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人生

2024-05-06

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人生(精选12篇)

篇1: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生

记得自己第一了解青藏铁路到是2006年那会,那是在新闻里面听到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详细介绍了青藏铁路建筑的不易,那会脑海里面想的是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啊,那会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和印象。那年我才16岁。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从那天真的童年悄悄走过懵懂的青春踏入了成熟稳重的青年,我毕业了那年我23岁,没想到的是,我毕业后成了一名光荣的铁路职工进入到了青藏铁路公司,从此我的身份就多了一个“宁工人”,回想一下,我与青藏铁路共同走过了二年多载,我为我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为我能够成为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铁路职工感到自豪。

回想当初刚进入铁路单位的时候,那会我被分在了哈尔盖桥隧车间一工区,刚开始一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这地方不是啥好地方,但是没有想的是工区在海东市乐都县,这让我不由的惊喜,在一个这么好的地方咋取了个这样的名字,后来听老师傅介绍才知道原来我们管辖到哈儿盖所以才叫哈尔盖桥隧。

由此我以一名桥隧见习生的身份开始了我开始了我职业生涯的开端,刚开始工作我与同时期被分来的9名新工一起由一名老师傅,出去工作,但是让我大跌眼镜的是我们明天干的不是清理侧沟就是捡垃圾,这让我不事的在脑海里面想,我学了三年的土木工程,本来毕业后应该从事建筑大桥、大路,施展我在学校所学到的东西,但是现在却是干着和民工一样的活,心里面从此开始反感到这份事业。

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开始抱怨和反感起来了,有一天下午下班后,工区的工长工长来到我的寝室来找我谈话,问我最近工作咋老是心不在焉,我就如实把当初心里的想法给了工长说了,工长听我说完后就笑话我,说你这傻孩子我们铁路平时主要干的是维护工作,虽然岗位平凡但是他却关系到千千万万旅客的安全,把平时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对旅客安全的最大保证,在说你们现在还是新职人员,铁路上规定新职人员在没有取得相应的资格前是不能出去单独工作,还有你刚来啥都不会叫你去现场施工你已不会啊,所以你应该静下心来,慢慢学习等你定完职以后有的是机会给你是施展才华,就怕你到时候不会,于是我恍然大悟,在平时的工作中慢慢开始向身边的老师傅们学习。一转眼一年的实习期满后自己已通过了公司的定职考试,正当自己满怀信心准备大干的时候,人事通知我去高铁报到,我被抽调到了兰新高铁,当时那个心情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想到将要和自己朝夕相处一年多的同事和师傅们离别,将要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当时心里面真是,欲哭无泪,但是作为一名铁路职工,就得服从上级部门的安排。

就这样我来到了兰新高铁,当时正好是线路精调阶段,于是我被分到了精调小组,可以说当时我连最简单压机都不会用,虽然自己以前没有干过线路,但这并不是理由,不能因为我而拖累了整个小组的进度,于是我不断向身边的同事和师傅们学习,随着时间的积累,自己不仅学会了使用所有的线路精调设备,还在老师傅的教导下学会了“画翘”。这让在我那颗希望的种子又重新发芽起来,这样我认识到在平凡的岗位上已能施展所学的东西。

在精调的那段时光里面虽然每一天都是很辛苦,但是自己学会了很多东西丰富了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水平,想到自己精调过的线路,开通以后上面将要行驶一列列高速运行的动车列车上的旅客感受到高速铁路,安全,舒适,平稳。时心里面不由的自豪起来,毕竟自已参与了,青海的第一条高铁,这条线路还是世界上目前一次建设里程最长的铁路,想到这些工作中的疲劳和辛苦不由的全都抛到身后。

当历史的时钟敲响在2014年12月26日时兰新客专正式通车,当自己乘坐列车时,心里面不有的骄傲,旅客透过窗户向外面看的是风景,而自己通过窗户,看见的是曾经自己在线路上奋斗过的背影。

如今的又返回到熟悉的桥隧岗位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一名普通铁路职工的职责,通过两年多的历练现在自己,已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期的铁路年轻一代,要努力做好铁路维护的工作,作为一名“宁工”人要立足于本职,把个人的理想与目标和铁路事业发展相结合起来,做到个人的利益服从整体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

作为一名90后铁路职工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近年来,全段新职工都在学习新技术,新业务积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我素质水平,要不断的适应新时期铁路发张形式的需要。作为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

已许有会问,每天我们都干着加点重复的工作没有任何价格,能有啥大发展,混到退休就是了,其实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应以一颗颗平常心对待每一件事,做好每一项工作,要认识到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是做好就是不不平凡,所以我们要立足本职,扎实进取,就是实现个人成长的基本道路,个人的成长源于对平凡事业的热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平凡的岗位上付出多少,事业的空间就扩充多少,只有干好每一件平凡的事,才能搭建起成长的阶梯,立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无论舞台有多么的小,我们都可以唱一出大戏来,只有把平凡的工作作为人生的事业,把事业作为追求,全身心的投入铁路发展中去,个人的成长才能得到更宽阔的发展空间。

海东西路桥车间大通西路桥工区:周杰

篇2: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人生

—记平罗县中心敬老院副院长丁丽萍

老人干净整洁的房间,窗明几净,嫩绿的花草把洁净的大厅装扮的温馨雅致,老人们满脸的安详平和。这是她工作的地方。

衣着朴素,干净利落,精神饱满。这是她形象的描述她就是丁丽萍,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位普通干部。但她又是一位不一般的女人,在她身上有许多荣誉的光环: 1997年她被国家民政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老龄协会授予“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5年获得民政部“孺子牛 奖”,2007年又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08年12月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央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1985年,平罗县高庄乡敬老院建成时,27岁的回族妇女丁丽萍被聘为服务员,终日的工作就是清扫房屋、洗衣做饭、给卧床不起的老人请医喂药、端吃端喝等琐碎且平凡的事情。2003年,她被调到平罗县老年服务中心工作,不同的地方,同样的工作,这一干就是24年。

伺候老人的工作不好做。人上了年纪,脾气古怪、任性。尤其在饮食上,习惯和爱好各异:米饭硬了有人嫌,软了有人怨,菜淡了有人嚷,咸了有人骂,“众口难调”。有一次,一位老人拿刚出炉的馒头砸到丁丽萍的脸上,她默默地忍受了。好几次,丁丽萍想打退堂鼓,可母亲说:“闺女,他们年纪大了,没儿没女怪可怜的,你就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父母照顾吧!”她点头答应了母亲。在以后的工作中,她细心观察每位老人的秉性特点,爱好和偏向,因人而异,在服务和饮食方面尽量满足不同老人的要求。闲暇时和老人谈谈心,说说知心话,使这些缺少子女关心的老人开心顺畅。2004年秋天服务中心入住一位曾碧尧老人,老人无儿无女,孤苦一生,丁丽萍经常去和老人谈心,了解老人的思想,及时进行疏导,抚慰老人孤寂的心灵,让老人幸福快乐地过好每一天。2007年9月,91岁高龄的曾碧尧老人一病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是丁丽萍每天为老人送来三餐,亲自喂给老人,为其换洗衣裤,擦洗身子。曾碧尧老人脚上起了湿疹,丁丽萍为老人洗脚擦药,直到老人脚好了为止。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即使轮到换班轮休,她总是不放心,专门来一趟,亲自照看老人,对接班人员再三叮嘱。同年12月老人的病情加重,丁丽萍又护送老人到医院医治,一直陪伴在老人身边,直到老人安详地合上双眼。老人问她为什么对自己这么好,丁丽萍说:“我是您的女儿。”长期相处,她与老人们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是儿女胜似儿女”就是老人们对她的评价。

饮食起居的照料只是老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些老人因

为多年丧偶,心灵缺乏安抚,需要一位有共同语言和爱好的伴侣。由于共同的生活环境和日常接触,一些老人之间产生恋情,但碍于世俗的偏见和子女的阻拦,总是走不出这一步,秦祖同老人就是他们中典型的一位。秦祖同老人早年丧偶,含辛茹苦地拉扯几个子女长大,成家立业,可自己风烛残年,面对空寂无趣的家,内心无比凄苦。来到老年中心后,在和邢金莲老人长期的接触中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可鉴于自己年老体衰不敢迈出这一步,丁丽萍在和老人沟通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就和邢金莲老人促膝长谈,得知老人亦有此意,她勇敢地做起了“红娘”。但是双方儿女都强烈反对,并对她产生了怨恨心理。丁丽萍不厌其烦地给双方子女做思想工作,承受着他们的抱怨甚至谩骂,经过耐心地说服,终于做通了子女的思想工作,两位老人终于如愿走到了一起,快乐地生活着,儿女的怨恨也变成了感激。像秦祖同老人这样的故事在老年中心就有好几起,老人们都说丁丽萍就是老年人的贴心人。

在和丁丽萍一起工作的同事,都被她的模范行为所感召,视老人为自己亲人,视老年服务中心为自己的家。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感化着身边的每一位人。老年服务中心的一名医务工作者感激地说:“在和丁丽萍同志工作的几年中,亲眼目睹了丁丽萍同志关心老人的每一件事情,她的事迹处处激励着我,每当遇到困难打退堂鼓时,我就想起丁

丽萍,她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使我一次又一次打消了推拖的念头,视老人为父母,替天下儿女行孝道。”

丁丽萍为老年人服务,24年来始终如一,默默地把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对老人的热爱都融进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没有因为工作枯燥乏味而抱怨,她说一个人不能只为活着而生活,而要尽其所能对社会、对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实践着她的人生定位和人生价值,践行着一个普通党员的庄严承诺。

篇3: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人生

关键词:《中国合伙人》,性格,矛盾,视听语言,怀旧风格

陈凯歌说过:“电影是用来记录传奇的。”这话的真实性有多高值得思考, 但至少, 陈可辛对此想必是非常推崇。

中国合伙人的英文翻译叫《American Dream in china》。直译过来就是“美国梦在中国。”本片讲述了成长于80年代的3位主人公从大学, 到毕业, 再到考托福去美国, 以及遭遇人生的低谷, 失败到再创业的故事。生动的刻画了三个人从大学生到成功商人的励志故事。同时也勾勒出中国从改革开放到如今国富民强的社会面貌。

本片通过插叙的方式, 全片的时间其实是在2003年EES控诉新梦想盗窃教材的纽约听证会。随着中美双方在话语上的不断交锋。由三人互相引出回忆, 回忆从1980年到2003年这中间, 三人所走过的历程, 以及对方的改变。

一、情节内容, 人物性格导致的冲突矛盾

矛盾的冲突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性格的不合。在本片的第一版块大学中, 导演着力表现的是三个人的性格特点。这一段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为电影之后的矛盾作出铺垫, 也与三人之后在性格上改变产生了对比。

在刻画成冬青方面导演通过成冬青下跪求母亲再考一次高考, 揭露出了本片最终要的一个核心, 也是成冬青成功的秘诀之一“中国的英雄是可以跪着的。”土是成冬青的另一大特色, 这个从服装和他那近乎日语的口语中可以看出。

而对于孟晓骏和王阳两个人的刻画, 导演主要是以成冬青的视角去表现。

孟晓骏是一个典型的实干精英。务实, 刻苦, 自信甚至有些骄傲, 做事非常具有目的性, 甚至有一些自私, 喜欢对很多事情进行可行性分析。这从他在学生谈话中主要是处于领导地位可以看出他的实干精神与领导力, 以及对成冬青追求苏梅, 以“以卵击石”来评价可以看出他对待很多事情喜欢先做出可行性分析, 而对成冬青住院不愿意去看他这一点看出了孟晓骏身上的自私。孟晓骏身上在精神层面上象征西方。导演以孟晓骏这个“具有家族美国情节的人”来象征在90年代一大批想要出国留学的“托党”。[1]导演用大学中的这几场戏表现出了孟晓骏身上鲜明的优缺点, 也为接下来他在美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王阳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一个率性而为的赤子, 他其实是三个主人公中, 内心最为纯真的, 他忠于自己的内心, 不会因外力而改变。他不喜欢像孟晓骏一样, 带着一群人大谈理想与改变, 也不喜欢像成冬青一样装孙子。他喜欢接受Lucy的采访, 对她说“我们很了解美国, 而你们不了解中国”。和大学时期的孟晓骏仰视美国不一样, 他对美国其实是带着一种平视甚至有一点点的俯视的角度来看待的。三个人之中其实他对美国的热情也是最低的。所以他会选择放弃签证, 我想单单lucy是不可能给他这么大的动力去拒绝美国的。另外, 王阳身上的浪漫主义帮助他在成冬青对苏梅这个事件上保持了乐观态度, 他就是要帮助成冬青“以卵击石”。这和后期王阳的性格是有一定出入了。

三人毕业后 (成冬青晚一年) , 纷纷进入社会, 孟晓骏成功地得到了签证, 而王阳和成冬青则留在了中国。孟晓骏在美国遇到了可以说是人生中最大的打击。导演前面的那一场关于“too young, too naive.”的话得到了印证, 孟晓骏在美国并没有想象中发展的好, 而且所谓的美国梦也不是什么在机会面前人人均等。这让我想到了李安导演, 同样也是旅美的学子, 非常有才华, 却并没有在美国得到机会。实验室和端盘子两场戏把所谓孟晓骏的美国梦打的粉碎。同时, “孟晓骏的失败宣告着一代人美国梦的破灭”。[2]

相比孟晓骏, 王阳和成冬青在中国也是屡受挫折, 成冬青果然是老老实实的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可是天生没有幽默感的他上课总是得不到学生的喜欢, 而成为学生的睡觉课。这和他后面在公众场合基本不讲人话, 经常胡诌开玩笑的性格形成了对比。在外面偷偷地给教导主任的孩子代课, 却拿不到一点工资。感觉很悲催, 但是却让观众看到了成冬青一个最大的性格特点, 忍。学生上课睡觉, 他也只是傻傻地笑;教导主任不给钱, 他回去也不和苏梅说, 只是默默地忍着, 还骗苏梅自己很好很好。这种乐观的, 安之若素的性格, 也为成冬青在后面的成功作出了铺垫。

影片的中后部分, 是三人开始创业的过程。在成冬青的带动下, 三人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创业者。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 三人的矛盾开始爆发。成冬青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年轻人, 在大学期间对孟晓骏就存在仰视的看法。从他第一次面对签证官, 说自己最崇拜的人, 他说孟晓骏开始。所以在孟晓骏入主新梦想以后, 他才是新梦想最大的领导者。孟晓骏的任何意见, 王阳不参与, 成冬青也不反对。孟晓骏本来就在美国受到了打击, 自尊心更加受不得半点的打压。然而在新梦想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孟晓骏犯了“资本求快, 教育求稳。”的错误。在新梦想上市的道路上, 成冬青终于对孟晓骏说出了“NO”。两人的矛盾在此刻成为了本片的中心。

孟晓骏本来就对成冬青获得的巨大荣誉觉得不满, 他认为为新梦想操劳最多的是他, 可活得最光鲜的却是成冬青。于是, 关于公司上市的问题, 成为了成孟二人之间的导火索。而两人的性格上, 成冬青一直是一个温和的隐忍派, 在矛盾冲突爆发时, 往往是以忍让为先。关于股份制改革和关于张冀是否留任的问题上, 就可以看出来, 面对孟晓骏的咄咄逼人甚至是带有一点侮辱性质的提问, 成冬青总是笑着化解矛盾。但当这种咄咄逼人突破忍耐的底线, 两人的矛盾在上市爆发, 王阳的性格柔和, 作为成孟的中间人, 始终在调和着两人的矛盾。但两人的矛盾在剧情带动之下已经无法调和。矛盾终于在王阳婚礼之后有了结果, 王阳和孟晓骏离开, 而成冬青独立一人引领新梦想。

在很多电影中, 导演往往喜欢以调和主义来中和电影中的大矛盾, 如李安导演的《喜宴》[3]等。而陈可辛导演在这里同样是使用了调合主义的手法。他选择用更大的外部困难, 即美国EES指责让三个重新回到一个战线。这种调和主义的手法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成孟二人性格上的不和, 而解决性格矛盾上的问题, 竟是成冬青依靠经济力量与言语为孟晓骏挣回脸面, 影片在最后重要的高潮场面上发生了错位。[1]“陷入了霍元甲, 叶问和黄飞鸿时代的终极解决方式:和洋人打一场擂台, 战胜了洋人, 获得了意淫式的虚幻满足。在影片高潮场面, 三兄弟重新站在了一起, 曾在美国受挫的孟晓骏, 从来没有到过美国的成冬青, 被美国女友当作超重行李舍弃的王阳, 面对侵权指控, 慷慨陈词, 一洗心头愤怒, 并解决三兄弟之间的矛盾根源———上市问题, 让华尔街响起了新东方上市的锣声。观众也在虚幻的擂台上, 看到山姆大叔被打倒在曼哈顿甚至华尔街, 再一次获得了意淫的满足。”

二、别具一格的视听语言

(一) 互相交织的角色画外音

声音的元素在影片中有大量的使用。而最引人注意, 同时也是最具有带入感的莫过于“平行蒙太奇”的剪辑中, 三个人与EES的谈判桌上的勾起的回忆。全片的时间其实是在2003年EES控诉新梦想盗窃教材的纽约听证会。通过插叙的方式, 随着中美双方在话语上的不断交锋。由三人互相引出回忆, 回忆从1980年到2003年这中间, 三人所走过的历程, 以及对方的改变。

在大量的影片中, 往往会有一个全知视角的出现, 如张艺谋的《红高粱》中的我, 表述我爷爷和我奶奶的事;有如其另一部作品《我的父亲母亲》中的我 (表述我的爸爸妈妈) ;而在《中国合伙人》中, 并不存在全知视角, 三个人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看法上产生回忆和叙述, 这样多个第一人称叙述很想电影《罗生门》的形式与结构。在让观众了解故事本身的过程中, 同时通过叙述者的谈话方式与语气表达片中角色的关系。这种叙述视角有模仿《社交网络》之嫌, 但比社交网络显得更为缜密复杂。这种多主体旁白叙述的视听处理, 不但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角色青年中年的对比, 同时也影响着本片的视听语言风格。

(二) 画外音与同期声的交替使用

画外音与同期声的切换剪辑, 大大增加了影片剪辑的流畅度和自由度。在三人刚进入大学的时候, 有这样一场戏:孟晓骏问成冬青最想去哪里, 成冬青说, 最想去天安门。正当王阳和孟晓骏因成冬青大胆新奇的想法吃惊的时候。成冬青的画外音响起, 说“孟晓骏告诉我, 那时候, 每个人最想去的地方, ”此时再接孟晓骏的叙述“美国”。这样的剪辑既加快电影的剪辑节奏, 同时带给人轻松明快的感觉。

(三) 精致的光影运用

说起中国合伙人中最有特色的镜头莫过于王阳陪两人打乒乓球的那一幕。在剪辑上运用了交替蒙太奇的手法。在成孟两人产生矛盾的时候, 先是成冬青和王阳打乒乓球, 在每次谈论到一个高潮的时候, 换上孟晓骏和王阳打球, 同样的是谈到高潮部分, 再换回成冬青与孟晓骏打球, 依此类推。摄像杜可风通过窗户拍摄王阳一个人的镜头, 并映射出成冬青与孟晓骏在镜子中的影子, 与王阳重叠。这种镜头的运动生动地表现了王阳为两人调和矛盾的无奈。同时, 明快的镜头语言把两人的矛盾和王阳的无奈用打乒乓球这一场戏轻松明快地表现出来。

另外在大舞台发表演讲的时候, 导演和摄影配合说话人用了极具现场感的纪录片镜头, 如“甩”“急推”和“急拉”等等, “增加临场感的同时, 也让观众感受到梦想的力量”。[4]44

在颜色上, 本片并没有什么鲜明的特色, 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 比如苏梅和成冬青分手那场戏。成冬青的镜头里是黄色的暖色, 表面成冬青对苏梅还有着深厚的情感, 而接下来的镜头是苏梅在街上, 身后是滚滚的人流和汽车。在镜头的内部关系上, 整个镜头把苏梅孤立出画面, 在颜色上, 后景的人流和汽车呈现出一种冷色调, 形象地表现出苏梅的孤单和冷漠。

三、沉郁顿挫的怀旧情怀

(一) “王阳”象征着的大多数

中国合伙人之所以这么受大众喜爱,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一个核心受众群———80年代的大多数与影片中人物年龄相仿的中青年人。

关于80年代的怀旧情节, 王阳的经历最具代表性的。他并不是像孟晓骏一样在事业和理想上收到打击, 也不像成冬青受到生存上的胁迫, 他是精神上的失意者。陈可辛导演在这里很巧妙地没有介绍王阳的出身。成冬青是农民, 孟晓骏是书香门第;而王阳, 不知道。这恰恰给这个人物增加了很强的自由度。家庭会成为王阳的束缚。试问, 谁会让自己的孩子为了一个美国妞而放弃签证。陈导心中, 王阳一定有一颗“自由的灵魂”。王阳在和Lucy分手的时候有一段特别的描述:他说“自己的八十年代死于今天”。八十年代意味着什么, 中国思想界最为开放的时代, 学生思潮最为踊跃的时代, 各类作家层出不穷, 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强烈的反思。王阳这么浪漫主义的人, 当然也是这个时代的先锋者。可是社会市场经济的繁荣, 却没人愿意出版王阳的诗, 这本来就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陈可辛在这里设计了一出“黛玉焚稿”的好戏。减去头发, 焚掉诗稿, 再加上之后一场王阳晒钱, 成冬青捡钱, 和王阳唱K的戏, 组成了本片最最经典的两场戏。陈可辛导演在他的纪录片《陈可辛的新梦想》[5]里面提及, 自己是越来越喜欢王阳喜欢王阳这个角色的。所以这两场戏可以看作是“入世”的王阳对自己的“出世”的一种留恋, 一种告别。他将钱扔向天空, 唱着Beyond的《海阔天空》, 导演特地选取了“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这段歌词, 真是王阳的内心写照。悲凉之至。王阳选择和成冬青一起, 向“钱”看齐。一代人的80年代, 一去不返。那一批年轻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最终选择向现实妥协。

(二) 经典老歌蕴含的怀旧风格

在影片中, 一共出现11首歌曲。包括《海阔天空》、《一样的月光》、《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外面的世界》等。大多数都是80年代的经典流行歌曲。“在音乐形态上, 恐怕没有什么比流行歌曲更具有时代的印记了, 每一代人总有属于自己的青春。而表达这些青春的气息, 承载这些青春回忆的载体就离不开流行歌曲。”[4]45这种富有时代气息的音乐, 才能带着观众进入体会那个年代的发生的故事, 使影片呈现出一种浓浓的怀旧风格;同时, 也能很好地表现角色的内心状态和情景要求, 对于主题的展现和情感的表达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田卉群.中国合伙人:传统/现代?东方/西方?[J].当代电影, 2013 (7) .

[2]陈闽璐.从美国梦的破灭到中国梦的雄起[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0) .

[3]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4]黄鹏.众说的青春:论影片中国合伙人的视听建构[J].当代电影, 2013 (7) .

篇4:平凡岗位叙写不平凡的人生

可谓干一行爱一行,潘贡章从1977年开始从事铁路运输,至今已有几十载,先后在机车调度、工会、图书管理等岗位工作。虽然岗位平凡但他敢于创新、勤于钻研,结合铁路运输工作实践,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发明了两项与铁路系统有关的专利,并已申报国际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铁路运输多功能钩

专利号:201520022811.1

此钩可广泛应用机车运输,操作简单灵活、省时省力,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车辆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风管折角塞门、手把插销磨损或生锈等情况,手把脱落也时有发生。在调车作业过程中,当关不上折角塞门,或打不开折角塞门时,本专利多功能钩设有两个孔,可当扳手使用。当在调车作业中遇上车辆风管因长期未摘生锈,用手摘不动或用钩摘不动时,可将多功能钩手把当锤子用,朝风管接口从上往下打或从下往上打,打松了再摘风管;当在调动旅客列车时没有带钥匙开车门时,多功能钩头部引叉节上有外三角,尾钩有内三角,可用于开车门;当在调车作业中遇上接风管时,钩头前方折角塞门把手太远,一时无法将折角塞门打开,多功能钩不但可以将折角塞门关上,而且还具备打开的功能,用它可以增加手臂的长度,快速将折角塞门打开;当遇上调车作业繁忙要摘大量风管,下蹲弯腰次数多时,可利用多功能钩使风管接口处瞬间分开,以此减轻铁路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对腰、手、胳膊的伤害,提高工作效率;当调车作业过程中遇上车辆拉风杆脱落,要钻入车底排风时,多功能钩可以支撑身体,快速进入车底,排风后,可快速离开车底;当调车作业遇上要松、紧车辆链条闸时,可用多功能钩头部引叉节插入链条,将车辆闸松开或拧紧,不用爬高,省时省力。(注意:此项功能只对高台链条闸有用);当调车作业运行不超过7公里,可不进步档入提反钩,或摘风管(在到达场改变拉风分工方法后,做到推风前“五无”,此种型号钩不用,以减轻峰顶提钩人员的负担)。在调车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危险时,为防止事故扩大,此钩可以带风摘管,强迫运行列车或停车。

专利名称:一种铁路无调车编组站系统

专利号:201510016876.X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无调车编组站系统,其利用坡道作为动力控制推峰速度及坡道牵引,省去编组站的调车机车作业;该系统设置有反坡道、停车道和正坡道,其中,正、反车道设置在停车道两侧,车辆从反坡道进入停车道,从正坡道驶离停车道,进行加速;在主调车场与正坡道之间设置有轨道车辆移动公共用线,在主调车场的上端设置有货场和公共用线。本发明的铁路无调车编组站系统,坡道运输以地面各种设备,调控速度及停车,经公共用线既可以调车作业编组,将坡道动力资源投入铁路运输,还可以减少大量的调车机车和一部分牵引机车,坡道运输投资少,运营成本低,简单、方便、快捷。

篇5: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人生

——学习吕榕麟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 《再别康桥》

吕榕麟,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扎根在人民教育的最前线,用自己的汗水换来教育之花的盛开;他又是不平凡的,在他担任校长期间,将群众路小学这所普通学校打造成为全国和谐校园先进校和福建省示范小学、文明学校、素质教育先进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他,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献身教育事业的壮丽凯歌。

吕榕麟校长默默无闻始终奋战在最艰苦的教育前线,淡薄名利,从不计较任何报酬,更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身上闪耀着“师德”的伟大光芒。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我们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正是成长中具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

我们在对吕榕麟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之时,更要学习他那种宽广、博爱之心,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们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象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篇6: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人生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担任大学生村官已经三年多了。回顾这几年多来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仿佛就是发生在昨天。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使我感慨万千!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种生活既是志愿者的生活,同样也是对我们大学生“村官”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校门走向农村,正当经历着生活上不适应、工作上不熟悉、思想上不稳定时,楚雄市各级党组织的关心与指导,村“两委”班子的理解与支持,村民的热情与淳朴,让我那颗浮躁不安的心慢慢安静下来,绚丽的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自由翱翔。

三年多的工作锻炼,我们已不是新人。回顾刚进村委会的那段日子,青涩的我尚有犹豫。但是淳朴的民风、朴实的村民,使我很快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融入了农村工作。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知识面广了,待人接物更加成熟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更开阔了。经历了最初的懵懂与茫然,完成了从学生到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身份转换。在村工作的这段时间更让我认识到,做好村官首先要有好的心态,敢于面对困难。农村的社会情况、人际关系比想象中的复杂。只有自己融入了这一环境才发现,这里虽然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没有按部就班的工作程序,但却有错综复杂的家族、人际关系,只有了解

掌握了这些情况才能打开工作局面。因此,每一个年轻的村官都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请教村里的老同志,向他们学习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可自以为是。

要沉下心,在琐碎小事中熟悉工作,锻炼自己。大学生村官,同时也是村主任助理,担负协助村主任工作的任务。因此村官除了在开村委会,支委会时准备策划好会议,其他任务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可能仅仅是帮村民讲解一个法律条文,协调解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纠纷,但这些小事却关乎百姓的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一丝一毫总关情。所以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最忌好高骛远,不求实际,应从点滴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自会发现工作中的乐趣,更快适应角色的转变。

当好村官要有丰富的知识。大学生村官要积极学习法律、法规及国家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充实自己,提升工作水平。在村委会平时工作比较多,但是要利用晚上学习,特别是趁自已年纪轻、刚从学校毕业,有较好的记忆力和学习基础,要制定出学习计划抓紧时间学习,掌握法律法规及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养成记录工作日记,坚持撰写工作心得,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在工作水平、写作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做一名村官的快乐也许是源自建功新农村的快乐,这种纯粹源自于那颗宁静而又耐得住寂寞的心。不论是面对就业压力而选择了农村,还是怀着干事创业的梦想选择了基层,但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实践当初的诺言,为了奉献青春收获希望,在今后的村官生涯中

篇7:平凡岗位铸就不平凡的红盾人生

献给为工商事业奉献一生的老同志

工商人的责任何其重大,工商人的工作何其辛苦,繁华的都市,宁静的乡村,印衬着我们的身影,月朗星稀的深夜,曙光初现的黎明,见证着我们真情的奉献。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严把市场准入关,“红盾护农”、;成品油市场、农资市场等等专项整治,活跃着工商人的身影;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严明的纪律保证,使成为一支政府满意,群众放心,不法商贩胆寒的极具战斗力的队伍!而工商工作最繁琐的是基层所,最平凡的也是工商所。有许多工商人一生最美好大的光阴就在这繁琐而平凡的日子里不知不觉的度过了。从少年轻狂到两鬓白发,没有隆隆烈烈、没有惊天动地,但如静水深流、如檐前水滴、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步步行、轮回不断。暮然回首也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工商局**工商所、化楼工商所分别由三位五十多岁的老同志,他们的一生就这样在基层所度过,从单身一人干到儿孙满堂。有时看到他们伏在案边认真的书写学习笔记,填写经济户口,食品业户档案,在电脑前笨拙的敲击着电脑键盘,不由感到眼角湿润。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三十年的岁月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甚至有些枯燥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呢?也许从下面一个小细节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有许多老同志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把每一套制式服装包括肩牌、帽徽都认真保存好

篇8: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人生

时间流逝,记忆永存。生活充满了挑战和不息的奋斗,最终却趋于平淡。平凡者未必伟大,真正伟大者往往平凡。记得是谁给路遥送了这样一句墓志铭:“平凡的世界,伟大的人生。”他自己也曾说过:“人生就是无休止的奋斗,为了梦想而奋斗。”整个世界其实就是这样,在普遍的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平凡的。《平凡的世界》整篇文章都是朴实的,没有华丽的语言,符合现实,它所具有的审美力量透露着温馨动人的情愫,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透过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展现给读者的。

《平凡的世界》是以朴实的语言与真实的感受来见证平凡生活中的平凡的信仰与人生。浮躁的年代,浑噩的社会像一杯沉垢的清水尽管澄清,但不平静。路遥笔下的人物却是那么个性鲜明,书中的少安、少平,还有其他人都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也必受时代的局限,但也正因此才真实亲近,栩栩如生。

因为大家都是平凡人不是“伟人”,没有以一种追随终极价值的眼光,来解读历史与当下变换的舞台,来预测历史的变迁与思维观念的转变。天堂沉默半小时,人间却要喧哗两千年。上级的指示沉默了,冯世宽的教条沉默了,田福堂的心计沉默了,孙玉亭的任劳任怨沉默了,于是整个石讫节喧闹了,整个双水村喧闹了。双水村的大小干部都带有狭隘与利己主义情怀,但那不是愚昧,也不是“走资派”,而是旧社会进步的潮流,正如田二所说:“世事要变了……”可惜的是那些干部、农民、知识分子都没能跳出那个“围城”———“围城内的人打破铁笼想钻出去,围城外的人却挣破铁笼往里钻”。

弗洛伊德在《摩西与一神教》中曾经说过,“人”在童年时期所接受的印象或者教育,会沉淀在“人”的精神深处,甚至会成为“人”的性格“原型”,尽管后来可能会有所改变,但要触及它的本质构成,殊为艰难。双水村封闭的社会环境、完全宗法式的家庭关系、淳朴的民风和“简单”的人们,充满温馨、困苦的人际关系,特别是由血缘所维系的天然亲情,使孙少安仿佛沐浴着中世纪的“古风”。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孙少安,是个典型的农村汉子,有着最朴素的生活品质,是广大农民的代表。双水村其实就是一座“围城”,田润叶期盼着回到双水村去找她的少安哥,而少安却远赴山西寻回个陈醋大眼妹。少安的价值观是传统的,他崇尚的不是爱情上的真谛,而是人间真实的情感。门第观念与家庭的败落使少安深深地认识到他与润叶的结局只会酿成悲剧,这使他被旧的陈腐观念锁住了。但少安是幸福与安逸的,他有妻子和亲人的疼爱与关怀,一个纯粹的平凡人,也因此没有摆脱那个时代的局限。但润叶不是,她尊崇“爱情至上”的价值观念,没有因现实的枷锁而屈服,但润叶在挣脱那座“围城”之时,却注定了自己的悲剧。润叶的悲剧不是少安给的,归根到底是他们主体的价值观念不同。

孙少平,是书中的真正主角。作为一个在知识的世界里徜徉的人,他具有从父兄身上继承下来的那种坚毅刚强、沉着冷静,但是他身上也有父兄所没有的东西———对外部世界的渴望,对自己人生的明确定义。孙少平虽家境贫寒,但从不鄙视自己的家庭出身。他给妹妹的信中说:“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但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的好处将是一生受用不尽;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摆脱农民的狭隘,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在他高中毕业回双水村当教师之后,不满于双水村的生活,不满于父兄那种为觅食而战的生存状态,希望自己能像一个男子汉一样的生活,希望走自己的路,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变命运,开创自己的新生活。无论是心酸、苦难、光荣或者是屈辱,都亲自去遭遇、去承受、去创造。因此,他想自己做出一点事业来,想去更为广阔的世界实现自己的价值。当第一次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以每天一块五角钱“买”了,背着一百多斤的大石块,从那陡坡上去,人简直连腰都直不起来,这样的劳动如同使苦役的牛马,三天的考验期下来,尽管脊背被压烂了,两只手也肿胀起来,但丝毫没有感到懊恼,反而很庆幸。他认为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种苦难意识给了他一个富足的精神家园,使他具有了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让人深刻体会到一个平凡世界里的平凡人生与信仰。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用一颗善良的心灵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平凡的人物世界,并让我们在人生的酸甜苦辣中感受到了极其辉煌的人生意义。双水村是一个平凡的世界,演绎着平凡的人生,从平凡中而来地繁衍生息,你能看到的,就是苦难中的信心,不能夺走的盼望,永不止息的爱,平凡中的苦涩,以及今生的骄傲。

参考文献

[1]陈泽顺.路遥的生平与创作.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

[2]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篇9: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作为

江西南昌供电公司继保班班长。2006年南昌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函授本科毕业。多次参加专业技术培训,被国家电网公司聘为国网技术学院兼职培训师,2010年获高级技师资格。

自1997年毕业于武汉电力学校后一直扎根在继电保护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中,从未完整地休息过节假日,解决了众多继电保护运行和检修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获得的荣誉多不胜举,却一直将“荣誉”二字看得很轻。他就是南昌公司继电保护专职——曾庆汇。“当工人就要把技术学精,用技术说话!”是他对自己始终不变的要求。

“光自己学会是不够的”

曾庆汇最大的优点就是“肯钻研”,一直以来坚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他订阅和购买了大量书籍和杂志,坚持学习,不断总结现场碰到的问题,坚持做笔记,他的笔记成为班组的一本“活字典”,有什么不懂的,在上面大都可以找到答案。“光自己学会是不够的”,他还从不吝赐教,志在培养更多年轻技术骨干,任班长6年来培养了8位作业负责人、4位副班长、1位班长和1位分公司副经理,其中经考核获得了优秀师徒奖。同时他还在省公司技能培训中心担任兼职培训师,完成了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训指导等教学任务,2009年作为国网公司专家参与国网远程课件的评审,提出了很多可操作性的建议。

2011年8月,他被国网技术学院聘请为继电保护专业兼职培训师,对国网新进员工进行为期半年的在职培训。随着近几年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型保护装置大量投入现场,但保护专业新学员对设备情况不了解、原理不熟悉,出了问题无从下手,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曾庆汇结合学院实训室目前的继电保护装置认真编写了授课课件“微机母线保护原理”及“智能变电站技术相关介绍”,并将技术规程、18项反措的具体内容贯穿其中,从保护的原理、调试、运行、现场经验及注意事项等多方面进行备课,确保学员容易领会。教学工作不仅使新入职学员受益,也为自身的提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刻苦钻研,成果显著

工作中曾庆汇刻苦钻研,多年来解决了众多继电保护运行和检修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他孜孜以求,编写了现场运行规程。同时,他还注重对技术经验进行总结、提升,积极进行科学研究,研究成果令人瞩目:近年来多篇理论成果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撰写的论文《一起收信电平过高引起的高频保护误动分析》获得江西省电力公司2010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发明的《新型交流操作备自投装置》2011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线监测光差通道保护装置》2010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9年QC《缩短110kV主变中性点绝缘被冲击时间》获江西省公司三等奖;2008年QC《提高验收质量,防止二次部分带缺陷投入运行》获江西省电力行业三等奖;2007年QC《防止WBH-801主变保护误动》获南昌公司优秀成果奖;2006年QC《解决线路PT失压问题》获南昌公司三等奖。2008年合理化“建立继电保护文档管理系统”获南昌公司一等奖;2007年合理化“10KV配电网的中心点经小电阻接地”及“改进及规范PT回路”获南昌公司最佳建议奖。

曾庆汇多次参加全省调考,成绩均名列前茅。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他连年荣获南昌供电公司劳动模范;2009年,被评为“国网公司优秀技能专家”;2010年,获“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南昌市十大金牌职工”;2012年,获国网优秀兼职培训师,12月获“电力教育培训新星特等奖”;今年他还获得了“江西省政府首席技师”称号。

用实力助推企业发展

近三年来,曾庆汇先后承担了110kV李家庄变电站等多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盘龙山变等多个220kV变电站大型改造二次部分图纸的设计、5条110kV线路保护换型施工与调试、多个主变双重化及中央信号改造施工与调试、所管辖变电站的大修与技改工作,这些变电站改造前主变、线路保护老化多次误动及拒动,改造后保护及后台运行稳定,保护正确动作率100%,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供电可靠率,保证了电网安全运行。

曾庆汇还从规划、设计介入,对一些可利用的设备、电缆进行优化组合,找出最优的设计方案,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投资,为公司节约成本近100万元,完成改造资金3600多万元。

培训中不断提升自我

无论是自身参加培训还是培训他人,曾庆汇都有着很多感触。“培训前,对继电保护专业认识比较单一,主要注重现场继电保护常规试验;培训后掌握了整个电力网系统知识,认识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今后继电保护和电力系统发展的方向也有了清晰的认识。”这是5年来参加十余次培训后他最直观的感受,经过培训后他的知识更加全面,也渐渐从一个普通员工逐步走上讲台,成为如今国网公司一位优秀的培训师。“培训必须讲究方法,从培训师的角度,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如何去讲,等等,都是必须讲究的。没有适当的方法,就等于培训师拿一本书给学员们照本宣科,那企业还不如买来若干本书回来念着听。从企业的角度讲,要选择培训的时机、地点、方式,不要总是‘一贯制’。”这是多年来他作为一名培训师的培训心得。

篇10: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人生演讲稿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生”。

“提灯之神”南丁格尔的英勇事迹想必所有医护工作者再熟悉不过,越来越多的护士以南丁格尔为榜样,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从而做好治病救人的护理工作。身为一名精神病院的医护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因我院医护服务的对象特殊,工作性质的不同,与其他医院的医护工作还是差别很大的。首先,精神病院这个名字,一提起来总会让大家联想到那些令人恐惧的精神病患者。其实呢!我们的工作也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我们的护士本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饱含热情,兢兢业业,并且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工作虽平凡,但不简单,我认为他们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镌刻出不平凡的人生,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我院有两个全封闭的病区,我在病区待了有两个月的时间,对医护工作的辛苦和特殊也有所了解,平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真的是感同身受,感人至深!深深地体会到身为一名精神科护士的伟大和艰辛。

我们收治的病人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癫痫性精神分裂症等。另外还有一些救助站送来的智障、聋哑人,他们发病时经常伴有幻听、幻视、妄想、梦游、突发性冲动、重度抑郁、精神恍惚等症状,发起病来异于常人,经常辱骂、踢打医生和护士,拒绝做治疗,拒绝吃药。所以,我们的护士常常伤痕累累,有些皮外伤也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个别病号对女护士性骚扰,被病号撕烂衣 1

服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我们的护士一点怨言也没有,而是更耐心地帮助病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工作。

上夜班的时间,是从夜里12点到凌晨8点,这八个小时是不能睡觉的,因为随时有可能受到被攻击的危险。平时我们就守在靠门边的位臵上,每隔15分钟拿着手电筒在病区巡视一次,看看病人有没有按时休息,有没有停止呼吸,有没有自杀轻生的异常情况,就连去厕所或者喝水都要用笔记录下来。

我们都知道,精神病患者在非正常的情况下杀人,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有一次,护士长李继磊上夜班的时候,在护士站内被病人掐住了脖子,病人扬言要掐死他,在这样紧急的状况下,我们的护士长面不改色、临危不惧,以多年的护理经验冷静沉着应对,以静制动,同时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制止了此次突发事件,这一幕真像好莱坞大片里的场景,可谓触目惊心、惊心动魄。

每天早晨六点多,我们的护士就早早地起来,到了单位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帮病人铺床、打扫卫生,督促病人剪指甲,帮助病号换洗衣服,有的从救助站来的智障病人生活无法自理,自己没办法吃饭,我们的护士就亲自喂他们吃,有的病号大小便失禁,就帮他们清理干净后洗澡,换衣服,几乎隔几天就会有尿床的,我们就帮他们换洗床单。平时值班没办法回家,有时候一个馒头,一颗大葱就是我们护士的一顿饭。

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个风雨晴雪,我们的护士始终如一地帮助病人洗澡、理发、刮胡子、剪指甲、洗脚,这也是我们每天必须要做的工作,而他(她)们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为了帮助病人提升心理素质,我们每天会组织病人接受音乐治疗,鼓励病人读书看报,唱卡拉ok,搞一些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不定期会组织趋于康复的病人去公园游玩,去超市购物,看电影,在炎热的夏天给病号买西瓜,在冬天给病号送棉衣棉被。还有的病人在你不注意的情况下吞异物,吃门把手,有的病号一次吃八个馒头,暴饮暴食,不停地找吃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医护人员会耐心指导并制止他们。

无论是从细致的生活护理还是到复杂的心理护理,我们的护士不以工作累工作苦为借口,不以病人的不是而怨声载道,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把工作做好为己任。无论刮风下雨,风雨无阻。但当病人通过我们的医治和护理,病情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尽管他们大多数不记得自己曾经对我们做过什么,可人性的善良,家庭般的温暖,病人与医护人员兄弟姐妹般的亲情,这在任何医院都无法体会得到。

李继磊、冯业英、程军、王云彪、刘佳、王丽、邱继蕴等,这些无名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让我们不得不为他们的事迹而感到骄傲,不得不为他们的高尚情操为之震惊、为之动容。弘扬雷锋精神,歌颂医护工作者的念头在我脑海油然而生,我想用再华丽的词藻也无法诠释他们的无私,他们的辛苦,他们的坚强。

今后,我一定以这些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为榜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干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去创造不平凡的人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篇11: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使: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生。

2013年年初至今,我行开展了六讲六查六比六看活动,通过参与此次活动,不仅让自己强化学习业务知识,反思自己的不足,也使自己对工作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转眼我已经与农业银行共同走过了二个春秋,犹如白驹过隙般,才发觉到我在农业银行这个大家庭里的成长竟是如此的迅速。

如今,与初出校门时相比,少了一些幻想,多了一些成熟;少了一点激情,多了一点稳重。这两年自己在普普通通的储蓄柜,实现着自己人生的价值。领导的关心,同事们的帮助使我体会到了农业银行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也鞭策着我去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迎接人生新的挑战。

我们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重复同一个业务流程,但我一刻也没有放弃学习,放弃挑战,而是从我做起,融入到我们这一个充满温馨的集体来展示自己的价值。不错,同外界缤纷的天地相比,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好像觉得总有统计不完的数据,理不完的帐,一天的工作千篇一律,周而复始,实在乏味。我也曾经困惑,这样的工作这么琐碎,怎么能实现心中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呢?当看到周围的同事默默无闻的工作,兢兢业业,我慢慢地融入其中,浑为一体。其实,脚踏实地不仅仅是为了一步步地前进,更是不断超越自己实现奋斗目标。

很多人认为我们的工作只是简单的收收放放,点钞记账,也正是我们的收收放放,保证了国民经济运行的畅通。想到这里,我手中的点钞记帐就会让阿拉伯数字变成美妙的音符,奏出新时代的乐章。每当完成一次存取款业务,点清堆得像小山似的钞票时,不正体现着我们的价值,不正是伟大事业的基础吗!是的,如果每一个金融工作者都能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学习,刻苦专研,那么我们的勤劳和智慧将担负起金融稳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构筑起抵御金融风险的万里长城!

绚丽之极归于平淡,真正的伟大来自于平凡。浮华落尽,我拥有了永恒的热情。我已经融进了这个平凡,平凡中洋溢着我们的青春和力量;普通中充盈着我们的才华和智慧。从我做起,正是我们的誓言,学习进取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集体。

我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热爱这个集体。热爱他的真,热爱他的单纯,热爱他永不熄灭的活力与热情。会不知不觉地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试想,这样一个集认真、进取、坦诚等优秀品质于一身的团队怎能不令人折服,怎能不令人惊叹?正是有了这些可贵的品质,我们农行才有了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正是有了这些可贵的品质,农行才能在银行业中引领潮流,独领风骚;正是有了这些可贵的品质,农行人才有信心顺利转型,迎接一切挑战!

古人说,大爱无声,大恩不言谢!我深知,我们无法完全回报农行母亲的厚爱,无法完全回报同事兄弟们的真情。因为,我们惟有以行为家,敬业爱岗,以事业的兴旺为已任,以岗位的职责为目标,怀一颗感恩之心,做一番大事业!三尺柜台虽小,但足成为我们奋斗的舞台,在这舞台上,我们以客户为轴心,以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品种为半径,用周到、真诚的服务换来客户的信赖!在这舞台上,我们通过孜孜不倦地服务与创新自我武装、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以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立足本岗建功立业,打造出一个追求卓越、团结互助、开拓创新、拼搏向上的奋斗型大家庭!

篇12:平凡的岁月,不平凡的人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xxxx班x x x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送我一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许因为书名的平淡无奇,也许因为书本的厚重,它一直被我放在角落,没有细细品读。直到半年多后我看了《早晨从中午开始》,被文中记录的作者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所付出的努力所吸引。第一次知道,为了写一本长篇小说,要在一个荒郊野外独居数年,要通读十年间的报纸,记录各种事件,翻阅资料到手指被磨得露出毛细血管。这些听起来艰苦甚至荒谬的情节,对彼时年少的我却有着巨大的感染力。于是,怀着一种好奇和敬意,我开始阅读《平凡的世界》,一遍又一遍,时而掩卷长思,时而感动得泪眼朦胧。

或许因为我生长于一个偏僻的小县城,书中的故事背景似乎与我的故乡有一点儿重叠。那个我走出来的小地方似乎就是“平凡的世界”,那里也每天上演着与小说中相似的故事。在少安、少平的身上仿佛能看到我的某位同学的影子,主人公的兄弟姐妹、父母、奶奶就像是我在家乡的亲人。对我而言,品读这样一本饱含岁月沧桑的书,既有成长环境赋予的感同身受,又多了一些感恩的心情。虽然书中描写的年代与我相隔久远,但透过路遥笔尖饱满的热情,仿佛还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令人发胀的心跳声。

书的开头,主人公孙少平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困潦倒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他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从头到尾,尽管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经历了那么多人生的峰回路转,他都没有能够脱离所谓的“社会底层”。我一直以为孙少平会走出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平凡,随着改革飞黄腾达,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者说我是在等待,等待他的苦尽甘来。而他没有,只是如同成千上万平凡的人一样,用不平凡的梦鼓励着自己前进。他曾经渴望离开,投身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去,然而外面的世界提醒了他,他所能掌握的未来在这黑色的风景里,所以他才会舍弃大城市的好工作,义无反顾地奔向那趟列车,回到他的煤矿世界,继续他平凡的小幸福。一个草根的英雄梦想,起于平凡,归于平凡,没有戏剧化的场景,却是最真实的人生。我们都是孙少平,但我们又都成不了孙少平,他是那个时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的人生,给我们太多无言的感动。

1孙少平告诉我们,怎么做一个高贵的人。无论物质生活多么窘迫,他始终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苦难中依然像虔诚的教徒般恪守着自己的精神圣地。孙少平的精神追求,也是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的个人选择。他没有能够欣赏和鼓励这种追求的环境,也没有热衷于展示自己的才情,他甚至不是因为专业上纯粹的热爱而去学习。他对精神世界的一丝不苟,仅仅是因为他把自己作为一个高贵的人来由衷地尊敬和爱护。这样的态度比任何话语都有力量,这样一个高贵的普通人比任何社会角色都更令人诚服。如今社会上流行着用一个人的地位来判断他的质量,我身边也不乏动辄对他人的“成就”或“品味”作褒贬之辞的朋友。他们整天生活在自负与嘲弄中,瞧不起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每天为生活奔波的人,喜欢凭借自己的资本去嘲笑别人的理想并冠以“卑微”之辞,他们不能理解生命经受历练而散发出的芬芳。而孙少平用行动告诉我们,人可以独立于成败,独立于世俗的价值评判,独立于他人的褒贬臧否,而发自内心地尊重自己,做个高贵的人。

孙少平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我们都是这个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一员,其中有些人做出了经天纬地的事业,而大部分人却只是碌碌无为地草草度过一生。父母可以给我们温暖舒适的家庭条件,却给不了生活的能力与感悟。我们对“富二代”、“官二代”愤愤不平,难道愤愤不平就会改善我们的生活吗?它只会让你成为社会的“愤青”,在日复一日的抱怨中一事无成。当下许多人抱怨社会的不公、体制的缺失、命运的不济。然而,偶尔停下疲惫的脚步反观自省,有几个人曾在学生时代潜心苦读,又有几个人认真思考过人生的方向?许多人不过是在游戏与娱乐中透支自己的青春,让梦想一次次无情的变成幻想。拒绝深刻似乎早已成了我辈首选,最后自食其果,又怨得了谁呢?“青春年华如同晨曦与晚霞,绚丽多彩而又变幻莫测。”我们是大时代背景下最平凡的人,无论我们拥有怎样的家庭背景,怎样的知识构成,我们都有理由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地奋斗,为追求更高意义的生活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坚忍的担当。

孙少平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苦难。“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永远的去战胜困难”。孙少平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他一路走来一路艰辛:从一个高中生到一个庄稼汉,从一个庄稼汉到一个教师,从一个教师到一个揽工

汉,又从一个揽工汉到一个煤矿工人„„然而在痛苦的煎熬中,他形成了对苦难的骄傲感和崇高感。他毅然走着自己的坚实,不卑不亢,不屈不挠。我们都想安逸地过完一生,可现实永远不会是一条光明坦途。不要谈苦色变,苦难恰恰是生活对我们的馈赠,正是那些苦难让我们的羽翼更加丰满,让我们的人生实现伟大的跨越。正如傅雷先生在译《贝多芬传》的序言词中所说——“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够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如今的我们也许不再为吃了上顿没下顿而慌张,不再为会朋友却没有看起来光鲜点的衣服而窘迫,但对我们来说,用心去理解苦难的意义仍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所得。因为我们的骨子里流淌着父辈们因苦难而升华的滚滚热血,那些史诗般的苦难成长经历已经深深根植到我们的信念里。

上一篇:八年级生物教案《细菌》下一篇:关于励志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