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真情-亲情作文专题

2024-04-23

于细微处见真情-亲情作文专题(精选18篇)

篇1:于细微处见真情-亲情作文专题

于细微处见真情 ——“亲情”话题写作指导

写作任务 Writing task

亲情,一个温暖的词语,亲情,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就被亲情浓浓地包围着,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宝贵财富。但往往,我们却因为习以为常,而忽略了亲情,漠视了亲情。今天,让我们回顾生命中的亲情,用笔写下那些令你感怀的亲情片段或瞬间,以此来感悟亲情,尊敬亲人,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懂得亲情所蕴含的意义。

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题解】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是亲人之间的互爱牵挂,是长者对幼者的疼爱,当然,也是子女儿孙对长辈的孝敬之情。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亲人精心的呵护,亲人正确的引导,亲人关注的目光,亲人全力的支持„„这些浓浓的亲情时时包围着我们,滋润着我们,使我们不断成长。

亲情的故事太多太多,无法说尽,但在你的记忆中,总有那么几个片段或瞬间击中你,让你感动,让你感悟到亲情之爱、亲情之伟大。

写作亲情类作文,应特别关注以下两点:

一、选材真实、典型——只有真实,你才会写出真情实感;只有典型,才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材料。

二、细节描摹,于细微之处见真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细节,能以小见大,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细节,最能打动人心,细节,是写作亲情类文章的必备要素。

于细微处见真情

——“亲情”话题写作指导

大同初级中学 唐铭

“亲情”这个话题很大,用几百字把亲情写好并非易事,所以写作前一定要找好切入点,选好合适的材料,以小见大,精心描摹,于细微处见真情。

一、立意深刻,选材典型

亲情类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立意和选材:

1、体会亲情,赞美亲情

从小到大,我们在亲情的怀抱中成长。当我们认真用心去体会亲情,用笔认真去抒写亲情时,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爱——生病时,亲人寸步不离地悉心照料;失败时,亲人的打气和鼓励;苦恼时,亲人温暖的呵护关爱;成功时,亲人冷静的提醒„„那些生活细节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学习疲惫时,母亲为我端来一杯热乎乎的牛奶;父亲用自行车送我上学时用力蹬车的背影;爷爷奶奶等我回家时在门口眺望的身影„„那么,当我们感悟到这一切都是亲情之爱时,就让我们用饱蘸着感情的笔去赞美亲情吧!

2、沟通亲情,理解亲情

“代沟”,似乎已经是孩子与长辈之间不能不面对的问题,它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几代人之间。例如:我们想要做什么事,父母横加干涉;经常听到妈妈没完没了的叮嘱与唠叨;总是看到爸爸严厉的脸,难得露出一丝笑容„„或许我们思考问题时太狭隘,如果我们换位思考,试着用心去理解父母这些行为背后的良苦用心和生活的无奈,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这些都是出于父母对我们的爱,于是,唠叨不会嫌烦,训斥不再刺耳。

亲情在相互理解与沟通中,这也是亲情文章立意的一个独特角度。选材典型,也就是要选材独特,大多数人都经历的那些事——如雨中送伞、夜晚疾病送医院等,虽然真实,却没有独特性,这样的文章难出新意。

我们完全可以以新视角来审视亲情,如从“沟通”、“理解”、“平等”、“尊严”等角度来写亲情,则会在选材立意上高人一筹。

3、感恩亲情,回报亲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亲人对你无微不至的关爱,你感悟到了,那么你有没有一颗感恩之心,去回报亲人呢?

我们应该在享受亲情之爱的同时,也为亲人付出我们的爱,试着去做一些感恩与回报亲情的事,这样,我们会对亲情的理解更深入,文章的立意也会更深刻,更富内涵。

二、细节描摹,于细微处见真情

生活中曾让我们感动的时刻,往往是具体的一件小事,甚至凝聚在一个“动情点”上,我们在记叙记忆中最感人的亲情故事时,一定要突出最动情的那个瞬间。朱自清《背影》中的动情点就是父亲爬月台为儿子买桔子的背影,这是父爱凝聚的瞬间,也是令作者和读者最感动的瞬间,感人的瞬间,会成为永恒的定格,也是全文的焦点。

“动情瞬间”可以是一个眼神,一抹微笑,一个动作,一次回头,一种姿态„„只要能真切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都可以作为我们捕捉的 2 “动情点”。那么,抓住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进行刻画,便能真实再现那“动情瞬间”。

1、神态描写——可着重刻画人物的“眼睛”(它是心灵的窗户,喜怒哀乐全在里面)。

2、动作描写——用精确的动词描写人物连续性动作或细微动作(如背影中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符合人物身份,少而精当,可结合神态描写。

4、自己“动情瞬间”感受的描写——细腻描写自己在当时“动情瞬间”情境中的感受,以情激情,让读者产生共鸣。

三、角度新,切入小,写法巧

角度新:如不写长辈对你的爱,而是写你对长辈的感恩与回报;写亲人与亲人之间的爱——如外公与外婆的互爱,父亲对母亲的爱等等。

切入小:假借于物——如一件细小的东西,一杯牛奶,一粒纽扣,一封信,一束花等,都能借其寄托真情。

写法巧:如采用穿越时空法(倒叙、插叙)、欲扬先抑法、巧设悬念法、一波三折法、环境烘托法等,方法有很多,但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用到你的作文中,这样你的文章才能脱颖而出,令人耳目一新,获得读者的青睐。

注意了以上几点,相信你会写出一篇能打动人心的亲情作文。

素材卡片Material card

语段一

【名家笔下的亲情】

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然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史铁生《老海棠树》】

语段二

【学生笔下的亲情】

伴着鼾声,我闭上眼,我的思绪开始作如烟的飘荡——我又穿越回那个父爱浓浓的童年时代。

恍惚间,我来到了我小时候的家——一间低矮简陋的小屋。我轻轻地打开门,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传入了我的耳际,我循声走了进去,看到的是一个小男孩正在喂一个大人喝药——那个小男孩不就是我吗?那个躺在床上的大人不就是父亲吗?我没有发出声音,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他们。

突然,小男孩说话了:“爸爸,明天学校的亲子运动会,你还是让小杰叔叔陪我去吧!你正在发高烧,你就好好休息吧!”。

“这怎么行呢?既然是亲子运动会,咳咳……,就该让我陪你一起去。”父亲由于有些激动,又开始了咳嗽。

听了父亲的话,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说:“算了,爸爸,我不参加运动会了,我要你在家里好好养病。”

但是,儿子的劝阻没有效果,父亲还是执意要去:“这点小病算得了什么,我一定会去的。”

听到这里,在一旁的我眼角不禁有些湿润。我担心地望了望他,他的脸色由于发烧而显得通红。【秦屹玮《谢谢你,我的父亲》】

例文点评Example comments

有一种幸福叫感动

顾一若

幸福是相似的,但获得幸福的经历却各不相同——有的轻而易举,唾手可得,幸福感却稍纵即逝;有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幸福感却深植于心,终身难忘。

我接连几次升围棋五段都失败了,有一次竟然是三连败被淘汰出局。这时我对自己能否升上五段产生了怀疑,我开始懈怠,甚至想到了放弃。

那段时间里,平时本来就严厉的爸爸总是给我讲道理——“行百里者半九十”,说围棋是能受益一生的才艺,鼓励我坚持下去。

爸爸还为我请来了职业棋手当教练,找来了李昌镐的死活题让我练习,可我还是想放弃。

又到了去学棋的时间,爸爸看我坐在家里一动不动,非常生气地说,“你不去,我去。”说完,把门一摔,走了。我在心里想:你去好了,我才不管呢。

半小时,一小时过去了,爸爸还没有回来。这时,天空传来阵阵雷声,乌云翻滚,狂风大作。我有点着急了,可我又没有教练的电话。怎么办?我想了想,咬咬牙给爸爸发了一条短信:“爸爸,我坚持,我不放弃了,你快回来吧!”

我站在窗前,看着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看着来来往往五颜六色的雨披,想起暑假里,每次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跟随爸爸去上围棋课的情景——在去围棋道场的路上,要经过一座桥,桥面很陡,爸爸骑得很慢,甚至比走路还慢,而且总是骑“之”字形线路,爸爸说这样可以省力,但我明明看见他弓着背,两脚奋力地蹬着脚踏,汗水濡湿了他的后背。下桥时,爸爸让我抱住他的腰,提醒说坐稳,抱紧,下桥速度真快,风吹在脸上,感觉非常舒爽。我坐在后座,很轻松,抬头却看见爸爸的背影,宽大却已微驼,这时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唉,爸爸为我学棋付出了那么多的辛苦劳累,想到这里,我的泪水不由得溢满了眼眶……

“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房门,爸爸站在门外,肩上、头发湿淋淋的,眼镜片上蒙着一层水汽,我一下扑进爸爸的怀里,“你到哪儿去了?电话也不回。”说话间,泪水已像掉了线的珠子,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于是,我重又坐回了爸爸的自行车,让他继续送我的梦想上路…… 我刻苦学习,我沉浸其中,我以此为乐,终于——

“经多年努力,你的棋艺有成。特授予围棋业余5段称号。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当我拿着五段证书走出赛场,读着证书上的这行字,想到曾经的成功与挫折,坚持与放弃,我不禁喜极而泣。

当爸爸看到证明我成功的那张烫金证书时,平素严肃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抚摸着我的头,有力地说:“好,不愧是我的女儿,真棒!”又分明地,我看到他眼里有晶莹在闪烁……

我为自己的刻苦而感动,更为爸爸为我成长的付出而感动。

成长的道路上,我感到成功的幸福,这幸福里包含了太多来自亲人的感动,我深深地领悟到,有一种幸福——叫感动!【简评】

文章的题目是“有一种幸福叫感动”,作者选择了自己生活中真实的经历,刻画了一个为女儿的成长不惜付出一切的父亲的形象。作者善于刻画动情的瞬间,文章中那段回忆父亲艰难地骑车送我去训练途中的描写,颇有朱自清《背影》的影子。几处泪水,也水到渠成,能让读者感同身受,体会到浓浓的父爱。结尾点题,同时升华了主题。

成长的旅程中,亲情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不管风霜雪雨,唯有亲情,不离不弃!【唐铭】

篇2:于细微处见真情-亲情作文专题

我的视线收了回来,心情与这天气一边糟。精心准备的歌舞比赛第一名的位子又无缘于我了。我无心看书,只能烦躁地听着雨声,任凭雨珠哗哗地打在我的脸上,打在我的心底。空气显得格外沉闷,只有我在不停地捶胸顿足。

母亲推门进来,我忙埋下头。

“孩子,你有心事?”她亲切的脸出现在我的面前,眼角的皱纹依稀可见。我忙拭了拭眼角的泪“没、没事……”。她突然笑了,露出珍珠般洁白的齿,发丝在风中凌乱着,她抬手费力地将窗户关上。雨珠本想洒进来,却被这横来之物挡住了,可怜的斜挂着,划下道道水痕。“你能骗过我?”她从身后拖出了一把椅子,坐下,微倾身子,拉开了窗帘。浑浊的天空、阴沉沉的,什么也看不见,只看得见袭来的雨丝和被狂风吹拂的大树。她却对我说“看,多美的月儿。”她美好的神情令我感觉,真的遇到了月亮。她嘴角挂着神秘的笑,“她在云层后面,向你招手呢?你虽然看不见她,但是有人能看见她,她美丽的光辉。”她又低下头来,望了望我,眼中闪烁着快乐的光芒,我的心也随之快乐、舒畅起来,前所未有的舒心。“她不一定被所有人看到,被所有人评价,但有人看到她吧,她也知道自己迷人光辉。”她站了起来,将我耳边碎发捋了捋“你已经是最好的自己了!”

篇3:作文升格指导:于细微处见真情

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雨花石文学社徐清华

星期天, 我忙了半天作业, 终于写完了。觉得无聊, 于是我决定到奶奶家去转一转, 顺便看一下奶奶那里有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此处可以描写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 具

体表现出自己的无聊, 也可以此反衬出下文奶奶的无聊。)

“奶奶!”我对奶奶屋子里喊了一声, 只见奶奶笑吟吟地出来了, 说:“孙子啊, 你来啦!快坐坐!奶奶给你拿块面包吃。这是你姑妈给买的, 我不喜欢吃, 你吃吃看。”奶奶说着, 去里屋拿东西了。我说道:“奶奶, 不用了, 真的不用了, 我来就是转转, 想放松一下。”“哦。”奶奶在里屋答应了一声。 (此处可插入对奶奶屋子的描写, 表现出奶奶

的孤独与寂寞。)

我说:“奶奶, 韩奶奶她们怎么没来玩啊?”

“她们可能在自己家吧。你吃块面包吧, 这面包可贵了。”奶奶又说道。

“哎呀奶奶, 真的不要, 您先放在这儿吧, 我待会儿再吃。” (可写写自己此时的心理

活动。)

“他们不来, 您也可以去啊。”我建议道。

奶奶摇摇头说:“奶奶老了, 可不能老跑出去, 别人会嫌的。奶奶在家坐坐, 看看电视就行了。”

“哎呀, 一个人看电视有什么好的?再说也没多少你喜欢的, 以后我来陪您玩。”我

立刻说道。 (孙子的这番话说过后, 奶奶的反应是什么呢?这里需要交代一下。)

又与奶奶聊了一会, 我说:“奶奶, 我要回家了, 不早了。”奶奶站起来把面包塞进我的口袋说:“孙子, 带回去, 写作业累了吃。”这一次, 我笑着接受了。

(可以在这中间插入奶奶与孙子分别时的情形。)

我错了, 为什么我以前从没有发现奶奶也是寂寞的?无论是电视节目, 还是朋友间的聊天, 都比不上亲人的关心。我要尽我最大的可能关心奶奶, 在无聊或空闲时多去转转, 常与她谈天, 让她不再寂寞。 (本段开头“我错了”一语与前文不太连贯, 要做修改。)

【点评指导】

文章写自己因无聊而去奶奶家转转, 偶然发现奶奶也是很无聊、很寂寞的, 事情并不复杂, 却发人深思。作者由孩子的寂寞写到老年人的寂寞, 立意较新颖, 选材也不错。但文章最大的问题是对奶奶寂寞、无聊的生活状态表现不足, 缺乏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刻画。“于细微处见真情”, 如果能通过一些细节描写将奶奶的寂寞具体化、形象化, 就更容易打动人, 也能更好地揭示“关注老年人的寂寞”这一主题。

【升格作文】

偶然的发现

星期天, 我写完作业, 心想:干什么呢?妈妈上班去了, 爸爸也不在家, 唉, 一个人真的好寂寞啊!我看了一会电视, 觉得没劲, 于是决定到奶奶家去转一转。

“奶奶!”我对着里屋喊了一声, 只见奶奶笑吟吟地出来了, 说:“孙子啊, 你来啦!快坐坐!奶奶给你拿面包吃。你姑妈给买的, 我不喜欢吃, 你吃吃看。”说着, 转身走进里屋。我说:“奶奶, 不用了, 我就是来转转, 想放松一下。”“哦。”奶奶在里屋答应了一声。我看了看奶奶的小屋子, 除了灶台和简单的桌凳外, 就是墙上挂着的爷爷的遗像了, 空荡荡的。

我说:“奶奶, 韩奶奶她们怎么没来玩啊?”

“她们可能在自己家吧。你吃块面包吧, 这面包可贵了。”奶奶又说道。

“哎呀, 您先放在这儿吧, 我待会儿再吃。”嘴上说着, 心里却想:这东西我早吃过了。

“他们不来, 您也可以去啊。”我建议道。

奶奶摇摇头:“奶奶老了, 可不能老跑出去, 别人会嫌的。奶奶在家坐坐, 看看电视就行了。”

“一个人看电视有什么好的?再说也没多少您喜欢的, 以后我来陪您玩。”我立刻说道。奶奶听了这话, 先是一阵高兴, 停了一会, 又收住了笑容:“好孙子, 你快考试了, 时间挺紧的。你有这份心, 奶奶已经很高兴了。”

又与奶奶聊了一会, 我说:“奶奶, 我要回家了, 不早了。”奶奶站起来把面包塞进我的口袋说:“孙子, 带回去, 写作业累了吃。”这一次, 我笑着接受了。

在我快转过路口时, 我发现奶奶还在家门口站着, 望着我, 脸上似乎还带着笑。

篇4:作文升格指导:于细微处见真情

偶然的发现

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雨花石文学社徐清华

星期天,我忙了半天作业,终于写完了。觉得无聊,于是我决定到奶奶家去转一转,顺便看一下奶奶那里有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此处可以描写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具体表现出自己的无聊,也可以此反衬出下文奶奶的无聊。)

“奶奶!”我对奶奶屋子里喊了一声,只见奶奶笑吟吟地出来了,说:“孙子啊,你来啦!快坐坐!奶奶给你拿块面包吃。这是你姑妈给买的,我不喜欢吃,你吃吃看。”奶奶说着,去里屋拿东西了。我说道:“奶奶,不用了,真的不用了,我来就是转转,想放松一下。”“哦。”奶奶在里屋答应了一声。(此处可插入对奶奶屋子的描写,表现出奶奶的孤独与寂寞。)

我说:“奶奶,韩奶奶她们怎么没来玩啊?”

“她们可能在自己家吧。你吃块面包吧,这面包可贵了。”奶奶又说道。

“哎呀奶奶,真的不要,您先放在这儿吧,我待会儿再吃。”(可写写自己此时的心理活动。)

“他们不来,您也可以去啊。”我建议道。

奶奶摇摇头说:“奶奶老了,可不能老跑出去,别人会嫌的。奶奶在家坐坐,看看电视就行了。”

“哎呀,一个人看电视有什么好的?再说也没多少你喜欢的,以后我来陪您玩。”我立刻说道。(孙子的这番话说过后,奶奶的反应是什么呢?这里需要交代一下。)

又与奶奶聊了一会,我说:“奶奶,我要回家了,不早了。”奶奶站起来把面包塞进我的口袋说:“孙子,带回去,写作业累了吃。”这一次,我笑着接受了。

(可以在这中间插入奶奶与孙子分别时的情形。)

我错了,为什么我以前从没有发现奶奶也是寂寞的?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朋友间的聊天,都比不上亲人的关心。我要尽我最大的可能关心奶奶,在无聊或空闲时多去转转,常与她谈天,让她不再寂寞。(本段开头“我错了”一语与前文不太连贯,要做修改。)

【点评指导】

文章写自己因无聊而去奶奶家转转,偶然发现奶奶也是很无聊、很寂寞的,事情并不复杂,却发人深思。作者由孩子的寂寞写到老年人的寂寞,立意较新颖,选材也不错。但文章最大的问题是对奶奶寂寞、无聊的生活状态表现不足,缺乏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刻画。“于细微处见真情”,如果能通过一些细节描写将奶奶的寂寞具体化、形象化,就更容易打动人,也能更好地揭示“关注老年人的寂寞”这一主题。

【升格作文】

偶然的发现

星期天,我写完作业,心想:干什么呢?妈妈上班去了,爸爸也不在家,唉,一个人真的好寂寞啊!我看了一会电视,觉得没劲,于是决定到奶奶家去转一转。

“奶奶!”我对着里屋喊了一声,只见奶奶笑吟吟地出来了,说:“孙子啊,你来啦!快坐坐!奶奶给你拿面包吃。你姑妈给买的,我不喜欢吃,你吃吃看。”说着,转身走进里屋。我说:“奶奶,不用了,我就是来转转,想放松一下。”“哦。”奶奶在里屋答应了一声。我看了看奶奶的小屋子,除了灶台和简单的桌凳外,就是墙上挂着的爷爷的遗像了,空荡荡的。

我说:“奶奶,韩奶奶她们怎么没来玩啊?”

“她们可能在自己家吧。你吃块面包吧,这面包可贵了。”奶奶又说道。

“哎呀,您先放在这儿吧,我待会儿再吃。”嘴上说着,心里却想:这东西我早吃过了。

“他们不来,您也可以去啊。”我建议道。

奶奶摇摇头:“奶奶老了,可不能老跑出去,别人会嫌的。奶奶在家坐坐,看看电视就行了。”

“一个人看电视有什么好的?再说也没多少您喜欢的,以后我来陪您玩。”我立刻说道。奶奶听了这话,先是一阵高兴,停了一会,又收住了笑容:“好孙子,你快考试了,时间挺紧的。你有这份心,奶奶已经很高兴了。”

又与奶奶聊了一会,我说:“奶奶,我要回家了,不早了。”奶奶站起来把面包塞进我的口袋说:“孙子,带回去,写作业累了吃。”这一次,我笑着接受了。

在我快转过路口时,我发现奶奶还在家门口站着,望着我,脸上似乎还带着笑。

篇5:在平凡中觅感动于细微处见真情

摘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平凡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随时记录下触动心灵的点滴感动,精挑细选烹制成温暖人生的心灵鸡汤。在平凡中觅感动,于细微处见真情。

关键词:平凡生活点滴感动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临近中考,许多学生为提高作文成绩,纷纷从各处淘来各种各样的中考作文,秉烛夜读,然后,模仿、抄袭甚至照搬到自己的考场作文中。于是写母亲的常是回家的唠叨让人心烦,病床前的呵护让人心暖;写老师常是备课到很晚,生病陪我去医院等内容。千人一面,读来索然无味。

也有学生似乎已得“真经”,写人记事惯用冗长的笔调,自起因开始到结果终了,凡是有关联的人和事,言无巨细,一一铺陈。结果就写成了一潭死水,不见半点涟漪。读后让人头昏脑胀,不知所云。

自古人“劳者歌其事”而有文学创作以来,人类的种种文学样式,无不是来源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而又经思考感悟升华至指导生活的更高层次。

有鉴于此,作文必须从观察生活开始。然而生活纷繁复杂,千变万化,是否有能力一一呈现呢?我为之汗颜。对于初中生而言,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撷取一朵浪花,采拾一颗珍贝就足矣了。所以我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平凡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随时记录下触动心灵的点滴感动,精挑细选烹制成温暖人生的心灵鸡汤。即:在平凡中觅感动,于细微处见真情。

一、采撷生活中的点滴感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的作文写作如缺乏素材必然难为无米之炊,写出的作文空洞乏味。引导学生获取和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将目光聚焦于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去寻找亲情、友情、师生情中可以让自己感动的一个瞬间。同时,充分利用好日记本来记录每一天中最触动心灵的那一个人、那一件事。有了作文素材的积累,学生才可能写出内容丰富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写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应指导学生把发现到的生活中的丰富多彩的事例,捕捉到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到的情感体验,通过自己的内在想象和联想上升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从而确立文章的主题,去表现和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具体做法是:

1、使学生明确作文写作的重要性和积累素材的意义,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热点难点,培养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3、教学生从阅读中积累素材。指导学生养成阅读名著,阅读作文佳作和选读报刊杂志的习惯,了解自然、社会、人生、美德,从间接经验的获得中积累素材。

4、指导学生每周写一到二篇摘录,引导学生去积累佳作美文中的好词句,并引导学生学会初步的欣赏品味,为以后的作文创作打下基础。

二、精挑细选烹制心灵鸡汤。

充分利用作文课时间,大家将积累下来的感动展示出来供其他同学鉴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交流探讨,去伪存真,将好的素材筛选出来。然后,大

家集思广益,进行集体创作。而后修改,再修改,直至大家都满意为止。“文从改中出”。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写作文就一定要修改,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力求使作文做到文从字顺。平时写作时还可与同学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即使是考试作文也应指导学生写完后要花一点时间迅速浏览一下,修改明显的错别字病句或进行局部的微调。

作文的评改还不是整个过程的最后一环,要把作文评改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明晰本次作文的得失。教师可以就面上的情况在班上讲评,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次作文得了这样的分数和评语,学生也可以提出异议,和老师交流。对于特殊的学生还可以进行个别交流,这样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再反思自评,并写一点本次作文的得与失附在作文的后面。这样才能把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这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每次作文都有收获,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训练是苦的,然而当学生切实感到作文水平在提升时感觉又是甜蜜的。文章写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靠纸上谈兵式的说教就能提高的,这项工作需要有一个较为长期的积累思考和练习的过程。

三、耳濡目染形成个人风格。

通过集体合作形式的作文训练,让每个学生都从中汲取营养,进行独立作文。我关注每个学生的作文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作文风格。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天地展示自己,他们可以做得更好。自然地,也可以实现写作感情真挚,表达自己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目标任务了。

通过全面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的。

以上所述,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儿心得,可能早已落在了后头,但是我相信:蜗牛也一定能爬到金字塔的塔尖。我,爬行在路上。

下面这篇习作就是通过以上的作文训练方法形成个人风格的一个例子。在小组合作后我发现了她的作文长于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于是指导完成了这篇习作。自认为,基本达到了课标的要求,实现了“在平凡中觅感动,于细微处见真情”的作文训练初衷。

附:学生习作

祥和的夜

这是一个静谧的夜晚,皎洁的月亮挂在浩渺的天空中。安静的校园里洒满了如水的月光。

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都在为那烦恼的代数题而抓耳挠腮。老师在我们的课桌间轻轻的走动,照例又给同学们辅导答疑。寂静的教室里不时地传来她轻微的耳语和隐约可辨的脚步声。

我正试着用设未知数的方法解方程。好一阵冥思苦想才有了一点儿眉目。我刚提起笔,忽听教室门“吱吱”地响起来,声音尽管不大,但很刺耳。

一个小男孩从门缝探头出来,怯生生地向教室张望,在寻找什么,两只大眼睛流露出了焦急与不安。

哦,我看出来了。原来是老师的小孩,这么晚没回家,一定是来找妈妈的。正在给学生讲题的老师听到门声,抬头望去,看见了她的孩子。她微微一怔,歉意的向那个同学点了点头,放下书朝教室门口走去。

隔着门,我隐约听到孩子与老师的对话声。

“妈妈,怎么还不回家,我都饿了!”

“妈妈有事,好孩子,再待一会儿咱们就回家„„”

接着是小孩的咳嗽声,但立刻又小了下去,像是用什么捂住了口。

“喝止咳糖浆了吗?”

“喝了。”

沉寂了一会儿,门又开了。小男孩被老师领了进来。他一手拉着妈妈的手,一手拿着连环画。身子紧贴着妈妈的身子,低着头悄悄地往里走。不时偷偷地抬起头朝陌生的教室里张望。

老师找了把椅子,让他坐了下来,便朝我们走来。老师轻轻地拿起书,又用亲切的语调讲起题来,教室又恢复了安静。

我的心却难以平静下来。我不由自主的向老师望去。只见她依旧那样耐心、和蔼地讲解着习题。如果不是随着孩子偶尔的咳嗽声皱起眉头,我真会以为她什么也没听见„„

夜又归于平静,像泛起了涟漪的水又恢复了安宁。只有明亮的月光,默默地照着群山、校园。

篇6:细微处见真情作文

抵达上海的第二天,我们就去参观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黄浦江就蜿蜒在它的脚下,十分雄伟壮观。我站在它的脚下,抬头仰望它的顶部,我几乎要躺在地上才能看到它的顶部。

走进塔里,我们坐电梯上去参观。这电梯很大,能容纳三十多人。在电梯中,我们有说有笑,浑然不顾及周围的人。突然,我注意到了一个细微之处:一位女士正在打电话,她注意到了一位母亲的怀里有一位熟睡的婴儿,便用手遮住了嘴,并降低通电话的声音,并朝那位母亲一笑,那位母亲也感激地一笑。我顿时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份真情,是关心、照顾。我一想到我们的行为,便感到十分愧疚,忙向周围人做了一个手势,并说了刚刚的那一幕,他们听后立即停止了说话。渐渐地,电梯里没有了说话声,我注意到那位母亲眼神中露出的对他人的感激,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篇7:细微处见真情作文

每次过年,这个大喜的日子过后一天,我们便要回娘家,这是农村的习俗,简单来说就是回家看望父母,只不过是母方的父母。

每次去姥姥家,我都会觉得特别开心,因为姥姥对我最好了,每次去总是那么的慈祥,我通常到那里也就是和哥哥、姐姐、妹妹、弟弟一起玩耍罢了。孩子终究是孩子恐怕也就只能玩耍罢了,大人们说的话我们都听不懂。我们总会在外面打雪仗,捏雪人……冰凉的白雪总会把我们冻得小脸通红,头发上银雪许许,在阳光照耀下变成水消失。

闹够了就回到屋中,让姥姥姥爷给我们用热水洗脸,喝点水什么的。玩耍过后,我们一群人也就睡了,大人们还在交谈。过了一会儿,我被噩梦惊醒了,一脸的惊慌,这时妈妈赶忙过来安慰我。那如还乌黑的秀发已镶嵌上了丝丝银线,曾经美丽的容颜上也略有几条皱纹泛起,但那乌黑的眼瞳依旧没有改变,她的眼睛笑起来弯弯的,好似一轮弯弯的明月一般。她微笑地安抚着我,眼中充满了慈爱与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好似是对我的爱护。她那原本艳红丰满的嘴唇也渐渐地变成了暗红色,失去了光泽与美丽。母亲老了。她的年龄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苍老,而我们则是越来越强壮,我们在成长,父母在渐渐老去,这不就如同拿他们的青春来换取我们的青春吗?我不想,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每个人都是如此啊!现在回想起来,她在为我梳头,用毛巾为我擦脸,临上学前的叮嘱……这些细微之处,我都不曾注意过的细节都深深地蕴含了父母对我的爱,我却是这么不经意的就忘记,不在乎……现在回想起来那么细微的动作历历在目,让我感觉到处处都充满了爱的关怀。

篇8:于细微处见真情-亲情作文专题

在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中, 作者的笔触是细腻的, 他让平凡的生活处处彰显真情;作者的笔触是深刻的, 他用点睛的议论使简单的回忆凸显深刻;作者的笔触是神奇的, 他通过细节描写, 诸如动作、语言、神态等, 再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使读者和幼时的“我”一起去感受, 又与现在的“我”一起去深思, 催人泪下, 感人肺腑。

比如, 文章第三节中的动作描写。作者由最初的印象谈起, 元宵夜, 母亲把“我”从卧室背到大客厅“走来走去”地“巡阅”、观灯。因为当时年岁太小, 所以母亲说的话“我”都记不清了, “我”印象深刻的是母亲的动作, 她“蹑手蹑脚”地到床前看“我”, 一连好几次。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 实则蕴含了母亲无限真挚的爱, 表明她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与其他孩子一样尽情享受元宵节的乐趣, 同时又害怕惊醒自己的孩子。爱子之殷切, 爱子之细致, 尽在一举一动中。

又比如, 文章第五节中的语言描写。到年底, 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 当“我”背不出来的时候, 父亲就用竹板重重地敲打“我”的手掌。“我”失声痛哭, 呜呜咽咽地继续背, 而“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并硬着头皮说“打得好”。打在儿身, 痛在娘心。不打孩子难以上进, 打了又实在不忍心, 可见母亲矛盾痛苦的心情:一方面疼爱孩子, 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有出息;一方面期待以严训使儿子成才, 另一方面又为儿子所受的皮肉之苦“泪如泉涌”。母亲之伟大, 母爱之细腻, 尽在一言一语中。

再比如, 文章第六节中的神态描写。记得一年夏天的深夜, “我”从睡梦中醒来, 看见母亲还在油灯下纳鞋底。母亲额上沁出的汗珠衬托出她的辛劳, 为了自己的孩子, 受再大的苦, 遭再大的罪, 也心甘情愿, 也心满意足, 这就是母亲, 这就是母爱, 令人唏嘘慨叹, 为之动容。除了神态描写, 这里的动作描写、环境描写亦不能忽视, 寂静的环境更加突出了母亲的劳苦。可以说, 这段文字从视觉、听觉、感觉三个方面写出了母亲劳碌的身影, 颇为真挚动人。

篇9:于细微处见真情

在写作时老师常指导学生要抓住细节描写,以达到郁达夫所提之“一粒沙中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之效,可任你说得天花乱坠,如果不把定义给学生解释一下的话,他们还是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什么叫细节描写,只有知道它是什么,才知道怎么用。知道用,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使文章出采。

什么是细节描写?

我们一般给它的定义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此外,还有另一种类似说法: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

定义有偏差,理解无偏差。关键在于细节的捕捉,在于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情节发展的推进、环境的表现、主题的突出。可见,运用好细节描写,便可能处处闪光啊。

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能用极精短的笔墨将人物独特的个性表露无遗。如必修二课文《金岳霖先生》中的一段描写:……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其中的“伸、捉、捏、看”几个动词,以及对神态的描述——得意,形象地表现出课堂中的金先生不拘小节、率性而为,颇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之遗风,真可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啊。“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段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此时,读者的眼前,一个鲜活的金先生便再现了。

细节描写包括很多方面:外貌的细节描写、动作的细节描写、语言的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等。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外部特征:容貌、姿态、举止、风度、神情、衣饰等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摹和刻画。这往往是写活人物的点睛之处,也是文学大师鲁迅先生所精擅的。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尤其是对她眼睛的几处描写,“眼神也没以前精神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可谓入木三分,一个极具京剧脸谱式特点的典型人物形象便栩栩如生,如此的震撼人心,让人过目不忘。教材所节选的古典主义小说的高峰《红楼梦》之《林黛玉进贾府》中,对黛玉、宝玉、凤辣子等人的描写亦值得细细揣摩,好好借鉴。

动作描写主要是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如经典的“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中,一个“排”字便将孔乙己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的不屑一顾以及得意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孔乙己是穷困潦倒的,但在他看来,心灵高贵的自己是那些短衣帮等世俗之人所望尘莫及的。

动作描写重在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动态,而肖像描写则侧重描绘人物的静态。只要驾轻就熟地将多种描写手法综合起来使用,以动衬静,以静显动,动静结合,人物形象就可以真正达到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说的“越来越活泼,越实在”的境界了。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所谓“言为心声”,不同思想、经历、地位、性格的人,其语言自然也是不同的,正如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般,所以人物语言必须个性化。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笔者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只有这样,才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喊出“哥哥就做皇帝,卢员外做丞相,我们都做大官,杀到东京去,夺了鸟位”这样如此“混帐”的话,也只有黑旋风李逵了。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它又分为内心独白、动作暗示、心理剖析几个方面。安德列·别雷的《彼得堡》、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吴尔夫的《到灯塔去》、《海浪》,以及中国20世纪80年代王蒙创作的以《布礼》、《春之声》和《白衣服与黑衣服》为代表的一系列风行一时的意识流小说,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很好地运用了心理描写。苏教版语文必修一中《我的五样》一文,作者毕淑敏以女性特有的敏锐与细致,将人生道路上对各种欲望(空气、水、太阳、鲜花)的舍弃的艰难与内心的痛苦体验、感受表现得充分而深刻,准确而到位。如写到舍弃“水”时的体验是:立觉喉咙苦涩,舌头肿痛,心也随之焦枯成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细节描写时,白描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也是使用较多的一种表现手法。白描,原是作为中国绘画传统技法之一,即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加以渲染。白描画法多用于画人物。后来人们将这种绘画技法运用到文学创作的描写中,便形成了一种白描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鲁迅先生把白描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细节该如何选取?

首先,细节是从生活中来的,这就需要你用心观察身边的人或事。只有真实,才更感人。

其次,细节要“细”,要以小见大。小到一个眼神,一个语气词……因为,它是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中心思想为目的的。

再次,选材要新颖,要“典型”,要有“代表性”,切忌人云亦云,没有自我。

细节从观察中来,细节从体验中来,细节从思考中来。放眼生活,“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因为“一枝一叶总关情”。

当然在具体运用细节描写时,可以是只使用一种方式,但更应该是几种描写交错进行的,如表现一个人的开朗时,可以抓住他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一个人性格的复杂时,可以巧妙地多运用心理描写……戏法人人会变,关键在于你能否灵活运用。

下面就是在细节描写指导后对一位学生作文进行改写,自己选择切入点,可以抓住事件的开端,也可以抓住高潮来写,关键在于充分运用细节描写,学生原文略。

改写:张倩

“离别的日子到了。”我睁开眼。今天,她就要走了。我快速地打理好,一路小跑到她家,希望能为她送别。今天天气是晴是阴,对面的面包店又做了什么新品种,楼上的那个男生是否又在弹琴,这些都与我无关了。我只要见到她,为她送别。(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心之所系,别无所见。感觉真,为其真情才能写细。)

门开了,她出现在眼前,陌生又熟悉。她对我说:“来了。”“是的。”一切语言苍白无色,我恨死了自己。为什么在离别之际不说些有意义的话?!从那以后我们就没有再说过什么话,也许是想说也不知该从何说起吧!我望着自己的鞋子,也许我们走过一条长长的街,也许我们坐过一辆汽车,也许我们已经到了车站……我没有抬头,一直盯着自己的鞋。耳边静悄悄,眼前白茫茫,只有心中闪过一个个快乐的画面。(柳七郎词说得好,执手相看,无语泪眼,真情总是矛盾,细节近乎反常。在最想说话的时候,却总是无语凝噎。聚散苦匆匆,往事都如烟。)火车声响起,旅客们蜂拥到检票口。我抬起头,人呢?她呢?忘了,忘了。她刚刚和我道别了,我没有回答她。糟了,糟了。我奔向检票口,在人流中挤动,任身后传来斥骂声。红色的衣服,红色,是她!来不及了,她已经登车了。快!来到她的窗口,她看着我,我盯着她,无语。但我的眼神已说明了一切,我会想她,一切她都明了。我握着她的手,泪流。最后目送着火车消失在远方的拐角,泪已湿襟。(这一段描写非常有镜头感,第一时间的抓拍,摄影镜头,如兔起鹘落,一切心情都在仓促的动作中流露无遗。我奔,我挤,我挨骂,我无所谓。我再奔再挤,我的眼中只有你,我不用闭上眼睛天已经黑了——她,走了……)

我之所以这么忧伤,朋友,当你再回来时,你已不再是你,我也不再是我了……

篇10:细微处见真情作文

当我气喘吁吁地赶上病房时,亮得刺眼的灯光,病床前五六个医生,床边不常来的红着眼轻轻抽泣的舅妈,呼吸加湿器所发出的急促的呼吸以及摆放在病房内的抢救车,所有的一切,来得真的太快太快了。

站在奶奶的病床前,我强忍着眼中打转的泪水。冰凉的身体,毫无生机的病房中接连不断地传出奶奶急促的呼吸,旁边不停地响着的测量仪器,来去匆匆的护士,一切都显得压抑极了。一家人都到齐,站在奶奶的身旁,舅舅舅妈表姐一直想去握住奶奶的手,一次又一次地被甩开。

看到我的到来,奶奶深深地望了我一眼。“…让…先回…去…”紧急关头,奶奶忽然口齿不清地说道。“她的意思是让好先回去,她睡眠不好”舅舅解释了一遍,奶奶点点头。“没关系的奶奶,还早呢”缓过神来,余光瞥到不停地注视着我的奶奶,看着她的眼睛,我回答道。奶奶还是老样子,即使已经病入膏肓也没有忘记叮嘱,叮嘱我早睡叮嘱我睡好。我眼眶早已湿润。

看到奶奶放在床杆上的手,我下意识地轻轻握住。没想到的是,奶奶的手没有甩开,而是坚定地紧紧地握住了。这双微凉的手上毫无一丝老人斑的痕迹,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针口。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有点恍惚,不知这是第几次握住奶奶的手了。

小时候的我,因为还小,总是用整只手牢牢地抓住奶奶的食指,摇啊摇,晃呀晃,伴随着奶奶轻哼的童谣,我蹦蹦跳跳地拉着,我在前,她在后,那时候奶奶的食指,对于我而言,就是整个世界了。

慢慢长大了,我的手已经和奶奶的手差不多大了,我已经可以完全握住了她的手,奶奶不用像从前那样刻意弯腰让我牵着她的手。大手拉小手,就这样走在上下学的路上,当时的时光也很温柔。而后,处于青少年的我,往往觉得与人牵手十分的别扭。她常常主动地伸出手让我握住,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总会有一双手轻轻地握住我的手,给予我温暖,给予我力量。

如今,这双温暖的手恍惚间没了温度,布满密密的伤口和点滴时的淤青。都说人在疾病面前都变得不堪一击,当奶奶的呼吸器拔掉时,好像还是在做梦。

手中残留着奶奶握住我手的一丝丝的冰凉,在奶奶握住我的那一刻,几个月来的压抑的情绪,好像在那一刻就已经烟消云散了,一定是奶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我的力量,让我像以前一样,拉着长辈的手好好成长。有那么一瞬间,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整个世界,是温暖的。

篇11:细微处见真情作文

真情有时细的微不足道,不可名状,但这些渺小的情感却使我们感动不已,甚至铭记一生。

一句严厉的批评可以是真情,它就像是一道闪电,为你滋润的未来照亮前途。

一声关心的问候可以是真情,它就像是一阵和煦的春风,为你抚平内心的焦躁。

一个可爱的笑脸可以是真情,它就像是一片安详的落叶,激起圈圈感动的涟漪。

岁月无情,这一点老人比我们更清楚。当我们还在嚣张的挥洒青春时,老人们已经开始谨慎的回味一生并感悟生活了。

也许正是如此,我的外婆总是很和气,很安详。

我的外婆虽然已经年纪不小了,满头银丝,满脸皱纹,但她笑起来很温馨,让人不免联想到质朴的蔷薇。

有一次,我去外婆家里玩,一进门就与外婆那温馨的笑撞了个满怀。外婆的笑穿透了我内心由于长年封闭而冰冷的心门,直达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好像被感染了,随她笑着。

此时,看窗外,景色很美很明媚。

进了屋,我才忘了说句“外婆好”,转身,却不见了外婆的踪影。咦?外婆刚才还在这儿呢,现在到哪儿去了?我狐疑的看着四周。“予晴,把这双拖鞋穿上。”外婆快步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双蓝色的布拖鞋。我穿上了鞋,感觉暖暖的,很舒服,难道这就是爱的温暖吗?幻想之余,我说了句:“谢谢外婆!”外婆先是惊愕的一愣,然后就温柔的笑了起来,眼里有止不住的、向外倾泄的感动。

外婆给我拿来一盒饼干,是我最喜欢的口味。我打开电视,一边吃一边看。“拖鞋穿得舒服吗?”外婆好似漫不经心的突然一问。“呃?”我拿着饼干的手垂在半空中,把头转向了外婆。

外婆双手不停的揉搓着,而她的眼睛则紧紧的盯着自己的手,一副紧张、不安而又期待的样子。

“嗯,当然舒服啦,外婆给我做的嘛!”我用漫不经心的口气轻轻地说出了这句话。

事实上,这双拖鞋并算不上“靓丽”,但它有它自己的作用,就如我的外婆给我点滴细微的关爱,它也给我阵阵感动的温暖。

它,朴素的就像老人。

外婆又一次笑了,笑得很灿烂,很飞扬,也再次把爱给了我。

篇12:细微处见真情叙事作文

今年过年我收到许多压岁钱,妈妈说要把我这些钱存进银行。到了银行,我看到里面人很多,就先取了一个号坐下来等待。

过了好半天,我看见一个老奶奶抱着一个小弟弟走进来,坐到了我们前面。那个小弟弟满脸通红,还不停地哭闹。我正和妈妈商量用什么号码,就听见那个老奶奶焦急的对她旁边的叔叔说:“我孙子生病了,急着去医院,咱俩能不能换个号让我先办理。”那位叔叔爽快的答应了。妈妈拿着手中的号看了看,递给了我,我一下子明白了。我站了起来,对老奶奶说:“奶奶你好,我们不着急,把这个号换给您吧。”老奶奶感激的说:“谢谢你,小朋友!”这时候,有个阿姨也站了起来,走到那个老奶奶面前,拿出她的号说:“大妈,我这个是16号,下个就是我了,我换给您吧。”老奶奶激动地说:“谢谢大家帮助我!你们都是好人啊!”我顿时感觉到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在这个银行了却充满了 温暖。

篇13:于细微处见真情-亲情作文专题

一、仔细解读关键词

首先回顾今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1. 从题目本身看,关键词并不难找,普遍学生能迅速找到关键词—智慧。可惜的是,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说清楚智慧的内涵, 普遍学生只是把父亲母亲的关爱、爷爷奶奶的种地经验等等误当做智慧,更有甚者将人类特有的智慧冠以那些动植物,将生物的保护色误当做智慧。由此看来,这道作文题最关键的就是将“智慧”一词的内涵说清楚。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智慧是辨析判断、 发明创造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作文所写的主体应该是人, 所写的故事应该是人对自然万物的感悟、判断、辨析,甚至是源于自然的发明创造;或者是对智慧的内涵的剖析。而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智慧的含义,所写的故事与智慧无关,所阐释的道理往往是原地兜圈。

2. 从阅卷情况看,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议论文的写作形式, 但基本上是选取了题目中“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作为文章的分论点,这无可厚非,关键是论证部分缺乏力道,不能将“智慧为什么是经验,为什么是能力,为什么是境界”这样的问题分析到位,议论部分只是列举一些事实,没有什么分析,因而很难得到高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竟然将智慧比喻成春夏秋冬、山水树石等等,严重偏离了主题。

二、选定好合适文体

高考中有些学生,甚至是部分老师片面地认为写记叙文很合算, 写议论文会吃亏的。根据我连续几年的阅卷体会,我认为并没有这回事。目前高考对文体没有要求,只要你写得好,不管什么形式的文体,都可以得到高分。而且考场作文中考生应该将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阅卷老师,所以每个考生必须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 而有些学生恰恰相反。

就今年高考而言,许多学生选择了议论文的形式进行写作,并没有得到很高的分数。因为很多学生不能确立很好的论点,论证过程中讲不出什么道理,只是观点加事例,没有什么分析说理的成分。 其实,这是学生的通病,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浅、知识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很难把事理讲透彻,何况是讲给成年人看呢?

记叙文应该是学生的特长,从开始写作文就写的是记叙文,只是没有将它写好。其实,记叙文并没有那么难写,只要大家注意抓住一些细节进行刻画,能够写出人物的言行举止,凸显活生生的这一个人,采用一些写作手法,诸如对比、想象、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等,你就有得高分的机会。今年的高考作文中写记叙文的学生有很多没有紧扣材料中的“智慧”一词,还有些学生所叙述的故事不足以凸现“智慧”的内涵,很多学生得分不高,只要故事中凸现了“智慧”的含义的,都会得到一个很高的分数。所以考生仍可以在记叙文上多下功夫。

不管怎么说,考生无论选择什么形式,都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凸显文章的主旨。

三、写出个性化语言

现在的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十分细致,有些作文甚至是四评、五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务必认真积累自己的生活体验,切不可背诵成篇的文章。今年高考中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雷同作文,最后经专家组讨论确定统一以20分判定。作为70分的作文仅仅得20分, 怎么能考上大学?所以各位考生在准备过程中一定要整合自己的生活心得,将它形成自己的故事,写出活生生的自己,这样的作文在高考中一定能得到好分数。所以笔者建议:

1.不背诵整篇的作文。

2.不在文章中堆砌大量的名言警句。与其堆砌大量的名言警句,不如写写自己的故事,那样倒能激起阅卷老师的情感共鸣。

3.努力写出自己的生活心得。

四、强化书写质量

高考中总有些学生对自己不负责任,卷面一塌糊涂,让老师无法辨别,不知写的是什么,更不知道要讲什么,这样很容易误判, 甚至直接影响了自己的得分。所以每位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保证卷面的整洁,为自己赢得一个好分数。

五、增强正能量意识

考试作为是让学生展示自己身边的正能量,而每年的高考作文中总有些学生游戏高考,更有甚者还讲一些反动的话。这些在评判标准中界定得很清楚,以0分认定,出现这样的结果还上什么大学? 或许这些学生本来就没有准备上大学。即便这样,这样的作文态度也和青年人这一身份不相称啊。

篇14:于细微处见真情

《辞职风波》和《妈妈减肥记》这两篇文章都写了妈妈,两位妈妈各有不同:一位妈妈幽默风趣、特别会教育孩子,通过一封“辞职信”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自我反省,真是一位聪明的妈妈啊!另一位妈妈对自己的身材特别关注,这也写出了很多妈妈的心声,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减肥运动”就展开了,好在减肥成功啦。这两位小作者一定是特别爱妈妈的,否则他们怎么能够把妈妈写得如此传神呢?因为爱,他们关注了妈妈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充分展现了妈妈的特点和心情。两个事例的选材都特别新颖,让人读起来眼前一亮,充满了生活情趣,这样的事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亲人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熟悉的,注意观察的话,你一定会有很多写作素材的!

《神秘的“客人”》和《螃蟹将军》这两篇文章不动声色地为我们介绍了两位动物朋友,小作者都是喜欢动物的孩子,所以把它们都当作人一样地在描写。金丝雀是“客人”,写得多么细致啊,从它的外形、鸣叫到动作都进行了别有特色的描写,仿佛那只金丝雀就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也想去摸一摸、看一看,多么可爱而又美丽的“客人”啊!贯穿全文的是作者的感情变化,从“好奇”到“喜欢”再到“恋恋不舍”,一气呵成。那只螃蟹将军真是让我们眼前一亮哦,小作者笔下的螃蟹生龙活虎,具有将军的气质,小作者写作时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了螃蟹的大钳子这个外形特征来写,以突出螃蟹的威武。除此之外,小作者还抓住了螃蟹的走路方式来写,横着走的螃蟹的确很像一位将军,多有气势啊。小作者还通过和妈妈的对话来写螃蟹,使文章更加多了一些生活气息和趣味性。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一定会发现动物朋友也有很多特点哦!

篇15:细微处见真情作文550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朝诗人孟郊的母亲在儿子临走前为儿子缝衣裳,密密麻麻的针线不仅缝了一件结实的衣裳,而且将母爱也缝进去了。这样一件母亲为临行的儿子缝衣裳的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充满了爱。孟郊的《游子吟》通篇采用白描的手法,不加任何修饰,却将慈母的形象展现了出来,成为了一首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诗。

恍然想起四年前,回了一趟太姥姥家。临走时,太姥姥拿给我一件极厚的棉袄。冬天时我常穿着这一件棉袄就可以出门了。棉袄是太姥姥亲手做的,她亲自买回来布,并自己剪裁。长长的衣袖,高高的衣领上缝着密密麻麻的棉线与太姥姥对我的关爱。

太姥姥的腿脚不好。走路总拄着一根拐杖,不然就走不了。她的背驼得也很严重,几乎成九十度弯曲。想起这些,我的泪不禁留了下来。这样一个瘦小老太太是如何自己买回来那些布,和那些棉花,并一针一线地为子孙缝制出一件又一件温暖的衣裳的。

于细微处见真情。也许你会认为这样的事件太小了,简直不值一提,可我不这么认为。人一生中能遇到几次轰轰烈烈,撼天动地的大事?难道只有大事才值得我们去记录和回忆吗?小事不也同样可以显现出人间的真情。让我们在细微处来寻找那些可能被我们轻看,可能被我们丢失的那份真情吧!

篇16:于细微处见真情-亲情作文专题

还记得很久之前,一张令人震惊又感动的照片流传在网络上。照片里是穿着蓝色衬衣的爸爸为孩子撑着雨伞走在路上,孩子比较矮,这个爸爸几乎把雨伞都侧撑在孩子头上,生怕被雨水淋湿。而爸爸蓝色的衬衫,那时已经被雨水浸湿。这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真情就是:哪怕我被雨水淋湿,也要为你遮风挡雨。

明天就是期中考试的日子了,我正坐在书桌前拼命复习这半年来学习过的内容。但是,我在复习中变得愈加的烦躁不安,我紧张,我怕自己的成绩落后于其他同学太多,我怕老师的眼光,我怕父母的责备。这时,我的房门被轻轻推开,是妈妈。她温柔地说:“女儿,今天坐在这里很久了,先出来喝碗糖水休息一下吧!”“为什么要打扰我复习!”我不耐烦地说,“明天就考试了,你别来烦我。”妈妈被我的语气吓到,只好再说:“那你复习完就出来吃糖水哦!”说完,她轻轻关上房门离开了。

晚上十点,当我完成复习计划走出客厅的时候,看到妈妈躺在沙发上,似乎很疲倦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听到脚步声,她一下探起身子,说:“你复习好啦?辛苦我的女儿了!妈妈这就去热好糖水。”我轻轻点了点头,“谢谢您,妈妈!”这一瞬间,我觉得有妈的孩子,的确是块宝。想起自己下午的语气,我又向妈妈说:“对不起!中午我不应该那么凶讲话的!”妈妈听到后,吃惊地看着我,说:“傻孩子!妈妈也知道你不容易,没关系!看来你真的长大了......”原来真情就是:我会包容你的小错误,希望看着你成长。

篇17:细微之处见真情作文

老家是个很大的院子,已经十几年没人住来了,那里杂草丛丛,小时候没大人的带领我们谁也不敢独自去老家,不光因为那里的杂草,因为那里住着一个人,一个我一直都不敢接近的人,小学生作文网t262

大姨下时候不傻,听妈妈说小时候大姨在她们几个中间学习最好一个。家里的重活从来都没让她干过,所以妈妈和小姨从小就不读书了,在家里帮着干活。只有大姨一直坚持读书。有一天不知道怎么了大姨就傻了,只会哈哈大笑。从我记事起大姨就是一头乱蓬蓬的头发,脏乱的衣服。从来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只会傻傻的笑。大姨从小就傻了,一直到现在,从来也没有清醒过,

篇18:于细微处见真情-亲情作文专题

一、生活是真诚作文的源泉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 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 没有丝毫的隐瞒, 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也就是说, 要说真心话, 要诉真性情。如此, 作文时才有话可写, 文章也才能真正打动人。

比如聊天和即兴演讲, 同学们在聊天的时候, 话语通顺流畅, 而当站上讲台即兴演讲的时候, 却很难流畅地表达。为什么呢?原因很多, 但其中之一是:聊天的时候, 大家无所顾忌, 说的都是自己想说的话, 说真心话;而即兴演讲, 心中不免有种种顾忌, 无法畅所欲言。此足见“诉真情”的重要性了。

可能很多学生还会有这样的疑问:文章可运用的材料中有很多都是没有经历过的。可“诉真情”, 不就是说要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难道“诉真情”, 真就只能局限在“写真事”上?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小学甚至初中的老师确实可能要求学生要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 那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和积累写作的原始素材。但是, 当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 就可以放宽“生活”和“真事”的限制。因为中学生写作的素材不仅来源于自己的真实经历, 还可以从语文课本、课外阅读、影视文化以及优秀同学习作等途径中去积累。这也是生活的宽度。当然, 一切素材积累后的运用, 都要做到情感的真实。那么如何诉真情, 做到以情感人呢?

二、掌握“诉真情”的技巧———细节描写

细节是很多文章的生命, 是情感的催化剂。生动感人的细节, 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能传达作者的深情。在文章中, 捕捉形象的细节, 最能体现写作功力。所以, 细节描写, 能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抒发内心情感, 是文章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

1. 细节描写的概念。

细节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它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中富有艺术表现力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做的具体、细致的描写。有语言、外貌、神态、行为、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之分。

2. 细节描写的方法。

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进而协助情感的表达?通过动作细节描写、肖像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以及环境细节描写的实例加以说明。

A.动作细节描写———动作细化, 延长过程, 情在其中

例1:那天, 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原文:那天, 他扫开一块雪, 露出地面, 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下面撒些秕谷, 棒上系一条长绳, 人远远地牵着, 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将绳子一拉, 便罩住了。

在此例中, 原本“罩”的一个动作, 具体细化为“扫、支、撒、系、牵、看、拉、罩”等一系列的具体动作, 可以看出“他”丰富的经验, 细致、认真的个性以及抓鸟时的期待、喜悦心理。

例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艰难地穿过铁道。

原文: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例2中“艰难地穿过”能引得多少读者动容?就算作者说自己“感动地流泪”, 也不可能让读者有任何的共鸣。而在原文中, 一个个细化的动作, 向我们具体再现了“艰难”的过程和程度, 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直接展现在我们眼前, 令人动容。

B.肖像的细节描写———抓住特征, 情感溢于言表

例:我看见一个小姑娘, 年龄不大, 长得很瘦, 穿得也很差。

原文:我看见一个小姑娘, 只有八九岁光景, 瘦瘦的苍白的脸, 冻得发紫的嘴唇, 头发很短, 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 光脚穿一双草鞋。

原文中, 抓住特征, 寥寥几语, 就传神地刻画出人物形象, 给人以逼真之感。同时, 栩栩如生的形象, 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我”对小姑娘的同情和怜悯。

C.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吻合个性, 情动于衷

例:今天老师抽背课文, 我有点害怕。

原文:语文课开始了。今天老师抽背课文。我心想:万一老师抽查到我, 看我背得结结巴巴, 会不会批评我呢?要是老师抽查到我会背的小节就好了, 就怕老师抽查到我不会背的段落, 那我就惨了!焦虑地等了半天, 老师最终没有抽到我。我想:我今天很幸运啊, 要是老师明天接着抽查的话, 我回家一定要好好地背, 那样就不会结结巴巴了, 也不用怕挨老师批评了。

例中所说“害怕”, 甚为含糊:具体害怕什么?为何害怕?过后将有何应对?很多问题都未交代清楚, 也就无法让人了解主人公的情绪。而在修改稿中, 这些都在心理活动中清楚展现, 主人公的情感让人一目了然。

D.环境的细节描写———烘托渲染, 一切景语皆情语

例: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

阴晦的天气, 阴冷的寒风, 苍黄的天空, 萧索的没有一些活气的荒村, 再加上一个如死尸一般的“横”字, 写出了本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农村的萧条破败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下, 天下大乱, 社会几近崩溃, 恶人当道, 民不聊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 少年时形成的那个美好故乡的回忆, 正逐渐被后文中那个穷困、破产、痛苦、麻木不仁的中年闰土替代。寻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的“我”, 在“故乡”中再也找不到想找的了, 失落、绝望, 真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了。

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技能。在细节描写的具体教学后, 笔者把实践课提上了日程。作为整体的一个作文情感表达的教学规划, 笔者让同学们观看新片《忠犬八公的故事》, 然后布置写观后感, 进行评点, 选取了一些可以修改的句子在班里讲解。接下来, 再一次让同学们观看影片《忠犬八公的故事》。第三步, 再次开设现场作文修改课, 要求同学们在45分钟内, 运用已学的知识, 结合教师的批点, 尽可能把自己心中的感动通过细节描写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以致用。

“效果确实不错, 同学们在有目的地运用细节描写后, 情感的表达较之前更到位了。”在检查了同学们的修改情况后, 笔者保留了以上结论。下面是笔者摘选的句子来举例说明。

A.动作细节描写———动作细化, 延长过程, 情在其中

原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小八艰难地走到了那个站台。

修改:十年了。八公可能感受到了什么,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本不该出动的夜晚, 它拖着年老衰弱而又疲惫的身影, 一步一个脚印地挪着, 步伐沉重却又毅然地走向了那个站台的老位置, 趴着, 等着……看着那熟悉的温情画面, 然后缓缓地微笑地闭上了自己的双眼:“hi boy, come on, let’s go.”

B.肖像的细节描写———抓住特征, 情感溢于言表

原句:八公在站台前日复一日地等待着, 没有犹豫, 没有后悔。

修改:小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站台前的花坛上等待着, 毛色逐渐灰黑、凌乱, 可是它没有犹豫, 没有退缩, 没有后悔, 只有那不变的眼神中的爱和坚持。

C.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吻合个性, 情动于衷

原句:我被故事中的八公深深感动了, 联系到自己, 我能做到八公这样的坚持吗?

修改:再看了一遍电影, 我依旧被八公深深感动:十年, 于我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可对八公来说, 却是生命的长度。在这一生中, 八公完美诠释了“坚持自己的选择”的含义, 那么我呢?先不说一辈子, 就我接下来的十年, 我能做什么呢?我能否坚持自己的每一份选择?我能否继续保持自己内心对温暖的追求?八公告诉我, 能的, 只要我自己愿意并且有勇气坚持。那么, 就先以6月份的高考为目标吧。我一定可以的, 八公, 你会给我更多的勇气!

D.环境的细节描写———烘托渲染, 一切景语皆情语

原句:火车站花坛中有棵梧桐树, 它的叶子绿了又黄, 黄了又绿, 八公已经在这里痴痴等了十年了。

修改:火车站花坛中有棵梧桐树, 它的叶子绿了十次, 又黄了十次。是的, 八公已经在站台前等待了十年。这, 应该是最后一次了吧, 最后一次的雪花飘飞。真的, 八公已经跟教授团圆了, 那里阳光温暖, 四季如春, 不再有寒冷, 不再有失望, 因为———那里是天堂。

同学们的作文很真实地记录了自己最深的感动, 很好地做到了情感的表达。可以说, 本次作文的教学任务, 已成功达成。

情是文章的根。好的文章是作者优美的言辞、丰富的思想和饱满的情感凝聚而成的。好文章关键是要有情感, 而典型的细节描写能让学生文章中的情感表达事半功倍。

上一篇:网络课《时间像小马车》教学反思下一篇:题宣州元处士幽居,题宣州元处士幽居许浑,题宣州元处士幽居的意思,题宣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