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4-05-14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精选8篇)

篇1: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论文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 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 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 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 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 y=l∕[1+a?exp(-b·t)])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 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 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 t为时间自变量, 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 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 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 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 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 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 这样, 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范文网【】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 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 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 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 其中, 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 避免了其缺点, 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 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 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 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 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 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 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 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 所以, 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 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 往往带有主观性,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 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以克服自身的不足, 更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篇2: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论文是在韩鹤友教授的悉心指导和梁建功副教授的大力帮助下完成的。梁老师是一位具有敏锐科研洞察力的老师,在本论文具体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以及论文写作中都给我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和建议。在此对梁建功老师三年来对我的指导和帮助表示十分的感谢。

另外我还要感谢盛宗海师兄,董飞同学,武红敏同学、胡小凤同学在实验过程和论文写作中提供的热情帮助。感谢原弘老师在部分实验和论文写作中提供的帮助此外,我还要感谢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余安同学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在此还要对实验室所有师兄弟姐妹们在平时开展相关工作中的支持和帮助一并表示感谢。

篇3: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教学方式介绍

教学方式主要分为Field Trip(野外考察)、Team Work(小组作业)、Tutorial(辅导)、Presentation(演说展示)、Lecture(理论讲座)。

Field Trip(野外考察):实地考察是设计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富有启发意义的自然景观,评估其价值,可作为设计的灵感之源。实际上,设计实践课程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设计场地和其他实地的参观、讨论、分组实践、研读相关书籍以及图板或计算机制图等。

Team Work(小组作业):这种教学方式几乎覆盖了绝大部分课题的前期实践调查部分,每次Team Work的合作伙伴一般都不会和以前的相重复,这样就锻炼了学生与来自不同的历史文化、专业背景的同学的交流能力。使得学生们可以共享各自不同的技能和文化视角,同时也为将来的职业实践跨学科合作做出准备。Team Work作业布置之前会要求各组员签订一份合作协议,明确各组员的义务与责任,以及违规的处理办法。

Tutorial(辅导):这种教学方式一般会配备4名~5名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在进行Tutorial之前,每位教师就会把他自己的那份时间段表格粘贴在工作室的信息板上,一般以30 min为一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时段灵活安排签约选择所需专业方向教师的辅导,这4个~5个老师通常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有美学、植物、结构、生态等,景观系鼓励学生在辅导课过程中签约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另外一种辅导叫做Personal Tutorial(个人辅导),这名导师须由具有一定职业经验的老师担任,负责约15位学生。Tutor会在每学期的期中单独约见每一名学生,与其对职业规划、学习困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与指导。

Presentation(演说展示):这种教学方式也是中国学生最为惧怕的一种,Presentation就是在做完一个Project(课题)之后,必须面对本课题所有师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进行课题成果的演说展示,并由专人记录时间。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在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汇报讲演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对于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是非常重要的。

Lecture(理论讲座):这是国内较为常规的教学方式之一,不同之处是所有课程的教学讲义及相关的阅读学习资料会及时上传至学生的个人空间,供学生随时下载学习之用。

2 课程体系介绍

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最具吸引力的课程当属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景观建筑学硕士),学制2年。该课程与英国皇家景观建筑师协会注册制度严密结合,作为景观高等教育与国家执业注册师制度相结合的成功范例,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的景观建筑学系列课程对于景观专业的学科建设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其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见表1。

3 教学实录

Introduction of Design Practice(设计应用初步)第1学期第3,4周:

第一节课,主讲教师Clare粗略地介绍了一下此次Project(项目)的设计任务,要求重新设计校图书馆旁的休闲广场,这是入学后的第一个设计项目,所以无需绘制正式图纸,只需用草图的形式汇编一份Design File(设计文件)并完成其实体模型,以利于部分非景观专业背景的学生零压力迅速进入专业角色。随后Clare限定大家用10 min迅速的考察场地,选用三个单词表述各自对这块场地的First Feeling(第一感觉)。10 min后回到Studio,Clare要求每位同学从自己选用的三个单词之中挑选出一个写在黑板上以供大家互相学习交流,感受来自不同文化专业背景的同学对同一块场地的不同见解。

Clare给每位同学发放了一张本次Project的屏蔽了相关数据的地形图,进行实地勘测完善地形图上被屏蔽掉的相关数据,然后根据勘测得出的数据利用午休时间,小组分工绘制不同的场地地形剖面,最后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供同学们相互交流学习。

下午,各组员把个人填写的A4场地条件分析表格经讨论后汇总到一张A3大小的小组场地条件分析表格上。然后由三位教师把所有同学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大讨论,Clare在讲台上主持研讨,由另一位老师在黑板上快速记录,通过集思广益、去伪存真,在场地条件优劣情况分析出来以后,针对性的设计构思也将很快的浮出水面。

Clare开始讲课了———Design Language(设计语言),发放一叠相关的handout(课堂资料),摘自《From Concept to Form》(从概念到形式),主要讲授如何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与构形方式将不同的设计理念、空间形式、景观元素落实到实际的景观方案当中,同时辅以大量的欧美景观实例图片对各种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讲解。让大家对Design Language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Clare就选取了一些康德斯基等抽象化大师的名作发放给同学们,要求两人一组从中任选一张,在40 min之内根据自己对作品中二维抽象空间的理解完成一个三维立体空间构成模型(见图1)。

40 min之后,各小组按时完成相关模型,正当大家围合在大展台边上欣赏这些空间各异、形式多样的模型时,Clare突然站在边上的一张小桌子上,要求大家根据自己面前的模型做一个2 min的快速方案,全凭第一感觉,平立剖皆可。短短的2 min,就是为了激发大家闪电般的灵感。在这里被称之为Brain Storm,是经常被运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

图书馆休闲广场设计项目以后的课程就全部都是以Tutorial(辅导)的方式来进行,每位同学查看工作室信息板上的辅导时段表格,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灵活安排在各不同专业方向老师的时间表格里签约,这些老师分别来自植物,美学,结构等方面,各位同学选择相关专业方向的辅导,以弥补某些专业方面的不足。

图书馆项目两周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最后,提交完方案模型(见图2),填写方案评估表。当然,导师已经在评估表上罗列了部分评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然后带上评估表格参加相应老师主持的小组评审。首先,方案作者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介绍,接着评审人根据自己填写的评估表对自己评审的方案进行评价,然后是本组同学提问,作者答疑,最后主持老师对方案总结每一个人的作品都会经过介绍、评价、提问、答疑这一过程,这就锻炼了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当中讲演方案的能力,同时也训练了他们评审他人方案的能力,促进学生间的这种积极互动的学习方式对开拓设计思路是相当有利的。

摘要:结合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概况,详细介绍了该学校景观系的野外考察,小组作业,演说展示等教学方式,阐述了该系景观建筑学硕士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等,并列出了“景观设计应用初步”课程的部分教学实录,以期指导国内同类课程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景观系,教学方式,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篇4: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对北京体育大学2003-2012年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词频统计与分析,研究高频词之间的结构关系,探究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研究内容及其不同的特点,分析热点的形成原因与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北京体育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热点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词频统计法与共词聚类分析法。词频统计法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法。共词聚类分析法是一种内容分析方法,通过对一组词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片文献中出现的频率,以此为基础对这些词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反映出词与词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分析这些词所代表的学科和主题的研究结构。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

(一)关键词词频统计与分析

本文利用《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搜索出2003—2012年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共73篇,以73篇学位论文中的关键词为调研对象,通过共词分析法中的聚类分析探索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归纳出北京体育大学体操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以及各个不同研究方向的亲疏性。本研究利用Excel对前期检索出的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共得到硕士学位论文关键词283个,平均每篇硕士学位论文含关键词3.9个。然后对统计结果进行以下处理:去除对反应主题没有积极意义的词,如“展望”、“问题”等,对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处理,如“高职院校”、“职业技术院校”、“职技高校”等标准化为“高职院校”,“高等院校”、“高等学校”、“高校”、“大学”等标准化为“高校”。

经过多次比较,最终选择词频大于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从而确定个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高频关键词(表1)。这个关键词总的出现频次为65次,占关键词总频次的36.3%。从高频关键词分布可以看出,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集中在“体育教育专业”、“分析”、“普通高校”、“竞技体操”、“北京市”、“教学理念”、“现状”、“发展对策”等。

表1 硕士学位论文高频关键词表

序号关键词词频

1体育教育专业12

2分析10

3普通高校8

4竞技体操8

5北京市7

6教学理念7

7现状7

8发展对策6

(二)构造词篇矩阵、相似矩阵

对于高频关键词共现频次的统计,本研究利用SPSS17.0,以每篇学位论文为一条记录,记录的内容为高频关键词是否在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出现(出现为1,否则为0),构造出词篇矩阵。以词篇矩阵为基础,在SPSS软件中进行相关分析,数据类型选择“binary”二元变量,相似系数选择“Ochiai”系数,构造出高频关键词的相似矩阵(见表2)。相似矩阵中的数字为相似数据,数字的大小则表明词与词之间的距离远近,数值越大则表明词与词之间的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好;反之,数值越小,表明词与词之间的距离越远,相似度越差。相似矩阵对角线的数据为1,表明某高频关键词自身相关度。

表2 硕士学位论文高频关键词的相似矩阵(部分)

体育教育专业分析普通高校竞技体操北京市教学理念现状发展对策

体育教育专业1.0000.0600.2860.0040.1920.3210.3340.215

分析0.0601.0000.0300.1210.0180.0060.0760.023

普通高校0.0280.0301.0000.1500.0300.0680.1190.029

竞技体操0.0040.1210.1501.0000.0080.1920.0430.020

北京市0.1920.0180.0300.0081.0000.1920.0350.078

教学理念0.3210.0060.0680.1920.1921.0000.0870.186

现状0.3340.0760.1190.0430.0350.0871.0000.100

发展对策0.2150.0230.0290.0200.0780.1860.1001.000

(三)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1.竞技体操的发展对策。包括关键词:竞技体操、发展对策、后备人才。

2.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理念。包括关键词: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理念。

3.体育教育专业与教学能力。包括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能力。

三、研究热点的特点分析

(一)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比较宽泛,选取对象比较广泛,包括普通高校、体育院校、竞技体操、体操普修课、教学理念等。

(二)硕士学位论文注重对教学理念及竞技体操发展状况的研究,旨在通过现状研究,探寻发展的脉络与经验。

(三)硕士学位论文注重对基本理论研究,研究内容宽泛。在理论分析上显得薄弱、创新能力欠缺。

参考文献:

[1] 高宝立,刘小强.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分析:两个维度、四项指标——以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为例[J].教育研究.2008(09).

[2] 迟景明,吴琳.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热点和趋势——基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9):20-24.

[3] 马费成,张勤.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J].情报学报,2006.25(02).

[4] 冯璐,冷伏海.共词分析方法理论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2(162).

篇5:贵州大学硕士学位开题报告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学位类别: 专业名称: 年 级: 所在学院: 论 文 工作 起止时间: 贵州大学研究生院制 20 年 月 日 填写 本表供所有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用

填 表 需 知

一、填写本表前,研究生应根据本表各部分要求写出初稿,由指导教师小组组织,在培养单位内公开作学位论文工作的开题报告。

二、参照指导教师小组意见修改初稿后正式填写本表,所填内容一经确定,一般不随意变动。

三、本表各部分如不够填写,可自行加页。

四、本表一式三份,研究生本人一份,指导教师一份,所在学院一份。

五、请于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本表的填写并交所在培养单位存档。

本表供所有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用

一、课题来源(如属导师或本人主持、参加的课题,注明课题名称、来源、起止时间等,如属自选课题,则注明“自选课题”即可)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研究目标及意义(包括应用前景、科学意义、理论价值)以及主要参考文献 本表供所有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用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案及准备采取的技术路线、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表供所有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用

四、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已经完成的科学实验及调查研究、具备的主要仪器设备及资料与数据等),以及可行性分析

五、课题研究起止年限、任务安排、分阶段要求和预期结果 本表供所有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用

六、课程学习完成情况(课程学习没有完成的研究生一般不允许进行开题报告)培养单位(院)成绩管理员签字: 年 月 日

七、导师意见 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八、开题专家组审查意见 专家组签字(签章)(至少3人): 年 月 日

九、培养单位(院)审查意见 院长(签章): 学院公章 年 月 日

篇6:江苏大学同力硕士学位申请流程

一、论文送审前的准备工作

1、完成各培养环节和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并经导师审核同意送审;

2、发表学术论文符合“江苏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3、登录“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在“学位管理”栏中的“学位申请”录入“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登记表”信息,并打印签字确认。

4、登录“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提交学位申请。

5、缴清培养费。

二、论文送审申请

(一)申请人向学院提出送审申请,提交:

1、符合“盲审”格式要求的学位论文电子版(PDF格式,学号+姓名命名);

2、“研究生学位论文信息表”电子版(学号+姓名命名);

3、发表学术论文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4、本人签名的“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登记表”1份;

(二)学院审查后报研究生院进行学位论文送审报批。

三、论文送审

硕士学位论文“盲审”评阅意见共2份,登录“研究生院”网页查询。

四、论文答辩

(一)两份评阅意见全部返回后,登录“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提交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申请,并经平台审核通过;

(二)到学院办理论文答辩手续,领取并填报有关答辩材料:

1、填好内容的“学位申请书”(纸质版2份,电子版1份);

2、“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审批表”(纸质版、电子版各1份);

3、答辩委员会表决票(纸质版,份数根据答辩委员会成员人数确定);

4、答辩记录纸二张;

5、答辩费收据(据答辩委员会成员人数确定);

6、答辩海报二张。

五、存档(必须答辩后尽快办理)

1、申请人登录“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填报学位论文信息,并经平台审核通过;

2、归档材料交学院教务秘书(内容详见归档清单)。

六、学位证书的领取

时间:校学位委员会召开后的第三、第四个工作日。

地点:研究生院

篇7: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申请流程

学位申请流程图

一、全日制研究生硕士学位申请流程图

二、博士学位申请流程图说明

三、同等学力学位申请流程图

四、在职法律硕士学位申请流程图

五、流程图说明

(一)西南政法大学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工作程序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

1.学科安排论文评阅>评阅通过>学院管理秘书上传评阅结果>通知学科安排论文答辩

2.学科安排论文评阅>评阅未通过>学院管理秘书上传评阅结果>通知学科和学生推迟论文答辩 注: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一票否决。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

1.学位办安排论文评阅>评阅通过>学位办上传评阅结果>通知学院安排论文答辩

2.学位办安排论文评阅>评阅未通过>学位办上传评阅结果>通知学院推迟论文答辩

3.学位办安排论文评阅>评阅未通过(但符合申请再评阅条件的论文)>学位办上传评阅结果>学生申请论文再评阅>导师同意>学科推荐、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学位办安排论文再评阅>再评阅通过>学位办上传再评阅结果>通知学院安排论文答辩 4.学位办安排论文评阅>评阅未通过(但符合申请再评阅条件的论文)>学位办上传评阅结果>学生申请论文再评阅>导师同意>学科推荐、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学位办安排论文再评阅>再评阅未通过>学位办上传再评阅结果>通知学院推迟论文答辩 注:

1.导师不同意、学科不推荐或者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不同意都不得申请论文再评阅;

2.学院管理秘书上传学科推荐、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的审核结果;

3.博士学位论文原则上必须所有评阅人均同意答辩,才能进入答辩程序。如有三分之一以下评阅人总体评阅意见为不同意答辩,且明确提出具体修改建议的,其他专家的评价均在良好以上(含良好),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所在学科推荐、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后,可由校学位办另行组织1-2名专家进行再评阅。再评阅意见为修改后答辩或不同意答辩的,申请人不得参加答辩,应在修改论文后(修改时间不少于6个月),重新提交论文,申请答辩;再评阅意见为同意答辩的,申请人可以参加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

1.学科安排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学院管理秘书上传答辩结果(全票通过、非全票通过)>报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

2.学科安排论文答辩>答辩未通过>学院管理秘书上传答辩结果(同意毕业不同意授位、不同意毕业不同意授位)>通知学生重新申请答辩一次 注:

答辩委员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 意授予学位者,报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推荐和审定。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允许硕士学位申请人在半年后一年内、博士学位申请人在半年后两年内对论文进行修改后,重新申请答辩一次。

(二)西南政法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工作程序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

1.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审核通过>学院管理秘书上传审核结果>报学位办

2.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审核未通过>学院管理秘书上传审核结果>报学位办、通知学生不能授位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

1.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审核通过>学位办上传审核结果>授位 2.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审核未通过>学位办上传审核结果>通知学院不能授位

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赞成票达到全体委员的一半以上方为通过。

(三)西南政法大学学位申请流程

篇8: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关于“研究方法”的概念界定

首先, 要对“研究方法”的概念, 做出规范的界定, 它将是研究展开的基础。不少学者对“研究方法”的概念有自己的界定, 如有的学者认为“研究方法”即指具体的研究法。但是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越来越走入研究者的“相对中心视野”, 理论界在其概念上达成了相对的一致, 即“研究方法”应包括三个层次:研究方法论层次、研究法层次、具体的方法与工具层次。但是, 对于每个层次所包含的具体方法仍然存在争议。笔者比较认同欧阳康、袁方等人的界定, 并以此作为本文的分类维度。他们认为, 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方法论、研究法与具体的方法、技术三个层次, 其中第一层次为方法论层次, 主要指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等, 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方法或哲学, 包括哲学层面方法论、学科方法论与原则层面方法论;第二层次为研究方式层次, 即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 包括研究法和研究设计;第三层次是具体方法、技术或工具层面, 即在研究中所用的具体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工具与技术等。

二、兰州大学与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现状调查

(一) 研究方法

笔者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高等教育学科观点, 采用文献计量法, 对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调查, 探讨两校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差异,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建议与意见。

1. 资料来源。

通过兰州大学图书馆的学位论文库搜集了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至今为止的71篇硕士学位论文和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25篇硕士学位论文。

2. 资料整理。

通过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法, 精读引言或绪论中能够体现其研究方法的部分, 对硕士学位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 根据欧阳康等学者的划分进行统计, 方法论层次划分为哲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与原则方法论三个类别;研究法分类时按方法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

3. 资料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分析, 并通过列表、图示等呈现统计信息。

(二) 结果与分析

1. 从方法论层面看,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方法论意识缺乏, 两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生使用的方法论在结构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见表1) 。由表1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方法论意识缺乏, 而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普遍具有方法论意识。兰州大学71篇高等教育学硕士论文中, 涉及到方法论的论文只有11篇, 占总数的15.5%, 而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论文中有21篇涉及到了研究的方法论, 占总数的84%。 (2) 两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采用的研究方法论具有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在兰州大学71篇高等教育学硕士论文中, 原则层面方法论、学科层面方法论、哲学层面方法论分别占总数的54.5%、36.4%、9.1%, 而西北师范大学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5%、42.9%、47.6%。

2. 从研究法层面看, 常规的研究法仍然在两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占据绝对地位, 但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开始关注到新的研究法 (见表2) 。由表2可以发现, 在两校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常规研究法仍然占据绝对地位, 文献法、比较法所占比例均最高, 在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分别占34.9%、32.6%;在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均占37.21%。不同之处在于新的研究法, 例如文化分析法等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在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新的研究法出现了4频次, 占总数的9.3%。

3. 从具体方法与技术层面看, 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更加关注到资料收集与处理的方法 (见表3) 。从表3可以发现, 首先, 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更加关注到具体的方法与技术层面, 约占论文总数的68%, 而兰州大学为40.8%。同时在统计分析法上,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论文涉及5频次, 约占11.9%;西北师范大学共7频次, 约占41.2%。且西北师范大学更倾向与采用访问法与问卷法, 所占比例分别为23.5%、11.76%;而兰州大学更关注于理论分析法, 共13频次, 约占30.9%。

4. 从整体的研究方法结构看, 西北师范大学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更多关注到了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 而兰州大学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对研究方法的关注还主要集中在研究法层面, 对研究方法含三个层次的认识程度仍不够 (见表4) 。从表4可以发现,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中近52.1%的人认为研究方法仅包括研究法层次, 认为其包括三个层次的仅占总数的8.5%;而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关注到了研究方法包括三个层次, 约占总数的28%。

(三) 结论

上述的调查结果表明, 虽然研究方法的各个层面都在不同程度上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且研究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但是在两校的统计数据对比中, 可以发现两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仍然存在很大差异:

首先从整体而言,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研究方法意识普遍低于西北师范大学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生, 其不少研究者把研究法等同于研究方法。这使得研究者在研究中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整体性, 进而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过程的质量。

其次, 在方法论上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方法论意识普遍不强, 只有15.5%的论文表述了自己的方法论, 而在西北师范大学约占84%。方法论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与哲学。缺乏方法论, 意味着整个学位论文的根基不牢固, 缺乏对研究问题的整体把握与反思, 这无论对于研究者自身研究能力的提高还是其研究本身都有重要的影响。

再次, 在具体方法技术层次上, 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更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 注重通过访问法、访谈法等收集数据, 且注重应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而兰州大学在这个层次关注较少, 资料收集大部分采用文献检索法, 资料分析法主要依靠理论分析法。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但是往往忽视了研究实际, 更多地是从理论到理论, 进而影响其最终的研究价值与研究影响。

三、两校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差异的影响因素

(一) 选题因素

影响两校研究方法存在差异的因素首先是选题的因素。在对两校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中可以发现,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更多集中在整个研究领域或全国范围, 例如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教师教育与高等教育课程论方面, 而且几乎都是理论研究,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选择, 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成为其最重要的研究法, 而在资料的分析整理时也更多地采用理论分析法, 不需要进行统计分析等;而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更多地集中在区域高等教育研究, 例如甘肃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西北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师科研激励问题和甘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问题研究, 这使得其研究方法更倾向于采用问卷法、访谈法等收集资料, 而资料数据处理多依靠统计软件来完成。

(二) 研究背景因素

由于两校整体背景存在差异, 也会影响其研究方法。兰州大学作为综合类大学, 高等教育学作为相对年轻的学科, 在兰州大学尚处在相对劣势的地位, 所以在科研经费保障与关注上都远远不够, 使得研究者更倾向于关起门来做学问, 从理论到理论, 而文献法、比较法就成为最经济的选择, 且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无其他教育学科的支撑, 使得其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不免单一。西北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师范高校, 其教育学科发展成熟, 在其基础上发展的高等教育学科, 有充足的科研保证, 且学科间支持力度大, 有助于新的研究方法的使用, 学科间的渗透也使得其选题更加深厚, 有助于其研究方法的深入。

(三) 课程设置因素

两校在高等教育学硕士生课程的设置上存在差异。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学习教育研究方法课程, 课时相对较短, 因此很少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意识;在后续的科研学习与训练中, 学校很少关注到学生研究方法的训练, 更多将重心放在具体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上。而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生课程设置中包括比较教育方法论、教育研究方法和高级心理统计等课程, 研究生除了掌握具体研究方法知识外, 还要求学习统计软件, 这使得其研究方法的采用更规范、更科学。

四、建议

(一) 学校层面

作为综合类大学, 应该平衡科研经费的支出, 改革科研经费的使用面向, 从而保障高等教育研究的经费, 使得新的研究方法在实际研究中能够运用。同时在关注程度上予以重视, 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支持, 使得高等教育研究具有宽厚的基础, 能够在宽与深的方面扎根发展。

(二) 专业课程设置方面

考察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可以发现其研究方法课程种类多, 程度深, 如教育统计法、SPSS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等, 更重视其研究方法的实际运用, 在其学术训练中, 一直将研究方法的运用作为训练的重点之一。因此, 兰州大学在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上, 必须进行改革, 增设结构合理的研究方法课程, 增加教育统计学、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 同时在日常的学术训练中, 重视研究方法的科学规范运用。

(三) 选题方面

作为西部高校,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要立足西部高等教育实际, 做西部高等教育文章, 改变其选题方向, 将选题深入到西部高等教育实践中, 这一方面可以使其科研价值得到保障, 更主要的是可以使其研究方法有更大的提高, 随而促进高等教育研究质量的提高和高等教育学科有更长远的发展。

(四) 研究者自身方面

作为研究者自身应该树立研究方法的意识,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课程的改革, 选题的改革, 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研究者自身上。所以研究者在研究中关注自己的研究方法, 努力改进自身的研究方法, 无论是对于研究者本身研究能力的提高还是其研究的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不可否认, 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改进不是立竿见影的, 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所以这对于研究者是一个考验, 方法意识的确定、选择、实施都会影响到其实行的周期、运行的效率。我们期待院校及研究者对研究方法的反思与改进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 促进西部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辉, 季诚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01) .

[2]丁学芳, 周燕.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演变——基于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 (1980-2007) 的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 2009 (02) .

[3]田虎伟.高等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08) .

[4]丁洁.我国高等教育现行研究方法分析[J].高教探索, 2005 (04) .

[5]王建华.社会科学方法论与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1) .

[6]周川.致力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读《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02) .

[7]田虎伟.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重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8]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上一篇:选择正确的人生美文下一篇: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