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县林业局关于2009年上半年乡镇林业工作检查情况的报告

2024-04-20

宜川县林业局关于2009年上半年乡镇林业工作检查情况的报告(共3篇)

篇1:宜川县林业局关于2009年上半年乡镇林业工作检查情况的报告

宜川县林业局关于2009年

上半年乡镇林业工作检查情况的报告

县考核办:

半年来,我县乡镇林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林业工作会、全市退耕还林工作会、全市护林防火工作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大督查力度,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任务完成及总体工作评价

今年,县政府下达乡镇林业工作主要计划任务为:退耕还林补植23508.5亩,育苗500亩,全民义务植树85万株,经自查、检查,目前我县完成退耕还林补植23508.5万亩,占任务的100%;育苗552.5亩,占计划任务的141.7%;全民义务植树85万株,占计划的100%;从平时督查和半年检查情况看,今年上半年,全县乡镇林业工作继续以生态建设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坚持不懈、巩固成果”的八字方针要求和省市林业工作、退耕还林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议精神,一手抓工程质量建设,一手抓成果巩固,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整体工作成效显著,硬性工作和量化任务达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经检查,上半年乡镇林

1业综合工作优秀的乡镇有:高柏、阁楼、寿峰、壶口、交里;工作良好的乡镇有:云岩、集义、秋林、新市河、英旺;工作一般的乡镇有:丹州、牛家佃。

二、主要工作及特点

1、退耕还林工程

(1)较好地完成了补植、抚育工作。从3月12日起,历时一个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补植抚育工作,对历年来未达标的23508.5亩造林地进行了全面补植,对省市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小班予以全面整改,同时开展了以除草、松土、扩穴和修枝为内容的抚育管护工作,工程建设质量整体提高。

(2)全面完成第九轮政策兑现工作。根据市上要求,今春要全面完成第九轮政策兑现工作,通过林业、财政、农行和各乡镇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兑现任务。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兑现资金27199.1437万元(含粮食折价),其中管护费3303.3894万元,种苗费2268万元,粮食折现(价)21627.7579万元。

(3)巩固、提高和完善了示范点建设。全县巩固提高了壶口昝家山,秋林一牛家佃交子沟县级万亩补植抚育示范点,其他各乡镇都巩固了2个千亩补植抚育示范点,各乡镇普遍能落实精干力量,狠抓点上工作,并以点带面,推进整体工作。

(4)狠抓综合管理工作。一是加强了档案管理。对历年来工程建设中形成的文字技术资料进行了立卷归档,乡级档案普遍

实行了“三专”(专人、专室、专柜)管理。对2006年度以前档案进行电子录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二是重视解决信访问题。各乡镇普遍能把信访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常抓不懈,并按照不积不拖,有一件查一件的原则,扎实开展信访工作,注重从源头上解决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确保了退耕还林大局稳定。

(5)狠抓确权发证,确保成果巩固。林权发证是退耕还林不反弹的基本保证,上半年,由各乡镇牵头,乡级退耕办负责的发证工作全面完成,预计年底前全面完成录入和核发任务。

(6)继续抓好封山禁牧工作。按照《宜川县封山禁牧实施办法》继续落实“一刀切”禁牧措施,各乡镇立足实际,普遍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巩固了禁牧成果,杜绝了违规放牧现象。

(7)林政执法和“三位一体”管护体系作用发挥明显。年初,县林业站、乡镇林业站和村级护林人员层层签定林木管护目标责任书、管护合同和聘书,夯实了成果巩固的责任,上半年,各乡镇依托乡镇退耕办、林业站、村级护林员“三位一体”管护组织,围绕成果巩固,加大了对野外放牧、人畜毁林、复垦套种的查处和打击力度。乡镇级“三位一体”管护体系自成立以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防范和查处的作用,确保了林地和林木资源安全。

(8)顺利完成了市级年度综合考核和省级国家阶段验收的配合工作。3月份,顺利通过了省级退耕还林阶段验收工作。6

月底,市退耕办代表市政府,对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计划任务完成、工程建设质量、成果巩固、政策兑现和创建退耕还林示范基地等方面进行考核检查。检查结果总体情况较好,7月初,顺利通过了国家阶段验收工作。

(9)征占用退耕还林地调查、申报、审批、收费工作正常开展。去冬以来,县退耕办组织力量,对全县征占用退耕还林地进行了拉网式排查,进一步加强了退耕还林地审批手续、异地恢复等方面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截止目前已办理征占用退耕还林面积233.1亩,其中:退耕地152亩,荒山造林181.1亩,全部进行了异地恢复,确保了我县退耕还林面积不减少。

2、防火工作

各乡镇普遍能把森林防火工作与经济和党建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督促检查,同步落实。全县防火形势较好,未发生一起大的森林火灾,具体抓了五方面工作。一是强化了组织建设。指挥和办事机构健全。兼职防火人员配备到位,责任的落实。二是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群防意识增强。在元旦、春节、清明节等重要时段,普遍开展了集中宣传教育。利用集会、会议、广播、标语、宣传车等形式,对群众宣传各种防火制度和基本知识,宣传对火灾肇事者处罚规定和典型案例。同时在重点地段设置明显防火标志、警示牌和防火标语,发挥了宣传和警示作用。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营造了浓厚的防火氛围,全民防火意

识普遍增强。三是火源管理力度加大,火灾隐患明显减少。各乡镇从源头抓起,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有效遏制了野外生产和生活用火。四是加强了队伍建设,提高了扑救能力,各乡镇依托半专业扑火队和配备齐全的扑火机具,狠抓防护、巡逻和扑救演练工作,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了。五是加强了制度建设。各乡镇普遍能主动配合森林公安分局和防火办,严打火警肇事者,严惩火警责任人。同时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和火情零报告制度。

3、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今年,县上成立了县委书记刘小军为组长,县长吴耀和主管县长任喜全为副组长,20多个县级部门单位正职为成员的林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成员单位责任,制定了林改方案,抽调了得力的工作人员,为林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按照计划,从2009年6月至年底前完成全县9个乡镇、160个村委会、104.39万亩的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内容的主体改革任务,2011年5月底前全面完成全县林改工作任务。

全县林改工作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对列入今年工作范围的丹州、交里、牛家佃、云岩、秋林、新市河、阁楼、高柏、壶口等9个乡镇采取“整合力量、集中时间、分批实施、稳步推进”的办法开展工作。林业局抽调26个专业技术人员,配合9个乡镇分3批完成林改工作,每个乡镇原则上安排一个月工作时间,首批是丹州、交里、牛家佃,从6月20日起至7月20日结束,目前三乡镇林改主体改革任务已进入尾声。

四、存在问题

1、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荒山造林效果不明显,需多次补植,造林投资过大,群众积极性不高。

2、全县面上抚育管理工作不到位。

3、个别乡镇火源管理不严,存在漏洞。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1、抓住秋季造林时机,对国家、省、市检查考核以及县级自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完善、弥补、整改。

2、完成上级下达的2009年各项工作任务。

3、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4、进一步夯实责任,强化火源管理,确保全县森林资源安全。

二OO九年七月十六日

篇2:宜川县林业局关于2009年上半年乡镇林业工作检查情况的报告

阴底乡:工程建设;三江源(2)1021.6亩,09年度巩退1175.2亩,10年度巩退2554.7亩;成活率85%。林业站考核得分93分;林业站由乡管理后,对林业工作发展的好坏,要看党委政府重视,林业站首先当然得听从党委政府的安排。有2片大户承包未种高杆作物:其中一片是512亩,另一片是538亩

梨树:工程建设;三江源(2)期221亩,三江源(1)期2000亩,成活率85%。林业站考核得分92分。林业站直管或由乡镇管理,区别不大,林业工作都主要在于党委政府的重视。

鸭池:工程建设;三江源(1)期924亩,成话率85%。林业站考核得分92分。林业站直管或由乡镇管理,影响不大,都主要在于党委政府的重视。

田坝:三江源(1)期1682亩,成活率55%。林业站考核得分91分。林业站直管或由乡镇管理,影响不大。

朱昌:三江源(3)期2777.2亩,成活率75%。大户承包700.6亩,未种高杆作物。

千溪:09巩退3330.7亩,尚有700来亩未拿入设计,成活率70%。林业站考核得分95分。有511亩大户承包且未种高杆作物。

岔河:10巩退2684.8亩,成活率85%。林业站考核得分93分。

篇3:宜川县林业局关于2009年上半年乡镇林业工作检查情况的报告

2009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按照依法治税、为民理财、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冲击,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实施有针对性的清费减负政策,进一步拓宽政府非税收入征管范围,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管,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平稳可持续增长。全省政府非税收入在继续实施有针对性清费减负政策的情况下取得较快增长,为全省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

一、2009年全省和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情况

(一)全省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情况

2009年,全省共征收各项政府非税收入2872.82亿元,其中:属于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205.08亿元(不含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46.38亿元)、基金预算中政府性基金收入2166.44亿元、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501.30亿元。2009年全省政府非税收入比上年增收(以下简称“增收”)496.42亿元,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20.9%。

主要项目征收情况:

1政府性基金收入2210.87亿元,增长29.2%。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幅较大,2009年,全省共征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含按规定计提的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和农业土地开发资金)1992.76亿元,增长39.6%,比上年增收550.52亿元。主要原因是从2009年5月份起,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房价止跌回升,促使土地市场转暖,政府土地供应增加,土地市场出现供需两旺、量价齐升的局面。

2专项收入88.19亿元,比上年减收(以下简称“减收”)12亿元,比上年下降(以下简称“下降”)12.0%。主要是2009年取消内河航道养护费、水路运输管理费和公路运输管理费,三项收费分别减收2.98亿元、2.53亿元和5.08亿元。

3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38.46亿元,减收10.06亿元,下降2.9%。减收的因素主要有:一是自2008年9月1日起,取消工商部门征收的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工商两费”共计减收9.11亿元;二是根据财政部规定,自2009年起建设部门征收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由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调整为政府性基金收入。对行政事业性收费规模影响较大。其他部门收费如水利、林业、人防办等部门,由于贯彻落实清费减负政策,取消、暂停了部分收费项目,降低一些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收入有所减少。

4罚没收入80.80亿元,增长7.5%。其中,公安罚没收入41.05亿元,占全部罚没收入的51.5%。增幅较大的主要有法院、检验、检察院和公安罚没收入,2009年这些部门的罚没收入分别增长了59.7%、38.5%、30.2%和20.5%。罚没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全省各有关部门按照“法治浙江”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执行力度,提高执法水平,使罚没收入增长较快。如公安交警部门通过增加电子警察、移动警务通等高科技设备,采取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等方式,实行异地罚缴等措施,加大了违法处罚力度和执行力度,规范和加强了罚没收入收缴管理。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7.65亿元。下降1.0%。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出租车经营权有偿出让和转让收入分别下降41.9%和44.4%,其他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20.5%,其他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小汽车牌照拍卖收入、户外广告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

6其他收入106.84亿元,增长15.2%。主要是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清退补缴收入比去年净增长,彩票发行费比上年增收较多。

(二)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情况

2009年,省本级共征收各项政府非税收入195.24亿元,其中:属于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46.73亿元(不含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3.85亿元)、基金预算中政府性基金收入67.19亿元、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81.32亿元。2009年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比上年减少85.55亿元,下降30.5%。分项统计如下:政府性基金收入67.19亿元,下降55.4%;专项收入10.89亿元,下降37,9%;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87.47亿元,增长5.3%;罚没收入4.99亿元,增长48.9%;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7.60亿元,增长81.0%;其他收入17.11亿元,下降21.9%。

(三)主要征管工作

1推进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法制化建设。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对于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理顺政府分配关系,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从制度上和源头上防治腐败,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我们注重发挥业务优势,主动汇报协调,推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化建设。积极做好《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立法调研等相关工作,进一步向省人大有关部门、省法制办等汇报当前我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有关情况,主动争取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省委将制定该条例列入2009年和2010年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在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省人大的关心支持下,由我厅上报的该条例被省人大常委会列入2010年地方性法规一类立法计划。

2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各级财政部门和执收部门认真执行非税收入征收相关规定,努力消化燃油税费改革和清费减负等政策性减收因素,通过积极推进征管信息化建设,及时掌握征管情况、规范减免、加强直接执收执罚等措施,强化收入征管,规范征收行为,确保非税收入稳定增长。逐步实现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执收单位、代理银行以及财政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在规范和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的同时提高非税收入收缴效率,不断提高非税收入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2009年,对省本级所有非税收入执收单位的基础资料、执收项目、使用票据等进行了清理核定,分7期组织省级所有非税收入执收单位进行系统培训,并于2010年1月1日起在省本级全面启用新版非税征管信息系统。稳步推进市(县)财政应用新版非税征管信息系统,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17个市(县)部署应用。

3积极开展清费减负工作。按照国家和省里文件规定,积极做好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调整规范工作,进一步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促进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认真执行省政府出台的取消、暂停征收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降低部分收费标准的政策,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据测算,省政府先后出台的三批收费减免政策,每年可减轻我省企业和群众负担20亿元左右。会同省物价部门对所有部门保留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重新梳理,通过省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并以目录形式下发各地各部门,进一步规范部门收费行为。按照财政部等三部委有关规

定,对我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进行了调整完善,进一步规范我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贯彻落实财政部等五部委规定,对我省自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公路养路费等五项收费(基金)工作进行部署,并做好五项收费(基金)的清缴和清退工作。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针对机动车辆号牌工本费等涉及交通和车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减轻企业和个人交通负担。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强化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收及退还结算工作的管理,切实提高资金清退力度。

4加强和完善土地出让收支管理。2009年,我们继续认真贯彻中央和省里一系列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文件规定,切实抓好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工作,积极配合省国土资源厅等有关部门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的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巩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成果,努力为地方政府提供可用财力。为推进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信息化进程,由省财政厅牵头,省国土资源厅和省人民银行共同参与,完成业务需求分析、系统开发采购。

5切实加强海域使用金管理。全省各地认真贯彻省政府颁发的《浙江省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办法》,积极采取措施,从管理制度、征管手段等入手,按照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明确海域使用金实行就地全额缴库,切实强化海域使用金管理。为克服土地资源“瓶颈”约束,科学利用滩涂围垦资源,促进温台产业带发展,2009年,我厅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缓缴、减免等扶持政策,研究出台浙江省海域使用金减免管理办法,积极做好温台沿海产业带用海项目应缴地方部分海域使用金的缓缴审批工作。

6积极筹措彩票公益金。2009年,我们以国务院出台《彩票管理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彩票监管,积极筹措彩票公益金。一是在国务院《彩票管理条例》出台后,及时召集省级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我省的贯彻意见,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彩票管理条例的通知》,确保彩票管理条例在我省的顺利贯彻落实。二是积极支持彩票机构扩大彩票销量的各类促销活动,及时审核批复同意福彩中心动用“3D”调节基金进行组选加奖等活动方案,积极筹措彩票资金,2009年,我省共发行彩票94.61亿元,同比增长16.9%,居全国第四位。

二、2010年上半年全和省本级级征收简要情况

(一)全省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情况

2010年上半年,全省共征收各项政府非税收入2546.09亿元,其中:属于地方财政收入中政府非税收入111.15亿元(不含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24.10亿元)、基金预算中政府性基金收入2256.42亿元、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178.52亿元。2010年上半年全省政府非税收入比上年增收(以下简称“增收”)1739.74亿元,增长(以下简称“增长”)215.8%。

主要项目征收情况:

1政府性基金收入2272.82亿元,增长325.7%。上半年政府非税收入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土地出让收入。全省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完成2067.13亿元,增收1650.58亿元,增长396.3%。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行情较好,土地出让价升量增,土地出让金大幅增加;二是各级财政落实国家五部委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精神,加强土地出让金缴库及收支管理,加快土地出让金入库速度;三是上年第四季度土地出让较多,收入基本上在今年年初缴库;四是上年同期房地产行情低迷,同比基数较低。

2专项收入50.79亿元,增长20.1%。主要是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水资源费收入增长较多,分别增长50.4%、34.5%、15.7%。排污费收入比去年下降11.7%。

3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19.58亿元,比去年下降3.7%。其中教育收费减收3.87亿元,下降10.2%。国土资源收费减收2.85亿元,下降18.2%,交通运输收费减收1.73亿元,主要是车辆通行费由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所致。公安、人口和计划生育、质量监督检验、人防和建设等部门的收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有所增长。

4罚没收入37.16亿元,下降18.3%。主要是因公安交警部门去年对历年的交通违法进行了集中整治,公安罚没收入下降较多,去年同期交通违法罚没收入较多,上半年公安罚没收入下降42.8%。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7.56亿元,增长27.6%。主要是我省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拓宽政府非税收入征管范围,优化收入结构,使来自国有资源(资产)的各项收入正在成为我省政府非税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6其他收入38.18亿元,下降2%。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清退补缴收入较去年有所下降。

(二)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情况

2010年上半年,省本级共征收各项政府非税收入73.35亿元,其中:属于地方财政收入中政府非税收入25.72亿元(不含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0.07亿元)、基金预算中政府性基金收入38.35亿元、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9.28亿元。2010年上半年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比上年减收10.06亿元,下降12.1%。分项目统计如下:政府性基金收入38.35亿元,增长3.6%;专项收入5.95亿元,增长20.6%,主要是教育附加费征收4.42亿元,增收30.8%;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0.79亿元。下降18.8%,主要是教育收费、法院诉讼费和国土部门执收的耕地开垦费减收较多,涉农、涉企收费有所下降所致;罚没收入1.55亿元,下降35.8%;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45亿元,增长34.7%;其他政府非税收入2.25亿元,下降77.7%。

(三)主要征管工作

1主动做好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立法有关工作。在广泛征求省级部门和市(县)财政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向省政府上报了《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送审稿)》及起草说明,配合省政府法制办到杭州、宁波等地开展《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立法调研。并积极参与省级部门和专家学者参加的《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立法论证工作和协调解释工作。在省政府法制办组织的征求意见过程中,积极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

2深入调研,重点加强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制度建设。一是根据财政部要求,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对今年底到期的水利建设基金、民航机场建设费、旅游发展基金等三项政府性基金开展调查摸底工作,配合完成财政部、水利部来我省的实地调研工作,向财政部书面报送了上述三项政府性基金征收使用情况,结合全省实际积极研究提出保留和规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针对性建议,得到财政部肯定;二是经省政府同意,会同省商务厅对2002年制定出台的《浙江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意见》进行修订,重新制定出台《浙江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适应和推动新形势下散装水泥管理工作的需要。

3积极贯彻落实清费减负政策。根据省企业减负办、省

政府纠风办的部署和要求,研究提出2010年财政部门企业减负工作思路。同时,根据中央的统一要求,对我省开展涉及企业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清理工作进行部署。为确保我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的有关要求,出台了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减免政策。

4加快推进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去年12月份德清信息系统应用观摩会议征求市(县)财政意见基础上,我厅与省国土资源厅、省人行进行了多次沟通协调,确定了2010年系统实施方案。3月份浙江省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信息系统在湖州地区投入试运行,针对试点过程中暴露的业务与技术问题修改完善和优化系统功能。6月底系统成功通过验收,财政、国土、人行三部门横向联通,省、市、县纵向联动的全省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信息系统已正式形成。年底前该系统将在全省推广使用。

5以深化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应用为抓手,切实提高非税收入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从今年1月1日起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执收单位全面启用新版政府非税收入信息系统,财政、执收单位和代收银行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共享,项目、标准、征缴和票据都纳入信息系统管理,执收项目、执收标准和资金收缴管理进一步规范,提高了非税收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从技术手段上确保非税收入资金安全,避免乱收费、超标准收费等情况的发生,强化以票管收、信息控费的管理功能,“收支两条线”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

6加强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和海域使用金收入征收管理。建立健全土地出让收支预算管理制度,督促各地贯彻落实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相关政策,及时提出针对性意见、办法,转发了财政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切实加强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管理。进一步规范我省海域使用金减免管理行为,并对符合减免中央部分海域使用金的项目及时向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提出减免申请;认真落实省政府扶持政策,审批48个温台产业带滩涂围垦项目缓缴申请,批准缓缴地方部分海域使用金6.84亿元。

7积极支持彩票发行销售,强化彩票市场监管。积极拓展彩票市场,支持彩票发行销售机构丰富彩票玩法,提高彩票销量。深入开展调研和检查,促进我省彩票市场规范运行。会同省民政厅等单位对全省福利彩票资金进行专项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具体要求,赴有关省就彩票市场监管及彩票机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方式进行了调研,不断完善我省彩票管理。

上一篇:高斯_数学论文下一篇:人往高处走高中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