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关于蜗牛精神的作文:蜗牛

2024-05-15

八年级关于蜗牛精神的作文:蜗牛(精选14篇)

篇1:八年级关于蜗牛精神的作文:蜗牛

提起蜗牛,总会让人联想到笨重,弱小。

的确,小时候的我也这样认为。

看着它爬,我便急的大声嚷嚷,:“笨死了,笨死了,爬得这么慢!”引得小朋友哈哈大笑,也笑这只笨蜗牛。

因此,我时常这样形容别人“你像蜗牛一样,”(意思是很笨)。

然而,这可笑的想法,却被自己否定了。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蜗牛实在令人敬佩。

我看见了这样一幕。

一只小小的蜗牛要爬一棵我们看来并不高的葡萄树,可是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万分艰难的。

它背着厚重的壳,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因为身体重,所以它不止一次的摔下来,然而他始终没有放弃,依然不停地向上爬,直到他终于征服失败,并总结一次次失败的原因,爬到了它的目的地!它是一个胜利者!

我被震撼了!如此弱小,甚至遭受歧视的小蜗牛,竟有这样的意志力,我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

当我读到这样的一篇文章时,对于蜗牛,我更是赞叹不已。

故事是这样的: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可以到达金字塔,一种是鹰,这当然不足为怪;而另一种是蜗牛,这就让人不解了。

本来没有鹰那得天独厚的条件,并且再加上背上那只壳,怎么可能呢?

而事实见证这是真的。小小的蜗牛靠他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如此荣誉,在惊讶的同时,何不妨想想自己呢?

倘若蜗牛要开记者招待会,我一定这样问他:“是什么令你有如此毅力?”我想他的回答一定是“信念”。

我们身边也有像蜗牛这样的人,他们虽然没有优越的先天条件,然而平凡的他们靠着蜗牛精神却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

让蜗牛精神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不竭的动力吧!

指导教师:朱德有

本文作者:王涵(公众号:北京文鑫作文)

篇2:八年级关于蜗牛精神的作文:蜗牛

蜗牛的气孔和排泄孔都在壳旁边,相距很近,我也不知道它排泄的时候是怎么呼吸的?

蜗牛的背上有一个硬硬的壳,是由碳酸钙构成的,硬硬的,着就成了它的“总统套房”。“房子”各式各样,有左旋的,有右旋的,有宝塔形的,也有陀螺形的,还有圆锥形的。蜗牛被欺侮时,身子会缩进“总统套房”里,用黏液把“总统套房”的门锁紧了,一切安然无恙。

蜗牛有两万多颗牙齿,喜欢吃菜叶,瓜果。

蜗牛很享受生活,有冬眠和夏眠的习惯,最长的可以睡三年。

蜗牛不分雌雄,每当春天的时候,两只蜗牛把触角碰在一起,过12小时,就可以产卵。

篇3:八年级关于蜗牛精神的作文:蜗牛

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身为农村教师, 在作文教学上, 不能走和城市教师一样的路, 需另外摸索一条适合农村作文教学走的路。笔者经过长期的写作教学实践, 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 结合农村独特的写作资源, 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慢慢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一、开发农村写作资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杜威也曾说:“应把世界当作一本大书, 把现实事物当作教材……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教材, 到处都有课堂。”这些名家的话与《新课标》的要求不谋而合。是的, 作文与生活的联系那么紧密, 我们的作文素材积累又怎能脱离生活呢?尤其是山区学校, 更应该引导学生翻开生活这本“大书”。

(一) 感受自然之美

因农村学校的生源性质, 学生的写作素养差, 因地制宜, 降低对学生的写作艺术的要求, 重视学生的作文思维发展规律。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积累时, 应避免急功近利, 可以放慢步子, 边走边欣赏。因为很慢, 所以会共同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农村初中生的思维仍以形象直观为主, 对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更易激发。所以, 我常常要带他们去感受田园风光。春天时, 在山的这边采摘映山红, 秋天时, 去山的那边拾捡红枫叶……这些, 都是离我们很近很近的, 可带孩子们去直接体验, 积累的写作素材。

(二) 探访乡土古迹

别看我所任教的山区偏远而贫困, 它不但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 而且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 在作文教学中, 我注意充分利用这比别处所没有的资源。但对于历史人文资源, 不能单单靠感官得来的东西进行积累, 它需要更深入的内在了解。尤其是其年代相隔较为遥远, 学生只能从上一辈零碎的口头讲述中, 对其典故只有大致的了解。

为了让他们对自己家乡有一个相对更全面的了解, 我先是让他们自己回归农家, 去听听上一辈人对于这段传奇的叙述。然后我再在班级里开展了一次“家乡传奇知多少”活动, 让学生们将其所搜集到的材料在班级里进行整合汇总。这些都能能成为学生们写作的好素材, 再加上学生们对家乡认识的加深, 也能催生出创作的热情和灵感。

(三) 乡村方言俗语词汇考

农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少不了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或农活, 在他们的周记中, 往往透露着不情愿的讯息。他们的想法是学习高于一切。但事实又是, 即使他们讨厌干农活, 也还是要做。因为对其没兴趣甚至是心存不满, 导致他们参加农活也没有什么深刻的体验。这其实这正是个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时机。

于是, 我先是让学生去向农人们寻找农谚, 像“清明前后, 种瓜种豆, 立秋摘花椒, 白露打黑桃, 霜降采柿子, 立冬打晚枣”, 这是农村一年四季采摘农作物的谚语, 读起来就特别上口, 借此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再借学生们的口让他们讲讲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在写作时将这些材料运用的恰到好处, 就能把自己和农人们最真实的劳动场景与独特的性格语言特点在写作中展示出来, 形成一篇弥漫着乡土气息的文章, 这比起城里的学生来是具有很大优势的。

二、建立课本素材库

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还有很大一块是来自于阅读。但当前农村学生的阅读量很低, 有些学生甚至没有课外阅读。教材是农村学生接触最多的有限的语文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是经过多方斟酌、多次审定而成的, 内容涵盖面广, 思想层次高, 可以成为初中生写作最直接的素材来源, 对于阅读课外书籍少的农村学生来说更应充分利用。

课本中常会出现中国历史文化名人, 比如杜甫、苏轼、陶渊明、朱自清等, 通过专题的形式对他们的资料进行梳理、归纳、研究及写作, 要特别关注表达他们思想情感的名句, 并把要点和经典文段背诵下来。

以陶渊明为例,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素材整理:

(一) 探究思想的浪花:

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饮酒》中可了解到其生性热爱自然, 不喜拘束, 以及退出官场后依然陶醉的心情, 从《桃花源记》中可以看出他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

(二) 摘录精词妙句:

包括精妙的描写、深刻的哲理、久而弥香的典故、千古流传的名句等。如《归园田居》中的“戴月荷锄归”, 《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不为五斗米折腰”等故事。但整理、摘抄并非最终目的, 应该把它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引导学生做到:不断吟咏以求理解精髓, 力争背诵以备不时之需, 不断思考以求物尽所用。

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 为学生提供了丰盈不竭的源泉, 将课本里的材料活用, 写作文时就可以做到信手拈来。他们的文字, 再也不会空洞无物, 再也不是矫揉造作, 无病呻吟, 写作文时也就不再如以前那般畏难了。

让我们牵着学生的手一起畅想生活, 畅想写作的乐趣。

摘要: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 本文从开发农村写作资源, 即带领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探访乡土古迹、乡村方言俗语词汇考三方面积累来自生活的写作素材, 并立足课本, 建立课本素材库以不断积累。

关键词:素材积累,农村资源,课本

参考文献

[1]、武彦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21世纪中学生作文, 2009 (7) :57-59

[2]、孙贤芳.待到妙笔生花时——农村写作资源利用心得[J].基础教育课程, 2007.10 (46) :26

篇4:八年级关于蜗牛精神的作文:蜗牛

小蜗牛的困惑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来保护!

小蜗牛: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它不用背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它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它为什么也不用背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它:所以我们有壳啊!

【多维解读】

1.保护。饥寒交迫时,给你提供一个温暖的安身之处和充饥的食品,就是保护;困难重重时,给你一个风平浪静的港湾,就是保护;阳光灿烂的日子,伴你左右、陪你游玩,也是保护。然而,保护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和照顾,还有精神上的鼓励和慰藉。当小蜗牛嫌弃背负的壳又硬又重,羡慕毛毛虫姐姐、蚯蚓弟弟有天空和大地保护时,妈妈说:“所以我们有壳啊!”这启示人们:被认为是负担的东西,往往就是使你免受伤害的“保护”。可见,要想获得真正的保护,不能一味依靠外界的力量,也不能企图挣脱应背负的责任、义务等,而应好好锻造自己。

2.靠自己。小蜗牛本来羡慕靠天空保护的毛毛虫姐姐,也羡慕靠大地保护的蚯蚓弟弟,蜗牛妈妈却告诉它这些都不现实,靠自己的“壳”才是它们的宿命。这“壳”其实就是自己的能力和肩负的责任。培养能力,承担责任,才是一个人或其他生物最现实最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法。不靠天,不靠地,生活要靠自己。

3.爱的方法。现实生活中,学校和家长都对孩子疼爱有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的爱,使孩子失去了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磨炼出来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自立精神和上进心。这绝不是真爱!真正的爱首先要会爱——像蜗牛妈妈那样,引导小蜗牛认识生活,了解自我,尤其是清楚认识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从而扬长避短。现实生活中,真爱不应是一味地保护,也不是让孩子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让孩子去经风雨,即便遇到挫折甚至受到伤害,也要告诉他们要勇于面对,敢于承担,这才是铸就坚强生命的前提。

【素材链接】

靠自己

一个禅师经常和众人谈到“命运”这个词,一个忠实的听众一直坚信着“命运”的说法,所以他每天都在盼望着生活会发生奇迹。他想:既然有命运,那么一切都由命运来安排吧。然而年复一年,他的生活一直是平庸的, 没有辉煌和光明,只有灰暗和贫困。他想:难道是自己的命运注定如此吗?

他带着疑问去拜访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

“有的。”禅师回答。

“但我的命运在哪里?是不是我的命运就是黯淡和贫穷呢?”他问。

禅师就让他伸出左手,指给他看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做感情线,这条斜线叫做事业线,另外一条线就是生命线。”

然后禅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把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的。

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

那人迷惑地说:“在我的手里啊!”

“命运呢?”

那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命运是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

点拨:把命运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正如《小蜗牛的困惑》这则素材给我们的启示: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篇5:蜗牛的精神作文

它们来到我家,不用订房间,还把自己的壳摇一摇,好像在说:“我房子在这呢!不用订房间。”哈哈,真有趣!

蜗牛的壳很精致,像一个正在转动的漩涡。褐色的壳是蜗牛保护自己的法宝,遇到危险往壳里躺就行了。蜗牛有四只触角,上面两只触角的中间有一个小黑球,那是它的眼睛。它的眼睛可灵活了,可以自由地转动,看到不同的方向。

我称它们为“闪电二神”,因为它们爬得很快。有一次,我把它们扔进一个玻璃瓶里,没一会儿,它们就爬到瓶子外了,不愧是闪电二神!它们改变了我对蜗牛的印象——慢。

它们不仅爬得很快,还很贪吃。有一次,妈妈种了几粒豆子,过了几天,妈妈发现豆子被吃了一大块。我看一眼就知道这是蜗牛干的,因为上面都是蜗牛“作案”后留下的痕迹——蜗牛爬行过的地方会留下白色的`粘液,那是它保护身体的秘密武器。别看蜗牛很小,它却有两万多颗牙齿,它们吃东西很快呢,超乎你想象!

篇6:蜗牛的精神的作文

记得上学时,看到林清玄一则小故事,他在爬山的时候看到青石板上有被人踩碎的蜗牛,他当时感受到蜗牛被那本来是它们自认为安全的巢穴,被刺死的痛苦。这则故事令我至今难忘。

我们每天不也是在精心的筑着保护自己的巢穴吗?殊不知,我们自认为很安全的巢穴,却成为了最富有杀伤力的利器,伤害到自己。

心中有执,是致命的。

我继续前行,不敢轻易落足了,这时才发现很多蜗牛都涌向稍干爽的路面。没办法,只能放弃享受这份清爽,开始低头捡蜗牛,把他们丢到没有人的草丛中去。就这样一只一只的捡,捡起一只,想起那则又救起了一只海参的生命故事,就不觉得烦了。起初也许并没有觉得有多大收获,但当再回首看看走过的路面时候,才发现后面的蜗牛已经被我捡的很干净了,人们可以放心的走在这条路上了,很多小蜗牛也不会再受到伤害了,想到这里,心中莫名的满足感涌上心头。

篇7:我爱“蜗牛精神”作文

前几天,我从书上看到一个小笑话,说有一天,大毛在家听到了敲门声,他开门一看,是一只蜗牛。蜗牛对大毛说:你能给我一点吃的吗?大毛生气地一脚把蜗牛踢了出去。十年后的一天,大毛又听见敲门声,开门一看,还是那只蜗牛。蜗牛恼怒地问大毛:你干吗要踢我?

看了这个笑话,我却不觉得蜗牛可笑。大毛随便踢一脚,害得蜗牛爬了十年。蜗牛是以速度慢而出名,人们常用蜗牛速度来比喻那些很拖拉的人,这个笑话就是取笑蜗牛爬得慢的,可是我却对这只蜗牛肃然起敬。

也许大家会以为这只蜗牛爬得太慢了,这么一点距离都要爬十年,十分可笑。可是我却认为这只蜗牛的精神是很可贵的,你想想看,它费尽辛苦爬行十年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向大毛讨一个说法“你干吗要踢我?”它为了要弄明白大毛踢自己的原因,竟然能够用十年的时间坚持不懈地做这件事,最后终于再次敲开了大毛的家门。我猜想当大毛在十年后看到那只蜗牛筋疲力尽地出现在面前,问他“干吗要踢我”时,他一定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不能不被蜗牛的坚强毅力所感动。

这只蜗牛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坚持不懈,必能成功”的.道理。许多取得辉煌成就的人都有像这蜗牛一样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是对认定要做的一件事情,能坚持到底,不怕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和“龟兔赛跑”、“铁棒磨成针”里讲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要做到坚持不懈并不容易。我往往也会给自己订学习目标,比如每天写日记、早晨读课文等等,结果做不了几天就坚持不下去,功亏一篑了。我认为人类有许多方面都比不上区区一只小蜗牛,蜗牛可以为一句话而爬上十年,我们却不能为做一件事而坚持十天。蜗牛是多么渺小,而精神却是多么伟大呀。

篇8:蜗牛精神作文400字

《於陵子》中写过一只蜗牛,这只蜗牛想干一番事业,首先东上泰山,估计得走3000年;然后南下江汉,也得走3000年。而算算自己,只能活一天而已。乃悲愤至极,转眼已枯死在蓬蒿之上,徒留下笑柄而已。

树立理想,确定奋斗目标,要切合自身实际。我们说“志当存高远”,并不是说可以完全不顾主客观条件,一味追求高远。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只能是空想妄想,这样的“理想”不但不能

激发起前进的动力,反而会挫伤斗志,耽于幻想,一事无成,甚至自暴自弃,像这只蜗牛一样悲愤而死。

蜗牛的错误不在于光有理想没有行动,而在于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树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它不是不想行动,而是无论怎样行动,目标都根本不可能实现,此时,它应当考虑重新定位、修正目标,而不是“悲愤至极”。

篇9:八年级关于蜗牛精神的作文:蜗牛

我在读一年级的时候就听说:蜗牛爬的很慢,并且吃菜叶的时候总爱从中间吃,然后吃一个洞。那时候,我对此说法很怀疑,后来我家的小蜗牛告诉了我答案。

三年级上学期时因为科学课的需要,我买回来两只蜗牛放到玻璃缸里养着。小蜗牛很可爱,阳光好的时候它会把头向上伸得长长的,露出来的肉白得晶莹剔透,让人忍不住去触摸。仔细观察会发现它竟有两双触角,小小的嘴长在第二双触角下面。拿一片菜叶放进去,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在菜叶中间真的出现了一个洞,我想这应该就是蜗牛吃的吧,看来我听说到的内容是真的!小蜗牛很调皮,趁我不注意的时候竟然偷偷爬出了玻璃缸,我急忙寻找,最后终于在窗台下面找到了它。它的胆子很小,在我抓它的时候,它把肉完全缩到了壳里,很怕我伤害它的样子。我把蜗牛放到缸子的最下面,它奋力地向上爬去,好像在说:“干吗把我放到最下面呀?”我发现它在爬的时候吸盘上会有像波浪一样的纹样,并且一直在动。

我真是太高兴了,我能从生活中发现新知识了。虽然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人们知道的,但如果能在自己的观察中了解和掌握新知识,那这知识就会让我们永生不忘!

篇10:关于蜗牛的初中作文

经过翻阅资料得知它们的学名叫“白玉蜗”,它们和我见过的普通蜗牛有细微的差别:在一般野生蜗牛的眼中,它们算是庞然大物了。所以,它行走时后边托着更多的黏液,据说这种液体有助于行走,我买的蜗牛的黏液更浓、更稠,它们伏在玻璃上时,你想把它们拔起来都难。蜗牛的两只眼睛下边的触角是用来辨别食物的。蜗牛的眼睛别看很长、很大。但视力却不怎么好。有趣的是,蜗牛在光线暗的时候,它看得很清楚,但明亮的时候,它看起东西却十分模糊。蜗牛是怎么排泄的呢?我又一次仔细观察了蜗牛,发现他们的粪便大多都是在背上。我顺藤摸瓜,终于找到了。原来,在它背上有两个小洞。一个是排泄用的,另一个毋庸置疑——就是生殖口了。很多人都说蜗牛是单性繁殖的,其实也不一定。

有一次,我上学时,偷偷将一只蜗牛装进口袋,可是一堂课刚下,我就发现蜗牛紧紧地缩在壳内,我明白这是蜗牛的休眠状态,周围一层很薄的胶状物封闭了壳口,我用水使劲往它壳里灌,它马上探出了头,原来是口袋里的气温太高了才导致它休眠的。

蜗牛吃饭很贪婪。经常吃完了自己的,还去抢同类的食物。它们特别爱吃多汁水的蔬果。尤其喜爱梨、西瓜、胡萝卜,而且它们饿了时也不挑食,甚至还吃树叶。所以,它们对农作物有着很大的威胁性。在电视上看到所有的蜗牛并不是“素食主义者”,还有一种叫“大扭蜗”的肉食性蜗牛,经常吃种类不同的蜗牛。

蜗牛是法国人的一份美味的佳肴,但是普通的蜗牛常常满足不了人们的胃口,因此,法国人培育一种个大而肉厚的勃艮第蜗牛(也叫法国大蜗牛),其重量达39——51毫米长,重达43——49克。现代人工养殖、可食用的蜗牛随法国的烹饪向世界各地传播,逐渐成为一种经济产业。对人类的经济提升有着很大的用途。

蜗牛虽然分布范围广泛,但在都市生活的我们却极少发现它们。原因有三种:一是蜗牛喜欢在丛林中生活,它们喜欢远离人们,并且喜欢潮湿;二是蜗牛的环境正在被人所破害,他们的栖息地被破坏。造成它们大量死亡。三是蜗牛的天敌繁多:鸡、鸭、鸟、蟾蜍、鱼、刺猬、老鼠、乌龟、各种虫类、蜘蛛、人类等都把蜗牛当作美食来享用。虽说蜗牛的寿命长达2——3年,乃至8年,但是由于天敌繁多,自身并没有反击性,而且移动速度又慢,所以大部分蜗牛当年就成为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美味。

篇11:四年级作文蜗牛的城市

在一个下着小雨的天气,我独自一人打着伞来到公园游玩,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目光跟随着一只缓慢爬行的蜗牛,渐渐的雨水浸湿了眼睛,我揉揉了眼睛突然发现空间在眼前越来越大了,潮湿的泥土组成了一片沼泽地。一只蜗牛,一只生着坚硬外壳的蜗牛,在这一片沼泽地中央陷了下去。我想他一定是一位学艺归来的勇士吧!你看他虽身处险境,但仍然努力地把身体拔出来。终于,他从那一片布满悬机的泥潭中爬了过来,在这一路上,他遇到了不少同伴,他们在一起热闹地碰着触角,好像在互相问好,我真想挤进去与他们交流一下,只可惜我不懂他们的语言。

他们的城市散布在沼泽地边上的一块树阴处。这里有很多蜗牛市民,不停地往来,那只英勇的蜗牛踏进了城市。两三只粗壮高大的蜗牛,从洞穴中出来,迎接远归者,我猜他们一定是铁哥们儿吧,只见他们站成了一圈,把远归者围在中间,以蜗牛特有的方式把他接回家中。

我看得出蜗牛的城市中哪是马路,哪是房子。在马路上,棕黑色的蛐蛐,穿着一身庄肃的燕尾服。在这些缓慢移动的蜗牛中,他们就是天生的运动健儿,那一下能跳的很远的绝活,引来无数蜗牛羡慕目光!看啊,那只七星瓢虫,刚踏进这座城市,立刻就有五六只蜗牛围了上来,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只身上有七个黑点的家伙。好奇之余,他们还是很友好的欢迎了他,只见他们引着瓢虫,四处参观他们的.住所。

我的目光又被一处杂技团所吸引,他们有十几个人吧,聚散在两棵大树之间——这是两丛野花,花朵已经被雨水打掉了,只剩下一些枝叶,蜗牛杂技师就爬在了这棵树的叶子上,慢慢移动,到了顶端,就“呼”的一下来了个“倒挂金钩”,有时还会在一棵树的枝干上,把头伸进壳里,慢慢的向下滚,滚到地上时,他就把头伸出来,好像在说:“我的表演精彩吗?”他们这精彩的表演,博得了下面观众的阵阵喝彩。

就这么的,我跟着这只蜗牛,优哉游哉地转了一个下午,直到妈妈喊我吃饭,我才如梦方醒,回到了现实世界。

篇12:蜗牛的秘密-四年级作文

出来散步的我怀着好奇心走了过去……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谁把小蜗牛们粘到了树干上?我飞快地跑回家里查资料。哈,我终于找到原因啦!原来蜗牛喜欢潮湿,雨天的时候就会爬出来,蜗牛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液迹,当太阳照到这些液迹上,液迹就变干了,这样小蜗牛就被粘住了。难怪雨天过后总是能在树干上看到蜗牛,我一定要去捡个便宜,捉好多好多的蜗牛,然后养在一起!

当我又回去找那只蜗牛时,它已经不在了,原来它被另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给拔了下来。

篇13:蜗牛的启示六年级作文

蜗牛的启示六年级作文

习作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一道光彩四色的彩虹,我高高兴兴地出门去看彩虹。躲在树底下看,树叶上那一颗颗晶莹透亮的雨珠,还有那一串串滴答声,真好听,像跳动的音符。

突然,不知不觉从我身边爬来了一只蠕动的动物,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蜗牛,蜗牛行动速度慢,不愧是最慢之王,它身上背着重重的壳,非常坚硬。在遇到危险时,它就缩入壳中,保护自己,不愧是龟缩之王。我大脑飞速转动,想出一个问题:蜗牛为什么爬的这么慢?我把观察的目标转向了蜗牛,没有被我察觉的.妈妈就在背后。我把这个问题问了妈妈,妈妈说:“蜗牛腹面有长而扁平的足,借肌肉收缩而前进,前进时分泌粘液,以帮助行走降低摩擦力,干后闪闪发光,所以行动缓慢。”“原来是这样。”我理解到,我又问:“妈妈,蜗牛是拿来干嘛用的?”妈妈说:“蜗牛的本领多得很!它可以拿来做药材,给人治病。”我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不断地问:“那它背着个壳跟什么有关系呢?”妈妈像一本百科全书,什么问题都知道:“和房子有关,房子有坚硬的墙壁,和蜗牛的壳一样,所以它和房子有着很大的关系。”通过今天的观察让我明白了一些不起眼的事物往往能给我带来很多启发,“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让我们要发现奥秘,就要在生活多多留心。

篇14:蜗牛的秘密五年级作文

当我们还在教室里上最后一节课时,窗外下起了倾盆大雨。

雨势渐渐变小,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忽然发现旁边花坛上有一个棕色的东西在蠕动着。带着好奇心,我慢慢地走了过去,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蜗牛!

我开始仔细地观察这只蜗牛。它的壳是螺旋状,身体是棕色的.。仔细一看,壳下还有个黑色的小洞,蜗牛用它来排泄身体里的“垃圾”。它的角虽然很小,里面却有几千个肉眼看不见的小牙齿;它的头上有四根触角,两根长的两根短的;长的触角顶端有两个像小珠子的东西,那就是蜗牛的眼睛。

后来,我胆大地把蜗牛放到了手心里。手心瞬间感觉痒痒的,我发现它爬过的地方有一道白色的黏液,原来,蜗牛是用腹足爬行的!我轻轻地摸了下蜗牛的眼睛,它迅速地躲了进去;我再摸它的头,它马上缩到了壳里。

上一篇:观看河北交通安全公开课直播中小学生有感心得下一篇: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