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请求更换车位的申请

2024-04-21

关于请求更换车位的申请(精选6篇)

篇1:关于请求更换车位的申请

关于请求更换车位的申请

湖南建鸿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本人购买的位于现代华都小区的2128车位,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发现该车位存在诸多问题,该车位的锁多次被人为破坏,本人现已更换四把车位锁,并已多次向物业反映,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以致本人无法使用该车位。本人认为由于该车位位于电梯口,是消防、货物搬运及行人的必经之路,才会不断发生上述现象,该位置不适合作车位使用,恳请湖南建鸿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体谅业主困难,给予更换车位为盼。

业主:陈力

2014年4月24日

篇2:关于请求更换车位的申请

一是原业主委员会未经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代表, 未严格按有关程序,通过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委员。根本没有尊重小区大部分业主的意愿,只是在报批时根据有关要求将资料做好,没按法定程序办理,只是表面合法,实际并不合法,甚至在形式上是违法。二是根据前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原业主委员会未能按相关规定履行职责,并出现了一些经济上的问题,绝大多数业主对他们的工作不满意,强烈要求更换原业主委员会。因此,本小区多数业主自发组织,在唐洲社区副主任王启文、荷花派出所干警邱海波的协助下,于6月12日晚在唐家洲社区会议室召开业主大会。大会到会业主86户,委托授权76户(本小区共有住户262户,实际入住为152户)。选举产生了业主代表24人,业主委员会候选人9人,并由业主代表进行了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业主委员会委员,名单如下:徐伟张雪辉陈 华黄鹤徐干国李明坤李同林。

特呈此报告,请予以登记备案,并撤销原业主委员会备案。附

一、关于申请更换原业主委员会的登记的说明

二、业主代表签字

三、业主委托授权书

四、业主大会选举资料

天顺御景城小区全体业主

篇3:关于小区地下车位的需求分析

(一) 私家车的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权威数字, 截至2006年底, 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2 900万辆, 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为1 648.54万辆, 占总量的58.8%。私人汽车中, 载客汽车1 178.65万辆。2007年中国销售了700多万辆各类汽车, 粗略估计, 截至2007年底, 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接近2 000万辆。

截至2003年, 西安人均GDP突破1 000美元, 这是小汽车步入中国家庭并开始普及的重要标志;2005年年底西安人均GDP已接近2 000美元;到2007年年底, 西安人均GDP已经步入2 500~3 000美元的区间, 短短几年的增长也影射着私家车增长的势头, 以这样的增长速度, 西安小汽车逐渐普及的时代即将到来。

(二) 楼盘开发档次

居住区前期定位、策划、投资决定着其自身的开发档次, 不同级别的小区, 其住宅单位面积的售价是不相同的。一般来讲, 居住区开发档次越高, 其单位面积售价越高, 相应住户的购买力越强, 其拥有家庭小汽车的几率就越大。

(三) 不同的消费群体

一般28~35岁的中青年群体的特征是消费能力比较强, 购车欲望也比较强烈, 而年龄偏大的消费群对私家车的需求并不旺盛。因此, 小区建设前期消费群的定位也是影响车位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 投资收益

一般状况下, 地下车位的投资相对地上来说投资较大。在市场状况趋稳的状况下, 车位的投资收益状况将影响到开发商的决策。因此, 地下车位的投资收益也成为影响小区车位的一个因素。

(五) 城市停车位指标

各个城市的规划部门根据其城市现状如私家车拥有量设置了一定的停车位指标, 停车位指标的设置根据各城市现状有不同的设置方式, 如西安市是以户均建筑面积的大小来划分停车位配备的。新建小区的停车位设计在考虑市场需求、投资收益等方面时, 须参考城市现行的停车位指标。

二、西安市几个楼盘的停车状况及分析

(一) 锦园小区

基本概况:西安锦园小区位于西安城西, 介于市区与二环之间, 西临桃园南路、北通丰镐路、南至丰庆路, 直贯南二环, 四周几十条公交线路。是国家小康住宅示范工程, 被国家建设部小康办评定为2A级住宅示范小区。小区占地面积146亩, 共由13栋小高层组成, 共1 358户。

1. 车位情况

小区采用完全地下的停车方式, 共有760个地下停车位, 车户比为1:1.8, 接近2户一个车位, 从当时的年代来看, 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2. 目前停车状况

锦园小区地下停车库的760个车位, 从2003年以来就已经满足不了住户的需要了, 据调查所知目前小区住户汽车拥有量为1 100多辆, 快要接近户均一辆的水准了。然而, 由于小区采取的是完全人车分流的立体交通组织形式, 汽车不进入小区就直接进入地下车库, 因此小区内部是绝对不允许车辆进入的, 这样就造成多出来的350多辆汽车无处藏身。

(二) 枫叶新都市

1. 基本概况

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西安城区西南二环之外, 是西安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住区开发的主要集中地, 集聚了相当一部分的较高档次的楼盘。枫叶新都市无论从规模、性质、开发时间上都是这一区域比较典型的代表。住区占地413亩, 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 共由46栋住宅楼组成, 其中, 7栋高层, 8栋小高层, 31栋多层, 共2 172户。

2. 车位情况

住区采用地下停车及平台下停车两种方式, 共设计配备1 100个停车位, 车户比约1:2, 10个地下车库大致分散在住区各个组团, 部分的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建立起良好的步行车行系统, 曾被评为“交通管理示范先进社区”。

3. 目前停车状况

从车位配备上来说, 枫叶新都市的设计在当年还算是比较超前的。但随着私家车的增多, 从2005年7月份起, 车位开始不足, 至今已经形成住区各个门口外的城市道路上“排起”了车队。这一现象与锦园小区较为相似, 由于要保证小区内部的居住环境不受汽车侵扰, 严格的管理坚持着设计初的理念, 多余的车辆只好停在住区之外。据介绍住区内部的车位基本售完, 为数不多的也早被租光, 这样, 没有“资格”自然进入不了住区。现在这样情况的车辆已多达400~500辆, 还有增多趋势, 但由于区域关系, 暂时未对城市交通造成较大影响。

(三) 千禧广场 (阎良区)

基本概况:该小区位于阎良区人民路主干道中段, 占地面积41亩, 总建筑面积78 571.0平方米, 多层住宅, 总户数300户。

1. 车位情况

住区采用地下停车及地上停车两种方式, 共设计配备地下停车位73个, 车户比约1:4.1。

2. 目前停车状况

千禧广场属阎良区人民路最繁华地段, 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车位售价适中, 因此, 其开发的地下车位已全部售完。由于地下车位开发不足, 而地上也没有规划出停车位, 没有买到车位的业主一般将车停放在小区周边道路两旁。

从以上几个楼盘的数据中不难看出, 三个小区中有两个小区的车位不能满足现状需求。与总户数对照, 锦园和枫叶新都市的居民车位拥有量已逐渐接近总户数的数值, 而千禧广场相对少一些, 表明了不同小区之间存在着差异。从停车位的设置来看, 前面两个小区在当时设计时基本接近2户一个车位, 其中, 锦园最高, 为平均1.8户拥有一个车位;千禧相对最少, 平均4.1户拥有一个车位。

三、以西安市阎良区某小区为例进行车位需求分析

1.小区概况及停车方式分析

(1) 小区概况

该小区地段处于阎良区商业繁华的中心地带, 是阎良区地产项目中最具有商业价值的黄金地段, 小区定位为中高端住宅小区。占地110亩, 规划总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 住宅区共11栋小高层, 住户约960户, 户型面积主要以90~140平方米为主,

(2) 停车方式分析

综合分析, 该小区停车布局必须从居住区的总体上进行把握, 按照整个住区道路布局与交通组织来安排, 按照方便、经济、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 结合该小区自身整体状况以及相关小区的停车指标估算车位量。关于停车方式的选择, 从成本等各个方面考虑, 选择地上车位与地下车位各有其优缺点。因此, 小区亦采用地下地上相结合的停车方式, 以地上车位来补充由于需求增大导致的地下车位不足。

2.地上车位

地上车位与地下车位相比, 属于经济实用的停车方式, 完全可以作为小区地下车位不足时的补充。可以选择在小区外的道路两边, 也可以在小区内部划出地块集中停车。可将车位集中布置在住宅围合的外面, 也可以布置在住宅围合的内部。

3.地下车位

地下车位虽然可以减少汽车对小区环境的影响, 但是需要大面积开挖, 从成本角度考虑, 土建费用和室内照明、通风、消防设备、运行费用等较其他停车方式高得多。况且从大多楼盘的地下车位销售状况来看, 地下车位的开发基本上不盈利甚至是亏损的。

私家车的发展虽然速度迅猛, 但是, 城市机动化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停车需求水平呈现一定的阶段性, 居住区的停车需求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过程。若不计建设成本, 将停车设施按照高标准一次性规划建设到位, 可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对于企业回收资金不利。因此, 在分期开发中, 可考虑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方案, 充分利用地上车位作为地下车位不足时的补充, 在规划中充分预留停车位空间, 可将预留空间暂时作为小区临时绿地、体育设施场地等。

(二) 该小区地下车位设计量建议

1. 西安停车位指标

居住区停车指标虽没有正式出台, 但西安市规划部门基本以内部暂行规定的停车指标作为新建住区规划报批的依据, 其形式是以户均建筑面积的大小来划分停车位的配备。具体如表1《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规定》:

该小区户型面积范围应属于三类住宅, 从以上西安停车指标表中来看, 本区应以0.4/户设计车位。

2. 该小区目前车位需求统计数据

以上数据来源于该公司市场部对1#、2#、5#、6#楼业主车位需求信息的统计, 其中, 已含有一些没有私家车但是在2~3年内有购车意愿的业主对车位的需求。 (下转283页) (上接277页)

从目前28%的车位需求量来看, 业主对车位的需求并不是很大, 考虑到未来私家车的发展趋势及该楼盘的消费群状况, 可在车位设计时, 为车位未来需求留下弹性空间。

3. 车位设计量建议

综合以上四个小区的前期的停车位设计和后期的停车状况可知, 车位的设计量应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 应考虑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 居住区的档次, 消费群的年龄层次等因素。本报告建议停车位设计按车户比为1:3考虑, 即每百户拥有车位33辆。住宅区总设计车位应在320辆左右。按照规范地下车位与地上车位1:0.4的比率可以知道地下车位应设在230辆左右。

(三) 地下车位投资收益估算

按照地下车位230个, 每个车位占地35平方米, 成本按1 900元/m2, 售价按68 000元/m2计算, 如表3。

从表4中可以看出, 由于地下车位的投资成本巨大, 按照市场行情, 在地下车位全部销售的状况下收益并不高, 投资利润率只有2.2%。而且, 地下车位如果完全按照市场行情设计建设, 由于供求量大, 售价将很难提高。因此, 地下车位不宜过多建设, 应适时考虑市场未来潜需求, 以地上车位作为地下车位的补充来布局本项目的停车位。

(四) 分析结论

1. 建议停车位设计按车户比为1:

3考虑, 即每百户拥有车位33辆。住宅区总设计车位应在320辆左右。按照规范地下车位与地上车位1:0.4的比率可知地下车位应设230个左右。

2. 按照预设指标估算, 在地下车位全部销售的状况下, 地下车位的利润为34.

5万元, 投资利润率为2.2%。因此, 从成本角度考虑, 地下车位不宜多建。可考虑以地上车位作为地下车位的补充来布局本项目的停车位。

3. 由于该小区是分期开发的, 因此, 车位的开发也应该

“与时俱进”, 在开发期内, 每年搜集客户的车位需求信息及停车状况, 充分预留地上停车位空间, 适时向市场推出停车位。

参考文献

[1]张国方, 徐剑力.私家车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 2008, (8) :14-15.

[2]周婷, 时广静.成都市私家车消费市场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8, (4) .

篇4:关于请求更换车位的申请

众所周知的是在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体系中遵循“先公开,后审查”的制度,也即根据中国专利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同时根据该条款的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这也就是所谓的“提前公开”。对于国内申请人而言,出于加快审查进度的考虑,请求提前公开的情形相当普遍,但是这种行为有其有利的地方,自然也会有其弊端,对此已经有很多人进行了探讨,笔者在此不再赘述,仅就某些可能被人们所忽视的方面作一简要的讨论。

本国优先权以及PCT国际申请

笔者所提及的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方面就是以某一“在先发明专利申请”作为本国优先权基础,在12个月的期限内再次提交发明专利申请的情形;或者是以此在先申请为优先权基础,在12个月的期限内提交PCT国际申请的情形以及在后续进入主要国家后可能出现的情况;甚至还涉及以在先的“实用新型申请”为优先权基础要求本国优先权或者提交PCT国际申请的情况。

如果在上述情况中,申请人对于在先申请提出了提前公开的请求,那么在形式审查合格后,中国专利局会尽早公开申请文件,这个过程在实践中往往会进行得很快,在很多情况下在12个月的优先权期限内就会作出公开。

在先申请公开之后,无论申请人出于何种考虑,决定要以此在先申请作为优先权基础要求本国优先权而再次提交一个发明专利申请或者是提交PCT国际申请时,就需要注意这种提前公开的行为对后续申请的影响。具体而言,也要大致区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就是在先申请和在后申请的主题完全一致,甚至是所有文本都完全一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提前公开的行为不会对在后申请造成什么影响。因为按照巴黎公约的规定,在后申请完全可以享有在先申请的权益,在先申请无论公开与否,无论是被谁公开,都不会成为现有技术。当然如果要求了本国优先权,按照中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在先申请就会被视为撤回并且是不可以恢复的,但是这只是涉及重复授权的问题,与在先申请的公开行为是无关的。

第二种情况就是在先申请和在后申请的主题完全不一致,或者说是风马牛不相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在先申请是否已经公开事实上对于后续的申请也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在后申请本身就不应该享有这个优先权,其申请日应当以其自身的物理申请日为准,而在先申请即便已经公开,成为了现有技术,但是由于二者之间根本无关联,也几乎不会对后续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造成不利冲击。

第三种情况则是比较麻烦的,也就是在先申请和在后申请的主题有部分重合,例如在先申请记载了A主题或者A技术方案,而在后申请要求保护的是A和B两个技术方案,而且这两个技术方案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那么由于B主题或者B技术方案并没有记载在在先申请中,不应该享有优先权,其申请日是以在后申请自身的物理申请日为准,并且由于在先申请已经公开且A和B两个技术方案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那么提前公开的在先申请作为 B技术方案的现有技术,就会对B技术方案的创造性产生很不利的影响。与之相反,如果在先申请没有在优先权的12个月期限之内公开,那么就不会有成为现有技术的风险。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在先申请和在后申请的主题有部分重合,但是与上述情况略有不同的是,在先申请记载了A主题或者A技术方案,而在后申请要求保护的是A技术方案,二者之间有重合之处。这种情况在化学领域中是很常见的,例如申请人发明了某种新的化合物,并且用分子式对这种化合物进行了描述,出于抢时间申请专利的目的,申请人提交了一个专利申请,其中描述的只有用分子式表示的这个具体化合物,并且出于加快审查的目的,提出了提前公开请求并很快申请文件就被公开了。此后,申请人在这个具体化合物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扩充,将其范围扩充到了具有多个马库什变量或者并列选项的通式化合物,这样保护范围得到了有效的扩大。此时如果申请人想要以在先的那个比较简陋的专利申请作为优先权再次提交一个发明专利申请或者是PCT国际申请,那么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在先申请会作为现有技术对后续申请造成极大的障碍。因为对于具有多个马库什变量的通式化合物权利要求来说,会被视为大量的单独技术方案的集合,也即大量的具体化合物的集合,其中既涵盖了在先申请中所记载了那一个具体化合物,又涵盖了与之不同的由各个马库什变量组合起来的其他化合物。毫无疑问的是在先申请中所记载的那个具体化合物是可以享有优先权的,而其他化合物由于未记载在在先申请中,可能无法享有优先权,并且由于在先申请的提前公开,已经成为了涉及这些化合物的技术方案的现有技术,无疑会对这些化合物的创造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事实上这个有关化合物的案例是笔者在若干年前遇到的一个真实案例,由于申请人对于专利制度的了解不够和费用原因,在研发出一个新的化合物之后自己撰写了申请文件,其中对于化合物的用途也就是优点大加描述,但是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只记载和要求保护这个具体的化合物。而在后续发觉此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商业前途之后,聘请了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撰写,并且以在先申请为优先权基础提交了PCT国际申请,就是在国际检索单位的审查员进行的检索中发现了在先申请已经在优先权期限内被公开了,由此在国际检索报告中出现了一篇PX或PY类文件,并且对于后续进入各个国家产生了影响。

外国优先权或者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后的情形

在此笔者仅以本人大致所了解的欧洲专利局和美国专利局的情况为例进行简要的说明。

欧洲专利局的标准和我国基本上是一致的,稍有不同的是在我国的实践中,一般是在检索发现存在P类文件时审查员才会去核实优先权是否成立,这也是出于节省程序提高效率的考虑。而欧洲专利局则是要求申请人自己声明优先权文件和申请文件二者之间是否相同或不同,如果不同,则申请人有义务提供优先权文件的译文(和申请文件的语种一致),并且甚至是指出区别之处。以上文提及的那个化合物的案例为例,在该PCT申请进入欧洲专利局进行审查之后,欧洲专利局的审查员所提出的审查意见和国际检索单位出具的检索报告几乎是一样的,也是把提前公开的在先申请作为P类文件,然后核实优先权的是否成立,然后评价通式化合物的新颖性以及创造性。

美国专利局的情况与此大相径庭,原因即在于美国所一贯坚持的先发明制度以及尤其是他们引以为傲的长达1年的宽限期制度。以AIA法案为界限,在AIA法案之前,由于现有技术是以发明日来界定,并且对于享有宽限期的条件宽松,因此即便在先申请已经在中国公开,也不会成为现有技术;而在AIA法案之后,美国采用了“First Inventor to File Provision”,尽管设立了“the Effective Filing Date”这么一个概念,但是对于宽限期的使用仍然相对宽松,尤其是对发明人自己公开发明的情况更是几乎不设限制,因此,对于在美国专利局的程序来说,发明人请求在中国提前公开优先权申请与否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实用新型的情形

顺便提及的是在先申请是一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情况,由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在授权时才会公开的,所以其公开的日期无法确定。在实践中实用新型的审查进度是很快的,在12个月优先权期限之内即完成审查并且授权公告的情况比比皆是,在此情况下,如果以实用新型作为优先权基础去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同样会出现在先申请在优先权的12个月期限之内被“提前公开”的情况,也会对后续的发明申请造成影响。

另外比较麻烦的是本国优先权或者是PCT国际申请再次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时候,由于实用新型已经被授予专利权,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32条的规定,已经被授予专利权的在先申请是不能作为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基础的,这样就会导致在后申请丧失优先权并且导致最早申请日的变化,同时由于在先的实用新型申请的授权以及公开,就会作为现有技术对后续的发明申请或者PCT国际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专利申请造成极大的打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尽快提交后续申请,也即在实用新型授权之前完成后续申请的提交工作,而不要等待优先权的12个月期限慢慢消耗过去。

结语

在专利领域中,任何的公开行为都有可能导致现有技术的产生,申请人自己请求的公开行为也不例外。由于对专利知识的了解不够、盲目追求加快审查进度以及不注重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申请人会因一些考虑不周的行为而为自己后续的专利申请造成障碍。

篇5:关于申请临时停车位申请

福建日报社后勤服务中心:

我单位办公室位于XXXXXXXXXXXXX,现因公司人事变动,故向福建日报社后勤服务中心申请取消三个临时停车位,申请车辆信息如下:

1、车牌号:闽XXXXX,车主: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

2、车牌号:闽XXXXX,车主: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

3、车牌号:闽AXXXX,车主: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 妥否,请批复!

篇6:关于请求调动的申请报告

临湘市教育局:

我叫唐大波,男,现年49岁,临湘市沅潭学区小学教师。本人1978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至今有33年教龄。我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服从党的安排,长期扎根在边远山区任教,几十年如一日,工作积极成绩显著,教学效果好,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受到领导家长社会的好评。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好,我儿子2006年在云溪区城里置了一栋房子,长期在云溪区城里做生意,现已安居落业。我们全家现已搬迁到云溪区城里,我本人也住在云溪区城里,离我上班的地方来回一百多华里,便,对工作带来很不利,再加上本人体弱多病患有高血压、眩晕症、痛风、血吸虫等多种疾病,经常发头晕、头痛不能坐车,在今年坐车我三次晕倒在车上,确实不能正常工作,无法担任教学工作。根据这一情况,我本人要求申请调到云溪区城里附近小学任教,导根椐我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照顾,请求解决为感!

上一篇:教材跟进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阵容强大广东水处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