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科学老师作文

2024-04-12

我们的科学老师作文(共19篇)

篇1:我们的科学老师作文

“谁来说说,树叶为什么会变黄?”刘老师一发问,我们都陷入了沉思。忽然,徐成均举起了手:“树叶之所以会变黄,是因为它里面的叶黄素在作怪……”这一刻,我深深地爱上了科学。

开学初,陈老师告诉我们,这学期我们又增加了一门新学科—科学,还增加了一位新老师—专门教科学的刘老师。我暗暗地想,刘老师会不会十分严肃呢?

盼星星盼月亮,三年级的第一堂科学课终于来临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伸长了脖子,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盯着门外,想早点一睹科学老师的风采。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已经夹着课本走进了教室,经历过许多沧桑岁月的额头流出了一条又一条的“河”,他就是我们的科学老师—刘老师。刘老师的眼睛不算大,但炯炯有神,它们就像两台360度摄像机,在教室了扫来扫去,我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这对“摄像机”的“长焦镜头”。

“今天,我不上科学课,先讲讲怎么上科学课。”刘老师你沙哑的声音并不高,却十分有力,每个字就像锤子一样敲在我们的心上。“以后,科学课要准备好三样东西:科学书、科学作业本、铅笔盒。”他说到“作业本”三个字的时候,我好不容易才忍住笑,可脸上还是鼓出了一块肉。我看看经常制造“乌龙事件”的朱博文,他也只是嘴角微微上扬,并不像平时那样大笑起来。教室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经历过第一堂科学课后,我不禁想:这下完蛋了,居然摊上个连普通话都讲不好的老师,以后的科学课还怎么上呀?可是,我很快就知道自己想错了。刘老师上起课来和蔼可亲,还会给我们做许多有趣的小实验呢!这天,刘老师让包涵倒了满满一杯水。我们都很好奇:刘老师的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呢?这时,刘老师神秘地一笑,说:“我往里面放回形针,你们来数一数,到底可以放多少个回形针。”“1、2、3、4、5、6……”我们小心翼翼的数着,生怕漏了一个。“191、192、193!哇塞,居然能放这么多的回形针!”“那么,”刘老师又开始发问了:“为什么能在这么满的一杯水里放这么多的回形针呢?我站起来说:“原因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分子们十分团结,位置不够时,它们就紧紧地挤在一起,所有没有流出来。”

“刚才这位女同学讲得非常好。”刘老师沙哑的声音又在教室里响了起来,“同学们要多多思考与观察,自己去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科学课是我最喜欢的科目,但我更喜欢我们的科学老师—刘老师。

篇2:我们的科学老师作文

我们的科学老师

我们的科学老师是刘副校长,高高的个子,大约一米八,一张方正的国字脸,头发略微稀疏,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白框眼镜,背挺得直直的,很像一位文质彬彬的学者。

刘老师讲课绘声绘色、声如洪钟,几乎整栋楼都能听见他讲课的声音。他写字总是喜欢背着手,头朝一面偏,而且他写字龙飞凤舞,还会发出“唰唰”的声音呢。刘老师和蔼可亲,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不管是上课时同学们举手提问,还是下课同学们围着他问问题,他都不厌其烦地一一回答,我真佩服刘老师,他真想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呀!

刘老师不仅很有耐心,而且幽默风趣。有一次上课时,刘老师在上面讲,而景渝在下面弄椅子。刘老师就走到景渝跟前,弯下腰,摸了摸景渝的头,皱着眉头注视着景渝,严肃地说:“你叫什么名字?”景渝脸上露出了不安的`神情,羞答答地说:“我叫景渝。”“哦,叫景渝呀,你不乖就叫‘金鱼’。”刘老师幽默地说。刘老师又问大家:“你们知道为什么景渝不听话就叫他金鱼吗?”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不知道。于是刘老师风趣地说:“因为人能听懂人话,动物不能听懂人话。”顿时,大家哄堂大笑,连刘老师自己也笑了。

刘老师上课总是那么特别。有一次他带着我们观察小叶榕。于是,我们飞快的地来到楼下,刘老师说:“大家要仔细观察,认真看,就会发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我们看见了长在建筑物上的植物,树上长・树的树,有些树的根像迷宫一样复杂。我都在中山路小学读了三年的书了,却没有发现这些东西,刘老师教会了我们观察,让我立刻感到他是一位教育有方的老师。他还教我们做树皮拓印,刘老师先给我们做了示范,他拿出白纸把纸按在树皮上,反复地涂,然后把拓片取了下来。我的拓片做好了,我把它拿给刘老师,老师竖起大拇指笑咪咪地说:“做的不错,但是有些地方还没有印得很好。”我听了刘老师的话,心里像喝了蜜似的,甜滋滋的。说着,刘老师手把手地教我,树皮拓片做好了,我非常有成就感。

篇3:说说我们的老师

人们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确实,教师虽然没有尊贵的社会地位,没有丰厚的经济收入,但师爱无私,教师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人生路;师爱无边,教师像天地孕育万物一样,呵护着每一位学生。一年年陪着学生长大,任时光的车轮碾过青春岁月,任飘飞的粉笔末染白了鬓发,但教师们无怨无悔。9月,在新学年开学之初、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都来说说我们的老师吧!

【教师的由来】

教师,一般指直接从事教育工作或其他传授知识技术的人,还泛指在其他方面值得学习的人。教师的称谓,最早见于西周金文中,称为“师氏”,简称“师”。由于“师”是传授知识的,而“教”又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使“教师”一词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美称。从史书中看,先秦时期就有“师傅”、“师长”、“先生”此类称谓,一直沿用至今。至于“老师”,原是对年辈最高学者的称呼,后来,人们习惯性地把“老”与“师”并称,逐渐地就不再管年龄的大小,一概称“教师”为“老师”了。

【说说我心中的老师】

篇4:我们的『怪』老师

一“怪”,课堂上鼓励学生多插嘴。这在以前可是要挨批评的呀。老师“一言既出”,课堂上果然显得活跃多了。有一次,班里的梓杰同学为了一个问题跟老师争得面红耳赤。我心想:梓杰今天吃了豹子胆了,竟然跟老师斗嘴,这下可有好“戏”看了。谁知在课堂小结时,老师反而表扬梓杰课堂表现最好,还给他戴上了一朵小红花。你说怪不怪?

二“怪”,布置作业时,老师宣布:“今天的课堂作业由同学们自己布置。”没听错吧,自己布置?教室里立刻像一锅烧开的水一样沸(fèi)腾起来了。老师又补充说:“作业以寻找薄弱环节,巩固本节课重点为着眼点。”为了出色完成这一次作业,大家把课本、课堂笔记本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两遍……

三“怪”,老师的手劲特别“大”。有一次,陈老师在上面讲着,而我在下面偷偷玩着自己的小制作。不知什么时候,陈老师来到我身旁,只轻轻按了一下我的肩膀,没说什么,又继续上课了。这一按,让我大吃一惊,也让我记忆犹新。然而,这一按,使我改掉了上课搞小动作的坏毛病。

你瞧,我们的老师就这么“怪”,但我认为他“怪”得可敬。

(指导老师:李淑卿)

你看到的“怪”不一定是真的“怪”

篇5:写老师的作文:我们的体育老师

他的手臂很有力量,像大猩猩一样强壮。有一次他带我们体验单杠,先给我们做了一个单杠运动的展示。他双手抓住单杠,脚轻轻地一点,手臂把整个人撑了起来,然后唰的在单杠上转一圈,最后完美地落地,轻松不费力气。

他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竞选体育委员的时候,我第一个上去发言。站在讲台前的那一刻,脑子一片空白。前一天晚上准备的演讲内容忘记得一干二净,一个字都憋不出来。脸涨得通红,就跟火烧云似的。头上冒出一层米粒般大小的汗珠。这时,我看到徐老师用温和的目光注视着我。他面带微笑,把双手抬到上腹部的位置,跟着吸气和呼气上下翻动,给我做了一个深呼吸的动作。我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一下子就不紧张了。竞选结果出来,全班34票,我得了31票,另外一位同学得了3票。

他有时像泰迪熊一样柔软。上足球课的时候,一位同学不小心把球踢到另一位同学的头上。徐老师急忙跑过去,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扒开同学的头发,细细的查看,一边看一边不停地吹着。轻轻地揉揉同学的脑袋,一边揉一边问:“疼不疼?疼不疼?”同学说:“不疼。”徐老师还是看过来看过去,柔声地说:“要不要紧?”同学说:“没事,真的不疼。”徐老师再三确认没事后,对挨踢的同学说:“那你到边上坐着休息,有不舒服立马跟我说。”

他有时又像犀牛一样强悍。有一天,天空下着牛毛细雨,我们只能在大礼堂里上体育课。列队的时候,同学们相互打闹,队伍排得歪歪扭扭。突然听到一声哨声,只见徐老师沉着脸站在那里。一言不发默默地盯着我们,足足盯了我们五分钟的样子, 才用很平静的语气说:“你们说够了没有?闹够了没有?这个样子跟乌合之众有什么分别,每人去操场跑两圈再回来。”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一位可爱的人!

作者:张寻

篇6:我们的老师作文

是谁把我们从调皮捣蛋变成了上课认真听讲的好孩子,是您,亲爱的老师,是谁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您老师。。。。。您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卷卷的头发,高高的鼻梁,当我们犯错误时您总是耐心的教育我们、关心我们的成长,您就像妈妈一样,把无私的爱奉献给我们每个孩子。知道她是谁了吗?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斯老师,她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很严,要是上课那个同学不认真、讲小话呀总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但在生活上她会很关心我们。老师,您是我们永远敬爱的人。我们的老师作文20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7:我们的老师作文

老师上课可幽默了,记得有一次老师在给我们上语文课,我们大家都在认真听讲,我们班的淘气包张佳豪就憋不住了,玩起了小动作,老师看见了,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走到他面前,装成卡通人物,用粗重的嗓音说:“请座好!老师亲。”这位同学听了不好意思,马上座好。

我非常喜欢上于老师的作文课,很有意思。以前,一写作文头就痛,现在好多了。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热闹的校园》,我正愁着该怎么写呢,这时候,于老师一边引导我们,一边给我们唱起了《下课十分钟》这首歌,非常生动,我的脑了一下开了窍,知道怎么写了。

于老师为了让我们搞好团结,还特意为我们班编写了一首班歌《爱我三七》,现在,我们班的同学都很热爱集体,互相帮助,以前的淘气包现在也听话多了。

最让我佩服的是,于老师在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第一名,她的一件件感人事迹都被登在报纸上了。

篇8:我们需要怎样的老师

作者在书中畅所欲言, 讲述了他个人的一些关于教师的想法, 他提出教师就应该在上好课的同时, 多读、多写、多发表作品, 写出自己在课堂上的感觉、对教育的思考、对学生的关注, 通过写作来促进自己学习、内化、反思。因为写作能促进教师更深刻地阅读、反思, 提炼自己的观点, 写成属于自己的文章。当教师看到自己的思想发表后, 必定会激发更大的写作激情和热情, 进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教师要在专业知识上比学生更丰富, 就应该坚持阅读和写作的习惯,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一泓清水会持续不断地喷涌而出以滋养无数学子。不然, 倘若变成一眼死泉, 其结果无疑是悲哀的。

反思这两个字是作者反复在书中强调的, 他认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应不断反思, 不断自我总结,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己发展, 才能促进教学, 才能给孩子带去美的教育。要知道犯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没有直面错误的勇气。作为教师, 如果自己都不能面对自己的错误, 不能真正承认错误的话, 又怎么能来教育学生呢?教师需要反思, 这是一个多方面的课题, 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备课、研究、与孩子的相处等多个方面。“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世界上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 这句毫不夸张的话, 道出了反思的重要性。很多人的成功, 往往是来源于他们极其认真严谨的自我反思。只有在错误中总结自己, 增长智慧, 减少以后可能会发生的错误, 人们才更有可能站在金字塔的顶端。

我一直觉得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高尚, 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老师身上有一种无法言语的气质, 这是浑然天成的, 就如同我们会被军人身上的那股特殊气质吸引一样, 气场强大且具有感染力。这是一种精神, 当然并不是在所有教师身上都能见到这种气质, 这种气质必定集中于那些真正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人, 那种真正专注于教学、专注于学生的人。

教师需要一种精神, 需要一种力量来作用于学生, 看着他们以一种确定的轨迹向前行走, 然后在他们身后为他们鼓掌, 为他们加油, 眼里绽放着自豪。

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没有老师是一样的, 没有学生是一样的, 那么针对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世界在改变, 教育在改变, 而作为播撒知识种子的教师同样也需要与时俱进, 需要时刻改变自己的方法以适应时势。在这个改革的年代, 当“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倾斜的时候, 教师更应该以一个主动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走向未来,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不会被动地被潮流推向远方, 而不知所踪。

篇9:我们的代课老师

直到现在,我骄傲自满的时候,还会想起她严肃的面容和声音:“你又翘尾巴了!”

如果要我只向一位老师致敬,我会说:谢谢您,张玉萍老师。

张老师是代课教师。幸运的是,她后来通过考试转正了,不然,我会更加难过。

2010新年伊始,有媒体报道,为了优化教师队伍,我国存有代课教师的绝大部分地区将进行最后的清退。

“清退”,清理和退出,多么无情的字眼,用在一批为贫弱的农村基础教育苦苦奉献了几十年的人身上。

渭源县自2006年开始大规模清退全县五百多名代课教师。被清退的数百名代课教师,经由他们争取,县上给他们发放了300至800元不等的清退费——这类似于下岗工人的买断费,但只是后者零头的零头。

向这些代课教师致敬

王政明刚从教时,学校四周常有狼群出没。他白天教书,晚上守校,闲时务农。公办老师来了又去,惟有他二十年多如一日。直到1984年学校又分来了几个公办教师,他被辞退。1985年教师不够时又被召回,他的工龄只能从这一年重新算起,这就是他后来没有被转正的原因。这一干又是20年,一直拿着40元/月的工资。他被清退时,一分钱都没给。

她在大山深处巴掌大的学校“代课”23年,因为她的坚守,山村没有一个孩子失学。茅草教室不能遮风避雨,她和丈夫上山采石,用架子车一车车拉回;拿出全部代课工资买来水泥、木料,耗时3个月,硬是盖起了3间石头教室。但她一家仍住在几十年前盖的土坯房中。她是河南泌阳县孙庄小学马庄教学点代课教师徐云玲,每月工资只有200元。

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地——兴文县的仙峰山上有一所全县条件最差的村小——高山好村村小。严重缺水、设施简陋,学校长期留不住老师,在编教师哭着甩手下山另谋职业,只有一位代课教师坚持在这代课长达27年,他叫王正龙,每年只领10个月工资,而且月工资从1982年的30元,到2007年也仅有460元。

王安治今年54岁,他从1974年开始在当地小学代课,9任校长,村里曾有一家三代都是他的学生,因为中间停了1年而不符合转正条件,在2009年9月拿到600元补偿后被清退。家里已经75岁的老父亲患有白内障,两个孩子一个打工一个上学,外债欠了将近5万元,现在家里生计就靠老婆种的几亩薄地。

代课教师悲情自述

山城客:我在90年代当过代课老师,一个月60元人民币。正式教师和非正式教师在我们过独木桥的时候就已下了定论,不管你有多优秀,代课就是代课,而且你是自愿去救急的,人家随时可以把你踢开。我后来不干了,摆个地摊卖个茶水什么的一个月也能挣几百文。

桂香醉迷:我是湖北咸宁的,曾是一名代课老师,2005年被辞退,从教12年,被政府一脚踢下,什么补偿也没有!可我有些欣慰,教出了不少优秀大学生。

合里空间:我的父亲教了40多年,论学识论教学他在所有老师中不算最高也是上等的了,就是因为家里穷,舍不得送礼,最后只有他一个人没转正!

Huihui:我有个亲戚是代课教师,他家很穷,没钱送礼,也害怕被挤走,但是他硬着头皮去搏,笔试成绩考了全市第一名,什么后门都不用走,现在已是正式老师了。加油吧,去公招,那是考验实力的舞台,虽然也有水分,有部分机会还是会留给穷人的。

浪漫:我是广元苍溪一名代课老师,从教18年了,长期领着最低工资,却干着学校里最难的工作,教学业绩是最好的。到了现在,学校还没有给我们上保险、签合同。我儿子上高中,学费与生活费一个月要一千元;四位老人,常年吃药。我现在债台高筑。

红旗电缆:我是安徽的,曾经是代课教师,教了18年的书,2005年被辞退。国家什么说法也没有。上有老人,下有上中学的儿子,我只有外出打工。打工虽然苦点,但比代课强,我劝还在代课的教师早些辞职,社会广阔的很,别死守着那个可怜的岗位。

网友看法:当良知遇到法理

魏英杰:人不能忘恩,一个国家同样不能忘恩。代课教师群体为国家作出了多少贡献,为教育作出多大的牺牲,每个有良心的人心里都有一笔账。我们真的不能相信,难道因为编制、岗位、财政等问题,就要将他们“清”而“退”之!

新浪网友:典型的过河拆桥!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尽管收入少得可怜,他们挺身而出;当国家觉得他们不适应现代教育的时候,居然拿了六百块小费把他们给清退了。可见,代课教师,在这些老爷心目中的地位简直和厕纸一样,需要就拿来,擦完就扔。

江湖之民:不管原因是什么,你让他来教书,他就是教师,不能在前面加什么民办、官办之类的称呼,同工同酬,我作为纳税人完全同意把钱用在他们身上,比修高铁同意多了!不要用“清退”这样不尊重的词,他们不是社会的垃圾,他们是有贡献的。工作二三十年的老教师,按劳动法规定,他也有权签长期无固定期限的工作合同了,现在要“清退”,该给多少补偿,是可以算的。

独钓寒江:我从小学到初中,接受的全部是“民办教师”的教育。他们朴实严谨的作风和尽职尽责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几位班主任老师令我终生难忘。他们很多人没有享受到所谓“代课教师”称谓转变的“尊重”,甚至连“清退”的机会都没有赶上,国家把他们都忘了吗?

七嘴八舌,都来支招

Zhuyiho736:一、清退代课老师是发展的需要,历史不可能走回头路;二、清退代课老师应该人性化,要充分考虑代课老师的利益,但是不能以牺牲我国的教育发展为代价,也就是说不能为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老师开后门。

Laojeff:对代课老师的处理应分类实施:

一、参照教师法的要求,进入专业技能考核,如果达到要求,应予以上岗,并转为正式教师;

二、如代课老师达不到要求,但差距较小,应组织脱产培训后,再次进行考试,达到要求,应予以上岗,并转为正式老师;

三、如差距较大,或再次考试后,仍未达标,按照当地的物价水准给予一次性补偿,其担任代课教师的期间工龄应计入社保。

蔡永红:对于那些从教时间长,水平较高,年纪大的代课教师,可以考虑优先转正;对于任教时间不长,学歷达到要求的,不妨给个机会考试,通过考试的成为正式教师;对于学历不达标,教学水平不能胜任的代课教师,政府在清退时要提供合理补偿,同时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为其再就业提供帮助。

陆英九:四点建议。

转正一批:通过考核,将优秀的年轻代课教师和15年以上教龄的资深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转岗一批:对15年以上教龄工作勤恳但不适教学者转岗到学校教辅或后勤岗位。

辞退一批:对考核不合格者特别是青年代课教师给予经济补偿,一年教龄补偿一万,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不应低于国企下岗职工安置标准。)

篇10:我们的老师作文

看!一头乌黑的、光亮的长发,月牙般的眉毛,黑葡萄般的大眼睛,不高不低的鼻梁,还有那能说会道的嘴巴。没错,她就是我们的新老师,一个漂亮的女老师。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新老师。我姓卢,你们可千万别写成草字头的茹哦!”老师很幽默的样子:“说起这个卢,我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前几年,有位老奶奶说,卢老师教书好,可她不知道卢老师的姓怎么写,无奈之下只好写了草字头的“茹”,可是这个茹还不对,写成了“菇”。同学们,所以我希望你们能记住我的姓。”老师亲切的看着大家。

卢老师不仅幽默,还很有耐心。有一位同学对老师讲的问题有点不懂,卢老师让他课后到办公室讲给他听。可讲了一遍,他还是抓抓脑袋,似懂非懂的样子,老师并没有放弃,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讲给他听。终于,这位同学懂了那个问题。老师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卢老师还是个很严厉的老师。记得有一次,老师下位帮我们批改习字册。当她看到几个同学的习字册写的很不认真时,生气的批评了他们,并且撕了让他们重写,我的.心也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一样:我的习字册会不会也是同样的下场。轮到我了,我止住了呼吸。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高兴的字也不错,如果不修改,那就更好了!”我吃惊的看着老师,老师给了我一个肯定的微笑,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样甜。我在心中默默决心:下一次我肯定会写得更好!

篇11:我们的老师作文

“王岩,你干什么呢你?你听课了吗?”语文老师问到.“听呢?”王岩无奈的回答到。“听什么听啊!都走神,写了吗?”“写了!”王岩应付到。“拿来我看看”,语文老师伸出手,微笑的注视他, 几分无奈“给你这不,这呢吗。”王岩理直气壮的说道,撇了撇嘴。“恩;好好听课”,语文老师叮嘱到。“哎呀,初佳辉,你干什么呢?”语文老师问到,“写呢?”初佳辉小声应道。“好好听课,你都快成我肚子里的肿瘤了.讲讲课我还得看初佳辉想什么呢?是否在认真听课”。同学哄堂大笑,初佳辉也勉强的笑了。“小亮!看你这字写得太乱了!钢笔呢?”语文老师拿着王晓亮的本惊叹,“老师,钢笔写字慢,跟不上”,王晓亮解释道,“那也不行啊!我不是在培养你们习惯了吗?把钢笔拿出来,你不要把我喜爱你,当作你错误的理由,”语文老师批评的说道。“恩哪,我知道了。”王晓亮调皮的回答道。

老师虽然唠叨,却具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

“全班同学都用钢笔书写,下课到卖店买去,5块钱,英雄钢笔可好使了。”语文老师命令道。“老师,没钢笔水!”下边的同学喊道。“上我那取去,放班里两瓶。”语文老师无私地说道,“啊,知道了,”同学高兴的答道。虽然这件事没有实施,只是因为没有同学去取。班里最近发生一件大事,就是上英语课同学们不好好上。与老师顶撞,不尊重老师.这让班任伤透了心,也让许多老师改变了对我们班的看法。但语文老师依然如旧,还是那么喜爱我们,帮着我们一起改善班级的卫生和纪律,让其他老师重新喜欢我们。这让许多同学尤其是我改变了对语文老师的看法。语文老师严肃地说:“如果我们班哪位同学会被开除,我会去向校长立军令状,以我的人格和工作做担保。”这句简单的话,却体现出了语文老师那爱生如子,无私的精神,让全班同学潸然泪下,也让全班同学又振奋精神又充满信心改变我班的现状。

篇12:我们的老师作文

昨天自习课时,早就听说晚上要来语文老师了,全班都处与一种亢奋状态,都期待着语文老师的到来。忽然门外徐徐走进一道身影,前面一簇留海,带着一副黑色边框眼镜,一身蓝衣,穿着一条棕色牛仔裤。总的来说,也与帅字沾边。。但是貌似与班主任口中那位玉树临风,气质非凡的语文老师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老师一进来,周围就响起了窃窃私语声:“莫非这就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不至于吧,好像照片上的那位‘神秘人’要高一点吧……老师忽然打断了我们之间的谈话,清了清嗓子,说道:“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语文实习老师,你们语文老师去阅卷了,要明天早上才能来!”

周围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的气氛霎时间又被打破:“哦,那就好,我还以为他就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呢!”““对了,你们说,这位实习老师是不是假的。或者说这其实根本就是语文老师!”一旁顿时传来了赞同声,鄙人也对老师的身份深表怀疑,仔细一想其实也不难想到:毕竟,哪有还没开学实习老师就来的,这其中必定有假!

果不其然,虽然我并不是上帝或神。但可不是我吹的,我每次可都“料事如神”!“实习老师”今天又是他一个人走进教室,眼中充满“戏谑”地说道:“不好意思,昨天是我和大家开的一个玩笑。其实,我就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李貌!”话音一落,班上立刻从四面八方传来吹嘘声。哼,我就说吧!这个“实习老师”根本就是假的!

不过话说回来,李老师的文才可是童叟无欺的,老师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一张单子,这单子的内容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上面写了篇文章,略看看不出什么玄机,但若是细看的话,你就会发现许多惊人之处!应为这篇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和班上每个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如诗中的绚丽(李诗琪),为文艺之伟大而献身吧(唐仪伟)……

由此可见我们的李老师是多么的知识渊博了。再经过一个星期对李老师的了解,我发现我们的语文老师对古诗词的了解也很丰富。无论哪句古诗,老师都能准确无误的翻译出来并补全,这可得要多大的阅读量啊!

篇13:我们的科学老师作文

“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这是书中第58条建议:“用记忆来代替思考, 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 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 以至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作者在这条建议开篇就这样写道, 然后运用了翔实的资料证明为什么本来有着敏锐牢固记忆力的学龄前儿童, 在入学两三年后变得记忆迟钝起来。想想我们平时的教学, 常常因学生记不住某个单词、某个概念而着急上火, 甚或批评体罚。读过这本教育著作, 我方才如梦初醒, 是我们将孩子的头脑变成了知识的储存所, 变成了各种真理、规则和公式的堆栈。你看看, 每逢考试前夕, 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 被不同科目老师轮番找去, 然而学生忙得焦头烂额仍稀里糊涂。读过先生的书才知, 其实, 怪不得孩子, 是我们违背了儿童智力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儿童在课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 这种脑力劳动越紧张, 那么儿童就应当越经常地到知识的最初源泉——自然界里去, 周围世界的形象画面就应当越鲜明地印入他的意识里去。反思我们的教育, 是我们太注重用一份试卷、一个标尺来衡量学生了。人是自然的, 你想, 自然的东西能用一个砝码来标明它的价值吗?想想平时的教学, 往往只为考核、考试而多了让学生记忆背诵的东西, 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培养, 忽视了引导学生用思想去钻研因果, 去认识大自然的奥妙。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一个人到学校来上学, 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 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因此, 学生主要的智慧努力不应当用到记忆上, 而是用到思考上。

看看国外的某些教学, 课堂上学生似乎很随意, 老师提出问题后, 不是让学生正襟危坐地听讲或进行花样繁多的表演、活泼热烈地讨论, 而是引导学生亲自搜集资料, 实践操作, 寻找答案, 图书室、档案室、社会、大自然成了他们的课堂,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 得出自己的结论。反思我们的教学, 虽说现在有不少课堂是启发式教学, 然而, 多数情况却往往是迫于考试的压力, 在某种程度上受多年惯性教育的影响, 不由自主地去灌输, 逼迫学生去记、去写, 做许多机械性的工作, 与此同时, 老师也在做着很多应付性的无用功, 因此也没有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思考。阅读决定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他说, 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 不要靠补课, 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 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读书越多, 他的思考就越清晰, 智慧力量就越活跃。我们的阅读量小, 视野狭窄,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远的不说, 就拿四大名著来说, 我们当教师的读完全部原作的又有多少人呢?俗话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我们的阅读量少, 又怎能妙笔生花呢?

现代教育中的张扬个性, 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是很好的教育理念。孩子是自然人, 既然是自然的, 就要培养其自然的天性, 不能扼杀其率真、自由、天然的本性, 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 认识自然, 这样才能激发其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能源, 儿童需要理解和识记的东西越多, 他在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看到的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就应当越多。”想想一个学期下来, 我们教师究竟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指导观察过多少次呢?家庭教育中又有多少家长舍得让孩子去做环游和社会实践呢?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课《乌塔》, 讲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德国小女孩, 通过平时参加社会劳动挣钱和家长的资助, 利用假期独自去欧洲游历的故事。这之前, 孩子整整做了三年的准备。——自己查阅资料, 购买用品, 遇到问题自己思考如何处理。想想我们的老师家长, 往往顾忌太多, 或怕生气劳神, 或怕出现安全问题, 而让学生固守校园和家园, 不能引导学生亲近自然, 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天地指导其观察, 我们的学生又怎会深入思考呢?一说作文, 老师学生都犯头痛, 作文教学, 仿佛成了一个难以攻克的癌症。试想, 学生不会观察, 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新发现, 又怎么会有话可说可写呢?

所以, 我想, 老师首先要打破思维的遗传性, 更新观念, 从培养应试型人才转变到阅读型、观察型、思考型人才的轨道上来。当孩子学会了思考, 他的人生便会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山东省章丘市绣惠镇中心小学)

篇14:我们的数学老师

老师很随和,但对他的名字却讳莫如深,我们也常拿他那神秘的名字开玩笑,而他总是用他那神秘的微笑回应,所以我们至今都不知道他的姓名。我们有叫他张老师的、朱老师的,也有叫陈老师的……

他的眼睛好像也是神秘有魔力的,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我们只要和他的眼睛对上,不论多么难的题目,都有如仙人指路般的被我们一一解开。

他的课堂十分有趣。有同学的数字答案后边多了一个“0”,老师就眯着眼,笑着对那个同学说:“哎呀,这位同学可真是受欢迎啊,你看连你的作业本上都多了一个鸡蛋呢!”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同学也不好意思地笑笑,回到座位上改那道题目去了。

有一个同学,成绩一直都是不上不下的,忽然有一天他的作业竟然做了一个全對,我们都惊呆了,老师又开玩笑说:“又有了一个解放的人啦!”

他的课堂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做完了课堂作业,还可去领一道更有难度的“光荣题”,如果有人和你的题目一样,且又讨论过了,你还是没有做对,那么就要罚为班里的同学们献歌一首。不过,即便是这样“残酷无情、万恶不赦”的题目,我们还是争着去抢这些烫手的山芋,因为有老师办公桌上的零食在吸引着我们。我这才知道,原来老师说的小老鼠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大家啊!而在这成群的“老鼠”中,当然也包括了我这只调皮、可爱又贪吃的“小老鼠”。

那天我们做完课堂作业后,老师突然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让人开心的小游戏吧!”我们都愣住了,并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心里期待着,专心地听课。可是都快下课了,也没见他说的开心游戏啊!就这样,大家全被他“耍”了一回,认真地上完了一节课。

下课时间到,同学们四处散去,没有一个同学忘记与老师说再见的,也没有一个同学是不开心的。所有拿到这些零食奖品的同学都带着一脸满足的笑容离开;没拿到的同学也满怀着期待,期待着下次能拿到这些特殊的奖品,因为这些奖品可以大饱口福。

不过,不管有没有得到奖品,我和同学们都喜爱上了这位风趣幽默的数学老师,以及原以为一定很无聊的数学课。

指导老师:黄晨影

文章描写生动,一位风趣幽默、很会活跃课堂气氛的年轻老师形象跃然纸上。有这样一位幽默又可爱的老师,可真是你们的福气了。

篇15:我们的老师作文

邵老师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乌黑的头发,明亮的眼睛,高高的个子,一看就很有精神。作为一个科技老师,邵老师付出的努力并不比别人少。

半年前,一个星期六的早上,由于奥数老师病了,我和若绮白来学校一趟,正想回家,同学潘海威让我们一起去科学办公室,我真办公室看了看。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还坐着一位老师,呀!是邵老师。我到了办公室前,只见邵老师手里拿着一个气球,眉头皱着,似乎在思考什么问题。我们三个同学走进去,见到我们,邵老师笑了笑,一边拿起气球,一边问:“外面商店里还有卖那种装有面粉,可以随意捏的气球吗?你们上课时要用。”我随口答道:“应该有吧!”于是,邵老师给了我们十元钱,让我们帮他去买那种气球。回来后,邵老师接过气球又坐下来专心致志地开始研究了。他在研究什么呢?邵老师对我说:“这是第一单元证明沉与滔所需要的步骤。”我明白了。后来我惊奇发发现办公室里的花样真多!有许多花,还有许多岩石,甚至有正在产卵的蛾。我疑惑了,老师为什么要做这些呢?邵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对我说了。原来这是学校里给学生举行的“饲养大赛”可选择的项目,这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蚕长大后还要产卵,这需要十几天的努力!听着听着,我不免惭愧起来,每次上科学课,我们总是漫不经心,面对老师所做出的努力,我们却无动于衷。科学老师将双休日用在帮我们备课,我们只知道玩,没想到一堂课、一次活动前,邵老师需要多少充足的准备,唉!

篇16:我们的老师作文

杨老师漂亮极了。170cm的个子,圆润的脸蛋儿,大大的,高高挺挺的鼻子,还有一身时尚的外衣,让人一看就知道她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师。

杨老师温柔可亲。她总喜欢和我们一起开怀大笑。她笑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漂亮又和善。

杨老师还特别风趣幽默。她爱和我们开玩笑,逗得我们趴在桌子上,笑得前仰后合。她还会把平时开的玩笑都融入中,使我们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但是,杨老师也有生气的时候,哼,全是那帮捣蛋鬼干的,惹得我们的杨老师不高兴,真是不懂事!杨老师要是生起气来,就像沉积已久的火山突然喷发一样,可怕极了。只见她美丽的大睁得很大,比铜铃都大,嘴巴张成“0”形,这时候,原本充满了欢声笑语的霎时变得雅雀无声,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愤怒的气味。和蔼可敬的杨老师突然不见了,她变得恼羞成怒,这使我们很难过,请那些不要再气杨老师了。请问这样又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呢!

篇17:我们的老师作文

张老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了,你细瞧,她那眼眸里流露出了一片关心与爱护。虽然她额头上已经有一丝皱纹了,但是我们都知道那是为我们学习操劳留下岁月的痕迹。她和蔼可亲,在我心中是一位很棒的老师,就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般。

张老师很温和有爱心。她第一次给我们讲课时,提了个问题,有很多同学都举手了,但我是例外,我低着头心里不停地念叨着:“老师可千万别叫我呀!别叫我呀!”可是我不希望发生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张泽涵,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吧。”我缓缓地站了起来说:“我……我……我……”同学们哄堂大笑,我的脸红得像是个西红柿一样,恨不得找一个地洞钻进去。我吞吞吐吐的,不敢抬头,心跳得快极了,就像在打鼓似的,十分紧张,我更不敢说话,因为我害怕老师会说我,甚至是批评我。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别害怕,说错了也没事儿。”我抬头看了一眼,张老师微笑的眼睛里流露出的全是温柔和爱。这样的眼神给予我力量,我用自信的声音说出了正确答案。这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篇18:“老师是为了我们好!”

重庆某县一所中学的3名初一学生因晚自习期间偷偷翻墙出去看牡丹而受到了班主任烟头炙烫的酷刑。事发后, 记者在县医院烧伤科见到了这3位被烫伤的学生, 孰料几名学生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是为了我们好!”

对于这句被网友们推举为“最恐怖的儿童语言”的“老师是为了我们好”, 有人认为乃是源自学校或教师事先的导演, 但身在教育界的我反而更愿意相信这完全是几个学生自发 (当然未必是发自肺腑) 的声音。“异口同声”未必是因为先前被校方“做了手脚”, 倒极有可能是我们的学生在“痛定思痛”之后形成的一种“共识”。

其实, 想想每个人的“受教育史” (或曰“成长史”) , “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实在是我们听得最多以至于耳熟能详的一句最为经典的教育名言。小时侯受父母教育, 不管打骂, 自然都是“为了我们好”, 那句“打是亲, 骂是爱”可资佐证;稍长大后受老师的教育, 无论和风细雨还是急风暴雨, 一样都是“为了我们好”, 为了使我们成人成器成才;走上社会后接受领导的教育, 批评也好处罚也罢, 依然是“为了我们好”, 为了我们健康成长, 好在社会上立足;一不小心犯了错, 接受公安司法部门的“教育”, 不论收押还是受刑, 肯定都是“为了我们好”, 好使我们吸取教训重新做人;即便是铸成大错难逃一死, 我们的老祖宗同样铭记父母官万岁爷是“为了我们好”, 临刑前总是怀着万分感激去“谢主隆恩”的。

早就听到过不少专家学者批评我们的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可是翻翻教育史, 这“感恩教育”实在称得上是头道大餐。这种感恩教育甚至已经发展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极至, 到了以锻造国人逆来顺受的品性、进行奴化教育为宗旨的地步。在多少国人的潜意识中, 凡是来自父母、师长、上级的“教育”都是“善意”的, 都是“为了我们好”, 都是应当接受的。最为典型的便是清算文革旧账时流行一时的“母亲打孩子”的理论, 让多少文革期间饱受摧残的受害者有苦难言, 百口莫辩?母亲打孩子, 自然都是“为了孩子好”, 乃“亲”“爱”之举;我们遭受迫害摧残, 似乎应当感激组织、感激政府、感激某些领导人才是, 你却闹着要求平反昭雪、补偿损失岂是不是太不识抬举了?

有着祖祖辈辈“集体无意识”的基因遗传, 再加上平日里学校教育的无声浸润, 你想让我们那些单纯可爱的孩子对老师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否“为了我们好”心存疑问都不容易。虽说烟花三月观赏牡丹本是件诗情画意的赏心乐事, 但在有着“考试集中营”之称的当今中学里, 这就实在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所以也就只能“三人逾墙走, 夜间出门看”了。一旦被捉, 除了承认错误接受处罚外别无选择。此时此刻, 挨打受骂乃至被火烫烟熏在他们看来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我甚至想, 这些淳朴的农家孩子当时会不会希望通过老师的处罚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那么, 那句异口同声的“老师是为了我们好”岂不正是他们当时心态的一种自然流露?一句“老师是为了我们好”, 透出了学校“洗脑式教育”的巨大成功。

篇19:我们可爱的老师

漂亮指数:

☆☆☆☆☆

精彩指数:

☆☆☆☆☆

杨yánɡ老lǎo师shī很hěn温wēn柔róu漂piào亮liɑnɡ,她tā的de脸liǎn圆yuán圆yuán的de,眼yǎn睛jinɡ大dà大dà的de,说shuō起qi话huà来lɑi声shēnɡ音yīn也yě好hǎo听tīnɡ。语yǔ文wén课kè上shɑnɡ,她tā会huì给ɡěi我wǒ们men讲jiǎnɡ很hěn多duō有yǒu趣qù的de故ɡù事shi,我wǒ学xué会huì了le谦qiān让rànɡ,懂dǒnɡ得de了le分fēn享xiǎnɡ。数shù学xué课kè上shɑnɡ,她tā把bǎ数shù字zì讲jiǎnɡ得de有yǒu趣qù生shēnɡ动dònɡ,她tā把bǎ“2”比bǐ喻yù成chénɡ小xiǎo鸭yā子zi,把bǎ“3”比bǐ喻yù成chénɡ小xiǎo耳ěr朵duo,把bǎ“5”比bǐ喻yù成chénɡ小xiǎo鱼yú钩ɡōu……我wǒ很hěn快kuài掌zhǎnɡ握wò了le数shù字zì,并bìnɡ且qiě学xué会huì了le加jiā减jiǎn法fǎ。

杨yánɡ老lǎo师shī上shànɡ课kè时shí很hěn严yán格ɡé,课kè余yú时shí候hou像xiànɡ妈mā妈mɑ一yí样yànɡ爱ài护hù我wǒ们men。

(指导教师:杨美娜)

沈老师

漂亮指数:

☆☆☆☆☆

严厉指数:

☆☆☆☆☆

我wǒ们men的de新xīn老lǎo师shī沈shěn老lǎo师shī可kě漂piào亮liɑnɡ了le!她tā长zhǎnɡ着zhe明mínɡ亮liànɡ的de眼yǎn睛jinɡ,圆yuán圆yuán的de脸liǎn蛋dàn儿er。

上shànɡ课kè时shí,沈shěn老lǎo师shī一yì边biān讲jiǎnɡ课kè,一yì边biān盯dīnɡ着zhe每měi一yí位wèi同tónɡ学xué。连lián新xīn来lái的de张zhānɡ小xiǎo丰fēnɡ都dōu目mù不bù转zhuǎn睛jīnɡ地de看kàn着zhe老lǎo师shī,只zhǐ有yǒu李lǐ小xiǎo明mínɡ在zài玩wán小xiǎo汽qì车chē。老lǎo师shī看kàn到dào了le,一yì边biān读dú着zhe课kè文wén,一yì边biān走zǒu到dào他tā身shēn边biān用yònɡ手shǒu敲qiāo敲qiɑo桌zhuō子zi,好hǎo像xiànɡ在zài说shuō:“上shànɡ课kè时shí不bù能nénɡ玩wán小xiǎo汽qì车chē,要yào认rèn真zhēn听tīnɡ讲jiǎnɡ!”李lǐ小xiǎo明mínɡ惭cán愧kuì地de低dī下xià了le头tóu。

(指导教师:沈 洲)

何老师

漂亮指数:

☆☆☆☆☆

温暖指数:

☆☆☆☆☆

我wǒ们men的de班bān主zhǔ任rèn是shì何hé老lǎo师shī。

她tā的de个ɡè子zi有yǒu点diǎn儿er矮ǎi,有yǒu一yì头tóu乌wū黑hēi的de长chánɡ发fà,圆yuán圆yuán的de脸liǎn蛋dàn儿er,浓nónɡ密mì的de眉méi毛mɑo下xià有yǒu一yì双shuānɡ大dà大dà的de眼yǎn睛jinɡ。她tā戴dài着zhe一yí副fù眼yǎn镜jìnɡ,特tè别bié爱ài笑xiào,一yí笑xiào起qi来lɑi,我wǒ觉jué得de整zhěnɡ个ɡè身shēn体tǐ都dōu温wēn暖nuǎn。她tā喜xǐ欢huɑn我wǒ们men每měi一yí个ɡè人rén,上shànɡ课kè时shí讲jiǎnɡ的de内nèi容rónɡ特tè别bié有yǒu意yì思si,我wǒ们men听tīnɡ得de津jīn津jīn有yǒu味wèi,不bù知zhī不bù觉jué一yì节jié课kè就jiù过ɡuò去qu了le。她tā教jiāo我wǒ们men学xué习xí时shí还hái把bǎ自zì己jǐ的de嗓sǎnɡ子zi说shuō哑yǎ了le,我wǒ们men都dōu很hěn喜xǐ欢huɑn她tā,崇chónɡ拜bài她tā。

上一篇:助课工作总结下一篇:我与地坛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