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

2024-05-17

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共10篇)

篇1: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

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知识最有效地载体之一,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一旦掌握了读取地图信息的方法也就等于拿到了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也正因为如此,如何读图、如何正确和高效读图已经成为了现代地理知识学习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就在这里简单的谈谈以下两点。

第一点:看图

看图是读图的第一步。为了正确读图,首先要看清图名,观察图像。具体来讲,地理地图也可以简单的分为自然地理地图和人文地理地图。

自然地理要靠理解,细化自然因素又有地形,地理位置,气候,等等,其实它考察的重点和难点基本是不变的,它的题型也就那么几种,把围绕某个知识点的各种题型都做做,会有收获。在自然地理地图中,要关注阅读自然地理规律图,主要包括四幅图,这是在《必修1(人教版)》,每一个单元大家要关注一幅图,是什么呢?其中大气圈,大家比较关注气候类型分布图,水圈,就是陆地和海洋这一块,大家要关注洋流的分布图,当然陆地淡水,就是水循环的分布图也要给予理解。再有陆地环境中,大家还要关注自然带的分布图。最后是板块分布图。

人文地理,社会因素又有科技,经济等等,培养人文地图素养时,首先要读的就是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这是一个大的轮廓图。七大洲、四大洋,大家一定要熟悉他们的基本分布和轮廓,另外重要的运河、海峡的关键运口。我觉得这是读图的第一个层次,把整个世界最大的面貌先记住。而且这种记住,要作为一种常识。而让大家最头疼的就是区域图,大家觉得在读区域图时觉得复杂,而且担心考试中随便出了两条经线、纬线画一个小方块让你确定这个地方是什么,这并不是现在考试的方向,现在考试并不是要考查你对某一块地方是不是可以背下来它在什么位置。而是考试中它一定会把非常明确的位置给你框定好,是在什么纬度,什么经度,典型的城市、典型的地形区都标注出来,让你肯定认出这个区域,就像在考试当中你自己读地图一样,确定了位置之后,让你干什么呢?要让你在这个区域图上分析问题,分析什么?分析自然的规律、人类活动的规律。

第二点:析图

所谓析图,就是对图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通过思维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的目的。如若说看图是为了解决“有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的活,那末析图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

析图要深刻理解与运用基本原理,有些学生在复习时习惯于死记图中内容,不重视地理基本原理,结果“事过境迁”,一旦遇到一些源于课本插图又稍有变化的读图分析就不知所措。因此,应注意对图进行剖析,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并研究可能出现的变式。这样就能以不变(基本原理)应万变(图型)。析图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

总之,高中生对于读图是比较陌生的,也因此,读图应该是长抓不懈的,每天读图应15分钟,这是大家必备的一项工作。

篇2: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马 丽

地图是基于特定数学法则的对一定 时空尺度内客观世界的具体而微的直观表达,其承载和传递着丰富的空间信息,是地理学科的第二种语言。作为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地图是地理教学和研究中必不可少工具,也是地理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色所在。地图具有综合性、直观性等特点,在教学中适时 “ 以 图辅学”,将不便直观的地理事现在一定的平台上予以形象展示,便于学生更好 地将文字表达与地图呈现结合起来,进 而深化理解、强化记忆、拓展思维,以 适应地理的时空跳跃性、空间关联性的 知识特征,培养过硬的地理科学素养。

一、读图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认知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 维相辅相成,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抽象思维则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综合运用这两种思维形式,有助于开发思维潜能,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地理学科内容保罗形形色色的地理事现,其具有鲜明的表象,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具有特殊意义。地理教学内容中不乏山、川、大气团、洋流、季风等各种可视或不便直观的地理事现,形象思维就是从这些事物的表象入手,分析、综合、抽象其特征、机理、联系,从而形成对它的认识、获得相应 的知识。在学习中,丰富的形象资料是深化认知、掌握智慧的必需,没有形象资料的支持,学生难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知识运用具体的环境中 ; 而高级复杂的抽象思维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没有抽象思维将形象资料的概括、升华,学生会对深层次的地学现象和规律一知半解,无法灵活、有效地运用。. 读图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需求

素质教育 以教人成人为核 心理念,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执行的重要平台,不仅应奉行的授业传道的宗旨,更应该有效践行其素质培养的使命。2 1 世纪,8 0 % 的信 息都与时空地理环境相关联,因此,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的培育与发展也体现着时代的要求。地理素养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读图能力是构成的地理素养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条件下必需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无论在地理教学还是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地图辨识、时空定位、地理要素辨析等相关地图知识,掌握读图、析图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素养的基本要求。. 地图教 学的地位

现在地理教材中大量知识均 以地图的形式展现,并采取了以图注文的模式,这丰富了地 图的信息容量,使其成为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图文渗透 构建起文 字理论 与地学现象之 间有机契合的桥梁,其蕴含的信息是教学基础内容,另一方面,地图是教学工具之一,其 “ 图形思维”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感觉器官,活跃他们的思维能力,延伸过程思维。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庞杂,而地理图表却是教学和应试中不变的主题,依图分析、筛选、判断、推理进而提取有效信息,厘清地理要素的空间特征、分布规律、过程机制,对学生来说不仅是基本的学习要求,更是个人的能力期望,由此可知,读图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读图能力培养的策略 1 . 建立兴趣基点,培养地图素养

地理教学与地图密不可分,教师应寻找多个兴趣点,促使学生喜爱地图,引导他们看 图、析图,使 之形成一种学习习惯。为此,可有意地 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对地 图认知热情,如在课外让 学生在地 图册 中标注各大洲排名 前 5的大河的流域、找 到世界 面积

排名前 十的岛屿等,激发他们竞学情绪 ; 也可安排 实践课程,在实地由教师的教授如何 绘制等高线图、辨认经纬线,以增强技 能体验 :还可让学生制作 自己最感 兴趣 的世界、全国或省级、市级 的旅游路线 图 :通过这些有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接触地图,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的看图、探索地图的兴趣,从实际体验中获得基本的读图能力。如此,学生对地图具有一定的兴趣爱好,也就有了解图的源动力。. 勤于积累资料,善于识记辨析

读图能力的培养须基于对一定量地图素材的识记之上,将地图的位置和轮廓印记于心中,才能熟练、灵活地从图中迅速提取所需要的信息。地球表层,气象万千,地图也形形色色,尤其是中小区域的地图其形状、地理位置更加难以分辨 ; 于是我曾特意安排学生利用栅格法绘制中国区域图、省区图,世界区 域图、各大国的行政区图,专题地图如 洋流图、气候图、工业分布图、交通路 线图等,还强调学生了解特殊区域如马 达加斯加岛、南极半岛、苏拉威 西岛、希腊半 岛、济州岛、加利福尼亚半岛、克里米亚等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区位条件等,这些有意的训练随着时间的延长,学生便能 日益对地图敏感,看到地图便会联想到相关区域的地理信息特征,增强辨别地图的能力。. 充分发挥联想,展开多维思考

在地理应试中出现的地图多是从某

篇3: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探究

一、帮助学生建立用图、识图的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养成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就能领导学生继续学习。所以在新课改下,高中学生在地理识图学习过程中要先产生识图、读图、用图的兴趣,激发自己想学的兴趣,最终教师再适当引导,才能事半功倍。比如,在教学生认识地球经纬度的时候,教师就要运用地球仪帮助学生建立识图、用图的兴趣。教师可以先引入一个例子:在茫茫太平洋上,一艘货运船遭遇了恶劣天气,需要得到附近船只的救援,但是在惊涛拍浪的大海中要想寻找这样一艘货轮,就等于大海捞针,怎样才能用最快的方法找到这艘船呢?这就需要借助雷达定位系统,运用经纬度来确定这艘船的位置。世界上任何一个地点都可以用经度和纬度来定位,确定位置;然后让学生在地球上根据教师给出的经纬度确定一个地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地球上的经纬度充满好奇,而且愿意在具体的地图上去运用经纬度定位,甚至有些学生马上就想用经纬度在地球仪或许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国家。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爱上识图、用图,愿意去琢磨地图,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二、让学生逐步掌握读图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描述的方式进行读图。这一类方法是最基本的,就是通过信息的描述,然后结合信息在地图上找到并巩固其地理位置的方法。例如,让学生在“神奇的北纬30度”中找到四川盆地,然后描述四川盆地所在的位置,这样学生可以在地图上清晰掌握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最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对四川盆地进行描述和识别。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该地区的基本地理位置,而且还能结合“北纬三十度”的特点对四川盆地的温度、气候等基础知识进行分析。

第二种方法就是运用对比的思维来读图,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地图之间进行有效切换,帮助学生掌握地图的实际运用问题。例如,在世界板块运动学说的支持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地图上有意识地对几大洲板块进行对比识读,让学生充分了解板块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比,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大陆板块的轮廓以及相关联系,这样学生不仅解决看图的问题,而且还能从读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在地图中去解决问题。

第三种方法就是分析法读图,这是对读图综合能力的锻炼。例如,对于“中国平均气温分布”与“中国降水量分布”的分析,学生在读图时就要从横轴、纵轴上去分析气温以及降水量变化,然后结合图中经纬以及海陆位置、地形等分析出气候的影响因素以及气候的分布情况。

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的地图中涵盖了太多的信息,所以应帮助学生在地图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摆脱传统的“师问生答”的模式,帮助学生形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判断。比如,在讲解新疆的地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就新疆的物产丰饶入手,但是马上又问学生,如果你想在新疆酿葡萄酒,那应该选择什么地方呢?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这块区域。其实这表面是做地域分析,实际上是要对新疆的地理环境进行深入讨论,才能正确选择。比如种葡萄的自然条件、气候、温度以及日照情况,还有包括降水情况,这些问题都会让学生结合新疆各地历年气候、温度、降水和日照的地图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出现意见分歧,学生会去思考为什么,在读图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哪些,忽略什么,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中去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篇4:高中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

归纳各类图表,掌握判读解析方法

(一)地理图表的考查分为图和表两大类。

地图分为:

1、分布图:主要主题如地形图、政区图、山河与气候等自然地理分布图、资源、能源、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分布图。

2、地理原理图:用以表达地理事物的演变规律及运动过程。

3、剖面图:如地形、地质、土壤剖面图等。

4、地理模式图:如世界洋流模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的模式图等。

5、地理统计图 :有柱状图、曲线图、折线图、扇形图等。

6、景观图 :用以反映自然景观和人类生产、生活、宗教、文化等活动的图画。

读图应从循序渐进,从基础抓起

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参差不齐,为了大面积的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应循序渐进,从基础抓起。

(一)强化基础练习,建立地理空间思维

区域地理内容在高考分值中占有很大比重,是系统地理的背景、基础,区域地理的定位成为解题的第一步,区域地理的教学应把定位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应强化基础训练。

(二)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步骤,变“怕做”为“会做”。

学生怕做读图题,一方面是因为读图能力不强,基础不好,更大的原因是他们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因此,从基础做起让他掌握解题的步骤就显得十分必要。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在头脑在保持清晰图像,这是顺利解题的保证,是解题的开端和解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解题时出现的错误,往往是没有认真审题引起的。理清解题思路,通过读图联想,将与题目有关的知识再现和条理化。

启发式引导读图,通过课堂教学,加强读图的训练

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养,关键在课堂。教师通过理解领会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及其课堂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读图用图这个地理教学的关键和特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温故知新的基础上,善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例如:在复习晨昏线时,就可以启发式的引导学生读图。准备好手电筒和地球仪。1、手电从地球仪侧面照射,直射在赤道上,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晨昏线与地球的关系的侧视图、极地俯视图。2、手电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请学生在黑板上分别画出晨昏线与地球的关系的侧视图、极地俯视图。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以下两个图,让学生说出此时太阳分别直射在哪里?

通过教具演示,层层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了各类晨昏线的画法,给学生一段时间做练习巩固。事实证明,这种在课堂上启发式层层引导学生读图、画图、练习巩固强化的方法,常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挥联想,培养学生读图过程中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方法又称辐射思维法,它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個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在地理读图过程中,常常需要发散思维,要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就需要培养发散思维。

(作者单位:福建省泰宁县第一中学)

篇5:地理教学应重视培养读图能力论文

在我教过的几届学生当中,个别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但唯有地理学科成绩突出。通过与他们谈话了解到,他们觉得地理好学,因为所学的地理事物,通过地图就可以掌握下来。地图直观性较强,易于接受,学起来比 较轻松,于是他们就对地理产生了兴趣。由此可见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几年的地理教学中,我初步地总结了一套不成熟的经验,并实施于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读图训练大体可分三步进行:

一展图。在教学过程中,将地理挂图展示在学生面前,或教师画黑板略图,让学生自己在挂图上或板图上 指出所学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说图。利用挂图或板图,教师进行细致地讲解。比如在讲“大洲和大洋”这节时,教师利用“东西半球 图”让学生先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讲清哪个是东半球,哪个是西半球;东西半球各 分布有哪几大洲,各大洋被哪几大洲包围;各大洲分别临近哪几大洋等。这样可使学生明确七大洲和四大洋的 分布,进一步加深印象。

三绘图。当图形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开始让学生在玻璃片上描绘出相应地图的轮廓,接着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填图,学生在玻璃片上独立填图,并用幻灯展示学生的玻璃片,进行相互比较,让学生自己 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

篇6: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

(一)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推广价值)

1、目的和意义: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具体、生动、概括等特点,它可以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图所起到的作用,是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无法替代的,也是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必要工具。学生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无时无刻不在与地图打交道。而且纵观近十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大有“无图不题”之势。因此,提高高中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我教的高一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对读图、识图、辨图感到惧怕,有些同学甚至连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都不知道。考试中主要失分也就是读图题。可见,读图题已成为学生学习地理、提高成绩的“拦路虎”,让很多的学生对地理敬而远之。那么,造成学生读图、识图、辨图能力差的原因有哪些呢?作为地理教师我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呢?为此我希望借助这个课题的研究,从中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高中学生读图、识图、辨图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打造出真真的地理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解题的能力和水平。

2、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方法、策略和途径,为高中地理教师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2)实践价值:地图的学习是高中地理学习的生命线,也是地理教学的主旋律。提高学生对地图判断、分析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关键所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帮助高中教师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地图的判读能力,改善目前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3)推广价值:高中学生对地图判断、分析能力普遍较差,为此高中地理教学的一线教师和一些专家对此也做了不少的研究,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著,提出了不少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但有些不够全面,有些方法效果不够显著。对此,我愿意通过的不懈努力,为提高高中学生地理的读图能力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使读图、识图不再成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拦路虎”。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行教材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构建学生头脑中的地图,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是我们地理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真真理解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并且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我校地理教学的质量。

篇7: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

读图是地理学习的一大特色。没有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它以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和浓缩大量的空间时间信息;又以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传递给大脑,成为联系地理事物与人的认识过程之间的中心环节。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初中生具有争强好胜、好表现自我,个人集体荣誉感比较强,喜欢学习效果和行为表现得到老师肯定的年龄。根据这一特点,我经常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分组竞答或个人抢答等形式来完成读图教学任务。

不同主题和种类的地图有着不同的用途,初学地图往往对此比较模糊,解决问题时常使用不正确主题或种类的地图,例如学生在行政区图上解决地形的问题,无法找到答案,失去学习和使用地图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清地图,明确地图的主题、种类。

一、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读图与析图的一般程序

1、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 这是读图的根本。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图例注记的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帮助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在能保证读图顺利和正确。

2、明确要素,引导读图 一幅地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如:讲述“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成因”,先让学生观察洋流的流向及南亚地区冬、夏季风的风向,进一步引导分析两要素之间的关系,季风环流的成因就迎刃而解了。

3、确定目标,引发读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制订适当的读图目标,让学生思索,能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如:“中国的交通业”中,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名称多,记忆难,可确定起点和目的地,让学生设置几条旅游路线,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读图与析图的典型方法

1、形状观察法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看看是否有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图形记住。如黄河的干流形状象汉字“几”字、意大利的轮廓象长筒靴„„,这些方法能帮学生轻松地判读出有关图形,从而为进一步解答有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2、重点突破法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出图中的重点与关键点,并把它牢记,这些关键点,往往成为今后读图析图的“切入点”。

3、对比归纳法 某些地理图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如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等统计图,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作比较,“同中求异、异中寻同”,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是学生掌握一大类图的判读方法。

4、点、线、面结合法 有些图必须从点(港口、矿产地、城市等)、线(山脉、河流、铁路线等)、面(国家、省区、自然带等)之间的相对位置来帮助记忆和判读。

5、暗示地图填注法 让学生在暗示地图上填注城市、河流、山脉、矿产、铁路等名称,是提高学生读图、填图能力的良好方法,不仅可帮助学生记忆地理分布知识,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6、简图绘制法 引导学生绘制有关教学用图是提高学生识图、析图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鼓励、指导学生绘制有关简图,如世界海陆分布略图、山河分布示意图、地理成因图、等压线图、统计图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绘制简图,能加深对所绘图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对掌握一些绘图的基本技能也很有实践价值。

三、地理教学读图与析图能力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应贯穿在平常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把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尽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使图上内容与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即一方面用图使文字具体化与形象化,另一方面用文字使图上内容规律化与系统化,从而使“死”图“活”起来,“静”的文字“动”起来。

2、要培养学生养成经常读图和用图分析问题的习惯和对地图的兴趣。培养学生看图用图的习惯这是关键,而兴趣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用图的动力。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图态度、用技巧和艺术都对学生形成用图习惯和培养对地图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首先用好图,然后才能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和兴趣。

3、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时可先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学生很容易看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呢?这时先提出人的生活工作受哪些因素影响大?同学们各抒己见,但总结起来不外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时可让学生回顾五带分布图,得出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回顾地形图观察出大部分位于平原广阔的近海地区。也可与耕地分布图比较,得出人口稠密区也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区。各要素明了后再综合总结不难得出:人口稠密区是自然条件好的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区。适时引导学生得出,这些地区农业发达,工业、交通、城市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人口稠密区。这样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地图,深入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为解决问题而使用地图努力学习。

4、正确认识学生初步利用地图的困难性,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中学生学习地理又都是从整体开始的,学习难度大,地理知识难以在脑海里形成整体印象,不易整体把握。地图就是表示一个区域内不同地理事物的不同侧面,把地图上标明的事物在大脑中复活成鲜明的形象较困难,学生不易整体把握。其次,地图是对客观地理事物的描述,其描述方法与绘画不同,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模式相差很大,例如城市用圆圈表示等。再者学生在复杂的地图上无法正确判读注记,使地理事物无法迅速正确找到,或错误的读取地理事物的注记。因此,地理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地图使用才能顺利,地理课可才能学好。

5、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即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又要符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展。初一学生着重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读图与填图能力,初二学生还要掌握一些初步的绘图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树立起信心。

6、教学用图在内容上要鲜明、突出,在表现形式上要清晰、醒目。课堂阅读地图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所提要求应从简单到复杂。注意运用从分解到综合的认知规律。挂图应简单明了,主题突出。读图时一次不宜提出较多的目标。太复杂的地图中寻找信息,干扰因素多,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观察主要目标,增加了读图析图难度,容易挫伤学生用图的积极性。如果讲解的问题较复杂,可用几张内容单一的地图,一一观察后再逐次叠加综合,以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关系。因此精心准备地图是备课的重要内容,是地理教学中运用好地图的基础。

7、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让抽象的地理符号、图表声像俱全,形象具体,增强动态效果,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对地图的兴趣和理解。

篇8:高中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

要学会读图、用图, 首先应掌握好地图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懂得地图是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 是读懂地图的基本前提。学生通过熟悉图例、联系地图上的符号, 最终达到能够认识具体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其次, 引导学生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 在观察每一幅地图时, 应注意先看清图名, 直到地图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再阅读图例注记、比例尺和方向, 知道地图的表现方法;最后, 要深入到地图内部, 关注具体的内容和信息, 这样, 就可以大大提高读图效率。

2. 问题引导,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及析图能力

读图能力的关键是完整而准确地获取地理图像中的有用地理信息, 并调动相关知识对所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最终得出结论。为更好地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地理图像设计问题来引导, 引领学生正确的读图方向。例如, 对地图可设计“在哪里” (位置、范围) 、“有什么” (地理事物) 、“怎么样” (分布特征) 、“影响或意义如何” (与其他事物的联系) 、“形成原因”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读图回答这些问题, 一层一层地引导学生把读图引向深入, 一方面把地理图像中蕴含的地理信息完整而准确地提取出来, 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加工、重组和取舍, 实现由图到文的顺利转换, 并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逐步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3. 启发学生, 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和兴趣

要让学生多看图, 培养学生经常读图的习惯。首先,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创设一些与图有关的问题, 让学生明白地理图像是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钥匙。其次, 还要让学生与现实生活联系, 明确地理图像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性, 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丰富的地理图像知识作指导, 通过读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通过读图来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 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4. 养成绘图习惯, 提高用图水平

绘图包括彩描黑白地图的点、线、面及绘制各种分布略图、示意图、剖面图、统计图等。养成绘图习惯重在老师引导, 绘图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引导学生绘制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点, 也是一个难点, 是目前地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如近几年地球知识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多以抽象图出现, 难度大, 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绘图习惯的培养, 让教学过程离不开地理图像, 从而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5. 通过绘图训练, 加强图文互换和图图转换能力的培养

学生习惯文字的表达方式, 不习惯利用图来表达地理现象, 更不用说在这两者之间转换。图文互换和图图转换是考试中常出现的一种题型, 要求学生将文字知识转化为图形语言, 重在考查学生的“文图转换”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要突破这一教学难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进行绘图训练, 培养学生的图文和图图转换能力, 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太阳光照图中侧视图和极地图的转换, 抽象图和平面图的转换。

6. 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 增强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地刺激, 以加深学生对各种地理图像的认知和记忆。传统的教学可以通过经常使用教学挂图、教师边讲边画、学生动手、读图强化训练等手段达成目标, 现代教学中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推进, 多媒体教学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一些地理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 使文字知识图像化, 动画化, 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 在讲解城市天气受锋面天气系统的影响时, 通过多媒体教学, 教师可以将锋面过境前后及过境时的天气变化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 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既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 也是地理教学的目的和重要任务。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 就能借助地图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去探求各种各样的地理现象和它们相互间的关系, 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大大地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地理图像作为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 在地理教学中地位不容忽视。在地理教学中, 重视读图技能的培养, 让学生掌握好地理的钥匙——读图技能, 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 获取新的地理知识, 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9:高中地理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策略

[关键词]地理教学 读图能力 读图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124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可以代替很多语言和文字,所谓“一图胜千言”,它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读图能力也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要求,其已成为近年来高考地理重要的考核目标之一。纵观近年的高考,地理考试“无图不成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提高学生地理成绩的关键就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一、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地刺激,以加深学生对各种地理图像的认知和记忆。传统教学可以通过经常使用教学挂图、教师边讲边画、学生动手、读图强化训练等手段达到目标,现代教学中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学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借助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多媒体课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增加了生动感,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并理解掌握知识。例如,在《气压带和风带》新课导入时,笔者播放了“冰岛火山喷发影响欧洲航空业”新闻视频:当地时间2011年5月21日位于冰岛南部的格里姆火山喷发火山灰,从冰岛蔓延到波兰、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上空,导致欧洲航空运输再次受到严重影响。学生看完视频后,对此火山喷发现象很感兴趣,笔者顺势提出问题:“火山灰为何会从冰岛扩散,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学生马上带着问题去课文中找答案。在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这一难点时,笔者播放了“三圈环流形成”Flash动画,并描述其形成过程,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形成原理。过去同样是讲解这个知识点,没有利用多媒体,反复讲三到四遍学生还是不理解。可见,多媒体具有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功能。利用多媒体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加深印象,从而使地理课堂“活”起来。

二、教会学生读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先看地图的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明确地图所示的主题内容。例如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还注明了时间是北半球冬季。

2.细辨图中图例、注记、符号。细辨图中图例、注记、符号等有助于获取地图中的准确信息。

3.精读地图,综合分析。各种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在同一幅图中往往有体现,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读图时要注意发现和探究。例如,对比分析“鞍钢的区位”和“宝钢的区位”两幅图时,读出鞍山本地有丰富的铁矿和周边省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供应,所以能成为我国的大型钢铁基地;而宝钢及其附近既没有铁矿,也没有煤炭资源,相对于鞍钢来说,它的煤炭来自内地省份,而铁矿需要从遥远的澳大利亚等国运入,原料和燃料的运输距离较远,但在上海宝山同样也能形成一个大型钢铁基地,其原因则与上海的消费市场、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条件有关。

4.表述地图。对所获取的地图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综合、重组和再造,学生当众表达自己的读图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5.勿漏辅图。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必修一课本中的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其就配有一幅北印度洋夏季洋流辅图,通过对比分析主图和辅图,可以得出规律:北印度洋受季风的影响,洋流流向为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故北印度洋洋流为季风洋流。由此可见,辅图有时有很重要的信息,读图时需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应的位置,切不可忽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多用图引导学生,力求做到图文并茂,重视教材插图、地图册和教学挂图的使用,多用图、常用图、用好图,把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尽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使图上内容与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即实现图文转换和图图转换,使学生对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逐渐熟悉起来。同时也要求学生要勤用图,课堂上带好地图册,养成“左图右书”、经常查看地图的习惯,坚持一看图名、二看图边(即图例、注记、符号)、三看图中的顺序,看地图要有明确的目的,对于图中某种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延伸方向或轮廓形状特征,必须仔细查看并进行记忆。熟能生巧,学生在多次用图读图的过程中就可以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读图方法和技巧。

总之,地理图像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读图能力也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要求。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培养学生用图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学习成绩。

篇10: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

[摘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于2006年秋季在浙江省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高中地理新课

程理念的落实是一渐进的过程。地理新课程地图教学对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地理方法、地理观点的培养至关重要。地理新课程标准、会考标准及高考考纲中都有明确的读图能力要求。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个别访谈、教师间的交流等方法发现,在地理教学中没有正真发挥地图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地图的编制不科学,教师利用教学用图引导教学的策略值得探讨,地图教学资源不够完善,学生利用地图自主学习的能力尚有不足,通过地图教学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潜力巨大。在实际教学中要以新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重视体现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要明确地理图像在地图教学中的地位、偿试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地理图像、不同学生的和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效结合;要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在教学中做到资源共享,推广成功的地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具体措施是在教师、学生、课程资源等层面对影响地图教学有效性因子进行改进,通过有效地图教学确保地理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关健词]新课程地图教学读图能力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在全国已平稳实施。然而新理念的落实,从理论到教育实践,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对于地理学科的教学,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贯彻新的理念,特别是在地图教学中在继承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改变过去一些落后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以新课程理念指导地图教学,以新教材观、新师生观来进行教学定位,以提高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性,是地理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与评价对读图能力的要求

1.地理新课标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要求

[1]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有这样的要求:“学

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在实施建议之教学建议5要求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在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利用网络中的地理信息资源、电子地图和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在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可仍以教科书中的地理图像、地图册为主要媒介等方法帮助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并学会应用”。活动建议:用电子地图查询信息等。

2.新教材中地理教学用图的地位

地理教学媒体可分为语言符号媒体和非语言符号媒体。地理教学最常用的非语言教学媒体之一是地理教学用图。198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R·W·斯佩里和他的同事发现对空间的认知能力与对复杂事物的理解能力方面右脑优于左脑,文字不能清楚地表达空间的概念,地图以图像形式巨大的信息量,决定了其在开发右脑,挖掘学生潜力中不可替代的作用[2]。下面是新课程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各地理图像的运用情况统计(见表1):

表1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模块插图使用统计表

模块

必修Ⅰ

必修Ⅱ

必修Ⅲ 地理分布图 23 14 36 示意图 40 17 7 图片 42 51 56 统计图 9 7 9 关系图 5 5 11 表格资料 4 10 2

可见,地理图表的运用,在教科书在占很大的篇幅,弥补文字资料的不足与表述的限制,特别是传统意义上的地图,即地理分布图,以其空间性、直观性、简约性让人易于识别和记忆。这类地图的大量呈现,是地理教科书的显著特点,是地理板图的主体,是地理事象分布教学的重要手段。

3.国内外地图教学状况及趋势

(1)美国地理地图教学

20世纪末,美国的地理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1993年,美国签署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s 2000:Education America Act),以法律形式将地理学科指定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提出了“2000年所有美国学生都要具备运用地理学的能力”。1994年颁布的《生活化的地理学:国家地理标准》(Geography for Life: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1994)是美国地理教育史上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地理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教育理念[3]。《美国国家课程标准》规定,通过地理教育,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使用地图,用空间的观点来获取、处理及表达信息。

(2)香港高中地理的教学用图

[4]彭晓风通过对人教版2001版高中《地理》(下册)与香港文达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的《新地理》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教材都注重图文结合、学练结合。人教版和文达版的地理教材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图像,这些图像生动直观,信息量大,十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创造等各方面的能力。从数量上看,文达版教材的图像总量要高于人教版教材。在表述形式上文达版教材的语言很生活化,图像系统很丰富,照片种类很多,质量很高。多样化的表述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澳大利亚教材教学用图

谢辉[5]等通过对国外高中地理教材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澳大利亚地理教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认识技能和社会技能,即运用地理资料(如地图、图表、统计数据等)阐明和发现地理问题,进行逻辑思维,从而提高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4.高中阶段地图教学现状

从调查统计的资料及对不同年级一些学生、教师的访谈,发现在教学中普遍存在对教学用图不够重视的情况,一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去引导学生用图;二是学生没有用图的习惯和兴趣;三是基于一种惰性,学生懒得看图和翻图;四是对读图的能力培养认识不足。这种情况越是低年级就越明显,这也是基于读图能力及基础不同,对地理课程的重视程度的不同的缘故。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地理很感兴趣,特别是对地图册及课本中教学用图,通过看图识图,极大的丰富了他们的地理知识,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学会了探究、丰富了情感。

二、影响地图教学有效性及读图能力提升的因素

1.中学地理教学地图运用上的困惑

我国现行的中学教育中,地图教育主要在地理课程中。通过多方调查了解,现阶段地图教学中面临的实际状况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地理图表的运用重视程度不够,在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等方面能力的意识不强、对现有资源利用不充分,教师绘图、多媒体运用等教学技能有待加强,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现代教育理念存在欠缺。对地图不感受兴趣的学生较为普遍,学生读图能力困难较大,75.33%的学生对自己的读图能力信心不足。学校地图教学资源不足、师生用图观念较淡薄、教师教学水平有限,方法陈旧、教学用图与生活联系少、学生缺乏实践和应用等直接影响了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提高。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没有很好发挥地理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功用和价值,也难以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新课程高中地理教材中教学用图的诸多缺陷及对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

通过对比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教学用图的选择上虽有明显变化,如地理图表的在教科书中占的篇幅有较大增长,弥补了文字资料的不足与表述的限制,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在图片色彩的处理、教学用图的选择、与正文的搭配、版面的设计处理等方面有待完善;地图反映的内容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缺乏亲切感而且不能很好地反映我国社会发展,缺乏现实性和时代性;教学地图册不能及时反映最新信息,地图类型单

一、呆板,与课本、生活联系不密切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挥,也不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材中的地图以行政区域图、自然地理图及原理图为主,缺乏乡土地图及实用性,无法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由于这些原因,造成学生在生活中使用地图的意识淡薄,读图能力

差,难以对教学地图进行分析综合等,影响了地图素养的养成。

3.影响到学生读图能力发展的因素

从上面的统计资料显示,影响学生读图能力的发展的因素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1)学生自身有关的原因。如个体对地理学科的兴趣程度,会影响其投入本学科的时间和精力;个体对读图方法的运用与撑握程度;个体的识记方法与水平;个体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个体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个体所拥有的学习资源等。

(2)教师因素。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教师对各种地图教学资源的运用,教学的组织与教学策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要求等。

(3)地图教学资源的及其质量的高低。如教学用图不典型、不科学或不具代表性,与文字材料配合不好;使阅读和使用地图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巩固等等因素,直接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如教学条件与教师教学水平的限制;教学方法陈旧、组织形式不恰当;有些地理教学用图与生活联系少;学生缺乏实践和应用;教学用图不典型、不科学或不具代表性,与文字材料配合不好;使阅读和使用地图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巩固等等因素,直接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发挥。

三、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的地图教学策略

为提高地图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升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可在以下层面加以改进:

1.学生层面:重视学习方法与技能的灵活运用

(1)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地、及时地去学习,善于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要求学生善于利用家庭、同学、老师、媒体等渠道帮助自己学习,在共同学习中获得快乐与进步。

(2)善于充分利用各种地图学习资源

地图教学资源一方面来自学校,另一方面来自社区。如社区中的地形地貌、气候河流、经济发展等自然人文资源都可为我所用,让它发挥出最大效能。

(3)善于在教学用图中探究与发现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探究教学用图中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规律、原理,学会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教学用图相结合,实现地图教学的能力提升效果。

(4)学会灵活的识图方法

对不同地理图像的识别与记忆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地理分布图中地理事物的记忆识记可采用的方法有:网络识记、归类识记、规律识记、形象识记、对比识记等。

(5)使地图学习与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相结合在地图学习中,要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结合自己原有的生活体验,不过分钻研繁、难、偏的地理图像,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6)要偿试动手画图或制作地理模型、学习用具等

实践操作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地理学习中通过画图,自制模型等不但能使已学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能在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知识的运用。

(7)重视学习过程的参与和经验的积累

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态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的充分发展。在地图学习中,要重视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习充满活力,不断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从而改进学习方式方法,使自己的学习不断进步。

2.教师:合理运用地图有效教学策略

不同地理图像、教学媒体运用应采用不同的策略 [6]:

(1)地图、图表的运用策略:①选图恰当,紧扣主题②图表配合,简明扼要③选择制作规范的地图。地图、图表的展示要求:①要注意采光条件②图幅大小适当,突出重点③悬挂方法得当,利于教学④把握好展示时机。

(2)地理景观图的运用:注意要典型性、生动性、针对性、对比性,展示时一要注意数量,二要掌握出示时间,三要突出观看重点。

(3)地理板图、板画的运用:简化原图、突出要点;展示过程、变静为动;启发诱导、发展智力。

(4)幻灯、投影的使用:目的明确——辅助教学、不宜过多;关联性强——表现的内容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适时演示——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教师主导——观看时教师进行有效指导、明确重点;操作熟练。

(5)地理专用教室的运用:关注最新的教育媒体技术进展,及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如制作网络课件、处理一般图像等

20世纪80年代,结合认知心理学理论,Dreyfus和Berliner等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将教师专业成长分为五个阶段: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7],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经历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进步,超越自我,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地理教师要把各种要求内化到自己教育教学之中,积极开拓进取,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艺术素养与教学风格。在地图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各种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

3.学校:积极建设地理课程资源库

针对现行学校开展地图教学难度较大的现状,不同学校及教师应努力完善地图课程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直接参与与感知的机会,为教学创造有利条件。具体内容如:

1、传统装备

2、电教媒体

3、多媒体技术

4、地图教学资源

5、地理实习场所等。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所必备的内容。

综合上述分析,要提高地图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有明确的新课程理念。没有新的课程理念作指导,就没有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材观,就不会有新理念下的地图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要努力改善自身的教育素质和教学技能,重视研究学生与教材,积极探究适合教师、学生、教材的地图教学方法。其次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让课程走近学生,通过情境设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研究从现代教育技术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四是要使地图教学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相结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读图技能。五是要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件,不断积累和更新各种地图教学资源,为一线教学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六是要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在教学中做到资源共享,推广成功的地图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

出版社,2003.11.[2]刘桂侠,张效国.地图—凸显地理学科特色与开发右脑的切入点[J].地理教育,2007,(2):

上一篇:工作经历常用英语下一篇:初中地理课评课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