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

2024-05-18

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精选6篇)

篇1: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一、概念术语

1、行政: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特定的社会公共组织为实现公共利益对公共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及其过程。

2、行政法: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体系。

3、行政关系: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同被管理者所发生各种关系的总称。

4、行政权:指执行、管理权,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法律,管理国家内政、外交事务的权力。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要对行政权进行控制

答:行政权同其他公权力一样,其作用具有两重性。

在现代社会,行政权相对于立法权和司法权,有膨胀和扩张的趋势;行政权与其他国家公权力相比,它与公民、组织有着更经常、更广泛、更直接的联系。

2、行政法的特征

答:形式特征---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形式、法律文件的数量居部门法之首

内容特征---内容广泛、规范,易于变动

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交织在一起

3、我国行政法的渊源有哪些

答: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解释,我国加入或承认的国际条约和协定。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概念术语

1、行政法定原则: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必须有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

2、法律优位:指在已经有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等规范性文件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凡有抵触则以法律为准;或者在法律尚未规定而其他规范性文件率先作出是,一旦法律就同一事项作出规定,则法律具有优先地位,其他规范性文件必须服从之。

3、法律保留:指当宪法或法律将某些事项保留给立法机关时,行政机关非经特别授权不得对此制定任何规范性文件。

4、比例原则: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利益,如果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利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使二者处于适度的比例。

5、行政效益原则:指行政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求以消耗最小的社会资源而取得最多的社会效益。

6、正当程序原则:正当程序是约束行政机关行政活动过程的根本原则,其意指行政权力的行使应当遵循最低限度的程序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除必须依据实体法,还应当遵循程序法。

二、思考题

1、试述行政法定原则

答:行政法定原则,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必须有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其内容包括职权法定、法律保留、法律优位、越权无效。

2、试述行政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

答:资讯公开、听取意见、说明理由、案卷排他。

3、试述比例原则的内容

答:采取的方法应有助于目的的达成;

有多种能达成目的方法时,应选择对人民权益损害最小者;

采取的方法所欲造成的损害不得与欲达成目的的利益显失均衡。

4、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角度谈谈你对劳动教养制度的认识

答: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法则,是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准则。劳动教养就是劳动、教育和培养,简称劳教。劳动教养并非依据法律条例,从法律形式上亦非刑法规定的刑罚,而是依据国务院劳动教养相关法规的一种行政处罚,公安机关毋须经法庭审讯定罪,即可对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思想教育等措施。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

第三章 行政主体

一、概念术语

1、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行政法律责任的组织。

2、行政机构: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国家机关。

3、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指依具体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

4、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指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一定行政职权的非国家机关组织。

5、行政相对人:简指相对人,是指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组织和个人。

二、思考题

1、行政机关的特征

① 行政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由国家设置、代表国家行使国家职权的机关 ② 行政机关是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机关

③ 行政机关是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2、国务院的地位、组成、任期和职权

答:地位---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组成---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

任期---5年

职权---领导和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制定行政法规,规定行政措施,发布行政决定和命令,管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行政事务;领导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授予的其他职权

3、我国现行行政机关体系

答:我国现行行政机关体系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中央行政机关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国务院,第二级包括各部委,直属机构,事业单位,办公办事,第三级包括各部委管理的机构;地方行政机关包括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部门与直属单位,地方各级政府的派出机关,地方政府的办公机构、办事机构,中央在地方的派出机构和分支机构,地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

4、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有何区别

① 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授权基于法律法规的授权(立法行为);而委托是基于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

② 行政权力的运行不同:授权导致行政权力及法律责任等后果的转移,而委托则并非如此 ③ 作出行为的名义不同 ④ 行为后果的归属不同 ⑤ 行政诉讼中的地位不同

5、行政相对人有哪些主要权利

申请权、参与权、知情权、正当程序权、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行政复议权、提起行政诉讼权、请求国家赔偿补偿权、抵制违法行为作为权(明显违法、重大违法)

第四章 行政行为概述

一、概念术语

1、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力针对行政相对人作出的,具有法律效果且表示于外部的法律行为。

2、行政裁决: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主持解决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事项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的活动。

3、行政征收: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以强制的方式无偿地向相对人征集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实物的行政行为。

4、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针对非特定对象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多次适用的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相对人,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有关其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5、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指法律明确规定了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形式、程序、方法等,行政机关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严格依法实施而作出的行政行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指法律仅仅规定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幅度和种类等,由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何适用法律而作出的行政行为。

6、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赋予的行政职权而无须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就能主动作出的行政行为,也称主动行政行为或积极行政行为。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必须在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后才能作出的行政行为。

7、行政行为的生效: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能否对相对人发生效力,产生确定力、拘束力或者执行力。

8、行政行为的无效:指行政行为在成立时就具有重大、明显的违法情形,从而导致该行政行为自始至终不具有法律效力。

9、行政行为的撤销:指已生效的行政行为,由其存在违法事由经有权机关用法定程序予以撤销,使其失去法律效力的制度。

10、行政行为的废止:指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因其不适用新的情况,由有权机关用法定程序予以废止,使其失去法律效力的制度。

二、思考题

1、行政行为的特征

答:行政行为的执行性、行政行为的单方性、行政行为的裁量性、行政行为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

2、区分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意义 ① 认识两者在表现形式和效力上的差异 ② 两者受到监督和审查的范围和程序不同

3、行政行为成立的条件

① 主体条件:行为主体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② 实质条件:行为本身具有行政管理的内容

③ 行驶条件:意思表示存在(以书面,要式行为)

4、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

答:行政行为的公定力,行政行为的确定力,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5、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答: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行政行为的权限合法,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行政行为的程序合法,行政行为的形式合法

6、无效行政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① 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行政行为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不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受相对人胁迫或欺骗所作出的行政行为。

② 后果:行政相对人可不受行为约束,不履行该行为之确定的任何义务,并且对此种不履行不承担法律责任;行政相对人可在任何时候请求国家有权机关宣布该行为无效;有权国家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告相应行政行为无效;行政主体应该将因无效行政行为而取得的一切利益均返还相对人,并对因此而给相对人带来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 行政立法

一、概念术语

1、行政立法:由有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并颁布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的、普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2、职权立法:指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组织法赋予的立法权,并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3、授权立法:指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组织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据国家权力机关的专门授权决议而进行的立法活动。

4、执行性立法:指行政主体为了执行或实现特定法律、法规的规定而进行的立法。

5、创制性立法: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的授权,就法律未规定的事项进行立法,创制新的权利义务规范的活动。

二、思考题

1、行政立法的程序(行政法规和规章)

答:行政立法的程序是指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在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时所必须遵循的步骤和方式。

A、规章 B、起草 C、审查 D、决定 E、签署公布

2、行政法规的立法权限(国务院立法权限)① 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② 根据宪法第89条规定的国务院职权的事项

a、行政机关内部管理 b、社会事务管理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事项 ③ 国务院对下列事项不能制定行政法规

a、国家主权的事项

b、各级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c、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自治、基层群众自治 d、犯罪和刑罚

e、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f、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g、民事基本制度 h、诉讼和仲裁制度

i、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定j、必须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指定的其他事项

3、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级

答: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级是指行政法规和规章在国家的法律规范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①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②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③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④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⑤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⑥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⑦ 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4、行政立法的适用原则 ①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 ②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 ③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④ 有权机关裁决原则

第六章 行政许可

一、概念术语

1、行政许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2、行为许可: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允许从事某种活动采取某种行为的许可形式。

3、资格许可:指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申请,通过考核程序核发一定证明文书,允许持有人从事某一职业或进行某种活动。

二、思考题

1、行政许可的特征

行政许可是有限设禁和解禁的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是应申请的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是受益性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是要式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是事前控制的一种手段 行政许可是一种赋权行为

2、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是如何分类的

答:《行政许可法》将行政许可分为五类---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和登记

3、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有哪些

①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 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1)与国家安全有关的事项(2)公共安全事项

(3)经济宏观调控方面的事项(4)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事项

(5)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事项 ②直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③直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④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

⑤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登记 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4、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

 行政许可的申请与受理  行政许可的审查与决定  行政许可的期限

第七章 行政处罚

一、概念术语

1、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法定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依法给与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2、一事不再罚:指针对行政相对人的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给与两次以上的处罚。

3、警告:指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书面形式的谴责和告诫。

4、罚款:指行政机关依法强制要求违法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处罚行为。

5、责令停产停业:限制违法行为人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处罚形式。

6、行政拘留:又称治安拘留,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人,在短期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形式。

二、思考题

1、行政处罚的特征

① 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

② 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行政相对人 ③ 行政处罚的直接目的是处罚违法

2、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区别

答:刑罚是国家审判机关对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犯罪分子适用的法律制裁方法。区别是 ① 行为的性质不同 ② 作出处罚的主体不同 ③ 适用的对象不同

④ 作出处罚决定的程序不同 ⑤ 制裁的方式不同

3、简述行政处罚的原则

答:处罚法定原则、处罚公正原则、一事不再罚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权利保障原则

4、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有哪些

答: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5、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和内容

答:适用条件---案情简单,违法事实确凿;有法定依据;处罚程度较轻(即只有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处罚才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

6、简述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答: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公开举行由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对事实进行质证、辩驳的程序。

适用条件:处罚案件属于适用听证程序

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

② 吊销许可证或执照的行政处罚

处以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

当事人提出听证请求

第八章 行政复议

一、概念术语

1、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2、行政复议机关:指依据法律的规定有权受理行政复议的申请,依法对被申请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

3、行政复议管辖:指各级行政机关之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权限和分工。

4、行政复议参加人:指与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参加行政复议的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和行政复议代理人。

5、行政复议申请人:认为自己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依法依自己的名义提出复议申请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6、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是行政复议申请人的对称,是指作出被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组织。

7、行政复议决定: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就有关具体行为是否合法,应当做出的书面裁决。

二、思考题

1、行政复议的性质

① 行政复议是具有司法性因素的行政行为 ②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纠错的机制 ③ 行政复议是国家行政救济机制的重要环节

2、行政复议的原则

答: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是指由行政复议法确立和体现的,贯穿于行政复议的全过程,并对行政复议其规范和指导作用的原则。

包括: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便民原则、一级复议原则

3、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 ① 行政处罚案件 ② 行政强制措施案件 ③ 许可证管理案件 ④ 行政确权案件

⑤ 侵犯经营自主权的案件 ⑥ 农业承包合同案件 ⑦ 违法要求履行义务案件 ⑧ 行政许可案件

⑨ 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件

4、行政复议审理的特殊规则

① 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a.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 d.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② 行政复议证据规则:a、举证责任的承担

b、证据的收集

5、试述行政复议的程序

答:(1)行政复议的申请(2)行政复议的受理

(3)行政复议的审理(4)行政复议决定

6、行政复议决定的类型

答:维持决定、履行决定、撤销决定、变更决定、确认决定、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第九章 行政诉讼

一、概念术语

1、行政诉讼:指法院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求,通过法定程序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并作出裁判,从而解决一定范围内的行政纠纷的活动

2、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规定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程序,规范各种行政诉讼行为,调整行政诉讼关系的程序性法律规范,也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法律部门。

二、思考题

1、行政诉讼的特征

① 行政诉讼是一种司法活动

② 行政诉讼是解决一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诉讼活动

③ 行政诉讼体现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控制,隐含两种国家权 力之间的关系 ④ 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具有恒定性

2、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

①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 ②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③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④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⑤ 人民检察院对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⑥ 辩论原则

3、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答: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司法审查有限原则)

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 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4、行政诉讼的基本制度

答:合议原则、回避原则、公开审判原则、两审终审原则

第十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一、思考题

1、抽象行政行为判断标准 ① 普遍约束力标准

② 对象不特定标准(针对不确定多数人)③ 反复适用性标准

④ 不能直接作为强制执行的根据

2、那些行政行为不可诉

答: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机关作出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义务决定的行为 法定行政终局裁决的行为 刑事司法行为 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等等。

3、法院受理哪些行政争议案件 ① 行政处罚案件 ② 行政强制措施案件

③ 侵犯法定经营自主权案件 ④ 行政许可案件

⑤ 人身权、财产权保护案件 ⑥ 抚恤金发放案件

⑦ 违法要求履行义务案件

⑧ 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案件

第十一章 行政诉讼的管辖

一、概念术语

1、行政诉讼管辖:是法院系统内部各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和分工。

2、级别管辖:是不同级别的人民法院之间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划分。

3、裁定管辖:是根据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或决定而不是法律的直接规定而确定的管辖。

4、专属管辖:是指以诉讼标的所在地位标准,法律强制规定诉讼只能由特定法院管辖。

5、管辖异议:又称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人民法院对已经受理的案件无管辖权,提出不服该受诉法院管辖的意见。

二、思考题

1、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哪些行政诉讼起案件 ① 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和海关处理的案件

② 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做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案件 ③ 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2、适用特殊地域管辖的主要情形

① 专属管辖:如用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② 共同管辖:如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而提起诉讼的,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管辖异议的含义、条件及处理

① 提出管辖异议的主体:“当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 ② 提出管辖异议的期限:10天

③ 提出管辖异议的形式和内容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一、概念术语

1、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依法参加行政诉讼活动,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并且与诉讼争议或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包括当事人、共同诉讼人、诉讼中的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

2、当事人: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活动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人。狭义上就是原告、被告。

3、原告:是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被告:是被原告指控侵犯其合法权益,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5、第三人:是指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依申请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6、共同诉讼人:是指在共同诉讼中,人数在两个以上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

7、诉讼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或者受当事人委托,享有代理权,以当事人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行政诉讼活动的人。

8、委托代理人:是指受当事人、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代为进行行政诉讼活动的人。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行政诉讼原告必须是认定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人 ① 起诉人的合法权益是否实际上受到侵害不影响其原告资格 ② 原告的资格限定于保护自己利益者

起诉者只有为了保护自己权益起诉才有原告资格。

2、确定行政诉讼被告有何基本规则

① 被诉人必须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者

“谁行为,谁被告”

② 行为的实施者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谁主体,谁被告”

3、共同诉讼的类型

①

必要的共同诉讼人 ② 普通的共同诉讼人

第十三章 行政诉讼证据

一、概念术语

1、证据:一般意义上的证据即证明凭证,是指用已知的事实来证明未知的事实。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实,也是法院认定有争议的案件事实的根据。

2、证据力:证据力,又称证据能力或证据资格。是指一定的事实材料在法律上可以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证据力解决的是证据之所以成为证据的资格问题,判断某一证据材料是否具备证据力。

3、证明力: 证据的证明力,又称证据的证明能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功能。

4、书证: 书证是指用文字或图画、符号等记载的表达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且来证明案件精况的材料。

5、物证:物证是指以物品的外形、特征、规格、质量等客观存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和痕迹。

6、证人证言: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有关案件事实情况依法所作出的陈述。

7、鉴定结论:鉴定结论是指由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利用专门的设备和材料,对案件中出现的专门问题所作的结论性意见。

8、举证责任:举证责任,是指对于有待证明的事实向人民法院提出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是由法律预先规定的,在行政案件事实情况难以确定的情况下,由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如果他提不出证明相应事实的证据,则承担败诉及不利的法律后果的制度。

9、质证:所谓质证,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评价、质疑、辩驳活动或过程。

10、证据保全: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诉讼参加人的请求或依职权采取措施,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

二、思考题

1、证据的特征。

答:(1)客观性 :是指证据事实本身必须是伴随着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而遗留下来的客观事实,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志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又称相关性,是指证据必须与待证的案件事实存在客观的联系,并因此对证明案情具有实际意义。

(3)合法性 :是指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按照法定的程序提供、收集、固定、保全和查证。

2、行政诉讼证据有哪几种?

答:①书证 ②物证 ③视听资料 ④证人证言 ⑤当事人陈述 ⑥ 鉴定结论 ⑦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3、简述行政诉讼被告的举证责任。

答:《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1)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应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2)如果被告不能在举证期限内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来证明其行为的合法性,将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篇2: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

二、单项选择题 8.以下监督检查,不属于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监督检

一、填空题:(内容的变更)。20、行政合同的缔结、直1.关于行政的涵义,提出“国家意志执行说”的是(D.古查的是(D.自检制度)。

1.公务员的双重身份是指(公务身份)和(个人身份)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接磋商等方式 德诺)。9.行政指导制度最典型、应用最普遍的国家是(B.日本)。

2.(代执行)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者第三人代替义性原则)合同一般采用书面形式 2.以下说法不属于行政程序合法内容的是(C.行政行为10.以下不属于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内容的是(B.对象法务人履行法定义务,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强制执4.依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以及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

22、行政命令式行政的,对相对方科以内容应当合情合理)。定)。

行措施。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义务的行为 4.行政职责的核心是(C.依法行政)。2.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是(A.行政合法性原则)。

3.警告属于行政处罚中的(申诫)罚。7.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是实施的法律监督。行政知道的功能差异为标准,可将行政命令分为5.以下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D.制定行政法规)。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属于(A.法律)。

1.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行政法可以分为(实体21.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规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助成性行政指导 6.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5.王某到山林中捉野猪,被某县林业局所设立的林业检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定为合法有效,这体现了行政行为具有(C.公定力)。查站的工作人员截住,工作人员发现其无证人山,对其

2.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22.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保括(行政性)、强制性和(执

25、行政处罚案件由政府10.胡某生产假酒并进行销售,致使多人饮后中毒、少数罚款10元,工作人员的罚款应该由(B.县林业局)的名

4.被授权的组织在被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性)具有行政处罚权人死亡,受害人亲属向当地县工商局举报。县工商局调义作出。

行政职权。23.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制度中的创新包括(相对集中行政

26、人身罚主要有行政拘留和劳动教养两种形式 查后认为,胡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那么工商局应6.以下行政行为属于双方行政行为的是(D.行政合同)。

5.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属于(单方许可权)和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集中办理或者联

27、行政执该如何处理(C.不予行政处理,但应移送司法机关,由7.制定行政法规、规章最具有实质意义的程序是(B.征行为)。合办理。法行为、行政司要 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胡某的刑事责任)?求意见)。

7.以行政强制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和内容为标准,可分为25.在我国,最基层的人民政府是(乡(镇)人民政府)。

28、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 1.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事实前提是(D.行政法律事实)。8.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有(B.人民政府)。对(人身)、(财产)和(行为)的强制。26.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

29、我国行政救济的机关救济和司法机2.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是(A.行政合法性原则)。9.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下列哪一项设定 ?

8.行政相对方针对特定的事项向行政主体提出(申请),27.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可分为(固有职权)、(授予职关救济 3.下列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D.某市某区某镇工商所)。(A.法律)

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许可行为的前提条件。权)两大类。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的办法 4.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是(D.杭州市人民政府)。1.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将行政划分为

1.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19.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31、公民、法人或者体行政行为侵犯其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以下说法(A.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容)三大要素构成。(客体)和内容。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正确的是(C.法官是公务员)。2.下列有关行政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C.行政主体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基础性)、和自身20.行政立法权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行政复议。6.行政诉讼制度是由(D.国家司法机关)来追究行政主必须是能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管理的组织)

特殊性的特点。(规章)的权力。

32、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 体的行政责任。3.下列可以设立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是(B.县级人民

3.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省)、(市)、(县)、(乡)21.行政立法性质的双重性体现在它既具有(行政性),33、行政侵权行为是构要条件 7.部门规章有权设定警告和(C.一定数额的罚款)。政府)

四级。又具有(立法性)。34种,一种是“后补”式的追偿:一8.适用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必须符合的条忡,不包5.行政授权的依据是(C.法律法规)。

4.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以将22.被委托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的行政种是“先陪后追”的方式 括(A.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上的罚款)。5.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属于(A.无效)的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35讼的必经阶段,即复议前置原则,9.对人身的强制执行方式不包括(C.行政拘留)。行政行为

5.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23.行政不当也叫行政失当,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是一些国家行政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 10.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可以由(A.法律)设定。6.有权制定政府行政规章的是(D.杭州市人民政府)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人员,在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但不

3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方式为开庭审理 1.根据《行政处罚法》,在行政处罚当场处罚程序中,执7.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不包括(C.受委托的组织)

6.(执行法)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合理)。

37、我国行政诉讼所地域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的数额为(C.20元以下)8.行政合同与其他行政行为相比较,有下列特征(B.义务或不可替代的作为义务的义务主体,科以金钱给付24.行政处罚适用的时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是(两管辖和裁定管辖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为人违法事实以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为成立要件)

义务,以促使其履行义务的强制执行措施。年),《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是(六个月)。分为专属管辖和共同管辖 确凿且有法定依据的,对公民处以(B.50元以下)罚款9.下列组织或人员中,(D.行政相对方)违反行政法

7.(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基于行政隶属关系或25.行政处罚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人身罚、(行为罚)、(财

39、行政诉讼参加人包的行政处罚,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律规范的行为不构成行政违法。

行政监察机关基于职权对犯有违法失职的国家行政机关产罚)和申诫罚。40、当事人在不同的第二3.行政法制监督的不同主体中,(A.国家权力机关)对行10.以下形式中,不是行政主体与其执行公务的人员承工作人员采取的一种行政惩戒措施。26.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包括(法定行政机关)、(被授权审程序中,称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政主体监督是最全面、最具有权威性的。担行政责任共有的方式的是(B.行政处分)。

2.行政立法权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法规)、(规章)组织)和受委托的行政机关。

41、起院递交起诉状,并4.公安机关对醉酒的人强制进行人身拘束,该行政行为1.某省某县畜牧水产局被合并到农业局,这属于行政法的权力。27.行政处罚昕证应当制作(听证笔录)。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应(C.即时生效)。律关系的(A.主体变更)。

3.在我国,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

42、经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5.行政立法行为属于(D.抽象行政行为)。2.关于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以下说法不正(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国务院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原告 6.下列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是(C.遣送确的是?(A.有政本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2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43命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得以调解为必经审出境)。3.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有(B.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

3、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理程序集结案方式。但是,行政赔偿诉讼可以使用调解。7.关于行政处罚设定权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北京4.行政主体因受胁迫而作出的行政行为,该行政行为的派出机关)。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44、第二审人民法院有开庭审理和书面市人民政府可以设定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法律效力是(A.无效)。

4.行政立法最具有实质意义的程序是(征求意见)。

4、行对方申请为前提。审理两种方式 8.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监督是(C.一般行政监督)。5.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签署行政法规的人是(C.5.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制度中创新包括(集中行使行政许

5、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活动的组织

45、行政案件的执行程序必须按一定的方式提起。提起9.吴某之子在部队演习死亡,部队将《烈士证书》发给国务院总理)。

可权)和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集中办理或者联合6、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的方式有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 吴某。此后,吴某一直凭《烈士证书》领取抚恤金。19946.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符合条件的某公词颁发企业营业办理。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46相关性和合法性 年,民政局换发《烈士证书》时,未将《烈士证书》换执照的行为属于(A.行政许可)。

6.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7、国部、委和行、署在政法上的职权主要有制定

47、根据证据的变现发给吴某。吴某逐向法院提起诉讼。引起争议行政行为7.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在行政处罚当场处罚程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规章权和本部门所辖事务的管理权 物证据 的行政主体是(D.民政局).序中,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数额为(C.20元以

7.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据各自行为的特征用,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9.行政监督的主体是(C.国家行政机关)。下)。

当)。来确认: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将法律、法规具体运用于各种行政案件,从而对行政机3.下列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D.沈阳市铁西区重工工商8.行政机关吊销任职资格证书的行为,属于(B.行为罚)。

2.(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记性审查的专门活动 所)。10.行政责任的主体是下列哪一个选项及其执法公务的3.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和行政职

9、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系的不同,可以

49、行政判决分审判决两种 4.区公所的设立,要经(A.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人员?(A.行政主体)

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司50、超体行政行为超越的5.关于公务员个人身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所属1.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的法律行为。法行为三类。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 公务机关对其个人过错负连带责任)。分为(B.一般行政法与特殊行政法)。

4.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是公定力、确定力、51、滥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在6.下列组织中,可以进行行政委托的有(A.上海市教育2.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产生的争议,不可以通过以下何种束力)和(执行力)。约束力、执行力 其自由裁量权限内,但背离了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宗旨 局)。途径解决 ?(D.民事调解)

5.我国《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级人民政府所力来源不同,可分为职权立法与授民法院据以采取执行措施的生效法7.行政法制监督的不同主体中,对行政主体监督最全面、4.区公所设立的批准机关是(A.省级人民政府)。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权立法 律文书 最具有权威性的是(A.国家权力机关)。5.在我国可以设立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是(B.县级以

6.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的两个原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9.下列属于对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是(C.遣送出上人民政府)。

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则是:民主原则、效率原则 即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机关作出境)。6.在行政授权中,不可以接受授权的主体是(B.民主党

7.行政合同缔结的基本原则是(依法原则)。13使用为标准,分为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10.行政合同与其他行政行为相比较,有下列特征(B.以派)。

1.行政关系是指(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独立的许可和附文件的许可 由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使具有行政行为得以实现的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为成立要件)。7.行政立法行为属于(A.抽象行政行为)。

系。程序性审核和实质性审核 制度。1.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行8.关于行政许可的设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国务院

3.我国的政府派出机关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地区行政公

15、行政许可的设定 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各部门的规章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署)、(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在。2.关于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关系,以下10.行政监督属于(B.行政行为)。

4.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划分的依据是(以行

16、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 说法正确的是(B.合理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是否适当问

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做为标准)。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题)。

5.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主要包括(法律

17、根据行政许可法第6061条的规定,行政许 3.以下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A.行政调解)。

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可监督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和行政机关对 4.以下主体不属于行政机关的是(B.北京市人民政府办

19.行政处罚处罚法定原则主要含义包括依据法定、(主被许可人的监督 公厅)。

体法定)、(职权法定)和程序法定。对象分为财产、行为、人身三种执 6.以下不属于行政相对方义务的是(C.参与听证)。

20.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的法律监督。行方式7.以下行政行为属于双方行政行为的是(D.行政合同)。

三、多项选择题 6.(ABD)不予行政处罚 8.张某出售假药,购买其假药的李某服用后中毒。如果张16.依据行政行为实施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1.简述行政处罚与刑法的区别。

1.行政法律关系的不对等性体现在(ABCD)。A.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某的这一行为尚未构成犯罪,那么张某应当(AB)。将行政行为分为(AC)。答:(1)制裁的性质不同;(2)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3)

A.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B.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 A.受到行政处罚B.依法承担给李某造成的损失A.行政立法行为C行政执法行为 惩罚的程度及适用的程序不同;(4)制裁的机关不同;(5)

B.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不以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D.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的行为 1.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D)17.以下主体可以接受行政委托成为被委托的组织的是做出处罚的形式不同;

致为前提 7.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表现在(BCD)。A.双方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ABC)。2.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c.行政主体可以单方面设立行政法律关系B.前者单方行为,而后者双方行为 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A.陕西省咸阳市人民政府答:(1)任何行政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权才能够存在;

D.行政主体可以对行政相对人行使强制权C.前者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而后者具有法律上D.行政主体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B.山东省藤判市公安局官桥派出所(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

2.关于行政主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的强制力 2.关于行政法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吉林省长春市律师协会 与法律相抵触;(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与委托及其运

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大于行政主体 D.前者不产生任何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之间的权A.表现形式多样B.规范数量多,内容广泛 18.根据我国《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下列属于行政处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D.非行政机关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利义务关系,而后者产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3.关于行政主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分的是(ABD)。3.简述行政行为的内容。

3.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D)。8.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有(BC)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大于行政主体 A.警告B.记过B.降级、撤职 答:行政行为的内容主要包括:(1)赋予权益和剥夺权

A.具有国家强制性B.具有较强的执行性 B.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文件D.非行政机关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11.关于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益;(2)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3)确定法律事实与法

D.按照一定层次和结构组织C.街道办事处办理结婚登记手表 4.关于对国家行政机关概念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律地位。

4.在我国,行政职务关系的变更,有(BCD)几种情况。1.关于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B.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1.简述行政法的法源。

B.罢免C.撤职D.免职(BCD)。A.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c.行政法律关系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答:行政法的法源分为:(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

5.以下可以成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是(ABCD)。B.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 B.权力依据是宪法和有关法律D.行政关系经行政法调整转为行政法律关系和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

A.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C.行政法律关系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C.行使的是国家行政权力12.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ABCD)。和单行条例;(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6)我国政府

B.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D.行政关系经行政法调整转为行政法律关系 D.是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 A.行政主体B.行政相对方签订、加人或承认的国际条约。

C.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D.广东省珠江电视台3.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基本级别5.以下主体可以接受行政授权成为被授权的组织的是c.行政法制监督主体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2.简述行政立法的程序。

6.关于行政立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包括(ABCD)。(BC)1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BD)。答:行政立法的程序大致包括:(1)起草;(2)征求意见;(3)A.主体是特定的行政机关A.省(自治区、直辖市)B.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官桥派出所B.合法性D.合理性审查;(4)通过;(5)签署;(6)发布与备案。

B.制定的法律规范性质为行政法规和规章B.市(自治州、直辖市的区)C.山西省吕梁市律师协会 14.关于行政主体与国家公务员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简述行政法的法源。

C.目的是为了实施和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 C.县D.乡(民族乡、镇)6.行政许可合法性原则在设定行政许可时,体现为(ABCD)。答: 行政法的法源分为:(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

7.关于行政合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4.根据我国《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下列属于行政处(ABCD)。A.国家行政管理活动通过公务员公务行为得以实现 和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

B.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 分的是(ABD)。A.设定行政许可时权限应合法B.公务员公务行为是以国家机关名义实施和单行条例;(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6)我国政府c.当事人双方必须意思表示一致A.警告B.记过D.降级、撤职 B.设定行政许可时应按照法定条件设定 c.公务员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国家行政机关签订、加人或承认的国际条约。

D.是双方行政行为5.关于行政相对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D)。C.设定行政许可时应按照法定范围设定承担2.简述行政相对方的权利。

1.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ABCD)。B.可以分为直接相对与间接相对方 D.设定行政许可时应按照法定程序设定 D.公务员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是职务上的委托关系答: 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包括:(1)提出申请的权利;(2)参

A.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D.相对方有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 7.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15.在我国,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有哪几种情况 ? 与行政管理的权利;(3)听证的权利;(4)了解情况的权主体B.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6.依据行政行为实施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的,每日按照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3%的罚款属于(ABC)。利;(5)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的权利。

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将行政行为分为(AC)。(BCD)。A.选任B.委任c.调任3.简述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区别

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D.行政法律关A.行政立法行为C行政执法行为 B.行政强制执行C.间接强制D.执行罚 16.关于行政相对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D)。答:(1)制裁的性质不同;(2)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3)惩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8.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8.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A.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罚的程度及适用的程序不同;(4)制裁的机关不同;(5)做

2.下列属于行政法特点的是(BCD)。的,每日按照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3%的罚款属于(ABCD)。B.可以分为直接相对方与间接相对方出处罚的形式不同。

B.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BCD)。A.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B.行政处罚的理由D.相对方有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1.简述行政法的作用。

C.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B.行政强制执行C.间接强制D.执行罚 C.行政处罚的依据D.依法享有的权利 17.行政行为的无效的原由包括(ABCD)。答:(1)保障行政权有效先使,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D.行政法规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 1.公民甲因驾驶机动车闯红灯将一位老人撞成轻微伤,1.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BD)A.行政行为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提高行政效率;(2)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进程,保

2.行政优先权包括(ABD)。被某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处以拘留七天的处罚,本案例中A.主体B.客体D.内容 B.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职权的行为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佥权益;(3)促进经济文化

A.先行处置权B.获得社会协助权D.推定有效权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AD)。2.以下属于行政法律事件的是(AD)c.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

4.下列哪些是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ABCD)A.公民甲D.某区公安分局 A.人的自然出生、死亡D.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D.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明建设。

A.适应需要原则B.精简原则2.关于行政主体与国家公务员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3.行政职权的特征包括(BCD)18.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2.简述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区别。

C.高效率原则D.依法设置原则(ABCD)。B.强制性C.不可处分性D.职权与职责统一性 的,每日按照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3%的罚款属于答:(1)二者不能简单等同;(2)在行政管理活动中,5.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体现在(BCD)。A.国家行政管理活动通过公务员公务行为得以实现 4.关于作为公民的公务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BCD)。行政机关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3)并非所有的行政机

B.性质不同C.产生的依据不同B.公务员公务行为是以国家机关名义实施 A.享受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B.行政强制执行c.间接强制D.执行罚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4)行政机关也不是在任何场合D.行为的后果不同 C.公务员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国家行政机关B.行为不具有强制性下都能成为行政主体。

6.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包括(ABCD)。承担6.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有(CD)

四、简答题: 3.简述可以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的种类。

A.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B.了解情况的权利D.公务员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是职务上的委托关系 C.暂扣营业执照D.罚款 1.简述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答:可以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1)国务院;

C.申请行政法上救济的权利D.提出申请的权利 3.关于对国家行政机关概念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7.行政责任承担的主体包括(ABC)答:(1)具有国家强制性;(2)具有较强执行色影;(3)按(2)国务院的组成部门;(3)国务院的直属机构;(4)

7.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ACD)。(ABCD)。A.行政机关B.公务员照一定层次和结构组织。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5)地主各级人民政府;

A.主体合法C.内容合法D.程序合法 A.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行政相对人 2.简述行政立法的主体类型。(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7)地方人民政

8.下列属于行为罚的是(ABC)B.权力依据是宪法和有关法律8.行政机关调查终结,负责人可以作出如下行政处罚决答:行政立法的主体包括 : 府的派出机关。

A.责令停产停业B.暂扣许可证C.吊销营业执照 C.行使的是国家行政权力定(ABCD)(1)国务院;(2)国务院各部门;(3)省、自治区、直

4、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1.以下法律规范中,属于行政法渊源的是(ABCD)。D.是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 A.确有应受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市的人民政府。答:(1)在行政法律关系及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

A.地方性法规B.行政法规与规章4.我国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包括(ABC)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3.简述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的区别。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由行政

C.宪法和法律D.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 A.行政监察机关B.国家审计机关 C.上级行政机关 B.违法行为轻微,依据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答:(1)性质不同;(2)目的不同;(3)原则不同。法律规范预先规定。(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4)

2.行政相对方的义务包括(ABD)。5.行政行为合法要件之中的内容合法的要求是(ABC)政处罚 1.简述被授权组织和被委托组织的区别。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A.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A.行为由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实依据C.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答:(1)性质不同;(2)产生依据不同;(3)行为后果(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行政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

B.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 B.行为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适用法律规范正确 D.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 不同; 有其特殊性。

D.遵循法定程序的义务 D.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的步骤与程序 11.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包括(ABC)2.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5、简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3.关于行政处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6.行政许可公开原则在实施行政许可时,体现为(ABCD)A.行政机关B.公务员C.法律法规受权的组织 答: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答: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包括:(1)行政行为的动

A.目的是制裁违法B.适用对象是相对方A.实施主体要公开B.实施条件公开12.在我国,专门行政监督是指(BD)。(1)双方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因应当符合法律目的;(2)有政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

C.适用主体是行政主体D.是具体行政行为 C.实施期限公开D.实施结果公开 B.行政监察D.审计监督(2)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基础之上,要有正当的动机;(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

4.作为公民的公务员,在法律地位上有哪些特点?7.行政机关调查终结,负责人可以作出如下行政处罚决13.通报批评属于(AB)。(3)具有不对等性; 情理。

(ACD)。定(ABCD)。A.行政处罚B.申诫罚(4)行政主体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6、简述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

A.享受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A.确有应受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14.关于行政合同和行政指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D)(5)引起争议的解决,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答:二者区别在于:(1)性质不同;(2)产生依据不同;(3)

C.其个人行为代表个人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A.行政指导是单方行为 B.行政合同具有法律强制力性。行为后果不同。

D.其个人行为为不具有强制性 B.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D.行政指导适用法律优先原则3.简述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28.简述行政法的法源。

5.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AB)。政处罚 15.行政许可的作用在(ABCD)。答:(1)公定力;(2)确定力;(3)拘束力;(4)执行答:行政法的法源分为:(1)宪法;(2)法律;(3)行政法

A.行政合法B.行政合理 C.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A.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力。规和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

7.行政立法的民主原则主要体现在(ABD)。D.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B.保璋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C.保护与发展民族经济3.简述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的区别。例和单行条例;(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6)我国

A.情报公开制度B.咨询制度D.听证制度D.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答:(1)性质不同;(2)目的不同;(3)原则不同。政府签订、加入或承认的国际条约。

29.简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17、什么是抽象行政行为:

36、什么是行政救济? 50、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的区别是什么?

4、试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概念、内容及其具体要求。答: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包括 :(1)行政行为的动答: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管理答:行政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答:提起的主体不同;提起的条件不同;有无期限限制答:(1)概念: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因应当符合法律目的;(2)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通常具有普遍性。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不同;审理的主体不同;审理的对象不同;程序的性质内容,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基础之上,要有正当的动机;(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

18、行政行为的内容有哪些? 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不同;审理的对象不同。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2)内容:行政合法性情理。答: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确认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51、开庭审理行政案件应当分为几个阶段? 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内容。(3)具体要

30.简述行政立法的程序法律事实和法律地位。

37、行政救济的特征是什么? 答:开庭前准备阶段;出庭情况审查阶段:法庭调查阶求:第一,任何行政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权才能够存答:行政立法的程序大致包括 :(1)起草;(2)征求意见;

19、确立行政立法程序的民主原则的意义何在? 答:以行政管理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以行政争议为基段;法庭辩论阶段;评议宣判阶段。在;第二,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3)审查;(4)通过;(5)签署;(6)发布与备案。答:能使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真正反映广大人民的础;最终目的是保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52、行政诉讼证据有哪些种类? 不得与法律相抵触;第三,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与委托

1、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有哪些? 意志;这种程序上的民主原则,能够有效地约束国家行

38、哪些情况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答: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答: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行政法规和政机关的权力。答: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

2、试述对行政处罚设定权限划分的界定。

地方行政规章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20行政立法的程序是什么? 定的;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53在行政诉讼中,被告不履行举证责任的法律后果是什答:(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可以设定任何种

2.行政法的作用是什么? 答:起草;征求意见;审查;通过;签署;发布理的: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服的。么? 类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来设答: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使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与备案。

39、行政复议的原则是什么? 答:对行政诉讼原告起诉是否超过起诉期限有争议的,定。(2)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可以依法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高行政效率;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政治进程,保障

22、行政许可有哪些作用? 答: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便民如果被告举不出证据,应当以原告提供的证据为根据;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已经设定行政处罚的,行政法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文化建设,答:A行政许可是国家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行原则 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来规定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有助于从直接命令式的行政手段40、行政赔偿的特征是什么? 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被告不能或行政处罚。(3)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

2.什么是行政法基本原则? 过渡到间接许可的法律手段;B行政许可有利于维护社会答:行政赔偿实质上是一种国家赔偿;行政赔偿的起因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答: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规范之经济秩序,保障广大消费者及民众的权益;C行政许可有是行政侵权行为;行政赔偿的义务主体只能是侵权行政有证据、依据,人民法院判决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的,地方性法规不得超越法中的,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D行机关;行政赔偿范围以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侵权损害为

54、法院不能采用的证据有哪些? 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来规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内容? 政许可有利于控制进出口贸易,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E限;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行政赔偿的法律答: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定行政处罚。(4)国务院各部门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答: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许可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责任主体是行政主体。集的证据;被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其他证据;未法规关于行政处罚规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内作出具体

4.行政主体的特征是什么? 环境的和谐、健康、协调发展。

41、国家机关行使追偿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经法庭质证的证据;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答: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

23、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赔偿义务机关已经向受损失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社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定数额的罚款的行政处罚。(5)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在法织;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是能够独立答:合法性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会组织支付了赔偿金、返还了财产或恢复了原状; 被告在二审过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审过程中没有提交的律、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关于行政处罚规定的行为、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行政许可一般不得转让原则;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对加害行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变更一审裁判的依据。种类和幅度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或

5.行政职权的特征是什么? 监督原则。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

55、行政诉讼法律冲突适用的规则有哪些内容? 地方性法规的,可以设定警告或一定数额的罚款的行政答:强制性;不可处分性;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

24、行政强制预防、行政强制制止和行政强制执行的区

42、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答:特别冲突适用规则;不同等级冲突的适用规则;同处罚。(6)除上述规定外,其他任何规范性文件不得设

6.国家行政机关有哪些特征? 别是什么? 答: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级冲突适用规则;新旧法冲突适用规则;人际冲突适用定任何形式的行政处罚。

答: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是具有较强的执答:实施的条件不同;实施的时间和目的不同;实施的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规则;区际冲突适用规则。3、2009年1月,Y省人民政府颁布的《Y省计算机信息行色彩的组织;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机关不同;实施的程序不同 组织;被告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及法律、56、第一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所作出的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不得公开他人信息资料,7.行政机关组织法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5、什么是即时强制? 法规授权的组织;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法判决有哪些种类? 不得攻击他人系统,网吧实行实名登记⋯⋯”并且详细规答:法律依据;隶属关系;职责权限;任职期限;机构答:即时强制是指因情况紧急,为了达到预期的行政目规规定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范围内的行政争议,以及答:一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作出五定了有关罚则。有人认为该条例有关内容违法。

设置;人员编制。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种类型的判决,即维持原判;撤销判决;限期履行判问题:该条例属于何种类别的行政行为?按照我国有关法

7.行政职务关系变更的情况有哪些? 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定期限之内;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行政复议的,已决;变更判决;确认判决 律规定,如何实现对其监督?

答:罢免、撤职、辞去领导职务、免职、降职、转职、26、行政合同履行的原则是什么? 经经过行政复议;自行选择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已作

57、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 该条例属于抽象行政行为里的行政立法。按照我国有调职、升职。答:实际履行原则;自己履行原则;全面适当履行原则; 出复议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复议决定 答:适用行政诉讼法原则; 同等原则;对等原则; 适用关法律规定,对行政立法的监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8.行政职务关系产生的主要程序是什么?

27、变更和解除行政合同的法律后果会怎样?

43、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是什么? 有关国际条约原则;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面:(1)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2)上级行政机关对答:选任、、委任、调任、聘任。答:原合同不再履行,双方当事人按变更后的权利义务答:选择复议原则;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具 下级行政机关行政立法的监督;(3)人民法院对行政立法

9.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是什么? 关系履行;因行政主体单方面原因变更和解除合同的,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不适用调解原则;

五、论述题: 的监督。

答:被授权的组织在行政法上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的法应对相对方进行补偿。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1.试述行政责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1、试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涵义:两原则概念及基本要律地位;行政诉讼法也规定,被授权组织所为行政行为

28、行政指导的特征是什么?

44、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行政案件有哪些? 答:(1)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求)

被提起诉讼时,由被授权的组织作被告应诉。答:是非权力行政活动;是一种事实行为;是行政机关答: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而依法应当答: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在行使其行政职权过程中发生

10.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是什么? 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属于单方行为;是一种适用较大幅行为;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活动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答:性质不同;产生的依据不同;行为的后果不同 度的弹性的管理领域;适用法律优先原则;是一种外部

45、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案件有哪些?(2)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规范的总称。

11.行政相对方的权利是什么? 行为。答:行政处罚案件;行政强制措施案件;侵犯法律规定第一: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行政法治原则,包括行答:提成申请的权利;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听政的权

29、行政指导与行政领导的区别是什么? 的经营自主权案件;行政许可案件;不履行法定职责案第二: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不当。政合法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

利;了解情况的权利: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权利 答:主体不同;客体不同;内容不同;效力不同。件;抚恤金案件;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其他侵犯第三: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

12.行政相对方的义务是什么? 30、罚款与罚金的区别是什么? 人身权、财产权案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起诉的其他第四:必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答: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答:性质不同;处罚依据不同:适用主体不同;适用行政案件。1.试述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律相抵触。

务;遵循法定程序要求的义务。的对象不同

46、行政诉讼法对管辖权的规定,考虑了哪些因素? 答: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1.行政指导是单方行行政合法性原则具体要求:

15、行政法制监督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31、行政处罚执行的原则有哪些内容? 答:法院内部的合理分工;便于法院及时便利地办公案为,行政合同是双方行为;2.行政指导是事实行为,行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答: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答:当事人自觉履行原则;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件;有利于法院公正地审理案件;根据不同情况,便于政合同是法律行为;3.行政指导不具有法律强制力,行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原则:决定罚款与收缴罚款相原告或者被告参加诉讼,一般情况下采取“原告就被告”政合同具有法律强制力。得与法律相抵触。

系以外的公民、组织;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分离原则。的原则,但在特殊情况下作了便于原告参加诉讼的规定。2.试述行政法的特点。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是监督行政主体是

32、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相同点式什么?

47、管辖权的转移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1)没有完整、统一法典;(2)表现形式多样;(3)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监督国家公务县及被授权组织答:监督的对象相同;监督的目的相同;监督的内容相答:必须是人民法院已受理的案件;移交的人民法院对行政法规范数量多、内容广泛;(4)行政法规范具有明行政合法性原则这三方面的具体内容要求行政主体中的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同。案件有管辖权;移交的人民法院与接受移交的人民法院显易变性;(5)程序性规范与实体性规范共存。应严格依法办事,行政管理活动应有法可依,严格按照

16、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33、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是具有直接关系的上下级关系。1.试述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法律规范进行。

答: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方式有法律监督、工作答:报告工作;执法监督检查;审查批准;备案;行

48、行政诉讼的被告有哪些特征? 答: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重要活动之一,其基本原则主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监督、人事监督;国家司机关的监督,即审判机关和检政复议;惩戒。答:被告只能是行使管理权、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法性原则,包括行政许它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察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右以成为行政法

34、行政违法有什么特征? 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可的设定与实施均要合法;(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救这种应符合法制监督主体的行政机关主要包括:行政监察机关、审计答: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人员的违法;必须是行政被原告指控侵害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应诉,并受人(3)便民原则;(4)救济原则;(5)信赖保护原则;(6)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行民法院裁判拘束。行政许可一般不得转让原则;(7)监督原则。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的监督,公民、组织作为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行政法制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人员的行政违法行为在主观上有过

49、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特征是什么? 31.试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监督主体必须和国家机关的行政法制监督相结合才能真错。答: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相对于原答:(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正发挥法律效力。

35、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告、被告而言,是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由行政的动机

21、行政许可的特征是什么? 答: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诉讼期间参加诉讼;申法律规范预先规定。(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4)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答: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许可的内容是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政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国家一般禁止的活动;行政许可时行政赋予行政相对方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承担(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行政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

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行政责任必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有其特殊性。

一种外部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时一种要式行政行为

2.试论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4、论述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与差异。

9、论行政处罚的原则

11、论述追偿制度与赔偿制度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

答: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答:二者都是行政法律救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答:

一、处罚法定原则。处罚法定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答:追偿,是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以后,案情:李某到山林中捉野兔,被某县林业局所设立的护林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一旦成立即具有公点主要表现为:一,客体相同;二,提起主体相同;三,则在行政处罚行为中的集中的体现,指行政处罚必须依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受委托组织和人防火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截住,工作人员发现其无证入山,定力、确定力、枸束力、和执行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行适用的实体法相同。法进行。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处罚依据是法定的;员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对其罚款 10元。李某不服,欲申请行政复议。政行为具有了实质上的合法性。只有当行政行为具备合差异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一,性质不同;二,主持2。实施处罚的主体是法定的;3。实施处罚的职权是法追偿制度与国家赔偿制度是直接有关的,追偿制度问题:1.本案中的行政主体是(B)。

法要件后,才能是合法的,从而获得肯定性评价。一般机关不同;三,受案范围不同;

四、适用程序不同。定的。本身并不是与国家赔偿制度同时发展的,而是国家赔偿A.县政府B.县林业局C.护林防火站D.李某 来说,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主要包括:

7、试论行政立法的原则

二、处罚公正、公开原则。在行政处罚中,公平原制度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体现。2.本案中的行政相对方是(D)。

一是主体合法。所谓主体合法是指作为行政行为的答: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则行为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裁判,公平地处罚违法的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A.县政府B.县林业局C.护林防火站D.李某 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名义作出行政行基本原则,一是民主原则,二是效率原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做到同样的违法行为受到同样过失的人员或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3.本案中的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BD)。为,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规

(一)民主原则的处罚,不同的违法行为,不应受到同等的处罚。同时,费用,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A.县政府B.县林业局C.护林防火站D.李某 定,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民主原则在造型立法程序中起作用的最重要的体现必须以公正而无偏私的程序达到公正的结果。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本案中护林防火检查站属于派出机关吗? 它行使的组织。由于行政行为通常是由行政主体的具体工作人是公民的参与制度。其基本内容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立

三、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

12、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行政职权的性质是什么 ?

员实施的,因此这些工作人员应具备法定条件,才能保法时,应尽可能地听取和尊重行政相对方的意见。主要实施的行政处罚,必须与受罚人的违法行为的事实、性答: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答:护林防火检查站不属于派出机关,它行使的行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有效性。另外,主体合法除了要求行通过下列制度实现:质、情节太社会适程度相适应。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政职权的性质是行政处罚权。

为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以外,还要求其行为必须在权限1。情报公开制度。与行政立法有关的情报、资料以

四、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行政主体在行政处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

范围内。若行政主体的行为超出其权限范围,则其行为及对行政立法计划的解释说明等,凡是不属于法律规定罚的适用过程中,对违法者要始终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是基于实际行政活动的需案情:关某系运煤司机,一日运煤经过309国道某省地区不合法。为国家机密的情况,公民均有权向行政机关了解。合的原则,从而达到特殊预防和教育的目的,收到较好要而存在的。任何法律都是有限度的,尤其是规范行政路段设立的交通检查站时,交通站执勤人员宋某向关某

二是内容合法。内容合法要求:(1)行为有确凿的2.咨询制度。它是指公民就有关自己权益的问题请的社会效果。活动的法律。主要表现在:⑴ 法律不可能规范全部行政走过来,递给了关某一张处罚决定书,并对关某说:“交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实依据。(2)行为有明确的依据,求行政机关给予说明和答复的制度。

五、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原则。这一活动;⑵ 法律对行政活动的规范,应留出一定的余地,20块钱,再走。”关某接过处罚书,见上面印着的全部内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3)3.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立法时听取公众原则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以便使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果法律对行容是:根据有关规定,罚款20元,决定书印着某省某地行为必须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意见的制度。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违政活动规定得面面俱到,毫无裁量余地,则最终可能导区交通大队的印章,关某问宋某:“为什么罚我?” 宋某

三是程序合法。程序是实施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二)效率原则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提以行政致行政机关束手无策。说:“你超载,”关某辩称!“我只拉半车媒,怎么就超载?”时限方式 等。行为的程序是否合法影响着行政行为实在行政立法过程中,在保障行政相对人基本人权和公处罚代替刑事处罚。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规范明示或默宋某不耐烦地说:“让你交你就交,啰嗦什么?”关某说:体的合法性。程序合法要求:(1)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平行政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制定出高质量

六、救济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主示的范围内,基于行政目的,在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决定“不说清楚,我就不交,”宋某又递过一张处罚决定书,序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如行政行为公开、公正、的法律规范。效率原则一般是通过学习如下 制度加以实体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作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并说:“就你这态度,再交20元。”

效率等原则以及为确保上述原则的实施而确立的情报公现的。起诉讼。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共同构成行政法问题:本案中,宋某的行为处罚行为哪些地方违反了《行开制度、调查制度、职能分离制度、回避制度、辩论制1.时效制度。这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期限内不作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行政赔偿要求。治的原则。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度、听证制度、案卷制度、时效制度等。(2)行政行为为,等法定期限届满后即产生相应的不利的法律后果;

5、论述行政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合法性原则适用答:(1)宋某没有出示执法证件,表明执法者身份。应当符合法定的步骤和顺序。如行政处罚的先调查后取行政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届满后就丧失权利或者承担相应答:一,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于一切领域,而合理性原则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领域。(2)宋某没有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证裁决的顺序不得颠倒,否则即构成违法。的法律后果。指行政权力的设立、适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⑴ 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理由和根据。

3.论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2.代理制度。这是指在听证、协商等程序中,行政不能与法律相抵触。法律目的;⑵ 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3)实施处罚时没有听取当事人的讲述和申辩。答:行政责任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机关或行政相对人不能履行义务、行使权利时,依法由二,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有正当的动机;⑶ 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4)实施处罚没有告知当事人申请复议和诉讼的权利。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责任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他人代替的制度。面内容。

13、公务员的双重身份。答: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5)没有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否定性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1)行政民主原则和效率原则是 是立法程序中所应遵循的两三,行政合法性原则应包括三方面:(1)任何行政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6)实施“态度法”,滥用自由载量权。

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2)行政条基本原则,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首先,效率的提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2)任何行政职权的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任何一个公务员,不论其职位(7)收取罚款却没有向当事人出具省级财政部门统一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3)行政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民主机制的作用。现代程序的基本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高低、职务大小,首先是一个公民。公民是每个公务员印制的罚款收据。

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而特征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个人参加决定过程,民挥各自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仅应遵循实体法规范,而且应遵循的基本身分。因为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具有中华

且行政责任的内容和承担方式必须依法确定。(4)承担的角色作用。程序法规范,两者不能偏废。(3)任何行政职权和委托及人民共和国国籍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基本前提。作为公案情:2007年3月,深圳市民樵某向深圳市公安局车辆管行政责任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8、试论行政强制执行的原则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民的公务员在法律地位上有下列特点:⑴ 他享受宪法和理所申请办理驾驶执照被拒。被拒原因是樵某没有提交

作为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之一的行政主体承担行政答: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机关在一定条件下采取的比较四,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违法责任方面的要求主法律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同时履行宪法和法律要求公驾校培训记录,车辆管理所的依据是 2006年,广东省公责任的方式主要有:(1)通报批评、即由有权机关在一严厉的行政措施,关系到行政相对方切身的权利义务,要体现在对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必须予民履行的各种义务;⑵ 他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个人行安厅、交通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驾驶定范围采取的一种书面形式的批评措施。(2)赔礼道歉,因此,必须遵循特别的原则才能进行。以追究,尤其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更为,但不能以国家名义从事公务行为,否则就是另外一人培训、考试工作的通知.(粤公、通字【2006】376号),承认错误。即由承担行政责任行政主体本身向相对方采

(一)强制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应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种身分了;⑶ 他的个人行为只代表他个人,不具有强制该文件规定“自 2006年11月 15日起,除部队驾驶证或取的一种事后悔过措施。(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即强制执行和说服教育,都是实现和保证国家行政管理10.试论行政复议的原则性,而且行为效果归属于他自己。者境外驾驶证换领机动车驾驶证外,其他初次申请驾驶由承担行政责任行政主体或其他有权机关在一定范围采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答:行政复议的原则是指贯穿行政复议全过程、对行政公务员首先是公民,因而享有自然人的法律地位。但它证或者增加准驾车型的,必须持驾校出具的《驾驶培训取一定的方式对相对方采取的一种事后补救措施。(4)只有贯彻强制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保证行政权的复议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具体包括:又不同于一般的公民。因为他担任了行政公职,进入公记录》方可预约考试。”同年5月,樵某向深圳市南山区返还权益,恢复原状。针对违法和不当的剥夺权益、侵实现,维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1. 合法原则。在行政复议活动中遵循合法原由,就务员的行列。当其处于公务员法律地位时,便显示出以法院提起行政诉讼。11月,深圳市南山区法院作出判决:“害财产的行为采取的恢复措施。(5)停止违法行为。(6)

(二)依法强制执行的原则是要求参加行政复议的主体双方合法、复议机关合法,下几个特点:⑴ 公务员有资格作为国家的代表,以公务被告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作出撤销违法决定。(7)撤销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8)履依法强制执行原则是行政强制执行中贯彻始终的最基复议程序合法。复议机关处理复议案件必须以事实为依机关的名义从事公务行为;⑵ 公务员享有行政职权,享的不受理原告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违行职务。即针对行政主体不作为行为而采取的继续履行本的原则。据,以法律顾问为准绳。有行政优益权,同是需要承担行政职责;⑶ 公务员的公法。”

职责一种方式。(9)纠正不当。对不当的行政行为及时1。行政强制执行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而且必须要由有2. 公正原则。复议机关解决行政争议,应当将作为务行为具有强制性,公务行为所引起的效果,由所属公相关法律依据:

纠正。(10)行政赔偿。由于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和行政权机关予以执行。被申请人的行政机关与作为申请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务机关承受;⑷ 所属公务机关对公务员个人过错负连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 不当给相对方造成损害的要给予经济上的赔偿。2.行政强制执行的措施必须合法,即有执行权的机关只组织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责任。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行政主体的执行公务的人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能采取法律明确规定的具体的执行措施。3. 公开原则。在行政复议活动中,公开原则不仅体 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1)通报批评(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3)退赔,恢3。行政强制执行必须依据法定的程序。现为行政复议决定公开,还要求行政复议的过程公开,的驾驶许可条件E经考试合格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复原状(4)停止违法行为(5)采取经济制裁措施(6)4. 行政强制执行必须有事后的补救措施,对违法的强制允许当事人参与。部门发给相应类别的机动车驾驶证。

赔偿损失(7)行政处分(8)罢免 执行应有救济手段。4. 及时原则。要设计行政复议程序时不仅要考虑行 问题:(1)本案中,所涉及到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谁?

6、论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和构成要素。

(三)强制执行适当的原则政效率,在处理行政复议案件时出要考虑行政效率,要 答:深圳市车辆管理所及樵某。

答: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这项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采取行政强制执行措施时应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2)粤公、通字[2006]376号性质属于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做到客观、适度、符合理性。5. 便民原则。行政复议是公民权利的一项救济措施,还是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有: 1.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要合理。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是否便民,是否能够节省时间、精力 答:属于抽象行政行为。因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一,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2.行政强制执行的手段要得当,其程度应从轻到重。和费用。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包政主体。

(四)目的实现原则括行政主体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也包括行

二、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是明确的一旦目的达到,即相对政主体制定行政措施、发布行政命令、通知、通告、决范预先规定。当事人不能自由选择,也不能随意放弃。方抗旱地完全地履行了义务,强制措施即应停止。议、决定的行为等。抽象行政行为通常具有普遍性。

三、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双方当事人地位

不平等;行政主体可以单方面设立或变更行政法律关系。

四、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统一性。

五、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

其特殊性。行政争议实行行政主体先行裁决制度;司法

程序也不同于解决民事争议、刑事案件的司法程序。

案情:1998年2月,李某当选某县某镇闵楼村民委员会主案情:卞某生于1993年5月,自幼父母高异,跟随父亲任。3个月后,李某被镇党委、镇政府免去职务。李某不一起生活。其父性于工作,放松了对他的管教和关心。服,诉至法院。2008年7月,卞某离家出走,流浪街头,结识刑满释放

相关法律: 人员马某。同年10月17日,在马某教唆胁迫下,卞某《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去公共汽车上扒窃乘客钱包。正当卞某偷窃一乘客钱包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准备逃跑时,被人抓并扭送到公安机关,卞某坦白交待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了行窃的事实,并协助公安机关将马某抓获,公安机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拟对卞某进行行政处罚。

第四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问题:讨论本案中卞某有哪些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情节?体现了行政处罚的什么原则?

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答:(1)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本案当事人

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卞某具有下列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

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①卞某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卞某出生于1993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年5月,至行政机关对他处以行政处罚的2008年10月问题:1.本案中,引发争议的行政行为是(C)。时,卞某才15周岁,符合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规定。

A.合法合理B.滥用职权C.越权D.不作为②卞某是受他人胁迫才有违法行为的,因此也应从

2.本案中,引发争议的行政行为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轻或者减轻对他的行政处罚。

(AC)。③卞某有立功表现,卞某协助公安机关将违法人员

A.镇政府B.镇党委C.李某D.闵楼村村委会 马某抓获,配合了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的活动,也是

3.本案中,阂楼村村委会是不是行政主体?(B)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况之一。A.是B.不是(2)考虑违法行为人违法不同情节给予具体裁量,C.根据题意,难以确定D.以上说法都不对 进行从轻或减轻处罚,体现了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4.本案中,镇政府行为是否合法有效?为什么? 原则。

答:镇政府行为是不合法的,无效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的规定,镇政案情:某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王某在一次宴请自己老战府并不当然享有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权力,只是对村友的酒席上与酒店老板李某发生争执。王某一气之下,委会成员的选举活动具有指导、支持与帮助作用。本案将酒店内的一台高级进口彩电砸坏,并扬言要吊销李某中镇政府直接免去李某村委会主任的职务,超越了法律的营业执照。李某在多次向王某索赔无效的情况下,以赋予自己的行政职权,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因而是违法王某为县公安局干部为由,要求公安局予以赔偿。的。行政合法性原则认为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镇问题:(1)王某在本案中的行为所涉及到的身份是个人身政府行为因为越权而归于无效。份还是公务身份?

(2)县公安局应该不应该赔偿李某损失?为什么?案情:2008年9月,B省罗河市燕城区裴庄镇要求收割玉(3)李某应当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米的农户先办理“砍伐证”、“准运证”。裴政仁2008]37参考答案

号文《裴庄镇关于加强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知》(1)是个人身份。

明确规定,“严禁焚烧秸秆,实施秸秆还田。秋作物秸(2)①县公安局不应当赔偿李某损失。

秆禁烧率必须达到10000".“谁砍罚谁,谁烧罚谁”、“农②因为张某行为是和执行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公户承包地砍伐或焚烧秸秆1亩以下的对该农户罚款300务员以个人身份进行的个人有为,其后果由其自己承担。元,超过1亩的每亩罚款500元。”文件的颁布日期是(3)李某应当向法院直接起诉张某,请求法院判决其2008年9月3日。文件说,对确因养殖、青贮等需要,培偿损失。

农户要求砍伐的应先报镇“三秋”秸秆禁烧指挥部同意,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经批准方可砍伐,“否则按违反案情:2005年8月,张某当选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3秸秆禁烧规定,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农民李某因未经个月后,其被所在镇党委、镇政府免去职务。张某不服,批准砍伐玉米秸秆回家喂猪被镇政府罚款三百元。诉至法院。

问题:(1)《裴庄镇关于加强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相关法律:

知》属于抽象行政行为还是具体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裴 庄 镇关于加强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知》是否合法?为什么? 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

(3)镇政府对李某的处罚是否合法?为什么? 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李某不服镇政府处罚决定,如何寻求行政法上的第四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救济? 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答:(1)属于抽象行政行为;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2)不合法,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

(3)不合法,处罚依据违法;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

(4)或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申请行政诉讼。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问题:(1)你认为对本案中涉及到行政行为是否属越权?

(2)本案中,引发争议的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是谁?

(3)本案中,某村村民委员会是不是行政主体?

(4)本案中,镇政府行为是否合法有效 ?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是越权;

(2)是镇政府;

(3)村委会不是行政主体;

(4)镇政府行为是违法的,无效的。

篇3: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

国家海洋局于2011年起陆续推出了行业标准《海洋行政执法档案业务规范》 (HY/T139-2011) , 《海洋管理机关档案业务规范》 (HY/T 057-2011) , 出台了《海洋行政执法档案管理规定》, 这些规定的出台都对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业务资料的档案,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上述规定没有针对行政执法诸多业务工作产生的各类资料如何分门别类统一归档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规范, 面对北海区行政执法覆盖面广 (涵盖北海区三省一市) , 工作涉及领域多、内容繁杂等现象, 如执法领域涉及海域、海岛和海洋环保等多个领域;内容包括各类专项、各类定期执法检查、溢油应急、举报、海砂采挖及海洋自然保护区等诸多执法业务工作;同时各支队由于属地不同, 执法内容也有差异, 管理方式也有差别;在执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价值的行政执法资料不能系统、规范、完整和统一的进行归档。因此规范、管理好海洋行政执法业务资料势在必行, 亟须制定统一规范的海洋行政执法业务档案管理规范和规定。

本研究通过总结多年来中国海监北海总队海洋行政执法业务实际工作的经验, 探讨分析海洋行政执法信息资料综合业务档案分类归档框架和具体归档信息内容, 力争将各类行政执法业务工作从宏观到各个环节产生的不同信息, 包括纸质文档、电子文档、照片及声像资料等工作信息都归入档案中, 建立从产出到存储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 实现海洋行政执法档案归档的系统性、规范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1 海洋行政执法业务档案归档框架研究

海洋行政执法业务工作包括各类行政执法检查、巡查、专项行动及违法案件的查处等工作。涉嫌违法案件形成的案卷按照办案流程来进行归档, 其中主要包括立案审批表、调查终结报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陈述申辩笔录、告知书、处罚决定书等;而各类行政执法检查、巡查和专项行动一般都会产生方案、报告、记录、总结、照片及声像资料等。鉴于以上2类工作内容特点, 将海洋行政执法业务档案归档分为执法检查类及处罚案卷类两大类, 就此分成一级归档分类目录。

1.1 执法检查类

首先按照检查目标的属性及执法行动检查的重点进行分类。海域、海洋环境、海岛是海洋行政执法的三大领域, 可各自形成档案;自然保护区和海砂采挖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可能涉及海域、海洋环境和海岛多个领域, 且该2项执法工作属于重点专项工作, 所以将该2个主题与海域、海洋环境、海岛三大领域并列;单独定期、不定期、统计、日志、举报等执法检查的相关信息均涉及海域、海洋环境、海岛多个领域, 属于综合的执法检查信息, 列为综合类, 把执法检查类分成6类, 形成二级归档分类目录:即海域使用、海洋环保、海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海砂及综合类。其次, 将每一领域按照专题信息及专项执法行动等相关业务工作信息进行再分类, 分成三级归档分类目录:海域类档案分成区域建设用海 (一区一档) 、围填海 (一项目一档) 、海盾专项执法行动、区域建设用海专项执法行动、海底电缆管道铺设专项执法和其他6类;海洋环境保护档案分成渤海石油勘探开发定巡执法、碧海专项执法行动、溢油应急执法、北戴河专项执法、海洋倾废执法及专项执法和其他6类;海岛档案分成一岛一档、海岛定巡执法检查、护岛行动专项执法和其他4类;综合类档案分成单独定期执法检查、单独不定期执法检查、日志、举报、统计和其他6类;自然保护区和海砂采挖不再细分。通过以上6类、22个子分类, 将海洋行政执法所有有关的行动和业务工作都囊括其中, 便于整理。

1.2 处罚案卷类档案

首先按照案件归属分为海域使用、海洋环境保护、海岛案件, 形成二级归档分类框架。其次, 按照重大案件和一般案件进一步细分, 其中海洋环保案件又分为碧海和一般环保案件, 海域又分为海盾和一般海域案件, 海岛又分为护岛和一般海岛案 (图1) 。

2 执法检查类档案具体归档信息研究

2.1 归档信息范围总则

各类海洋行政执法工作中涉及以下的内容均应收集到相应的分类档案中, 主要包括:上级下达的有关行政执法文件、任务书、通知书, 本单位产生的有关行政执法文件;在行政执法工作过程中产生的 (包括文件、批复、工作方案、计划、检查记录、案件、日志、日报告、月报告、航次报告、应急报告、通报、专报、快报、通知、报告、报道、总结汇报、要求填写的所有信息表格、照片资料、声像资料) 所有与执法工作有关的一系列的文件、资料等;相关法律文书;获取的证据性文件等;执法机构的确认、裁决、给付、奖励等结论性文件;行政执法工作中, 案件或违法查处情况统计、说明 (包括案件或违法数量及每个案件的案由、时间、承办人和查处结果等) ;举报有关的信息及材料等;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会议相关材料[包括请示、批复、通知、名单、议程、讨论通过的文件、决议、纪要、会议记录、会议的照片、录音 (像) 资料等];其他信息[1]。

2.1.1 海域使用

(1) 区域建设用海 (一区一档) 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方案, 海洋局下发的同意该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意见, 区域用海规划示意图, 区域用海平面设计图, 区域建设用海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的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国家海洋局对区域建设用海的批复文件;区域建设用海内单体项目列表 (包括单体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名称、确权填海面积、施工通知书、取得海域使用权证书的批准时间等) ;按有关检查文件和通知要求填写配套检查表格;违规案件列表说明 (包括立案时间、执法单位、处罚金额、案件名称、结案时间) , 本单位查处的案件,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 围填海 (一项目一档) 需要包含如下内容:项目用海申请, 项目立项的申请及批复,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项目用海的预审意见, 项目用海的批复, 海域使用金缴纳通知书, 海域使用权证书;按有关检查文件和通知要求填写的配套检查表格;执法检查中, 违法案件立案项目, 其有关案件详情可指向案卷档号, 移交案备注, 对其他海监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3) 海盾专项执法行动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当年海盾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海盾行动查处违法案件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海盾执法专报、总结、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4) 区域建设用海专项执法行动需要包含如下内容:上级下达的专项执法文件, 行动计划, 卫星遥感图, 相关检查情况列表 (包括项目名称、检查时间、是否违规填海、超出面积, 产生的案件指向案卷档号并做简要说明, 由其他执法机构查出的案件将其进展情况及结果加以简要说明) ;当年《北海区区域建设用海专项执法行动方案》;按有关检查文件和通知要求填写的配套检查表格;执法声像资料;区域建设用海执法专报、总结、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5) 海底电缆管道铺设专项执法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当年项目用海相关批复文件, 项目用海电缆或管道铺设设计平面图, 海底电缆管道路由调查批复文件及铺设施工批复文件, 路由调查报告,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海域使用权证书;执法任务书、行动计划;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执法专报、总结、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1.2 海洋环境保护

(1) 渤海石油勘探开发定巡执法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渤海油田开发分布图, 渤海油田开发公司总目录, 当年海上油田开发相关的审批文件 (包括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项目用海海域使用权证书, 海上溢油应急计划, 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与竣工验收的批复等) ;按有关检查文件和通知要求填写的配套检查和登记表格、海洋执法监察任务书、定期巡航执法日报、应急快报、定巡执法监察专报及船舶报;渤海定巡执法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 碧海专项执法行动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当年碧海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碧海执法专报、总结、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3) 溢油应急执法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执法任务书, 检查通知书, 现场笔录, 调查询问笔录, 溢油应急响应执行程序的通知;溢油应急日报, 溢油应急执法专报, 溢油应急总结报告;应急执法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4) 北戴河专项执法需要包含如下内容:该年度实施方案, 执法专报, 执法总结专报;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5) 海洋倾废执法及专项执法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本执法机构管辖海区倾倒区及临时倾倒区总目录 (包括倾倒区及临时倾倒区名称、倾倒区面积、倾倒区内项目名称、坐标、项目倾倒总量、项目倾倒时限) ;执法任务书, 执法检查通知书, 现场笔录, 倾废船登检记录, 倾倒许可证复印件, 有效期内海洋倾废许可信息统计表 (包括许可证编号、项目申请单位、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批准倾倒量、载运工具、倾倒区名称、有效期时间、签证日期) ;按有关检查文件和通知要求填写的配套检查表格;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执法专报、总结、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2 海岛

(1) 一岛一档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本执法机构辖区海岛统计总目录, 单位和个人开发利用海岛有关的申请材料, 相关批复文件, 海岛使用金证明 (免交备注) , 海岛使用权证书, 《海岛执法基础信息表》。

(2) 海岛定巡执法检查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执法任务书, 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 , 按有关检查文件和通知要求填写的配套检查表格;定巡执法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执法专报、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3) 护岛行动专项执法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当年护岛执法行动实施方案;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执法专报、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3 海洋自然保护区

海洋自然保护区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本执法机构管辖海区自然保护区的总目录 (包括保护区名称、保护区面积、保护区对象) ;执法任务书, 行动计划;自然保护区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执法专报、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4 海砂

海砂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本执法机构管辖海区海砂矿区开采数量, 单位或个人海砂开采海域使用申请及批复,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海域使用权证书, 海砂开采许可证;执法任务书、行动计划, 有效期内海砂开采许可证统计表;海砂执法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执法专报、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5 综合

(1) 单独定期执法检查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当年单独专项执法检查年度及每次工作计划;定期执法检查专报;单独定期执法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 单独不定期执法检查需要包含如下内容:不定期执法监察专报;单独不定期执法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3) 日志需要包含如下内容:依据关于印发《北海总队海洋行政执法检查日志制度》 (海监北法字[2010]11号) 的通知要求, 将执法检查工作中产生的原始信息记录于日志中。

(4) 举报 (一举报一档) 需要包含如下内容:举报材料 (包括来访记录、信函、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举报内容) , 《举报受理记录表》;移交的相关材料及《举报移送单》;通知书、照片、上级下发的相关文件;《海洋违法行为举报处理情况记录表》;《海洋违法行为举报现场核实报告》;《海洋违法行为举报处理情况报告》;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年度举报处理工作报告;执法声像资料;执法专报、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5) 统计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按照《海洋行政执法统计报表制度》填写相应表格:包括《海洋行政执法情况统计表》和《行政处罚动态明细一览表》,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填写的其他统计表一并归档。

3 处罚案卷类档案具体归档信息研究

在案卷的归档中首先设置辖区年内处罚案件列表 (包括案件名称、被处罚单位名称、处罚时间、处罚金额、并简要说明, 按海域案、海洋环境案、海岛案排序并进一步细分) ;其次一个案件建立一档, 处罚案件办案流程图及归档内容见图2。

处罚案件办案流程图描述了违法案件查处流程 (包括一般程序案件、简易程序和听证程序) , 同时将每个办案流程产生的归档内容进行了列举。具体处罚案件档案的归档内容及要求在《海洋行政执法档案业务规范》 (HY/T 139-2011) [2]中有详细的规定, 本研究不再详细阐述。

由于北海区行政执法覆盖面广, 内容繁多, 属地不同, 部门不同, 产生的资料难免有所区别, 产生的信息资料也会有所差异;并且随着海洋行政执法业务工作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信会产生更多新的执法领域或新的执法专项, 在归档时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将新产生的有保留价值的海洋行政执法信息和资料按照相应的归档办法归入档案中, 不断完善海洋行政执法档案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HY/T 057-2011海洋管理机关档案业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篇4: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

关键词:明显不当;行政裁量;审查标准;行政诉讼

中图分类号:D9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77-03

2014年行政诉讼法修改,在《行政诉讼法》第70条中增加了一款“行政行为明显不当”,这看似有利于法院审判行政案件,可是行政行为“明显不当”不是确定的法律概念,其解释应用的弹性也非常大,这就导致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进退两难的境地。立法机关本意是让司法机关依据这一条扩展司法审查权的范围,敦促行政机关守法的同时合理行政,进一步促进行政纠纷的化解。但由于“行政行为明显不当”概念模糊,在适用过程中此概念无法通过司法三段论来判断事实,且缺乏具体的审查标准,因此有必要加以研究。

一、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理解

在我国的法律制定上,“明显不当”的首次出现是于1999年实施的《行政复议法》。该法第28条第1款第(3)项第5目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复议机关可以“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自《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我国学界对该法中“明显不当”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明显不当”指的是行政行为不违法可存在合理性问题;有学者认为,“明显不当”指“行政机关的裁量越出了合理的界限,就构成了实质上的违法”。《行政訴讼法》中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引入是司法实践对行政法总则中合理性原则的回应,也让长期困扰我国司法机关到底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应不应、可不可审查的难题得以破解。随着新《行政诉讼法》中增加对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司法审查,这从立法角度表明对我国行政行为的合理性问题审查上已基本达成共识。那么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到底如何应如何理解“行政行为明显不当”呢?作为法律术语,“明显不当”应有精确的概念。当前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明显不当”的司法审查对象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裁量权。我国法律对于行政裁量权运用过程中的管辖权限、事实认定、法律程序、法律适用等问题都有具体的法律规定,那么“明显不当”针对的对象就可以进一步缩限为行政裁量权中的处理方式的选择。在法律规定下,行政机关对一个行政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好几种,可以由其自由选择适用,行政机关在自由选择适用的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处理明显不当的情况。

二、辨识“明显不当”和“滥用职权”

根据新《行政诉讼法》,司法机关可以对行政裁量权进行司法审查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滥用职权”,一个是“明显不当”。前者属于合法性审查,后者属于合理性审查。“滥用职权”的司法审查标准出现于1989年的《行政诉讼法》。对于滥用职权司法审查,大多数学者认为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断定,主观上行政机关有主观恶意,客观上因此行为造成了显失公正的结果。沈岿老师2004年在其文《行政诉讼确立“裁量明显不当”标准之议》中对司法机关适用“滥用职权”做了一个分析,可知司法机关在对“滥用职权”的适用是十分小心谨慎的。因为当时对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标准没有“明显不当”,导致司法机关对“滥用职权”的解释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朱新力老师认为无需断定主观恶意,行政机关在行政裁量权的适用过程中偏离行政合理性原则的,都可纳入滥用职权。新《行政诉讼法》第70条增加了“明显不当”的审查依据后,司法机关的审查力度得到增强。从此对于行政行为合理性的审查一般都纳入“明显不当”之中,“滥用职权”回归对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

(一)“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滥用职权”有两个构成要件:其一是主观要件,即主观恶意,行政机关违背法律目的;其二是客观要件,即造成显失公平的后果。我们对主观恶意的定义不能过于缩限,行政机关只要是处于非正当动机行使权利,极端草率不负责任都应囊括进去。“滥用职权”的主要适用情形有:(1)行政行为反复无常;(2)打击报复;(3)徇私枉法;(4)行政行为任性专横。“滥用职权”作为行政机关违法行为之一,司法机关依法应当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行政机关“滥用职权”的,行政相对人可以申请确认其无效,在司法机关判决撤销“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之后,一般不再责令行政机关做出新的行政行为。同时,在处理“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中,司法机关还应当追究行政机关相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二)“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经验,对于“明显不当”行政行为的判断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而准确的标准,这就是司法机关在司法审查过程中的难点所在。判定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因素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1)法律规定应当考虑的因素是否考虑。司法审查行政裁量权其实是对其裁量过程的审查,法律明文规定了行政裁量应当考虑的因素,其未考虑就属不正当行使权力。因此,司法机关审查过程中首先要判定的就是行政裁量过程中行政机关是否考虑了法律规定应当考虑的因素。(2)行政裁量权对比例原则的适用与否。比例原则是规范裁量权的一个重要标杆,在法律条文沉默的地方,法律原则可以开口说话,帮助判定行政裁量的合理性与否。①我们知道,比例原则在行政诉讼中的运用有一个著名的案件,即黑龙江汇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诉哈尔滨规划局行政处罚案。在此案中,最高法院认为行政处罚程度决定应以达到行政执法为目的和目标为限度,尽最大可能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最小损害,而本案中的行政处罚决定不必要地增加了原告的损失。②(3)区别对待有无正当理由。平等原则在行政诉讼法中的映射就是当事人寻求救济时,司法机关会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同等情况同样对待,这是法律明文要求,也是判定是否公平公正的要求。行政裁量权行使的区别对待容易出现在同一案件的多方当事人之间,或者类似案件的不同当事人之间,然而没有正当的理由的区别对待,即构成不当行政裁量。(4)处理行为是否符合行政裁量惯例。法律之所以赋予行政机关行政裁量权,是因为行政管理范围宽泛,情况变化万千,所以在具体实践中,很多情况法律并未做出具体规定。此时就要求行政裁量权的行使遵循通常的处理政策、行政惯例等一般行政作业模式。行政作业模式一旦形成,行政相对人就会对此产生期待可能性和信赖利益,基于此,行政机关没有正当理由违背惯例等一般行政作业模式,就会被司法机关判定为行政明显不当。

(三)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适用。虽然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刚刚两年,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明显不当”判定的司法实践十分有限,但根据行政裁量的实践经验,我们知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情形通常会出现在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处罚等方面。(1)行政给付中的行政行为“明显不当”。行政给付是指行政主体在特定情况下,依法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物质利益或赋予其与物质利益有关的权益的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我国的行政给有发放抚恤金、救济金、生活补助费以及优待和安置等。在我国的法律中,行政机关给予行政相对人以补助、补偿、奖励等行为中,几乎是没有统一和确定的法律标准的,这就给予行政机关过大的行政裁量空间,容易出现行政行为明显不当。例如在单秀芬等诉垦利县胜坨镇海南村村民委员会农业行政给付纠纷案,村委会应当向单秀芬等分配村企业招标款,而被告却将原告排除在分配名单之外。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具体标准进行规定,在行政裁量权过大的情形下,行政机关容易出现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情形。(2)行政裁决中的行政行为“明显不当”。行政裁决指的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我国的行政裁决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根据《商标法》、《专利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对侵权赔偿争议和权属争议进行的行政裁决。行政裁决包含着多种处理方式,也就很容易出现行政裁决明显不当,因此司法机关在审查行政裁决时可依据行政法总则中的公平原则、比例原则、目的原则对程序法做出回应。(3)行政强制中的行政行为“明显不当”。行政强制最容易引发行政纠纷,行政征收、拆除违法建筑中常常因为行政行为不恰当导致行政糾纷的产生。行政强制中很容易违反行政法总则中规定的必要性原则,发生超过必要限度的行政行为;容易违反比例原则,即在行政强制行为中为了保护较小的公共利益,而损害行政相对人更大的合法权益。在行政强制中,最常触犯的行政法原则就是公平原则,行政机关往往为了提高行政绩效,给行政相对人设置不公平的义务,比如限制当事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自行拆除庞大的违法建筑。基于此,司法机关在审查行政强制“明显不当”时,首先审查的就应是行政行为目的和保护的利益,其次审查行政行为的手段是否超出限度,是否设置了不公平的义务给行政相对人。(4)行政处罚中的行政行为“明显不当”。行政处罚“明显不当”通常情况下是行政处罚过轻或过重,过轻或过重是指在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在法律范围内,但其处罚程度就行政相对人的情节来说明显偏轻或偏重。司法机关审查行政处罚“明显不当”依据的原则是行政法总则中的比例原则和公平原则,司法机关要考虑行政处罚相对人的主观恶意、违法手段、目的、程度、后果等,对应行政处罚的轻重进行判定。同时司法审查还应当考虑行政处罚惯例,行政机关在过去的同类案件的行政处罚中的处罚强度,审查其是否差别过大,有无合理理由说明。

三、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司法审查限度

新《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司法机关可以审查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确从立法层面上为司法机关开辟一条审查行政行为的新路径。可是在司法实践中,究竟应当如何拿捏这个司法审查的限度、如何把控好“明显不当”,是当下司法审查中难题之一。新《行政诉讼法》强调的是“明显不当”而非“不当”,说明立法者希望司法机关不要过于干涉行政,要对行政机关抱有应有的尊重。只有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产生了显示不公平的后果时,司法机关才应当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司法权和行政权本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职能不同,行政裁量权是行政机关的职能,法院仅是对行政裁量做二次判断,既不直接也不专业。所以,从立法层面的法律术语措辞来看,司法机关在审查行政行为“明显不当”时,持必要限度的尊重礼让,不仅是维护行政权力信赖利益的体现,更是对司法权自身克制的彰显。那么司法机关应如何把控好“明显不当”呢?我们知道,美国在司法审查行政行为时也是“因案而异”,但美国不少法院经常用的一个审查标准是“明显错误”(clear error)。这个标准类似于我国的“明显不当”,尽管在理解上有所不同。如果适用“明显错误”标准,司法审查的重点在于行政机构本身,因而提高了法院的积极作用,有助于保证司法机关对行政决策进行有效监督。但“在行政过程中普遍建立司法的积极干预,将同时损害两种体系的完整”。{3}台湾行政程序法第7条规定,行政机关“采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损害不得与欲达成目的之利益显示均衡”。台湾行政程序法中的“显示均衡”囊括了我国新《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行为审查的两个要件,一是“明显不当”,二是“显示公正”。因此,我过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的审查,要秉持对行政机关必要的尊重和礼让,同也要把握好两个基本审查要件。

综上所述,“明显不当”是指行政行为不与法律明文规定相抵触但不符合法律精神和法律目的及原则,司法机关对其审查侧重于从客观结果上考察。在审查标准上,“明显不当”主要是指行政行为不符合比例原则、违反平等原则或缺乏正当程序。司法审查标准的客观性是相对的,审查标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一样的价值认可,在不同文化传统中有不同的表述方式。无论我们以何种表述,审查标准也仅提供了一个有探讨余地的根据。司法机关在审查行政行为“明显不当”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观标准,同时又不能被这些标准束缚而迷失了对法律的信仰。

注 释:

{1}何海波.论行政行为明显不当[J].中国法律评论,2016,(03).

②最高人民法院(1999)行终字第20政判决书,法公布(2000)第5号.

{3}张千帆.司法审查的标准与方法——以美国行政法为视角[J].法学家,2006,(06).

参考文献:

〔1〕沈岿.行政诉讼确立“裁量明显不当”标准之议[J].法商研究,2004,(04).

〔2〕郑春燕.论“行政裁量理由明显不当”标准——走出行政裁量主观性审查的困境[J].国家行政学院报,2007,(04).

〔3〕蔡晓雪.浅谈滥用职权与明显不当的区别[N].人民法院报,2001-02-04.

篇5:行政诉讼法复习口诀

一、受理范围口诀:英法制护发雾抚恤他表面意思:拿英法联合生产的护发雾剂抚恤他对应法条英:即营,认为侵犯自己经营自主权的法:即罚,对处罚行为不服的制:对人身或财产的强制措施不服的护:行政机关不履行保护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义务发:对应法给自己的证照未发货不予答复的雾:即务,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抚恤:认为行政机关没法给抚恤金的他:其他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附行政处罚类型:小(销)刘(留)收款亭(停)

二、不受理范围口诀(1):终归国内表面意思:终于回到了国内对应法条终: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归:行政法规、规章或机关制定发布的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国:国家行为(国防、外交等)内:机关内部对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决定口诀(2):应只调回全才表面意思:应该只把全才类人物调整回来对应法条英,即影,对权利义务没有影响的只,即指,行政指导行为调,调解行为回,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全,即权,公安等依刑诉法授权的行为才,即裁,法定仲裁行为

三、中级法院管辖的案件口诀(1):大海不省砖表面意思:向大海填砖会填很多砖对应法条大:本辖区重大、复杂的案件海:海关处理的案件不:即部,针对国务院各部门的行为提起的诉讼省:针对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行为提起的诉讼砖:即专,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口诀(2):他先攻外(语)表面意思:准备考试他先复习外语对应法条他:其他重大复杂案件先:即县,被告为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且基层法院不宜审理攻:即共,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集体诉讼案件外:重大涉外、涉港澳台案件

四、其他可提起行政诉讼的主体情形口诀:更夫领进小孩对应法条更:与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夫:即复,与被诉复议决定由法律利害关系或为复议程序的第三人领:通邻,被诉行为涉及相邻权的进:通竞,倍速行为涉及公平竞争权的小:即销,与撤销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孩:即害,要求机关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五、法院可依职权调取证据的情形口诀:力避剪指甲

指:即止,涉及诉讼中止事项的甲:即加,涉及追加当事人的六、判决撤销的案件情形口诀:滥惩罚超不足表面意思:胡乱惩罚总是有不足之处对应法条滥:滥用职权惩:即程,程序违法罚:即法,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超:超越职权不足:主要证据不足

七、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口诀:不便理他对应法条不:起诉不作为理由不成立便:即变,行为合法,但法律、政策变化应变更或废止的理:行为合法但不合理的他:其他无法或不适合表态的情形

八、可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出庭做证人的情形口诀:押他验身,现场笔录表面意思:把他押下去验身,并做现场笔录对应法条押:对扣押财产的品种和数量有异议的他:其他需要的情形验:对检验物品的报关和取样有异议的身:对执法人员的身份合法性有异议的现场笔录:对现场笔录的合法性或真实性有异议的九、应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情形口诀:他被放院重复扯两袋复议契书表面意思:他被放在院子里重复的扯两袋子有关复议的合同书对应法条他:其他情形被:被告不适格拒绝变更的放:通范,不属于行政审批权限范围的院:即原,原告不适格重复:重复起诉的扯:撤回诉讼后,无正当理由再起诉的两袋:即须由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为诉讼,而未为之复议:复议是诉讼前置程序未经复议的契:即期,起诉超过期限无正当理由的书:即束,标的受生效判决效力约束的十、中止诉讼情形口诀:他能抗枉(亡)法审视(释)于民诉同,惟多释,涉及的法律需要请有关机关解释或确认的十一、再审案件必须裁定发回重审的情形口诀:请他避开漏船对应法条请:对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未裁判的他:其他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判决的情形避: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回避而未回避的开:应开庭而未开庭的漏: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的船:即传,未经合法传唤当事人而缺席判决的十二、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

篇6:行政法学重点复习资料

一:题型结构及分值

1、名词解释 一题 10分

2、简答题四小题 15分/题

3、论述题一题 30分

二、名词解释重点复习:

1、司法审查(教材P85):司法审查一般指法院(宪法法院、行政法院、普通法院)对立法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包含合宪性)审查。下面内容可答可不答

宪法审查是指法院或专门审查机构(如法国的宪法委员会)对立法合宪性及国家特别政治行为(如选举和总统特别权力的行使)合宪性审查。在德国,宪法审查还包括公民的宪法诉讼。因此司法审查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在审查内容上可能包括了宪法审查、宪法诉讼和行政诉讼。

2、依法治国(教材P46):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三、简答题重点复习:

1、请结合中国宪政历史,简述中国与西方走向法治的四大差别(教材P27)。

1)中国法治建设自戊戌变法到现在主要是从上到下的改革,是政府推动型的;而西方主要是从下到上,是民间推动型的。

2)中国的法治改革都是既得利益者的运动,既得利益者既是改革的动力又是阻力。

3)中国一百多年来的改革是革命、对抗,强调一个中心;西方的法治强调对话、合作。

4)中国的法治是运动式的,西方则强调稳定的过程,强调积累。

2、结合西方行政法学思想史,简述规范主义模式与功能主义模式的差异(教材P36)。关于法律与行政的关系,欧美主要有两种制度模式和理论基础,并形成了两种主流学术传统:以戴西为代表的规范主义模式和以狄骥为代表的功能主义模式。

规范主义模式把行政法视作“控制政府权力的法”,旨在通过一套规则设置保护个人免遭政府侵害,因此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优于行政便利或行政效率,在制度安排上重行政程序和司法审查的机制设置,该模式根植于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普通法传统、经典宪政主义的人权保障和有

限政府观念及其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文化传统,自戴西以来在英美行政法学界曾长期占主导地位。韦德、史密斯、戴维斯、盖尔洪、施瓦茨等大多数学者都可归入这一模式。

功能主义模式认为“行政法是有关行政的法,它决定着行政机关的组织、权力和职责”,把行政法视作政府有效推行社会政策、实现社会管制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工具,强调法律对提高行政效率和促进公共利益而具有的管理与便捷功能,主张以行政为中心节制司法审查和革新行政程序制度,其理论基础可以在社会实证主义、社会进化论和实用主义哲学中获得解释。这种模式发轫于欧陆行政法学界,狄骥的“公务论”即为最初的经典表述。在本世纪20、30、40年代的英国与美国,拉斯基、詹宁斯、罗尔逊、威利斯、威尔逊等人在批判戴西模式中使功能主义模式导入英美行政法学界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中国行政法的平衡理论(概念、基本主张、意涵)(教材P40)

关于法律与行政的关系和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以北京大学罗豪才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提出了中国行政法的平衡理论。

平衡论最基本的主张是:现代行政法的目的、功能以及整个制度设置应该是平衡行政权与公民权以及相应的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等社会多元利益。

它包括两方面的意涵:一是立法上权利义务的公平配置;二是以利益衡量方法贯穿于整个行政法的解释与适用过程。

4、行政立法的公共利益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比较(教材P69-71)

在立法领域,存在两种对立的基本理论:一是作为规范理论的公共利益理论,一是作为实证理论的公共选择理论。前者的基本观点是法律应当反映“公意”,代表全体人民,或“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具体到行政立法领域,立法也可能“从维护人民意志与利益的神圣权利,变为侵犯人民权利的手段;从表达社会公平与公正的价值标准,变为立法者专横统治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立法权“异化”了.但是,人民可以通过选举/舆论监督和司法审查等民主制度纠正这种异化.这种理论以政治领域(追求公益)和经济市场(追求私利)的严格分界为前提,根植于方法上的有机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假设。公共选择理论拒绝接收这些观点。立法领域是一个类似于经济交易的政治市场,理性的、自利的和追求效率最大化的个人和利益集团将通过选票和金钱交换对自己有利的法案。这种”自由竞争“的结果是使法律完全变成为立法者和少数利益集团寻求权利和利益最大化的工具,最终,利益分散和难以组织起集体行为的社会大众沦落为忍气吞声的受害者。

公共选择派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依赖传统的民主制度和伦理说教,而必须进行立宪改革和在经纪人假设的基础上理解和处理机制设计中种种复杂的信息和激励的问题。

5、公共利益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管制的原因、目的与基本假设的不同解释(P70-71)关于政府管理的公共利益理论:当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垄断等“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为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政府对这些行业中的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直接干预。市场失灵和对公平的关注就成了政府管制的两个基本原因。

公共选择理论:政府管制并非为了公众的利益,而是政府官员和利益集团之间围绕管制租金的创设和追逐而增进相互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或者简单的说,政府管制实际上是一个官商勾结和权钱交易的政治市场。

6、中国司法审查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教材P88-89)

1)司法审查的目的是“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即除“监督”外,有“维护”的目的。

2)在审查体制上,在普通法院内,设行政审判庭。此体制有别于欧陆的行政法院制和欧美的普通法院审查制.3)在诉讼资格上,行政机关恒定为被告,并负主要举证责任。

4)审查的范围只限于外部具体行政行为,不能审查立法行为和行政机关的内部行为。

5)审查的内容为合法性审查,合理性审查为例外。

6)司法判决种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7)判决执行手段的多样性与二重标准。

8)作为中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大法的《行政诉讼法》。既是司法审查的程序法,也是实体法。

7、我国行政法下一步改革的五个主要方面及其内容(教材P103-106)

1)中国行政机关本身的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制度

2)行政管制与放松管制,WTO要求我们必须开放市场,放松管制。

3)根据WTO的透明度原则,要求改革中国政府的行政程序制度,建立中国政府的信用机制,保护公民的依赖利益

4)根据WTO的基本原则和我们的承诺,加快行政法律、法规、规章的立、废、改,并完善中国的行政立法制度,尤其是加速立法程序的民主化和公开化进程。

5)司法改革,中国司法审查(行政审判)制度的完善

8、下一步宪法改革可能涉及的十大人权(教材P116-119)

第一项是隐私权.该权被民法在我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该权的本质不仅表现为一种利益性和意志性(自我控制私人信息的解释亦可归为自由领域),还表现为一种对公共权力的态度.第二项是知情权.在某些私领域内对特定情况和信息的知悉.知情权既是一项人权,也是行使政

治权利的条件性人权.给予政治权面呈不赋予对政治情况的知悉权,无疑又等于收回了政治权.第三项是财产权.保障财产所有者的意志自由和财产流动与实现的自由是财产权由目前的民事权上长升为宪法权首先关注的问题.第四项是生存权.宪法中有生存权的内容,却无应有的概念.广义的生存权,是指包括生命在内的诸权利的总称;中义的生存权,是批解决丰衣足食问题,即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而狭义的生存权,系指社会弱者的请求权,即那些不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稳定生活来源而向政府提出物质请求,政府有义务来满足其请求从而保障其生存尊严的权利.第五项发展权.从内外关系上看,它既是国际人权,也是国内人权;从人权主体上看,它既是集体人权,也是个人人权.当将其上升为宪法权的时候,主要是指提炼其个人人权的意义.第六项是环境权.环境权的成立,可改造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如果环保部门在行使权利过程中不是以满足公民对净水/净气/稳静及永久资源的要求,而是在征收排污过程中首先获得了部门利益,那么环保的目标恰好可能是侵害公民环境权的.第七项是迁徙自由.我国1954宪法有关于迁徙自由的规定,后来的几部宪法对其取消了.通过市场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包括从乡村流向城镇,是开放式社会对压制式社会最重要的否定,因之,重新赋予公民迁徙自由已是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之必然.第八项是平等权.平等权的本质是要求消除人的身份在法律上的差异.第九项权利是正当程序.正当程序包括善良关注、同等对待、程序公正、程序公开、无罪推定、不溯既往、罪刑法定、非经法律不受强制、公权力过错赔偿等程序性原则及制度,因其理念是对人的尊严与自由的尊重,故亦将其归为基本人权.第十项权利是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其内容有两方面,一是诉权受保障,一是程序与结果的公正受保障.四、论述题:关注康菲溢油事件,自由发挥即可,记得不要太偏题,字写多点。

熟记以上内容,及格应该没多大问题,但包万超老师的在线课堂确实讲的很精彩,建议同学们有空看看,很有启发性。

以上内容纯属听最后一次语音答疑个人感觉,仅供参考。

谭卫锋整理

上一篇:个人优点和缺点总结下一篇:材料排版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