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2024-04-2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精选12篇)

篇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班级: 姓名:

(卷面分3分)

一、看拼音,填词语12%

xuan ya can kui li shi zheng fu ji xu diaolianghuadong

bian zhi sheng chu min jie nu li fan nao xin xu bu ning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

埋怨(mang man)一担生石灰(dan dan)磨刀(mo mo)

三、根据要求填写成语5%

赞美老师的成语有

赞美林则徐的成语有

形容盘古开天劈地的成语有

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6%

1、严:A、紧密无缝隙; B、认真不放松; C、厉害的高度的;

(1)严格(2)瓶子盖严了(3)严寒

2、漫:A、水满流出来了; B、到处,遍布; C、随便,不受约束。

(1)漫不经心(2)漫山遍野(3)杯里的水漫出来了

五、选词填空。5%

雄伟 雄壮

(1)我国的万里长城非常壮丽。

(2)升旗仪式开始了,乐队奏起了的国歌

继续 陆续 连续

(1)清晨,同学们背着书包来到学校。

(2)黄刚两年被评为优秀学生。

(3)李大夫不顾疲劳,为病人做手术。

六、修改病句6%

1、既然响起了什么声音,它马上就警觉地抬头四处张望。

3、这学期,我的语文知识提高了。

4、在热情的掌声中登上了领奖台。

七、按要求填空9%

1、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有的,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2、学了《九寨沟》我知道那里的原始森林里有许多珍稀动物,有的金丝猴,的羚羊,的大熊猫,还有的小熊猫。

3、写一条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1%)

自己创作一条关于读书的格言,别忘了写上自己的大名噢!(1%)

4、月亮能带给人很多的遐思,月亮更是许多诗人笔下的描摹的对象,你能写出几句带月的古诗吗?至少写3句(3%)多写一句加1分。

八、重新排队5%

一闻,呀!那香甜的味直钻进喉咙里,怪痒的。

我小心地剥开了荔枝那华丽的服装,随机露出了一层粉红色的薄膜。

我迫不及待地撕开那一层薄膜。

那粉红色的薄膜紧紧地贴着丰满的肉,宛如盏透亮的红灯笼。

啊!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颗不断往外溢着果汁的白嫩嫩的荔枝,简直像一颗透明无比的珍珠。

九、阅读短文18%

老办法不管用了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行。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它决定找口水喝,歇歇脚,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旁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

说来奇怪,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找不到一滴水。村后原来的一条小溪,由于天气干

旱,已经干了。

这时,迎面飞来一只喜鹊。乌鸦问:“喜鹊老兄,这儿有水吗?”花喜鹊回答:“这儿用的是井水,只是井底很深。”乌鸦说:“这个我有经验。”它想:“以前我喝水喝不着,瓶子很深,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啦......!”它来到井边一看,水井果然很深,于是就衔来石子,一块一块填进井里。它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也没见井水涨上来。

又又的乌鸦回到村口,始终没喝上一滴水。它叹息着:“唉!

啦?”

1、选择文中的词语填空。2% 的夏天 的瓶子

2、根据文章内容整理以下小标题顺序。4%

没找到水 想找水喝 用老办法喝水 没喝上水

3、给第五自然段填上合适的内容。3%

4、“乌鸦忙活了半天,一口水都没喝着。”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本学期学过的一句歇后

“ “2%

5、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把它写下来?3%

6、合理想象4%

正在乌鸦唉声叹气时,喜鹊说:“我有办法喝到水了!”只见喜鹊

十、作文(30%)题目:我很

要求:

① 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可以写你的高兴,可以写你的伤心,也可写你的后悔......③注意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做到叙述具体,语句通顺。

篇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

yǐnbìfùɡàinínɡshìxìnɡɡérènpínɡ

()()()()()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牌()煤()折()均()辟()

脾()媒()拆()钧()劈()

三、按要求,写成语(8分)

若()若现随()而安绿树成()从容不()

柳()花明草()花开变化多()不胜其()

我能写四个含不同动物的成语:

四、认真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词填空(4分)

持续继续连续陆续

观众()走进影剧院观看电影。第一场演完后,又()演下一场,这样()播放了三个小时。精彩的影片博得观众一片喝彩,结束时掌声()了整整一分钟。

改进改正改善改变

我在学习时,有错误就(),并不断()自己的学习方法。长大后,我要用知识去()家乡的落后面貌,()人民的生活水平。

五、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4分)

1.小猫已经学会淘气,耍个没完没了(leliǎo),但是跌到了(leliǎo)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2.那“鸟的(dedídì)天堂”的(dedídì)确是鸟的天堂啊!

3.这台缝(fénɡfènɡ)纫机的台板有裂缝(fénɡfènɡ)。

4.他直接在别人的铺(pūpù)位前铺(pūpù)上一张牛皮纸,摆起东西开始叫卖了。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句子“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

2.学习古诗,也能让我们明白不少哲理。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不要形成“盲人摸象”的错觉;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了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原因;再有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绝处逢生”的希望。

3.上学年学习了《花钟》让我们知道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我们还知道不同的花开放的季节也有所不同,比如:九月_________________,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二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几篇童话故事,其中我对《______________》印象最深,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我还阅读过的童话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七、阅读理解(19分)

(一)鸟的天堂(节选)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鸟的天堂》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1分)

2.“应接不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在文中划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然后用“应接不暇”写一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是写鸟的_______________。“有的……有的……有的……”是写鸟的_________________。(2分)

4.文中最后一句“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没加引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由衷的赞叹。(2分)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母亲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有几只鸟在争论,谁能飞得更高,最后它们决定做一个实验。鹰觉得自己肯定能飞得最高,它就越飞越高,直到不能再往上飞了。这时候其他的鸟都已经回到地上,只有鹰高高地飞在天上没有回来。但是它没有想到,在它背上趴着一只很小的小鸟。当鹰已经飞不动的时候,这只小鸟从他背上飞了起来,飞得比鹰还要高。

我()喜欢这个故事,()它像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飞得更高一些。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我想,在我的生活中帮助过我的那些人,就像那只鹰,是他们帮助我飞得更高。

1.请给短文加个题目。(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3.文中的第自然段是母亲给我讲的故事。(1分)

4.小鸟比鹰飞得还要高,是因为。(2分)

5.“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这句话中“我们下面的那只鹰”指的是。(2分)

6.试想一下,那只小鸟得了冠军后,会对那只鹰说些什么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请根据下面开头,创作一篇童话故事。(30分)

篇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案例一:

出示词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师:这组词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写鹅的叫声。

师:它们都是写鹅的叫声, 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答不出来。

师:老师查了词典, 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分别是 (出示) : (1) 用严厉的声音大声责备; (2) 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地叫喊、吵喊; (3) 放开喉咙大叫。你们能不能把词语与解释对应起来?

生:厉声呵斥的意思是用严厉的声音大声责备;厉声叫嚣的意思是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地叫喊、吵喊;引吭高歌的意思是放开喉咙大叫起来。

师:都答对了, 真棒!来, 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句子中, 一起读一读吧。

出示课文片断, 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案例二:

师:鹅的叫声是怎么样的?

生:嘎嘎嘎!

师:鹅生气时会怎么叫?

生: (生气地) 嘎嘎嘎!

师:高兴时呢?

生: (高兴地) 嘎嘎嘎!

师:骂人的时候?

生: (大声地) 嘎嘎嘎!

师:我们来再现一下这只白鹅, 老师读课文, 老师停下来的时候, 你们就学鹅叫。鹅的叫声——— (生:嘎嘎嘎) , 音调严肃郑重——— (生:嘎嘎嘎) 。凡有生客进来, 鹅必然——— (生:嘎嘎嘎)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 它也要——— (生:嘎嘎嘎) 。老师这段话写得怎么样?可以代替课文吗?

生:不可以。课文用了三个成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没有重复。

生:课文里的三个成语都是鹅大声叫唤, 但是没有重复, 这样写起来很生动, 您改写后感觉很单调。

师:好的, 老师接受你的意见。我们再来看看, 课文中这三个词意思一样吗?能不能前后调换呢?

生:我认为不可以, 厉声呵斥就像我们做了错事, 爸爸妈妈严厉地教训我们;厉声叫嚣是说声音大, 很吵, 而且态度非常不好;引吭大叫是说鹅伸长脖子大叫, 叫声非常响亮。

师:你真了不起, 帮我们理解了三个词语。丰子恺更了不起, 把鹅的叫声写得生动有趣, 我们写作时, 也要学会这样运用词语。让我们再好好读读这段话吧!

出示课文片断, 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案例中两位教师都关注了文本中三个描写白鹅叫声的成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教学方法却截然不同。第一个案例的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了三个成语的意思, 每个解释都是从词典中查阅而来, 是词语解释的标准答案, 教师一丝不苟地引领学生进行辨识和记忆, 并把词语带入课文进行朗读, 巩固记忆, 做到词不离句。学生真的能理解这三个词的细微差别吗?诚然, 这样的教学最大的好处是学生能读准三个词语, 并且掌握词语意思, 但是词语的温度在学习过程中荡然无存。这种学习方式仅仅是学习的初级阶段———习得。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往往将精力集中于获得知识数量的多寡上。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者分为四类, 其中一类就像海绵, 看似都吸收了, 然而挤一挤, 又原封不动地流出来了。这种学习实际上就是简单的获得, 或者说是简单的“习得”, 就像案例一中的学生, 只是简单记忆词语的字音和意思, 力求最大化地维持外来知识的“原始风貌”, 而没有在教师引导下把知识整合成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

教的秘诀在于“度”, 学的真谛在于“悟”。案例二中的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 让学生学习鹅的叫声, 再把“嘎嘎嘎”的叫声替换成三个生动的词语, 学生非常容易进入思辨: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换一个角度, 学生看到了一片不一样的天空:原来鹅的叫声“嘎嘎嘎”竟然能用这么多丰富的词语来表达, 作者用词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也要学习这种表达方法, 才能把小动物写得惟妙惟肖!学生在探究、感悟文本的言语内容的同时, 自己把文本的言语形式巧妙“挖掘”出来了。案例中的教师用了有限的“教”, 引领学生进入无限的“悟”。知识是外在于人的, 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道”, 只有在“悟”的过程中, 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 悟有所得, 才能成为素养。

如果说“习得”是一种接受, 是一种训练, 那么“悟得”就是一种思想的生成, 生成了学生自己与知识之间的内在链接, 使外在的知识成为学生身心的一部分;如果说知识可以习得, 那么知识背后蕴含的思想、感情、价值, 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方能悟得。

篇4: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疑难解答

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精诚所加,金石为开”两词都存在。“加” 的意思是“施加”,整个词语的意思是说“把诚心施加到某个对象身上,就是金石也会被裂开”,比喻对人真诚,能产生极大的感动力量。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意思是一致的。

教材选择“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1. 出于对原话的重视。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新课标的要求。教材虽然没有安排大量的“经史”内容,但是通过“日积月累”可以培养相关的意识,了解一些简单的内容,丰富语言。四年级下册第二组“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的是古代经史中出现的格言,而“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就是《后汉书》中的原话。

2. 意在鼓励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后起的一种表达,但使用非常广泛。它的用例是明人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宣徽院仕女秋千会》中的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因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的词语,已在生活中广泛使用,所以孩子们可以在生活实际交流中接触到,在课外书里学习到。

二、《记金华的双龙洞》里“有十进房子那么大”里的“十进”到底多大?

答:“进”是量词,可用来说宅院。平房的住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一进院子的大小不固定,富贵人家与贫贱人家的房子大小不同,古时候十进八进的房屋多数是富贵人家的豪宅,这里只是说房子很大,并不是准确指某种面积。

三、《望洞庭》中的“庭”字“壬”在书中生字列表里面是第一横长,而在我们的一个配套的生字抄写本上却是第二横长。想请教一下到底哪个正确?谢谢!

答:“庭”中“壬”这个部件的第二笔,在人教社教材中为长横。早在1965年,由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确定“廷”字的右上是“壬”(撇下一个“士”),含“廷”的“挺、庭、莛、梃、蜓、艇”等也一样处理。1988年,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廷”组字形也没变化。“庭”“挺”“艇”“莛”这组字,对于多数学习和使用汉字的人来说,它们的标音已经依靠“廷”了。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摇?摇?摇责任编辑:辛铭)

篇5: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9600000平方千米,这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2、由304个亿、56个万和78个一组成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3、在7007007000中,左边的“7”表示(    )个(      ),中间的“7”表示(    )个(       ),右边的“7”表示(    )个(      )。

4、3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是(     )度,这个角是一个(     )角;6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是(     )度,这个角是一个(     )角。

5、19□350≈20万,□里最小填(      );45□9760000≈45万,□里最大填(      )。

6、按规律填空:1、4、9、16、(     )、(     )。

7、算盘上方每颗珠子代表(    ),下方每颗珠子代表(    )。

8、在电子计算器上ON键是(           ),OFF键是(          ),CE键是(          )。

9、把530695、60593、530956、509353、550339从大到小排列是:

(        )>(        )>(        )>(        )>(        )

二、请你判一判,对的在括号里画“√” ,错的画 “×”。(每题1分,共6分)

1、小军画了一条10厘米长的直线。                     (     )

2、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3、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

4、角的两边越长,角越大。                            (     )

5、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

6、经过一点可以画一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两条直线。  (     )

三、请你选一选。(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每题2分,共10分)

1、在下面几个答案中,(      )是计数单位。

A、百万位           B、百万             C、七位数

2、下面几个角中,不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的角是(      )。

A、140°            B、135°            C、75°

3、下面各数中,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        )

A、5001004          B、5104000          C、5010040

4、3 :30时,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是(     )角。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5、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度的角,这个角是(     )度。

A、150              B、15               C、不能确定

四、请你细心算一算!(共21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23×30=                25×4=              32×6×0=

120×6=                350×2=             13×7=

2、估算。(3分)

104×49≈              78×31≈            312×29≈

3、用竖式计算。(12分)

340×17=               406×15=            760×50=

450×29=                  345×43=            560×70=

五、实践操作我能行!(共12分)

1、分别画出一个115度和70度的角。(4分)

2、过A点分别画出直线a和直线b的平行线。(4分)

a

A

b

3、画出下面每个图形底边上的高。(4分)

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共21分)

1、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710千米,从甲地飞往乙地用了1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分)

2、下面是一块长方形绿地,如果长不变,宽增加到32米,这块绿地的面积将达到多少平方米?(5分)

8米

3、一艘轮船从甲港到乙港,速度是32千米/时,15小时到达。返回时的速度是40千米/时,返回需要几小时?(5分)

4、为了给中小学生补充的营养,国家实行营养餐改善计划,每天将给每位中小学生免费提供1盒牛奶和1个鸡蛋。今年十月份,国家给新华小学配送了17600盒牛奶和17900个鸡蛋,全校有572名学生。请算一算这个月国家为新华小学配送的牛奶和鸡蛋够发吗?(不考虑星期六、星期天和节假日)(6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篇6: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1.郭达háo bù yóu yù( )地答应了导演谭铭的邀约。

2.这样的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大家开车都xiǎo xīn yì yì( )的。

3.王晓明禁不住网络游戏的yòu huò( ),沉迷于其中。

4.爸爸gào jiè( )我,要能准确pàn duàn( )是非。

二、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8分)。

馈(guì kuì)赠 尴(gān jiān)尬 埋(mái mán)怨 骨髓(suí suǐ)

订(构 购) 挑(拨 拔) 废(虚 墟)

(销 硝)毁

三、选词填空(6分)。

囫囵吞枣 牵肠挂肚 与众不同 悲欢离合 别出心裁 如饥似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爸爸书架上的一些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翻过了。刚开始,我读的很快,( ),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慢慢地,故事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吸引了我,他们的( )常常使我。我开始()地阅读,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丰厚的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习作构思就( ),落笔也( )。

四、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在横线上补写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的句子(4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许多事物都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两句吧(4分)!

例:电梯――从不计较位置的高低,一生磊落,能上能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满十室九空。

2.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朋友笃诚信。

篇7: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2.我们不应该辜负老师和父母的()。

3.我的()是“和平之花”永远开放。

4.在等待与()中,春天终于来了。

5.我()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无论……都……          只要……就……  即使……也……          不是……而是…… 1.飞机装上雷达,()在漆黑的夜里,它()能安全飞行。

2.()什么地方,()比不上我的家乡美。

3.放学回家后,我()先出去玩,()先做作业。

4.明天()不下雨,春游()会照计划进行。

五、我会找出意思相近的几组对应地写在括号里。(6分)拮据     梦寐以求    器重      赠予      困难             疑惑不解     馈赠     日思夜想    看重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愁眉苦脸()--()()--()()--()()--()()--()()--()六、我会填。(6分)1.,孤云独去闲。

2.,澄江一道月分明。

3.几行红叶树。

4.精诚所加。5.,;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爱人者,;

敬人者。

7.这样的山       这样的水,这样的水        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山间,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真是“                      ”。

8.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七、这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请将人物的品质填上相应的括号里。(5分)1.诚实、有信用         2.宽容、关爱   3、机智勇敢            4.自尊、自强      5.认真、实在(1)《夜莺的歌声》中的小夜莺()(2)《尊严》中的哈默()(3)《万年牢》中的父亲()(4)《中彩那天》中的父亲()(5)《将心比心》中的母亲()八、阅读理解(16分)(一)课内阅读。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下面临着一个首先难题。”“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中彩()难题()闷闷不乐()为什么()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3、片段中,“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 4、文中的“父亲”后来是怎么处理的?对“父亲”的处理你赞成吗?说说你的观点。

——————————————————————————————————————(二)、课外阅读 ①我的故乡在广西,我爱故乡的漓江。

②春天,原野上的春色,把漓江打扮得更加美丽。绵绵春雨,增加了漓江的水量,催开了两岸鲜艳的野花。随着气候转暖,来漓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

③夏天,漓江的水更清了,人们有的在江中游泳,有的在江中划船,有的玩水球……漓江洗去人们一天的疲劳,使人们感到轻松愉快。

④秋天,桂花开了,漓江两岸飘着醉人的桂花香。我们学习过后,荡着小船在江上游玩。那两岸的青峰分明地立在我们面前,同学们兴奋地抢着划桨…… ⑤冬天,漓江因为旱季到来而变浅了,但水还是那么清,山还是那么绿。江畔的柑桔树已挂满累累果实,人们正在紧张地收获。

⑥漓江的四季都很美。我喝着漓江的水长大,我一定要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

1.给文章加个题目。(2分)2短文第②~⑤自然段是按()顺序写的。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

3.分别用“--------------”和“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2分))5.文中画“               ”句子是个()句,请你展开想象再写个描写人们在漓江上游玩的句子。(3分)6.读了这篇短文后,想想《桂林山水》中的漓江,请你写几句赞美漓江的话语。(2分)九、作文(30分)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会与很多人相识相交,如(朋友、老师、父亲,……)请你以我的**为题,写一篇表现人与人之间真诚、关爱、帮助的文章,400字左右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一、我会写。(10分)(骆  驼)(属    于)(旅    游)(无    暇)(疲   惫)(道  德)(捕    捉)(烧    毁)(凝  固)(经    济)二、我会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组词。(6分)(艰)辛                                         绸(缎)(坚)定(段)落(艰)巨(锻)炼(克)服(秧)苗     攻(克)(殃)(刻)中(央)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龇(牙)(咧)嘴(迷)(惑)不解(梦)(寐)以求(危)峰(兀)立        突兀(森)(郁)水(平)如(镜)四、我会选词填空。(9分)1 希望  2 期望  3 愿望 4 渴望5盼望         1 即使……也……   2 无论……都……      3 不是……而是……   4 只要……就…… 五、我会找出意思相近的几组对应地写在括号里。(6分)(赠予)--(馈赠)(梦寐以求)--(日思夜想)(拮据)--(困难)(迷惑不解)--(疑惑不解)(看重)--(器重)(闷闷不乐)--(愁眉苦脸)六、我会填。(6分)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3.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爱人者,人恒爱之 ;

敬人者,人恒敬之。

7.这样的山 围绕 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 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

8.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七、这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请将人物的品质填上相应的括号里。(5分)1.诚实、有信用         2.宽容、关爱   3、机智勇敢            4.自尊、自强      5.认真、实在(1)《夜莺的歌声》中的小夜莺(3)(2)《尊严》中的哈默(4)(3)《万年牢》中的父亲(5)(4)《中彩那天》中的父亲(1)(5)《将心比心》中的母亲(2)八、阅读理解(16分)(一)课内阅读。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略新 课标 第 一网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道德的。3、片段中,“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是把车还给库伯,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还是把车占为己有,做一个虚假的人。

4、文中的“父亲”后来是怎么处理的?对“父亲”的处理你赞成吗?说说你的观点。

略(二)、课外阅读 1.给文章加个题目。略 2短文第 ②~⑤自然段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从(春天)、(夏天)、(夏天)、(冬天)这些词中可以看出。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篇8: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在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进行整体备课时,笔者对第23课《卡罗纳》的教材用件的拟题存在了异议,觉得有必要进行指瑕。笔者认为,此课的标题对小学生的习作,特别是习作拟题方面无法形成“正能量”,甚至是一种误导,理由如下 :

一、本标题将“配角”当成了“主角”

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在接触了不少的文本资源后,他们都知道,标题若是以人物为题的,这个人物一定是这篇课文的主角,也就是说,故事一定是围绕着这个主要人物展开的。这是一个文学常识,小学生也定然在脑海中形成这样的定式。

但,当我们细读这篇课文时,你会发现,卡罗纳并不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从文本着墨来看,老师、“我”花的笔墨不少,老师有两段话,“我”有心理活动,有具体的动作等,还有关切卡罗纳的其他不知名的同学,当然,还有家长代表——“我”母亲。若从篇章用墨来看,定位卡罗纳为故事主角,显然是有偏颇的。

二、本标题将“事件”当成了“人物”

笔者认为,本标题在命题上最大的失误——本个故事围绕着卡罗纳母亲刚去世,他要回班级上课,教师提前对学生们进行“安民告示”,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遵循教师制定的“二要”“二不许”——要庄重严肃,要热情对待 ;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紧接着,篇章的内容就紧紧地围绕着失去母亲之后的卡罗纳回到学校上课的时候,老师、同学和“我”是怎样对待他的,放学后,“我”母亲又是怎样善意地用“推开我”这样与往常不一样的举动,“推醒”“我”拉卡罗纳一块儿回家的情景。

从全篇描述来看,卡罗纳失去母亲,成了一位可怜的孩子,这是这个温暖的故事的“引子”,故事的铺展都是围绕着这一意外惹人生怜的“事件”展开,这是事件,并非主要人物,这个事件,对这个篇章的主题内容而言,仅是“线索”,并非主线,若以“人物取代事件”,显然也是不恰当的拟题。

三、本标题将“单元”当成了“空气”

编者在编写整组教材时,一定会考虑到整体性、连贯性与一致性。该课位于该册教材的第六组的第四课,其他几课除了《古诗两首》外,分别是《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给予是快乐的》。但从命题上看,《搭石》符合本文的写作特色——借物抒情,借回想家乡的“搭石”及乡亲们围绕搭石发生的系列感人的、平凡的场景,娓娓道来这一家乡特有的风景,篇章篇末深情写道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围绕台湾不知名的青年与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争分夺秒抽取骨髓,辛苦奔波,连夜为大陆的小钱移植骨髓,拯救生命的动人故事,篇章的主旨也在文本的最后一段得以揭示,本标题与篇章主题浑然天成。《给予是快乐的》一文的拟题与《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基本是相同的情形。

既然,本组教材的其他几篇课文,在拟题上有着一以贯之的命题习惯,为何到了第23课,在文本拟题上就突然出现“变式”呢?是编者的有意为之?还是编者的疏忽呢?在这一课的文本拟题上,笔者在质疑编者将单元组的存在无视化,将其当成了空气。

四、本标题将“原著”当成了“摆设”

在本课的课后,编者安排了一个“资料袋”,详细介绍了原著《爱的教育》,在这一课的“导读”部分,编者也鲜明地指出,“下面的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体现了另一种关爱之情。”

笔者更喜欢《爱的教育》的原名——《心》,从原著中,读者可以从一百个故事中感受到一颗颗跳动的真挚与火热的心。译成《爱的教育》,旨在希望读者能从这一百个故事中接受爱的洗礼,感受爱的阳光,以平凡而动人的故事,让读者接受爱的教育,接受熏陶,人人都成为有爱之人,笔者想,这应该是作者、译者的共同期许吧。

既然是这样,让我们再将目光投射到《卡罗纳》一文上,卡罗纳留给读者的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哭”,未进教室时,“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这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孩子,也是失去至亲至爱的亲人的人之常情);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翻开书后,看到母亲拉着儿子手的插图时的“号啕大哭”(这是触景生悲的真实表现)。若以《卡罗纳》为标题,试问,卡罗纳除了伤悲之外,他还能给读者留下什么?若牵强地解释,只能说,从卡罗纳的表现中,可以告慰读者的是,卡罗纳是一位孝顺的孩子,对母亲是怀有真感情的。仅此而已,这与《爱的教育》全书的题旨应该是不合拍的。就全文内容而言,卡罗纳能从失去母爱的阴影与低谷中走出来,得益于老师、同学、家长的细心、温馨的呵护,给他时间,处处提防着刺激到他,担心伤到了他,等待着他的慢慢坚强。这份爱,是献给卡罗纳的真爱,这份爱的施与者不是个体,而是群体。这才是这篇课文所要告诉读者的爱的真谛,这篇课文仅是一百个故事中的一个。因此,就全书的内容来看,本课的拟题显然也是与原著主旨“格格不入”的。

鉴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卡罗纳》一课的标题拟定欠妥,对文本的价值意义而言,不利于学生用“文本”影响自己的语文学习。故此,笔者建议,该课的命题应该修改,若是拟题的话,可能有以下几个选项供参考 :《期待坚强》《传递温暖》《爱的目光》《温暖的宽慰》……

教材虽然是例子,但对语文教师,对学生来说,教材又是重要的凭借,用批判的视角看教材,不是钻牛角尖,而是因为爱语文,爱教材,真诚地希望她能越变越完美,越变越规范。

摘要:教材选文,一定是编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学段,精心选择与编排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材选文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学力的发展。因为,典范式的选文对小学生语文知能与智能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篇9: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hu醤 r鄌 zh"Vn c醤g b? j靚g c? xi醤g

( ) ( ) ( ) ( )

hu"n y靚g xi醤 ji? l#? p鄋

( ) ( ) 疑 告( ) ( )途 ( )断

f鑙:浪( ) ( )水

二、用“√ ”给加点的字标出正确的读音。(2分)

素净(j靚 j靚g) 垂蔓(w鄋 m鄋) 干涸(h? g? 目的地(d? d恚?

三、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填序号)(2分)

A.哺捞 剧烈 沮丧 决择

B.特征 奇迹 追逐 矫健

C.波纹 资态 忽略 如饥似喝

四、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尽:①完;②达到极端;③全部用出;④用力完成;⑤全,所有的。

尽职( ) 尽力( ) 山穷水尽( ) 取之不尽( )

五、请按要求写词句。(18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 )盆大雨 千篇一( ) 安然无( ) ( )然大物

藕( )丝( ) 不容争( ) ( )( )不绝 星罗( )布

2.照样子,写词语。(2分)

(1)小心翼翼(ABCC式) 、

(2)顶天立地 (含有“天”“地”) 、

3.请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4分)

与众不同 别出心裁 增长 增强

(1)作文,首先构思要( ),落笔也要有点( )的“鲜味”才好。

(2)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 )了我的理解力。

(3)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尤其是使我( )了不少知识,开阔了视野。

4.根据提示写句子。(6分)

(1)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 ,我将 。

例:树林里,小鸟在歌唱。(把小鸟当作人来写)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3)用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他学习成绩好。他热爱劳动。

(4)把下面的名言警句或诗句补充完整。

① ,春生江上几人还?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 。

六、回忆课文内容,再填空。(17分)

1.窃读的滋味既 ,又 。(选自《窃读记》)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是 说的,它让我想起了诗句“ ”,表达了 的情感。

3.风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选自《长相思》)

4.“夹丝网防盗玻璃”,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也可以采用。(选自《新型玻璃》)

5.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学到了许多说明方法。如 、 、 、 等。

6.《钓鱼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 。《落花生》让我们懂得了做人要做 。

七、阅读短文,认真答题。(18分)

(一)梅花魂(节选)(6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1分)

秉性: 大抵:

2.文中连用四个“愈”,写出了梅花 的特点。(2分)

3.外祖父这段话告诉“我”要做 、 、 的人。(3分)

(二)人类的保健卫士(12分)

当你望着那无边无际、郁郁葱葱的森林,心中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为什么人们都喜爱森林呢?如果说啄木鸟是树木的保卫者,青蛙是农作物的卫兵,那么,我要说,森林就是人类的保健卫士。

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当你走进森林,就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它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它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人们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到这座工厂你就会感到舒心、惬意。据测算,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公斤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猛增,人们就会感到城市里的噪音大。森林又具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还有,组成森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有一技之长,它们都能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有人测验,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内可放出五十公斤的植物杀菌素,所以森林内的细菌就很少,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最多也只有三四百个,少则十来个,而空旷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气就有细菌三四万个。可见,森林卫士的本领还真大呢。

森林有这么多妙用,难怪城市里的人们都要邀请森林这个家族的成员到街道旁、公园里、花圃中安家落户,美化我们的环境,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都来植树造林,迎接这人类的保健卫士到我们身边来安家落户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油然而生: 。

一技之长: 。

2.用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1分)

3.“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具体说明的是森林对人类的哪一点贡献?(2分)

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4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森林?请写一写。(3分)

八、习作展示台。(30分)

篇10: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半个学期又结束了,大家一定已经学有所获了吧!现在我们就来检验一下自己学得如何吧!一定要注意细心哟!

一、拼音园地。(13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ǐ rǔ lì shǐ xuán yá jīng pí lì jiã()()()()zhâng fǔ shēng chù chãng fá yì shîu zhēn qín()()()()

2、用“——”画出正确地读音。(3分)

埋(mán mái)怨 石磨(mï mî)一担(dān dàn)生石灰

狒狒(fâi fú)心血(xuâ xuě)一丘之貉(hã luî)

二、词语天地。(16.5分)

1、比一比,再组词。(4分)

哀()脑()畜()拣()

衷()恼()蓄()捡()

2、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阴()圆()悲欢离()()()井然

雕梁画()虎啸()()水()不通

()天辟()()为壮观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写序号。(3.5分)漫:①水满流出来了; ②到处,遍布; ③随便,不受约束。漫不经心()漫山遍野()杯里的水漫出来了()负:①具有 ②败 ③遭受 ④违背、背弃 忘恩负义()久负盛名()

不分胜负()身负重伤()

4、我会写成语。(3分)

(1)教师节到了,我想到了赞美老师的成语:

(2)我知道描写美丽景物的成语有:

三、句子乐园。(7分,4、不好好学习,你怎么会考出好成绩呢?(改陈述句)

5、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及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6、期中测验的成绩出来了,不知道考得怎样,我的心里就像。(歇后语)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8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的,就像天上的月儿、一样,哪里会 呢!”句子中的“他”是指。我还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跟月亮有关同时又是思乡的一首诗《 》。

每当天气晴朗时,、、、,都倒映在,构成了一幅幅,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 ”“ ”呢。

2、通过这半学期的学习,我又认识了许多名人。有 的林则徐,有励志学画的,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文天祥……

五、阅读天地。(15.5分)

(一)(5分)

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桂花树不(象、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

(zhuō zhuï)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děi dã)仔细地从绿叶(从、丛)里找细花。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1、照样子写词。(1分)

笨笨拙拙

2、用“﹨”划去不正确的字和拼音。(2分)

3、文中运用对比的手法,把桂花与 作比,告诉我们桂花美不在姿态。(1分)

4、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呢?你能在文中找出这句话吗?用“ ”画出来。(1分)

(二)(10.5分)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huà huá)佗亲眼看到许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痛不欲生。为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师学医。

华佗拜见师傅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研究用药的情况。因此,他在3年时间里就了解了不少病源、病理和用药的方法。

一天,师傅说:“你已磨练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来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 急)了,从此便不分昼夜、如饥似(sì shì)渴地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医书,忽然有个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吧!”

华佗连忙跑过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没有大病,自己会好的。”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德。

就在这时候,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1.在横线上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1分)2.划去括号内不正确读音和字词。(1.5分)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3分)

责备()羞愧()餐风饮露()4.华佗为什么立志学医?在短文中用“﹏”划出有关句子。(1分)

5.文中的哪两个词写出了华佗为了拜师学医而吃尽了苦头?在词的下面划上“ ”。(1分)

6.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华佗学医时的认真和勤奋。(1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明白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请把它写下来。(2分)

六、小小作家。(30分)

题目: 真好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爸爸”、“妈妈”、“奶奶”、“老师”、“邻居”等等;[2]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好在哪里。别忘了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或者心理要进行细致描写哦!

参考答案

一、拼音园地。

1、看拼音,写词语。

耻辱 历史 悬崖 精疲力竭 政府 牲畜 惩罚 异兽珍禽

2、用“——”画出正确地读音。

埋(mán)怨 石磨(mò)一担(dàn)生石灰

狒狒(fâi)心血(xuâ)一丘之貉(hã)

二、词语天地。

1、比一比,再组词。

2、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阴晴圆缺 悲欢离合 秩序尽然 雕梁画栋、虎啸祥瑞、水泄不通、开天辟地 蔚为壮观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写序号。漫: 3、2、1 负:4、1、2、3

4、我会写成语。

(1)示例:德高望重 为人师表 鞠躬尽瘁

(2)示例:湖光山色 一衣带水 风和日丽 山清水秀

三、句子乐园。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大大小小的湖泊、颗颗宝石,沟谷、彩带

3、古老的虎门寨被碧海、蓝天、绿树打扮得更加壮丽。

4、不好好学习,不会考出好成绩。

5、我们必须及时检查并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6、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按课文内容填空。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苏轼、静夜思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2、虎门销烟、徐悲鸿、留取丹青照汗

五、阅读天地。(1)

1、示例:高高兴兴、大大小小。答案不唯一

2、象、zhuó、dã、从

3、梅花

4、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2)

1.有志者事竟成 2.huá、急、shì

3.责怪 惭愧 风餐露宿

4.华(huà huá)佗亲眼看到许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痛不欲生。为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

5.风餐露宿,历尽艰辛 6.不分昼夜、如饥似渴

7.示例:只要付出勤奋和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六、小小作家。

篇11: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一、交流从学会倾听开始(5分)听老师读两遍短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短文中表明溪水决不绕道的坚定态度的三个词语是: 问题

2、石头阻挡溪水,最后的结果是:

二、日积月累,积少成多。(33分)

1、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线 河畔(bàn pàn)着陆(zhuó zháo)开辟(pì bì)朝气蓬勃(zhāo cháo)

2、将下列字按笔顺规则归类写下来。

佛 戴 图 泉 乖 间 寇 树 水 勾 这 床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从内到外: 从外到内: 先中间后两边: 先里头后封口:

3、读拼音,写词语。

Diāo zhuó zūn xún máo ting gāo sǒng hã xiã

Dǐ cháng hóu long chōng jǐng gōu lâ zī shì(请在音节下面画田字格)

4、比一比,再组词。象()陡()泻()伐()湍()像()徒()泄()筏()端()

4、写出你对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理解。

⑴、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要夺取的泸定桥。(《飞夺泸定桥》)⑵、我们谈到夜阑才散。(《落花生》)

⑶、收获的季节,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拾穗》)⑷、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5、按要求写句子。⑴、写一个把字句:

⑵、写一句你最喜欢的名人名言: ⑶、写一个比喻句: ⑷、写一个描写深秋的句子:

三、“越”读越聪明。(12分)

1、为什么奶奶说: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月迹》)

2、为什么“太阳已经偏西了,谁也不肯走。”?(《草原》)

3、你能换个比“落花生”更好的题目吗?

4、为什么说“这样的桥越多、越普遍,我们这个世界就越和谐、越美好。”?(《桥之思》)

四、书籍是最好的朋友。(14分)

1、在你读过的课外书中,哪篇文章给你的印象最深?你还能想起文中的主要人物吗?

2、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小刺猬拔刺

河 马 医 生 在 森 林 里 开 了 一 家 牙 科 诊 所。有 一 只 小 刺 猬 急 匆 匆 地 跑 进 了 河 马 的 牙 科 诊 所。“河 马 医 生,我 要 拔 刺!”小 刺 猬 大 声 地 说。

没 等 小 刺 猬 把 话 讲 完,河 马 医 生 就 已 经 生 气 了:“我 是 牙 科 医 生,这 刺 我 可 拔 不 来。”

“可 我 这 刺 不 拔 掉,老 师 就 不 会 喜 欢 我。”小 刺 猬 急 得 快 要 掉 眼 泪 了,“老 师 对 小 兔 可 好 了,总 是 抱 抱 她;对 小 猫 也 很 喜 欢,还 会 亲 亲 她。可 是 老 师 从 来 都 不 来 抱 我 亲 我,连 我 的 头 也 从 来 不 摸 一 下,都 怪 我 这 一 身 的 刺!”

河 马 医 生 听 了 非 常 同 情 小 刺 猬。他 取 出 一 瓶 黄 色 的 药 水,用 刷 子 蘸 了 蘸,往 小 刺 猬 身 上 来 回 地 刷 了 刷。一 会 儿,小 刺 猬 身 上 的 刺 全 掉 了。

过 了 一 个 星 期。

牙 科 诊 所 的 河 马 医 生 正 在 仔 细 地 给 鳄 鱼 拔 牙,忽 然 一 只“大 老 鼠”飞 快 地 冲 进 牙 科 诊 所,吓 得 河 马 医 生 连 大 钳 子 都 掉 在 了 地 上。

“我 不 是 大 老 鼠,我 是 小 刺 猬!”小 刺 猬 急 急 地 申 辩 道,“求 求 你,把 我 的 刺 重 新 装 回 我 身 上 去 吧。”

河 马 医 生 疑 惑 地 看 了 看 小 刺 猬:“怎 么,老 师 现 在 还 是 不 喜 欢 你?”

“不 光 是 老 师 更 不 喜 欢 我,”小 刺 猬 快 要 哭 起 来 了,“别 人 还 都 把 我 当 成 老 鼠 了,我 整 天 东 躲 西 藏 的。有 一 次,我 还 差 点 被 野 猪 吞 掉,以 前 我 满 身 是 刺,野 猪 连 碰 都 不 敢 碰 我 的。现 在,连 狗 都 要 欺 负 我 了„„老 师 要 我 运 果 子,我 一 连 在 果 子 上 打 了 好 几 个 滚,却 一 个 果 子 也 没 有 背 起 来。我 已 成 为 一 只 没 用 的 刺 猬 了„„”

“真 可 怜!”河 马 医 生 从 抽 屉 里 取 出 一 包 小 刺 猬 的 刺,“小 刺 猬,别 难 过,你 的 刺 都 在 这 儿,我 能 帮 你 把 它 们 重 新 装 好。”河 马 医 生 拿 出 一 瓶 绿 色 的 药 水,一 会 儿,就 把 这 些 刺 全 都 粘 在 小 刺 猬 的 身 上 了。

小 刺 猬 谢 过 河 马 医 生,背 着 一 身 尖 尖 的 刺,一 耸 一 耸 快 乐 地 走 了。问题

1、小刺猬为什么要拔刺?

问题

2、小刺猬为什么又要把刺重新装回身上? 问题

3、请你写出你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理解。

⑴“有 一 只 小 刺 猬 急 匆 匆 地 跑 进 了 河 马 的 牙 科 诊 所。” ⑵、““大 老 鼠”飞 快 地 冲 进 牙 科 诊 所,” ⑶、“小刺猬谢过河马医生,背着一身尖尖的刺,一 耸 一 耸 快 乐 地 走 了。”(下面两个问题,选做一个)问题

4、写出你对小刺猬的看法。问题

5、写出你对河马医生的评价。

五、生活中的语文。(6分)

1、写留言条:星期二,小柳到小伟家,想约他一起完成一项调查,小伟不在。他想叫小伟第二天下午放学后一起做调查,请你帮他写一份留言条。

2、请你帮成家川乡的旱地西红柿的推销,设计一则广告。

3、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在几点开始的?

六、正确表达自己。(30分)

篇1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

Xǘnjǐng zàn tíng lǎn duò cháng nángbǎolěi

()()()()()

二、用“——”画出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改正(4分)

1、风平浪静 横惯江面 神秘莫测()

2、枉费心机 随遇而安 不可思意()

3、枯枝败叶 绿树成阴 狂风大作()

4、枝折花落 屏息凝视 慢条斯理()

三、比一比,再组词(5分)

堤()旅()凋()燥()桂()

题()旋()调()澡()挂()

四、多音字组词(4分)

几------()间------()恶------()供-----()

几------()间-------()恶------()供------()

五、选词填空(5分)

清澈 清洁 清新 清楚 清晰

1、他讲话的声音宏亮,大家听得很()。

2、雨后空气十分()。

3、环卫工人把街道打扫得非常()。

4、()的小溪里,带着不同花纹的鹅卵石()可见。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河水流过桥洞。(扩句)-----------。

2、狡猾的狐狸一直盯着乌鸦嘴里的肉。(缩句)-------------------。

3、我把包里的东西拿出来一样一样百摆好。(改为“被“字句)-------------。

4、花生做的食品都被我们吃完了。(改为“把”字句)--------。

5、用恰当的官连词把下列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伽利略是位年轻的数学家。伽利略敢于向亚利士多德这位权威挑战。----------------------。

七、判断(对的画“√“,错的画“×”,并将错的进行改正)(4分)

1、只要我的学习有一点进步,老师和同学就激励我。()---------。

2、连续下了三天三夜的雨,今天上午天一下子慢慢放晴了。()-----------------------------。

3、我加入了学校课余读书会会员。()---。

4、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开了。()------。

八、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8分)

1、-----------------------------,柳暗花明又一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

3、孤帆远影碧空尽,-----------------------------。

4、--,西出阳关无故人。

5、赞扬医生的医术高明和高尚医的德的成语是-------------------。

6、尺有所短,--------------------。

7、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8、莫以善小而不为,------。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我国的这三处景观以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2、《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给“我”--------------,并请“我”-------------,使“我”-----------------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对人------------------,堪称楷模的人品和文品。

3、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来形容。

4、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他它们联结着------------------------------。

十、阅读短文,完成文后1—4题(12分)、鞋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就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晖中看到那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

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排长来到修鞋摊旁边:“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双鞋。”

“啊……对呀。”

“要付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元五角,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角,你给两块钱得了。”

排长把两块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有来?”

“……上前线去了。”说完,排长转身要走。“哎!”小鞋匠提起那双鞋,赶忙喊道:“鞋子,鞋……”

排长止住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脚已经在前线……他特意来信让我把钱给你,谢谢你了!”说完,排长迈着大步走了。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2分)

“略一沉思”中的“略”⑴稍加;⑵大致,简要;⑶省略。()

“沉”⑴没在水中;⑵分量重;⑶深入,程度深。()

2、结合上下文,猜测一下“他的双脚已经在前线……”一句中省略号省去的是什么话?写在下面。(3分)

-----------------

3、排长付了钱为什么不把修好的鞋拿走?(3分)

---------------------

4、大个子军人特意写信给排长,让他把钱交给小鞋匠,这说明了什么?(4分)

------------------

十一、默写〈游山西村〉和〈送元二使〉

-―――――――― ―――――――――

――――――― ―――――――

――――――――――,―――――――――――。――――――――――――,――――――――――

――――――――――,―――――――――――。――――――――――――,――――――――――

十二、习作(30分)

题目:那一次,我真的哭了

上一篇:如沐春风是什么意思_语文知识下一篇:在现代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