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数线段教案

2024-04-30

巧数线段教案(通用2篇)

篇1:巧数线段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巧数线段》

钢三小 冀云霞

教学内容:第五册数学校本就课程第九课《巧数线段》 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找到数线段的巧妙方法。

教学准备:画好有关的线段图。教学方法:

1、迁移类推法。

2、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

1、展示趣题收集。师:说出你的趣题。生:分享我的乐趣。

赵一凡同学主持趣题收集的环节

2、出示线段

问:这条线段有几个端点?

师:我们为了便于学习线段知识,可以把由两个点组成的一条线段看作基本线段。这里有几条基本线段?总共有几条线段?

3、出示线段

问:这条线段有几个端点? 有几条基本线段? 总共有几条线段?

你是怎么知道的?谁能再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4、出示线段

思考:这条线段有几个端点? 有几条基本线段? 总共有几条线段? 你是怎么知道的? 1分钟后,问:谁能独立的回答出上面的几个问题?谁能在说说自己的想法?反复叫几个同学说自己的思路。

5、出示线段

问:谁能按照板书的思路回答出上面的几个问题?反复叫几个同学说自己的思路,尤其应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6、出示线段

问:谁能按照板书的思路回答出上面的几个问题?反复叫几个同学说自己的思路,尤其应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7、总结:对于上面比较简单的线段,同学们通过先数后计算找到了数线段的方法,这些线段数比较少,对于线段数较多的该怎么办呢?比如说下面这条线段图一共有多少条线段呢?谁来猜一猜?出示线段:

问:对于这么多的线段数再数起来麻烦不麻烦?那么你 们有什么好方法能使我们不数而直接计算出线段数呢?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板书,讨论:线段数的计算方法与点数、基本线段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8、汇报学生讨论交流的结果,总结:我们可以用比点数少一的数开始加,一直加到1为止;我们也可以用基本线段数开始加,一直加到1为止。

9、用你学会的方法算出上面那条线段一共有多少条线段?

10、完成数线段的练习。

11、同学们已经学习得很累了,就请到快乐驿站休息片刻吧,自由阅读快乐驿站知识。

12、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数线段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数线段的方法数出其它图形呢!

(1)数出下图中有多少个角?

(2)数出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13、总结全课,引出课题:巧数线段

14、课外作业:阅读我国著名数学家简介,向家人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15、板书设计:

巧数线段

2点 1条 1条 3点 2条 2+1=3条 4点 3条 3+2+1=6条 5点 4条 4+3+2+1=10 6点 5条 5+4+3+2+1=15条

篇2:巧数线段教案

巧数线段

永兴县碧水小学

李艳飞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决数线段的问题,掌握有序思考的方法,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数线段的方法。难点:学会数线段的简捷的方法。三、四、五、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引导发现。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巧数线段》。我们先来回忆一下,线段有什么特点?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还可量出长度。1、2个点

师:如果给出两个点,你可以画出几条线段?连接AB这两点,可以画出1条线段。2、3个点

师:增加一个点,三个点可以画出几条线段?我们画线段时,最关键是要做到不遗漏,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是准确数出线段数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学会有序思考,以A点为端点,可以画出AB、AC两条线段,再以B点为端点,在不重复的情况下可以画出BC一条线段,一共是2+1=3(条)。3、4个点

师:我们再增加一个点,4个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呢?以A点为端点,可以画出线段AB、AC、AD,3条线段,以B点为端点,在不重复的情况下,可以画出线段BC、BD,2条线段,以C点为端点,在不重复的情况下,可以画出线段CD,1条线段,一共是3+2+1=6(条)。4、5个点

师:那5个点,又可以画几条线段呢?以A点为左端点,可以画出AB、AC、AD、AE,4条线段,以B点为左端点,可以画出BC、BD、BE,3条线段,以C点为左端点,可以画出CD、CE,2条线段,以D点为左端点,可以画出DE,1条线段,一共是4+3+2+1=10(条)。

二、总结规律。

师:我们来观察这个表格点数的个数和计算方法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第一个加数刚好比点数少1,我们可以用(点数—1)表示,然后每个加数少1,依次加下去,直到1为止。

同学们,这种巧数线段的方法,你学会了吗?

三、巩固练习

(1)、6个不在同一线上的点,可以画出(B)条线段。

A、30

B、15(2)、丽丽、明明、皮皮、丁丁4个同学打电话,每两个同学通一次电话,4个人一共要打(B)次电话。

A、4

上一篇: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实录下一篇:场馆类别物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