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

2024-05-05

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精选5篇)

篇1: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

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跨越百年美丽

【说教材】

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夫人,了解他的事迹和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象居里夫人这样为科学献身的人,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说学情】

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比较多,学生可以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事迹加以理解。

【说目标】

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确立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2、课件。

【说重点、难点】1、重点:

⑴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难点:

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说教法】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教学原则。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小学语文新课标中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我主要采用“质疑问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说学法】

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和感情朗读法”学习本课。让学生运用问、划、读、议等方法,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说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1、(课件示:居里夫人照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美丽端庄的女士是谁吗?学生答,教师简介居里夫人。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居里夫人?学生交流。

3、听了大家的介绍,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经定格于同学们的头脑中,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师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质疑问难,了解居里夫人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质疑: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到文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意识,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三、深入探究,领悟居里夫人的伟大精神

设计意图: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的朗读,感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抓住文中两处巨大反差的内容,进而让学生更清楚的感受“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

1、研读“执着追求,勇于献身”部分。(课文3~4自然段)

⑴从哪些具体描写中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容貌?

学生交流。(投:玛丽居里穿着──看透未来。)引导学生读出居里夫人的美丽。

⑵课文中还有一处对居里容貌的描写,找出来读一读:

①学生交流(投;她美丽的容貌──浑身乏力。)

②引导学生读出居里容貌的前后巨大反差。

⑶同样是写居里的容貌,为什么前后会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呢?请默读课文3、4自然段,把使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师生交流,指导朗读,重点理解并读好四个句子。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

①就向是在海滩上──别人摘叶她问根。(善于发现问题)

②为了提炼纯净的镭──点点烧痕。(条件艰苦、实验危险辛苦,但有远大目标……)

③经过三年又九个月──0.1克镭。(坚持不懈,对科学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这种精神是美丽的。板书:执着追求。)

引导学生读好三个数字和“终于”。

④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浑身乏力。(居里用健康和美丽换来了实验的巨大成功和对人类的贡献。)

⑤这种美丽比外面的美丽更持久,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她把外在的美丽变成了什么?

师根据生答投示: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里程碑。

师生接读,引导学生读出居里夫人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板书:勇于献身)

⑥通过师范读、生练读、指名读这两部分内容中深受感动的句子,进一步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勇于献身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重点句段的朗读品味,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初步审美能力,进一步感受了居里夫人崇高的人格魅力。

2、研读“淡泊名利”部分。(课文5、6自然段):

居里夫人这种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勇于献身的精神无疑是美丽的,这种美丽在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体现出来?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⑴师生交流,感受美丽,练习朗读。

⑵重点理解:(投示)

①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离开心爱的实验室。

设计意图:抓住居里夫人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对待名利的态度的明显对比,让学生感受这种在名利面前的淡泊就是一种美丽。(板书:淡泊名利。)

②正如爱因斯坦对她的评价:“在世界所有着名人物中──没有被宠坏的人。”齐读。

⑶是的,对居里夫人来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对人类有所贡献,所以作者说“玛丽居里几乎……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⑷学生再读课文,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精神。

四、解题释疑,感情升华

1、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居里夫人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2、交流。

3、教师小结。

五、作业

朗读课后“阅读链接”,进一步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魅力。

跨越百年的美丽

执着追求

居里夫人献身科学

淡泊名利

这样设计,简洁明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感受到课文是从执着追求、献身科学、淡泊名利这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示居里夫人的“美丽”的,也就是课题中“美丽”所表现的三个方面,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篇2: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读课文,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居里夫人的外在美,了解到她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也能从语言文字中初步感受到她的一些可贵的品质,如坚强、刚毅、淡泊名利等,但是还是缺乏深度,需要进一步走进文本研读课文,深入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特别是对她高远的追求,人生的意义的发现等较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作为重点来研读。让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感悟到她的内在美,从心灵深处敬重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怀着对居里夫人无限的敬意朗读课文,读出对她的敬意和赞美。

(三)教学目标是: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一是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二是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二、说教学思路

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更多的考虑到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全部流程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的,分为四个大部分:走进居里——解读美丽——升华美丽——书写美丽。从易到难,从浅到深,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在整节课中始终处于激活的状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的锻炼,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思维的乐趣。

三、说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教学原则。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新课标中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我主要采用质疑问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篇3: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

纵观现在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很多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主宰课堂, 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媒体是教的工具, 教材是教的内容, 教学大纲是教的大纲, 教学计划是教的计划, 学生成绩是教师水平的反映,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教师表演的舞台。很多语文教师都惧怕上公开课, 理由是“背”教案太累了, 可见, 他们课前更多的时间是在背教案, 而不是备学生, 这是传统语文教师亟待扭转的观念。翻转课堂的引入, 则是将这种模式颠倒过来。

翻转课堂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昭然。就学生的学习而言, 他们可以利用视频能够暂停、倒带、重放等特点, 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紧跟进度, 也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借助视频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一对一交流, 师生之间有了更多时间互动,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也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从教师的角度来讲, 学生有课前学习做基础, 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讨论, 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实现分层教学的目标。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现状及解决途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致力于阅读教学改革, 将“读什么”和“怎么读”结合起来思考, 打破传统的单篇教学独撑阅读课堂的局面, 应该注入更多的实用阅读策略, 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1]。但由于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 学生家庭文化底蕴不够, 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长, 在他们的家庭中很少看得见书。正是由于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生生存空间与思想意识的特殊性、家庭教育方式的特殊性, 学生学习习惯多样性的特性, 给实施翻转课堂带来极大的阻碍。因此, 在研究之初, 笔者首先尝试的是研究实施课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内翻转课堂的出现, 是城乡结合部学校的教师改变教学现状的不错选择。它能彻底改变学生上课缺乏认真听、认真想、认真做的不良习惯, 创设平台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学习, 养成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习惯。但翻转课堂的一般模式都是在家庭与学校之间进行的, 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在学校现今阶段, 多数的家庭由于信息技术、学习观念、文化素质的影响, 使这种模式难以开展。庆幸的是, 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研究了课内翻转课堂, 如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研究的《走进新课堂——翻转课堂教学的五把金钥匙》, 焦建利教授研究的《微课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 汪晓东博士研究的《翻转你的课堂》等, 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指示了研究的方向。课内翻转在减轻家长负担的同时, 利用课堂时间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笔者希望通过一阶段的课内翻转的实施, 使师生家长适应这种课内翻转的教学模式, 使家长和学生改变学习观念, 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继而走向校内翻转, 最后到家校翻转全面实施。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内翻转课堂的实施流程

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从其研究的“有效翻转课堂的五把金钥匙”视角出发, 提出从用好“学习单、微视频、云平台、小组学习、学习评价”这五方面来进一步优化翻转课堂的实操流程和学习效果, 确保有效翻转的常态化、学科化和多样化[2]。笔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内翻转课堂的实施流程。

(一) 搭建云平台, 创建资源库

笔者根据学校现有资源, 腾出多余的服务器, 下载了Moodle一键安装系统文件, 简单快速地建立了几乎零花费的教育平台, 为教学研究活动打下基础。利用Moodle具有兼容性很好的资源模块汇集优秀的助学资源。

(二) 创建任务单, 预告学习案

1. 学习任务单的定义。学习任务单能让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 即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 取得自主学习实效。学习任务单一般以表单为呈现方式, 如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的教学中, 笔者设计了五个任务单, 帮助学生完成本课的学习。

2. 课堂学习任务单的构成。包括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合作探究的任务、堂上小测和课后反思。学后反思包括学到的知识、学到的方法和还需要努力的地方。

3.学习任务单设计要诀。 (1) 明确学习主题, 是新课、复习课还是练习课。内容涉及几个知识点。对应哪些学习资源。 (2) 明确达成目标, 目标任务细化, 有任务相对应。 (3) 课堂形式的预告, 使学生预先了解自主学习与课堂协作学习之间的关系。

(三) 设计微课包, 分层次导学

1. 微课的定义。“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中, 笔者录制了四个微课, 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三到第六自然段, 帮助理解居里夫人的“精神美”和“人格美”。

2. 微课设计要点。 (1) 围绕重难点, 详细务实; (2) 一个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 (3) 时间控制在5-8 分钟; (4) 微课设计需要适当的动感, 避免学生产生疲劳厌倦的情绪。

(四) 建小组学习, 聚集体智慧

1. 小组学习是发挥集体智慧, 发挥课堂协作学习威力, 提高翻转教学效果的重要学习活动形式。

2. 小组学习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3. 小组学习优势体现在促使组员相互依赖, 互学互助, 荣辱与共;面对面达到良性交互, 共享资源, 批判思考;分工明确个体责任重要;培养人际交往技能, 互相信任, 倾听质疑;群策群力, 小组加工, 提升质量。

4. 小组的学习方法。 (1) 建立奖罚机制; (2) 正确引导小组冲突, 转化学习动力; (3) 良好分工, 角色轮换。

(五) 设学习评价, 促能力提升

学习评价的要点:赏识性, 个性化, 学伴互评。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的教学实施最后阶段, 笔者设计了五个自我评价项目, 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不足, 在评价中得以能力的提升。

四、课内翻转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为例介绍课内翻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的步骤和方法。

(一) 教学流程导图 (如下图)

(二) 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1. 讲解学习任务单, 奖章鼓励导入

学习任务单: (1) 先完成课前小测 (全对的同学将先获得美丽奖章) ; (2) 再通过自读自悟的方式, 品味“美丽”在Moodle平台中完成探究任务一, 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四个微课帮助学习, 较快的同学可以再完成课文链接的三道思考题 (任务完成后将获得探究奖章) ; (3) 通过阅读链接, 加深对“美丽”的更深层认识; (4)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 阅读霍金的资料, 完成探究任务二, 根据上传学习结果的情况, 评出优秀学习小组 (任务完成后将获得合作奖章) ; (5) 作业是查找有关拓展资料, 延续本单位“科学精神”专题的学习 (任务完成将获得分享奖章) 。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是激发学生潜在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 本课设计了美丽章、探究章、合作章和分享章 (如下表) , 完成任务便能获得不同类型的奖章的方式,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能使学生产生竞争学习的内驱力, 大大提升本课学习的效度。

2.课前小测, 字词检测 (网上提交, 生成准确率)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 共设计了7 道选择题, 学生在平台上完成测试并提交, Moodle平台及时反馈小测情况, 教师利用平台“课程管理”的“成绩”一栏, 生成数据, 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 进行个别辅导, 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在全班再次强调。这个环节可以高效地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反馈与指导。

3.复习朗读, 传递美丽 (出示:玛丽 • 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 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 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 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 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 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 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设计意图】利用平台的“课件”功能, 让学生通过朗读, 把居里夫人端庄典雅的美丽容貌传递给大家。此环节虽说是复习作用, 但学生感性的朗读能很自然地引入下文的探究任务中。

4.自读自悟, 探究“美丽” (完成探究任务一)

过渡:居里夫人的外貌的确很美, 但是, 就像泰戈尔说的那样:“你可以以外表之美来评论一朵花, 一只蝴蝶, 但你不能这样评论一个人”。美丽的外表是没有办法延续百年, 这跨越百年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让我们静心读书, 去感受居里夫人那份永恒的美丽。

(1) 学生进入“探究任务一”品味“美丽”, 自主学习

探究任务一:请同学们轻声快速朗读课外第3 到第6 自然段, 在字里行间去寻找一份持久的“美丽”! (圈划词句, 在旁边写体会) 。如果觉得有困难的同学, 可以点击“微课”学习, 进入老师一对一帮助学习中。速度较快的同学可以点击“课文链接”, 尝试完成三道附加练习。

(2) 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四个微课帮助学习。

(3) 学习较快的同学还可以进入“课文链接”, 进行回帖。

【设计意图】分层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很难实施的环节, 但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 教师既可以保证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 也可以利用“微课”, 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更高要求的学习内容, 真正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4) 学生自由分享自学的成果 (教师相机点拨, 并引导朗读) 。

(5) 资源的补充 (视频和“资料屋”文字资源的补充, 提升对“美丽”的理解) 。

【设计意图】通过对视听资源的拓展及重点句段的朗读品味, 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初步审美能力, 进一步感受了居里夫人崇高的人格魅力, 实现大语文大阅读的理念。

5. 拓展阅读, 合作学习 (完成探究任务二)

探究任务二: (拓展阅读, 合作学习) 2002 年, 国际数学家年会在中国召开, 写了不朽名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的国际著名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 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终身教授斯蒂芬 •霍金, 坐在轮椅上的他并不美丽, 但我们又觉得他是那么美丽, 一种跨越百年、千年的美丽, 推荐大家课后看一本书《斯蒂芬 • 霍金传》。

(1) 请打开“霍金资料”, 围绕学习任务选择有价值的资源, 利用网络资源 (http://baike.haosou.com/doc/223146-236031.html) 小组合作学习, 并填写“合作学习单”, 小组共同完成练习 (5 分钟) 。

(2) 由组长上传学习结果, 同学们浏览学习结果, 选出你认为最佳的学习小组并投票, 不能投自己小组。

(3) 显示结果, 评出合作星获得小组。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改革, 应该将“读什么”和“怎么读”结合起来思考, 本环节的设计力图将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相结合, 通过小组学习、合作探究阅读课外文本的方式, 尝试打通课内外的壁垒,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学生利用平台上传小组学习的结果, 并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其他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 并采用投票的方式, 选出最佳合作章的获得组,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合作学习的兴趣。

6.寻找美丽, 分享美丽, 课后完成探究任务三

探究任务三: (找美丽, 分享美丽) 寻找你认为是“跨越百年的美丽”的人物, 查找相应的内容, 或者查找科学传记和科普作品, 上传到这个网址, 扩充本课资源, 让本课专题资源更丰富。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查找资源的欲望, 并达到分享阅读的效果, 以此延续本专题“科学精神”后的学习。

7.完成本节课的自我评价

(1) 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 倾听同学发言。

(2) 我能独立思考, 主动探究。

(3) 我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 与他人合作。

(4) 我能在不懂时向别人请教。

(5) 我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获取更多的学习信息。

【设计意图】自我评价是学习提升的一次检测, 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探究学习的正确态度与方法。科学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关键, 为下一次开展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实施评价时, 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成果, 更要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要评价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 更要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还要关注他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本课共设计了五道自我评价题, 分别从学习态度、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资源学习五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真正方法。

五、应用效果分析及反思

实施“课内翻转课堂”之初, 作为教师, 会有很大的抗拒情绪, 因为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很大量的准备工作, 看上去既增加了学生家庭学习的任务, 也增加了教师上课之余录制视频材料的时间。但真正实施之后, 感觉笔者的语文课堂恢复了生机, 几次的尝试, 笔者已经深深感受到这种课堂模式带给学生学习欲望的冲击。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体, 真正霸占课堂, 还能将师生关系转变为一种平等对话型的关系, 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和促进者, 并开始对学习的个性化投入更多的关注。

首先, 翻转课堂, 让学生做主掌控学习。如在设计《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中, 教师为学生提供微课, 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进程。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 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 担心遗漏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由自己掌握, 懂了的快进跳过, 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 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本课设计还增加了“课文链接”题目, 在照顾部分学习后进学生的同时, 还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 在相同的时间里, 有更多的收获。“翻转课堂”, 更好地帮助了我们实现分层教学的目标。

其次, 课内翻转, 让互动更灵活高效。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在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环境中, 教师主要发挥领路人的作用, 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和使用学习工具。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中, 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生的教练, 这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谈互动时间, 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小组中, 共同完成探究的任务, 当学生在完成任务时, 笔者还利用Moodle平台的评价功能, 学生互相评价, 教师实施网上指导, 互动的方式更灵活, 评价也更及时。

最后, 翻转课堂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课内外延伸的目标。随着新课标进一步的实施, 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 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引入活水, 激发活力, 需要形成语文教学的开放系统。课内是基础, 是根本, 课外是继续, 是延伸。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课内外相互促进, 知识与能力相互增益, 给学生以更加广阔的天地。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中, 学生既深入理解了居里夫人美丽的深层含义, 也有充足的时间研究了霍金的成绩,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 大大增加了阅读的时间和数量, 这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当然, 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 笔者还处于很表层的认识, 笔者认为, 在今后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中, 教师要从开始时选择性指导逐渐转至为学生的独立探究学习方面, 把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贯穿于整个课堂设计, 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让学生独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将是笔者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崔峦.学习试用修订版大纲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5) 17-23.

篇4: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精读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学理念

理念之一:重视朗读品味,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义和所浸透的情感;遵循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和独特感悟,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来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思想品格。

理念之二:鉴于本文虽是写人的记叙文,但并不明显具备一般叙事文章那样典型的“五要素”,也没有贯穿一条事件发展或时间推移的线索,且篇幅较长,因此采用“中心辐射”阅读法,即紧扣“美丽”,从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层面展开教学,并且进行大胆的详略处置,既确保重点,又不忽略全文。

教学目标

认知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人声鼎沸、淡泊名利、定格、执着、歧视、一如既往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从人物表现中感受人物精神品质的读书方法。

方法与过程目标: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2、在思考中读书,在交流中加深感悟,专注地听,大胆地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秀外慧中,认识其形象之美,感受其品格之美。

2、理解人生意义在于探索未知和奉献智慧,而不是索取和享受。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居里夫人肖像,重点语句灯片,有关居里夫人的故事。

2、学生准备:课前读通课文,大致了解居里夫人“美丽”所在。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新课

1、谈话入题。(幻灯映出居里夫人肖像)同学们,她就是居里夫人,就是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介绍这位伟大女科学家的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板书课题)

2、揭题议题。齐读课题,据题发表感想,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特意选取居里夫人独有的科学发现和她所获得的最高荣誉作为激趣谈话核心内容导入,并引导学生扣住“跨越百年”和“美丽”两个关键词议题质疑,借此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

1、提出初读要求。轻声朗读:读准字词,读通句子;浏览概括:课文写了居里夫人哪些事情;默读体会:“美丽”、“跨越百年的美丽”,作者盛赞居里夫人的语句。

2、学生自读体会。

3、反馈初读情况。

(1)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2)讨论主要事件。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穿插提示、归纳:在法国科学院宣布天然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引起全场震惊。(第二自然段)由放射性现象引发思考,发现和提炼出了放射性元素镭。(第三自然段)

(3)讨论美丽之点。预设――学生方面:美在镭元素的光焰;美在居里夫人的形象;美在敢于创新的胆识,锲而不舍的毅力,献身科学的精神,淡泊名利的品格……教师方面:作如下归纳:居里夫人的形象美丽;居里夫人的研究成果美丽;居里夫人的精神品格美丽。

(设计意图:以上是第一轮读书。检查生字新词自学情况,旨在梳文通句;讨论主要事件和美丽之点,旨在从文字到文本、从局部到整体把握课文梗概。这样,便于下一环节对课文进行重点深究,以实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

三、细读课文,认识形象之美

1、抓住具体词句体会形象之美。

(1)激情谈话。居里夫人集外在美与内在美于一身,显示出她作为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她的外在美――形象之美。

(2)找语句,谈感受。方式:个人自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主要语句有:①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②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③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2、抓住事件场面感受形象之美。

(1)谈话过渡。这就是居里夫人,她有着秀外慧中的品貌之美、超凡脱俗的气质之美!

(2)启发概括(找出文中的语句):“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指导朗读,体会“惊人”。)

(3)体会反响(采用引读法):

①由一个美丽的女科学家来宣布一个惊人发现,是史无前例的,从哪儿看出来――(学生读有关句子)

②当看到这位美丽的女科学家走上讲台时――(学生读有关句子)

③当这位美丽的女科学家宣告了那个惊人的发现后――(学生读有关句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抓住居里夫人肖像描写的词句,从正面体会她夺人眼球的仪表风采;二是抓住主要事件及会场上的强烈反响,从侧面感受她超凡脱俗的形象。)

四、导读归纳,埋下伏笔

1、导读:多么美丽的女科学家,多么美丽的科研成果,多么美丽的神圣时刻!让它们在我们的心中定格吧――(示意朗读)

2、预伏:居里夫人的美不仅在形象,更在品格!下一节课咱们来体会她的伟大品格。

(设计意图:教师充满激情的谈话和学生对全段的感情朗读,既产生了总结全课、强化整体印象以及深化思想情感的作用,又对下一节课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第二课时

一、导课谈话,带入情境

1、谈话激情。一百年前的一天,当居里夫人宣布了他们的惊人发现时,她的美丽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她的美丽不仅在形象,更在品格!

2、导入新授。让我们深怀敬意继续走进课文,细细体会她有哪些品格。

(设计意图:本课时煽情导入,既回应前课,又激发学生新课学习兴趣,同时运用设问,揭示本课时学习任务,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指向。)

二、细读课文,体会品格之美

1、学生自由读书。

自读课文第3~5自然段。圈出表现居里夫人语言、行动、神态的词句,体会居里夫人的品格;找出作者的评价,体会这些评价的含义。

2、交流自读体会(根据学生发言出示有关词句集体研究)。

(1)抓住人物表现,体会品格。注意关键词语的作用:①“尽管”、“却”、“别人”与“她”(敏于思考、敢于创新、热爱科学)。②“可能”(研究决心、研究信心)。③“废弃的破棚子”、“烟熏火燎”(工作环境恶劣);“终日”、“点点烧痕”、“疲劳至极”、“酸痛”(工作艰巨);“隐退”、“眼花耳鸣”、“苍白乏力”、“早逝”、“歧视”、“沉重负担”、“默默”(忍辱负重,坚忍不拔)。整体悟出:钟情科学、献身科学、甘于吃苦、锲而不舍……

(2)抓住研究成果,体会品格。引读感悟:功夫不负苦心人,居里夫人艰辛工作,终于炼出了镭,让我们分享她的快乐(学生接读)经过三年又九个月……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这就是居里夫人,她用青春和生命打造了自己的人生,更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请看――(学生接读)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这就是居里夫人,她用……献给科学事业,也换来了众多的荣誉――(学生接读)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两次诺贝尔奖。这就是居里夫人,她本来……但是她没有――(学生接读)她视名利如粪土……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3)体会作者评价。(找相关语句体会。)

(设计意图:以上教学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抓住居里夫人潜心研究、淡泊名利的表现来体会;二是抓住她的伟大成果和社会影响来体会;三是抓住作者的高度评价来体会。分别用了细读品味、引读体会、选读感悟等不同方法,紧扣主题,层层深入。)

三、点题拓展,深化理解

1、启发理解课题。现在,你能说说课题的含义吗?

两个要点:①实指:作者写这篇纪念文章时,正是居里夫人发现镭一百周年;②虚指:居里夫人的伟大品格以及对科学的贡献超越时空,永垂不朽。

2、布置课外阅读。居里夫人的研究成果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她献身科学的业绩数不胜数(下发课外阅读材料,包括课后一篇“阅读链接”),请大家课后认真阅读这些材料,把你的阅读感受写下来。

篇5: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人物描写方法;

2、理解本文叙议过程中穿插引用古今中外名人言行的作用;

3、领悟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5] [6] [7]

【教学重点】

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难点】

文中穿插与引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怎样理解美丽?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历史,历经沧桑巨变,始终散发光彩?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美丽和居里夫人联系在一起呢?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我们可以在许多科学文献中了解。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早有论述。

然而,当1998年庆祝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0周年的时候,作者梁衡又在居里夫人身上发现了新的东西,这就是居里夫人美丽。她拥有美丽的外表,但却不为美丽拖累。她有大志大求,追求的是事业理想的永恒美丽。作者梁衡透过居里夫人向读者诠释了美丽的真正内涵。

希望通过学习本文,同学们可以对美、对人生有一个新的认识。

二、人物介绍

1、梁衡:

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其他散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夏感》和《把栏杆拍遍》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数理化通俗演义》、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895年她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了釙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去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由于她对放射现象研究工作的巨大贡献,和丈夫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三、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1、为文章划分层次结构:

1~2介绍写此文的目的,再现居里夫人的光辉形象。

3~7追述居里夫人的生平,赞颂她的高贵品质。

8高度概括居里夫人的一生。

2、分析第一部分:

⑴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一句独立成段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一句话揭示了哪些问题)

答:一方面说明了创作此文的目的──为了纪念;另一方面肯定了居里夫人的重要贡献。

⑵第二段以特写镜头的方式,重现了100年前居里夫人登上法国科学院讲台的光辉形象。第二段的文字内容中,哪些是可以透过镜头看到的内容?哪些是作者补充的介绍?

分析:

“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

①对环境的描写(社会、自然)先后用了哪两个词?

答:人声鼎沸:形容人们对于新科学发现的反应是很强烈的。

肃然起敬:形容人们对女性登上这一神圣讲台的吃惊。

②“淡泊”一词怎样理解?

答:谦逊、淡泊名利,与后文相照应。

“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发现,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比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这段话介绍了居里夫人之所以会在100年前登上这个讲台的原因。

“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①这一段中对居里夫人最高的评价是什么?

答:“她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②最后一句话与文中的什么地方相呼应?

答:标题。

3、分析第二部分:

⑴那么,居里夫人这种跨越百年的美丽具体表现在哪里?文章的第二部分用简练而生动的文字,回顾了居里夫人为发现、提炼镭而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和忍受的艰辛与磨难。

①在第二部分划分两个层次应划分在哪里?

答:3、4段之间。

②但为什么作者只作了简单的介绍?

答:本文的创作目标是发现居里夫人的美丽。描写她科学发现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是对她身上所体现出的与众不同的美的衬托,并不是创作的重头。 [4] [5] [6] [7]

③分析“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可以使胶片感光,这是天然放射性。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物质世界里是不是还有另一块全新的领域?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这一段话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

本体: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喻体: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⑵在4~7段中用很长的篇幅来赞扬她的美丽。居里夫人追求的内在美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

①为了不受漂亮的干扰,她故意把一头金发剪得很短把金发剪短──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②对热闹不屑一顾,给追求者无情的后脑勺。

③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晚上冷得睡不着,就拉把椅子压在身上,以取得一点感觉上的温暖──具有心无旁骛、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在贫困的生活环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④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为发现、创造奉献美丽。

⑤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比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背负沉重的生活、思想负担,默默工作。

⑥视名利如粪土,将奖金赠送,把奖章当玩具

⑦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理性美丽

⑶请归纳出居里夫人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答:不怕吃苦、不怕失败、勇于牺牲、淡泊名利、坚定信念、治学严谨、追求真理等。

⑷第4段第2句中的“好像”如何理解?是歧视的表现吗?

答:作者是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叙述这句话的,实际上是赞美居里夫人的伟大成果。

⑸在4~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赞颂居里夫人?

分析:

①类比(用特殊事实作论据来证明另一特殊事实):悬梁刺股、卧薪尝胆、宋玉、范仲淹。

悬梁刺股:晋时孙敬,读书夜深,常恐盹倦,乃以绳系头髻悬于梁上,若昏沉眼闭,头欲坠,索必扯醒,以防困倦;战国苏秦,因求仕于秦,不遇而归,为骨肉所*,乃将太公《六韬》、《阴符》兵法之书,昼夜勤读,每值更深夜静,昏迷眼闭,乃引锥刺骨,使醒又读。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饮胆,饮食以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耶?”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范仲淹: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也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擅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②修辞手法:

比喻:“美对人来说是一种附加,就像格律对诗词也是一种附加,”

排比:“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不背一枪。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沉溺)于形,不逐(追求竞争)于力,不持(凭借)于技。”

反问:“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

引用:“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化赞美。

“哲学家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西方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分析第三部分:

文章的最后一段,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了全文。

文笔再次转回到100年后的今天,进一步发表议论,境界更高一层。文章看似散漫,实则集中地从外表、人格、心灵到理性精神逐步展示了居里夫人无以伦比的永恒魅力。

五、艺术特色 [4] [5] [6] [7]

1、视角独特,更有亲切感。

2、多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旁征博引大量中外名人故事和名言,加深文章的文化内涵)

作者刻画居里夫人形象的技巧:

⑴正面描写要言不烦:

作者描写居里夫人的出场只写了她的裙子、脸庞和眼睛,但是一个坚毅睿智的形象却已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⑵侧面烘托简约传神:

为了刻画居里夫人的美丽和心志坚定的特点,作者还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如“男学生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身上永远裹着一层冰霜的铠甲,凛然使“那些‘追星族’不敢靠近”。

⑶穿插故事凸现其神:

用宋玉、范仲淹苦读的故事做类比,让我们一下就能体会到居里夫人的那份执著;还穿插了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发了解放黑奴革命的事例,来与居里夫人发现镭带来的科学革命作类比,以突出居里夫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⑷引用名言颂扬其德:

用莫泊桑《项链》中主人公的追求虚荣,反衬了居里不为容貌所累;引用苏东坡《前赤壁赋》里的名句,强调了居里夫人科学发现的价值和人生“得到了永恒”的哲理;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表达居里夫人的深情赞美。这些引用对刻画居里夫人的崇高精神世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全文思路明晰:

⑴从全文结构上看先叙述(其中还有倒叙)后议论:

点题──特写镜头──介绍科研工作──议论、赞美精神美丽。

⑵从对居里夫人的描写与赞美的角度看,先描写外貌然后逐步揭示人格、心灵和理性世界。逐步深入地展示了居里夫人那无与伦比的“跨越百年的美丽”。

七、拓展阅读

上一篇:2011造价员考试理论试题和答案下一篇:朋友名字叫创客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