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区域发展的措施

2024-05-05

统筹区域发展的措施(精选6篇)

篇1:统筹区域发展的措施

统筹区域发展的思考——以国土规划为例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分解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就是统筹东中西三大地带、行政经济区域与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域、经济核心区与特殊类型区域、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实践表明,国土规划是实现空间均衡的必要保障和有效措施,当前我国要完善国土规划体系,加强国土规划的薄弱环节,以实现区域统筹。关键词:区域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国土规划;空间结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是针对我国当前 地区发展不协调、地区发展差距全面拉大、不合理的地区间产业趋同进一 步强化、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而提出的。所谓统筹,意指统一谋划、协调兼顾、共同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就是要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实现空间协调发展。那么,要准确把握统筹区域发展,至少还要考察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统筹什么样的区域? 二是怎样统筹?

一、统筹的区域

1、统筹东中西三大地带

由于历史基础、客观条件以及改革开放步伐和力度的不同,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东中西三大地带仍是我国未来统筹区域发展的首要层次。需要强调的是,地区差距,不仅仅指的是GDP的差距,更重要的是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差距、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可以从以下几组数据的对比来看,东、西部地区GDP增长速度的差距,“八五”时期大约5个百分点,到“九五”时期约2个百分点,2001年缩小为0 54 个百分点,GDP增长的差距是趋于缩小的。再看《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 分析与预测》抽样调查结果,当前我国个人收入水平的地区差异极大,发达地区的个人平均月收入是欠发达地区个人平均月收入的2.5倍。从2003年全国工业增加值来看,东部占全国的比重为67.13%;中部占全国20.13%;西部仅占全国12.74%,西部总量和人均水平的相对地位仍在下降,2003年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表明,西部比东部和中部少6个百分点。东西差距不仅表现在个人收入、产业、投资等量方面的差距,而且表现在增长质量、人民生活水平等差距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难点不在东部而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更为不利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几年来,目前并没有出现东部向西部大规模产业转移和扩散的现象,相反,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和就业却在逐年萎缩,西部的劳动人口大量转移到东部地区,从而使东部的劳动力成本始终处于最低水平,这种要素的反向聚集进一步加剧了东西地区差距。因此,加快并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提升西部发展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应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统筹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另一个问题是中部经济的崛起。目前,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区域经济战略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将会加大,“经济凹地”现象已经出现,并有可能加深。如何在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中真正实现东西互动、促进中部, 使中部地区不至于落在后面,是统筹区域发展中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2、统筹行政经济区与跨行政区的经济区

2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总体上看是沿着两条思路展开的。一是以东中西三大地带为基础进行的,奠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骨架;二是以各省级行政区为空间单位进行的,形成了有一定特色和竞争力的省级行政经济区。两种布局的叠合交织,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带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环境的区际封闭性较强、地区发展条件差异显著的国情,客观上要求经济布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既保证全国范围地域分工的不断深化发展,又要使各地区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发挥。显然,上述两种布局是不可能充分实现的,而需要细化到更加具体、更加微观的空间。而且,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趋势: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一批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正在形成;企业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大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市场扩张、中小企业通过形成产业集群等,推动着地区间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经济联合;西部大开发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一些经济隆起带和新的增长极开始在西部形成。这些新的形势要求从全局的高度来统筹协调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要把重点开发区、经济中心、城镇体系、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等,突破行政区界限和分割,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促进跨行政区经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3、统筹经济核心区与特殊类型地区

在空间开发的目标和模式上,我国基本上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依托核心地区优先发展从而带动外围地区的模式。在这样目标和模式下,全国崛起了诸如沿海经济带、长江干流沿岸地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若干经济核心区。但同时,也出现不合理的地区间产业趋同进一步强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土地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水资源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产业衰退区,已成为我国当前十分典型的问题区域。目前,我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国策。如果上述这些问题进一步恶化,不仅制约先发核心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将拖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甚至可能造

成社会经济的大退步,核心区与特殊类型区域的关系,已经到了要求在全局高度上来统筹的时侯了。

因此,在区域开发的空间单位上,除了强调确定重点开发地区,更要关注特殊类型区域的开发和保护,尤其要注意二者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协调问题。

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重点开发地区和优化整合地区等,应纳入国家统筹的范围,明确各种类型地区的主体功能和发展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对重点开发区,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完善发展环境,形成新的增长极;对生态脆弱地区,不要盲目追求GDP增长目标,而把社会发展、教育、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根本原则,在继续加强交通、通讯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时,把教育、卫生、文化等“软件”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地位,并逐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型;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要控制高耗水产业,避免地下水超采导致环境恶化;对贫困地区,要以脱贫致富为目标,把开发扶贫与异地扶贫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从国土资源有效配置的全局高度,加强跨行政区经济区的空间指导,处理好重点开发区与特殊类型区域、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利益协调关系。

4、统筹城市与乡村

如果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两种基本的空间类型,那么,统筹城乡发展是统筹区域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目前已有相当多的论述,本文仅就城乡统筹的实质、关键和内容作简要说明。

统筹城乡发展,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机制。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大举措。

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思路。从城乡分割、差别发展转向城乡互通、协调发展,把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是统筹城乡产业,推进农业产

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第二,统筹城镇与农村发展,积极转移农村人口;三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搞好城乡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第三,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四是统筹城乡配套改革;五是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六是统筹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城乡发展政策,适当向农村倾斜。

5、统筹城市与城市、城市与所在区域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形成了以城镇密集带和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市经济圈为特征的城市化现象,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正在迈入一个崭新时代。但是,行政封锁、诸侯割据却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中一个突出障碍,城市化进程与区域发展不是协调推进的。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一方面土地的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但另一方面,在这些地区,国土资源浪费的现象却比较严重。土地利用的结构不合理,空间功能划分模糊,城市间产业结构雷同,城市建设各自为政,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特别是城市连绵区的基础设施难以实现统一规划和建设等等。城市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同时与其周围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各种关系,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周围城市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城市发展绝不应该局限在系统内部考虑。但是,单纯的城市规划只能解决系统内部的问题,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城市与所在区域之间的关系问题,需要纳入更高、更宏观的视野来通盘考虑,这就需要统筹的思想和方法。国外很重视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德国在城市规划中有一条专门讨论城市与周边城市、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的联系,还讨论机制上的联系,值得我们借鉴。

二、统筹的方法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把以上各种层次的区域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通过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生产力布局、城乡布局等手段,促进各种资源要素的空间流动,优化空间结构,最终实现空间协调发展。从国外区域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国土规划是协调空间关系问题的有效手段和必要保障。

1、国外国土规划的目的和做法

国土规划起源于德国20世纪30年代实施的“空间秩序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重建城市的需要,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国土规划在英国和德国首先兴起。日本则是在经历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后,为应对地区差距扩大、国土利用失衡、大城市人口过密和山村地区人口过疏等问题而展开了大规模的国土规划,并成为亚洲国家学习的榜样。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对国土规划的制度和体系进行调整

和改革,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重视公众参与等新理念的要求。

纵观发达国家的国土规划,其目的主要为了消除市场经济体制造成的空间不平衡,减少由此产生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从而协调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城市与乡村、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冲突。发达国家市场失灵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了经济落后地区和人口萧条地区,如,欧洲除金三角工业中心以外的欧洲沿海半岛以及边远山区和乡村地区,美国田纳西流域;二是受经济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影响,区域发展由盛而衰,出现失业严重和经济萧条的老工业地区。

各国国土规划的出发点虽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他们共同的经验或做法。首先,各国都把国土规划作为国家空间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国土规划工作十分重视,日本迄今为止已经制定了五个“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其次, 国土规划的内容和任务根据空间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宏观层次的规划着重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大的经济区域协调的总体思路、原则方针等内容, 微观层次的规划则以具体的开发和整治项目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等具体内容为主。如德国国土规划分为联邦、州、专区、市(县)四个层次,日本国土规划体系也分为四级:第一级,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第二级,三大都市圈建设规划、七大地区开发规划、特殊地区规划等,第三级,都道府县综合发展规划,第四级是市村町综合发展规划。第三,国土规划的理念和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

2、我国新一轮国土规划的任务

我国正在启动新一轮国土规划,通过加强国土规划的薄弱环节、完善国土规划体系、规范国土规划的法律措施,从而有效实施国土规划,既是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必要措施。综上, 新时期我国国土规划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西部国土规划。西部大开发不是短期的突击性任务,而是长期坚持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了深化西部大开发,应制定相应的国土规划,同时,中部地区的优势再造和资源整合问题、东北产业振兴问题,也应抓紧进入新一轮国土规划的议题之中。近期,西部大开发规划主要应包括:

1、西部重点地区的国土开发规划,如西陇海—兰新产业带规划,长江上游地区规划、南贵昆经济带规划、呼包-包兰-兰青线经济带规划等;

2、西部国土资源优化配置规划,包括土地利用、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等;

3、西部特殊地区国土环境保护规划,如江河源头的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等。

二是跨行政区的大经济区域规划,在国家层面上协调区际间资源共享、利益平衡、责任共担的问题。主要包括:

1、跨行政区的重点地区规划,如成渝经济区规划;

2、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在跨行政区的合作和协调问题,如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的流域综合开发问题,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长江产业带建设的利益协调机制问题等,应在新一轮国土规划中引起高度重视;

3、城镇密集带和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市经济圈规划,编制京津冀首都经济圈规划、长江三角洲规划等。新一轮国土规划,应把大都市地区作为一种重要的类型区域,打破行政区界限, 以国土高效利用为目的,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土地利用、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平衡。

三是特殊类型地区规划,特别是要研究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以及优化整合地区的主体功能和发展原则,为编制区域规划和制定区域政策提供依据。

四是以城乡为单位的空间规划。协调国土规划与城乡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的关系。

五是衔接协调各种规划,完善国土规划编制体系。衔接各类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资源开发保护规划、环境规划等,形成以国土规划为骨干的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振光,宋平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与协调[M] 国外城市规划,2002,(5)

[2]邓玲,张红伟 中国七大经济区产业结构研究[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3]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中国地区经济分析系列课题组”,2003.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M]

[4]潘文灿,郝寿义等主编 新时期国土规划探索———天津、深圳国土规划理论与实践[M] 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5]吴传钧,侯峰 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M]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6 叶裕民 中国区域开发论[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篇2:统筹区域发展的措施

一、第五增长极提出的战略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赶超战略,该战略的指导思想是节衣缩食,以农补工,促进农村资源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民和农业剩余向国家集中,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工商资本的原始积累,快速实现富国强民的战略目标。在实施以农补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过程中,年代还同步实施过西线开发战略。改革开放后,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向了极端,年代末期集中全国的资源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年又提出了振兴东北的规划。多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成绩斐然,构筑了中国四大增长极,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和东北三省(正在构筑中)。

第一增长极:珠三角。开发珠三角的目的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寻找出路,寻找增长的突破口。为了搞好珠三角这块“实验田”,国家给予珠三角一系列配套的特殊优惠政策,珠三角不负众望,先声夺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中国第一增长极。但是珠三角的地处中国大陆的南端,难以“达则兼济天下”,撬动规模庞大的国民经济。直到现在,以珠三角为中心的第一增长极还处在极化过程中,对外的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暂时只能对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学习和示范作用,提供对外交流的窗口。要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起飞,必须在其他地区构建辐射能力更强的新增长极。

第二增长极:长三角。打造长三角是对珠三角反思的结果。邓小平同志认为,没有同步开发上海是最大的失误。痛定思痛,中央政府决定通过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构建中部增长极,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起飞,弥补珠三角辐射带动力不够的缺陷。从功能上看,第二增长极是对第一增长极不足的补充和协调,从增长极的类型看,第二增长极是第一增长模式的推广和延伸。国家特殊的、优惠的发展政策和大量投资铸就了长三角的辉煌,长三角经济一日千里,很快成为了中国第二增长极。但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长三角对长江经济带的扩散效应远小于极化效应,第二增长极暂时还难以舞活长江经济带,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仍是“蚍蜉撼大树”。鉴于这种情况,就必须构建新的增长极,促进更多地区经济起飞。

第三增长极: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从决策角度看,开发珠三角、长三角是一种被迫的选择,是一种转型战略,开发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则是主动出击,是一种提升战略。这一极也是对长三角、珠三角发展模式的复制,其目标是通过构建北部增长极,辐射和驱动中国北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第三增长极已初具规模,域内经济活跃,显示出勃勃生机,但是对中国北部地区、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仍然是“小马拉大车”,力所不逮。总体而言,东部三极对中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中西部地区难以共享东部繁荣。要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亟需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年中央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基于这个考虑。

第四增长极:东北黑吉辽三省。提出第四增长极主要有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对西部大开发的反思。西部地区先天不足,地广人稀、环境恶劣,国家庞大的投资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西部地区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暂时还难以成为带动经济起飞的一个独立增长极。企图通过东西联动,带动中部发展的战略预期难以实现。其次是对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的反思。另外为东北地区严峻的形势所迫。东北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问题比较多,矛盾非常尖锐,解决东北问题刻不容缓。基于上述考虑,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目前这一极正在酝酿和推动过程中。

四大经济增长极都处在中国的最东部,通过四个极点构建增长轴心,带动整个东部地区经济整体起飞的态势已初露倪。但是东部增长轴心对中西部地区仍处于极化过程中,生产要素还在大量地向东部地区转移。指望东部地区累积因果过程自然结束后,以扩散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是远水难解近渴,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问题和矛盾将会激化,最终将影响东部的稳定持续增长,甚至影响全国经济发展。“牵牛要牵牛鼻子”,解决矛盾要解决主要矛盾,随着东部“四极”的进一步发展,以中部为主的农业地区的矛盾将会成为主要矛盾,要缩小东、中、西部差距,协调地区发展水平,遏制极化过程,烫平回波效应,必须在以中部为主的农业地区构建新的增长极--第五增长极。

二、第五增长极的战略定位

所谓第五增长极,泛指人口高

态基础,第五极增长极应该是一个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生态文明并存的“共生极”。

增长的作用不同。东部“四极”的增长对于缓解、释放中国发展压力功不可没,但是东部“四极”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点轴线极化效应扩大了地区发展差距,加大了东、中、西部增长的“马太效应”。东部“四极”高速增长的同时,埋下了许多不稳定因素。第五增长极却与此不同,本身就能够带来社会政治的稳定。农民占总人口的,第五增长区域的农民又占全国农民总数的,“两个”就是全国总人口的。中国能否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于能否稳定“两个”的农民。第五增长极的起飞能够惠及全国的农民。从这个角度看,第五增长极是一个“稳定极”、“基础极”,是东部“四极”乃至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和前提。

增长的前提不同。自古以来,第五增长区域就是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中部地区作为中国能源重化工业的主要基地,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铸就了几代人的辉煌。既使在改革开放以前,中部地区与东部“四极”相比都毫不逊色。事易时移,中部地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边缘化了,在市场化和改革开放过程中衰落了。中部地区地衰落、边缘化与国家推行非均衡增长战略息息相关,其衰落和边缘化有其内在逻辑性,在所难免。可见助跑第五增长极不是开发,而是文明和经济的复兴,是凤凰涅槃,重获新生。从某种程度上,第五增长极是一个“复兴极”。

(三)第五增长极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第五极增长动力及与东部“四极”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第五增长极的主要特点:它是以均衡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增长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全面的、动态的、均衡的永续增长范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全面增长。它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更不是的简单增加,而是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全方位提升,是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共存条件下的全面增长,它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文环境的提升,它追求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第五增长极的起始速度可能不会太快,暂时也难以见大成效,但是“疾风知劲草,路遥识马力”,第五增长极的后续增长效应不可估量。

全新增长。第五增长极所依赖的增长动力,不仅仅是有形产业和物质投入,它主要依靠产业与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筹协调力量,资源的整合力量,人文环境的促进力量,生态环保的支撑力量,制度变迁的矫治力量。在经典增长范式中,这些因素都是既定的、不变的、外生的,没有被纳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我们认为,它们在第五增长极的增长范式中是内生的,是增长的重要源泉。

动态均衡增长。传统的均衡增长理论是哈德罗建立的一个增长范式,指通过投资拉动需求增长。第五增长极所追求的动态均衡增长,不同于哈德罗的需求增长,也不同于区域经济学均衡增长理论所要求的平均增长、平衡增长,它是与非均衡增长理论相对应的增长,是指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具有良性循环机理的协调增长,各产业之间、各区域之间增长率可能有高有低,但是它们的增长是协调的、和谐的、相互促进的。

可持续增长。第五增长极与东部“四极”的主要增长动力有很大的不同,它没有衰竭性,使之不尽,用之不竭。与经典增长范式相比(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除外),第五增长极所依赖的增长因素都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不存在资源的约束问题和增长极限问题,也不存在增长收敛或者趋同问题,如果整合得当、保护得当,完全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

三、第五增长极的战略作用

第五增长区域历来是中国富庶繁华之地,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俗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谚语。建国以来,以中部为主体的第五增长区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一直是新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如果将东部“四极”视为龙头,西部地区视为龙尾,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则是龙身、龙体。中部复兴,引跑第五增长极,在经济、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意义非同凡响。

第五增长极是全面激活中国经济的引擎。东部“四极”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地理位置上都处于边陲,是一种边疆发展战略。这种边疆发展战略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全国经济的影响总是局部的、区域性的,距离极点和极轴越远,扩散效应越小,拉动作用越弱,这些增长极无法承担全面激活中国经济的重任。第五增长极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部腹地,既承东又启西,既照南又顾北,能够“一肩挑两头”、“一脚踏南北”。第五增长极的每一个发展步伐的外溢效应都能同时惠及东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第五增长极每一个发展步伐的收益都会落在国境内,真可谓是“一波才动万波随”。不象东部“四极”和西部开发,只有部分收益惠及国内。助跑第五增长极投入产出最大,同一单位的投资,第五增长极对全国经济的带动和乘数作用要大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如果将解决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人文问题所带来的效应考虑进来,第五增长极投入产出要高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能够带动东南西北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第五增长极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四两拔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助跑中国第五增长极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全

面激活中国经济。构建第五增长极就是在中国中部腹地安装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

第五增长极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保障。国民经济就象一台复杂的机器,所有的部件都必须良好且配套协调,否则就难以持续增长。第五增长区域对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一是第五增长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廉价的劳动力功不可没。第五增长区域是中国劳动力最丰富的地区,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东部“四极”、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廉价的劳动力,正如刘易斯所说“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性”,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长都要依靠第五增长区域的廉价劳动力来启动。二是第五增长极是国民经济的产业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既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又为工业提供市场。第五增长区域是中国主要的农产品供给区,为全国提供以上的农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长期被排斥在国家战略重点以外,第五增长区域目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农民增收难,结构调整难,基层政府运转难,农业的发展难,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威胁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三是第五增长极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食为政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第五增长区域是国家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年出现的粮食价格异常上涨,就源于第五增长区域连续五年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如果第五增长区域不能尽快复兴,失望失落失魄的农民还会继续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粮食安全问题将会更加突出。试想,如果第五增长极不能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市场,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能充分挖掘廉价劳动力的潜力,又如何能够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建国以来,每一次经济增长的大滑坡都是产业基础和粮食安全出了问题。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小平同志也曾经精辟指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第五增长区域的基础性作用、安全保障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不能忽视的。要想将中国持续了年的增长神话延续下去,必须启动第五增长极战略。

第五增长极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发展第五增长区域,助跑第五增长极是一项统揽全局,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改革改革以来,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面临东部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双重“夹击”,已经深深塌陷下去了,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抑制了全国产业按照比较优势分工协作,障碍了资源在各个地区的顺畅流动和合理配置。第五增长区域的塌陷已经拖累了全国经济增长,影响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另外如果只有东部“四极”的快速发展,中西部长期停滞不前,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只不过是海市唇楼,南柯一梦。相反,第五增长极的崛起能够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五大增长极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使五大增长极连成一体,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在新世纪持续增长。所以,助跑第五增长极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清除发展障碍,实现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第五增长极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足寒伤身,民寒伤国”。“三农”问题是一个可以动摇国家根基的大问题。我国“三农”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就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林毅夫教授认为,在未来至年,中部和传统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格局。他主张,中国经济发展要以中部地区为突破口。还有专家也曾经说过,解决了中部的农业问题,中国的农业问题就解决了。因为东部地区有四大增长极,经济也比较发达,“三农”问题不成为问题,而且有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假以时日,必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尚不突出的“三农”问题。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农业和农民在全国占的比例较小,“三农”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该区域的农民占全国农民总数的,提供全国的农产品,第五增长区域是“三农”的主体部分,也是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地区。只有将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的“三农”问题解决了,中国的“三农”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十六大党和政府提出了要在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农村又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的农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破解了中部的“三农”问题,促进各个地区齐头并进的发展,才有可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可见,复兴中部,构建中国第五增长极不仅是破解“三农”的关键,还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

第五增长极是拓宽战略腹地的重要途径。新世纪我国面临着复兴中华、统一祖国的重大任务。虽然我国本着共同协商、和平解决的统一原则,但是不能排除武力统一的可能,特别是台湾执政的民进党提出制宪时间表和独立时间表,加快了分裂祖国的步伐,我国面临着更加现实的战争危机。与此同时,我国还面临着美国、日本对我国的遏制政策。战争危机要求我国必须有广阔的经济纵深和战略腹地,但是我国所有的经济增长极都在东部地区,战略经济异常脆弱,一旦发生战争,经济将会受到致命的打击,更重要的是脆弱的经济将会束缚决策,使我国在使用武力统一祖国,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时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第五增长极却与此不同,在中国的腹地,不管是从东部往中西部走,还是从西部向中东部走,都有层层保护屏障,是我国的战略大后方,能够避免和减少战争对经济的冲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在复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大业中,赢得主动,就必须象六十年代西线开发一样,未雨绸缪,重视第五增长极的发展,拓宽中国经济的战略腹地,增强我国承受战争的能力。

第五增长极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第五增长区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圣地”。“中原定,天下安”,逐鹿中原从来就是中国政治家、军事

家关注的重点。只要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能够稳定,全国就有稳定的基础。而今时过境迁,现在我们的“圣地”面临着严峻的稳定问题。第五增长区域长期为国家非均衡战略边缘化,许多问题和矛盾积重难返,农民负担问题集中在中部,贫困人口集中在中部,涉农案件集中在中部,乡镇政权危机也表现在中部,连老百姓最痛恨的官员腐败问题、侵害群众权益问题,中部在全国都占很高的比例。从地理位置上看,第五增长区域是稳定的基础,从不稳定的诱因看,第五增长区域现在潜伏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复兴中部、助跑第五增长极时不待我,必须尽快提上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助跑第五增长极,能够促进中部的复兴,增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部的复兴能够消除我国社会政治的不稳定因素,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构建第五增长极实乃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富国安邦的根本。

四、实施第五增长极战略的可行性

实施第五增长极战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大家也许会问,是否具有可能性呢?我们认为,构建第五增长极,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从南到北,先后培育了四大增长极,发展的框架基本完成,发展基础基本夯实。西部经过几年的大开发,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不久的将来也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现在只有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是一块国家战略尚未重点眷顾的“处女地”。按照区域经济学的梯度推移理论,东部极点和轴线的形成,就应该着手培育中部极点和中部发展轴线,但是我们放弃了梯度开发理论,实施“跳跃式发展战略”,从东部发展极直接跳跃到西部,实施西部大开发,使中部地区失去了宝贵的起飞时机。现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无论是按照从东向西的梯度,还是按照从西向东的梯度,还是从北向南的梯度,都该重视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了。特别是东北增长极形成后,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便成了矛盾和问题最集中的地区,中部的矛盾,特别是“三农”问题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按照解决矛盾的优先序,也必须启动第五增长极战略。退一步讲,既使不按照梯度发展理论,而是按照“排排坐,吃果果”的分配顺序,现在也轮到发展中部,助跑第五增长极的时候了。同时对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极给予更多的关注,也是东部增长极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一种自然延伸,是东部“四极”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二)国家宏观战略的调整为助跑第五增长极创造了条件

建国以来,我国奉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不管是过去的西线开发战略,以农补工战略,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东部“四极”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都是以牺牲其他地区利益为代价的非帕累托发展战略。第五增长区域是历次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受害者、奉献者和旁观者。××年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统筹经济社会、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要求城乡、东中西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自然、重视区域协调就意味着放弃非均衡增长战略,意味着要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要求中部崛起,它表明国家地区政策的指导思想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强调统筹和协调。这一战略将使第五增长区域首次获得公平竞争、公平发展的机会,为中部起飞和复兴创造了宏观条件。

(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降低了助跑第五增长极的成本

第五增长极位于中国的地理核心,是东西南北的交汇点,经济沟通、辐射、互动能力强,便于东引西进,双向开拓。第五增长极处于沿海高经济梯度向西部低经济梯度之间的过渡地带,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方面处于有利位置,在利用西部资源,进入西部市场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优势。第五增长极得“中”独厚,具有对东对西的双低成本优势和条件(资源成本低、采购销售成本低),在市场竞争和资源的吸纳中,具有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东部和西部对中部地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所依赖,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是东部地区向内陆扩张的支撑基地,是西部地区走向全球市场的必经之地。第五增长极将以独特的区位条件,从东西交流发展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中部地区在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低成本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的区位优势能够降低起飞的成本,加快第五增长极的成长速度。

(四)良好的发展条件是第五增长极起飞的物质基础

第五增长区域市场观念较为深入人心,多种所有制的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自然条件比较好,经济发展基础也相当不错,具有起飞要求的条件,一是资源组合状况和空间匹配条件较好。第五增长区域属于资源较丰富的综合经济体,既有矿产资源、自然资源、国土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异常丰富,还有大量的其他经济生产要素。二是具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第五增长区域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且有一部分比较先进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既有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也有轻纺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比较好。三是具有良好生态条件。虽然最近几年,中部地区的生态条件急剧恶化,但是从总体上看,第五增长区域仍然是全国生态基础最好的地区。四是教育比较发达。虽然第五增长区域经济较落后,但是比较重视教育,科技势力雄厚,仅中部五省就集中全国%的科技人员和%的高等院校,还有一大批科研机构。五是人力资源丰富。第五增长区域是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区,全国剩余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该区域,能够为中部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六是市场潜力大。第五增长区域人口众多,自身市场容量大,经济自我消化和循环能力强,又靠近东部和西部两个市场,市场优势比较明显。七是交通便利。第五增长区域已经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铁路有京广线、京九线、洛湛线、湘黔线等;高速公路有京珠高速、沪蓉高速、上瑞高速、汉宜高速,等等;还有密集的航空网络、方便快捷的长江、黄河航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五增长区域具备经济起飞的一切条件,缺少的是政策和整合意识、整合手段。只要顺势而为,适当引导,就能促进中部地区复兴,构建中国经济的第五增长极。

五、构建第五增长极的战略思路

第五增长极必须以均衡发展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注重人文特色,注重统筹协调,注重社会总福利最大化,注重解决基础性问题。它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和务实的增长战略,不能盲目推崇西方发达国家的增长范式,不能照抄照搬东部“四极”开放带动模型,也不能沿袭西部大开发战略,要走自己的路,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增长模型。

(一)助跑第五增长极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五增长极发展的终极目的,不是追求物质增长,不是追求的增长,而是以人为本。发展手段要考虑人的需要,发展目的是为了人,即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改善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助跑第五增长极的所有政策和措施都应遵循这一原则,助跑第五增长极的全过程必须贯穿这一原则。

统筹协调的原则。中部复兴,构建第五增长极,所依据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均衡发展理论,再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五统筹”要求。统筹原则要成为构建第五增长极的首要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不仅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还要统筹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统筹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

帕累托改进原则。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国家发展战略一脉相存,都是以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牺牲农民利益的为代价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它是一种非帕累托改进的增长原则,是一种非“双赢”战略。构建第五增长极,不能再沿袭这种“零和”、甚至“负和”战略,要遵循帕托改进原则,在不损害其他地区、其他群体利益的前提下稳定增长。

因地制宜的原则。第五增长区域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的特点,如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较好,农业比较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等等。助跑第五增极不能完全移植东部增长模型,必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立足于已有优势和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寻求具有地区特色的增长路径和发展模型。

(二)助跑第五增长极的基本思路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泉。中部复兴,引跑第五增长极,不能矫枉过正,指望国家给资金、给项目,也不能指望中央政府安排一系列特殊的优惠政策,要通过调整战略,创造公平发展的制度环境,要立足于盘活区域内部资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现内生增长和良性循环。

调整发展战略,创造公平发展的条件。首先要调整非均衡发展战略,矫治因非均衡发展战略而强加给第五增长区域的歧视性政策,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为第五增长极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调整发展战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矫治强加给第五增长极不合理的制度和不利于中部复兴的政策;二是中央政府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特别是要承担起第五增长区域内全国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三是按照帕累托改进原则,对于非均衡发展战略造成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四是公平的分配国家资源,按照均衡、统筹、协调的原则,安排国家重点建设投资。

整合资产资源,推进经济结构革命。第五增长区域最突出的问题是结构问题和体制问题,体制问题归根结底也是结构问题。如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资源结构、生态要求脱节;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结构、工业结构与农产品供给结构不一致;社会分工不明确,产品结构与东部地区趋同;组织结构偏小、技术结构偏低。在这种结构状态下,资源资产所提供的增长潜力,市场所提供的潜在空间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助跑第五增长极必须大力整合资产资源,挖掘结构优化的潜力,推进结构革命。一是收缩国有战线,将国有资源集中投向公共产品和基础性产业;二是根据资源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如垄断性的特色农业、技术型农业、劳动密集型农业;三是根据生态资源和生态要求发展生态产业、旅游产业、观光休闲产业;四是根据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农产品供给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业。

加强域内分工协作,提高区域竞争能力。长期以来,第五增长区域的政府各自为政,分头突围,如湖南省、江西省向珠三角靠拢,安徽省向长三角靠拢,河南省向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靠拢,湖北省力求自保,可以说第五增长区域的力量、资源从来没有整合和协调,从来没有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和安排与东部、西部地区的分工。分头突围,挂靠东部增长极,使第五增长区域失去区域特色,无法形成区域合力,无法建立次级增长中心和增长极。区域内部缺乏分工,反而加剧了区域内部的无序竞争,抵销

外资,按照“谁引进,谁收费”,“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兴办农村公共产品,通过公共产品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减轻乡村社区兴办水利设施等基本建设的压力,也就减少了农民的生产共同费用。

建立直接补贴农民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我国现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一种间接支持制度。这种间接支持难以真正惠及农民,也不符合精神的要求。我们认为,当前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首先必须按照《农业法》的规定,保证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到位。同时,要趁此机会建立规范的、农民能够直接受益的、符合贸易协定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土地休耕、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储备、农作物保险、贫民救济、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种苗工程等方面的直接补贴制度,让农民直接增收。特别是粮食这一具有安全性的战略商品,要将普惠式的支持改为区域性支持,而且要将补贴金直接交给农民,提高支持保护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强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如果不能建立起对所有农民的直接支持保护制度,可以先从第五增长区域的粮食生产者开始,然后逐步推向所有的农民。

篇3: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为统筹区域发展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

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政府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显著地作用。正因为如此, 政府的作为对于区域差距的形成及当今缩减区域差距,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加强地方政府自身能力建设成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第一, 中央与地方之间应该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一是权力的划分, 二是职责的分配。从平衡区域发展差距的角度计, 发展能力和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 所承担的发展责任也应该有所不同。中央与不同地区地方政府在职责划分上也应该各有侧重, 针对地区差异而设置协调性机制。中央应该依据相关标准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对区域进行一定的划分, 针对不同类型的区域去定中央与地方政府所承担的责任, 比如在边远民族省区, 政府间职责分配就应当在维护政治稳定与促进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同时, 各自的职责应该以法律或规章制度加以确认, 使得中央与地方权责明确, 并且根据地方政府承担的不同职责设计不同的考核指标, 从而使各地方政府明确自己的权责, 促进各地区的良性发展。

第二, 提升地方政府自主创新能力。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权责划分明确的前提下, 积极提升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发展上的自主创新能力。这就需要中央政府针对各个地方政府的职责及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评指标体系设计。比如针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 从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 政治发展及社会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对西部地方政府进行考核, 从而引导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体制改革, 进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推动适合地方实际的发展道路的形成。与此同时, 在权责明确的基础上加强对官员问责制的制度化规范化, 并促使地方政府加强公共型政府建设, 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第三, 调整行政区划。具体而言, 设立一些跨省的行政区其原则是与经济区相吻合。这样的区域行政机构淡化行政区划色彩, 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该机构统一筹划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这种次中央行政协调权力的存在有助于消除目前存在的“地方保护”和“诸侯经济”现象, 也可以消除重复建设等问题实现区域内资源配置优化和产业合理化。区域行政机构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制定产业、投资、税收、就业等政策上, 在财政方面给予相应的权力。而中央则在整合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和促进中部崛起办公室等区域发展管理机构职能的基础上, 中央政府设立一个统一的区域管理机构对各区域行政机构进行协调与调控。

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

要加大对中西部的扶持力度, 从而帮助中西部后发优势的发挥, 完善转移支付是必不可少的。其实, 在1997年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中央就有将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给西部地区, 于2002年达到了42﹪的历史高点, 但为何这样的转移支付在缩减地方差距上体现的作用并不明显呢?王小鲁的研究表明:“转移支付如果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教育投资等, 会有助于欠发达地区提高效率, 缩小差距, 但如果只用于一般生产性投资和福利开支则常常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1) ”。因此首先要确立好中央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对中西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达到双重政策目标一是实现中西部各地区最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 实质上体现了在中西部地区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二是确保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 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强调和高度重视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的种类和形式, 引导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实现中央宏观调控的目标。

再次, 确定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基本模式, 完善转移支付的拨款结构。财政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大类, 我国自1994年以来开始了从专项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开始向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转变, 从按基数法予以支付开始向重点考虑贫困地区财政支出因素予以转变。但目前的转移支付存在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中央对经济落后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数额总量很少, 平衡和调节落后地区综合财力差距的作用非常有限。另外, 中央指定用途的临时性专项补助的类型繁多而且复杂, 再加上经常要求地方财力进行匹配, 这对于西部等贫困地区来说实际上是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支出压力。还有, 每年增加多少转移支付总额缺乏长效机制, 使得地方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很难真正做到统筹安排和从长计议。为此, 在研究运用这一政策工具时, 必须从目前过于迁就“部门利益”的既有模式和思维圈子中跳出来。“根据我国国情, 中央财政增加对中西部地区横向转移支付是有较大潜力的, 但是地方政府既得利益存在刚性, 调整具有一定难度, 因此现阶段在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模式选择上可以采取纵向为主的转移支付制度, 发展到一定阶段应采取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就我国近、中期的实际情况看, 当转移支付的模式确定后, 应建立一种以无条件拨款为重点, 与有条件拨款相配合的复合型形态为宜。 (2) ”最后, 在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同时同时建立转移支付的监督考评制度, 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保证中西部地方政府利用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效率, 引导中西部地方政府实现中央宏观调控的目标。

三、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缩减地区公共服务差距

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总的原则上应该实现公共服务广覆盖, 公共职能社会化, 公共服务上的公平有效化。由于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并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阶段, 所以从关乎区域公平和实现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几个角度来看,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在规范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转移制度的前提下, 注重地方政府利用转移支付的效率, 确保地方政府将资金用于提高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也要拓宽融资来源, 倡导民间融资和市场融资, 让社会、国家、个人都积极地参与到公共服务的建设上来。

第二, 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 教育公平是基础, 缩减区域间差距,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就必须注意区域间教育的公平, 尤其上西部边远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 师资力量等还十分落后, 虽然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免学费的措施, 但西部边远地区及农村的师资力量还是很薄弱。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创造与城市相当的福利待遇, 引导师资力量的流入, 既有利于教育发展也有利于就业。

第三, 社会保障制度方面,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 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的流入和流出问题。中西部大量农民工流入东部沿海城市的现象, 在为东部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同时也为中西部民工输出地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 比如, 农民工在年轻时流入东部地区, 与此同时, 没有相应的养老保障, 甚至在几年前连基本的医疗保险都没有, 致使大量农民工在年老的情况下返回中西部流出地, 为流出地带来负担。其二, 大量农民工的流出, 造成了流出地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加之当前医疗保障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初步启动, 目前统筹区域间的社会保障制度, 最需要做的就是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和规范社会保险的流转程序。从而逐步实现地区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化, 逐步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四、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 东部之所以能率先崛起, 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政策支持下, 各类生产要素比如资金、劳动力、人力资本向东部积聚的结果。在今天要统筹区域的协调发展就更应该引导各种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在区域发展的统筹, 生产要素的合理引导上, 中央可以考虑逐渐变换一直以来的纵向思维, 即把经济区的发展, 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块, 而区域间的合作协调发展也都在三大块内, 这在十一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上十分明显。从我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已有格局来看, 可以发展更多的横向经济带, 在以东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区和加强中部地带发展能力的基础上, 推进以珠江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三大轴线所贯穿的上中下游带状经济协同发展。即国家通过公共引导, 使珠三角与云贵, 长三角与川渝藏, 环渤海湾与陕甘宁青新建立经济的协同关系, 发挥各自的优势, 促进双方发展, 从而达到改变纵向发展思维, 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王小鲁, 樊纲.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第19页.

篇4:统筹区域发展新起点

地区发展差距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经济理论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它同样也是各国政策制定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平均增长速度在两位数以上,但是,这一快速的整体经济增长并没有实现地区间经济的统筹发展,中国空间二元性的发展格局依然明显存在,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基本上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心,西部为外围的中心——外围产业空间分布模式。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缩小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统筹发展。

大力发展落后地区的教育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既有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同时又由于受地理以及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当然,这种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部经济的制约造成的。经济制约教育,教育又反过来影响经济,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即西部生产力水平低下,西部居民特别是农民享有的教育水平很低,人们的文化、思想、科技等素质就低,获取知识的能力,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就低,生产力水平就越低下,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就难有良好的发展。因此,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从根本上改变落后地区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强地方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措施。

培育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我国东部地区临近海岸线,科技发展水平高,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通讯等发展较好,与海外有传统的经济联系,信息灵通与外界的交流频繁,市场竞争激烈,因此能够承受较高竞争压力与生产成本的企业纷纷选址东部地区,以充分利用该地的地缘优势和市场环境从而获取更大利润,并促使东部地区整个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当前,西部落后地区主要是一些传统产业的集聚,在没有产品创新的情况下,必然面临着衰退的风险。各级政府在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中,必须要重视知识外溢在集聚中的作用,鼓励创新。政府的政策需要注重培育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共同的学习机制,以此加快知识创造与扩散的速度,从而使地区产业发展建立在强大的创新能力之上,最终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不断提高落后地区的市场潜力,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通过循环累积机制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中心地带。而广大的西部地区由于自身消费市场有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海外市场距离较远等原因,市场潜力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西部地区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中心城市,构建有规划、有分工、布局合理的一体化区域经济。

对此,不仅要改造、提升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孤立分布的增长极,而且要加强各个增长极之间的联系,促进其逐步联结、融合成为有机的系统整体,逐步增强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经济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项目合作为基础,企业合作为主体,鼓励省际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从而有效地促进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传统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使得落后地区在能更多地享受到东部地区市场潜力外部性的好处的同时,也可以带来自身市场潜力的提高。要适当保护落后地区的市场和创造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订单生产,通过区域间的“政策梯度”不断提高落后地区的市场潜力。

多管齐下,不断促进空间交易成本的降低

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着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速度和能力,也相对排斥了境外投入和与外部市场的联系。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落后地区的当务之急。由于多数落后地区内生发展能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高额投入,因此在地区自身加大规划和投入力度的同时,必须主要依靠外部力量,包括上级政府的投资和外界的经济援助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新的西部大开发阶段,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将为改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支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发挥巨大作用。

另外,空间交易成本的降低,除了考虑改善基础设施、减少贸易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外,也要求政府通过对正式规则的改进和对非正式规则的培育来创造有利于产业集聚的公共环境。区际间贸易自由度的设计针对某些产业应有所差异,为落后地区集聚经济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推动力,发达地区首先要对落后地区开放市场,落后地区也要逐渐对发达地区开放市场,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加强国内外市场的贸易联系与西部地区的沿边开放

推行有利于区域发展平衡的政策,不断加强国内市场贸易联系,鼓励区际间经济合作,构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点,有效促进西部地区的市场需求的增长。西部地区的沿边开放不仅有利于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改善和发展双边睦邻友好关系。沿边开放有利于消除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成为内地经济走向国际市场的跳板、桥梁和纽带,从而全面提升我国中西部地区国际化水平。

“十二五”时期,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和国内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对外开放水平会出现质的变化。因此,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着眼全局,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和人才培养、促进沿边地区贸易、投资和金融发展,全面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为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减少西部地区的无效投资

当前,外国投资者所遇到的很多障碍都消除了,而国内投资者仍然遇到很多方面的投资障碍。政府的各级官员都热衷于吸引外资,国内私人投资却仍然会遇到法律和金融体系方面的限制。地方保护主义近年来虽然大大弱化了,但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国内资本的流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只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由于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长期来看,一个良好的国内商品和资本市场应该比吸引外资更重要。要建设国内统一开放的市场,消除省际间的市场分割,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体化,逐步打破资本在区域间流动的地方壁垒,促进资本在地区间的流动。要在投资项目的选择、实施和经营过程中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西部地区对现有资本的有效使用。要增加技术这一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资本的边际产出率。提高技术生产要素的投入,可以通过引进新的技术、改良现有的生产设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职工素质等方面实现。各级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动企业按照自主原则进行跨地区的股权型合作,这不仅会带给落后地区资金,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带给落后地区先进技术,经营管理理念和外部经济信息,形成连接区域经济的资本纽带,加速区域经济和全国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继续实施对西部地区的资本与金融扶持政策

要完善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尽快制定各项财政扶持的具体政策,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落实节能环保、新能源、教育、人才、医疗、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政策。在坚持以总量调控为主的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对西部地区实施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优惠信贷政策,进一步增加对西部的再贷款限额,调整优化银行信贷结构,加大西部地区重点项目建设、绿色生态产业、民生项目等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性金融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支持边境地区发展,支持革命老区发展。要提升西部地区区域性商业银行的融资和配置货币资金效率的能力,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西部大力发展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组织,充分发挥非银行金融机构拆借资金的能力,促进西部地区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本文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篇5:统筹城乡发展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对城乡的研究主要围绕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滞后、“三农”问题、结构发展失衡等问题展开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关键词:统筹城乡路径空间模式选择

在区域经济学中,城乡是一个极化和计划区域,城市是区域核心,与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腹地形成经济区域,城乡应是一个发展的系统。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中心,城乡之间存在着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城市以其辐射范围内的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其依托,二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人员、技术的交流,城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重工业发展模式,致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即使农村乡镇企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没有和城市工业形成合理的分工,表现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同时由于长期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使得城乡要素不能流动,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农村资源得不到开发。由于城乡之间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严重分割对立、非良性互动的城乡关系。当前,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我国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阶段(白津夫,2009)。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一、从区域经济视角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从城市经济视角的分析

经营城市的视角。“腾笼换鸟”是经营城市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使一些污染大、效益差的城市工业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到郊区或农村乡镇,企业降低土地和劳动力等成本进而提高效益。腾出来的土地则发展一些

附加值较大的商贸、房地产业,同时可以改变城市老区过于拥挤,环境恶化的问题,而农村工业也可以与城市迁出的企业进行分工合作,实现工业效益提高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双赢。

总部经济的视角。一个企业如何进行部分搬迁到郊区或农村乡镇,从总部经济来讲,一个企业可采用“总部+ 基地”的模式,即将组装加工这种利润空间小的生产车间以基地的形式建立在农村乡镇地区,而把营销、研发、决策等利润空间大的机构以总部的形式建立在城市(高洪深,2006)。农村地区如果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结构升级的机遇,承接其制造基地转移,形成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加工配套能力,是区域经济从欠发达走向发达成熟的重要路径。总部经济这种企业空间组织形式可以实现企业、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

(二)从区域产业发展视角的分析

从产业转移来讲,城市区域在产业发展方面除了对传统产业要进行技术改造和制度创新以外,另外还要“吐故纳新”,即有的产业要淘汰,有的产业要转移到下一级区域包括农村地区,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发展新的产业,以达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农村区域应依托县城规划区、中心城镇和原有产业基础,利用接受城市产业转移的机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既避免了农村工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又促进了城市工商业向集聚区转移,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动,形成产业集群。

重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朝阳产业,就业量和GDP 增加的空间较大。由于受城市以非农产业为主、农村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思想的束缚,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同时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同国外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应大大加强。现阶段应优先发展农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发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等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现代农业赋予了农业的多种功能,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以休闲、观光、度假为内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就业。

(三)从区域经济合作视角的分析

从区域合作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要重视城乡经济合作,城乡经济合作是一

种互惠互利的自愿行为,比较单纯的城市支持农村而言,前者是一种长效机制,更具有可持续性。从合作形式来讲,可引导部分乡镇企业与城市大中型企业专业分工、劳务合作、零部件加工配套,推动城市企业与乡镇企业的合作、联合和重组,组建新的跨城乡的企业。组织形式上可采用虚拟企业、外包制、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等企业间网络形式,制度方面淡化城市企业与农村企业的界限和区别,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张平军,2004)。

鼓励城乡要素对流,实现要素在城乡的优化组合。城乡要素具有互补性,农村有土地、劳动力等廉价资源,但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城市情况则相反。事实证明,城乡要素对流和重新组合,如农民工进城务工,城里人到农村投资搞现代农业,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相应的配套制度如户籍制度、税收制度、投资准入等都要进行改革,以促进城乡要素对流。

二、统筹城乡发展空间模式的选择。

(一)统筹城乡发展空间载体的选择

1.中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就我国国情来讲,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也落后于其他很多国家,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过于拥挤、基础设施不足、失业问题严重、治安问题突出,而中小城镇数量少、基础设施落后、乡镇企业不发达、缺乏促进就业和居住的吸引力,难以接受城市产业转移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当前小城镇建设应按照“科学规划、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的原则,多方筹资完善基础设施和城镇服务功能,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建设工业主导型、商贸主导型、交通枢纽型、风景旅游型等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体系,增强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就业等方面的能力(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1998)。

2.城乡边缘区(Desakota)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边缘区承担着消除城乡对立、缩小城乡差别的职能。这一区域不仅要承担城市一部分转移下来的功能,如居住、接受城市第二产业转移、教育等功能。还要依靠毗邻城市接受先进技术辐射的优势,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边缘区还常常会完成自身一部分地区的城市化过程。边缘区的发展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等因素,合理控制资源承载力,使空间扩张与资源集

约利用相统一。注意土地利用规划要与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协调好农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城市用地与农村用地之间的关系。建立提高边缘区失地农民的保障水平的长效机制。

3.农户集中居住区是统筹城乡发展创新的空间载体。农村农户居住比较分散,土地开发空间很大,借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机会,搞好村庄的规划建设,土地节约效益尚为可观。实行集中居住,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集中居住区条件优越,配套完善,卫生、幼教、安保、超市等社区服务资源丰富,生活方便,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住房条件和社区服务。通过集中居住区建设,可以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城乡空间布局融合、基础设施对接和重要资源的共享。对于进一步加快农村住房改革、村庄规模调整以及迁村并点、合村并点等工作,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结构模式的选择

1.增长极模式。该模式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运用上,主要适用于经济欠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在资金技术等实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可重点选择能够培育带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城镇,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经济体制,创造有利于增长极发育成长的软环境,产生较高的投资效果。在把城市培育成经济增长极的基础上,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农村腹地发展。

2.点轴(线)开发模式。在一些经济中等发达的地区,一般已经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较为丰富的资源,其工业和小城镇往往围绕某一中心城市及交通路线交汇处形成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这类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结构模式的选择方面,关键是选好重点开发轴线,如交通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各种线状基础设施,其中以交通线为主。再在重点开发轴线上,有选择性地培育增长极,以扩大增长极对农村地区发展带动的广度和深度。点轴发展模式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模式,它不仅能带动城市周围的乡村腹地的发展,还能带动交通干线周围的农村腹地的发展(许鲜苗、宋福忠,2010)。

3.网络开发模式。点轴经过长期的渐进扩散,结果形成点轴纵横交错,形成人口、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复合集聚,在空间上形成经济网络。网络开发模式较适

合于经济发达地区,此时通过增长极和轴线的影响,在较大的城乡区域内已经基本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选择该模式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密切联系、要素顺畅流动,城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众多面积宽广的城乡融合区,通过城乡融合区的不断演进发展,带动广大农村地区逐步实现城市化,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发展模式。

三、区域统筹城乡发展路径和模式选择

在统筹城乡发展路径和模式选择方面,由于不同区域在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根据本区域的区情灵活选择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可能是上述模式中的一种,也可能是上述模式兼而有之。如成都是西部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位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川西平原,区位优势明显,城乡经济较为发达。但具有大城市带大郊区、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矛盾。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根据建设“世界田园城市”的设想和区域发展特点,通过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带动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农村建设,农村定位在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方面,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模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很好的模式。

重庆市和成都市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动大农村,而且大多数农村都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偏远地区,这与大城市小农村的成都市有着诸多不同。在城乡统筹方面,重庆作为一个中央直辖市和西部中心城市,也是一个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发展功能。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在区域分工的需要,城市主要从事教育、金融、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和一些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城乡边缘区和农村地区需要承担一部分重庆市区转移出来的功能,如发展机械、化工等加工工业和发展占地面积比较大的旅游、娱乐等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根据重庆农村山区较多的特点,发展重视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而四川自贡作为一个有待改造的老工业城市,存在着城市老区过于拥挤、环境恶化、传统工业效益欠佳的问题。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方面,应注

重城乡和工业协调发展,城市可采用经营城市思想,对传统的经济效益差、占地面积宽、污染大的产业转移或部分转移到城市郊区和乡镇,通过调整城市的工业结构和大力发展房地产、商贸等新兴产业,城市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城市形象得到大力提升。四川自贡作为一个丘陵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载体方面,除了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外,应主要采用农民集中区建设的模式,引导农民由“散居”变“集居”,该市在推动农民集中区建设中探索出的小城镇扩展型、产业支撑型、项目带动型、基础设施带动型、征地安置型等模式都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白津夫.保增长要城乡产业发展[J].北方论丛,2009.3

2.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6

3.张平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城市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8

篇6:统筹区域发展的措施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已经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也存在“东快西慢、东强西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10年,杭州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作为杭州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创造性地提出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以网络化大都市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环境共保、品质共享,推动五县(市)和八城区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确定了杭州走向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新思路。课题组对我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在总结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市委重大战略决策的贯彻落实。

一、杭州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践

两年多来,全市上下通过不断健全组织、完善政策、突出重点、强化投入、创新机制、营造氛围,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2年,杭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017元,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五县(市)生产总值(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主要发展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市增长水平。主要特点如下:

(一)创新工作机制,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强力推进。

1、创新组织领导机制。在市本级层面,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市统筹委和分管市领导负责的7项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建立市领导联系区县(市)协作制度,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组成5个指导组,分别指导各协作组开展工作,每位领导负责联系一个中心镇。各区、县(市)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推向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2、创新政策保障机制。市委、市政府出台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后,仅市本级就围绕区县(市)协作、产业发展、中心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土地综合整治、“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农村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和“六个一体化”目标,细化和出台了50余个配套的政策性文件,涵盖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方方面面。各区、县(市)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保障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顺利推进。

3、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市本级突破财政体制,加大对五县(市)投入力度,在原有支农资金和“联乡结村”帮扶资金不变的基础上,每年新增10亿元统筹专项资金,2亿元“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在全国率先募集近1亿元农村公益金,支持农村助老爱幼项目建设。构建起了以支农资金为核心、统筹专项资金为基础、协作资金为重点、农村公益金为支撑、帮扶资金为补充的“五位一体”财政支农体系。各县(市)也都按照1︰1的资金进行配套。2012年,全市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三农”支出200.04亿元,增长10.9%。其中,市本级财政预算内资金支出5.76亿元,同比增长9.07%。

4、创新城市发展机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新型城市化建设上,扎实推进“科技西进”、“文创西进”和“现代服务业西进”,构建完善以中心城市为主体、中小城市(中心镇)和小城镇、中心村协调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努力提升杭州市区综合服务功能,做大做强县(市)城和中心镇,加快推进县城向中等城市、中心镇向小城市转型升级,整体提升大中小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带动五县(市)新型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带动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

5、创新城乡规划机制。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根据《杭州市城乡规划条例》,编制和完善杭州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共保规划、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以及各县(市)域总体规划,明确五县(市)功能定位,形成较为完善的城镇、产业、居住、生态规划布局体系。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中心镇培育小城市的若干意见》、《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等,编制中心镇和中心村总体规划、建设规划,重点培育建设27个省市级中心镇、200个中心村和63个美丽乡村精品村。

6、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开展户籍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职业为基本条件,按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城乡统一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推进用地制度改革,建立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租赁、入股等方式参与经营性项目,吸引工商资本投资农村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012年完成股份制改革村100个,累计达到911家。依托杭州产权交易所,建立了杭州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集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和转让、农村林权、水权以及生态权益补偿及交易、农村房屋租赁权转让及其他农村产权等交易服务为一体。

(二)完善工作载体,城乡区域统筹发展重点突出。

1、注重强化区县协作。区县(市)协作是杭州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体现了实施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制度创新和“杭州智慧”。按照产业带动性和地域相连性原则,由八城区和杭州经济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市钱江新城管委会,与五县(市)建立5个对口联系、联动发展的区县(市)协作组,城区与县(市)以“二对一”形式结成合作共同体,主要围绕产业共兴、资源共享、乡镇结对、干部挂职、环境共保五方面内容,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互助协作。2012年,城区共筹集资金3.25亿元,增加2070万元,支持五县(市)协作项目293个,总投资达72.3亿元。

2、注重推进产业发展。在《关于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基础上,出台了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商贸业5个具体实施意见,形成了“1+5”产业政策体系。在发展农业方面更多地对五县(市)予以倾斜支持。按照区域功能定位,抓住城区“退二进三”、结构调整的机遇,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截止2012年底,城区向五县(市)实施产业转移项目139个,总投资达455.4亿元。其中,一产项目18个,总投资3.66亿元;二产项目63个,总投资160.93亿元;三产项目58个,总投资290.81亿元。

3、注重中心镇培育和建设。把中心镇培育建设作为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和提升县域经济、增强辐射功能的重要环节来抓。抓科学编制规划,完成了“十二五”中心镇发展规划和中心镇五年培育方案。抓强镇扩权改革,萧山、余杭及五县(市)大部分已将涉及中心镇发展决策、项目审批、社会管理和综合执法等行政管理事项交由中心镇行使。抓政策扶持,在土地供给、财税扶持、金融服务和“城中村”改造等方面给予中心镇倾斜。抓项目扶持力度,2012年下拨统筹专项资金2.8亿元,扶持中心镇建设项目32个,总投资29亿,大企业、大集团参与中心镇建设项目30个,总投资103.6亿元。

4、注重“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总体要求,坚持点线面的空间结合,以江为带,连接村、镇、城,贯通园、区、块,融合经济、生态、环境、文化,使“三江两岸”成为一幅美丽的“富春山居”图。全面实施改善水体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完善基础设施、开发人文旅游、整治两岸环境、修复岸线生态六大工程,关停沿岸污染企业89家、砂石码头81个,建成生态景观带36.6公里、绿道86公里、沿江景观道路18.9公里,新建旅游精品点4个、驿站7个,实施河道综合治理195公里、治理矿山10个。目前,“三江两岸”生态保护与建设已被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列为全国节能减排财政综合示范试点。

5、注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围绕推进“三集中”、“三置换”,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切实加大对位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范围外的未利用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采取综合措施,对农村“田、水、路、林、村、房”实施全面整治,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土地集约利用。2012年,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05个。

6、注重美丽乡村建设。在多年村庄整治的基础上,围绕村貌悦目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要求,2012年积极推进193个中心村培育建设,全面启动130个镇村农民集聚区建设,新建美丽乡村精品村62个,启动新一轮风情小镇建设8个,实施乡镇整治21个、省级整治村276个、市级整治村339个。注重串点成线,通过整合提升,推出了17条最美乡村之路。同时,不断完善农村长效保洁制度,全市100%的村(社区)全部实行“庭院整治”长效管理。

(三)着力改善民生保障,县乡社会发展稳步提高。

1、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由制度覆盖向参保人群覆盖转变,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参加各类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1.90%,基础养老金标准不断提高,萧山120元,余杭、富阳110元,五县(市)不低于100元。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和职工医保、城乡医保的主要政策实现了统一,全市基本医疗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7.74%,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617元;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全市以区县(市)为单位,农村低保人均救助金额达到265元。

2、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推进农村联网公路建设,累计达1630公里,行政村客运通达率达到99.6%,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到88%。积极开展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全市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实现全覆盖,村卫生室人员、药品、财务一体化管理率超过97%,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6%以上。全市新建村级社区服务中心519个,发挥了村民事务、邮政服务、票务、公用事业缴费、律师服务等功能。新建、改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74家。提升改造农家小型标准超市700余家,全市农村连锁便利店覆盖率达到100%,金融服务进驻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比例达97%。

3、统筹城乡就业服务。深入开展充分就业行政村创建,大力推进农民素质培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农村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万人。出台新杭州人就业援助政策,妥善解决进杭务工人员创业就业问题。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新增基层工会629家。专门出台实施办法,加快发展来料加工业,促进低收入农民脱贫增收。实施城乡统筹人才“双百工程”,每年组织市区100名专业技术干部到五县(市)挂职,组织五县(市)100名干部到市区挂职锻炼,促进市区与五县(市)人才双向交流。

4、统筹城乡基层文化。制定了杭州市文化引领、文化精品、文化创意、文化传播等八项工程实施方案,形成了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格局。开展送电影下乡、文化走亲、送讲座展览下乡等活动,聘请农村基层宣传文化指导员2316人,75%以上的行政村拥有村文化室和文体队伍。全市行政村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农村“15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全市有线电视“村村通”实现村一级全覆盖,有线广播“村村响”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各区县(市)都加强了文明办、网宣办、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人员、行政村专职文化指导员建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土地瓶颈问题比较突出。杭州市的地形格局为“八山半水分半田”,土地资源十分匮乏,人均耕地只有0.4亩,西部五县市的人地矛盾尤为突出。既要确保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不动摇,又要保障合理适度的建设用地需要,是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虽然,杭州积极推进“三个集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但增加的建设用地,不能满足发展所需,土地资源约束已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空间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二)区县协作工作仍需深化。区县协作中企业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社会参与面还需扩大,亟需出台相关鼓励支持政策;协作双方共享机制,特别是协作双方财税政策的落实和分享有待进一步研究;产业协作在产业配套、人才支撑、公共服务等方面遇到瓶颈制约;项目推进中遇到了规划衔接、土地指标、资金投入、招投标程序、征地拆迁等问题,造成了部分项目无法如期实施和推进。

(三)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大。农民收入要在目前的高基数上,实现持续快速增长,难度越来越大。农村资源和农民资产市场化程度较低,宅基地与房屋的使用权、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土地经营权不能进入市场交易,直接影响农民的财产性收益。当前经济形势严峻,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需求,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低收入农户、纯农户由于收入来源单一,增收途径少,增收难度较大。

(四)农村长效管理亟待加强。随着行政村规模的扩大,村级事务不断增加,村集体组织运行成本日益增长,目前的资金保障缺口较大。一些社区硬件配套设施不能及时到位,特别是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社区)公共设施的有效管理、村级长效保洁难以正常运转。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有的村还出现了较大的负债,加上村级集体收入没有稳定的来源,很难维持村级长效管理。

(五)农村基础条件还有差距。有些镇村建设的总体规划还不完善,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跟不上,村内道路窄小、公共空间缺少、田园景观缺失,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商业配套也不能满足需要。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远滞后于城市,教育、卫生、医疗等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业已成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与城市也存在较大差距。

(六)改革法制空间需要明确。在城乡一体化方面的改革探索,如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还存在许多法规条文的约束和限制。“三集中”、“三置换”的一些做法,与物权法、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需国家层面进行确认。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缺乏有力的政策法律支持,现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仅限于以农产品为重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涵盖农村社区合作、土地合作等其他合作经济组织形式。

三、对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建议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四化同步”和统筹大杭州发展的战略思想,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全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一)改革创新,先行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依靠工业和城市来支持农村发展,更要开拓和整合农村资源,把城市和农村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放到经济社会全局、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布局中来统筹谋划,凸重点、抓深化、促平衡,加快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冲破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调整不适应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制度,研究解决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建议积极向国家争取改革政策空间,在不违反法律前提下,大胆实践探索,敢于突破创新,从政策、制度层面开展先行先试,抓好萧山农村产权改革试验区建设、富阳市户籍制度改革试点等工作。

(二)加大投入,加快发展。保持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确保市级10亿元统筹专项资金不减少,并要求各地配套资金足额到位。整合各类政府性融资平台,将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性经营资产和土地等注入融资平台,增强直接融资能力。研究制订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城乡统筹建设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重点产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重点地推进小额贷款工作,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解决农民贷款担保抵押问题,探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适宜的抵押担保方式。

(三)两轮驱动,融合发展。将创新驱动和城镇化驱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两轮驱动,创新理念、政策,完善相关规划和体制机制,推进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探索适度扩大中心镇区域规模的路径,加强各镇、村间产业与服务有机衔接和融合,促进互通、共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资源共享,推动城市功能向重点镇延伸,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加快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放管理权限。

(四)集中置换,集聚发展。继续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以规划为依据,以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为前提,统筹安排城乡土地资源,优化各类用地布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置换城镇产权住房、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工作。置换出的土地,通过市场拍卖,所得的收益用于建设集中居住区和对农民的补偿;作为村集体资产,通过在城镇建设标准厂房或店面,让农民通过入股参与分红长期获得土地收益;复垦为耕地,用于置换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用地。通过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变农村土地的溢价单向流向城市的不合理状况。

(五)双向互动,协调发展。以区县协作为纽带,将城区的人才、资金、信息、项目、中介服务等资源要素与五县(市)的发展空间、生态屏障、生活空间等进行有效配置,实现互补共赢,促进全域发展一体化。区县(市)协作需要全市动员,全民参与。主城区要积极参与,自觉行动;五县市要抓住机遇,主动对接。通过调动两个积极性、两个主动性、两个创造性,实现互利双赢。项目推进是区县协作“牛鼻子”,应抓住项目建设这个龙头,以项目建设带动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

(六)拓展渠道,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和管理者、社区公共物品提供者,以及基层政权管理的延伸和补充作用。通过资产盘活、资源挖掘、异地购建、联合开发、返租倒包、服务创收等形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将农民增收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城市优势,通过在杭城建立直销中心等方式,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劳务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探索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七)注重环境,美丽发展。将生态环境作为五县(市)的立县(市)之本,作为最大的品牌、资源和后发优势加以保护。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以村美民富生态优为根本,不断美化农村环境,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家园、市民休闲旅游乐园的美丽乡村。加大对中心村和风情小镇培育建设力度,创建精品村,重点抓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以美丽乡村精品线和“四边”沿线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沿线村庄洁化绿化美化工作。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建设,把“三江两岸”建设成为黄金旅游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坚持整治、建设、管理和经营四位一体,完善中心村、精品村和风情小镇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维护的长效管理机制。

上一篇:简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下一篇:分公司间沟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