只用了四十分钟的时间,却经历了人类从古至今漫长的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谁能概括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的过程。

十四、学生总结概括,教师画出重点词:猜想——实践——精细观察 四

十五、【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科学结论,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一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究历程;二是反思本课学习、探究活动的经历。】

十六、【点评:整体总结,使学生对本课的探究过程有个完整的认识,理清了探究的脉络,进一步认识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曲折历史。】 四

十七、4、激发兴趣

十八、师:人类认识地球的大小也同样经历了这个过程,时间关系在这里就不细细品位了,回去自己查阅资料。

十九、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此时此刻有什么感想呢? 五

十、生:谈出自己这节课的体会。

十一、【设计意图:通过谈感想体会,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和这节课所获对今后的自行探究有些启发和鼓舞,以激发他们的科学情趣。】 五

十二、【总评:本篇教学设计,教者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认真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适当补充了课程资源,较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了小表演、合作学习等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引人入胜,整个课堂教学遵从“科学猜想 搜集整理信息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这一主线,结构严谨,给学生以很大的时间和空间,探究过程细致、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板书设 5 计:

十三、地球的形状

十四、球形 古代:猜想——有根据的猜想——探索与实践 五

篇3:地球的形状听课笔记

如何使学生基于科学笔记进行科学学习, 在单元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有质量的科学笔记, 通过记录科学笔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对某一单元的核心概念与大概念形成深度的理解性学习?以单元学习作为一个整体, 将教学活动的关注点从一堂课延伸到整个单元的学习策略包含三个方面:记录什么?怎样记录?如何利用科学笔记帮助学生形成并理解概念?那么什么是科学笔记呢?我们所说的科学笔记是指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形成的科学记录本、班级记录表等文本记录。这些记录组成部分包括:正在调查的问题;科学这一领域先前的知识;预测;实施调查的计划和要使用的材料;观察和数字的记录 (文字、表格、图、说明等) ;结论;新问题;关于学到了哪些新观点和存在什么挑战的思考。教科版科学五下《地球的运动》单元一共有8课, 这8课内容前后联系紧密, 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 第8课学完之后, 对于整个单元的内容也有了一个回顾与小结。在教学中, 我进行了科学笔记的指导, 每人一本科学笔记, 每个学生都进行记录。如在《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的记录中, 首先明确记录的基本格式 (日期、记录人、课题) , 这是每一次记录都需要学生做到的, 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一课在单元中的作用, 不断补充, 修正之前的记录, 在单元学习中形成科学笔记。学生通过写进行思考, 通过记录不断地进行表达, 通过记录来建构理解, 并利用科学笔记促进学习。

一、科学笔记从单元起始课开始

在单元的起始课, 鼓励学生运用“头脑风暴”, 强调持开放的心态、不做批判的接受各种观点, 努力把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的观点联系起来。学生在“头脑风暴”中可以毫无保留地表达对一个主题知道什么, 在思考什么, 完全外化各自的前概念;在探究过程中充分表述自己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让其他小组的同学知道自己小组是怎样探究的, 又发现了什么;在探究之后, 交流“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想继续研究?”

二、科学笔记在单元学习中发展

在单元学习中, 通过建立科学笔记, 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当现有的证据不足以说明哪一种解说是符合真实情况的, 所以4种假说暂时都是正确的。学生通过探究获得哪些证据, 能够证明什么?那么我们的研究就到这里, 而不是靠老师提供什么, 接受老师的一种结论, 这也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思想。随着后续研究的继续, 学生获得的证据越来越多, 一些不符合真实状况的也就能逐渐排除。这就是用证据来说话, 而不是老师来说, 或者是专家来说, 学生的科学探究需要这样一种证据意识。如第二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的教学, 哥白尼的研究是基于观察和数学计算, 所以这一课的记录中安排了如下的内容:

通过对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的回顾, 找寻证据, 对第一课的四种可能的假说进行修正, 排除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太阳围绕地球转的假说;在《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学习中, 认识到地球在自转, 进一步排除第一课的假设;《谁先迎来黎明》、《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两课的研究之后学生在科学笔记上记录下了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球围绕地轴转动、地轴倾斜着指向北极星;第6课《地球在公转吗》中通过研究“恒星的周年视差”认识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 从而确定《昼夜交替现象》一课中的四种假说, 最后只有“地球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通过“四季的成因”、“极昼与极夜”现象的研究, 进一步认识地球公转时的特点。在《地球的运动》一个单元的学习中, 研究不断进行, 笔记不断发展, 学生的认识也逐渐清晰。

三、科学笔记在单元小结中完善

头脑风暴呈现的是学生在进入某一主题时的状态, 属于前测;在后续的学习中对先前记录的改正、改进或删除, 这一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对概念的修正与建构, 在单元学习的最后对单元内容进行总结。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 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 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为了使学习有意义, 学生把整个单元的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 形成图示, 这就是建构概念图。如在《地球的运动》单元, 让学生进行这样的总结, 使整个单元的学习脉络跃然纸上。

在单元笔记的最后进行这样的总结, 使科学笔记结构完整, 单元学习的内容条理清晰。

四、科学笔记在使用中提升

科学笔记为什么而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笔记, 通过写来思考, 通过记录不断地进行表达, 通过记录来建构理解。科学笔记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习, 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策略, 在单元学习中要发挥其作用, 促进理解性学习的形成。

1. 科学笔记让学生学会表达。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在知识尚未形成之时就开始尝试进行表述, 并一直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当学习者开始清晰表达某个知识时, 他们也就真正学会了。学生表达得越充分, 就越能展示错误概念 (迷思概念) , 使教师有机会了解学生的思维。

2. 科学笔记让学生学会分享。

科学学习需要有参与意识。参与指的是拥有一部分, 参加一部分或者与他人分享。“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一种新的学习观, 学生不可能“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的所有过程, “边缘性”参与之后就需要“分享”。如《昼夜交替现象》教学中, “地球和太阳怎样的运动, 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其实可能会有十几种, 但学生独立想到的最多的也只有三种;在探究环节, 受到时间与个人偏好的影响, 一个小组只能从整理的假设中选择部分进行验证性探究;研究之后, 由于考虑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产生的新的想继续探究的问题又各不相同。学生在分享中促进概念的生成与认知水平的提高。

3. 科学笔记让学生学会反思。

学生主动去分析自己的知识状态, 这样一个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过程对于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在《昼夜交替现象》一课中, 学生在探究环节对本课的学习进行了反思性的记录, 但是大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地记录了“我知道了四种假设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这样的反思是低层次的。怎样提升学生反思的层次呢?这就需要对学生的反思进行指导与训练, 可以引导学生从这样一些方面去思考:“你想检测什么?”“主要的观点是什么?”“这与你的生活有什么关联?”“什么地方是你不理解的?”从而使学生准确地运用科学语言清晰地组织数据、表达观点、阐述理由。

强调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探究活动已引起大家的重视, 单元前后的关系非常紧密, 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逐渐形成概念的转化与生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往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这更接近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 这样的安排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长期学习的观念。

摘要:在单元学习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进行记录并建立科学笔记, 可以让学生来对科学概念和先前的错误概念加以鉴别, 并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学生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反思, 学会发现各种观点或证据方面的不足并能够找出原因, 进而对各种观点进行修正和完善, 使自己准确地运用科学语言清晰地记录现象、组织数据、表达观点、阐述理由、进行推理等, 达到理解性学习, 从而实现科学单元学习的有效性。

篇4: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对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了解地理课学习的地理内容有很大作用。通过序言部分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后续具体知识的学习中,也要沿袭这一目标,将地理知识化难为易,轻松有趣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并易于接受的东西。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明确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每个人都肩负着继续探索的重任。

2.从数学的角度,学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大小 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1~5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时引入教学)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 2.小时侯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

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 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

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问题1: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

问题2: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问题3:球体,这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取这一概念的来源不同,可以任由他们叙说,重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追问: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去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课本两个例证能证明地球是球体吗? 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远──大地不是平的 2.月食──地球也是圆的

3.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4.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学生朗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根据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请同学们谈感想: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下列道理

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今天认为正确的真理,明天也许就会被推翻,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但不能迷信书本,要敢于质疑并勇于证实之

问题4:用手可以比画出篮球的大小,可要用数据说明,就要用到数学知识,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应该能够回答出用半径就可以求出篮球体积的方法。地球大小的计算方法同理。[老师展示课本数据]:

记忆技巧:最大周长=赤道周长 小结:

篇5:《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地球的形状。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犹如一粒沙尘,而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来说,地球的巨大让人无法想象。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最初人们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对宇宙和广袤的大地做出种种的猜测,后来人们在观察宇宙和星空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现象和证据,从而对地球的形状有了接近事实的种种观点。

2、地球的表面。地球的表面沟壑纵横,高山平原、海洋湖泊、沙漠草原、峡谷岛屿各种地形地貌,构成了地球表面的无限风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们常常叹为观止。

3、地球的内部。这部分内容从探索三个黑盒子开始,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出发引发对地球内部的思考,最后通过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来建构自己对地球内部的了解。

4、火山和地震。火山和地震是地球上最为恐怖的自然灾害。面对火山,许多科学家深入到火山口去探险,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面对地震,人类在防震、抗震、预报地震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出人类对大自然的不断探索。

5、地表的变迁。沧海桑田的变化有两个原因:一是自然原因。教材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和模拟实验,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各种外力和内力是改变地表形态的主力。二是人类的活动原因。随着人类活动规律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地表的改造也在不断加强。

二、《地球的形状》这一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两个部分:

1、介绍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建立科学的地球形状的概念。首先教材以介绍事实的方式说明,人站在地球上,由于视野所限能观察到的只能是有限的一部分,无法用肉眼看到地球的全貌。然后教材依次向学生介绍古代、近代、现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六年级同学组织有效的讨论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讨论如下问题: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引导学生梳理头脑中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事例,领会人类探索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借助计算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建立科学的地球大小概念,让学生意识到用计算得出的数据可以对事物作出解释。本课时在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第14、15、16页。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同学经过这几年对科学的学习,已经有了比较丰厚的科学知识,对科学也有了很浓的学习兴趣,对探索科学的方式、方法也比较熟悉,加上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资源丰富,对于学习了解探究地球的形状来说,已经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四、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2、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3、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各种关于地球资料的收集和准备。

六、教学准备:

橡皮泥、地球仪、小船、相关图片、多媒体资源。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地球课件或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地球)板书:地球

2.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地方,人们只能看到一望无际的陆地和无边无垠的海洋,可是,在过去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谁也没有见过,那么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接着板书:的形状。)

(设计目的:以直观图片为载体,从问题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

提问:课前我让同学们搜集一些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资料,古代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你们怎样评价他们的观点?(学生交流评价,师板书:猜想)(设计目的:培养学生查阅、搜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的能力。)4.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或其他反映地球实景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设计目的:进一步加深学生感知地球形状的印象。)

5.小组讨论:关于地球,你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提醒组长做好分类记录)6.小组汇报。

二、带领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谈话:同学们通过书和电视对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对地球又有了正确的认识,那么,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呢?

出示图片,一种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一种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板书:古代,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2、了解古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在高科技的今天,人类已经飞出地球通过卫星照片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没有飞进太空,怎样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呢?(设计目的: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提问题进行假设。)

3、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学生交流。)

4、看课本,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介绍古代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学生讨论交流。)

谈话: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在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据此,人们对地球形状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猜想。(让同学们用小船做一做“进港的帆船”的模拟实验。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介绍麦哲伦为了证明地球是球形而进行环球航行的故事。

谈话:正是因为麦哲伦的勇敢的实践,他坚信地球是球形的,人类才第一次验证了这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快开动你的小船,我们一起在地球仪上来一次航海旅游吧!学生模拟环球航海旅游。(学生活动)

5、教师;你们对现代人类探索地球都已经有了了解,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知道的事情吧。(板书:精细观察)

正是有了这些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人,又将认识地球形状的程度加深了,从而出现了一些勇敢的航海家去探索和实践,来证实我们刚才的猜想。(板书:探索与实践)

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宇航员在空中亲眼看到地球是什么样子了。(板书:现代)

介绍前苏联,美国和中国的航天事业。

(设计目的:以上活动是将猜想、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索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三、总结提炼。

1、提问: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你有何收获?

2、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教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旅程吧,(播放资料片)

这节课我们经历了人类从古至今漫长的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请同学们概括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的过程。(学生根据板书总结)(设计目的: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为的是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所探究的历程,也是让学生反思本课的学习,探究活动的经历。)

四、认识地球的大小。

1、介绍利用科学技术观察到的地球。(苏联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神州五号宇宙飞船。)

2、谈话:根据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谁来说说地球有多大?

3、指名学生介绍:有关地球赤道周长、半径、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这些数据展示出来并让学生通过计算知道地球的大小。

(设计目的: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通过自己计算知道地球的大小。)

4、谈话:通过自己计算知道地球的大小,我们又知道中国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那么你们能猜猜一个地球相当于多少中国面积吗?

5、学生猜想.6、教师投影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地球的大小。然后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的位置,看一看中国在地球仪上有多大。

五、拓展活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说出自己所学这一课的体会.(设计目的:通过谈感想体会,让学生结合这节课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对今后自己探索有些启发和鼓舞,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他们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

六、总结。

七、板书设计:

1、地球的形状 球形

古代:猜想——有根据的猜想 探索与实践

现代:精细观察

八、教学特色: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本着用教材教的思路,设计了问题引入,经历探究,总结提炼、拓展活动这几个环节。

一、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将猜想、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索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

三、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索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就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

四、拓展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懂得科学道理,使同学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

篇6:地球的形状说课课件资料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地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小学生较全面地认识、了解、探索地球的起始单元,引导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这一科学史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培养过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对科学探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多数学生已经具有收集资料、分析整理概念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程的标准和我对本课的理解,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科学探究:

(1)能通过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它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了解地球的概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为科学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合作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难点: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

四、教学准备:

教师:认识地球的视频.文字及图片资料,地球仪,小船

学生:查阅人们对地球的猜想及认识方面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五、教学与学法: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本课用资料、文字、图片,让学生整理分析得出结论。采用多媒体展示,结合探究式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了解古今人们探究地球的历史的全过程,自主开展探究活动,给学生显示自我才能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探究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的考虑,也为了更好地开展各项活动,真正突出活动的实效性、层次性、有效性,我设计了三个活动主题:第一,交流我们对地球的认识;第二,古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第三,历史上人们是怎样证实大地是球体的?

1、第一个环节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并运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这美丽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有关地球你知道什么?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资料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我认为这样导课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认识事物的过程之中,拉开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序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通过师生资料交流汇报: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半径约为6300千米,周长约4万千米。

2、科学探究起始于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科学课教学应时刻关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景,适时引导学生提出“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的?他们认识地球是什么样的问题?进入第二个环节,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展示图片及视频资料:第一幅是古人设想的“天圆地方”图;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古人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猜想,你认为这些猜想有没有漏洞,引出第二盖天说,介绍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正是这种地球观的体现。让学生思考这种学说你有没有问题或质疑,学生充分开动脑筋,提出各种质疑。既然“盖天说”是错误的,由此引出“浑天说”及阿基米德根据月亮的影子判断出地球是球形的……意在给学生提供自主交流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真正在探究中学会科学知识,而不是老师的生硬灌输。同时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古人会有这种认识,这些想法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可笑,可是收到当时的科学技术的影响,人们只能得出这种结论,古人的科学水平在发展,他们对地球的认识才跟着一点点提高,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学生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自己感受到这一点,同时也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3、我们生活在海边,海边的人观察远处的帆船,发现船只在进出港时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引导学生用地球仪和小船做实验,比较船只在平面上航行和在球体上航行有什么不同,这是本课的难点,如果凭空想象,对学生来说有难度,可是实际实验会发现现象非常明显,效果很好。

4、在最后一个环节中,从问题入手,利用导向性的语言:“历史上人们又是怎样证实地球是球体的呢?”引出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这里采用师生讲故事,多渠道展示资料。课件展示:麦哲伦航海史;图片、文字等资料交流。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伟大的发现都凝聚了人类不懈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愿意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5、自由活动:

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学会知识并不是目的,关键是启发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真正的目标。因此,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地球是球体,自主开展探究活动。这个环节设计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并能用观察到的现象去论证事物本质的能力。

篇7:地球的形状听课笔记

主动形状模型( ASM) 由Cootes[1]首先提出,由于在医学图像中组织器官为软组织器官,不同个体的器官形状存在差异,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器官形状也会存在不同,Lamecker[2]在ASM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统计形状模型( SSM) 并将其用于医学图像肝脏器官的分割。Heimann[3]对肝脏图像分割的各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估,其中Heimann,Beichel,Saddi[4,5,6]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这些算法都是基于统计形状模型的分割算法,于是基于统计形状模型的分割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形状模型分割算法随着表示形状模型的顶点数和迭代搜索次数增加,运行时间较长,有的需要几个小时[3],显然这样的分割时间是不能满足实时处理要求的,也就制约了算法的实际应用。基于形状模型的分割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训练阶段和模型匹配搜索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都存在多次迭代运算,每一次迭代都会调用形状对齐算法以消除非形状因素对分割的影响,提高形状对齐的运行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分割算法运行速度。

GPU作为一种图形处理器,通常包括多个流处理器和大量处理单元,这些处理单元特别适合单指令多数据的并行运算,本文利用GPU在并行处理的优势采用Open CL编程模型在GPU上实现基于形状模型的对齐算法,提高了形状模型分割算法的速度。

1 基本原理

1. 1 形状对齐

形状模型分割分为两个阶段: 训练阶段和模型匹配搜索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都会用到形状对齐算法,对齐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平移、尺度旋转变换消除不同形状的位移、尺度和角度之间差异,从而消除行政模型分割中非形状因素的干扰,也是一个归一化操作。形状对齐通常采用Procrustes方法,Procrustes方法对齐包括以下步骤[7]:

1按照下面式( 1) 计算出形状的质心,式( 1) 中n为形状模型中表示形状点数的个数,( x,y) 表示点的坐标,然后在计算出的质心位置进行位置对齐。

2按照下面式( 2) 进行尺度变换使得平均形状具有相同尺度:

其中,

3通过旋转进行方向对齐,其中 θi为各点减去平均角度后旋转角度。

1. 2 Open CL并行加速[8,9]

图形处理器( GPU) 包含多个计算单元( Compute Units) ,而这些计算单元还包括多个处理单元( Processing Elements) ,和CPU相比GPU能够获得更多的计算核心,是一种高度并行的流处理器,所以特别适合于数据并行的算法,这些算法通过Open CL编程并编译成一个或多个内核,GPU作为Open CL的设备,用来执行这些内核。

在Open CL内核提交执行时会创建一个整数的索引空间,索引空间的每一个点将执行内核的一个实例,这些实例称为工作项( Work-item) ,工作项的全局ID( Global Id) 表示工作项在索引空间的坐标,这些工作项还可以组织成为多个工作组( WorkGroup) ,在每一个工作组内这些工作项还有自己的唯一的一个局部ID( local Id) ,在同一工作组内,所有的工作项共享局部内存,而且能在一个计算单元的处理单元中并行执行,这就是Open CL内核在GPU上获得加速的关键。

1. 3 方法

在上述的形状对齐算法中,可以看出平移、尺度旋转变换都存在着累加求和运算,这些累加和运算完全属于串行运算,因为每次迭代求和运算的输入依赖于前一次运算的和的结果,没有办法对其循环进行并行运算,为了在GPU上并行实现,将这个算法改写为树形并行运算[10],树形并行运算为了方便累加求和,参加运算的数的个数最好为2n个,但是对于形状模型分割算法,表示形状模型的点的数量不一定恰好是2n,对于这种情况采取补零的方法进行处理。树形并行累加求和算法如图1 所示,对于256 个点的求和需要log2256 层运算,每一层为并行求和,从而加快了运算速度。

由于实验的GPU采用AMD Radeon R7 系列GPU,其工作组大小最大为( 256,256,256) ,当形状模型形状表示点的数目超过256 时,需要将点的求和计算分配到多个工作组中,如图2 所示,在图2 中,每个工作组执行图1 中所示的树形并行累加算法,全局id对应于形状模型中各个点,每个工作组执行完树形并行累加算法后,其和存储在局部id为0 的存储索引位置,最后对每个工作组的和再求和得到最终累加结果,本文由于工作组数量较少,对于各个工作组的求和采取直接累加求和的方法,对于工作组较多的情况,可以再运用一次树形累加求和算法。

在使用Open CL模型在AMD的GPU上实现算法加速时,需要考虑数据存储在局部内存还是全局内存,在Open CL内存模型中局部内存主要是用于同一个工作组内各个工作项之间共享数据,而全局内存是用于各个工作组之间进行通讯,Open CL核访问局部内存比全局内存要快得多,但是当主机调用的Open CL核使用局部内存时,主机必须先将数据传输到全局内存,然后再从全局内存传输到局部内存,存储在局部内存的运算结果返回到主机也需要先传输到全局内存然后再传输到主机[11]。Open CL核执行时访问局部内存虽然比全局内存访问快,但是主机调用的Open CL核使用局部内存时需要在全局内存和局部内存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这样Open CL核在使用局部内存还是使用全局内存时需要在数据访问时间和传输时间上进行权衡,本文实验比较了形状对齐Open CL核分别使用局部内存和全局内存的性能。

2 实验及结果

形状模型对齐算法GPU加速Open CL实现的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为64 位ubuntu14. 10,内存为DDR3,内存容量为8GB,工作频率为2133MHz。Open CL设备为AMD公司A10 - 7850K处理器( 4 个CPU核心和8 个GPU核心) ,CPU工作频率设置为4. 1GHz,GPU为ATI R7 系列,其核心频率采用900MHz,GPU的显存为DDR3,频率为1066MHz,容量为1024MB,带宽为17. 1GB / s,GPU驱动程序版本为AMD CatalystTM14. 12。开发采用AMD APPSDK 2. 9 - 1 和Py Open CL[12],在GPU上实现了Kroon[13]形状模型形状对齐的算法的Open CL核。 为了测试GPU的加速性能,这些Open CL核,采用全局内存和局部内存并采用了不同的形状特征点数,将这些Open CL核在GPU上迭代运行500 次。形状模型形状对齐算法在GPU上和CPU上运行时间的比较结果如图3 所示。

3 结束语

从形状对齐算法在GPU中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当表示形状模型点数较少时,GPU还没有表现出其并行运算的优势,随着表示形状模型点数的增加,形状模型对齐在GPU中的运行速度超过CPU。Open CL上实现的形状对齐算法在GPU上采用局部内存和全局内存相比较,采用局部内存的Open CL实现随着形状模型点数的增加也体现出较好的速度性能。

篇8:《地球的形状》探究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中的《地球的形状》是第一课时。本课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的形状。首先,教材以介绍事实的方式说明,人站在地球上,由于视野受限能观察到的只是有限的一部分,也是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地球全貌的。接着,提出:“人类是怎样逐步正确认识地球的形状的?”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教材依次向学生介绍古代、近代、现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同学经过近几年对科学的学习,已经有了比较丰厚的科学知识,对学习科学的兴趣比较浓厚,对探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已经是轻车熟路了。虽然现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资源丰富,对于学习了解探究地球的形状来说,农村学生还是有困难的。

教学目标:

1、能够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观察地球的形状。

2、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

是不断发展的。

3、知道地球的形状;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

程。

教学重难点:

知道人类探索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

立假设及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地球仪、地球形状的相关挂图、多媒体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地球仪或挂图

(1)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地球)板书:“地球”(2)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人们只能看到一望无际的陆地和无边无垠的海洋。可是在过去谁也没见过地球是什么模样,那么人类究竟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呢?让我们今天就踏上人类

认识地球形状的旅程吧!接着板书:地球的形状

设计意图:以直观挂图为载体,从问题引入,利用我们在地球上生活的实际情况,使科学课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

(1)谈话提问:课前我让同学们收集一些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一些资料,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古代人是怎么认识地球的?你们怎么评价他

们的这种观念呢?(2)学生交流评价 板书:猜想——有根据的猜想。设计意图:搜集科学信息资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和方式。培养学生查阅、搜集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古代人认识地球的评价,使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表达自己的观点。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3、出示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或其它反映地球实景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后,说说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感知地球形状的印象。

4、小组讨论:关于地球,你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5、小组汇报。

二、带领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曲折过程

1、谈话: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对地球有了正确的认识,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1)出示图片,一种是古代希腊人对地球的认识,一种是古代中国

人对地球的认识。板书:古代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作适当补充。

2、了解古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介绍古代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提问:既然古代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

(3)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古代人,产生情感体验,理解当时对地球形状的懵懂认识;同时也是对古代人猜想地球形状的猜想。因此

此次活动是双重猜想。

3、观察实验“进出港船只”活动

(1)谈话: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据此,人们猜测……

(2)提问:同学们,当你站在大海边,看到远处的船只向你驶来,你通常看到的是什么现象?当船只离开港口远航的时候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呢?这个现象会使你产生什么想法呢?

(3)引导学生质疑:这种现象就能说明了地球是个球形吗?(例如:半球体也会出现这种现象)此环节不仅重视科学的证明,同时也体现了科学的证伪,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4、月食验证

(1)过渡:怎么证明地球是个球形呢?我们还有其他的证据,早 在 2000 多年前,出现了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对弧 形产生了质疑,他分析了月食的现象。

播放:月食视频 出示不用地点,不同时间的月食照片(2)讨论:月食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

(学生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体会月食对于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重要意义。

5、环球航行 出示地球仪,标好路线,出发点用旗子标出,教师介绍环球航行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人类对于追求真理的所付出艰辛的努

力。

模拟实验,观察进港的船只,论证地球的形状。

老师提示: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

师生模拟实验

师:我们再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用同一方法观察,看看和刚才有什

么不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进行对比实验,思考总结。

设计意图:无论是模拟实验还是对比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对古代人通过船只航海的现象产生直接体验,创设情境重在情感体验,同时习得

相关的知识技能。6.麦哲伦环球航行。

(1)老师提问:谁来讲航海家的故事?利用搜集来的资料讲故事。

(2)老师谈话

你们对现代人类探索地球都有一定的了解吧,现在给同学们介绍一些你知道的事情好吗?板书:精细观察。

正是有了这些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人,又将认识地球形状的程度加深了,从而出现了一些勇敢的航海家去探索和实践,来证实我们刚

才的猜测。板书:探索与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板书:现代 设计意图:以上活动是将猜想、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究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三、总结提炼

(1)提问: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2)师生交流

师:让我们整体来回顾一下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旅程吧!(播放资料

片)

师:这节课我们虽然只用了四十分钟的时间,却经历了人类从古至今漫长的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下面让我们概括地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

状所经历的过程。

学生总结概括,教师画出重点词:猜想——实践——精细观察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科学结论,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一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究历程;二是反思本课学习、探究活动的经历。

四、激趣拓展

(1)看地球 播放视频:从太空看地球

(2出示月球、金星的图片 拓展总结:我们对天体的探究历程,不仅仅停留在地球,还有其他的天体,例如:月球、金星等。今天我们所知道的一切,一直有个力量在推动着,那就是不断质疑。正是有了这种不断质疑的精神,才 促使我们不断地去获取证据,使我们更加去

接近事实的真相。

(3)读课本中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完成作业:算一算:如果你以每小时 4 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 8 小时,当你绕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 由此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地球的大小.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进行创作。通过自己算出来的有趣数据进一步对地球大小的认识。

五、谈自己对这节课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谈感想体会,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和这节课所获对今后的自行探究有些启发和鼓舞,以激发他们的科学情趣,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

六、板书设计

1、地球的形状 ↓

球形

古代人:猜想——有根据的猜想

上一篇:《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反思下一篇:2019考研政治新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