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改研讨会感想

2024-04-19

语文教改研讨会感想(共6篇)

篇1:语文教改研讨会感想

初中数学教改课观摩研讨会感想

一、有关观摩课的教学感触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的课堂教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在是纯粹的“教书匠”,也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所感觉到的,这几位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像是“老师”,反而像一位朋友,没有一味的去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比如李爱霞老师在讲《不等式及其解集》一节课时,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出示一系列问题,学生主动去寻求答案,实行“兵教兵”的教学方式,课堂热情高涨,使我们感触到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2、深挖教材,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做为一名教育者,上好课的第一步必须是研究教材、备好课。本次活动中的几位教师,从讲课内容上,可以明显感受到对于所授内容的潜心钻研,从教学目标到具体的落实方法,从重难点的把握到突破,牢牢紧扣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活动,不但完成了基本的教学目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进一步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培养了各种思维能力。

3、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

这次数学课改观摩活动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4、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是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最为深刻,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耐心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适时给予鼓励和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内部环境中去获得新知,变被动为主动,转客体为主体。

二、有关新课改精神的领会

1、对于课堂,我认为是:学生有一堆话想要对老师说,而不是老师有一堆话想要对学生说。

2、数学的课堂教学是将生活中的一般问题典型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课堂要真正做到:以生活体验为根基——体现生活的课堂;师生共同促使书本知识成为生成性知识——体现生成的课堂;师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人格——体现生态的课堂;师生、生生多向和谐交往——体现对话的课堂;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体现生命的课堂。

3、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是说要淡化质量,相反的是要更注重质量,更注重技能,课堂教学是体现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4、教师要组织好一节课,需要经过精心的备课,吃透教材,专研教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能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兴趣。

5、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备课、写教案也需要创新改革,需将原始的“本本教案”、“说教课堂”改为“导学案”、“探究课堂”。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对课改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更多的去接触最新的课堂教学示范与交流。

篇2:语文教改研讨会感想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同志们:

这次全市语文教改经验交流现场会暨第二届语文教改研讨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推广近年来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分析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从而以语文教学改革推动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向纵深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市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2002年秋季,我市在借鉴“小语整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即将颁布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制定下发了“全面推进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系列方案”,提出了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三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全市各中小学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按照“积极进取,稳步推进”的原则,坚持把中小学语文教改作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了对语文教改工作的领导

为加强对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领导,市教体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中小学语文教改工作的领导和业务指导,定期召开专题讨论会,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强化督查指导和评估验收。2003年5月,我们召开了全市第一届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进一步研究部署了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各旗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了本旗区、本学校的语文教改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基教、民教、教研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积极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二)加强教师培训,为语文教改提供了师资保障

我们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召开培训会、现场观摩课堂教学等形式,提高广大中小学校长、教研员和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改的认识,统一思想,正确理解和把握语文教改的精神实质,积极投身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中。2002年秋季开学后,我们组织有关人员赴各旗区就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行巡回指导,对旗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研部门负责人和所有中小学业务校长、蒙汉授语文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此次巡回培训在各地各学校和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中产生了积极反响,收到了良好效果,为我市全面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拉开了我市深入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序幕,在全市范围内开始形成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气候。同时,我们坚持把推进中小学语文教改与实施“三课”活动紧密结合,使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精神贯穿于语文教学全过程,增强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中小学语文教改促进了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

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以优化语文教学环境和改革考试评估手段为两翼,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认识生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科成绩。据统计,2005年,全市中考汉语授课语文学科平均成绩为97.7分,蒙语授课蒙语文学科平均成绩为91.6分,均高于其他学科平均成绩。2005年,全市普通高考普通文科语文学科平均成绩为92.9分,普通理科语文学科平均成绩为95.4分;蒙授文科汉语文学科平均成绩为83.6分,蒙语文学科平均成绩为107.6分;蒙授理科汉语文学科平均成绩为90.8分,均高于其他学科平均成绩。

(四)涌现出一批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先进学校

在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各地各学校按照“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系列方案”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稳步推进语文教学改革,涌现出一批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先进学校。2005年10月,受自治区教育厅委托,市教体局对2002年开始实施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达旗第九中学、杭锦旗城镇中学、东胜区第五中学、东胜区第七中学、伊旗第四中学、准旗民族中学等6所学校进行了全面验收。通过验收,我们认为上述6所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扭转了以往语文教学重语文知识教学、轻语文实践的偏颇,让学生在大量的用语实践中培养语感、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语文“实践观”已经形成。二是打破了语文教学的封闭式格局,变革了以“讲课文”为主要教学活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课内外沟通、校内外联系、学科间渗透的开放的语文教学新体系。三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四是通过变革枯燥、乏味、繁琐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学得得法、有趣,消除了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培养了学生好学、乐学、爱求知的良好品格,使学生具有了广阔的视野、创新的精神、良好的人文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五是通过改革,培养了广大教师勤奋钻研、敬业奉献的精神,调动了广大教师深钻业务、勇于探索、不断学习、强化素质的积极性。六是通过改革,促进了各学科教科研氛围的形成,辐射带动了其他学科教学改革,推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今天,我们在达旗第九中学召开全市语文教改经验交流现场会暨第二届语文教改研讨会,就是通过现场观摩、典型经验交流,推动我市语文教学改革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是个别旗区及学校的领导对实施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不够统一,领导不够有力,语文教学改革进展地区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很不平衡。二是教师队伍素质还不能适应全面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需求。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师教得死板、教条、枯燥,学生学得乏味、无趣,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制约着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三是《语文教改方案》中规定的“诵读课、教读课、阅览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综合性学习课”没有开足开齐。按照规定,初中和高中语文阅览课、综合性学习课每周各开设1节,口语交际课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安排说话训练,但相当一部分学校基本没有开设阅览课、综合性学习课和口语交际课。还有的学校虽然课程表中安排有“六种课型”,但在实际教学中全部改上教读课,严重违反了语文教改课程设置规定,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四是教学质量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强化。有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语文教改和新课程改革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全面、深刻,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够,课堂上教师被动地跟着学生“转”,学生无序无效地进行着所谓的“讨论式学习”,背离了语文教改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五是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评价和考试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

我们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这次会议的推动,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促进我市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是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语文教学改革作为推进教学整体改革的切入点,作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语文教学改革顺利实施

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对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旗区教育(教体)局长是本地区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基础教育的局长要全力抓好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经常深入学校、深入实际,及时研究解决课改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基教、民教、教研等机构要共同参与,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合力。各中小学是实施语文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校长是本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全力以赴抓好语文教学改革。

(二)坚持把语文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从改革理念到实践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坚持把语文教学改革同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发挥语文教改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推动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开齐开足课程。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按规定课型及课时开设好诵读课、教读课、阅览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和综合性学习课,切实保证语文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

二是加强师资培训与教研指导。目前,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对语文教学改革精神和新教材体系的把握不够全面、深刻,很难达到规定标准的要求。因此,各级教研部门要从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实际出发,利用寒暑假时间,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以语文教学改革方案和新课程为重点,加强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各学校也要利用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加强对教师的教学指导。要进一步加强督查指导,及时发现、培养、树立语文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典型学校和教师,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推广他们的做法。要加强语文教学工作的交流,多渠道地培训、指导教师,提高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水平。

三是积极探索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完善新课程教学设计管理办法,坚持“实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倡导创新性教学设计,注重教学反思,推动教学改革”的原则,改革教学设计,加强教学设计管理。要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整合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结构要素,按照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设计。要坚持“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新课程理念,依据学科内容特点,整体把握教学进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要根据语文学科内容本身的认知特点,优化内容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是深化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改革,引导和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完善和充实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引导、规范、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纠正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偏差、错位、形式主义的现象。要落实教师的主体,改变教师被动接受评价的状况,注重教师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五是研究建立新课程教学常规。要及时地把教学改革和新课程实验取得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教学常规;同时要用新课程教学常规,促进教师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行为,促进教师转变角色,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支持、保证课堂教学改革顺利健康发展。

同志们,当前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成绩与问题同在,机遇与挑战共存。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念,克服困难,勇于创新,推动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顺利、健康地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 章

来源莲山

篇3: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研讨

网络技术是支撑当今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之一, 学习、研究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新时代青年的时尚追求。《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网络体系结构和各层功能 (包括ISO/OSI参考模型、IEEE 802标准、TCP/IP协议) , 广域网的体系结构、协议功能、数据格式、网络组成、接入方法以及主要业务,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物理层规范、网络组成技术, TCP/IP协议集中各层协议的数据格式和主要功能, 多媒体通信对网络环境的要求、服务质量 (QoS) 概念、各种多媒体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以及分布式多媒体系统应用等,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系统构造方法、Web服务系统建立方法, 基于B/S模式的网络应用系统开发技术等。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 它是后续课程《计算机系统安全》《网络管理技术》《TCP/IP与网络互联》等理论课程, 以及《网络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先行课。

2 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 当今社会, 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 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师所要掌握的知识必须及时更新、补充,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才能给学生讲述最前沿的知识。

2) 教材理论比重较大, 教材内容枯燥, 而且不够灵活, 而现在的社会要求学生要有实践、创新的能力, 因此, 现在的教材理论部分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要。

3) 教学方法单调, 大多数学校在教学中“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 但在互动教学、启发式教学以及实践课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上存在不足。

3 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时刻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因此, 承担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任课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 时刻获取相关的最新知识, 不断充实自己。

任课老师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工具自学, 和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交流, 不断提高自己;可以参加培训, 参加各个高校相关的讲座等来不断获取最新的知识。

3.2 调整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方面的基础知识, 无论从硬件、软件和通信等方面来讲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 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 教学安排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我们根据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现状, 对教学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 精选教学内容, 保留必要的基本理论, 删除一些过时的网络技术, 把重点放在当前流行的网络技术和理解未来发展方向上。

3.3 提高教学质量

在现有教学教改体系中, 教学体系始终是核心。要在现代教学体系中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 组织好课堂教学,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形成良好的互动, 更好地使用案例法教学。

3.3.1 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

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 不仅可以丰富教学信息量, 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理解教学信息, 从而打破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 很大程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多媒体还可以更好地将网络的一些知识, 例如计算机网络的构成、计算机介质的传输等内容通过课件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示给同学们。在教授理论知识过程中, 让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找一个教学主题或者问题, 然后让他们上网、查阅资料,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兴趣, 也提高了师生的互动效果。

3.3.2 案例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需要做的实验比较多, 而且部分实验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 传统的教授方法已经不能很好解决此类问题, 采用案例教学法效果会更好。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是根据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求设置具体的案例, 教师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 并用学生自己的想法表达,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3 以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计算机网络课程以基本理论为基础, 以实验来增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增加实验教学。在实验方面还可以增加其他内容, 如Windows NT/Server 2003系统的安装、配置;双绞线的制作、跳线和布线;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的安装、连接、设置和使用等。

4 结语

计算机网络是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 本文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对这门课程的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改革, 寻找和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2]刘新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职业教育, 2011 (7) :83—85.

篇4:中学语文教改浅见

关键词:授之以渔;大语文观;自身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39-02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往前走,怎样才能搞活语文教改,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我们广大语文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张志公先生说得好:“(学生)书为什么读不懂,读不快?怎么使他们能够读懂读快?话为什么写不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使他通起来?……要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怎么用我们的优势,指导训练我们的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好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必须下力气搞好中学语文教改。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意见。

一、授之以渔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知识和篇篇文章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最终目的是达到叶老提出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然而,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仍是讲风过盛,教师把课堂统得过死,把文章嚼得过碎,把时间占得过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出发点是想让全班同学都在同一篇课文中学到同样的东西而批量生产,无视学生语文基础的差异而搞一刀切,结果是学生死背教师从教参上搬下来的答案,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有相当一部教师乐于串讲课文,逐字逐句地讲,学生坐在那儿听就是了,根本不需动什么脑筋,只要把老师讲的听好记好,就会被老师认为是好学生。但长此以往,学生智力得不到开发,能力得不到提高,用叶老的话说,“学生太吃亏了,几种有价值的心理过程(诸如认识、分析、综合、体会、审度等)都没有经历过”。还有一部分老师热衷于架空分析,分析课文内容,分析段落层次,分析思想意义,分析写作特点,把一篇情文并茂的佳作分析得支离破碎,神韵全无,结果使学生觉得语文课味同嚼蜡,倒了胃口……凡此种种,如不及时改革,何谈语文效率!

现在的问题是,人人都承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由于积习的惯性,一登讲坛,就忘了这条古训,唯恐讲得不细,唯恐学生听不明白,常常忘记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牵涉到我们的教学思想和评价标准。我们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成绩,不应看他给学生教了多少,而应看他给学生教会了多少,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多少,这就是几百年前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所说的:“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同志讲,多年来,每学期他只用20节课讲完整本教材,有大量时间给学生自学。优秀教师王峥同志让学生登台讲课,全班同学群情振奋,争相发言,气氛热烈,效果理想。我们的同志应该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选择可行的教改方案,砍掉那些繁冗的重复教学,力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树立大语文观

要想扎实迅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单靠教材内容和教师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单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冲破“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羁绊,树立大语文观,落实大语文教育,因为学习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是相等的。

语文天地无限广阔,无处不在,从早到晚,从春到秋,无论你走到哪理(自然不超出母语区),都可以听说读写,都可以咬文嚼字,都可以接纳吸收,滋长语文细胞,提高语文水平。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与生活同步,以生活为课堂,引导学生涉猎报刊读物,观看影视曲艺,收听电台广播,留心广告标牌,耳濡目染,陶冶锻炼。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语文天地是大家所共有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正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但这并不是说不需指导了,恰恰相反,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正是要指导学生沐浴大语文的阳光雨露,帮助学生洞察语文规律,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使其能读、能说、能写、能讲。

大语文教育能否落实,能够落实到什么程序,关键也在教师的教学思想。只在教学思想端正了,指导方法俯拾皆是。比如增大阅读量,成立文学社团,开辟第二课堂,编制手抄报,举行演讲比赛,组织社会调查等,都可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活跃思想,开拓视野,汲取营养,茁壮成长。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们教师人人树立大语文观,人人落实大语文教育,语文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三、提高自身素质

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说它有模糊性,应该从写作和阅读两方面理解。朱自清先生写月下荷尔蒙塘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这话说得模糊,没有写出荷塘里总共几朵花,有几朵是开着的,有几朵是打着朵儿的(真要那样写,就不成其散文了),但给人的印象十分清晰,十分完整,尤其加上“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的比喻,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月下荷花图。我们阅读和讲解这些文字,自然也要采用模糊语言才能传神,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这自然是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语文教学的模糊还在于他涉及人们的精神领域,所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的经历、阅历、兴趣爱好、业务素质不同,对课文的理解和讲述也不同,这就出现了教学的差异。优秀教师与平庸教师对同一篇课文挖掘的深度和讲解效果甚至有天壤之别。

同文学艺术的其他领域一样,我们也有一批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应该说是教育家),全国著名的,如于漪、钱梦龙、宁鸿彬、魏书生等等,他们的课堂教学得心应手,出神入化,把语文教学引入了艺术殿堂,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们听过他们的课,看过他们的教学录相,读过他们的教学实录,也试图按照他们的模式进行教学,却常常画虎不成反类犬,嗟怨不已。什么原因?关键在语文教师的素质和修养。因此,说到底,我们教师是要在教改实践中,踏踏实实做点学问,一点一滴提高素质。要认认真真地读点书,要扎扎实实地搞点教改,要勤勤恳恳地写点教研论文。尤其是读书,教师不读书是无法上讲的。常言说,学高为师。只有学富五车,才会才高八斗;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一名真正的语文教师,起码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只要我们发奋图强,不怕吃苦,就一定能够提出新思路,创出所教法,干出好成绩,写出好经验,就一定能够开辟省时高效的语文教学新天地。

篇5:语文教改研讨会感想

——深圳市福田区“走向’习程’的语文主题学习研讨活动”侧记

教育界素有“北有海淀,南有福田”之说,我想,这样的说法是有理由的。

我也一直坚定地认为中国思想最活跃的教师在深圳。

跟深圳的缘分是由来已久的。

比如,2015年6月,我带着“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的重托来到深圳福田,在红岭中学石厦校区跟福田的初中语文老师们通过观摩课,通过报告分享实验的做法。那次,课堂上石厦中学的孩子们以及石厦校区精致的布局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2016年9月,我第二次来到深圳,在景秀中学参加福田区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观摩研讨活动,并带领老师们进行现场的集备活动,那一次的集备展示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相同的时间之内,福田区的老师们呈现的备课成果以及现场的即兴的表达和无处不在的智慧的光芒深深打动了我。那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更是深厚的教师素养的展现。

再比如,2018年3月底,再次来到深圳,深入福田区的学校。在黄埔学校、在翰林实验学校,邂逅几位熟识的老师,因为前几次活动我们结缘,然后在她们的学校,我们再次相遇。

今天,最美的四月,福田区“走向’习程’的语文主题学习研讨活动”在红岭教育集团美丽的园岭校区举行,我再次来到这里,应邀同行的还有来自山东青州的名师董董老师。

“鸟语花香,春光正好。参加今天会议的有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郭其俊,原深圳市福田区教研中心主任陈祥俊,红岭教育集团园岭初中部部长李会桥……以及来自福田区的初中语文老师二百余人……今天是世界航天日,1961年,人类第一次从地球突围出去……今天,我们也要从教师的“教”突围出去……”下午两点,深圳福田区“走向’习程’的语文主题学习研讨活动”会议在福田区教科院胡立根部长的主持下开始了。作为广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劳动模范、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作为教科院课程部部长、中学语文教研员的胡老师一开口便以他幽默、风趣、俏皮的主持风格引来老师们会意的微笑。

胡部长简单的开场后,福田区教科院郭其俊院长致辞。“语文主题学习符合语文教与学的本质和规律,从数学的视角来看语文主题学习……强化主主题学习,推广主题学习,也是福田区教科院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思想,在其他学科也要强调学习的主题性……”

郭院长以教科院院长,资深教育专家、数学专家的身份告诉与会者为什么要做“语文主题学习”以及推广的必要性。

接下来,由红岭教育集团园岭初中部语文教研组长,广东省阅读推广“点灯人”谭妙蓉老师和学生带来观摩课《美德的践行与传承》,将教材上的《驿路梨花》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课堂采用先分后总的处理方式,先纵向整合,学生感知两篇文章,用略读的方法按照时间顺序梳理《驿路梨花》的情节,探明主旨。梳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结构,品味形象。两篇文章各有侧重。在有重点的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谭老师又将两篇文章合在一起横向并行推进,双线并行,深化到两文共同的“德”的内涵探讨,又由内容情感过渡到语文素养——“以小见大”的写法,课堂的结尾,谭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张自己和叶圣陶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女士的合影,并娓娓道来这张合影背后的故事,跟学生探讨如果就这种合影来写作,如何“以小见大”。

第一次听谭妙蓉老师的课,课同她的人,同她的名字,很温婉,如江南的小桥流水,明媚的阳光,和煦的暖风,走走青石板的小路,在潺缓的河流上驾船摇曳,不急不躁,让人很舒服。

陈祥俊主任在点评时更是高屋建瓴,字字铿锵,他说谭老师的课有三个特点,“第一,化繁为简,学会舍得。教师只选取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作为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第二,方式转变,学生出彩。学生在长时间的教与学方式转变中,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老师能够把时间留给学生来活动,学生表现非常出彩。第三,板块设计,授予方法。老师的教学环节清晰,教会了学生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不足之处:当学生理解有难度的时候,教师“搭梯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为首届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大赛特等奖第一名的获奖者董董老师和学生带来的是《花正当春,人亦芳华》,董老师整合教材上的《紫藤萝瀑布》和丛书上的《好一朵木槿花》《二十四番花信》三篇文章,以“读花,知人”的思路并行推进。

借班上课,刚开始师生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慢慢地,课堂上师生渐入佳境,孩子们时而沉思,时而微笑,课堂就在如此轻松的氛围中推进。

“如果你的声音再大一点,让大家都听到会更好。”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多么美的一幅画面。”

“从一朵花看到了一个世界,你是一个非常有佛心的孩子。”

“花的美在于精神,精神是需要去感悟的。你认为宗璞会遇到怎样的人生境遇,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宗璞说,‘一篇好散文,我以为需要三个条件,即真情、洞见和美言。’ 孩子们,希望你们去阅读宗璞的散文集《二十四番花信》,去发现她的真情,理解她的洞见,学习她的美言。”

由眼前的“花”到“花语”到人的感悟,自然过渡,环环相扣,如春风徐徐吹过人的心田。

这就是董董,仿佛每一根发丝都带着表情的董董,把每堂课都做当一次快乐旅行的董董,带着孩子们置身于语文这座文学艺术殿堂的董董……有师如此,生之幸事!

两位美女老师都是有颜值担当的老师,其实,语文课可以上的跟两位美女老师的颜值一样美。听两位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这样的课是容易让人上瘾,让人沉醉的。

特别是董董,今天的她,这堂课上的她终于突破了自己。就如陈祥俊主任在点评时所言,“从这堂课中,我们看到了智慧的董董,奔放的董董。首先她的教学设计是智慧的。开篇就点出了读花知人,让孩子和听课的老师们都明确了这堂课的目标。另外出示背景也非常的智慧。在孩子从课文中读到有关背景时,适时的插入了相关的介绍。最值得人称赞的是对待学生的智慧。课堂刚刚开始,孩子们不适应,董老师总是耐心的等待,给孩子鼓励,到了课堂的中后段,孩子明显动起来了,投入到了课堂当中。”

感谢陈主任给出了那么高的评价和认可,今天的认可是鼓励,更是督促。希望在以后的每堂课上,董董老师都能遇见更美的自己。

纵观两节课都体现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核心理念和内涵,是整合教学的典范”,具体表现在:

1.体现了一课一得。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可教的点很多,两位老师结合单元教学重点分别选取了以小见大和托物言志,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一课一得,课课有得。

2.双线并行,突出语文素养线,不管人文性还是工具性,不管内容情感还是语文素养,不可能孤立开来。

3. 大容量。一个课时两篇文章,三篇文章,传统教学两三个课时一篇文章,真正实现了课堂的大容量阅读。

4.两节课是真正的整合教学。两篇文章、三篇文章完全整合在一起,是一种完美的糅合,并行推进。有分有总,有纵向推进,也有横向推进。

需要和两位老师商榷的是关于今天的主题——“习程”。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走向’习程’的语文主题学习研讨活动”,我所理解的“习程”应该是学习,学生的学习的过程;还是习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更是实践,学生自己去践行去实践的过程,强调的应该是学生。

福田区教科院提出的“习程”跟“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倡导的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包括跟郭其俊院长的致辞中所讲都是一致的。

在“习”这一方面,两位老师,两节课放手还不够。“教”的还是有点多,我们不反对教,反对的是不用教学生就能学会的内容和知识,老师还在“教”。

问题的根本在哪里?借用陈祥俊主任的话说,就是脚手架和工具箱的问题没处理好。

“习”还有一个义项,作为会意字,“习”与鸟飞有关,本义是小鸟反复地试飞。借助这个义项,我想表达一个朴素的祝愿,愿我们的孩子们在语文的天空里,都能像鸟儿,像雄鹰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只需要给孩子们一片翱翔的天空。

简单的评课后,我跟福田区的老师们分享“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理念及实验的操作策略。

一个下午的时间一晃而过,会议结束,仍有很多老师驻足会场,跟我们探讨交流实验中的做法和思考,更带给我们诸多的启发和思考。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的教育也同样领跑全国。今天,“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必将为教育的“深圳速度”助跑加速,助力教育的“深圳流派”“福田流派”的打造。

因为——

花,正当春,人,亦芳华!

2018年4月12日夜记于深圳

作者:潘继云

篇6:语文教改研讨会感想

“以问题为主线” “以评价为手段” “以任务驱动为途径”“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

堂”教改实验观摩研讨会简报

作者:撰稿:杨昌宏 李虎润

专家引领 课堂教学起生机

——岐山县“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观摩研讨会简报

(岐山县教研室2009年第9期)

为了检查和指导“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推进情况,12月26日、27日,在市、县教研室领导陪同下,中央教科所韩立福教授专程来我县三所实验校进行现场观摩指导。麦禾营小学王苗苗、张慕艳,北郭初中朱晓娟、李苗、孙晓娟和益店高中成锁文、杨丽侠、张秀丽等教师分别作了课。韩教授对我县实验推进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8节观摩研讨课给予了较高评价,并对实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实验教师的辛勤努力给予表扬。他认为,我县的实验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课堂教学对新课程理念的渗透超乎想象和预料,与其它实验区相比,实验进程至少缩短了半年。总体来看,初中的课改实验进展最令人满意,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开发“一案三单”,为创建符合初中特色的有效教学做了积极地探索。麦禾营小学学生成长快,两位教师的教学比较规范,能进行讨论、质疑、互动;教师也非常优秀,做了很多工作。高中课改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对有效教学模式的理解还不够清晰,实践少,操作不到位,不是常态的课,小学、初中实现了常态。

关于小学段王苗苗老师执教的语文课《井底之蛙》和张慕艳老师执教的数学课《正负数》,韩教授认为:两节课符合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属于新课程有效教学展示课;两节课均达到了三维目标要求,学生学得快乐、真实、有效、幸福。对于两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韩教授讲了六点:一是教学设计规范。符合有效教学设计要求和特点,也符合小学教学特征与规律,做到了标本兼顾。方案与工具的结合体现了目标性、问题性、情境性、训练性、拓展性和思想性。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型。各组学生能够熟练而自然地围 绕问题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并且小组内能进行关键问题和基本问题的交流,初步达到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境界;组间展示和生生展示符合展示要求,能够做到“展、思、论、评”四点。三是教师角色转型。教师角色转型为有效课堂教学建构奠定了关键性基础,教师由过去知识教学走向了启发、引导、问题、评价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做到“一真(真实)、二助(帮助)、三评价”,为学生有效学习搭建了平台,创设了民主、和谐、个性、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课堂学习变得真实、质朴、自然和快乐。四是学生学习意识得到激发,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展示学习过程中充满自信,做到积极参与,踊跃展示,能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没有不好意思、没有恐惧感,这种课堂就是我们追求的解放人性的课堂。学生的学科语言正在形成,敢说、会说已经实现了飞跃,尤其是学生提问、质疑的意识得到了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五是三维目标得以实现,语文课设计了畅所欲言环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举例,感受青蛙优、缺点,把青蛙与人生相结合,引发思考,使情感目标得以实现。数学课在畅谈收获中让学生谈学习感受,体现了数学思想与学科文化的结合。六是课程内容得以拓展,丰富了课程资源,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延伸和拓展。王苗苗老师的语文课“谈一谈”环节既学古文又拓展,既巩固知识又发展了学生能力;张慕艳老师的数学课通过训练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利用交电费、领工资等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做到了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对于今后小学段开展有效教学实验,韩教授提出要“强化五种意识”:一是强化结构化预习意识,进一步落实结构化预习环节,保证预习质量,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实现“三次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辑老师对话)”。语文课要保证阅读遍数,指导学生学会默读、品读、多种形式读,定期评选“朗读之星”;数学课可以搞点知识链接,要有文本和图表,也可以进行“三次对话(与数学要素对话,与发明者对话,与编辑老师对话等)”。二是强化学法指导意识,加强学科学习能力培养。如语文课既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学好语文,又要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的问题要按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等进行分类,按类进行结构化指导,逐步使学生走向知识问题化、学习问题化。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法,培养学习能力,随着年级升高,要逐步提高标准的高度和难度,逐步让学生学会高质量学习。三是强化展示学习意识,进一步培养展示学习能力。围绕学生年龄成长和能力提升,逐步体现“展示学习六字诀(展、思、论、评、演、记)”,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表演能力、记录能力等。四是强化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加强评价和指导环节。要加强学习的责任意识,落实学科长负责制,对组员的学习评价要签字,做到“一激(激励)二评(评价)三落实(落实学生学习)”,使人人都能积极展示。五是强化差生培养意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教师要实现“1”的突破,关注每一个学生。最后他殷切地希望我县课改实验工作能一年一个样,年年有新意。

关于初中段语、数、外三节课的共性优点,韩教授谈了六个方面:

1、已经呈现出新课程有效教学初级阶段的效果,达到“师生唱戏师生搭”的境界。从设计到课堂效果,各环节、各方面都体现了有效教学的特点和要求,三节课初步实现了由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型。可以说,三节课都是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展示课,达到了可以观摩,可以交流,值得学习的程度。

2、教学设计规范,满足师生发展需要,体现了“先学后导,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采用“三维一体”设计法设计,从目标到方法,从准备到工具,都体现了目标性、问题性和发 展性。三个工具(即“三单”)的开发既有一定的数量,又有质量,满足了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朱晓娟、李苗两位老师的设计还不同程度地关注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深度预习、合作交流中重点关注学生刘龙飞、郭迪等,这种设计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

3、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建设基本完成,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学习讨论,各组设了组长、学科长,有组牌,有目标,有的还有组花、组表,角色分工明确,责任意识落实到位,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已基本形成。英语课还引进评价机制,进行检查指导;数学课通过合作学习解决了大量问题。

4、展示性学习初见成效。三位老师都能够按展示性教学的特点组织教学。(1)学生课堂展示行为自主、自由,反应敏捷,动作自然,板写迅速;(2)展讲规范,初步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展讲能力;(3)展讲过程中引进评价,做到师生共同指导,说明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展示学习能力。

5、学生表现良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均得到培养。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和教学流程能够进行真实、自然、有效地学习,使问题的解决质量得以保障。

6、学校层面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研究,为实验班和实验教师提供了支持,搭建了平台,并且因陋就简进行了创新。

对于三节课的具体特点,韩教授认为,朱晓娟老师执教的语文课《寓言四则》是一节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示范课。其值得学习地方有:

1、初步创建了学生支持型有效课堂教学,积极发挥了学生助理的作用,让学生助理部署安排学生学习活动,符合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

2、教学设计规范,体现有效性、工具性、人文性。

3、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已经建成,评价机制已经建构,并且有效地促进了课堂学习。

4、展示学习初见成效,学生展示能力得到培养。

5、创建学科文件夹,使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能力得到锻炼。

6、有效教学案例研究不断创新,能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调试和改进。李苗老师执教的数学课《教育储蓄》有六个优点:

1、体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2、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实践能力。

3、教学设计符合数学有效教学要求,体现了问题性、情景性、探究性和生活性。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5、注重问题训练,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6、注重合作展示,展示人数最大化。通过展示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孙晓娟老师执教的英语课《Can you play the guitar?》也有六个优点:

1、教师角色转型到位,能够支持学科有效教学。

2、注重能力训练,问题总量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3、教学设计规范,注重工具性、问题性、人文性和目标性。

4、注重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表现积极。

5、引进展示性学习,提高学生展示能力。

6、注重小组讨论和评价,使学生合作学习、评价学习,学生学习习惯得到锻炼。

针对三节课的不足,韩教授建议语文课要加强学生结构化预习,进一步落实“阅读六字诀(读、划、写、记、练、思)”,确保预习环节的质量;展讲的声音要宏亮,个性要张扬;展讲当中要突出论、演、评;展示风格要大方,要讲普通话,要带动作;要加强智慧型指导,关注所有学生发展,实现三维目标;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来展示。数学课要加强教学设计,拓展课程内容;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科长的作用,落实“一真二助三评价”;加强学生学习方法地指导,继续放手,使课堂自主、自由、开放,要引进生生指导、组间指导;要让学生在预习中做课后习题。英语课要加强阅读,重点培养语感,培养学生规范化阅读、表达、展示能力;要积极进行英语课型创新,工具单创新,注重能力训练,进一步体现学科特征和三维目标;教学方法创新要灵活多样,使个体发展和全员发展实现和 谐和均衡,对个别差生要进行针对性指导,查找原因,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个别辅导。

关于高中段成锁文老师执教的《赤壁赋》、杨丽侠老师执教的《圆的标准方程》、张秀丽老师执教的《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三节课,韩教授认为,三节课均体现了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特征,尽管效果与期望之间尚有较大差距,但是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全县、全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开了先河,起到了先锋者的作用。其特点主要有:

1、有效课堂的创建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有效教学特点,尤其是在培养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展示意识等方面有了一定地突破。

2、教学设计基本规范,为学生有效学习搭建了平台,一案三单的设计由浅入深,符合基础性目标要求,为实现提高性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提供了工具支持和保障。

3、教学专业素养好,角色转型到位,能积极走向有效教学,努力成长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行为上努力探索合作学习、展示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启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针对三节课的不足,韩教授建议:

1、进一步转变教学思维,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加大力度,真正走进有效教学。从思想上、情感上理解有效教学、建构有效教学,使师生真正走进有效教学,使有效教学为学生取得高成就、教师取得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从目前的状况看,先要走进“先学后导”教学系统,使师生适应有效教学,感受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2、工具单的开发、管理、评价要进一步加强,发挥工具单的应有作用。

3、进一步加强结构化预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能。

4、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学习,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探究,学会展示,使学生从单打独斗的学习意识走向合作成长。在现有的基础上落实小组学习承包制,个体成功资料化,小组成就最大化。

5、进一步加强课型创新和课型匹配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打造符合高中特点的学生支持型课堂,努力使教师走向智慧型的新型教师。

针对目前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段有效教学教改实验现状,韩教授对我县今后进一步推进有效教学教改实验提出了五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在资金、人力、政策、制度、评价、督导等方面尽可能地给予扶持,搭建区域创建有效教学的大环境、大平台。必要时在人事和评价等方面适当做一些调整。

2、加大推广力度,扶持实验校“面”上的建设,做到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积极推动。同时做好“点”上的经验总结,对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可以在年末给予适当的表彰奖励。

3、加大教研推动力度,打好攻坚战。重点抓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积极组织教研人员和部分学科教师开发学科教学工具单。二是对实验校的实验教师要进行操作性培训,让实验教师现身说法,谈感受,谈经验。三是从县教育局、教研室层面上对“面”上的学校校长进行培训,由市教研室、县教研室、实验教师来培训,让校长看看实验教师上的课,听听感受,反馈意见,确保教改稳步推进。

4、加大总结、积累、创新力度,以适当的方式,选择适当的机遇进行总结和宣传,创设全县开展有效教学的大环境。

5、加大教师专业成长的机制建设力度,引进教师成长记录袋评价制度,制定教师专业化学习目标,开展教师系列化学习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这次观摩视导活动,市教研室书记马文丁同志全程参与,并对推进有效教学实验讲了三点意见:一是对韩教授理论体系的学习贯彻要稳步推进、积极研究、认真思考。二是在实验过程中要关注细节,从细从实抓好实验工作。三是在实验过程中要勇于创新,多出鲜活经验。县教研室主任李宗利同志对活动进行了简短总结,肯定了各实验校付出的艰辛努力,并要求 各乡镇、校有效教学实验推导员要积极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认真参与此项教改实验;各实验校要及时反思总结实验成效,逐步完善有效教学模式,力争下学期在实验年级全部推广。各实验校的校长也作了表态发言。

韩教授的亲临指导,进一步增强了我县推进有效教学教改实验的信心和决心。广大教师要深刻领会韩教授的有效教学指导意见,统一思想,倾心教研,大胆尝试“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岐山县教研室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教师“教得有效”,让学生“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发展充分”,苏局长指出:课改八年来,我市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在默默地发生着变化。但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教师一言堂现象还普遍存在,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增无减,厌学情绪日益严重,教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太多了,学生活动太少。有的老师以“讲得多”“讲得好”为满足,“满堂灌”的现象依然普遍。许多老师总担心有哪一个知识点没讲到,不管学生会不会,老师认为该讲就讲,不关心学生的感受,不关注学生的学得。很多时候,对一些所谓的重点,老师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的讲。实践证明:重复讲解学生已知的知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疲倦,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习兴趣降低,从而使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教师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合作互动不能天南海北而要联系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讲得多,必然剥夺了学生学的机会。把难以理解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教师更大的作用应该是“导”,而不是“教”,学生的“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在学生如何“学”上做文章。重在让学生“悟”。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悟”。叶圣陶先生说过:“假如学生能够‘领悟’了,能够‘研究’出来了。就无须教师的‘讲述’了。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领悟’而‘领悟’不到,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才显出‘讲述’的真正作用。”

72、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韩立福教授“FFS”教学模式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

1、学习小组的人数控制在6人以内。

小组教学贵在人数少,人均参与发言次数和时间多。一般而言,对于一个 20余人的班级,一个学习小组以4至6人为宜,这样全班就可以分成4个学习小组,便于组织管理。

2、优化组建合作小组。

(1)组建标准:要考虑身高、视力、学习成绩、各种能力、思想品德、家庭背景等因素,遵循“兼顾个体差异,能力互补”的原则,便于学生在合作时展开讨论,相互影响带动,也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优势互补。

(2)明确分工: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定期或针对性的进行角色轮换,让每个组员都有代表集体和展现自我的机会。

3、推选出小组长。

当选组长的前提是有责任心、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学习热情。推选组长由小组里的成员自己参与,他的地位必须先得到组员的首肯。组长不仅具有管理、组织活动的义务,还应将小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及时得到任课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二、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时机

出示问题之后,不要马上要求学生讨论、合作,要安排足够的时间(5-10分钟),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如果学生没有经过对学习探究问题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交流将很肤浅,讨论时亦会人云亦云,盲目跟从。这样导致部分学生不动脑筋思考、讨论不深刻、效果不佳。让学生自己进行充分学习、独立思考后,安排学生交流效果会好一些。

三、讨论、交流的时间要充足

教师采用小组学习方式教学,对提出的问题很多或较难时,要留给小组学习和讨论充足的时间(8-10分钟)。如果时间太少,学生刚读完文本,最多只看明白了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教师就开始让学生汇报或检查小组学习情况,学生 就无法自主感悟文本中深刻的内容,提出和回答的问题都将没有探讨价值,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与真挚的情感体验。要真正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四、教师灵活参与,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平等中的首席”。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观察各小组的动态,洞悉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注意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纪律)。

1.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教师要给予表扬;

2.发现小组内分工不清,讨论混乱,要耐心讲解,帮助学生明确角色; 3.当合作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

4.当学生合作时有疑难问题,教师就可以在全班思考讨论,引导各小组都来关注,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到规律,解决问题。这样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效率,师生均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收获。

五、充分展示合作成果

合作讨论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成果的机会,并及时的反馈和总结。

1.教师应尽量让更多的小组充分展示其成果,每位学生的发言都要代表小组的意见,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补充;

2.对其他组的成果不理解的学生,可以提问,但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必须围绕发言组阐述的内容发问,不能偏离到与之无关的内容。3.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劳动是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的,以此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上一篇:教师节感恩活动的主持词下一篇:快期中考试的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