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营利组织的思考

2024-04-12

对非营利组织的思考(精选6篇)

篇1:对非营利组织的思考

摘要: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而我国现阶段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这种模式,应当是一种过渡模式,似乎既存在交叉重叠,又存在空白之处,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文章借鉴企业会计准则成果,对建立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针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一直沿用预算会计来规范,并没有因为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发生改变,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首先,财政体制不断深化,预算会计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协调性较差。其次,我国事业单位组成复杂。其中,一部分代行政府职能,一部分从事经营活动的具有企业性质,因此,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都适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再次,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分布范围比较广,但针对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制度出台较晚,预算会计又不能满足核算要求。而我国企业会计的发展生机勃勃,逐渐与国际惯例靠拢,特别是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极大地促进了企业会计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发展滞后,研究相对薄弱。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现状分析

非营利组织一词是从西方引进来的。许多人认为,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事业单位,因此,关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规范就是有关事业单位的会计规范。但是,我国除了事业单位以外,还有大量的非企业非政府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这些民间非营利组织,财政部有统一发布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是由财政部发布的一系列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组成。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自颁布实行至今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尽管如此,仍然显得比较混乱,不成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事业单位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事业单位的会计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使得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有些不能适应业务发展。一方面,十年前制定的准则应用于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会计环境,不可避免地造成会计信息被扭曲披露。另一方面,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适用的范围受到限制。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二条规定:本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一些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等非国有事业单位遵照什么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标准。这就使得一些非国有事业单位在财务的管理上无章可循,导致这些单位的财务行为难以规范,财务管理问题很多,从而阻碍着这些单位的健康发展,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是一种“准则+制度”的模式,形成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也是一种“准则+制度”的模式。而这种“基本准则+行业制度”的模式,应当是一种过渡模式,似乎既存在交叉重叠,又存在空白之处,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模糊。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建立

(一)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1998年预算会计改革的事业单位实行的是核定收支、定额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筹资渠道从单纯依靠财政资金转向

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很大一部分非营利组织甚至可以做到收支相抵。从发展趋势来看,非营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差别越来越大。此外,会计的基本分类就是看其会计主体是否进行经营活动,是否以营利为目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与企业会计虽然从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从本质上又有很大的区别,即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即使期末有盈余,那只是结余而非目的。而且即便形式上非营利组织会计与企业会计也有很大的差别。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今后发展中公立非营利组织肯定将被进一步推向市场,大部分单位将提高经费的自给程度,与民间非营利组织越来越相似。两者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规范似乎没有必要。而可行的方案是: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归为一类,统称为“政府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与民办非企业单位会计、各种社会团体会计、基金会会计等合称为“非营利组织会计”。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企业会计,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三足鼎立”的会计体系新模式。相应地,应当建立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

目前,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民间会计机构或组织制定会计准则并发布;二是会计职业团体组织机构制定会计准则,由官方机构批准发布;三是由政府机构制定、发布准则或制度。美国作为当代会计准则理论与实务高度成熟的国家,其经验值得借鉴。在美国,目前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私立部门(包括企业会计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委员会负责制定州和政府机关及其公立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会计总局负责制定联邦政府机关及其公立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关权力超然独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由三个不同的机构制定,势必造成三套准则之间不协调,甚至矛盾。

而从我国的政府会计环境来看,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应该由财政部制定发布,这符合我国《会计法》的规定。这种做法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准则的权威性,但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代表性。建议我国财政部组建专门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制定一套科学、完整、有序、逻辑严密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人员的选择应该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要吸收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高等院校学者、研究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界人士参加,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理论体系

非营利组织单位经济业务与企业经济业务有相通之处。企业以经营为目的,事业单位也在从事一些风险较小的经营活动。因此非营利组织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同处于社会经济的微观领域,两者具有某些共性,比如资产、负债业务及某些收入业务等。由此决定了在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定义、会计确认与计量和会计报表的某些方面,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可以吸收借鉴企业改革和企业会计准则的成果,完善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理论体系。但是非营利组织会计与企业会计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具体而言,应该明确如下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理论问题:非营利组织的界定;非营利组织会计假设;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确定与计量等。

(四)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的设计

1、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结构设计。目前我国会计界对企业会计准则层次的一般认识是,会计准则由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两个基本层次构成。其中,基本准则主要就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做出原则性的规定,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结构等,具体准则是基本准则的要求,就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特殊业务、特殊行业等所做的规定。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也可以借鉴这种层次结构。

2、非营利组织会计基本准则的内容应该包括:(1)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和货币假设。(2)一般原则。(3)会计要素。(4)会计报表等。

3、在具体准则层面上应该由下列种类的准则构成:(1)共性业务处理的准则,即

对教、科、文、卫、体等待业共同具有的基本业务规范会计确认与计量等处理的会计准则,如应收款项、存货、投资、借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与摊销、业务收入、业务支出等准则。(2)特殊业务处理准则,如拨款收入、捐赠收入等。(3)报表列示准则,即规范报表中的项目分类、排列顺序及方式、格式的准则,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准则,提供报表附表的准则,报表附注的揭示的准则。(4)提供补充信息的准则,用以规范会计报告应该提供补充信息的范围、程度及方式等。

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是一套完整科学的体系,其构建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先就比较紧迫、理论发展比较成熟的事项制定具体准则,在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做出原则性的规定,然后再进一步完善具体准则。

参考文献:

1、荆新.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理论框架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王庆成.西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理论框架[J].教育财会研究,1996(4).3、王庆成.论我国非企业会计组成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4(4).4、赵建勇.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十大改革[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0(12)

篇2:对非营利组织的思考

世界各国基本上制定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二是对非营利组织本身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对于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单位与个人的税收优惠政策。当然,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范围与程度在不同的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有些国家,组织的非营利宗旨是确定享受税收优惠待遇的主要依据。例如,美国税法501(C)(3)规定,符合下述三个条件的组织可以享受免税待遇:一是该组织运作目标完全是为了从事慈善性、教育性、宗教性和科学性的事业,或者是为了达到该税法明文规定的其他目的;二是该组织的净收入不能用于使私人受惠;三是该组织所从事的主要活动不是为了影响立法,也不干预公开选举。在有些国家,只有某些类型的非营利组织才能享受税收优惠待遇。例如,英联邦国家,只有纯粹从事慈善活动的组织才有资格享受税收优惠待遇。通常,为公共利益目的组织或者那些对全民健康和社会福利来说至关重要的组织,在各个国家都享受到最优惠的税收待遇。

我国的法规政策中,也有一些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及个人依照该法规定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所得税方面的优惠;国家税务总局194月印发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规定,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一些收入项目免征所得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7月发布的《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2月发布的《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税收政策的通知》分别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了相应规定。

二、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的思考

尽管我国的税收政策中已经有了一些与非营利组织税收有关的政策,为了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有关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

(一)从税法的角度界定作为税收优惠主体的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一词当前并无明确的内涵与外延。有人建议,国家应以法律的形式规范非营利组织,这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建议。我们认为,给予非营利组织以税收优惠,至少应当从税法的角度对作为税收优惠主体的非营利组织进行界定。

作为税收优惠主体的非营利组织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一是非营利性,二是公益性。非营利性特征是指非营利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不向他们的经营者或“所有者”提供利润。公益性特征是指非营利组织是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他们提供服务是服从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

作为税收优惠主体的非营利组织的设立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以保证组织的非营利性与公益性。其设立条件至少应当包括:符合非营利性与公益性的组织章程,并在章程中明确规定权力机构的设置和结构以及执行决策的程序;一定数量的运转资金;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

作为税收优惠主体的非营利组织的设立必须经过有关机关的审批。审批机关必须对批准成立的非营利组织进行定期的检查审核,以确认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与公益性,对于不符合非营利性与公益性的`应当坚决撤销审批,防止一些单位假借非营利组织的名义从事营利活动。

(二)对作为税收优惠主体的非营利组织免征所得税、营业税与增值税

对符合税收优惠条件运行规范的非营利组织,为促进其持续发展,应当给予免征所得税、营业税与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为了使非营利组织获取更多的资金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应当允许非营利组织在一定的范围内从事与非营利事业并不相关的经营活动,只要这些经营活动的所得不是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且这些经营活动所得将用于拓展非营利事业。因此,免征所得税的优惠不仅仅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活动所得免税,也应当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其他所得免税;免征营业税与增值税的优惠不仅仅包括对非营利组织从事非营利业务免税,也应当包括对非营利组织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免税。

(三)对作为税收优惠主体的非营利组织的非公益性支出征收支出税

非营利组织的支出分为公益性支出与非公益性支出。公益性支出是指为开展业务活动以实现其社会公益使命而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非公益性支出是其他方面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公益性支出应当在非营利组织支出中占绝对大的比率,而非公益性支出则应当被限制在一定的比率内。

为了促进非营利组织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为公益服务的社会使命,将收入与所得尽可能多地用于为公益服务,应当对非营利组织的非公益性支出征收支出税。当然,这需要制定政策以正确划分公益性支出与非公益性支出。(四)对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单位与个人给予所得税优惠为了鼓励社会各界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促进非营利组织更好地实现为公益服务的社会使命,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向作为税收优惠主体的非营利组织捐赠时,应当给予其所得税优惠,即允许捐赠人交纳所得税时按照一定标准将捐赠款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篇3: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思考

一、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目的与意义

建立非营利组织监督体系的目的在于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行为,督促非营利组织合法、合理、有序、高效地完成使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以得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有利于规范非营利组织运行的秩序。近些年来,非营利领域的发展相当迅速、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使本来就不太成熟的非营利组织运行秩序进一步受到冲击,加剧了各组织间对资源的恶性竞争,致使一些非营利组织完全不顾组织的使命与初衷,开始商业化运营,从不收费变成收费,从合理收费变成乱收费,这样一来,难免引起了公众的质疑,破坏了其良好的公众形象。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监督管理体制,为非营利组织的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弥补其“志愿失灵”的需要。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其存在的原因常常被描述为弥补了“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但是基于“理性人”假设和“委托一一代理”关系所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非营利组织自身也难免出现“志愿失灵”,如信息不对称、财务舞弊、资金流向不明、服务质量缩水等,因此不但要重视非营利组织自我约束,还有必要加强来自政府、捐赠人、媒体等多方面的监督。

第三,有利于弥补问责机制的缺失。与营利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缺失主要有三种问责机制:一是个人利益的激励机制,二是绩效反馈的评价机制,三是提高效率的竞争机制。这些机制的缺失,直接导致非营利组织行动与目标偏离、资源利用率和员工工作效率低下、贪污腐败现象泛滥等问题,而单靠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控制和避免的,还必须依靠外界的监督力量。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多方监督机制,才能有效预防不法行为的发生,才能树立非营利组织良好的声誉和社会地位。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管体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监管体制基本上是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社会监督为象征性补充的一种监管体系。虽然近些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欠缺之处,主要表现在:

第一,法律规范不够健全。目前大多数社会团体在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没有建立起适应自身特性的组织建设规范。对捐赠人捐赠的资金和财务的保存和使用都缺乏详细的制度规定,更不会及时地将财务的流向和使用效果进行披露,更没有明确的“募捐”流程和“收费”标准。主管部门对非营利组织的年检仅是形式性的,对违反年检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没有详细的规定。虽然规定社会公众享有对非营利组织监督的权利,但是对权利的行使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无法真正地实施。

第二,政府监管比重过大,效率低。非营利组织从注册到年检再到注销都是由政府部门进行审批和监管的。一方面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有限,这样的面面俱到只会造成监管能力的分散,最终降低监管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不将执行和监管职责分开,往往会纵容贪污行贿问题的滋生,给了不法非营利组织钻空子的可乘之机。

第三,非营利组织自身内部的监督存在缺陷。大多数非营利组织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导致财务账目混乱、财务行为不规范、资金用途不明晰、资金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不重视人员招聘和培养。工作人员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水平和效果,大多数非营利组织总是忽视对人员的激励,往往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降低组织的工作效率。治理结构的缺陷也是非营利组织暴露的重要问题。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有利于约束管理者的不正当行为,是有效的监督手段之一。

第四,社会监督力量被弱化。这里所说的社会监督指的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自身以外的监督,包括来自新闻媒体的监督、广大群众的监督以及独立的第三方监督等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监督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美国,媒体的监督力量可以说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如1995年美国联合之路的总裁贪污丑闻虽然躲过了理事会及全国慈善活动中心的审查,但最终在记者不懈的努力下曝光。事实上,社会监督往往比政府监督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果更明显,应该加强对其的利用才是明智之举。

第五,缺乏行业自律。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监管还没有形成行业自律的监管模式。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行业自律有利于相互制约、共同管理、自我纠正,是有效的监督形式,也有利于行业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三、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建立的思考

综上所述,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以保证我国非营利组织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在社会公益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对此,笔者建议建立“六维监督体系”(如图),具体如下:

第一维,政府监督。政府作为唯一具有法律权威的监督主体,其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从宏观上把握和调控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其主要职责是各项法律机制的建立,包括准入机制、审查机制、信息披露机制、税收机制、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准入机制是从申请到注册成立的一系列法律规定,包括注册资本、组织性质和目标、机构设置以及章程等方面的相关要求。为了更好地鼓励和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满足多样化的社会公益需求,笔者建议降低准入门槛,对非营利组织实行层次化的分类管理和监督。审查机制即年审制度,每年一次由民政部门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年度审查,包括组织活动是否与组织的使命一致、财务是否存在造假行为、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是否合理有效、税收优惠是否符合要求、财务报告是否按要求公开等等。信息披露机制有利于提高非营利组织的信息透明度、树立健康的公众形象。信息暴露机制包括披露内容和方式,内容有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如资金的筹集情况、使用情况、组织的各项开支、工作人员的薪酬、各公益项目的计划、进展、结果及反馈总结等情况;披露方式可以通过期刊杂志、网站登载或邮寄给捐赠人等。税收机制是根据组织从事公益事业的不同性质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社会资源总是稀缺的,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就应该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优胜劣汰,杜绝垄断。一些小型的非营利组织往往更具活力,但却得不到政府的支持,政府应该更加鼓励中小型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对于好的项目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要建立起完善的奖惩机制:对违规操作、贪污受贿的组织和个人应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对揭发举报违法犯罪行为和业绩突出者应给予表彰。只有各项机制相互促进,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

第二维,媒体监督。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对其监督具有及时、全面、影响大的特点。媒体的正面报道有助于提高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对其筹资行为起到了很好的推力作用;媒体对黑暗现象的揭发,会使非营利组织一夜间身败名裂,失去公众信任,具有强有力的威慑作用。但同时对记者人身安全的保障也十分必要,记者在曝光青少年基金会事件后突然离职,其中有多少的无奈和不为人知的黑幕可想而知,因此在大力倡导媒体监督、发挥媒体力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对媒体记者安全的保护和勇敢行为的表彰。

第三维,独立的第三方监督。第三方指的是依法成立、独立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公司,其主要职能是定期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和社会公益活动报告进行审查,该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绝对的权威,可以帮助捐款人掌握慈善组织的全面信息,使企业、个人等捐赠者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在赋予其权利的同时,也应该规定其应履行的义务,要公正、客观地评价非营利组织的材料,一旦发现徇私舞弊、违法串通等行为,将给予法律的严厉制裁。

第四维,群众监督。非营利组织的宗旨是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资金的来源和去向都离不开群众,因此,其行为是否得到群众的肯定至关重要。群众监督关键点在于,一要树立群众的监督意识,二要建立起群众监督的有效平台。途径包括:可以建立网络平台,依据前述的信息披露机制将相关信息挂到网上,接受公众的监督,公众的质疑和建议也可以通过该平台或热线电话进行反馈:各地区政府还可以定期召开非营利组织管理者的述职发布会,汇报组织的工作情况,公众可以列席旁听、现场提问、面对面沟通。

第五维,行业自律监管。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来完成非营利组织的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该协会提供的资料具有较高的权威,对捐赠人做出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协会的主要工作有三项:一是建立本行业需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二是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便于成员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提高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三是组织同业互查。这一观点的提出来源于美国会计模式中的同业互查机制。笔者认为,也可以将其运用到非营利组织的监督体系中来。随着非营利组织的数量的增加,对有限社会资源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允许和鼓励非营利组织之间进行审查监督,一方面因为彼此之间对组织的运作比较熟悉,监督成本较低;另一方面,一旦发现问题予以披露,违规一方势必会遭到公众的质疑,降低公信度,捐赠者将转向资助其他的非营利组织。这样就给了非营利组织互查的动机,反过来非营利组织也不会轻易冒着倒闭的风险进行违规操作了。鉴于同业间获取资料较有难度,所以必须由协会来牵头,要求成员递交审查所需资料,每年抽查大中小不同规模各10%,采取半公开方式,即互查双方只针对材料内容进行审查,对方组织名称予以保密,以提高审查的公正性,避免行贿受贿,最后上交审查报告,协会备案,并通过媒体、网站或自己期刊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篇4:对非营利组织会计原则的思考

非营利组织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非营利组织具备如下特征:“1.这些主体接受重要的资源提供者的捐赠,这些资源提供者并不期望按照其所提供资源的比例收回资源或获得货币收益。2.它们的运营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但不是为了营利。3.与企业不同,它们没有所有者权益。”我国财政部公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第二条将符合“1.不以营利为目的;2.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因为出资而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收支节余不得向出资者分配;3.非营利组织一旦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按规定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三个条件的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基础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第八款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征求意见稿》第七条八款的规定也与此相一致。

企业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目的是通过一定会计期间收入与成本、费用的配比关系来计算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利润。非营利组织的大部分会计事项是收入(主要是捐赠收入)与支出(履行其对捐赠者的受托责任),一个非营利组织具有盈余是自然的。笔者认为,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其会计制度应允许采用修订的现金制。非营利组织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针对性质不同的会计事项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一般以现金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非营利组织一般不遵循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权责发生制会计的具体应用,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费用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和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三是会计计量属性相互配比,如收入计量属性采用产出价值(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或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而与之配比成本费用若采用投入价值(原始成本或现行成本)就不符合配比原则。《征求意见稿》第七条第九款规定,“非营利组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第六十三条规定,“费用,是指非营利组织为开展章程范围内的业务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非营利组织为提供劳务和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笔者对《征求意见稿》的此种规定困惑不解有二:一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是“支出还是成本和费用”?国际和我国目前会计实务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一般没有“成本”会计要素,一般是“支出或费用与利得”等会计要素。《征求意见稿》中将界定“成本和费用”会计要素,与企业会计制度无异,无法体现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点,使人困惑,笔者以为采用国际通用的支出(或广义费用)会计要素远比成本和费用会计要素好;二是收入与哪个会计要素配比,如何配比?如教会接受会员捐赠的一栋只能用于该教会教务的办公用房,只要教会不清算,该房屋无需折旧,此时,没有会计要素与收入配比。鉴于此,笔者以为,非营利组织一般不遵循配比会计原则,除非非营利组织改变其性质从事营利活动。

其它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确认条件相同,性质同质,应遵循统一会计制度。我国会计改革要建立的会计标准体系由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三大部分组成,没必要将非营利组织划分为民间非营利组织与公立非营利组织或其它,分别制订会计制度,以免产生新的混乱。

《征求意见稿》与《企业会计制度》(2001)相比,第一章总则少三条,分别是关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依据、主体和文字等问题。为确保将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工作搞得更好,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征求意见稿》补充这三条是完全必要的。■

篇5:对非营利组织的思考

一、概念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某些专家认为将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区分开来的最主要差异是:非营利组织受到法律或道德约束,不能将盈余分配给拥有者或股东。非营利组织有时亦称为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第 一部门)和企业界的私部门(第二部门),形成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力量。非营利组织还是必须产生收益,以提供其活动的资金。但是,其收入和支出都是受到限制的。非营利组织因此往往由公、私部门捐赠来获得经费,而且经常是免税的状态。私人对非营利组织的捐款有时还可以扣税。慈善团体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而非政府组织(NGO)也可能同时是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

1、非营利组织是美国广泛采用的概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其定义为:“符合以下特征的实体:①该实体从捐赠者处获得大量的资源,但捐赠者并不因此而要求得到同等或成比例的资金回报;②该实体经营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利润;③该实体不存在营利组织中的所有者权益问题”。

2、在中国,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在 1

正式文件中基本没有出现过。民间非营利组织应符合以下条件:①不以营利为目的;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因为出资而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收支结余不得向出资者分配;③非营利组织一旦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按规定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中国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这就与中国的事业单位区分开来。

分类:动员资源型、公益服务型、社会协调型、政策倡导型。

二、兴起的原因

非盈利组织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非盈利组织兴起的主要原因源于第一和第二部门职能和力量的欠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社会问题的多重性、复杂性是市场机制难以招架的,市场机制本身造成的贫富差距,增加了新的社会问题。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单独依靠政府力量已不能解决众多的社会问题。而非盈利组织的兴起,恰恰弥补了第一、二部门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不足。

二战后,一方面,人们对两次大战进行了反思,战争给社会造成了空前的灾难和巨大浪费;另一方面,民族间的、地区间的、国家间的差别和矛盾继续存在,并可能激化。人们发现,社会中的两大部门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活动与公共需求的平衡需要。于是,社会组织形态开始蛹化,逐渐出现了第三部门--非赢利性组织,也

就是社会公益部门。如出现了联合国,以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建立世界银行,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做扶贫性质的援助性贷款工作;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关注支持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卫生与健康问题;WTO组织也属于这种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和发展大大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这些公益组织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大。

三、作用

1、社会服务。为社会成员提供中介服务和直接服务。(如出国留学的咨询服务和各种养老院、民办学校)。

2、社会沟通。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充当桥梁。一方面,向政府反映企业、社会的意见、建议,为政府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协助政府作好宣传、指导、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如各种行业协会)。

3社会评价。对生产、消费品作出公正的评价(如各种调查机构)。

4、社会裁断。调解社会成员之间的纠纷,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

政治作用:(1)政府合法性的资源供给者,合法性就是人们对享有权威的人们的地位的承诺和对其命令的服从。(2)政府权力的监督者。(3)民主价值观的培育者。有利于培养公众的正确的参政观。

四、财务特征

(1)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2)不存在利润指标。(3)责权利不是十分明确。(4)所有权形式特殊。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功能:(1)体现组织宗旨。(2)提高资金利用效率。(3)防止腐败。(4)监督组织的运作。(5)争取减免税。

五、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

中国大陆由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尚没有典型的西方意义上非营利组织。一般民众所熟知的青联、妇联、残联、中国贸促会和对外友协等组织实际上都是有政府背景的半官方社会组织。这些组织从雇员到资金来源都有很深的官方背景。中国非营利性组织由于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人均拥有量不足。据统计,中国每万人拥有的非赢利性组织的数量为1.45家,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为51.79家,法国则高达110.45家),而且低于印度和巴西这两个发展中国家,非营利性组织数量的不同,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2)经费不足。无论是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非营利组织,都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3)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非营利性组织总支出规模太小。(4)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公众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功能结构不合理和服务对象结构不合理。(5)法制缺陷。

六、解决非营利组织困境的措施

1、建立政府与非赢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

2、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非赢利组织发展。

3、政府制定扶持非赢利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

4、非赢利组织加强和提高自身素质。

七、局限性

1、非志愿性。许多国家的非赢利组织的经费开支直接来源于政府,各种非赢利组织日益专业,许多工作人员不再是志愿者而是职业受薪者,成为类似的职业官僚,志愿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培训。

2、非独立性。由于志愿组织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或企业捐赠时,非赢利组织就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受资助者价值观和行为的引导。

3、政府职能的虚假转移。不能有效地履行对政府的监督职能,成为准政府组织。

篇6:对非营利组织的思考

一、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和法律管理体系

依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非营利组织主要指以下三类组织: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依据《基金会管理办法》(198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基金会,和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中前两种获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后一种视不同情况获得法人、合伙或者个体的行为主体资格。按照现行《民法通则》的规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种法人具有民法中的法人地位。没有经过民政部批准!登记取得法人地位的社会组织,被视为非法组织。

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框架有不同的模式。在美国,根据联邦税法501C3,在宗教、慈善、教育、科学、公共安全实验、文学、促进业余体育竞争或防止虐待儿童或动物等七个方面,从事非营利性、非政治性活动的组织可以申请成为慈善组织,获得税收优惠。除此以外,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统一规定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多种多样的志愿活动已经渗透在整个社会的运作机制之中。英国非营利组织的传统主要源于志愿互助和民间慈善,它们被称为“志愿部门”,比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非营利部门”的概念要窄,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几个世纪以前,英国1601年出台的《慈善法》和《救济法》,是世界上较早的专门规范非营利组织和非营利行为的法规。另外,有些国家针对非营利部门设有专门的基本法律,用以促进这类组织的发展和规范其活动,如日本的《非营利组织法》,南非的《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德国的《结社法》,匈牙利的《公益组织法》,捷克的《公益法人法》等等,侧重点各不一样,但其作用地位均是使非营利组织纳入到整个法律制度体系之中。

总结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制度框架,主要可以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第一,对公民自组织的合法性的认可。在倡导结社自由的许多国家,非营利组织进行登记和取得法人地位是其获得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条件,但登记与否并不是组织合法性的前提。如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公民自组织被认为是公民的权利,注册与否则是可以选择的。不过,组织要获得税收优惠,则需要经过复杂的申请、验证,只有在经过批准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才能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日本的《民法典》及一系列细致的法律规范严格定义了各类法人的设立程序,但同时也允许未经任何登记注册的“任意团体”的存在,它们不具法人资格,但同样具有组织合法性,日本众多的非营利组织都以“任意团体”的形式长期存在和开展活动。1998年日本颁布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旨在为大量以“任意团体”形式存在的非营利组织提供一个易于获得法人资格的申请和认证机制,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非营利组织采取任意团体的形式。在台湾,非营利组织的成立首先须经事业主管机构核定备案,再到法院进行法人登记,但台湾也有大量“非法人社团”,它们由于种种原因不去法院登记,同样能合法地开展各种活动。可见,无论是在具有悠久的结社传统的欧美法系国家,还是尊崇国家权力的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大都为拥有法人资格之外的非营利组织留有一定的法律空间,且这一空间在许多国家或地区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日本和台湾正在推进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改革都体现了类似的趋势。

第二,完善的非营利组织法人制度。世界上的两大主要法系,即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或成文法系),和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对非营利法人有着不同的规定。大陆法系对法人最基本的分类是公法人和私法人,后者又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基金会在大陆法系中的地位属于财团法人,财团法人制度主要规定在民法典中,还有一些单行法规定一些特殊的财团法人,如对私立学校!医疗机构等,有些国家有专门的法律。如日本在法律上将非营利组织细化为许多不同的形式,有许多分别法管理,其法人形式主要包括:公益法人、社团法人、NPO法人、社会福利法人、学校法人、宗教法人、医疗法人、公益信托基金、共同组合、任意团体等。英美法系中没有区别公法和私法,非营利组织主要的法律形式包括非营利公司、协会和信托(Trust)。

第三,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非营利组织的分类标准。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的首要分类原则,首先是公益性与互益性原则,这一划分原则与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同相关联。一般而言,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组织自身的优惠;二是对面向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方的优惠,公益性组织比互益性组织享有更多的捐赠方优惠。第二是会员制与非会员制,这一标准是按照组织性质划分的,与大陆法系的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相对应,在运作、管理等方面均有不同特色。第三是按不同活动领域划分,如霍布金斯国际比较项目按照国际产业分类标准,设立非营利组织国际分类,按活动领域分为12大类27小类。

综上所述,予以公民自组织更大的法律生存空间,明确非营利组织的法人地位!将之纳入适当的法人制度体系,以公益性和互益性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分类,实行税收优惠等,是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法律体系的重要前提。

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

在传统的“统治”观念中,政府是公共事务管理、公益事业、社会福利的唯一提供者,而现代“治理”理念认为,公共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非营利组织也是重要的治理主体。一个良性的治理结构,需要不同治理主体的合理分工、合作努力,不同主体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伙伴关系”。在理念上,非营利组织应当既保持自己与政府和企业的相对独立性,又能形成良好的合作。那么,这一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如何体现?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应当如何分工定位!互补互促?英国的做法特别值得一提。

1998年,英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一份《英国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关系的协议》,这不是一个法律,而类似一个备忘录,但其重要意义是它经过广泛的讨论,由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共同协商达成,共同签署遵循,为二者以后的关系确立了基本原则和行为依据。这也是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最重大举措之一。协议的基本思想是志愿及社会部门的活动对于发展一个民主、包容性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协议确认了志愿及社会部门对于社会的重大益处,同时表明政府应当进一步发挥在促进志愿活动和对志愿及社会部门提供支持方面的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协议的一系列共同原则中,主要包括:

(1)志愿活动是民主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2)独立而多元化的志愿及社会部门对于良好的社会至关重要;

(3)在制定公共政策和提供社会服务方面,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具有界限分明但相辅相成的作用;

(4)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在共同目标达成中的协作将使其能够更好实现各自的价值;

(5)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的不同责任形式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利益相关群体,但二者的共同之处是都需要统一、客观、负责、开放、诚实和领导力;

(6)志愿及社会部门有权依据法律对其活动进行宣传,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7)政府在支持志愿及社会部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团体和组织的资助;

(8)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都认可促进所有人机会平等的重要性,无论他们的种族、年龄、健康状况、性别、性取向和宗教信仰。

在上述原则下,协议确立了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各自相对应的5项责任。其中,政府的责任主要包括:承认和支持志愿及社会部门的独立性;以参与、明确、透明的原则提供资助,并需要就融资方式、签署合同、承包等方面征询志愿及社会部门的意见;对可能影响志愿及社会部门的政策制定需要征询它们的意见;促进互惠的工作关系;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一起建立评估系统,每年对协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相应地,志愿及社会部门的责任包括:保持高度的治理与责任;遵守法律和相应规范;在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中与服务对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协商;促进互惠的工作关系;同政府一起对协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英国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之间的协议尽管遇到许多问题,如贯彻落实困难,容易回到原来不信任状态等,但文件出台以来已经取得了许多进步,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

最后还有政府对非营利部门的资金支持问题。政府是否应该予以非营利组织财政支持?什么力度合适?政府资助与非营利组织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如何?这始终是讨论中的问题。西方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非常强,人们假想地认为它们的资金来源相对独立于政府,但美国霍布金斯大学在42个国家进行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结果显示,非营利组织的平均收入来源结构为:服务收费占49%!政府资助占40%和慈善所得占11%,其中保健!教育和社会服务领域得到政府的资助尤其显著,分别占到该领域总资金来源的55%!47%和45%。换言之,尽管有些非营利组织担心过多地依赖政府的资金会带来独立性削弱的危险,但总体上,政府的财政支持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非营利组织开展的活动多为公益活动,它们所提供的基本上属于公共物品,这相当于替代政府履行了作为公共部门的一定职责。正是因为这样,政府要把一部分资源提供给非营利组织。问题的关键恐怕不在于政府是否从财政上支持非营利组织以及支持幅度的大小,而在于政府提供这样的财政支持的方式是否会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根据许多国家的实践,政府采购是一种既能有效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同时又不至于过多干涉非营利组织内部事务的较好的机制。

中国于2002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采购法》规定了政府对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原则,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等六种政府采购方式,并指明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政府采购,尤其公开招标的方式,应是非营利组织获得财政支持的重要渠道,但在目前的实际运行中,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尚未被纳入采购的对象。因而,在政府采购的进一步实行中,有必要认识到非营利组织是政府采购的重要对象,政府采购需要认真贯彻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这才能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

三、非营利组织的内、外部监督管理体制

非营利组织作为治理结构的重要主体之一,对其的监督管理,以及组织内部的管理体制,对非营利组织的良好运作和作用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目前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主要由民政部门负责统一登记注册,在监督管理上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即各级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双重监管的原则,财务等情况通过年检上报,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资助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并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对非营利组织的人事、财会、保障等方面尚缺乏系统性的规定,尚没有形成一个适应于非营利组织特性的组织建设规范。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模式基于不同的传统和社会制度结构,具有不同的特色,这些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制度建设也具有启迪意义。

第一,与法律制度框架相应的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构。各国的法律结构不同,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侧重点不同,管理机构也不尽相同,但一般趋向采用过程控制的原则以及在法治背景下的制度约束和社会规范。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是较为典型的过程控制。在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没有一部专门的法规,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以税收为重点,管理的法律框架亦以税法为基础。一个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几乎不会受到什么限制,但它的行为受到卫生部门等的监督和规范,它的行为需要符合和遵守各方面的法律法规;统一的管理最重要在于税收方面,组织需要向联邦税务局报告财务情况,如果它申请获得了联邦税法第501条规定的税收优惠的资格,则由税务局负责审查核准,同时通过公开和透明的机制对其开展活动和运作的全过程实行社会监督。

日本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职责分散在许多部门中,经济企画厅负责一般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文部省、厚生省则负责学校、医院等专业性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对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依据特殊的法规规范。

英国的慈善管理委员会机制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也有意学习这一机制,希望借鉴到美国国内。英国的慈善管理委员会是一个对非营利组织实行综合管理的机制,它统一负责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并对年营业额大于1万英镑的非营利组织进行审查监督。1993年颁布的一项法律赋予慈善管理委员会5项职能:对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问责、监督、扶助、执行。慈善管理委员会在5位委员指导下工作,其中1位委员长、2名法律委员、1名会计、1名志愿部门代表,都是经公开选拔,由内政部任命的。慈善管理委员会是英国政府的一个特设机构,不隶属于任何部委,也独立于任何党派和政治权力而存在,向法院而不是政府部门负责。这一机制在英国非营利部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社会监督机制的不可或缺。各国有不同的监督管理制度,但社会监督均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机制。对非营利组织实行社会监督的理论依据来自于对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追问。在现代国家中,政府及官员被认为对公众负有“责任”(Accountability),从而延及到各种公益机构的公共责任。非营利组织接受了社会的捐赠和以税收优惠等形式获得的公益资产,前提是做出非营利性宗旨的承诺,因而有责任向公众做出交待。这虽然是一种非正式监督机制,但它使每一个对该组织关心或有疑问的人都可以对它进行检查、监督,一旦被发现问题,则会受到严格的处罚,相当于给了非营利组织一个强烈的自律激励。所以其操作成本低,实行有效,社会效益好,起到正式监督机制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社会监督机制的首要原则是公开。非营利组织没有权利象企业一样拥有自己的“企业秘密”,它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其财务、活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一个公益机构需要交待的公共责任包括四个方面:财务责任,即对资金正当使用的责任;过程责任,即正当的作为和工作程序;项目责任,即对效益负责;优先权责任,即服务对象的相关性和适当性。

非营利组织对公共责任的交待应该包括被动公开和主动公开两种形式。前者指任何一个社会公众对有关数据、信息,包括组织的详细财务报表,有权随时索要、查询、置疑并得以答复;后者指每个非营利组织要将上述重要信息定期以简报形式或者在公共媒体上发布,需要公布信息的信息程度和具体要求一般依据组织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规模越大的组织其需要公开的数据越多、越要求完善。

与此相应的,还需要有媒体的独立和舆论监督。

第三,与非营利组织特性相适应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建设。在西方,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和其他组织一样是自然发生、生长的过程,在国家法律制度框架内构建起一套自己的管理机制。如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流动机制,独立的财会、审计制度,票据体系,人员在社会中统一的保险、社会保障体系等。这些制度使非营利组织融入整个社会结构和法律框架之中。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建设是从全能国家、单位体制中转型而来的,许多地方还没有被纳入整体的制度结构之中,如非营利组织没有与政府、企业组织接轨的人事制度,缺乏专门针对非营利组织的财会、审计制度(如非营利组织的利润计算、报表项目、评价标准等均与政府和企业的财务制度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税收票据不健全,社会保障没有覆盖非营利组织和为之制定相应的保险标准等,均是制约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型,非营利组织正在蓬勃兴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既可以看作是“全球结社革命”的一部分,又有着其特殊的背景,尤其体现在政府角色及其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方面。西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经验,现代公益事业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建构,对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同时也需要充分理解中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社会背景和制度条件,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放入更广泛的社会变革、制度建设的视野中,真正实现基于社会自治的治理结构的变革。

参考文献:

Betsy Buchalter Adler, Rules of the Road.Washington: Council on Foundations, 1999.Salamon, LasterM, The Emerging Secto.rU.S.A.: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aryland,1994.Salamon ,LasterM&Anheier.HetmutK.The Emerging Non-profit Sector: An Overview U.S.A: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aryland, 1996.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贾西津、魏玉等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苏力、葛云松、张守文、高丙中:《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托马斯·西尔克主编:《亚洲公益事业及其法规》,中国科学基金研究会主译,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郑国安、赵路等主编:《国外非营利组织法律法规概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上一篇:本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下一篇:海商法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