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

2024-04-13

“李镇西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共12篇)

篇1:“李镇西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

“李镇西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

心得体会

-----县三小 梁 莲

2013年9月22日-23日有幸到南宁参加“全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聆听了全国优秀班主任桂贤娣、李镇西、戴建勇的报告,现将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童年的幸福

桂贤娣老师的“做个快乐的班主任” 讲座中,没有理论,每个环节都是由精彩无比的小故事串连而成。桂老师在作报告的整个过程中,手舞足蹈,声情并茂,许多表情动作在我们看来都觉得有点夸张,但桂老师自信,阳光,真诚却让在场的每一个观众都被彻底征服,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大家被她的事迹所感动,被她的激情所感染,被她的人品所折服,她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

二、爱的教育

听了全国优秀班主任李镇西的报告感触很深,李镇西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教师的最高境界。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我。

做到三心、三家。三心即童心、爱心、责任心。童心,即和学生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爱心:在日常生活中有依恋、思念,想你的感情。责任心: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三家,即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专家:课上的棒,专业上也有造诣,教给学生特长,自己也有特长。思想家:思想是引路人,带着思考的大脑教学。思考学生在想什么,带着学生思考。心理学家: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

做反思型的教师。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不停地实践,不停的阅读,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

教师要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从什么地方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要挑战自我,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做自己的事,争取做个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

有爱就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

“爱,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内容”,“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这是对我的鞭策和警醒,我虽不敢妄言做最好的老师,但向合格的老师迈进,向最好的老师看齐应是该有之意。

三、做一个“有心”的班主任

听了代建勇老师《做一个“有心”的班主任》讲座,使我悟到了“做事要做到尽善尽美”的意义。他提出的做一个具有“有责任心、有人格魅力、有爱心、有专注的精神、有坚持不懈的品质、有艺术的智慧”六个品质的教师目标,同时,提出“树立一种班级教育管理的理念,形成一套班级管理规范机制,打造一支班级管理队伍,营造一种班级文化氛围,开展一系列特色活动”的初中班级建设策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满了爱,教育将永远是艳丽的春天!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把真爱奉献给每个孩子,让我们的下一代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篇2:“李镇西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

10月16日至17日,我们有幸至吉安一中进行了两天专题学习。

10月16日的专题是认识与学习李镇西教育思想。李镇西作为四川特级教师,享有“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的声誉,近十年来,他的教育思想逐渐被国内教育界认识并得到大力推崇。执教至今,他从未离开过讲台,30年的从教生涯,他以满腔激情扎实投入,把职业当成事业对待,在教育的探索中,不断前进,不断记录教育路上的点滴风景与反思。

本次,李老师的报告会主要包含以下两块:

一是从校长身份的角度,阐释了他对教育的理解。首先,他认为,教育的风格应该是朴素的。接着,李老师分点解释,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依恋,对孩子的依恋之情,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品质;教育是一种理解,老师应把自己当成孩子,用童心与童心交流;教育是一种尊重,培养学生对世间真善美事物的尊重与向往;教育是一种责任,始终把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责任;教育是一种智慧,面对教育问题,不仅要有爱,还有有教育的智慧;教育是一种浪漫,教育是要给学生留下温馨的人性记忆,把学生时代当做是自身真善美人性快速成长的时期。李老师一边阐释自己的观点,一边调用丰富的教育经历图片与视频进行具体情境展示。

二是从教师心理角度,他认为:幸福至上,是教育的终极追求。他认为,要达成幸福的程度,首先需要摆正的自身的教育心态,一名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湖泊,而不是一只杯子,能容万物,淡然而对教育充满激情。随后,李老师就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做法:时刻要阅读、时刻要写作。

从教30年,李镇西老师对于教育始终视为自己生活激情的最高点,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不断阅读、不断反思、不断进取。在他身上,我们深切体会到,一名优秀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并不断有意识自身成长是多么重要。

篇3:“李镇西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

任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

巴州石油三中:艾尔肯。买买提

2012年6月15日、17日,我有幸参加了《班主任》杂志社在乌鲁木齐举办的《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既全国优秀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习。这些年,我一直期待能有这样的培训机会去培训学习,让自己能学习更多的知识,吸取更多的经验,以便在自己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完善。

这次参加班主任培训活动的学习,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以往在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疑惑也茅塞顿开。

第一天开班仪式完毕,16日全天四川城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博士、城都市有突出贡献优秀的专家、城都市十大优秀青年、享受城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补贴的李镇西老师带领我们开展团队活动。活动之前,李老师先让我们进行热身活动,:播放视频。我们一边看,一边听,很快我们便被带到了活动的气氛中去。接着做了:《做一个富有灵魂班主任》题目的讲座,李老师还让我们谈感受,加深我们体会从这些活动中感受到的“力争上游、团结合作、遵守纪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鼓励、取长补短”和在团队活动中“宽容、分享、成实、信任、倾听”的团队精神。

这一个团队活动结束,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是啊!自从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高年级政史教学兼班主任工作,但这十几年来,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或许就正缺少了这些东西吧!我一直拼命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拼命抓学生的纪律,总认为学生的学习和纪律好了,班级的班风就会好。却忽略了把孩子们带到一个安全、平等的团体氛围中去,也忽略了培养孩子们的这些团队精神。

17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先后参加了全国德育大纲、北京市德育大纲的著名教授王建宗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班主任专业发展》题目的讲座。王建宗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给我们阐述了:“班主任的作用”;“班主任成熟的步骤”;“班主任的专业要求”;“班主任在整个教学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筒”等内容。讲得深刻独到,讲解之后,王建宗老师还组织我们参加培训的老师进行交流、互动,让我们在学习、交流中吸取每一位老师的不同的做法,不同的经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17日下午,《班主任》杂志社的社长、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杂志社的副社长,副主编,北京班主任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教育社会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分会副秘书长赵福江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智慧》讲座。在讲座中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赵福江老师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及带班理念,给我们讲解了“爱与责任”,“我的学生我的班”,“班级管理无为无不为”,“个体教育”等话题。王老师的讲解让我耳目一新。试问自己: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有每天都对自己的学生微笑了吗?我有爱每一位学生了吗?我赏识每一位孩子了吗?我关爱问题学生了吗?我有没有给学生智慧的理性之爱了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学习之后,我反思一下自己,在平常的教学与班主任工作中,如果我的学生

犯错误了,我就会点名批评,甚至会当着全班的学生的面来批评,因为我认为这样是“杀鸡儆猴”,是对学生、对班级都有益的。然而,李镇西老师以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定要避免当众点名批评学生,要每天面带微笑地面对学生、关爱学生。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学生来说,犯错误是他们的权利,我们应当以挚爱、宽容的态度,坦诚、体贴的话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发现教师语言的育人功能。如果我们当众批评学生,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他的一生。因此,我们教师应更多地研究这些错误的前因后果,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学会从错误和挫折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学会从错误走向正确。

如果我们每天都能面带微笑地面对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并且学会蹲下身与孩子交流,学会走进孩子们的世界,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我想,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势必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这一次的培训学习让我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班主任,应该多关爱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同时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产生新的教育策略;不断虚心学习和吸取经验,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班级管理工作中去,让自己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做到更好,同时也无愧于“优秀班主任”这一荣誉。正如我们培训学习小组的口号那样:让我们为了托起保亭明天的太阳而不懈努力吧!

巴州石油三中:艾尔肯。买买提

2012-6-26

参加2012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既全国优秀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

巴州石油三中:艾尔肯。买买提

篇4:李镇西思想报告会汇报材料

9月15、16号两天,来自于四川成都的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博士带领着“新教育”精英长沙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为我们湖南的班主任做精彩报告,我们桃江一行人也浩浩荡荡的来到财院礼堂,倾听了李镇西博士,王晓波和俞玉萍老师的讲座。

在本次报告会中,个人对“新教育”理念认同较多,下面就个人理解的“新教育”作下汇报。

发展历程

“新教育”实验,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近几年来,“新教育”实验因其强调教育者自身的行动反思,以及新教育共同体对社会公益的关注而倍受瞩目,形成国内著名的教育NGO。新教育实验始于2000年朱永新教授出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书中提出了“理想教育”的基本思想,朱永新对现行教育的批判、反思及对行动的渴望引发了民间教育思想者的热情响应,通过网络,通过对话与碰撞,一种新教育思想逐渐成形。2002年6月,“新教育实验”的专门网站“教育在线”开通;2002年8月,实验于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启动,提出了核心理念、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并规划设计了“六大行动”实验项目。

核心理念

“新教育”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在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是充满失败、没有美好梦想的,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脱离人性摧残童心的畸形的教育而言的。“新教育”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二字,首先是指幸福的完整:教育既要满足学生相对低级的内在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级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同时,这个完整还是受教育者“身、心、脑”的完整,当前过于偏重静态学科知识而忽略了心灵与身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即便在智育中,割裂的学科、分裂的知识本身也已经不再是完整的。“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

整合课程

“新教育”认为,教育的根本的目的,应该培养出既有着民族情怀,又有着全球视野,既有着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拥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的未

来公民。为了实现此一目的,新教育实验启动了公民教育课程与生命教育课程。

1.新生命教育。2006年,“新教育”在苏州召开了首届生命教育研讨会,组成了一个新生命教育的研究团队,并开始将国际著名的麦克劳希尔生命教育教材

引进实验学校(这是一套在美国覆盖了将近60%的学校,在英国、新加坡,在全世界使用最多的一部生命教育教材),预计将在2007年9月份开始使用。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新教育实验认为它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珍惜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珍惜别人的生命,不仅珍惜人的生命,还要珍稀动物植物的生命;第二是热爱生活——生命是在生活中展开,教育应该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多才多艺,让我们的孩子能够陶冶情操,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第三是成就人生,也就是达到马斯洛需要层次最高端的自我实现。生命教育,简言之就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新公民教育。十五期间,“新教育”正式出版了《新公民读本》,启动了新公民教育。新公民教育以世界眼光和历史视野审视中国的现实教育,试图突破和超越传统的德育教材和政治教材,充分突出人类普适的价值观念,充分突出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充分突出公民的权利、责任和参与意识,并以强烈的时代感、高度的前瞻性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为中国公民教育探索一条新路。

营造书香校园

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新教育”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教育的最重要的活动,“新教育”将“营造书香校园”列于六大行动之首,并已经将它细化为若干具体的子项目,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年级、性格与性别的学生,不同水平与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在2002—2006期间,“新教育”曾经提出“营造书香校园”希望小学六年要读完一百本课外书、聆听六十场精彩报告、写完六百余篇日记、每个学生每月都要作一个10分钟演讲、师生网上都有一个家、六年学一项有用技能。“新教育”实验认为,如果六年时间里孩子果真能够这样度过,他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精神生命最丰富的人!”“新教育”还曾希望,有了这样基础的学生到了初中、高中,再引导他们阅读100本必要的文学经典包括哲学著作,让他们以书本为友,以真理为友,以大师为友,成为精神明亮的人。在这样的文化积淀和经典熏陶之下,他们就会逐步拥有深厚的哲理素养,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基本的价值判断,他们就会智慧明达,目光敏锐,意气风发,他们就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审视自己的人生,并且能够很快把宝贵的文化财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血脉!在2006年,“营造书香校园”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实验出版了《中华经典诵读》;正式启动了“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项目;9月23号,孔子诞辰日,苏州市召开了首届读书节;所有实验学校举行了各自的阅读节,开展了“书香漂流”、“图书跳蚤市场”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师生共写随笔

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实验开展的这几年来,取得最大成果的一是营造书香校园,二是师生共写随笔。“新教育”实验提倡师生共写随笔,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发表与出版,但这几年来实验老师发表与出版的大量的文章和书籍,却不能不说体现了这些实验老师在理论上的成长,不能不认为是“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甚至是丰硕的成果。在教育在线论坛与博客,有数千教师在坚持着写教育随笔,开辟个人成长专帖。用笔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涯,已经成为“新教育”实验的一道独特风景。“新教育”实验倡导行动与反思,用笔反思是“新教育”

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教育”实验正研究对典型教育案例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解释,并日渐积累成一个“中国典型教育案例库”。这个教育案例库将从日常教育案例中依据若干主题来编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譬如像早恋问题、作弊问题、亲子交流问题、教育惩罚问题、学生竞争问题等,先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案例,再邀请相关问题的专家来对这些案例作出学理的和操作改进的分析。也就是说,一方面,依据问题的性质,分别邀请法学的、心理学的、伦理学的、家庭问题的等专家来剖析案例背后的学理,另一方面,邀请富有教育经验的教育专家来对每个案例和每种问题提出既符合相关学理又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新教育”实验相信,这个案例库的建立,将会让青年教师在处理各种教育问题时有案例可是以参考,有学理可以查索,其价值与意义,都是十分巨大的。

聆听窗外声音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报告会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其多元价值观的形成。

培养卓越口才

通过讲故事、演讲、座谈、讨论、辩论等活动,使教师和学生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培养其自信心,形成终身受益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构筑理想课堂

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

建设数码社区

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在六大行动的基础上,“新教育”实验又开发了“新生命教育”、“新公民教育”、“新父母与幼儿教育”等整合性教育项目,并逐渐形成“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针对学生的“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生活方式。

随后由侯长缨老师做了《缔造完美教室----毛虫班的故事》,她以自己所授的班级为例,介绍了毛虫班的幸福生活,演绎精彩课堂,感受语文的魅力,孩子们沐浴着“新教育”的灿烂阳光幸福生活。在侯老师的班级里,有着自己的班级标志、班风、班歌,班级愿望。我最欣赏的是侯老师班级的班风——仁义礼志信,在这个班级氛围下,相信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成为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少年。还有一个就是侯老师班级的必修课—排练童话剧。通过童话剧,让学生的品格、诚信、道德贯穿了整个教育过程。

王晓波的讲座《让每个生命在教室里发光》,她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呕心沥血的奉献,更是一种愉悦美好的享受。学生要朝着梦想、阅读、学习、关爱和生活生长。提倡大阅读、大生活、大写作。追真、向善、求美。引领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俞老师用鲜活的事例,动情的语言从读书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有一种教育叫不教、教育即生活、有一种教育在课堂、有一种教育在作业等五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诠释了“给予儿童幸福的教育才能带来教育的幸福”教育理念。

老师们的所有教育活动几乎都蕴含着激励,激励着学生成长;激励着学生向

理想奋斗,让学生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篇5:李镇西报告学习心得

李镇西老师是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博士。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xx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被评为感动四川年度人物。

李镇西老师的头衔很多,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但是听他的报告感觉他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虽然有那么多的光环照耀着他,但是他却那么朴实无华,那么平易近人。为了让坐在后面的老师能够看到他,他不惜站着讲了一天;会场内的空调坏了,工作人员给他拿的风扇也不自己享受特权,让它旋转,把凉爽送给更多的人。从小事可窥见一斑。李老师不仅在用语言教育指导着我们,同时也在用实际行动说话。

在听报告的过程中,我的心情一次次的起伏澎湃,一次次的眼泪欲冲出眼眶。我想其他的老师也和我一样,心灵受着震撼。做为一名教师,他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幸福,快乐!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不仅仅会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对他的人格塑造和品质的培养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与学生心心相印,彼此依恋!这也正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情感”一直是我比较纠结的问题。我对学生有一种特别的喜爱。经常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兄弟姐妹,夸奖他们的长处,欣赏他们的优点,担忧他们的不足。有时不是为了做什么,经常是有感而发。有时会想,会不会他们感觉我与他们太没有距离,就缺少了班主任的威严而不“怕”我了。所以,也要注意在相处的过程中把握好度,做到严爱有加,公平公正。学生是很理解老师的一片心意的。听着李老师的报告,心里不时的产生一阵阵共鸣。我当然做的与李老师比起来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学生的爱。我也是幸福老师中的一员。

印象最深的就是李老师对教育契机的捕捉,敏锐而又准确。同时也擅于引导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把每一次的突发事件都当做是教育契机。早恋、失窃······那么多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在他的眼里都是教育的素材。真是佩服李老师的聪明和睿智,同时也是一个那么有心,有情,有义的好老师。李老师说:“教育比清查更重要,但是这个教育一定要自然,而且震撼人心。让教育也充满浪漫的气息。”当然,追求教育的浪漫,不只是为了寓教于乐,不只是方法和技巧,更是一种教育境界。是师生双方生命的和谐共振与交相辉映。

篇6:听李镇西报告心得体会

2016年12月16日—12月17日我来到了潍坊,参加了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教育分会举办的“李镇西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我有幸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报告—教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在两天潍坊之行的学习中,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李老师的教育魅力,我感觉我的心仿佛经过了一次洗礼。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教育者对事业的忠诚与执著,对学生的关爱,对同行的真诚引领。

李镇西老师,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特级教师,1982年以来曾荣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教育专家”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李镇西老师的头衔很多,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但他在开场白的时候却这样说:头衔都是他人给的,我自己认为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那么朴实无华,那么平易近人。演讲开篇李老师首先带我们审问了自己的心灵——教育为了谁。李老师用了一句话“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为何出发”,是啊,我不禁问自己,我选择当老师的初衷到底为了什么,是热爱这个职业,是为了孩子们,李老师用朴实的语言给我们阐述了不管做什么都要不忘初心。

李老师开篇的话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教育者对事业的忠诚与执著,对学生的关爱,对同行的真诚引领。

一、爱心与教育教师的最高境界。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叽叽喳喳的享受就是幸福)(有没有欣赏孩子的一颗心,可以反映你有没有对孩子的爱)。

爱是什么?

李镇西老师这样说:爱是一种依恋。(什么是依恋?孩子们都期盼着上你的课。放假了,孩子们都盼望着早点开学。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孩子们觉得因为有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爱是一种理解。什么是理解?李镇西用自己的一句话说“一个学校最可怕的是一群愚蠢的教职工在‘兢兢业业’。”最后告知与会者,一个理解学生的老师是:有儿童般的情感,有儿童般的兴趣,做有童心的教育者。你要理解学生需要什么。而不是应该怎么!爱是一种尊重。李镇西说:一个学校没有比学生的信任更重要的了。学生们为什么依恋学校,依恋班级,依恋班主任?那是因为他们信任。怎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信任从尊重开始。

爱是一种浪漫。我们要让教育充满浪漫与情趣。(我们要把三年的时光,留给孩子怎样的回忆?)出自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我交给你一个孩子》一书。孩子来学校的目的是快乐成长,你让孩子快乐且浪漫的成长了吗?一个孩子,一个日子,就是教育。善待每个日子,呵护每个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留给孩子无限的浪漫的回忆。(比如,篝火晚会,踏青活动,爬山归来,田野归来,中秋晚会,元旦晚会等等)再社会实践中,孩子的浪漫回忆很多。

二、要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是一种激情的行为。安东尼·罗宾斯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成为顶尖的渴望,就不可能创造卓越的成就,那种渴望可能是一个艺术家、运动员、科学家、一个平凡的父母或是一个生意人的抱负。要做老师,就要做最好的老师,做你身边最好的,做同行中最好的。人只有报着做最好的心态,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三、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一个老师当然要有有童心、爱心、责任心。但是,他必须课上的好,班带的好,分考的好。还要坚持“四个不停”“不停的实践,不停的思考,不停的阅读,不停的写作。”关于实践,我们的上课,带班,谈心,处理班级突发事件都是实践。庸俗的人一贯蛮干,优秀的教师懂得创新与研究。当谈及上课,李教授说:我们要把每节课都当公开课,当优质课来上。只有这样你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

三、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让他们因为有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镇西。

幸福是一种心态。

首先、多和学生打交道,学生的天真可爱,活泼开朗会不知不觉地感染你,让你去喜欢他们,从而减轻对教师工作的倦怠。

再次、带着研究的眼光去从事工作。换一种眼光看教育,让每天都充满创造的乐趣。

篇7:听李镇西老师报告心得体会

----听李镇西老师报告心得体会

2015年4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这是我第一次听李镇西老师的报告,是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他的朴素,真诚深深地打动了我。

整个讲座中,李老师最本质的思想有两点:其一,“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其二,“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他认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不必用堆叠的荣誉来证明老师的成功,教师的光荣就印证在学生的记忆里”,这句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讲“故事”是讲座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这些故事都是李老师从教30年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教室里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融入了李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场的老师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下面我便把自己的学习收获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教育,是一种依恋。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依恋之情,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依恋和被依恋都是一种温暖的幸福。在时隔多年后,当一位女学生偶然间在大街上遇到李老师,然后激动地把他(李镇西)抱在怀里,不分男女之别,不顾人来人往,不管年龄差异,这该是怎样的一种依恋啊!而这源自于当初你教育他时作为老师对学生的一种依恋。

李老师在报告中说到:谁爱儿童的唧唧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唧唧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最终获得教师职业的幸福感。(阿莫纳什维利)对孩子的爱不是你想为他做什么,而是一种情不自禁的喜欢。他说每天走在校园里,听的最多的便是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的唧唧喳喳声,逐渐习惯了有这样一群闹哄哄的孩子跑过来拉我的衣角、牵我的手,跟我嚷嚷:李老师,我的水杯不见了;李老师,我今天不会哭脸了;李老师,还有多久可以回家?„„ 有了感情做基础,教育才能有效的进行。

二、教育,是一种理解。

童心是师爱之源,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儿童般的情感,要做有童心的教育者。要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

陶行知告诉我们,不要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呕气。他受了你盛怒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有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您抱他一会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人夺了去一般的伤心。”

李老师出示一张“小孩与鱼嘴对嘴”的照片引发思考,小孩也许想用人工呼吸救活鱼,但是鱼永远也救不活了。因为小孩不知道鱼需要什么。就像我们老师,如果不理解孩子们的情感、兴趣、喜好和追求,就无法真正读懂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

三、教育,是一种尊重。

教育之爱,是充满民主精神的爱,核心是尊重与平等。尊重学生的人格、情 感、思想、个性、差异、人权、创造力„„当然,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如果我们在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伤害学生的自尊感,那么,这好比是我们一方面热心播撒师生感情的种子,一方面又在粗暴摧残师生感情的幼芽。尊重是底线,你可以不爱你的学生,但必须尊重。

爱,要给每一个孩子尊严!无论成绩的优劣,都应该给予平等和尊重,因为你的尊重,哪怕是一个极其细微的问候和鼓励都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信每个老师都愿意给孩子一种爱的教育,为孩子付出爱。但很多老师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却忘记给孩子尊重。尊重孩子要给每个孩子尊严,每一个孩子都有他可爱的地方。是否尊重学生,也不在于我们的动机,而在于学生的感受。在进行爱的教育的同时,尊重学生体现在尊重孩子的尊严,尊重孩子的脸面,尊重孩子的自尊,尊重孩子的人格,在进行爱的教育的同时不可以让孩子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脸面,失去了人格!

四、爱,是一种智慧

李镇西老师在讲座中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小经验:他每期跟新同学见面前,总会准备好一封信送给每一位学生;还会为新生们准备一份特殊的礼物——上一届孩子们的纪念册;他会开一个“记者招待会”;会和大家一起照一张全家福„„他组织的班会不仅有意义,又有意思。一次“告别童年,永葆童心”的主题班会,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岁月在无声无息地流淌,生命却在有滋有味地成长。

在讲座中,李镇西老师用一张张真实的照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感动着我们,让我们去体味如何做一个富有灵魂的班主任。一张张照片呈现着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火车站送别,孩子们追着火车依依不舍;师生将课堂由教师转到花海中,阅读写作,兴趣盎然。可以感受到李镇西老师在讲述这些的时候,也是在进行着甜蜜的回忆。现场许多人眼眶一直蓄满泪水——这是感动的结晶!作为老师,能够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并且在情感上依恋你、尊重你、理解你,这无疑是幸福的。李老师说要让教育充满浪漫的气息。他说追求教育的浪漫,不只是为了寓教于乐,不只是方法和技巧,更是一种教育境界,是师生双方生命的和谐共振与交相辉映。李老师给我们欣赏了他多届“未来班”的图片音像资料,欣赏了“未来班”自创的班歌以及与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的故事,介绍了学生聚会带来的感动和跨越三四十年的师生依恋。我深切感受到了,李老师与他的学生的确是心心相印,彼此依恋!

这次聆听李镇西老师的每一个故事、每一种教育思想,都能让我不停地思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们亲近信赖的朋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用真心和学生交往,放弃“权威”,走近学生,师生的心儿才能贴得更近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爱学生的班主任,让我们的学生因我们的存在而幸福一生。

接下来,李老师给了我们四条建议: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

(一)不停地实践。

李老师认为教师要注意(1)创新与研究(否则会倦怠);(2)不断超越 自己。李老师非常强调:问问自己还能优秀多久,还能优秀到什么程度?他列举了他自己三十多年来的成长足迹:(班主任工作方面)未来班—青春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班级民主教育—公民教育;(语文教育教学方面)训练—生命教育—创新意识—人文素养—民主教育。

李老师朴素的教育教学观,丰富详尽的第一手材料,确实让我们与会者听得 既激情澎湃又感慨不已:即使沿着李老师的步子走下去,我们都未必能达到他的境界,更何况他现在还在不停地超越与创新呢?

(二)不停地思考。李老师鼓励我们要用常识识破所谓的“理论”,要有自己独立地思考。

如: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他就认为这句话欠妥。他认为在我们国家当前的国情下,当前的以考试来选拔人才的高考制度下,就是要有“学不好的学生”。如果大家都学好了,那还怎么选拔人才呢?从考试的角度,这句话就站不住。

(三)不停地阅读。李老师将阅读分为三类:

1、教育类;

2、教学类;

3、人文类。他鼓励我们要博采众长,广泛阅读。他列举了今年暑假他们学校要求老师阅读的书如下:

人文:《蒋勋说宋词》《人文的水位》《中国当代八种人文思潮》《北洋大时代》; 专业:《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给教师的建议》(重读)《教学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注:当时李老师列举了许多,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抄得完整)。

(四)不停地写作。李老师还告诉我们即使时间不够,也可以先写几句话以作备忘,等到以后有空再补回来。李老师还要求我们多写写教学随笔、教育故事、课堂实录以及教育实录。

报告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李老师的教育之爱,用他的爱心谱写着教育的诗篇。他不仅以“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教育自己的女儿,也用这样的信念教育学生和学校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深深的感染别人,作为做人的信念。在这样的理念熏染下,让学生的一举一动处处体现出替别人着想,对他人的尊重,给他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拥有一生的幸福。这是李老师学生给她的来信片段:我清楚地记得第一节课的第一分钟,就在这节课,这一分钟,您把“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写在了黑板上。我像接到圣旨一样把它工整地写在了语文书封二的空白处,高

二、高三,我的语文书封二的空白处都是同样的一句话,甚至大一的教材上也是。后来,我不再傻傻地写,因为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存在于我的心里,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一直努力着想要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篇8:听李镇西老师报告心得体会

听李镇西老师报告心得体会

听李镇西老师报告心得体会正文:听李镇西老师报告有感 李老师说:“理想与责任,体现于培养现代公民,给每一个人以尊严。”“尊严”是个比较严肃的词语,李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写到:“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所以说,尊严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给与的,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但能不能保守得住还是要靠个人的修行了,作为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尊严,对学生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关爱,随着教龄的增长,我对“爱学生”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也尝试着去做得更好,这需要一个心理认识过程,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一种品性:善良!心存善意,才会真心待人接物,也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也就赢得了自己的尊严。说到“善良”,自然而然想起了我们学校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向善!明天的论坛主题就是:向善,我们能做到……我认为,一个心存善良的人,他能做到的将会不胜枚举,而每件事情都体现出他善良的品质,“爱”在他的教育教学中无处不在,爱,既是他的教育手段,也是他的教育内容,这样的教师在精神上就征服了学生!相反,一个没有善意的教师,将会怎样面对一群天真纯洁的孩子,而那些学生对他的反馈又将是什么?李老师今天也提到,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着呢!所以,我们做教师的,身正为范,就借李老师的话结尾吧:以对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吧!

篇9: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爱心”,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因为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以我被震撼;因为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以我被震撼;因为他为自己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所以我震撼。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就如李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一、爱应该是教育的本质。

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回首二十多年的教学过程,我究竟有没有做到一个称职的老师,有没有爱到我的每个学生、了解我的每个学生、学生是否又喜欢我这位老师、我以后又是怎样做呢?……众多的问题在我脑海里浮现与思考。

在学校里,几乎每个班都会有几个不好对付的“熊孩子”,他们有的经常迟到;有的时常顶撞老师;有的上课不听,不做作业;有的对同学暴力相向……“熊孩子”古今中外都有,教育良方不少,但现在的“熊孩子”教育挑战性不小:打不得!凶不得!冷不得!教育难度前所未有。但好方法不是没有,李镇西老师的策略就非常了得!书中《我和万同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了这篇故事,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师者的灵魂在无数次的碰撞之后,一步步走进了一个大家眼中所谓“问题孩子”的心灵,到达了学生心中的最深处,并艰难的带着孩子走出自己,走向集体。我的心也伴随李老师艰难的心灵之旅中这跌宕起伏。李老师在无数次的走近中走进了万同的心灵。李老师接纳学生不仅是接纳学生的缺点,更高境界是接纳学生心路背景,发现他们并不完美的心灵,然后给他们温暖、完善它,让他充满力量。走近学生的背景,从家访开始,然而家访被太多的老师忽视了。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在课堂上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喜欢我。但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是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二、把爱撒向每个孩子。

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真心,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对有进步的学生会给他们一张报喜表带回家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这都是我们教师值得学习的地方。李老师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包括大家眼中的每一个熊孩子。李老师在书中提到了“后进学生”的教育方式。他提到几点:

1.沟通——与孩子实现良好的沟通。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就是平等地对待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和你倾诉心里话,老师才可以及时帮助孩子摆脱各种问题。如果老师总是摆着师长架子,专制地要求孩子服从自己,那么师幼沟通的大门就会慢慢关上了。

2.倾听——认真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当孩子犯错时,老师不要一味地责备他,而应该耐心地倾听,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和感受,可能你的一个举动能让孩子收获满满的暖意,也让他更加信任老师

3.包容——让孩子感受老师无条件的爱。有些孩子也许不够聪明,或有很多缺点,可是作为老师,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对孩子存有偏见,更不能羞辱或嫌弃孩子,应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无条件的爱,这样才会爱上老师,爱上学习。

4.尊重——总重每个孩子的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这是对待后进生的态度,我们要民主地,科学地,教育学生,并且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我们只有与学生平等地对待,以心交心,他们才会信任你,才会听取你的意见和教导。学生都有向善向好学习的天性,所以,要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们,只要他们自发的想完善自己,改进自己,他们就会主动地学习自己需要的知道和道理。同样,对于后进生,不要以分数论英雄,要懂得发现他们的优缺点,并且由衷地赞美他们的长处,并善于用各种方法去引导他们改正缺点。关于转化“后进学生”,李老师也提出要主意的几点:

第一,注重感情倾斜。教师对“后进学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上进心。

第二,唤起向上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想,这对“后进学生”同样适用。

第三,引导集体舆论。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

第四,讲究有效方法。从书中的许多事例可以看到,李老师对他学生们的真切之爱。这也是李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结出的智慧果实,都是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我会尝试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学生。

三、做幸福、勤奋的老师。

李镇西老师特别勤奋。在《爱心与教育》这本手记中,他常常整篇摘录过去教过的学生的优秀日记或作文,作为第一手最真实的资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可信性。

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教师也应该努力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正如李老师在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成功事例反复证明的那样:“师生间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块基石。”而离开了老师的爱心,感情的建立便是无源之水。

篇10: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

政策法规

社会评价

团队建设

工会天地

勤务工作

通知公告

校园新闻

国旗下讲话

德育活动

班情通讯

综治安全

课程安排

计划总结

教育科研

教学资源

教师随笔

学习乐园

我的心声

文体乐园

科技之窗

习作欣赏

文化理念

招生宣传

五彩校园

教师风采

教育科研

班级管理

学生园地

英语天地

后勤服务

家长心声

优秀课件

图象处理

防毒杀毒

美丽校园

教师剪影

学习活动

名师风采

明日之星

家校共建

父母学堂

学子风采

心理导航

栏 目 树 形 导 航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园纵横 | 教师天地 | 学生园地 | 曙光之声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家长学校 | 雁过留声 |

| 教师天地首页

| 计划总结 | 教育科研 | 教学资源 | 教师随笔 |

我校学生在第七届小运会上再获佳„

白果小学新教学大楼动工兴建

挑战自我,开启希望

白果中心学校暑期集训“充电”忙

麻城市白果小学优秀教师系列报道„

报刊登载优秀教师系列展0627--08„

优秀教师系列报道8--倾心培树苗,„

优秀教师系列报道7--体育场上竞风„

优秀教师系列报道6--干踏实事,做„

优秀教师系列报道5--在平凡中追求„

我校学生在第七届小运会上再获佳„

白果小学新教学大楼动工兴建

挑战自我,开启希望

白果中心学校暑期集训”充电”忙

麻城市白果小学优秀教师系列报道„

报刊登载优秀教师系列展0627--08„

优秀教师系列报道8--倾心培树苗,„

优秀教师系列报道7--体育场上竞风„

优秀教师系列报道6--干踏实事,做„

优秀教师系列报道5--在平凡中追求„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何而来?

读《关于爱心和童心的随„

什么是幸福?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 热 ★★★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

作者:pbschool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44 更新时间:2010-1-5 11:28:35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

白果小学 李 慧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李镇西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和他具有的高尚的师德是密不可分的。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

师生之爱,有别于亲情之爱,有别于友情之爱。李镇西老师的手记中,仅教育“后进学生”比较有效的具体方法就有十种之多。这些还是他提练归纳出来的。还有更多具体事例中,达不到归纳写出程度的灵机之动就更多了。他不比别的教师多长个脑子,但他的这一个头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智慧?我想李镇西老师在教育中付出的爱心促进和提升了他个人的智力智慧。我们每个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的教师如果也能付出这样的爱心,必然也会激发自己的智慧潜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自己的教育能力的发

展。做一个有爱心、有智慧的研究型教师,是一种人生的幸福。

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我最大的感触是——享受教育幸福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才是一个快乐的人。李老师以爱心赢得爱心,以真诚赢得真诚,以民主赢得民主。李老师的生命在与学生的融合中得以灿烂。李老师在博士毕业后,又回到一所中学担任班主任、教语文。但他却一再强调:不要把我的行为看成崇高,其实纯属个人喜好,我就是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使我认识到学生是教师的幸福之源。学生在教师节来临时送我的一张贺卡、一封短信都让我幸福无比。平时的课堂互动,课下交流使我的生活变得开心,生命因此而变得精彩!

教师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果上课不能享受到快乐,那么教师的一生就不会快乐。我努力上好每一堂美术课,在与孩子们的共同探讨中,我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李镇西,魏书生,窦桂梅,薛瑞萍,孙双金„„这一个个名字尤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印在了我的心上!

有时候,教育是一种含蓄而明朗的暗示以及暗示之后充满信心的期待。

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如果教育者否定学生的两重性甚至认为学生的真诚不过是在演戏,那么,教师不但低估了教育的复杂性,而且还会伤害了学生心灵中渴望做“好人”的道德萌芽。

当孩子们与教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依恋之情后,点燃学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便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关键。

我的心里暗自立下誓言我也要做“做最好的自己”,每天都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于是开始每天反省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批改作业是不是比昨天更仔细?今天留下了什么遗憾,明天怎么弥补?”只要认真的对待每一天,争取每天有一点进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我想我们一定会走向成功的

教师天地录入:pbschool 责任编辑:pbschool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个教师天地: 爱 心

下一个教师天地: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友 情 链 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网站公告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2008 bgxx.mcsf.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麻城市白果小学

篇11: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镇西,由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作者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精要的教理阐述,精典的教例剖析,科学的研究方法,清晰的研究思路,研究的时效性令人佩服。

作者对爱的教育的升华是这样说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的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班里一名学生刘某,稍有不顺的就大发脾气,希望通过发泄愤怒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我为他提供了释放的空间,训练他学会用动作释放自己的情绪,训练他在情绪激动时,能从自我的情绪中跳出来,更好的观察自己和他人,客观的面对和分析所面临的问题,改变自己钻牛角尖的思维方式。

为了帮助他学会如何爱别人,我召开了一次班会,让全班同学在教室里布置各种障碍物,我蒙上眼睛,让他扶着我穿过障碍,其他同学观察,他扶着我胳膊的手柔和而坚定,他很轻声的告诉我应该怎么走,我的头、膝盖不时碰到他防止我撞上障碍物的手上。在一片黑暗中,他是我的眼睛,我的希望,而他却是那么温和、那么细心,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暖流在我心中涌动,但我的心却在唱歌:他知道如何关心别人,爱别人,爱是人的本能。然后,我又让以前与他关系比较恶劣的同学蒙上眼睛,让他扶他们穿过障碍。几个下来,同学们都反映他十分细心,值得信赖,他也表示以后与同学相处要互相宽容、互相体谅。从此以后,他变得爱同学了,爱老师了,相信他也会用同样的爱,爱父母,爱社会,爱国家。

当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接起来的时候,这种爱变得伟大了,我们的职业也变得伟大了。师爱,并用这种无私的爱引导学生,就是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精彩的教学案例,让我更系统地了解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意义,更全面掌握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其中令我触动最大的是针对后进生转化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试着把几个成绩差又不甘落后的学生组织起来,建立了一个学习互助小组,每天一起学习,共同探讨个人所碰到的问题,分享大家的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首先,提高了信心,获得了群体认同感。在学习小组中,同学们再也不感到自己是孤独的,受人歧视的,而是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由于没有了先前那种怕被人看不起的畏缩心理,因此在小组交流会上每个成员都积极踊跃地发言,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一扫以前那种焦虑、沉闷、烦躁的心态。

其次,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学习小组中,刚开始我就要求他们做到“会的给不会的讲,进步快的给进步慢的讲,在某科目擅长的给不擅长的讲,共同性的难题大家共同承担”的互助性原则。比如你数学好,你就多承担数学难题的主攻任务;他英语好,那在英语上就多当当小老师。这样,讲者为担当起光荣的使命往往“备课”认真,讲解耐心细致,结果让自己也更加熟练透彻地掌握了所讲的内容;而听者为了对得起“老师”的一番苦心,不在“老师”面前丢脸献丑,总是虚心求教、专心致志。

再者,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在学习较差的学生身上往往存在着懒散、松懈的毛病,成立学习小组后,谁都不愿意在这个新的小群体中落后,因而自我约束力大大加强。另外,在平时大家相互监督的环境中,小组还选出了常务小组长,由成员轮流担当,由他负责监督小组成员中的懒散、松懈现象,并及时提醒和批评。

最后,活跃了学习气氛。在小组学习中,学习形式丰富多彩,比如有演讲、朗诵、辩论、抽签答题、小组对抗、抢答等,大大多于单人学习的形式,其气氛热烈,轻松活泼,从而消除了精神上的疲劳感。

篇12:“李镇西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

二、爱心是一名好的教育工作必备品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爱学生的老师才会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才会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我在李老师的文章中看到他具有了真正爱学生的品质。正因为爱学生,所以学生成绩不好,他会去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去给学生的家长沟通,让他们给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因为爱学生,当学生因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他不仅自己捐钱,还把情况告知班委,由班委组织捐款,并推广至全校!当学生生病了,亲自送医院,背着学生爬陡坡,累得汗如雨下,还鼓励学生,让她坚强。我想:一个好的班主任不是正该如此么?家长把孩子交到学校,老师就应该担负起责任,爱学生就要真爱,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学习丶生活、品德、心理、健康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主动帮助他们!当他们如自己的孩子一般!只有真诚的爱学生,学生会明白老师为他们的付出,这样师生关系才不是生硬的,才会更加和谐!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关爱是有的,每当学生生病,我都会主动联系家长,当家长抽不出时间时,我会带学生到镇医院去检查,拿药。然后回到学校,指导学生吃药。放学后把学生亲自交给家长。这样的事。每期都有十多次。

记得班上一个女孩子当时发烧,送医院检查,已经40度,必须输液,我打家长电话,家长无法接通,于是我向语文老师胡老师说明情况,让他替我上课,我在医院陪她输液,这时她又想呕吐,我马上将痰孟递上,她哇哇地吐了,我忍着难闻的气味用纸给她擦嘴上的脏物,拿杯子来让她漱口。她觉得非常不好意思,说:“刘老师,太麻烦您了!”我就说:“没事儿,谁都会遇到困难的时候,这是老师应该做的。”她输完液,她的妈妈来了,非常感激,说了许多感谢的话。她说:“孩子交给你们,我们家长放心!”这就是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啊!我的心灵被深深震动了。我只是做了这么点小事,家长却记下了恩。

后来,那个女孩考上了幼师,成了一名幼儿园老师。而且就在我们镇上的一所私人幼儿园,每次碰到,她都清楚得记着我曾经对她的一点小付出。

还有一件小事,我教三年级时,当班主任,一个孩子的家里发生了火灾,把房子烧了,我了解到情况后,告知大队辅导员老师,在全校发动师生捐款、捐物,然后由老师们骑摩托车把钱物送到孩子家里,我们看到房子被烧了个精光,他们的眼里全是泪,我又一次被深深震憾,心想:太可怜了!孩子的母亲告诉我们:“由于线路老化,才造成了火灾,人都没事,只是现在全靠亲朋照顾。谢谢老师们和孩子们!”我们安慰了几句,就走了。我们的爱给他们家带去了温暖,让他们度过了难关。孩子的学费也给免了。我也做了他的思想工作,他虽然小,但非常懂事,成绩虽然中等,但他知道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帮助,所以决心努力学习,长大了回报社会!

关于爱心还有一个事例,那是一位同学得了肾病,他的父亲也是肾病,去医院治疗要花几十万,当时的情况如不治疗,可能就会死。学校组织了捐款,虽然钱不多,但各方努力下还是凑够了钱,孩子和他的父亲的病终于治好了。这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我反正是感动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人在一生当中,总会遇到困难,这时就多么希望能得到帮助,老师能够尽力帮助学生,学生也会学会感恩。爱的接力棒就这样一代代传递下去!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温暖,更加和谐,更加有意义!

三、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升理论和专业水平。从李老师的书里,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水平高低离不开学习。学习专家的理论不能死学,应该在一线的教育教学实战中去灵活运用,因为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时代在变,学生接受的能力也在变。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地采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努力提升教学技能,让孩子能够吃得饱、吃得下、吃得好!我们可以从学习中获得快乐,获得精神的奋发,获得境界的提升!尤其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经太多了:电视、书籍、网络、广播等等。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学习,拿什么为学生解疑?说句实话,现在教师真的不好当啊!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教师要如何才能在未来教书?值得深思!现在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确实有必要加强!但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缺乏又是教师遇到的难题。这类书籍可以看一看啊!我现在在网络上和图书馆借了一些书来看,觉得对自己的帮助还是挺大的。如关于同理心、抑郁症、自制力等。

上一篇:吃饺子小学四年级作文下一篇:景观设计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