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指法技巧训练

2024-04-26

二胡指法技巧训练(共8篇)

篇1:二胡指法技巧训练

二胡指法技巧训练

按热度排序按更新排序 酷614:01二胡指法技巧训练(精品教学)搜狐14:01二胡指法技巧训练(二泉映月 讲解)(精品教学)56网05:20二胡指法练习蛙趣08:47王永德 二胡教学《三种常用调的把位指法练习》 酷608:46王永德二胡教学三种常用调的把位指法练习56网01:11二胡指法练习56网08:47王永德 二胡教学--《三种常用调的把位指法练习》 56网14:02二胡指法技巧训练 二泉映月 讲解 精品教学 56网04:01二胡指法练习56网03:07二胡指法练习爱拍05:03二胡教学 基础教程3(4)F调指法 二胡 优酷09:06珠江之恋 二胡弓指法用高胡演奏 酷607:16二胡基础教程3(5)C调指法 酷606:06二胡基础教程3(5)C调指法-0001 酷603:50二胡基础教程2(4)A调第一把位指法 酷605:02二胡教学 基础教程3(4)F调指法 56网07:17二胡教学【基础教程3(5)C调指法】田再励 酷607:05二胡基础教程2(2)G调第一把位指法-0001 优酷07:16二胡基础教程3(5)C调指法 搜狐05:02二胡基础教程3(4)F调指法

篇2:二胡指法技巧训练

一、教学目的

使初学者的指法和打字姿势正确,熟悉键盘的字母键分布。

二、教学要求

1、打字姿势正确

2、熟练掌握基准键

3、养成盲打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

指法分区图一张(附表),键盘一个。

四、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示范与提问的方法。

五、教学重点

正确的指法。

教学时间:(理论课一个课时,上机实践5个课时)

1、先简单介绍一台电脑的组成部分。

一台电脑由显示器、键盘、主机三个部分组成,而最重要的是主机。

2、讲述开机的过程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对计算机了解多少?”当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后,老师说出正确的答案:“计算机发明于1946年,计算机之父是冯诺依曼的。计算机从发明到现在才46年,但发展速度却非常的快,应用于生活工作中的各个领域。当我们面对电脑,如何开机呢?一般情况,开机都是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而关机的时候正好是相反,关机时我们一定要正常退出系统后,先关主机,再关显示器。如果是自动关机的话,只需关显示器就可以了。”

3、讲述键盘操作

①正确的打字姿势:身体保持端正,两脚平放。椅子高度以双手可平放桌上为准,桌、椅间距离以手指能轻放基本键位为准,两臂自然下垂,两肘轻贴于腋边,肘关节呈现垂直弯曲,手腕平直,身体与打字桌距离约20—30厘米。手指稍斜垂直放在键盘上,击键的时候力度适当,节奏均匀。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提高打字的速度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边讲述边作示范)②出示指法分区图:讲述手指在各键上的分布。“同学们请看我这张指法分区图,左食指放在F键上,左中指放在D键上,无名指放在S键,小拇指放在A键上。而相对称的,右食指放在J键上,右中指放在D键上,右无名指放在S键,右小拇指放在分号键上。这样我们手指所放的这八个键就称为基准键或叫基本键。如果要打一上排的字母则把手指伸上去,按完以后再移回原位。大家要注意一下,右小拇指的任务是很多的,它控制着八个键(边说边指出这八个键)。在我们按键的时候,要注意几点:

A手指稍弯曲拱起,指尖后的第一关节微成弧形,轻入键位中央。手腕悬起不要压在键盘上。

B击键要短促、轻快、有弹性,力度要适当,节奏均匀。C无论那个手指击键,该手的手指可以一起提起上下活动,而另一手则放在基本键上。出示键盘并示范给学员看。

要求学员在练习时尽量不看键盘,对着屏幕打,养成一个盲打的习惯。

六、小结

篇3:浅谈长笛指法技巧的形成过程

一、泛化过程

泛化过程的肌肉外表活动表现为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 使手指的活动出现多余的动作, 运指迟缓而不准确, 僵硬而不灵活, 这些不协调现象的发生都是大脑皮质细胞兴奋扩散的结果。在泛化阶段, 长笛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 反复实践, 促进大脑皮质的分化抑制过程。

在练习中要充分利用各感觉器官机能间的相互作用, 首先要利用视觉机能直接观察手指的空间位置, 控制手指的伸屈动作;听觉器官再根据感受到的音调判断指法是否正确。但是, 视觉只能在初学指法时发生作用, 在实际吹奏中, 视觉器官无法观察到手指的活动情况。所以, 在吹奏中练习指法时, 手指本体感受器的机能至关重要。人的一切后天获得的技能都是在本体感觉基础上完成的。在练习指法时, 手指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囊内游离神经末梢感受性传入冲动能够把肌肉收缩与放松状况, 手指的伸屈状态等信息及时反馈到大脑皮质中枢神经系统, 为大脑皮质对运指行为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创造条件。本体感受器的机能可以在反复的运指练习中得到日臻完善, 促进指法技巧的发展。没有本体感受器的作用, 练习者就很难判断手指动作是否准确, 条件刺激得不到强化, 运指条件反射也就很难形成。

在泛化过程中, 练习者还需要充分运用指法与音符两种信息系统的相互作用。初学时, 指法信息的冲动起着主导作用, 使大脑皮质建立具体的指法概念和明晰的指法印象, 支配手指做出正确的反应, 形成非条件反射。但要形成条件反射, 最终建立运指的动力定型, 则必须充分发挥音符信息的作用, 建立音符与指法信息间的相互联系, 并逐渐摆脱指法信息的束缚, 使大脑皮质最终在音符信息刺激下支配手指的运动。

二、分化过程

通过泛化阶段对同一指法或运指的不断重复, 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渐集中, 抑制过程得到加强, 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 大脑皮质细胞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入了分化阶段。在此阶段, 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肌肉与手指运动逐渐消除或减少, 手指能够比较顺利和准确地构成与音符相适应的指法排列, 并能顺利与谐调地完成两个音符之间的指法变换过程, 形成了巩固的条件反射, 这就初步建立了指法动力定型。

条件反射, 是大脑皮质细胞对外界一系列固定形式的刺激所形成的一整套固定形式的反应。在分化过程中, 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内支配不同手指肌肉活动的神经元在机能上逐渐有秩序地排列组合, 兴奋与抑制在运动中枢内开始有规律、有顺序、并有严格时间间隔地交替发生, 按一定的形式和格局形成了一个系统。大脑皮质机能的这种系统性, 能使肌肉的收缩与放松同样有规律、有顺序和有严格的时间间隔, 因此能够同时调节所有手指的活动, 并迅速构成与音符相适应的指法。由于大脑皮质机能的可塑性, 可以不断地形成新的指法动力定型, 所建立的指法动力定型越多, 动力定型的改建就越容易, 大脑皮质的机能灵活性越高, 因此也就越能轻松自如地完成运指过程。一旦大脑皮质中建立了长笛全部音域的指法动力定型, 就能够自如灵活地完成各种形式的运指, 从而获得熟练的指法技巧。

三、巩固过程

在分化阶段建立的指法动力定型是不巩固的, 多余的肌肉收缩与错误的手指动作有时还会出现, 在吹奏实践中则表现为手指动作不连贯, 运指时偶发暂时性迟误或中断现象。这需要吹奏者重新利用指法与音符两种信息相互间的作用, 经过反复练习, 对大脑皮质进行重新刺激, 进一步提高本体感受器的感受与反馈机能, 使大脑皮质的分化更加精细, 促进分化抑制的进一步发展。

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与空间上将会更加集中和精确, 运指的条件反射系统和动力定型随之进入巩固阶段。此时, 手指的动作可以由大脑皮质被抑制的兴奋性较低的区域来完成, 并会产生运指自动化现象。所谓运指自动化, 就是手指的动作在完成一个音符到另一个音符的指法变换过程可以在无意识支配的条件下自动完成, 这是高级神经系统在经过专门的反复训练之后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机能, 是条件反射的最高级阶段。当运指出现自动化后, 属于第一信号的指法信息与属于第二信号的音符信息之间的联系已经成为统一的机能体系, 指法信息所产生的兴奋可以不再向音符信息传递, 或不完全地传递, 这时的运指活动则是无意识或不完全意识的支配, 音符信息的活动这时就可以摆脱对指法信息的依赖, 而直接刺激大脑皮质的被抑制区域来调节与支配手指的运动。

篇4:二胡演奏技巧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二胡 演奏技巧 训练方法

二胡音色优美,强弱变化自如,又接近于人声,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半个多世纪来,二胡无论从演奏技巧还是在实践上都有了很大发展。由于这种乐器历史悠久,演奏技术丰富,学习者如不经过长时间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较高的演奏水平和艺术境界的。怎样才能较快、较好的掌握二胡的演奏技巧呢?

一、正确的演奏方法

正确的演奏方法和刻苦训练技巧,是完美表达作品内容的重要手段。

正确的演奏方法要有规范的坐姿。演奏二胡坐的姿势可分为平腿式和架腿式两种,平腿式是两腿放平,两脚放开呈肩宽,右脚稍往前,这种姿势大方得体,稳定性强,便于演奏热情奔放的乐曲。架腿式是把左腿架在右腿上,这种姿势容易将琴身放稳。另外,还有站立式演奏,用专用的腰托固定琴筒,通常演奏一些通俗作品,属“新民乐”现代派演奏形式,在舞台上具有丰富的体态表现力。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还是要选择传统的坐姿平腿式,便于演奏时神态和动作与乐曲的情感协调一致,充分表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正确的演奏方法:左手持琴,选择一张高度适中的椅子,靠前坐,两腿平放,自然分开。上身要保持自然挺拔,不可养成驼背、斜肩、歪身、低头等不良习惯。二胡的琴筒应放在左大腿靠近小腹的位置,为使琴身稳定,要保持琴杆与腿的平面基本垂直,以便于减轻左手的持琴负担,使左手自然放松。持琴时左臂自然弯曲,肘部不要抬的太高,应与身体侧面成45度角。手腕微屈,拇指自然平伸,虎口靠近千金,轻松夹住琴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换把。手指自然弯曲,用手指尖触弦,按弦时要求手指动作主动,起落要富有弹性,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要有轻、重、缓、急等变化。右手持弓时,手腕自然端平,手指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态,将弓根部位放在食指第三关节,食指自然弯曲,轻扶弓杆。拇指按在弓杆上方食指第一关节处,中指和无名指插入弓杆与弓毛之间,用中指第一关节向外顶住弓杆。拉里弦时中指和无名指向里用力,拉外弦时中指和无名指向外用力,同时食指和拇指也要起辅助作用。右手持弓要保持自然放松,类似使用筷子一样,万不可将弓子死死地捏住,以免右手僵硬,运弓掣肘,发出狼音、噪音。

演奏二胡发音纯净,音色优美悦耳动听,主要取决于右手握弓技巧的掌握。弓子运动时,要将各指的正确位置掌握好,并要注意之间的配合,拉外弦时,要根据二胡运弓力量和结构纵横用力,弓杆自然下垂,稍加一点横的力量便可演奏轻的声音。拉里弦时,由于二胡的结构和运弓力量的纵横需要,则需将弓杆稍松起离开琴筒产生纵的下垂自然力,这和拉外弦弓杆自然下垂的道理一样。

二、在放松中自然的揉弦

放松是演奏乐器专业的共性,放松不等于松懈,控制不等于紧张。在初学者中,往往处于一种僵硬紧张状态。用力在演奏中和放松一样重要,比如,左手技巧必须在科学的使用手指自身重量的同时,有意识的利用指掌关节和肌肉的爆发力,使手指有力的按在琴弦上,然后放松。右手持弓,开始时必须对琴弦施加适当的压力,使琴弦自动的振动。所以,放松与用力始终是相辅相成的,才能使我们的演奏自然、协调,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

通过按弦手指在琴弦上有规律的颤动,使发音产生均匀的音波变化,这种技法统称叫揉弦。它能使二胡演奏富有歌唱性,并有助于突出乐曲的风格特点,是加强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胡揉弦种类很多,有滚揉、压揉、滑揉等。滚揉是揉弦中最基本的技法。滚揉是以手掌上下摆动,带动手指第一关节作屈伸运动,使指尖在音位上均匀地滚动,来改变弦长产生音波地揉弦方法。滚动揉弦由两个过程组成,一是手掌上提使手指第一关节伸直,以指面触弦,此时发出比音准基线略低的音;二是手掌下摆,使手指第一关节弯曲,触弦点滚至指尖部位,此时发出比音准基线略高的音。以上这两个过程循环往复,手指就在音位上均匀地滚动,从而发出围绕音准基线上下波动的揉音。从表面看,揉弦是由手腕带动手指在琴弦上有规律的上下滚动,但实际上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手腕而是上臂,即依靠上臂主动的上下抖动来带动手腕和手指作屈伸动作。因此,练习揉弦要先找准找对上臂抖动的感觉,再通过手腕把手指带动起来,使手指在琴弦上作一屈一伸的揉动,一、二、三指每个关节一定要弯曲,因小指短,一般是直按。此外,揉弦时要注意保持手形正确自然,避免手背和食指僵硬紧张。

三、加强长弓的训练

长弓也叫全弓或满弓,约占弓毛长度的4/5。一般来说,演奏长弓要做到“平”“稳”“直”,这也是右手运弓的基本要求。“平”是弓毛要平行磨擦琴筒,避免上下颠簸;“稳”是要有节奏感,避免忽快忽慢;“直”是指弓子运行一条线,通常说的“会拉的一条线,不会拉的一大片”。长弓的运弓是以肩关节为总枢纽,用上臂动作带动小臂、手腕和手指,形成贯穿的联合动作。动作既要自然协调,还要使弓毛擦弦的力度保持均衡饱满。保持力度饱满的关键是,上臂必须要稳,而不能在运弓时松松垮垮,晃晃荡荡,上臂晃荡运弓就会泄劲。运弓时上臂要支持住小臂,小臂再支持住手,由于这一系列的支持作用,才能使手腕保持住一种内在的力量,即腕力,从而使弓子逼住琴弦,发音才能响亮饱满。拉弓时,要注意从弓跟开始,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拉至弓尖時,手腕向右拱出;推弓时,切记不要先动手腕,还是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推至弓跟时,手腕向左拱出。简而言之,拉弓先出大臂,再带出小臂手腕,推弓先进大臂,再带进小臂手腕,形成连贯的拉推动作,来回甩动。这个要领不仅适于演奏长弓,同时也适于演奏快弓、跳弓等其它技法。在弓子运行过程中,手腕切记要保持灵活,这样运弓才能自然协调。

演奏长弓要注意音质优美动听,奏出好的音质就要运弓的速度和力度之间配合适度,使琴弦充分振动起来。否则,若弓速慢而弓毛对弦的压力过大,发音则暗涩混杂;若弓速快而压弦力度过小,发音则轻浮虚弱。总之,坏的音质都说明琴弦没能充分振动起来。因此,在练习长弓时一定要注意使运弓的速度和力度配合好。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发挥能力

在学生初步掌握乐曲的演奏技巧之后,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表现欲望,帮助他们认真地研究音乐作品,启发他们在正确理解乐曲内涵基础上的自我表现,自我处理。避免将乐曲细节固定过死以作程式化处理,并注意将细节处的技巧掌握与乐曲的整体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

另外,还要培养乐感。什么是乐感呢?简单地说就是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就是要传达某种内在情感的感性认知,它并非是简单的听觉感知,而是人们接受这种艺术化了的感觉的综合感官能力。作为一名二胡演奏者,特别是从事二胡表演的人,具有良好的音乐感觉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二胡演奏过程中对自己所演奏的作品本身的内在听觉感受、判断和理解方面的敏感性,以及对一部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诠释方式、表达和自主发挥能力。

篇5:二胡指法技巧训练

关键词:戏曲身段教学;花旦;指法训练

戏曲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音乐性的对话和舞蹈性的动作是其主要特点[1]。身段是戏曲表演中较为重要的表演手段,是有一定规范的舞蹈化形体动作。指法在戏曲表演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对于花旦而言,拥有形态柔美的指法是十分重要的。所谓“手为势,镜中影。”讲的就是,在戏曲表演中,通过手部动作的变换对实物进行诠释,以推动情节的发展,从中不难看出在戏曲身段中指法的关键性。

一、在戏曲身段中指法的重要性

在传统戏曲中,将唱念做打四种表演要素与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法共同称为“四功五法”,并将其作为戏曲演员所应具有的基本的艺术修养[2]。关于指法的应用,许多戏曲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由于戏曲中人物众多,不同的人物在身份、年龄、性格、性别以及文物上都各有不同,因此在指法的表现上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别,在花旦中,这一差别表现得更加明显。花旦是传统戏曲中的脚色行当,通常指的是性格开朗天真的年轻少女。花旦可分为闺门旦、玩笑旦、刺杀旦、泼辣旦等,不同的花旦性格也各不相同。以西厢记为例,崔莺莺作为国相小姐,自幼便在深闺中长大,性格也较为内敛含蓄,属于典型的闺门旦,因此表演时在指法上应注意更加缓慢和柔美,力求表现出闺中小姐的腼腆可爱。同时,戏曲中的花旦不仅需要衣着靓丽、表演伶俐、散白流畅,还要做到指法娴熟,形态优美。

二、促进花旦指法的策略

(一)加强指法的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花旦表演者对指法有更多的了解,如指法的类型、特点、指法对于戏曲表演的作用以及各不同年龄指法的差别。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画面展现,让学生对于指法的运用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与认识,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后面的实际训练打好理论基础。在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充分了解和掌握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际训练,对学生的手指控制能力进行训练,让其展示不同年龄段女性的指法。在表现一个12岁女孩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因根据小女孩的个性特点摆出兰花指的形态,并注意其年龄小的问题,在指法上稍稍收敛,握紧拳头,只对食指进行突出。而在表现20岁出头的少女时,指法上则应表现出含苞待放的感觉。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加深对指法的了解才能真正的掌握指法应用的诀窍。

(二)加强人物性格的了解

传统戏曲中有生、旦、净、末、丑等多种行当,不同的行当,在手势的规范与含义上也各有不同。小生五指合并,微屈拇指,表示稳中;净角张开五指,表示勇猛;旦角中指朝下搭住拇指,无名指和小指微屈,食指伸直,即“兰花指”,表示矜持和温柔[3]。同时,在戏曲表演中,不同的人物拥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指法的表现也不相同,学生必须对其所塑造的人物性格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才能运用合适的指法对人物进行表现,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以扈家庄为例,主人公扈三娘属于武旦,当要表现她看见张头领被困时焦急的神情,就应该利用手腕的力量将手臂舒展开来,展现出大方有利的指法,让人有一种明快的感觉。而同样是焦急的情绪,在对像崔莺莺这类闺门旦的表现上,就需要更加委婉内敛一些,以符合其腼腆含蓄的性格特点。

(三)加强指法的训练

韵律即音响的节奏韵律,教师在开展指法练习时,常通过韵律来进行。韵律中的“韵”指韵味、风韵,“律”指规律[4]。这表明学生在进行指法训练时,要遵循韵律的规则,使神形融为一体。因花旦在指法的运用过程中,几乎离不开指花与圆弧形的动势,花旦的指法也多以中指与大拇指捏在一起,出食指,使整个手掌呈现兰花状的表现形式为主。因此在指法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圆”的运动规律,打好指法训练的基础。此后,再进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法的训练。教师应先向学生进行手势诀窍的讲解,提醒其注意实践应用,将眼神表情投入其中,随后对学生进行眼神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训练方法的选取与使用,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训练,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还要做到循序渐进。指法教学对于花旦表演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提高表演水平和引起观众的共鸣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

戏曲的形体动作是在历史的积淀下逐步形成的,与大众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变化,戏曲的形体动作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对于观众而言,能够吸引到他们的除了服饰唱腔之外,还有表演者的身段指法。在身段动作中,指法的作用不容小觑,看似简单的指法却蕴藏这十分丰富的舞蹈动作,在情节的推动与人物性格的表现上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指法的训练,使其更加规范,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戏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强化小学生键盘指法的训练

熟练是前提

反复强调 要想熟练地进行文字输入,就一定要熟悉键盘,在熟悉键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强调正确的坐姿和标准的指法,它们是提高文字输入的基础。对于刚接触电脑的小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为此,每节课可以先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他们练习键盘指法,每一次都要求学生在训练前先把手放在键盘的8个基准键上,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自己感觉左右手的食指下面有没有凸起来的小点。这两个键可以称之为导位键,可以有效帮助其他手指快速定位,再强调双手并用,手指分工。只有形成习惯,才能提高速度与准确率,这样才能重复改正学生容易犯过错的指法习惯,时间一长,学生便慢慢养成了良好的键盘操作习惯。

学会盲打 熟悉了键盘,再标准操作键盘,然后学会了盲打,才能够使文字输入速度提高。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对相同的练习内容进行反复练习,其间不要刻意要求输入快,但一定要强调标准的指法。人的手指头是很聪明的,当练过一段时间以后,它是会自己去找它所应该去打的那个按键,真正熟练以后,快也就顺理成章了。

合理练习,提升热情

有效整合 我们说熟能生巧,文字输入也是一种机械活动,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不断地提高。所以每节课上新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输入正在学习的语文课文或几个英语语句,有时候让学生写写日记,或者课后找一些名人名言在课堂上输入并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内容中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输入上面。学生有语文课文和英文单词需要熟记背诵的,还可以让学生一边默背一边输入,既起到默写的效果,又可以加强输入的量度。学生不仅可以复习巩固已学的学科知识,起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的作用,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选择内容输入。这样,文字的输入不仅仅是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软件激趣 可以结合一些教学辅助软件,如《金山打字通》等适合小学生的教学软件。当学生看到屏幕上不断下坠的“字母飞机”或“字母苹果”,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更浓,从而迫不及待地在键盘上寻找,努力提高自己输入准确率和速度。学生如果打错字母或速度跟不上,电脑屏幕会出现“继续努力”“加油”等鼓励话语;如果正确率高、成绩突出,电脑屏幕也会出现“你真棒”“好样的”等夸奖话语。这样的形式,能使枯燥无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学生也会百练不厌。

激发兴趣,提高实效

比赛激励 由于学生输入文字的速度慢,导致有些学生对输入文字兴趣渐渐淡化,久而久之变得怕输入文字,有些学生一听到输入文字,觉得很没劲,有些学生在练习时还会偷懒甚至根本就不愿意练习输入文字,这些情况也不在少数。对此,可以适时举行一些小小的打字比赛,或者进行指法游戏比赛,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来提高学生对打字的一种信心,课堂上还要及时公布学生成绩,并鼓励操作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肯定愿意去练习,练习了才能有所提高。我们说兴趣是成功的开始,成功能带来更浓的兴趣。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对计算机输入文字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每一次,当笔者提出打字比赛要求后,许多学生自愿挑战,课堂学习氛围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从自我比、同桌比,到男女生比,最后形成了全班比,甚至回家还有和家长比的。课后,有的学生还说“这节课我超过了某某”;还有的说“老师,我想和您比一比”……为了尽可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让课堂充满激情,有时新课的开始,还可以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一些操作技巧,逐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也给别的同学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好榜样。

鼓励为主 这一届三(3)班,有个叫小宾的同学,聪明、活跃,有时又很调皮,信息课上不是偷偷打游戏,就是打扰别的同学。自从一节信息课后,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今天我们进行词语接龙游戏,老师起第一个词语‘信息’,请同学们接下去以‘息’开头的词语(可以音同),然后依次输入,时间2分钟,最后我们比一比谁输入得又快又正确。”话音刚落,有的输入“息息相关”,有的输入“熄灭”……“好,时间到,我们一起数一数自己的成绩。超过20个词语的请举手……超过25个词语的请举手……超过30个词语的请举手……我宣布今天的打字高手是小宾。”以后的课堂又多次表扬过他,他的脸上也更加充满了自信,逐渐地,他不玩游戏了,他爱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电脑了。在他的感染下,坐在他周围的学生慢慢地打字速度也提高了。“哒哒哒、哒哒……”听,那是学生在有规律地敲击着键盘,他们也能敲出美妙的音符!

如何让小学生保持指法练习的热情就需要教师的耐心培养与引导,常抓不懈。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还需要积极思考,细细研究,继续探索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策略,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改进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去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氛围,才能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篇7:二胡指法技巧训练

关键词:指法技巧;长笛练习;形成过程

中图分类号:J6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92-01

长笛具有很久远的历史,是最古老乐器的一种。它在演奏时具有声音纤细、柔和的特点,在管乐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很多人喜欢演奏它。但是学习长笛却并不简单,尤其对初学者更是艰难,很多人最后都放弃了学习。其实,在长笛的演奏中,只要掌握正确的指法技巧并勤加练习,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指法技巧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大约要经历三个阶段:泛化、分化、巩固。只要将这三个阶段进行不断练习,就能将指法技巧进行很大提高。

一、泛化过程

在该阶段的指法技巧练习中,肌肉的变现活动为:收缩不该收缩的肌肉,让一些多余的动作出现在手指的活动中,运指速度较慢而且经常是不正确的,手指在整个演奏中显得僵硬且不灵活,这些不协调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人的大脑皮质细胞兴奋而进行扩散的原因。在该阶段的学习中,学习长笛的初学者一定要加强练习,反复演奏,以此促进大脑皮质进行分化抑制的过程。长笛练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将各感觉器官间的机能作用发挥出来,手指的空间位置要依靠演奏者的视觉机能进行相应的观察,同时要将演奏时手指进行伸屈的动作控制得当。这种视觉的机能只能在演奏者初期的指法学习中发挥作用,在后期的实际演奏中,手指的活动根本无法通过观察而看到。所以,在演奏中,依靠手指本身的感觉机能较为重要。人的后天技能获得一般是在原先的本体感觉基础上进行的。演奏者在初学时,对指法技巧的练习要通过大脑皮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及时将手指的屈伸情况、肌肉的放松和收缩情况等进行反馈,从而进行运指行为的一系列复杂的分析创造。在反复的指法练习中,本体感受器的机能得到了很大的完善,从而将指法技巧进行了很大提高并促进其完善程度。练习者若是没有发挥自身的本体感受器的作用,手指动作是否标准就不好进行判断,也就不能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从而较难形成运指的条件反射。在该段过程中,练习者还要注意音符和指法运用间两种信息系统的互相作用。练习者在初学阶段,能起主导作用的是指法信息的冲动,它能将明晰的指法印象和具体的指法概念形成并建立在大脑皮质中,手指因此而配合完成正确的反映,从而形成一种非条件反射。条件发射的形成,需要将音符信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建立指法和音符间的相互联系,最终达到失去指法信息束缚的目的,手指能在受音符信息影响的大脑皮质下进行运动。

二、分化过程

在泛化阶段进行的是不断重复的运指,练习者的大脑中逐渐集中抑制过程和运动中枢兴奋,从而增强抑制过程,使得分化抑制得到很好的发展,大脑皮质进入了活动的分化阶段。在本阶段中,指法训练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已经将一些不协调的手指和肌肉运动减少或是消除掉,手指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将指法排列较为顺利的完成,条件发射已经形成的较为巩固,指法的动力定型已经有了具体的雏形。动力定型是一种条件反射,它是在一些个别的条件发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外界的一些刺激对大脑皮质细胞所产生的固定反应。在分化阶段中,手指的肌肉活动神经元受到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直配,能进行有规律的机能排列,在运动中枢中开始有顺序、有规律的发生兴奋和抑制功能,从而形成一个系统。这种的大脑皮质机能系统性,能让肌肉有顺序、有规律的进行放松和收缩,所有的手指都能受到活动的调节作用,从而与音符形成互相适应的指法。大脑皮质具有的这种可塑性,能促进新的指法动力定型形成,指法动力定型建立的越多,改建动力定型就越容易,大脑皮质也就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从而将运指过程轻松完成。当所有的长笛音域指法动力定型都在大脑皮质中建立好后,各种形式的运指也就能轻松完成了,从而得到熟练的指法技巧。

三、巩固过程

在分化阶段,还是有一些不正确的手指动作和肌肉收缩现象出现,手指的演奏动作不连贯,偶尔出现中断或是迟误现象。所以,练习者在演奏过程中还要将音符和指法两种信息的作用进行互相的利用,通过不断的练习,进一步刺激大脑皮质,从而将本体感受器的反馈和感受机能进行进一步的提高,使得更加精细地对大脑皮质进行分化,从而将分化抑制进行促进。在时间和空间上,大脑皮质进行更加精确和集中的抑制和兴奋,从而将运指的动力定型和条件反射等状态进入到巩固的阶段。这些是由被大脑的皮质抑制较为低的区域来进行手指的相关动作,并完成手指的自动化动作。运指自动化指的是,在完成一个到另一个音符的转换过程中,手指的动作完成完全依靠无意识的直配进行,这是一种经过对高级神经系统的专门训练而形成的特殊机能,达到了条件反射的高级阶段。出现自动化运指后,音符信息和指法信息间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机能体系,由指法信息所产生的兴奋不能够继续传递给音符信息或是不能够完全传递,这时可以进行不完全意识或是无意识的运指动作,音符信息的活动可以脱离指法信息而存在,能够通过大脑皮质被抑制区域的刺激来进行手指的支配和调节活动。

四、小结

在长笛作品的演奏过程中有着很复杂的一些运指变化形式,对这些不同的运指变化形式来说,都要经历泛化、分化和巩固三个不同的阶段,只有经历过这三个阶段,才能在大脑皮质中将相应的动力定型建立起来。这就要求练习者应不断加强对运指的练习,不断积累和建立新的动力定型在大脑皮质中。同时,练习者还应不断加强对练习过的运指的复习,将已经建立好的动力定型进行重新的巩固和加深,这些对以后的长笛练习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婧.浅析长笛演奏中呼吸与指法的训练方法[J] .北方音乐.2014,(07).

[2]斯琴.长笛演奏训练中呼吸与指法练习的实践探索[J] .音乐时空.2015,(05).

[3]斯琴.长笛演奏训练中呼吸与指法练习的实践探索[J] .音乐时空(理论版).2015,(05) .

篇8:二胡指法技巧训练

关健词:古筝;弹奏;指法

学习古筝之前首先要学习古筝的历史,认识古筝的各个部位及名称,然后分别学习坐姿、戴义甲、认音、调音与换弦、手型等,接下来是学习古筝的常用基本弹奏指法。本文是从弹奏指法开始阐述的,所阐述的是最普遍的“挑弹法”。

一、单指

单个指头弹奏称为“单指”,是古筝最基础的指法。

单指弹奏的基本要求有贴弦和过弦两种:贴弦的基本要求是:1、整个甲片贴弦;2、入弦要浅;3、甲片要与弦面垂直;过弦的基本要求是:1、动小关节(这只是其中一种发力方法);2、手背、胳膊自然放松;3、直接过弦(不能滑)。

单指的基本指法有:

(一)抹指“﹨”

食指向内弹奏为抹指,指法记号为“﹨”。抹指是最简单的指法,也是笔者教学生的第一个指法。基本要求前面已经提到,此处不赘述。抹指通常出现的问题有:(1)不放松肩膀和胳膊肘;(2)没有做到入弦浅;(3)其他指头没有放松。

学习了抹指的要求以后就可以弹奏一些小乐曲加以练习,如《小燕子》、《世上只有妈妈好》、《不倒翁》等,即学会了指法,又通过弹奏儿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这个阶段务必要左右手都练习。

(二)勾指“⌒”

中指向内弹奏为勾指,指法记号为“⌒”。勾指也是比较简单的指法,勾指一般都很有力,但是勾指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其他指头不放松。抹指用过的练习曲,勾指都可以用。

(三)打指“∧”

无名指向内弹奏为打指,指法记号为“∧”。无名指的灵活程度一般比较差,因此要多加练习,练打指的时候可以贯穿抹指和勾指。只要是没有fa、si的儿歌都可以当作练习曲,如《小白菜》、《南泥湾》、《笑傲江湖》等。

(四)托指“∟”

大拇指向内弹奏为托指,指法记号为“∟”。托指是单指中最难学的指法,因此在笔者单指练习中一般将它放在最后。挑弹法强调要动大拇指的小关节,这一点就难倒了很多人。常见的问题有:(1)不动小关节;(2)小关节和大关节一起动;(3)贴弦不到位;(4)过弦容易滑;(5)跳手背。

本文只阐述最常用的单指练习,还有很多不常用的单指笔者都没有列出来,比如所有的单指都有反向弹奏的指法,也就是向外弹奏,如拇指向外弹奏为“劈指”,食指向外弹奏为“挑指”等等。

二、双指

学习了单指以后,就要学习双指了,在此只阐述最基础的双指配合练习,并没有包括所有的双指练习内容。双指就是两个单指交替或者一起弹奏的练习,包括交替的勾托、抹托,一起弹奏的大撮、小撮等。

(一)勾托“⌒∟”

勾托是最基本的双指练习,要求是:先贴勾指,勾指过弦的同时贴托指,托指过弦的同时贴勾指,如此反复,连续不断,如果是八度音,听起来像是一个音。勾托一般在掌握了要求之后,就要练习速度。要求两个音力度相同。常见的问题是:速度练不上去。

(二)托勾“∟⌒”

托勾是托后勾而已,要求是:先贴托指,托指过弦的同时贴勾指,勾指过弦的同时贴托指,如此反复,连续不断,其余都与勾托相同,在此不赘述。

(三)抹托“﹨∟”

抹托是先“抹”后“托”的指法,基本要求与勾托相同,在此不赘述。常见问题是:音的颗粒性与速度。解决的方法为:贴弦过弦都做好的基础上,反复练习,以至速度自然加快。

(四)托抹“∟﹨”

托抹是先“托”后“抹”,其余要求都与托抹相同,在此不赘述。

(五)大撮“”

大撮是勾指和托指同时弹奏的指法。特点是:音量大,厚重。要求:两个“相同”,即一,两音力度相同;二,时间相同(同时发音)。大撮通常容易出现的问题有:(1)勾指力度大于托指的力度;(2)两音没有同时发音,像是装饰音;(3)虚音;(4)抬手背;(5)弹到其它弦上。

(六)小撮“”

小撮是用抹指和托指同时弹奏的指法,形成和声的效果。要求还是两个“相同”,小撮通常出现的问题和大撮的问题相似。

三、三指

三个指头的配合练习称为三指练习,通常有勾托抹托、三指撮、三指轮等指法,此处只阐述最常见的这几种。

(一)勾托抹托“⌒∟﹨⌒”

勾托抹托是最常见的三指配合练习,又称为“套指”,常用于变奏。勾托抹托又可分为不同音()和同音()的练习,不同音的练習一般有《挤牛奶》的变奏部分、《小星星》变奏部分、《西江月》的变奏部分等。最常见的问题是:(1)速度快了,颗粒性没有了;(2)四个指头的力度不一样;(3)速度不均匀。

(二)三指撮

三指撮一般是在大撮的基础上,加上抹指,比如:。特点是音响大,有和声效果,有气势。通常出现的问题是:(1)没有同时走音;(2)力度不相同;(3)弹到其他弦上。

(三)三指轮“⌒﹨∟”

三指轮是勾抹托指在同一根弦上反复交替弹奏,起到延长音的效果。这个指法通常出现的问题是:(1)力度不一样;(2)速度不均匀;(3)缺乏颗粒性;(4)速度不够。

凡是速度的练习,都需要由慢练开始,循序渐进。不能不顾自己的能力,随意快速,这样练习,就会出现以上问题。

四、四指

四个指头连续弹奏或者同时弹奏称为四指练习。交替连续弹奏为分指弹奏,四个指头同时弹奏为四指撮。其中分指又分为弹奏不同的音和弹奏相同的音(轮指)两种。

(一)分指

分指可以将古筝弹奏的速度提高很多,因此,四指分指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基础练习之一。分指练习可分为:打勾抹托;打勾托抹;打抹勾托;打抹托勾;打托勾抹;打托抹勾;勾抹托打;勾抹打托;勾托打抹;勾托抹打;勾打抹托;勾打托抹;抹托打勾;抹托勾打;抹勾打托;抹勾托打;抹打勾托;抹打托勾;托抹勾打;托抹打勾;托勾抹打;托勾打抹;托打抹勾;托打勾抹。

这24项练习,笔者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做阐述。

(二)轮指“∧⌒﹨∟”

轮指是四个指头按照打勾抹托的顺序连续反复不断快速弹奏同一个弦,起到延长音的效果,轮指的要求是:(1)速度快;(2)四个指头的力度相同;(3)速度均匀,不能间断。

(三)四指撮

四指撮指四个指头同时弹奏四个不同的音,这四个音通常为和弦的和声音阶,这种撮音难度较大。要求四个音同时弹奏且力度相同。常见问题:(1)四指没有同时弹奏,(2)弹到其他弦上;(3)四个音的力度不一样;(4)虚音。

上述都是笔者的近十年的教学经验,有不足之处颇多,还请大家批评指导。

上一篇:党支部书记工作报告下一篇:雨景9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