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报考系列】指挥类专业和非指挥类专业区别

2024-04-08

【军校报考系列】指挥类专业和非指挥类专业区别(通用2篇)

篇1:【军校报考系列】指挥类专业和非指挥类专业区别

指挥类专业和非指挥类专业区别

指挥类军事院校主要为军队培养基层军官,通常包括步兵、炮兵、工兵、防化等兵种学院,指挥类军校学员毕业后,绝大多数要分配到部队基层单位担任排长,其人员身份为指挥军官

非指挥类军事院校通常称为专业技术院校,主要为军队培养初级专业技术人员,通常包括军医、军械、军事交通等专业院校,专业技术院校学员毕业后,基本上分配到部队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部队技术保障部门,其人员身份为专业技术军官或军队文职干部。无论哪种院校的毕业生都为军官或干部身份。

从个人前途来讲,由于军队的特点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指挥类院校毕业生到部队后,由于基层军官人员流动较快,如果本人表现出色,容易得到提前晋升的机会,但由于指挥类军官群体呈现金字塔状,越往上升难度越大,淘汰率也越高,很难保证能够在部队长期发展。

专业技术类院校毕业生到部队后,多数从事业务工作,此类人员流动较慢,除非有重大贡献,一般难以有提前晋升的机会,只能按有关规定正常晋升。但是,根据部队有关规定,专业技术干部的职级晋升可以不受单位级别限制,虽然晋升相对较慢,但在初、中级专业级别范围内,更容易晋升到较高的职务级别。

简单讲,指挥军官初期晋升较快,但晋升的空间有限,而且很难在部队长久发展。而专业技术人员初期晋升较慢,但晋升的空间较大,而且相对在部队发展的时间较长。

篇2:【军校报考系列】指挥类专业和非指挥类专业区别

一、合唱指挥的重要性及其应具备的素养

合唱指挥是合唱的组织者、指导者, 也是合唱音乐艺术当中不可或缺的。因此, 我们在进行教学时, 还要加强对学生们合唱指挥的技能培养, 以达到学生们可以独立进行合唱作品的组织、编排、创新、实践以及对合唱艺术进一步的探索的能力。

高校音乐专业必须培养、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理论基础的重视, 以提升其对音乐理论基础掌握的扎实度。这样才可以从合唱作品的谱面上真正地理解创作者的创作思想, 并对其曲式结构、调式调性以及和声织体等音乐本体素材进行全面分析与把握, 并完成创作者的表现意图。同时, 还需要培养学生们对合唱作品创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思想以及文化、历史背景等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以提高学生们对合唱作品的综合认知与理解。通过以上对合唱作品理论基础的分析、理解之后, 在指挥的过程中, 才能更加有效地结合自身, 对合唱作品的二度创作、创新更加准确、合理。同时, 当学生们掌握了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之后, 才会对不同的合唱作品以及其他的音乐作品具有一种更加全面、准确、深入的认知与理解, 也会在指挥实践中将自己对作品深刻的理解与把握通过指挥语言传递给全体演唱者, 不但可以使演唱者将音乐作品的表现意图更好地表现出来, 也为自己在未来的合唱指挥中的进一步创新、探索、再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并达至更高的境界。

二、合唱指挥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合唱指挥技巧的提高需要多门音乐专业课的铺垫, 具体有视唱练耳、作曲、和声、曲式、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美学、钢琴、声乐等等。因此合理设定培养方案是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需要重视的。根据笔者对多所师范类高校的培养方案的了解, 合唱指挥课程大多排在三年级, 其原因就是需要学生具备比较全面的音乐素养。大多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理论方面较强, 但实践能力非常欠缺, 这是由各种客观因素造成的, 如合唱队的建设不足、表演舞台匮缺等, 照成的情况。因此合唱指挥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 合唱指挥课程设置

目前高校合唱指挥课程大多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将合唱和指挥分开, 分别开设合唱课和指挥课。第二类是因为各种因素将合唱指挥开设为一门课程, 合唱与指挥, 此类课程培养方案多在西南地区开设。两类课程设置方案各有利弊, 因此在此基础上做出以下建议:

(1) 在合唱指挥课时比例分配、教学内容侧重点中侧重指挥方面的教学, 并增添中小学音乐新课标合唱作品的内容。

(2) 在二年级增设艺术实践课程, 有条件的可以和当地的中小学校结合, 举办合唱节, 使学生了解合唱指挥学习的重要性。

(3) 三年级的结业考核以舞台实践的形式来进行。

(二) 合唱指挥与教学实习的联系

任何一门技巧课程, 实践都是极其重要的。将所学技巧真正应用起来是需要时间来进行磨合的。但现在社会的就业压力, 使毕业生没有机会在工作中进行磨合, 因此这项工作就只能在教学实习中去解决, 这就迫使培养方案要做出相应的变化。

(1) 与教学实习相结合。实现在实习过程中, 应用合唱指挥技能技巧, 为更快适应社会环境做出良好的基础。

(2) 制定具体服务范围, 提高合唱与指挥专业课程的指向性。

(3) 建设与地方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的实践平台。加强学生在合唱指挥技能技巧方面的应用能力。

(4) 以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形式, 更深刻地理解合唱指挥的意义。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合唱艺术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办了各种合唱指挥培训班, 举办了“合 (下接第155页) 唱指挥讲座”、“合唱艺术系列讲座”。此外, 每逢合唱大赛时, 马革顺、严良堃等老指挥家、教授作“合唱指挥排练示范讲座”, 边带团边排边讲, 使中国年轻一代的指挥们受益匪浅, 另外在作品创作上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但以中国15亿人口的基数来说, 这样的成果还远远不够。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是下一代音乐发展的重要平台, 但就目前来说, 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合唱指挥能力令人堪忧, 高校培养应用性人才迫在眉睫。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加快和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合唱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几乎一年一个面貌。在合唱舞台越来越肥沃的今天, 有效提高合唱指挥的音乐素养、培养更专业的合唱指挥是高校音乐专业必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要为培养更多合唱指挥应用性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瑜.合唱指挥人才培养渠道的思考[J].济南: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1) .

[2]中国合唱协会.神话中国[N].中国合唱协会报道.

上一篇:无私的母爱小学六年级作文500字下一篇:汉语拼音字母表a4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