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一把手”监督管理的通知

2024-05-05

关于对“一把手”监督管理的通知(共8篇)

篇1:关于对“一把手”监督管理的通知

XX卫生院

关于开展对“一把手”实施监督管理的通知 医院各科室:

根据市、县纪委文件精神要求,要在卫生系统开展探索加强对“一把手”实施监督的有效措施和办法,按照县卫生局党组发(2007)15号文件精神安排和部署,结合我院实际,通过实践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现作如下小结: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了破解对“一把手”监督难题工作领导小组,由王选军任组长,陈彦文、杜辉为副组长,陈晓燕、方洁、黄瑛为成员,陈晓燕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明确了任务和分工,对各个环节的工作如何进行、从哪入手,进行了部署,确保难题破解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1

二、主要任务

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结合实际,更新对“一把手”的监督理念,丰富监督内容,创新监督方式,及时了解、掌握“一把手”在履行工作职责、行使权力及作风方面的新情况、新动向,经常提醒,警钟长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促使领导紧密联系群众,廉洁从政,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三、从实际工作中探索出破解任务

对“一把手”实行监督管理,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一件新鲜事物,如何干好这项工作,让监督工作取得真正效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教育,经常反思,作到警钟长鸣,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思想信念,热爱集体,善于奉献。

2、完善各项制度,把好人、财、物三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财务内审小组的作用,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坚持财务民主,重大开支、环境建设,坚持讨论,实行民主决策。

3、提倡廉政承诺制。单位“一把手”正式上任后,与县卫生局签订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承诺书,并在全院职工会上宣读承诺书内容,同时向大家承诺,在整个任职期间如何以

身作则,带领全院职工为医院发展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使医院的各项工作稳中有升。

4、严格财、经管理制度和财务公开,定期将财务账目在院内公开。

5、坚持财务公开“述职述廉”制度,严格执行“勤廉双述”,防止权力集中,独断专行的行为,督促领导转变作风,廉洁高效。

6、按照“关口前移、重在预防、全程介入、依法监督“的方针,前移监督关口,充分发挥审计职能,变离任审计为任期审计,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和事中审计,做到防微杜渐。

7、严格遵守干部管理条例,坚持以人为本,不循私情,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真正把有用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8、在门诊大厅设立党风廉政监督箱和监督电话,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自觉接受干部职工、广大群众监督。

9、重大建设实行民主,专人负责,分工管理,在上级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完成任务。

通过工作探索,加大对“一把手”的严格要求,我院领导更加“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善于理解人,经常深入科室与职工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与干群

之间的密切联系,避免了权力集中和决策失误,使“一把手”的工作更加高效、廉洁,领导作风更加扎实,办事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强。

篇2:关于对“一把手”监督管理的通知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党政机关“一把手”的监督,我们认为要抓住“四性”,解决好“五个关系”。一是盯住关键环节,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针对性。针对“一把手”管理工作的内容和重点,广泛运用公平竞争、招投标、拍卖等市场化机制来配置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缩小“一把手”权力的寻租空间。按照行政许可法和有关规定,规范审批程序和职责权限、规范建设工程交易行为、规范高利润率的社会资源配置、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等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将“一把手”权力置于有效监督之中。二是突出监督重点,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社会性。通过政务公开,将一些含金量高、需求矛盾突出、社会关注的事项公布于众,减少“一把手”的自由裁量权。如建立区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公示制度,公示内容包括决策论证情况、招投标情况、工程审议情况、经费支付情况。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容易滋生~的行业行为,实行全程公开、全程监督。同时,完善行政审批程序、手续、时限和结果公开的机制,建立承诺制、听证制、公告制;发展电子政务,保证大量的政务信息在党政部门内部及党政部门与民众之间双向传递;实施干部考察公示结果通报制,增加党务政务活动的透明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三是理顺监督体制,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权威性。通过合理调整权力结构,进行权力的适度分,使单个环节和个人对某种权利不能形成垄断,促进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开。如建立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实行政府采购的管理、监督部门与执行机构分离;实施干部任用常委会票决制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对直接管理人、财、物的重要部门以及拥有实权的岗位,严格执行干部交流制度。严肃干部交流工作纪律,健全党政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等,使监督工作覆盖“一把手”权力运作的全过程。四是健全监管制度,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规范性。除坚持上级制定的各项党内监督制度之外,要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三重一大”事项票决制,对重要决策、重大工程项目、重要人事安排和大额财务开支严格按照票决程序,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对大额经费支出,采取具体办事人、分管领导、纪检负责人、财务主管、部门“一把手”集体审批有效制度,加强对“一支笔”权力的制约;健全述职述廉制度,党政机关“一把手”不但要向区人大、区纪委述职述廉,还要在本部门、本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大会上,接受民主评议,而且要将述职报告进行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还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坚持与创新的关系。解决对“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既要坚持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又要在新的形势下敢于创新,寻求探索新的思路和办法,从而使党内监督制度更加健全、更加完善。二是监督与信任的关系。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实施监督时,既要达到监督的目的,又要把握好度,保护好积极性,不能束缚领导干部及“一把手”的手脚,影响其创造性的发挥。要实现监督与支持、监督与鼓励、监督与提高的有机统一。大多数“一把手”为了把工作搞上去,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作出了很多的奉献和牺牲,组织上要相信他们,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三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必须内外并举、标本兼治。党组织无疑要对干部严格监督,但作为干部则要严格自律,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使规章、制度、纪律、条例以及法律的限制和约束,内化为领导干部个人的自律要求。四是勤政与廉政的关系。人民群众期望的领导干部不仅是廉政的干部,还必须是勤政的干部。领导干部践行“三个代表”,就必须忠于职守,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深入扎实地工作,做敬业勤政的模范。要尽职勤政,力戒懒惰。领导干部只有勤政与廉政相结合,干净而又会干事,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五是预防与严惩的关系。要使监督的重点从过去重事后追查惩处轻事前防范教育,向事前教育防范和事后严肃查处并重转变。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将监督的重心和关口前移,立足于教育防范,采取谈话、诫勉、打招呼、亮黄牌等方式,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要坚持从严惩处,加大对违法违纪领导干部惩处力度,增强震慑力,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2004年7月XX区依法治区办公室

篇3:关于对“一把手”监督管理的通知

一、国有企业一把手违规违纪的主要原因

国有企业一把手出现腐败问题, 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现有监督机制不很健全、制约措施不够严密的情况下, 少数同志很容易摆不正自己的位置, 误把生产经营的中心地位理解为个人说了算, 错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一种特权, 摆脱党组织和员工的监督, 忘乎所以, 为所欲为。这里, 既涉及到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的监督问题, 也有个人素养、品行、信仰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主要原因。

1. 位置特殊, 使少数心术不正者容易追逐名利。

国有企业一把手经常抛头露面, 所以人们在评价一个企业时, 非常看重一把手的素质。在这种情况下, 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把手更感到了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 从而忠于职守, 励精图治, 带领全体员工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搏击不息。但是, 少数心术不正的人, 却凭借这个特殊位置搞假数字、假繁荣, 整天在那里跑新闻圈、打知名度, 并将此作为垫脚石和敲门砖, 以求升迁。

2. 权力集中, 使少数专断者容易违规操作。

“缺乏监督的权力导致腐败”。由于一些企业的现代企业领导体制还不够完善, 权力没有得到相对制衡, 过于集中在国有企业一把手, 加之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不能完全发挥应有作用, 致使办事不按程序, 决策主观随意, 用人不讲原则, 出现违规操作。

3. 利益驱动, 使少数利欲熏心者容易以权谋私。

当前, 由于互相攀比之风盛行, 使一些国有企业一把手价值观出现偏差, 内心失衡。为满足个人私欲, 置党纪国法于不顾, 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走私贩私、侵吞国有资产,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 社交频繁, 使少数意志薄弱者容易沾染恶习。

由于客观原因, 国有企业一把手的社交活动比较频繁。所以, 少数意志不坚定的人就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外来诱惑。少数一把手容易迷失自我。一些人利用手中权力, 公款吃喝、旅游、豪赌, 嫖女人、交情人、包二奶, 丧失党性原则, 违背社会公德, 损害了党的光辉形象, 败坏了社会风气, 让群众痛心、社会唾弃。

二、国有企业一把手违规违纪的主要危害

1. 政治上消极影响。

国有企业高层经营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对群众的影响非常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 也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力量之源。少数国有企业一把手口是心非, 言行不一, 台上大讲反腐败, 台下大搞腐败, 这种“两面人”一旦暴露, 巨大的落差, 会使群众心理严重失衡, 而且这种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往往具有“放大效应”, 它不仅给员工思想上蒙上了一层阴影, 更严重的是一些同志对反腐败斗争能不能取得最终成功, 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能不能得到贯彻落实, 发生了动摇, 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产生忧虑。

2. 经济上严重损失。

在现有体制下, 国有企业一把手实际上掌握着企业的人财物等权力, 一旦个人说了算, 就容易导致重大决策失误、经营管理失控等问题, 使国家和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甚至将企业拖垮。

3. 班子软弱涣散。

一把手自身不正, 庸俗难耐, 就会丧失个人的领导魅力, 这样的人很难服众, 整个班子难以精诚合作。而班子成员中也容易出现表面上心照不宣、相安无事, 实际上貌合神离、各自为政, 致使集体领导和决策形同虚设, 难以发挥整体功能。

4. 队伍离心离德。

领导班子团结一致, 才能具有巨大的号召力, 一个同心同德的员工队伍才能焕发出巨大的创造力。但是, 如果国有企业一把手以权谋私、违规违纪, 领导班子一盘散沙, 软弱无力, 企业员工就会纪律涣散, 效益低下, 甚至亏损, 日渐衰败。

三、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监督的措施

当前, 在国有企业一把手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强化监督, 才能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1. 强化思想教育, 使其不想为。

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的教育要把握重点, 注重实效。强化职务职责。使其充分认识自己肩上责任的神圣感和重要性, 从而时刻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组织的重托, 是员工的厚望, 只能服务于我们的事业和员工群众, 而不能成为谋取自身私利的特权;强化职务规范教育。要通过党政纪条规教育、法律知识和廉洁自律规定教育, 使其不断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 树立自我约束和规范经营意识, 做到遵章守纪、依法办事;强化职务道德教育。教育国有企业一把手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起廉洁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风尚。

2. 建立健全制度, 使其不能为。

加强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使监督工作有法可依, 增加约束的强制性和可操作性;加强议决事项制度建设, 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 制约国有企业一把手的决策行为;加强企务公开制度建设, 该公开的向员工公开, 促使国有企业一把手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加强向职代会报告、述职制度建设, 将国有企业一把手置于职代会的监督之下, 在述职、述学的同时, 还要将自身廉洁自律情况作为重点, 向职代会公开, 接受监督;加强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组织生活制度建设, 使国有企业一把手的个人活动、组织生活、领导行为完全受控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中。

3. 加强考核监督, 使其不敢为。

要强化对企业一把手的考核, 不断创新考核体系。在考核内容上, 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以定量考核为主, 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人员要由组织、纪检、审计等多部门组成, 力求对国有一把手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发挥好考核结果对干部的监督作用, 对干部群众有较大反映的应及时调整交流, 对有不廉洁行为的, 要及时提醒打招呼;对有违规违纪行为的, 要坚决查处, 决不手软。

篇4:提高对“一把手”监督的有效性

对“一把手”监督难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原来属于高度集中的某些权力不断下放,一些部门、地区和单位“一把手”的权力不断扩大和集中。而我们监督的主体即组织监督的各项制度尚未得到有效的强化,我们监督的客体即“一把手”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还参差不齐。因此,对“一把手”监督难、难监督的问题也就随之衍生:

一是某些“一把手”公权私有化倾向明显。在体制变革过程中,某些“一把手”受私利驱动,经不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和考验,民主集中制观念明显淡化,养成了一种独断专行的作风,把权力看成是自己身份的象征,在权力的运作过程中甚至超出组织赋予的权限,把权力的触角延伸到领导活动和私人领域的各个层面,让权力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有的拿手中的权力作交易,当商品;有的不问国事政事,把心思用在拉关系、串门子、跑位子、捞票子上;有的不讲组织原则,不要组织纪律,拉拉扯扯,搞小圈子,以我为线,封官许愿,任人唯亲,以致于忘乎所以,为所欲为,置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于不顾。

二是重提拔轻管理、重使用轻监督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我国现行的干部管理制度下,来自上级组织的监督对一些部门、地区和单位的“一把手”来说是最为有力和有效的监督。但长期以来,在有的部门和单位,干部管理工作较大程度地存在重提拔使用、轻管理监督的现象,使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有的上级领导认为,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是小事,只要完成任务,就是好干部;对“一把手”存在的问题,总是遮遮掩掩,处理起来也是大事化小,避重就轻,往往不出问题时检查、督促少,一旦出了问题就触目惊心,无法挽救。

三是出现了班子成员中对“一把手”不敢管的情况。领导班子成员长期在一起工作,对“一把手”的政治思想、领导能力、勤政廉政等情况最为熟悉和了解,从实施监督的角度而言,他们对“一把手”的监督最有发言权。但近些年来,不少部门和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在行使监督权的时候往往谨慎有余,不敢或不愿行使这个权力。有的班子成员认为“提了没有用,还得罪人,不如不说”;有的不愿被“一把手”误解自己有“野心”、“想篡权”;有的怕反对意见提多了会当成“闹不团结、搞不和谐”,而影响自己的前程。因此,往往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一团和气状况。

四是群众对“一把手”的监督出现了虚位状况。从理论上讲,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享有依法对领导干部包括“一把手”进行监督的权力。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由于工作地位的悬殊,群众对领导工作和干部活动的政策法规了解不够,另一方面由于领导活动公开性和决策透明度不够,使群众很难真正有效地行使民主监督权,从而形成一种较为普遍存在的群众监督虚位的状况,在事实上剥夺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对“一把手”监督难的主要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一把手”出问题,违纪、违法、犯罪,而又得不到有效监督,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组织上的原因,也有领导干部个人方面的原因,还有监督工作机制体制方面的制约和影响。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权力过于集中,缺少有效的制衡和约束机制。“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变成了个人领导。”(《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8~329页。)邓小平20多年前指出的问题如今依然存在,甚至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对党委的权力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难以形成有力的制衡和约束机制,民主的发挥要看几个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个人素质。这种状况虽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加以改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又在不断加剧。许多事情只要一强调重要,就把“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有责当然就得有权,于是权力就越来越向“一把手”的手里集中。这也是“一把手”产生并不断强化“个人说了算”思想意识的客观因素,造成一部分“一把手”凌驾于组织之上。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该由班子集体决策的,该向班子汇报的,常常是个人说了算,搞“一言堂”,使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民主集中制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二是选人用人机制不健全,部分“一把手”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首先,在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下,上级党政主要领导及组织部门掌握着下级各部门负责人的任免权,特别是党委“一把手”,位高权重,在用人问题上有着很大的发言权;其次,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党政“一把手”“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尤其是“下”的力度不够,出口不畅;再次,有些党政“一把手”不愿接受监督。

三是制度不规范、不完备,对“一把手”监督缺少有效性。近年来,为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各级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及相应的制度规定,为监督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保证。但是,这些政策规定往往执行不好或落实不了。首先是各种法规制度原则性的规范多,可操作性的细则少;规范全体党员干部的多,针对“一把手”的少。其次是已经有了如何操作的文件规定,也没有很好地落到实处。再次是制度执行缺少有力的保障措施。现行的监督制度,一般性要求多,“不准”和“禁止”多,而对违反这些规定,采取的具体处理措施不够有力,缺少刚性规定。

四是各监督主体协调配合不够,对“一把手”监督缺乏整体合力。近年来,人大监督工作虽然有了一定改善,但监督职能仍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即使已经实行了监督的地方,往往是对事不对人;象征性监督多,有针对性、实质性的处理意见少。各级政协也囿于各种客观因素,只是在会上提提意见,产生不了多大的监督效果。人大、政协监督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监督违纪违法多,监督工作情况少;事后监督多,日常监督少;具体事项监督多,全面监督控制少的现象。同时,人大、政协监督与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以及司法机关监督之间,也缺少明确的协调配合机制,因而对“一把手”也就没有多少约束力。

主要措施

在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从源头上解决对“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仍需要一个过程。但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探索和完善对“一把手”监督管理的有效机制,是可以解决一些突出问题的。当前,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一把手”的自我监督。大力提高“一把手”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增强“一把手”的自我监督意识,是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的最基础性的工作。“一把手”要不断提高对自我监督重要性的认识,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警钟长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上级党组织要切实改变重选拔轻教育的倾向,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要通过典型示范、典型警示教育等方式,督促“一把手”加强自我监督。

二是公开政务,强化群众监督。群众参与监督,发挥对“一把手”的监督作用,关键是要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首先,要实行“一把手”政务公开制度,把有关重大事项的决策原因、决策依据、决策执行过程和结果,通过一定的形式向干部群众公开,以公开保证公正。其次,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包括信访举报和民意测验、民主评议为主的群众监督,人大和政法系统的法制监督,政协和群众团体的民主监督,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第三,要让干部群众在领导干部的任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对“一把手”的升降去留有发言权。

三是明确职责,强化管理监督。搞好对“一把手”的监督,要坚持监督权与管理权相统一的原则。哪一级管理的干部就以那一级为主进行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同组织部门的联系,从党风廉政和思想政治建设两方面入手,抓住干部管理的各个环节,把监督寓于对“一把手”的严格管理之中。一是坚持对“一把手”的廉政谈话制度;二是对“一把手”严格实行定期述职、任职审计、回避交流、岗位轮换等制度。上级组织要对下级“一把手”工作和思想作风等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不但要听“一把手”本人的汇报,也要多听取其他领导和干部群众的意见,使各级“一把手”经常处于上级组织的管理之中。

四是发挥优势,强化党内监督。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一是健全和完善巡视制度;二是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积极推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家庭财产申报制度;三是真正落实提拔干部和重大决策失误连带责任制度。

五是抓住重点,强化权力制约。对“一把手”监督的本质就是对权力进行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纠正公共权力私有化和商品化的行为,保持权力不变质。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就要突出对用权监督这个重点。这是对“一把手”最实质、最重要、最经常、最直接的监督。当前特别要监督好三个方面的权力:一是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权的监督;二是加强对用人权的监督;三是加强对用钱权的监督。

篇5:关于对“一把手”监督管理的通知

为了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增强“一把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意识,不断规范自身言行,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忠于职守,自觉履行职责,提高拒腐防变、廉洁自律的能力,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为此,根据《中国共产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加强“一把手”的监督,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以正面教育、预防和事前监督为主,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二、监督范围

本办法所称“一把手”,是指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即党委书记、乡长。

三、监督内容

对乡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主要包括政治纪律、财经纪律、人事纪律、重大决策、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监督。

(一)政治纪律方面。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

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到主场坚定,旗臶鲜明,坚持党性原则,服从全局利益,保持政令畅通,维护班子团结。

(二)财经纪律方面。自觉在经济活动中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和制度。“一把手”不能直接分管财务,不直接分管乡内基建项目,不直接签报财务开支要据,与“一把手”有直亲、血亲、嫡亲关系的不得在乡机关从事财务工作,“一把手”开支必须由乡纪委书记审核签报。

(三)人事纪律方。自觉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严格遵守组织人事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规定程序和标准选拔任用和调配干部,充分发扬民主,杜绝个人说了算,自觉带头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四)廉洁自律方面。在公务活动中,严格遵守中央、省、市、县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和《廉政准则》、《关于实行领导干部作风六条禁令的意见》,严格规范八小时之外“生活圈”、“社交圈”行为,带头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管好班子成员和下属,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准傍大款,不收受礼物,不插手工程承包、不准与个体户、企业企主、工程承包商和有直接业务往来的人员形成过亲密的人际关系,自觉抵制不正常消费,切实做到清正廉洁。

(五)重大决策方面。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的原则,严格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对重大问题的决定,重要建设项目制定工程投标,干部的推荐任免、调动和奖惩、大额奖金使用等必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2

会议决定”的决策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并按规定办理。“一把手”不事先定调子,不事先表态。

四、监督方式

(一)自我监督

1.加强自身学习。在新的形势下,党政“一把手”首先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的要求,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民展的思路观念,紧紧围绕党中央,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切实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自觉接受廉政教育,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和拒腐防变免疫力。要充分利用好中心组学习制度,平时认真作好个人读书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完成上级安排的调研文章、论文,并保存资料备查。

2.坚持党政“一把手”述职述廉制度。即“一把手”每半月向上级分管领导和联系乡县领导汇报一次思想作风状况和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年终向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出书面汇报材料,如实报告本人的思想作风,工作情况。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及自身廉洁等情况,同时汇报材料要向乡机关干部职工通报。

3.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一把手”要根据中央、省、市、县有关规定,每年及时、如实地向上级组织报告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的重大事项包括:家庭财产、个人和家庭成员所有经济收入、来源,个人婚丧喜庆事宜办理情况,配偶子女从事经商办企业和其他经营性活动的情况,以及按规定要报告的其他事项。

4.坚持廉政承诺制度。每年初就如何搞好个人廉洁自律写出书面承诺书交本单位、县纪委、组织部,年终进行述职述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上级领导和组织监督

1.实行谈话诫勉制度。由县委、县府领导或组织部、纪委领导与“一把手”定期谈心、谈话,每年至少一次,针对“一把手”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以及廉洁自律方面的情况,对存在的缺点和苗头及时地给予提醒、警示、告诫、劝勉,防止小错酿成大错。

2.实行任期经济审计制度。由县委、县府安排审计部门对“一把手”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任中、离任全程审计。

3.建立情况分析制度。由县纪检、组织部门经常分拆研究干部考察、考核,经济责任审计、民主评议和信息信访等渠道所反映的“一把手”存在的问题,向县委、县府汇报,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4.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由县、乡纪委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将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收入、廉政承诺、述职述廉报告、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结果、考核、诫勉谈话记录、审计结果、信访反映调查核实情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受党纪政纪处分等情况材料纳入廉政档案,作为“一把手”提拨、任用、交流的重要依据。

(三)领导班子内部监督

1.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至少每年召开一次,“一把手”要切实负起责任,起好带头作4

用,认真做好会前准备,认真撰写发言材料,找准个人和班子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敢于开展积极、坦率、诚恳务实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领导班子成员既要尊重支持“一把用”,又要敢于提出批评意见,增强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对“一把用”思想作风、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应在民主生活会等适当场合提出批评或交换意见,给予帮助,或及时地向县委和纪检、组织部门报告。

2.实行重大决策集体研究决定制度。“一把手”要自觉带头严格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和完善党委、政府议事规则,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凡重大问题、重大决策(紧急处臵突发事件除外)、干部任免、奖惩、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都要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决策程序,广泛听取意见,经过集体讨论后作出决定,“一把手”不得擅自作主,不得事先定调子,不事先表态,讨论决定的过程和内容必须形成书面记录存档备查。

3.实行班子成员相互监督制度。班子成员与“一把手”之间要相互监督,班子成员对“一把手”有违法违纪情况应及时善意提醒或向上级纪检组部门报告,“一把手”发现班子其他成员有违法违纪情况,应及时给予提醒,并督促纠正。

(四)同级纪委监督。

同级纪委要向“一把手”及时汇报上级纪委会议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要协助其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充分发挥好监督职能作用,对“一把手”在遵守政法纪律、5

组织纪律、经济纪律、群众纪律、《廉政准则》以及权利运行等情况进行监督。

(五)社会监督。

1.执行社会公开监督制度。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乡县纪委分别设立公开举报专线电话和举报箱,鼓励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对举报“一把手”的来信来电应及时受理、及时调查、并向县委汇报。

2.争取社会组织和管理服务对象的监督。加强与辖区内企业业主、重要服务对象、单位法人及相关组织和“一把手”所在社区的沟通联系,建立起对“一把手”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监督网络。必要时印刷《“一把手”八小时生活表现情况监督卡》发到社区和相关服务对象,进行情况收集上报。

3.坚持党务、政务公开。“一把手”要坚持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即对办公内容、办公程序、办公依据、办事结果、财务状况公开。增加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凡是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办理想滚事宜以及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事情必须予以公开。一是党务公开:党组织的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党的思想建设情况、党组织的监督情况、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要向党员干部公开;二是政务公开:任期目标、目标、重点开发建设项目、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工程招投标、工程竣工验收、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决定等要向社会公开。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临时性工作要随时公开。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积极主动公开。

(六)新闻和舆论监督。

“一把手”要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把握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增强舆论监督的效果,支持新闻舆论对一些违纪违规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做到监督与警示教育相结合。

(七)“一把手”配偶监督。

由县纪委每年组织召开一次“一把手”配偶座谈会,教育他们支持好、配合好、监督好“一把手”掌好权、用好权,提高拒腐抗变能力,动员“一把手”的家属自觉参与到对“一把手”的监督工作中,配合纪委、监察部的监督好“一把手”。并充分听取他们对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监督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一把手”要坚持把《廉政准则》、《廉政准则实施办法》、《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党纪政纪条规作为领导班子中心学习组理论学习内容,认真加强学习,积极参加上级专题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觉悟,坚持正面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王瑛、郭明义等英雄模范先进典型事迹,弘扬正气、激浊扬清。

(二)以“勤廉双优”争创活动为载体,切实开展“创先争优”。“一把手”要充分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积极开展创建“四好”班子活动,努力在工作中创先争优,争创“勤廉双优”基层党组织和“勤廉双优”基层党员干部。

(三)加强班子内部团结、互助合作。“一把手”要高风亮节,注重团结班子其他成员,敢于承担重担,敢于承担责任;班 7

子其他成员要善于配合支持、维护主要领导的威信。

(四)明确职责。“一把手”要深刻认识自己的职责、权利、义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接受监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主动执行对“一把手”监督的有关制度和规定,自觉接受监督。

(五)上下协调,形成合力。上下级纪委、组织部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组织协调作用,互通情报、交换信息、协调配合,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各司其职,结合自身业务和职能职责多方位、多角度实施对“一把手”的监督,形成监督合力,确保监督起到实效。有效杜绝“一把手”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六、纪律要求

“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起着坚持正确方向的导向作用、科学决策中心的作用,团结协调的凝聚作用,勤政廉政的表率作用,即有监督班子成员及下属干部的责任、又有自觉接受监督、为干部群众作表率的义务。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活动中,要主动搞好自我监督,要正确对待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批评监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得打击报复。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出以公心和善意、积极参与对“一把手”的监督,不得借机对其进行诽谤、诬陷。

对违反 以上纪律的行为,是一般党员干部的,由同级纪委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批评教育或责令作出检查或按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是领导干部的报上级组织、纪检部门处理。

篇6:关于对“一把手”监督管理的通知

铁岭市规划局杨阳

“一把手”在一个单位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居于核心 地位,对一个辖区(单位、系统)的发展、党风政风建设和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乃至干部队伍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思维境界、道德水准、党性观念、作风涵养的状况,对于一个单位的工作和风气起着抉择性的影响。“一把手”所处岗位、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性。当前虽然我们的态度是积极的,措施是有力的,群众是肯定的,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领导自身不愿监督。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少数党政“一把手”政治理论素养较低,宗旨观念较为淡薄,没有从思想深处解决“为谁掌权”的问题,不愿接受监督,有的认为接受监督会影响自己的权威,是对自己不信任,不愿监督;个别“一把手”甚至私欲膨胀,讲关系不讲原则,讲私情不讲党性,工作中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千方百计回避或拒绝监督。

2.上级不会监督。我们的工作就要求监督无处不在,让上级的监督不远,让同级的监督不软这样的模式使少数上级领导和上级组织存在的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有所改善。把领导

1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自身的廉洁寄托在“一把手”个人的修养上,一定程度上忽视从外部、从制度上进行监督,对权力特有的腐蚀性认识不足。如少数上级领导和上级组织出于担心挫伤下级的工作积极性,下级出了问题会损害地区形象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出现问题的“一把手”轻描淡写、不痛不痒地批评了之,甚至包庇护短。在对下级工作情况的了解也仅仅是通过一年一次或两次的调研检查和听取汇报,导致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大大弱化了上级监督力度。基于此,一些地方党政一把手逐渐滋生自由心理,放松自我改造。

3.同级不便监督。同级领导班子成员往往害怕监督“一把手”会影响班子团结,影响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害怕部门和自身利益受到影响。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以及反贪机关,在领导体制上同时受同级党委或政府和上级领导机关的双重领导和制约,其领导权、人事权、财政权均掌握在同级党委或政府手中,客观上形成了一种附属关系。这也严重影响了其行使监督权的独立性,很难实施有效监督。由于同级监督软弱无力,一些地方党政一把手逐渐滋生自负心理,放弃自我警觉。

4.下级不敢监督。现实工作中,下级对上级的监督难度更大,往往名存实亡,无法发挥作用,成为“多余”的摆设。有的干部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运作、业务活动、社交往来等视而不见,明知不对也少说为上,生怕因此而得罪“一把手”,吃不了兜着走。调研中,有少数下级单位“一

把手”反映:我们之所以能走上今天的领导岗位,固然是组织栽培、自身努力以及群众信任的结果,但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这么讲,我们的职务是一把手任用的(或起着主要作用),待遇是一把手给的,甚至年终的绩效考核测评一把手所占分值也是最多的,绩效考核结果直接体现工作成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怎么能监督一把手。由于下级监督形同虚设,一些地方党政一把手逐渐滋生自大心理,放任自我欲望。

5.群众不能监督。近年来,虽然采取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聘请党风监督员、特邀监察员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加强群众监督,但是少数地方、部门以及单位决策过程、权力运作仍然不够公开透明,党员干部和群众对领导活动和政策规定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不够畅通,措施不够完善,群众无法参与干部监督工作,群众的监督权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各级党政“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关键位臵,是权力运行的中心,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对他们行使权力的行为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监督,防止一切滥用权力的行为。为此,特提出如下措施:

1.强化教育引导,提高“一把手”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强化对“一把手”监督,关键是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一把手”的党性修养,使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律,正确

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建议各级组织尤其是上级党政组织要认真制定刚性学习计划,精心组织学习内容,组织“一把手”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尤其要认真学习党十七大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同时,要严明纪律,要求“一把手”不能因工作繁忙等原因随意少参加甚至不参加理论学习等活动。此外,切实加强正反典型教育,对主动接受监督,拓宽监督渠道,不断采取新举措、新办法强化监督的要积极宣传,营造自觉接受监督的氛围;对那些拒绝监督,干扰监督,甚至打击报复的,要严肃处理,公开曝光。

2.强化制度建设,保证监督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强化制度建设,是加强“一把手”监督的根本所在。要进一步研究制定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领导干部权力的制度、规定,规范权力的运行程序,明确应当承担的责任,使“一把手”的权力既得到应有的法规保障又受到合理制约。一是要建立“一把手”政务公开制度。对“一把手”的权力运行过程、决策过程以及个人收入、家庭财产、廉洁情况向群众定期公开,增加透明度,以供监督。二是实行“一把手”定期轮岗和交流制度。对那些关键部位、关键岗位的“一把手”原则上五年要轮岗一次,同时对在同一岗位或在同一地区任职达到八年的“一把手”以及纪检监察、审判、检察机关和组织、人事等重要部门的“一把手”也要定期进行交流,防止因任期过长而诱发腐败行为。三是继续推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以及重大事项的制度。各地、各单位要对“一把

手”直接掌管的人、财、物等实权岗位的权力实行分解,并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明确标准,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四是健全和完善“一把手”审计制度。在抓好离任经济审计的基础上,要建立“一把手”任中审计制度,并充分运用审计结果,对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苗头予以及时教育和纠正,对审计中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五是推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管理改革。建议将市直单位纪检组长(纪委书记)收编归市纪委、监察局统一管理,其工作关系、后勤保障、绩效考核、人员编制、干部任用、业务工作等直接受市纪委、监察局领导,但仍要任该单位党组(委)成员,必须参加所驻单位党组会,但不参与对涉及人、财、物等重大项目的审批和决策,只是监督审批、决策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是否存在以权谋私。如果发现有问题,直接向党组提醒,重大问题向市纪委、监察局报告。

3.强化监督检查,保证监督的经常性和有效性。一是要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将明查与暗访有机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尤其是要严肃查处因监督不力,导致腐败的案件,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对权力监督之中。三是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考核。纪检监察、组织部门要通过民主评议、测评、谈话等方式,重点考核“一把手”廉洁自律情况,实现用人与管人有机结合。四是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群众的社会监督尤其是网络监督的作用,通过发挥各自的功

能,优势互补,克服监督手段和监督渠道上的局限,形成监督合力。五是上级党委、纪委和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监督指导力度。民主生活会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面对面进行思想交锋,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制止的制止,坚决克服“批评别人提希望,自我批评谈现象”问题。

2011

篇7:关于对“一把手”监督管理的通知

吴新异

企业党政一把手居于企业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组织、指挥和决策的领导作用。因此,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对直接或间接领导、管理自己的一把手,往往难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监督,致使对企业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有力地加强对企业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这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步伐中的一个必须引起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党政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 企业党政一把手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提高对来自各方面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努力加强党性修养,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监督观,为自觉接受监督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增强自觉意识。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下,企业党政一把手掌管着大量的国有资产,经常面临着各种诱惑。他们能否正确地运用权力,经受住考验,既要靠外在力量的监督,更要靠领导者本身的自我约束和严格自律。因此,增强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当前,要结合在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活动,督促每一位一把手切实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坚持用马列主

—1—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促进自身的党性锻炼,从根本上解决好世界观的问题,坚决消除害怕监督、逃避监督、阻碍监督的错误倾向,真诚欢迎和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与监督。

二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服务意识。针对企业党政一把手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拥有的权力,要有计划、多途径地对他们进行公仆意识和“权力观”教育,使每位一把手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懂得一份权力就是一份责任,组织上把自己放在一把手位置上,赋予一定的权力,也就是交给了一副重担。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的意识,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时刻把自己置于集体领导和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中,坚决摒弃权力的私有化、商品化,防止和克服各种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的行为,不辜负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期望。

三要树立正确的监督观,增强自律意识。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是新形势下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必要条件,也是对企业党政一把手的关心和爱护。每位一把手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既有监督他人的权利又有接受他人监督的义务。因此,要加强党和国家有关监督制度法规的学习,使一把手在 —2— 明确党纪法规具体要求的基础上,自觉置于党纪法规的监督之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养成监督和被监督的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腐蚀和影响,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在廉洁自律上发挥表率作用。

二、抓好制度落实,强化上级组织对下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在党政一把手在企业中地位特殊、赋权过重的条件下,要搞好对一把手的监督,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行管理权与监督权相统一的原则,切实加强上级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管理。

一是要落实考察制度。要切实改变目前存在的人员不调整、班子不换届就不进行考察的状况,除了结合班子成员的个别调整和班子换届工作搞好对一把手的考察之外,要结合班子年度考核和班子届中考察,加强对一把手的经常性考察。考察时,既要注意考察一把手的任期目标、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更要重视对其在用人原则、思想作风、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

二是要落实考核制度。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每年要结合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定期地对下属企业党政一把手的工作和思想作风等情况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检查与考核。考核中,不但要听一把手本人的汇报,也要多听其他副职领导和职工群众的意见,使下属企业的党政一把手能经常处

—3— 于上级组织的监督之中。

三是要落实谈话制度。可采取分工负责、党政对口与交叉相结合的办法,由上级党政主要领导或包保领导定期地找下级党政一把手进行谈话,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重点指出党性党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凡下级党政一把手在提拔、调离或交流任职前,出现失误或挫折时,群众中有不良反映或发生、发现问题后,上级领导都要及时地找下级一把手进行谈话,有问题的还应认真进行调查,区别不同情况,或进行提醒,或提出戒勉,或作出处理。

三、实行厂务公开,强化职工群众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力度

职工群众的监督是一种最经常、最及时、最有效的监督,而实行厂务公开又是实现职工民主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加强对企业党政一把手监督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厂务公开,把党政一把手行使权力的内容和过程公开化,把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和事项公之于众,从而防止权力的滥用,杜绝或减少以权谋私和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抵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因此,要推行厂务公开,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作用,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务求实效:

一是要提高工作透明度。要建立健全公开办事制度,特别是办理人、财、物等事项,都要做到办事内容、办事条件、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办事结果“五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 —4— 公开保公正。要通过厂情发布会、民主议事会、开辟公开栏等方法,把企业改革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职工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向职工交底,让职工知底,使职工群众对企业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工作情况有更多的了解,把他们的廉洁自律情况置于广大职工的监督之下,从而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制度上保证职工主人翁作用的发挥和党政一把手的廉洁自律。

二是要实行决策民主化。决策民主化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前提。企业要落实“依靠”方针,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必须建立健全领导、专家和职工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逐步完善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避免因一把手个人主观武断而造成决策失误。作为企业党政一把手特别是行政一把手,要不断增强民主意识,在有关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中,主动、自觉地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始终做到:该让职工或其代表参与的事项,要坚决让职工参与;该让职工或其代表审议的决策,要诚心诚意地按程序提交审议;该由职工或其代表决定的问题,要提交职工来决定。

三是要加大评议发言权。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是依靠职工群众加强企业领导班子的有效措施。职工群众与党政一把手工作、生活在企业,对他们的能力大小、功过是非、廉政与否最了解,也最有发言权。随着党政一把手工作透明度的提高,应让更多的职工群众或其代表在企业党政一把手的奖惩、任免

—5— 中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应把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纳入干部制度改革,将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结果作为党政一把手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只有使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对“一把手”的升降去留有发言权,才能真正使一把手产生“怕职工”的心理,从而使自下而上的监督更加有力、有效。

四、发挥集体作用,强化班子成员对党政一把手的相互监督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最主要的是加强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因为领导班子是权力的核心,内部的监督是无法由外部监督替代的。因此,要抓好对一把手的监督,最重要的是要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的相互监督作用。

1、要正确对待班子内部的不同意见。来自班子内部的监督,目前主要靠班子成员之间开展经常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应当看到,领导班子内部相互开展批评、存在不同意见的情况,具有二重性,它既可能形成各执已见、互不相让的局面,也可以起到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作用。作为企业党政一把手来说,要充分发扬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善于集中不同意见。作为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来说,不能因为下级班子中有不同意见,就认为这个班子有“内耗”,不团结,关键要把握好相互制约的“度”。

—6— 2、要注意优化领导班子的不同结构。要在企业领导班子的选配上,既要注意班子成员能力的多样性、文化的差异性、专业的多元性,也要注意班子成员年龄的层次性、性格的互补性、气质的协调性。既要选配好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知人善任、见贤思齐,能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听取意见的一把手,又要配备有意志坚强、思想开拓、锐意进取、勤政务实,勇于发表意见、敢于坚持原则的领导成员,以形成一个搭配合适、结构合理、既相互制约、又团结共事的班子,避免领导班子过于“铁板一块”、“一团和气”而失去相互监督的作用。

3、要坚持各项制度措施的不断完善。加强领导班子成员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包括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党政议事规则等集体决定重大问题有关工作制度,以及定期交心通气的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用民主的、科学的、具有法规性质的制度管人、管事,防止一言堂和权力过分集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作用,保证对一把手的监督有依据、有力度、有效果。

五、把握监督重点,强化对党政一把手在权力运用上的监督

搞好对企业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要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的“加强对企业及经营管理者在资金运用、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用人决策和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上的监

—7— 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着重抓好对一把手在权力运用上的监督。

1、要加强对重大决策权的监督。只有加强对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监督,使决策做到民主化、科学化,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的正确贯彻执行。企业党政一把手只有在企业的重大问题决策中,自觉让职工参与,主动接受监督,才能与职工同舟共济,共赴患难,减少失误,办好企业。

2、要加强对选人用人权的监督。要积极探索制度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走出干部工作神秘化的小圈子,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扩大知人视野,公开用人程序,为群众参与创造条件,严格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干部选好用好。要坚持把党管干部原则和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选人用人上努力做到公开选拔、公平竞争、公道使用,切实改变“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用人”的状况和“选人不广、知人不深、用人不准”的弊端,坚决杜绝在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

3、要加强对资金运用权的监督。企业财务管理实行“一支笔”制度,原意是集体研究、一人签字,是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一制度发生了演变和异化,变成了一人说了算,且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导致财务审批权力高度集中于一把手。因此,要克服“一支笔”的弊端,健全和完善资金运用上、财务开支中的重大事项集体研究 —8— 制度,建立重大开支“会签”制度,特别是要严肃财经纪律,杜绝私设“小金库”、搞“帐外帐”等容易滋生腐败的行为,彻底解决好资金运用中一把手个人说了算的问题。

篇8:关于对“一把手”监督管理的通知

“一把手”, 主要指各级党委、政府及其他部门的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 (通常也包含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党政“一把手”在党政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 具有相对完整、全面的领导功能, 手中握有很大的权力, 对党委、政府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起着关键性作用, 负有全面责任, 这决定了加强对其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不加强监督, 权力的行使就有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

因此, 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防止腐败现象滋长的重要举措。

一、“一把手”腐败的现状及特点

近些年来, 少数担任“一把手”职务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违法犯罪现象日渐突出, 特别是新闻媒体连续披露的一些震惊全国的大案、要案, 使“一把手”腐败问题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 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总体上看, “一把手”腐败日趋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一把手”腐败的比例逐渐上升。据统计, 1998年全国查处的地厅级干部中“一把手”占42.1% (李雪勤:《党员特刊》, 2000年第11期) ;2003年查处的省部级干部违纪案件中“一把手”占55%;2004年查处的16名省部级干部中“一把手”也占一半左右;

二是“一把手”腐败日益向“高层化”发展。如: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原云南省省长李嘉廷、原来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郑筱萸案等一批位高权重的“一把手”陷入腐败泥潭;

三是“一把手”腐败金额越来越大, 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四是“一把手”腐败大都粘染了“色”的色彩, 腐败分子争相养情人、包二奶, 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五是“一把手”腐败案件串案、窝案不断增加, 一些“要害部门”的主要领导纷纷卷入进来, 如交通部门原四川省交通厅厅长刘中山、原贵州省交通厅厅长卢万里、还有新疆、广东、广西、湖南、河南、安徽、北京等地的交通厅10多个主要负责人都涉及了经济案件, 河南省更是创下了三任交通厅厅长“前腐后继”的犯罪纪录;

六是“一把手”家族式腐败现象引人注目, 其配偶、子女、兄弟姐妹被卷入腐败案件, 有的甚至“满门入狱”。

由此可见, 暴露出来对“一把手”监督缺位, “一枝笔”现象仍没能得到根治。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党内监督机制, 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确保权力的有效运行, 进而防止腐败现象的滋长, 已是刻不容缓。

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 深入推进反腐败进程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强调要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 防治腐败包括“防”和“治”两个方面, 即防范、防备、防腐, 以预防为主;治理、治标、治腐, 以惩治为主。惩治是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有效手段, 预防是铲除滋生腐败土壤和条件的有效措施,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统一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在实际工作中, 既不能片面强调预防为主, 惩治为辅, 也不能单纯追求办案指标、查案件数, 而忽视教育、制度、监督的预防功能, 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方针政策, 该惩则惩, 该防则防。预防腐败, 则重在加强监督, 重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这是加强对领导班子建设的迫切需要, 是推进领导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重要保证, 是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 同时也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 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 增强监督“一把手”的实效性

在履行监督职能中, 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对纪检监察部门来说是一个挑战, 更是职责所在。纪检监察部门要有效地对一把手进行监督, 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强化自身的监督职能, 切实增强监督一把手的实效性。

1.加强能力建设, 提高监督力, 善于监督一把手。对一把手的监督, 要讲究方式方法, 讲究策略技巧, 要善于找准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这就要求纪检监察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 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 炼造一身“过硬”的素质和本领, 做到目光敏锐, 铁面无私, 忠于职守, 做到会监督, 善于监督。因此, 要不断加强学习。一是要加强政治学习, 用先进思想筑牢自身廉洁防线, 自觉弘扬新风正气, 抵制歪风邪气, 清正廉洁, 秉公执纪;二是要加强业务学习, 不断提高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能力, 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有效监督的能力, 依法执纪办案的能力, 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能力;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做到熟悉法规, 熟识程序, 为监督和办案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增强素质, 提高纪检监察部门的影响力、战斗力, 增强监督的震慑力, 从而提高纪检监察队伍监督一把手的信心和决心。

2.创新队伍建设机制, 提高监督力, 让队伍敢于监督一把手。要制定奖励措施, 重奖反腐有功者, 重奖监督有功者, 对于在查办和侦破腐败案件中表现突出的立下大功的办案人员, 对敢于监督一把手的工作人员, 要在政治上、物质上、精神上给予鼓励和奖励, 以鼓励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敢于监督一把手, 敢于办案。

要建立责任追究制, 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的责任意识, 强化监督一把手的意识。纪检监察机关实施监督是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 要认真履行, 敢于监督。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 不能因为是“一把手”就不敢勇于实施监督, 特别是有举报线索的时候, 更应从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出发, 认真组织力量实施切实有效的监督。不能因为是“一把手”就慑于权威而不敢调查核实, 放弃监督。因为监督不力而造成一把手违法违纪的, 要追究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 明确监督的重点, 完善监督制度, 增强监督一把手的针对性

1.突出监督重点, 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针对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加强对各级党政、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的监督, 尤其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突出对遵守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二是突出对重大决策情况的监督。三是突出对选人用人情况的监督。四是突出对执行财经纪律情况的监督。在选人用人、执行财经纪律和重大项目建设审批方面, 更是监督的重中之重。这些方面, 如果监督不力, 不到位, 就会变成滋生腐败的土壤。因此, 对这些需重点监督的项目, 应实行全程的监督, 把监督关口前移, 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针对性。

2.加强制度建设, 是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的根本所在。要从建立和完善制度入手, 以制度管人, 以制度律人, 保证对一把手监督工作的规范有序。

一是建立完善一把手交流轮岗制。在保持干部队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对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岗位任职时间过长的一把手进行交流轮岗。这样既可以打破关系网, 避免形成地方利益、集团利益, 又可以净化可能滋长腐败的土壤。

二是建立完善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离任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即在领导干部调动、离退休、提升之前, 由上一级和本级审计部门组成联合审计组, 对其在任期间的经济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审计。按照先审计后上岗的要求, 紧紧围绕反映一把手实绩的主要方面, 重点审计一把手在原工作单位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经济项目经营管理情况、个人经济收支情况以及遵守财经纪律情况。如发现有问题时, 审计组要向其主管部门和管理他们的纪检监察部门写出书面报告。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 应立即停止其调动、离任、提升活动, 并令其说清问题和采取补救措施。同时, 纪检监察部门对其进行全面调查, 视情况进行处理。要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年度考核等制度, 不定期地对一把手进行考察和审计, 增强监督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三是建立健全党政一把手施政行为公开制度。权力运行过程公开化是一切监督的基础, 为此必须建立一把手政务公开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 杜绝权力暗箱操作。

四是建立一把手廉政报告制度。每年根据实际情况, 安排部分部门“一把手”向纪委全委会汇报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 并接受评议。将每次汇报情况综合后存入个人廉政档案, 作为上级考核评定的重要依据。

五是要坚持好行政监察制度。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行政监察的职能, 对“一把手”执行上级命令、指示、规章制度和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等情况,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行政方面的监察, 督促“一把手”依法行政、廉洁从政。

六是党政“一把手”不直接审批财务制度。党政“一把手”不再行使本单位财务的直接审批权, 由副职领导分管财务, 财务单据实行“一单联签”制, 即日常经费开支由经办人、证明人签字, 分管财务领导签批把关;业务专项经费开支由经办人、证明人、分管业务领导签字, 分管财务领导签批把关。“一把手”对总体财务开支情况进行审核监督, 并签批分管财务副职的报销开支。超过一定数额的财务开支由领导班子集体决定。实行分管领导签字、行政“一把手”审批、党委书记定期检查审核的方法, 加强对了财务审批工作的监督。

七是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听证会制度。工程项目在正式立项前, 必须对立项理由、资金估算、工程周期和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内容进行专项听证。规定范围内的各类工程项目必须统一进入招投标中心, 进行公开招投标。严禁规避招投标或擅自肢解工程总量及变相违规操作。资金额度较小, 按规定可不进入统一招投标程序的工程项目, 也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招投标和承发包方案, 并报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审核。严禁党政“一把手”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招投标和承发包活动。

八是要建立干部推荐提名责任制。以“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 规范干部推荐提名程序, 明确推荐人的责任, 使“一把手”明确用人风险, 建立一把手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追究责任制, 使“一把手”切实肩负风险。实行一把手用人把关负责制。一把手切实加强监督, 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把关, 如果一把手把关不严, 在用人上出现重大失误, 一把手要承担相应责任。

(三) 构建监督网络, 整合监督合力, 增强监督一把手的有效性

有效的监督网络必须是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紧密结合, 坚持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的有机统一, 形成全方位监督的整体合力。纪检监察部门作为专门的监督机构, 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整合各方面的监督资源, 构建一张无形的监督网络, 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让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感觉到监督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 让一把手的权力行使在监督之下。

1.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群众监督是最广泛、最基层的监督。不管什么监督, 怎样监督, 永远离不开的是群众的监督, 群众是监督力量的源泉。在强化一把手的监督中, 群众的监督起到关键的作用。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 他们的眼睛最亮, 耳朵最灵, 信息最多, 对各种不良现象和腐败行为最清楚, 最了解。回顾我党反腐倡廉、惩治腐败的历程, 不难看出, 群众举报, 是查办腐败案件的切入点之一。

作为老百姓, 无官一身轻。对一把手的监督, 没有太多的顾虑和负担, 在他们的肩膀上, 更多的是道义。这就决定了他们敢作敢为、仗义执言的人生品格和本质特征。他们对人世间的是是非非、真真假假, 既了如指掌, 又敢于直言, 没有任何忌讳, 没有束缚的框子, 他们不怕抓辫子, 不怕穿鞋子。纪检监察部门要把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与群众监督紧密结合, 充分调动群众监督一把手的积极性、主动性, 强化对一把手生活作风的监督、工作的监督、廉政的监督, 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各个方面。要充分调动群众对一把手“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的监督, 了解和掌握一把手的经济状况, 生活条件, 交际中是否有拉帮结派、傍款涉黑的情况, 是否经常往灯红洒绿的地方跑, 是否经常进其他不良的场所。

要调动群众监督一把手的积极性, 纪检监察部门特别是党委政府要为群众提供实现监督的渠道和方式。这就要求对涉及重点监督的项目, 进行公示公布, 还要把一切需要人民群众监督的职责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都公开出来, 以便人民群众监督时有所遵循, 有的放矢。要采取相关措施, 鼓励群众通过电话、网络、举报信等多种途径进行举报。要设立奖励基金, 重奖举报有功者, 给予监督有功的群众以物质的报酬, 提高其监督一把手的积极性, 让群众想去监督, 敢去监督。

2.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新闻媒体广泛传播, 主要特点是新闻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它同其它各项监督一样, 是一个方位, 是一个渠道, 可它又有不同于各项监督的地方。新闻舆论监督是各项监督必然经过的流程。这一流程是对其它各项监督的放大。“人要脸, 树要皮”, 因此, 有些腐败分子的心态是:“不怕内部通报, 就怕公开见报”。新闻舆论监督是把腐败行为置于光天化日之下, 是阳光工程, 是透明之举。新闻舆论监督带来的是十目所视, 十手所指, 是把监督工作交给群众检验。不仅如此, 新闻舆论监督具有敏捷性, 是快车道。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有些案件是先在媒体上露了点头之后, 才引起有关方面立案审查的。对当事人来讲, 新闻舆论监督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老实说, 任何人的腐败都不是娘胎里带来的, 都有一个从小错到大罪的过程。倘能在轻度腐败时就允许新闻媒体提个醒, 十有八九不至于演变成重度腐败。还有, 新闻舆论监督不限于揭露, 不同于纪检部门的侦察报告, 只写时间、地点、情节, 新闻媒体重在从个性中找出共性, 把惊人的案件变成警世长鸣的警钟。新闻少不了分析, 少不了找教训, 因此, 新闻舆论监督能起到“杀”一儆百、”“杀”一儆万的作用。有鉴于此, 在运用新闻舆论监督手段时, 我们要尽量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针对性强、教育面广”的重大问题, 尽量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例, 力求做到揭露面小、教育面大。在处理同其他监督形式的关系上, 力求做到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要牢固树立依法进行监督的观念, 不要“四面出击”, 不要试图仅靠媒体的力量“包打天下”。

(四) 协调五方面的关系, 强化监督一把手的科学性

在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的过程中, 我们认为还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坚持与创新的关系。解决对“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 既要坚持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又要在新的形势下敢于创新, 寻求探索新的思路和办法, 从而使党内监督制度更加健全、更加完善。

二是监督与信任的关系。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实施监督时, 既要达到监督的目的, 又要把握好度, 保护好积极性, 不能束缚领导干部及“一把手”的手脚, 影响其创造性的发挥。要实现监督与支持、监督与鼓励、监督与提高的有机统一。大多数“一把手”为了把工作搞上去, 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甚至作出了很多的奉献和牺牲, 组织上要相信他们, 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

三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 必须内外并举、标本兼治。党组织无疑要对干部严格监督, 但作为干部则要严格自律, 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使规章、制度、纪律、条例以及法律的限制和约束, 内化为领导干部个人的自律要求。

四是勤政与廉政的关系。人民群众期望的领导干部不仅是廉政的干部, 还必须是勤政的干部。领导干部践行“三个代表”, 就必须忠于职守, 任其职, 尽其责;在其位, 谋其政。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深入扎实地工作, 做敬业勤政的模范。要尽职勤政, 力戒懒惰。领导干部只有勤政与廉政相结合, 干净而又会干事, 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

五是预防与严惩的关系。要使监督的重点从过去重事后追查惩处轻事前防范教育, 向事前教育防范和事后严肃查处并重转变。也就是说, 一方面立足于教育防范, 采取谈话、诫勉、打招呼、亮黄牌等方式, 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要坚持从严惩处, 加大对违法违纪领导干部惩处力度, 增强震慑力, 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景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制问题研究[M].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6-7-1.

[2]北京党建网:http://www.bjdj.gov.cn.党内监督机制若干问题初探.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问题研究.

[3]我爱公务员网:http://www.woai.cn.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加强对乡科级党政“一把手”监督.

上一篇:县纪委三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潮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