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前教研工作计划

2024-05-04

坊前教研工作计划(精选7篇)

篇1:坊前教研工作计划

坊前小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促进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全校学生的素质发展,提高学生成绩为宗旨。在本学期重点抓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坚持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现代化教育,育高素质人才”为重点,加强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努力在学生创新上做文章。建立一支高素质和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使我校教育质量在全镇名列前茅。

三、工作目标:

1.学期初制定各科教学计划。

2.积极推动教师备课的实效性,检查备课与上课的一致性。

3.抓好作业批改质量,做好补偿作业的使用效果。

4.业务检查实行有记录、有量化、有反馈,并且实行二次检查督促。

5.举行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6.积极参加教研室举行的各项活动。

四、主要工作行事历:

九月

1.认其做好课程分担工作,力争使每位教师接受。

2.制定学科工作计划。3.配齐各种作业(3--6年级写字作业以上发为主,书面作业作为补偿性作业)4.参加校学生小发明、小制作和小论文比赛。5.初查教师备课作业。

十月

1.组织优秀作业评选活动。

2.任课教师以班级为单位举行知识竞赛。

3.举行家长座谈会(待定)。

4.参加分片集体备课。

5.业务月查。

6.全面听课。

十一月

1.参加镇教师课程标准考试。

2.迎接县教学工作评估。

3.业务月查。

4.举行公开课。

十二月至一月

1.业务月查。

2.期终复习

3.教研工作总结。

4.期终考试。

5.整理档案。

篇2:坊前教研工作计划

二○一三年十一月十四日

一、学校概况

坊前镇中心小学,始创于2012年,坐落在坊前镇中心街342省道北边。占地面积22154平方米,建筑面积5499平方米,拥有教学楼1幢。学校现有6个年级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教职工32人,其中小中高职称2人,小学高级职称46人,小学一级职称14人,小学二级职称4人,小学未评级2人。专用功能室齐全,现代化教育装备齐全,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一所有活力的中心小学。

二、学校设置与校舍

学校设置与校园规划

坊前镇中心小学坐落在坊前镇中心街342省道北边,人口集中,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布局合理。学校占地面积2215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5499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平方米,拥有教学楼1幢,建筑面积平方米,生均平方米。学校现有6个年级12个教学班,平均班额数为人,以上均符合标准要求。

校舍建筑设计与质量

坊前镇中心小学新校区于2012年动工,2014年投入使用,建筑严格按校舍建筑要求,防火、抗震等均达要求。校舍档案、基建档案齐全、规范,有专人管理。

普通教室

普通教室共间,使用面积平方米,生均平方米,采光照明均符合要求,平均班额数为人,教室内配备标准课桌凳,多媒体、白板等设施齐全。

学校专用教室

专用教室有科学实验室 间,面积平方米,配有25套实验课桌椅,可供各班级2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水电照明、通风换气、防火符合要求;音乐教室 间,面积平方米,电子钢琴、打击乐器等乐器类设备等;舞蹈教室 间,面积平方米,配备把杆、照身镜、木质地板和音响设备等;美术教室 间,面积平方米,配备中国画、水彩画(含水粉画)、版画、雕塑等教学所用的各种教学设备及材料;画架、画板、灯光器材、写生台及各种写生工具;视听设备、投影设备及教具、工具储备橱柜等;语言实验室间,面积平方米;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间,面积平方米,配备电脑套;综合实践活动室间,面积平方米,配备基本的活动材料。

公共教学用房 综合电教室(多功能教室)间,面积平方米,配备多媒体讲台、多媒体设备、电视机、VCD、录音机、白板、音响等设备;图书(阅览)室间,面积平方米,图书册,生均册;心理咨询室间,面积平方米,配备沙盘、放松椅、宣泄球、团体活动箱、心理测评软件;体育活动室间,面积平方米;科技活动室间,面积平方米;卫生保健室间,面积平方米,配备必要的卫生器材及药品。

学生生活用房

因就近入学,无学生住宿。学生食堂间,面积平方米,就餐人数,生均面积平方米。厨具、餐桌设施齐全,能为学生提供热饭、供就热水。

三、运动场地及室外设施

田径场

学校田径场占地面积平方米,设有米环形跑道,跑道材质为。跑道规范、平整,设有跳高、跳远、投掷专用场地,符合要求

篮排球及其它运动场地、器材

篮球场个,占地面积平方米,(水泥)硬化,平整、无积水; 排球场个,占地面积平方米,(水泥)硬化,平整、无积水;室内外乒乓球台合计 个,单杠 付,双杠 付。

体育器材共件,价值元。

运动场地约平方米,生均运动场地面积也将达到平方米

四、教育教学装备

实验仪器器材

学校配备仪器室 间,面积平方米。数学仪器件,价值 元,科学仪器 件,价值 元,均达到配备要求,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均能达要求。实验室、仪器室专人负责,管理规范,各类器材分类造册,摆放整齐,使用记载完整,易损物品能及时补充,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图书资料

按规定配备必要的图书资料,共有书橱 个,图书册,生均 册。各类刊物、教参资料、工具书充足,能及时剔旧、更新。管理规范,防盗、防火、防潮等安全措施到位。

教育信息技术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学校配备网络中心一间,计算机室 口,电脑 台,专任教师配备教师用计算机,并配置到教师办公桌。所有班级配备计算机、白板,并与网络连通,实现多媒体班班通。各专用教室均配备一套多媒体终端设备。所有计算机均连网。

通用技术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备

体卫艺教学设备

体育器材共 件,设施设备管理与使用

学校各项资产均电子化管理,固定资产账目规范,账物相符,各器材资料管理规范,保管保养良好,维护及时,完好率高。各室制度健全,设备能正常使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全开齐。阅览室正常

开放,有教师专职管理员1人,图书管理规范,借阅率高。

师资配备

篇3:转变教研观念 创新教研工作

一、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教研工作创新

教学研究就是对于教与学活动及其规律性的探究与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研员要转变教研观念, 突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研思路。传统的教研活动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 教研的主要方式是“教练式”, 教研员主要是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和为教师设计教案。这种教研活动缺乏创新, 是单向地向教师传递, 教师只是教研的配合者, 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发挥。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清楚, 教研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要贴近教师、学生和教学实际, 如果脱离了这几方面进行研究, 即使有研究成果, 但对于指导教学的实际意义也不大。所以在当前教育工作中, 教研员要转变教研观念, 拓展教研思路, 走近教师、学生和教学实际, 加大教学研究力度, 不断促进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教研员要及时汲取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新成果, 把握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要不断了解学科教学改革状态和发展走向,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研员研究、指导、服务的作用。另外, 教研员的教学研究、指导、服务的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 他们向教研员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面对出现的新问题, 教研员只有在教研工作中不断创新,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 才能使教研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新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

新的教育观念为教研员的教研工作搭建了创新的舞台。 (1) 它为教研员提出了要树立与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研究观念, 只有在这种教研观念的指导下, 才能使教学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 要用新的教学研究观念指导教学研究。因为这种教学研究观念是全新的、发展的, 是与新教育教学的理念相适应的, 它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 (3) 教研员和教师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如果教研员的教研方式还停留在原有的经验和水平上, 不进行深入的研究, 就不会有新的教研成果, 也不可能形成新的教研工作思路, 所以教研员要不断学习, 认真研究。

三、教研员要实现角色的转变

教研员在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要改变以往的教研方式, 即要由传统的教研方式向探索多种教研方式转变。 (1) 要从单向的、一言堂的教研方式转变为以校本教研为主体的教学研究, 以校本教研为主体的教学研究可以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2) 要从静态的教学研究转变为动态的教学研究, 真正了解广大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在新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 这样就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教研工作的开展。

随着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 新的教育理念已被教师们所接受, 并能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此时的教研员应成为一线教师教学水平的促进者, 而不能仅仅是教学工作的指导者, 随着教育信息传播的多元化, 一线教师与教研员可以同时获得新的教育教学信息。教研员已不是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拥有者, 从这方面讲, 教研员要由“指导者”向“促进者”的角色转变, 努力做到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使先进教学思想和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传播, 与教师共同成长, 不断推动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教研员的教研工作要不断创新

怎样使教研工作更进一步地深入开展, 是每一位教研员面临的新课题, 我认为除教研员自身要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外, 还要有一大批来自教学一线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探索的教师。作为一名教研员在组织教学研究中也要以人为本, 教研员每次组织的教研活动, 都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为目的的, 在教研活动时, 要提倡参与活动的教师自由交流研讨。成功的教研活动是动态的、是群言堂的, 每一名参与者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存在, 教研员也要给教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去探索、去沟通, 使教师在教学研究活动中主动参与、平等交流, 实现教师对教学研究活动的价值追求, 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教师的需求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更快地提高教研员的教研能力和水平。

篇4:坊前教研工作计划

在考试目录下完成如下操作:

1、将CZ1文件夹中所有扩展名为“FOR”的文件复制文件夹X1中。

2、将CZ1文件夹中所有以“FOX”为主文件名的文件移动到文件夹X2中。

3、在CZ1文件夹的X1子文件中建立一个以X11为名的子文件夹。

4、将CZ1文件夹中的文件BOOK.DBF复制到X11子文件夹并改名为ABC.DBF。

篇5:从教研工作特点看教研员专业发展

教研员专业发展的方向之所以在理论与实践上难以确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干什么”,即对教研工作定位不清。因此,认清教研工作的特点可以为选择教研员专业发展的方向提供依据。

教研工作的中介性——教研员需理论结合实践

如果承认教研工作具有研究的特点,或说成研究成分很浓,则会发现,教研工作的研究内容介于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之间,即中介性特点。根据教研工作的中介性特点,一方面,教研工作可以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方面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中介性特点使得教研工作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只能达到 “一定”程度,不能“深入”,因为这种“深入”的条件是不存在的,“深入”研究不属于教研工作的研究范畴。由于教研工作的中介性特点,使得教研员专业发展的方向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间型发展方向。

教研工作的频繁性——教研员需加强组织和领导力

人们对教研工作已形成一种习惯认识,即教研活动开展要频繁,教研员要经常露面,与中小学教师接触,否则会有不作为的嫌疑。暂不论这种认识是否合理,从中反映的是,现实的教研工作具有频繁性。频繁性可以产生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教研员对中小学教学情况较了解。当然,这种了解是教研视角的了解,与行政或管理视角的了解有所区别。教研工作中的听课、调研、教研活动等,对中小学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教研工作也会干扰中小学教学工作,起到负面作用。频繁性容易导致模式化、肤浅化,低水平的机械劳动、简单劳动、循环劳动不断出现。教研员因听课疲于奔命,就是这种弊端的典型表现。为此,教研工作要对教研活动重新认识,解决诸如教研工作的基础是什么,教研活动是教研工作的常规工作吗,教研工作的方式有哪些,如何处理教研工作与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关系等问题。由于教研工作的频繁性特点,教研员专业发展可以在教师群体资源的组织和开发中,选择组织型或领导型发展方向。

教研工作的多变性——教研员需立足于现实问题,不断积累

教研工作虽然强调计划性,但现实中仍表现出临时设计、临时开展的特点。原因在于,教研工作要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而教学问题不是固定的,具有多变、即时的特点。越是面向具体的教学问题,教研工作的多变性特点越突出,教研室也有了“救火队”之称。教研工作的多变性特点,使得教研工作能解一时之急,也会出现所谓“立竿见影”之效,但往往缺少整体规划,没有后劲,工作易受外来因素干扰。由于教研工作的多变性特点,教研员专业发展要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但需避免事无巨细,包办代替,可选择积累型发展方向。

教研工作的选择性——教研员需立足教研,长于分析

篇6:坊前教研工作计划

黄继东:作为一名县区体育教研员,第一,应是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要有扎实的体育教学基本功和实践经验,以及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同时,又要有高于一般体育教师的视野,有较强的专业研究能力,对教学中问题的解决与研究要有理论支持,并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第二,能上得了“讲堂”下得了“课堂”,能及时传递教改信息与发展动态,又能深入到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引领。第三,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服务员。作为教研员,人品一定要正,能深入到教师中去听、去问,勤于换位思考,可以指点但不要指指点点;能更多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与载体。第四,应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的整合体,要能渗透到学校的特色体育规划、校本开发及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带领大家强化教研,深度推进课改。

裴绍志:体育教研员是一座桥梁,一边连接着实践,一边连接着理论,在“渡人”的同时,还要兼做地区学科“百科书”,要接受教师随时随地的“查阅”;是一架梯子,是教师登上大舞台借助的工具;是师德的标兵,要有高尚的人格,德行应是学科教师的楷模;还是行政部门执行行政工作的间接督导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体育教研员往往是本地区体育学科的一面旗帜,直接决定着所在地区体育学科学术水平的高低。这面旗帜不仅要能够引领当地体育教育教学在课改中的正确方向,还要能够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利用各种办法,解决本地区各学校在教学实践中与时代脉搏不合拍的各种问题。

刘东升:体育教研员应该是坚持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改革、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铁心人”;应该是有远见、有思路、有方法的区域内课程规划和实施的“有心人”;应该是具备教学指导能力、教师业务水平提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的“专心人”;应该是理解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发展需求、聆听他们心声的“知心人”。

陈节平:体育教研员应该是体育教师的老师,要站在学科前沿,能帮助一线教师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体育教师的知心朋友,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领者、促进者,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实践者,成为体育教学研究的发动者及带头人;是体育教师的合作者,要善于团结一线教师,团结各级教研员,互相支持,共同发展;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助手和参谋,能够起到积极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纽带作用。

中国学校体育:日常工作中,应如何体现教研的引领作用?

黄继东:一是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掌握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二是定期调研与随机检査相结合,发现教学中的违规现象,及时予以制止。三是在区内成立小学、初中、高中体育学科基地,落实核心组成员,并要求每月各学段组织一次基地学科研讨活动。四是定期送教到校,每月至少到学校上两节课,对不同水平段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有效教学的呈现等加以引领与研讨。五是带领或指导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校本教材的开发及论文的撰写,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六是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平台与载体。七是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不同策略,科学定位,提高工作积极性,如,采取请老教师作讲座、指导青年教师上课等方式,充分发挥他们教学经验的同时,促进其专业的再提升与工作热情的再激发,引导其向专家、名师发展;对于中青年教师,则可通过基本功比赛、教学公开课的开设等,使其获得自我提升并发挥其作为学校骨干的引领作用,引导其向带头人、教学能手发展;针对青年教师,则可通过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明确个人成长规划等措施,加以严格的要求与高的期望,促进其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

陈节平:一是明确体育教研岗位的职责,即认真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教学经验,做好课程开发等,为教育行政部门起到决策支持作用。二是牢记体育教研工作理念,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研工作的目标,把帮助和指导一线教师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作为教研工作的抓手,把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把增进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健康作为最终目的。三是熟悉体育教研工作方式,在教学研究上,从只关注学生的运动能力表现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在教学指导上,从重指导和指挥向重组织过渡和参与互动转变;在教学服务上,从重检查向重服务转变;在教学质量评价上,从重结果和甄别向重过程发展改进,力求为一线教师服务。

此外,教研员要引领教师发展,还需走进“四道门”:一是真正走进市、区教育行政职能部门的门,同他们对话,争取支持;二是真正走进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室、广大教师办公室的门,让他们主动按需提供服务;三是真正走进高等教育院校与研究机构的门,拜教授、专家为师,着力于理论指导下的微观实践与指导;四是引领课堂走进优质之门,能够做教师的朋友,成为教育教学的参与者、指导者。

刘东升: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充分体现体育教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指导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评选和比赛,以实际效果体现体育教研的引领作用。

曾宪章:要与一线教师共同制定体育课程活动实施方案制度,使课程开展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和衔接性;应提供网络互动平台,就教师遇到的问题及时展开讨论、交流;应及时提供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动态、信息成果等。

金民: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常态的调研发现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措施的意见,改变教师的一些不良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通过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展开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对不同阶段的教师进行培训,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通过加强教研组的建设,积极开展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中国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教研员,您认为自身哪些方面有待提高?通过此次培训,您又获得了怎样的提高?

黄继东:主要有三个方面有待提高,一是理论水平的提高与专业引领能力的提升;二是理论、理念内化为实践能力的提升;三是教学研究水平与能力的提升。

通过本次培训,在教研员的角色定位、教研活动的有效组织与实施、教学案例的剖析与看评课的切人点的把握、拓展训练、SPA R K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等方面得到了提高。

刘东升: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能力,根据本地教师结构、地域特色、体育活动传统等指导、设计和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等方面均有待提高。

通过聆听众多高层次专家讲座,我获取了大量的前沿信息,进行了高效的体育教育理论“充电”;现场观摩北京市部分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学习了小学体育教学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途径和方法。

裴绍志:我的收获既有来自于专家讲座的知识,也有和其他地区教研员交流所获得的经验。通过与其他地市教研员的交流,我在教研组织能力、学术能力、科研能力、评课能力、横向交流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都被放大,同时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此外,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有学术层面的,但更多的是他们鲜活的解决各种问题的经验。这些知识与方法的学习,为我今后在教研方式的选择上打开了很多扇“窗”,引出了很多条“路”。

金民:作为教研员,我认为自己在课题的研究方面和拓展方面还是有待提高的。

通过本次培训,我在拓展和SPARK课程上得到一些启示和提高,尤其是针对体育课如何让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参与的问题,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在教学的设计上,这需要教师的精心打磨;此外,体育学科教学作为科学系统的教学,应该对每节课的学科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融合,这样可以让学生正真地懂体育、会锻炼。

陈节平:作为体育教研员,从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来看,在学术研究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指导一线教师做好课题研究方面。

通过此次培训,不管是研究能力、教学能力、评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还是对新教师和一线教师的培养等方面都新增了更多的知识储备,拓宽了视野。

中国学校体育:结合培训成果及收获,您认为,在地方培训中,应该怎样有效组织与实施培训?

黄继东:在组织地方培训中,第一,要确定一个主题。主题的确定要经过前期的调研,契合教师的专业发展或教学改革的需要。第二,要明确具体的培训目标,明确目标对象,明确目标达成的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明确目标的教学实践价值。第三,要确定培训的内容。内容要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分析培训对象最需要的是什么,再结合主题与目标要求,设置合理的培训内容,并将培训内容以提前告知的形式,让培训对象带着问题及对问题的困惑、思考来培训。第四,在培训方式上,以专家引领解答为引线,以一线骨干教师经验交流展示为抓手,以基层教师的问题与困惑为剖析点,在观摩研讨中求共识,在专家的答疑与交流研讨中求解惑,在思想碰撞中求发展。第五,加强过程性考核。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每个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心得脱稿交流,时间不允许可以集中以电子稿的形式予以统计,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展示,并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与奖励,反之加以批评与指正。第六,加强培训后的跟踪反馈检查,对培训的成果不定期进行抽查,要动真碰硬,并长期坚持。

刘东升:在地方培训中,培训内容应更贴近一线教师的需求,达到“雪中送炭”的效果;培训方式应更加灵活多样,可以自下而上地设定培训内容,以更加直观有效的模式,让参加培训的教师通过培训能够直接应用于日常体育教学与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篇7:坊前教研工作计划

教研室作为最基层的教学单位, 承担着提高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的重要任务。虽然教研室是最小的教学单位, 处于教学管理的底层, 但它是落实学校各项教学任务的前沿阵地, 是贯彻教学中心地位的关键。教研室一般是按照专业设置 (如计算机网络教研室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对应) 的, 直接承担计划、组织、实施教学和教研任务。教研室直接面对学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实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 进行校企合作, 组织教学改革及师资培养等工作。

以往, 教研室一级经常是被动地完成一些事务性工作, 没有进行教研活动, 或组织教研活动但流于形式而没有深入开展研究。教学主任要对教研室的工作内容、性质、作用有充分的认识, 要充分调动教研室的积极性,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提高教研水平。

二、教研室的任务和职责

教研室是按专业或相近专业组合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研究组织, 简称教研室, 是构成高等学校结构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学院三级教学管理体系[1]中最基础的一级。教研室的基本任务是以承担教学任务为中心, 教学、科研相统一,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教研室的具体职责应包括如下几点。

1. 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确定本专业开设的课程群, 制定本专业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 (或教学大纲) , 编写单元设计、项目 (实训) 指导书, 选编教材, 把握各个教学环节, 合理配置教师、优化教学资源。

2. 开展教学研究, 更新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手段, 改革教学方法。

3. 加强课程建设, 逐步将核心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

4. 组织本教研室科研课题的论证和申报工作, 发挥教研室的群体作用, 通过科学研究促进知识更新, 提高教研室教师整体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5. 制定实训室建设规划, 组织实施实训室的建设和改造, 不断改善教学和科研工作环境。

6. 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加强人才引进和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重视师德和教风建设, 提倡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7. 召开本专业的学生座谈会, 收集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教学意见和要求, 听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

8. 协助院、系进行教学检查, 审核本教研室教师的上交资料。

9. 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 建立健全教学资料档案管理。

三、加强教研室管理, 充实教研室工作

为了促进教研室的规范管理与发展, 加强教研室的工作, 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 加强教研室工作的管理。

我院教学管理采用三级教学管理模式, 即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牵头, 教务处具体负责全校教学管理工作构成第一级, 其次是以系为单位具体实施系部的教学工作构成第二级, 第三级是各专业的教研室在院系领导下具体组织开展并完成所承担的各项任务。各教研室学期初要上交周工作计划, 于每周三定期进行教研活动, 并做好教研室活动记录。

2. 积极参加相关专业活动。

组织计算机系各教研室积极参与各项专业活动, 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通过教研活动, 为本专业学生制定一个较好的竞赛方案, 组织并指导学生积极参赛, 完成竞赛活动的评审。

3. 开展专业建设。

开展专题教研活动, 继续完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讨论本专业的职业岗位, 完善课程体系结构, 理顺课程间的衔接关系, 明确专业的核心课程、技能课程、支撑课程。

开展专题教研活动, 研讨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东莞行业的结合, 对计算机系想要新增的高职高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 (动漫设计方向) ”、“软件技术专业 (嵌入式设计方向) ”及本科专业“软件技术专业”进行市场调研, 并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 确定一至两个新增专业, 组织专业顾问委员会进行专业论证, 制定适合高职高专学生需求的 (或应用型本科需求) 的人才培养方案, 并根据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布置教师完成整体设计方案。

4. 加强课程建设, 逐步将核心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

通过教研活动, 组织本教研室教师讨论本学期所上课程的课程标准和实训指导书, 检查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人才培养方案 (或教学计划) 三者之间的一致性, 对这些教学文档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 去粗存精, 使之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文件。

通过教研活动, 软件教研室、网络教研室分别讨论并建设计算机系的院级精品课程《ASP.net》和《Cisco网络技术》, 重构这两门精品课程教学资料, 包括自编两门课程校本教材、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实训指导书等教学文档, 为计算机系各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一个教学文档标准, 一定程度上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本学期努力为《ASP.net》冲击省级精品课程创造条件。应用教研室全力将院级 (在建) 精品课程《3DMAX》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 信管教研室、硬件教研室在本学期将确定一门核心课程并努力将其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

5. 开展实训室建设。

以我院“升本”为契机, 各教研室组织教研活动讨论实验室的建设。应用教研室研讨并组织建设《B-410美术基础实训室项目》、《A-907三维设计实训室增设项目》, 网络教研室研讨《综合布线实训室》、《网络实训室》的扩建, 软件教研室研讨《嵌入式实训室》、《软件研发实训室》的建设, 信管教研室研讨《ERP实训室》的建设, 硬件教研室研讨《硬件实训室》的建设。

6. 师资队伍建设。

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 进行传、帮、带, 使青年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互相听课、互相说课、指导实训等教学工作环节的实践, 按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较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拓宽、加深与课程有关的知识, 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逐步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导师对青年教师辅导要有记录, 青年教师对辅导要有体会笔记。

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以及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工作, 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稳定并扩大骨干教师队伍, 努力争取并逐步做到专业教学梯队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化。在教研室内开展听课活动, 组织本教研室教师对排名靠后的教师进行听课, 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 学期末对末位教师实施教育、培训甚至转岗安排。

7. 积极拓展校企合作。

在集团和学院的支持下, 调动全系教师、学生联系东莞企、事业单位, 引入软件研发项目, 由计算机系组织教师、学生成立技术小组, 进行软件项目研发、设计并推广, 进行实际应用。以计算机系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作品为基础, 在东莞市举办一届大型学生作品展, 以期引起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装璜设计等行业企业的关注, 从而拓展计算机系各专业校企合作项目。

四、结语

通过明晰教研室的任务和职责, 充实教研室的工作, 才能调动教研室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教研室在学校三级教学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我结合所在院系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七项措施来加强教研室的学期工作, 以加强教研室的管理, 明确教研室的工作任务, 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管理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莉, 薛朝晖.加强教室工作完善高校的三级教学管理模式[J].2007.6:19-20.

[2]王明辉, 邬明辉, 朱云生.高校加强教研室建设和改革的思考[J].2006.2:74-75.

[3]王红.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提高教研水平[J].中国成人教育, 2008.8:138-139.

上一篇:靠自己去生活议论文800字作文下一篇:吴青峰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