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2024-04-21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共6篇)

篇1: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湖南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把它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切实加强领导,多措并举推进,培育工作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主要做法

精心组织

大力推进

制定方案。省农委、省财政厅研究制定了《2014年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进行部署。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作了部署的基础上,召开专门会议,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落实任务。将全年培训任务按类型、专业等进行分解,下达落实到项目县。各县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形成了“政府主导、农业牵头、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工作的良好局面。

夯实基础

增强实效

广泛开展宣传,夯实社会基础。省政府新闻办和农委召开了推进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新闻发布会。各市县也采用会议、媒体、标语、宣传窗、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动。

全面调查摸底,夯实培养基础。组织全省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摸清产业发展现状和农民对培训的需求,对当地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和潜在型新型职业农民情况进行调查,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信息库。据摸底统计,全省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100万人以上。

加强培训管理,夯实工作基础。省农委举办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管理培训班,105个项目实施县农业局分管负责人、科教科(股)长、农广校校长参加了培训。

强化体系建设,夯实培训基础。建设了10所县级农广校示范校和一批优势产业分校,培植了一批实训基地。省市县三级农广校积极投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主动与职业院校、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和龙头企业、农业园区等合作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效果良好。

创新机制

精准培育

创新培育机制。突出需求导向、政策引路、农民自愿的原则,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跟踪服务,全过程跟踪考核,对合格者统一认定,出台相应扶持引导政策,探索“财政补贴、机构让利、农民出资、先学后补”等机制,提高农民参加培育积极性。

创新培育模式。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对三类培育对象分类分产业开展培训,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探索了以企业聚教、市场牵引、方式创新、基地示范、平台延伸为主要特征的湖南隆平高科政企共建五维培育模式等多种培育模式。

创新培训手段。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新型媒体开展信息化手段培训。通过引进科研院校、龙头企业的专家教授担任培训教师,建立了高质量的培训师资队伍。同时,选送部分培育对象到涉农高校进行集中培训和深造。如长沙市组织了320人分4期送到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培训,组织150人到台湾考察学习。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员们的专业知识,开拓了视野。推行参与式、互动式培训,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科技短片,安排教师答疑,增强师生互动,提高了培训效果。

创新监管机制。推行“统一核算,统一审批,统一报账”的项目资金管理模式,对培训基地资金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监督检查,有效地督促了资金规范使用,杜绝了资金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督导,坚持执行开班第一堂课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和抽查检查制度。

强化帮扶

提升实效

出台扶持政策。省、市、县均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制定了以土地流转等集聚资源要素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扶持政策,促进土地资源向新型职业农民集中,使愿意种地的人获得更多的土地经营权。同时,加大财政、金融、用地、税收等方面支持力度,如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优先承担涉农项目,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等,为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推行技术帮扶。改革农业科技服务方式,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效果。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跟踪服务管理办法,做好跟踪服务。重点推进“精准式服务”与“多极化服务”相配套的新方式服务新型职业农民。

加强项目对接。省政府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与“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工程和“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结合;省农委制定了《培育扶持1万户家庭农场实施方案》,分三年时间按每亩耕地每年1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各市县把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项目均限定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内实施。优先获得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在申办购置补贴时开通绿色通道,并按同类产品最高补贴额度给予补贴。

增加资金投入。省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了1900万元专项资金,各市县也安排了一定数目的专项资金,并整合茶叶柑橘发展基金、蔬菜发展基金、粮食生产高产创建等支农惠农项目资金,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并协调银信部门及时推出新型职业农民小额贷款。

2014年,湖南省在105个县开展了培育工作,确定培育对象10万人,组织各类培训3.45万次,认定发证3157人。

二、培育成效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全面开展。2014年,在105个县开展培育工作,确定培育对象10万人,组织各类培训3.45万人次,认定发证3157人。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逐步健全。各县以主导、优势产业为重点,分类制定了认定管理办法,建立了认定流程,规范了资格证书,初步形成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基本形成。大力强化“一主多元”培训体系建设,坚持以农广校为主体,统筹安排农业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及其它社会力量加入,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参与,逐步构建了上下贯通,各类培训机构横向衔接,层次分明、支持有力的教育培训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素质不断提升。各市县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对职业农民开展了农业技能、专项技术以及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培训,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科技文化意识,增强了实用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其科技、安全、品牌、组织化意识明显增强,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成为了当地科技兴农、以农致富的典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通过对一批素质较高、有一定规模基础、有产业扩展愿望的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开展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壮大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发展到14万多户,家庭农场2.9万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3.6万个,成员216.3万户。

主导产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提升。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推动了水稻、生猪、蔬菜、柑橘、茶叶、家禽和水产品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各地培育了一批水稻专业化职业农民,承担粮食高产创建和超级稻示范推广等粮食生产项目,带动全省落实超级稻种植面积1721.2万亩,平均亩增产50公斤以上。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

篇2: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省农业厅副厅长 李志纯

土壤、肥料和水既是农业生产要素,又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我们必须立足现有土肥水资源,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不断挖掘土肥水资源生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利用水平,这既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当务之急,也是今后我省土肥水工作的努力方向。加强耕地保护与建设。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建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在耕地管理上,要根据《农业法》和《湖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质量管理,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意见》和我厅与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以及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要求,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管理,加快推进补充耕地、补划基本农田质量评定和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抓紧制定不同生态类型区的耕地质量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强化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加大毁损耕地质量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数量严格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内,做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在耕地质量建设上,要按照《湖南省耕地保养管理办法》,大力推进新增1000亿斤粮食产能建设、标准粮田建设、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基本口粮田建设等重大项目,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农机作业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中低产田类型,以消除土壤障碍因素、提高耕地基础地力为中心,统筹考虑土、肥、水、种(即作物),有的放矢搞好项目可行性论证、规划设计、质量监督、技术培训、施工指导和竣工验收等工作,切忌把田间工程当成一般的土建工程,确保改造一片、成功一片、受益一片。要大力推进耕地地

力提升行动,以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为契机,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普及秸秆还田,实行深耕深松、水旱轮作,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促进土壤有机质矿质化和腐殖化,不断提高耕地内在质量,逐步实现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五个统一”,即:统一建设规划、统一设计标准、统一技术规范、统一资金调度、统一竣工验收。

加强肥料管理与技术推广。在肥料管理上,要严格执行农业部关于肥料登记管理的系列规章和我厅关于政务公开的具体要求,坚持服务从优、管理从严,既要加强登记前的资料审核和现场考察把关,规范新型肥料试验示范,从源头上把住肥料市场准入关,又要强化登记后的质量监管,通过打假扶优,维护我省肥料市场秩序,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在肥料技术推广上,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田间肥效试验,筛选适合我省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修正和完善农作物施肥技术指标体系,为指导农民按方施肥、企业按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要结合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扎实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行动和示范县创建,积极探索整村、整乡、整县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的运行机制和有效模式,强化技术培训到户、配方肥推广到田,不断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覆盖率、入户率和到位率。要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通过示范展示和技术培训,教会广大农民掌握不同肥料的施用数量、施用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益,减少肥料浪费,防止土壤酸化、养分失衡和水体富营养化,促进农民节本增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大力推进农田节水工作。我省水资源相对丰富,但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80%左右的降水在现有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无法利用,往往前期暴雨成灾,后期季节性干旱十分严重。受比较效益影响,全省农业用水占社会用水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农业用水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我省农

篇3: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1 农业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1.1 农业基础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田排灌系统、交通道路、低压电网等为主,以作业运输方便、排灌自如、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为目标,并根据各功能区的需要,建设温室大棚,应用滴灌、喷灌、增氧等现代化设施和生产技术,用现代装备和技术武装农业。通过建设高标准、配套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

广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农业与农村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在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改良土壤,推广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控制和合理使用农业化学品,加强土壤和水资源污染的综合治理,搞好植树绿化,营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通过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建立农业教育和培训基地,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收集、整理和发布农业生产和市场动态信息,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后勤服务。本文主要从侠义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角度展开研究。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农业生产力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3)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就是农业生产由人畜力操作转变为由现代化的装备操作,即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和水利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和水利化。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不同质的水平上,即通常由生产工具、劳动者的生产技能以及生产力各要素的配置方式的不同而表现出来。在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农民以传统的直接经验、技术为基础,使用简单的铁木农具和人力、畜力以及水力和风力进行生产,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极其缓慢。因为生产力低下,传统农业的目的主要是自给自足,其社会化程度都很低,因而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经济形式。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都是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现代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也不例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就要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

1.2 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弱。农产品需求弹性小、生产周期长、产品不易储存;在农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自然气候条件的依赖性强。这就决定了农业基础设施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基础性作用。

(1)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增强土地产出能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改善农村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城乡经济互动;有利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构筑农村与城市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平台,使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实现供水、发电、运输、抗灾、旅游等设施资源的共享。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之所以一直徘徊不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农业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一遇洪涝或旱灾就造成大面积减产。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就必须按照温家宝总理“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粮食增产”的指示和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和条件。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依赖于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的水利化、农机化、交通现代化条件;依赖于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的良好的防洪体系、灌溉体系和排涝体系;依赖于农业综合开发,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依赖于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机会。

2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生产性基础设施支撑力脆弱

自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农田水利改建扩建、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难以有效展开,大部分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设施老化,新建和更新改造投资严重不足;许多农业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普遍存在着前期工作跟不上、工程管理制度及建后管护机制不健全、重建轻管等问题;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覆盖面很低,退耕还林(草)、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现有的生产性基础设施不能有效支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服务性基础设施执行力减弱

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后,我国加大了农村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消除了一批中小学危房,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但由于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差、范围广、规模大,投入仍明显不足,在教育方面,校舍、师资等教育资源超负荷运行,失学率依然较高。据统计,从1985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农村仍有少量青少年没有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医疗卫生方面,疾病预防救治体系不完善、卫生保健水平低。不少乡镇医院医疗设备陈旧,医疗卫生人员技术水平有限,诊治手段也十分落后,很难应对突发的公共疫情。饮水困难、安全卫生饮水问题也较为突出。农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经费短缺的现象非常普遍。

2.3 社会性基础设施安全力薄弱

相当一部分地区因没有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无公害食品和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的科技推广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病虫害防治体系及监测检测体系,而导致农产品的环保、消费安全标准难以保证,不能适应发展订单农业特别是出口创汇农业的需要。同时,执法体系、文化服务机构建设等也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

2.4 流通性基础设施承载力孱弱

以农产品综合市场和茶叶、生猪、山羊、药材等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及设施建设落后;很多农村交通设施落后,虽然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通村公路质量较差;村内道路虽经过多次规划、整修,路面质量仍很差、道路狭窄、垃圾成堆、排水设施不健全。这种滞后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制约着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进而抑制了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发展。

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三大障碍:投入、规划与管理

3.1 公共财政框架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供给不足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具有潜在的高风险、农业自我积累能力弱、二元财政供给体制等原因,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仅总量不足,而且结构不合理,以致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严重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最关键的问题是投融资方式的选择,因为投融资方式不仅关系到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还决定了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方式主要有:政府直接投资,无偿提供方式;政府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方式;财政投融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即BOT方式。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投资、农民集资(包括以工代资)等渠道。这里我们首先对作为农业基础设施资金供给主体的公共财政及其供给能力作一些分析和判断。

(1)财政资金正在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过去,在“二元化”发展模式和体制下,形成了城乡有别的差异性基础设施供给体制和基本制度。这种供给制度主要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预算安排,而农村所需的基础设施政府提供较少,许多方面主要由农村基层负责提供,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落在了村委会的头上,所需资金主要通过向农民收取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的方式筹措,成本支出主要由农户或由属于村民共同所有的集体企业承担。并且,各级政府应提供基础设施的责任及其界限不明确,从而造成了城乡基础设施供给的严重失衡,形成了很大的历史欠账。近年来,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较快。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言,“九.五”以来,特别是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家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农业基本建设投资。1998-2003年,中央累计安排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量超过3000亿元,在国债及中央预算内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均达到30%左右。在2005年的国债投资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当中,用于大农业方面的投资比例比2004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主要投向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六小工程”建设。但从整体上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供给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量仍然明显不足,从投资的结构看,仍偏重于大江大河的治理,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偏低。在WTO规则所允许使用的12类“绿箱”措施中,我国仅使用了6类,政府支持总量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远未达到加入WTO时承诺的8.5%的水平。政府各部门对农业的投入总量不及美国联邦政府农业预算的1/5。

(2)“以工代资”仍是农民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形式。由于机构膨胀、县乡财政困难、分税制改革不彻底等原因,许多本应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或物品的责任却由农民承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乡镇道路、农业技术服务以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主要来自农业和农民,财政支出对这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显著贡献。近两年,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没有多余的资金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同时农村基础设施产权不明晰,部分项目没有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来运作,因而影响了农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再者,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两工”在3年内逐步取消的政策,使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失去了原来的主要投入渠道。

(3)农发行的资金没有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主要业务局限于粮棉油收购贷款,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发行在这方面的功能和业务实际上已经淡化和萎缩。虽然保本微利是农发行遵循的经营方针,但由于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期限不匹配等问题,因而农发行的资金仍然不能成为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资金来源,远未发挥政策性银行所应具有的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农发行现行业务进行彻底的重新评估和提高其经营效率,扩展其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定位构想。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难以有效吸纳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当前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中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民间资本,但比重过小,不具有普遍性。这缘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风险大、报酬率低等特点,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民间资本不愿意将资金投向盈利少或无盈利且风险性较大的农业基础设施。在缺乏成熟的项目法人运行机制的情况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难以有效吸纳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

(5)财政增收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能同步增长。以2005年湖南省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就不难发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仍然未能引起重视。2005年度全省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19.67亿元,比2004年的355.00亿元减少35.33亿元。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投资来源、投资方向、投资项目、投资构成分类:(1)按照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的投资来源分类分析:在2005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25.11亿元中,自筹资金达325.18亿元,占总完成额的76.49%,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最大主体—国家投资、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等仅占总完成额的22.1%;用于与农业基础设施紧密相关的农、林、牧、渔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产业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管理业的投资完成仅为64.01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15.05%。(2)按照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的投资项目分类分析:2005年度用于道路、桥梁、水利三个项目的投资只有55.18亿元,仅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12.78%;(3)按照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的投资构成分类分析:建筑工程投资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刚刚超过一半,占投资总构成的51.7%。在设备和工器具购置投资的112.29亿元中,用于购置生产设备的投资只有85.35亿元,只占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投资总额的20%。

3.2 农业与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混乱

重建轻管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从调查的情况分析,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施老化年久失修。许多地方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减弱,保障能力明显下降。如湘北有一个区共有“病险”水库106座,整治销号进度不快,还有30座仍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我国水利设施基本上都是50到70年代修建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因年久失修,老化问题相当突出,有些水利工程不但难以发挥灌溉效益,而且还将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近调查发现近十年来,大、中、小型水库中,病险库仍占50%左右。因没有进行彻底治理,有效库容和灌溉面积分别减少20%左右,有30%的灌溉渠道被淤塞,机械提、排灌溉设施50%不能正常使用。

(2)部分新建设施质量标准偏低且不配套。(1)一些新建设施质量标准低。已通水的灌溉渠道作了防渗处理的比例很低,渗漏水量大,有些灌溉渠道上游还是水流漂漂,下游却成了干涸的小溪;有的渠道工程开挖断面过小,达不到设计输水量,水的利用率很低。(2)设施配套没有跟上来。部分已建成的各类水利工程,经过几十年的时间,还有一些灌溉渠道尚未挖通,工程附属建筑物未修建好,大、中、小型水库因此未发挥灌溉效益的库容非常大,实际灌溉农田面积只达设计能力的比例较小。

(3)基础设施使用效益发挥不够。大多数设施都是政府免费供给,需求无度,不讲节约,造成了一些地方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低下甚至无效益。

(4)管理不科学、不规范。(1)建设规划管理不科学。一些农业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设计也不尽科学,因而合理布局不够。(2)农业设施管理不力。由于前几年农业比较效益低,各地乡村和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疏于管理,大部分水利设施抗旱和排涝能力都大大减弱。(3)建设项目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项目建设资金被挪用或工程建设质量低劣,即使不断投入但产出效益低下。

3.3 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发缺乏科学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发缺乏科学规划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违背规划,无序、盲目开发现象较为严重。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个别县尤为突出,并已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无正规设计,前期工作简单。有些地方在开发农村水电时急于求成,一哄而上,圈地圈水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项目业主盲目追求节省投资,把工程项目交给一些不具备相应资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和施工,甚至廉价交由个人设计,给工程项目带来诸多技术和安全问题;不履行审批程序,盲目施工。有的农村水电项目在开工前,不履行审批程序,盲目动工的小水电项目屡禁不止。一些业主法律意识淡薄,一意孤行,违章违规操作。如湘西有个电站就是其中典型。该电站既无正规划设计,又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对水利部门的执法置之不理,强行施工,并私自试机,最终酿成事故;自行组织施工,工程施工粗放。一些业主一味追求节省投资,工程施工措施简单粗放,工程监理和质量监督手续不完善等现象较普遍,给工程项目留下不安全隐患。

4 结论与建议

4.1 农业基础设施的质和量以及建设速度上要迅速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就全国而言,农业基础设施要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需求,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建设安全可靠的水利基础设施。要坚持顺应自然规律,强化科学治理,突出防洪安全,加强水资源利用的原则,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和利用雨洪资源的能力。(2)建设四通八达的公路设施。要按照国家公路建设规划,优先建设高速公路,加快重要经济干线及旅游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及站场建设,形成高速成网、城乡一体、内外通畅的公路运输体系。(3)建设稳定高效的能源设施。电力能源建设要调整电源结构,优化电源布局,减少污染排放。优先开发性能好的水电,有序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火电,鼓励能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发电,积极开发和引入外区电能,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和大力发展沼气能源。(4)建设互联互通的信息设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对通信的需求也在进一步增长。要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发展。要突击完善“最后一公里”建设,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向农村延伸。

4.2 加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强化以下三大功能

(1)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农业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属于公共品和准公共品范畴,许多是老百姓急需解决但自身又无法解决的事情。因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业自然灾害主要是旱涝灾害,因此,要重视新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和重修农村原有农田水利设施,真正实现其原有的防洪灌溉功能;要加快农村防治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防治自然灾害和救助系统;要严格执行农业基础设施保护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督,制止和防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搭便车行为,避免将农田改为其它经济活动对农业基础设施增加负面影响;要把加强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列入财政预算,有计划、分年度、源源不断地给予支持,逐步改善农村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状况,夯实现代农业建设的物质基础。

(2)强化资金支撑功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何以投入不足?公共财力不足自然是一大原因。但是,从历史的大背景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失误,由于深受前苏联“优化发展重工业”的影响,我国选择了以农哺工的发展战略,导致在资本积累方面农业部门的资金、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造成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的缓慢甚至停滞。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较这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农业却在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冲击下仍然裹足不前。如今,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普通百姓,都已意识到以工哺农的重要性,那么,在以工哺农的战略中,强化资金支撑功能,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应是首要的选择。

(3)强化监督管理功能。(1)加强政府对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的管理。一是健全重大项目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二是改革项目管理模式;三是加强重大项目监管体系建设;四是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实现监管专业化、程序标准化、手段信息化和方式多样化;五是建立和落实项目责任制;六是健全和强化社会监督机制。(2)加强水利水电开发管理。要针对当前农村小水电开发现状,加强行业监督,促进农村水电健康全面发展;要加强农村水电开发权的管理,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各级水利水电行政主管部门要代表国家行使水资源开发权管理;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坚持开发增量和盘活存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而现阶段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本文在提出农业基础设施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从生产性、服务性、社会性、流通性的基础设施,分析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表现,以及导致滞后的障碍因素:投入、规划与管理;提出加速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强化政府服务、资金支撑、监督管理三大功能。

关键词:现代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张春贤.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湖南,为加快富民强省而努力奋斗—在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N].湖南日报,2006-11-08.

[2]汪金敖.论加大农业金融资本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3(7):61-64.

[3]汪金敖.传统农业的新突破[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93-96.

[4]陆世宏.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10):111-113.

篇4:夯实发展基础 加快现代化步伐

在谈到我省“十二五”期间农业和农村工作时,任克军主任说,进入“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挑战严峻,任务繁重。在看到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深入分析了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有利条件,主要有:一是有坚实的发展基础,是在更高的起点上谋求更大的发展;二是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对粮食主产区扶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将进一步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农村干部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三是城乡统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将越来越大,城乡间的差距将加快缩小;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支撑能力将显著提高;五是农产品加工业将继续快速发展,对于提升现代农业的拉动能力将明显增强;六是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七是全球性农产品供求偏紧将长期存在,同时在流通过剩的双重作用下,农产品价格将持续坚挺,农产品市场持续看好。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只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形势,善于抓住难得的有利机遇,勇于正视面临的突出矛盾,采取切实有力的应对举措,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够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日益繁荣的好势头,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十二五”规划期,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深刻变革的转型期、重大突破的关键期、加快发展的机遇期。科学、稳妥地估算,到2012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00亿斤阶段性水平,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00亿斤阶段性水平,粮食商品率和人均占有量保持全国第一;畜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园艺特产和多种经营产值达到1200亿元,参茸总量保持全国第一,林蛙、中药材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林业产值实现1400亿元,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良性互动,同步增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5000亿元,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食品输出基地、高新技术应用转化基地、循环高效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劳务经济快速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450万人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全国前列。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突出一条主线、打造八个亮点、实现一个率先”,使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农民更加富裕殷实,农村更加繁荣和谐,城乡一体化格局雏形基本确立。

“突出一条主线”,就是突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实现“五转”。一是转型,农业发展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外延式扩大生产向挖掘土地增产潜力转变,把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和农业生产水平作为主攻方向;二是转化,农产品由“原字号”向精深加工转化,将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发展目标;三是转变,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转变;四是转移,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统筹推进“三化”建设,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劳动力加快转移;五是转换,劳动者思想观念更新,生产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加快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转换。

“打造八个亮点”,就是突出做好八个事关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工作,并使其成为“十二五”时期的亮点。一是打造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亮点。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实施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结合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建设、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等工程,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全程农机化,实现面积逐年增加、质量逐年提高的建设目标,建设1000万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1600万亩旱作节水示范田,1000万亩保护性耕作示范田。二是打造良种培育建设工作亮点。新品种研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加快农业生物育种自主创新,加大现代种业体系建设力度,着力培育研发、推广、经营一体化的大型种业集团,力争“十二五”期间玉米、水稻、大豆和畜禽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良种实现新突破。三是打造抗旱能力建设工作亮点。我省粮食增产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水,在下大力气抓好引水工程的基础上,加快田间配套工程的建设速度,逐步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水利设施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十年九旱的问题,同时建设好节水农业工程。四是打造农业机械化建设工作亮点。农机化水平的高低标志着现代农业建设的程度。加快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建设面积达到2000万亩,机耕水平、机播水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5%、85%和5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五是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亮点。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强化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区建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0个以上。六是打造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工作亮点。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农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00个,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力争达到800万亩以上。七是打造农业信息化工作亮点。这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推进“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八是打造强化惠农政策工作亮点。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倾斜,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使各项惠农政策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动力。

篇5:夯实基础求发展

——明威乡“两基”工作情况汇报

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区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各方面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战略布署,切实做好“两基”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现将我校近几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明威乡中心小学校是一所远郊乡镇小学,她座落于宜宾市翠屏区城北23.5千米的明威乡街村。学校占地994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4个,共有学生603人。

学校历史悠久,从建校至今已有112年。始建于公元1898年。该校最初是由当地人串心鉴主持修建的,其设计与当时宜宾的最高学府——翠屏书院是同一张图纸,是同一工匠建造的,和翠屏书院属“同胞兄弟”。学校建成后,还指派当时的炊事员雷兴发同志在操场边栽下了如今高达20多米,树干胸围2米有余的十二棵香樟树(因雷击2棵,现存10棵)。由于当时该校和翠屏书院相比不分上下,所以获宜宾第二书院——侯岗书院的美名。在民国政府期间,还受到临时大总统徐世昌的亲笔题词,并赠送“先民矩镬”字样的牌匾一块。

学校在这一百余年的时间里,艰苦创业,不断进取,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使自身得到了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使学校变化迅速,焕然一新,真是“百年老书院,旧貌换新颜”。

如今的明威乡中心小学校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文化功底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本科学历8人,大专学历28人,中师5人,中级职称教师14人,市区骨干教师8名,市区先进教师6人。

学校教学设备齐全,育人环境优美。现有建筑面积5944平方米,各类教学及辅助设施较为完善,现有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宿舍楼、师生食堂、厕所、综合运动场、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体育室、远程教育接收室,并配有相应的音、体、美及电教实验器材、仪器,图书17343册。

学校有绿化面积692平方米,有美丽的花园和标准化旗台,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开放式的校门充满现代气息,十棵百年参天古樟树依然挺拔、苍翠,枝叶遮掩在操场上空,形成天然的晴雨球场。整个校园幽静、舒适而美丽。

学校不仅环境优美、设施齐备,而且教育教学质量连年上升。在翠屏区教育局2006—2007学年教学质量评估中,2006—2007学年获全区乡镇小学二等奖,2007—2008学年荣获乡镇小学教学质量三等奖,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得到了长足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由于有了各级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校办学效益显著,各项工作蒸蒸日上。现已荣获宜宾市“文明单位”、宜宾市“卫生先进单位”、翠屏区“校风示范校”、翠屏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学校”、翠屏区“模范职工之家”、翠屏区“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先进集体”、翠屏区“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体”、翠屏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翠屏区“优秀团组织”、翠屏区语言文字规范化合格单位和宜宾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每年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以及初等教育完成率均达100%,辍学率为0;从2004年起,年年获翠屏区教育督导评估和安全工作双项一、二等奖,深受学生、家长、领导及社会的广泛赞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奋进中的明威乡中心小学校决心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努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昂的工作斗志,为创建一流的乡镇中心小学校而努力拼搏,再铸候岗书院之辉煌!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开展教研教改,推进课堂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校始终坚持“以改革求发展,向质量要办学效益”的学校管理理念,开展校本教研,出台校本教研制度,使教研教改工作制度化,走科研兴校的办学道路。

教导处组织了多次次业务学习,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章,同时对《四川教育》等课程改革专栏文章进行系统的学习与解读,使教师对主体化教学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了区师培中心学科培训会达40余人次,参加市、区组织的新课程研讨近30人次,同时还组织参加了省、市、区级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优秀教师等活动,通过学习与研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从深层次有所转变。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我校在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前提下先后开设了书法、绘画、古诗文、舞蹈、习作、合唱、手抄报、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利用每周二、四下午最后一节开展活动,学校安排有专长的教师进行辅导。几年来,我校的第二课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校在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还不定期开展观摩课、示范课、案例分析、说课、经验交流、理论学习等教研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论文评选,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督导,提高管理水平。学校严格遵循教学常规,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切实搞好学科教学研究,把提高学生素质的工作重点落实到课堂教学主渠道上来,加强课堂教学考评考核。每月由教导处对全体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素质测查、学生辅导、教学研究等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平时进行随机抽查,督促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增强教师进行课堂改革的自觉性。我校率先于1998年10月正式启动以全校性的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考核为突破口的教育过程管理工作,并形成了我校“超、实、严、跟、帮、挂”的课堂达标考核工作“六字经”,即:意识超前、准备超前、启动超前、基础坚实,措施落实,培训学习扎实;严格考评、严格管理、严格奖励;实行跟踪听课制度;开展“一帮一”帮教活动和课堂达标考核与晋职、评优、评模、优化组合、期末量化考核等工作挂钩。达标课考核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3、切实加强教学实践,开展教学探究。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经验,优化教学过程,有计划地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改进教学手段,拓展学生学习途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坚持民主办学、依法管理、以德治教的基本策略,强化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使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

我校自建校以来便开始实施教职工量化管理,将学校各部门及教师的各种工作进行量化考评。学校以量化管理为中心,逐步制定并完善了《工作职责及分工》、《量化管理制度》、《教职工量化考核办法》、《教职工考勤制度》、《教职工奖励、补助细则》、《班主任(文明班级)考核办法》、《评优评模方案》、《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审方案》、《考核办法》、《财务管理制度》、《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聘用方案》、《学生安全守则》、《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学生管理细则》、《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十五种规章制度,XX年8月,学校又将各种制度汇编成册发给全体教职工。学校各种制度的运作皆经过学校行政酝酿起草,教代会讨论通过,全体教师监督学校相关部门实施几个阶段。由于学校制度健全,执行严格,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依,工作有序,公开透明,教师明白,领导清白。比如每年的职称评审,评优评模,奖惩兑现,教师根据制度量化便可得出公正的结果,大大提高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现在,我校初步形成教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逐步推动学校管理由政策导向、制度保障逐渐向动力推进、多元发展转变,增强学校的活力。

(三)认真做好控掇工作,落实“两基”任务。我校把控制辍学工作作为学校实施全面育人目标的重要措施。实行一年级入学通知书制度,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含残疾少年儿童)按时入学。学校积极配合城关镇政府等有关部门解决贫困家庭子女的入学困难问题,组织师生开展帮扶活动,近两年来,为特困生免杂费84人,共计3360元,发放免费教科书100套。几年来,通过上级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面力量的紧密配合,我校学生辍学率为0%,学校服务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以教师继续教育为突破口,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校领导班子始终意识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关键是教师,始终把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职业技能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因而我校从建校起便大抓教师继续教育,除了组织全体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外,还采取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教学业务培训,在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我校在继续教育第一阶段的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后,于 XX年9月,又根据省、市、县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启动第二阶段(即XX、9至XX、12)的继续教育工作。这一阶段中,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为中心,学校拟定实施方案和专项工作计划(含培训、考核计划),按方案和计划开展工作,使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个人修养,全面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这一阶段工作启动以来,我校已按计划和方案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每周星期一、五按时组织培训,先后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学科教学业务培训、教师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等全员培训,各次培训皆要求培训、辅导教师认真备课并编写详细教案,参训人员必须作好学习笔记,继续教育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培训、辅导教师的教案和学员的学习笔记进行检查,使学习、培训实实在在,不流于形式。学校要求全体参训教师利用课余自修,每学期及假期皆安排了学习任务,并于学期末和新学期开学初将学习记录交领导小组检查。学校还制定了专用的继续教育资料检查登记卡,由领导小组对参训教师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近三年来,每人作自修笔记共约10万字,每人撰写教学论文或学习心得体会共12篇。先后组织新任教师培训共10人。每学期皆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新分配到我校任教的教师进行教学业务指导,并要求新任教师每学期深入课堂听课120节次,必须参加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研组的各次教学研讨活动。学校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课程计划、教材分析等培训,使他们能尽快成熟而独立完成教学任务。每学期皆抓住时机送教师参加各项各类培训,了解新的教育改革动态,将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引进来,再组织二级培训,给学校教育教学补充新的血液,近两年来,选派教师参加普通话、信息技术、远程教育、新教材教学研讨等学习60人次,为校内的培训培养了教学、辅导骨干。我校的继续教育工作,始终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有奖惩。学校从工作开始启动便拟定了较详尽的工作方案和管理制度,成立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培训小组、考核小组等组织机构,各个小组以方案和各组的计划为依据进行了有序、有效的工作。所有参训的教师遵照学校继续教育方案拟定自己各的学习计划和达标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业余自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两基目标作好了有力保障。

2、实施“名师”工程,培养一支能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

为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我校适时地推出了“名师”培养工程,即用3至5年时间培养出一批在本校是教育教学骨干,在全县是学科带头人的业务能手,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校通过实施“名师”工程,使年轻教师培养一年能适应实际工作,三年成为骨干,五年成为“名师”,(即:有较强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业务素质,在全校乃至全县的某一学科中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学校通过实施“名师”工程,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顺利完成师资的新老更替,并以“名师”为龙头,推进全校的教研教改,使全体教师不但实现从思想上向素质教育转轨,而且实现在能力上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

为了保证“名师”工程的顺利实施,我校拟定了“名师”培养工程方案,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成立“名师”工程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担任组长,由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成员,专门负责对培养对象进行培训、辅导、考核等工作。学校为培养对象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制定激励机制。将“名师”工程各项工作纳入培养对象的量化考核,在学习培训、评优评模、中级职务晋升中,同等条件下“名师”工程培养对象优先,每学年由学校为培养对象征订80元的教育教学资料。

(二)严格要求,加强管理。凡被列为培养对象的教师每周星期二下午集中进行业务学习两课时,每人每月上一节研讨课,每学期撰写两篇以上教学论文,作一万字的业务自修笔记,交一篇教学经验总结。

(三)发挥人才优势,开展帮教活动。组织我校的学科带头人、国家级骨干教师及其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深入课堂听取“名师”人员的教学情况,并对其日常备、讲、批、辅等工作进行指导、帮助。

(四)为“名师每学期开展3至5个学科的优质课评选,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磨练机会。

3、抓师德修养,树师表形象。学校采取教师自学、集中组织的学习形式,加强教师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如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学习《未成年保护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树立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教师遵纪守法的意识,使教师做到依法执教,以德治教。以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重点,加强师德建设,全面开展师德建设活动。

4、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和业务自修。如今的明威乡中心小学校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文化功底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本科学历8人,大专学历28人,中师5人,中级职称教师14人,市区骨干教师8名,市区先进教师6人。

(五)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教学设备齐全,育人环境优美。现有建筑面积5944平方米,各类教学及辅助设施较为完善,现有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宿舍楼、师生食堂、厕所、综合运动场、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体育室、远程教育接收室,并配有相应的音、体、美及电教实验器材、仪器,图书11826册。

学校有绿化面积692平方米,有美丽的花园和标准化旗台,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开放式的校门充满现代气息,十棵百年参天古樟树依然挺拔、苍翠,枝叶遮掩在操场上空,形成天然的晴雨球场。整个校园幽静、舒适而美丽。几年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校园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变动频繁,学生流动大,家长外出打工、子女无人看管等因素给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很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决这些客观困难,使学校各方面工作更有成效,为盘县的教育事业再谱新的篇章。

篇6:新基础教育:为学生夯实发展基础

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闵行区酝酿了一场对基础教育进行“革新手术”的改革,以华东师大教授叶澜领衔的“新基础教育”推广性、拓展性研究与实践,在闵行区27所中小学先后展开。这场看似没有硝烟的教育改革,却触动了基层学校最敏感的“神经”,经历了“碰撞”、“认同”与“内化”的本土化过程,成就了一批校长、成就了一批老师,最终让学生受益。

新基础教育

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新基础教育

让教育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新基础教育

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解读 叶澜观点

新论一:在我看来,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新论二: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定为“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论三:“新基础教育”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成员,正努力地把上述认识转化为实践形态,开展着创建新型学校的研究性学校改革实践活动。

“新基础教育”宗旨

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轨迹

1999年成立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与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同年实验扩大到十七所学校;

2000年上海市教委认定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为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同年实验学校扩大到27所;

2001年闵行区获第二届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奖一等奖。同年中国教育学会认定闵行区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主要探索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推广问题。

为转型性变革铺路 经典提要:实现基础教育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是社会与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而认定“新基础教育”理论作为引领闵行区学校实现转型性变革的选择,则是闵行人的慧眼与胆略。

有人说,选择一种理论就是选择一种变革的方式。这是十分有道理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力图“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这种“生命激活”理论正是闵行人多年求索的。认定了“新基础教育”就是要仰仗“新基础教育”来实现区域性基础教育的整体转型。

于是,成立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创设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组建新基础教育的指导与管理队伍的“铺路工程”在闵行区有序地进行着。

形式多样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学习与宣讲活动在闵行区开展得如火如荼。从校长、书记到三大主任(教导、政教、科研)及三大组长(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进行地毯式的“硬培训”,让基层学校的领导与教育教学骨干走近“新基础教育”,了解“新基础教育”;同时按自愿参与的原则招募实验队伍,实现“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在闵行的“软着陆”。

变革学校先变革校长

经典提要:“新基础教育”理论在推进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实验学校校长对“新基础教育”理论理解的深浅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变革的水平。因此,抓好校长这支队伍,致力于校长教育观念的变革,强化校长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成为“新基础教育”推广性与拓展性研究的重要策略。

要当先生先当学生,校长要带领老师搞新基础教育,自己先要读懂新基础教育,没有这一点,实验是搞不好的。于是,该区成立了由实验学校校长及分管实验的副校长参加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学习高级研修班。研修班在叶澜教授的指导下,一方面解读新基础教育理论,使校长对新基础教育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体系的结构及其丰富的内涵有了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深入课堂、深入班级,听课、说课、评课,看班级建设的状态,参加新基础教育的现场研讨。

为期一年的校长研修班使校长们获益匪浅。这种在专家引领下的学校校长培训模式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

教师在实践中变革自我

经典提要:五年来,从学校领导到实验教师在新基础教育的引领下学会了反思与重建,他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为有趣的变化是“源性”之变。以往,每当出现问题时,总是校长怪老师,老师怪学生,这叫从“校源性”到“师源性”再到“生源性”,现在正好反过来,学生出了问题,老师、校长先从自身找原因。比如,学生上课开小差,这是课堂上常见的问题。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的老师就会反思,自己备课、讲课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有了这样的思考,老师看待学生的眼光也就温柔了许多,师生关系自然紧张不起来。

一天早晨七点多钟,一位参加新基础教育实验的青年老师来找推广组的同志,说要她开一堂新基础教育的研讨课,心里实在没有底,怕搞砸了。说着就流起了眼泪。新基础教育理论在向课堂推进的初期,这样的场景并不是唯一的一次。在超越自我、变革自我的过程中,叶澜教授带领课题组的专家,会同闵行区教育局领导及区教科研人员“相约星期二”深入课堂第一线进行现场研讨,叶教授把它称为“号脉与捉虫”。刚开始,实验教师很不适应,专家评课直捅人的痛处,有时甚至忍不住要哭。于是星期二便成了“黑色星期二”。随着研究的进展,老师们感到专家的剖析入木三分,心服口服,当时虽然“很痛”,但过后却会产生豁然开朗的快感,让你思路更为清晰,人也更为自信。于是一些老师便开始“渴望星期二”。有一位老师原来要去医院动手术,听说叶老师要来学校指导,她手术也推迟了,一定要上一堂研讨课让叶老师指导。

三大承诺为变革之路护航 经典提要:闵行区在实现学校转型性变革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充分利用制度的力量推进“新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他们提出了“组织保证”、“时间保证”与“经费保证”的三大承诺作为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的重要保证。

闵行区自上而下纷纷成立了推广“新基础教育”的领导班子、工作班子与实验班子,作为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支持系统。

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与科研、师训、专家组协调行动,落实新基础教育的研讨、交流、学习与培训的时间。

五年来,闵行区各实验学校为开展“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投入了500多万元,力图从课堂教学、班级建设与新型学校的创建来实现学校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这一举措对闵行区基础教育的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实践

“双七条”:实践“新基础教育”的标尺

“新基础教育”始终把课堂与班级作为其转型理论论述的重要基点,并在实践层面给予高度关注。尽管如此,广大教师在操作的过程中仍有云里雾里的感觉。于是,参与实验的先驱们依据新基础教育理论以及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为实践者设计了“双七条”,即课堂教学七条与班级建设七条。

课堂教学七条是: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和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班级建设七条是: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双七条”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判断的准绳。有的老师说,过去谁也不承认自己上的课是传统的,谁也不承认自己的教育观念陈旧,那是因为没有一个可供人们参照的尺子。“双七条”的具体条款今后或许会变,但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总结的思路不会变、也不该变。

听课评课新变化:听课听学生评课评老师 “新基础教育”的听课、评课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星期二”是“新基础教育”的研讨日。叶澜教授去实验学校听课,总是坐在教室前面,面对学生听课。新基础教育的听课,是听学生,听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看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发展,完全改变了以前听课“听老师”的传统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新基础教育”的评课,多评老师的缺点少评优点,而且更加关注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动态生成,抓住课堂教学的细节,培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智慧,教师“会教”和学生“会学”和谐统一发展,让师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上得以充分体现。

我们是阳光:教师职业是尊严与欢乐

多少年来,教师的形象就是《烛光里的微笑》,照亮别人,燃尽自己,悲壮而无奈。可如今,闵行区华坪小学的教师们,却自豪地宣布:“我们不是烛光,而是灿烂的阳光!”

年轻校长王叶婷认识到:“只有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才能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他们进行了“营造师生发展空间”的课题研究。原来冷冰冰的管理变得亲切了,开会不再是布置任务,而是有效对话;校本培训成了“大家教大家”的小团体互动;教导处鼓励教师自主听课、自设研讨课、自报“三格杯”竞赛;科研室帮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改变教育理念与思维方式。“校长信箱”“BBS”开通了;“华小之窗”改为可互动的电子版;“周末课堂”的读书会、拳操队、旅游团,还有“阳光书吧”“心语静室”„„浓浓的大家庭式和欢乐的氛围,唤醒了老师们的主人意识。新教师顾燕红在读书笔记《“夸父逐日”新解》中写到:新时代的夸父们,除了坚韧不拔地按预定目标追逐太阳以外,能否改变思路,去迎接明天升起的太阳呢?或者想方设法,把自己变成发光发热的“太阳”呢?青年人大胆的思考,震撼了大家的心:如果每一个教师都能自信地宣布:“我就是太阳!”这才是学校的真正成功。

于是,他们大胆地改革原有的“宝塔式”奖励制度,创造了“阳光教师”群体培养机制,以“绿荷、蓓蕾”——“绿叶、剑兰”——“星光、阳光”教师来命名,阳光教师为最高层次。这样,每个教师都有“光环”与“台阶”,有了自信与追求。

后生不畏权威:学生向老师“叫板”

这是一堂小学语文的“新基础教育”研讨课。老师在讲到船过闸道时人会有一种“飞天”的感觉,这时有一个学生问:“飞天”是什么意思?老师随口答道:“飞天”就是飞向天空的意思。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自信地说:老师,你说错了,“飞天”是敦煌壁画上的仙女。不是飞向天空的意思。老师很高兴地说,让我们为这位敢于指出老师错误的同学鼓掌,紧接着老师又问:你从哪里学到这些知识的?那个学生自豪地说,是在网上。老师又让大家为他能利用网络学习鼓掌。面对学生的“叫板”,老师表现出一种高兴的神态,并给学生以鼓励,这正是“新基础教育”历来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而充分利用这种动态生成来开发教育资源,则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展现。在“新基础教育”看来,我们的学校要承担起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必须更新老师的学生观,唯唯诺诺、缺乏自信的学生不是“新基础教育”所期望的学生。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方面。为了这一点,教师有时还要特意地设计“破绽”来诱发学生的“叫板”意识和能力。

日本教授感言:学习,何必舍近求远

随着“新基础教育”在闵行区的深入开展,一批批考察学习的国内外教育代表团来到闵行,想对“新基础教育”看个究竟。他们下教室、进课堂、翻阅实验资料、召开师生座谈会,对“新基础教育”给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所注入的活力惊叹不已。

一个香港教育代表团的领队说:过去,我们一提起外出学习考察,那必是非英国莫属。现在看来,真是有点舍近求远了。其实从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理念来比较,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学校绝对不比英国逊色。

“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连续两届在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举行,来自世界各地及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当作为东道主的孙联荣校长向大会作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数学开放题教学研究》的报告,当听了学校三位老师开设的开放题研讨课后,数学开放题权威、日本横滨大学的桥本吉彦教授兴奋不已,他惊诧于五年来实验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惊诧于这里的师生展示给每一位与会者的积极的生命状态。听完课,他激动地说:“我听的课不算少了,但在‘新基础教育’听到的课,可以说是一流的,不管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是学生积极的生命状态,都可以看出你们的研究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我要以一个专业学者的身份,把你们在新理念下进行开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介绍到日本数学教学的权威杂志,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们这样一所学校,知道你们为此所作的努力。”

是“新基础教育”让这里充满生机!

大会操:教学状态优化了

4月6日星期二,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参与第一批实验的10所学校向全区的中小学开放,没有参与实验的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语、数、外教研组长分批就近参加了现场研讨活动。

听课、说课、评课、校长汇报,看似一样的程式,却有着丰富的内涵。一位五年前曾听过新基础教育研讨课的老师说,与开始相比全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老师的教学状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的校长说,现在看来,当初没有参加“新基础教育”的探索是不明智的。

上一篇:非母语英语课程教学下一篇:木兰诗以兔为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