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跳舞

2024-05-16

诗歌是跳舞(精选8篇)

篇1:诗歌是跳舞

舞者

有天的语言,比如云

有地的倾吐,比如水

有风的舞姿,比如柳

有雪的奇异,比如梅

在对称的时间和光明中

你在飞,进入赞美诗

你是泪;你绽放

你是圣乐的一部分

突然降临

你有白的翅膀

黑的翅膀,鲜红的翅膀

你蓝色的感伤无比透明

你飞,你静,你凝视

你旋转的天地充满永恒的感激

你淡紫色的愉悦就如秋季

雁群迁徙,你留下

独守一隅

2017年7月23日,北京

篇2:诗歌是跳舞

末日到了,宇宙疯了,月亮和太阳打架了,哪个大,哪个小,哪个明,哪个暗,星星坐在树下发愁……

行走

玉兔从月宫出来

分不清东南西北

朝前走

转身

往后走

彳亍

彷徨

默然无语

黄昏拉下夜的帷幕

世界黑了

白毛无处藏身

跳舞

太阳下岗了

换下火红的工作服

在8路车上发呆

小草把空气染绿织成紧身衣

轮胎将灰尘链接化作牛仔裤

太阳变成美丽的修女

在荒原拉起

蝴蝶般的玉兔

疯狂地飞舞

旋转

摇摆

天昏地暗

抚摸

清风架着蒲公英来了

从背后抱着雨滴

抚摸柔软的手、手臂

和脸庞

她是那么的年轻

听心跳

玉兔想听婵娥的心跳

太阳想听向日葵的心跳

月亮想听垂柳的心跳

风想听雨的.心跳

宇宙喝醉了

玉兔听了太阳的心跳

病了

太阳病了

月亮病了

星星也病了

婵娥病了

玉兔病了

雨滴也病了

天空病了

大地病了

宇宙也病了

饿的

渴的

累的

一片混沌

失眠与写诗

月亮在写诗

太阳不写

星星在写诗

雨滴不写

诗人在写诗

上班族不写

天空睡着了

月亮和星星还在写诗

手表没电了鸡叫了

诗人和雨滴还在写诗

篇3:诗歌是跳舞

9月的北大荒, 稻菽千层浪。在黑龙江农垦八五一一农场第一管理区第五作业站寒地旱作节水水稻栽培基地里, 日趋成熟的旱稻仿若羞涩的女子, 将头微微低下, 在阵阵微风吹拂下, 稻穗好似“跳”起了丰收的舞蹈。

正是在这块地里, 八五一一农场创新实施了旱地节水 (滴灌) 水稻栽培技术, 趟出了节水增粮的新路子。这不仅为黑龙江垦区, 更为全国其他地区旱田大面积种植水稻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由于旱作水稻大米黏性好、有弹性, 口感更筋道, 外观更晶莹, 米粒掉到饭桌上还能蹦三蹦。因此, 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为‘会跳舞’的大米”, 八五一一农场场长王福说话间很是得意。

没有池埂, 不见水面———打破常规思维, 旱地里种水稻

水稻自然要种植在水田里, 这是传统思维给出的答案。然而, 在八五一一农场, 水稻都种到山坡上, 没有池埂, 不见水面。

当地百姓形象地比喻“八五一一农场作物根部‘打点滴’, 水稻插到旱田里”。

王福说, 八五一一农场现有耕地2.3万hm2, 其中旱田1.9万hm2、水田0.4万hm2, 农场人多地少, 多为丘陵漫岗、低洼易涝地, 水田已经没有开发的余地, 要提质增效, 出路就在水稻旱种。

思路决定出路。从2013年开始, 农场根据耕地中旱田比重较大的实际情况, 突破发展瓶颈, 引进旱作水稻膜下滴灌直播栽培技术。经科研人员两年的摸索研究, 农场在旱作水稻直播的基础上, 又成功研发了旱作水稻插秧滴灌栽培新技术。

八五一一农场自主研发出了寒地旱作节水 (滴灌) 水稻专用的振捣提浆机械, 解决了这个难题, 已获得国家专利。利用此项技术, 每667 m2可节水150 m3左右, 增产10%~15%, 增收200元。如果黑龙江省400万hm2水田全部应用这项技术, 可使农民增收120亿元。

“旱作水稻插秧滴灌栽培技术是对常规水稻机械和种植方法的一次革命, 是将旱田整地、根部滴灌、侧深施肥、振捣提浆、机械插秧、水肥供给一体化等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旱作水稻栽培模式, 种植成本低、效益高”, 农场水稻办主任梁相模在旱作水稻试验基地介绍说。

在旱田里种水稻, 水源要如何供给?振捣提浆插秧水稻返青后, 人们就将滴灌带平铺在地表, 每条滴管带担负3行秧苗, 这种厚壁单翼迷宫式滴灌管, 酷似打点滴一样, 不浪费一滴水, 为旱稻生长提供了水源保障, 旱地里就这样长出了水稻。

节水省肥, 休养土地———稳粮增收辟蹊径, 催生“舌尖上的公益”

当下, 在八五一一农场微信群里流行这样一句话:“吃旱作水稻大米, 就是做了一项公益。”

旱作水稻大米和公益究竟有啥关系?当地农业部门算了一笔账, 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工作人员举例谈到, 以人均每年食用大米100 kg、人均寿命75周岁计算, 可节约黑土地375 m2、水4 270 t、农药345 m L、肥料112 kg, 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和黑土地, “吃大米就是做了一项公益”。

农场农业科科长孔祥辉说:“旱作水稻与常规水稻产量相当, 最大的效益是节水和病害少。节水可达50%以上, 常规水稻每667 m2至少需要水400~600 m3, 旱稻只需要180~240 m3;病害少就更明显了, 比方说稻瘟病, 为水稻特有的一种植物病害, 而且只可施药预防。没有水就没有这种病, 旱稻的栽培方式完全避免了稻瘟病的发生。”

据了解, 由于插秧滴灌栽培技术实现了水稻种植全生育期无水层, 水稻通过滴灌管道直接输送水分和养分, 突破了水稻传统的“水作”模式, 除了节水之外, 每667 m2还能节省作业费20元。这样算来, 如果黑龙江省400万hm2水田都使用此项技术, 可使农民节约成本9亿~12亿元。

“虽说旱稻优点很多, 但吃米的不关心技术咋样, 他们只关心大米究竟好不好吃。”农场农业科张忠波谈到, 大家都喜欢吃东北大米的原因就是口感好。随即, 他拿出了一份大米检验报告, 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哈尔滨) 检测, 寒地节水 (滴灌) 水稻大米的食味值达到了84分, 与同种大米相比, 旱作水稻食味品质提高了6个百分点, 是名副其实的“佼佼者”。其中, 直链淀粉含量18.4%, 蛋白质含量7.88%, 胶稠度73 mm, 碱消值6.8级;而常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17.21%, 蛋白质含量7.58%, 胶稠度67 mm, 碱消值6.9级, 所以寒地节水 (滴灌) 水稻大米口感非常好。

原来, 生长在东北寒地且每年只能收获一季的旱作水稻, 生育天数长达130 d, 且整个生育期无明显水层, 昼夜温差明显, 让旱作水稻犹如新疆的水果一样, 干物质积累非常多, 淀粉、糖类、蛋白质的含量高, 大米吸收了天地精华, 松软又具有弹性, 而且秸秆蛋白质含量较普通稻草高出1个百分点, 营养丰富, 达到了优质牧草的标准。

开设直销热线, 搭建微商城———种得好又卖得好, 网络直销送到家

一位诗人这样写道:“一粒米就是一粒故乡”。

八五一一农场旱作大米扎根寒疆黑土地, 汲取着“乡愁”, 蕴含着东北味道。很多知青回到东北, 都喜欢给亲属邮寄些东北米。农场人抓住了这一卖点, 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通过网络直销的方法, 把旱作大米推向了全国。

2015年, 农场推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 提高现代农业综合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率先在区域内开设了400直销热线;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新商机, 他们建立了新市民幸福工程微信平台;随后, 农场又正式推出了“粮心故事”微商城, 消费者只要在网络上输入“有机食品”, 就能搜索到八五一一农场的店铺, 购买农场的有机产品。

前不久, 云南的张大爷通过400直销热线, 给昆明、上海和北京的亲属订购了2016年的新米。张大爷在电话里跟工作人员反馈说:“去年别人给我订了这种米, 不论是煮饭还是熬粥, 口感都特别好, 所以我也给亲属订购一些!”

除了网上直销以外, 农场还“借船出海”与垦荒人集团进行强强联合, 借助垦荒人集团在全国的200余家实体店, 通过网状销售模式, 将旱作水稻推向高端市场, 推动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篇4:谁是跳舞的小丑

舞台上的小丑,多是古怪的服饰,搞笑夸张的妆容,带点神经质的表情,以及极其不正常的动作。

这一切,愉悦着台下的观众。

于舞台,小丑并非可有可无的角色。少了小丑,一台好戏就少了些许味道。

小丑越是多才多艺,好戏的 “笑果 ”越大。小丑用恶搞才艺的方式炫耀自己的多才多艺。

有本事恶搞自己确是一种才艺。

这样的才艺中肯定是包涵舞蹈的。精通舞蹈的小丑,选择献舞的过程中刻意扭曲原本优美的舞步,或用夸张的舞姿扭曲舞蹈本身,将纯粹艺术意义上的舞蹈变成滑稽的搞笑剧,或者说是闹剧,制造出很有些意思的搞笑搭配。观赏者感觉很不合常理,于是乎很可笑,很值得嘲笑。“笑果 ”出来了。

小丑就是这一点很厉害:不管台下再怎么嘲笑,小丑依然故我,大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意思。在台下笑到一塌糊涂的时候,小丑仍旧镇静地继续着他的恶搞艺术。这一点,鲜有能与小丑媲美者。尤其是跳舞的小丑,他可以在台下的哄笑声中有条不紊、毫无羞耻感地继续扭动着肢体,嚣张地挑衅着台下的观众,完全不在乎更大更猛烈的嘲笑。

想:究竟,小丑是在不知廉耻地乞讨台下的嘲笑声,还是我行我素地嘲笑台下观众的迂腐呢?

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谈论的新闻人物,是否就是这样的小丑?

原谅我用 “小丑 ”这个贬义词形容这些媒体红人。不用指名道姓,这种小丑从很早以前一直到现在一直存在着。他们在风尖浪口肆无忌惮地掀起话题,舆论压力对于小丑,也许就是虚无。

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假若角色对换,小丑变成唯一的观众,观众变成无数个小丑,是否就变成了小丑在嘲笑观众这样的命题呢?

简而言之,这个变换是多数与少数的易位。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通常情况下,少数的就是小丑,多数的就是观众。易位使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关系对换。显然,命题依然成立。

媒体红人,每一位曾经掀起舆论风潮的媒体红人,是否就是这些跳舞小丑当中的一员呢?他们不屑地看着舆论越来越猛烈,依然故我,甚或于其中胜似闲庭信步。

台下,嘲笑声此起彼伏。台上,跳舞的小丑忘情地扭曲着面容、扭摆着肢体。

风口下,红人们坚持着沉默是金的箴言;浪尖上,言论炸开了锅,茶余饭后、街头巷尾,到处是议论的声音。

究竟,谁是小丑?谁是观众?

篇5:跳舞草的花语是什么

跳舞草又名舞草、情人草、无风自动草、多情草、风流草、求偶草等,属豆科舞草属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跳舞草的叶片两侧生有大量的线形小叶,对声波非常敏感,在气温不低于22℃时,特别是在阳光下,受声波刺激时会随之连续不断地上下摆动,犹如飞行中轻舞双翅的蝴蝶,又似舞台上轻舒玉臂的少女,因此而得名。产地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台湾等省区。印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也有分布。

跳舞草

跳舞草喜阳光,呈小灌木,盆栽高约70~100厘米,地栽可达1.5~2米,各枝叶柄上长有3枚清秀的叶片,当气温达25℃以上并在70分贝声音刺激下,两枚小叶绕中间大叶便“自行起舞”故名“舞草”,给人以清新和神秘之。生于丘陵旷野和灌木丛中,是一种濒临绝迹的珍稀植物。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的环境。耐旱,耐瘠薄土壤,常生长在丘陵山坡或山沟灌丛中,或生长在海拔20xx米的山地。

科研价值

跳舞草是自然界唯一能够根据声音产生反应的植物。据科学研究,跳舞草起舞的原因主要与温度、阳光和一定节奏、节律、强度下的声波感应有关。

观赏价值

跳舞草叶片具有自然舞动的特性,已应用于园艺观赏业,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材料,观赏价值高。

药用价值

篇6:跳舞是我的爱好作文

跳舞带给我很多快乐。随着悦耳动听的音乐,我会不由自主地跳起舞来,有时是单人跳,有时是和小伙伴一起跳双人舞,有时也会大家一起跳集体舞。跳舞就像温暖的阳光,把我的生活照耀得更加灿烂。我在跳舞时,就感觉自己化身成了一精灵,在美丽的森林里飞啊飞啊!

我非常喜欢舞蹈这个兴趣小组,这里不仅能学到各种舞,还能交到许多好朋友,我真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给我带来了很多喜悦。

我的舞还给劳动了一天的家人带来了不少快乐。每次放学回家,我都会给家人表演拉丁舞,家人欣赏完我的舞蹈,脸上总会露出满意的笑容,连劳动的疲倦也都消除了。有时我还会教妹妹跳基本动作,妹妹总是会夸赞自己。

篇7:跳舞是我的爱好作文

一开始学舞蹈,动作本来很简单,但是,到了后面,动作就越来越难了。记得有一次,我们学习压腿,老师见我压得不好,就帮我压,我被老师一压,眼泪都忍不住流出来了。老师再往下一压,我就立刻哇哇大哭起来,老师让我数十秒,我就一边哭,一边数:“一、二、三、四……”等我数到十,老师才松手,我才不哭了。

压腿真的很辛苦,但老师说:“只要坚持,就可以慢慢地压下去了。”我点了点头,心里想:我一定会把舞蹈坚持练下去的。

八岁时,我已经过了五级,老师说:“全部同学听好了,我们马上要参加蒲公英省赛,请大家好好排练。”过了一个月,终于可以上台演出了,我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像小蝴蝶一样,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又像小精灵一样,在树林里飞舞着。最后,我们拿了金奖,还晋级了,去北京舞蹈学院参加全国的舞蹈总决赛。我兴奋极了,想:哈哈,我不但可以参加大比赛,还有机会去北京啦。到了正式比赛的那一天,我们精彩的舞蹈赢得了观众们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我听见有人说:“这些小女孩,演得真有少数民族的风范呀!”最后,我们又获得了金奖!

篇8:想象是诗歌鉴赏的桥梁

一.激活文字, 创设形象

古典诗歌出现在读者眼前的只不过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 不懂得进行再创造, 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 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 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 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 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之中空山、新雨、秋、明月、松林、清泉、浣纱女、莲花这些只是诗歌中的意象, 但如果发挥想象, 创设诗歌情景, 那么在我们的脑海里就会呈现出以下的画面:山雨初霁, 万物为之一新, 又是初秋的傍晚, 空气之清新, 景色之美妙, 是那么宜人;雨后碧空无尘, 松针如洗, 皎洁的月光铺洒在松林上, 涧水清澈见底, 水石相激发出淙淙的声音;竹林深处传来一阵嬉闹的笑语声, 那是洗衣的妇女们结伴归去;莲叶摇动, 渔船返航顺水而下。由于想象, 一幅幅的画面才如此鲜活, 而读者也在想象中获得了美的体验, 不仅体会到了山村的清幽明洁, 而且也能感悟到作者超脱世俗、隐居山林、闲怡自适的心境。

二.架设桥梁, 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 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 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 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 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 让学生走近作者, 与文本对话, 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内涵上的感悟。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 抱起稻草, 嘻嘻哈哈, 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 如果不细想, 不想象, 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 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 而且是‘群童’, 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 再一点拨, 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 才会“当面为盗贼”, 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 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 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琵琶行》最后两句:“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 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 架设桥梁, 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青衫”是唐代最低文官的服装, “江州司马”则突出了诗人被贬后的身份, 这正是一篇之主旨所在。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 当时44岁, 年龄老大而位卑言轻, 又遭贬谪而投闲置散, 使他顿生美人迟暮、天涯沦落之感。而琵琶女与之相似的遭遇更引发了他的无限感慨, 此情此景, 自然是涕泪纵横, 不能自持了, 凄凉落寞之意在这两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放飞思绪, 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 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在教学过程中, 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 各抒己见, 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解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诗歌是跳舞】相关文章:

跳舞作文400字 第一次跳舞05-05

跳舞剧本05-17

跳舞论文范文05-08

跳舞论文提纲11-15

熊跳舞教案04-14

《落叶跳舞》反思04-19

我们来跳舞教案04-19

戴着镣铐跳舞04-28

跳舞专业论文范文05-10

会跳舞的树叶娃娃07-04

上一篇:本科法学毕业生自我鉴定下一篇:校园里的梧桐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