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商品规划方案

2024-04-14

服装商品规划方案(通用6篇)

篇1:服装商品规划方案

如何做好服装商品规划

时下,服装企业通常都是以设计师来主宰品牌的商品规划,设计师在这方面的地位高于其它部门,甚至高于老板。但他们有时过多追求设计理念和流行元素,导致商品结构不合理,偏离市场需求,使库存加大,直接影响终端店铺业绩。

要规划好商品,必须要关注品牌定位、关注市场需求,要与品牌长远发展的战略相结合来开发商品。

一、市场分析

在做服装商品规划前,企业必须首先对市场进行分析,也就是对过往的销售数据、库存数据、计划数据等进行科学的分析。这包括商品结构的比例,单款单色的销售增长率,目标销售计划的完成率等。可以从主题系列入手,关注主色系、辅助色与款式的搭配与兼容。此外,对季节的过渡性、顾客需求的尺码规格、具体的销售周期以及单品与系列化的价格结构,都要做认真的分析。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计算出每季终端店铺的需求数量,才能规划出一盘科学合理的货品,提供给终端卖场,实现最高的营业额。

在市场定位准确、目标消费群体稳定、风格不变的条件下,重新注入新的时尚流行元素,是为商品增加新的活力,也是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但一般情况下,新货品占商品总体规划的比例以不超过 20%为限,否则将会影响消费群的接受力。

二、商品计划

服装商品计划,是根据服装商品的销售目标而做的合理计划。整个过程是一个买手选款与订货的过程。总的销售目标确定后,买手就要计划具体的商品结构与面料版型的比例、春夏秋冬需求总量。然后,根据销售周期与市场时间,对具体的销售量做分解、细化。这时要考虑淡旺季与黄金假日销售周期,以及可预计的增长率(包括进、销、存三方面)。

在商品计划的实际过程中,商品的结构与比例会发生变化,这主要是体现在不能合理地把握单款单色的需求量方面。上市后的畅销款应该被列入补单计划,以满足需求。商品计划的重要性在于调节市场的供需情况,达到合理平衡。

商品的计划,要与终端店铺的数量、区域市场差异化、南北市场需求的特点、季节变化等相结合。同时,还应有每季的促销商品计划,如帽子、围巾、手套、饰品、手袋、包等促销商品,应依据季节性、销售周期、需求量等因素提前计划。

三、商品定位

商品定位也是市场定位,是商品规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要明确了解目标消费者的年龄段、中心年龄层,从事的职业范围必须界定,还要了解其购买能力,喜爱那种服装类型,对款式与颜色有何需求等等。这一切都不可缺少,都为规划一盘完美、完整、时尚、合理、准确的服装货品提供了保证。

篇2:服装商品规划方案

摘要

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服装业也日益发生着巨大变化。自从加入WTO后,中国服装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品牌的力量,意识到世界大环境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知道信息和销售是未来的竞争核心,也是品牌实力的主要表现内容,正努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逐渐转变着。在当今产品供应极其丰富的市场环境下,中国服装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于行业内部,主要来自从纯制造型企业往市场型企业的经营导向的转变,也来自于更广泛的外部环境。企业一定要全面观察世界服装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这些挑战,并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和营销策略。我国服装行业的SWOT分析

1.1 优势(Strength)

(1)中国服装行业拥有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服装生产量大。

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居世界首位。

五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为服装业打造国际时装之都奠定了基础。

1.2 劣势(Weakness)

产品档次不高,对外依赖性强。

缺少自主品牌、缺乏专业设计人才、设计能力弱。

(3)营销力度不够,营销渠道单一。

很多服装企业规模太小,竞争力不强。

1.3 机会(Opportunities)

(1)中国对外贸易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中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为中国服装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更有利于加强中国服装企业与国际交流,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

1.4 威胁(Threats)

(1)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出口企业经常遭来贸易保护手段。

二、目标市场的确立

1.女性在购买服装上的欲望明显高于男性,且质量和外观上要求更多

2.消费者大多数追求时尚,所以服饰的购进卖出是流动的,过季的或是过时的需要及 时下架,并且及时了解市场动态

3.相比之下,女性追求的更多的是外观和时尚,男性追求的大多是舒适和质量,所以相对而言,男性多半会选择价格比较高的商品进行购买

4.时尚是服饰企业的根本,但是我们企业的理念是尽量不放过每一位顾客,构建一种“超市”的理念,既有侧重点,而且不去放弃补缺的市场(长尾效应)

由于消费者的年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需求也不相似,中老年消费人群选择的是价格相对低廉的,中青年消费人群以时尚为首选

6.其他因素:学历差异多少会影响消费者追求时尚商品的心理,在选择商品的品牌商会有差异

三、国内服装行业的定价方法

在我国服装在服装销售活动中,定价是一项既重要又困难且带有风险的又它强烈地影响着服装在市场中的被接受程度;影响服装及其卖方的形象;影响着竞争的行为;影响服装店的销售收入和利润。

服装店服装定价技巧

1、低价渗透策略

作为商家,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定价策略,最终目的都是赚钱,这就要求价格的制订必须以成本为基础,不可能低于成本去销售。所以要保持价格竞争的优势,就要从源头做起,大批量直接采购,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经营效率,争取厂家让利等措施,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实行薄利多销,以低价取胜。

2、以盈补缺法

以低价吸引顾客大批购买自己的某种产品,同时,以相关系列产品获利。现行许多洋超市都把电器商品的价格定得很低,以吸引顾客,而在个种辅助设备上赚取利润。

3、平头低尾法

只是将价格的龙尾微微向下落一落,给人一下降很多的感觉。例如标价198元和标价200元经常给人两个水平的感觉,其实相差只有2元,只占1%。

4、错觉定价法

有一个超市的奶粉500g装,定价9.30元,又推出一种450g装的产品,定价8.50元,一时销路看好,因为消费者有时对重量的敏感远远低于价格。仔细算一下会发现,二者单位定价相差无几,而且后者还略高一些。

5、季节折扣

根据产品淡旺季和消费者购买得时间、数量,来决定是否给予折扣,折扣多少的定价策略。许多商店推出的换季大甩卖就属于这种类型。这种定价运用得当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还可以有效调节客流淡季过少等情况,使店面常见顾客盈门。

6、心理定价策略

针对消费者得消费心理,很多洋超市在制订价格时喜欢在价格上留下一个小尾巴,在其所销的商品中,尾数为整数得仅占15%左右,85%左右的商品价格尾数为非整数,而在价格尾数中又以奇数为主。一件商品定价99元人们会感觉比100元便宜,定价101元人们则会感觉太贵,较之99元价格仿佛又上了一个台阶。利用心理定价策略会给人商店价格在整体上的都很低的印象,从而达到吸引并留住顾客的目的。

四、服装店的特殊定价方法

除了服装的一般的定价方式外,还要注意在不同情况下,引进一些附加考虑因素,对其基本价格进行策略性调整。

1.新产品定价

新服装定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新产品能否及时打开、满足、占领市场和取得满意的效益有很大的关系。常见的新服装定价策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一种是高价策略,另一种是低价策略。两种形式各有利弊,所以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把新产品的价格定在撇油定价和渗透定价之间,取适中的价格,即满意价格。

2.心理定价

心理价格无论对于顾客还是对于服装店铺本身,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对于服装店来说,价格的高低影响顾客的满意度和销售业绩,而服装销售业绩又直接影响到服装店的盈亏。至于顾客来说,服装价格是购买服装时重要的判断尺度。心理定价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数字定价。商店在确定服装定价时,要特别注意数字的心理影响,利用数字对顾客心理影响的定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非整数定价,二是整数定价,三是吉祥数字定价。

(2)错觉定价。错觉定价法是利用顾客对服装价格知觉上的误差性,巧妙确定服装销售价格的一种方法。

(3)分档定价。即将服装分成若下等来定价。采用分档定价时,服装档次不要过多,档次过多就失去意义;此外,各档次的差价要适当,如果差价过大,就会失去期望调价的顾客。

(4)招徕定价。招徕定价是针对顾客的求廉心理而采取的方法。求廉心理以追求服装价格低廉为主要目标,希望付出较低价格,而获得较多或较好服装的购物心理:

(5)声望定价。顾客的求名心理是炫耀心理的具体反映。顾客的求篇心理常表现为对名牌服

装的追求。这些顾客在选购服装时,特别重视服装的声望和象征意义,对服装的商标、牌号、名声、购买地点等都十分讲究。服装店可以根据顾客的求名心理,对知名度较高的优质名牌服装,有特色的服装制定较高价格。

(6)陪衬定价。为了适应顾客的选择心理,服装店以主营服装价格带为核心,制定主营服装销售价格,同时补充适当廉价辅助品,以衬托主营服装暖量;补充高价格陈列品,衬托主营服装价格的合理性。

3.折扣定价

服装加盟店为了达到扩大销售和加快资金周转的目的,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顾客以某种折扣。这种折扣定价策略使生意更加灵活,而不用改变原有价格。

4.调整定价

调整定价表现为提价或是降价。在此情况下,要特别注意顾客对服装的调整价格的心理反应。

五、国内服装行业的推销渠道

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服装销售的渠道和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革和创新,迄今为止,各种新的销售渠道逐渐明晰,对服装销售的增长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来说,了解国内服装市场的主要销售渠道,有利于企业营销工作的顺利推进。

1、我国服装销售渠道的模式

目前在中国的服装行业,产业空间还是很大的,关键问题是怎么充分的认识自己的资源现实,找到很好的企业价值提升路径。品牌道路空间没有规模道路空间大,也说明了中国服装市场发展阶段的规模特性,发达国家的服装发展空间态势与我国现阶段的相反,他们是品牌的空间要大于规模的空间。

(一)服装批发市场

目前服装批发市场的发展有四个特征:

1.服装批发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直接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主要为城市工薪阶层、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是处于消费阶层的中低部分。

2.从前简陋的“大棚式”服装批发市场竞相改造,这些商厦式的服装批发市场在硬件上几乎不亚于百货商场,但在软件环境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商厦式的批发市场仍采用摊位形式,往往缺乏试衣间,每逢节假日更是人满为患。

3.发展规模快速化,好多批发市场从原来的地摊式经营逐渐转化为规模化、专业化经营,面对消费者也发生了质的转变,有的甚至成为全国服装的批发基地。

4.传统的批发市场走的是低价位的路线,以此求得销售量的提升。那么从目前来看,少数服装批发市场逐渐走上了品牌化的经营道路,创造出批发市场特有的品牌服装之路,当然还面临着价格上的问题,毕竟批发市场走的是低价格的路线。

(二)大型百货商场

百货商场仍是服装销售重要的渠道。大型百货商店是服装服饰类商品销售的主要渠道,特别是中高档服装和品牌服装的销售,仍然以百货业态为主要渠道。

(三)连锁专卖的品牌经营店

专卖的品牌经营店在众多的服装品牌销售中最具亲和力,以其新颖的款式、统一的门户设计、赏心悦目的购物环境赢得了现代人的认可。通过这种模式的经营,既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又提高了销售额。

(四)终端市场之痛

1.商场之痛:现在经营商场的各项费用和促销活动等让众多服装企业叫苦不迭,纷纷大叫没钱可赚了商场的促销活动往往很多,诸如折扣和买赠、返现等活动,直接导致产品经营的利润下降。而众多的公关费、进场费、店庆费等又不断盘剥着本已不多的利润。

2.专卖店之痛:专卖店是品牌服装企业的主要销售终端,但时下服装专卖店的生存能力比较让人担忧。很多由经销商加盟的专卖店由于品牌意识淡薄,经常会追求利润而经营一些其他

杂牌的相关产品,或者不对品牌价格进行维护,随意打折销售,这又无疑了专影响卖店的品牌终端形象。

3.直营与加盟并存的管理之痛:直营与加盟并存经常导致各种矛盾的滋生,特别是商场大幅度促销对加盟店的打击是巨大的,很容易引发加盟商众多的不满,而且很容易导致整个价格体系的紊乱。

(五)渠道商造假之痛

这类事情通常发生在一些比较著名的品牌上,因为服装产品很容易模仿,一些代理商为了谋求更高的利益,就不惜生产假冒的品牌产品,贴上品牌商标然后高价销售,影响品牌声誉。

2、如何来规范服装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强渠道的销售力?

(一)进行科学的渠道规划设计

把广告与销售结合起来,把与销售分离的广告与销售紧密结合起来,集中产品、集中人力、集中终端,快速形成旺销势头。这种做法的根源还在企业的渠道规划设计上,唐万新说:“没有规划的规划就是废话”,操作终端管理平台是有针对性的解决企业的终端难题的。

(二)加强渠道诊断

很多企业还缺乏对终端的有效管理措施,有条件的话可以请一些咨询策划公司进行定期诊断。渠道弊病对市场的打击常常是巨大的,容易带来恶性循环,甚至会带来致命的后果,及时诊断发现,可以有效防治,有效治疗。

(三)加强渠道治理

治理渠道必须有坚决的手段,对违反制度的经销商不能姑息纵容,否则会让他们变本加厉。比如说对产品进行条码管理或者特殊处理,可以有助于防止窜货,对于产品的价格进行全国统一,约定最低折扣范围,对违反公司价格政策的坚决给予惩罚,可以让渠道价格体系变的规范。

品牌突围

篇3:服装商品规划方案

1 家用缝纫机的设计方案

所谓家用缝纫机, 就是该缝纫机在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以普通家庭使用为主要目标。换句话说, 就是组建一个类似于家庭作坊式的实验室设计方案。这种实验室设计方案无需太多的实验室装修和过多的工程改造, 建设成本最低。 (见表1所示) 。

家用缝纫机的设计方案, 价格的便宜、使用简单方便以及多功能性, 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是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的。但是, 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服装实验室, 应将对学生的培养排在第一位。因与企业采用的设备不符及与教学目标不符等原因, 独立学院服装专业建设服装工艺实验室并不适合采用家用缝纫机的设计方案。

2 高端电脑平缝机的设计方案

高端电脑平缝机即在建设中采用工业级电脑平缝机与特种设备的建设方案。这种实验室设计方案需一定的实验室装修和电路工程改造, 建设成本最高。见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电脑平缝机虽性能和功能性很高, 但工程改造方面工作非常繁琐且需专业知识水平非常高, 全部要求学校自己解决很不现实。电脑平缝机建设方案由于需要专业水平较高和花费太大, 独立学院也不适合采用电脑平缝机的实验室建设方案。

3 工业级普通平缝机的建设方案及优点

工业级普通平缝机是指拥有专门针对工业化生产而设计制造的高速高功率平缝机。中小型服装企业大多采用工业级普通平缝机。

相对家用缝纫机建设及电脑平缝机建设方案, 采用工业级普通平缝机方案有三方面的优点。

3.1 与当今服装企业所采用的设备相一致

家用缝纫机由于其设计和制作的目标针对家庭和小批量生产其性能有诸多的局限, 比如电机功率小, 速度慢等。电脑平缝机由于其价格昂贵, 现有服装企业大批量的使用也不多。而工业级普通平缝机由于其性价比高, 是当今服装企业选用最多的设备。

3.2 与教学目标相符

独立学院的教学目标是应用型人才, 未来是需要进入服装企业工作。在学校中模拟服装企业是必要的, 才能缩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 为就业创造条件。

3.3 费用适中

实验室建设的费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工程改造的费用。二是设备购买的费用。2011年12月对这两方面的费用进行了相关调查, 电路改造和铺设费用3万元足够, 而日本兄弟牌工业用平缝机约3000元一台。以一个三十台平缝机所组成的服装工艺实验室为例, 平缝机的费用约为9万元, 电路工程改造费用为3万元, 再加上蒸汽烫台、锁眼机等特种设备, 建设成本在20~25万。这个费用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并不算贵, 完全可以接受。

4 独立学院服装专业服装工艺实验室建设方案选择

不同的建设方案有明显的差别, 表3为独立学院服装工艺实验室建设方案可选方式对比图。根据用于独立学院的教学目标和自身资金和技术实力采用采用工业级普通平缝机的建设方案是最适合的选择。

5 结语

就现实情况看, 服装工艺实验室的建设方案不仅要考虑费用、设备采购和工程改造等客观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生产型服装企业设备水平。在实验室建立后还应积极与教师、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取得联系, 听取他们对实验室的反馈意见和改进方案。真正把服装实验室的功效做到最大化。以上几点基本分析, 希望能对独立学院服装专业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有所帮助, 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地为独立学院服装工艺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提供全面、高效和高质量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平, 常卫民.服装设计与制作综合实验室的建设与实践[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册) [C].2010.

[2]许树文.服装厂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6.

[3]于耀.服装设计专业开放实验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9, (02) .

篇4:服装商品规划方案

引言

新时代的到来让品牌和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近!随着85后与90后成为消费主力,“参与感、口碑传播、粉丝经济……”这些新的变化对现在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需要习惯拥抱变化。如今,服装行业的互联网化,带给了我们N多可能。因此立足市场,做好细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从中仔细挖掘,抓住消费痛点,拿出独具特色商品变得尤为重要。“服装商品的整体概念,是指人们向市场提供的任何能满足消费者欲望和需求的有形与无形的服饰产品。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来看,服装不仅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消费品,同时更是一种能体现人们着装个性、价值观念以及先进时尚文化的载体” 。面对整个行业的变化和新的需求,服装设计专业的教育与教学需要进行全新的探索和研究。正如原研哉所说“教育才是设计的根源力量,它建立在对事物和环境的思考之上,并将极为灵活的合理性渗透到整个社会当中”。服装商品模块系列课程也需要在现行的教学模式基础上,优化原有单一的教学理念与策略,构建更为科学、更为灵活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论。只有聚焦消费者的洞察,重视消费者的体验与反馈,抓住痛点,这样整体策划出来的商品才能与粉丝产生互动,得到真正双赢。

服装商品模块系列课程教学的现状

作为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核心的系列课程之一,服装商品模块系列课程虽已由原先单一的课程,发展成由几门关联课程组成的服装商品模块系列课程。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更需要有全球化的视野、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并以产品为核心,能深入市场调研,具原创精神的综合性人才。与之相比,原有的课程设置在对接细分市场,对接变化中的企业需求,略显力不从心。

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必须进行整体课程体系的优化与调整,向纵深改革教学实践环节,通过校企联动对接,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调研实践,并精细化梳理细分人群、状态、情绪,挖掘潜在消费喜好,从中找到各类商品设计的切入点,结合新的消费趋势,有目的地展开系列延伸。创造紧密的供需对接点,让市场成为直接的杠杆,使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建立双赢的基本模式与桥梁。

服装商品模块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服装商品模块系列课程改革目标

通过梳理往届高年级学生在模块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毕业设计环节出现的薄弱点,力求改善原课程体系安排单一、理论的局面;突出服装商品模块系列课程的一体性、专业性、实践性以及与市场连接的紧密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提高教师连贯的教学能力;增强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实践能力。以全新的方式使校企优势与资源结合,互惠共赢,在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一些实质性的探索。

2.具体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

本着“学生发展为前提,教师成长为根本、教学质量为生命、学校与企业互惠共赢”的理念,构建“教与学互补”、“学校与企业互补”的探究型教学模式和“自学与互学互补”的探究型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学与互学互补”的学习方式,在快乐中“学”,使教师在快乐中“教”,校企在互动中“导”,从而实现“教”与“学”互补,“学校”与“企业”双赢的最大效应。

为使学生更为有效地立足细分市场,深入了解不同的商品销售渠道,进行从无到有的服装品牌策划和新产品研发,我们将“品牌孵化实验室”的想法带入课堂:从“初始于市”、“构成于人”、“呈现于象”三个阶段梳理整个系列模块课程框架,结合课程目的、典型的代表企业需求,有效地编排教学方案,推进该系列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整个课程中加强学生到品牌店铺,各种商圈跟踪站店、实习体验;过程中穿插与企业商品企划、设计、销售、数据分析、陈列等部门人员探讨、沟通、互动的教学环节;并通过海量的人群分析研究,取样典型的人群衣柜调研、分析。系列课程的优化与创新,从思维发散到有目的地结合教学,紧密结合信息万变的市场,引导学生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市场落地,从单项设计到连贯的设计整合的知识过渡。同时,通过层层深入地训练,也为培养既具实践能力又具原创精神的设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a.从《流行信息及市场调查分析》切入,引进具代表性的企业、品牌,结合三种类型品牌:成熟型、调整型、初建型。将课程的学生分组对接,针对性地进行锁定细分目标人群、不同的商圈、销售渠道进行调研。通过站店、问卷、街拍、访谈、衣柜调查、数据收集等一系列几个月的定期跟踪,研究各类型目标消费者,描绘消费者像。海量的街拍,深入地访谈、个人衣柜调研,研究其消费生活样式,不仅仅停留在表象,真正“零距离”接近消费者、市场与企业。现今85后,9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喜欢追求个性、喜欢与众不同、喜欢自黑自嘲,希望有参与感……只有切身地感知和研究消费者的变化与喜好、品牌服装的DNA、各种类型的销售渠道,才能研究与提供企业创新突破的思路。

“可能有人会觉得,天马行空的设计,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只是设计师心血来潮、顺手拈来、用来过一把瘾的作品。其实,一个品牌的设计,背后都经过严谨的市场调查和商业计算”。只有真正深入市场,挖掘品牌的内涵,潜心地研究,才能应对变化的市场、企业的需求,把控消费需求与创意的平衡点。多项实践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充分体验了细分市场的需求及快速的变化,同时能够在过程中得到启发,挖掘爆破点,打下“无生有,有生万象”品牌孵化设计实验的坚实基础。

b.在前课程基础上,结合市场调研分析的结果,提炼品牌形象调性,导入主干系列课程《服装产品定位分析》、《商品构成与策划》和《产品设计》,深入研究各类型品牌的产品,进行服装产品定位分析。该阶段注重研究品牌服装的商品构成与设计手法,并结合品牌服装的穿着方式、组合方式、系列展开,进行设计引爆点的挖掘和系列设计方案构思与策划。并以此为教学重点,通过结合流行趋势、未来目标消费者的喜好,与品牌所提供的季节性服装进行分析对比、互动讨论,构划完整的服装商品企划方案。分析目标消费者及其生活样式——提炼、挖掘开发系列产品的切入点——梳理对应的季节主题形象——提案有效的服装商品构成——设计手法的提炼与梳理——系列设计开发的整体方案——服装、服饰设计与实物制作——系列服装、服饰整搭——模拟店铺挂杆的陈列——整体vi设计——模块系列课程的策划文本及电子档案制作——服装商品模块系列课程的最终展示与汇报。

正因为“设计师要深入市场,与市场产生共鸣。只有通过市场的检验,设计才能成为市场需要的一件价值含量高的作品”。学生通过前期大量的深入市场调研,学会在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下,找寻新的创意点,结合流行趋势以及企业的需求,进行商品构成与策划,拓展产品系列,进行具针对性服装系列产品的色彩设计、材料设计、结构设计、细节设计、工艺设计、搭配设计、挂杆设计、展示陈列方案设计等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设置。此阶段强调从概念到实物的物化过程,强调设计的连贯性与一致性,注重深挖设计创新能力。

c.整个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设计实践过程中,能够掌握商品策划设计的基本规律和开发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它横向延伸至女装设计、男装设计、童装设计、针织设计、服装展示与陈列等课程的知识点,纵向延伸至服装色彩、服饰图案、服装材料、服饰品设计、服装样版、服装工艺等课程的知识点。因此,建立完善的服装商品模块系列课程教学体系,可加强课程之间的相互链接与联动,推进该模块系列课程的优化与改革,从而为今后服装项目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又可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更多元创新。服装商品模块系列课程优化与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从全方位的教学思路进行展开,真正将服装商品和市场紧密结合。

教学改革成果

学生在课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当高,锻炼了其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归纳能力,尤其是针对目标市场的信息归集和总结能力,在设计创作上也更为成熟、务实。在与对接品牌汇报交流中也获得了不少认可和好评!企业反响热烈,纷纷提出新的合作意向及咨询学生毕业就业意向。年轻教师团队也在此次的教学改革中获益良多,以改革促进教学,以教学培育师资,进而创造了教与学共赢的良性循环。

2014年10月中国国际时装周期间,在首届DHUB设计汇上,A06展区的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品牌孵化实验室”的展示内容,以其独特的气质和观众热烈的反应获得了广大专家、业界的好评。通过校企联动的模式,涵盖女装,男装,童装,配饰四大块,在展会上将全新的课程框架与过程、成果分三部分呈现给大家:

(1)“初始于市”—— 零距离接近市场、消费者、企业,通过站店、问卷、街拍、访谈、衣柜调查、数据收集,研究各类型目标消费者,描绘潜在消费者像

(2)“构成与人”—— 用90后独特的眼光去探索,去构思,去创作

(3)“呈现于象”—— 通过服装商品系列设计、波段系列产品、画册、虚拟品牌VI设计、店铺展示方案等一系列文本和实样,将各组设计过程、思路、成果展示给大家。

结论

高校服装商品模块系列课程教学模式探究,对提高服装设计专业模块系列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既具实践能力又具原创精神的设计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构建“教与学互补”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品牌存在的实际问题和需求,结合本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结合9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层层深入的教学环节的设置与控制,科学地创建情境,“教”为“学”,“学”依“教”,达成“教”与“学”互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从而全面提升该系列模块课程整体的教学质量。

同时亦构建“学校与企业互补”的探究性教学模式与桥梁,并通过校企联动对接,创造了紧密的供需对接点,将服装设计专业高年级学生在模块系列课程的各个学习环节,结合品牌需求与细分市场作为主线贯穿,将实践与理论知识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旨在建立起由浅入深,从无到有,立足市场调研到结合品牌调性,再从中挖掘抽取,针对细分人群特点,以90后的视角切入服装商品的系列开发,组合配套设计,直至最终的展示陈列、及服装商品销售概念的整个流程,多项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从理论到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层次阶段设置,在学校阶段就能让学生先试水变幻莫测的市场,对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实现服装设计专业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无缝连接的目标,做出了进一步地尝试。从而真正构架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校为支撑”、“企业为平台”多方联动的互惠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真正让学校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篇5:服装商品策划

成立于1947年的H&M公司,是瑞典最大的服装连锁企业,除了由100多位内部设计师,配合采购人员与打板师携手创造的时装系列,H&M还销售自有品牌的化妆品、配饰和鞋类产品等。截至2009年2月28日,已经在34个国家开了1700多家店,现约有员工73000名,2008年的营业额为104041百万瑞典克朗约合132.65亿美金。2007年4月12日,H&M于上海开设了中国大陆的第一家专卖店。在市场研究公司Millward Brown 2009年4月29日公布的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中,H&M以120亿美金的品牌价值,位列服装品牌价值第一。

一、跨界营销概述

跨界(CROSSOVER)正成为当今世界传媒的热点词汇被反复提及,在不同的行业间不断实验,同时也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种潮流。

(一)跨界营销的含义。跨界,指突破原有的行业惯例、通过嫁接外行业价值或全面创新而实现价值跨越的企业/品牌行为,它能让一个企业通过转换生存空间而大放异彩,能让一个品牌在相对极短的时间内超越竞争对手迈上行业巅峰。跨界营销是对专业化的一次反叛,它带来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帮助品牌跨出本领域,跳出竞争困境。

首先,跨界营销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营销思维模式,避免单独作战,寻求其他类别品牌的协同效应,实现多个品牌从不同角度诠释同一个品牌特征。其次,跨界营销对于合作伙伴寻找的依据,是用户体验的互补,而非简单的功能性互补。第三,跨界营销面向的是相同或类似的消费群体,因此在品牌或企业在思考跨界营销战略时,需要对目标消费群体作详细深入的市场调研,分析其消费习惯和品牌使用习惯。第四,跨界营销对相互合作的品牌或企业而言,在营销能力上提出了很多挑战。以往企业的营销战略,只需要考虑如何使用好自身的资源,而品牌的联合,需

要战略上的修正,在与合作伙伴的互动中,取得协同效应。而最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品牌成为目标消费者个性体现的一部分的时候,这一特性同样需要和目标消费者身上的其它特性相协调,避免重新注入的元素和消费者的其它特性产生冲突,造成品牌印象的混乱。

(二)跨界营销在服装行业中的应用。跨界营销虽然不是传统的营销手段,在营销界却早已不是稀奇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利用跨界营销,寻求强强联合的品牌效应。

2003年,彪马与宝马旗下的mini cooper合作,专门设计出一款黑色的驾驶用鞋——mini motion 2 part shoe。这款跨界合作的鞋限量2000双,以120美元的价格在彪马和宝马专卖店出售。这次合作让彪马跳出了运动品牌的固有范畴,让品牌脱离与同类品牌的竞争,在其他方面得到关注。

2004年,世界著名设计大师乔治·阿玛尼为梅塞德斯—奔驰公司设计了一款敞篷跑车,全球限量发售仅100辆。一个是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一个是具有强大实力的汽车生产厂商,在这款敞篷车上,阿玛尼和奔驰的设计理念相得益彰,都蕴含着稳重而典雅的气质。

二、H&M的跨界营销策略分析

(一)H&M设计跨界营销。随着时尚业的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价格低廉和款式新颖了。奢侈品品牌的服装是每一个人的梦想,H&M看准了这一点,请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设计师或明星为品牌联名设计,以绝对低廉的价格满足大众的奢侈品梦想。

1、H&M与奢侈品牌设计师设计跨界。奢侈品品牌的服装是每一个人都想拥有的,然而高不可攀的价格另绝大部分的消费者望而却步。2004年,Chanel和Fendi的设计师——Karl

Lagerfeld为H&M推出的限量系列。时装界殿堂级的大师,从前只为社会名流设计服装的Karl Lagerfeld,第一次与平民市场牵手,这一系列的男士、女士牛仔裤仅售500元人民币,白衬衫400元。同时,为了抓住人们虚荣心理的H&M,把“Karl Lagerfeld

For H&M”高调的展示在每一件质地允许的扣子上。平易近人的价格和Karl Lagerfeld的号召力让消费者欣喜若狂,趋之若鹜。在首次尝试设计跨界后,在2005年11月又与曾担任CHLOE和GUCCI设计师的Stella McCartney推出服装系列——Stella McCartney for H&M。这一系列依然获得了H&M迷的青睐,甚至有的人在店外通宵排队,外套、泡泡裙和T恤在短短十分钟内被一扫而光。此后与H&M合作甚至成为了设计师推广自己服装理念的机会,让并不熟悉奢侈品牌的大众了解自己的品牌,挖掘潜在客户。

两次与奢侈品牌设计师跨界的成功,让H&M就此宣布,每年会选择一位设计师,跨界推出新产品。2006年H&M选择了时装界天才双人组VICTOR&ROLF,2007年邀请了意大利设计师

Roberto Cavalli,2008年与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合作。这三位都是炙手可热的设计师,与H&M合作不但没有让他们感觉降低身价,反而为其作品引来更多关注。2009年H&M落户北京,北京消费者也享受到了大牌设计师Matthew Williamson与H&M推出的跨界服装。

2、H&M与偶像明星的设计跨界。2007年H&M又开始与时尚偶像合作,推出由他们设计的服装。时尚明星往往是大众们追逐的范本,小到穿衣大到生活态度,无一不在影响着人们。目前最普遍的营销手段都是请当红的明星做广告代言,但是如果请明星亲自设计才是最有创意的举动。

H&M首先与麦当娜联名推出M by Madonna服装系列。这也是H&M第一次与没有设计经验的名人合作,麦当娜也从未与时装品牌合作推出时装。与麦当娜合作之后,H&M又与澳大利亚性感歌手Kylie Minogue推出H&M loves Kylie系列。而且这次跨界的服装系列宣传更是请到了Kylie本人到上海参加开业典礼,并穿着她设计的富有海滩风情的服装载歌载舞。H&M可以让消费者以亲民的价格拥有和巨星一样的衣服,并穿得像明星一样有风格。

(二)H&M地域文化跨界营销。打破地域的界限,突破地域符号,实现跨越,这几乎是每一个品牌成长所要经历的阶段。H&M最早于1947年在瑞典开设了专卖点,1964年H&M在相邻国家挪威成立了在瑞典以外的首家专卖店,这是H&M最早的跨地域文化营销。截至2009年2月28日,已经在34个国家开了1700多家店。

H&M作为快速时尚行业的领军品牌,能够在世界其他国家大获成功的因素除了它不可取代的时尚性,还有它对不同地域文化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和做出的不同的反应。一直以连锁专卖店为扩展策略的H&M,一直未能以专卖店方式跨入中东地区市场。2006年H&M透过与中东零售巨头Alshaya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在迪拜和科威特开设首批特许经营店。这次合作使H&M问鼎了一个不可能建立独资分店的地区,这个特别的地域跨界机遇为H&M开辟了一个拥有强大购买力、发展迅速的地区。

H&M在地域跨界营销中正视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重视不同地域的营销调研,灵活的适应不同地域商业模式,最重要的是它突破了原本的参照标准,区别对待异域商业模式,顺应目标市场需求,最终获得了快速发展。

(三)H&M的渠道跨界营销。对于H&M来说,最主要的销售渠道是专卖店和特需经营店。除此之外H&M还进行了销售渠道的跨界,即网络销售和邮购。

自1963年的26年来,北欧国家的H&M顾客足不出户就能购物,最初是通过邮购,1998年H&M在北欧开设了网络销售,这两种与专卖店互补的销售渠道让北欧的顾客可以随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渠道购买H&M的服装。邮购和网络销售这种独特的购物环境、截然不同的交易过程和购买方式会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消费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商品,在消费中充分表现自我。

2006年秋季,H&M开始向北欧地区以外的市场推出网购与邮购业务。首先开通网购业务的国家是荷兰。紧接着2007年7

月,在德国与奥地利也推出了网购业务;2008年1月,首期的德语版H&M邮购目录也正式发行。所有这些开通网购与邮购市场的共同之处是都有高度的互联网渗透率和完善的网络设施。尽管越来越多的邮购顾客选择在网上购物,但是邮购目录仍然占有重要地位。H&M每年发行四大邮购目录:两期春季目录和两期秋季目录。同时,还会增发特别主题的小型季节邮购目录。目录刊登的产品系列与专卖店所提供的基本相同,可以给予顾客服装搭配更大的想象空间,激发顾客的灵感。邮购目录中还有专门的时尚指导建议,为顾客的搭配提供提示和建议。H&M借助专卖店在顾客心目中树立品牌形象,依靠网购和邮购巩固形象,提升了服务顾客的水准,增强了顾客对H&M的信任,从而使H&M更加贴近顾客。

(四)H&M的促销跨界营销。促销跨界是当今的一种新的促销方式,它的目的与一般的促销形式并无两样,不同的是进行促销跨界的企业不止在自己品牌上做文章,而是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主体,在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共同策划,最大限度的利用销售资源,实现最佳的促销效果。

2007年6月,眼光独到的H&M把跨界的目光由现实世界转向虚拟世界。H&M宣布和美国艺电Electronic Arts(EA)旗下的《模拟人生2》合作,为虚拟游戏中的人物提供与现实中同款式的服装,让虚拟人物试穿和购买H&M的衣服,玩家也可以在虚拟生活中开设自己的H&M专卖店,H&M更邀请玩家们设计6个夏季主题的服装,在虚拟展示台上走秀,经过投票,将得票最多的服装生产并在真实的H&M专卖店中销售。

美国艺电Electronic Arts(EA)旗下的《模拟人生》自2000年2月发售以来销量已经突破一亿套,是一款倍受全球玩家喜爱的电脑游戏。H&M首先看中了它在世界玩家心目中的知名度、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于是选择与之进行促销跨界,希望借此机会扩大消费群。其次,游戏所传达的轻松、时尚、个性的生活态度与H&M品牌概念一致,玩此类游戏的年龄层与消费H&M的年

龄层也很吻合,两个公司的规模在各自的行业里也都相仿。H&M率先架起了虚拟世界和时尚世界的桥梁,在虚拟展台上展出的服装在六个星期内就达到了五亿的浏览量。

三、H&M跨界营销对中国服装品牌的启示

(一)跨界合作增强品牌号召力。中国的服装行业虽然看似繁荣,但大多不是由本土的服装品牌带动的。太多的外国品牌影响着中国本土服装品牌的发展。我国本土品牌普遍缺少独特的卖点,只会一味的降低价格,让消费者们想到某个品牌就只会与廉价发生联想,而不是联想到时尚。平面广告也往往设在价格低廉、时尚型低的杂志内,无法给消费者以时尚的印象,就不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甚至都不想去专卖店看一看。我国本土品牌可以借鉴跨界营销这种强强联手的营销模式,通过其它品牌来提升自己品牌的价值,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可以邀请知名设计师和明星进行设计,让其本人在除了广告以外的时间穿上其设计的服装,以生活中的状态为品牌做广告,而不是简单请明星代言拍一些平面广告照片。

(二)地域跨界关注异域市场差异。中国领土广阔,地大物博,导致南北和东西部文化差异较大,因此服装市场具有明显的地域区别。根据地域跨界的营销理论,通过市场细分,针对不同区域的消费需求投放不同的产品。南方的地理特征区别于北方,所以对于服装的保暖特性要求不是很高,同时,文化的差异也使得南方的消费者更能接受设计创新大胆的服饰以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需求。西部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所以产品的价格就是消费者优先考虑的因素,而东部地区的情况则要另作分析。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并且非常具有潜力的市场,国内的服装品牌如果能够有效的稳固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将非常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实施地域跨界营销策略将有助于企业占领各地的市场,从而促进销售,达到企业目的。

(三)渠道跨界全方位服务顾客。本土服装品牌销售渠道主要以实体店铺为主,渠道单一,很少有即设有邮购又有网购的品牌,无法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单一的销售渠道也会使企业流失一部分顾客。

我国服装品牌多数都是一对一的服务类型,顾客进入店内,服务员马上跟在顾客身边,事实上这种“良好”的服务态度有时会让顾客感到不自在,H&M的开放式自助服务是本土服装品牌所欠缺的,而且邮购、网购,都能给顾客一个高自由度的购物空间,还能节约企业成本。

(四)促销跨界吸引多层次消费者。国内服装品牌的促销手段普遍都是打折返券、赠送礼品这些单一的促销手段。这类的促销手段把品牌局限在服装类别上,我国的服装品牌可以学习H&M和游戏进行联合促销这种方法。把促销的手段扩展到服装以外的类别上,例如电子游戏、饮料品牌等,以其它类别品牌的知名度为服装品牌提升知名度。还可以将服装品牌与公益机构进行跨界,例如请设计师就某个公益主题设计服装,为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品牌的美誉度。

参考文献:

篇6:服装商品企划 试卷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不同的()能使相同款式和相同色彩的服装体现出不同的风格。

A、图案B、轮廓C、材料D、造型

2、通过将本公司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使用,以获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反馈信息属于()

A、实验型B、调查型C、共感型D、数据型

3、BI计划可分为基础设计和()两个步骤。

A、形象设计B、应用设计C、招贴设计D、图案设计

4、服装零售店的广告预算通常占销售额的()

A、1%~3%B、2%~4%C、1%~5%D、3%~4%

5、按照商品的流通状况及特征可以将品牌分为制造商品牌和()

A、特许品牌B、零售商品牌C、设计师品牌D、个性品牌

6、()是企业与其他企业相区别的明确标志,具有强化商品特定性和独特性的作用。

A、品牌B、商标C、产品D、形象

7、流行色的整个生命周期为()年。

A、5年B、6年C、7年D、8年

8、()与细部结构设计决定了服装的整体造型与结构特征。

A、色彩B、面料C、图案D、廓形

9、商品构成的核心是考虑商品()的构成比例。

A、款型B、配饰C、材料D、价格

10、()融合了高级女装的艺术创造性和成衣的批量生产性,这一层次品牌的确立带动了成衣业的发展。

A、成衣B、女装C、高级成衣D、服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市场营销计划通常是以

2、品牌命名的核心为品牌名称个性化和

3、塑造服装廓形及风格发挥有重要作用的细部结构有、4、预算主要包括、5、产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需的全部费用称为

6、盈亏平衡点也称

7、服装商品企划师德职能涵盖两个方面。

8、各国采用的号型,基本上都是以、胸围、9、服装材料是塑造高感度品牌风格的重要载体。不同的材料能使相同的和相同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理念

2、市场调查

3、VMD:

4、品牌:

5、服装商品企划学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服装零售企业的分类及特征。

2、简述服装价格的构成要素。

3、简述服装组合搭配的要素

4、简述材料企划的依据

5、简述品牌理念的细分评价体系的作用。

6、简述品牌命名的相关因素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服装商品企划师的职务内容。

上一篇:有几瓶牛奶说课稿下一篇:春节值班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