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辽宁改革方案

2024-04-08

共青团辽宁改革方案(通用8篇)

篇1:共青团辽宁改革方案

颍泉区行流镇三义学校

共青团及少先队改革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教育部《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大力推进我校中学共青团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共青团工作,按照《阜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学共青团改革方案>的实施细则》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发展和当代中学生新特点,依照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保持和增强中学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尤其是全面提升先进性为主要目标,着力推进中学共青团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努力为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牢牢把准政治方向。自觉接受、紧紧依靠党对共青团的领导,自觉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到我校共青团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2.主动融入教育大局。围绕我校教育事业改革和人才培养大局彰显共青团的组织特征和特色优势,找准我校共青团工作的职能定位和工作路径,提升育人价值。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把准学生脉搏,了解学生心声,坚持服务学生的工作生命线,让学生当团学工作和活动的主角,问需问策问效于学生。

4.聚焦重点突出问题。紧紧围绕着重提高我校共青团的先进性和提升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着力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突出问题,着力破解制约中学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问题。

5.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我校团委的基础主导作用,突出强基固本,夯实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基础团务,活跃基本活动。

三、主要目标

通过改革创新,使我校共青团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尤其是先进性得到切实增强,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取得重要成效,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提高。用1-2年的时间,使发展团员和团员管理实现有序规范,团学比例逐步下降;逐步实现团员先进性、团组织先进性和团的工作先进性显著提升。

四、具体措施

1.完善团学组织制度

校团委设书记一人、副书记两人(教师、学生各一人)、少先队辅导员、志愿者协会会长、社团部部长各一人。学校教工团支部由校团委书记兼任书记职务,进一步加强青年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提高服务青年教职工凝聚力,战斗力。2.改革优化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

聘请各班主任为本班少先队辅导员,实行班委会、团支部一套班子制度。团支书可以是班长,或班长担任团支部副书记的职务。团的工作要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学校的各部门、各年级、各教研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服务教学、又彰显团工作的特色。

3.健全团队衔接机制

我校少先队工作隶属于学校团委负责,在学生未进团组织之前,工作以团前教育,推优入团为重点,学校任命优秀青车教师兼任少先队辅导员,隶属学校团委统一管理。我校建立团队QQ群、微信群,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经验交流会或青年讲坛等形式开展团队共建交流活动。

4.加强团组织自身先进性建设

按照坚持标准、控制规模、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提高发展团员工作科学化水平。一是制定团员发展规划,强化学校统筹。将团学比例分别控制在30%以内。严格按照团章程序和有关规定发展团员,入团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考察,新团员的大会表决、审批、宣誓、教育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程序严格、手续完备。三是严格落实培养联系人制度、团支部考察制度,家长谈话制度,入团前要参加不少于8学时的团课学习。

5.夯实基础团务工作

1)借助全团“智慧团建”系统,建设中学共青团的信息数据库。

2)实现团员管理和团的信息统计网络化。

3)完善和加强团员档案管理,建立团员成长档案,并定期进行检查。

4)严肃团的纪律,特别要把团员教育评议与团员团籍注册结合起来。对违反团章规定的团员依章及时处理。

五、组织实施

本方案由颍泉区行流三义学校团委会研究制定,学校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执行落实。

三义学校团委

2018/11/5

篇2:共青团辽宁改革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青联发【2016】17号)精神,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共青团河北省委改革方案》精神大力推进我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优化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

1.完善团学组织制度。在学校章程中要明确团代会、学代会和团学组织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参与学校治理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中学团学组织格局。严格规范执行校级团的代表大会定期一学期召开制度,增强代表广泛性,提高非团学干部的团员学生和青年教职工代表比例,扩大学校团代会代表的参与渠道。

2.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加强学校团总支对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职责。团组织工作以团前教育、发展团员、团员意识教育为重点,少先队工作以团前教育、推优入团为重点。做好共青团、少先队的组织衔接,改进团前教育和推优入团工作,推优入团应体现班级中队全体队员的意见。

二、加强先进性建设

1.严格发展团员制度。毕业班团学比例分别控制在30%以内。严格按照团章程序和有关规定发展团员,入团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考察, 新团员的大会表决、审批、宣誓、教育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程序严格、手续完备。新团员接收必须经过团支部大会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严格落实培养联系人制度、团支部考察制度,入团前要参加不少于8学时的团课学习。

2.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推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制度,统筹团支部、班委会职位设置,班级内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由班团协作开展,促进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团集体建设。坚持团内民主,全面落实班级团支部定期换届和直接选举。

三、改革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

建立健全以志愿服务及社团活动为核心的实践育人制度。将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中学共青团的基本职责和重要工作牵引载体,建立健全“教育部门协调指导、共青团组织归口负责、综合素质评价驱动、团员学生自愿参与”的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推动中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日常化、便利化、正向激励化开展,推动全体中学生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

四、改革完善中学团干部制度

完善团干部选配使用机制。建立教师和学生兼职团干部制度,分别选任至少1名青年教师和学生担任兼职团委副书记。团的工作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相应的工作量,具备教师资格的团委干部可适当兼课,原则上不超过学校同学科教师满课时量的一半。

五、强化有关保障机制 1.加强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将团建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团建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规划和考核内容,团建工作占10%。建立学校党政班子定期听取共青团工作专题汇报制度。

篇3:共青团辽宁改革方案

豁眼鹅原产于辽宁省昌图县, 1958年以后, 豁眼鹅逐渐被当地群众认识, 昌图县的养鹅场、户从眼有豁、产蛋多的白羽鹅中, 逐年选留后腹宽而柔软、早产蛋、换毛晚、生长快、不挑食的个体留做种用, 经过二十余年的群众自发留种和原种场系统选育, 到20世纪70年代已形成了具有产蛋多、无抱性、繁殖力高、抗严寒、耐粗饲等优良特征的地方良种。

豁眼鹅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山东等地。因其繁殖力高,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中期, 豁眼鹅作为蛋用品种曾是东北地区的当家鹅种, 仅辽宁省昌图县年饲养量就达200万只左右, 对本省养鹅业有着重要影响。豁眼鹅也曾一度成为南方诸省竞先引种的对象。20世纪90年代以后, 豁眼鹅经常被作为杂交母本用于鹅肉、鹅羽绒、鹅肥肝生产。改革开放以后,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 随着“洋品种”引进数量的增多与商业炒作的扩大化, 豁眼鹅被大量改良。各种目的的杂交越来越多、越来越滥, 加之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没有跟上, 导致豁眼鹅纯种数量锐减, 种质水平尤其是繁殖力也呈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 由于洋品种鹅适应性和抗病力低, 繁殖能力差, 引种费高, 经济效益低下等缺陷日渐显露, 广大养殖业户开始重新审理视地方品种的优势, 豁眼鹅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饲养量逐年增加的趋势。2007年豁眼鹅品种资源调查结果表明, 全省豁眼鹅种鹅越冬存栏量已超过500万只。

自2003年以来, 在辽宁省畜牧兽医局直接领导下, 由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辽宁省家畜家禽遗传资源保存利用中心) 对豁眼鹅实行了有效的活体保种和选育。经过7年6世代的选育, 豁眼鹅核心群平均年个体产蛋量由2003年最初集群的的56.7枚提高到目前的115枚。2009由保种户实行散养的5世代豁眼鹅平均个体年产蛋量可达到120枚以上, 由此验证了我们的选育效果, 同时增强了豁眼鹅保种选育的工作信心。最初的《豁眼鹅品种资源保护方案》是2003年因时因地制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阶段工作的完成, 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成熟, 原方案的时效性和局限性也日益突出, 为此, 我们对原方案进行了必要修改, 建立起了豁眼鹅保种选育新机制, 愿与业内人士共商榷。

1 摆正保种与选育关系, 以保种为主, 选育为辅

保种就是要保护家畜遗传的多样性 (盛志廉) , 要严格控制近交 (Wright) , 延长世代间隔, 以减缓近交系数的增加。而选育则是通过人工干预使生物性状朝着特定的方向改变。理顺两者的关系, 分清主次, 兼顾保种和选育双重任务制定出科学的保种选育目标和可操作的技术措施至关重要。在现阶段豁眼鹅品种资源保护工作中, 保种在先, 选育在后, 以豁眼鹅品种资保护为主, 产蛋量选育为辅。现阶段豁眼鹅的保种是伴有选育任务的动态保种, 其选育是在确保种质资源安全的前提下, 稳步提高其产蛋水平。不进行亲缘关系过高的近交系, 不培育专门化品系, 完整地保留豁眼鹅原始的种质特性, 特别是高繁性、耐粗和抗逆性。

2 明确选育方向和目标, 打造国际蛋鹅品牌

豁眼鹅的主要种质特性就是产蛋量高, 突现豁眼鹅国际一流的繁殖水平, 不但有望在未来的特味禽蛋生产中发挥作用, 而且可以在鹅业杂交生产或育种中发掘其强大的繁殖优势。扬长避短, 走特色之路, 是豁眼鹅选育方向定位的首要原则。豁眼鹅的选育方向就是要不断在提高其产蛋性能, 力求打造国际蛋鹅品牌。

3 延用社会化联合化保育种机制, 赋予社会保种新的工作内容

豁眼鹅保种选育工作仍然走保种场和保种户相结合的社会化联合保育种模式。辽宁省豁眼鹅原种场承担豁眼鹅核心群的饲养、繁殖、选育及开发利用研究工作, 同时负责向保种户提供保种用的种雏, 并指导保种户豁眼鹅保种选育工作。保种户结合商业化生产, 按保种选育工作要求饲养并测定豁眼鹅生产群。这种社会化联合保种方式可以扩大保种种群数量, 增加血缘基数, 防止优良性状基因频率随机漂变;合理进行资源重组, 降低保种成本;有效地防止因地域性自然及疫病因素给保种鹅群造成毁灭性灾害;另外, 这种保种方式与生产利用紧密结合, 使保种容易获得成功。

下一步将增加社会保种工作内容, 将原本由保种场完成的核心群后备种鹅的培育工作, 交由保种户完成。其主要目的有三点:一是将种用仔鹅放到保种区农户的粗放条件中饲养, 以保持其耐粗饲和顽强的抗逆性, 避免因保种场优越的饲养环境引起豁眼鹅基因突变, 使其固有的优良特性被削弱;二是在原种场水泥地面上高密度饲养的豁眼鹅, 残次率很高, 体质较弱, 将后备鹅交给保种户放养, 可增加育成鹅的运动量和体质, 提高核心群的健康水平, 有利于种鹅生产性能的发挥;三是扩展社会保种工作层面, 让利给联合保种户, 激发群众参与保种的热情。具体做法是:将优选出的核心群的种用雏鹅配带好翅号后, 委托给联合饲养户饲养, 雏鹅和技术服务免费提供, 但是要按只数收取抵压金, 回收后备种鹅一次性返还。为了保证仔鹅成活率, 保种场可以先育10天再发放给农户。为保证保种户盈利, 在签订联合保种合同时要给予后备种鹅一定的保护价格。

4 规范保种技术操作, 确保豁眼鹅种质资源安全

4.1 建立足够的豁眼鹅保种选育基础群, 避免基因频率随机漂变

建立豁眼鹅基础群才能使其保种选育工作有的放矢。我们把豁眼鹅保种选育基础群分成“核心群”和“生产群”两部分, 即:“基础群=核心群+生产群”, 根据工作需要, 豁眼鹅保种选育基础群种鹅数量暂定为3000套, 其中核心群为1000套、生产群为3000套。

核心群是豁眼鹅保种选育的工作重心, 由保种场饲养;生产群来自核心群, 是核心群的同胞或后裔, 由保种区农户饲养。即是说:由保种场对核心群进行饲养、繁殖、选育提高, 并将所繁殖的仔鹅作为生产群饲养, 核心群每年从生产群中选拔后备种鹅, 以更新核心群。生产群不但是以前的“数量意义的保种”, 而是保种核心群的一部分。

4.2 实行家系配种, 各家系等留种, 以保证血缘不被缩小

结合选育工作, 每年豁眼鹅核心群选留30个家系后代, 达到保种家系数目要求。

4.3 建立系谱档案, 做好测定、选种选配工作

4.4 制定合理的选配制度, 以降低近交率

具体采用家系间公母鹅轮回配种、避开同胞或半同胞交配等方法。

4.5 适当延长世代间隔, 以避免近交率的增长

在选育阶段, 为加快遗传进展, 世代间隔定为1年, 待选育完成后, 可将世代间隔延长到3~4年。

4.6 保持相对稳定的饲养环境, 防止基因突变

尤其对豁眼鹅进行适当的粗放饲养, 以保证其耐粗饲和抗逆能力不被削弱。

4.7 做好保种鹅群的疫病预防、检测及扑灭工作

尤其要做好疫苗接种、日常消毒及隐患防范工作, 为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保驾护航。

4.8 开展异地保种, 规避地域性自然灾害和疫病风险, 确保遗传资源安全

为此我们开展了社会联合保种的方式, 将保种户和保种群体尽可能地分散饲养。

4.9 适时导进外埠豁眼鹅血液

尤其是在世代间隔较短的闭锁群体选育的情况下, 应在5~6世代后进行一次导血。导血要慎重进行。

5 精细豁眼鹅核心群选育技术, 加快产蛋量选育速度

5.1 组建家系配种圈

每年将上年留种的核心群30个家系、1000套种鹅选配成100个家系配种小栏。选配方法:家系间公母轮回配种, 每个小栏内的6只母鹅为全同胞或者半同胞。

5.2 测定产蛋量

种鹅开产后, 逐日记录各家系配种小圈的产蛋量, 如果有智能化自闭产蛋箱还要记录小圈内母鹅个体产蛋量, 并在种蛋上用铅笔划上圈号和母鹅个体号。

5.3 系谱孵化

将所收集的种蛋在孵化器内进行分区孵化和落盘, 即将同一小圈或同一母鹅所产的种蛋放入同一网箱内, 出雏时及时配带上个体翅号, 以明确血缘, 如2312号, 代表23号家系, 12号个体。

5.4 仔鹅培育

将配带翅号的雏鹅按要求发放给保种区农户放牧饲养, 以锻炼豁眼鹅的耐粗饲能力, 避免其品种固有的耐粗和抗逆性因保种场优越的饲养环境而退化。秋底再将纳入核心群的种用育成鹅回收到保种场饲养。

5.5 留种

留种仍然以家系选择方法为主, 结合个体表选进行, 即从亲本所家系产蛋量高的小圈的后代中选留下一世代种鹅, 亲本产蛋量为公母鹅平均值。在下一世代后备种鹅的选种也是在体貌达标的前提下, 家系整体留用。

为加快选育进度, 当年从仔鹅中选留下一世代的后备种鹅。然而后备鹅并没有自己的产蛋成绩, 早期选种只能根据其亲本的产蛋成绩进行估算其育种值, 即用系谱测定法来鉴定其种用价值。后备种鹅产蛋量的育种值= (父亲产蛋量+母亲产蛋量) /2, 其中母亲的产蛋量就是家系小圈的平均个体产蛋量, 如果有母亲个体产蛋量则用其个体指标;父亲产蛋量是其同胞母鹅的家系配种圈的平均个体产蛋量。

5.6 种鹅越冬管理

切实做好种鹅5个月的越冬期管理工作。

5.7 选种选配

后备鹅经过越冬期后, 要进行表型选种, 选择体貌符合本品种特征的个体做为种用, 于次年春季重新组成家系配种小圈, 开始下一世代的选育。选配方法:在避开近亲血缘的情况下, 采用各家系公鹅、母鹅轮回交叉配种的方式。

摘要:豁眼鹅素有“国宝”之称, 不但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而且是理想的杂交亲本, 是未来鹅业育种的重要素材。1983年被正式载入《辽宁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00年被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本文提出豁眼鹅保种选育机制改革方案, 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这一优良的鹅品种。

篇4:共青团启动全面改革

不仅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而是会被青年边缘化、

被党政边缘化,甚至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对团中央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这意味着,作为中共助手和后备军的中国共青团,拉开了全面改革的大幕。

该《方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脱离的问题。更具体地说,主要是中央第二巡视组在对团中央的巡视报告中提出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四化”的问题。

改革方案历经高层多次讨论

对包括共青团在内的群团系统进行改革,是本届中共中央酝酿已久的事情,其中有一个逐步细化和落地的过程。

2013年6月17日至20日,中国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等七常委全部出席开幕式。6月20日,习近平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并发表讲话。

习近平对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他说,团的干部必须坚持以青年为本,深深植根青年,充分依靠青年,一切为了青年,“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受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

习近平还说,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关键是要把工作延伸到广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2014年12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了群团工作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群团组织基层基础薄弱、有效覆盖面不足、吸引力凝聚力不够;有的群团组织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存在机关化、脱离群众的现象;群团干部能力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作风需要改进。

2015年7月6日至7日,中共中央召开群团工作会议,七常委出席。由中共中央召开群团工作会议,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到,(群团组织)要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改革和改进机关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坚持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

“要高度注意群众的广泛性和代表性问题,更多把普通群众中的优秀人才纳入组织,明显提高基层一线人员比例。”

2015年10月30日,中央第二巡视组进驻团中央。12月29日,该巡视组拿出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巡视报告。其中提到“党的领导弱化,学习传达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不够深入”;“‘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仍然存在”;“党建工作薄弱,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党委、纪委未按时换届,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为他人伪造预备党员身份”;“全面从严治党不力,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规定不严,对直属单位监管不到位。”

团中央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2015年年初,即《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下发后不久,团中央成立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专项组,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集中调研和30个重点课题的专项论证,其间听取了5000余名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团干部和团员的意见建议,起草了方案初稿。

2015年7月中央群团工作会议召开后,团中央又根据会议精神,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征求了团中央委员、各省级团委的意见,形成了方案送审稿。

在这一过程中,该《方案》借鉴了全国总工会、上海市、重庆市群团改革试点的经验。

2016年,该《方案》先后经过中央书记处办公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按照中央的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了方案终稿,并以中办的名义印发。

团中央有关负责人说,在方案起草过程中,中央改革办数次审阅方案,提出了很多修改的建议;中央巡视组的巡视报告对方案的形成启发很大;参加改革方案协调会的中央有关部委,也提出了修改的意见。

“以共青团为代表的群团工作,其改革从十八大之后经历了中共最高决策层的多次讨论、研究和指导,规格之高可见一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所所长吴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四化”引发的问题

共青团“四化”的出现并非偶然。

团中央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领导小组成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廉思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共建政前,共青团组织为提高效率,采用的是扁平化管理模式,中共建政后,开始采用科层化,建立起从中央至乡镇的五级团组织,行政化由此肇始。

共青团“机关化”与“行政化”进一步加剧,是在改革开放后。这一时期,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出现下降,但各级团组织仍是中共选拔干部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团中央和省市级团委的负责人,由于具备年龄优势,经过其他岗位锻炼后,成为省部级或以上级别干部的机会往往更大。很多曾在团中央工作的干部,后来成为了省部级官员,甚至党和国家领导人。

在这一背景下,有些团的干部开始只“往上看”,却与基层的青年脱离。南宁原市委书记余远辉(2015年5月落马)在任共青团广西区委书记时,被人形容为“眼睛只往上看,对他升官无益的人,他都不正眼看一下”。

在针对中央巡视结果的整改报告中,团中央承认,一些机关干部习惯于坐在机关指导推动工作,甚至出现“下基层人去心没去,对青年的困难和需求无心解决”等问题。

吴庆认为,2000年后,受“后备干部”的路径刺激,团组织机关化与行政化愈发明显。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开始施行,专职团干部大多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受此影响,部分团干部的年轻优势愈加明显,官僚习气也与日俱增。

事实上,这一现象早就引起了团中央的重视,并在团代会报告中有所体现。2003年的共青团十五大提到,团干部联系青年不够,工作浮躁;2008年团的十六大提到团干部的短期行为;2013年团的十七大又提出团干部联系青年、融入青年不够。但此后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贵族化”针对的是团组织“重精英、轻草根,代表性不足、覆盖面不广”。

其“重精英”的特点,还催生了一些“交际能手”。内蒙古自治区原常务副主席潘逸阳,2014年9月接受组织调查,他当过广东团省委书记,出任这一职务时他刚刚34岁。潘交际能力很强,“朋友”很多,为了“友情”,他曾为别人经营企业提供便利。

河北省委原组织部长梁滨2014年11月落马,他曾在山西团组织工作16年。据《财新》报道,梁滨擅长迎来送往、搞人际关系。用一位山西官员的话说,梁滨人际关系能力强,在山西官场左右逢源,几无对手。

“娱乐化”针对的问题,是“有的团组织在活动中迎合青年多、引领青年少,思想工作没有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娱乐化”的出现,反映了基层共青团组织思想教育的乏力。互联网出现后,青年的价值观念愈发多元化,而基层团组织创新不够,很难跟得上这种变化,于是被迫用“娱乐化”手段来迎合青年,却失去了对青年的政治引导。

在廉思看来,共青团组织的“机关化”,化远了与青年的友谊;“行政化”,化掉了与青年的联系;“贵族化”,化褪了团干部的本色;“娱乐化”,则化来了团干部的奢靡。

团中央系统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作为群团组织的共青团,本来是青年之家,结果却成了衙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各级团干部本来是青年的朋友,结果变成了青年“领袖”,身居庙堂,高高在上,官派十足。

“团干部成了官,遑论做青年友,团组织脱离了青年,遑论赢得青年?”在去年7月份的中央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批评共青团处于“高位截瘫”,若不奋起直追,甚至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

在中央群团工作会议后,团中央第一书记秦宜智也曾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如果共青团再不奋起直追,不仅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而是会被青年边缘化、被党政边缘化,甚至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

有人曾经对这种“边缘化”做出解读:被党政边缘化,是因为共青团在社会管理中处于边缘地位,无法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管理;被青年边缘化,是因为共青团虽然是群众组织,但是在群众中处于边缘,端着官架子,不能真正代表人民群众。

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

中办公布的《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从四大方面、十二个领域提出了改革措施。

廉思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次改革不同以往之处,在于不再零敲碎打,修修补补,而是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方案》称,这次改革将改进团中央领导机构人员构成、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改革团中央机关干部选拔、使用和管理;改革创新团的工作、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同时加大党委和政府对共青团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

“《方案》方向比较明确,抓组织、抓干部、抓工作和活动、抓环境,有的要求非常具体,给改革提供了具体的路径。”吴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前三条是提给团中央的,最后一条是提给党委和政府的,团要大力改革和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同样重要。

在吴庆看来,中共中央对团机构的改革的政治意图,就是通过强力助推,让团组织重新广泛联系青年,将青年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执政党周围。

很多人注意到,《方案》强调,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这一写入党章的定位没变,并将共青团改革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的范围。

吴庆说,这次改革在精减机关行政编制方面步子迈得最大,意图扭转五级团组织呈倒“金字塔”型的现状,让资源向基层集中。

《方案》提出,改革优化机关职能和机构,实行工作力量“减上补下”,团中央精减机关行政编制,补充相应数量的挂职干部,带动省级团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精减编制、充实县级团委和直接服务青年的工作领域。

2015年9月7日,团中央和31个团省(区、市)委的首批386名干部抵达派驻县(区),这标志着团中央和团省(区、市)委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基层”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部署,团中央、团省(区、市)委除少数内部管理岗位外的共约1600名干部,在两年内分四批每批选派1/4的干部派驻到县(区)团委工作4个月,长期坚持,形成制度,使下沉基层成为团的领导机关干部的工作常态。

首批下沉基层的386名干部中,局级干部48名,处级干部180名,科级及以下干部158名。他们的工作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团要管团。

《方案》还规定,要明显提高基层和一线团干部、团员在团组织中的比例,团代会代表、团中央委员要注重吸收农民工、社会组织骨干、自由职业者等新兴群体。到2018年团十八大召开时,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团中央委员会、团中央常委会中基层和一线代表的比例,要分别不低于70%、50%和25%。

对于一线代表人比例的设定,吴庆的看法是,数字是一回事,还要真正有代表性。要选拔一些在青年中有代表性、议政能力强的人参加,真正在代表大会上反映青年的呼声。“一定要防止虽‘数字满足却‘鸦鹊无声的情况。”

《方案》还提出,要改进机关干部选任交流,注重人岗相适,不搞年龄层层递减,从严选拔专职干部,挂职、兼职干部在机关所任职务从工作需要出发,不完全对应行政级别。

前述团中央不具名人士证实,首批近80名挂职干部已经确定,不日即奔赴挂职机构开展工作。

这次改革从优化干部培养和成长路径的角度,打破年龄、学历、身份、职级限制。改革后,团中央机关挂职、兼职干部的比例均达到42%以上。一大批挂职、兼职干部的加入,将大大优化团中央机关干部的结构。

吴庆认为,解决人的问题最为重要,也是难题。“合格的干部有了,其他的问题才能逐步解决。”

在工作机制方面,《方案》提出了“8+4”和“4+1”工作机制。前者指每年50%的干部在机关工作8个月,在区县团委工作4个月;后者指在岗干部每周在机关工作4天,在基层单位工作1天。

另外,还有一个“1+100”联系青年的制度,即要求每名专职、挂职团干部,经常性联系100名左右不同领域的团员青年。

吴庆说,这些量化的工作目标,意味着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工作压力不小。“当代青年有其独特的时代性,80后、90后、00后的行为方式、语言沟通方式、价值取向等各自呈现不同的特征,基层团组织无疑要花大力气研究,才能有效对接,不被排斥。”

吴庆说,畅通共青团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方案》的目标,但基层团组织则要克服很多困难,特别是与其他社会组织“抢人”。

面临的一些难题

在这一轮改革中,团中央在机关新设青年发展部、基层组织建设部、社会联络部,统筹青年发展、联络社会各青年阶层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

吴庆认为,随着青年的流动,那种把青年按地域分类的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改革要符合现实的需要和未来的发展,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

这次改革,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基层工作力量和资源的不足。在工作力量方面,《方案》给出的思路,一是要上级机关的力量下沉,二是要大力发展社工和志愿者队伍。

《方案》预期,到2020年,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将达到20万人。

廉思说,20万的目标,令实现青年群体全覆盖的计划显得雄心勃勃。不过,他在做青年的课题中发现,学校、政府、国企、军队、事业单位等体制内青年比较好覆盖,但以流动性为特征的青年阶层如快递员、网约车司机、流浪艺人(歌手)等,原来的那套工作方式已经失灵,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

吴庆亦认为,新出现的青年阶层,倒逼团中央在组织结构上要符合现实的需要和未来的发展。他建议,除了原有的机构外,要尽早建立一些服务青年的专业社团,比如青年成才协会、青年读书协会、青年职业发展协会、青年创业社、青年婚恋协会等。

这些协会与团机关组织的关系是,团的机关只负责“掌舵”,这些协会则负责“划桨”。分析认为,这将有效规避此前命令式的、运动式的工作方式带来的对抗与排斥,增加团组织的亲和力,真正把青年聚拢在一起。

但要推进团组织的改革,还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吴庆说,首要的困难是基层团组织的力量问题。他说,当前基层团组织比较薄弱,越到下面人越少。如果没有人,各项改革还是无法落地。

另外,作为一个拥有五级组织、30多个省级单位的庞大机构,能否将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团组织的功能加以区分,分类指导,也是个疑问。

另外,团组织能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来支持它的发展计划,也是一个问题。当前,团组织由行政化动员向群众化动员的改革稍显缓慢,团组织的发展与市场、社会和民众之间还有距离,需要加快改革速度。

团组织还有一个如何激活自身资源的问题。如何利用团的国际资源激活国内资源?大学团如何支持中学团和少年团?城市团如何帮助农村团?这些问题,尚未有可复制的经验可循。

还有一个问题是组织品牌问题。多年以来,团组织一直存在资源分散的问题,虽然做了很多事,但有品牌的不是很多。一些老的品牌如希望工程、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在体制内还叫得响,在社会层面却已逐渐式微。

此外,团组织的改革还存在着绩效考核僵化、不成体系,以及组织创新缺乏朝气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共青团的改革就难见大的成效。

篇5:张庄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大力推进中学共青团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学共青团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依照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张庄中学共青团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努力为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主要目标

通过改革创新,使我校共青团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尤其是先进性得到切实增强,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提高,用一到两年的时间,使发展团员和团员管理实现有序规范;逐步实现团员先进性、团组织先进性和团的工作先进性显著提升,进一步巩固我校共青团在全校学生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和作用。

三、改革措施

1、建立健全学校团队衔接制度

我校少先队工作隶属于学校团委负责,在学生未进团组织之前,工作以团前教育,推优入团为重点,学校任命优秀青年教师兼任少先队辅导员,隶属于政教处团干部管理。

2、线上线下团员教师、学生交流互动

我校建立健全了以校团委为龙头,全体青年团员教师负责蹲班联系学生团员活动,建立了张庄中学团群微信群,使我校团员青年教师和团员学生通过线上、线下针对共青团工作开展,评价有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3、严格发展团员制度

根据团中央的要求在1—2年内把初中团学比例控制在30%以内,我校在考核团员上制定了比以前更加高标准的入团审核制度,力争做到严格按照团章程序和有关规定发展团员,入团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考察新团员的大会表决、审批、宣誓、教育等各个环节做到了程序严格,手续完备。

4、健全团员教育管理制度

为提高团员先进性,我校大力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利用升旗仪式等方式严格执行“举 国旗,学团章,唱国歌,戴团徽,过团日“的要求,增强团员对组织的归属感,作为团员的光荣感。我校充分运用团员的学习培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伴分享等方式加强了团员的经常性教育,规定了每月第一周的下午第三节为校团员集中学习时,并规定每学期各班团支部召开一次团教育评议,与各团籍注册结合,评议不合格的不予注册,完善和加强团员档案管理,建立团员登记表制度,严肃团的纪律,及时处置不合格团员,对违反团章规定的团员依章及时处理。

5、创建学校团组织建设

为深入实施中学共青团“强基固本”工程,按照团章要求,制定完张庄中学共青团工作条例及指导细则,建立班级团支部。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班级内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由班团协作开展,促进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团集体建设。

四、组织实施

本方案由禹城市张庄中学校委会研究制定,学校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执行落实。

篇6:夏县第二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精神,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共青团山西省委改革实施方案》以及团中央、教育部联合下发的《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全国学联改革方案》及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我校团学战线各项工作和建设和改革创新,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改革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目标,在党的领导下,着力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突出问题,依照“凝聚同学、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会)”的工作格局,积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发展和青年学生新特点,主动融入“大思政”格局,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紧扣时代主题,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1—2年内将我校共青团组织及学生会组织打造成为政治上忠实可靠、品德上知行合一、引领上全面精准、服务上认真负责、作风上更加严实的新团队,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向前发展。

二、主要目标

通过改革创新,使我校共青团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尤其是先进性得到切实增强,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提高,用一到两年的时间,使发展团员和团员管理实现有序规范;逐步实现团员先进性、团组织先进性和团的工作先进性显著提升,进一步巩固我校共青团在全校学生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和作用。

三、改革措施

1.建立健全学校团队衔接制度。我校学生会以及广播站工作隶属于学校团委负责,在学生未进团组织之前,工作以团前教育,推优入团为重点。

2.线上线下团员教师、学生交流互动。我校建立健全了以校团委为龙头,全体青年团员教师负责蹲班联系学生团员活动,建立了夏县第二中学团群微信群,使我校团员青年教师和团员学生通过线上、线下针对共青团工作开展,评价有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3.严格发展团员制度。根据团中央的要求在1—2年内把高中团学比例控制在60%以内,我校在考核团员上制定了比以前更加高标准的入团审核制度,力争做到严格按照团章程序和有关规定发展团员,入团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考察新团员的大会表决、审批、宣誓、教育等各个环节做到了程序严格,手续完备。

4.健全团员教育管理制度。为提高团员先进性,我校大力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利用升旗仪式等方式严格执行“举 国旗,学团章,唱国歌,戴团徽,过团日“的要求,增强团员对组织的归属感,作为团员的光荣感。我校充分运用团员的学习培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伴分享等方式加强了团员的经常性教育,规定了每月召开一次主题团会,并规定每学期各班团支部召开一次团教育评议,与各团籍注册结合,评议不合格的不予注册,完善和加强团员档案管理,建立团员登记表制度,严肃团的纪律,及时处置不合格团员,对违反团章规定的团员依章及时处理。

四、组织实施

本方案由夏县第二中学团委会研究制定,各团支部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执行落实。

夏县二中团委

篇7:共青团辽宁改革方案

一、改革优化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

1.改革加强团教协作

(1)建立常态化的团教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团教协作力度。市级、县级团委和教育部门可探索成立教育团工委等团教协作组织机构。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及相应层级教育行政部门 工作进度:2018年年底前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

(2)团市委、各县级团委要有专人负责区域内中学共青团工作。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人员配备到位

(3)建立中学共青团属地化管理联系制度,鼓励中学团组织积极参与区域化团建,理顺各类中职学校团的隶属和领导关系。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中学中职学校团委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

(4)建立并发挥好全市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职学校等多类型中学共青团工作联席会的作用,各县级团委可根据需要自主成立区域性中学共青团工作交流协同组织。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形成方案并初步完成建设,后续长期坚持

2.完善团学组织制度

(6)明确团代会、学代会和团学组织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参与学校治理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中学团学组织格局。改进学校团委对学生会组织的指导管理,推动学联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确保学生会组织依法依章程独立开展工作;学校团委切实承担起对学生社团的归口管理职责,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规范发展。

责任单位:中学中职学校团委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形成制度机制,各学校出台管理办法,后续长期坚持

(7)严格规范执行校级团的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增强代表广泛性,提高非团学干部的团员学生和青年教职工代表比例。扩大学校团代会代表的参与渠道,推进提案制及大会发言制度。

责任单位:中学中职学校团委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

3.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

(8)明确并加强中学团委对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职责,团组织工作以团前教育、发展团员、团员意识教育为重点,少先队工作以团前教育、推优入团为重点。做好共青团、少先队的组织衔接,改进团前教育和推优入团工作,推优入团应体现班级中队全体队员的意见。对于经少先队组织培养推荐和团组织考察已达到入团标准的特别优秀少先队员,可以在其年满13周岁不满14周岁时发展入团,在年满14周岁以前仍保留队籍。

责任单位:县级团组织负责各县域内中学中职学校团委、中学少先队大队,市直属中学中职学校团委由各校团委负责

工作进度: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长期坚持

(9)建立中学团干部、优秀教师兼任少先队辅导员制度。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

工作进度:2017年6月前落实,后续长期坚持 4.推行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制度

(10)制度化开展学校共青团“驻校蹲班”直接联系学生团支部和青年学生活动,专职团干部每年不少于15个工作日到中学“驻校蹲班”,并经常性直接联系不少于100名青年教师和学生。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

工作进度:已初步建立,继续深化,长期坚持

(11)各中学的教师团干部每年至少直接联系1个以上基层团支部,具体指导团支部建设。

责任单位:县级团组织负责各县域内中学中职学校团委;市直属中学中职学校由各校团委负责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完成,继续深化,长期坚持

(12)建立中学共青团工作活动 “众创众筹众评”制度,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机制和渠道,使广大青年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参与共青团工作的设计、开展、评价全过程。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直属中学中职学校团委

工作进度:2018年年底前在市、县、校等三级形成较为成熟的机制

二、加强先进性建设

5.严格发展团员制度

(13)制定团员发展规划,强化县域统筹,用3年左右时间将初中、高中阶段毕业班团学比例分别控制在30%、60%以内。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

工作进度:县级团委制定县域团员发展规划,2017年、2018年分别实现相关要求

(14)严格按照团章程序和有关规定发展团员,入团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考察。新团员的大会表决、审批、宣誓、教育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程序严格、手续完备。新团员接收必须经过团支部大会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严格落实培养联系人制度、团支部考察制度,入团前要参加不少于8学时的团课学习。

责任单位:县级团组织负责各县域内中学中职学校团委;市直属中学中职学校由各校团委负责

工作进度:2017年6月前制定具体工作细则,后续长期坚持

6.健全团员教育管理制度

(15)大力加强团员意识教育,严格执行“举团旗、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过团日”的要求,增强团员对组织的归属感、作为团员的光荣感。加强庄严神圣、贴近学生特点的入团等仪式教育,充分运用学习培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伴分享等方式加强团员经常性教育。组织团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一般累计不少于1 天或者8 学时。创新“三会两制一课”方式和载体,特别要把团员教育评议与团员年度团籍注册结合起来。

责任单位:县级团组织负责各县域内中学中职学校团委;市直属中学中职学校由各校团委负责

工作进度:2017年6月前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

(16)完善和加强团员档案管理,建立团员登记表制度。借助全团“智慧团建”系统,实现基础团务、团员管理和团的信息统计网络化,建设中学共青团的信息数据库。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

工作进度:按照全团统一部署扎实推进

7.创新基层组织建设

(17)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促进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团集体建设。坚持团内民主,全面落实班级团支部定期换届和直接选举。

责任单位:县级团组织负责各县域内中学中职学校团委;市直属中学中职学校由各校团委负责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

(18)普遍设立青年教职工团总支或团支部。在中学团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加强对青年教职工的联系服务引导。

责任单位:县级团组织负责各县域内中学中职学校团委;市直属中学中职学校由各校团委负责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推进落实

(19)推进社团建团,探索适应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和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新型团建实践,做到工作和活动覆盖全体学生、组织富有活力。

责任单位:县级团组织负责各县域内中学中职学校团委;市直属中学中职学校由各校团委负责

工作进度:2017年6月底前启动建设,逐步推进 8.彰显先锋模范作用

(20)大力选树优秀学生团员、学生团干部和优秀中学中职团组织等先进典型。广泛开展“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寻访以及科技创新、志愿公益等活动。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

工作进度:已开展,继续深化,长期坚持

三、改革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

9.创新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

(2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与人生对话”“彩虹人生”“14岁集体生日”“18岁成人仪式”等活动内涵,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增强成长动力。

责任单位:县级团组织负责各县域内中学中职学校团委;市直属中学中职学校由各校团委负责

工作进度:已开展,继续深化,长期坚持

(22)遵循中学生成长和思想教育引导的客观规律,研究各类中学以及不同年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注重与小学、大学的有机衔接,制定实施中学共青团思想引领大纲,统筹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全国层面将起草制定一体化分层分类思想引领工作有关文件,2020年前市、县两级形成较为健全的工作体系

(23)普遍建立中学生团校和业余党校,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功能。大力创新团课教育,规范设置目标,科学设计内容。

责任单位:县级团组织负责各县域内中学中职学校团委;市直属中学中职学校由各校团委负责工作进度:

2017年年底前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

(24)融合线上线下载体,运用微信、微博、QQ、贴吧、网站等新媒体阵地集群,研发和推广面向中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引领优秀内容产品。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

工作进度:2017年6月前做出工作安排,2-3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

10.建立健全以志愿服务及社团活动为核心的实践育人制度

(25)以深入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契机,将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中学共青团的基本职责和重要工作牵引载体,建立健全“教育部门协调指导、共青团组织归口负责、综合素质评价驱动、团员学生自愿参与”的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及相应层级教育行政部门

工作进度:团中央、教育部已出台相关文件,2017年年底前省、市、县级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

(26)推动中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日常化、便利化、正向激励化开展,推动全体中学生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推动条件具备的支部建立志愿服务队,设立志愿服务委员。

责任单位:县级团组织负责各县域内中学中职学校团委;市直属中学中职学校由各校团委负责工作进度: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

(27)推动各地、各中学配置志愿服务专项经费,纳入学校预算管理。

责任单位:市级团委、县级团委及相应层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学中职学校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

(28)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支持学生社团、学生兴趣小组开展活动,促进社团活动健康发展。

责任单位:县级团组织负责各县域内中学中职学校团委;市直属中学中职学校由各校团委负责

工作进度:2018年研究制订具体工作办法 11.建立健全中学生困难帮扶和权益维护机制

(29)经常性为经济困难、学业困难、人际沟通困难、心理问题、上进心不足等困难中学生群体提供帮助。精准性针对留守学生、毕业未就业中职学生等群体开展重点帮扶。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形成制度机制和具体工作方案,后续长期坚持

(30)通过加强法治教育、建立援助平台等方式,积极参与预防校园暴力、抵制校园欺凌等相关工作。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及相应层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发挥市县两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组长单位职责,开展各类教育活动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

(31)充分发挥团代会、学代会、学生会在校园民主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强化集中反映学生意愿和代表学生利益的基本功能。在中学团组织中普遍设立权益委员,在学生会组织中普遍成立负责学生权益的部门。

责任单位:县级团组织负责各县域内中学中职学校团委;市直属中学中职学校由各校团委负责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32)逐步建立省市县级团委对本区域内中学典型性权益维护工作下管一级机制。

责任单位:省级团委学校部、团市委、县级团委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 12.建立健全扁平化、项目化、信息化运行机制

(33)倡导扁平化工作模式,明确从团中央、省、市县到学校、班级等中学共青团各级组织的核心任务及重点工作,完善各级组织间的信息发布、交流、反馈机制和互动、联动机制。

责任单位:团中央学校部、团中央基层组织建设部,团省委学校部、团市委、县级团委,中学中职学校团委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

(34)推进中学团学活动的项目化管理和课程化实践。

责任单位:县级团组织负责各县域内中学中职学校团委;市直属中学中职学校由各校团委负责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

四、改革完善中学团干部制度 13.完善团干部选配使用机制

(35)完善中学团干部队伍“专兼”配备机制,在3-5年内实现团委书记岗位专设,按学校中层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学校团委书记的任免应征求上级团组织的意见。团的工作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相应的工作量,具备教师资格的团委干部可适当兼课,原则上不超过学校同学科教师满课时量的一半。教师团干部的考核要以共青团工作作为主要内容,考核结果和工作成果作为评聘职务和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

责任单位:省级团委学校部,市级团委、县级团委及相应层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学中职学校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省级出台方案,三年左右时间基本落实

(36)普遍建立青年教师和学生兼职团干部制度,每所中学应分别选任至少1名青年教师和学生担任兼职团委副书记。

责任单位:县级团组织负责各县域内中学中职学校团委;市直属中学中职学校由各校团委负责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落实

14.优化团干部发展机制

(37)关心专任团干部的使用和培养,其任职年限等同于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年限。通过纳入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聘、融入中学现有专业科目职称评聘、单独设立团干部职称评聘等方式,打通职业发展路径。专任团干部获得的共青团有关荣誉和研究成果享受与教育行政部门同等待遇。专任团干部任职不唯年龄,对于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团干部,应列入副校级后备干部培养序列,探索职务晋升、转岗任职、挂职锻炼以及交流培养等方面的机制渠道。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及相应层级教育行政部门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出台方案,2018年年底前基本落实

(38)完善全国、省、市、县分级中学团干部和团教工委干部培训制度。将团干部培训纳入师资培训、党校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计入学时。

责任单位:省级团委学校部、市级团委、县级团委及相应层级教育行政部门

工作进度:2017年6月前团中央学校部、团中央组织部形成制度,省市县三级全面落实,后续长期坚持

(39)推进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学科研究,切实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探索推动建立各级“中学名团干工作室”。

责任单位:团市委

工作进度:2017年初步组建“中学名团干工作室”(40)加强对学生团干部的培养力度,其开展共青团工作的表现可记入学生本人综合素质档案,为学生团干部发展提供必要支持,着力强化学生团干部的学习作风和工作作风要求。

责任单位:县级团组织负责各县域内中学中职学校团委;市直属中学中职学校由各校团委负责

工作进度:2017年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

五、强化有关保障机制 15.加强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

(4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中学团建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把团建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考核内容,团建工作占比不低于10%。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及相应层级教育行政部门 工作进度:2017年6月前省级团委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方案,2017年年底前基本落实

(42)各学校应明确由1名校级领导分管共青团工作,建立学校党政班子定期听取共青团工作专题汇报制度。学校团委书记为党员的,应作为学校党委(总支、支部)委员候选人选。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及相应层级教育行政部门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形成制度,后续长期坚持

(43)严格落实学校团组织受同级党的委员会领导,同时受团的上级组织领导的规定,落实中学团组织推荐优秀师生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人选的重要职责。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及相应层级教育行政部门 工作进度:2017年深化实施,长期坚持 16.优化资源保障机制

(44)各中学须规范设置团委,支持团委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建立学校团委与德育部门合理分工、有效协作的机制。团委书记应出席或列席学校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可根据实际兼任德育部门副职。探索推行班主任兼任班级团支部指导员制度。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及相应层级教育行政部门 工作进度:2017年6月前开始实施,长期坚持

(45)建立中学共青团工作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衔接机制,在具体实施办法中应明确团组织对学生参与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有关内容评价的任务职责。将中学团的活动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推动团的活动和学校相关专题教育活动的综合实施。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及相应层级教育行政部门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形成制度机制,后续长期坚持

(49)中学所收缴团费除上缴上级团组织部分外,应全部用于学校团的工作,并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各学校应将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安排,并在活动场所、设备等方面对团的工作予以保障。

责任单位:团市委、县级团委及相应层级教育行政部门 工作进度:2017年年底前基本落实

篇8:关于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

一、明确共青团的指导思想, 紧跟党内思想政治的发展

指导思想是一个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 因此, 在关于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中, 明确的认识到正确的指导思想是顺利的、有效的进行整体工作的重要前提, 从而根据指导思想进行相关工作。在共青团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第一要义是要与党中央的发展脚步相统一、相协调, 要求团员的思想动态与党的思想政治理念时刻保持一致。将共青团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党中央的相关内容上来。其次, 共青团需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理念, 并将理念付诸于工作实践行动中来, 将党组织的先进工作目标和发展建设切实的引导共青团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二、开展创新活动, 提高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共青团的培养对象是青年人, 因此, 利用创新、多样的方法, 根据青年人的充满活力、充满热情、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创新能力强等等特点, 满足青年团员的个性要求, 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必定可以更有力的发挥出青年人的创造力、培养青年人的政治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可进一步增加组织的吸引力, 提高内部凝聚力、发挥团队的战斗力、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组织的力量, 必定会对共青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大提高共青团思想教育工作的效率。

三、大力推展信息化建设, 拓展思想政治的创新空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当今社会已经逐步趋向于科技信息化。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作为培养国家后备力量的共青团组织, 也应当跟随新形式的脚步, 将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和手段与共青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用信息化技术, 在提高教育改革工作效率的同时, 也有效的拓展了共青团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空间, 完善、和拓展了教育方法的来源和渠道, 丰富了教育的内容, 大大的促进共青团的组织创新、教育创新、活动创新以及青年学生的科技体系的创新。例如, 在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和教育中, 将多媒体软件技术引入进来,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直观、感染熏陶力强等等特点, 把握与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共青团工作的原则和规律, 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使得学生受到触动和启发, 不断的加大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力度, 全面加强和创新共青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为拓展思想政治的创新空间贡献力量。

四、注重工作实效, 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相统一

在我国共青团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实事求是、注重工作实效, 在引导共青团青年团员的思想和引导他们的行为的时候, 务必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经济改革的实际、当今社会的发展实际、政治及军事文化的发展实际、以及青年本身的思想实际紧密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有针对性的、科学的、高效的对青年进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 是相关人员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方针。为了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方法与工作实效相统一, 首先, 需要主动认识、挖掘, 并且大力的发挥共青团自身创造并且拥有的教育资源, 用一系列的教育资源来带动和提高各种活动的组织效率, 在活动的过程宣传和后期引导方面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其次, 通过共青团内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提高青年人对共青团的宗旨和原则的认识, 增强各级团组织的团队精神和组织力量, 各级领导从自身做起, 将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各种章程和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 通过自身的行为和活动的组织来树立模范形象;在“示范带动”和“组织评比”两方面做好工作。促使更广泛的共青团团员参加到共青团的相关活动中来, 并在活动中提高对于中国共青团、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统一动作”的示范带动和“组织评比”, 注重工作实效, 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相统一, 是我国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中的一个新篇章, 通过一批批新颖独特、富含创新力的活动, 进一步激发出共青团组织内部工作机制的活力和生命力。

五、总结

我国的共青团组织应该号召各个地方的共青团, 组织加强开展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体制, 从多方面入手, 以丰富多样的新活动和教育方式取代传统的老一套教育方式, 为建设良好有效的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力量。

摘要:中国共青团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一个培养优秀青年干部和先进青年的组织, 是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知识的学校。在当下科学发展观的影响之下,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维护共青团发展的必备前提, 是中国共青团组织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在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共青团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进行了讨论并提供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改革

参考文献

[1]张燕妮.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创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 2012, (8) :17-18.

[2]张燕.新形势下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发展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4, (8) :23-24.

上一篇:芍药,芍药韩愈,芍药的意思,芍药赏析下一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书笔记400字心得体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