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帮困实施方案2010

2024-05-05

扶贫帮困实施方案2010(精选16篇)

篇1:扶贫帮困实施方案2010

扶贫帮困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保证贫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全力营造关爱贫困学生的社会氛围,解除贫困家庭的后顾之忧,不断加大“贫困家庭”关爱力度。特制定我校“扶贫帮困”工作计划。

二、帮困助学条件:

1、为国牺牲,被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的子女;

2、父母双亡,且指定监护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3、父母一方患大病重病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4、父母一方为重度残疾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5、经济困难的丧偶单亲家庭学生。

6、学生本人患重病需长期治疗。

7、父母双方下岗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三、帮困助学实施办法:

扶贫帮困活动要针对困难家庭的学生实际情况,以帮助困难学生安心入学,解除他们学习的后顾之忧,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为目标。要求如下:

1、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亲自挂帅,总务主任、各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各年级对贫困生进行摸底,摸清贫困生家庭状

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2、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必须做到每个贫困生都要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结合国家的“一免一补”政策,再发动广大师生积极献爱心,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书籍等,其次组织老师、同学到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慰问走访,鼓励他们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社会和父母关爱。

3、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学校通过联系社会人士为贫困同学献爱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为贫困生争取各种奖学金,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奖学金等途径,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4、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德育处要对各部门开展扶贫帮困的情况定期进行统计,并报扶贫帮困活动领导小组。扶贫帮困活动领导小组将定期对扶贫帮困活动进行检查考核,对活动开展好的个人将予以表彰奖励。

总之,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未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高田完小

2014年2月

扶贫帮困领导小组

组长:范志勇(负责整体工作)副组长:肖前进(负责具体实施工作)成员:全体党员及校务会成员

篇2:扶贫帮困实施方案2010

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部署,我办挂钩帮扶XX镇林坑村委会。为了切实做好XX镇林坑村委会的对口帮扶工作,着力改善林坑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早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林坑村基本情况

林坑村位于石鼓镇西南部,与化州接壤,距集镇二十多公里,距207国道近十公里,是距城镇偏远,交通不便的行政村。林坑下辖5个自然村(分别为:大元顶、大沙坡、低岸、林坑、潭坑村),26个村民小组,608户,2350人,劳动力1142人,中共党员49名。全村山林5300亩,耕地1208亩,其中水田926亩、旱地282亩。村有一座小(Ⅰ)型水库,用于全村生产、生活用水。有完全小学一间,教职工11人,学前班至六年级各一班,学生共363人。有卫生所一个。教学、医疗条件和环境都比较差。村民教育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由于地理位臵、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发展滞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2009年村集体收入3000元。村民收入较低,生活相对困难。2009年村民人年均纯收入3204元,收入不足1500元的贫困户有158户,属市级贫困村委会。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扶贫办的指导下,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思路,通过加强林坑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林坑村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康步伐。

三、目标任务

从2009年1 2月开始,用三年时间,对石鼓镇林坑村委会实施对口帮扶,使林坑村实现“六个有”:有坚强的领导班子、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稳定的集体收入、有整洁的村容村貌、有民主的管理制度、有文明的社会风尚。

四、阶段步骤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历时三年,分三个阶段推进。

(一)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为制订计划阶段。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分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掌握林坑村基本情况,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找准符合该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制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召开扶贫开发动员会,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营造全员支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氛围。

(二)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为实施帮扶阶段。2010年12月前,全面开展进村帮扶工作,完成道路、学校、农田水利、集体经济项目的前期论证、规划、设计、筹资工作并进入施工阶段。经过前期帮扶,贫困村生产生活环境开始发生改变。

2011年9月前,全面完成林坑村集体经济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到2011年9月,农田水利、道路、学校、集体经济等所有帮扶项目要全部按质、按时建成并投入使用、发挥效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林坑村“六个有”目标。

(三)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为巩固提高和迎评验收阶段。组织帮扶单位和挂户干部对帮扶工作进行“回头看”,确保帮扶项目持续稳定地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对照省、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有关规定,检查扶贫开发工作,全面评估帮扶效果:对不足予以改进和完善。做好做好资料整理归档,接受上级的评议验收。

五、帮扶项目

要以解决村民反映最强烈、最迫切、最受惠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为目标,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林坑村集体扶贫工作。

(一)修建村委会通自然村硬底化道路。村委会通自然村道路还是泥土路,晴天灰尘滚滚,崎岖不平;雨天坑坑洼洼,泥泞难走,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造成群众怨声载道。计划对村委会至大沙坡、大元顶村全长1500米、路面宽3.5米的环村路实施水泥硬底化,工程完工后将使1000多村民直接受益。

(二)改善林坑小学配套设施。林坑小学费改税后由于缺少

资金,学校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操场属泥地操场,没有跑道,比校园其它地块低0.8米,雨天操场变水塘。教学设施陈旧,无“四室一场”和学生饭堂,教室、教师宿舍严重不足。为了改善办学条件,计划对配套设施进行改造:

1、提高操场,消除校区高低落差,新建跑道和篮球场。操场面积约1000㎡,需填高0.8米,并在操场中央建设一个篮球场,周围建设环形跑道;

2、拆除校园东北角的旧砖瓦厨房,建设两层面积1200㎡的教学生活用房,连通北面教学楼和东面电脑室,一楼作学生饭堂,二楼设一间教室、两间教师宿舍;

3、改造水沟,改善学校卫生环境。

(三)修建村级简易农贸市场。林坑村周围十里范围内没有市场,当地蔬菜、农副产品、生产资料运输、交易不便。近年来群众自发在村委会附近形成了一个集市,但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的行为常造成交通堵塞,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一现状也大大制约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这里建一个初级农产品贸易市场成为了该村及周边村民们长期以来的迫切愿望。计划利用村委会办公楼东面的村集体土地,修建一座500㎡的简易农贸市场,村委会通过出租收取租金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也为附近十里的群众提供农产品交易的场所,繁荣市场经济,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林坑村农业灌溉用水主要靠德禄水库储水。近年来德禄水库储水能力下降,年降雨量少时,用水非常紧张。两条主干引水渠年久失修,渠道渗漏严重,农业

用水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计划争取农业部门支持,把该村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全村灌溉渠道、机耕路进行改造,推广良种良法,使全村2300多人直接受益。

(五)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开展以“两示范一带动”(即创建基层党组织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带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普通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为载体的“先锋工程”,激发和调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使普通党员由“无职无责”变“有位有为”,达到“组织满意、党员乐意、群众受益”的目的。开展“头雁工程”,做好2011年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达到“选准一个支书、配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脱贫一个村子”的效果。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文化 生活。开展“守法模范户”创建活动和“革陋习、树新风”评比活动,增强农民群众守法意识、环保意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美化村容村貌,净化村风民风。开展送科技进村、送法律进村、送文化进村、送医药进村等惠民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生活需求。举办篮球赛、晚会、放电影等各种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以上项目按照“经济实用、充分论证、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筹措项目所需资金,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力保在2011年9月

前全部完成。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办成立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扶贫开发工作措施,研究解决扶贫工作的具体问题。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黄咏光

副组长:张伟成 梁永生 梁瑞波 陈永燕 梁峻 成员:周而胜 谭英模 黄艳 李婧怡 杨万军

(二)加强沟通协调。林坑村是我办扶贫帮扶点,也是市委副书记、市长潘闻晓同志的挂钩点,市委、市府安排我办帮扶林坑村委会集体,市委政法委、市二中、市中医院、石鼓镇政府等4个单位帮扶该村的贫困户。五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履行职责,发挥部门优势,整合部门资源,各司其职,名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行动,努力做到林坑村扶贫开发分工不分家。作为组长单位,我办要积极主动与其他4个帮扶单位及结对村联系,督促各帮扶单位确定责任人和联络员,建立本组挂钩帮扶活动联系网络和基本资料台账。要定期召开挂钩帮扶工作交流会,总结交流帮扶进展情况,及时反映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工作如期推进。

(三)加强考核管理。坚持经常性检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各股室和有关人员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目标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及时督促,及时通报。坚持每月向市扶贫办汇报工作进

度,每季书面报告一次工作动态。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为推进扶贫开发提供真实的动态信息,增强扶贫工作的有效性。

(四)加强廉洁监督。要对项目建设和扶贫资金使用全程进行督促检查。对各类项目的建设规划、实施数量、建设内容、扶持对象、补助标准、资金使用、物资发放等情况,进行公示、公开,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每项扶贫工作都是廉洁工程、阳光工程。

(五)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全体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在全办上下树立扶贫济困的光荣感,营造人人关心支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良好氛围。畅通帮扶信息渠道,及时将我办及成员单位扶贫工作动态报送市扶贫办等部门。加强与石鼓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配合,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贫困村、贫困户的思想工作,充分调动贫困户参加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鼓励和支持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早日实现脱贫。

篇3:扶贫帮困实施方案2010

2011年5月28日,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与200家单位一起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评为“2010年度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百年中行, 责任为先。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长期以来不仅致力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为地方积极注入强大动力, 还积极履行社会企业责任, 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个优秀企业公民的社会形象。2010年, 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给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积极响应号召, 创新金融救灾传统模式, 第一时间奏响银行业“抗旱救灾”的集结号:为支持“抗旱救灾”, 缓解城市供水压力, 帮助昆明自来水集团及时成功发行短期融资券用于生产经营流动资金需求, 及时进行水源探测开发、供水设备改造以及供水配送体系完善等救急工作。在此项工作中,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作为主承销商, 授人以渔, 成功为昆明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发行15亿元人民币短期融资券, 保障了公司业务顺利运营, 为缓解大旱之年的供水紧张提供了强力保障;后续更通过多种方式, 集合多方力量, 全力支持云南省打赢抗旱救灾的攻坚战, 为贫困地区在大旱之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4:创新扶贫机制 实施精准扶贫

多年来,恩平市老促会同志团结一心,紧紧围绕促进老区建设这一宗旨,充分发挥了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桥梁纽带的作用,听民声、知民性、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心,为老区人民办好事、实事。十多年来,为老区贫困户已发放肥料、农药及种子达一百多万元。

恩平市老促会高度重视创新扶贫机制,不断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入到扶贫工作中,加快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进程。大田镇蓢底老区三个村委会,有丰富的山区资源,但某些农户把山林、耕地发包给外地人。老促会通过摸底调研,明确了蓢底茨菇扶贫项目,每年向贫困户供应化肥,注重了贫困户的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增强了他们的“造血”功能。目前,三个村委会共有75户种植茨菇375亩,每到收获时,佛山、中山和珠海等商家前来采购,供不应求。

良西镇知坑村是水库移民村,老促会了解到该镇是“四薯之乡”,马铃薯、木薯、沙葛、粉葛远近驰名,决定扶持种植马铃薯,协助他们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为贫困户购买化肥,提高自主脱贫的积极性,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请来农科人员开展农业技术和技能培训,购置农业机械,提高创业能力,达到脱贫致富,使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横陂镇南华村委会是柑橙种植基地,很多贫困户都引进了被国家指定为国宴佳果的廉江红江橙试种,培育出自己的优质品种红江橙,给他们带来丰厚的收入,至今已扩种面积337亩。但近几年由于果树老化、品种变异、病虫害影响,直接影响果树产量。老促会除了供应优质肥料,还主动协助农户更新换代,加强管理培训。为了提高农民的农业专业知识,专门组织专家,办好培训班,请专家到地里现场指导农民种植,逐步推进科学栽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对果农进行技术扶持,提高柑橙产品的科技保障能力,加大科技应用力度。一对老农夫妇树立信心,扩大果园三十多亩,他们建小屋扎营在果场。目前果树生势茂盛。柑橙给南华村委会各自然村贫困户带来可观收入,也使贫困老区村发生前所未能的变化。“老促会扶持种植柑橙,我们摆脱了贫困,很多农户建房买车哩!”老农开怀笑道。

多年来,除了产业扶贫,恩平市老促会还实施智力扶贫。与电脑学校和市住建局合作,举办老区青年电脑技术学习班、建筑技术学习班和建筑技术培训班,达到了“培训一人,成才一人,脱贫一户”的效果。

恩平市老促会将继续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打一场扶贫攻坚战。

篇5:扶贫帮困实施方案2010

为贯彻落实《中共**市**区委办公室**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我会对口帮扶村坡心镇家家乐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完成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帮扶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

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扶贫方式,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核心,着力改善家家乐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贫困户脱贫奔康步伐。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帮扶措施,使家家乐村的贫困户(37户,127人)达到“八个确保”:确保贫困户家庭危房完成改造;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确保贫困户家庭能参与当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确保贫困户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辍学;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能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每户至少输出1个劳动力;确保每一贫困户学会1至2门种养技术或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劳动技能;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稳定收入的主业,并实现稳定脱贫。80%以上被帮扶的贫困人口达到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

帮助家家乐村实现“六个有”:有坚强的领导班子、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稳定的集体收入、有整洁的村容村貌、有民主的管理制度、有文明的社会风尚,基本改变家家乐村的落后面貌。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群众脱贫与集体脱贫相结合的原则。以帮扶群众发展生产为切入点,推进集体经营的壮大,实现群众与集体共同脱贫。

(二)坚持当前脱贫与长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短平快项目入手,兼顾长效产业的开发,实现快速脱贫与长期奔康致富。

(三)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以发展生产为基础,通过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推动家家乐村文明建设。

(四)坚持帮扶支持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帮扶支持为动力,加强基础组织建设,提高群众综合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原则。在增加财政扶贫投入的同时,加大部门项(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目资金整合及社会帮扶投入力度,以群众为主体,鼓励群众投工、投料、投资,合力促进“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

(二)坚持项目到村、扶持到户的原则。所有扶持的项目资金要进村入户,所有整合资金首先解决农户“八个确保”。

(三)坚持重点突破、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突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家家乐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抓住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切实解决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和基本队伍问题。同时,采取综合配套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的原则。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在规划编制和资金、物资的投放上,坚持突出重点、先难后易,优先扶持最需要帮扶的人群、最贫困的农户。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并得到落实,成立局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高度统一、协同作战的帮扶工作体系,明确帮扶任务,高效协调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组长:*

组员:*

五、工作措施

(一)落实规划到户,实行动态管理

按照“规划到户”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核查家家乐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逐户登记造册,建立帮扶台账;针对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脱贫计划,分布组织落实;填写省扶贫办统一印制的《帮扶记录卡》,保证“一户一卡”;提高扶贫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有关资料全部录入电脑,及时更新。

(二)壮大集体经济,建设和谐家家乐

培育“造血”功能,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加强家家乐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学习、培训等形式,增强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加强家家乐村民主法治建设,帮助“两委”建章立制,确保各项工作管理有制度,办事有章法,行为有准则。

(三)重点项目帮扶

1、泥砖房改造项目。根据“政府出一点、部门出一点、个人出大头”的原则,帮助仍然住在泥砖房和危房的贫困户(7户27人)住上“安居房”,改善居住环境。

篇6:扶贫帮困实施方案2010

为贯彻落实《中共**市**区委办公室、**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意见》,切实做好羊角镇大同村对口帮扶工作,着力改善大同村生产生活条件,早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目标,通过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主导产业,提高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强化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大同村及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康步伐。

二、实施措施

(一)建立责任机制。建立区委办主要领导负总责,副主任具体抓,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公室主任任组长,三名副主任任副组长,办公室各股室局负责人为成员,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要求,办公室全体干部职工挂钩帮扶,保证73户贫困户全部落实挂扶责任。办公室主任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管副主任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大同村调查研究,具体指导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工作组重心全部到村到户,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帮扶,办公室驻村干部根据工作部署开展具体工作,做到真扶真帮保脱贫。

篇7:扶贫帮困实施方案2010

为贯彻落实《中共**市**区委办公室**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对口帮扶村羊角镇共同村委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努力完成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帮扶目标任务,结合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扶贫开发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共同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户收入和改善共同村发展环境为目的,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着力改善共同村的心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二、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帮扶措施,实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扶贫方式,使共同村被帮扶的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80%以上被帮扶的贫困户达到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

帮助共同村实现“六个有”:有坚强的领导班子、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稳定的集体收入、有整洁的村容村貌、有民主的管理制度、有文明的社会风尚,基本改变共同村的落后面貌。

对帮扶的贫困户做到“八个确保”:确保贫困户家庭危房完成改造;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确保贫困户家庭能参与当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确保贫困户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辍学;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能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每户至少输出1个劳动力;确保每一贫困户学会1至2门种养技术或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劳动技能;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稳定收入的主业,并实现稳定脱贫。

三、扶贫开发工作原则

(一)社会参与、群众主体

以群众为主体,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鼓励群众投工、投料、投资,合力促进“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

(二)重点突破、全面发展

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共同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项目到村、扶持到户

所有扶持的项目资金要进村入户,所有整合资金首先解决农户“八个确保”和“六个有”。

(四)分类指导、(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重点扶持

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坚持先难后易,优先扶持最需要帮扶贫困户。

四、扶贫开发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并得到落实,成立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高度统一、协同作战的帮扶工作体系,明确帮扶任务,高效协调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五、扶贫开发工作措施

(一)调查摸底,动态管理

按照“规划到户”的工作要求,对共同村在册贫困户的家庭人口(关系,姓名,年龄)、劳动力数、外出劳动力数、房屋结构、人均年纯收入、主要贫困原因等情况进行了进一步核查,逐户登记造册,建立帮扶台账;针对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脱贫计划,分布组织落实;填写省扶贫办统一印制的《帮扶记录卡》,保证“一户一卡”。

(二)集体发展,干部垂范

根据共同村的资源条件和现实情况,通过多种形式帮扶共同村发展农、林、牧、副业,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加强共同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学习、培训等形式,增强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加强共同村民主法治建设,确保各项工作管理有制度,行为有准则。

(三)因人制宜,分类指导

1、改善贫困户的居住环境,根据“政府出一点、部门出一点、个人出大头”的原则,帮助仍然住在泥砖房和危房的贫困户住上“安居房”。

2、有条件实施劳务输出的贫困户,有年龄在45岁以下劳动力的,推荐其参加劳动力培训,确保贫困户适龄劳动力普遍接受农业先进技术和职业技能,使输出人员掌握一技之长。

3、对适宜发展种养业的贫困户,实行分类指导。邀请农业技术人员进村举办种养实用技术培训,改良共同村的种养结构,充分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技能,促进贫困户增收。

4、对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农户,实施智力扶贫,主要推荐其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提高文化素质,熟练掌握1到2门中级以上职业技能,为今后脱贫打好基础。

篇8:扶贫帮困实施方案2010

本文首先介绍国内光伏扶贫的实施模式, 分析其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收益;接下来讨论薄弱农网下光伏扶贫所面临的技术问题;最后以某特困地区为例, 结合当地条件提出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和规模农业/渔业光伏电站两种实施方案。

1. 实施模式

《光伏扶贫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原则上要求当地多年平均太阳能总辐射量≥4500MJ/m2, 依据贫困地区产业经济、人口、能源、电力等发展现状以及特困户屋顶、荒山坡及土地资源利用条件, 初步确定采取3种光伏扶贫实施模式。

(1) 用户分布式光伏发电模式。分布式光伏发电单机容量≤5k W, 对安装屋顶和可用面积有明确的下限值。建议钢筋混泥土现浇平屋面的活荷载≥2.0k N/m2, 屋顶可利用面积≥8m2/k W。其他屋面形式可参照以上数据进行折算。

(2) 基于荒山坡的规模化光伏电站模式。建议10MW固定倾角光伏电站的占地面积≤30万m2, 且考虑项目实施地的交通运输及施工条件, 以及该区域内适应光伏电站建设运行的人才、装备等技术储备条件。

(3) 基于农业设施的光伏发电模式。依托建筑物可承载的光伏建设类型, 确定系统安装容量, 并附典型系统的拟安装现场图。建议200k W固定倾角小型电站的占地面积≤12000m2。

3. 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

兼顾国家、地方政府和贫困户等多方主体的投资和收益, 考虑国内光伏发电的常见运营方式, 对光伏扶贫项目进行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效益计算, 其经济性评价流程如表1所示。

(1) 在资金投入方面, 贫困户可自筹1/3, 若确有困难, 可申请小额扶贫贴息贷款, 其余资金由试点县负责筹措;也可由建设企业投资, 但投产6年内发电收入的1/3归建设企业。

(2) 在运行维护方面, 前8年运行维护由建设企业负责, 8年后运行维护费用从发电收入中拿出0.02元/ (k W·h) , 建立运行维护基金。

(3) 在发电收益方面, 电站建成20年内, 户均每月发电收入200多元, 全年累计收入将超过2500元。

4. 技术风险分析

受光照时间分布不均衡和气象变化条件的影响, 光伏电源输出具有间歇、波动、随机等特点, 而扶贫光伏电源多集中在偏远薄弱的农网末端, 对功率平衡、继电保护、供电可靠性、用电规划等会产生较大影响;另外, 光伏渗透率、谐波传输和放大特性、母线节点电压波动和闪变值等电能质量问题也已成为备受专家关注的技术要点。

5. 光伏扶贫实施方案

湖南某少数民族特困地区某县的多年气象资料统计结果显示, 当地年平均日照时数1758小时, 无霜期308天, 年平均气温18.5℃, 平均风速1.4m/s。参照总辐射量与年均日照时间表, 该地满足国家光伏扶贫在光照条件上的原则要求。

根据上述情况, 优先支持用电量较大、电网接入和消纳条件较好的地区作为优先扶贫对象, 结合投资规模、地域限制等因素确定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建议该县光伏扶贫工程的实施方案采用以下2种方案, 效果见图2。

(1) 实施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精准扶贫方案。支持已建档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

(2) 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渔业光伏扶贫。利用贫困地区的荒山荒坡和水塘, 建设农业光伏大棚或渔业光伏电站等规模化光伏电站, 发电收益按比例补贴当地贫困人口。

此外, 为了促进当地落实上述实施方案, 先对部分特困户开展屋顶的加固改造工作;提前对部分贫困村落进行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 用以增加规模化光伏电站的可接入容量。

参考文献

[1]王雨.光伏发电在我国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推广与利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2.

[2]苏剑, 周莉梅, 李蕊.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4) :50-56.

[3]赵波, 张雪松, 洪博文.大量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智能配电网后的能量渗透率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2, 32 (8) :95-100.

篇9:实施生态扶贫 发展生态经济

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是广西实施精准扶贫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这是扶贫开发的思路创新。广西是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区岩溶区土地面积800万h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5.2%,涉及10个市、77个县(区)、779个乡镇(林场);石漠化土地面积233.33多万hm2,集中分布在珠江上中游的红水河、南盘江、左江、右江流域。广西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石漠化地区面临着生态恶化与贫困交织的发展难题,是全区生态建设和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基于石漠化原因,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是将扶贫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的扶贫方式,是实施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的精准扶贫的必然要求。

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是广西可持续脱贫的客观要求。如何巩固扶贫成果、杜绝返贫现象,是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必须重点关注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可持续脱贫战略因此应运而生。实施生态扶贫,通过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减轻贫困地区的环境负荷,打破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通过增加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供给,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通过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这些都有利于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实现可持续脱贫。

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是广西扶贫实践的成功经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广西也在特定的环境下开始扶贫实践的探索,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走出了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实施生态扶贫工程,发展生态经济,将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态环境与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结合起来,取得扶贫开发的巨大成就。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要在总结借鉴这一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实现保护生态和扶贫开发双赢。

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应把“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作为方向,坚持资源永续利用、开发与保护并重,在保护生态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和建设,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扶贫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才能巩固环境脆弱地区的扶贫效益。一要充分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各种手段,加强生态环境管理,限制贫困地区人口损害生态环境的活动。限制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引导人们的亲生态行为,减少人们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排放。二要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有关生态建设、西部大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施以封育保护为主的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加强村屯绿化,增加森林植被,进一步改善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构建林区立体复合生产模式。这几年,广西各地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取得的成效,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完全可以实现共赢。一要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利用林下具有的空气新鲜、遮阴避阳、气温均衡、场所空旷自由和可采食的青草、树叶、果籽、昆虫等丰富的优势,养殖优质畜禽。同时畜禽入林既捕食害虫,又制造有机肥,反哺林木生长,能解决广西农村人畜混居问题,整洁美化村容村貌。二要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广西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相当于全区耕地总面积1.5倍,目前林下养殖仅占一部分,发展林下种植有很大空间,前景可期。广西的石山地区历来有“中草药仓库”的美称,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铁皮石斛、灵芝等名贵中草药,其收入相当可观,是一种有高效扶贫效应的生态经济,可进一步推广。

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和扶持环保型产业和龙头企业。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原理设计的一种生态经济形式,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首要任务是培育符合地方优势的生态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坚决执行国家规定的关于生态产业和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结合广西实际出台一系列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在立项环节、建设和生产环节和消费流通环节等方面给予支持,使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迅速形成气候。选定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产业和区域作为示范点,选取一批带动作用强、具有发展潜力的生态型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加大科技、资金投入,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建设。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要求通过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种养、加工、商贸、旅游等特色产业,形成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一要突出特色,选准产业。因地制宜,选准有助于巩固和提升本地环境承载能力的特色产业。比如,广西有林木生长速度快、林产品生产成本低、比较效益高的优越自然条件,在石漠化地区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以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依托,发展木材加工、林产化工等林产品深加工业。二要加强联合,壮大规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追求规模经济,避免规模不经济。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由于规模太小而收益不高,贫困人口从中受益不多、不稳定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加强联合,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者是“多乡一业,多村一品”,加快产业聚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要创新机制,示范带动。可考虑建立试验区、各类特色示范园,先行先试,在政策、资金、土地等多方面给予一定的扶助和倾斜,发挥其对周边地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创新扶贫工作责任制,完善干部扶贫工作的考核机制,为实施产业扶贫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摘自《广西日报》,2014-07-10,赵堂高/文)

篇10:扶贫帮困实施方案2010

根据**区委《中共**市**区委办公室**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办发〔〕6号),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工作精神,促进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经局党组研究,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区国家税务局挂钩扶贫工作方案》,本方案适用于2010年度及今后的挂钩扶贫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扶贫工作部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全面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战略,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健全责任制度,完善扶持措施,整合资源,全力以赴,加大对挂钩扶贫点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切实为扶贫点解决实际困难,实现扶贫开发目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领导小组

组长:叶伟发局长

副组长:何金玲副局长

易泰山副局长

李越利副局长

阮洪业副局长

唐延安纪检组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梁勇生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郑茂春同志为挂钩扶贫联络员。今后若因人员变动,其工作由下一任职人员相应负责。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扶贫点开展调查研究,对需要扶贫人员进行排查。目前,经过排查,有十七名贫困人员被列入扶贫对象。

(二)春节前夕到扶贫点进行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三)帮助扶贫点开发有特色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能够带动全村脱贫致富的生产经营性项目。

(四)发挥单位的各种优势,帮助扶贫点协调解决基础项目建设。

(五)整合本单位资源帮助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主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切实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从思想上端正对贫困群众的认识,认真开展各类扶贫项目,为挂钩扶贫点脱贫致富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二)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在对扶贫点调查研究在基础上,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列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落实责任领导、责任人、责任股室,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三)搞好协调,密切配合。切实加强挂钩扶贫日常事务和持钩联络人员管理,积极为扶贫工作创造条件。同时,要与区政府部门搞好工作协调、配合,经常与挂钩扶贫点保持联系、沟通,及时掌握情况,切实做好扶贫工作。

篇11:扶贫帮困实施方案2010

为进一步落实省、市、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扶贫方式,增强扶贫能力,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单位的实际,制定了帮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

目标,结合贫困户实际和国家现有扶持政策,实行“一户一法”的扶贫方式,着力落实各项扶贫措施,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实现贫困户稳定增加收入,加快脱贫奔康步伐。

二、帮扶目标

从开始,用3年时间,通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帮扶措施,使被帮扶的贫困户达到“(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八个确保”:确保贫困户家庭危房完成改造;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确保贫困户家庭能参与当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确保贫困户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辍学;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能够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每户至少输出1个劳动力;确保每一贫困户学会1至2门种养技术或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劳动技能;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稳定收入的主业,并实现稳定脱贫。80﹪以上被帮扶的贫困人囗达到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

三、帮扶措施

1、建立帮扶动态档案。对贫困户重新核对,并协同当地村委会完善建档立卡工作。根据帮扶情况,如实填写《帮扶记录卡》,及时将记录卡内容录入电脑、存档、更新,通过网络上报。

篇12:扶贫帮困实施方案2010

根据《中共**市**区委办公室**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办发6号)精神,为切实做好我集团公司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促进提高我区扶贫开发水平,结合帮扶对象的实际,特制订如下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0年)》的要求,“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整合资源、综合推进”的思路,以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全面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战略,实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扶贫方式,着力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措施,着力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实现贫困户稳定增加收入,加快贫困户脱贫奔康步伐。

二、目标任务

按照区政府的分工,从开始,我公司用3年时间,通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帮扶措施,使被帮扶的贫困户达到“八个确保”:确保贫困户家庭危房完成改造;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确保贫困户家庭能参与当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确保贫困户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辍(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学;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能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每户至少输出1个劳动力;确保每一贫困户学会1至2门种养技术或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劳动技能;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稳定收入的主业,并实现稳定脱贫。确保到2011年被帮扶的贫困人口80%达到人均年纯收入2500元(含2500元)以上,基本改变贫困村的贫困落后面貌。

三、工作要求

(一)建立动态档案。我单位进村后,首先进行贫困户重新核对,并协同当地完善建档立卡工作,将每个贫困户的两张相片(一张为住房全貌、另一张为户主在门前近照)等通过网络上报。

建立帮扶台账。使用全省统一制发的《帮扶记录卡》。《帮扶记录卡》由贫困户、区扶贫办及我单位分别持有。本单位按照要求,根据帮扶情况,如实填写《帮扶记录卡》,由村负责人、贫困户主及本单位负责人共同签名,作为评议的重要依据,送区扶贫办汇总录入电脑、存档、更新,建立帮扶动态档案。

(二)科学规划,落实责任。我单位对贫困户落实责任人,按照帮扶活动的“三个优先”(即军烈属贫困户、纯女结扎和独生子女的贫困户优先,有勤劳致富能力的贫困户优先)的原则开展。帮扶干部每年到户4次以上,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扶贫项目的实施、进展、效果及扶持资金的使用等情况,协助被帮扶户解决生产启动资金,向有关部门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帮扶干部每次到户给予被帮扶户的具体帮助及支持都必须在《帮扶记录卡》上进行记录。

四、组织领导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扶贫开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冯进兴总经理,副组长:易景连副总经理,成员为各部门经理组成。形成组长亲自抓,副组长具体抓,各部门经理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同时把扶贫开发成果作为考核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

(二)明确责任,加强协调。我单位将建立相应的考核考查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推的重要依据,考核不合格的个人,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我单位将认真履行帮扶职责,积极做好帮扶工作,加强与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和配合,充分调动贫困农民主动参加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制订的扶贫规划与村民特别是贫困农户沟通协商一致,让农民主动参加扶贫开发。参与扶贫的个人要发挥各自的工作优势,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方面,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扶持,保证扶贫任务的落实。加强调查研究、综合协调、指导监督,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区扶贫办报告。

篇13:创新科技与金融 实施精准扶贫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再一次重点强调了精准扶贫,并要在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我国许多学者就如何精准扶贫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翁伯琦、黄颖(2015)提出科技兴农与精准扶贫的联动发展,他认为农村要想真正实现脱贫,必须使科技在农村进行有效推广。[1]鄢红兵(2015)认为实现精准扶贫的对策之一就是创新金融。[2]目前大都是对科技或者金融进行单方面的研究,对于科技与金融融合的研究较少,将科技与金融有效的结合,同时应用于精准扶贫中,使贫困地区的人民能够切实受益。

1 精准扶贫的内涵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农户状况、不同贫困区域环境,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015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农村还有7017万贫困人口,约占农村居民的7.2%,因此扶贫任务还相当严峻。对于精准扶贫,精确识别是前提,找出真正贫困的居民;精确帮扶是关键,确定帮扶措施;精确管理是保证,需要建立动态网络管理。在精准扶贫中,精准化是核心内容,精准脱贫是最终目标,为此,我们从两条线出发即科技化和金融化来促进精准扶贫的有效实施。

2 科技在精准扶贫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 精准扶贫对象缺乏科学技术知识

在精准帮扶中,帮扶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地区的贫困个人。在农村,科学技术的基础十分薄弱,使得科学技术的推广难度加大。同时农民贷款存在一定的难度,国家在农村的科技投入又明显不足,农民缺乏资金和技术,农村的改造面临巨大的资金难题。因此我们要选准技术进行深化指导,并且要对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力求科技精准帮扶入户。

2.2 缺乏长久持续的科学技术指导

科技扶贫最早的实践是“太行山道路”,就是紧紧围绕着农村特别是太行地区,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使技术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及时的转化,同时将科学技术进一步推广,有效的推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像这样的科学技术指导并没有在全国开展开来,也没有得到持久的贯彻,许多贫困地区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指导,有了先进的科技却得不到有效的使用。因此应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链条,实行点对点帮扶,慢慢延伸到面对面帮扶,使更多的人可以得到持久的科技指导。

3 金融在精准扶贫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3.1 金融机构对于精准扶贫缺乏积极性

目前,国家对于精准扶贫给予了高度重视,规定向贫困地区发放的贷款利率相对较低。但是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贫困地区获得资金的渠道过于单一,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除了银行以外,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这时国家应当做到积极引导、及时监督,必要时对商业银行提供相应的补贴,与此同时,应鼓励第三部门为贫困地区或个人提供资金支持。

3.2 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

在精准扶贫进程中,金融机构和政府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两者积极地配合才能将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但实际过程中,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政府做出的决策不能及时传达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采取的措施不能及时的反馈给政府,造成了许多措施的时滞。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使精准扶贫的工作高效化。

3.3 金融扶贫成本较高

很多贫困地区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并且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单一等,这些使得金融机构精准扶贫难度和扶贫成本大大增加。留守农村的几乎都是老人,还有很多是文盲,这增加了商业银行信息评级的难度,而且他们多半缺乏科学技术和金融方面的知识,盲目贷款会造成很多的不良贷款,增加商业银行的成本。

3.4 金融精准扶贫方式过于单一

金融扶贫往往只是给贫困个人或者地区提供资金支持,这种扶贫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只是解决了当前暂时的贫困,没有持久性。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做到精准扶贫,就要很好的让人们就业,给人们一个持续的收入来源。另外,可以鼓励各大上市超市等将他们的产业链和资金链延伸到贫困地区,农民可以以土地入股,获得分红。

3.5 科技与金融的有效融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核心,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将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科技金融是一种创新,它可以使科技研发成果得到有效的转化,同时,科技与金融是相辅相成的,金融的创新发展可以促进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科技的创新发展又同时可以促进金融的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济过于求快,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产能浪费等结果。这样的发展模式,也使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使得富的更富、穷的更穷。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要保持新常态”,不再是一味的“唯GDP论”。发展科技金融就是依靠科技和金融的创新发展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3.6 科技与金融融合对精准扶贫的作用

3.6.1 可以有效获取个人信用信息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可以面对贫困个人建立个人征信记录档案,使金融业可以面向个人发展,从这份档案中可以看出谁是真正需要帮扶的人,并且可以知道帮扶的风险大小,从而能够准确地确定一个帮扶方针。

3.6.2 可以提高交易速度

我国要想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不仅需要金融作为后盾,还需要科技作为指导。科技可以有效地提高金融的效率,比如互联网金融就是依靠互联网科技形成的金融业务。如果贫困地区的人们可以有效使用互联网技术,就会简化人们交易的手续,提高交易的效率,使资金能够更好更快的流动起来,贫也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金融成本。

3.7 科技金融对河北精准脱贫的作用及影响

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河北也开启了精准扶贫的模式,争取在2020年之前消除绝对贫困,解决人们的吃穿问题,目前河北探索出了多种精准扶贫模式。

3.7.1 科技扶贫

在河北任县,开展了科技扶贫的方式,在精准扶贫的模式下,通过投票或者其他公平的方式选出贫困个人40余人等,去参观学习了山东的大棚蔬菜种植经验。河北在新能源方面,按照《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在贫困地区的荒山等建立光伏电站,开展科技农业扶贫,使贫困地区的人口收入大大增加。

3.7.2 社会金融扶贫

河北建设集团应政府号召,创新产业扶贫方式,先后为涞源、阜平等县的特色农业设立5000万元的公益基金,有效的解决了贫困地区农业布局散乱、规模较小的难题。邢台市则开展了就业的援助机制,在就业方面为贫困个人提供就业技能培训,使每一个达到贫困标准的人可以享受就业援助。

摘要:精准扶贫的关键就是要转变扶贫的方式,即由传统扶贫转型为精准扶贫。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推动科技和金融的创新。目前,我国对贫困农户提供的金融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十分匮乏,本文将就创新科技与金融在实施精准扶贫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剖析,同时对如何将科技与金融应用于精准扶贫中进行进一步的探析。

关键词:精准扶贫,科技,金融

参考文献

[1]鄢红兵.创新“金融+”实施精准扶贫[J].农村金融,2015,(9):56-59.

篇14:加快实施精准扶贫的建议

一、摸准穷根,分类扶持

对已经列入扶持贫困户名册的,要根据其家庭务农、打工收入情况,进行重新识别,对于超过扶贫标准线的要退出贫困户名册。在贫困户名册以外的因灾、因病等返贫的农户,按照项目扶贫和救灾救济有效衔接识别机制的规定,重新补录纳入贫困人口管理。对贫困线以下无劳动力的,通过农村危改、民政低保等纳入救济式管理;对有劳动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根据年龄、劳动力结构、文化程度、产业发展潜力等情况,围绕基础设施和产业扶持,认真分户进行规划,对基础设施建设应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对产业扶持的实行长中短期项目并进,以短养长,长短结合,逐步增加贫困户收入。

二、因地制宜,开展工作

扶贫攻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领导机制上,要按照行业职能整合资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大扶贫格局;在扶持战略项目上,要加大贫困地方的水、电、路、讯等为重点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生产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扶持贫困户具体产业项目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广泛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自然状况,了解社情民意,尊重群众愿意,不盲目上项目;在贫困户劳动力培训上,根据不同农民的需求,制定培训内容,对于农业主体劳动力的培训,要结合农时季节需求,开展灵活多样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科技培训,对于搞加工或经营项目的要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培训,从而提高农民在种植、养殖、生产、销售、管理经营、信息等方面的水平,为脱贫致富提高智力支持。

三、整合资金,提升效益

目前已经纳入财政管理的扶贫资金主要有扶贫开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对口帮扶资金等,此外还有涉农部门管理和分配用于扶贫的有关资金。虽然这些资金管理都有专项的管理办法或规定,但由于分散管理,资金使用效益不理想。建议将涉农部门扶贫工作职能和资金进行整合,改变重复支持、资金分散使用、多头管理局面,集中资金办实事,提高资金效益。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要继续落实党政一把手是扶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并制定对贫困村、社、户的扶贫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完善扶贫开发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同时,建立部门联系和综合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通过扶贫工作人员驻村、社等措施,使“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计划落实到位。

(作者单位:吉林省永吉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篇15:扶贫帮困实施方案2010

根据**办发6号文和**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会议精神,开发区党委、管委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该项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扶贫开发工作组。开发区抽调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十三人组成扶贫工作组进驻杨屋村委会开展扶贫开发工作。

二、落实责任。把

工作组划分为三个工作小组并实行工作小组与贫困户对应挂扶的形式落实扶贫开发责任。

三、建立动态档案。前段时间,各工(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作小组与村委会干部深入到各组负责的村户调查研究,完成了《帮扶纪录卡》的登记和户主、住房全貌的拍照等工作。并将有关内容录入电脑,建立了帮扶动态档案。

四、采取近期和长期扶贫开发相结合措施开展扶贫开发工作。

1、近期:春节前重点对贫困户的调查、分类,根据各贫困户的贫困原因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扶贫措施。做好春节期间“五保户”及孤寡贫困户的慰问扶贫工作。

篇16:扶贫帮困实施方案2010

渝办发[2008]65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的意见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推进全市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使边远山区农民群众从根本上摆脱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市还有数十万农民群众生活在交通闭塞、生存环境恶劣的高寒、边远山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渝东南和渝东北的区县(自治县)。这些区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部分区域地质灾害和地方病较为严重,人类活动承受能力非常有限。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不仅能使搬迁群众从根本上摆脱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其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开拓新的生存发展渠道和空间,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不仅有利于降低扶贫开发成本,减轻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区的人口压力,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土地规模经营,而且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 1

略的重要措施,对我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加快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以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和运用市场机制相结合,政府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努力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

(二)总体目标。到2012年,全市完成生态和扶贫移民35万人,到2017年基本完成生态和扶贫移民搬迁任务,使居住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民群众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和生存条件,尽快脱贫致富,同时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三)基本原则。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整合资源,统筹安排:搬迁安置与后续生存发展并重。

三、统筹安排,加快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步伐

(一)合理确定生态和扶贫移民搬迁对象。对居住在高寒边远山区、生存条件恶劣、居住地地质灾害或地方病严重以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政策覆盖的农民群众,及时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优先安排贫困农民易地搬迁,鼓励以自然村为单元实施整村搬迁。

(二)科学选择生态和扶贫移民安置地点。移民安置地的选择应与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眼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科学论证安置地点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择优选定安置地,合理确定安置规模。

(三)合理确定生态和扶贫移民安置方式。要综合考虑搬迁群众年龄、受教育程度、技能状况、经济能力等因素,根据群众的意愿,结合安置地 2

基本情况,合理确定安置方式。具备条件的要尽可能实施无土集中安置。

(四)切实搞好生态和扶贫移民土地调整。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土地调整办法。搬迁群众退出的宅基地和经营承包地,原则上归集体所有。要及时对退出的承包地和宅基地进行土地整治,实施退耕还林或规模化经营。对有土安置的搬迁群众要确保其拥有必需的生产用地和建房用地。要通过上地整治、农田改造等措施,增加安置地耕地面积,提高产出能力。

(五)认真搞好移民安置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安置地农田、水利、供电、道路、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安置地人口承载能力。

(六)切实抓好移民搬迁群众的住房建设。移民安置地搬迁群众住房建设应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引导群众量力而行,严格控制建房规模,每户住房规模控制在100平方米左右,避免举债建设、盲目攀比,严禁搞形象工程。

(七)扎实做好搬迁群众产业扶持工作。加强对搬迁群众生产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培训,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积极帮助搬迁群众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和条件培育后续产业,加大主导产业培育支持力度,确保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促发展、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四、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生态和扶贫移民保障措施

(一)合理确定生态和扶贫移民补助标准。从2008年起,全市生态移民市级以上资金补助标准上限统一为人均5000元。各区县(自治县)可根据本地财力情况安排补助资金,并对绝对贫困人口适当增加搬迁补助资金。

(二)大力整合生态和扶贫移民投入资金。一是对已确定的迁出地,原则上不再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将有关规划原确定对迁出地的投资调整用于移民安置区的农田、水利、供电、道路、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 3

建设。二是2008年安排以工代赈易地扶贫资金0.5亿元,扶贫开发资金0.7亿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约2.4亿元,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对接交通、能源、农业、水利、林业、扶贫、社会事业、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相关规划,梳理整合相关资金,着力抓好生态和扶贫移民搬迁安置区的住房、公路、农田、人饮、社会事业等工程建设。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生态和扶贫移民搬迁和安置区后续产业发展。信贷扶贫资金应优先向搬迁群众建房提供支持;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要加大对安置区后续产业发展的支持:积极争取国外贷款,用于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安置区发展。

(三)切实完善生态和扶贫移民政策措施。一是对有土安置的群众要确保人均拥有不低于0.5亩的基本口粮田。用于安置移民群众的宅基地和耕地,属国有荒山、荒地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无偿承包给搬迁群众:属集体上地的,按实际可利用面积,协商调剂或给予一定补偿费,承包给搬迁群众,实行建设用地指标置换政策。二是鼓励有条件的搬迁群众实行无土安置,迁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使其与当地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三是对搬迁群众新建房用地(除使用国有土地和占用耕地外),免收一切费用:对建设或购买用于安置住房的搬迁群众,免收建房相关费用,减免房屋买卖交易契税等税费:减免闭路电视入网费和用水入户费;免费为搬迁群众提供可供选择的建房样板图。四是为搬迁群众免费提供一项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力争每户搬迁群众掌握1— 2项农业实用技术。五是在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的监督下,允许搬迁群众与长期在外居住致土地撂荒的农户,在自愿和充分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签订土地、山林转包或出租协议,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六是及时办理搬迁群众户口转移、土地调整、建房等手续,除按规定收取工本费外,一律不得收 4

取其他费用。

(四)建立健全生态和扶贫移民公示监督制度。要利用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形式,将生态和扶贫移民政策、各类投资及补助资金构成、拟安置地基本情况、搬迁工程建设、搬迁对象条件、搬迁资金使用等相关内容,进行公告公示,确保程序公正、公开透明,使搬迁政策人人明白,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顺利推进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大胆探索,敢于创新,积极研究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抓住有利时机,认真编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以及生态和扶贫移民工程项目规划,针对具体情况研究对策,制定切实有效措施,通力合作,加快推进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

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是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和健全工作机构,充实工作人员和力量,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及工作责任,落实配套资金,加强资金管理,严格督促检查和考核,确保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顺利实施。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协作,加强对区县(自治县)的指导、帮助,对项目实施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市发展改革委要牵头编制全市生态和扶贫移民工程项目规划,会同市林业局、市扶贫办统筹安排生态和扶贫移民资金;市财政局要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市国土房管局要优先安排安置地土地整治和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指导和帮助区县(自治县)做好建设项目用地 5

和移民安置地有关土地权属调整工作。市交通、建设、水利、农业、农综、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也要切实加大对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并为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附件:重庆市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区县(自治县)任务分解表

二○○八年三月十九日

附件:

重庆市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区县(自治县)任务分解表

(总合计356000人,其中生态移民异地扶贫搬迁120000,巩固退耕还林236000人。)

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做到“八统一”

上一篇:孔子学院的最新现状下一篇:农家,农家颜仁郁,农家的意思,农家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