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2024-05-02

2017—2018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精选6篇)

篇1:2017—2018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XX—2018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

出现较多错误的字词有:

郊外散步严寒或者仰望肯定诚实突然摆弄准备胶卷著名捉迷藏历史旅行考察遗迹震惊

《灰雀》中列宁和小男孩的品质特点分别是什么?

列宁:爱鸟更爱孩子,宽容,独特的教育方式,尊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小男孩:诚实,知错就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

婉转:形容声音优美动听曲折

惹人喜爱:讨人喜欢

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能熟练掌握引号的作用。

能体会人物内心语言。如: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我真不该这么自私把灰雀占为己有,我真愧疚。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此时男孩会想些什么?)明天我一定要把灰雀放回来!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列宁是为了保护男孩的自尊心,让男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小摄影师》表现了高尔基和小男孩怎样的品质特点?

高尔基:关心爱护小男孩,关心爱护下一代

小男孩:聪明,会想办法,大胆,对工作认真

分别在哪里看出他们的这些特点?会结合文内容和具体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多音字当dāng

当然

dàng

停当

《奇怪的大石头》

石头的奇怪表现在:

一、体积大“严严实实”

二、独立性“孤零零”

三、历史悠久(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四、大人都不知道(爸爸也说不清楚)

本文体现了李四光怎样的精神?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

会按文内容填空: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他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他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学习园地

我的发现:引用语言的方式,引号的用法。

引用人物语言的三种形式,必须牢固掌握。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陈述内容在前,引用话语在后。)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引用话语在前,陈述内容在后)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陈述在引用话语的中间)

日积月累(读读背背)熟练背诵并默写

不仅要会背诵并默写名言及作者,还要灵活运用。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我会填部分会区分形近字并组词

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闻:听见的意思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形容有志者及时奋发。赞扬了祖逖和刘琨勤学苦练意志坚强抱负远大的精神。

篇2:2017—2018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

第四单元

易出错的字词有:苏醒湿度关系娇嫩适宜适应展示需要昆虫传播修建陆续大致无论试验纸袋几乎大概遥远推测包括检查沿途超常名堂看守阅读细微随意调节简单拜访玩具

《花钟》

第一自然段要求背诵。主要出现的修辞手法是拟人,能够写出不同花朵开放的句式,并会仿写句子。能够找出本段的中心句: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知道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设问的修辞)

1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2有些植物开花的时间往往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了解用约数这样模糊的概念表示一种更加确切的含义。如左右,大致等词语,用词十分准确。

《蜜蜂》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了解法布尔试验的步骤1捉蜜蜂,放进纸袋;2做记号3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4走了两里多路,放蜜蜂出来(明确这些步骤缺一不可,每一步都有其用意和必然性。)

熟悉本出现的关联词语:无论……总是

不是……而是

能够积累学过出现过的常用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即使……也不但……而且等等

通过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治学严谨,善于观察和钻研,实事求是的昆虫学家。

《玩出了名堂》名堂是指伟大的发现和创造

本出现了几个多音字需要掌握:看ān看守

磨ó磨刀

调tiá调节

àn看见

ò磨坊

dià调查

理解引号在本文中的作用。

“小人国”,“居民”“玩具”为什么要加引号?在文中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小人国”指微生物世界

“居民”指微生物

“玩具”指显微镜

在这里加引号是强调,表示一种特殊的含义,使文中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形象。

《学习园地》

我的发现部分是有关形近字的区分,带点字形近,音近或者音同。应能区分形近字,并作出正确选择。

日积月累(读读背背)要能背诵并会默写。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的旺,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

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读读认认:能够写出身体部位的词语,往往和身体部位有关的词语偏旁都是月

如写出与身体部位有关的几个词语——()()()()()

宽带网能够说出伟大发明与发现离不开细心观察的例子。

如鲁班观察带齿的叶子,发明了锯子;

牛顿观察落地的苹果,发现了地球有吸引力;

篇3:2017—2018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1. 梳理生字难词, 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巩固难读字、难写字、形近字。

2. 紧扣单元主题, 讨论课文分别“观察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

3. 聚焦重点句段, 体会问句在文中的作用, 研究作者如何由“观察”引出“发现”。

4. 回放单元习作, 通过找一找、添一添, 在习作修改中用好问句。

【教学过程】

一、链接学习起点, 梳理字词

1. 呈现单元生字表, 将学生自主复习时认为难读的字显红、打点。

(1) 指名读读这些字, 随机正音。

(2) 同桌互读, 评价。

2. 回顾单元词语表, 将学生自主复习时认为难写的词加以统计, 并以柱状图呈现。

(1) 聚焦书写难点——“大概”。 (全班17位同学认为这个词难写) 交流写好“概”字要注意什么。

(2) 依次呈现另外五个词语, 随机交流要注意的笔画。

(3) 现场听写词语。

(4) 校对、反馈和修改。

小结:碰上这类难字要“多用眼睛看一看, 多动脑筋想一想, 看得清, 想得明, 字词自然记心间”。

3. 呈现园地中“我的发现”, 辨析几组形近字。

(1) 同桌互读, 相互正音。

(2) 聚焦较难的两组词, 说一说它们的不同处。

干燥急躁分辨辩论

(3) 尝试编口诀识记。

(4) 完成练习, 校对。

(设计意图:有效的复习前测学习单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 准确把握课堂起点。教师根据学习单调整教学内容, 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让复习更有针对性。学生通过复习单作课前自主梳理, 对复习课知识点有提前的了解, 在课堂上的学习也将更加投入。有效的复习前测学习单起到变课堂“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的作用。)

二、紧扣单元主题, 复习句段

1. 呈现单元导语, 聚焦单元主题。

你是否留意过鲜花的开放?你是否观察过星星的闪烁?你是否注意过蜜蜂的飞行?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 都有着无穷的奥妙。让我们认真阅读本组课文, 一起去了解作者发现的秘密。我们还要留心观察, 看谁有更多的发现。

(板书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

2. 围绕自主复习单, 展开讨论。

结合课前梳理情况, 交流四篇课文分别写“谁观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启发点拨: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和“发现”有序地写出来的?

3. 聚焦课文问句, 发现语言规律。

举一:聚焦《花钟》一课中的问句。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原来, 植物开花的时间, 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a. 去掉语段中的问句读一读。

b. 感受问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c. 体会疑问词在句中的作用。

反三:合作找出另外三课中的问句, 在文中做出标记, 圈出疑问词, 读一读, 体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完成小组合作单。

(设计意图:观察总是和提问联系在一起的。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善于使用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 以这个为学习的切入点, 通过找问句、读问句、圈疑问词, 体会作者在问中思考, 感受问句在文中的作用。既加深了对单元主题的理解, 又学习了语言表达的形式, 得意兼得言。

考虑个体差异的实际, 该环节采用四人小组协作完成。小组分工减轻了个体学习负担, 小组互助促进全员参与, 提升了学习热情。每个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在自主学习中思考, 在合作学习中感悟, 在探究学习中成长。)

三、回放观察日记, 修改习作

1. 呈现学生习作一, 找找文中有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思考。

我们的面前摆着三样物品:杯子、棒子和鸡蛋。我心想:这三样物品能做什么实验呀?我刚想完, 老师就宣布了“:今天我们要做一个鸡蛋浮起来的实验。”实验正式开始, 老师先把鸡蛋放入水中, 然后往杯子里装水。可是, 鸡蛋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我心想:是不是该往里头加点盐才有效果呀?我正这么想着, 只见老师就往里面放盐了。

交流问句, 感受它们在文中穿针引线的作用。

2. 呈现学生习作二, 为它加上合适的问句使文章更流畅。

可是等了好半天, 鸡蛋还是没浮起来, 水也变得浑浊了。我们又放了许多盐, 哇!鸡蛋渐渐上升了。我们欢呼雀跃起来。

交流汇报。评一评, 谁补入的问句更好?更能引发思考?

3. 修改自己的习作, 展示交流。

篇4:2017—2018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1.孩子们j€"nng x€"nn( )地做着风筝,心中充满了憧憬和x€"n w€鄋g( )。

2.高尔基是世界zh€? m€韓g( )的文学家。

3.吃过晚饭,我们zh€#9n b€鑙( )去植物园s€鄋 b€? )。

4.hu€鄋:呼( ) 交( )

二、读一读,用“√”选出正确的答案。(4分)

1.“朝霞”的读音是:zh€"Do xi€幔? ) ch€醥 xi€幔? )

2.郊外(ji€"Do xi€鄌) 震惊(zh€鑞 zh€鑞g ) 依然(y€? y€"n )

3.(蜜 密)蜂 世(记 纪 ) (城 诚)实 (摩 磨)坊

三、给下面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5分)

1.待:①等待 ②打算 ③需要

(1)待要上来打招呼,又怕认错人。 ( )

(2)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吃了。 ( )

2.意思:①情趣;趣味 ②意义;含义 ③意见;愿望

(1)这座山就像一头大象,真有意思。 ( )

(2)大家的意思是一起去。 ( )

(3)这个加点的字是什么意思? ( )

四、把下面的事物和它的特点连一连。(3分)

沙漠 银光闪闪 白云 波光粼粼

湖泊 黑黝黝 麦子 随风飘扬

泥土 金光闪闪 湖面 金灿灿

五、根据要求写词句。(19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2分)

甜甜地( ) 悄悄地( ) 认真地( ) 拼命地( )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7分)

垂头 ( )气 大惊失 ( ) 欢蹦 ( )跳

阳光明( ) ( )( )飞舞 自( )自( )

(1)一阵风吹过,树叶在空中( )。

(2)他( )地说着什么,我听不见。

(3)雨后,( ),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空气里微微浸润着竹叶的清香。

3.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万里长城宛如

(2)西湖不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吗?(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3)课文中出现了不少带有“!”的句子,我也试着写一句。

(4)从下面几个词语中选择两三个写一句话。

可爱 聪明 礼貌 赞美

(5)请你写一句关于读书或勤奋学习方面的名言。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的“ , ”一句,常被远离家乡的人所引用。《夜书所见》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诗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 , 。

2.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它应该 。可它 ?(选自《奇怪的大石头》)

3.秋天的雨,藏着 。 香香的, 甜甜的,还有 、橘子,好多好多 ,都躲在 里呢!(选自《秋天的雨》)

七、下面句子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小河上横跨着一座小石桥。

( )不时有小船从桥洞中悄悄地摇过。

( )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河。

( )河水清澈见底,河面波光粼粼。

( )下面是个高高的半月形桥洞。

A.2 5 1 3 4 B.3 5 1 2 4 C.3 4 1 2 5

八、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细心答题。(20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6分)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 拿)着,另一个人(牵着 拉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风筝》节选)

1.把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划去。(1分)

2.用波浪线画出风筝越飞越高的样子。(1分)

3.用“越……越……”写一句话。(2分)

4.这一段话主要写了 。(2分)

(二)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14分)

蚂蚁和蜜蜂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孩子也会哼唱:“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

蚂蚁很嫉妒蜜蜂,心里一直不服气: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是啊,为什么人们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我想,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他人……”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1.在文中找出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2分)

( ) ( )

2.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全对话。(2分)

3.读故事,填空。(4分)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 ,蚂蚁想来想去也想不通的是 。蜜蜂勤劳为的是 ,而蚂蚁勤劳为的是 。

4.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3分)

5.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3分)

九、习作。(25分)

篇5:2017—2018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1、藏 躲藏; 宝藏

2、悄 悄悄 静悄悄; 悄声细语 悄然

3、转 转身; 转动

4、为 为什么 为了; 敢作敢为 为难

5、长 长短; 成长。

6、重 重复; 重量

二、近义词:

奇怪—稀奇 著名—闻名、有名 兴趣—兴致 清楚—明白 聆听—倾听 教诲—教育 贡献—奉献平整—平坦 考察—调查、考查 震惊—震动 恐怕—估计 常常—经常

三、反义词:

突兀—凹陷、平整 奇怪—平常 严严实实—松松散散 推动—阻碍

明白—糊涂 遥远—附近、贴近历史—现实 震惊—平静

四、词语解释:

1、奇怪: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2、著名:有名。

3、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

4、躲闪:迅速使身体避开。

5、兴趣:喜好的情绪。

6、平整:平正整齐。

7、考察:实地观察、调查。

8、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考虑或商讨(意见、问题)。

9、震惊:大吃一惊;使大吃一惊。

10、严严实实:不留空隙或出口,形容非常严密。

11、恐怕:猜想,估计。

12、陨石: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13、坑:洼下去的地方。

14、突兀:高耸的样子。

15、遗迹: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五、词语辨析:

1、考察 考查

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确定,弄明白”的意思。但“考察”主要是指实地去观察调查;而“考查”则侧重用某种标准去衡量,主要针对行为、活动。

例:校长去各地学校考察后发现,每月考查一次学生的成绩并不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常常 经常

都有多次、反复发生某种行为或事情的意思。区别在于:常常强调次数多;经常和常常的意义及用法相同,有时可互换,但“经常”侧重于连续地、有规律地做某一件事,强调一贯性。

例句:表弟常常跪在草地上寻找蚂蚁。

楼道里经常会响起爷爷的歌声。

六、词语听写:

奇怪 著名 悄悄 土坑 卧倒 躲闪 兴趣平整 推动 旅行 考察 秦岭 遗迹 研究 成果 震惊 清楚 捉迷藏 地质学家 严严实实 转来转去 孤零零 绿油油 红艳艳 甜蜜蜜 气呼呼平平安安 高高兴兴 长长久久 整整齐齐 干干净净

七、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篇6:2017—2018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第二单元

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看拼音写汉字 líng mǐn  juǎn qǐ  bí kǒng  pā xià  gǔn tàng  kuān hòu    tuó fēng  quē fá  guǎng kuò  shā qiū  wǎn fàn  shén mì    dì yī bǐjiào zǎo cāo zhuǎ zi mǒ qù  kuáng jiào    shuāi dǎo  cǎi fǎng  lā chě sǎng zi biàn huà mò cè 二.形近字组词 饭(  )  神(  )  国(  )  峰(  )  之(  )  爪(  ) 板(  )  伸(  )  围(  )  蜂(  )  乏(  )  瓜(  ) 三写出与下面的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灵敏DDDD 松软―――――  缺乏――DD 熟悉――――― 滚热――――   广阔―――― 四填空    ( )犬不宁( )尾续貂 ( )目寸光肠小道 (   )视眈耽老(   )识途打草惊( )狡( )三窟  九(   )一毛杯盘()籍杀鸡吓( ) 画(  )点睛 五.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又宽又厚 又_____ 又_____ 又_____ 又_____ 又 _____又 _____  又_____ 又_____六.造句 ……就是……也…… ……既是……又是……还是…… 七.阅读   骆驼生活在沙漠里。它的身体很高,脖子很长,能够望到很远的地方。 沙漠里有水的地方很少,骆驼的嗅觉很灵敏,什么地方有水源,它都能找到。每逢沙漠里刮起卷着沙子的旋风,它的鼻孔就紧紧闭起来。骆驼的腿上有一大片胼胝,就是趴在被太阳晒得滚热的沙子上,也不会烫伤。骆驼的脚掌又宽又厚,走路的时候,两个脚趾分开,不会陷到松软的沙子里去。骆驼背上有驼峰,在水草多的地方,它吃得饱饱的`,喝得足足的,一部分养料变成脂肪贮存在驼峰里。等到缺乏食物的时候,它就用自己的积蓄来维持生命。 1.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作者将骆驼比做_____-,因为在_____-这个“海洋”里,骆驼的确跟______一样。4分 2.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旋风( xuàn    xuán   )   脂肪( zhī   zhǐ) 陷到(xiàn   xuàn )   积蓄(xù   chù ) 3 用因为 ……所以……把第二句话改写。2分 4.本段从哪几个方面写骆驼能适应沙漠里的环境4分 九、多音字注音组词 卷难驮   还 朝爪抹   为 分 都 长   散

上一篇:对室内设计的认识下一篇:曾仕强人性管理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