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倒装句式

2024-04-24

文言句式倒装句式(精选6篇)

篇1:文言句式倒装句式

文言文复习资料——倒装句式

一、谓语前置

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二、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前。

否定词是“不、弗、未、非、否、勿”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

古之人不余欺也。.世溷浊而莫余知兮,.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它们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前提,以加重语气。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2、介词宾语前置

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与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词结构。①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何以知之? .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③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三、定语后置

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1、“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求人可使报秦者。.

2、“中心词+之+定语+者”格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中心词+而+定语+者”格式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4、“中心词+之+定语”格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介词结构“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介词结构“以„„”(不多见)

裹以帷幕。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介词结构“以„„”多置于动词前作状语。如:

以一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

篇2:文言句式倒装句式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先来看一下07年考试大纲的一些叙述。„„ 第一种形式就是直接考句式的极少,一般都是以第二种形式出现。我们今天主要就是通过具体语境来掌握这四种倒装句式。大家先完成讲义(后附)第一大题的24道题目,根据已有的知识快速判断它们分别是何种类型的倒装句,其标志是什么?语序如何调整?

文言句式之倒装句练习

一、翻译下列倒装句式,并说明类别。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 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如:“相如度秦王虽斋,决(必定)负约(违背约定)不偿城.”就不是宾语前置句。

3、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奚”、曷、胡、恶、焉、孰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

4、项伯„„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状语后置就是介宾短语后置,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将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介宾短语如果放在动词后面的就是状语后置句)

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你的不聪明也太过分啦!

6、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用“之”“是”提宾后,又常常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副词“唯”,以强调语气,构成“唯„„是(之)„„”的格式。翻译时调顺语序,“是(之)”不译,“唯”译为“只”,有时也可不译。

7、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译:只看我的马头行动。

(插06年广东卷)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提到介词前。(仲由)

8、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9、求人可使报(回复、答复)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10、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代词位置在哪儿?

11、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1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1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14、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06年江西卷)

15、佚之狐言于郑伯。(《烛之武退秦师》)

16、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黍一石。(《马说》)

17、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18、时不我待(成语)

19、良曰:“长于臣。”(《鸿门宴》)20、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2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22、火烈风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战》)

23、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4、不识吾子奚以知之?(04年广东卷15题(2))

从单个句子中我们大致了解了倒装类型及特点后,那在具体的语段中是否也能找出倒装句子?完成第二大题。

二、语段练习:

1、晋平公与群臣饮酒,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走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人君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1)、从文中找出两个宾语前置句: 2)、从文中找出一个状语后置句:

译:晋平公和大臣们一起喝酒,正喝着高兴时,晋平公感叹地说:“没有人乐意做国君,只有他的话没人敢违背它。”师旷陪坐在平公面前,举琴撞向他,公披着衣服躲避,琴被撞坏在墙上了。晋平公问:“太师,你撞谁?”师旷说:“现在有小人在旁边说话,所以就撞了他。”平公说:“(说话的人)是我啊。”师旷说:“这不是人君该说的话。”侍从们请求赶走他。平公说:“ 放了他吧,把他作为对我的警戒吧。”

2、翻译划横线的句子。(创新P302第七题)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译:五官中没有哪一个比眼睛更明察的,脸面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 „„有人因有眼睛而讨厌镜子,说:“这(镜子)使我好痛苦,我自己有眼睛,要镜子有什么用?”久而久之,看世间所赞许的美人,很少合自己意的,却不知道自己脸上的黑点,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周边的人都偷偷的笑(他),他却一直不能醒悟,可悲呀!

三、巩固练习:

1、金玉之贱,人民是宝。(2001年上海卷)宾前 译: 把金玉看得低贱,把人民当作宝贝。

2、诸侯之礼,我未之学也。(《孟子•滕文公上》)宾前

3、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定后

4、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谓前 多么高尚啊,颜回!

5、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宾前

6、父母唯其疾之忧。宾前

7、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宾前

8、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戎狄是膺(抗击),荆舒是惩。(《孟子》)宾前

9、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宾前 时间一天天地流逝,再也不会有更多的光阴给我。

1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宾前

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谁能抵御他了

11、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宾前

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12、子何恃而往。宾前

13、与其得罪于能陟我、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07年江西卷)状后 译:与其从能够提升我、能够罢免我的君王(那里)获罪,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

1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1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礼记•大学》)宾前

16、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定后

17、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18、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定后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为荆轲送行。

19、甚矣,乌纱之横,皂吏之俗。(《虎丘记》)谓前 20、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后

2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2、唯陈言之务去。宾前

23、唯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宾前

24、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僖公十五年》)宾前

25、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毛诗》)宾前

26、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孟子》)

27、世溷浊而莫余知也,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宾前

28、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06年全国卷一11题(2))宾前 译: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29、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离骚》)30、(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译: 宋濂曾和客人一起宴饮,皇帝暗中派人察看。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了吗?座中的人客人是谁?下酒菜是什么?”宋濂把实情全都禀报了(皇帝)。(皇帝)笑着说:“的确这样,你没有骗我。”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什得采纳的内容。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倒装句知识总结(课件)

课后完成讲义当中没有做好的内容!附:

★感想:教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而看不到学生是怎样感知他的讲述的。表面上看来一切都很顺利,学生在听讲,在思考,然而到了这节课结束时才发现,只有几个最有才能的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一点似懂非懂的观念,而班上的大多数学生却毫无所得。应该是:教师始终注视着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他用不着等到下课后再去了解学生是否领会了所教的内容。他在课堂上就能看也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情况。他一边思考自己所讲的东西和让学生理解的东西的含义,同时还在思考自己的教育技巧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在自己所做的事情跟所收到的效果之间有着怎样的依存性?

★思考:课后调查发现:

1、效率不高。因为基础的薄弱,对倒装句式仍是云里雾里,一知半解。本来就对句式掌握不错的学生,可能会通过找标志的方法,更清楚了倒装结构并准确归类。但对于语法知识近于零概念的大部分学生来说,这堂课收获甚微。

2、课堂气氛不够。高三复习没有活跃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正常。但是,如果语文学习仅仅只是一个知识的讲堂,做题的赛场,那么学生的学习动力何在,仅仅“个人前途”何以激发、推动他们?我认为即使到了高三,一定的活跃气氛仍然是需要的。只要是语文课,不管是复习课还是新授课,都要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师需要用精彩的导入激发学生火热的激情,用积极的对话互动让学生保持学习主体的地位,用生动幽默的话语活跃课堂气氛,用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习语文的不竭动力。

3、师生互动不足。因为经验不足,为完成事先准备的课堂任务,时常在教学提问环节不作选择地提醒学生,以便学生迅速地作出回答。表面上看,学生掌握得差不多了,回答很准确,互动很成功。实际上,那是我“扇”动的结果,课后学生对剩下的一些练习仍无所适从。★讲义

文言句式之倒装句练习

一、翻译下列倒装句式,并说明类别。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3、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4、项伯„„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6、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

7、唯余马首是瞻。(《左传•》)

8、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9、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10、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11、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1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1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14、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06年江西卷)

15、佚之狐言于郑伯。(《烛之武退秦师》)

16、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黍一石。(《马说》)

17、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

18、时不我待(成语)

19、良曰:“长于臣。”(《鸿门宴》)20、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2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22、火烈风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战》)

23、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4、不识吾子奚以知之?(04年广东卷15题(2))

二、语段练习:

1、晋平公与群臣饮酒,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走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人君者之言也。”左右请除 4 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1)、从文中找出两个宾语前置句: 2)、从文中找出一个状语后置句:

2、翻译划横线的句子。(创新P302第七题)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三、巩固练习:

1、金玉之贱,人民是宝。(2001年上海卷)

2、诸侯之礼,我未之学也。(《孟子•滕文公上》)

3、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4、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5、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6、父母唯其疾之忧。

7、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8、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

9、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1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1、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12、子何恃而往。

13、与其得罪于能陟我、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07年江西卷)

1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1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礼记•大学》)

16、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17、子归,何以报我?

18、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19、甚矣,乌纱之横,皂吏之俗。(《虎丘记》)20、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2、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

23、唯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24、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

25、吏二缚一人诣王。

26、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孟子》)

27、世溷浊而莫余知也,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28、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06年全国卷一11题(2))

篇3:文言句式教学策略研究

一、比较归纳法

比较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指把同类句式的古今结构特点进行对比, 横向比较指把同时代的相关句式作对比。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判断句结构形式比较单一, 进行纵向比较意义不大, 而某些文言句式表现形式比较复杂, 宜多采取横向比较法。如教学宾语前置句式, 我们通过横向比较来加强学生对宾语前置条件的理解与掌握, 由此引导他们自己归纳出宾语前置的条件。

例如:

(1) 吾谁欺?欺天乎? (《论语·子罕》)

(2) 曰:“奚冠?”曰:“冠素。” (《许行》)

例 (1) 是并列的两个疑问句, 用的是同一动词“欺”。前一句的宾语是疑问代词“谁”, 放在动词“欺”的前面, 后一句的宾语是名词“天”, 放在动词“欺”的后面。例 (2) “奚”和“素”用的是同一个动词“冠” (戴帽子) , 宾语“奚”是疑问代词, 放在了谓语动词前, 宾语“素”是名词, 位于谓语动词之后。这样, 通过对比, 学生对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现象自然一目了然, 印象深刻。

再如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3) 盖有之矣, 我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

(4) 今郑人贪赖其田, 而不我与。我若求之, 其与我乎? (《左传·昭公十二年》)

(5)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例 (3) 前后句的宾语都是代词“之”, 但在句中的位置不同。“盖有之矣”是肯定句, 代词宾语“之”位于动词“有”之后, 后一句“我未之见也”是否定句, 代词宾语“之”位于动词“见”之前, “未之见”就是“未见之”。例 (4) “而不我与”和“其与我乎”相比, 谓语动词和宾语都相同, 但“而不我与”是否定句, 故宾语“我”前置, “不我与”就是“不与我”, 也就是“不给我”的意思。“其与我乎”由于不是否定句, 动词“与”的宾语即使是代词“我”, 也不前置。例 (5) “不己知”和“不知人”都是否定句, “不己知”的宾语是代词“己”, “不知人”的宾语是名词“人”, 虽然“不知人”是否定句, 但由于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 故宾语“人”不前置。比较分析的结果,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含有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否定句, 二宾语须是代词。

“定语后置”也是文言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句式, 定语后置的基本形式中,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容易与宾语前置句“宾语+之+动词”相混。如果教师善于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 找出二者句式的不同点, 学生就容易理解了。例如:

(6)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师说》)

(7) 不问罪之有无。 (《狱中杂记》)

(8)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劝学》)

(9)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例句 (6) 、 (7) 画线部分是“名词+之+动词”结构, 而例 (8) 、 (9) 画线部分是“名词+之+形容词”结构, 通过比较, 得知这几个例句“之”后的词性不同。再者, 例 (6) 、 (7) “之”前后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动宾关系, 宾语提前, 这类宾语前置句的特点是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增添“之”复指。“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 不解惑”、“罪之有无”即“有无罪”。例 (8) 、 (9) “之”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是偏正关系, 形容词作后置定语。如例 (8) “爪牙”和“筋骨”都是中心词, 修饰语分别为形容词“利”和“强”,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没有强壮的筋骨。”

以上通过一个个具体例句的对比分析,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宾语前置的条件和规律。这样, 即使是不熟悉的句子, 他们也能运用这些规律去准确辨认和理解。作为教师, 要善于运用比较法, 使文言句式的特点得到凸显, 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真正掌握知识要点。有了充分的比较, 还需进一步引导学生及时梳理知识, 进行归类整理,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同类文言句式的特点, 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规律, 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句型教学法

“在古汉语教学上, 就课文逐句分析其语法结构, 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同时从句型上进行综合的讲授, 那么讲一课书, 几乎可以收到讲十课书的效果了。当然, 这仅仅是就对古汉语语法结构的领悟来说的。”[1]董治国也积极倡导开展文言文句型教学法。[2]采用句型教学法, 要避免灌输式, 即教师不宜先直接给出某类文言句型结构, 而是首先需要学生有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 以便通过一个个熟知的例句抽象出同类文言句式的结构特点。

例如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常见的有“于”字被动句、“为”字被动句、“见”字被动句等。它们有各自的结构特点, 而不像现代汉语被动句那么单一。引导学生根据多个例句抽象整理出有形式标志被动句的基本结构:

“于”字被动句:受事主语+谓语动词+于+行为主动者

例:然而兵破于陈涉, 地夺于刘氏者, 何也。 (《汉书·贾山列传》)

“为”字被动句:受事主语+为 (+行为主动者) +谓语动词

例: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过秦论》)

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 (《荆轲刺秦王》)

“见”字被动句:受事主语+见+谓语动词

例:欲予秦,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字和“为”字被动句可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但有时被动意义不明显, “见”字被动句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这样, 这三种句式在表被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出现了发展比较完善的被动句式:“为……所”、“见……于”式被动句。其基本句式是:

“为……所”式被动句:受事主语+为 (+行为主动者) +所+谓语动词

例: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霍光传》)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见……于”式被动句:受事主语+见+谓语动词+于+行为主动者

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归纳这些句型结构,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句型里各成分的词性、语法功能, 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等, 这样避免了囫囵吞枣。例如:“为江充所败”, 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 助词“所”帮助表示被动, 有指示和强调作用, “所”和介词“为”共同作为被动句的形式标志。学生理清了被动句式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才算真正掌握了这类句型特点。“被”字被动句, 如“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 (《屈原列传》) “被”字句先秦少见, 汉代后得到发展, 由于和现代汉语差别不大, 这里不予讨论。

除了被动句, 文言文中还有一类如“不亦……乎?”“安……哉?”“何……为?”等固定格式。这类格式虽然形式多样, 但归纳起来, 它们的造句特点相同, 都是谓语前有副词或疑问代词, 句末常有语气词“乎”、“哉”、“邪 (耶) ”、“与 (欤) ”、“为”等与之呼应, 以共同表达某种语义。根据表义不同, 谓语前的副词或疑问代词和句末的语气词根据需要可以替换为别的词。如“何……哉?”“何”可以替换为“恶”、“安”、“岂”等, 构成“恶……哉?”、“安……哉?”、“岂……哉?”, 句末语气词“哉”可以替换为“乎”、“邪”、“为”等, 构成“何……乎?”、“何……哉?”、“何……为?”学生理解掌握了文言句型, 教师要指导他们按照句型结构进行阅读和翻译, 以培养翻译技能, 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三、结构分析法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存在省略现象, 但古代汉语的省略现象更为普遍, 如果不了解这种省略, 就会给古文阅读带来障碍。同时, 省略也是高考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什么是省略?“省略指的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一个句子被省略了其中的某些词语, 而被省略的词语一般可以从上下文里找到并确定地补出来。”[3]文言文省略现象主要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 省略的方式主要有“对话省”和“上下文省”。那么, 如何判断文言句中是否有省略现象呢?笔者认为理想的教学法宜采用结构分析法, 结构包括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由于主语和谓语的省略现象一般比较容易判定, 我们主要探讨如何从结构角度分析“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

宾语省略是文言中最常见的, 宾语省略包括动词宾语的省略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动词宾语的省略, 如:

(10)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廉颇蔺相如列传》)

(11) 已行, 非弗思也, 祭祀必祝之。 (《触龙说赵太后》)

例 (10) “请奏瑟”中, “请”是使令动词, 常作为兼语结构的第一个动词用, 但“请”后并没有兼语出现, 而是直接接动词“奏”。根据句法结构, 判断出动词“请”后省略了宾语, 由上下文语境可知此处省略了“请”的宾语“赵王”。文言中兼语省略现象还比较多见, 特别是使令动词“使”、“令”、“请”等后的兼语。如:“祝曰:‘必勿使反’。” (《触龙说赵太后》) 此句“使”后省略了宾语“之”。“令辱之。” (《陈涉世家》) “令”后省略了宾语“尉”。例 (11) 的“思”是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带宾语, 但句中没有受事宾语出现, 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出宾语“之”。

关于介词宾语的省略, 首先, 我们知道介词“于”、“於”、“乎”的宾语不能省略, 而介词“以”、“为”、“与”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之”, 则往往省略, 特别是介词“以”, 其宾语更是经常省略。如:

(12)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13) 项羽大怒, 曰:“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14) 唉!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从介词的语法特征看, 介词一般不单独使用, 它常与所介引的词语组合成介宾结构, 用作状语或补语。例 (12) 、 (13) 、 (14) 的介词后分别直接接了动词“分”、“击破”、“谋”, 根据介词的语法特征可知, 介词“以”、“为”、“与”后分别省略了宾语“之”, “必以分人”即“必以之分人”, “为击破沛公军”即“为之击破沛公军”, “竖子不足与谋”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介词省略, 主要是指介词“于”、“於”的省略, 介词“以”有时也可省略, 其他介词如“与”、“为”等一般不省略。如:

(15) 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

(16)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廉颇蔺相如列传》)

(17) 秦王购之金千斤, 邑万家。 (《刺客列传》)

谓语动词后常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构成“动词+于+宾语”结构。我们分析例 (15) “霸上”是谓语动词“军”发生的处所, 但“军”后没有用介词“于”来引进处所词, 由此确定动词“军”后省略了介词“于”。例 (16) 同例 (15) , 动词“会”后省略了介词“于”。又如《促织》中“岁征民间”、“纳钱案上”, 其处所词“民间”、“案上”前的介词“于”被省略了。我们得出介词“于”省略的规律:当介词“于”用以引进动作、行为的方位处所时, 常常省略, 翻译时一般要补出来。例 (17) “金千斤”是“购”的方式, “购之金千斤”即“购之以金千斤”, 这里省略了引进方式的介词“以”, “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又如“又试之鸡, 果如其言。” (《促织》) “试之鸡”即“试之以鸡”。我们采用结构分析法, “省略”现象也就化难为易了。

判断句也是高考要求掌握的文言句式之一, 由于文言判断句在结构形式上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 因此学生难以掌握。我们如何确认文言判断句呢?例如:

(18)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19) 审视, 巨身修尾, 青项金翅。 (《促织》)

例 (18) 、 (19) 谓语部分都是名词词组, 结构形式相同, 如果我们从语义结构的角度分析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 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例 (18) 谓语“天下枭雄”和主语“刘备”具有等同关系, 谓语是对主语的性质、情况进行判断。例 (19) 的谓语虽是名词词组, 但从语义结构分析, 谓语“巨身修尾, 青项金翅”是对省略了的主语蟋蟀相貌的描绘, 故例 (19) 是描写句而非判断句。王力先生曾指出: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 表示判断的。”[4]但我们切不可理解为凡是名词谓语句都是判断句, 主语和谓语之间具有等同关系才是判断句的本质特征。学习判断句, 我们虽然可以借助“者”、“也”等外在形式来确认, 但更重要的是从语义结构的角度, 结合具体例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谓语性质, 再审视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是否有等同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准确辨认文言中的判断句。

以上结合例句分析了文言句式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文言句式特点灵活选用, 避免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规律, 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实现知识迁移。

参考文献

[1]董治国.古代汉语句型大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

[2]董治国.开展文言文句型教学刍议.中学语文教学, 1995 (11) .

[3]杨伯峻,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1.

篇4:倒装句式用法归纳

1.so, neither, nor 位于句首,表示主语与前面句子的主语情况相同时,句子要部分倒装;如果是对对方所述情况表示肯定或否定则不倒装。

例1 Mary never does any reading in the evening, ____.(05全国Ⅲ)

A. so does JohnB. John does too

C. John doesn’t tooD. nor does John

分析:本题考查倒装句的基本用法。根据句意,后半句也表示否定意义,nor 提前句子倒装。这里nor does John 相当于John doesn’t either。所以正确答案为D。

例2 ——You forgot your purse when you went out. (02 上海)

——Good heavens, ____.

A. so did IB. so I didC. I did soD. I so did

分析:有时so放在前面时,只是对对方所陈述的内容表示肯定,这时句子不用倒装。所提供的情景Good heavens 说明自己确实在出门时忘了带钱包,所以正确答案为B。

2.as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常将表语或状语置于句首。

例1 ____, he talks a lot about his favorite singers after class.

(05 重庆31)

A. A quiet student as he may be

B. Quiet student as he may be

C. Be a quiet student as he may be

D. Quiet as he may be a student

分析:本题考查由as引导的倒装句,通常将表语或状语提前,若表语是名词时,省略冠词。所以正确答案为B。

例2 Difficult as the homework was, it was finished in time.

作业尽管难,还是及时完成了。

例3 Try as he would, he might fail again.

尽管他尝试,可能会再一次失败。

3.在if 非真实条件句中,如果从句中有should, were或助动词had时,可省去if,将这些词提到句首。

例1 Were you in my position, you would do the same.

如果你处在我的位置,你也会这样做。

例2 Had he been given more time, he would have done it much

better. 如果给更多时间,他会做得更好。

例3 Should Professor Smith come here tomorrow, we would discuss

this matter with him again.

如果史密斯教授明天来,我们会再次和他谈这事。

4.在“here (there, now, then)+不及物动词+主语”的句型中,谓语动词为be, stand, lie, come, go, fall等的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句子为全部倒装。

例1 Now comes your turn. 轮到你了。

例2 Then followed three days of heavy rain. 紧接着了三天大雨。

注:代词作主语时,主谓语序不变。

例3 Here it is. 在这儿。

二、修辞倒装

1.以表方位的副词out, in, up, down, away, off 等开头的句子里,句子要全部倒装。目的是为了生动地描写这些动作。

Out rushed the boys. 男孩们冲了出来。

Away went his hat. 他的帽子掉了。

注:代词作主语时,主谓语序不变。如:

In he comes. 他进来了。

2.含有否定含义的词(词组) hardly, scarcely, rarely, never, little, seldom, neither, nor, not until, no sooner, in no way, at no time, by no means等位于句首时,句子要部分倒装。

例1 Never before ____ in greater need of modern public transport than it is today. (05 上海39)

A. has this city been B. this city has been

C. was this cityD. this city was

分析:在此题中否定词never 提前,句子要部分倒装,根据句意需用完成时。所以正确答案为A。

例2 They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English but little ____ they know about German.(05天津4)

A. haveB. didC. hadD. do

分析:在此题中否定词little提前,句子用部分倒装,根据前面时态的运用,后面的句子要用一般现在时,所以正确答案为D。

3.并列连接词not only…but also, neither…nor等连接句子时,如果not only, neither在句首句子要用部分倒装。

例1 ____ snacks and drinks, but they also brought cards for

entertainment when they had a picnic in the forest.(04上海41)

A. Not only they broughtB. Not only did they bring

C. Not only brought theyD. Not only they did bring

分析:在此题中not only在句首,句子用部分倒装,即把助动词提到主语前。所以正确答案为B。但需注意:若not only…but also 连接两个句子时,只倒装前一句,而neither…nor连接两个句子时,都采用倒装形式。

例2 Neither did the naughty boy go home nor did his parents come to search for him. 这调皮的男孩既未回家他的父母又没来找他。

例3 Neither at this meeting nor at the previous did they discuss the proposal. 在这次和上次会议上,他们都没讨论这个提议。

4.so, such位于句首,后带表语或状语时,其后所接的主句要部分倒装。

例1 ____ about wild plants that they decided to make a trip to Madagascar for further research.(05 江苏35)

A. So curious the couple wasB. So curious were the couple

C. How curious the couple were D. The couple was such curious

分析:考查so+adj./adv.…that句型,把so放在句首时,要把情态动词或系动词等提到主语的前面。the couple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所以正确答案为B。

例2 So shallow was the lake that there is no fish in it.

湖那么浅,以至于里面没有鱼。

5.带有only的状语放在句首表强调时,句子部分倒装。

例1 Only after my friend came, ____.

A. did the computer repairB. he repaired the computer

C. was the computer repairedD. the computer repaired

分析:当only在句首修饰状语时,后面要倒装。又因为repair和the computer之间是逻辑上的被动关系,应该用被动语态,所以正确答案为C。

例2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master English.

只有这样你才能掌握英语。

6.表语置于句首时,倒装结构为“表语+连系动词+主语”。

例1 Present at the meeting were Mr. Wang, Miss Liu and many

other guests. 王先生、刘小姐和很多其他客人出席了会议。

例2 Gone are the days when we had no enough food to support the family. 我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养家糊口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7.may等表示祝愿,置于句首,引起部分倒装。

例1 Long live peace!和平万岁!

例2 May you succeed!祝你成功!

8.表地点的介词短语在句中作状语时,为了保持句子平衡,或为了强调状语,或为了使上下文紧密衔接时,句子全部倒装。

例1 In the dark forest ____, some large enough to hold several

English towns.(05 辽宁35)

A. stand many lakes B. lie many lakes

C. many lakes lieD. many lakes stand

分析:in the dark forest作状语提前时,句子全部倒装。表示“坐落,位于”, 用lie更确切,所以正确答案为B。

例2 From the valley came a frightening sound.

山谷传来了吓人的声音。

Below the mountain ran a little stream. 山下有条小溪。

例3 They arrived at a small house, in front of which sat an old

woman. 他们到了一个小屋,一位老太太坐在屋前面。

9.连词as, than引导的状语从句,为保持句子平衡,常用全部倒装,也可用部分倒装。

例 He traveled a great deal as did most of his friend.

他去过很多地方旅游,他的大多数朋友也是如此。

三、复合宾语倒装

复合宾语的正常语序为“宾语+宾语补足语”,但有时因宾语太长,为保持平衡,将宾语补足语提到宾语前。

例1 Many people consider impossible what is possible.

许多人把本来可能做到的事认为不可能做到。

例2 He made good his promise by buying his son a toy-bus.

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给儿子买了辆玩具汽车。

篇5:文言文倒装句式汇总

1、宾语前置句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一、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2、古之人不余欺也。:“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忌不自信。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3、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

①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

② 沛公安在?译:“沛公在哪里?”

(三)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

(四)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①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

译文:“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臣子们,真是仁惠到极点。”

句中“亡”,“群臣”分别是“恤”,“忧”的宾语,“是”“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 无乃尔是过与?译:“该不会要责备你吧?”

句中“尔”作“过”的宾语,借“是”把宾语前置,以示强调,即“过尔”,“过”在这里是“指责,责备”的意思。

像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五)特殊情况:

1、“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

②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她)

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

2、“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如:

① 府吏见丁宁(我)

②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③ 望见恕(我)

除此之外,常用的“诚请见教”“望见谅”“请勿见笑”,都属此用法。“见”可译为“我”,即“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

3、“自”字解释为“自己”时,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如现代汉语的“自制、自杀、自刎、扪心自问、自救、自信、自焚、自律”等词语,可以说都是古代汉语结构遗留在现代汉语里的合成词。

① 举贤以自佐

②忌不自信 ③ 何不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二、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下放在介词之前:

㈠ 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

① 王问:“何以知之”?

②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我跟谁在一道呢?”

“谁与”是“与谁”,“与”是介词,“谁”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与”的宾语,前置到“与”的前面。

㈡ 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以”的宾语前置。如:

① 余是以记之……

译文:“我因此记下这件事……”

“以”是介词,“是”是宾语,“是”提到“以”的前面。

② 一言以蔽之

③ 夜以继日

“一言以蔽之”,宾语“一言”,放在“以”的前面,以示强调,意思是“拿一句活就能概括它”。“夜以继日”,宾语“夜”,放在“以”的前面,意思是“拿夜晚来继续白天”。

“一言以蔽之”、“夜以继日”即“以一言蔽之”、“以夜继日”。

像成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坐以待毙”等都属于这种格

式。

㈢ 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这里的“东”“南”“北”“西”都是方位词,都充当“向”的宾语,放在前面,以示强调。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向东”“向南”“向北”“向西”。

2、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子,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1.“中心词+定语+者”

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③村中少年好事者

2.用“之”结句,“中心词+之+定语”的形式。①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用“者”又用“之”。

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②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4、“中心词+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数量词作定语,后置。中心词+数量词

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③铸以为金人十二。

3、状语后置

概念: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介词“以”加名词组成的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后作后置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3、还有一种介词“乎”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

“……,……也”

“……,……者也”

“……者,……”

“……,……者”等形式。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⑤斯用兵之效也。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系”“本”等表示判断。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③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⑦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⑨此乃臣效命之秋也。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④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2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1)“见+谓语”(2)“谓语+于”

(3)见+谓语+于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⑤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⑥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⑦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⑦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为所…… 表被动。

(1)为+动词

(2)为+宾语+所+动词

(3)为所+动词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⑥若属皆且为所虏。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受”“受......于”表被动。(1)受+谓语

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2)受+谓语+于

受制于人。

4、被+动词: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语意被动

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篇6: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 倒装句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 倒装句由查字典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B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A主谓倒装。

1、渺渺兮予怀。—“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前置谓语,译: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赤壁赋》)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1、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呢?(《赤壁赋》)

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

3、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

4、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鸿门宴》)

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装)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鸿门宴》)

6、客何为者?—(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鸿门宴》)

7、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

8、沛公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沛公在哪里?(《鸿门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1、及时相遣归。—(相遣归是遣归相的倒装)译:趁早送我回娘家。(《孔雀东南飞》

2、嬉戏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孔雀东南飞》

3、誓天不相负。—(相负是负相的倒装)译:我指天发誓,绝不会辜负你。《孔雀东南飞》

4、好自相扶将。—(相扶将是扶将相的倒装)译:好好侍奉婆婆。《孔雀东南飞》

5、还必相迎取。—(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装)译:那时一定去接你。《孔雀东南飞》

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装)译:永远不要忘记我啊《!孔雀东南飞》

7、君既若见录。—(见录是录我的倒装)译:您既然如此惦记我。《孔雀东南飞》

8、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装)译:但是我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鸿门宴》)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

1、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是万顷的后置定语)译:越过茫茫的江面。(《赤壁赋》)

2、客有吹洞萧者,—(吹洞箫是客的后置定语)译:有吹洞箫的客人(《赤壁赋》)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知其事是宾客的后置定语)译: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荆轲刺秦王》)

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是白璧的后置定语,一双是玉斗的后置定语)译:我拿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给亚父。(《鸿门宴》)

5、群臣侍殿上者.—(侍殿上是群臣的后置定语)译:侍立在殿上的群臣。(《荆轲刺秦王》)

6、金千斤,邑万家。—(千斤是金的后置定语,万家是邑的后置定语)译: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荆轲刺秦王》)

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举所佩玉玦以示之的后置定语)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暗示项王。(《鸿门宴》)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应为“苏子与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赤壁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赤壁赋》)

3、徘徊于斗牛之间。(应为“于斗牛之间徘徊。”)(《赤壁赋》)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应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赤壁赋》)

5、相与枕藉乎舟中。(应为“相与乎舟中枕藉。”)(《赤壁赋》)

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应为“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游褒禅山记》)

7、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古人之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游褒禅山记》)

7、沛公军霸上。(应为“沛公(于)霸上驻军“)(《鸿门宴》)

8、徘徊庭树下。(应为“(于)庭树下徘徊”)《孔雀东南飞》

9、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为“夫今樊将军,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译: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荆轲刺秦王》)

10、嘉为先言于秦王曰。(应为“嘉为先于秦王言曰。”)译: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道。(《荆轲刺秦王》)

11、燕王拜送于庭。(应为“燕王于庭拜送。”)译:燕王亲自在庭前拜送。(《荆轲刺秦王》)

12、见燕使者咸阳宫。(应为“(于)咸阳宫见燕使者。”)译:(秦王)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刺秦王》)

13、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应为“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译: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鸿门宴》)

14、具告以事。(应为“以事具告。”)译:把事情全告诉了他。(《鸿门宴》)

15、长于臣。(应为“于臣长。”)译:比我大。(《鸿门宴》)

1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应为“以沛公言具报项王。”)译:把刘邦的话全部报告了项羽。(《鸿门宴》)

上一篇:一记耳光的启示小学生作文下一篇:侠盗二号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