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同心

2024-05-12

宁夏同心(精选四篇)

宁夏同心 篇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确立其为党的行动指南,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会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 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城乡统筹要有利于促进小城镇发展(李兵弟,2010),而且这种发展应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环境与资源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作为内在生产力的一种发展模式。

干旱区指属于干旱气候的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30%,其共同特征是:降水量少而变率大,一般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皆大,可能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多风沙、 云量少、日照强。水分不足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我国干旱区地跨甘、宁、青、 新和内蒙古的西部地区 , 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宁夏干旱区包括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年降雨量为200~640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蒸发量1222~2087毫米, 是降雨量的3~10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 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宁夏全区常住人口为630万人。汉族人口为407万人,占64.5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23万人,占35.42%,其中回族人口为219万人,占34.77%。西海固位于中国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黄土丘陵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区的统称。这里长年干旱,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在1000毫米以上。西海固现有回族人口近一百万, 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预旺镇镇域面积415平方公里,全镇辖15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2012年底全镇总人口46177人,9233户,非农业人口6322人,回族人口占总人口93%,是同心县回族大镇之一, 人口密度为108人 / 平方公里。

2预旺镇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2.1发展的优势条件

2.1.1区位优势

预旺镇位于同心县东南部,距同心县城72公里 , 南距地级市固原120公里,北距地级市吴忠150公里,东距甘肃省环县70公里,是连接甘宁两省,北达银灵(银川市与灵武市), 南抵平固(平凉市与固原市),东接环庆(环县与庆阳县),西连海同(海原县与同心县城)的重要城镇和交通枢纽。镇内交通四通八达, 县道同预公路、省道惠平公路、乡道王预公路穿境而过并在镇区交汇(见图1)。

2.1.2民族特色优势

回族的饮食、服饰、建筑风格等都具有民族特色,特别是宁夏回族食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宁夏回族是一个十分讲究卫生的民族 , 除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外 , 饮食卫生尤其以“洁净”著称。回族禁食猪肉 , 马、 驴、骡、狗等不反刍的动物肉、性情凶残的禽兽如鹰、虎等肉、自死的禽兽肉和一切动物的血。回族食清真食品 , 因伊斯兰教在我国历史亦称清真教,故名。通常除清真菜系外, 清真食品主要指清真糕点,清真牛、羊、鸡肉及面食等。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宁夏盐池县、灵武市、同心县、海原县的牛羊肉以色泽鲜红、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脂肪适中, 营养丰富,无膻味、无污染而闻名于世。传统面点如油香、麻花、干粮馍、糖酥馍、锅盔、馄馍、千层饼等 , 以炸、烙、烤、蒸见长 , 具有咸甜酥脆软、色泽分明等特点。《古兰经》 规定 , 穆斯林不准吸烟、喝酒,但回族讲究喝盖碗茶, 盖碗茶含有枸杞、芝麻、 果干、 葡萄干、桂元肉等 , 五颜六色 , 味道醇香 , 营养丰富。预旺镇是一个回族人口占93% 的回族大镇,回族居民的传统饮食、服饰等生活习俗非常浓厚(见图2)。

2.1.3文化资源优势

预旺镇是承载汉代以来历史风云的千年古镇,也是红军西征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的边区 , 其古代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富集、叠加,主要的文化资源有预旺古镇、 预旺鼓楼、红军西征纪念碑、“抗战之声”小号手遗址、杨堡子西征红军后勤供给部遗址、南塬王堡子红一师指挥部遗址、预旺城隍庙、大佛寺遗址、预旺清真寺、莲花山寺庙群等。

(1)预旺古镇位于宁夏中部旱原,自古锁控要隘,历代为兵家重地,是古丝绸之路北段的重要商埠,从古到今是甘宁两省著名的旱码头,重要的杂粮、皮毛、药材集散地,是红军西征中彭德怀的司令部所在地。 彭德怀、徐海东、聂荣臻、左权、朱瑞、刘晓等红军将领在此会见并接受美国友人斯诺的采访,预旺镇在斯诺笔下成为驰名中外、 具有国际影响的名邑古镇。《同心县志》,“预旺古镇……南北长758米,东西宽638米。 城墙为黄土夯筑。镇内曾建有大佛寺、城隍庙、钟鼓楼、牌楼等建筑物”。

(2)预旺鼓楼也叫钟鼓楼,俗称鼓楼洞子,位于预旺镇正中(见图3)。据考证, 在中国众多城市的鼓楼中,以农耕文化为题字内容的,预旺是惟一仅见的特例,堪称中国西部古代农耕文化的重要历史遗迹。红军西征时期,预旺鼓楼曾是西征红军的瞭望塔。 斯诺曾在鼓楼下拍摄了彭德怀将军难得一见的一张骑马戎装照,这张以鼓楼为背景的历史照片,形象地展现了毛泽东诗词所表现的 “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英雄气概, 因此,鼓楼既是名贯古今的预旺著名地标, 又是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诺先生的中文版《西行漫记》初版发表时, 封面上是一个红军小号兵振臂奋吹军号的英姿,这就是斯诺先生在南城墙下拍摄的最为珍贵的照片,曾经是鼓舞红军挺进抗日前线的最具影响力的宣传画,被誉为“抗战之声”。

(4)预旺城隍庙是中国道教在历代王朝的传统性宗教活动场所,为豫王所建, 1936年6月,西征红军到达预旺,红军总指挥部设在城隍庙内。文革时期被毁,木石用于盖公社会议室、办公室、露天剧场等(见图4)。

(5)莲花山,是预旺地区历史悠久的道释儒文化景观,它既是古往今来预旺地区汉民族的宗教活动场所,又是红军西征创建革命政权,从事革命活动的红色遗址。莲花山始建于唐代,已逾千年,其影响辐射甘宁两省五县,尤以“青苗水会”久负盛名,被誉为预旺仅见的“民俗活化石”。自1980年开始,经三十年建设,莲花山已形成殿宇林立的寺庙群,规模和建筑档次在宁夏内堪称一流。与建筑同步进行的生态建设,为莲花山创造了优美的人造奇观,成为最具退耕还林示范成果的观光胜地,亦是预旺旱原风光的最佳观景台。

2.2发展的劣势与制约瓶颈

2.2.1水资源极其缺乏

预旺镇降雨的特点是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年平均降雨量349毫米,最多年平均降雨量735毫米(1964年),最少年214毫米 (1987年),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富水性差,水量贫乏,水质较差。“十年九旱” 甚至“十年十旱”是该区域气候的最基本特征,也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

2.2.2经济发展滞后

预旺镇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镇,因年降雨量有限,预旺镇的小麦、豆类、 糜子等粮食作物以及马铃薯、胡麻等经济作物产量有限,农民经济收入微薄。2012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429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约5208万元,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总产值约2467万元;第二产业发展较为落后, 全镇仅有一家万吨薯业储藏公司;第三产业收入约66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44元。

2.2.3人居环境质量不佳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预旺镇人居环境质量与东部城镇存在较大差距。预旺镇没有供水设施,居民饮用水直接取自水窖收集的雨水和地下水,存在饮水卫生与安全问题; 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与排水管道,污水直接排放到周围沟渠,污染环境;没有集中供热设施与供热管道,居民使用各自的燃煤炉采暖, 增加了空气中的碳含量;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3乡镇绿色发展路径探寻

3.1绿色发展目标

乡镇在城乡发展结构中承上启下,能就近吸纳农村富余人口,减轻大城市移民压力, 而且是广大农村服务设施的重要依托。因此, 预旺镇在水资源缺乏的限制条件下需凭借优势,适应劣势,寻求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路径,而且在发展中使农村、农民致富; 在发展中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在发展中改善人居环境。

3.2绿色发展路径

3.2.1适应劣势,发展牛羊养殖循环经济

宁夏作为回族聚居区,清真食品如牛羊肉加工与深加工业是宁夏的主导产业之一。 根据200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 宁夏扶贫扬黄人饮工程能解决预旺镇人畜饮水问题,但缺水依然是制约预旺发展的瓶颈, 因此,预旺镇不宜发展耗水的加工业,而适宜发展清真食品的上游产业,即以牛羊养殖为主的现代养殖业。

(1)回族不食猪肉,食用肉类以牛、 羊为主,预旺镇是一个回族人口占93% 的回族大镇,凭借其牛羊养殖的优良传统和经验以及现代绿色发展技术,建立牛羊养殖循环经济。

(2)牛羊成品销往宁夏德胜清真食品产业园,而牛羊粪便可通过无害化处理后变为沼气与有机肥料,沼气可以作为居民的燃气来源,有机肥料代替化学肥料生产绿色蔬菜等农作物,能减少农田环境污染。

(3)草畜结合,发展耐旱苜蓿等牧草种植业。

3.2.2将劣势变优势,发展旱原特色农业

宁夏同心县是个极度缺水的干旱山区, 降水少,蒸发量大。预旺镇处于黄土高原中部干旱带,地貌类型山、川、沟、塬皆有, 塬面宽阔平缓,黄土层深厚,土体疏松多孔, 通气透水,质地中壤,耕性良好;气候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丰富,热量适中, 昼夜温差大,特别适于果品生产,是优质圆枣的优生区,也是马铃薯、西甜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业优生区。

(1)预旺镇作为同心县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业生产的组成部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条件,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区域,栽种圆枣、西甜瓜、中草药等特色耐旱农作物, 再现昔日“预旺镇,米粮川,四街八巷赛长安”的盛世景观。

(2)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荒漠变绿洲 ,同时丰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内容,也能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

3.2.3将文化资源变增长力,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发展文化旅游业

预旺镇是宁夏乃至西北现存历史悠久, 至今城垣尚存,居民众多,商贸繁荣的古代城址,其古代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富集、 叠加,在“宁夏六盘山红色旅游板块”中, 既是红军西征历史垄断性资源区,又是连接宁夏东部旅游黄金线路的历史文化富集带, 预旺镇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与宁夏其他城镇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 (见图5)。

(1)充分挖掘、整合、保护、开发利用预旺古镇、预旺鼓楼等历史文化资源,“抗战之声” 小号手遗址等红色经典文化资源, 预旺城隍庙遗址、莲花山等民俗文化资源。

(2)提升预旺文化资源价值,发展历史、 红色文化旅游,纳入同心县红色旅游线路, 使其成为宁夏“六盘山红色旅游板块”的有机组成部分。

(3)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增长力, 激活预旺城镇发展活力和后劲。

3.2.4生态治理与发展经果林同步

折子沟,也叫黑风沟,长约70公里, 宽约200米不等,深达百米,源头在甘肃省境内环县毛井乡,流经甘、宁两省区两县八乡,是宁夏境内清水河最大的支流,也是每年洪峰期向黄河输送泥沙的重要源流,据水利部门统计资料,每年同心县境内有1.4亿立方米洪水夹带2千万方泥沙流入黄河,其中近1千万方泥沙来自折子沟流域。

(1)在折子沟流域预旺镇段构筑拦洪坝,修缮双面护坡,减少折子沟流入黄河的泥沙。

(2)通过构筑的拦洪坝蓄水形成景观水面,沿岸栽植特色圆枣、枸杞等经果林, 改善生态环境。

(3)游客游览预旺古镇时可采摘与观光经果林,带动本地经济增长,实现水利安全、生态景观与产业发展的多赢。

3.2.5生态移民安置与发展农家乐同步

按照同心县十二五生态移民计划,将生存条件艰苦的同心县张家垣乡、马高庄乡、田老庄乡等十一五期间生态移民搬迁剩余的各村人迁移至预旺镇区(见图6)。

(1)结合预旺镇历史、红色文化旅游, 将移民安置区建设成农家乐民俗新村(民俗村包括游客中心与农家院落),游客除在游客中心观赏罐,盆、石磨、石碾,铁木农具等民俗生产生活器具展示外,还可以在农家院品尝手抓羊肉、馓子、油香等回族特色饮食。

(2)在民俗村中,采用圩集的形式, 销售本地红葱、西甜瓜、马铃薯、青萝卜等绿色土特产以及鞋垫、门帘、手帕等回族传统针织刺绣,使生态移民安居的同时也能乐业。

4结语

宁夏同心 篇2

2014年,在县委、政府和建环局的领导下,我公司紧紧围绕保障民生安全,提升服务形象这个工作中心,为切实做好我县县城安全供水工作,完成全年供水计划夯实了基础,以下将自来水公司今年以来的安全与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坚持深化管理,确保供水安全

保障供水安全是城市供水企业第一要务。首先是抓好安全保障措施。对此,公司从硬件设施投入、制度建设、职工教育等方面常抓不懈。

一是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安全生产目标制,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

二是坚持抓好职工队伍建设、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做到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根据年度安排,今年4月公司进行了为期2周的职工培训活动,紧紧围绕业务技能、安全生产和理论学习,有效提高了职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职工参培率达到95%,考核合格率达到99%。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只有通过制度机制建设,才能为安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今年初,在原有管理制度基础上完善了《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管理制度》、《管道巡查制度》、《安全培训制度》、《保卫管理制度》等共130余条。按照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

求又完善了同心县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通过制度约束,使广大职工提高了安全意识,增加了安全知识和技能,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和规章制度。

四是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力度,每月组织公司领导班子对各厂所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查找问题根源,对症下药。

五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共召开安全会议8次,组织安全检查8次,排除隐患4次,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15幅,安装了电子宣传屏6平米,较好营造了人人重视安全生产,人人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局面,为全年的安全生产打了牢固的群众基础。

六是坚持节日领导班子带头的值班制度,实行节假日值班签到制度,确保重大节日无事故,保证供水正常。

二、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创新思路,强化措施。

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是供水企业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安全生产、优质供水的重要保障。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实施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大对水质化验室的投入力度,年初投入1.4万元,补充购置了化验室用器材和试剂,外派培训4人次,其中2人取得了中级化验资格证书,使水质监测能力和技术力量得到加强,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由原来13个常规项目化验增加到16项,出

厂水质合格率达100%。

二是大力加强水厂安保措施。投资3.4万元安装了全新监控设备,特别是对水厂、消毒室等重点部位的监控设施进行全覆盖。为做到物尽其用,监控有效,我们优化了监控设置,新区和老城区水厂监控设备远程一屏链接,使主要负责人能实时对工作现场监控,随时检查值班人员工作、设备运行、供水量以及供水压力,确保运行机制常通化。此外,在水厂和办公区之间实施隔离,杜绝非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随意出入,有效提升了供水环节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是加强供水管线巡查和管理力度。近年来,主输水管线的沿途部分农民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输水管线上乱推、乱挖现象时有发生。今年我们增派了巡线人员,加大了输水管道的巡查次数和力度,制止输水管线取土6处,破坏检查井3处。此外,为确保县城供水,对水源地深井、机泵、电缆、井管、供水加压机泵、供电线路、输水管线、配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逐季进行全面检查、检修、保养,更换水源深井机泵5个,更换井管210米,更换新电机水泵6组,排查消除供水隐患12处。通过这些措施,有力的保障了县城居民用水的可靠性。

五是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水源地位于距县城西北42公里的小洪沟,附近长山头农场擅自打井取水,农民非法开发种地,严重危害水源地的健康利用,今年5月份,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配合下进行了联合执法,有效制止了乱采、乱种现象。

六是坚持供水调度人员健康上岗,对患有传染病职工进行调岗、换岗。今年公司共投入6.5万元,为全体职工进行了全面体检。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供水水质及供水安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之更好的为我县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宁夏同心 篇3

关键词:尼卡哈;耍公婆;吃茶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72-02

伊斯兰教婚姻制度的基本内容都反应在《古兰经》中,在穆赫默德的《圣训》中又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伊斯兰教的先知穆赫默德在麦地那传播伊斯兰教时,实行政教合一。当时就颁布了有关伦理道德的法令和相关婚姻制度,提倡穆斯林①都要履行结婚义务,反对独身主义。结婚双方必须是穆斯林,主张男女有一定的婚姻自择权,要求向未婚妻赠送聘礼,禁止血亲和近亲之间的婚姻。但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很多婚俗事项有所变味,无法健康的传承。

一、传统婚俗呈现的民俗事项

1.婚前程序

婚姻是人生礼仪的头等大事,所以备受关注。传统婚俗有着特定的模式与程序。首先会有专门的媒人介绍说色俩目,②有媒人或双方家长定,不能反悔而后就要准备插花③仪式,需要男方拿一些东西到女方家。依然见不到女方。且在插花时男方要等线,④自古就有“娘家缝衣跟人走,婆家缝衣跟线走”的讲究。除此之外,还要拿一些油香、肉,蒸一些大馍方才结束插花的礼俗。在娶得前一天要将嫁衣拿去女方家,顺便定清女方家送亲(新娘)的人数。以便做娶亲时的准备,这叫靠事(又叫“靠头畜”)。

2.传统婚庆时

回族婚礼是十分繁杂的,礼俗过多且讲究。婚礼的盛大就在于准备婚期的时间非常久。新中国成立前,基础设施机械不发达,结婚前四十天就要用石磨磨面,准备婚礼面食用品,提前十天就要开锅做面食等。讲究蒸约30cm长的馒头,炸油香、炸馓子。娶亲前三天,主家要与家族亲房谈妥,偏茶、黑茶的宴请。这便有了一家有事,家家忙活的场景。娶亲出门时,新娘要有阿訇念“起卡夫”,要骑毛驴或马,或者拉拉车(由四只马组成的),途中需要撒喜果或钱。到了男方家中,送亲方与主家互相谦让后,亲方要先围桌而坐。新郎是不用去新娘家接新娘的,一般由两家育有儿女的亲嫂接新娘。新娘到男方家中时,脚不能落地,会有新娘的哥哥或新郎背进屋子。亲客们在男方的热情招待下尽情地吃喝时,新郎披着红(一般有上好的绸缎或被套)被带到双方的阿訇对面,有阿訇为他念证婚词(尼卡哈),礼毕后送入新房。同时,同行的亲朋好友或村上的小伙高喊拉扯、堵截,并手拿一些有颜色(如:鞋油、锅底灰)的东西在新郎的面部涂抹,新郎最后都会被涂得狼狈不堪、很是惹人。新郎入新房后必须先清洗干净手,方才可掀下新娘的盖头,在包办婚姻的年代,这才是新郎新娘第一次见面。

宁夏回族婚俗热闹非凡,婚礼中耍公婆、在送亲客时有婆媳相见要丢针的习俗。迎亲时要耍公婆,同辈和小辈们要用锅底灰拌香油,或用染衣服的颜料将新娘公婆抓住就糊,在新郎进新房时也要糊,还要将红色辣椒在婆婆的左右耳朵上各挂一只,在公公的耳朵上挂上绿辣椒,头上戴一些牲畜的毛帽围脖等,让公婆骑在牛背上,新娘跟在后面,带到新房处,待新娘走入新房后,公婆方才可洗净脸上的东西,过程热闹喜庆。

送亲的人,一般有20人左右,男性7~8位,女性12位左右。也就是送新娘的娘家人,把新娘送回男方家中后,要在男方家中住三天。这三天娘家亲人要吃男方家族亲房的邀请宴。分别称为下马茶、早茶、偏茶和黑茶。每天由男方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宴请早茶、偏茶和黑茶。每顿都有不同的族人宴请,且男女亲客要分开宴请。“吃茶”的形式,内容也大致相同。条件好点的族人会备回族的特色汤碗;条件一般的族人,一般的都是备炒菜。回族娶亲,偏茶是一大特色,因为偏茶的习俗,娶亲前三天当地都会有人专门负责准备好定茶。会呈现一个村一家有事,家家忙事的场景。

二、现代婚俗变迁后的习俗呈现

1.婚俗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

宁夏回族传统婚俗受中国传统礼仪的影响,最早之前男女在婚姻中都是有一定的自主权。伊斯兰教的婚姻制度很早规定,任何人不得干涉成年女性的婚姻选择,不能包办其婚姻。但伊斯兰教婚姻原则中要求子女在择偶选择婚姻的过程中与父母共同协商、互相支持与合作。在社会的逐步发展中,包办婚姻几乎不再,自由恋爱被大大提倡。现在都是男女双方彼此情投意合,家人允许的情况下,就找媒人保婚,这个时候结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传统程序还是要走,但较以前无须那么繁杂。

2.婚俗观念的变化

在聘礼上的选择,以前都有特定的“三大件”等,而现在的婚礼聘礼,有种商场交易的感觉,双方谈判确定聘礼钱数,没有形式上的定义,无底线的约定,无上限的要求,反倒不好捉摸,难以抉择。在年龄上,不再有“童养媳”、“指腹为婚”的形式,但16岁结婚的,现如今仍比比皆是。说媒时观念上选择择偶的条件也比过去的婚礼讲究的金山配银山、豁豁配瘸癫而变得多元化。

3.婚礼过程程序中的转变

回族婚礼是十分繁杂的,礼俗过多且讲究。婚礼的盛大就在于准备婚期时间非常久。新中国成立前,宁夏同心县基础设施机械不发达,结婚前四十天就要用石磨磨面,准备婚礼面食用品,提前十天就要开锅做面食等。讲究蒸约30cm长的馒头,炸油香、炸馓子。现在结婚已看不到那般热闹的制作场景了,而是会在专门的食品店将婚礼用的食品准备好。婚礼变得单调化,民俗中特有的色彩再也无法体现。

4.婚礼操办场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基础条件差,娶媳妇一般就是在自家中操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婚礼操办场地上也有了一些变化。酒店里的宴请也愈加风靡,自家操办的少之又少,少数人会选择自己操办,但待客用的锅碗瓢盆以及帐篷都有专门的人租定,操办过程变得简洁而迅速化。

三、婚姻中的消费习俗转变

1.婚礼彩礼的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办婚事上,经济条件比以前好得多。手中有钱市场有货,使得更多的人在婚礼过程中互相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不正之风愈见高涨。尤其突显在彩礼和请客的数量上。彩礼又叫“麦和热”,从量化的彩礼、物化的彩礼以及物的形状转变等一系列都有变化,从过去的几十块银元到新中国成立后一二百元,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上千元。一开始都要手工做两身棉衣服,一身夹衣服和几身单衣服。几双鞋子和一打袜子(12双)。也有不用做衣服直接送布料,随季节的变换做适宜的服装。要请木匠做长150cm宽60cm两个木头箱子,还有必备的“包份子”(将红枣、核桃、水果糖等包起来,放入洗脸盆中作为喜果)。现如今同心县的婚姻消费中,大操大办的现象尤为突出,礼钱的制高点难以攀升。大量购置生活用品,以追求现代化的家具和衣物,把物质当作结婚的条件。大摆筵席、大吃大喝、比排场、讲阔气,请客从两三桌演变到如今的上百桌。与伊斯兰教义中提倡的节俭相背离。在某些层面上,把爱情关系变成了金钱关系,把婚姻建立在物质基础上。

2.婚礼方式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前回族婚俗有着特定婚礼过程,一般订婚后,三到五年才会结婚。现在,说媒直到娶进门也不会超过一个月时间,回族的婚礼总的来说,比较简朴,是禁止吹打拉唱的,尽管回族婚俗礼仪随社会变迁在悄然变化,但婚姻缔结的关键内容,如回族民间的习惯法规定(尼卡哈),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亦或在特殊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却始终保持不变。这体现出回族的婚姻价值取向和婚俗穆斯林男女成婚时应有一定的聘礼是伊斯兰教法所要求的。伊斯兰教所讲的聘礼最初就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内涵,赠送聘金,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男子对婚姻大事不严肃、朝三暮四,随意离婚从经济上有所牵制;另一方面也是保障女子生活的一种措施。聘礼的多寡随社会经济条件和个人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变而变化,现在聘礼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拜金女子的手段。结婚的时候向男方大肆的要求,已违背了信仰与教义的基本出发点。现同心县回族男方过大礼的花费普遍在万元以上。整个婚俗过程的几次请客要花费数万元、十余万元,甚至更高。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族的婚姻观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许多回族青年已深深认识到感情是维系家庭和睦的主要因素,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在择偶时,除了要考虑信教、家庭等因素外,主要还是要看对方的人格品质。在农村往往把“诚实忠厚、勤劳有作为”作为择偶的主要条件。注重德才兼备,同时注意性格和文化素养等,不看门第。有的不要彩礼,有的结婚也会大操大办。回族的婚姻家庭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越来越少,基本上都变为小家庭,这都是进步的一面。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在世代相传并能在该民族群体中所认可的情况下,才能成其为民族的文化传统。如果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出现断裂,或被人们失传,或虽未失传但逐渐被人们淡漠,这种文化传统便会在民族共同体的社会生活中逐渐消退,甚至完全丧失。因此,大量商品化的通婚造成的民族特征消失以至最终造成民族被同化的结局。本文将宁夏同心县的婚俗做以对比,希望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仍能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回族婚俗不被世俗化、商业化、庸俗化,在健康的土壤下适应于传承。

参考文献:

[1]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660,673.

[2]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127.

[4]郝时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J].民族研究,2005,(3).

[5]徐黎丽,陈建军.论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宁夏同心 篇4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变迁,比较分析

一、引言

实践中,农地抵押贷款是一种不改变农民家庭承包关系、并以一定年限的土地经营权进行抵押的融资行为。〔1~5〕因此,农地抵押贷款本质上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鉴于土地经营权既可依据承包关系(仅指家庭承包关系)也可通过流转的方式而取得。因此,根据土地经营权取得方式的不同,可将农地抵押贷款划分为承包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与流转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其中,承包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贷款对象为普通农户,流转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面向的是规模经营主体。

普通农户所持有土地的细碎化程度更为严重,导致土地更难处置。不仅如此,普通农户的抵押物价值低、贷款额度小,致使抵押物价值评估及执行信贷合约上存在规模不经济问题,由此,会降低银行接受农地抵押贷款的意愿。因此,难以以一般性质的不动产抵押贷款的操作方式去实施农地抵押贷款。所以,为有效推动承包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要在运作机制上进行创新。“实践出真知”,通过研究地方实践的运作过程、特点及局限性,对于推进面向普通农户的农地抵押贷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平罗模式和同心模式为研究对象。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平罗县是为数不多开展了承包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地区;其二,也是最重要的,本文在梳理平罗模式基础上,还将进一步比较平罗模式与同心模式。同心县同样开展了承包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并已成功运行十余年的时间。因此,通过比较平罗模式与同心模式的运作过程,不仅有助于完善平罗县农地抵押贷款的制度设计,而且还能为其它地区推进农地抵押贷款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平罗模式:直接抵押式

1. 运作流程

平罗模式发源于宁夏平罗县。现阶段,平罗模式中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服务中心(简称“农改中心”)集价值评估、抵押登记、抵押物处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因而其是一个综合性管理机构。由图1所示,平罗模式可以概括为:①提出贷款申请。贷款农户填写贷款申请表,向村委会提出贷款申请。②向银行申请贷款。农户持村委会出具的贷款意见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③产权价值评估。普通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一般是根据其所在区域的土地租金进行估价,租金从200元到650元不等。④价值评估完后,农改中心会出具产权价值评估报告。⑤申请抵押登记。凭借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及产权价值评估报告办理抵押登记。⑥变更登记。农改中心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其他产权进行变更登记,并向银行印发《他项权利证书》以证明其享有抵押年限内的土地经营权。⑦待银行审核完各项权利证书及相关协议后,便可向农户放款。⑧违约处理。倘若农民不能按时还款,银行会根据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决定采取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展期、续贷(借新还旧)、向农改中心申请代偿。⑨处置土地经营权。为补偿银行潜在的债务风险,平罗县设立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其中,风险基金承担80%的不良债务,而余下的20%则由银行承担。代偿实现后,通过农地产权交易平台流转土地经营权。

同时,为了降低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平罗县对农地抵押贷款中的利率采取了管制的政策,规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50%。目前,贷款月利率统一为7.5‰。另外,更为关键的是,虽然设置了农地产权交易平台,但这不足以从根本上解除由土地薄市场所带来的抵押物难以处置的风险。

2. 风险管控

为了降低潜在的风险,平罗在制度设计中将抵押额度从最初设定为抵押物价值的70%降到了现在的50%。不妨先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风险基金的运作。如,农户郑某于2014年从平罗县姚付镇农业商业银行周成支行贷款3万购买房产,贷款期限为2年,抵押年限为12年。由于抵押年限包括前2年的贷款期限,所以当出现不良贷款时,农改中心只可以拍卖剩余10年(2016~2026年)的土地经营权,因此,抵押物的价值也只能按照10年的土地经营权进行评估。此外,郑某只拥有5.54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每亩650元进行估价,10年的土地经营权价值36010元。①若按照50%的比例设定抵押额度,郑某所持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只能担保18005元的贷款。为达到3万元的抵押额度,郑某借用了其兄弟家7.31亩的地作为共同抵押物,担保了其中2万的借款。

假设不计利息,如果郑某在2016年出现违约,此时农改中心需要为郑某代偿2.4万元的债务。为了在代偿后,能够相对容易地处置土地经营权,农改中心将抵押率从原先设定的70%降低到50%。尽管按照70%的比例设定抵押额度,5.54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担保25207元的贷款。但一旦出现违约,银行通过拍卖10年的土地经营权来偿还债务,则每亩地的拍卖价格需要达到455元以上;而在50%的抵押率情况下,拍卖价格只需达到325元。由于郑某的5.54亩土地只担保了1万元,所以拍卖价格达到180元以上就可偿还债务。因此,可以预期价格越低,越有利于土地的拍卖。不难看出(由表1所示),此时的拍卖价格远小于455元及抵押物本身的市场价格(650元)。由此可见,土地薄市场不仅导致农地难以处置,而且还降低了农地抵押的贷款额度。

三、同心模式:反担保式

1. 发展历程

同心模式发源于宁夏同心县北村。2003年,北村村民经商议选取了50名还款能力较强的农民进行试验农地抵押贷款。北村的做法是首先由村委会牵头成立土地协会作为反担保组织,然后申请贷款的农户以一定面积的土地入股成为会员,最后在会员联保及协会总担保的条件下便可向信用社贷款。贷款期间,入股的土地抵押给协会;如果出现违约,联保人或协会指定的会员为其还款,此时土地经营权交由联保人或协会处置。此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全村推广。北村农地抵押贷款实验获得了成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

然而,地方政府在总结推广的过程中发现北村模式存在着两个法律风险:一是法律层面禁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二是土地协会是否具有合法性地位。面对困境,有关部门提出了“双变”的做法。其一,变“抵押”为“流转”,以“土地流转”之名实现“土地抵押”之实。其二,变“协会”为“合作社”的办法。“合作社”是一种正式的组织,所以其与农民签订的担保协议便具有了法律效力。由此,自2007年之后,已经成立的农民土地协会相继改制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合作社。

2. 运作流程

改制后,同心模式可以概括为(由图2所示):①成立中介。依托村委会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合作社(简称“合作社”)。其中,合作社骨干主要负责敦促还款、记录养殖信息。②社内抵押(入股)。获准入社的农户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合作社移交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及土地承包合同。③小组联保。每3户社员自愿组成联保小组,相互承担债务风险。④签订委托书。如果贷款社员不能按期还款,则需委托合作社对抵押的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⑤提供担保。合作社向银行出具承诺书,申明合作社及社员自愿承担连带偿还责任。⑥发放贷款。经信用社审核各项协议完备后,便可向社员发放贷款。

从上述梳理过程,可以发现同心模式中“流转”的本质是“抵押”,而“流转”的形式为“入股”。因此,该合作社并不是土地股份合作社,其职能也不是为了推进土地流转。从功能上来看,合作社相当于担保公司,实质上是一种金融中介。另外,同心模式的变革对当前我国农地制度改革也有重要的启示。地方政府在制度变革中扮演了“保镖”角色,为新制度的演化保驾护航,顺应了市场经济规律。从需求侧来看,尽管新制度与现存制度之间存在冲突,但地方政府并没有抑制市场主体对新制度的需求。从供给侧来看,地方政府为制度改革提供了“安全域”,给予了新制度一套合法性“外衣”,降低了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

四、比较分析:平罗模式VS.同心模式

除变革方式显著不同外,同心模式与平罗模式在融资机制、农地抵押的功能、农地处置机制及市场化运营的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与此同时,两种模式都将面临土地经营权年限逐渐减少的挑战。

1. 两种模式的差异性

(1)制度生成方式。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平罗县于2013年积极制定了相关暂行办法及政策,推行农地抵押贷款的业务。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典型由政府命令来引入和实行的制度改革,因而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范畴。同心模式是由信用社和农户为捕捉获利机会,共同协商取得一致性同意的结果。正式金融机构涉足由非正式金融占主导农村的信贷市场,可以获得较高利率。由于非正式金融的利率很高,所以银行收取较低的利率就可吸纳农民进入正式金融市场。由此,农民也能从利率降低中获得好处。为了实现这种帕累托改进,同心县在探索中成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合作社,完成了组织创新、实现了农地抵押贷款。

(2)融资机制。受农地薄市场的制约,宁夏同心县通过组建农村金融中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合作社,并实施了一种反担保式的、基于团体信用的农地抵押贷款模式。所以,在同心模式中银行无需接受农地抵押,其贷款风险转嫁给了合作社及联保人,农地抵押本质上是为了保障担保人的权益。与此同时,“三户联保”实质为团体贷款,三户共同享用一个信用,因而同心县采取的是一种复合型担保措施。而平罗模式采取的是直接融资模式,尽管有财政风险基金可以代偿债务,但是一旦脱离财政,银行的债权保障只得依赖于农地可以在农地市场上进行拍卖。

(3)农地抵押功能。尽管在平罗模式中农地抵押还只能为农民获得小额贷款(5万元以下),不过抵押面积在一定亩数以下的时候,抵押物价值决定着贷款额度。在同心模式中,首先已确定了农户的贷款额度(一般为3万元),而决定农民能否获得贷款的因素是社员资格及是否有联保人。因而,农地价值与贷款额度之间并没有显著相关性。由此,同心模式中农地抵押是决定能否获得贷款而非获得多少贷款的因素。但不能就此认为土地价值无关紧要。如,由于土地类型是旱地导致同心县下马关镇没能开展农地抵押贷款业务。

(4)处置机制。同心模式中,如果出现不良贷款,合作社及联保人首先需要代偿债务,然后由合作社或联保人处置土地经营权。可以看出,同心模式更多的是依赖于非正式的村民自治的方式来保障合约的履行。平罗模式中,一旦出现逾期还款,银行需要经过“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公开拍卖”3个程序,方能处置土地经营权,这与一般的不动产抵押贷款的处置方式并无差异,这一过程一般要耗时4~6个月。据此,通过正式渠道处置土地经营权的交易费用很高。普通农户所持有的10亩多的农地价值远不及城市房产价值,因而按照一般的不动产抵押贷款进行操作,确实是不经济的表现。即便在一般的抵押贷款中,考虑到法律渠道的交易费用很高,银行首先也是采取续贷、展期的办法应对逾期还款。此外,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法院接受农地抵押贷款纠纷案件的意愿较低,因而通过正式渠道处置土地经营权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法律风险。概而言之,由于土地薄市场及法律风险的制约,通过正式的法律渠道处置土地经营权的交易费用太高;同心模式利用非正式的村民自治手段弥补了正式制度的不足。

(5)市场化程度。同心模式市场化运行程度较高。首先,同心模式中不存在利率管制。其次,虽然合作社为农民办理抵押贷款时也不收取手续费,但这是村民一致性同意的结果,其实不收费代表了“互助”的性质,因而这是一种“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其实,合作社本质为金融中介,承担着担保公司的职能。应该说,农地处置并不是通过价格机制(拍卖)处理,而是在合作社权威体制下进行,但这与政府性质的行政体制大为不同。因为合作社是企业机制的具体体现,而价格机制与企业机制是市场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所以,同心模式恰如其分地通过各种机制发挥着市场的作用。

2. 共同的挑战:土地经营权年限的限制

二轮承包关系期限(2028年左右)逼近会降低土地经营权抵押的信贷可获性。这个问题在平罗模式中显得更为突出。由于普通农户的土地资源禀赋少,即便是小额贷款也需要12年的经营权年限,而二轮承包关系也只剩下12年的时间。可以预期,再过2年现行的平罗模式将不能为农户获得比现在更多的贷款。

不过,土地经营权年限对同心模式的影响相对较小。一方面上文指出抵押物价值并不决定贷款额度的多少,另一方面如果某违约农户的土地经营权遭受到了处置,只要在一定年限内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收入,以偿还联保人为其代偿的债务,借款人就可赎回土地经营权。由于是小额贷款,3年的非农就业收入或许就可以偿还债务,因此实质抵押年限并不长。由此,同心模式中的抵押年限并没有严格的限定。当然,如果二轮承包关系即将到期,土地经营权年限同样会影响到同心模式的运作。

为使得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具有可持续性,现行的土地经营权年限必须延长。一种方式是只延长土地经营权年限,承包关系不做明确要求。不过,这种方式会使得农地制度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会降低农地产权的稳定性。因为在平罗模式中不同农户的贷款时间并不相同,同时也并非所有农户抵押了土地。另一种方式在不改变现行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延长土地经营权年限,相当于二轮承包关系的再延续。考虑到制度的确定性及产权的稳定性,本文倾向于第二种方式,而且稳定的制度环境有利于地方探索农地抵押贷款。

3. 平罗模式的改进思路

从上述两种模式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自发诱致型的同心模式市场化运行程度更高且更具有可持续性。此外,同心案例表明制度需求创造了制度供给。尽管制度供给会遭遇“搭便车问题”,不过,这不能代表自发的市场不会形成有效机制以内部化外部性,也不能认为政府就此能更好地解决这些外部性。事实上,同心模式自发形成了一系列激励机制、惩罚机制、竞争机制,通过运用村民自治的良好实施,有效缓解了制度供给中潜在的外部性。

由此,强制性制度变迁更需要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制度的建构中。为了改进平罗模式的操作方式,可从“破”与“立”两个层面入手:

一是转变农改中心职能,提高市场化运行程度。农改中心作为一个行政机构,只负责抵押(注销)登记及提供流转平台,即做好产权的界定及维护工作。同时将价值评估及代偿等职能剥离出去,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其实,由于土地租金预先确定,所以只要面积核实清楚,评估普通农户的土地交易费用并不高;而真正需要现场估价的是流转型土地经营权和规模较大的荒地,因而评估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规模经营主体。

二是吸纳民间组织力量,改组现行操作方式。从上述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完全通过正式的法律渠道处理信贷纠纷的交易费用过高。尤其是承包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中小面积、细碎化的农地价值很低,决定了违约后土地经营权的处置不值得通过法律诉讼渠道进行。因此,可通过吸纳非正式的民间力量,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与缺位。如,由于土地薄市场制约了农地的抵押功能,所以可以引入代理监督机制、同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熟人世界的信息优势,从而一方面降低金融机构对抵押的要求,另一方面形成一套有效的农地处置机制。

六、结论与建议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在政府力量的推动下,宁夏平罗县2013年开展了农地抵押贷款业务。尽管平罗模式采取了设立三权抵押风险基金、严格限定抵押额度、实施差别化的贷款政策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但由于与一般的不动产抵押贷款的操作方式并无显著差异,从而导致该模式还未从根本上解除农地难以处置的风险。同心模式根源于市场主体的自发探索,该模式通过组建金融中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合作社,实现了反担保式的农地抵押贷款。该模式有效克服了细碎化的土地难以处置的困境,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大大缓解了对农民的信贷约束。

进一步比较平罗模式与同心模式,发现两者在制度生成方式、融资机制、农地抵押的功能、农地处置机制、市场化运行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总的来看,同心模式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地处置机制,而且其市场化程度更高且更具有可持续性。由此,平罗模式在下一步工作中可以考虑撤销利率管制政策;同时转变农改中心的职能,剥离价值评估及代偿等职能,做好产权抵押登记工作。此外,可实验“反担保”机制,以改进目前直接抵押的融资模式,从而逐步形成一个可行的农地处置机制。

着眼于未来,两种模式的可持续性都将受到土地经营权年限减少的挑战。为此,可在保持二轮承包关系不变的基础上,延长土地经营权的年限。此外,两种模式的效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表明制度变革需要发挥制度需求主体的能动性,而政府的干预措施要符合市场的经济规律。

参考文献

[1]汪险生,郭忠兴.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两权分离及运行机理——基于对江苏新沂市与宁夏同心县的考察[J].经济学家,2014,(04).

[2]李伟伟,张云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标的及其贷款操作:11省(区、市)个案[J].改革,2011,(12).

[3]张丹,刘高鼐沅,曾章蓉.“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试验探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为例[J].海南金融,2010,(12).

[4]郭忠兴,汪险生,曲福田.产权管制下的农地抵押贷款机制设计研究——基于制度环境与治理结构的二层次分析[J].管理世界,2014,(09).

上一篇:产品质量策划下一篇:实验教学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