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的起源与发展

2024-05-03

二胡的起源与发展(精选6篇)

篇1:二胡的起源与发展

二胡的起源与发展

二胡作为中国的民族的乐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目前人们对二胡的喜爱程度,不亚于外国人的小提琴。下面对二胡的起源与发展做一介绍,以帮助热爱二胡的朋友们加深对二胡的理解,为中华民族器乐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

二胡原先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俗称胡琴,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胡琴琵琶与羌笛”诗句,说明唐代就传入中原。宋朝沈括《梦溪笔谈》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令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弦,只用一弦终其曲”。嵇琴即胡琴,说明当时二胡演奏技巧已相当高。但真正使二胡发扬广大的是近代的刘天华和瞎子阿炳,刘天华将二胡引入音乐殿堂教育,并写下了《良宵》等十首独奏曲,阿炳则流下《二泉映月》、《听松》几首名曲,使二胡成为音乐会上可独奏的乐器。

二胡是悲哀的乐器,沉闷,轻轻一拉,就有一种对世事洞察的悲凉。中国的民乐是线性的,讲究旋律,不重和声,也不张扬,追求含蓄,因此二胡是最民族化也最适合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不过了。一把胡琴,一把椅子,在树脚下一坐,会唱的,不会唱的,男女老少都会聚拢来。

二胡也善于叙事。闵惠芬将杜甫名诗《新婚别》改编成二胡叙事曲,分序曲、迎亲、惊变、送别四段,再现了安史之乱“有吏夜捉人”事件。她演奏跌宕起伏,出神入化地再现了三幕故事,“送别”时,似乎一对新人正面对生离死别,柔肠寸断,就算你不爱民乐,不懂二胡,也会为之动容。

说起二胡,自然想起《二泉映月》。古往今来,还没见过哪一首乐曲能和一种乐器结合得这样紧密,似乎《二泉映月》是因二胡而生,二胡是为《二泉映月》而来的。《二泉映月》像一条沉重徐缓的河,低沉地唱着一支和人类有关的歌,是二胡曲中最能流传千古的曲子。

日本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听了闵惠芬拉的《二泉映月》,动情地说:这首曲子应跪着听!可见,我们的民族乐器——二胡是多么的了不起啊!

篇2:二胡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科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从远古屈指计数到现代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从量地测天到抽象严密的公理化体系,在五千余年的数学历史长和中,重大数学思想的诞生与发展,确实构成了科学史上最富有理性魅力的题材。

一、数的产生与发展

由于生活和劳动上的需求,最原始的人类就知道简单的计数,并由用手指或实物计数发展到用数字计数。在中国,至迟在商代,即已出现用十进制数字表示大数的方法;又至迟至秦汉之际,即已出现完满的十进位值制。在成书不迟于l世纪的《九章算术》中,已载有只有位值制才有可能的开平方、立方的计算法则,并载有分数的各种运算以及解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方法,还引入了负数概念。刘徽在他注解的《九章算术》(3世纪)中,还提出过用十进小数表示无理数平方根的奇零部分,但直至唐宋时期(欧洲则在16世纪s.斯蒂文以后)十进小数才获通用。虽然中国从来没有过无理数或实数的一般概念,但在实质上,那时中国已完成了实数系统的一切运算法则与方法,这不仅在应用上不可缺,也为数学初期教育所不可少。至于继承了巴比伦、埃及、希腊文化的欧洲地区,则偏重于数的性质及这些性质间的逻辑关系的研究。早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发现了有非分数的数,即现称的无理数。16世纪以来,由于解高次作者简介:霍凯凰,晋中学院师范分院数学系。有突出的地位。同时,他还给出了筹算的草式,创用了。三斜求积术”等。李冶的“天元术”给出了建立代数方程的一般方法。杨辉则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朱世杰为中国数学留下两部优秀的数学著作——《算学启蒙》和‘四元玉鉴》。他的主要成就是创立了“四元术”。他的消去法是中国数学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此外如贾宪、刘益、沈括等人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大家”的成就是直接以他们的成就为基础的。此外,珠 算的发明和使用,也是这一时期最伟大的数学成就之一。

“数,上帝的宠物”,谈祥柏这样所。

当人们发现一对雏鸡和两天之间有某种共同的东西(数字2)时,数学就诞生了.——罗素人类是动物进化的产物,最初完全没有数量的概念.古希腊的荷史诗《奥德赛》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当主人公奥德修斯刺瞎了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仅有的一只眼睛以后,那个不幸的肓老人每天都坐在自己的山洞里照料他的羊群.早晨羊儿外出吃草,每出来一只,波吕斐摩斯就从一堆石子里捡出一颗.晚上羊儿返回山洞,每进去一只,他就扔掉一颗石子.当他把早晨捡起的石子伞部扔光时,他就确信所有的羊都返回了山洞.

这个有点苍凉的故事告诉我们,很有可能是牧羊人计算羊群的只数产生了数字.人类发达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达到更加理性和抽象的地步,这样,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由于记事和分配生活用品等方面的需要,才逐渐产生r数的概念.比如捕获了一头野兽,就用l块石子代表;捕获r 3头,就放3块石子.“结绳记事”是地球上许多相隔很近的古代人类共同做过的事.我凶占书《易经》中有“结绳而治”的记载.传说古代波斯千打仗时也常用绳子打结来计算天数.用利器在树皮上或兽皮上刻痕,或用小棍摆在地

上计数也都是古人常用的办法.这些办法用得多了,就逐渐形成数的概念和记数的符号.有趣的是,世界各地的民族是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以下方法:把从l开始的若干连续的数字作为基本数字.当然,虽然数的概念最初不论在哪个地区都是以l,2,3,4„„这样的十进制自然数开始的,但是记数的符号却大不相同.古罗弓的数字相当进步,现在许多老式挂钟上还常常使用.他们的符号一共只有7个:I(代表1)、V(代表5)、X(代表lo)、L(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1000).这7个符号位

置上不论怎样变化,它所代表的数字都是不变的.古埃及人所创建的数系与罗马数系有很多相似之处,具有简单而又纯朴的风格,并且使用r十进位制,但是没有位值制.他们依次用笔I田.排列记数到9,然后用一个好像倒写的u的符号代表10,每一个较高的单位是用特殊的符号来表示的.我国古代也很蓖视记数符号,最占老的甲骨文和钟鼎中都有记数的符号,不过难写难认,后人没有沿用.到春秋战卜习时期,生产迅速发展,为了适应这一需这些数字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阿拉伯数字.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发现,仅仅能表示自然数是远远不行的.如果分配猎获物时,5个人分4件东西,每个人该得多少呢?于是分数就产生了.中国对分数的研究比欧洲早1400多年!自然数、分数和零,通称为算术数.自然数也称为正整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发现很多数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比如增加和减少、前进和后退、上升和下降、向东和向西.为了表示这样的量,又产生了负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如果再加』二正分数和负分数,就统称为有理数.有r这些数字表示法,人们计算起来感到方便多了.但是,在数字的发展过程中,一件不愉快的事发生了.古希腊研究数学、科学和哲学的团体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源,支配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因此世间一切事物都可归结为数或数的比例,这是世界之所以美好和谐的源泉.他们所说的数是指整数.分数的出现,使“数”不那么完整了.但分数都可以写成个整数之比,所以他们的信仰没有动摇.但是,学派中_.个叫希帕索斯的学生在研究1与 2的比例中项时,发现没有一个能用整数比例写成的●数可以表示它.如果设这个数为戈,则有一1一----戈fi-,推导菇二的结果即X2=2.他画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设对角线为龙,根据勾股定理x2=12+12=2,可见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即是所要找的那个数.这个数肯定是存在的.可它是多少?又该怎样表示它呢?希帕 索斯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认定这是一个从未见过的新数.这个新数的出现使毕达哥拉斯学派感到震惊,也动摇了他们哲学思想的核心。为了保持支撑世界的数学大厦不坍塌,他们规定对新数的发现要严守秘密.而希帕索斯还是忍不住将这个秘密泄露r出去.据说他后来被扔进大海喂了鲨鱼.然而真理是藏不住的.人们后来义发现了很多不能用两个整数之比写出来的数,如圆周率就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们把它们写成订、、/2、、/3、V10等形式,称它们为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一起统称为实数.在实数范闱内对各种数的研究使数学理论达到了相当高深和丰富要,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一筹算.筹算用的算筹是竹制的小棍,也有骨制的.按规定的横曙长短顺序摆好,就口r用来记数和进行运算. 随着筹算的普及,算筹的摆法也就成为记数的符号了.算筹摆法有横纵两式,都能表示同样的数字.除了十进制以外,在数学萌芽的早期,还出现过五进制、二进制、乏进制、七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二十进制、六十进制等多种数字进制法.在长期实际生活的应用中,十进制最终占了上风.现在世界通用的数码1,2,3,4,5,6,7,8,9,0,人们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实际上它们是古代印度人最早使用的.后来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的数学融进了自己的数学中,又把这一简便易写的十进制位值记数法传遍了欧洲,使得的程度.这人类的历史已进入19世纪许多人认为数学成就已经登峰造极,数字的形式也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r.但在解方程的时候常常需要开平方.如果被开方数是负数,这道题还有解吗?如果没有解,那数学运算就像是走在死胡同中那样处处碰壁.于是数学家们就规定用符号i表示“一I”的平方根,即:±i。虚数就这样诞生了.i成了虚数的单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实数)和一个向量菇i啊7坛I|}(其中x,y,z为实数)组成的.四元数在数论、群论、量子理论以及相对论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人们还展开了对“多元数”理论的研究.多元数已超出了复数的范畴,人们称

其为超复数.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向量、张量、矩阵、群、环、域等概念不断产生,把数学研究推向新的高峰.这些概念也都应列入数字计算的范畴,但若归入超复数中又不太合适,所以,人们将复数和超复数称为狭义数,把向量、张量、矩阵等概念称为广义数.尽 管人们对数的归类法还有某些分歧,但在承认数的后人将实数和虚数结合起来,写成叶6i的形式(n,b均为实数),这就是复数.用虚数和复数表示的量,所以虚数总让人感到虚无缥缈.随着科学的发展,虚数在水力学、地图学和航空学上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在掌握和会使用虚数的科学家眼中,虚数一点也不“虚”了.数的概念发展到复数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连某些数学家也认为数的概念已经十分完善了,数的家族的成员已经都到齐了.可是1843年,英国数学家哈密尔顿又提出了“四元数”的概念.所谓四元数,就是一种形如q=a+xi竹i忆|j}的数.它是由一个标量口概念还会不断发展这一点上意见是一致的到目前为止,数的家族已发展得十分庞大.

二、古代希腊数学

在古希腊数学史上,有著名的三大几何问题:三等分任意角、倍立方、化圆为方。这些问题的难处,是作图只许用直尺(没有刻度的尺)和圆规。希腊人的兴趣是在尺规的限制下从理论上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几何学从实际应用向系统理论过渡所迈出的重要的一步。后来随着希腊数学的发展,希腊人对无限性,连续性等概念已有深刻的探讨。代表人物是芝诺,他提出了四个著名的悖论:二分说、阿基里斯追龟说、飞箭静止说、运动场问题。从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前146年古希腊灭亡,希腊数学达到它的全盛时期。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阿波罗尼奥斯。

三、中世纪的中国数学

与希腊数学相比,中世纪的东方数学表现出强烈的算法精神,特别是中国与印度数学,着重算法的概括,不讲究命题的形式推导。文艺复兴时期以前,东方数学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与希腊数学交汇结合,孕育了近代数学的诞生。这一时期的成就.如珠算、天元术、四元术、大衍求一术等,代表了中国古典数学的晟高成就。特别在代数方面成就尤为突出。代表人物有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上添加一层楼。”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却形象地说明了数学 杰。秦九韶的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这幢大厦的累积特性。当我们为这幢大厦添砖加瓦时,有必要了解 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它的历史。

五、现代数学的发展

篇3:论二胡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最早的擦奏弦乐器是唐代的轧筝。这就是说, 在拉弦乐器未出现用弓来擦奏琴弦时, 中国已出现了用竹片当弓的乐器。这种轧筝被认为是中国拉弦乐器的最初形式。所谓拉弦乐器的起源, 实际上是说以弓弦来摩擦一种弦乐器而使它发音的这一方法的起源。轧筝的特异奏法与弓拉弦的方法是有联系的, 这种轧筝和唐代出现的奚琴一样都是用竹片轧弦。奚琴之外形则是更近于“胡琴”罢了。所以, 一千余年前的奚琴被认为是胡琴的前身。

宋人陈旸在他的《乐书》中曾介绍奚琴。这说明奚琴本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所喜爱的拉弦乐器 (当时的少数民族奚部, 南北朝称为库莫奚, 隋唐时代称为奚) 。其演奏方法, 是用竹片夹在两根弦之间擦奏。可见, 当时的拉弦乐器早已在民间流传。

宋代又把奚琴称为秘琴, 并明文记载了它的弦数。宋末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写道:“嵇琴, 本嵇康所制, 故名曰嵇琴。二弦, 以竹轧之, 其声清亮。”另据宋沈括《梦漠笔谈》所载:“熙宁中, 宫宴, 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 方进酒而一弦绝, 衍更不易琴, 只用一弦终其曲。自此始为一弦嵇琴格。”可知当时宫廷伶人演奏奚琴, 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演奏水平。在沈括的《梦漠笔谈》中还有一首记载马尾胡琴的长诗, 诗中写道:“马尾胡琴随汉军, 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 归雁如今不寄书。”这里的马尾胡琴就是指后世的那种“胡琴”, 并说明那时已由竹片改用马尾琴弓来演奏, 乐器的发音方法比前更为先进了。

元朝开始, 马尾胡琴已在全国广为流行, 经历代演奏者的长期实践, 其结构形制不断得以改进。当时的胡琴已经是卷颈龙首、马尾琴弓夹于二弦中擦奏, 并有了固定弦长的千斤, 与今日之二胡形制已大体相同。自元代起, “胡琴”之名己被广泛运用。

明清时代, 是中国弓弦乐器的较快发展期。随着各民族文化交流及各地民间音乐、地方戏曲的广泛兴起.胡琴已被普遍用于各种戏曲伴奏、民间乐器的合奏, 并在民间不断地演变、派生、发展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弓弦类乐器。如:二胡、京胡、软弓京胡、粤胡、四胡、板胡、椰胡以及少数民族的牛角胡、马头琴、马骨胡、艾捷克等。在众多的民族拉弦乐器中, 二胡即为其中流行甚广的一种, 它广泛使用于河北梆子、评剧、吉剧、豫剧、琼剧、越剧等戏曲的伴奏乐队中。

尽管明清戏曲之盛行, 二胡也成为主要的伴腔乐器, 但其地位还远在被文人雅士称为国乐正宗的古琴、琵琶诸乐器之下。胡琴地位的彻底改变, 是二十世纪开始以后的事情。

二十世纪初, 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先生对二胡的演奏开始从一个把位到三个把位的演奏探索。周少梅可以说对后来的刘天华影响极大, 他是将二胡从传统演奏过渡提升到独奏二胡形式的一位重要人物, 被称为“二胡音乐的开拓者”。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民族音乐家、一代宗师刘天华对二胡进行了前沿性的研究改革, 致使传统二胡在时代的传承中以异军突起之势、拓展了一片光明美好的天地。他大胆借鉴吸取西洋音乐之长处, 编写创作了一套新式的科学的演奏艺术教程 (包括47首练习曲和10首独奏曲) 。将长期处于民间伴奏状态的二胡搬上舞台用以独奏, 并将二胡列入高等艺术院校的专门学科, 为二胡走上近代专业化道路、建立二胡的科学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此开启了中国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性和变革性的复兴契机。刘天华在中国二胡音乐发展史上, 可以说是创立专业二胡学派的奠基人。

二十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弓弦乐器的大发展期, 在以刘天华等人为代表的群体将二胡提高到专业音乐领域的同时, 民间艺人以自己的艺术实践, 在民间器乐演奏的基础上对二胡演奏技术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 他们打破了旧的传统技法的局限, 引进了新的技术, 丰富拓展二胡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走出了自己的民族器乐演奏的路子。民间音乐家华彦钓 (阿炳) 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传世之作《二泉映月》等体现了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之精髓, 也是民族音乐宝库中最为淋漓尽致、高度完美的乐章之一。阿炳不愧为我国民间音乐传统的继承者、革新者和创造者。

自刘天华之后, 尤其是五十年代以来, 二胡艺术得以飞速发展。专门为二胡创作的独奏曲、协奏曲都不乏精采之作, 出现了一批胜炙人口、家喻户晓的优秀作品。如, 《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 、《赛马》、《江河水》、《秦腔主题随想曲》、《战马奔腾》、《蓝花花叙事曲》、《新婚别》、《红梅随想》、《长城随想》、《第一二胡狂想曲》等。专门以胡琴类弓弦乐为对象的作曲家、演奏家更是层出不穷。如蒋风之、陆修棠、黄海怀、张锐、刘文金、张韶、王乙、项祖英、王国潼、陈耀星、许讲德、鲁日融、刘长福等, 他们共同开拓二胡演奏艺术的新天地、为二胡事业的继承和创新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当代二胡演奏艺术的天空, 已出现群星灿烂的景象, 新人辈出, 新作不断, 二胡已发展成一门独具特色的音乐表演艺术。无论在教学、创作乃至演奏技术上的深度和高度均已达到了空前的境地, 并积累了相当丰硕的成果。

篇4:浅析二胡伴奏形式的渊源与发展

关键词:嬗变 百花齐放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一 古代二胡根源及嬗变

具史料记载,二胡的前身本是“奚琴”或“稽琴”,发源于唐代的北方奚族,是唐代奚族的传统乐器,它的原理是依靠马尾摩擦弦产生声音。最早关于二胡文字的记载始于宋朝,称二胡为“南胡”或“胡琴”。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描述了人们坐在马车上拉琴的生动场面,这也是关于胡琴的最早文字记载。宋代音乐理论书籍《乐书》中也有关于奚琴的记载,它指出奚琴原本是胡乐,采用弓弦拉奏,在民间广泛流传。

当时主要的拉弦乐器是在北宋出现的用马尾弓拉弦的胡琴,据沈括的《梦溪笔谈》中的记载,胡琴的形状像长柄,用两根弦拉奏,琴头上镶有龙头,音色充满了哀怨。北宋元丰五年(1082),广泛使用了马尾做弓弦拉奏的胡琴于北部边疆军队中。到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之际,胡琴已广泛流行,那时全国大量制造丝弦,故丝弦也称“杭弦”。

元代的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当时胡琴在原来的基础上吸收了蒙古族弹弦乐器的特征,其形制上与今天流行的龙头二胡更为接近。甘肃榆林石窟元代壁画中描绘了一个乐手拉奏胡琴的情景,胡琴龙头弯曲,有两根弦,用弓拉奏。元代的胡琴在宴乐中多用来独奏或者合奏,也广泛用于军队的礼仪表演和演奏活动中。元朝开始,“胡琴”的名字则成为诸多拉弦乐器的总称。

明清时代的胡琴流传更为广泛,多运用在民间乐器合奏和戏曲伴奏中。明朝末年,拉弦乐器崛起,成为戏曲活动的领队乐器,演奏的技巧非常高超,各种炫技手法层出不穷,展示出其独特的演奏魅力。

随着曲艺、戏曲、民乐合奏的欣欣向荣,明朝的胡琴的发展也蒸蒸日上。在《麟堂秋宴》一图中,一童子右手持马尾弓拉奏,琴杆上已出现固定弦长的千斤。相传在明代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年间,著名昆曲艺术家魏良辅开始大量使用胡琴来伴奏昆山腔戏曲。

明末清初,胡琴更是传到藏区巴塘(今四川西部)地区,深受民间艺人的欢迎和追捧,有的甚至借鉴胡琴的发音原理就地取材做出牛角胡琴,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弦子”,便是有胡琴伴奏而得名的。

清代,在原有胡琴的基础上改良成为四胡、京胡和板胡等弓弦乐器。同时文艺的需求发展,地方戏曲和演奏民间器乐的需要,形制各异的胡琴类拉弦乐器纷纷问世,胡琴家族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例如,湖南的大简、广东的粤胡、蒙古族的马头琴、壮族的马骨胡、河南的坠胡等。

二胡在乐器形制、构造和演奏形式乃至名称上,从唐朝至清末经历了多次重大嬗变,由唐朝少数民族的乐器发展成为遍及大江南北的伴奏、合奏乐器。然而,在传统音乐体系中,二胡本身的地位还很低,仅仅只用于伴奏,很少有正规场合的独奏。

二 近代二胡钢琴伴奏曲的崛起

20世纪以来,中国二胡艺术发展的鼻祖刘天华先生,致力于民族器乐(主要是二胡)的研究改进和创造,他借鉴西方小提琴的弓法和弦法,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的音域,扩展了二胡的音域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二胡的演奏艺术和表现力,确立了二胡更多更新的艺术内涵,开创了二胡演奏艺术的新纪元。刘天华是现代派二胡的鼻祖,是他把二胡提高到可供独奏的地位,并且使二胡进入了大雅之堂,同时他还将二胡运用于高等音乐学府教学中,专门设立了二胡专业,创作了《病中吟》、《良宵》、《悲歌》等十首二胡独奏曲以及专门针对技巧训练的练习曲。刘天华的著名十大二胡名曲经久不衰,是各种演出和各类艺术院校的二胡演出范本。二胡的独立演奏为二胡伴奏形式的登场做了铺垫。鸦片战争以后,西洋乐器钢琴传入中国,为中国本土音乐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以钢琴为载体的“和音”编配作了初步的尝试(当时称钢琴伴奏为“和音”)。

当时中国音乐作品中的伴奏手法主要采用欧洲大、小调和声方法。中国作品多采用传统的五声调式,和声如何更好更协调地适应旋律风格,便成为当时国内作曲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棘手课题。建国初期的和声大多是在大、小调和声的基础上,应用附加六度音的大三和弦,注意声部(特别是两外声部)的五声化,并加强副三和弦的作用等方法进行的。二十年代著名作曲家赵元任先生在创作歌曲伴奏时,就很注意中国化的和声试验。

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民族传统音乐与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与迅猛发展,艺术家更多注重音乐的民族风格问题,在和声创作上也有更多的探索和尝试,如借鉴欧洲印象派(如德彪西)和民族樂派的某些和声方法,广泛运用了自然调式和声,运用附加音或代替音于三和弦中。有的作品打破了常规的大、小调和声体系,运用复调风格的处理(如贺绿汀作品《牧童短笛》)或五声化和声结构(如老志诚作品《牧童之乐》引子部分等)。

中国钢琴伴奏历史的萌芽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最早追溯到音乐教育家老志诚先生,他曾为刘天华的二胡名曲即兴编配过伴奏,但当时并未记录下来,这使得刘天华先生萌生出了为二胡独奏曲编配钢琴伴奏的决心,但由于他英年早逝并没有实施。1931年吴伯超创作的《秋感》,是钢琴伴奏二胡曲最早的尝试;陆华柏先生在四十年代为刘天华的十大二胡名曲编配了钢琴伴奏,将二胡与钢琴两种中西方乐器同置舞台,中西文化交相辉映。

1944年,福建音专学生李光才自办的“乐艺出版社”出版了陆华柏的《刘天华二胡曲集(附加伴奏谱)》,在以后的十年中,陆华柏又对这些伴奏谱进行了反复修改,并运用于演奏和教学中。陆华柏先生对于创作伴奏曲的动机认为,自己很喜爱这些作品,同时在永安福建音专教书时发现当地有瞧不起民族音乐的倾向,便试图为这些作品编配伴奏,提高学生对二胡的重视程度。

为了探索中国气质的和声,将中国音乐结合起来,陆华柏先生一直在尝试民族音乐的和声编配。四十年代,陆华柏为王沛沧创作的二胡曲《谐曲》编配钢琴伴奏;1944年,他又将古曲《梅花三弄》、刘天华《光明行》、《空山鸟语》以及《灵山梵音》等改编为二胡、三弦、钢琴三重奏,后来被1953年上海新音乐出版社的《三弦、二胡、钢琴三重奏曲集》收入。陆华柏运用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音乐相结合,这种大胆的探索尝试,为今后的二胡与钢琴伴奏创作、研究铺开了道路,这些都是受陆华柏创作的影响。而今,陆华柏先生的十首二胡钢伴曲一直被广泛运用,新中国成立后的刘天华二胡扬琴伴奏,无论是张镇田改编,还是丁国舜改编,都是从陆天华的钢琴伴奏中借鉴而来的;此外,1983年出版的《优秀二胡曲选》的第一集和第二集中,《空山鸟语》、《病中吟》等曲仍采用陆华柏的钢琴伴奏,它们仍具有很高的演奏、研究价值。

三 现代二胡伴奏形式的腾飞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民间音乐演奏艺术发展更加迅猛,政府提倡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刘北茂、华彦钧等一系列民间艺人自创的二胡曲经过整理录制成唱片,从此二胡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20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先后出现了张韶、张锐、王乙等优秀二胡演奏家和教育家,他们又培养出新的杰出二胡演奏家王国潼以及闵惠芬等。

20世纪四十年代,二胡演奏大师刘天华对二胡演奏技术进行改良,以前的二胡只有第一把位也就是上把位演奏,后来借鉴了小提琴的多把位,扩展为二、三、四甚至第五把位及高把位的演奏。把位的拓展加快了二胡演奏技术的发展,更多高难度的技术随之产生。另外,要提到无锡的华彦君(瞎子阿丙),他也对二胡的技术进行了改革。到五十至六十年代的二胡的制作进入了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先后由圆筒二胡发展为六角二胡和北京式的前八角后圆的款式;并且对苏式及南派六角二胡进行了轻工部的定型,成为现在广大朋友广泛使用并喜爱的新型二胡。

五六十年代的二胡伴奏形式多是以传统的扬琴、古筝等单种乐器伴奏,后来发展为民族中小型乐队协奏等多种伴奏形式并存的新局面,丰富了二胡主旋律的演奏。

“文革”后,二胡演奏艺术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也就是在八十年代初期,新一代优秀的二胡演奏人才逐渐趋于成熟,纷纷亮相于舞台上。1982年分别在济南、武汉举行的全国民族器乐大赛,将这种朝气蓬勃的伴奏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随着《新婚别》、《长城随想》、《红梅随想曲》、《兰花花叙事曲》等大型乐曲的相继问世,使二胡进入了协奏曲时代。诸多的大型作品题材运用更为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同时在演奏技巧难度上也有进一步的突破,难度较大,尤其是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第一次采用管弦乐队的协奏并且多乐章的形式,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气魄,拓宽发展了二胡的表现力,在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世纪现代作曲家们更是创作了众多二胡与大型交响乐队的协奏作品,丰富了二胡的演奏风格。如现代作曲家谭盾创作的二胡交响诗《火祭》;由小提琴改编的二胡协奏曲《梁祝》等;诸多二胡演奏家纷纷与国内外交响乐团合奏,演出的曲目不仅有本土作品,也有外国移植的作品,如二胡演奏家于红梅2007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与奥地利交响乐团合奏演出的二胡协奏曲《第一二胡狂想曲》;二胡演奏家刘光宇于2010年带领重庆交响乐团在意大利演出的小提琴移植曲《流浪者之歌》等。

当然,现代的二胡伴奏形式并不拘泥于一种风格和一种类型的伴奏谱型,而是多元化发展的。如传统曲目《江河水》在音乐会上既可以用扬琴伴奏,也写出了钢琴伴奏谱,甚至大型交响乐队总谱也创作了出来。总之,各种风格百花齐放,进一步拓宽了二胡的表现能力和整体作品的内涵。

当下二胡伴奏的艺术形式语言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展与嬗变,其主要呈现方式有以下几类:

1 对于传统文化审美品格承袭与传播较为适宜的单人扬琴伴奏二胡作品,适于独奏音乐会、民间休闲等文化语境,其主要作品有《江南春色》、《一枝花》等。其次,由四至三十名左右不同乐器(古筝、竹笛,琵琶等)的伴奏者组成演奏,表现传统审美的古典音乐作品,用于独奏音乐会的中小型民乐队伴奏的二胡曲,也多见于民间休闲、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民间音乐作品中,代表作品有《喜洋洋》、《步步高》、《平湖秋月》、《土楼随想》、《卖杨桃》等。最后,普遍用于大型音乐会的由六十至八十名各种综合乐器伴奏者演奏,以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伴奏为基础的二胡曲作品,也善于表达传统古典曲目,其代表作品有《瑶族舞曲》、协奏曲《别亦难》等。

2 反映当下文化状态与艺术境遇的西洋管弦乐队伴奏的二胡曲目作品,适于传达现代精神品格与人文情怀风格的音乐作品。这类作品多用于由六十至八十名各种西洋乐器伴奏者演奏的大型音乐会、对传统曲目再度阐释的音乐作品、国外移植曲目等,其代表作有协奏曲《一狂》、《二狂》、《三狂》、《梁祝》、《火》等。

3 具有综合性质的仅由一名伴奏者演奏的钢琴伴奏二胡曲,可用于独奏、大中小型音乐会、教学等各种场景,并可以表现不同风格的作品,如传统、现代、外国移植等作品。代表作有《豫北》、《葡萄熟了》、《流浪者之歌》等。

二胡伴奏形式随着古代、近现代与当下的流变,不断的裂变拓新、向前发展,为二胡拉弦乐器的拓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探寻出新的广阔听觉审美感知方式。我们相信,多样化、当代性的伴奏形式的继续演进,将会为二胡演奏艺术带来更为广袤的艺术语言及其表现力度。

参考文献:

[1] 宋国生:《二胡演奏艺术》,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2] 蒋风之、蒋青:《蒋风之二胡演奏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3] 赵寒阳:《二胡演艺知识500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4] 赵寒阳:《通向二胡演奏之路》,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年版。

篇5:茶的起源与发展

(1)茶饮的广泛盛行

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 宫廷茶饮

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湖州过去贡茶数额不多,“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

子兰《夜饮》:“大内隔重墙,多闻乐未央,灯明宫树色,茶煮禁泉香”;

鲍君徽《东亭茶宴》:“闲朝向晚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

花芯夫人《宫词》:“近被宫中知了事,每来随驾使煎茶”; 僧侣茶饮

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

陆羽的师友,如智积,怀海和尚,灵一和尚,及皎然、齐己等

专题介绍.关于茶圣陆羽与《茶经》

12岁时陆羽终于逃出了龙盖寺,开始了流浪生活。小陆羽加入了一个戏班,四处演出,渐渐成为了竟陵四乡一个参军戏的名角。并且慢慢自己编脚本和唱词,有著名的《谑谈》。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陆羽亦不例外。唐天宝五年(746),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墅(邹夫子)为师,学经业儒,遂了多年的心愿。

陆羽师从邹夫子五年返回竟陵城后不久,与被贬至竟陵的前礼部员外郎、颇享诗名的崔国辅成为了忘年之交,得到了不少熏陶与指导。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三年之后,崔国辅离开竟陵,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

 陆羽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江南度过的。他先后游历了襄、荆、峡州等茶区,并深入茶园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到过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于公元760 年在盛产名茶的湖州苕溪结庐隐居,并以苕溪为中心,每年茶季就亲自带着采制工具前往湖州、苏州、常州和杭州等地的深山中采制春茶,向茶农学习经验,考察茶叶生产,他将游历考察中的见闻随时记录下来,在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茶叶知识和技能,为写《茶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他初来江南就结识了时任无锡尉的皇甫冉,皇甫冉也是一位多才多艺、怜才重友之士。这是陆羽初来江南结交的第一位挚友。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陆羽在这里逗留期间经常到异地茶山进行考察,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等诗篇就记述了陆羽的采茶活动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

 唐肃宗至德二年(A.D.757 年)来到吴兴,与乌程县柠山妙喜寺皎然相识结谊。皎然,俗姓谢,湖州人,为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之十世孙,他即是诗僧,又是茶僧。陆羽的正直人品、渊博知识受到了皎然的赏识与钦佩,与他结成了“缁素忘年之交”。皎然是陆羽人生旅途中的又一位知己,是陆羽越过坎坷、走向事业全盛的坚定的支持者。他们生相知、死相随。由于湖州较北方安宁,又是名茶产地,这一时期陆羽到各大茶区游历考察,学习茶农种茶的经验和方法。

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陆羽前往江苏茅山观察茶事。应该说这段时期是陆羽的一个成长期,在这之前他虽然在积公禅师那里学会了烹茶,品茶,但对于真正的茶道和茶的基础工艺还不甚了解,皎然的出现无疑弥补了他的缺点,通过与皎然的交往,陆羽对茶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后世有人称皎然是指导陆羽写作《茶经》的人也是有根据的。

 陆羽的诚信人品,对佛学、诗词韵律的高深造诣,特别是他的渊博的茶学知识及高超的烹茶技艺,在湖州各阶层人士中赢得了声望,同时也博得了时任湖州刺史颜真卿的赏识与信赖。

陆羽参与了由颜真卿主编的大型类书《韵海镜源》,还参加了颜真卿组织的数十位文人参与的诗词联唱,并集成《吴兴集》,成为唐代文坛上的一大盛事。而陆羽在湖州最令人敬慕的杰作是“三癸亭”,这是由他亲自设计,由颜真卿出资,皎然鼎力相助的三人通力合作的作品,至今仍是湖州的胜景之一。由此可知,他们三人之间的友谊之深。

 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回到湖州,在皎然的苕溪草堂开始了《茶经》的著述工作。期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 陆羽在他从事的茶业、茶文化业中结识了很多品德好、学识广的朋友,这对于他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凡是他未去的茶区均由他的友人为他寄送茶叶样品,传递情报。为了总结茶叶生产和茶叶科学技术、经验,以适应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要,陆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与实践,于公元765 年写出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于公元775 年又对其作了修改和补充,公元780 年刻印问世。《茶经》首次使茶叶科学系统化、理论化,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巨著。

 纵观陆羽的一生可以看出:他勤于读书,注重实践,学识广博,多才多艺,抱定目标,矢志不移。他善于与品德好、学识广的人交友。他与茶学、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此贡献了他毕生的精力。

陆羽及其《茶经》对当代青年学子的人生启示 

1、目标定位 

2、抓住机遇 

3、锲而不舍 

4、注重实践 

5、善于交友

《茶经》是一部历史和实际考察相结合的关于茶的专著,也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全书分为十篇,分为上中下三卷,七千余字。从茶的起源、用具、采制、煎煮和历中典故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茶事的起源及发展。

 一之源:对茶的起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的名称、种茶的土地、种茶方法、茶的性味作了说明。

 二之具:记采茶、制茶工具;共16种,如灶、釜、甑等等。

 三之造;记采茶的月份、天气以及采后的茶制作,并对茶的形状和鉴定制茶好坏作了描述;

 四之器; 记煮茶和饮茶工具,共25件;  五之煮;记饼茶的烹茶(烤、煮、酌)方法;

 六之饮;记饮茶之法;

 七之事;历史上出现的茶人、茶事活动或故事传说。

如晋〈中兴书〉所记、〈异苑〉等  八之出;详记当时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位次。

 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 十之图:陆羽主张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

茶经的科学价值

第一、总结了茶的功用价值,为茶文化的推广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 第二、《茶经》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对于提升茶叶品质、正确价值茶叶品质具有推动作用。

 第三、《茶经》中对饮茶煮茶方式的总结,形成了特定的品饮方法,对于我国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 第四、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以前的茶叶生产及饮用状况,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茶经的科学价值

第一,它总结了茶的功用价值, 为茶文化的推广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一之源” 中茶定性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总结了前人关于茶的功效的说法:  1.作为药物,可解毒、治病、醒酒。“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 2.可作为饮料,令人兴奋等 “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 3.可倡导节俭之风,可以茶代酒。

所谓“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痛、目涩,四肢烦,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受茶经思想的影响唐末刘贞亮和日本的明惠上人先后提出了“茶十 德”和“饮茶十德”。

刘贞亮茶十德

 以茶散郁气  以茶驱腥气  以茶养生气  以茶除疠气  以茶利礼仁  以茶表敬意  以茶尝滋味  以茶养身体  以茶可雅心  以茶可行道

第二、茶经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对于提升茶叶品质、正确评价茶叶品质具有推动作用。

 评定茶叶品质的几个因素:

1.鲜叶原料是否精美; 2.加工工艺是否精良; 3.煮茶用水是否精纯; 4.煮茶技艺是否精湛。

《茶经》还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五因素

 土质:“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 茶树生长情况;“野者上,园者次。”

 茶芽生长情况;“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 光照情况,“阳崖阴林”;“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  采摘时期和方法:“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间…..”

“其曰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睛采之。”

 第三.《茶经》中对饮茶煮茶方式的总结,形成了特定的品饮方法,对于我国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煮茶方法上

2.用水选择上;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3.火候掌握上;“其沸,如鱼目为一沸…” 4.饮茶方式上;

 第四、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以前的茶叶生产及饮用状况,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茶经》开创了我国茶书的先河。自此,我国出现的论茶之书多达一百多种。如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是《茶经》的续作。

“ 自从陆羽生人间, 人间相学事新茶”

“茶经”对唐代茶文化形成的贡献

 1.《茶经》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创造了从烤茶、选水、煮茗、列具、品饮这一套泡茶技艺。

2.《茶经》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3,陆羽首次把我国儒、道、佛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

第一章 茶的起源与发展

五、宋代鼎盛时期的茶文化

 1.茶区不断扩展,产量得到提高 因为气候的原因,南方茶叶生产优势突出,着重反应在福建茶业的崛起。

 2.制茶技术得到改进(出现了散茶的生产,但同时团茶的制作也达到了顶峰。)

 3.皇室贵族的大力提倡(斗茶之风盛行等) 4.饮茶风俗深入平常百姓家(“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宋.吴自牧《梦梁录》)

茶 类 介 绍

饼茶时期 1 饼茶开始

《茶经》引三国时魏人张揖《广雅》:“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茶叶加工最早的记载)《茶经》记载:唐有粗茶、散茶、末茶和饼茶四类。

粗茶——将采来的茶叶、芽、梗一起切碎待用。

散茶——仅用采下来的芽叶。末茶——将茶叶烘烤碾成茶末。

饼茶——将茶叶蒸、压成饼后烤干,再捣碎成末。

饮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茶放入瓶缶之中,以沸水注入而饮;也有的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一起煮饮。

茶 类 介 绍 宋代团茶

茶 类 介 绍

散茶

王祯《农书》记载,散茶源于元朝。不过,元代散茶尚未普及,还处于饼茶与散茶混用状态,即便饮散茶,也大多碾成茶末,依然是唐宋遗风。

篇6: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464班刘永美

研究课题: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问题的缘起:

文字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知识才能记录下来,正确地传承下去;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精神文明才能发展;正因为有了文字,科技才能不断进步;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社会活动的痕迹才能被记载,减少了重复的研究等不必要的麻烦。文字记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使无形的东西在有形的文字的记录下变的清晰而有意义,所以文字的产生,更快的推动了人类的社会文明,更快的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间的延伸,汉字也在改变着,更加的简洁,方便我们的使用。我们作为汉字的使用者,更应该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汉字。

故,我们小组决定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作为研究学习的课题!

研究该题目的意义: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是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文字是人类书写语言的符号和跨时间、跨地域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文字记载了人类的知识与社会活动,是一种更精确更易保留的沟通形式。文字的出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后世人少走弯路、减少了重复研究。文字对于文明的传承和交流具有深远意义。时间虽无形,却对文字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字能记载岁月、保留时间,而时间可以使文字更加完善、更加通俗易懂。但是,时间也是文字的一个破坏因素,正如大自然风化金字塔,时间也正腐蚀着文字,腐蚀着文字所代表的历史文化。时间总是赋予文字新的含义,新的理解,让有的文字失去了原有的美感与意义,甚至是理解的上的误差,有时甚至造成了对于文化的误解。即使是同样的文字,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也有着不同的解读,一些语言的精髓也就很难被后世人所理解,所以人们应更重视文字的这种历史力量,更关注它的发展与传承。

研究计划:

该报告的完成方式 ①上网查找资料、②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③向老师咨询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方式查找、归纳、整理,最后总结出该学习报告。该报告中引用的资料、图书: 课内: 语文书 历史书 课外: 《中国通史》 《文史百科》

通过这次研究得出的结论:

汉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当今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上应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是流传到现代的唯一的历史硕果,是文字家族中的最老的寿星。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发展需要历经时间的考验。汉字作为中国人衡量文化精华的标尺,深深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自然而然成为了民族精神的图腾。从甲骨文起源,金文的出世,到大篆,小篆的飘逸,再到隶书,行书草书的刚劲,最后到我们如今最为广泛使用的优美的楷书,汉字在这崎岖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它的蜕变,所以,中国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完全可以说得上是一部历史,纪录中华大地兴衰存亡的宝贵见证。

通过这次研究我的收获与感悟:

收获: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不但培养了合作,共同学习讨论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也对文字有了粗略的认识,我学习到了不少有关汉字发展和起源的知识,如汉字的产生、汉字的作用、汉字的造字原理、字形结构等,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学知识,就应该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得以升华与传承。

感悟:中华精神,世代传承。汉字是个奇迹,它的起源又充满了神话一般的色彩,我为中国古代先人的智慧感到赞叹。它是最优美的文字艺术。不必游遍名山大川,不必历数五千年文明,也不必诉穷造纸印刷术,更不必阅尽西厢红楼镜花缘,只需一句汉语,只要一个汉字,或形或声,便能让人感动得眼泪涟涟。经历了多少磨难辛酸,或象形、指事、会意,或形声、转注、假借;经历了多少岁月沧桑,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就是这横竖撇捺折勾点织成的一方方土地啊!我常想,每一个汉字该是怎样的一则故事,该是怎样的一注生命,该是怎样的一缕形音意的精灵!作为炎黄子孙的我,在深感自豪的同时,理应将汉字的博大精深的渊博揽入怀中,植入心田。用心品味汉字的神韵,扎实地掌握汉字的基本功。我会努力把本次探究所感悟的内在价值落实到实际学习生活中去的。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资料: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

事物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汉字也不例外。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根据学者研究,它是起源于图画,经长时期演变,才形成文字。

就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来说,从第一批文字的出现到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的最后形成,总是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的。还不能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可以称为原始文字。汉字是一种独立创造的文字,它无疑是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原始文字阶段以后,才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的,所以汉字起源的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下述两方面的内容:汉字是怎样从最原始的文字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的;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然由于缺乏原始汉字的资料,对这两个问题目前都还无法作出确切的答复。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旧说

关于汉字的起源,自古以来流传多种说法。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图画说、河图洛书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二)、跟汉字起源有关的考古资料及其研究情况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汉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三)对汉字形成过程的推测

由于确凿可信的夏代以前的汉字尚未发现,商代前期汉字的资料又很贫乏,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还曾使用过跟所表示的对象没有内在联系的硬性规定的符号,把这种符号用作所有权的标记。原始社会时期使用的甲类符号,显然有很多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我们姑且用一个现成的词——“记号”,作为这种符号的专称。那些难以为它们造表意字的词要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只有一条出路:采用表音的方法。这种由表音的符号和指示字义的符号一起组成的字,就是文字学上所说的形声字,表音部分称为声旁,表意部分称为形旁。

人们为了使文字跟它们所表示的词的联系更为明确,一方面在一些被假借的字上加注形旁,另一方面还在一些表意字上加注音符。形声字起初都是通过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指示字义的意符或音符而产生的。就汉字的情况来看,直到它已经成熟之后,这仍然是形声字产生的主要途径。

形声字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文字表达语言的明确性,是文字体系形成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汉字一定也经历过跟纳西文相类的、把文字跟图画混合在一起使用的原始阶段。不过二者的具体情况肯定会有较大的不同。纳西文主要是用来帮助经师记忆经典的,所以图画的成分很多。原始汉字当然不会长期停滞在这种阶段。

文字排列方式跟语言中的词序不完全相应的现象,在甲骨文里偶尔也能看到。这些都可以看作古汉字曾经经历过把文字跟图画混在一起使用的原始文字阶段的证据在形声字出现之后,原始汉字大概还经过了多方面的改进,才最后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估计在不断增加新字的同时,至少还需要进行这样一些改进:逐渐摒弃图画式表意手法,简化字形并使之趋于比较固定,使文字的排列逐渐变得与语序完全一致。

对汉字的形成过程目前只能作以上这些很初步的推测。

(四)、对汉字形成时间的推测

由于缺乏资料,对汉字形成过程从何时开始的问题,目前还无法进行认真的讨论,汉字形成过程开始的时间可能在公元前第三千年的中期。我们只能主要根据商代后期汉字的发展水平来推测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的时间。

汉字脱离原始文字阶段而形成完整文字体系的时代,应该已经有一段不太短的时间了但是另一方面,在商代后期文字里仍然可以找到一些比较原始的迹象,这些现象在西周以后的汉字里基本上已经绝迹。从这方面看,商代后期距离汉字形成完整文字体系的时代似乎也不会很远。还有学者认为“中国象形文字出于商代后期(盘庚、武丁以后)的卜人集团”。这未免把汉字形成的时间估计得过晚了。

汉字的发展前景:

上一篇:从系统和个体发育审视癌基因等癌学概念下一篇:庙桥小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