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感谢信

2024-04-08

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感谢信(精选2篇)

篇1: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感谢信

2日上午8点,2016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鸣枪开赛。据介绍,参加本次马拉松全程赛跑者有27816人、5公里18826人,绿跑人。其中马拉松项目本地选手8826人,外地选手18990人,大大超过本地选手。

最终,来自肯尼亚的选手文森特·奇普鲁托以2小时10分15秒成绩夺得本次马拉松赛冠军。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创办于,经过几年的发展,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以其较高的竞赛水平、广泛的群众参与和丰富的配套活动,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马拉松赛事之一,12月被国际田联评为“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自起,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定于每年一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举行。

以下是一篇来自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的感谢信

2016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在参赛运动员、裁判员、组委会各成员单位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于1月2日圆满完成。本届赛事设全程马拉松和5公里健康跑两个项目,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再次荣获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连续9届获此殊荣。

2016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期间(含12月12日在海沧区举办的半程马拉松和10公里健康跑),广大市民自觉遵守赛事及赛道管理规定,热情为选手加油鼓劲,向世界展示了厦门市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美和谐的城市形象。在此,谨向对赛事给予悉心指导的国际田联、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田径协会,向给予赛事大力支持与协作的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及为赛事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工作人员、志愿者,向积极参与和配合赛事的运动员和广大市民,向热心支持赛事的赞助商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致。

篇2: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高标清转播方案

比赛路线:

1) 全程马拉松为国际会展中心 (起点) →环岛路→民族路→鹭江道→湖滨南路→湖滨中路→湖滨北路→东渡路→湖滨西路→鹭江道→演武大桥→环岛路→国际会展中心 (终点) 。

2) 半程马拉松为国际会展中心 (起点) →环岛路→民族路→鹭江道→湖滨南路→湖滨中路→湖滨北路东段 (市中级法院门口) (终点) 。

3) 10 km路线为国际会展中心 (起点) →环岛路→曾厝垵西路 (厦门软件园路口) (终点) 。

4) 5 km路线为国际会展中心 (起点) →环岛路→云顶南路 (云顶隧道口) (终点) 。

1 总体技术方案

1.1 直播技术方案

本届马拉松转播首次采用高清制作, 并在CCTV-5进行高清播出, 厦视1、3套和厦门卫视频道及其他省市台仍为标清播出。

1) 以收录中心机房为信号调度枢纽, 马拉松移动转播车信号、悍马采集车信号、直升飞机信号 (航拍信号) 、固定转播车信号、单机点信号汇集到收录中心系统的数字矩阵, 切换后送360 m2演播室;360 m2演播室作为直播中心, 将收录中心机房送来的信号和演播室主持人评论信号汇集到切换台进行混合切换, 高清及标清PGM信号同时送到播出机房。收录机房与360 m2演播室之间通过临时架设多芯光缆进行信号传送。

2) 演播室输出的高清PGM信号直接送两套DSNG (C波段和KU波段两套卫星上行站) 上星传送, 供中央电视台同步直播比赛主、备信号;标清PGM信号同时经播出总控矩阵分别送250 m2演播室。

3) 250 m2演播室送来的主备PGM信号 (标清) 在播出机房分成两路。一路延时20 s后在厦视1、3套播出;另一路送DSNG (卫星上行站) 上星传送, 送其他省市电视台同步直播。

1.2 直播技术方案要点

1) 跟踪男子组第一梯队运动员的移动转播车的信号传输将采用800 MHz OFDM数字微波设备[1], 移动转播车的高清信号先进行编码, 采用H.264 4∶2∶0方式, ASI流进入数字微波进行传输。

2) 跟踪女子组第一梯队运动员的悍马信号采集车的信号传输采用350 MHz OFDM数字微波设备, 高清PGM同样先进行H.264 4∶2∶0编码, ASI流传输。

3) 各800 MHz OFDM微波接收点采用全向棒状天线/八木天线接收, 使用两种方式进行传输, 一种为通过射频光机将天线接收下来的射频信号传回收录机房进行解调, 一种为直接在接收点使用800 MHz接收解调解码设备得到SDI信号, 然后通过数字视音频光机传回收录机房。

4) 接收点的设置与2012年相同, 设备方面与以前不同的是每一套800 MHz接收需要增加1台高清解码器, 用于将ASI流解成SDI信号。

5) 起终点转播车使用一辆8讯道高清转播车, 信号采用数字光机方式回传。

6) 收录中心机房对800 MHz OFDM、350 MHz OFDM回传信号、航拍信号进行解码、筛选、选切。

2 技术方案介绍

2.1 信号传送播出方案

传送播出方案包括马拉松移动转播车信号传送、悍马采集车信号传送、直升飞机信号传送、固定点信号传送、信号调度、信号上星、播出传送等[2]。方案示意图见图1。

1) 马拉松移动转播车信号传送系统

(1) 移动转播车制作系统。系统的4路摄像机信号:1路移动摩托车无线摄像机, 主要用于近距离拍摄运动员的特写;2路车顶遥控摄像机, 其中1台在车后部, 装配防抖镜头, 主要拍摄第一梯队运动员的中全景, 另1台摄像机装在车前方, 用于拍摄主观镜头;还有1路动中拍摄像机, 主要用于正面拍摄运动员近景。4路信号切换后经编码、OFDM调制后送往800 MHz微波发射。

(2) 移动信号接收点的选择。依据前几届的测试和直播结果, 结合今年线路和赛道两旁建筑物变化情况, 具体接收点如下:

(1) 环岛路江山帝景大厦楼顶, 使用2套接收, 同时传回射频信号和视音频信号。

覆盖范围:会展中心起点至7.5 km (白石炮台坡顶) 。

(2) 大学城B座, 使用2套接收, 同时传回射频信号和视音频信号。

覆盖范围:7.5 km至15 km (轮渡码头) 。

(3) 建行大厦, 使用2套接收, 同时传回射频信号和视音频信号。

覆盖范围:14 km至28 km。

(4) 广电中心, 使用1套接收, 传回射频信号。

覆盖范围:作为建行大厦的备份和湖滨西路靠鹭江道一段的补充。

(5) 白石炮台, 使用1套接收, 传回射频信号。

覆盖范围:用于弥补江山帝景和大学城覆盖的中间盲区。

2) 悍马采集车信号传送

(1) 悍马采集车信号制作

悍马采集车跟踪女子第一梯队, 考虑到起跑段运动员较多, 拟从5 km处起跟。系统设置3路摄像机信号:2路移动摩托车无线摄像机、1路动中拍摄像机信号, 信号经切换后, 由350 MHz数字微波传送。

(2) 悍马采集车信号接收

设置3个接收点:江山帝景、大学城B座和建行大厦, 实现全程覆盖。接收点将解调出的ASI信号解码后使用光机传回广电中心, ASI信号也同时传回收录机房选切解码。

3) 直升飞机信号传送系统

直升飞机下行信号:机上的陀螺仪摄像机摄取的航拍信号。

直升飞机信号中继接收点:

(1) 江山帝景:接收起点至6 km航拍信号。

(2) 大学城:接收6 km至20 km航拍信号。

(3) 广电中心楼顶:接收老市区信号。

4) 固定点信号传送系统

另外, 赛道上安排了2辆转播车, 还设立了3台摄像单机点。

5) 信号调度系统

系统以总控机房的32×32矩阵为中心, 包括切换面板、视音频分配器、帧同步机、技监等设备。所有台外信号经解调成SDI信号进入调度矩阵, 经技术切换后送到360 m2演播室。所有固定点信号直接送360 m2演播室。2辆悍马车移动接收信号及航拍接收信号由技术人员用单母线面板选择切换后送360 m2演播室, 保证演播室使用2路移动信号为干净信号 (即信号是连续的) 。

6) 信号播出、上星传送系统

如图1所示, 360 m2演播室高清PGM信号直接送中央台DSNG卫星上行站上星传送。标清PGM信号经播出总控矩阵送250 m2演播室, 另外利用厦门—北京的光纤传送1路信号做为央视体育频道直播的备用信号。250 m2演播室送播出机房的主备PGM信号分成两路, 一路经延时20 s后在厦视1、3套播出, 另1路送DSNG (卫星上行站) 上星传送, 送其他省市电视台同步直播。

2.2 转播车、演播室方案

1) 起终点转播车

起终点转播车使用一辆8讯道转播车, 负责比赛的起跑、冲刺及颁奖信号的转播。共设置8个机位, 包括1个摇臂机位和1个无线摄像机位。

2) 1 000 m2演播室

1 000 m2演播室架设3台高清摄像机, 通过光缆将信号传送到360 m2演播室进行调度与切换。

3) 360 m2高清演播室 (直播总导演室) [3]

(1) 视频信号:在360 m2演播室设备机房搭建一个外来信号的飞行箱处理子系统。2路起终点信号、4路单机点信号、6路经总控技术切换后的移动转播车及航拍信号, 共计12路信号送到外来信号飞行箱处理系统;加上放录像机和字幕机等信号进入360 m2演播室切换台与矩阵, 供总导演调度。

(2) 音频信号:外来信号经同步板卡后解出AES数字信号进入调音台合成, PGM均为加嵌信号。

(3) 信号输出:360 m2演播室将向播出机房提供2路PGM高清信号及2路PGM标清信号。其中高清信号供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使用;2路标清清信号分别通过总控调度传送到260 m2演播室, 插入相关广告信息后回传播出机房供厦门台及各城市台播出。

4) 250 m2演播室

视音频信号:360 m2演播室经切换后的视频信号, 加上250 m2演播室2路录像机信号送到切换台, 进行二次切换, 输出视频播出信号。

5) 半程点转播车

转播车位于湖滨北路中级法院门口, 负责拍摄半程马拉松、轮椅半程马拉松比赛终点的场景, 共布置3个机位。

3 总结

本届马拉松比赛电视信号的高标清直播制作经过精心策划、认真布置、合理设点、系统完善, 电视直播工作获得圆满成功, 受到技术同行的好评。同时, 我们也获得许多成功的经验, 实现了很多技术上的改进和突破, 在信号采集和传送方式的技术突破, 收录中心机房对800 MH OFDM、350 MHz OFDM回传信号、航拍信号进行解码、筛选、选切的技术改进, 以及演播厅信号处理系统的改造、测试和完善, 都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进一步坚实今后大型比赛直播制作的技术基础, 也为厦门电视台实现高标清化电视节目信号制作和直播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一支技术队伍, 提高了整个队伍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房少军.数字微波通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2]方兴, 苏勇, 杜啸岗.卫星数字传输与微波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弥河中心学校学雷锋活动月总结下一篇:女生辅导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