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2024-05-15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精选9篇)

篇1:《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人教版五年级教材小学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教材简介:

《清平乐.村居》清新淡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全词只有短短几句,用白描手法把农村的乡土风俗展现得很好,把一家五口生活环境和生活画面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农户的环境气氛和全家老少勤俭淳朴的劳动生活面貌都鲜明地勾勒出来,给读者展示出一幅生动的农家生活画面,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小令,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河情态。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四句,连用了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和谐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表达感情方面,全词抒发了词人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隐隐透露出对自身现实的不满和对沦陷区百姓的深深同情。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理解这首词的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4、初步了解有关词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

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语言文字,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妙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评析“醉”字,体会词人才华难展、志不得伸的心情以及渴望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的伟大情怀。设计理念:

1、在诵读中理解内容,想象意境,感悟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诵读优秀诗文,展开想象,注意在诵读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并能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切忌教师详尽地讲解,破坏古诗文的优美意境,而应该引导学生乐此不疲地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展开想象、想象意境、感悟情感,品味古诗文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在语文能力训练中,再现情境,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使文本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具体形象的画面的过程。而实现这一过程的途径应该是扎实有效的语文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语文训练,使词的内容、情境、意境等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语言,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紧扣词眼,引导品析,激发想象,感受词人的伟大情怀。

文眼是文章的精华,作品的灵魂,集中表现了作者的写作主旨。所以扣住文眼,就能使教学纲举目张,通贯全篇。这首词中的“醉”字就是全词之眼。“醉”在本词中有三层意思:一是酒醉;二是陶醉、沉醉,即心醉;三是心碎的意思。特别是第三层意思,作者一生的志向就是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可是他屡遭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国家统一更是遥遥无期。看到眼前的安详农家,更勾起了他对沦陷区百姓的同情,而自己虽有抱负才能,却无从施展。这种痛苦的心情只有在酒醉中或梦里才会有些许的慰藉。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品悟“醉”字,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词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设计思路:

一、比较引入,简介体裁;

二、初读全词,读通读顺;

三、诵读全词,品味语言;

四、赏读全词,想象意境;

五、品读词眼,感受情怀;

六、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比较引入,简介体裁。

1、板书课题:清平乐 村居,正音:乐(yuè)音,朗读课题。

2、比较:这个课题和以前学过的古诗的题目有什么区别?

3、理解题意。

4、简介体裁——词。

二、初读全词,读通读顺。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欣赏,画出生字,练读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通读顺。

3、检查初读情况,指名学生朗读。重点正音:卧剥

三、诵读全词,品味语言。

(一)、读出节奏。

1、每个词牌的词都有其固定的节奏,在朗读时,我们要很好地遵循它们的节奏,这样可以把这些词读得更美。《清平乐 村居》的节奏是这样的:

清平乐(yuè)·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练读情况,教师点评,重点评析朗读的节奏。

(二)、读出韵脚。

词和诗一样,都按一定的规律押韵,但词的押韵比诗灵活,它可以换韵。所以在朗读时,就朗朗上口。

1、出示新的朗读提示: 清平乐(yuè)·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思考讨论画线字的特点。

3、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朗读,读好韵脚。

(三)、读好平仄。古人在朗读文章时,除了遵循四声的规律外,还讲究平仄。简单来说,在朗读时,平声音超微拉长一些,仄声音稍微短促一些。

1、出示朗读提示: 清平乐(yuè)·村居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教师指导学生诵读。

四、赏读全词,想象意境。

过渡:古人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词,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那些情景?

(一)、景——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

1、词中景:茅屋、小溪、青草。

2、脑中景:除了词中的这些景物外,你觉得还可能会有哪些景物?

3、谈谈学生对这些景物的印象。

(二)、词中人——农村温馨幸福的一家人

1、这首词描写了几个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2、读了这首词,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家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重点1:醉里吴音相媚好,关键词:醉里、相媚好 重点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重点3:溪头卧剥莲蓬,关键词:卧

3、通过这个“卧”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孩子?你想起了哪些学过的诗句?

4、指导感情朗读。

5、展开想象,口语交际。

读着

(诗句),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三)、词外人——作者

1、其实,这首词中还有一个人,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2、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醉里吴音相媚好”和“最喜最喜小儿无赖”。

3、作者的心情怎样?

(四)、感情诵读,读出环境的恬静安宁,读出农家的幸福温馨,读出作者的沉醉喜悦。

五、品读词眼,感受情怀。

1、默读全词,寻找词眼。

2、品读词眼,鉴赏“醉”字。

在这首词中,“醉”有哪些意思? A、酒醉。白发翁媪生活美满自得。B、心醉或陶醉、沉醉。

被农村优美恬静的环境而陶醉。被农家幸福温馨的生活而陶醉。

3、介绍辛弃疾生平及志向,再赏“醉”字。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出生时,家乡就已被金兵占领。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他二十一岁就参加了抗金义军,投身到国家统一的大业之中。他还写文章上书朝廷,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同时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可是他的主张不仅没有被当权者采纳和施行,还常常遭到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辛弃疾只有将自己的一腔忠愤倾吐在文学创作之中,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这首小令,就是作者晚年遭受投降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江西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

4、读了辛弃疾的介绍,你对“醉”字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C、心碎。

为沦陷区百姓的痛苦遭遇而心碎。看到眼前的安详农家,他更想起了沦陷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更加激起了对他们的同情。

为自己的志向得不到伸展而心碎。作者一生的志向就是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可是他屡遭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而现在国家统一更是遥遥无期。自己虽有抱负才能,却无从施展。这种痛苦的心情只有在酒醉中或梦里才会有些许的慰藉。

5、扩展辛弃疾的《破阵子》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烽角连营。”

6、感情朗读,体会词人的伟大情怀。

六、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附一: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2、展开想象,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记叙文。

附二: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酒醉 醉

心醉

心碎

(此文获省“蓝天杯”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2:《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通过看插图、联系句子、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这首词的意思。3.知道词的有关知识,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教学重点:

能通过看插图、联系句子、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教学难点:

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教学过程:

一.板题导入,大致了解词的特点

1.出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读题。(强调中间停顿,“乐”正确读音)3.简介词的特点

词也叫“长短句”,词牌名(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名,古人给词配上乐,词便能唱出来。因此词牌就是一种节奏,也是一种意境)、上下阕(也叫上下片,朗读时,上下片之间要停顿一下)。4.由题想象,导入学习

看到“村居”二字,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二.指导读词

1.自己读三遍(要求读准确)

2.指名读词,相机正音。(强调“翁媪”、“剥莲蓬”正确读音)3.指导读词,读好押韵 三.赏析词意

(一)词中有画

1.一首词,一幅画。轻声读词,尝试想象画面,再交流汇报。词中景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1)指导读好“低小”。

(2)引导体会“青青草”,是盛夏的草,浓郁,茂盛。

(3)理解词句大意

(4)引导学生结合词句和插图想象画面中还可能有什么,感受景美。

(5)带着感受读句。词中人

预设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出示词句。指名读

(2)理解“吴音”(上海、苏州、浙江和江西的部分地方在春秋时期地属吴国,这些地方的口言也叫吴音。相较之北方人说话的干脆利落来说,吴音更绵软,轻柔一些,所以有人也称这种口音的特点叫“吴侬软语”。这词中,指的是江西上饶地区的方言。)(3)引导想象翁媪说话时的神情、动作理解“相媚好”。

(4)想象翁媪坐在茅檐下,用着绵柔的吴音,会聊些什么呢?

(5)指导读句

预设二“大儿锄豆溪东”

(1)引导想象大儿动作,神情,结合“盛夏”体会大儿的勤劳。

(2)齐读此句。预设三“中儿正织鸡笼”

(1)引导学生观察他强鸡笼时的神情,送他一个称赞。

(2)齐读此句。

预设四“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指名读句。

(2)引导理解“亡赖”是反语,看似责备,实则喜爱。

(3)理解“卧”是一种什么样的动作?(趴,躺)

(4)引导想象小儿当时的动作和心情,尝试揣摩他的内心想法。

2.展开想象,加深体会

(1)学生选择其中一个画面,结合刚才的理解,加入合理想象,写成小练笔。

(2)个别展示、简单点评。

(二)词中有情

1.交流对词中这户人家的印象。(引导体会他们其乐融融的生活及他们的贫穷)2.引导悟情

贫穷的他们为何还如此开心,如此陶醉呢?

因景而醉: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是处世外桃源。

因人而醉:孩子们勤劳,懂事,老俩口身体健康。因情而醉:一家人没有争吵,生活详和,安宁。3.了解作者,体会感情

(辛弃疾:南宋时期的一位优秀的词人,也是一位优秀的爱国将领。他出生在一个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年代。他二十岁便奔赴战场,为国杀敌。经历二十余年沙场征战,浴血搏杀,他此时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4.感受作者看到这样一户老有所乐、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和睦家庭时,陶醉的心情,并有感情齐读全文。四.作业设计。

1.背诵《清平乐.村居》。

篇3:《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国标苏教版五年级 (上) 第26课。

【教学理念】

诗词是一种美, 是一种艺术, 从诗词的特点探究其教学, 应强调美育在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在教学中应注重诵读欣赏和想象品悟, 以画面的形式再现诗歌的意象, 诵读激活画面, 品赏明晰画面, 想象舒展画面, 引领学生自然而真切地融入诗境, 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声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三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说说诗词所描绘的情景, 并写下来。

4.感受诗词中田园生活的清新秀丽、朴素恬静, 体会作者白描的艺术手法,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诵读想象, 披文入情, 感悟诗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诵读, 明晰画面, 感知意象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 (读题) —《清平乐·村居》。 (“乐”, 在这里应该读作“yuè”) 。你发现词与诗的标题有什么不同吗?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 规定了词的格式;“村居“是词的题目, 一般与词的内容有关。

2.什么叫“村居”?如果是长期住在某个地方, 叫—久居;分开来住, 叫—分居;新搬到一个住处, 叫—新居;过去住的地方, 叫—故居。读了题目“村居”, 你猜想这首词会是描写什么的? (农村生活) 再读读词, 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对吗?引导学生从“茅檐、小溪、青草、莲蓬和锄豆、织笼、卧剥”等景物和事件去判断和认识。

3.古人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辛弃疾的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 可以叫作“村居图”, 自己反复读一读, 边读边想, 说说你们看见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1) 划出并读准生字词, 读顺词句。注意“翁”是后鼻音, “莲”是前鼻音, “锄”是翘舌音, “剥”读作“bāo”。“蓬”一般读轻声, 但词中为了压韵要读出其声调。

(2) 诗词是有一定节奏的, 像音乐一样。读诗词一样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想想读过的诗词, 试着读出诗词的节奏来。引导学生逐句体会, 同桌互助, 在觉得需要突出的词语下加小圆点, 需要停顿的词语后画斜线, 句尾的字是压韵的, 在下面画上曲线。

(3) 分“上阕”、“下阕”朗读, 边读边联想, 把静止的画面复活, 说说自己眼前浮现出的“村居”画面。引导学生以说说具体的农村生活画面为主, 即诗词所描写的人物、景物和事件等。

设计意图:诗歌是一种艺术, 艺术的语言皆指向具体的事物形象, 理解艺术的语言离不开诵读。教学理应坚持以读为本, 以读攻读, 扣题而入, 层层递进, 缘文明象。引领学生读到“其意皆出我心”、“其言皆出我口”。语言的审美正是通过深入诵读“幻化”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明晰优美的意象, 为理解诗词铺设生活化的阅读背景。

二、品读, 想象画面, 欣赏意象

1.“诗中有画”, 我们在品词析句时需要借助联想、想象来丰富和欣赏诗词的画面, 从而进入诗的意境。用心听老师读 (投图并配音) , 用心去感受这是一幅怎样的村居图?激发学生自主感受、自由表达, 并努力自然真实地读出自己的感受, 如:清新秀丽、朴素恬静、自由自在、和谐、和睦、幸福美满、安居乐业、悠闲自得、温馨等, 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读出画面的整体情境。

2.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美好的画面, 用你们的慧眼去欣赏村中的景物、人物和事件, 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村居生活的幸福。

(1)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子?“走进”村子,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喜欢吗?你们还会看到些什么? (1) 投示句子与相关画面:“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2) 引导学生先认识词中写到的茅檐、溪、豆、莲、草等实景与特点, 接着复现和再造诗境中会有的虚景:古树参天、莲花飘香、翠竹摇曳、小鸟欢叫、鱼儿穿梭、鸡鸭成群等, 最后整合景物, 诵读, 体会到这是个清新美丽、朴素恬静、舒适惬意的小村子。 (3) 美美地读读句子。

(2) 在这宁静的村子里漫步, 走着走着隐隐约约听到了说话的声音, 是谁在说话?走近了仔细听听在说些什么? (1) 投示句子与相关的画面:“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你们听到了怎样的说话声? (吴音:中国吴地的方言, 它以苏州话为代表。醉里:带有醉意地交谈。) (2) 谁和谁在交谈, 你怎么知道的?是怎样地在交谈?借助“翁媪”的字形结构 (“翁”中的“公”字, “媪”中的“女”字) , 并联系句中对“白发”的描写与参看插图等, 认识“翁媪”, 初步理解“相媚好”。 (3) 这对生活在秀丽乡村的相亲相爱的老夫妇会亲切地聊些什么呢?想象“翁媪”交谈的内容、动作和神情, 将语言文字转换成相应的生活场景, 自由地交流演说, 进一步感受“相媚好”。 (4) 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句中读好。

(3) 这对白发翁媪带着微微的醉意, 说着知心的、贴心的、暖心的话儿。当他们抬起朦胧的醉眼看见三个儿子, 更是喜不自禁, 眉开眼笑。三个儿子在干什么?你喜欢这家的三个儿子吗?为什么? (1) 投读诗词的下片。 (2) 你喜欢哪个儿子, 为什么?用你的朗读来夸夸他。学生自择品读, 想象画面:大儿子的辛勤劳作、二儿子的心灵手巧、小儿子的活泼顽皮, 体会三个儿子的个性特点。如:小儿子在干什么? (卧剥莲蓬) , “卧”是怎样的一种姿态? (躺、趴) 这个小儿子会怎样的卧剥呢? (俯卧、侧卧、仰卧) 他还会怎么做、怎么说呢?为什么说“最喜小儿无赖”呢? (3) 夸夸这三个儿子吧, 一同去感受他们幸福的生活! (朗读诗词的下阙)

设计意图:“诗词如画宜想象, 一字多解妙趣生”, 注重抓住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放飞想象, 借助自由的想象激活已有知识, 感悟和充实语言文字的形象。学生的想象既依托文本, 切合实际, 又超越文本, 彰显个性, 使诗词固有的意象更加灵动、鲜活、丰盈, 学生仿佛设身处地, 感同身受, 物我一体, 品出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 诗词“活”在学生的心中, 学生在用心灵感受诗词的意境。

三、美读, 激活画面, 感悟意象

1.村子景象秀美, 举家生活和美,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词吧, 比一比哪组读得最美。 (学生自主准备, 分组竞读)

2.从“茅檐低小”、“锄豆”、“织鸡笼”看, 这家农户的生活比较清苦, 劳作也比较辛苦, 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呢?引导学生合作探讨, 自由发表各自的见解, 如:村子山清水秀, 令人陶醉;翁媪相敬如宾, 老有所养;儿子各尽其能, 勤劳孝顺;合家和睦友爱, 幸福美满, 等等。从看似矛盾的描写中, 体验别样的农家幸福生活。

3.快乐、悠闲、美好、和谐、幸福等都可以用来赞美这幅“村居图”, 其实所有这些词语都聚集在了词中的一个字中, 你们能找出吗? (醉) (1) 谁醉了, 为什么醉?引导学生以不同方式, 从不同角度去品味, 如:主人、作者、读者。 (2) 辛弃疾在村中走着、看着、听着、想着, 他“醉”了吗?你怎么发现的?再品“白发谁家翁媪”等词句, 相机介绍词的创作背景。 (3) 你们“醉”了吗?让我们一起融入诗词中的农家生活 (由景到人, 由“翁媪”到“三个儿子”) , 随文而醉。练习美读、背诵。

4.诗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一朵艳丽的奇葩。描绘农村生活的诗词数不胜数, 如清代诗人高鼎写的《村居》, 谁会背?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词? (学生自由吟诵) 课后可再收集、诵读和交流。

篇4:《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066-02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整首词画面感极强,词中洋溢着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通过对农村朴素恬静、清新秀丽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的生动描摹,抒发了词人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喜爱之情。教学中,笔者采用“读一首词”“赏一幅画”“悟一份情”的教学法使词中优美的画面“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充分感悟农村生活的意境美,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要求,并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借助课文插图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翁媪、卧剥、相媚好、无赖”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3.了解词的一般特征。通过多层次的诵读,想象词中田园生活的场景,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品悟词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2.难点:多层次诵读,品悟词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一:诗词对比,了解词的特点

《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一首词。在这之前,学生只学过诗,从未接触过词。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诗和词的不同之处。笔者在黑板上板书“村居”两个字,问学生:“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想到了农村生活,有的回答想到了农村人居住的房子。笔者接着出示高鼎的诗《村居》让学生读一读,并用一句话进行过渡:“在清代诗人高鼎的笔下,《村居》是一首诗,而在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笔下,《村居》却是一首词。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诗与词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和教师对诗词异同的梳理,学生较容易发现词的三大特点:每行词的字数都不相等;词除了有题目,还有一个词牌名;词一般分为上下两段,称为上阕(上片)和下阕(下片)。此环节通过诗词形式上的对比,使学生对词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教学环节二:初读课文,感受词的韵味

学习古诗文,不仅要正确读准字音,更要读出诗中的韵味,感受其韵律美。在这一环节中,笔者分两步进行教学。

1.正确诵读

通过自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学生读准一些难读的字音,并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如针对“翁媪”二字的读音,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偏旁部首的方法来理解“翁”是指老年男子,“媪”指老年女子,并用拆字理解的方法明白“翁媪”一词指的是一对老年夫妇;还有对比古今义理解词语的含义,如“无赖”的今义是贬义,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而在古代,“无赖”是顽皮可爱的意思。又如“剥莲蓬”一词,学生很容易读错。笔者出示了“剥”的两个读音和不同的意思,让学生根据意思来选择正确的读音:“bāo”,意思是去掉外面的皮或壳;“bō”,意思是用强制手段夺去,依照法律取消。学生根据意思很容易找出“剥”在这里指的是去掉莲蓬的皮,也就能选择正确的读音“bāo”。而“莲蓬”这个词中“蓬”一般读轻声,但在词中为了押韵要读它的第二声。

2.读出韵味

古诗词平仄有序、简短精炼,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了解了这首词上阕压的是“ao”音:“小、草、好、媪”;下阕压的是后鼻音“ng”:“东、笼、蓬”。一般在朗读诗词中,读平声时,即阴平和阳平,声音要拉长;而读仄声时,即上声和去声,声音要短促。笔者通过范读,让学生模仿诵读,读出了这首词的韵味。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翁”“媪”“无赖”的含义,读准“剥莲蓬”的字音,以及了解词的韵律,让学生能够把词句读顺,然后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品悟词的韵味。

(三)教学环节三:想象画面,感知词的大意

古诗词有着“诗中有画”的特点。教学时,笔者从再现诗的画面入手来引导学生了解词的大意。这首词虽然只有8行46个字,却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乡村生活画卷。笔者在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结合书本插图及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读懂词句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仿佛真正走进了词中描绘的这幅美好的生活画卷。

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朗读这首词并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笔者引导学生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想象:“1.感悟景之美(抓住‘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来体会);2.感悟人之和谐(抓住‘醉里吴音相媚好……溪头卧剥莲蓬来体会)。”接着描绘出五幅画:乡村美景图、翁媪醉聊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织笼图、小儿剥莲图,让学生把这五幅画结合在一起,完整地说出这首词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练说,一幅乡村美景图自然而然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的设计摒弃了对古诗词繁琐的分析和对诗意的死记硬背,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感受诗词特有的意境之美,不仅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了词的意思,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教学环节四:紧扣词眼,感悟词的意境

每首诗都有诗眼,词也不例外,抓住“词眼”展开教学,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首词的词眼是“喜”字。课上,笔者问学生:“通过诵读,你发现了作者看到这幅画面后的心情了吗?它就藏在这首词中。请大家用心读一读,找出最能表达词人此刻心情的那一个字。”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喜”这个词眼。教师板书“喜”字后说:“这是词人情感的流露。辛弃疾到底看到了什么令他这么欣喜?”学生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归纳出作者“喜”的四个原因是:环境宁静、夫妻和美、两儿勤劳、小儿无赖。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喜”字理解了作者对这户人家老头老太生活和美的喜爱、对两儿勤劳的喜爱、对小儿天真无邪的喜爱和对这与世无争的宁静村庄的喜爱之情。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让学生的心与词人的心一起跃动,真正走进了词所创设的如诗般恬静的优美意境中。

(五)教学环节五:背景补充,体悟作者的心声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词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笔者补充介绍了作者辛弃疾的相关资料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接着,笔者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读到这儿,老师的头脑中冒出了一个问号,辛弃疾是众所周知的爱国词人,此时的他为什么不去赞美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士,而是极力地赞美这安宁平静的乡村生活?”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学生之前已经了解了作者创作这首词的背景,他们的回答可谓精彩纷呈。如生1说:“因为他已经厌倦了战场的厮杀,现在他更向往安宁平静的生活。”生2说:“从这可以看出,他热爱和平,希望所有的百姓都能远离战争、远离战场。”生3说:“因为他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疾苦,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像这家人一样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笔者顺势进行小结:“是啊,辛弃疾希望全天下的家庭都能像这户人家一样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他不愧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词人!这首词中不光渗透出作者的‘喜,更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之情!”

【设计意图】在学习这首词时,笔者引导学生将词中宁静的乡村生活融入烽火连天的南宋王朝这一历史大背景中,使学生了解到词中所描绘的安定祥和的环境在那个战乱年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学生还从中感受到了词人对安宁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六)教学环节六:课外拓展,激发读词热情

学完了课文《清平乐·村居》,课堂教学还没画上句号,笔者又向学生推荐了辛弃疾的另一首不同风格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学生要理解这首词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先让学生听录音诵读,再给他们讲解了一些难于理解的词语的意思,降低学生理解词句的难度。最后,笔者用一段话作为课堂结束语:“辛弃疾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有茅檐低小的宁静美好,也有金戈铁马的壮怀激烈。在不同的时期,他所写的词风格也迥然不同,但其中不变的是他那份浓浓的爱国热情。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读读他的词,更深入地了解这位爱国词人的词中或壮怀激烈,或恬静淡然的情感。”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末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这首词,通过与《清平乐·村居》的相对比,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词人辛弃疾的创作风格。两首词虽然风格截然不同,但都表达了词人的爱国之情,为学生将来学习辛弃疾更多的古诗词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5:《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

2、理解词的内容,正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介绍古代文学,导入题。

古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词、曲。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大家知道它的意思吗?

词,有好多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有一个名字。如:“水调歌头”、“西江月”、“清平乐”„„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明代著名的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

二、初读全词。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阅读文。要求先把文读正确、读流利,再想一想,作者在词中写了些什么?

1、自读。

2、指名朗读。

三、引导细读,理解词意。

古代的诗、词,语言很精炼,内容却很丰富。阅读时,不能像阅读一般的那样,一看就懂,必须反复的阅读、思考、吟诵,才能真正理解其内容。

阅读古代的诗、词,不仅要理解每一个字、词的意思,更要弄清作者所描写的情景。

1、阅读1、2句。

这首词,是写作者在农村所看到的情景。

作者首先看到什么?他心里想了什么?(那一家人居住的房屋虽然是矮小的,但是周围的环境却是很美丽的。)

2、阅读3、4句。

接着,作者看到什么?他又想了些什么?(一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屋前,亲昵地交谈着。他们交谈些什么呢?)

3、阅读下片。

白发翁媪亲昵地交谈着。但是,他们是用方言——“吴音”交谈的,作者根本听不懂。作者又不忍打断他们的交谈,上去询问他们,只得站在远处进行观察。作者仔细地观察了周围的情景,终于明白了。

请同学认真地阅读下片,想一想,那对白发翁媪在交谈些什么?

4、回读全词。

阅读古诗、词,还要很好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怎么样?(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

作者在农村中,看到这一情景,心里又想些什么呢?(继续品味“醉”字。)

四、背诵、翻译。

五、欣赏插图。

本的编者根据词意,画了一幅插图。请大家认真地观察,进行欣赏,也可以对插图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六、作业。

1、学习生字,背诵文。

2、书面翻译全词。

3、收集有关的材料,想一想,一个伟大的词人为什么羡慕居住在农村的人呢?

(二)一、复习,揭题。

在四年级的时候,同学们学过了一首毛主席写的词——《卜算子咏梅》。今天,我们又要学习古代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板书)

“清平乐”是古代词中的一种,它的格式是怎样的呢?大家学了文就会知道。

二、自读初悟,了解主要内容。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词。并想一想,这首词写的谁?

2、指名朗读。齐读。

3、提问。学生答后,板书:白发翁媪。

三、引导细读,深刻理解词意。

1、提问,讨论词所描写的主要情节。

作者知道“白发翁媪”是谁吗?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谁家)

这一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屋前干什么?作者知道他们在交谈些什么吗?(他们用“吴音”在交谈。)

2、追问,讨论理解词的主要意思。

作者听不懂他们所交谈的内容,也没有上去进行了解。但是,作者猜到了他们所交谈的内容。大家再细细地阅读全词,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交谈些什么?作者是怎么知道的?

(从词的1、2两句中,可以知道:我们虽然住的是低矮而小的茅房,但是周围的环境是很美丽的——小溪从我们的屋旁流过,岸上草木青青。

从词的下片所写的内容,可以知道:我们还有三个勤劳而又可爱的儿子呢!

这些都是作者观察了周围的情景,猜想出来的。)

3、深问,体会翁媪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一对白发翁媪居住在这样自在的农村,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里感到怎么样?

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他的心情又怎样?

四、反复诵读,背诵全词。

五、翻译全词。

(一天下午,天气没有中午那样炎热了。我一人走到村旁去散步。忽然,听到一阵亲昵的话语。转身一看,一对年老的夫妻正坐在他们的茅屋前,亲切地交谈着。他们说的“吴音”,我一句也听不懂。我不忍打断他们的交谈,只得站在远处看着„„

我向他们的周围看了看,猜到了他们交谈的内容。他们虽然居住在低小的茅屋里,但是周围的景色是美丽的。他们的家庭是幸福的,有三个勤劳而可爱的儿子。这怎么能不使他们高兴呢?

我呆呆地望着„„)

五、比较欣赏。

出示毛主席的词《卜算子咏梅》,引导比较,找出《清平乐》的特点。(“清平乐”有上下两片;上片每行的字数不等;上下片的韵脚是变化的。)

篇6:《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弃疾现存词有六百多首,是唐宋词作家中存词最多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风格也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静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学时,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词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中的意境之美。接着,帮助学生“由读引情”,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初读阶段齐声读,个别读,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让他们感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细读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头脑中浮现出清新秀丽的江南农村景象,感受农家生活的祥和与宁静;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学生通过朗读和联想,感悟了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

篇7:《清平乐 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我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拼音把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对诗词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结合注释,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在学生对全词大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第3题,我又引导学生深入读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词中呈现的情景,体会词中描述的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有趣。在感受到趣的时候,鼓励学生把这首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经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这首词的意境之美。

村居》教学反思“ TITLE=”《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

★ 《清平乐 村居》

★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 人教版小学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 清平乐村居翻译

★ 清平乐村居教案

★ 清平乐村居古诗

★ 清平乐村居的改写

★ 清平乐村居作文350字

★ 改写古诗《清平乐村居》

篇8:《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一、“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经典诗词的教学就是在登语言文字的“山”, 观诗人言咏之志怀的“海”。“登山观海”的过程中, 赏语言文字描绘的“风光”, 进而体悟诗人的情怀, 并且感同身受。这是对语言文字的涵泳, 亦是人文情怀的熏陶。引领学生读《清平乐·村居》, 应当由稼轩先生描绘的这幅清丽田园画入手, 感受词人借此生发的厚重情怀。

二、“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教师“身无彩凤双飞翼”, 不是万能的, 尤其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和体悟;学生也“身无彩凤双飞翼”, 也不都是天才, 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和体悟也是有限的。学习最富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经典诗词, 教师无法灌输, 学生亦无法自悟, 但有一点我们坚信:诗情是可以传递的, 心灵是可以点燃的, 因为, 不管教师还是学生, 大人还是小孩, 在内心最柔软的那一处, 都有诗意的灵性在闪光。教师要做的, 就是以自己的体悟和感动, 点燃学生的诗意和情怀。课堂上, 就需要“心有灵犀一点通”。这灵犀相通的前提是, 教师要把自己读进诗词中, 再以洋溢着诗词意境的姿态, 走进课堂, 引领学生。

【教学目标】

1.在吟咏诵读中感受宋词的音韵之美, 想象乡村翁媪的天伦之乐。

2.在补充阅读和诗境对比中感受词人的爱国之情、失土之愤。

【教学设计】

一、解读稼轩, 走进村居

1.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稼轩先生的一首词。 (板书:稼轩)

同学们昨天都查过资料, 知道稼轩是谁吗? (辛弃疾。)

我们都知道, 古人取名和我们不一样, 除了姓、名, 还有字、号。“稼轩”就是辛弃疾的号。和很多诗人、词人一样, 辛弃疾给自己取的号, 其实是在寄托他的一种志趣、一种追求。“稼轩”二字, 寄托着辛弃疾怎样的志趣呢? (停顿片刻)

我们不妨来研究一下:“轩”是什么? (有一个词叫“亭台轩榭”, 这个“轩”是指“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辛弃疾确实给自己建了一间小屋, 这小屋建在什么地方?你们再看这个“稼”。 (建在庄稼地里, 一个四周稻田泱泱的地方。)

我们可以猜测一下, 稼轩先生希望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田园生活, 能看到农村的美景……)

我们可以猜想, 稼轩先生坐在窗前, 他希望看到什么?

稼轩先生确实很喜欢这种清平、祥和的生活, 虽然不是很富足, 可是很安逸。

2.今天要学习的《清平乐·村居》, 给我们描绘的就是这样一种清平、祥和的农村生活。拿起课本, 自由读。这首词生字很多, 请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读前两遍的时候, 要把词读得字正腔圆, 读后两遍的时候, 要把词读通顺, 要注意词的节奏和音韵。

3.谁来读一读这首《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当中有几个生字和多音字, 一不小心就会读错。其他同学注意听, 听他读准了没有。 (课件出示《清平乐·村居》, 指名读。)

4.读得好, 这就叫字正腔圆。“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媪”是个生字, 也是这首词的韵脚, 他读得很好。来, 我们一起读一读:“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齐读)

5.谁再来读一读? (指名读) 你读得丝毫不逊色,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亡”“剥”, 都读得很准确, 我们连起来一起读一遍。 (齐读全词)

6.还有谁想读?请你。词跟诗不一样,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 读起来抑扬顿挫, 非常有韵味。其他同学注意听, 看看他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韵味十足。 (指名读)

7.还真是有那么点儿味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 他读“茅檐低小”的时候, 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 (“茅檐”后面。)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 他在读“溪上青青草”的时候, 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 (“溪上”后面。)

都听出来了吗?对, 这就叫节奏感, 这就叫有板有眼, 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预备起。

8.真好!同学们, 我们读古代的词, 不但要读得正确流利, 更要读出它的味道来。比如这首词的题目《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是词牌名, 什么叫词牌名啊?古代的词, 都是可以唱的, 有不同的格律, 一个词牌就表示一种格律。为什么叫“清平乐”?清平世界, 清静太平, “清平乐”是“祈求海内清平之乐曲, 祈求天下太平, 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怎么读才能读出“清平”的味道, 读出“村居”的意境呢?“清平乐·村居”, (师平淡地读) 有清平祥和的感觉吗?有村居生活的气息吗?我这样读, (师用充满期待的、舒缓的语气范读) 有感觉吗?有点儿味道吗?读词就是要读出这样的感觉来, 你们自己试一试, 争取读出你的感觉来。 (生练读)

9.谁来读一读?读出你的感觉、你的味道。注意听, 你听出了什么味道?什么感觉?

(指名读1) 好一个“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有味道。谁还想读?

(指名读2) 好一个“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来, 我们一起来读, 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齐读)

二、赏读村居, 感悟清平

1.真好!同学们, 读着读着, 我们就跟着词人稼轩先生走进了村居生活。是什么情景让稼轩先生感到村居生活的清平、安乐、祥和呢?请大家默读这首词, 读的时候仔细看看这幅图, 仔细看看注释, 试着想想这首词的大概意思, 明白吗? (生默读, 思考词的大意。)

2.作者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情景让他觉得这里的生活是如此的清平, 如此的安祥, 如此的幸福?

预设:

(1)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生:这一家人虽然不是很富裕, 可是生活的环境很不错, 低矮的茅屋周围, 有清澈的小溪, 绿绿的小草, 太美了。

师:这是你的感觉, 再来读读这句词, 把你的感觉读进去。 (指名读)

生:我们似乎还能看到茅屋上炊烟袅袅, 小桥流水, 溪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 溪水中还有快乐嬉戏的小鱼, 住在这里一定很开心, 很舒服。

师:太美了, 令人陶醉啊!这是人间仙境啊!请你用朗读告诉稼轩你的感受。 (指名读)

师:好一幅恬静的村居生活图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词。 (齐读)

(2)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生:大儿、中儿都很勤劳, 一个在锄豆, 一个在织鸡笼, 小儿子很可爱。

师:老两口肯定非常欣慰, 一家人乐在其中啊。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指名读)

生:这户人家虽然并不富裕, 但是一家人都在一起, 团团圆圆的, 非常幸福。

师:是啊, 这家人尽管过得并不富足, 但却是一种清平、祥和的生活, 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请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这两句词。 (指名读)

师:“最喜小儿亡赖”, 这里你们读出问题了没有?

(生交流)

师:是啊, 一个“喜”, 一个“卧”, 让我们读懂了“亡赖”的意思, 读出了可爱、顽皮, 让人喜欢不已。来, 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词。 (齐读)

(3)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师:这家人并不富裕, 可以说生活很清贫、很清苦, 可是那么恬静的环境、那么安详的生活, 心里头最满足的、最欣喜的是谁? (老爷爷、老奶奶。) 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对“白发翁媪”啊?

生:我看到了老爷爷、老奶奶在一起非常亲热, 喝着酒, 说说笑笑的。

师:是的, 他们很开心, 虽然满头白发, 却像年轻人一样喝酒说笑, 童心未泯。

生:我看到他们好像喝醉了。

师:是呀, 醉里吴音相媚好, 好不陶醉。来自北方的词人辛弃疾虽然听不懂此地的方音, 但是看着眼前这幅情景, 他知道老爷爷、老奶奶为何如此陶醉, 他也似乎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拿起你们手中的笔, 写一写这对白发翁媪陶醉的样子, 写一写他们相媚好的话语。 (写话, 分享。)

师:好, 孩子们, 请停下你们手中的笔, 让我们随着稼轩先生, 一起看看这对幸福的老人。你看到了什么?

(生1读)

师:好一幅乡村乐居图啊!这是他看到的, 你看到了什么?

(生2读)

师:老有所乐、少有所安, 真是清平世界啊!你看到了什么?

(生3读)

(4) 诵读全词

师:虽然家境一般, 住着茅屋, 可是在他们眼里, 却是鸟语花香, 阖家团圆, 孩子们又是如此勤劳可爱, 老两口怎能不陶醉呢?来, 我们把整首词连起来, 好好地读一读吧。 (齐读)

师:这就是稼轩先生向往的一种生活啊, 这就是这里的人们过的清平的日子啊。老有所乐、少有所安, 朗朗乾坤、清平世界, 酒不醉人人自醉呀, 让我们再读《清平乐·村居》。 (齐读)

师:我知道, 当我们真正走进这首词, 我们和辛弃疾一样, 看见了一幅和谐清平的村居图, 感受到了平静祥和的农村生活, 我们也陶醉了。我们再读《清平乐·村居》。 (齐读)

三、互文印证, 祈求清平

1.醉里吴音相媚好, 辛弃疾是哪里人? (山东人。) 山东人, 北方人, 可是他听到的是什么? (吴音。) 在这里他只能听到吴音, 听不到“北音”啊。看到眼前的这幅清平祥和的村居图, 看到老翁醉了, 看到老太太醉了, 辛弃疾也醉了吗?他真的醉了吗?如果你了解辛弃疾的生平, 如果你走进辛弃疾的心里, 你能读出的就不只是这个“醉”字了。

2.辛弃疾, 山东历城 (今济南) 人, 出生前山东早已沦陷, 他一出生就注定了是一个亡国奴。在金统治区长大的辛弃疾, 目睹了同胞在金兵铁蹄践踏下颠沛流离的惨状。22岁那年, 辛弃疾率义军南下归宋, 一路上, 被国土破碎、国破家亡、饿殍遍野的苦难与屈辱深深刺痛。至67岁病故时, 他40多年一心记挂着同胞的惨状, 记挂着国家的统一。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 “直把杭州作汴州”, 辛弃疾光复旧山河的理想始终得不到实现, 还屡遭罢免或降职。被贬江西期间, 辛弃疾寄情于填词, 还在乡野农村修筑了一间小屋, 取名稼轩, 并自称“稼轩先生”, 将对“泪尽胡尘里”的同胞的牵挂, 将自己对美好生活、清平世界的祈求通过委婉的诗词表达出来。 (课件:音乐, 刀兵, 哭喊)

3.此时此刻, 你能感受到辛弃疾看到眼前这幅村居图时的感受吗?看到眼前的这幅幸福图景, 稼轩先生心中浮现出一幕幕抹不去的画面, 他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交流)

4.是啊, 正所谓“言为心声”, 填词寄情啊, 40多年来, 辛弃疾一刻也未曾忘记故土, 他在另一首词里写道: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出示词句, 生齐读。)

40多年来, 辛弃疾一刻也未曾忘记中原的百姓啊。 (齐读: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40多年来, 辛弃疾一直在惦记着什么? (齐读: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5.是啊, 眼前这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深深刺痛了辛弃疾的心, 我们分明看到, 一个“醉”字硬生生把稼轩先生的心掰成两半:一半是辛酸, 一半是心碎。心碎的何止是稼轩?当他站在江边, 立在郁孤台上遥望故土, 心中是何等的酸楚啊。他一遍一遍地问着——— (开火车读、齐读: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篇9:《清平乐·村居》教学评析

1、词语教学得“法”

词语是构成古诗词的基本单位,学生要想走进古诗词描写的意境,就必须“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词语教学就是一扇门,就是一条引领孩子走进词作的通道。本节课的词语教学,步步有理念,招招有思想,处处显智慧。

⑴观察部首,理解“翁”和“媪”

片段一:

师:你觉得这首词中哪些字、词需要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生:翁

师:“翁”是什么?请大家看这个字的上面,“翁”字上面是一个“公”字,也就是说“翁”指的是——

生:老公公。

生:老爷爷

师:“媪”字左边一个“女”字,它就是指——

生:老婆婆,老奶奶

师:“翁媪”就是——

生(齐):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妇。

陈老师充分利用了汉字的表意功能,让学生观察“翁”和“媪”的部首猜测其意思,将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抽象的词义形象化,学生“猜”得兴趣盎然,平凡的课堂上充分展现出师生不平凡的智慧。

⑵“请君入瓮”,比较“剥”和“削”

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比较常见,而像陈老师这样比较“剥”和“削”却极不常见——

生(质疑):“剥”是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

生:剥就是把东西的皮去掉。

师:对了,比如说去香蕉皮,叫——

生:剥香蕉。

师:去花生的壳叫——

生:剥花生。

师:去桔子皮叫——

生:剥桔子。

师:去苹果皮叫——

生:剥苹果。(众笑)

师:(对着一名学生)苹果皮你会剥啊?应该怎样?

生:苹果皮要削。

师:你知道“剥”和“削”的区别吗?

生:削需要利用工具,而剥不需要。

师:对啊,你说得太好了!

对于“剥”字的理解,当第一个学生说出“剥就是把东西的皮去掉”时,陈老师并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而是引领学生说出“去花生壳叫剥花生”,“去桔子皮叫剥桔子”,从而引出“去苹果皮叫剥苹果”,学生茅塞顿开——原来“剥不需要工具,而削需要利用工具”。一切是那样清新流畅,一切又是那样水到渠成,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可又出乎我们听课教师的预料之外,于平淡之中显现出精彩。

⑶放飞想象,解读“相媚好”

“相媚好”是《清平乐·村居》的传神之笔,也是陈老师本节课教学的传神之笔。教学首先从“媚”字组词开始,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陈老师又补充了“媚音”、“媚态”、“媚语”为学生想象“相媚好”做好了铺垫。“这里写两位老人‘醉里吴音相媚好’,会有哪些‘媚音’‘媚态’‘媚语’呢?”将课堂推向了高潮。起初,学生稍有些拘谨,在陈老师的巧拨妙点下,孩子们扮演老夫妇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生:(用低沉的声音说)老伴啊,我们以前吃了很多苦,现在可以享享清福啦。

生:老伴啊,看看我们三个儿子,大儿子多勤劳,二儿子多能干,小儿子多可爱啊。

生:老伴啊,我家二儿子这么会编织鸡笼,可以拿到街市上去卖,能改善家里的生活呢!(众笑)

师:你这个老翁很有经济头脑。“媪”也可以说说啊?

生:老头子啊,当年我那么漂亮,每个人看到我都夸。现在都老了,不美了哦。(众笑)

师:怀念美丽的青春,真是一个宋丹丹啊。

生:我那时候也是一个帅哥,现在头发也白了,背也驼了。(众笑)

师:又一个赵本山来了。

生:老头子,我们的小儿子已经长大了,该给他找个学校,让他读读书了。

生:老太婆啊,你看大儿子也不小了,该给他找个老婆了。(众大笑)

师:从他们的交流中,你感受到这一家人生活得——

生:很幸福。

生:很甜美。

孩子们煞有介事地扮演着一对老夫妇,坐在茅屋前,带着酒意聊天,此情此景,让我们看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祥和。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对名利的淡薄,对自然、恬静的生活之向往,经学生动情的演绎,洋溢于每一个人的心间。再加上陈老师恰如其分地点拨、评价和引领,让课堂情趣盎然,使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切身体验到了作者思想情操之深邃,仿佛沉浸其中,接受心灵的洗涤。整个课堂都洋溢在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和美好之中,令人流连忘返,身心沉醉。

2、朗读指导得“效”

张天若先生说得好:“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叶老也言:“教学语文课本,几个重要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朗朗书声,是本节课永恒的经典。教学中,没有对词作进行无味的分析,而是以“读”贯穿始终,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真正做到了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环境的优美,品悟人物的幸福、勤劳和可爱,感受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最终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

⑴词牌入手,奠实朗读的基调

陈老师板书课题后,没有直接让学生理解“清平乐”和“村居”的含义,而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由“村居”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心田里自然想到了碧绿的草地、清澈的小河、欢快流淌的小溪、袅袅的炊烟,萌生了“凉爽”与“惬意”。而后,陈老师告诉学生“‘清平乐’是词牌名,这种词牌给人清新、平和、舒畅的感觉”,然后让学生静下心轻轻地读这首词,从而奠定了词句朗读的情感基础,使得学生的朗读“未开言”而“先有情”。

在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之后,陈老师又让学生谈谈对“清平乐”三个字的体会——

师:“清平乐”这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我仿佛听到一首音乐。

师:一首什么样的音乐呢?

生:(一时语塞)

师:(指着“清”左边)这是——

生:水

师:有水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清凉舒适。

生:这是一首清静平和的音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师:读一读这首“清平乐”

生:(读得很美,很柔)

师(小结):看来,有了丰富的想象,一个普通的词也会变得有灵性,有生命,也变得就活起来了。

这里,陈教师始终围绕着词牌名做文章,让学生读懂词了牌名,也读出了词作的韵味和意境,学生的朗读渐渐入情入境,课堂也渐渐步入了佳境。

⑵范读引路,读出词作的韵律之美

古诗词,不管是何种句式,都平仄有序,简短精炼,风格明朗,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儿童都很喜欢。本课教学,陈老师时刻关注学情,在孩子们领悟深刻但却朗读不到位时,教师及时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把词的内在情境外化,让学生感受到了《清平乐·村居》的意蕴,接下来学生的朗读便饶有兴味,词句独有的韵律之美,在孩子们动情、有致的朗读声中静静流淌着。

⑶层层推进,浸润学生的心灵

古诗词是整体的艺术,是意向和氛围的精灵。很多精妙的意蕴,只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与理解感悟能力都有限,想要深层次地读懂古诗词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进一步引领学生感受乡村田园景色的静谧,教师先引领学生抓住关键景物展开想象,再借助音乐渲染促使学生入情入境,然后通过描写“茅檐”的古诗句引入将学生的的身心浸润在美丽迷人的田园之中,使得学生的朗读也如登山一般,不断展现出异样的风景。最终,孩子们那情意浓浓的读书声简直成了心与心的呼唤,情与情的相牵,思与思的碰撞,神与神的交融,每一颗心灵都完全敞开了温馨的怀抱去尽情地拥抱乡村田园。在这层层推进的过程中,学生还词作以画面,还词作以旋律,还词作以意象,享受到阅读的韵味和意境,享受到阅读所带来的激情、酣畅和愉悦。

3、资源开发得“益”

时下,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注重教材资源的开发,借以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促使学生走近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我们举首可见公开教学中课课有拓展、处处有资源,“一拓就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无法无天”。然而,在陈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这一课中,我们看到教材资源的开发是理性的、是谨慎的,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益的。

⑴专家评论,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是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前提。本课教学中,陈老师巧妙地引用了历代词家对《清平乐·村居》的评价,把课堂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既传授了知识又传承了民族的文化。

词学家胡云翼的评价——“这首词环境和人物是一幅极匀称自然的图画,老和小写得最生动。‘卧剥莲蓬’已是‘无赖’的形象化。”直观平白地把《清平乐 村居》精妙之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再加上陈老师发人深思的导语“湖南才子胡云翼为什么这样说呢?俗话说,好茶需要慢慢饮,好词需要细细品。下面我们就细细评来,用我们的想象去品出词中的意趣”,有效地引发了学生对词作的环境和人物探究的欲望。

“中华书局”对词作的评点——“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它写得清新活泼,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溪流、茅舍、一家老小的生活情境,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形象生动地把“白描”写作手法娓娓地向学生道来,似有一语点醒“梦中人”之感,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探究“白描”手法的难度,也为学生运用白描写法进行仿写做好了铺垫。

同时,这两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使得课堂教学起承转合显得那么流畅自然,看似平平常常,实则匠心独运。

⑵巧妙链接,促进学生掌握词作的表达手法

《清平乐·村居》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是一曲委婉动听的歌,是一段绵长不绝的情。然而,陈老师的教学并没有停留在让学生得此“意”的基础之上,而是注重引领学生深入领会并运用诗词独到的“白描”方法,让学生既得其“意”,又得其“法”。“白描手法”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难度,陈老师引入了《汉乐府·相逢行》一词——

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

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地领会了“白描”的写作方法,然后再运用“白描”描述自己的生活,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生1:《清平乐 家居》 生2:《清平乐 家居》

窗明几净,屋檐高大,

菊花隐隐馨。 门口青青树。

秋日合家叙亲情, 生活过得很美满,

欢乐怎舍得停?看了谁不羡慕?

爸爸一脸得意,妈妈厨房烧饭,

妈妈鼓嘴生气。爸爸在外上班。

最恼小儿顽皮,就数我最安静,

搅乱一盘好棋。书房里面看书。

生3:……

学生的语言虽然是秩嫩的,但这却是孩子们心田里流淌出来的天籁之音,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动听的乐曲。这都是陈老师层层铺垫,层层引导的结果。如此教学既活化了学生存储的语言,又诗化了学生的心灵,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切实提升,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统一。

⑶简介作者,架起课内外联结的桥梁

辛弃疾戎马一生,饱受刀兵之苦。《清平乐·村居》一方面传达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他期盼消除战乱,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理想。但学生受到自身阅读和认识的限制,对词作的解读难免会出现误差。课的结尾,陈老师明知故问: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普通农家人的生活,作者辛弃疾为什么会如此向往呢?学生有的说是因为这家人生活很和睦,有的说是因为这家人生活很幸福……很明显,学生对作者的理解有些偏差,此时陈老师及时“出手”,通过课件出示关于作者辛弃疾的介绍——

课件出示:辛弃疾出生在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那时南宋的大部分江山被金人占领,因此辛弃疾从小就立志平定中原,收复河山。正当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的时候,软弱无能的南宋小朝廷一味的向金人求和。主和派还排挤打击辛弃疾,把他发配到江西上饶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在这个小乡村,辛弃疾一呆就是二十年。辛弃疾满腔热血,一生却再也无法施展抱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六十七岁的老人僵卧病榻,高呼:杀贼!杀贼!然后悄然离世。

学生自读资料后,恍然大悟,明白了诗人辛弃疾的内心世界——

生:因为辛弃疾向往这种幸福安宁的田园生活。

生:因为他希望当时所有的人都能过着幸福的生活。

生:辛弃疾不希望打仗,希望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师: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诗人多么向往这样居有定所,安居乐业的生活啊!多么希望乡村人家的生活永远不被外界打扰。辛弃疾的心声从八百年前的宋代传来,这声音是清平的,让我们再次记住这首“清平乐”。

生:(齐读词,缓缓的,意味悠长的)

师: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辛弃疾的资料,相信大家对辛弃疾一定会有更深的认识。

陈老师的一段辛弃疾的介绍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立体的、丰满的民族英雄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理解作者,同时也诱发了学生进一步走进辛弃疾、研究辛弃疾的欲望。学生带着学习的期盼走进教室,又带着学习的冲动走出教室,使得课堂不再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终点,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驿站”。

上一篇:秋天美作文下一篇:教育学理论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