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强化训练

2024-05-05

文言虚词强化训练(通用7篇)

篇1:文言虚词强化训练

文言虚词强化训练

1.对下列各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②不出,火且尽。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④河水清且涟漪。⑤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⑥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A.①④|②⑥|③|⑧|⑤⑦

B.①|②⑥|③|④⑧|⑤⑦

C.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2.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良乃入,具告沛公。②今君乃亡赵走燕。③嬴乃夷门抱关者也。④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⑩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A.①⑤⑥|②③⑦|④⑧|⑨⑩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⑨⑩

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

3.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因”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军解,因大破之。②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④公等碌碌,所谓因人事者也。⑤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⑦因循守职,无所改作。⑧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⑨因此怒,遣人追杀之。⑩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A.②与④相同,③与⑦不同

B.⑥与⑦不同,⑨与⑩相同

C.①与⑤相同,②与③相同

D.④与⑧不同,②与③不同

篇2:文言虚词强化训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B.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恐为操所先

C.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公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怪石乱卧,针针丛棘,有青麻头伏焉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C.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谨食之,时而献焉

D.且焉置土石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谓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相如因持璧却立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馋之

B.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因人之力而敝之

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篇3:文言虚词杂谈

一、着眼虚词变化发展,把握它虚化了的引申义

学生应针对多数虚词都是由实词演变而来的特点,着眼虚词的变化发展,由较实在的意义入手把握它虚化了的引申义。

以介词“以”为例,它的基本义是“用”,如《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由具体的“用”可引申为“用什么身份”、“用什么事物”,前者如“以资政殿学士行”,后者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以引申为“把”,将宾语提前,如“秦王不以城予赵”;可以引申为“凭借”,如“以勇气闻于诸侯”,由“凭借”还可以引申为“因为”,如“时曹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可以引申为“按照”,如“余船依次俱进”。

二、着眼句意文意,联系虚词前后文,把握它的语法意义

学生应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联系虚词前后文来理解它的语法意义。以“乃”字为例。

1.夫秦强而赵弱, 而君幸于赵王, 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由是先主遂诣亮, 凡三往, 乃见。 (《三国志·隆中对》﹚

3.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 (《曹刿论战》)

4.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 乃奋臂以指拨眦。 (《左忠毅公逸事》)

联系这四句“乃”字的前后文意看, 它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例1前三句与后句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 “乃”只能是“竟”、“却”。例2“凡三往”是条件, “见”是结果, “乃”应是“才”。例3先有“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的认识, 才接着发生“见”的行动, “乃”表示时间相承, 宜译作“就”。例4由于“目不可开”才有“奋臂”的行动, “乃”表示前后动作相继进行, 可译作“于是”。

又如“曾”。它是用来加强语气的情态副词, 在《论语·先进》“吾以子为异之问, 曾由与求之问”中, “曾”应译为“竟”, “曾由与求之问”意思是“哪知道竟是问仲由和冉求的事”。高一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人教版﹚把《触龙说赵太后》中“老臣病足, 曾不能疾走”的“曾不能疾走”译为“竟不能快跑”这就欠妥了。这里的“曾不能”宜译作“一点也不能”, 如此才能与“老臣病足”的意义相连。而《愚公移山》中“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则应译为“连山上一根草木都毁不了”。尽管这三句中的“曾”都是表示加强语气的副词, 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所表示的情态不一样, 只有选择现代汉语中适当的词或短语才能把它的语法意义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着眼虚词内涵,把握它所表达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学生应着眼虚词内涵,从相同结构的相同虚词来把握它所表达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和“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两句,其中“北门之管”与“魁父之丘”的“之”字都用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其结构形式完全相同,可“之”字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则完全不同。“北门”与“管”是领属关系,“之”字应译为“的”;而“丘”是小山,“魁父”是这座小山的名称,“之”字在这里表示它们是同位关系,“魁父之丘”只能译作“像魁父那样的小山”。

四、着眼文言句式特点,把握它的意义和作用

对有些文言虚词学生要用学过的语法知识把握它的意义与作用,翻译时或补或删。

例如译“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为“齐国将军田忌好好地客气地接待他”,把“而”字理解为“善”与“客待之”的连词,译意不通顺。人教版《教学参考书》认为“客”是“门客”,这里用作动词,也欠妥。“客”若是动词,“待”也是动词,两个动词连用表示什么?其实,这句话是文言文常见的省略句,是“齐将田忌善(之﹚而(以﹚客待之”的省略。“善”省略宾语“之”(代孙膑﹚,“客”前省略介词“以”,“以客”介宾短语作“待”的状语。这句话应翻译为“齐国将军田忌认为他有才能就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接待他”。

有的虚词在句中无意义,现代汉语又无适当虚词对译,就可去掉它。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中的“之”,它既不是结构助词表示领属关系、同位关系或宾语前置,又不是用于主谓之间表示化句子为短语,而是表示说话时的一种委婉语气,现代汉语里没有与之对应的虚词,可以去掉它不译。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人教版﹚译“公之视”为“诸位看”是恰当的、正确的。“公之视”译作“诸位看”、“你们看”,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独立短语。

五、着眼古今虚词比较,把握它们的差异

学生应着眼比较,对一些双音节词,要把握其古今的差异。

“然而、可以、所以、虽然、因而、因为、于是”等,在古汉语里都是两个词,其意义与用法都与现代汉语大不相同。以“然而”为例。它在现代汉语里是用来连接分句、句群甚至段落的转折连词;而文言“然而”的“然”是指示代词“如此”,“而”是转折连词“可是”。《过秦论》中“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人教版《教学参考书》把“然而”留下不译,高一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把“然而”译作“可是”,它们都淡化了“然”字在句中承接上文将陈涉“之位”、“之众”、“深谋远虑”与齐楚九国相对比的作用。此句应译为“尽管如此,可是成功与失败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功业恰恰呈现出相反的情况”。再以“可以”为例。在现代汉语中它是个能愿动词,而文言“可以”则有三种用法:1.“可”是能愿动词“可以”,“以”是介词,可译为“拿、用、因”,它后面往往省略了宾语“之”。2.“可以”等于“可与”。3.“可以”的“以”虚化为衬字,这种“可以”与现代汉语相同。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虚词不可忽视,只有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抓住这五方面的内容特点,理解其意义,学生才能选择恰当的词或短语把文言虚词的语法意义准确地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文言虚词才能发挥其独有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教师教学用书》.

[2]徐中玉, 金启华主编.中国古代作品选.

篇4:新增文言文虚词指导与训练

一、乎

1.作助词用

①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如: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用在句末,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③用在句末,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④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等。如: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⑤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可不译。如: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⑥作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地”。如: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2.作介词用

相当于“于”,可译作“在”“对”“比”“向”等。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二、也

1.句末语气词

①表示判断语气。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或感叹语气的。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③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释。如: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④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的。如: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2.句中语气词

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三、者

1.作结构助词用

①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性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或事物。可译为“……的(人、事、物、情况)”。如: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②用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件”等。如: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③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如: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魏公子列传》)

④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的时候”或“……的话”。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⑤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⑥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⑦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2.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语气等。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实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日食饮得无衰乎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A.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D.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者”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一夫夜叫,乱者四应

D.此三者,吾遗恨也

二、语段训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陵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改)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然陵不死,有所为也

A.是岁,元和四年也

B.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C.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者”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B.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B.①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C.①灭名不如报德也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①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参考答案

1.A(例句和A项均表测度语气,吧;B作词尾,“……地”;C表反问语气,呢;D介词,相当于“于”)

2.D(例句和D项均为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A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呢;B表判断语气,可不译;C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呢)

3.B(例句和B项均为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可不译;A用于否定词后,“……的话”;C用在动词后面,指人;D用在数词后边,“……件”)

4.C(例句和C项均为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释;A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可不译;B表示肯定语气的;D表示感叹语气的)

5.A(例句和A项均为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性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或事物;B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的时候”;C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D放在后置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篇5:课外文言文强化训练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阁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而未尝不推以忠怒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造饮辄醉 B.不伪辞色悦人/未尝稍降辞色 C.虽贵/虽不能察,必以情

D.故人、亲党皆绝之/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2.用四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拯 性 直 恶 吏 苛 刻 务 敦 厚 虽 甚 嫉 恶 而 未 尝 不 推 以 忠 忽 也。

3.结合选文,分析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香居谏齐宣王

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①。以齐国之大,具②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居③问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④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选自刘向《新序》)【注释)①堂上三百户: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②具:备办。③香居:齐国大夫。④尚书:官名。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样臣莫敢谏者/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B.书之/即书诗四句

C.具之三年而未能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以齐国之大/可以一战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书 之 寡 人 不 肖 好 为 大 室 香 子 止 寡 人 也 3.根据文段内容,说说香居和齐宣王各是怎样的人

(三)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日:见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

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②改之乎?不然迨③年事蹉跎④虽故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注释:①还(xuan):通“旋”,转身。②盍:何不,为什么。③迨(dai):等到。④蹉跎:虚度岁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悉能志之/处处志之 B.或谓君不普学/或异二者之为 C.王生益愠/香远益清

D.李生故寻王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3.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应该如何做一个“善学者”。

(四)至公之道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共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①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忽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见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②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百姓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③于下。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④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自相亲况阳人而顿忘

也才若不堪亦岂以国人而先用?今不问其能不能,而直言其怨嗟,岂是至公之道耶?”(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注释:①处分:安排职务。②君:统治,主宰。③被:遍及。④:胜任。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A.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C.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B.故知君人者/故时有物外之趣 D.百姓人力已奉于上/惧其不已也 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凡一面尚自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所以择量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

4.太宗认为用人的“至公之道”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五)鲁人曹沫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 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 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怒,欲倍①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注释]①倍:通“背”,背弃、违背。1.下列各组句子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齐公许与鲁会于何而盟/染然相许

B.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君其图之/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D.颜顔色不变,辞今如故/未尝稍降辞色

2.给文中画线句子需要加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 3.依据文章内容,分析曹沫的形象特点。

(六)孙叔放戒子

孙叔敖疾,将死,或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之意。②判: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孙叔敖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必无受利地/乡为身死而不受

C.而子辞/停数日,辞去

D.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此臣所以报先帝面忠陛下之职分也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3.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 4.“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七)鲁国之法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请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①。子贡②赎鲁人于诸候而让其金。孔子曰:“赐③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全,则不复赎人矣。”子路④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注释】①府:指国库。②子贡:孔子的学生。③赐:子贡的名。④子路:孔子的学生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赐失之矣()(2)可以移风易俗()2.对文中画线句“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子贡在诸侯那里买了个鲁国人,并给了那人一些钱。B.子贡在诸侯那里买了个鲁国人,却拒收给自己的赏钱。C.子贡在诸侯那里回鲁国人,并给了那人一些钱。D.子贡在诸侯那里陡回鲁国人,却拒收给自己的赏钱。

3.孔子对他的两个学生的做法分别持什么态度?他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八)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①,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②,卖得数斛米,斫③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④诸荐⑤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①磬:乐器,中空。②髲:假发。③斫:用刀斧砍。④剉:同“挫”,割。⑤荐:草整。

1.对下列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郡范逵素知名(素:向来,一向)B.侃母语侃曰(语:说)C.悉割半为薪(器:全部)D.路已远,君宜还(还:回家,回去)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3.文中陶母是怎么招待客人的?请用自己的话概述。4.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简要分析。

第二节课外文言文阅读 强化训练

1.C(A.到,拜访:B.验色;C.虽然即使;D.断绝)2.性萌直器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面未尝不推以忠想也。

3.包据:(1)立朝刚毅,贵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弹之: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2)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史不敢欺:爱国家,爱百姓;(3)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克己奉公;(4)“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铁面无私;(5)与人不荀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为官清廉,有骨气,不结党营私。(答出三点即可。)参考译文:(包据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極在朝延为人刚强坚載,成宣官国此而大为,听说过他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的一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关节不到,有间罗包老。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据打开官暑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默。包拯性情严厉刚直,恶办事小更苛杂刻薄,务求患诚厚道,虽然非常惜恨厌,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想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说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处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症枉法,不得故回同宗姓的本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二)1.C(A.给皇帝提意见或建议;B.写;C.备办,准备详细;D.凭借)2.书之庭人不肖好为大室盾子止寡人也。

3.香居:敢于在“群臣莫敢谏者”的时候劝谏齐直王表现出忠心勇敢;用楚王和

楚国的事例劝谏,表明他善于劝谏(口才好,有谋略)。齐宣王:能听取香居的动谏,表明他能听取意见,男于改过。

参考译文:齐宣王盖大宫殿,大得足以盖数百亩地。堂上有三百间屋子。凭借偌大的齐国,备办了三年却未能盖成,群臣中没有敢进谏的人。香居问齐宣王说楚王放弃先王的雅乐,去做靡靡之音,臣斗胆问楚国是有君主的么?”宣王说:“是没有君主的。”臣斗胆问楚国是有臣子的么?”宣王说:“是没有臣子的。”香居说:“现在君王盖大宮殿,三年没能盖成,而群臣中没有敢进谏的人敢问大王是有臣子的么?”宣王说:“是无臣子的。”香居说:“臣请求回避。”于是香居迈着小步为匆往外走。宣王说:“青先生留步,为什么这么晚才向家人进谏?”于是叫来尚书说:“写下,寡人不遵从先王救诲,盖大宫殿,香子让寡人停止了这种做法。

(三)1,C(A.记做标记;B.有的人或许;C.更加:D.特意,有意所以)2.不然/逾年事蹉跎/風欲改励恐不及矣。

3.(1)学贵善思;(2)不耻下问:(3)择善而从之。(结合学习生活,意思相近即可)参考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述感”,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生气,不理李生,转身就跑开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絵色离开,几手要拒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沛,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度度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触,恩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说:“我真不職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鉴成。(四)1.D(A.得到;B.所以;C.和;D.已经/停止)2.凡一面尚自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岂以旧人而先用? 3.如今朝廷之所以要选择贤才,就是要安抚百姓。

4.太宗的至公之道:作为治理百姓的君主,要以天下为公,不存偏E之心心,任人唯贤唯能。看法:这种至公之道,以国家和百姓为重,是真正的“大公”。参考译文:唐太宗刚即位时,中书令房玄龄上泰说“秦王府的老部下未得封官的人,都理怨说前大子富和济王府的部下都比他们早先安撺了官职。”大宗说“古时候所谓的大公无私,是指宽容公正而无私心。升

未、商均分别是、的儿子,而光、舜却了他们,管叔、蔡叔是周公的见弟,而周公却把他们杀掉。山此可知,作为治理百姓的君主,要以天下为公,不存偏私之心。我们的我食都出自百姓,这就是说,百姓的人力

已奉献给了朝廷,而我们的思泽却没有遍及民间,如今朝延之所以要择才,就是要安抚百姓。用人只问是否有能力任,怎能因亲、新旧关系而区别对待呢?凡是见过一面的人尚且感到亲近,何况是日的下属,怎会一下子就忘掉呢?如果才能不堪胜任,怎能国为是旧的下属而先任用?如今不该论他们能不能胜任,而只说他们有怨言,这难道是至公之道吗?”(五)1.D(A.约定,答应同:B.丢失选跑;C.考虑/贪图:D.脸色)2.夫贪小利以自快奔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

3.(1)勇猛无: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ヒ首劫齐恒公。恒公左右莫敢动。(2)讲正义(道义):“齐强鲁弱,面大国侵鲁亦基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1”(3)沉着镇定:既已言,曹沫投其ヒ首,下 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参考译文: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其勇敢和力量就力于鲁庄公。庄公十分喜好武力。曹沫为鲁国的大将,和齐国作战,三次都输掉了。鲁庄公害怕了,就把遂邑的土地适给齐国来求和,但仍然用曹做大将。齐極公与鲁庄公相约在柯这个地方誓。庄公与桓公在把的天坛盟之后,曹沫手拿比首持了齐公。公身边的人不数有任何行动,只是问他:“你想要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而强国優占鲁国也太过分了,现在鲁国的的都城已经在齐国的边界,你应该考虑一下这件事。”齐桓公于是允诺把侵占的鲁国的土地都还给鲁国。曹沫见齐植公这么说, 就把手中的比首切了,走下天坛,面向北站在群臣应该站的地方,面容验色没有丝毫变化,说话做事好像以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齐桓公大,想要违背约定。管仲说:“这样做不可以。为了一时的快乐而食国这样小的利益会使你在诸侯中的或信尽失,失去天下人的信任与带,还不如还给他。”于是根公把侵占鲁国的上地还给了鲁国,曹三次大战所到出去的上地都还了回来。

(六)1.B(A重病/快:B.接受:C,叫绝/降别,告别:D的原因/用来…… 2.王果以美地封其子/面间千/请寝之行至今不失

3.因为“人畏鬼,越人信”,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越人售记抢存。4“孙叔放之知”表现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面”请寝之丘”。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

参考译文:孙叔敖病重,临死的时候,告诚儿子说:“大王多次弱予我土地,我都没有

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易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能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跟越国之间有一个叫寝丘的地方,这个地方土地黄,而且地名当险。楚国人怕鬼,越国人速信鬼神古当。所以,能够长久地拥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了。”孙叔死了之后,楚王果然赐给孙叔散的儿子肥美的土地,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楚王赐于丘,因此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别人占有。孙叔的聪明在于懂得不把世俗认为有利的看作是有利的。懂得把别人厌悉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不同于世俗之人的原因。(七)1.(1)失:错,错误;(2)易:改变。2.D(:回;让:辞让,拒绝)3.孔子批评子贡在诸侯国中赎出鲁国人却不愿依鲁国法律领取应得的金,表扬于路救了人并接受赏牛。孔子认为圣人的行为可影响百姓,做善事领奖赏有利于鼓励其他人效仿,可以移风易俗。

参考译文:鲁国法律规定,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出来的,可以到国库报领取砝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在国外了一个者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补金。孔子说:“赐呀,你做错了。圣人所做之事,可以改变风俗习惯,影响老百姓的行为,并非适合自己的品行就算好了。现今,鲁国富人少而穷人多,你收回国家的补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人赎身了。”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欣喜地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八)1.B(告诉)2.范逵等人第二天离开时,陶侃追赶相送不停,快送了一百多里。

3.(1)剪掉头发卖钱买米;(2)砍掉房屋的柱子当柴烧;(3)剁草垫子喂马。4.陶母是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当孩子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为难时,陶母竭尽家庭所有满足孩子的愿望。

篇6:文言虚词强化训练

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

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虚词数量较少,常见的约二百多个;但是,它在古代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如《醉翁亭记》,全文仅402字,其中虚词就有113字(“而”字出现25次,“志”字出现18次,“也”字21次,“之”字16次,还有“于”、“乎”、“其”、“不”等虚词共出现33次)。这些虚词对表达语意、语气,词句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文章的情趣都有重要作用,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文时,不仅要着重学习常用实词,同时要注意学习常用虚词。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怎样学习常用虚词呢?根据本人在学习和教学中的粗浅体会,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深入了解和逐步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特点和用法:

一、文言虚词一般都是假借字,其词形和它在句中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内在联系,不能按实词那样去依形释义。文言虚词的突出特点是“虚”,没有实在意义,因此,古人难以为虚词造字。而在记事作文需要虚词时,往往采用“依声托事”的办法,假借实词中已有的同音字来记录虚词。因此,虚词所用的字几乎全是(注)假借字。例如:

“然”字,《说文》:“然,烧也;从火,肽(rán)声。”本义是“烧”,是个实词(后来又加火旁写作“燃”)。《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用词正是本字本义。古书中多假借“然”字记录虚词,如(本文所引例句,除个别外,均摘自中学语文课本)。

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寡人之於国也》

2、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3、然志犹末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

按:例①、②中的“然”借为指示代词,可释为“这样”、“如此”。例③中的“然”字借为连词,相当于“然而”。又如:

“其”字,全文写作,本义是“簸箕”,是实词。古书中假借“其”字为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和指示代词(那),长借不还。于是人们便在“其”字上加竹头写作“箕”,以表示本义。

二、注意区分虚实。由于虚词多是假借原有实词中的同音字为之,因此,在古书中,同一字形往往虚实并用。在阅读古代诗文时,要加注意,区而别之。例如:

1、陈涉辍耕之①垄上,怅恨久之②。《陈涉世家》

2、曾子之③妻之④市,其子随之⑤而泣。《韩非子·外诸说》 按:“之”字,甲文写作,表示脚在地面上走,《尔雅·释诘》:“之,往也。”本义是“到„„去”。以上两例中,有五个“之”字,依据语境,分析比较:①④用的是本义“到„„去”,是实词(动词)。其余三个“之”字是虚词:②是音节助词,无义;③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⑤是第三称代词,相当于“她”。又如:

1、莫春者,春服既成。《论语·侍坐章》

2、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诗经·采薇》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庭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练》

按:“莫”字,小篆写作,表示日落草莽中。《说文》:“莫,日且冥也”。即傍晚日落之时。后来,人们又在下面再加“日”旁写作“暮”。上文例①、例②中的“莫”字用的正是本义,是实词(名词):“莫春”即“暮春”,春季之末,农历三月。“岁莫”即“岁暮”,一年之末。(“止”是句尾语气语,无义)例③中的三个“莫”字则假借为虚词,不定代词,可释为“没有谁”。

三、注意区分同形虚词的不同用法。有些常用虚词,虽用同一形体表示,但用法多样,词性、意思不同,必须依据它所在的不同语言环境,仔细辩析,方能求得准确的理解。仍以“之”字为例,前面是区分虚实,这里是区分虚词“之”字的不同用法。(为便于说明,我们给各句中的“之”字分别编号。)

1、学而时习之①,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2、公与之②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之③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

4、以君之④力,曾不能损魁父之⑤丘„„《愚公移山》

5、期年之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6、大道之⑦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道之行也》

7、孤之⑧有孔明,犹鱼之⑨有水也。《隆中对》

8、战于长勺,公将鼓之⑩。《曹刿论战》

9、久之11,目似瞑,意暇甚。《狼》

10、宋何罪之12有?《公输》

11、父母唯其疾之13忧。《论语·为政》

按:以上十一例中,共有虚词“之”字十三个,根据各自所在的语境分析,比较,可归纳为六种用法:

a、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在句中作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如之①、之②,可释为“它”或“他”。

b、用作指示代词,在句中作定语,限制名词,如之③、之⑤,可释为“这”、“这样的”。

c、用作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如之④、之⑥,相当于“的”或“以”。

d、用作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之变成分句或词组,如之⑦、之⑧、之⑨,“之”字无义。

e、用作助词,放在不及物动词或形容形之后,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有人称之为音节助词,如之

10、之11,“之”字无义。

f、用作助词,将宾语前置,加以强调,如之

12、之13,“之”字无义。

四、注意古今同形虚词的异同。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语言本身的变化而变化的。古代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中,有的已经消失,有的依然存留。消失的如人称代词“尔”、“汝”,疑问代词“奚”、“恶”,否定副词“匪”、“弗”,语气语“也”、“矣”等等。这些虚词,在阅读古书时,可以查看注释或查阅字典得以解决,不至引起误解。值得注意的是至今仍然存留使用的那一部分虚词。它们与古代虚词一脉相承,词形相同,而词性、用法、意义却有差别。初学古文者往往只见其同,不知其异,自以为明白,以今度古,因而造成误解。这是学习文言虚词要特别注意的一点。下面举些典型例子,古今对比,揭示其异同。例如“是”字: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2、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

3、将军向宠„„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以上三例中的“是”字,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字词形相同而词性不同,它是指示代词。前两例“是”字复指上文,作分句的主语。“是知也”,当释为“这才是聪明”。“是谓大同”,当释为“这叫做大同”。例3中的“是以”即“以是”,意为“因此”。西汉以后,“是”字才渐渐用作判断词。又如“他”字:

1、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按:“他”字在古代汉语中不作人称代词,而是指示代词,相当于“别的”、“其他的”。到了唐代,才开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如《霍小玉传》“他亦知有李十郎名字”。

又如:“所以”,在现代汉语中是连词,与“因为”配合,在复句中表示因果关系,而古汉语中的“所以”却不然,先看例子: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公输盘曰:“吾知所以距子关,吾不言。”《公输》

3、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按:以上三例中,“所以”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结合,组成所字结构,分别表示“„„的原因”、“„„的方法”、“„„的东西”。

再如:“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也是连词,常与“可是”配合,连接两个分句,表示让转关系。古代汉语的“虽然”却不同。

1、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

2、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小易大,甚善;虽然,受地于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睢不辱使命》

按:以上两句中的“虽然”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虽”是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然”是指示代词,意为“这样”。“虽然”单独成为一个分句,承接上文,表示让步;下一分句语意转折,可译为“虽然(即使)这样,可是„„”。

再举一例:“往往”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2、秋七月,地震,往往涌泉出。《汉书·武帝纪》

3、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

按:古代汉语中的“往往”,与现代汉语的“往往”,同形、词性都相同(都是副词),而表示的意思却不同。上古汉语中的“往往”表示空间的普遍性,意思相当于“处处”、“到处”,如例①、例②。大约唐代以后,则转变为表示时间的经常性,相当于“常常”、“时常”,如例③。

五、在学习古文时,不断积累常用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句,制成卡片,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较好地掌握文言虚词的特点和用法。前面所举“之”字,就是采用此法归纳出来的。此处再举“以”字为例,分类归纳说明如下:

1、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3、域民不以封缰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以上三例中,带点的“以”字是实词(动词),因为它在句中充当谓语,表示动词词义;分别是“认为”、“任用”、“依靠”。

4、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韩非子·难一》

5、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孟子二章》

7、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以上例④至例⑦中,带点“以”字是介词,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工具、事情、人力、原因等,可分别释为“用”、“把”、“凭借”、“因为”。

8、木欣欣以向荣,泉清清以始流。《归去来辞》

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10、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1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1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睢不辱使用》

——以上六例中,带点的“以”字是连词。其中,例⑧、例⑨的“以”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连词“而”;例⑩的“以”字连接两个词组,前者是行为,后者的目的,“以”字可释为“来”;例11的“以”字连接两个分句,前者是行为,后者是将会产生的结果,“以”字可释为“以致”;例12、13中带点的“以”字连接因果复句的两个分句,“以”字可释为“因为”。

此外,虚词“以”字还有通假用法,如《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按“以”通“已”,用作副词。

篇7:文言文阅读(一):文言虚词梳理

(一):文言虚词梳理

【文言虚词定义】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常见的文言虚词】

【常用文言虚词(25个)】

(一)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

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3.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

1.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2.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3.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于

1.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2.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3.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4.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而翁知我。(《蔡勉旃[zhān]坚还亡友财》)

(六)则 1.连词

⑴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⑵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⑶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⑴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

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⑵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

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⑶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

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

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因

1.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

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3.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

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4.副词,可译为“因此”。

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九)且

1.副词

⑴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⑵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2.连词

⑴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⑵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⑶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

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乃

1.副词

⑴可译为“竟然”。

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⑵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一)乎

1.语气助词

⑴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⑵表反问,可译为“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⑶表推测,可译为“吧”。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⑷表感叹,可译为“啊”。

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

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二)所

1.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2.“所”和“以”连用。

⑴“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⑵“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

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

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童趣》)4.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

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三)夫 1.指示代词,译为“那”。

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2.fú,句首发语词。

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丈夫。

例:夫齁(hōu)声起。(《口技》)4.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四)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如: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

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十五)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六)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为“这样”、“如此”。

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但是”等。

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3.助词,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 „„地”。例:有亭翼然立于泉上者。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样子”“像„„似的”。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七)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3.代词,相当于“之”。

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

上一篇:小学生五台山旅游作文下一篇:我们班的能手小学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