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的制作实验

2024-04-08

泡菜的制作实验(通用9篇)

篇1:泡菜的制作实验

泡菜制作实验(分四组做)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泡菜制作原理和泡菜生产基本工艺、操作及注意事项,以至于能够举一反三地制作其它品种、风味的泡菜。

二、泡菜制作原理

根据微生物耐受渗透压的不同,利用一定浓度的食盐产生一定的渗透压,以选择性地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生理作用、维护有益菌(乳酸菌等)的生长繁殖和生理作用,从而达到保藏蔬菜、同时改进蔬菜风味的作用。

三、实验所需材料器具

1、材料

红辣椒6kg、红米椒(指天椒)500g、蒜头1kg、生姜500g、白萝卜3kg、莴苣笋3kg、西芹3kg、豆角2kg、米酒或白酒(不低30度)500ml、食盐约1.5kg。

2、器具

酸坛(容积约5L)4个、砧板2-4块、菜刀2-4把、塑料盆或不锈钢盆(容积约3L)8个。

四、泡菜制作工艺

1、基本工艺流程

酸坛 ↓ 清洗、沥干

原料择选 → 预处理 → 装坛腌制 → 成品

注:本实验是泡菜制作的特殊工艺,即不用制备盐水,用蔬菜吸盐后本身析出的水分来泡制,这样制作的泡菜色泽更鲜艳、风味更香浓。

2、操作要点

1)、原料择选

选择新鲜无腐烂、脆嫩(粗纤维含量少)、无不良风味的蔬菜。本实验选用新鲜的红辣椒、红米椒、莴苣笋、白萝卜、西芹、豆角、蒜头、生姜。白萝卜要求不花心,莴苣笋要求不空心,豆角要求脆嫩饱满,西芹要求脆嫩。

2)、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清洗、去头去尾去皮去虫咬部位、分切、拌盐等作业。具体为: ①、莴苣笋

②、去叶去皮 → 水清洗 → 纵向均切分为二 → 圆弧面网切 → 切成约15cm的莴苣笋 断 → 置于干净盆中待盐腌 ②、白萝卜

去头去尾 → 水清洗 → 纵向均切分为二 → 圆弧面网切 → 再纵向均切分为二 → 置于干净盆中与①料混合待盐腌 ③、西芹

去叶去过老部位 → 水洗 → 斜切约4cm 西芹断 → 置于干净盆中与①②料混合待盐腌 ④、豆角

去头去尾 → 水洗 → 切分约10cm豆角断 →置于干净盆中与①②③料混合一起盐腌。用盐量为①②③④总量的5%。⑤、红辣椒、指天椒

去柄 → 清洗 → 切碎 → 置于干净盆中待盐腌 ⑥、蒜头

蒜头去皮去蒂 → 切碎 → 置于干净盆中与⑤料混合待盐腌 ⑦、生姜

清洗 → 切碎 → 置于干净盆中与⑤⑥料混合一起盐腌。用盐量为⑤⑥⑦总量的5%。

3)、酸坛清洗、沥干

用水润湿酸坛 → 用不锈钢刷刷洗酸坛里外 → 用水冲洗酸坛里外 → 倒立沥干酸坛里面水分

4)、装坛

先将盐腌好的①②③④料入坛,一起把它们填充得紧实,然后再装入⑤⑥⑦混合料盖在①②③④料上面,再后撒入约100ml米酒或白酒,最后盖上坛盖,装上坛沿水即完成。

五、泡菜制作过程注意事项

1、用盐总量为静料总量的4.5-5.5%,不宜过高或过低;

2、制作过程和以后食用过程切忌与油接触;

3、保持坛沿水的卫生和水位。为使坛沿水卫生,可使用5%的盐水。

六、质量要求

清洁卫生、色泽美观、鲜香脆嫩、咸酸适口开胃;盐含量少于3-5%,酸含量(以乳酸计)0.5-1%。

篇2:泡菜的制作实验

1、制备泡菜的容器应选择火候老,釉质好无裂纹、无砂眼、吸水良好、钢音清脆的泡菜坛子。原料的选择原则是品种当令、质地嫩鲜、肉厚硬健、无虫咬、烂痕、斑点者为佳。

2、湖南泡菜盐水的配制对泡菜质量有重要影响,一般选择含矿物质较多的井水和泉水配制泡菜盐水,能保持泡菜成品的脆性。食盐宜用品质良好,含苦味物质极少者为佳,最好用井盐。新盐水制作泡菜,头几次的口味较差,但随着时间推移和精心调理,泡菜盐水会达到满意的要求和风味。

篇3:泡菜的制作实验

关键词:泡菜,亚硝酸盐,安全

泡菜是我国传统特色发酵食品的典型代表,泡菜色泽美观、香甜酸辣、清脆可口,且具有清火开胃、增进食欲之功能。现代研究表明,泡菜含有丰富的活性乳酸菌,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增进食欲,改善肠道功能[1],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和血脂浓度[2]、抗突变性、抗癌、延缓衰老等功效[3]。但是,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亚硝酸盐含量的超标。蔬菜易富集硝酸盐,当过量施用氮肥后,不能被蔬菜全部吸收利用,多余的部分就以硝酸盐的形式储存在蔬菜中,导致蔬菜富集硝酸盐。泡菜发酵过程中能有效降低新鲜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但亚硝酸盐含量却相对升高[4]。过量亚硝酸盐会使血液中的Fe2+氧化为Fe3+,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5]。亚硝酸盐与体内的仲胺生成致癌性极强的亚硝基化合物,有致癌风险[6]。

家庭泡菜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材料便宜普通,经济实惠,不受时令局限,取食方便,下面介绍一种五香味家庭泡菜的制作方法,并对泡菜制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以确定至少要腌制几天食用才是安全的。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原料

包心菜、缸豆、食用盐、青红辣椒、生姜、大蒜,均购于嘉兴农贸市场。

1. 1. 2 仪器与设备

T6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DK-S24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BS 223S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DZF -6021 型真空干燥箱,上海-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 1. 3 试剂

对氨基苯磺酸( AR) ,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盐酸萘乙二胺( AR) ,上海联试化工试剂有限公司; 硼砂( AR) 、亚铁氰化钾( AR)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乙酸锌( AR) ,江苏强盛功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冰乙酸( AR) ,浙江杭州双林化工试剂厂; 亚硝酸钠( AR) ,杭州龙山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 2 方法

1. 2. 1 泡菜制作工艺

泡菜制作流程见图1。

1. 2. 2 操作要点

选用新鲜、肉质细嫩、无病虫害的包心菜和缸豆为泡制原料; 将包心菜除去外面枯黄的叶片,将缸豆去除头尾以及有虫蛀的部分,用清水洗去表面泥沙、尘土、微生物及残留农药;将包心菜切成长5 cm、宽3 cm的片状,缸豆切成长为5 cm的段,晾干表面的水分后装入洗刷干净并控干水分的泡菜坛内。装坛完成后,用5% 浓度的盐水将坛盖檐密封,保证泡菜坛内厌氧环境。

1. 2. 3 注意事项

( 1) 坛子内壁必须洗干净,然后把生水沥干,或用开水烫一下。香料、蔬菜洗过后,也要晾干,不能带生水。因为自来水( 生水) 含有杂菌,而且里面的氯气会杀死泡菜菌。

( 2) 泡菜最忌沾油,因为油脂能提供给一些乳酸菌以外的杂菌如霉菌营养,使泡菜中乳酸菌受杂菌污染,影响发酵; 另一方面油脂长时间与水接触,非常容易氧化产生酸败味,影响泡菜口味。

( 3) 坛沿水槽内的水要勤加勤换,保持密封和干净。

1. 2. 4 亚硝酸盐的检测

标准曲线的制作: 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200 μg·m L-1)5 m L,置于200 m 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得到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 5 μg·m L-1) 。分别吸取0. 00 m L、0. 20 m L、0. 40 m L、0. 60 m L、0. 80 m L、1. 00 m L、1. 50 m L、2. 00 m L、2. 50 m L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分别置于50 m L比色管中。加入2 m L( 4 g·L-1)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 ~ 5 min后各加入1 m L( 2 g·L-1)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15 min。用分光光度计于波长538 nm处测其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泡菜经提取净化后得样品滤液,吸取样品滤液40. 0 m L于50 m L比色管中,按标准曲线制作的相同步骤测定泡菜的吸光度。将测得的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计算泡菜制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 1 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绘制的亚硝酸盐标准曲线见图2。同标准曲线制作的相同步骤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由y = 0. 0063x+0. 0026 回归方程计算泡菜制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以发酵天数为横坐标、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纵坐标作图( 见图3) 。

2. 2 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变化

由图3 可以看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发酵时间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在发酵的前三天,亚硝酸盐含量呈快速上升趋势,腌制到第4 天时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多出现“亚硝峰”,由入坛时的3. 54 mg·kg-1增加到68. 37 mg·kg-1,从第五天开始亚硝酸盐的含量快速下降,第七天为6. 96 mg·kg-1,到第8 天亚硝酸盐含量仅为2. 87 mg·kg-1。第7 天后亚硝酸盐含量下降趋缓,所以在发酵时间达到7 天以后食用比较安全。

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从土壤及含氮肥料中吸收大量硝酸盐,发酵初期,坛中微生物生长快,如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摩根氏变形菌将蔬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蔬菜中的酚类物质和维生素C等物质将亚硝酸盐氧化,总体说生成的亚硝酸盐大于被氧化的,产生的硝酸盐还原酶还原成了亚硝酸盐。随着发酵的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上升[7]; 随着发酵的进行,坛内逐渐形成无氧环境,硝酸还原菌是需氧菌,乳酸菌成为优势菌,产生大量乳酸,p H值降低,大肠杆菌等不耐酸微生物被抑制,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减弱,亚硝酸盐生成减少,这是因为较高的酸度除能抑制有害微生物外,还能分解破坏亚硝酸盐。其作用机理是:

亚硝酸盐与酸作用,产生游离酸,亚硝酸不稳定进一步分解产生NO。因此在泡菜发酵过程中,低p H值条件能促使亚硝酸盐降解,亚硝酸盐的酸降解是亚硝峰下降的重要原因。亚硝酸盐除了与酸反应被分解外,乳酸菌分泌的亚硝酸盐还原酶也是亚硝酸盐减少的原因[8,9],已有研究发现乳酸菌对亚硝酸盐具有降解作用[10,11,12,13,14],故泡菜发酵约4 d出现 “亚硝峰”后,亚硝酸盐含量快速下降,并稳定在相对较低水平。

3 结论

篇4:风味泡菜家庭制作方法

1.藕

(1)原料选配 鲜藕500克、冰糖25克、红糖10克、白醋10克、5%左右一等老盐水0.5升。

(2)泡制方法 ①挑选鲜藕的柔嫩部分清洗干净,用清洁的刀横切成藕片或竖切成藕条。放入陶瓷、搪瓷缸或木盆内用老盐水浸渍2天,然后捞起晾干水分,即可入坛。②入坛时先将老盐水倒入坛中,并将红糖、白醋入坛调匀,放入藕片(条)并用篾片卡紧。③盖上坛盖,加满坛沿水,7天左右即可食用。

(3)成品特色 色泽微黄、质地鲜脆。

2.大蒜

(1)原料选配 大蒜500克、5%左右新盐水0.4升,食盐25克、冰糖25克、红糖10克、白酒10克、干红辣椒6克、香料包1个(内装排草1.5克、羚草1.5克、八角1克、花椒2.5克、胡椒2.5克)。

(2)泡制方法 ①挑选鲜嫩大蒜(蒜愈嫩泡出来愈好吃),去除蒂与外层的粗皮,剔除碰伤、腐烂的大蒜,淘洗干净,用食盐50克、酒5克拌匀,在盆内腌10天,每2天翻1次,腌制后捞出沥干以备入坛。②盐水置坛内,将食盐、红糖、白酒调匀入坛,干红辣椒垫底。泡入50%大蒜,放入香料包,再将另外50%大蒜装入。③盖上坛盖,加满坛沿水。1个月左右即可食用。可直接食用,也可加糖或醋食用。

(3)成品特色 色泽微黄,鲜脆咸香,辣中带甜,可储1年。

3.子姜

(1)原料选配 鲜嫩子姜500克、食盐、冰糖各25克、白酒10克、红糖5克、鲜红辣椒25克、5%左右一等老盐水0.5升,香料包1个。

(2)泡制方法 ①将选择好的子姜刮去粗皮,去掉姜嘴皮老茎,淘洗干净,投入盐水中浸渍2~4天,然后捞起晾干表皮水分以备入坛。②先将老盐水置于坛中,加入白酒、食盐、红糖搅匀,放入鲜红辣椒垫底,泡入50%子姜,加入香料包,再将另外50%子姜装入,上面用篾片卡住,防止移动。③盖上坛盖,加满坛沿水,一般6天左右即可食用。

(3)成品特色 色泽淡黄,鲜嫩清香,微辣带甜。

4.四样

(1)原料选配 大蒜头500克、白萝卜500克、黄瓜500克、青辣椒500克、精盐250克、汾酒适量。

(2)泡制方法 ①将5升水烧开,加入精盐250克,待盐完全溶化晾凉,再倒入坛内;②蒜头去皮洗净,沥干水分;萝卜去根须,切成条、丁、丝、片均可;黄瓜去籽;辣椒去蒂、籽洗净沥干水分。③将泡料投入泡坛中,加酒拌匀封好口,浸泡7天左右即可食用。

(3)成品特色 脆嫩爽口,香辣兼优。

5.八样

(1)原料选配 白萝卜500克、胡萝卜500克、豆角500克、生姜500克、大蒜500克、葱头500克、洋姜500克、青辣椒500克、食盐250克、花椒20克、茴香20克、料酒20克。

(2)泡制方法 ①先将3升清水煮沸,将食盐溶化在水内,冷却后注入坛内,一般以装到坛子的1/5为宜,再放入花椒、茴香、料酒。②将各种菜洗净晾干,切成条或块,放入坛中。③盖上坛盖,添足坛沿水,泡制7~10天即可食用。

篇5:大白菜泡菜制作方法

去掉大白菜根,对直开成两半,放在太阳下晾晒半天,然后,装入没有上釉的陶瓷坛里,撒上盐和胡椒面,照此一层一层地放,放完毕后,用木盖盖上,其大小与坛口一样大,使盖正好压在白菜上。

然后,压上重石,放两三天后用冷水彻底冲洗白菜,并尽可能把菜汁挤出来。接下来,在白菜中间塞上葱末、大蒜末、辣椒末、生姜末,再把牛肉汤与酱油、白糖与味精和匀后,灌满坛子,用油纸封上,盖上盖,冷冻15天后,可把泡菜缸埋在地下半截,上面盖好,以防雨雪渗入。

从冬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都吃泡菜。食用时,看本人爱好,可加明太鱼、鱿鱼、果、梨、萝卜等,但绝对不能加贝类、蚌类的肉。

篇6:泡菜的制作实验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泡菜的方法和了解其营养价值。

2、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小盘、小碗、筷子人手一份。

2、铲子、电饭锅各一个。

3、制作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泡菜

1、品尝泡菜。

师:“这是老师昨天在家做的泡菜,不知味道怎样?想请小朋友来品尝一下,好吗?”

师:“在品尝之前先请你们看一看,闻一闻,然后请你们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菜,闻到了什么?”

2、讨论泡菜还可以用哪些蔬菜制成。(.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3、讨论泡菜的营养价值。

二、制作泡菜,出示泡菜示意图

1、洗切蔬菜:运用刀切、手撕等方法将蔬菜切开。

2、将洗切好的蔬菜放在沸水里烫一下。

3、浸泡:将烫过的蔬菜浸泡在事先煮好的汤料里。

4、密封放置在冰箱里一天。

三、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幼儿教育呼唤游戏精神。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爱好游戏所带来的无穷乐趣是形影相随的,游戏在儿童时期乃是生命攸关的需要。因此,我园一直以“儿童中心、游戏精神”为教育理念,就是要让教学活动更符合儿童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本次活动,我从幼儿身心特点出发,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尊重幼儿的.体验,给幼儿足够的创造空间。活动以瓶子宝宝为主线展开,用瓶子宝宝怎样吃到沙子、怎样吃到最多的沙子、为什么能吃到最多的沙子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解决了空气占有空间的现象。在每一次操作活动中,孩子们总会冒出一些十分动人的话语:“沙子真细,捏在手里就会流走,那我就把它捏进瓶子里。”“用瓶子宝宝在沙子里面兜来兜去,就像开火车一样。”从这些天真的话语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孩子们对于问题的努力探索,还能感受到孩子们忘我、投入的活动状态。在了解了空气占有空间的现象后,我又用艺术的手段去表现这种现象,孩子们看到老师呈现出的彩色沙瓶都开心地喊了起来:“好漂亮!一个瓶子里有好多种颜色的沙子。”瓶子中的彩沙分层而置,看似融合却又不混为一体,这种美丽的景象让孩子们为之惊喜、为之跃跃欲试。彩色沙瓶的制作,既贴近了活动的主题,又用艺术的美点亮了整个活动。朱光潜先生曾说过:“你给他一个世界,他立刻可以创造出无数个世界来还给你。”宽松的环境,良好的师幼关系,能让幼儿敢于放手去探索,忘我地投入活动,并充分享受活动的乐趣,这种享受过程就是体验。生活的意义乃是对生活本身全面彻底地体验——去全面地感知、深刻地认识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

篇7:泡菜的制作实验

最近在科教频道上看到说泡菜中的乳酸菌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益, 并且是人体消化系统重要的一部分, 不仅帮助分解食物, 还可以抑制其他有害菌群。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乳酸菌在人体中的含量会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所以我想是否能够通过食用泡菜来对其进行补充。那么哪种泡菜对乳酸菌的补充是更有效率的呢?于是我们对于泡菜制作工艺的差异对产生乳酸菌含量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研究内容

1.不同的制作材料 (制作方法相同) 对于泡菜中乳酸菌生成量的影响。

2.不同的制作方法 (制作材料相同) 对于泡菜中乳酸菌生成量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1.统计法:先制作四种泡菜并在制作过程中每日纪录每种泡菜中的乳酸菌含量, 测定的仪器使用的是分光光度计。测定每日的泡菜含量之后也统计每种泡菜中乳酸菌每日增加量。乳酸菌数量的测量方法是抽样统计法。

2.对比法:将统计出来的数据绘制成线装统计图和表格, 并比较每种泡菜中乳酸菌每日增长量的差异和总增长量的差异并排序。最终找出能够最大效率摄取乳酸菌的一种泡菜。

四、研究过程

1.第一周查阅资料, 分析前人已有的实验结论及过程, 了解适合乳酸菌产生的条件。

2.第二周设计实验, 确定实验方案。写开题报告并制作答辩用ppt。

3.第三周至第六周:实验实施, 并记录数据。

4.第七周分析数据制作表格。

5.第八周写结题报告和结题展示用ppt。

五、小组分工

1.查阅资料过程全员参加, 资料汇总整理由王宇轩负责。

2.实验过程全员参加, 王琦提供泡菜坛所需资金。样本采集由王宇轩杨乙譞负责。原材料 (食材) 购买全员参加。

3.实验数据整理对比分析全员参加, 结论由王宇轩汇总。

4.报告ppt由杨乙譞丁保钦负责。

5.结题报告全员参加, 王琦, 康行健执笔。

六、研究结果与分析

乳酸菌生长情况统计及分析:

由于乳酸菌属于细菌, 使用计数法并不能很好地测出实际乳酸菌数量。由于随着乳酸菌量大增加泡菜腌渍液会变得浑浊, 所以用透光度的变化量来比较乳酸菌的变化量, 这样的比较结果更加准确。下图为泡菜腌渍液的透光度变化及比较图:

1.四种泡菜的综合对比

对于并没有特别爱好的泡菜种类多人来说用此图进行比较。从图中来看乳酸菌数量最多且增长较快的是韩式泡菜。不论是萝卜还是白菜均是韩式泡菜乳酸菌含量较高, 所以补充乳酸菌较快的泡菜种类的是韩式泡菜。

2.四川泡菜中四川白菜泡菜和萝卜泡菜乳酸菌数量的对比

对于偏爱四川泡菜的人来说用此图进行对比。四川白菜泡菜和萝卜泡菜为较常见的泡菜种类。从此图中可以看出四川萝卜泡菜在增长速度上稍快于白菜泡菜。但成品的乳酸菌含量是萝卜泡菜更加高。所以喜欢四川泡菜的人食用萝卜泡菜可以更加快速地补充乳酸菌。

3.韩式泡菜的萝卜泡菜和白菜泡菜乳酸菌数量对比图

对于较喜爱韩式泡菜的人们将用此表进行分析。同样在韩式泡菜中萝卜和白菜也是较为常见的制作材料而从表中可以看出韩式白菜泡菜的最终乳酸菌含量基本均高于萝卜泡菜, 因此韩式白菜泡菜补充乳酸菌效率更高。

综上来说补充乳酸菌效率高低的顺序是韩式白菜第一, 韩式萝卜第二, 四川萝卜第三, 四川白菜第四。以上排序均以最终乳酸菌数量峰值进行比较。

4.研究中数据分析

(1) 泡菜最佳食用时间

以上排序是将各种泡菜中乳酸菌含量最高值进行排序。但从表中不难看出泡菜中乳酸菌含量并不总是随制作时间增加而增加, 而是在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由图可得:韩式泡菜乳酸菌含量在第四日达到峰值, 四川泡菜在第五日达到峰值, 之后乳酸菌含量开始下降, 因此韩式泡菜第四日食用最佳, 四川泡菜第五日食用最佳。

(2) 数据异常分析

在表中还可以看出的是第二日所测的菌液透光率相比第一天有明显上升, 然而假设应当是时间增加则菌量增加直到峰值。对于这个现象, 我们小组内的讨论结果是由于泡菜装坛时需要提前使用白酒进行消毒处理, 因此罐中剩余的白酒对乳酸菌造成了一定的杀伤, 致使第二日的乳酸菌量有所下降。

总结与反思

篇8:动物实验中显微操作针的制作

关键词:核移植,单精子注射,显微操作针,动物实验,制作

显微操作针的制作直接关系到体细胞核移植的成败。去核方法不同, 需要的操作针也不同。当用挤压法去核时, 需要有持卵针、去核针和移核针, 盲吸法去核只需持卵针和注射针, 但注射针需要磨角度和拔尖。不同的实验室有不同的去核方法, 本文分别对挤压法去核、盲吸法去核及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所用到的持卵针、去核针、移核针的制作作一介绍。

1 仪器设备、材料

拉针仪:Narishige, 型号, PN-3, 三个参数分别为Heater, Magnet, Main Magnet;断针仪:H.saur, 型号, D-72770;磨针仪:Narishige, 型号, EG-400。Borosilicate毛细玻璃管。

2 制针用毛细玻璃管的准备

购买经过硅化的毛细玻璃管, 看是否经过灭菌处理, 国产的毛细管一般只用酒精浸泡, 包装也不严密, 需要进行处理:4%Hcl浸泡24小时, 除去沾在管壁的污质, 自来水冲洗至中性, 去离子水冲洗后浸泡半小时, 烘干, 75%酒精浸泡24小时, 去离子水冲洗, 烘干, 包装好后160℃干烤灭菌2.5 小时。

3 显微操作针的制作

3.1 固定针的制作

固定针是对卵母细胞进行固定, 要牢固且不能伤害卵子, 因而固定针的形状和内径相当关键, 尖端应绝对平滑, 内径不能太大也不太小。内径太大, 卵母细胞易被吸入管内或因吸力大而被损害;内径太小, 显微操作时卵子容易转动, 不利于操作。外径也不能太大, 当外径太大的固定针接触操作皿底面时, 固定卵子的针口离底面太高, 直径较小的卵母细胞即离开操作皿底, 显微操作时卵子容易发生旋转, 而且原核可能会失去最佳观察位置, 理想形状的固定针应是外径120~140um, 内径25um, 两边对称并光滑。固定针的制作分三步:拉、断、烧、弯。

3.1.1 拉针

选用规格为:外径1mm, 内径0.58mm, 长150mm的厚壁毛细管。手握毛细管两头, 中部在自制小酒精灯 (青霉素小瓶) 火焰上旋转加热, 变软后拉长1cm, 快速从火焰上撤出, 同时拉长玻璃管;也可用拉针仪拉, 较为合适的参数依次为4.5、10、10, 但该法拉出的针坡度大, 断针时必须在合适位置一次断成功, 没有修改余地, 浪费较大, 因而此方法很少用。

3.1.2 断针

左手拿针, 右手食指中指夹医用小砂轮, 在适当位置处与砂轮边缘接触, 转动玻璃管一圈, 拇指轻压尖端, 针将断开, 获得平滑尖部;一旦断的口部不平滑, 因徒手拉出的针较长, 可以继续断, 直至获得光滑、对称的口径, 此种方法需要经验;也可用断针仪断针, 用毛细管在铂金丝弯内的中点烧一小玻璃珠, 将拉好的针水平装上断针仪, 移动玻璃珠至约100um口径处, 使玻璃珠与针刚好接触, 打开开关缓慢加热, 此时, 随着温度的升高, 玻璃珠向针尾部移动, 当玻璃珠变红, 不再移动时, 毛细管与玻璃珠接触部分融合, 关闭加热开关, 随着温度的骤然降低, 玻璃珠迅速收缩, 针即拉断。这种方法断出的针口径较平滑, 但因为持卵针直径较粗, 容易将铂金丝拉断, 一般较少使用该方法。

3.1.3 烧口

将断好针的口部与断针仪的玻璃珠接触, 确保二者在同一水平面上, 分开较大距离, 逐渐加热, 待玻璃珠变红不再移动时, 停止加大热力, 向玻璃珠方向缓慢移动针, 针口径逐渐变小, 口径缩小至25um时关闭加热开关。

3.1.4 烤弯

将针竖直固定在断针仪上, 在距离口径4mm处与玻璃珠接触确保在同一水平面, 二者分开较大距离, 打开开关, 逐渐加热, 玻璃珠变红后, 不再加大热力, 移动玻璃珠接近针, 此时, 针的前端向玻璃珠方向缓慢弯曲, 左手调节旋扭, 使玻璃珠向上稍微移动, 右手用废弃的玻璃管向玻璃珠方向轻压针前端, 角度达30°时关闭加热开关 (图) , 这样就避免了针内径融到一起的问题。使用时, 为了使针尖端与操作皿底接触, 需在针的中间与第一个弯平行的方向烤第二个弯, 即成反Z型, 在自制小酒精灯上烤即可。

3.2 去核针的制作

透明带切开法去核是指用去核针将透明带挑破, 将核从破的透明带处挤出的方法, 因此要求去核针尖部细, 但细的部分不能太长, 基部要粗, 挤压时能使上力。选用厚壁毛细管, 较合适的参数依次为8、2、8, 拉出的针细部的长度约为1.5mm, 针尖至针肩的距离不到5mm, 针拉好后直接烤弯, 方法同固定针。

3.3 移核针的制作

移核针是用来装体细胞, 通过透明带上的切口将体细胞移入透明带下, 因此, 不需要拔尖, 但针前端装体细胞的部分要求内径、长度合适, 内径太大, 带进的操作液多, 不利于重构胚的发育;细部太长, 容易颤抖, 不利操作。移核针的制作分三步:拉、断、烤。方法与固定针相似, 只是选用的玻璃管规格不同, 为外径1mm, 内径0.75mm, 长150mm的薄壁毛细管。拉针的合适参数依次为7.5、8、10;值得注意的是, 移核针细, 应缓慢加热, 否则容易将针融化。

3.4 盲吸法去核针的制作

盲吸法核移植针所用玻璃管及要求的管径与移核针相似, 但盲吸法是指针直接穿过透明带将核移出, 再将体细胞移入透明带下的方法, 因而, 需要有锋利的尖部, 并且口径还不变小, 以防挤坏体细胞。制作步骤分为:拉、断、烤、磨、洗、拔尖。

3.4.1 拉、断、弯

选用外径1mm, 内径0.75mm, 长150mm的薄壁毛细管, 拉、断、烤弯与移核针相同, 只是烤弯后在针的尾部与弯相同方向打点做好标记, 方便后面操作。拉针的合适参数依次为5、9.5、9。

3.4.2 磨

将上述标记好的针固定在磨针仪上, 调节角度至40°, 使标记点处于正上方, 旋转90°, 调节持针器的升降杆, 使针的尖端与磨石平面刚好接触, 使针与针的影子重合, 如果没有重合, 还要继续旋转针的角度, 直至重合为止。磨针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加水磨:加适量的水于磨针仪的注射器内, 缓慢加水于磨石上, 使针内的水柱保持在一定位置, 一般5min左右磨好一根;另一种是不加水磨:下针前将磨针仪的角度稍微调大, 下降针, 使针的尖端轻压磨面成一小角度, 这样可以提高磨针的速度, 一般3min左右磨好一根。

3.4.3 洗

磨过针的内外都有玻璃碎屑, 需要清洗。用一段与注射器相接的、内径略大于针管外径的塑料管与磨好的针相连, 在5%的氢氟酸中清洗针尖端外壁 (由注射器向针内打气) 30秒, 然后将针移至另一盛有Mill Q水的管中继续清洗数次, 清洗过程中由注射器打出来的气泡的大小, 可以粗略判断针的内径。

3.4.4 拔尖

拔尖同断针一样, 温度过高针口易收缩, 尖拔的过长, 显微操作时易将针尖碰断对胞质的损伤也大;温度过低, 就会拔不出针尖来或拔的不够锋利。将磨好斜面的针水平固定于熔针仪上, 尖端与铂丝上的玻璃珠接触, 缓慢加热, 当针尖与玻璃珠开始融合时, 迅速将玻璃珠撤离, 则可在毛细玻璃管尖端拉成出短而锐利的尖, 针的边缘光滑, 针尖锋利。这样的针既有利于刺破透明带, 针口又不损坏卵质膜。

3.5 胞质内单精注射 (ICSI) 针的制作

ICSI的操作程序比核移植简单, 但对针的细度要求较高, 如果针太细, 不仅无法将精子吸入针内, 而且针容易颤抖使不上力;针太粗, 容易将PVP液带入卵母细胞内, 不利于后期培养, 因此, 要求针的粗细正好可以容纳精子头。ICSI针的制作步骤与盲吸法核移植针的制作相似, 分为:拉、断、烤、磨、洗、拔尖。选用外径1mm, 内径0.5mm, 长150mm的有内芯的厚壁毛细管。值得注意的是, 因ICSI针较细, 容易被熔化, 因此, 在断针时一般不加热, 只要将针尖与玻璃珠轻轻碰断即可, 因要磨斜面, 所以口径无须平滑;烤弯时加热也要缓慢。拉针的合适参数依次为5、9、8.5。

3.6 卵周隙内慢病毒注射针的制作

卵周隙内注射慢病毒是转基因方法的一种, 因该方法是将浓缩的液体直接注射进卵周隙, 因而对注射针制作的要求不是很高。选用薄壁毛细管, 较合适的参数依次为8、9、10, 拉出针的细部长度约为1.0cm, 在离尖部约0.3mm处烤弯, 拉出后不需要断针, 使用时只要将针尖在固定针上轻轻碰断即可。

4 显微操作针的保存

做好的针保存在经75%乙醇清洗过的干净容器内, 固定存放, 使用前在紫外灯下照射45min。

参考文献

[1]陈大元, 等.受精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87

[2]陈浩杰, 等.实验用显微操作针的制备[J].畜牧与兽医, 2007, 39 (8) :54~56

[3]马育芳, 等.显微操作针的制作[J].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4, 12 (1) :46~47

[4]纪红, 等.显微操作针制作相关问题的探讨[J].生殖医学杂志, 2007, 16 (6) :419~422

篇9:泡菜的制作实验

一、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对他们学习有关自然科学知识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这种兴趣,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这种兴趣,使学生由直接兴趣发展到间接兴趣。小制作与小实验有利于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有些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尤其看到课本上的公式、定理更感枯燥无味,后来经过搞一些小制作和小实验逐步感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特别是经过自己动手制作小天平、小弹簧秤、潜水艇、万花筒、连接电路后,更觉学习物理有意思。一些学习基础较差但很爱“玩”的男同学,对记忆公式、仪器的构造没有兴趣,可对小制作很感兴趣。小制作激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有利于巩固教学内容

新课程就非常重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小实验、小制作,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例如在八年级的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以后,让其做“会发声的气球”的小实验,加深对声音产生的理解;在观察水的沸腾后做家庭小实验“纸盒烧开水”可温故水沸腾的特点;在气体的压强的教学之后,安排学生做课本中的小实验“纸片托杯”来巩固对大气存在压强的知识,等等。这些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课堂讲评小实验、小制作,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把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对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达到某种程度的互补。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学习,又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丰富实验资源

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不局限于实验室的现有设备,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重要的实验室资源。例如有些学生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可以做几十实验,如探究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制作滑轮,等等。用日常器具做实验,具有简便、直观、原理单一等优点。用日常器具教学实验探究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实验,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丰富实验室课程资源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实验条件相当优越的情况下,也仍然将学生身边的各种器材列入实验室的课程资源。因此,“坛坛罐罐当仪器”的经验在实施课程标准时,仍然是开发实验室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

四、提高学生艰苦奋斗的劳动观念

小实验、小制作使用的一些材料不少是废旧物品,一般不用花钱买,为了找到这些材料要学生自己勤于动手、积极开动脑筋。如做天平时没有砝码,有的学生用泥捏成大小形状一样的泥砝码。做弹簧秤时没有弹簧,自己找铁丝绕制土弹簧;做小滑动变阻器没有金属杆,用缝被子的大针,没有滑片用废烟盒内的锡纸,等等。通过小实验、小制作自己动了手、花了工夫、费了力气,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

五、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已经成为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服务的一项重大改革的课题。物理小实验、小制作中,一般没有现成的器材,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代用品,无疑会让学生动手、动脑,这必将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逐渐形成。小实验、小制作是学生一个人在课外完成的,实验过程也要一个人组织、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一个人解决,这必然会增强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了“摩擦力”后,让学生在家里做“筷子提米”的实验;在学完了《杠杆》一章后,让学生做“蜡烛跷跷板”;在学了“光的反射”后,让学生制作潜望镜,等等。这些物理课外小实验以其小型、灵活、生动、多样等特点,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对培养观察的敏锐性,以及意志、毅力和思维的独创性,想象的新颖性,操作的准确性等创造能力的基本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小实验、小制作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比较重视STS,而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在这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只有充分发挥小实验、小制作在物理教学中的调节作用,才能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才能更好地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摘要:本文作者认为学生通过小实验、小制作可以丰富物理教学的课外活动,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巩固,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艰苦奋斗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上一篇:思索的近义词和造句下一篇:正职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