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报告

2024-04-08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报告(精选6篇)

篇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报告

时光飞逝,眨眼之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三年了。马上面临的就将是紧张的就业了,学校充分考虑到了我们信息不足、缺乏经验的状况,特别开展了就业指导课。虽然课时数不多,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就业之前,了解当前社会就业情况、社会对求职者的要求、自身的职业特点及求职的相关经验对即将走进社会,叩开职业生涯的我们是非常实用的。首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就业现状。第二,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清醒更深入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第三,激励了我从现实开始不断地丰富自己,为就业早做准备,就不会像一个苍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在学习期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求职其实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生活艺术。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我定位是关键。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其次,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另外,毕业生还要排除各种外界干扰,如果自己和用人单位彼此都很满意,就应该早做决断。尽快签订就业协议;再者,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自考毕业生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迎接选择未来生活的种种挑战。

二、自我认识,准确把握自身优势。在求制过程中,作为求职者的我们应该善于包装自我。如果你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较强,在语法、造句、阅读能力等方面表现出色,可以从事文字整理、编辑、翻译、播音员以及教育、接待洽谈等工作。如果你在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上具有优势,可以去做形象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如果你知识较全面,并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又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你可以从事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如果你习惯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仍能孜孜不倦地长期工作,耐心持久,态度认真,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你可以在资料整理、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等工作中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努力克服心理弱点。对于面临职业选择的毕业生来说,能否战胜自身心理弱点,直接影响到其择业的成败。一是自愧不如的心理。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不少毕业生容易在“本科生择业难”的影响下产生自卑心理和示弱心态:“我能竞争过研究生,名校生吗?”、“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这种心理障碍,往往使毕业生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获胜的信心。二是依赖心理。一些毕业生平时养成了对父母亲友的依赖心理,面临职业选择,也容易产生“反正父母会给我想办法”的依赖思想。三是犹豫不决的心理。求职择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面对这一转折,毕业生既应做到知己知彼、权衡利弊,又要不失时机,抓住转折机遇,当机立断。而毕业生优柔寡断可能会白白失去择业的良机。四是自视过高心理。一些毕业生因自己的学习成绩好、家庭条件优越,或者因自己的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或者因自己容貌出众、多才多艺等,产生一种自命不凡的优越感,一种自视过高的心理。我们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自如地应付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做好各种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增强心理的承受力,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求职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的过程,必须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勇气。作为一名毕业生,要坚持自尊、自信、自立。在心理亡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和名校生一样有实力,要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

总之,我们从中知道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灵活选择。但不管怎样,绝不能一味高挑,慢等。因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庭、对社会,毕业的大学生早日就业是硬道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它很多的讲到了很多我们以后会遇到的问题,即将遇到的问题,告诉了我们很多普遍的应对方法,但我们不能光只看,不动手,必须实践才能在以后的困难中从容的对待,以获得成功。

篇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报告

结 课 报 告

学院: 学号: 姓名: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结课报告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开始全面扩招,这一变革在其提出后二十年里,逐渐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高膨胀的局面,从而导致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变大。作为一名在读本科生,我们都应该觉得十分的光荣,但是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和沉重的就业压力却也让我们不能沉醉在自我陶醉中。时光荏苒,如今我们已经迈入大学四年级,在收获了三年大学带来的成熟之后,我们也应该去做些什么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大学四年里,我一直坚信着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也正是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进,不断奋斗。在我沮丧时让我重拾信心,在我看不到自己努力的结果时,让我决不放弃。任何机会都需要我们去自己去争取,现在就业形式如此严峻,不会有橄榄枝从天而降,抛向我们。我们需要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充满力量地投身到时代的大潮之中!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门课,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这门课让我更好地认识了自己,也意识到了责任心、诚信、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1.培养责任心。首先强烈的责任心是我们对自己人生之路做出正确抉择并顺利走向社会的前提。其次,责任心是个人职业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才能踏实工作,把本职工作做好。当我们选择了挑起担子,我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事对人负责,责任意识是让我们更接近人格的成熟——能担起责任的肩膀才能挑起未来。

2.保持诚信。《礼记》中道:“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诚信无形,却可以经天纬地;诚信无色,却可以耀人眼目;诚信无味,却可以在上下五千年、纵横海内外散发出醇厚的芬芳。保持诚信,不仅是职业所需,更是我们的灵魂的洗涤剂。同时在生活中,我努力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每个时间段里,我都会思考我学到了什么、做到了什么了、最成功的是什么;或者我的性格弱点在哪里、经验欠缺什么。这样,我慢慢变明白了自己需要补足的地方和可以发扬的地方,一点一点地实现短期的小目标,相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最终会慢慢靠近未来的大目标。生活变得丰富充实起来。

3.生涯规划。人生规划对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众多成功者的经验证明,人生不但可以规划,而且是可以规划好的,有没有人生规划对于一个人一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极为重要。有生涯规划和设计的人未必都能成功,但成功者一般都有生涯规划和设计。人一生发展会做无数次的设计策划,但如果最大的策划——人生策划没做好,就是最大的失败。准确把握人生,科学运用人生中的有利条件,通过全面周到的策划,为人生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规划好自己才有可能把握住未来。

此外,通过上课,我也意识到了很多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对职业的看法太简单了,太容易上当受骗。所以,我也有以下感悟想要和大家分享。

一、要发现自己的优势。最明显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比如获得的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律师等任职资格证书、课外竞赛获奖证书等,还有专业学习中取得的成果如文章、论文、作品等。除此之外,敬业爱岗和开拓进取精神等也可以是自己的优势。

二、要写一篇精彩的简历。写出的简历能扬长避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能引起阅读者的重视等,另外应对不同的公司应该有不同的简历,也可以采用电子简历的形式。

三、要找到自己与聘用单位的共同点。即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没有共同之处,自己比较适合的那类单位有没有聘用大学毕业生的计划、指标。若要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双方的共同点,那么,至少应有两个条件:一要认清自己,个人离自己最近,然而最难以认清自己;二要下番功夫,认清搜集、分析何利用聘用信息。同时,眼界还要放宽些,不宜局限在某个行业或某些单位,以增加成功机率。

四、要具备一定的求职技能。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的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哪些该说、详细说,哪些改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

五、要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干扰大学毕业生正常求职的因素,目前还不少,如不正之风,设骗欺诈,信息泛滥等等。

此外,我们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技能需要加强。首先是掌握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知识和信息是在当今社会生存的武器,掌握获得它们的途径,才能使我们更游刃有余地在这个社会生存。可什么才是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呢?那么我们就应该多看书,多与人交流,注意浏览各种信息,关注身边与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并有自己明确的判断能力和敏感度。其次要多读书,加强个人素质和人文修养。一个人,无论能力多么强学问多么大,要想活得开心获得别人的尊重,就绝不能忽视心灵与灵魂的成长与发展。多读书,多接触不同的有成就人士的思想,可以丰富自身的思想,并懂得在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使自己过快乐的生活有成功的事业。然后,便是要多与人交流。无论是在社会实践中还是在专业学习上,多与别人交流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只有与他人交流,了解别人的想法,我们才能打开思路拓宽视野,为自己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篇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报告

1 调查情况概述

本次调查对象为北京师范大学大一学生, 在刚刚开设完生涯规划课程之后进行问卷调研, 同时本人担任此次大一课程, 本次开课共75人, 含数学学院学生65人, 天文系学生10人, 男女生比例接近1:1。通过四个课时的学习, 发放调查问卷共75份, 回收75份, 回收率100%。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大学生普遍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

问卷中显示, 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课重要的占94.7%。70%同学认为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从大一开始。对于是否从大四开始职业生涯规划选项为零。60%同学希望职业生涯规划课能持续开展, 不仅在大一开设, 大二, 大三, 大四都有针对性的开设此课程。

2.2 对职业本身的认识程度各有不同

问卷显示, 仅有52%的同学认真考虑过个人未来职业发展, 28%的同学从未考虑过个人未来职业发展。在工作与家庭重要性问题中, 60%同学认为家庭更重要, 40%同学认为工作更重要。在选择职业性质时, 34%的同学想去公司, 27%想从事教师行业 (与几年前大多数同学想从事教师相比有很多改变) , 18%的同学想自主创业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自主创业的需求越来越多, 但是创业指导及创业教育还未成型) , 14%同学想去国企及国家机关, 还有7%选择自由职业。在对选择职业时, 哪些因素是考虑范围时, 把个人兴趣排在第一位的同学占28%, 其次是发展空间, 占22%, 再次之是工资待遇, 然后稳定性, 然后工作环境, 另外还有同学认为地位、家庭是否同意也很重要。

2.3 对个人认识程度还有待提高

问卷显示, 27%的同学认为专业知识很重要, 其次为沟通能力, 占18%, 再次为时间管理能力, 占14%。另外还有同学认为逻辑思维、学习能力的培养、了解和认识社会也非常重要。对于当前认为最缺乏的素质中, 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社会工作经验, 占48%, 次之为沟通能力, 再次之为外语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认为团队合作能力缺乏的仅占1.5%。

2.4 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本身的意见和建议

问卷显示, 36%同学希望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21%同学希望提供个人职业潜力测评, 19%同学希望能提供相关职业培训, 11%同学希望举办有关职业规划的讲座, 9%同学希望和与有工作经验的师兄师姐座谈。还有一道有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意见的主观题, 通过整理, 大多数同学评价开设此课程非常实用, 让他们有机会深刻地思考了一次有关个人未来发展问题;同时课程中设置的一些相关内容, 如个人职业兴趣, 价值观, 能力测评等等深得学生喜爱, 认为通过这些工具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我分析自我;对于课程以后的开设形式, 更多同学希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能走出课堂, 走出学校, 更多了解市场, 了解社会。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3.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重要性和持续性有待加强

目前, 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 但普及面还不够广。还有很多高校没有给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 据笔者了解, 相当多的高校都是在大四时才把学生聚集在一起, 讲一些有关就业政策, 就业注意事项, 以及所谓就业技巧就把学生送到就业市场了。还有就是不定期开办一些有关就业讲座, 有学校组织的, 有学生自己组织的, 还有一些相关培训机构组织的讲座等等, 可谓鱼龙混杂, 有的讲座学生能学到知识, 也有一些讲座学生听完后感觉效果不大。真正从正式课堂得到有关生涯规划系统培训的学生少之又少。

其次, 大多数高校普遍追求“就业率”, 只要学生能找到一份工作就算就业工作做好了, 但是学生是否能长期在这份职业上发展下去, 这份职业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 未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

再次, 生涯规划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 许多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 就业指导从学生上小学开始, 中学大学都持续进行,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们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与进行能力的培养和进行各种准备, 使自己从事理想职业的机会增加。而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 学生仅是专心学习, 学有所成才谈论职业, “职业”对学生还是非常遥远的词汇。因此, 对于高校来说, 要让学生一入校就在学校的组织下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并根据这一目标组织自己的学习和提高相应的素质, 为进入理想职业早做准备。可见,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贯穿学生四年大学生活。

3.2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要多样, 不同年级指导要分层

通过学生的问卷反应, 学生更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 例如通过课程、讲座及研讨会等形式,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团体辅导活动的方式, 增进个人的成长与生涯发展;以教师或师长和学生一对一个别辅导的形式, 增进个人的生涯概念;以开设实践基地, 提供实习机会的方式, 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体会。

其次, 对不同年级学生要进行分层教育, 各年级要重点突出。例如对于大一的学生, 可以主要通过课堂学习以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理论及概念, 初步树立职业生涯理念, 了解成功的职业生涯需要具备的素质,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对于大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定位在自我认识的关键环节, 进行自我兴趣探索, 人格探索, 自我价值观探索, 自我潜能和技能的探索;到了大三年级应该对感兴趣的职业和职业领域及市场有正确的分析和一定的介入, 可以通过师兄师姐的引领, 通过讲座, 实习等等形式, 了解各种职业特征, 提高社会化的程度, 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完善;进入毕业班, 生涯规划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收集、管理和使用就业信息, 如何掌握求职择业的各种技能技巧, 以及相关就业政策的了解。

总之, 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有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 有助于市场配置的成功率, 有利于降低就业压力, 如何开设好这门课, 运用好这门课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立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 2006, (08) .

[2]关勇.简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 2005, (04) .

[3]韩红俊.就业还是择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J].职业规划, 2006.

篇4:如何上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创新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22-0138-02

0引言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连续扩招,使得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高校毕业生是一届比一届多。如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人,到2003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达到212万人),之后平均每年都要增长五六十万人,2009年首次突破600万人(达到611万人),2010年预计将增至630万人。特别是去年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再加上去年没有就业遗留下来的历届毕业生,还有一大批失业人员,在这样复杂的就业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是与日剧增。就业问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能否持续性发展,也影响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大学生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正确的求职择业观念和灵活的就业技巧方法。那如何提高毕业生的求职就业能力呢?大学生如何塑造自己 ,完善自己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呢?如何帮助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成功创业呢?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的必要性,明确了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使就业指导课从根本上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素质与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

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公共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的特性,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增强大学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使大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学习决策方法,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模式。了解具体的职业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需要的技能,以胜任未来的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能,增进心理调适能力,能运用所学的政策和法律知识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进而有效地管理求职过程。了解学习与工作的不同、学校与职场的区别,引导学生顺利适应生涯角色的转换,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

同时,还应该通过该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解决问题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2.1就业指导课理论性太强,上课形势过于单调

就业指导课内容陈旧,信息量小,针对性差。目前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多以集体授课或讲座的形式出现,内容仍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等方面,缺乏职业能力测试,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入和跟进,缺乏创业教育实践性和择业心理教育等内容,就业指导内容比较狭窄,没有新意。

2.2缺乏一支专业授课队伍

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不足,或有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现在担任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多是由学校的行政人员或者是辅导员担任,他们虽然长期从事此项工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门的岗位培训,对课程的设置、规范、建设,思考研究不够,难以保障就业指导课的上课效果。

2.3就业指导课开设时间不合理

就业指导课往往开设在临近毕业或者学生将要离开学校去实习的阶段,没有贯穿在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安排课时相对其他课程较少,学生来不及学到想要学到的知识,就业指导课有点走形式化道路,因此令学生感到不满。

2.4就业指导课的实际效果不明显

据对我院09级学生问卷调查显示,32%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上不上没多大意思;56%学生认为学校要求上才上,但觉得很枯燥;12%的學生认为面对就业形势严峻有必要上就业指导课。从整体分析,就业指导部门未能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方案中无法反映社会需求信息,无从了解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培养和需求的脱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部门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也未能深入研究其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培养目标指向过于单一。加上就业指导课进行时间的不合理,形式与内容的过于单调,导致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不明显,不能给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帮助。

3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以就业为导向”是如今高校最基本的办学理念之一。创新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内容、方式和思路,将就业指导课贯穿于大学学习生涯全过程,采取切实的就业指导措施,明确就业指导目的,创新就业工作方法,使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调整,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而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更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就业指导课应在新生入校时就列为必修课,直至学生毕业。据问卷调查本院09级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显示,在回答“你为什么选择该专业学习?”时,有58%的学生是因为家长和朋友的影响,才报考的;20%的学生是自己的意愿;15%的学生是根据高考分数而报志愿的;7%的学生是因为其他各种原因报考的。 在回答“你希望今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 时,只有37.2%的学生回答考虑过,62.8% 的学生回答没有考虑过。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专业和未来职业的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机性和从众性。 就业指导既是一门课程更是学校的一项重要服务,应当在新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进行职业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并根据测试的结果指导学生有意识地选课,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就业指导应贯穿学生入学——毕业——就业的整个过程,因为这期间,社会在变,学生也在变,学校和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使其形成成熟的职业与就业思想意识并顺利就业。

2)由授课指导转变为实践加理论指导,实现就业指导课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调研、社会实践,校内创业、职业训练,也可就某些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进行专题社会调查,突出就业指导课形式的多样化。实践证明,仅仅在课堂上以授课的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性就业指导,这是学生专业能力得以朝纵向深化的基础。如就业指导课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见习、实训的形式,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举行模拟招聘会的形式,企业成功人士校友现场报告会的形式,制作个人主页或从有关媒体上下载有关就业指导教学信息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利用网络职业测评在线系统进行自主学习和测评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在充分自我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切实关注个人职业生涯的目标,培养自主规划职业发展的能力。邀请成功人士尤其是校友举办讲座等形式的交流,能激发学生自我感受和感悟的能力。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校内创业、职业训练等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接触社会实践。以实践形式的指导结合纯理论的授课指导,必将受到学生的喜爱,并有助于学生成长和成才,有助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3)让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走进课堂,参与教学。邀请资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师,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或担任某一章节的课程。他们经过多年的观察实践,他们具备了如何挑选人才的能力,知道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他们的角度讲授职业人应具备哪些素质,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符合哪些标准,面试时应注意的细节和技巧问题等。邀请企业来校招聘实习生,让企业自主选择未来的人才。通过面试和个人测试,点评每个参加者在面试中的优缺点,给每个参加者形成一份个人发展报告,为其个人职业生涯的策划提供建议。

4)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目前,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不足。就业指导课涉及心理、法律、形象指導、求职技巧、礼仪、创业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对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要求也相对提高,鼓励和要求他们参加系统的专业培训,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并取证 ,不断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水平。

5 )引进就业指导的心理建设。目前许多学生对职业期望过高,在择业过程中过分追求大城市、大企业,在待遇方面要求高薪酬、高职位等。一旦求职失败,就会显得非常沮丧、消沉。因此,应加强就业心理方面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综合能力,让学生能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个人未来发展的关系,及时调整好心态,提高毕自主就业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就需要就业指导课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可以与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合作,让他们也参与到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当中去,建立一只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

6)成立专门的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就业指导课教师一般由高校就业指导办的工作人员或辅导员兼任,兼职教师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门岗位培训,同时又缺少课程带头人。上课质量的好与坏没有人评价,没有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互相评论、互相提高的氛围。遇到不清楚的问题,无处去询问,也无处去探讨。如果成立专门的教研室,定期开展教研室活动,集体备课,相互讨论,共同研究,这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对这支队伍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管理。

7)建设专项实训室。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增进就业指导课理论的全面化。创业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创业理论、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同时开展创业实训。如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进行模拟创办公司的平台,在这个实训室里,有模拟工商局、模拟银行、模拟税务局等,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创业之前对创业相关知识、政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学生可以在成立模拟公司后,经营模拟公司。这样更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这比在课堂上仅仅通过理论教学,学生要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得多。

4结语

总之,要上好就业指导课,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根据新的就业形势,社会的需要不断地改进和更新课程内容,同时就业指导课宜形式多样化、理论全面化、指导专业化、学习全程化。希望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发展与创新,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唐洪毅.就业指导课教学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4,2.

篇5: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报告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等教育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将是深刻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为我校在校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应届毕业年级学生(主要在非师范专业)。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实际收回383份,其中非师范专业276份。回收率为95.8%。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限选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情况)、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我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并针对各个专业08、09、10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向有关院系教务助理等同学进行了采访。对于采集到的信息,大家展开讨论,并整理成文件如下。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长52万;而据预测,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58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2.1 高校扩招。

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2.2 大学生的就业流向。

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2.3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

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家的共同富裕,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2.4 教育机制的弊端。

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

3.1 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39.76%、26.57%、31.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31.84%,有将近三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34.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58.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3.2、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4.62%、28%。

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51%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4.48%、12.34%、11.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3.3、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34.07%和31.69%;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结果见图7。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3.4、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1)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

(2)学生“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时,学生们有48.96%选择“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也占据一定的分量。从国家政策和从现实需要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关键;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相应的对策

第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

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缺乏需求,形成结构性失业。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第二: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就不一样。如果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或是心理素质差,或是动手能力差,或是社会适应能力差,其结果必然就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克服摩擦性失业。

第三: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第四: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促进就业市场中的充分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制订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是市场发挥优势的重要保证。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统一规范,保证市场秩序。

第五: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处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大学毕业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大学是我们许梦和圆梦的地方,我们来的时候踌躇满志,我们走的时候也绝对不要留下任何遗憾。虽然大学生难就业已成为一种趋势,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绝不要就这样失去了信心。或许我们以后找不到称心的工作,但是我们也还是要有我们来时的那颗火热的心,把我们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要管以后会怎么样,只要我们在这四年内无愧于心,这样就够了,如果我们太注重结果的话我们有可能欣赏不到沿途的美丽的风景,毕竟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想通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会失去信心了,所以我们要把握好现在,把什么就业烦恼都抛到一边,认真学习,我想这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5 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我们不难看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是改变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一个重要途径。就这个问题我们小组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经过整理,现得到以下几点。5.1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本质上是一种表现力,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综合素质是就业竞争力的基础,而竞争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假定两人的学问基础等同而择业时的实际表现不同,他们的差异通常是竞争力的差异所致。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素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等。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越来越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自信成就了不少人,自卑也使不少人痛失良机。在招聘活动越来越重视现场因素、情景因素的今天,对临场反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表达能力也成为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特别是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在就业实践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被看好。现在所认为的大学生的能力,早已不只是指一个人知识的多少,而是指以知识结构为基础,包括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教育之一。现在各高校已对此开始加以重视,有不少的人文教育的课程也已引入学校。比如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语文》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从而进一步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5.2 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国当前的教育长期以来是重学科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高等教育领域培养的大多是理论型、研究型的人才,很少考虑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造成人才市场供求的失衡。本着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目标,各大高校应适时调整教学计划,调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为大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实践的基础。5.3加强就业指导教育,转变就业观念

就事实而言,也并非是学生完全不能找到工作,而是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盲目的认识,不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差距,对工作地点、待遇、工作条件等有不理性的期望。这就要求各高校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就业指导,且要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期间。比如在入校时就应该向学生说明所学专业的就业状况、前景,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的就业有明确的认识,并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醒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需要具备、提高哪些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并有专门的就业机构,能够解决学生们关于就业的有关的咨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邀请有关的就业专家、企业的人事部门的领导到学校做报告,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企业对他们的需求,这都将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学习中加以提高;在他们将加入找工作的行列中时,还可以举行各种应聘模拟,增强他们在应聘时的灵活应变能力等等。有了这些有针对性的、全面的就业指导,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会更加完善。

在这里感谢各院系教务助理同学,以及各位填写调查问卷的同学。(附)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就业情况),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并就如何增强就业竞争力提出对策。

二、调查对象:华中师范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

三、调查时间:2011年11月10号至2010年12月20号

四、调查内容: 1.学生的就业去向 2.学生的就业态度 3.关于就业指导方面

五、调查形式: 调查问卷共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3份,回收率高达95.8%,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限选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调查问卷设计 师范生□ 非师范生□ 专业:

1.性别

A、男

B、女 2.你对自己今后的就业状况持怎样的的态度?

A很乐观

B有难度,但能克服

C.很悲观,不知如何是好

D其他____ 3 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最多可选择3项)A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B 信息量少

C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D 能力不足

E 优势难以发挥 F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G 对社会缺乏了解

H 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

J 其他____ 4.请问择业前您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单选)

A经济收入

B个人发展机会

C.专业知识的应用

D生活环境

E工作的稳定性

F.其他_

5.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单选)

A.先就业,后择业

B先择业后就业 C不就业,继续深造

D自主创业

6.您就业会优先选择的是(单选)

A 出生本地

B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C 西部经济发展地区

D 其他____ 7.你对试用期内的工资要求是每月:(单选)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2000元

C 2000元-3000元

D 3000元-4000元

E 4000元以上

8.你认为我校2011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单选)A形势严峻,就业难

B形势正常

C形势较好,容易就业

D不了解

9.你认为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应加强哪些工作?(可多选)

A加大就业信息发布密度

B多联系用人单位

C为同学多提供实践机会

D召开校友座谈会

E其他____ 10.你已有较明确的就业方向与目标吗?(单选)A有

B没有

11.你确定工作单位时下列因素中你最重视哪三项?(按照重视程度依次排列)

A地理位置(所在地区经济状况等)

B单位性质(国企事业、三资、民营等)

C社会地位(知名度、权力、规模等)

D社会意义

E 薪金福利

F行业发展空间

G个人发展空间

H专业对口

I符合个人性格、兴趣爱好

G利于解决大城市户口

K其他____

.12.您对学校就业指导的看法: A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B一般,有一定的作用

C没有太大作用

D说不清楚 13.对于学校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取哪方面的信息(限选两项)A应聘技巧

B用人单位信息

C求职心理辅导

D职业规划辅导

E专业出路

F其它 14.企业的招聘信息你主要通过哪种渠道获得(限选两项)A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B求职网站

C人才网站

D社会招聘会

E校园招聘会

F老师、亲戚朋友 G专业媒体(电视、报刊等)

H其它____ 15.当你选择工作时,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最多选三项)

A IT与通讯业

B金融、证券、保险业

C商贸业 D电力、石化等能源业

E新闻出版业

F房地产业 G 医药食品业

H旅游交通民航业

I制造业 J 政府机关

K其它____ 16.您青睐选择哪些性质就业单位(可选一项或两项)

A民营企业

B国营企业

C外资企业

D私营企业

E合资企业

F政府机关

G自主创业

H其他____ 17.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限两项)

A、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

B、沟通协调能力

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D、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 E、专业知识和技能

F、其他____

18.您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单选)A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

B.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C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

D.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E改革教学内容

F其他____ 19.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单选)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C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D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

20.你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单选)

A一直关注就业信息

B只是偶尔关注 C在看到时会留意一下

篇6:就业指导课调研报告参考

作者:何玲霞

来源:《教师·中》20xx年第01期

摘 要: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可以帮助学生早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实现个人理想。通过调研准确把握企业对人才素质与能力的需求,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就业课程;调研;报告

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学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发展提供依据,本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暑期社会调研,对武汉城市圈、长三角、珠三角沿海地区企业进行回访,对学校毕业生和实习生进行跟踪调查,准确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进一步推动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革,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调研基本情况

1调研内容

主要调研20xx年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企业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企业对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企业和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和建议等内容。

2调研对象

调研企业:有合作经历和合作意向的企业,主要包括生化与药品企业、医疗卫生单位、生产制造类企业,共计40余家;

调研学生:有一定工作经历,但毕业时间不长的20xx级、20xx级毕业生,共计200余名。

3调研方式

①问卷调查法;

②座谈法;

③QQ群访谈法;

上一篇:攻略来了:手把手教你如何网上办理武汉大学生落户下一篇:古诗词诵读活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