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缓存技术的使用

2024-05-15

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缓存技术的使用(共10篇)

篇1: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缓存技术的使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缓存技术的使用

作者:王姝

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第12期

摘要:由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人数较多,对数据的检索也比较频繁,因此,这就要求系统要有一个强大的缓存功能。ASP.NET 2.0新增以SqlCacheDependency类为核心的SQL数据缓存依赖功能。这项技术的使用可以保证数据的查询速度及数据查询的准确性。关键词:缓存技术办公自动化 ASP.NET 2.0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2-0064-011、ASP.NET 2.0缓存机制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由Web应用程序来实现的。整个系统中的数据全部存放在SQL数据库中,那么,当很多人在同时进行数据的查询时,要想提高数据查询的速度及准确性,就要改善Web应用程序的性能。可以为办公自动化系统增加缓存功能来实现。从数据库中进行数据的检索查询,是用户使用最多的操作,但是,Web应用程序的执行包括很多道程序,要先通过Web服务器,还要再通过数据库的服务器来执行,因此,其执行速度可想而知,成为了限制系统使用的一个瓶颈问题。这个问题在用户数量较多是,显得尤为严重与突出。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转换一下思维方式。那就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先缓存于内存中,或者是相当于内存的其他存储器上,无论用户访问哪一个页面,都可以随心的访问数据库,这种提前将数据库的数据存于缓存中的办法,与用户在访问数据时将数据调入内存这种传统方式相比,很明显,前一种节省了更多用户的等待时间。这样就提高了系统数据有关功能的执行速度。

利用这种缓存技术的确是克服了系统的执行速度这个难题,但是另一个难题又出现了。由于数据会在用户访问前,先将数据库内的信息缓存入内存中,当用户访问数据时,是访问前已经存在于内存中的数据,那么,如果数据在存入缓存之后,用户访问之前这个时间段发生了改变,用户访问时所查看到的数据就是过期的、准确性差的数据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虽然对实时数据的要求并不高,但这并不能成为可以忽略这个缓存弊端的理由。ASP.NET技术的发展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在新的版本中利用以SqlCacheDependency类为核心的SQL数据缓存依赖功能。SqlCacheDependency 类的功能就是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监视数据库中数据的变化,保证用户所访问的数据是实时的、准确的。

篇2: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缓存技术的使用

为了提高单位工作效率,有效降低和节约成本,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保障文件和各种信息传递快捷畅通,根据单位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总则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单位管理信息传递的有效平台,它集合了单位方方面面信息,也是单位实施企业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其他管理的重要工具,单位全体员工都要关心、维护该平台。

1、充分体现全体参与,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途径畅通;

2、根据不同的管理要求,不断地进行完善;

3、规范维护,建立可控和自由发挥的管理、传递和沟通机制;

二、使用单位及人员

唐港高速公路管理处领导、机关各科室、路政支队、养护工区、监控中心、收费分中心和各收费站机关全体。

三、系统的使用要求

除规范性文件和其他必须使用的纸质文本的文件外,处办公室下发的公文文件。科室与科室之间传递的以及各部门之间传递的信息资料等,必须通过此办公自动化系统传送和发布。

1、文件的发送和接收

(1)处办公室下发的各类公文(包括文件、会议通知、公告、简报、信息等)一律指定专人采用本系统的邮箱功能发送到接收部门的办公室和负责人信箱,特殊情况需要打印纸质文件的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打印存档和上报。

(2)处机关各科室下发的各类公文仍按原流程起草、审核、签发,统一由办公室指定专人采用本系统的邮箱功能发送到接收部门的办公室和负责人信箱,同时各科室还需要直接发送到接收对方的信箱一份电子文件。

(3)各部门办公室和个人在接收到处办公室下发的公文后,应以邮件的方式回复处办公室已经接收到电子文件。同时转发给本部门负责人和相关科室办理。

(4)各部门上报的各类公文一律由部门办公室指定专人采用本系统的邮箱功能发送到处办公室或领导信箱。处办公室在接收到电子文件后以邮件的方式回复上传部门已经接收到文件。

(5)各部门科室向处机关相关科室上报的各类报表,例如收费业务数据报表、IC卡统计报表和设备资产报表等各类信息资料必须采用本系统的邮箱功能传送。

(6)各部门科室需指定专人每天上、下午上班后和下班前都必须及时登录本系统查看通知

和接收邮件,如因出差或出差时间较长,须授权其他人代办。

(7)电子文件发送后,处办公室发文人员应根据公文的缓急程度对所发文的接收情况进行

检查,催办、督办,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系。

2、文件共享与归档

共享文件:各部门及科室将本部门所有的无保密性的实用文件资料,例如:好人好事、学习资料、政务公开等文件信息在本系统上的网络U盘公开发布,供各部门之间互相学习参考。

部门私有:部门内部文档,仅供本部门查看的文档设置部门私有权限。

个人私有:个人保密的文档需设置私有权限。

3、通知的发布。

办公室下发的非正式文件的通知,部门内部传达的通知一律采用本系统的单位通知发布功能来发布和管理。

4、各部门要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体制,指定专人负责办公自动化系统文件的管理。

5、与外网的连接

(1)处机关科室和处领导分别建立自己的外部邮箱,用于与外单位的联络。

(2)上级部门下发的需要处领导审阅的公文,由办公室通过本系统统一发送到处领导信

箱,如果领导出差,由办公室通过外部邮箱转发到处领导的外部邮箱。

(3)各部门与外部单位的文件往来,由办公室通过外部邮箱统一接收和转发。

四、保密要求

1、原则上在办公系统平台严禁上传涉密的文件、文章、报告和信息,凡是涉密的内容未经主管领导许可不得在办公系统上发布。

2、严禁在办公系统上发布不健康的内容。

3、各系统使用部门及时修改账号密码。

4、未经主管领导的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让单位无关人员及外部人员查看办公系统中的内容。

五、网络维护

为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全体员工都有对办公系统维护的义务;

1、禁止在办公系统上传带有病毒的文件、图片等;

2、严禁在办公系统电脑上玩游戏、看视频、看小说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3、严禁非法登录办公系统服务器电脑。

六、应急措施

应急措施是保证、文件信息、资料不丢失的有效措施。

1、对单位制度、报告、考核、档案等有价值的内容、信息,在发布的同时,发布人还应进行备份,以避免信息丢失;

2、需要进行归档管理的资料、信息由办公系统管理员进行备份;

3、办公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要及时进行维护管理,防止发生系统失效。

4、当连接办公系统的客户端电脑发生故障,不能登录系统的的时候,及时挪用本部门其他办公电脑代替,并及时维修此发生故障的电脑。

七、其它要求

1、鼓励全体员工对办公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提出建议;

2、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严禁用办公系统电脑接外网,避免造成病毒对信息、文件、资料的损坏、丢失;

3、发生急办或重大信息,除在办公系统上发布外,还应及时采用其它通讯方式进行沟通,传递。

八、责任制与授权

办公系统管理员负责统一管理,各部门负责人分管本部门人员并进行检查监督;如发现违规现象,各部门负责人须对本部门人员进行警告,或交由单位处罚。

九、附则

篇3: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缓存技术的使用

RFID信息标签是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技术,电子标签分为有源与无源两种,在办公室自动化系统设计环节中电子标签被安装在各个模块的外部,使用有源式的电子标签,经常出现多个电子标签信息碰撞的问题,阅读器无法准确识别出各个标签的信息,系统的吞吐率不高,延时增加[5,6]。本文在RFID系统的标签数量估计环节引入了一种前向估计反向验证的标签信息防碰撞机制,将标签的信息有效区分后进行通信,实际的系统仿真证明,本文的办公室自动化系统在标签从1到100的区间,较传统的标签阅读算法,系统的吞吐率提高30%,解冲突时间平均降低4S,系统性能良好。

一、办公室信息自动化系统原理

办公室与一般的工作区域具有不同的特征,办公室具有自己特有的特性,办公室设计的特性是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保障,一般在其办公室安装电子标签对办公室自动化行成的重要参数进行采集与保存。在办公室自动化系统设计过程中如果办公室信息搜集差就越会造成办公室自动化系统质量的下降,因此,在办公室自动化系统设计过程中其收集信息过程要能够完整记录在RFID的标签数据中。本文以普通的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为例子设计了一种基于技术的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使用RFID技术作为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与外界信息交互的重要媒介,将标签的数据采集贯穿在从设计到使用的每一个环节中,从办公室自动化系统基本标签数据记录到使用过程中的记录,所有的数据都被标签在RFID中。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由系统维护模块、个人管理模块、文档管理模块、业务管理模块、公共信息管理模块五个模块组成。

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的系统维护模块主要是负责硬件、软件和数据的维护等功能,系统维护模块的功能贯穿在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从设计到使用的各个环节中,系统维护模块对数据维护后通过各种接口与其余几个模块进行交互。业务管理模块是将收集到的业务信息数据源通过网络将数据进行传输,这种网络的传输技术可以使用电信网与互联网等技术,使办公室信息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与覆盖。信息处理模块主要包括业务管理模块与文档管理模块两个部分,业务管理模块主要是通过设计不同的权限业务对办公室从开始工作到结束工作时的各个环节数据查询与服务业务请求,业务管理模块主要集成了各种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包括各个环节信息库、标签信息库、销售数据库等部分。

图1可见RFID技术是从开始工作到最终结束的数据采集,各个环节可以方便地录入数据随后读入公共数据库。本文研究的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主要是基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办公场所,工作人员在每一块工作模块中绑定一个标签记录着办公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所有的操作信息,包括办公工作种类与使用时间次数等信息,对每一种办公工作进行唯一的标识。办公室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每个环节可以使用RFID技术对办公室信息进行采集提高工作环节的速度,减少了差错。在个人管理环节可以使用RFID设备对个人考勤、文件传送、工作计划等进行信息存储。使用RFID技术可以对业务管理模块的信息进行读取,文档管理模块的信息可以通过阅读器读取包装在电子标签上的信息进行文档信息的数据采集。本文的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不但可以畅通的进行数据交流,而且还可以对办公室的工作源头进行透明跟踪。考虑到工作效率与成本本文采用了有源主动式的电子标签,这种方式在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使用过程中可以设计性能较高的电子标签信息防撞算法,保证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的吞吐率与时延。

二、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的标签信息防撞模型

在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中的RFID技术分为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种,在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使用的环节中,经常出现多个电子标签碰撞的问题,因为有源的主动式电子标签的功率信号容易接受且防撞机制容易实现,本文选取了这种电子标签对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多标签的防撞核心功能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对标签进行排序与区分后随后逐个对标签集的数据进行读取与通信。基于经典的DFSA算法本文提出了前向估计后向验证的改进DFSA算法提高系统的吞吐能力,降低解冲突延时。电子标签的吞吐量可以根据以下的式子进行衡量:

其中,S为吞吐率,也就是每次更新时能够成功读取一个标签的可能性,也可以解释为成功读取的标签个数,G为系统的输入负载,即每次查询时能够达到的标签数量。可以对上述的式子证明得到在G=1时,吞吐率达到最大值,此时最大值为e-1=0.368,即系统的吞吐率能够达到36.8%,这种技术是在将整个盘存时间划分为若干个时隙后的结果,这种方法在标签延迟选择的范围较大且随机,严重影响着系统的响应速度。

为了客服上述问题,本文将多个时隙确定为一个信息帧,在每一个信息帧内随机进行延迟,在对每一个查询周期内动态估计标签的数量进行调整帧时隙数,假设帧时隙数与标签的数量分别为K,n,那么在其中的一个时隙内存在r个标签的概率服从以下的分布:

此时的时隙可以分为空闲时隙、单标签时隙、多标签时隙三种,其估计值分别为:

其中表示的是多标签估计下的误差。根据以上的三个式子可以估计出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中标签信息的空闲时隙、单标签时隙、多标签时隙三个变量的估计值,这时系统的效率与冲突率可以使用以下的式子计算得到:

表示在第i次存盘时具有成功的时隙数,表示所有的盘存周期成功时隙的总和,Ntotal为标签数量。冲突率可以使用以下的式子表示:

在每一次的阅读中如果能够统计出各种时隙数就可以统计出系统的标签信息碰撞率,但是这种方法是基于所有的冲突都是由于两个标签的冲突造成的,准确性严重下降,并且这种方法没有考虑下一次将要读出的标签的个数,无法知道下次时隙数的查询,且估计的变量大都是常数没有采取预测验证的机制,无法针对不同的情况动态调整预测常数。

本文提出一种前向预测估计后验估计的方法对下一次将要查询的标签个数进行标定,方法如下:

在第i次阅读后,阅读器对下一次应该读取的标签个数进行估计的方程为:

在上式中用到系数k与剩余的冲突率相乘,如果该参数为一个常数就会形成一个线性函数,实际的情况不断变化,因此其应该为一个变量,可以根据后向验证的方法对其进行矫正:

m为约束系数,第i次查询完成后,可以使用以上的式子对其进行后项验证,前向预测与后向验证的估计误差为:

对上面的式子进行误差平方最小的约束需要将误差对变量k进行求导:

上面的式子为0的时候也就是误差最小的时候。

可以根据以上的式子的最小值对下一次进行阅读的标签个数进行估计,使得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使用环节RFID的标签信息阅读碰撞解析性能提高。

三、系统性能分析

为了对本文设计的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中标签信息防撞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本文在Windows系统下基于matlab数学软件进行了系统仿真与分析,并与经典的DFSAZ算法进行了比较,对不同的初始标签时隙,标签的数量从1到100开始变化,为了尽量避免实验过程中出现偶然误差,本文在不同的算法仿真下分别进行了200次的实验,并且对其进行平均值的求解,分别从吞吐率与解冲突时间两个参数量对算法性能进行判定:

上图可见,经过本文对算法进行改进后,虽然算法的吞吐率变化都比较平稳,但是本文的方法的吞吐率明显提高,并且随着标签数量的增多,这种变化更加明显,对200次的实验验证可以得到,本文的算法最高吞吐率可达48.4%。下图是经过本文算法改进后,在系统解冲突时间性能上的比较:

上面的图中可见,在标签的数量从1变到100的过程中,本文的算法比其他算法具有更为短的系统解冲突时间,标签信息防碰撞技术在系统中的使用准确率较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技术的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中的标签信息防碰撞技术。在办公室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中使用RFID技术将信息录入标签中,通过终端方便地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设计了针对设计过程的不同模块的应用架构,针对传统的系统在设计与使用环节中多个电子标签信息碰撞造成系统吞吐率较低,延时明显的现象,系统采用了一种前向估计反向验证的标签数估计算法明确各个标签的信息。实验证明该系统准去率较高,性能稳定。

参考文献

[1]干华栋.基于RFID技术的正逆向物流整合[J].物流技术,2009(28):14-16.

[2]朱昌平,邓靖璇,顾慧等.基于RFID技术的电池追踪与回收系统设计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61-65.

[3]]陈荆花,王洁.浅析手机二维码在中的应用及发展[J].电信科学,2010,26(4):39-43.

[4]张晓滨.RFID技术提升物流供应链管理效率[J].通信信息报,2004(4):101-103.

[5]罗风.RFID在供应链物流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篇4: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缓存技术的使用

【关键词】分布式 多级缓存技术 选课系统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183-03

一、高校选课系统现状分析

高校选课系统大部分都采用B/S三层结构,浏览器、Web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数据库服务器一般只有一个,而应用服务器可以设置多个,逻辑结构描述如图1所示。当多个Web应用服务器在大量用户并发提出的请求时,因为操作数据库是串行执行,那么势必导致用户请求很久都得不到回应,延迟时间比较长,甚至出现浏览器页面超时等现象。

图1 高校教务系统的典型逻辑架构

针对选课系统现有的状况,必须进行相应的改进,以提高Web应用服务器的服务质量。缓存技术是其中比较热点的解决办法,它可以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也可以缓存中间处理对象和结果对象。搭建一个缓存服务器显然作用不大,在本文中将采用分布式缓存服务器集群的方式,也就是采用Web应用服务器分布式缓存技术,这样可以极大改善现有服务器所面临的高负载问题,提高Web应用服务器的吞吐量,降低响应时间,解决数据库的伸缩性等问题。

二、选课系统缓存对象分析与设计

在设置缓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选课的整个流程,里面所涉及的对象,分析出其中的数据对象、过程对象和结果对象,之后考虑如何对这些对象进行缓存。

(一)选课系统流程分析。在学生进行抢选课的时候,首先进入课程页面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如果该课程没有达到限定的选课人数,那么学生选择该课程成功,否则只能选择其他课程;然后当选择的课程通过后,便会进入该课程对应的教师页面,学生抢选自己喜欢的任课教师,如果该任课教师没有达到限定人数,那么该学生选教师成功,也就意味着该课程整体抢选成功,否则该学生只能再选择其他教师。在选课过程中或选课结束后,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结果页面查看自己选课的总体情况,以便作出调整。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图2选课系统流程图。

图2 选课子系统流程图

(二)缓存对象分析。经过分析,在高校选课系统中可以进行缓存的对象包括以下对象:课程信息对象,可以是数据对象,也可以是课程信息所形成的页面对象;课程人数限制信息,这个属于数据对象;课程已选人数信息,这个属于数据对象;教师信息对象,这个可以是数据对象,也可以是教师信息所形成的页面对象;教师人数限制信息,这个属于数据对象;教师已选人数信息,这个属于数据对象;选课结果信息,可以是数据对象,也可以是结果形成的页面对象。因此得出结论,这些信息都可以以数据对象的形式存储。

(三)缓存对象分类。选课系统可缓存的数据对象各有其特点,因此这些数据对象不能全部以统一的方式进行缓存,按照这些数据对象的特点,把这些数据对象分为参考数据对象、活动数据对象和资源数据对象。参考数据对象是指主要用于读取的数据对象,虽然这些数据对象很少有写入操作,却因为读取数据对象的用户数量较大,数据对象检索和列表也会产生巨大的数据对象条目。活动数据对象是指进行读取和写入的数据,这些数据对象是可以调整变化的,而且存在是短暂的。资源数据指的是同时进行读写的数据对象。

按照以上分析,选课系统中的参考数据对象包括课程数据对象、课程人数限制数据对象、教师数据对象和教师人数限制数据对象;活动数据对象包括选课结果数据对象、课程已选人数数据对象和教师已选人数数据对象。

(四)缓存逻辑模型设计。根据选课子系统可缓存对象的分析结果,分为三种不同的数据对象,那么在缓存这些数据对象的时候,需要在内存中建立对应独立的存储结构单元,称之为命名缓存。这些命名缓存之间完全互相隔离,互不干扰,当有多个应用程序共享同一个缓存集群时,可以为每个应用程序分别建立命名缓存。在同一个命名缓存中,对同类型的数据对象,但是内容不通的,需要对命名缓存进行分区,这样即可以解决数据冲突的问题,极大地提高检索效率。这样就得出一种新的缓存服务中数据对象新的逻辑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缓存逻辑模型设计

在本文的选课系统中,将参考数据对象类型命名为MyBasicData,并根据内容不同进行分区,分为课程数据对象分区、课程限制人数数据对象分区、教师数据对象分区和教师人数限制数据对象分区等;活动数据对象类型命名为MyActiveData,划分为选课结果数据对象分区、课程已选人数分区和教师已选人数分区等;资源数据对象类型命名为MySourceData。

三、构建基于JBoss Cache3.0分布式多级缓存

(一)分布式多级缓存逻辑架构设计。根据选课系统的特点,这些可被缓存对象基本上都是数据对象,因此可以在构建分布式缓存的时候,把缓存加到数据库服务器和Web应用服务器之间,用缓存服务器缓存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对象,这样可以有效解决数据库服务器的伸缩性问题,极大缓解数据库服务器的压力。图4展示的便是构建的Web应用服务器分布式缓存架构,主要分为数据层、缓存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层。

当用户访问应用服务内容的时候,Web应用服务器的应用程序查看数据对象是否可以在其对应的缓存服务器中获取,如果该数据对象在该缓存服务器中不存在,则查看分布式缓存其他结点缓存服务器中是否存在,直到找到所需的数据对象为止。如果整个分布式缓存中都不存在,便去操作数据库,获取到所需的数据对象,并尝试将该对象加载到分布式缓存中。

除建立服务器端缓存外,还需要建立应用服务层和本地缓存,以加快用户检索数据。同时保障应用服务层和本地缓存要与服务端对象具有一致性,对象从数据库服务器检索到分布式缓存,缓存再把对象存储到应用服务层和客户端,这样便形成了Web应用服务器分布式多级缓存。当用户发出请求时,服务首先查看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相应对象,如果没有,则到服务端即缓存层查找,如果有则返回对象并同时更新应用服务层和客户端缓存。没有则到数据库查找到数据对象缓存到服务端并同时缓存到应用服务层和客户端。

图4 分布式缓存架构

(二)构建基于JBoss Cache3.0的Web应用服务器分布式多级缓存解决方案。JBoss Cache3.0是一个复制的事务处理缓存,它允缓存企业级应用数据来更好的改善应用服务器的性能。缓存服务器结点构成树形逻辑结构,节点间利用JGroup进行多播通信,节点间缓存数据将被自动复制,形成分布是缓存集群。因此利用JBoss Cache3.0在Web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数据库之间建立分布式缓存,形成缓存层(如图5所示)以分解数据库服务器的压力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图5 基于JBoss Cache3.0分布式缓存配置

1.替换策略设计。JBoss Cache3.0的缓存参数配置。配置是基于XML文档的,其中有两个关键参数是必须进行配置的。WakeUpIntervalSeconds参数定义替换线程多少时间运行一次,PolicyClass参数定义所采用哪种替换策略,如果不进行配置,将采用基于LRU算法的替换策略,也可以替换成其他替换策略。

命名缓存和缓存分区。在建立JBoss Cache3.0分布式缓存的时候,按照2节中的对象类型分析,需要命名多个不同的缓存和分区,分别缓存不同类型的数据,即命名MyBasicData用来存储参考数据,命名MyActiveData用来存储活动数据和命名MySourceData用来存储资源数据等。

2.构建分布式多级缓存。JBoss Cache3.0支持多级缓存,即支持服务层缓存和本地缓存。本地缓存不参与集群,并且也不与集群中其他缓存通信,通过串行化,用户在任意时间修改缓存模式。服务层缓存采用树形结构形成集群,集群节点之间利用JGroup建立可靠的组播通信,缓存更新采用同步或异步模式进行复制。在本案例中,建立一个名为TreeCache.xml的配置文件,在里面设置集群名称、设置缓存复制模式和JGroup通信配置等,然后部署到JBoss应用服务器中。

在基于JBoss Cache3.0分布式缓存中,缓存当用户发出请求时,服务首先查看本地和应用服务缓存中是否存在相应数据,如果没有,则到JBoss Cache3.0服务端即缓存层查找,如果有则返回数据并同时更新应用服务器和客户端缓存。没有则到数据库查找到数据缓存到JBoss Cache3.0服务端并同时更新应用服务器和客户端缓存。

在以上集成架构中,通过利用部署在中间层的JBoss Cache3.0,应用服务的可伸缩性、性能水平和可用性都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更具体地说,提高了服务架构的可扩展性,实现了尽可能减少对数据库资源的争夺,注入更多的灵活性。可扩展性的架构可以根据不同服务节点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节用户到不同的服务节点,从而提高响应时间,降低了延迟。通过JBoss Cache3.0高可用性的集群,可以在某个节点发生故障的时候,降低数据损失。

四、分布式缓存技术在选课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选课系统应用服务器为JBossAS 5.0,在实际应用之前利用LoadRunner8.1针对建立JBoss Cache3.0分布式多级缓存前后进行压力测试。首先利用LoadRunner的VuGen分别录制在建立缓存之前与建立缓存之后两种环境下网上选课系统的脚本,然后利用Controller模拟50虚拟用户、100虚拟用户、150虚拟用户和200虚拟用户、250用户对该系统的访问,然后生成结果分析比较,发现配置缓存后,服务的吞吐量(如图6所示)和点击率(如图7所示)都得到很大提高。

图6 有无缓存吞吐量比较图

图7 有无缓存点击率比较图

通过验证之后,基于JBoss Cache3.0分布式缓存技术已经被用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选课系统中得到应用,有效解决了几千人同时并发访问Web应用服务器宕机的问题。

因此,在Web应用服务器中构建分布式多级缓存,当缓存层中缓存服务器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Web应用服务器的服务质量。所以Web应用服务器分布式多级缓存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提高Web应用服务器性能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针对广泛应用的选课系统的所面临的高负载问题,为其建立Web应用服务器中构建分布式多级缓存,通过实际应用与模拟验证发现对Web应用服务器的性能有提高作用,为解决高校选课系统延迟大甚至宕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参考文献】

[1]王瑜,侯整风.缓存技术在在线考试系统中的应用[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5)

[2]王鑫.缓存技术在Web应用中的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1(4)

[3]刘妍,古志民.多重请求调度的分布式Web 缓存集群设计[J].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4]钟一青. 基于内容分发的cache集群系统[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6(3)

[5]莫洪武.基于Velocity CTP3 分布式多级缓存的研究与应用[J].软件导刊.2010(10)

[6]韩英杰,石磊,基于最小延迟代价的Web 缓存替换算法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8)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立项科研项目(201204LX620)

【作者简介】莫洪武(1980- ),男,黑龙江拜泉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领域:软件技术。

篇5: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缓存技术的使用

读者将系统的原程序拷贝到本地计算机后,去掉文件夹的只读属性,按照《安装配置说明书》内容完成配置后,便可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网站了。

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员工登录界面和管理员登录界面两部分,员工登录界面主要是各种办公信息的浏览及发布界面,管理员登录界面主要是各种办公信息的管理界面。

1.1 员工登录

单击【员工登录】按钮,系统自动弹出登录的对话框,如图1.1所示,单击“员工号”和“密码”文本框,输入员工号和密码,最后单击【提交】按钮即可进入员工登录界面。如图1.2所示。

图1.1 员工登录窗口

图1.2 员工登录界面

1.1.1 公告管理

公告管理主要包括:发布最新公告和查看以前公告。

单击“公告管理”/“发布最新公告”选项,进入如图1.3所示的界面,单击“公告标题”和“具体公告”的文本框,输入相应的内容,最后单击【发布】按钮即可完成发布操作。

图1.3 查看以前公告

单击“公告管理”/“查看以前公告”选项,进入如图1.3所示的界面。通过该界面以可以查看所有的公告信息。单击公告信息后面的删除按钮

即可将该公告信息删除。

1.1.2 公文管理

公文管理主要包括:发布公文和接收公文。

单击“公文管理”/“发布公文”选项,进入如图1.4所示的界面,单击“标题”和“内容”文本框,输入发布公文的标题和内容。单击附件的浏览按钮,选择相应的附件内容即可。单击【现在发送】按钮即可发送公文,单击【暂时保存】按钮可对当前公文进行保存,待要发送时,单击【现在发送】按钮即可发送公文。

图1.4 发送公文

单击“公文管理”/“接收公文”选项,进入如图1.5所示的界面,界面自动显示发送人的序号,待办公文的个数以及公文的详细内容,单击【处理完成】按钮即公文处理完成。单击【以后处理】按钮可以将公文以后再进行处理。

1.1.3 员工管理

员工管理主要包括:浏览员工信息、查找员工信息和添加员工信息。

单击“员工管理”/“浏览员工信息”选项,系统自动进入员工信息一览表,通过此界面可以浏览所有的员工信息。

单击“员工管理”/“添加员工信息”选项,进入如图1.6所示的界面,单击“姓名”、“学历”、“出生日期”、“职称”、“电话”、“具体地址”等文本框,输入相应的内容,勾选“性别”的选项,单击“部门”、“职位”和“员工状态”的下拉按钮,选择相应的选项,最后单击【添加】按钮即完成添加操作。

图1.7 添加员工信息

单击“员工管理”/“查找员工信息”选项,1.1.4 部门信息

部门信息主要包括:查看部门信息和查看职位信息。

单击“部门信息”/“查看部门信息”选项,系统自动进入部门信息的界面,通过该界面可以查看所有的部门信息。

单击“部门信息”/“查看职位信息”选项,系统自动进入职位信息一览表,通过该界面可以查看所有的职位信息。

1.1.5 收发信息

收发信息包括:查看短消息和发送短消息。

单击“收发信息”/“发送短消息”选项,系统自动进入如图1.8所示的界面,单击“收信人序号”、“短消息标题”和“内容”文本框,输入相应的内容,最后单击【发送】按钮,系统给予“发送成功”的提示信息即发送成功。

图1.8 发送短消息

单击“收发信息”/“查看短消息”选项,系统自动查看短消息的界面,通过该界面可以查看所有的短消息。

1.1.6 优秀员工管理

优秀员工管理主要包括:查看优秀员工和优秀员工提名。

单击“优秀员工管理”/“优秀员工提名”选项,界面下方自动显示优秀员工提名的界面,单击“员工序号”的文本框,输入要提名的员工序号,单击【提名】按钮即可完成操作。

单击“优秀员工管理”/“查看优秀员工”选项,界面下方自动显示所有优秀员工的相关信息。单击员工信息后面的删除按钮

即可删除该条员工信息。

1.2 管理员登录

单击【管理员登录】按钮,界面下方自动显示管理员登录的界面,如图1.9所示,单击“用户名”和“密码”文本框,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最后单击【提交】按钮即可进入员工登录界面。如图1.10所示。

图1.9 管理员登录界面

图1.10 办公自动化系统后台

办公自动化系统后台管理页面主要包括:部门管理、职位管理、公告管理、公文查看、员工管理、账号管理、短消息管理、在线管理、员工状态管理和安全退出。

1.2.1 部门管理

部门管理主要包括:添加部门、修改部门、查看部门和删除部门。1.添加部门:

单击“部门管理”/“添加部门”选项,系统自动进入如图1.11所示的界面。通过该界面可以添加部门信息。

图1.11 添加部门

单击“部门名称”和“部门描述”文本框,输入相应的内容,最后单击【添加】按钮即可完成添加操作。

2.修改部门:

单击“部门管理”/“修改部门”选项,系统自动进入如图1.12所示的界面。通过该界面可以修改部门信息。

图1.12 选择修改部门

单击“选择修改”的下拉按钮,选择要修改的部门,单击按钮,系统自动进入如图1.13所示的界面,单击各文本框即可进行修改,最后单击【修改】按钮即可完成修改操作。

图1.13 修改部门信息

3.查看部门:

单击“部门管理”/“修改部门”选项,界面下方自动显示所有部门信息。4.删除部门:

单击“部门管理”/“删除部门”选项,系统自动进入如图1.14所示的界面,单击“请选择要删除的部门名称”的下拉按钮,选择要删除的部门,最后单击【删除】按钮即可完成删除操作。

1.2.2 职位管理

职位管理主要包括:添加职位、修改职位、查看职位和删除职位。具体的操作方法同部门管理的操作方法相同,这里不作重复讲解。

1.2.3 员工管理

员工管理主要包括:添加员工信息、浏览员工信息和查找员工信息。1.浏览员工信息

单击“员工管理”/“浏览员工信息”选项,系统自动进入员工信息一览表的界面,通过该界面可以浏览所有的员工信息。2.添加员工信息

添加员工信息的操作方法同前台的员工信息添加的操作方法相同,这里不作重复讲解。3.员工信息查找

单击“员工管理”/“浏览员工信息”选项,系统自动进入如图1.14所示的界面。通过该界面可以查找所有的员工信息。

图1.14 员工信息查找

设置查询条件,最后单击【查找】按钮,界面下方自动显示查找结果。

1.2.4 账号管理

账号管理主要包括:员工密码设定和查看激活账号。1.员工密码设定

单击“账号管理”/“员工密码设定”选项,系统自动进入如图1.15所示的界面。通过该界面可以设定员工密码。

图1.15 员工密码设定 单击“请输入要设定的员工id序号”的文本框,输入员工id序号,单击“请输入要设定的员工密码”的文本框,输入密码,最后单击【设定】按钮即完成密码的设定操作。

2.查看激活账号

篇6:《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需求文档

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加大提高办公效率,使得实际业务通过网络流转,并适用于通用性、灵活性、保密性和标准化等各项原则,现将各项技术要求列举如下:

1、系统可以整合到其他应用系统或平台,进行门户统一管理,实现无缝对接。

2、工作流管理体系,用户可以自定制自己需要的业务流程和业务OFFICE 文档模板。

3、可实现严格的工作流程跟踪、监控和催办。有信息提醒功能。

4、用户权限管理可以分项分类到各项工作,并可以指定权限到分组或者单个用户。

5、用户可以任意定制私人桌面模块。

6、可以自定义报表

7、文档流转过程痕迹保留、留痕查看、手写批注、电子印章。

8、可以支持手机短信平台、移动办公。

9、可以有内部消息的发送传递。

10、文件编辑时具有缓存和定时保存功能,避免因为断网等故障的出现造成录入数据的丢失。

11、可以实现IP地址使用限制管理。

12、发布环境最好采用TomCat,数据库平台可任意选择。

13、提供数据库数据备份功能。

篇7: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缓存技术的使用

为了使工作流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 本文研究开发了一个基于Domino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一些相关概念, 跟着阐述了系统的具体实现, 并且对工作流管理系统实施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详细地分析。

1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介绍

工作流管理系统 (Workflow Managem e n t S y s t e m, W f M S) , 是“一种在工作流形式化表示的驱动下, 通过软件的执行而完成工作流定义、管理及执行的系统”, 其主要目标是对业务过程中各活动发生的发后次序及同活动相关的相应人力或信息资源的调用, 进行管理而实现业务过程的自动化。

1994年11月工作流管理联盟 (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Wf MC) 发布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参考模型 (见图1) 。参考W f M C的相关文献。

2 系统的具体实现

由于工作流管理系统与普通事务处理系统存在显著的差别, 工作流管理系统在企业的实施方法上也不同于普通的事务处理系统。要实施工作流管理系统首先要在战略层次上对企业的业务目标进行分析, 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组织要求。

在完成了企业战略目标分析和工作流实施战略后, 工作流管理系统才能够进入真正的实施阶段。工作流管理系统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一般分为3个阶段, 即模型建立阶段、模型实例化阶段和模型执行阶段 (见图2) 。模型建立阶段通过利用工作流建模工具完成企业经营过程模型的建立, 将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工作流模型。模型的实例化阶段完成为每个过程设定运行所需的参数, 并分配每个活动执行所需要的资源 (包括资源、人员、应用) 。模型执行阶段完成经营过程的执行, 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任务是完成人机交互和应用的执行, 并对过程与活动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与跟踪。

根据上述模型, 笔者对过程建模、过程定义、过程运行、过程监控四个方面的分析与设计进行重点论述。

2.1 过程建模

本系统从功能由公文的审批流转和管理、规章制度 (I S O文件) 的审批流转和管理、项目资料的审批流转和管理、档案管理四部份组成。

(1) 公文的审批流转与管理:在系统中实现公文的拟稿、审核、签发、分送等审批流转过程的电脑化, 包括企业内文件、外单位收文、以企业发出的发文、函等文件。

(2) 规章制度的审批流转与管理:提供规章制度 (含I S O文件) 文件的建立、编写、校核、审批等处理功能, 对具有文件发布、版本更新、文件作废、整理、分类、查看权限管理、查询等功能。

(3) 项目资料的审批流转和管理:主要为企业的大中型投资项目、设备更换修理、技术开发项目和市场推广项目提供一个项目资料审批、管理的平台, 实现对项目资料的审批流转全过程及项目资料的管理。

(4) 档案管理:是对企业文件和资料进行档案的归纳整理、编目查询和借阅管理的系统。

以上每一个模块都包含若干业务流程, 例如出差流程是实现出差前的申请和审批、出差后的总结、审批和费用的报销等, 同时对出差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跟踪, 实现完善的出差流程等。

将以上每一过程执行的各种活动及相关信息全部记录下来, 从业务流程、数据及文件、活动、角色等4个方面进行清晰地描述, 可采用UML模型, 对信息进行一个反馈, 图3为示例。

2.2 过程定义

如图2, 过程建模→过程实例的过程, 也就是过程定义的过程, 其中包含工作流执行软件运行过程所需的过程所有详细信息的细化。包括过程的开始和结束条件、组成活动、在活动间进行导航的规则、需执行的用户任务、可能会被调用的应用程序、所有工作流相关数据的定义等。

根据图3的已成功进行“过程建模”的工作流程, 我们可以对它进行以下细化的定义。

(1) 划分定义各个审批的环节:出差申请→出差审批→出差返回→出差汇报→财务审查。

(2) 以上每个环节都必须进行详细的定义:流转规则, 流转角色, 流转条件, 流转时限, 活动环节的先后逻辑关系, 环节内的各个组成活动等等, 可以用列表的形式进行整理。

(3) 每个环节里活动的定义:对于每个环节, 办理人都进行一连串的活动, 因此系统必须进行清晰地描述, 包括在该环节内, 需要填写的资料, 上传的附件, 发送定义下一个办理对象等等。

2.3 过程运行

工作流是某个业务过程的一次执行, 在组织机构内部的某一时刻, 可能有多个工作流在执行, 工作流的每次执行是为了某个具体的业务目标, 访问特定的数据和人力资源。一个工作流可以是机构内部发起的, 也可能是其它的机构发起的;它可以终止于机构内部, 也可以跨越机构边界。不同的工作流之间是独立地在执行, 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约束关系, 但是它们可能通过共享资源而相互影响。

笔者设计的本系统对于工作流模型的执行结构有以下5种类型, 并且在本系统有着具体广泛的应用 (如图4所示) 。

(1) 顺序执行:表示两个任务顺序执行, 当任务A执行结束后, 执行任务B, 接着执行任务C。

(2) 并行执行:任务B和任务C并行地执行就是说这两个任务可以同时执行或以任意的顺序执行, 当任务B和任务C都执行完毕, 才能执行下一个任务D。

(3) 选择执行:当任务A执行结束后, 在任务B和任务C中选择其中一个执行, 其中一个执行完毕最后执行任务D。

(4) 跳过执行:表示任务A执行完毕, 可以跳过任务B, 直接执行任务C。

(5) 重复执行:表示任务C执行完毕可以回归到前面, 执行任务A, 意味着可以重复执行流程中的环节一次或多次。

2.4 过程监控

在过程运行中, 系统必须对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 有两方面需要考虑。

2.4.1 灵活多变的流程配置

如图2所示, 过程的监控是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的, 由于业务实际办理过程中, 尽管流程在实例化后已经在运行, 但是工作流程经常会发生变化, 因此, 系统管理员必须对流程进行更改, 包括改变流向, 增减流程环节、合并流程活动等, 更改后就不能按照原来的定义方式进行流转, 所以对于工作流管理系统, 必须具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过程定义的功能。本系统采用了以下方式进行这方面的灵活处理。

(1) 每一个环节可以看作仅仅是一个节点, 当用户在其中一个节点中进行操作, 流程的改变 (其他节点的改变) 并不影响他在该节点的操作。

(2) 系统在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的时候已充分考虑到用户的操作可能出现的问题, 因此提供了各种灵活多变的流转方式 (如图4) 。

(3) 固定流转和自由流转的相结合。系统提供如图4五种工作流执行方式, 因此, 流程发起者可以选择适合该特定流程的流转方式, 包括任意选定角色和环节。

2.4.2 严格的安全控制与监控

工作流管理系统对安全性要求较高, 为了达到要求, 必须做到充分的安全控制与监控。在本系统中, 共设置了5层安全控制级别。

(1) 用户鉴定:用户登陆系统, 需要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以便确认和登记。

(2) 服务器访问控制:保证只有授权用户, 才可登陆指定的服务器。

(3) 数据库访问控制:对数据库的访问进行控制。

(4) 文档访问控制:对数据库中的文档进行权限控制。

(5) 文档中的域访问控制:对文档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控制。

通过以上五层安全控制再加上一些安全机制如:系统级权限控制、电子签名和加密等, 使得整个安全机制达到了系统对安全的需要。

3 结语

本文根据工作流管理系统模型, 以及对W f M S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地论述, 并基于Lotus Domino平台在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中进行了具体的应用。企业或组织内有许多繁琐复杂的流程, 这些流程构成了企业或组织的日常运营活动。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将这些流程自动化, 并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降低成本, 增强规范和标准化便是工作流自动化管理软件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TheWorkflow Reference Model.TC00-1003, Hampshire: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1995:11~14.

篇8: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缓存技术的使用

关键词:高校办公自动化.NET技术

0引言

在网络化和电子化日益普及的新形势下,高校的行政管理迫切希望把繁琐复杂的业务流程,转化为计算机应用,来实现随时沟通、共享信息。以及解决传送报批过程中的效率低下问题。校园网络办公系统不仅有助于学校简化行政工作量,扩大办学规模,转变职能,深化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办公成本,而且使管理与教学更加规范化,促进校务公开,帮助学校实现更远的目标。

1系统需求设计

针对目前学校日常办公的需要,系统主要目标是实现一个集成的协同办公环境,让使用人员能够利用网络实现协同工作和知识管理。在设计系统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实现网络化无纸办公和信息的实时通讯,真正做到随时随地的办公:2将数据、信息数据化,用数据库技术将所有的数据和信息统一管理,便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3系统安全性考虑。防止因病毒或网络攻击而造成的数据丢失;4系统设计人性化,从界面设计和功能设计上都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操作,避免因设计不当而造成使用者对系统的抵触:5系统底层设计考虑充分,为后期维护和增加新功能打好基础。

2系统设计

2.1平台选择系统采用三层结构。包括了客户端、中间层和数据层三个部分。客户端可以是传统的必须在用户计算机上实现本地安装和维护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网页浏览器。本系统使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我们就把这样的三层结构称为“基于B/s(Browser/Server,简称B/S)模式的三层体系结构”,使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的最大好处是能真正实现客户端的零安装和零维护。

开发环境采用基于Net框架的C#语言和SQL2000数据库。.Net平台提供了企业级应用框架标准,为搭建具有可伸缩性,灵活性、易维护性的OA系统提供了很好的机制。它可以实现跨平台应用开发,支持控件动态绑定,便于和SQL Server、ORACLE等大型关系数据库进行连接,适合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开发。

2.2系统模块设计根据实际日常办公需要,在充分对工作流程和需求進行了解后,将系统功能划分成多个模块,功能涵盖内部电子邮件、站内短信息、公告通知、日程安排、工作日志、通讯录、考勤管理、工作计划、网络硬盘、工作流、讨论区、投票、聊天室、文件柜、人事档案、工资管理、人员考核、办公用品、会议管理、车辆管理、图书管理电话区号查询、邮政编码查询、法律法规查询、万年历、世界时间等数十个极具价值的功能。系统模块设计图如图一:

2.2.1公文模块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这牵涉到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跟踪,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协作。各个部门都存在着大量流程化的工作,例如公文的处理、收发文、各种审批、请示、汇报等,都是一些流程化的工作。通过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达到可以规范各项工作,提高单位协同工作的效率的目的。

2.2.2信息模块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在内部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场所,包括电子公告、电子论坛、使内部的规章制度、新闻简报、技术交流、公告事项等能够在内部教师之间得到广泛的传播,使教师能够了解单位的发展动态。同时,建立内部协作机制,使组织内部的通信和信息交流快捷通畅。

2.2.3资源模块实现知识管理。使各类文档(包括各种文件、知识、信息)能够按权限进行保存、共享和使用,并有一个方便的查找手段。为建立学习型组织打下基础。

2.2.4辅助模块指实现会议管理、经费管理、物品管理等日常事务自动化管理。

3结束语

办公自动化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部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其建设和应用不仅是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章显学校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

篇9: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缓存技术的使用

.NE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全新的计算平台, 它包含了对下一代信息技术理念的描述。.NET描述的具体服务和技术, 由.NET框架来提供。.NET框架是一个多语言组件开发和执行环境, 它提供了一个跨语言的统一编程环境。运用.NET框架可以使开发人员更容易的研发WEB应用程序, 使Internet上的各应用程序之间可以更方便的运用WEB服务进行沟通。

.NET提供了两种重要的技术, 即ASP.NET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和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

1.1 ASP.NET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技术

1.1.1 关于ASP.NET

ASP.NET是一种建立在通用语言上的程序架构, 能被用于在一台Web服务器上来建立强大的Web应用程序。ASP.NET提供许多比现在的Web开发模式强大的优势。ASP.NET可以实现程序在服务器端首次运行时即对其进行编译, 这种机制可有效的节省运行时间, 提高程序执行效率。

1.1.2 ASP.NET的安全性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B/S结构逐渐取代了传统的C/S结构, 成为了主流结构。B/S结构是一种以HTTP为传输结构, 使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以及与之相连的后台数据库的体系结构。B/S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可扩展性和更容易更新升级等优点。ASP.NET采用B/S的三层架构。三层分别是显示层、中间层、数据层。显示层是利用浏览器为客户提供应用服务的图形界面, 负责直接跟用户进行交互。中间层位于显示层和数据层之间, 由研发的应用程序实现系统的业务逻辑功能。数据层是三层中的最底层, 负责数据的存储和访问。三层架构的运用实现了页面、程序、数据的分离, 减少了耦合度。极大的降低了客户端被破坏而给数据库带来损失的风险, 有效的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1.1.3 ASP.NET的重要服务器端控件

1) Repeater控件

Repeater控件是一个基本的数据绑定模板控件, 它以没有预定义外观的方式显示数据源的内容, 使用时必须在Repeater控件所应用的模板内显示声明所有的HTML布局、格式设置和样式标记, 以此来实现界面的可视化。

2) Data List控件

Data List控件是一种数据列表控件, 它是一个强大的数据绑定控件, 相比Repeater控件, Data List控件增加了选择和编辑两种专用模板, 其中选择模板可用来呈现被选中项的样式;编辑模板则可以实现对该模板中控件内容或数据进行编辑的功能。

3) Data Grid控件

Data Grid控件是一种服务器端控件, 能以表格的方式显示数据源中的数据。它提供了诸如分页、排序以及过滤等一系列的内置功能, 极大的简化了Web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该控件把绑定到它们的数据通过HTML表现出来, 同时该控件还封装了处理提交数据、状态管理和事件激发的功能。

应用ASP.NET中的服务器端控件显示数据时, 均需调用Data Bind使数据源的数据显示在列表中, 绑定后只要程序中相应的数据发生变化, 那么这些与数据“绑定”在一起的属性、表达式以及函数结果的值就会随之改变。

1.2 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

1.2.1 关于ADO.NET

ADO.NE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NET框架提供的一种新的数据访问技术, 用于直接满足用户开发可伸缩的应用程序, 它是专门为Web设计的, 提供了优秀的平台互用性和可伸缩数据访问, ADO.NET可以使应用程序和不同类型的数据库进行交互。

1.2.2 ADO.NET提供了五种重要对象, 它们分别是:

1) Connection连接对象:用于建立一个连接, 研发的应用程序可以通过此连接把对数据的操作命令传送到数据库。

2) Command数据命令对象:用于对数据库发出SQL命令,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执行“查询”、“增”、“删”、“改”等操作。

3) Data Reader数据阅读器对象:用于从SQLServer数据源中以快速的、向前的、只读的方式访问数据库, 在读取数据时, 不允许断开和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4) Data Set数据集对象:可以将其看成内存中的数据库, Data Set可以把从数据源中检索到的数据整体存放到内存中, 然后断开与数据源的连接, 之后接受调用应用程序的访问, 所以应用Data Set可实现无需持续连接数据源即可高效的对数据进行访问。

5) Data Adapter数据适配器对象:它负责接收来自Connection对象的数据, 然后把它传给Data Set数据集, 而数据集的任何变化也是通过数据适配器回传给Connection对象并改变数据源的数据。

2. NET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典型应用

2.1 在登录模块中的应用

2.1.1 应用Connection连接对象, 建立前台界面与数据源的连接。

Sql Connection my Connection=new SqlConnection (Data Base DB.Connection String) ;

2.1.2 建立Command数据命令对象, 通过从Users (用户) 表中查询是否有与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相同的信息, 来验证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可以用来登录系统。

2.1.3 建立Data Reader数据阅读器对象, 并将可能采集到的信息, 添加到Data Reader数据阅读器对象。

2.1.4 如果有数据被添加到了Data Reader对象, 则使用Session对象分别保存。

2.2 在信息标题显示模块中的应用

分别建立Data Adapter数据适配器对象和Data Set数据集对象, 然后将查询到的记录, 通过数据适配器添加到数据集的数据表中, 再将数据表中的数据作为数据源, 绑定到Datagrid控件, 即可实现在页面中运用Datagrid控件显示相关数据。

4 结束语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 企业的办公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实施信息工程, 进行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企业信息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应用已成为大幅提高办公效率, 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的关键。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典型的WEB应用系统, 性能和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从.NET技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来分析, .NET提供了若干新的安全机制、新的数据库访问机制、新的运行策略和新的编程方式, 将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合理的应用到WEB应用系统的开发中, 可以极大的提高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可以开发出功能较多的较复杂的WEB应用系统。

参考文献

[1]金茂忠.NET编程基础.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

篇10: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缓存技术的使用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办公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1-0010-01

0引言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是办公业务中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一个企业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程度是衡量其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标准。OAS从最初的以大规模采用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为标志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今天的以运用网络和计算机为标志的阶段,OAS对企业办公方式的改变和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办公自动化系统都是架设在网络之上的,它是一个企业与外界联系的渠道,企业的Intranet最终都会接入Internet,这种接入一方面方便了企业发布信息、共享资源、对外交流和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来自外部网络的各种安全威胁。

1办公自动化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如何保证信息和网络的自身安全性问题,尤其是在开放互联环境中进行商务等机密信息的交换时,如何保证信息存取中不被窃取篡改,已成为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在国际上,计算机犯罪案件正在以几何级数增长。计算机犯罪是一种高技术型犯罪,由于其犯罪的隐蔽性,因此对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目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假冒内网的IP地址登录内网窃取信息;软件系统自身的问题:利用网络传输协议或操作系统的漏洞攻击网络;获得网络的超级管理员权限,窃取信息或破坏系统;在传输链路上截取信息,或者进入系统进行物理破坏;病毒破坏,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在计算机运行中对计算机信息或者系统起破坏作用的程序。它通常隐蔽在其它程序或者文件中,按照病毒设计者设定的条件引发,从而对系统或信息起到破坏作用;黑客入侵;防范技术落后,网络安全管理不力,管理人员混乱,权限混乱等等。

2系统安全的防范

针对目前系统安全的上述问题,在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上提出下面几类主要的防范方法。

2.1加强机房管理

对目前大多数办公自动化系统来说,存在的一个很大的不安全因素是网络管理员的权力太大,据有关资料报道,80%的计算机犯罪来自内部,所以对机房工作人员要做好选择和日常考察,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来限制或者削弱网络管理员的权力,对机房工作人员,要结合机房、硬件、软件、数据和网络等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保密观念和责任心;要加强业务、技术等方面的定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2.2设置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策略之一。访问控制策略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策略、操作权限控制策略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网络管理员应该对用户账户的使用、用户访问网络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控制和限制。用户账户应只有网络管理员才能建立,用户口令是用户访问网络所必须提交的准入证。针对用户登录时多次输入口令不正确的情况,系统应按照非法用户入侵对待并给出报警信息,同时应该能够对允许用户输入口令的次数给予限制。其次,用户名和口令通过验证之后,系统需要进一步对用户账户的默认权限进行检查。最后,针对用户和用户组赋予一定的操作权限。网络管理员能够通过设置,指定用户和用户组可以访问网络中的哪些资源,可以在服务器上进行何种类型的操作。网络管理员要根据访问权限将用户分为特殊用户、普通用户和审计用户等等。

2.3数据加密

主要针对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它是通过网络中的加密系统,把各种原始的数据信息(明文)按照某种特定的加密算法变换成与明文完全不同的数据信息(密文)的过程。目前常用的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加密和数据存储加密。数据传输加密主要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进行加密,常用的有链路加密、节点加密和端到端加密三种方式。链路加密对用户来说比较容易实现,使用的密钥较少,而端到端加密比较灵活,对用户可见,在对链路加密中各节点安全状况不放心的情况下也可使用端到端加密方式。数据存储加密主要就是针对系统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本身进行加密,这样即使数据不幸泄露或者丢失,也难以被人破译。数据存储加密的关键是选择一个好的加密算法。

2.4建立工作日志

对所有合法登录用户的操作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对非法用户,要求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其登录次数,时间,IP地址等信息,以便网络管理员能够根据日志信息监控系统使用状态,并针对恶意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

2.5 加强邮件安全

在众多的通信工具中,电子邮件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已成了广大网络用户的首选。然而这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目前垃圾邮件数量巨大、邮件病毒防不胜防,而关于邮件泄密的报道更是层出不穷。面对电子邮件存在的巨大安全隐患,可以采取如下的防御措施:

1)加强防御,一般用户会经常忽略使用电邮安全的基本常识,因此教育用户一些常识是非常有必须的。例如,勿开启来自未知寄件者的附件;勿点选不熟悉来源的任何内容;封锁陌生人的实时讯息等。

2)对邮件进行加密,由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重要的商务活动和发送机密信息,因此保证邮件的真实性和不被其他人截取和偷阅也变得日趋重要。据调查,74%邮件泄密是因为邮件中的机密信息未做任何加密措施引起的。因此,邮件加密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针对邮件内容的安全防范措施,采取先进的加密算法可以有效地保障数据的安全。

3)反垃圾邮件,垃圾邮件经常与病毒有关,因此用户需要反垃圾邮件和反病毒保护。垃圾邮件中的链接经常指向包含恶意软件的网站,而且病毒经常通过电子邮件传播。大大减轻邮件病毒肆虐的方法是使用反病毒软件,例如只使用提供自动病毒保护功能的电子邮箱,只打开来源可信的电子邮件,或在打开邮件附件之前用反病毒软件进行扫描等等。

2.6设置网络防火墙

通过安装并启用网络防火墙,可以有效地建立起计算机与外界不安全因素的第一道屏障,做到实时监控网路中的数据流,保护本地计算机不被病毒或者黑客入侵。

2.7保护传输线路安全

对于传输线路,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并要求远离各种辐射源,以减少由于电磁干扰引起的数据错误;网络连接设备如Hub等应放置在易于监视的地方,以断绝外连的企图;还要定期检查线路的连接状况,以检测是否有外连或破坏等行为。

3结束语

上一篇:二月二龙抬头阅读答案下一篇:学习部讲课比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