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2024-04-16

安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精选7篇)

篇1:安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安徽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水利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在本省境内江河、湖泊(含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域,下同)新建、改建或扩大排污口,以及对排污口使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细则。

农村家庭生活、种植业和零星畜禽养殖等单独分散排污,不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的入河排污口是指直接或者通过沟、渠、管道等设施向江河、湖泊排放废污水的排污口,以下统称入河排污口。

本细则所称新建,是指入河排污口的首次建造或者使用,以及对原来不具有排污功能或者已废弃的排污口的使用;改建,是指已有入河排污口的排放位置、排放方式等事项的重大改变;扩大,是指已有入河排污口排污能力的提高。入河排污口的新建、改建和扩大,以下统称入河排污口设置。

第四条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与使用应当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符合水功能区划、水资源保护规划、防洪规划的要求。

第五条 省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境内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组织及指导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细则规定的权限负责入河排污口设置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下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管理单位对其管理权限内的入河排污口实施日常监督管理。

第六条 入河排污口设置实行分类分级审批。

(一)依法应当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的,其入河排污口设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按照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权限审批。

(二)依法不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的,但需要办理取水许可手续的,其入河排污口设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按照取水许可管理权限审批。

(三)依法不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和取水许可手续的,但是按规定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其入河排污口设置由与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保护部门同级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需要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其入河排污口设置由所在流域的流域管理机构审批。

(四)依法不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和取水许可手续,也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其入河排污口设置按下列管理权限审批:

在流域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河道(河段)、湖泊上设置入河排污口的,由该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审批;在长江干流、淮河干流、怀洪新河和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省级直接管理的河道(渠道)上设置入河排污口的,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在其他河道(河段)、湖泊上设置入河排污口的,由设区市或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具体审批权限由设区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并报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五)国家或省人民政府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 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单位(下称排污单位),应当在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之前,向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依法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或者取水许可审批手续的,排污单位应当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在提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申请或者取水许可申请的同时,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依法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依法不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和取水许可手续的,排污单位应当在设置入河排污口前,向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第八条 设置入河排污口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依据文件;

(三)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四)其他应当提交的有关文件。

设置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影响明显轻微的,经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可以不编制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只提交设置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影响的简要分析材料。

前款所称对水功能区影响明显轻微是指对水功能区(水域)入河污染物总量没有明显增加,对水功能区(水域)水质、其他取用水户权益、水生态系统平衡不构成影响、不在水功能保护区或其他重要敏感水域内且不存在事故风险。

第九条 设置入河排污口依法应当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或者取水许可审批手续的,排污单位不需单独编制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但在提交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工程建设申请或水资源论证报告中应当包含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的有关内容。

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对该工程建设申请和工程建设对防洪的影响评价,以及水资源论证报告进行审查的同时,应当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及其论证的内容进行审查,一并出具审查意见。

第十条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域水质、接纳污水及取水现状;

(二)入河排污口位置、排放方式;

(三)入河污水所含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排放浓度、总量;

(四)水域水质保护要求,入河污水对水域水质和水功能区的影响;

(五)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有利害关系的第三者的影响;

(六)水质保护措施及效果分析;

(七)论证结论。

设置入河排污口依法应当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的,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就建设项目对防洪的影响进行论证。

第十一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自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编制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第十二条 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应当予以受理。

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五日内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排污单位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材料的,应当受理;逾期不告知补正内容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受理或者不受理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应当出具加盖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十三条 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应当予以公告,公众有权查询;不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排污单位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对于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还应当将有关决定抄送负责该报告书(表)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对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组织专家评审,并将所需时间告知排污单位。

入河排污口设置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审批机关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排污单位、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要求听证的,依法举行听证。

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入河排污口所在地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不包括公告、听证和专家论证所需的时间。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单位。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

(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入河排污口的;

(二)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求削减排污总量的水域设置入河排污口的;

(三)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能使水域水质达不到水功能区要求的;

(四)入河排污口设置直接影响合法取水户用水安全的;

(五)入河排污口设置不符合防洪要求的;

(六)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

(七)其他不符合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第十五条 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决定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入河排污口设置地点、排污方式和对排污口门的要求;

(二)特别情况下对排污的限制;

(三)水资源保护措施要求;

(四)对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投入使用前的验收要求;

(五)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十六条

经审查批准设置的入河排污口,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重新进行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一)入河排污口位置、排放方式和建设方案发生变化的;

(二)入河废污水所含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排放浓度、排放总量发生变化的;

(三)自批准之日起三年内未实施的;

(四)已有入河排污口停用两年之后重新启动的。

第十七条 入河排污口试运行满三个月,正式投入使用前,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应向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验收申请,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第十八条 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申请验收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入河排污口设置验收申请书;

(二)入河排污口监测报告(含水量、水质及主要污染物浓度),委托有计量认证资质的水质监测单位监测次数不少于三次;

(三)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材料;

(四)入河排污口设置行政许可决定书;

(五)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或建设单位关于入河污染物排放量削减承诺落实情况说明。

第十九条 2002年10月1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施行前设置的入河排污口,排污单位应当在本《细则》施行后到入河排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由其汇总并逐级报送。

2002年10月1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后,2005年1月1日水利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施行前设置的入河排污口,若不存在本细则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且未对所在水功能区产生明显不利影响的,排污单位应当在本细则施行后到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若存在本细则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或对所在水功能区产生明显不利影响的,应在补办相关手续,并完成整改后,到具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

2005年1月1日水利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施行后设置的入河排污口,未经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的,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本细则的规定补办相关手续。

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上述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入河排污口进行登记。

第二十条 排污单位应当在所设置的入河排污口处设立明显的标牌,标牌上应注明该入河排污口名称、编号、位置坐标以及排入水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排污口设置单位、监督单位名称及监督电话等。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管辖范围内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和使用建立档案制度和统计制度。

入河排污口统计时,应按照《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SL532)对入河排污口进行编码和命名,统计成果应抄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单个入河排污口档案应包括入河排污口登记表、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申请文件、审批单位批复和决定文件、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检查资料、入河排污口监测资料及其他有关文件和资料。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及排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被检查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证照和资料。监督检查单位有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和商业秘密的义务。

排污单位应当按规定对排水水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抄报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对入河排污口的退水水质进行监督监测。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现状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整治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四条 发生严重干旱或者水质严重恶化等紧急情况时,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由其对排污单位提出限制排污要求。

第二十五条 未经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擅自在江河、湖泊设置入河排污口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追究法律责任。

虽经审查同意,但未按要求设置入河排污口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五条第三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五十八条追究法律责任。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以及已设置排污口不依照整治方案限期拆除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入河排污口设置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本细则有规定 8 的,依照本细则执行;本细则未规定的,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的,依照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和入河排污口登记表等统一使用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文书格式。

第二十八条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细则制定具体办法。

第二十九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安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各市、县(市、区)水利(水务、水电)局:

现将《浙江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细则》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浙江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细则》

2、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3、入河排污口登记表

4、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

附件1:

浙江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细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保护水资源,根据《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水利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在本省境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域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以及对排污口使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细则。

家庭生活、农村种植业和零星畜禽养殖分散排污不适用此细则。

第三条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与使用应当符合水功能区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防洪规划等有关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境内入河排污口设置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入河排污口设置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入河排污口日常监督管理由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第五条 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审批实行分级管理。

(一)浦阳江安华水库以下河段、东苕溪青山水库坝址至德清大闸河段、钱塘江富春江水电站大坝以下河段、曹娥江百官老公路桥以下河段,以及在跨市河道行政交界断面上游2公里,下游1公里范围内的河段设置入河排污口的,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二)除应当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外的本行政区域内省级河段,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河段,以及在跨县河道行政交界断面上游2公里,下游1公里范围内的河段设置入河排污口的,由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三)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除应当由省、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以外的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审批。

设置入河排污口需要同时办理取水许可手续的,其入河排污口设置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取水许可管理权限审批。

第六条 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单位(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应当按本细则,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依法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排污单位应当在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之前,向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依法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排污单位应当在设置入河排污口前,向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第七条 设置入河排污口申请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依据文件或相关说明材料;

(三)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及其所依据的文件或材料;

(四)对第三者权益有影响的,应当提交第三者承诺书或其他相关文件;

(五)其他应当提交的有关文件。

设置的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影响明显轻微的,经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不编制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第八条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应当符合:

(一)国家和省法律、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和规定;

(二)国家和省以及行业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规程;

(三)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护等专业规划;

(四)水功能区管理要求。

第九条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域水质、接纳污水及取水现状;

(二)入河排污口位置、排放方式;

(三)入河污水所含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排放浓度、总量和排放规律;

(四)水域水质保护要求,入河污水对水域水质和水功能区的影响;

(五)污水处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六)在特殊情况下对排污限制的要求和措施;

(七)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有利害关系的第三者的影响;

(八)水质保护措施及效果分析;

(九)论证结论。

第十条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应当委托具有以下资质之一的单位编制,由报告编制单位对所作出的结论负责:

(一)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

(二)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业务范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应当予以受理。

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排污单位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材料的,应当受理;逾期不告知补正内容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受理或者不受理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应当出具加盖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应当予以公告,公众有权查询;不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排污单位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入河排污口设置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审批机关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排污单位、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要求听证的,依法举行听证。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审查时限不包括听证和专家论证所需的时间。

第十三条 在重要功能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相邻功能区以及跨行政区域河段交界断面附近设置排污口的,应当编制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由审批机关组织评审。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

(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入河排污口的;

(二)能够由污水收集系统接纳的;

(三)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求削减排污总量的水域设置入河排污口的;

(四)入河排污口设置使水域水质达不到水功能区水质要求的;

(五)入河排污口设置直接影响合法取水户用水安全的;

(六)入河排污口设置不符合防洪要求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

第十五条 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决定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入河排污口设置地点、排污方式和对排污口门的要求;

(二)特别情况下对排污的限制;

(三)水资源保护措施要求;

(四)对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投入使用前的验收要求;

(五)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十六条 在本细则公布前已经设置的入河排污口,应当按照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到入河排污口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入河排污口登记,由其汇总并逐级报送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水功能区管理要求,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入河排污口现状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整治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八条 发生严重干旱或者水质严重恶化等紧急情况时,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人民政府,由其对排污单位提出限制排污要求。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管辖范围内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和使用建立档案制度和统计制度。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和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现场检查。排污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证照和资料。

排污单位应当按规定对退水水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报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对入河排污口的退水水质进行监测。

监督检查机关有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和商业秘密的义务,除为正常管理外,所取得的资料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第二十一条 未经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擅自设置入河排污口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追究法律责任。

虽经审查同意,但未按要求设置入河排污口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五条第三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五十八条追究法律责任。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以及已设排污口不依照整治方案限期拆除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追究法律责任。

退水水质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按照《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和入河排污口登记表等统一使用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文书格式。

第二十三条 本细则所称入河排污口,包括直接或者通过沟、渠、管道等设施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域排放污水的构筑物。

本细则所称新建入河排污口,是指入河排污口的首次建造或者使用,以及对原来不具有排污功能或者已废弃的排污口的使用;改建入河排污口,是指已有入河排污口的排放位置、排放方式等有重大改变;扩大入河排污口,是指已有入河排污口排污能力的提高。入河排污口的新建、改建和扩大统称入河排污口设置。

第二十四条 第七条中“建设项目依据文件或相关说明材料”指法定主管部门对本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意见,不需要法定主管部门进行立项批复的,应提供相应的其他同意建设的证明材料;“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所依据的文件或材料”指论证报告涉及的需要由法定主管部门出具的意见或证明。

篇3:安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关键词: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实习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去向, 进而影响到一所高校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探索适应人才发展规律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途径, 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从而培养出高质量富有创造力的应用型人才。“言传不如身教”, 我国管理类专业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理论与实践环节相脱节、职业化训练不足等现象, 导致了学生缺乏职业意识、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 进而影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就业。

本文围绕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 结合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学科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发展规律和实际效果, 探索深化工科实践教学改革, 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找到适应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 从而为完善我校人才培养机制奠定基础。

一、我校的实习基地构建情况

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学科积极探索学生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 将学生的学校内部培养逐渐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 充分利用企业真实的教育环境和先进工程实践教育资源, 逐步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实践教学。目前已签定协议安排学生的实习基地有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芜湖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芜湖美的制冷有限公司、安徽中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通过工程化的实践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与实践兴趣, 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积极思考、资料查阅、分组讨论、现场实践等方式, 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实施过程中的做法

安徽工程大学管理类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在建设过程中, 通过建立“宽基础——强综合———多交叉———重创新”的实习实践平台, 构建“多元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而强化对管理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合作机制, 现实对校企双方的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实现实践教学基地有序运作。

具体做法:

1、选择规模较大、专业对口、技术力量雄厚、管理规范的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 保证实习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效果。形成合理的工作机制, 将实习基地的管理纳入学校的教学建设和运行工作体系中, 纳入企业的基本工作范畴, 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2、加强对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 强化对企业兼职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 并制定、颁布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奖惩机制, 使他们严格按照实践教学要求履行责任, 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3、实行带队教师和实习单位教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采取多种有效途径, 聘请企业里经验丰富员工兼职任实习指导教师, 进行授课、讲座和指导学生实践。克服了学校专任教师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但相对缺乏实践经验和企业工作经历的缺陷。

4、在紧密结合实践教学要求和实习基地具体情况的基础上, 组织实践教学教师编写、定期升级实习实训讲义。并将实践教学的相关课件、电子教案及指导讲义等文件放置学院内网, 学生可通过网络自学、预习相关的实训内容。

三、效果分析

(一) 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和体制

通过多年的校企双方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摸索总结了一套校企互动、共建共赢的合作制度, “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的拓展制度, 实践性教材内容的升级更换机制, 实践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机制。为其它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借鉴。

(二) 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拓宽了办学空间;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 提高了教学质量, 密切了校企的联系, 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建立了校企多方位合作的纽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增加了企业获得高质量人才的机会, 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体来说:

1、从学生的角度。

学生是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的最大受益者。截止到目前, 我校管理类学生共计有6500人次通过生产实习、认知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形式进入企业实训基地实习。实习后在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每次实训结束后的学生座谈会上, 受训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实训使得大家熟悉了企业的生产流程, 磨练了意志, 增强了对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认识, 同时也帮助同学们学习了如何更好的与人交往;有的同学还在实习中发现了企业生产细节上存在的小问题, 提出了有益的改进意见。总体上说, 实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受到受训学生的广泛好评。同时, 受训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都能较好地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并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部分表现良好的实习学生直接留用在所在公司工作。

2、从学校的角度。

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加强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沟通, 学校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 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高效性。实行带队教师和实习单位教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也有效弥补了我校管理类教师缺乏工程实践和企业工作经历的缺陷, 满足了实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到企业锻炼实践的机会。还可利用企业的先进资产设备, 借鉴其真实生产情景下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 降低了实验经费投入的压力, 改善了对学生的管理, 为在校生接触并了解企业现实管理和先进的行业技术打开一扇窗。

3、从企业的角度来说。

学生到企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减少了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时间和费用;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 加深了学生与企业间的相互了解, 为企业优先选拔留用学生创造了条件。同时, 双导师制的实行, 也提高了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 双导师制要求企业配置优秀员工担任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的指导教师, 这些员工有必要精心准备, 总结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经验, 促进了员工的自我主动学习。

四、结论

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工作对我校既属于继承性工作, 又属于开创性工作。我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为核心, 充分利用现有实习实训资源, 充分开展学生的实习、课外实践活动、青年教师的实践锻炼, 以及产、学、研项目合作等;拓展实习实训资源, 扩大实习实训应用范围, 形成一种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的不断变化, 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方式、内涵、方法、手段都相应地呈现不断变动的特征, 只有高校、企业和政府等参与方共同推动、勇于创新才能建立长效机制, 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春章, 陈其荣, 张慧洁.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 2012, (12) :147-151.

[2]陈德文.高等教育改革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教育研究, 2012, (12) :6-8.

[3]吴康宁.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01) :11-15.

[4]邵士权.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01) :96.

[5]杨为中, 周大利, 张萍, 等.研究型大学工科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以四川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 (成都) , 2012, (04) :39-41.

[6]张晏.基于工程意识的“道路工程CAD”实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 (成都) , 2012, (04) :31-33.

[7]李琳, 陈京京, 王杰.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 (01) :66-70.

[8]华小洋, 王文奎, 蒋胜永.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 (01) :91-94.

[9]张玮, 刘世斌, 郝晓刚.企业大使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的新思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 (01) :71-75.

篇4:贵阳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保护水资源和河流水质环境,保障防洪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入河排污口,包括直接或者通过沟、渠、管道等设施向河流、湖泊(含渠道、水库等水域)排放污水的排污口。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入河排污口的设置、改建、扩建(此三项以下统称设置)、使用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禁止在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第四条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应当符合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水资源保护规划、防洪规划的要求,并达到规定的水功能区划水质管理目标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目标。

第五条 南明河的污水排放必须进入截污沟,不得直接流入景观水体。

第六条 市、区(市、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级行政区域内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部门。

市、区(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级行政区域内的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规划、国土资源、城市管理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第七条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实行分级管理:

(一)猫跳河、南明河及其一级支流入河排污口的设置,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二)跨县河流交界断面上游两公里、下游一公里范围内河段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及监督管理,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三)除前两项以外的入河排污口设置由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第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时应当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设置决定抄送负责该报告书(表)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九条 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在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之前,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依法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取水许可审批手续的,排污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的同时,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依法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依法不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和取水许可手续的,排污单位或个人应当在设置入河排污口前,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第十条 申请设置入河排污口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依据文件;

(三)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四)其他应当提交的有关文件。

设置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影响明显轻微的,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不编制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只提交设置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影响的简要分析材料。

第十一条 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要求的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应当予以受理。

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应当当时或者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材料的,应当受理;逾期不告知补正内容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应当出具加盖印章和注明日期的回执。

第十二条 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

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对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组织专家评审,并将所需时间告知申请人。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需要听证或者应当听证的,依法举行听证。

入河排污口设置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排污单位、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本条第二款规定的专家评审和第三款规定的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期限内,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所需时间告知申请人。

第十三条 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应当予以公告,公众有权查询;不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四条 设置入河排污口,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的,有管辖权的市、区(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查工程建设对防洪的影响评价时,还应当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及其论证的.内容进行审查,并就入河排污口设置对防洪和水资源保护的影响一并出具审查意见。

设置入河排污口需要同时办理取水许可申请的,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就取水许可和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一并出具审查意见。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

(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入河排污口的;

(二)在按规定要求削减排污总量的水域设置入河排污口的;

(三)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能使水域水质达不到水功能区要求的;

(四)入河排污口设置直接影响合法取水户用水安全的;

(五)入河排污口设置不符合防洪要求的;

(六)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

第十六条 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决定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入河排污口设置地点、排污方式和对排污口门的要求;

(二)特别情况下对排污的限制;

(三)水资源保护措施要求;

(四)对入河排污口投入使用前的验收要求;

(五)对废水、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质的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要求;

(六)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十七条 入河排污口在投入使用前,排污单位或个人应向作出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决定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第十八条 发生严重干旱或者水质严重恶化等紧急情况时,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有权对排污单位提出限制排污要求。

第十九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级行政区域内的入河排污口进行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管辖范围内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建立档案制度和统计制度。

在本办法施行前,已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到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入河排污口登记。

第二十一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人员对入河排污口设置或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被检查单位或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

第二十二条 排污单位排污超过排污口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影响防洪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影响行洪但尚可采取补救措施的,责令限期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三条 虽经审查同意,但未按要求设置入河排污口的,由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责令限期整改,按照情节轻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在河流、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的,由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拆除,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产整顿。

第二十六条 违反规定,非法设置排污设施,偷排工业废水,排放污染物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水污染排放标准或者超过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七条 入河排污口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篇5:安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保护水资源,保障防洪和工程设施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江河、湖泊(含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域,下同)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以及对排污口使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前款所称排污口,包括直接或者通过沟、渠、管道等设施向江河、湖泊排放污水的排污口,以下统称入河排污口;新建,是指入河排污口的首次建造或者使用,以及对原来不具有排污功能或者已废弃的排污口的使用;改建,是指已有入河排污口的排放位置、排放方式等事项的重大改变;扩大,是指已有入河排污口排污能力的提高。入河排污口的新建、改建和扩大,以下统称入河排污口设置。

第三条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应当符合水功能区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防洪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权限负责入河排污口设置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可以委托下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管理单位对其管理权限内的入河排污口实施日常监督管理。

第五条 依法应当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的,其入河排污口设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按照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权限审批;依法不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的, 除下列情况外,其入河排污口设置由入河排污口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一)在流域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河道(河段)、湖泊上设置入河排污口的,由该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审批;

(二)设置入河排污口需要同时办理取水许可手续的,其入河排污口设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按照取水许可管理权限审批;

(三)设置入河排污口不需要办理取水许可手续,但是按规定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其入河排污口设置由与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保护部门同级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需要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其入河排污口设置由所在流域的流域管理机构审批。

第六条 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单位(下称排污单位),应当在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之前,向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依法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或者取水许可审批手续的,排污单位应当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在提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申请或者取水许可申请的同时,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依法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依法不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和取水许可手续的,排污单位应当在设置入河排污口前,向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第七条 设置入河排污口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依据文件;

(三)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四)其他应当提交的有关文件。

设置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影响明显轻微的,经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可以不编制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只提交设置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影响的简要分析材料。

第八条 设置入河排污口依法应当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的,排污单位提交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工程建设申请中应当包含入河排污口设置的有关内容,不再单独提交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设置入河排污口需要同时办理取水许可和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的,排污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中应当包含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有关内容,不再单独提交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第九条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域水质、接纳污水及取水现状;

(二)入河排污口位置、排放方式;

(三)入河污水所含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排放浓度和总量;

(四)水域水质保护要求,入河污水对水域水质和水功能区的影响;

(五)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有利害关系的第三者的影响;

(六)水质保护措施及效果分析;

(七)论证结论。

设置入河排污口依法应当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的,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就建设项目对防洪的影响进行论证。

第十条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应当委托具有以下资质之一的单位编制:

(一)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

(二)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业务范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

第十一条 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应当予以受理。

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排污单位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材料的,应当受理;逾期不告知补正内容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受理或者不受理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应当出具加盖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十二条 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应当予以公告,公众有权查询;不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排污单位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对于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还应当将有关决定抄送负责该报告书(表)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根据需要,可以对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组织专家评审,并将所需时间告知排污单位。

入河排污口设置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排污单位、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需要听证或者应当听证的,依法举行听证。

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入河排污口所在地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本条第二款规定的专家评审和第四款规定的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期限内,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将所需时间告知排污单位。

第十三条 设置入河排污口依法应当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的,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在对该工程建设申请和工程建设对防洪的影响评价进行审查的同时,还应当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及其论证的内容进行审查,并就入河排污口设置对防洪和水资源保护的影响一并出具审查意见。

设置入河排污口需要同时办理取水许可和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的,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就取水许可和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一并出具审查意见。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

(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入河排污口的;

(二)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求削减排污总量的水域设置入河排污口的;

(三)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能使水域水质达不到水功能区要求的;

(四)入河排污口设置直接影响合法取水户用水安全的;

(五)入河排污口设置不符合防洪要求的;

(六)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

(七)其他不符合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

第十五条 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决定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入河排污口设置地点、排污方式和对排污口门的要求;

(二)特别情况下对排污的限制;

(三)水资源保护措施要求;

(四)对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投入使用前的验收要求;

(五)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十六条 发生严重干旱或者水质严重恶化等紧急情况时,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人民政府,由其对排污单位提出限制排污要求。

第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施行前已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单位,应当在本办法施行后到入河排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所属管理单位进行入河排污口登记,由其汇总并逐级报送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现状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整治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对管辖范围内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建立档案制度和统计制度。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对入河排污口设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被检查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证照和资料。

监督检查机关有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和商业秘密的义务。

第二十一条 未经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审查同意,擅自在江河、湖泊设置入河排污口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追究法律责任。

虽经审查同意,但未按要求设置入河排污口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五条第三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五十八条追究法律责任。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以及已设排污口不依照整治方案限期拆除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入河排污口设置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本办法有规定的,依照本办法执行;本办法未规定,需要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手续的,依照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和入河排污口登记表等文书格式,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

第二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篇6:安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松花江流域内蒙古区域入河排污口现状及管理

通过分析花江流域内蒙古区域水污染现状、入河排污口的.普查登记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在水资源保护工作中,入河排污口的管理对策.

作 者:周长虹 钱伟 赵志权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刊 名:东北水利水电英文刊名:WATER RESOURCES & HYDROPOWER OF NORTHEAST CHINA年,卷(期):26(5)分类号:X52关键词:入河排污口 管理对策 松花江流域

篇7:安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制度,电力行业,二氧化硫

一、引言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 其主体思想是在满足环境要求的条件下, 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 并允许这种权利的交易, 从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并使污染治理总是发生在边际控制成本最低的污染源。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践排污权交易制度, 针对铅、二氧化硫、NOX及颗粒物等污染物质进行了排污控制, 其中以针对电力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硫而实施的许可证总量交易模式最为成功, 并为许多国家所借鉴。当前我国也面临着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 火力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根源。为了控制污染物, 我国实行了排污收费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 并从2002年起开始在山东、山西等七省市进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交易试点项目, 以求改善空气质量。目前, 节能减排技术已经发展迅速, 而要使其发挥实际效应, 需要有良好制度支持。为此, 环保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三部正在积极酝酿全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办法》, 预计近期将在电力行业推行。在这样的背景下, 研究借鉴美国电力行业排污权交易制度实施经验, 具有重要意义。

二、美国电力行业排污权交易制度实践及效果

1990年, 美国《清洁空气法》修正案第4条提出了“酸雨计划”, 确定了到2010年美国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在1980年水平上削减1000万吨的目标。由于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区域性酸雨的主要根源, 因此, 在电力行业开始建立二氧化硫的排污交易政策体系, 由参加单位的确定、初始分配许可、许可证交易、审核调整许可四个部分构成:第一, 参加单位的确定。主要有两类:法定参加者和自愿参加者。前者的构成, 在2000年之前, 为110家高污染电厂的263个重点污染源, 而2000年后则扩展到装机容量超过25万KW的212家发电厂, 准备将装机容量扩张到25万KW的发电厂和1991年以后开始投产运营的新电厂。而自愿参加者则包括诸如环保组织、经纪人、地方政府机构、公民等。公众的参与是该计划的特点, 同时也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导向环境政策。第二, 排污权的分配。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有三种形式:无偿分配、拍卖和奖励。其中, 无偿分配是排污权初始分配的主要渠道。同时, 为了保证新建的排放源获得必须的排污许可, 酸雨计划中特别授权美国联邦环保局 (EPA) 从每年的初始分配总量中专门保留了部分许可证作为特别储备进行拍卖 (占分配总量的2.8%) 。另外, 还设立了两个专门的储备用于奖励企业的某些减排行为。第三, 排污权交易。这是排污权制度的核心。排污权初始分配之后, 可以自由交易, 电厂也可以自由选择达到排放上限的办法, 包括通过购买许可证或通过自行减排来达到要求。超量减排形成的多余许可, 既可以出售, 也可以存储以备将来之用。出让排污权有三条途径:出售给需要的企业, “储存”在美国联邦环保局 (EPA) , 参加EPA的年度拍卖。获取排污权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向排污权持有者购买, 参加EPA年度拍卖, 申请EPA奖励计划。另外, 建立排污权二级市场。排污权交易价格受污染源治污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波动, 交易类型也以自由交易为主, EPA参与的交易只占比较小的比例, 排污权交易市场比较活跃, 许可证的市场流通达270%, 交易主体多样化, 除了法定达标者外, 投资者、环保者等社会机构也积极参与交易。第四, 排污权审核调整。为了确保排污权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对应关系, EPA对交易体系参加单位每年进行一次排污权的审核和调整, 检查各排污单位当年的子账户中是否持有足够的许可证用于二氧化硫的排放。若不足, 需缴纳罚金, 金额为超过的数量乘以2000美元, 根据年度消费价格指数调整。同时还要补扣许可证, 即从其在新一年能得到的无偿分配许可证规定量中扣除。若有剩余, 则将余额转移至该企业的次年子账户或普通账户。效果:美国推行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后, 取得了重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二氧化硫削减量超过预定目标, 参加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电厂1995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了45%, 而没有参加交易体系的电厂1995年比1990年排放二氧化硫增长了12%。同时污染控制费用显著节省, 1994年审计结果表明, 实施交易前污染控制费用为49亿美元/年, 实施交易后只有20亿美元/年。有研究表明, 到2010年, 酸雨计划的年效益将达到122千万美元 (以2000不变美元计价) , 其年成本为3千万美元, 成本效率比在40∶1左右。

三、美国电力行业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主要经验

美国在电力行业二氧化硫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中实行的是总量控制和交易, 政府管理部门根据由期望的环境目标而确定的排放总量上限来计算并发放排污权, 且都可以用来进行交易。政府管理部门不再对具体的各个污染源指定排放标准, 污染源可以自行决定交易或持有排污许可证, 只要它能保证在排污许可证账户检查的时候所持有的排污许可证代表的数量不低于该污染源本期所排放的污染量。这种制度赋予企业减排决策的决定权。总量控制交易制度的引入、加上当时电力行业放松管制, 在控制排污总量的同时还带来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变革的经济效益。同时, 由于排污许可证的产生和交易都是发生在实际排污之前的, 这样在排污许可证产生时无需管理机构进行审批, 这大大减轻了管理机构的工作量, 降低了监督运行成本。

首先, 简单易行。采用了总量控制模式, 管理者只核定排放总量即可, 该总量并不随经济增长而突破。这是以排放标准为基础的控制手段所不具备的。而在排污权初始分配方法的选择上, 其做法是:研究确定化石燃料产生热功排放二氧化硫的比率 (SO2/MMBTU) , 再乘以每个污染源历史年度平均化石燃料消耗产生热功量来进行 (即历史法) 。这种单一的计算公式难以操纵, 减少了企业寻租的行为。此外, 这种方法使历史使用者的现有格局基本得以维持, 对其经济负担也比较小, 同时对新生产者形成壁垒, 容易得到现有使用者的支持, 从而提高了政策的可行性。而管理者通过调整比率, 可以对排放量进行调整。2000年收紧排污权指标分配后, 实际排污量超过分配的排污量, 需要动用以前年度结余的排污权配额, 到2006年基本持平, 说明排污权分配收紧的政策对减排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且由于以前年度的结余, 使得收紧政策的实施有了一定的缓冲。

其次, 以完备的法律依据为基础, 持续监督与严格的违法惩罚并重。美国在1990年修订的《清洁空气法》明确规定了通过排污权交易政策实现二氧化硫的总量控制目标, 并授权环保局具体实施管理。美国的交易权制度对企业的达标决策和交易过程限制较少, 但同时要求建立严格的检测和执行体系。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市场监督和信息采集, 较少干预市场。在执行中, 通过三个数据信息系统:排污跟踪系统, 年度调整系统和排污权跟踪系统对交易体系实施每年一次的审核和调整。而同时, 对于许可证数量不足于二氧化硫排放的, 课以2000美元/吨的制裁金, 该标准还根据年度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这使企业的违规成本远远大于获取排污权的成本, 从而很大程度地抑制了违法排放行为。而补扣许可证制度则避免企业以罚款代替引入减排技术, 从而保证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四、对我国电力行业推行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几点建议

首先, 对现有的总量控制模式加以修订完善, 赋予电力企业减排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灵活性是排污权交易制度与命令控制型环境管理手段的最大不同。企业被赋予自主权, 才有积极性去寻找低成本的减排措施。我国目前实施的总量控制模式, 由国家先确定全国当前的排放总量再由各地方政府限期完成。而各地方政府的主要做法就是要求辖区内的电厂新建机组必须安装脱硫设备, 而且也规定了老机组脱硫装备的建设时间, 这种一刀切的手段, 忽略了不同减排技术的存在, 也不考虑个体减排成本的差异, 电厂往往只安装烟气脱硫设备而不运转,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极差的环境效果, 同时也使排污权交易失去运行空间。而在我国已经进行的一些排污权试点中, 存在市场交易不灵活, 依靠政府进行交易配对的现象。这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因此, 政府管理部门要减政放权, 将工作重点放在控制目标和监测与执法等环境管理工作上, 也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政府实施环境管理的成本。另外, 试点的排污权交易只在一些区域进行, 而电力行业排放二氧化硫所造成的污染, 是经过高空长距离传输产生的, 对空间分布不敏感, 在实施二氧化硫的排污权制度时, 应建立中央集权———垂直管理的体系, 由环保部统一制定全国的排放总量并进行初始分配, 同时在全国范围进行交易管理, 交易也不仅局限于某些地区 (即不进行属地管理) 。这样才能避免地区之间的环境成本差异而导致套利行为, 影响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其次, 在排污权的初始分配上, 建立缓冲期, 多种模式并举, 并逐渐向有偿出售转化。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有无偿分配和有偿出售两种模式。从我国目前的试点情况看, 两种模式都有。无偿分配相当于政府将资源的一部分租金分配给现有的使用者, 是促进交易权制度实施而必须付出的代价。考虑到我国电力市场的改革, 对新老企业就已经执行不同的脱硫电价政策, 对于新老企业, 分别实施排污权无偿分配和有偿出售的模式, 在初期还是有一定必要的。

再次, 健全法律体系, 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在有关二氧化硫的控制和减排方面, 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法律体系。如1998年的《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 2000年的《大气污染防治法》;2003年国务院发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及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而2007年11月26日,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指出, 电力行业二氧化硫计划单列, 到2010年底, 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951.7万吨, 其中国家预留47.7万吨, 用于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分配和排污交易试点工作。另外, 2007年国务院下发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明确要求制定《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管理办法》。目前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正在制订中。为了排污权交易的顺利推行, 需要考察现阶段各行政法规政策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相容性, 对发生冲突的政策及时进行修改。

在持续监督方面, 目前全国已有3000多家电厂脱硫设施安装了在线监测, 大部分已与环保部门实现了联网。技术上已有一定基础, 但是, 火电厂烟气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不能只停留在监视环保装置是否启用, 而需要监测排污浓度、统计排污量等, 并提供实时信息, 以便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情况。而在执法方面,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 目前我国对违反环境法规的行为采取行政和经济两种处罚措施。然而经济处罚的计算方法和标准需要进行调整。行政处罚手段将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产生实质性影响, 可以和经济处罚结合使用, 但同时要对企业超排量扣减排污权证, 才能保证总量控制目标实现。

总之, 在经历命令控制和总量控制两种模式之后, 我国的二氧化硫控制制度, 正在走向排污权交易制度。美国电力行业对二氧化硫的控制所实施的总量交易方法, 针对电力行业二氧化硫的特点而设立, 同时吸收了以前的排污信用标准的经验, 改进其不足, 充分考虑了制度设计的灵活性、可行性, 并以健全的法律和严格的执法为保障。这对于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设计具有重要启示。通过对我国当前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疏理, 变统一控制为企业自主决定减排方法, 在初始分配上考虑新老企业的技术和成本差异, 以增加政策的可行性, 同时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 才能保障我国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Robert N.Stavins.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Grand Policy Experiment Lessons from SO2Allowance[J].Trading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8 (3) .

[2]、R.N.Stavins.Lessons Learned from SO2Allowance Trading[J].Choice, 2005 (1) .

[3]、方灏, 马中.美国SO2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9) .

[4]、庄彦, 蒋莉萍, 马莉, 付蓉.我国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问题探讨[J].中国能源, 2008 (12) .

上一篇:小桔灯读后感范文下一篇:区路政大队突发事件(故)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