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2024-05-08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精选8篇)

篇1: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为让全体高一一线教师深刻领悟新教材,贯彻新教材当中的编写理念和国家意志,xx省于2019年x月xx至xx日召开了新教材专题培训。为期三天的培训早已结束,回顾这三天的培训,收获满满。在这三天培训中,我聆听了名师精彩的讲座,感受了教学名师的风采,也更新了教学观念。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理解了新教材的主要导向,一是要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三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元素;四是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总而言之,新教材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时代性。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将初高中课程相衔接,避免出现初高中课文跨度太大而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学的情况。新教材继续采用历史时序的编排,逐渐铺展历史的脉络。必修课程多为基础知识,又比初中有所提升。新教材既求贯穿整个通史,也要求全面覆盖各个重要历史节点,这就导致教材存在总体容量偏大、知识点密度大,课文较为浓缩等状况,迫切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

新教材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发展。历史教学的价值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促使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而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教材的教学任务就不再是让学生记住繁杂的历史知识,而是要学会运动历史知识去解决问题。适当的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没有必要再从头讲到尾。

此外,这次培训还让我认识到,历史教学的目的的贯彻新课标,因此,我们教师要专研和把握课标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家教学任务。而对于内容及其丰富的必修教材,我们可以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一是可以对每节课的内容加以整合,强干弱枝,突出重点。二是对单元内容整合,按朝代按专题等。教师要学会在教学当中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在这次培训中,既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而又产生了新的困惑。比如在面对教材内容较多和课时量较少的情况下,叶小兵教授给出的建议是整合课程资源。我的困惑在于,若是按专题如政治、经济、文化这样来整合是否违背了通史教材的初衷,回到过去老的专题教学中去。

最后,对于新教材的教学设计,我简要的谈谈对于第一单元第二课的教学思路。第二课的标题为“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这段历史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说是相当的熟悉及感兴趣,许多典故他们的都耳熟能详。因此这节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历史具体的知识点形成更上位的历史认识,通过争霸战争和商鞅变法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大发展、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并且在教学当中贯彻唯物史观。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什么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过这个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导致的井田制瓦解产生了变法革新的需要。而变法革新又需要大量士人,这催生了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通过这次教材培训使我对一堂课有了重新思考、一个知识点呈现方式的灵活多变也比以前思考得更深刻、更透彻些了。但我认为,要把培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实践和沉淀。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基层老师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其实,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把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思想应用到自己实际教学中去。

培训是结束了,但是真正的历程才刚刚开始,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研究是无止境的,这还需要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篇2: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2019年x月xx日,我参加了xx省普通高中统编教材《历史》专题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听取了xxx教授关于新教材基本思路的讲座,xx教授的《新教材试教的体会与思考》,xx教授的《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整体认识与部分重点内容解读》,这些讲座使我对新教材有了全新的认识,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1、学习中获得的启发

xxx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必修新教材的特点和难点,指出新教材既求通又求全,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的跨度大,这既是特点又是难点,这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堂课往往难以完成一个课时的内容,做不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我们对课时内容进行取舍,突出重难点。并且叶教授着重向我们强调我们应该向学生教授些什么内容,是学科知识?还是学习能力学习思维的培养?亦或是个人家国情怀意识观念的形成?这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我们需要向学生传达的应是使他受益终身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毕业后就会忘记的学科知识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其次,xxx教授向我们提出了使用新教材的教学建议,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不仅对每课的内容加以整合,还要对单元内容加以整合,进行大单元整体学习的设计,这简直是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意识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必一步一步地按照教材走,可以注入自己的思考加以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我们还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对自身教学活动的自主思考,这必然会使我成长许多。

xx教授提出:立德树人是高中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牢记的,也是我们在备课时首先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我必将使之贯穿在我的教学和日常言行中。接着,xx教授以典型的案例向我们介绍了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以新的角度理解教材进行教学,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罗斯福新政》这一课例,指出:胡佛的有限干预对罗斯福的全面干预提供借鉴。我们旧教材里一般是说胡佛是“自由放任”,我虽然在一些材料里认识到胡佛并不是全面放任,而是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从未认识到胡佛的有限干预对罗斯福的全面干预提供借鉴,这为我今后的教学打开了新思路。

xx教授向我们指出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到第15课的教学重难点,给我们的实际教学做出了重要指导。

2、需解决的困惑

篇3:浅析如何自主学习高中历史教材

我们处于知识爆炸社会, 必须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做到自律学习、主动学习, 方可为高中课程学习提供帮助。以高中历史课程为例, 其对于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 因此必须探究如何采用正确的自学方式开展高中历史教材学习, 以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 获得更佳的历史成绩。

2 高中历史教材自主学习的三个方面

2.1 通读

通读指的是对高中历史教材浮光掠影地读一遍, 从宏观方面对整个教材有一个总体了解。对于通读高中历史教材或者某一片历史资料,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通读教材目录, 注意理解单元、章节标题与课文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2) 通读某一篇课文中的纲目, 明确该课的主体知识要点, 掌握历史发展线索, 把握知识体系, 从而对该课内容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2.2 精读

对于高中历史教材的精读,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找出历史课文中的核心词、关键语, 并且做好标记;要勤于动脑, 边读边思考, 重点掌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 对于重点问题, 应该深入思考和分析, 准确理解;根据课本分析、归纳每个知识点的基础内容, 然后用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述。在精读的基础上, 能够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归纳、概括、构建章节知识结构。这样, 不仅能够分清教材纲目层次、知识点, 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要点化, 有利于牢固掌握知识, 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我们自身的分析、归纳、概括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2) 从不同角度分解历史课文中的内容。任何历史知识都是由不同历史要素构成的, 比如, 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就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背景或原因、经过、结果、成败原因、影响等。所以, 我们在阅读历史课文时, 一定要从不同角度将教材内容划分出背景、目的、经过或内容、影响、成败原因等, 并落实到历史课文的具体语句中。

(3) 理清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是一门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这就要求我们高中学生不能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的分散的知识点, 而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 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知识网络体系。只有贯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才能够对所有的知识进行整合, 增强自身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意鉴别知识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有的同学记忆历史知识像背诵语文课文那样背诵历史教材, 实际上既无此必要, 也没有这样多的时间和精力, 更难于坚持。在阅读过程中, 只需抓住知识性语句来理解、记忆即可。

(5) 要敢于质疑和假设推理。事实上, 当今高中历史课程是“一标多本”, 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叙述与评析, 不同的历史教材不仅存在差异, 有些甚至差异很大。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 不要将某一版本的历史教材视为圣经, 而要敢于质疑和假设推理, 这是培养我们自己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自主学习历史教材的过程中, 我们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要敢于大胆质疑教材中的某些观点与结论, 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主张, 并引用史实加以论证或驳斥。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 应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观点, 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 尝试对一些历史事物的发展可能性作出大胆的推理和假设, 可通过对与之相类似的历史事物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

2.3 串读

串读指的是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进行纵横联系, 进一步搞清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知识的前后联系, 抓点、连线、成面, 即把相关知识点连成线、织成面, 使知识网络化、线索化、立体化, 最终学会迁移和灵活应用知识, 提高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 高中历史教材中具体的自主学习方法

3.1 树立历史时空概念

历史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 时间顺序反映着历史的纵向次序或因果关系, 因此, 准确清晰地记忆一些重要的历史年代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 历史事件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的, 这种特定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就是历史的空间概念。

3.2 明确单元知识背景与核心内容

在某些高中历史材料中, 每个单元都撰写了引言, 引言中主要介绍了本单元历史的基本背景、基本内容和历史发展的线索。因此, 我们可以仔细学习这些引言, 从宏观上掌握该单元的内容和知识结构, 明确该单元所涉大事的时代背景, 从而形成立体的历史时空观。除此以外, 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引言还可以提高我们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

3.3 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正文是历史教材中的重点和主体内容。历史教材中每课正文都有相应的子目, 学习正文时要围绕课题与子目, 了解历史演进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注意历史事件、人物的关系, 深刻领会那些理论性的表述和结论性的话语。学习历史教材正文应坚持“问题驱动原则”, 即坚持带着问题研读历史教材。不少历史问题, 是可以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历史教材从中找到答案的。当然, 学习课文内容应包括历史课文中的小字和注释内容。小字内容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扩展或分析, 也就是说, 有的是正文的浅化, 有的则包含着高水平的要求。小字部分虽不是考试的主要内容, 但小字的文字生动, 引人人胜, 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 既能开阔学生视野, 又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注释内容可以帮助我们阅读材料, 扩大知识面。

另外, 当今高中历史教材的不少课文中还安排了1~2条文献材料。我们在自主学习历史教材时, 不可忽视其学习价值。因为这些文献材料不仅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历史, 而且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对文献材料的学习, 不仅要通过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而且还要结合课文内容了解材料背景, 更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提高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3.4 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各种插图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生动形象的直观教材。当今历史教材讲究图文并茂, 因此每册高中历史教材都包含了不少插图和表格图, 大约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些插图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像、历史场景等。插图是为课文服务的, 我们在学习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时应紧紧结合课文进行观察和分析, 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以逐步培养自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5 运用课后练习, 全面提升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教材每课之后都有编者精心设计的练习题, 题型多种多样, 包括选择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制表题等, 大都着眼于培养学习者的能力。学习与完成这些练习, 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检测教学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 新时期, 作为高中生, 探究新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在日常学习中, 我们不仅要牢记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 而且还应该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对于高中历史教材, 应该将通读、精读、串读相结合, 以外还应该树立历史时空概念, 明确单元知识背景与核心内容, 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并且使用课后时间加强学习和联系, 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习能力。

摘要:现阶段,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中, 我们应重视兼顾老师的教学和自己的自主学习。对此, 本文首先结合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 对高中历史教材自主学习的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然后详细探究了自主学习高中历史教材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学术,自主学习,历史教材

参考文献

[1]钟显添.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几个“时间”问题探讨[J].教育科学论坛, 2011 (10) :17~18.

[2]何书声.浅谈高中历史复习中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 (下旬) :上, 2015 (06) :26~27.

篇4:如何自主学习高中历史教材

一、高中历史教材自主学习三部曲——通读、精读、串读

1.通读。

所谓“通读”,就是对整本高中历史教材或某一篇课文浮光掠影地读一遍,从宏观上对其有个总体了解和把握。那么,我们应如何通读高中历史教材或某一篇历史课文呢?就一般而言,一是通读教材目录,注意理解单元、章节标题与课文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通读某一篇课文中的纲目,明确该课的主体知识要点,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把握知识体系,从而对该课内容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为了提高通读效果,笔者在这里特别提醒同学们三点:一是通读高中历史教材要全面。即历史教材中的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等都要读,不可丢三落四,以便最大限度地发现信息,选择性地获取信息。二是在通读历史课文时,要注意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断层处、深化部分。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建构于所学旧知识的基础上,是旧知识的延伸、拓宽和深化。我们要重视并学会对新旧历史知识的比较,比较其内在的联系与区别,抓住其深化部分的内容,把所学的知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三是要学会比较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与初中历史知识的联系与区别。高中历史教材注重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注重与初中知识的衔接,许多知识是从初中知识过渡、深化而来的。因此在通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回顾初中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比较两者的联系与区别。高中历史学习的要求理所当然比初中历史学习要求更高,我们要学会思考:要求高在哪些方面、高在哪些内容?要抓住其深化部分作重点理解。

2.精读。

所谓“精读”,就是指在通读的基础上,读懂每个知识的具体内容乃至其词、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列出知识结构,记忆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精读往往需要读多遍才能完成,既适用于课堂学习中,也适用于课前预习。有关精读的具体做法,特提示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找出历史课文中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画出来;同时要开动脑筋,边读边思考,重点掌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对重点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入思考,以求准确理解。然后根据课本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一点都包括那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述出来。在此基础上,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概括、构建章节知识结构。这样既分清了纲目层次、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要点化,纲举目张,有利于牢固掌握知识,又提高了分析、归纳、概括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第二,从不同角度分解历史课文中的内容。任何历史知识都是由不同历史要素构成的。如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就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背景或原因、经过、结果、成败原因、影响等。又如典章制度,就包括时间、制定者、制定目的、内容、性质、作用、影响、评价等。因此,我们在阅读历史课文时,一定要从不同角度将教材内容划分出背景(原因)、目的、经过或内容、影响、成败原因等,并落实到历史课文的具体语句中。

第三,理清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是一门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的分散的知识点,而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知识网络体系。贯通了知识点间的联系,实现了知识的整合,就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从而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垄断组织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以欧美帝国主义列强为主导,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市场)最终建立起来。

第四,注意鉴别知识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有的同学记忆历史知识像背诵语文课文那样背诵历史教材,实际上既无此必要,也没有这样多的时间和精力,更难于坚持。在阅读过程中,只需抓住知识性语句来理解、记忆即可。如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人教版历史必修2中有这样一段叙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多数只有十几个人,有几百名工人的工厂就算是大工厂,而且每个工厂的运作都相对独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要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其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属知识性语言,必须理解记忆。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多数只有十几个人,有几百名工人的工厂就算是大工厂,而且每个工厂的运作都相对独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要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则都属论证式描述性语言,无需记忆。

第五,要敢于质疑和假设推理。事实上,当今高中历史课程是“一标多本”,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叙述与评析,不同的历史教材不仅存在差异,有些甚至差异很大。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将某一版本的历史教材视为圣经,而要敢于质疑和假设推理。这是培养我们自己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自主学习历史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敢于大胆质疑教材中的某些观点与结论,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主张,并引用史实加以论证或驳斥。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应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尝试对一些历史事物的发展可能性作出大胆的推理和假设,可通过对与之相类似的历史事物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比如,假设甲午战争中国获胜,又该如何评价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如果袁世凯不告密,戊戌变法是否会失败?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3.串读。

所谓“串读”,就是指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进行纵横联系,进一步搞清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知识的前后联系,抓点、连线、成面,即把相关知识点连成线、织成面,使知识网络化、线索化、立体化,最终学会迁移和灵活应用知识,提高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这里的“点”是指历史课文中的“爆发”、“兴起”、“酝酿”、“开始”、“发展”、“全盛”、“转折”、“失败”、“初步”、“进一步”、“彻底”、“完全”、“低潮”、“高潮”等关键词,在阅读和理解时,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些点。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中有这样的表述:“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抓住句中“进一步”和“初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本主义的侵略,是通过其对中国自然经济的破坏而实现的。那么侵略是如何渐进的?对自然经济的破坏表现在哪里?又是如何进行的?为何必然会走这样的道路?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握我国民族资本义的特点及形成这种特点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中外对比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方式,将不同方式与结果相结合我们就更能认识到历史发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又如人教版必修3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引言中说:“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我们可以抓住句中的“渐进”进行分析:“渐进”的表现是什么?为何会出现“渐进”?为何说是“渐进”而不是“突进”?“渐进”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给后人以什么启示?这就能深化对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发展的理解。

这里的“线”是指历史教材中的结构。纵观当今高中历史教材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包含、并列两种关系。是包含关系的,要把握中心句,而中心句的位置不外乎段首、段中、段末三个位置(一般在段首),每目标题即为中心句。是并列关系的,多从不同角度按时序展开。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引言中讲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20世纪以来中国最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如此就依据时序,分三个层次揭示了三个伟人、三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和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里的“面”,指的是纵横迁移历史知识,体现的是运用已掌握的历史知识或技能来学习其他类似的历史新知识的能力(也就是知识运用能力)。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获得这样的认识: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英国开始,是因为英国同时具备了如下条件: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经济技术条件——资本、劳动力、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这些条件和因素也适用于分析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可将这样的认识迁移到理解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变化的原因上;也可用于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原因。这样,就能全面把握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了。又如自主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应联系第三单元第7课《启蒙运动》和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的相关内容,理解其对天主教统治及神学思想的批判作用、对启蒙运动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注意其与历史必修2中的“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和历史必修1中的“欧美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之间的联系(其中,前者是原因,后者是作用)。

二、对高中历史教材中几个具体内容的自主学习

1.学习目录和大事年表,理清知识线索。

在自主学习历史教材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认真学习教材中的目录,因为目录其实是历史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每一单元的内容编者都是围绕目录这个中心而编写的。通过对目录的学习,会大致对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有个粗浅的了解、有个整体印象,由此可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教材的内容、单元与课时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我们构建历史知识框架。例如,透过人教版历史必修1的目录,我们至少可以获得如下认识。

第一,它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既有成果的反映:制度,体制,政治理念(意识、思想);也有历史进程:从古到今,从专制到民主,从一国之内到世界范围,核心是制度变迁。旨在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从中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第二,从所占比例看,中外历史比为4∶3。

第三,从课文结构看,其基本结构为:分——总——分。如在介绍古代世界的政治制度时,教材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希腊和罗马民主法制。但从整体上看,介绍的是古代世界两种最主要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制度和民主制度。接着,教材又分别介绍了近代西方与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展示了近代以来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四,从各单元的线索及要点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线索是: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在夏朝建立,商周时期经过了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不过整体趋势是君主专制日益加强。要点是夏、商、周的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秦的统一和皇权及中央官制、郡县制;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宋、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线索是:希腊政治体制演变和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要点是希腊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确立与完善。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基本线索是:从英国的光荣革命到欧美大陆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后以议会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要点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联邦制的建立,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和德意志统一的完成与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发展。问题的核心是西方的代议制度。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基本线索是: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加深,中国各阶级、阶层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中华民族学习先进政治制度和探索解放道路的艰辛历程。要点是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民主义革命,土地革命和国共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基本线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生和发展,或者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要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巴黎公社的试验,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基本线索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起步、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以及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下的改革;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潮流。要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和解决台湾问题的意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基本线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政策的不断调整及取得的重大成就。要点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前后的外交成就,新时期的外交建树。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基本线索是:二战后国际格局的的变化(从“冷战”、两极格局的形成到“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要点是“冷战”;“冷战”下的国家关系;欧洲联合的历程;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

另外,我们还要关注教材后面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并反复阅读。它能有效帮助我们解决当今“专题历史教材”给学习者造成的时序混乱,弄清不同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

2.学习单元引言,明确单元知识背景与核心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每个单元都撰写了引言。它主要介绍本单元历史的基本背景、基本内容和历史发展的线索。学习这些引言,可以有效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掌握该单元的内容和知识结构,明确该单元所涉大事的时代背景,从而形成立体的历史时空观。同时,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引言还可以提高我们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引言的核心含义有三:(1)古代希腊和罗马两大古代文明是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发祥地。(2)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遗产,并有别于其他四大古老文明,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3)古代希腊的辉煌集中体现在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和文化的巨大成就;古代罗马的成就集中体现在博大而缜密的法律制度。因此,学习本单元,要准确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概念和核心内容,重点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3.学习课文内容,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正文是历史教材中的重点和主体内容。历史教材中每课正文都有相应的子目,学习正文时要围绕课题与子目,了解历史演进的原因、经过和影响,注意历史事件、人物的关系,深刻领会那些理论性的表述和结论性的话语。学习历史教材正文应坚持“问题驱动原则”,即坚持带着问题研读历史教材。不少历史问题,是可以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历史教材从中找到答案的。当然,学习课文内容应包括历史课文中的小字和注释内容。小字内容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扩展或分析,也就是说,有的是正文的浅化,有的则包含着高水平的要求。小字部分虽不是考试的主要内容,但小字的文字生动,引人人胜,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又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注释内容可以帮助学生阅读材料,扩大知识面。

另外,当今高中历史教材的不少课文中还安排了1—2条文献材料。我们在自主学习历史教材时,不可忽视其学习价值。因为这些文献材料不仅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历史,而且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对文献材料的学习,不仅要通过注释扫除文字障碍,而且还要结合课文内容了解材料背景,更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提高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4.学习课文插图,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各种插图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动形象的直观教材。当今历史教材讲究图文并茂,因此每册高中历史教材都包含了不少插图和表格图,大约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些插图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像、历史场景等。插图是为课文服务的,我们在学习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时应紧紧结合课文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以逐步培养自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5.运用课后练习,全面提升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教材每课之后都有编者精心设计的练习题,题型多种多样,包括选择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制表题等,大都着眼于培养学习者的能力。学习与完成这些练习,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检测教学效果。

篇5: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施甸二中 王建淳

2018年3月20号我们进行了2018年春季统编教材网络培训。对于教材的使用,专家认为,学习历史的意义不只在于考试,更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因此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以及历史现象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如李伟科老师讲解对外开放时,指出必须认识到对外开放立足于外交的基础上;对外开放经历了由引进来到如今的走出去,高铁就是中国独创,是中国名片;对外开放格局联系到了当下的“一带一路”。

二、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王纯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变化》的探究性学习案例,学生们的图文报告,PPT等精彩纷呈,活动后的感悟情真意切,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这样的历史课堂想必是最受欢迎的历史课堂。

三、钻研课标,深识教材。认真研究历史课标解读,严格落实教学活动建议,把握中考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认真研读教材,适当宿舍,科学处理,提高教学教学设计能力,精心备课。继续自己的专业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努力汲取他人优秀的教学手段,方法,扬长避短,用各种方法,途径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逐步建立个人教学风格。

篇6:统编教材培训会学习心得体会

高惠娟小学语文工作室

6月22日,高惠娟名师工作室代表教师团队有幸参加了保定市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培训,虽然只有半天的时间,但培训却让老师们茅塞顿开。

虽然已进入小暑时节,气温偏高,但是来自保定市各小学的语文教师,克服自身困难,聚集联盟西路小学,学习的热情更高。聆听了省教研室李学红老师对教材的分析及具体的指导,老师们对新教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老师们受益非浅。李老师向我们全面而又详细地介绍了教材选文、单元编排和目标体系三方面的特点,并结合教材详细阐述了解读经典汉字与课文、把握编排序列、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课型等策略,为老师们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做了切实的指导。

李老师主要从目录、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从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并且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这一点,让老师们体会到要想拉近课本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要充分地发挥课文中的插图作用,借助图画猜识生字,读通句子。必要时,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老师绝对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而是加强引导学生注意发现的层次性,将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到学习中,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和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不过要时时对生字的复习和巩固。

新教材的课程调整为先识字再学拼音,这也是幼小衔接的表现,同时也体现了识字的重要,在第一单元的识字课中还有效的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例如第一课《天地人》看似简单的六个字,却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

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从而爱上阅读,充分的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大量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新教材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语交际,从交际的实际入手,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声音要让别人听到,要懂得认真听。

篇7:统编教材培训心得

在本次培训中,专家教师主要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及评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刚开始我对教材的认识没有那么的精深,不过听了王娟娟老师的详细分析,从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并且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这一点,让我在潜意识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拉近课本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如:识字课。我们要了解它的编写形式、特点。

1、内容与专题紧密联系。

2、形式多样,体现出要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3、采取韵文的形式编写,易于朗读。

1、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要充分地发挥课文中的插图作用,借助图画猜识生字,读通句子。必要时,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老师绝对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而是加强引导学生注意发现的层次性,将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到学习中,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和鼓励他们独立完成。加强评学环节,细化评学环节,要时时对生字进行复习和巩固。

2、结合拼音认识汉字、学习词语和儿歌,提倡学以致用,强调拼音的实用价值。教材倡导学用结合,在运用中学习。教材中安排了词语和儿歌,并且结合词语和儿歌的学习认识几个汉字。这些词语,都是由学生学过的音节组成的常用词语,每课的几个词语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语言特点。所选的儿歌也都包含本课新学的音节。这些词语和儿歌,为学生巩固拼音、复习本课和前面学过的字母和音节提供了语境,体现了拼音学习的工具价值,同时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形成初步的语感。

3、牢固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作业把学生课余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学生便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窒息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4、重视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的培养。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考虑学生起点,着力改进学生日常交际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缺少交际意识、不考虑对象场合等不良交际习惯。教材中的几次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实践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相互尊重。这是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点,是需要从一开始就着力培养的交际习惯。

总之,这次小学语文教材培训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一定会认真阅读笔记,结合实际,把本学期教学开展得更好。

为贯彻落实教育厅关于加强教材建设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20xx年11月22日,庐山市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教师培训班”。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

上午的语文学科培训,主讲人是庐山市白鹿中心小学的杨春林老师。开班伊始,杨老师先为我们播放朱之文部长对教育部组织编写三科教材的重要讲话。讲话主要围绕三个主题:一是充分认识统编三科教材的重要意义;二是准确理解和把握统编三科教材的思想和内容;三是扎实抓好三科统编教材的使用。让我切实了解到义务阶段新版教材的使用,目的是为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植入每个孩子的心底,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的青年一代。树立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教育理念。

随后,杨老师就一年级上册新版语文教材为例,从教材特点、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等方面为我们作出了具体的讲解。他还分别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几个方面作教学经验分享。

通过此次培训我对新版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主要特点、设计意图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对阅读教学有一些感触。新版教材阅读内容的主要特点:教材的篇目减少,难度下降;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心理成长;人文内涵丰富;语言典范。要把握教材阅读特色,提升语文素养,必须做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重视识字与阅读的有机结合

新版教材要求学生通过拼音帮助识字,识字帮助阅读,阅读巩固识字,三者相辅相成,全面提高语文阅读素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猜读学习生字,进而理解文章内容。猜读的方法有:借助图画猜读,借助汉字结构特点猜读,借助语境猜读,借助已有认知结构猜读等。如我们在进行一年级上册的《小蜗牛》一课的教学中,由于课文没有全文注音,仅难字注音,就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识字成果,独立识字。不认识的字鼓励通过课文中连环画猜读文中的生字,请学生在图画的帮助下,猜猜汉字的意思。从而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让学生在理解阅读内容的基础上,发展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二、落实朗读指导的序列要求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让学生初步的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低学段的朗读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新版教材在一年级上册安排了《秋天》《影子》《雨点儿》等课文,要求让学生学习“一”的变调,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学习朗读基础之后在下册书中,安排了要求学生读好长句,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等课文。

三、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应采用多种方法

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朗读“四步”法(教师范读、教师带读、学生练读、全班朗读),方法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尝试使用分解法,层层递进,分解示范。激发学生情感,利用插图,想象画面,联系生活。提升学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采取快读、慢读、轻读、重度、拍手读、表演读、同桌共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快乐朗读。如二年级上册的《拍手歌》教学中,就可以采用拍手读或同桌共读等方法进行朗读。在《坐井观天》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表演读或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提升学生兴趣。

四、注重阅读方法与策略指导

在一年级上册,要求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学习借助图画阅读,这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总的方向。要求教师围绕这一方向展开教学,必须做好备课,理清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习在一篇课文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这是阅读的关键所在,也是阅读真正的价值所在。如一年级上册的《青蛙写诗》中,青蛙写诗时,是来帮忙了?这就是这篇课文中的重点信息,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围绕这一关键展开,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五、关注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运用一分知识,需要十分积累。积累对学习语文来说尤为重要,熟记简单的汉字、词语、短语、短句等,才能写出长句、段落、文章等。低年级主要是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生字的组词,仿写句子,想象造句等。教师在进行这方面训练时,可以有一些前期的铺设,如结合课文、创设情境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快乐学习。

六、倡导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

新版教材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我爱阅读”的板块,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方式,让学生和老师、家长一起读,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乐趣。在教学中,学生大多时候很难从阅读中发现乐趣,新版教材让老师、家长陪同学生一起读书,借助大家的力量一起参与阅读,让语文课程充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体会阅读的乐趣。

篇8: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问题一:忽视背景知识, 呈现时机失当

有些学习思考的问题本身创意很好, 但由于忽视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背景, 使学生在学习中难于解决, 有的甚至一头雾水, 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例1: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 也深受人民爱戴。试问:她俩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什么不同? (必修第一册专题七第1课“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这一问题要求通过对两位英国女王的比较, 深刻把握英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创意很好。但是由于学生没有系统了解英国历史, 现有的中学教材体系中也没有介绍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女王,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是无法比较两位女王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介绍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 则教学时间不允许。因此, 这一问题最好略作修改, 移作课外探究学习的内容:

“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 深受人民爱戴。英国历史上还有一位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 试搜集相关资料, 比较她俩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什么不同?”

例2: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 “别黑白而定一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后来的历朝皇帝制度是不是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 (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这一问题要求从《史记》的记叙中概括出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 训练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并通过比较概括皇帝制度的继承和演变, 提高概括和比较能力。这一问题对于学生形成宏观历史视野有积极的作用, 但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求有文言史料的初步识读能力, 而且对历代皇帝制度的基本情况要有所了解, 由于还没有学过秦以后皇帝制度的情况, 知识储备不足 (即使初中历史课程的理想化状态下仍是这样, 因为初中课程标准在文明史框架下, 对历代皇帝制度介绍并不多) , 要判断“是不是继承了这一特点”存在知识和思维障碍。因此, 这一问题最好能在“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了之后再呈现, 起到学习内容的总结和归纳作用。

例3:为什么说20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关键时期? (必修第三册专题四第3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一问题的作用是让学生知道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的背景, 从而理解这两个事件在邓小平理论形成中的地位。经教师引导, 学生可以回忆起必修第一册中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东剧变的情况, 但是邓小平南方谈话还有重要的国内背景 (可能比国际背景更重要) , 如果忽略显然不妥, 而国内背景涉及到1989年政治风波, 教科书一般不予涉及, 如果提及这一事件, 来龙去脉解释起来很复杂, 加重历史学习的难度。因此, 这一“学习思考”不如删去, 课文对南方谈话的背景叙述比较简明, 不宜增加头绪。

问题二:理论色彩太强, 问题过于宏大

理论色彩强, 涉及历史概念多, 是人民版必修教材的一个突出问题, 不少专家和一线教师已有论述, 这个问题也同样反映在“学习思考”的设计中。

例4: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 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 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读恩格斯的话, 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 (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恩格斯的话理论和思辨色彩很强, 即使是历史教师理解起来也不容易, 学生尤其如此。这段材料中, 氏族制度、早期国家、文明时代三个概念, 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 在本节学习内容中, “‘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一部分仅作为早期政治制度的背景介绍, 只要一般性了解即可, 如果展开说明, 显然会偏离本课学习的重点。

例5: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必修第二册专题二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买办在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的作用确实十分重要, 但“买办”是个专业性较强的历史术语, 学术界对其作用也存在着不同的定位。在课文不可能进一步介绍的情况下, 要求先解决“买办”这一复杂的历史概念, 显然增加了学习难度。

例6:你觉得当代阻碍“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必修第一册专题八第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例7:市场经济是人类理想的发展模式吗? (必修第二册专题六第4课“战后的西欧与日本”)

例6和例7所涉及的两个问题都非常复杂, 不是学生一般的学习活动所能解决。例7中涉及市场经济的问题, 我们国家对其认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从原来否定市场经济到邓小平南方谈话肯定市场经济的作用, 在中共十四大中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也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 因此, 就目前来说市场经济是较理想的发展模式。但如果就整个人类历史来说, 这一问题就复杂了, 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生产力水平, 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各不相同 (譬如:市场经济在古代社会中是否最理想呢?) 。笔者以为, 类似这么宏大的问题均不宜作为学习思考的问题。

问题三:缺乏史料支撑, 问题背景复杂

例8:有人认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新的“二十一条”, 你同意吗? (必修第二册专题二第2课“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这一问题的本意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理解:外国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国资本的侵略是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步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但问题在于:1、前文只简略提及“二十一条”, 并没有介绍其内容与影响, 必修第一册中也没有相关的内容, 所以学生对“二十一条”了解并不多;2、学生也不知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具体内容, 只能从课文中摘引一些结论性的语句解决问题 (课文对《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叙述了两点, 一是说“国民政府先后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一系列新的不平等条约”;二是“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 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至少在60亿美元以上, 约占各国在华资本总额的80%, 几乎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总的来说都属于结论性叙述) 。因此, 这一问题未充分重视学生的背景知识, 设计上也有违“论从史出”的原则, 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养成是不利的。我觉得这一“学习思考”应该引入相应的史料加以完善: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中美双方船舶可以自由通过彼方领土, “不得课以任何过境税”, 思考这一规定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何影响?为什么?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事件的作用或影响。

例9:你认为“思想者”在想什么? (必修第三册专题八第2课“碰撞与冲突”)

例9虽然有图片资料, 但如果不结合罗丹创作的背景是不易解决的。其实, 本专题中有成功的典范, 第四课设计了一个类似的问题:“请谈谈你对毕加索《格尔尼卡》的理解”。由于课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毕加索创作的背景, 有了背景史实的支撑, 学生思考问题就有了方向, 而“‘思考者’在想什么”的问题显然缺乏对创作背景的介绍。

例10:按照经济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的测算, 在1700~1820年间, 中国的GDP (国内生产总值) 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3.1%提高到了32.4%, 年增长率达0.85%;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 年增长率为0.21%。如果这一测算基本符合史实, 那么为什么中国在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下, 没有实现工业化呢? (必修第二册专题五第1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这一问题提供了史料, 但是18~19世纪中国经济为什么没有实现工业化, 所涉及的问题背景太过复杂, 不能通过简单的思辨所能解决。笔者觉得讨论这种过于宏大的问题容易滋长“清谈”之风 (这是我对现在不少历史课堂中流行的“探究”、“讨论”、“辩论”的感触, 本文主要讨论人民版的“学习思考”, 暂不展开论述) 。类似的问题还有:

例11:美国的盖洛普公司在1982年、1993年、1997年、1999年进行了4次民意调查, 其结果均显示, 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 不低于受访者的44%。只有12%的人相信人类由其他动物进化而来。你认为科学和教育都很发达的美国,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排斥进化论? (必修第三册专题七第2课“追寻生命的起源”)

美国人对进化论的看法问题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且不说达尔文本人都认为他的进化论丢失了两个“关键的环节”, 信仰问题不是认知问题, 全世界任何地区的宗教信仰都是很复杂的, 这一设计把“信仰”问题纳入“认知”领域让学生“思考”, 是不恰当的。

问题四:思维含量太低, 设问意义不大

例12:战国时期, 有西门豹开发水利的故事。你知道这一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 (必修第二册专题一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西门豹治邺反映了古代水利建设的一些特点, 但如果仅仅是“发生的地方”, 就没有什么思维含量, 不需要怎么“思考”, 对理解水利建设也没有更大的意义。应该修改问题, 使之更具思维含量:

“请查阅西门豹治水的故事, 思考西门豹治邺反映了他的哪些品质?他的水利开发对魏国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例13:中国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必修第二册专题三第3课“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这个问题也没有“思考”的空间, 因为课文明确写道:“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 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要设置“学习思考”, 应调整为:“为什么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除上述问题外, 还有其他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譬如:有些课文“学习思考”太过密集, 三册教科书共有“学习思考”问题246个, 平均每课近3个, 但多的课有5~6个 (必修第三册专题六第4课) , 问题过于密集, 就与教学时间冲突;有些问题设问用词值得推敲等。

上一篇:《蝶·其一》鉴赏下一篇:含羞陌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