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unit2课文翻译

2024-05-15

必修五unit2课文翻译(精选7篇)

篇1:必修五unit2课文翻译

U1John snow defeats “king cholera”

约翰 雪是伦敦的一位非常著名的医生,确实,他作为维多利亚女王的私人医生来照顾她,但是当他想到帮助暴露在霍乱王疾病下的普通人时,他变的很有灵感,在那时,这是一个致命 的疾病,不论他的感染方式还是治愈方法都无从知晓,所以每次爆发的时候都有数以千计的惊恐的人丧生.约翰 学想要面对这个挑战并且解决这个问题,他知道霍乱的起源如果无法找到,他将无法控制.他变的对可能解释霍乱如何杀人的两个学说感兴趣起来,第一个说明霍乱在空气中繁殖,一团危险的气体漂浮着直到找到他的感染者,第二个表明人们在吃饭时把疾病吸收入身体,从胃里,这病毒很快的攻击身体并且很快导致感染者死亡.约翰 雪怀疑第二个学说是正确的但他需要证据,所以当其他的霍乱在1854年的伦敦爆发时,他已经完成了他询问的准备工作,当这个疾病很快传播到穷邻居时,他开始去收集信息,在两个特别的街道,霍乱的爆发特别严重以致于有五百多人在十天内死亡,他下定了找出原因的决心.首先他在地图上标出了死去的人曾经居住过的确切地点,这给了他一个有价值的关于疾病起源的线索,在宽街上,多死去的人的居住地邻近水泵.他也注意到了一些房子没有人死去,他没有对此深究,所以,他作了一个进一步的调查,他发现这些人们工作在剑桥七街的酒吧里,他们被给予了免费的啤酒所以不需要去喝水泵里的水,看起来,应该责备的是水.接下来,约翰 雪调查这两条街的水的起源,他发现这水来自被伦敦来的污水污染过的河流,他立刻告诉宽街上惊恐的人们移开水泵的把手从而使他不能被使用,在这之后,很快这疾病就减缓了,他展示了霍乱是通过细菌来传播而不是一团气体.在伦敦的其他部分,他发现其他两个与宽街爆发有关的死亡病例来作为支持证据,一个从宽街搬走的女子,非常喜欢从那个水泵里打出的水,以致于每天她都让那水送到她家供他饮用,在喝过水后,她和她的女儿都死去了,用这个额外的证据,约翰 雪有能力确定地宣布是被污染的水带来了病毒.为了阻止霍乱的再次发生,约翰 雪建议所有的供水源头都应该被检查,卖水公司被命令不许再把人们暴露在污染的水之下,最终,”霍乱王”被击败了.第二单元 人们可能会奇怪为什么用不同的词语来描述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这四个国家。如果你研究英国的历史,你就能够弄明白这个问题。

首先是英格兰。威尔士于公元13世纪就同英格兰联合起来了。如今只要有人提起英格兰,你就会发现威尔士总是包括在内的。然后,于17世纪英格兰、威尔士同苏格兰联合起来,名字改为大不列颠。令人庆幸的是,当苏格兰的詹姆士国王成为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国王时,这三个国家在无(军事)冲突的情况下实现了联合。最后在20世纪初通过同样的和平方式,英国政府尽力把爱尔兰也纳入进来,组成了联合王国。然而,爱尔兰的南部却不情愿这样并分离出去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因此只有北爱尔兰同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联合起来组成了联合王国,这一点从新的联合王国国旗(“联合杰克”)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值得称赞的是:这四个国家在一些方面(比方说在货币和国际关系上),它们的确是共同合作的,但是有些制度仍然区别很大。例如,北爱尔兰、英格兰和苏格兰在教育体制和立法体制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且它们有着各自的足球队参加像世界杯之类的比赛!

在这四个国家中,英格兰是最大的。为了方便,它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地区。最靠近法国的那个地区叫做英格兰南部,中部地区叫英格兰中部,最靠近苏格兰的那个地区叫英格兰北部。你会发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南部,但是大部分工业城市在中部和北部。虽然就全国范围来说,这些城市都不像中国的城市那样大,但是它们都有着世界闻名的足球队,有的城市甚至还有两个队!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建于19世纪的工业城市并不能吸引游客。要找历史性的建筑你得去罗马人建造的更古老的但是比较小的城镇。在那儿你能找到更多有关英国历史和文化的东西。第三单元 由于担心时间,张萍玉早就把的网站清单,她想看在伦敦。她第一次是去那座塔。它建于很久以前诺曼入侵者的统治者。哼!这种巨型石、广场城楼始终站在一千年虽然它周围的建筑物已经扩展的一部分,它保持皇宫和监狱的总和。让她大为吃惊的是,Pingyu发现女王的珠宝由特殊的皇室的士兵,在特殊的场合,还穿制服的时候,four-hundred-year-old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接着有圣保罗大教堂修建后的可怕的年的今天,伦敦大火1666年。刚建成的时候看起来辉煌!西敏寺,也很有趣。它包含雕像纪念死去的诗人和作家,如莎士比亚。就像她出来的Pingyu修道院,听到这个著名的钟的声音,大本钟,响起了一小时。她每天看着外面白金汉宫,在伦敦的女王。哦,她有这么多告诉她的朋友!第二天这个女孩,看到它,格林威治参观著名的时钟和旧船的世界。她最感兴趣的是那条经线。这是一个虚构的分界线东方与西方世界的一半,是非常有用的导航。它穿过格林威治,所以Pingyu有照相站线的两边。

最后一天,她参观了马克思的雕像在Highgate公墓。它似乎很奇怪的人应该生活和发展共产主义在伦敦去世。不仅如此,但是他曾在美国著名的图书阅览室大英博物馆。可悲的是图书馆从原处移动到另一个建筑和旧阅览室不见了。她很兴奋,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珍贵文物陈列在博物馆。当她看到许多游客注视着古老漂亮的中国陶瓷和其他展品时,心里充满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第二天,苹玉就要离开伦敦去温莎城堡了,她边睡觉便想也许我能梦见女王呢。第四单元

周阳永远不会忘记他在一家畅销英文报纸的第一项工作任务。他同新上司胡欣的讨论对他的记者生涯必将产生强烈的影响。

H:欢迎你,非常高兴你来参加我们的工作,你来这首先就是当助理记者。有什么问题吗? Z:我可以马上去采访吗?

H:(笑)真是勇气可嘉!不过恐怕这不太合乎常规,还是等到你比较有经验以后吧。我们先要派你给有经验的记者当助理。以后,你才能独自进行新闻采访并提交自己的新闻稿。Z:太好了!我需要随身带些什么?我已经带了笔记本和相机。H:不需要照相机!你们将带上一名专业摄影师去拍照。你将发现你的同事们会很热情地帮助你。如果你对摄影有兴趣,以后你可以集中精力去钻研。

Z:谢谢你,对摄影我不仅仅是感兴趣,在大学我还专修过业余摄影课来更新我的技术。H:那很好嘛。

Z:我出去采访时还需要记住些什么事呢?

H:你需要有好奇心,你只有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问题之后才有可能获得你需要知道的信息。我们说,一个好的记者必须有一个对新闻非常敏感的“嗅觉”。那就是说,在人们没有说出全部真相时,你必须能够判断出,并努力发现真理。记者必须通过调查研究,来使自己了解到被遗漏的那部分情况。Z:我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H:下面是我的行为准则:不要延误任务规定的期限,不可对人粗鲁,不可自己说的太多,务必认真倾听被采访人回答问题。

Z:为什么听人家讲话这么重要呢?

H:你得听清楚事实的细节,同时,你还要根据被采访人所说的话准备下一个问题。Z:在我记笔记的同时,怎么能仔细倾听对方的答语呢?

H:这就是我们职业的诀窍了。如果被采访人允许,你可以使用录音机录下全部的事实。如果有人提出质疑,这个也有用,你就有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报道了。

Z:我明白了!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别人控告你的记者,说他的报道失实?

H:有的。不过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事情是这样的:一位足球运动员被指控受贿,故意不进球,好让对方球队赢球。我们去采访他,他否认收了钱,但我们对此表示怀疑。于是我们安排这名球员和被认为行贿的人一起接受采访,而当我们看到他们在一起时,我们就从足球运动员的体态语上猜到他没有说真话。我们写了一篇文章,暗示足球运动员有罪。这事有些为难,因为如果我们错了,他就可以向我们所要赔偿。他竭力阻止我们发表这篇文章,但后来证实我们是正确的。Z:哇!那才是真正的独家新闻哩!我期盼着即将到来的首次任务。说不定我也会搞到独家新闻呢!H:也许你会的,谁知到呢。

第五单元

皮肤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大的器官。每个人有三层皮肤作为防止疾病,有害物质和太阳的有害射线入侵的屏障。皮肤的功能也很复杂:让你保持合适的体温;阻止你失去过多的水份,皮肤提供给你触觉使你感知到冷,热或疼痛。所以,你可以想像,如果你的皮肤烧伤了,将是非常严重的。急救是非常重要的烧伤治疗的第一步。烧伤的原因

你可能因为各种事情而烧伤:滚烫的液体,蒸汽,火,热辐射(因为接近高温或火苗等),强烈的日光,电击或化学品。烧伤的种类

有三种类型的烧伤。分别称为一,二或三度烧伤,区别在于皮肤烧伤的深度。

◎一度烧伤,只损伤皮肤的表层。这些烧伤并不严重,一两天内便会好转。例子包括轻微的晒伤和因为触摸热锅,炉灶或铁导致的烫伤。

◎二度烧伤,损伤表皮和皮肤的第二层。这些烧伤严重,需要几个星期才能痊愈。例子包括严重晒伤和滚烫的液体引起的烧伤。

◎三度烧伤,损伤所有三层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和器官。例子包括电击,烧着的衣服,或严重的汽油火灾造成的烧伤。这些烧伤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创伤,伤者必须马上送医院治疗。烧伤的特点 一度烧伤

◎干,红,轻度肿胀 ◎轻度疼痛 ◎按下时皮肤呈白色 二度烧伤

◎粗糙,红肿◎水泡◎表面有组织渗出液 ◎痛感强烈

三度烧伤 ◎皮肤呈黑白色伴有烧焦 ◎肿,往往可见皮下组织◎如果神经受损则很少或根本没有痛感,而受伤区域边缘的周围疼痛。

篇2:必修五unit2课文翻译

1.约翰·斯洛击败“霍乱王”

约翰·斯洛是伦敦一位著名的医生——他的确医术精湛,因而成为照料维多利亚女王的私人医生。但他一想到要帮助那些得了霍乱的普通百姓时,他就感到很振奋。霍乱在当时是最致命的疾病,人们既不知道它的病源,也不了解它的治疗方法。每次霍乱暴发时,就有大批惊恐的老百姓死去。约翰·斯洛想面对这个挑战,解决这个问题。他知道,在找到病源之前,霍乱疫情是无法控制的。

斯洛对霍乱致人死地的两种推测都很感兴趣。一种看法是霍乱病毒在空气中繁殖着,像一股危险的气体到处漂浮,直到找到病毒的受害者为止。第二种看法是人们在吃饭的时候把这种病毒引入体内的。病从胃里发作而迅速殃及全身,患者就会很快地死去。

斯洛推测第二种说法是正确的,但他需要证据。因此,在1854年伦敦再次暴发霍乱的时候,约翰·斯洛着手准备对此进行调研。当霍乱在贫民区迅速蔓延的时候,约翰·斯洛就开始收集资料。他发现特别在两条街道上霍乱流行的很严重,在10天之内就死去了500多人。他决心要查明其原因。

首先,他在一张地图上标明了所有死者住过的地方。这提供了一条说明霍乱起因的很有价值的线索。许多死者是住在宽街的水泵附近(特别是这条街上16、37、38、40号)。他发现有些住宅(如宽街上20号和21号以及剑桥街上的8号和9号)却无人死亡。他以前没预料到这种情况,所有他决定深入调查。他发现,这些人都在剑桥街7号的酒馆里打工,而酒馆为他们免费提供啤酒喝,因此他们没有喝从宽街水泵抽上来的水。看来水是罪魁祸首。

接下来,约翰·斯洛调查了这两条街的水源情况。他发现,水是从河里来的,而河水被伦敦排出的脏水污染了。他马上叫宽街上惊慌失措的老百姓拆掉水泵的把手。这样,水泵就用不成了。不久,疫情就开始得到缓解。他证明了,他证明了霍乱是由病菌而不是由气团传播的。

在伦敦的另一个地区,他从两个与宽街暴发的霍乱有关联的死亡病例中发现了有力的证据。有一位妇女是从宽街搬过来的,她特别喜欢那里的水,每天都要派人从水泵打水运到家里来。她和她的女儿喝了这种水,都得了霍乱而死去。有了这个特别的证据,约翰·斯洛就能够肯定地宣布,这种被污染了的水携带着病菌。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再度发生,约翰·斯洛建议所有水源都要经过检测。自来水公司也接到指令,不能再让人们接触被污染的水了。最终,“霍乱王”被击败了。2.哥白尼的革命性理论

尼古拉·哥白尼被吓得心烦意乱的。虽然他曾经试着不去理睬那些数字,然而他所有的数学计算都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只有当你把太阳放在中心位置上,天空中其他行星的运动才能说得清楚。他的这个理论可不能告诉任何人,因为即使他只暗示有这种想法,他都会受到强大的基督教会势力的惩罚。教会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正因为如此,地球就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必定要成为太阳系的中心。这样,问题就来了,因为天文学家以前发现过,天上有些行星停顿下来,往后移动,然后再成环状向前移动,而其他行星看上去有时亮些,有时又不怎么亮。如果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而所有行星环绕着地球转的话,那么这种现象就很奇怪了。哥白尼对这些问题曾经苦苦思索过很久,试图找出问题的答案。他曾经收集过观察星球的数据,并且利用他的全部数学知识来解释这些数据。但是只有他的新理论才能作出解释。于是,他在1510至1514年期间从事这项研究,逐步修改他的理论,直到他感到完善时为止。

1514年,他把他的新理论私下里给他的朋友们看。他对旧理论的修改是具有革命性的。他把太阳固定在太阳系的中心位置上,而行星则围绕着太阳转,只有月球仍然绕着地球转。他还提出地球在围绕太阳转的同时,它本身还自转,这样就说明了行星运动的变化情况以及星球亮度问题。他的朋友都热情地鼓励他把他的想法公之于世,而他却小心谨慎,他不想遭到基督教会的攻击,所以他直到1543年临终之前才公布了这一观点。

当然,他小心谨慎是对的。基督教会拒绝接受他的理论,说这种理论违背了上帝的旨意,而支持这种理论的人都会受到打击。然而哥白尼的理论却是我们宇宙观赖以建立的基础。他的理论还改变了基督教对地心引力的看法,他们认为物体往地球上掉落是因为上帝创造了地球,而地球正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表明这是明显错误的。如今人们可以看到,他的这些想法与艾萨克·牛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以及斯蒂芬·霍金等人的研究都有着直接的联系。UNIT2 3.地理之谜

人们也许觉得奇怪,为什么用来描述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这四个国家的词语不太一样。但如果你学过英国历史,就能弄清楚这个问题。

首先是英格兰。威尔士于13世纪同英格兰联合了起来。如今只要有人提起英格兰,你就会发现威尔士总是包括在内的。接着,英格兰、威尔士同苏格兰于17世纪联合了起来,名字就改成了“大不列颠”。令人庆幸的是,当苏格兰的詹姆斯国王成为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国王时,这三个国家和平地实现了联合。最后,英国政府打算于20世纪初把爱尔兰也同另外三个国家和平联合起来以形成联合王国。然而,爱尔兰的南部却不愿组建联合王国,它分离出去,并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因此只有北爱尔兰同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联合起来,而组成了联合王国,这一点从新的联合王国国旗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值得赞扬的是,这四个国家的确在一些方面共同合作,例如在货币和国际关系方面;但是有些制度仍然区别很大。例如,北爱尔兰、英格兰和苏格兰在教育体制和立法体制上都存在着差异。在参加像世界杯之类的比赛时,它们有着各自的足球队。在这四个国家中,英格兰是最大的。为了方便起见,它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地区。最靠近法国的那个地区叫做英格兰南部,中部地区叫做英格兰中部,最靠近苏格兰的那个地区叫做英格兰北部。你可以看到英国的大部分人口聚居在南部,而多数大工业城市都位于中部和北部。尽管,英国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像中国的城市那样大,但是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享有威名的足球队,有的城市甚至还有两个队。很遗憾,这些建于19世纪的工业城市对游客并没有吸引力。要找历史性建筑你得去更古老的、比较小些的由古罗马人建造的城镇。在那儿你才可能找到更多的有关英国历史和文化的东西。

最具历史意义的宝地是伦敦。那儿有博物馆,有艺术珍品、剧院、公园和各种建筑物。它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它有公元一世纪由罗马人建造的最古老的港口,有由盎格鲁——撒克逊人始建于11世纪60年代的最古老的建筑,还有公元1066年由后来的诺曼人统治者建造的最古老的城堡。曾经有四批侵略者到过英国。第一批入侵者是古罗马人,留下了他们的城镇和道路。接着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留下了他们的语言和政体。第三是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对词汇和北部的地名造成了一定影响;第四是诺曼人,他们留下了城堡和食物名称的新词语。如果你到英国乡间去看看,你就会找到所有这些入侵者的痕迹。如果想使你的英国之旅不虚此行又有意义,你就必须留心观察。

4.伦敦观光记

由于担心时间不够,张萍玉早就把她想要在伦敦参观的地点列了一张单子。她最先想参观的地方是伦敦塔,它是很久以前由入侵的诺曼人在公元1066年修建的。真是太棒了!这个坚实的用石头砌的方形塔已经在那屹立一千年了。尽管在塔的四周扩建了一些建筑,但它仍然是皇宫和监狱联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张萍玉很惊讶的是,她发现女王的珠宝由皇家特别卫士守护着,而这些卫士在一些特殊的日子仍然穿着400年前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时代的制服。

接着参观的是圣保罗大教堂,它是公元1666年伦敦大火以后建造的,刚建成的时候,它看起来真是金碧辉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也是很有意思的地方,里面珍藏着一些已故诗人和作家的雕像,例如莎士比亚的雕像。正当萍玉走出大教堂的时候,她听到了著名的大本钟整点敲响的钟声。她参观了女王伦敦住所白金汉宫的外景,以此结束了一天的观光。啊,她要同朋友们讲的实在太多了!第二天,萍玉姑娘参观了格林尼治天文台,看到了古老的轮船和那座著名的为时间定时的时钟。她最感兴趣的是那条通过天文台的经线。这是一条假想的线,它把世界分成东西两半球,从而有利于航海。这条线穿过格林尼治,萍玉就跨着这条线拍了一张照片。

最后一天,她参观了伦敦海洛特公墓里的卡尔·马克思的雕像。这似乎是一件怪事:这位发展了共产主义的人竟然在伦敦生活过,并且在伦敦去世。不仅如此,他还在大英博物馆著名的图书阅览室工作过。遗憾的是,这个图书馆已经从原来的地方搬到另一座大楼里去了,而原来的阅览室也没有了。但是她感到最为震惊的却是博物馆里展出的那么多来自不同文化的奇妙宝物。当萍玉看到那么多参观者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古老漂亮的中国陶瓷和其他展品时,心里充满了对祖国的自豪感。再过一天,萍玉就要离开伦敦去温莎城堡了。她边睡觉边想:“也许我能见到女王呢?”

Unit3

5.第一印象

太空邮件:liqiang299A@GreatAdventureSpaceSation.com

15/11/3008(地球时间)6.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现在仍然无法相信我是在接受去年获得的这个奖励。我得不断提醒自己,我真的已经进入到公元3008年了。因为担心这次旅行,头几天我心里总是不踏实,结果我得了时间滞后症。这就与你乘坐飞机会产生时差反应相似,所不同的是,在你的脑子里似乎会不断闪现以前的时光。因此,我一开始就感到神经过敏和心神不定。但是我的朋友兼导游王平很细心体贴,给了我几粒绿色药片,倒是挺起作用的。他父母的公司叫做“未来之旅”,以其技术高超而闻名。他们把我装在一个时间舱里,平安地把我送入了未来。

我仍旧记得我们被太空服务员一起叫到时间舱,爬上去进入一个小门。座位是很舒适的,喝了点镇静剂后,我们的眼睛就闭上了,感到昏昏欲睡似的。时间舱在轻轻左右摇晃,我们放松地躺在那里做梦。几分钟以后,旅程结束,我们就到了。我仍然在地球上,但是进入到了未来的一千年。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一开始新的环境让我很难忍受。空气似乎很稀薄,好像在混合的气体中剩下的氧气很少。由于缺乏新鲜空气,我感到头痛。正当我想努力调整适应新环境时,王平出现了。他告诉我,“把这个面罩戴上。它会使你感觉好得多。”他把面罩递给我,敦促我马上走进附近的一个小房间,叫我休息。我立刻就感到舒服些了。没过多久,我就再次站立起来,跟着他去领取了一台由电脑驱动的气垫车。这些气垫车是在地面上方漂浮着的,只要在座位上把操纵杆打弯或压下,你就可以迅速地移动。王平系紧了我的安全带,教我怎样使用它。不久,我就可以飞得跟王平一样快了。可是,当我们到达一个看上去像大市场的地方时,由于太多车子朝四面八方飞奔,我看不见王平了。他被卷入到这群车队里去了。就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一次“时间滞后”的闪回,这样我就再次看到了似乎是公元2008年的那个地区。我这才懂得我被送到了未来,但却仍然在自己的家乡。就在这个时候,我又见到了王平,于是又跟在他后面飞去。到了一幢看上去很奇怪的房子里,他把我带到一个明亮而洁净的大房间。墙是绿色的,地板是棕色的,灯光很柔和。突然墙壁移动了——原来是树形成的!后来我才发现,就是这些树的叶子为这栋房屋提供了最急需的氧气。然后王平在电脑屏幕上的开关上闪了一下,于是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就像变魔术那样从地板下面升了起来。“怎么不坐下来吃些东西呢?”他说道,“你第一次作这样的时间旅行,可能会感到有些困难。你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今天没有任何出行计划。明天你还要准备参观几个地方。”说完这些,他把食物摆在桌子上,又从地板下取出一张床来。他离开后,我简单吃了饭,洗了个热水澡。实在累坏了,我溜上床很快就睡着了。以后再谈吧!你的儿子 李强

7.我看到了奇妙的东西

我首先参观的是一个太空站,这个站被认为是太空中最现代化的地方。太空站像一个巨大的圆盘,在太空中缓缓的旋转,以仿照出地球重心的引力。太空站里展出了31世纪一些最前沿的发明。有个导游带领我们站在一条移动的运送带上,到各处参观。

导游:从2008年来访的朋友们,早上好!首先,我们要查看一种我们太空居民使用的最新的通讯方式。再也不需要打字员在打字机或电脑上工作了!再也不需要邮费和邮政编码了!现在用一种“思想仪”就可以传递信息。你把金属带放在头上,整理思路,按下发送键,集中精神想着你要发送的信息,片刻功夫信息就发送出去了。这个信息会储存在接受者的“思想仪”里。它快捷有效,而且环保。唯一的缺点是,如果使用者不能想清楚要传递的信息,发送出去的信息可能是模糊不清的。但我们不能因为使用者的使用不当而责备仪器,是不是? 在导游解说的时候,我观看着桌上这副被称为“思想仪”的小东西。它们看上去像金属带子。那么普通,但却那么神通广大!正当我还在观察时,运送带向前移动了。

导游: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到了“环保地带”。以前人们习惯用垃圾箱收集废弃物,然后这些垃圾被送走埋掉或烧掉,我说的对吧?(我们都点头。)可现在我们有一种装置,能利用生态学原理来处理掉废弃物。一架巨大的机器,能把所有能获得的废弃物都吞进去,而且总是贪得无厌。然后垃圾被分解成了几种有用的物质,如庄稼地的“肥料”和沙漠中的“土壤”。什么都不浪费,所有的东西,哪怕是塑料袋也被回收利用了。伟大的创意,对不对?

我注视着缓缓移动的垃圾分解机器模型,为它的成效所吸引。但是,我们又开始向前移动了。

导游:第三站要展示给我们的是工作实践方面的一些变化。批量生产不再在地球上进行,而是转移到了像这样的太空站里。在太空里,一组工程师给机器人设计了程序让它们完成工作。机器人生产像药品、衣服、家具和气垫车等东西。没有废弃物、没有污染,也没有环境破坏。但是,这些公司必须培训他们的代表能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他们必须在此监控机器人和生产过程。一旦货物齐备,就用工用太空船运送到地球。我的思绪开始漫游。我能从事什么工作呢?当我想到这个奇妙的未来世界时,我兴趣倍增、干劲十足

Unit4 8.我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难以忘怀,”新闻记者说 周阳永远不会忘记他在一家畅销英文报纸的第一项工作任务。他同新上司胡欣的讨论对他的记者生涯必将产生强烈的影响。

胡:欢迎你,非常高兴你来参加我们的工作,你来这里首先就是当助理记者。有什么问题吗? 周:我可以马上去采访吗?

胡:(笑)真是勇气可嘉!不过恐怕这不太合乎常规,还是等到你比较有经验以后吧。我们先要派你给有经验的记者作助理。以后,你才能独自去进行新闻采访并提交自己的新闻稿。周:太好了!我需要随身带些什么?我已经带了笔记本和照相机。

胡:不需要照相机!你们将带上一名专业摄影师去拍照。你将发现你的同事们会热情地帮助你。如果你对摄影感兴趣,以后你可以集中精力去钻研。

周:谢谢你。对摄影我不仅只是感兴趣,在大学里我还专修过业余摄影课来更新我的技术。胡:那很好啊。

周:我出去采访时还需要记住些什么事呢?

胡:你需要有好奇心。你只有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问题之后才有可能获得你需要知道的信息。我们说,一个好的记者必须有一个对新闻非常敏感的“嗅觉“。那就是说,在人们没有说出全部真相时,你必须能够判断出,并努力发现真理。记者必须通过调查研究,来使自己了解到被遗漏的那部分情况。周:我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胡:下面是我的行为准则:不要延误任务规定的期限,不可对人粗鲁,不可自己说得太多,务必认真倾听被采访人回答问题。

周:为什么听人家讲话这样重要呢?

胡:你得听清楚事实的细节。同时,你还要根据被采访人所说的话准备提出下一个问题。

周:在我记笔记的同时,怎么能仔细倾听对方的答话呢? 胡:这就是我们职业的诀窍了。如果被采访人允许,你可以使用录音机,录下全部事实。如果有人提出质疑,这也有用,你就有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报道了。

周:我明白了!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别人控告你的记者,说他的报道失实?

胡:有的。不过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事情是这样的:一位足球运动员被指挥受贿,故意不进球,好让对方球队赢球。我们去采访了他。他否认收了钱,但我们对此表示怀疑。于是,我们安排这名球员和被认为行贿的人一起接受采访,而当我们看到他们在一起时,我们就从足球运动员的体态语上猜到他没有说真话。我们写了一篇文章,暗示足球队员有罪。这事有些为难,因为如果我们错了,他就可以向我们索要赔偿。他竭力阻止我们发表这篇文章,但后来证实我们是正确的。周:哇!那才是真正的独家新闻哩!我期盼着即将到来的首次任务。说不定我也会搞到独家新闻呢!胡:也许你会的,谁知道呢。9.抢发独家新闻

周阳刚刚采访了一位著名影星回到办公室,编辑就说:“快点把那篇报道准备好,我们这一版就要用,这样我们就抢在其他报纸的前面了,这就是抢先的独家新闻。“国际新闻编辑部有人提出问题:“他真的干了那种事吗?”周阳回答说:“是的,恐怕是这样的。”接着他便着手准备报道了。

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报道稿,他必须认认真真地写。尽管他认为那个人一直在说谎话,但周阳懂得,他决不能直接指责那个人。他必须做到准确无误,还要简明扼要。他知道该如何做。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他已经学会了写文章,全然没有废话。他在电脑前坐下就开始工作了。

第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的他们部里的一位编审。他核查了文中的证据,阅读了整篇报道,然后递给技术编辑。她就开始了编辑工作,设计了主标题和副标题。她说:“在版面上这会很好看。这个人的照片该放在哪儿好呢?”因为这篇文章要用英文来写,所有周阳拿了一份稿子给一位母语为英语的外国雇员,请她对语言风格进行润饰。这位雇员对周阳的报道也很满意。她评价说:“你确实能写很好的头版新闻了。”周阳高兴地笑了。最后主编审读了这篇稿子,并且批准发表了。他对周阳说:“文章写得很好,不过你还得拿出证据来表明事实确凿。”周阳激动地说:“我马上拿来。”

新闻文字编辑取走这篇报道,开始对所有的报道和图片进行编排,直至把各版面全部编定。此后,所有的报道材料就要被制成胶片。这是印制过程的第一道工序。由于这篇报道要用好几种颜色,因此需要四张胶片。每一种主色要用一张底片,四张底片结合起来就制成一张报纸的彩页。经过最后一次校对后,这个版面就可以准备印制了。周阳兴奋地等待着第一批报纸的印出。“要等到今天晚上。”他的朋友轻声地告诉他说。“我期望电视新闻会对这件事作一点报道。真是独家新闻了!”

Unit5 10.烧伤的急救

皮肤是身体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身体的最大器官。皮肤有三层,它们是防病、防毒、抵御太阳有害光线侵害的一道屏障。皮肤的功能十分复杂。皮肤可以保暖或御寒,保持体内水分。正是皮肤使你感到冷热、疼痛,它还使你有触觉。因此,你可以想象到,如果你的皮肤烧伤了,就可能非常严重。在治疗烧伤的过程中,紧急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烧伤的原因: 你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烧伤:灼热的液体、水蒸气、火、辐射(由于靠近高温或大火)、阳光、电和化学物品。烧伤的种类:

烧伤有三类。根据皮肤烧伤的层次分为一度烧伤、二度烧伤和三度烧伤。

一度烧伤:只损伤皮层的最上层。这些烧伤并不严重,应当在一两天内就有好转。例如轻度的晒伤,由于短暂接触热锅、火炉或熨斗而导致的烫伤。

二度烧伤:既损伤了皮肤的最上层,又损伤了皮质的第二层。这些烧伤属于严重的烧伤,需几星期才能痊愈。例如严重的晒伤和灼热的液体所造成的烧伤。

三度烧伤:所有三层皮质以及皮下的组织和器官都受到损害。例如由电击引起的烧伤,因衣服起火引起的烧伤,或因汽油起火引起的烧伤。这些烧伤都属于非常严重的烧伤,受伤者必须立即送往医院。烧伤的特性:

一度烧伤: · 干燥、发红、微肿

· 微痛

· 受压时变白 二度烧伤: · 粗糙、发红、肿胀

· 起水泡

· 表层渗液

· 极其疼痛

三度烧伤: · 黑、白和焦炭色相间

· 肿胀,可看到皮下组织

· 若损害了神经,则没有疼痛或轻微疼痛,或者在创面四周有疼感 急救处理:

1、除非衣服粘贴在烧伤面上,否则都要把它脱掉(必要时可用剪刀帮助)。靠近创面的其他衣物和首饰也都要取掉。

2、马上用凉水给伤口冲凉,但不能用冰水。最好是把烧伤的部位放在慢速流动的自来水下冲洗大约10分钟。(凉水可以阻止烧伤的进程,可以防止无法忍受的疼痛,还可以减轻肿胀程度)。三度烧伤不可用冷水冲。

3、对于一度烧伤的患者,要把清凉干净的湿布放在烧伤面上,直到疼痛感较轻时为止。对于二度烧伤,要保持湿布清凉,需把湿布放回冷水盆中,拧出水后再放在烧伤面上,这样要反反复复地做一个小时左右,直到不太痛时为止。

4、轻轻地把烧伤面弄干,但不要擦拭,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擦破水泡,伤口会感染。

5、用干而清洁又不粘皮肤的绷带盖住烧伤面,用胶布把绷带固定。千万不要在烧伤处涂黄油、油或软膏,因为这会使里面的热散不出去,而且还可能导致感染。

6、如果烧伤的部位在臂部和腿部,尽可能把手臂或腿脚抬高到高于心脏的位置。如果是面部烧伤,伤者则应该坐起来。

7、如果属于二度或三度烧伤,就必须立即把患者送往医院或送去看医生。英雄青年获奖记

17岁的青年约翰·詹森昨晚在弗镇的救生员颁奖大会上领奖,因为他在一次骇人听闻的持刀袭击案件发生后,为邻居实施了紧急救援。

在颁奖大会上,约翰被授予奖赏。大会共表彰了抢救他人生命的十个人的勇敢行为。

(那天)约翰正在房里学习,突然听到一声尖叫,他和父亲赶紧冲出去,发现一名男子从现场逃跑,而三个孩子的母亲安·斯莱德被人连捅了数刀。她躺在前花园的地上,流血不止。她的双手几乎被砍断了。

正是约翰快捷的动作和急救知识救了斯莱德女士的命。他立即向附近的一些人要绷带,当他们都找不到绷带的时候,他的父亲从屋里拿出一些擦杯盘的布和胶带来。约翰就用这些东西把斯莱德手上最严重的伤口包扎起来。他使劲地按住伤口,使血流得慢些,一直等到警察和救护车的到来。约翰说:“我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自豪,不过,我所做的都是以前别人教会我做的事。”

篇3:必修五unit2课文翻译

根据笔者统计, 在必修五的所有课文中一共有540条注解, 其中涉及到传统文化的注释主要有48条, 包含了道德文化、官职文化、民俗文化、刑罚文化等丰富信息。如何从课文中的注释中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呢?

一、传统婚嫁文化渗透

“舅夺母志”, 选自李密《陈情表》。课文中的注释为: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这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在这个地方, 学生就会有疑问, 母亲改嫁为什么要说成是“舅夺母志”呢?我们就要向学生补充相应的传统文化。因为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影响的国家, 自孔子的儒家学说建立以后, 其仁政思想深为自秦朝以后的历代统治者所推崇, 特别是汉武帝时期, 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 更把儒家思想的影响推向全国, 深入民心。而其中, 为愚昧和限制妇女思想及地位的“男尊女卑”的主张, 规定了妇女需遵从“三从四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三从”即“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封建社会里人们把妇女在亡夫以后的改嫁视为丑事, 所以李密用“舅夺母志”来委婉地说母亲改嫁的事实, 这也是作者李密对母亲宽解的一种孝行。如此一讲之后, 学生自然也就明白了用“舅夺母志”的个中原因, 对孝道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二、古代刑罚文化渗透

“刺配”, 选自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材中的注释为:脸上刺字, 发往远地充军。刺, 古时的肉刑, 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字, 用墨染上颜色。配, 发往远地充军。通过查阅相关的典籍, 在《辞海》里的“刺配”条解释说:“中国古代刑罚的一种。在面部刺刻标记, 押送边疆服役或充军, 重者终身不释。始于五代的后晋、宋、元、明、清仿用。”但“刺”与“配”本是两种不同的刑罚, 它们各自的起源要比此说早得多。五代时, 后晋的建立者晋高祖滥用严刑酷法, 煞费心机地把废止了几百年的墨黥之刑重新搬了出来, “刺配”之刑就此产生了。在宋代, 刺配之风盛行, 手段也更残酷。《宋代刑法考》云:“宋人承五代为刺配之法, 既仗其背, 又配其人, 且刺其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者。”我们在向学生讲解这个词语的时候不用讲得那么复杂, 可以适当向学生补充一下古代的刑罚有哪些种类。让学生在了解这个传统的刑罚之中, 启发对现代“纹身”时尚的反思。

三、宗教民俗文化渗透

“傩送”, 选自沈从文《边城》。课文中的注释为:傩神送给的 (傩神是驱除瘟疫的神) 。因排行老二, 故小说中也称二老。又因为健壮俊美, 人们给他起了个诨名叫“岳云”。这里就涉及传统文化中的宗教文化中的傩神,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给学生补充讲解:“傩”, 主要是我国古代基于万物有灵观念而产生的一种用驱鬼逐疫、迎神纳吉为目的的原始巫术活动。在人们的想象中, 傩神能给人们驱鬼逐疫, 能给人们赐福消灾, 傩神成了人们寻求幸福的信心和精神寄托, 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偶像, 遍及全国各地, 如江西的“跳傩神”、广西的“师公戏”、四川的“鬼脸壳戏”、贵州的“地戏”、云南的“端公戏”、安徽的“傩戏”、湘西土家族的“傩学戏”、彝族的“撮泰吉”等, 各具特色。由于关公一身正气, 神勇无敌, 在民间驱傩习俗中, 奉为坛神或戏神。在重庆的梁平“双桂堂”, 一进庙门, 见到的是关公的殿堂, 关公带领关平、周仓, 扶佑佛殿神圣。酉阳阳戏、梓潼阳戏、提阳戏中都敬关公为主神, 在梓潼县还有“关公扫荡”的习俗。每年春节或关公生日, 均要从庙里抬出关公像, 在田野、村寨中游走 (扫荡) , 以借关公之威, 驱邪纳吉, 保一方平安。届时, 当地群众, 在村头庄尾, 设坛迎送, 气氛热烈隆重, 可谓一大宗教民俗景观。这样讲下来, 学生听起来很有意思, 也就能对传统宗教信仰有新的了解, 激发他们对地方民俗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四、官职配饰文化渗透

“簪笏”, 选自王勃《滕王阁序》。课文中的注释为:代指官职。簪, 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 朝见黄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簪笏”这个词如果没有注释, 那么学生往往会望文生义以为是筷子的意思。在讲解这个词语的时候, 我们在结合注释的同时应该向学生讲解关于簪和笏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簪”是由笄发展而来的, 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 可用金属, 骨头, 玉石等制成, 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簪缨是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 借以指高官显宦。而“笏”根据《说文解字》解释为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 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 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 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 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 以防止遗忘。《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 中宽3寸”。大唐武德四年以后, 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 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大明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 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 因为礼节和习俗的不同, 笏板废弃不用了。通过补充讲解, 辅之以文物图片展示, 就能让学生轻松地明白为什么“簪笏”指代的是官职, 进而对古代官阶制度有所直观生动的理解。

五、人伦道德文化渗透

“乌鸟私情”, 选自李密《陈情表》。课文注释为:相传乌鸦能反哺, 所以常用来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孝养之情。其本源来自《本草纲目·禽部》的记载:“慈乌:此鸟初生, 母哺六十日, 长则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说, 小乌鸦长大以后, 老乌鸦不能飞了, 不能自己找食物了, 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乌鸦反哺的故事经一代代的口授心传, 已为许多人知晓, 并逐渐演化成孝道、亲睦等人伦文化的渗透模式。清代官员邓钟岳在沈氏兄弟的家产案中所写的批文堪为典范:“鹁鸽呼雏, 乌鸦反哺, 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 蜂见花而聚其众, 义也;羊羔跪乳, 马不欺母, 礼也;蜘蛛罗网以为食, 蝼蚁塞穴以避水, 智也;鸡非晓而不鸣, 燕非社而不至, 信也。禽兽尚有五常, 人为万物之灵, 岂无一得乎!以祖宗遗产之小争, 而伤弟兄骨肉之大情。兄通万卷应具教弟之才, 弟掌六科岂有伤兄之理?沈仲仁, 仁而不仁, 沈仲义, 义而不义!有过必改, 再思可矣!兄弟同胞一母生, 祖宗遗产何须争?一番相见一番老, 能得几时为弟兄?”文章将鸟类以及动物的行为模式解释为子女报答母恩、兄弟仁义亲睦,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道德文化模式, 其特点是以低级生物行为模式引喻高级生物行为模式中受人推崇的行为方式, 从而渗透人伦道德文化观念。

六、文学体式文化渗透

篇4:必修五unit2课文翻译

School life

Dear Tommy

Hello, my name is Millie.I am a student at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I love my new school.It is very big.I am in Class 1,Grade 7.I like my classroom because it is big and clean.There are lots of nice people in my class.Amy is my best friend.At lunchtime, we often sit under the trees in the playground.We always chat with each other or play games.My new classmates are all nice to me.All my friends are really great!I love them very much.The school day starts at eight every morning.We do morning exercises first.Our lessons begin at

8.25 a.m.My favourite lessons are Chinese and English.I like Maths too.I spend about two hours a day doing my homework.I go to the school library every day.I go to the Reading Club after school every Tuesday and

Friday.I also like playing volleyball.Sometimes, I practise with my friends after school.Amy is a member of the Swimming Club.She is a very good swimmer!We always have a good time at our school.Please e-mail me soon!

Millie

亲爱的汤米

你好,我的名字是米莉。我是北京阳光中学的一名学生。我爱我的新学校。它很大.我在七年级一班。我喜欢我的教室,因为它很大并且清洁。

在我班上有很多友好的人。艾米是我最好的朋友。在午餐时间,我们经常坐在操场的树下。我们总是互相聊天或玩游戏。我的新同学都对我很好。我所有的朋友都实在太棒了!我非常喜爱他们。

学校生活开始于每一天早上8点。我们先做早操。我们的课开始于8点25分。我最喜爱的课是语文和英语。我也很喜欢数学。我每天花约两小时做作业。

我每天去学校图书馆。我每个星期二和星期五放学后去读书俱乐部。我还喜欢打排球。有时我与我的朋友放学后一起练习。艾米是游泳俱乐部的一名成员。她是个极好的游泳者!我们始终在我们学校过得很愉快。

请尽快给我发电子邮件!

篇5:高中英语必修五unit2知识点

1. consist 组成,在于,一致

2. consist of 由…组成

3. divide…into 把…分成

4. break away from 脱离

5. to one’s credit 在…的名下,为…带来荣誉

6. attract 吸引,引起注意

7. leave out 省去,遗漏,不考虑

8. plus 加上,和,正的

9. take the place of 代替

10. break down 损坏,破坏

11. arrange 安排

12. fold 折叠,对折

篇6:必修五unit2课文翻译

Mom: Yes, I can’t wait to surprise the boys!

Suddenly the door opens and a soccer ball flies through the room.Eric runs in after it, followed by a big dog, walking very slowly.Eric: Mom!

Dad!

You’re back early!(looking around room, sounding

frightened)

But, but … you weren’t supposed to come home until

tomorrow!The dog slowly walks to Mom and Dad.Mom:(bending to touch dog)Eric, he’s so tired and hungry!(looking at table)The money for dog food is gone, but Spot looks like he is starving!What did you do with the cash we left?

Dad: And look at this room—garbage all over the place!Where is your brother?(shouting angrily)Daniel!Daniel:(running into room)Mom, Dad, I can explain … Dad opens the curtains and light comes into the room.The room is in a mess, with pizza boxes on the floor and dirty dishes in the sink.In the corner, there is a garbage can around which are pieces of garbage and waste paper.Mom and Dad both turn towards Daniel.Dad:(sounding very angry)Listen to me, young man—we left you in charge!We thought you could act like an

adult, but look at the mess!I don’t know why the house

is so dirty...Mom: Daniel, we thought you were an adult, a person who would make good decisions...Dad: How can we trust you any more? We won’t tolerate

such behavior in our house!Daniel:(shouting)Stop shouting at me.I’m still a teenager!

Why is everything always my fault? Daniel runs into his bedroom and shuts the door angrily.Mom and Dad look at each other as lights go out.End of Act One Act Two, Scene One Daniel and Eric’s bedroom.Eric sits on his bed.Daniel has his arms crossed and looks upset.Daniel: They never even gave me a chance to defend myself.I hate them!

Eric: You don’t hate them.I can tell them we had an

emergency.Then they won’t be mad any more.Daniel: No, don’t tell them anything.Anyhow, they didn’t trust

me.They don’t deserve an explanation.Let them think

what they want.Eric: But Daniel, if they knew that Spot was sick and we

used the money to take him to the clinic...Daniel: And that we spent all of yesterday waiting there for him,and that is why we had no time to clean the house...but

no, Eric, why didn’t they ask me what happened instead

of shouting at me? Act Two, Scene Two

Mom: Do you think we were too hard on Daniel? Perhaps

there is a reason why the house is a mess...Dad: Maybe, but now that he has been so rude to us, I feel

like we have to punish him or he won’t respect us.Mom: Oh, why does this have to be so difficult? Mom sighs.End of Act Two

小鬼当家

第一幕

妈妈和爸爸外出度假,比预期的时间提前一天返回家中。妈妈和爸爸进门时,窗帘紧闭,起居

室里黑咕隆咚的。爸爸:

回家的感觉真好啊!

妈妈:

是啊,我迫不及待地要给儿子们一个惊喜呢!突然,门开了,一只足球飞了进来。埃里克随后跑进起居室,身后跟着一条大狗,走路慢吞吞的。

埃里克:妈妈!爸爸!你们这么早就回来了呀!

(四下打量,惊慌地)可是、可是……你们应该

明天才到家的呀!

狗缓缓地走到妈妈和爸爸身边。

妈妈:

(俯身抚摸着狗)埃里克,狗怎么又累又饿的啊!(看了看桌子)买狗食的钱不见了,可是小斑点看上去都饿坏了!你俩用我们留给你们的钱做什么了?

爸爸:

还有,你们看看这起居室——垃圾满地都是!你哥哥在哪儿?

(生气地喊)丹尼尔!

丹尼尔:(跑进起居室)妈妈,爸爸,我可以跟你们解释…… 爸爸拉开窗帘,光线一下子照进屋里。起居室里一片狼藉:地板上堆放着比萨饼盒子,洗碗池

里全是脏碗碟。角落里有只垃圾桶,在其周围还有垃圾和废纸。

妈妈和爸爸同时转向丹尼尔。

爸爸:

(sounding非常生气地)听我说,年轻人——我们将这个家交给你负责!我们原以为你的行为举

止能像个大人样了,可看看这片狼籍!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房子弄得这么脏……

妈妈:

丹尼尔,我们还以为你是成年人了,是一个会 做出正确决定的人…,爸爸:

我们怎么能再信任你?在我们家里可不能容忍这种行为!

丹尼尔:(叫喊着)别对我大喊大叫好不好?我还只是个少年!为什么什么事总是我的过错?

丹尼尔冲进自己的卧室,愤怒地关上房门。妈妈和爸爸面面相觑,as灯光灭。

第一幕完

第二幕,第一场 丹尼尔和埃里克的卧室:埃里克坐在床上,丹尼尔双臂抱在胸前,看起来很不高兴。

丹尼尔:

他们压根儿就不给我一个辩解的机会。我讨厌他们:

埃里克:

你可不要讨厌他们!我可以告诉他们发生了紧急情况:解释之后他们就不会再生气了。’

丹尼尔:

别,什么都不用跟他们说。不管怎样,他们不信任我:他们不配得到解释。他们愿意

怎么想就让他们怎么想好了。

埃里克: 可是丹尼尔.如果他们知道小斑点生病了.我们用那笔钱带小斑点去看了兽医……

丹尼尔: 还有,我们昨天在兽医那儿呆了一整天,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没有时间打扫房子……

可是,不,埃里克,为什么他们不问问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对我大喊大叫呢?

第二幕,第二场 妈妈:

你觉得我们刚才对丹尼尔是不是太苛刻了呢?有可能家里一团糟是有原因的……

爸爸:

也许吧,可是既然他对我们那么粗鲁无礼.那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教训教训他,要不然

他不会尊重我们的。

妈妈:

哎,干嘛非得这么麻烦啊? 妈妈叹了口气。第二幕完

M1U2 project

Growing pains Many teenagers feel lonely, as if no one understands them and the changes they are going through.Day by day, everything seems different, yet the same.Life never seems to be going fast enough;yet, in other ways, like a race car, life seems to be rushing too fast and even going out of control.Has anyone else ever felt this way?

很多青少年感到孤独,好像没有人理解他们以及他们正在经历的变化。日子一天天过去,而所有事情似乎都是不同的,可又都是一成不变的。生活似乎从不过得足够快;而 从别的方面看,生活似乎过得太快甚至于失控,像开赛车一样。别的人也有过同感么?

These feelings are a common part of adolescence—the time of life between child and adult.And, though it may sometimes be difficult to believe, you are not alone—every adult has gone through adolescence, and your friends are going through it right now along with you.It is common for teenagers to feel lonely and misunderstood.These feelings can be thought of as growing pains—the difficulties that teenagers face as they grow to adults.这些感觉是青春期——介于孩童和成人之间的人生阶段——的正常组成部分。而且,虽然有时难以相信,并非只有你才是这样——每一个成年人都经历过青春期,而你的朋友和你一样正经历这个阶段。对青少年而言,感到孤独和被误解是很普遍的。这些情感可以被看作是成长的烦恼——是青少年迈向成年时所面对的困难。

As teenagers grow, it is normal for them to become confused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m.During adolescence, teenagers go through great physical changes.They grow taller and their voices get deeper, among many other developments.as在青少年成长的时候,对自己无论体内还是体外的状态变化感到困惑对他们而言是正常现象。在青春期,青少年经历着身体上的巨大变化。他们个子长高,声音变低,还有很多其他的成长发育。

Along with these physical changes, there come many psychological changes.Boys and girls tend to be different in this regard(in this [that] regard 在这[那]一点上,关于这[那]件事。).Many boys become risk-takers—they want to find their own limits and the limits of the world around them, but may not have the wisdom to make good choices in their behavior.At the same time, girls often want someone –anyone –to talk to, as they try to deal with their strong feelings.与这些生理变化同时而来的,还有很多心理上的变化。男孩和女孩在这一点上往往有所不同.很多男孩成为危险尝试者——他们希望找到自己的局限和他们周边世界的局限,但也许并不具有对其行为做出正确抉择的智慧。而与此同时,女孩则通常需要和某个人——或任何人——进行交谈,因为她们试图处理自己强烈的情感。

In the social world, as teenagers get older, they struggle to depend on themselves.They may badly want and need their parents’ love, yet feel distant;they may want to be part of the group, yet desire independence.Since teenagers have difficulty balancing these needs, they often question who they are and how they fit in society.在大千社会中,随着青少年长大,他们努力地 自力更生。他们或许迫切需要父母的关爱

却又感觉疏远;他们或许想要成为团体的一员,但又渴望独立。正因为青少年们在平衡这些需要时有困难,所以他们经常质疑自己到底是谁以及怎样融入社会。

篇7:必修五unit2课文翻译

当前,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和选修并存、课内教材和课外读本同在,各类教材以知识能力、文体特征、人文主题等不同标准进行单元的组成或专题的设计,这给教师在单元(或专题)教学实施时选教选学课文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茫然。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笔者以“语文养成教育”思想为指导,探索出单元选教选学课文策略,即从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出发选教,依语文学习规律为据选学,立足点在于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领悟语言的语感,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兹以“苏教版”必修五专题一“科技之光”课文选教选学为例加以解说。

一、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决定语文课堂选教的课文和怎样教课文

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是语文课堂选教选学课文的行为引导。

“语文养成教育”认为语文学习有3个层面的目标:小而言之,是掌握一种终身使用的工具,能顺利应对中考、高考及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而言之,是为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大而言之,是传承民族的文明,固守民族的根本,让民族的血液永远流淌,并使自己成为未来文化的创造者。3个层面的学习目标为语文单元选教选学课文提供了切入的角度和展开的方向,可以以其一统其二,或着力于其一点,或兼顾其两点等。“语文养成教育”为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为一生的发展储值,特别注重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注重自觉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追求毕其功于一役。单元选教选学课文要体现这一教育追求。

语文教材有其编写特征。语文教材的编写特征是指语文教材组材的标准和方式,大致有以能力为标准,以文体为标准,以人文主题为标准等几种。不同的组材方式恰恰是语文学习目标不同层面的不同展现。语文课堂选教选学什么样的课文应该以此为导向。从“语文养成教育”3个层面的学习目标来看,语文的某种组材方式应该理解为学习目标不同层面的某一方面,这个方面与其它层面是以一统多的关系。能力、文体、人文主题都是教学中应该关注并且需要学生综合螺旋式认知和掌握的东西,选教选学课文应该是综合思考这多个方面的过程,而那个用来统多的“一”,是教学的主题,是教学的统率,更是教学的线索,起到统而贯穿的作用,使教学变得简约明了,被统者在其统率之下,以一而贯多,而被统之多恰是对这个一的演绎,对这个一的表现,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必须认真分析这种关系,并且在课堂上把这种关系呈现出来。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以“人文主题”组织专题的,本专题以“科技之光”为主题,包括“探索与发现”“奇异的自然”“美丽的创造”3个板块。单元教学在“科技之光”人文母体的统率下进行教学规划和选择教学行为。

“探索与发现”有两篇课文,我们选教了《物种起源绪论》这篇传统篇目。教学立足于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式和思维特点,用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其它目标落实这个立足点(下具体阐述);“奇异的自然”选教《斑纹》一课,《斑纹》相比于《南州六月荔枝丹》更具思维的深度和思想的温度,更能激发学生把目光转向神奇的自然界,理解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和绚丽多姿,并且去领悟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板块“美丽的创造”,以《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为教学课文,引导学生去认识科学的实践精神,说明科学与美的内在联系。

根据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选教特定的课文。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是教材编者对教材教学引导的不同方向。不同特征的教材只是一个凭借,其特征是选教课文进行教学的立足点,对教材的处理即选教课文在这个立足点之上要去实现的是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但选教选学课文时,一定要注意抓住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作为阅读教学而言,应该是学生阅读素养的养成,学生学会阅读,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的不同层面学习目标的知识生成和能力养成,尽管这种生成和养成是螺旋式不间断进行的。

二、语文的学习规律决定单元教学课堂选教选学什么样的课文

根据语文学习规律的引导设计选教选学课文的课堂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中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养成教育”认为语文学习有四大规律:熏陶渐染是语文学习的规律;积淀涵养是语文学习的规律;感悟体验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运用提升是语文学习的规律。熏陶渐染和积累涵养语文学习规律指明了单元选教选学课文必须有长期的活动规划;感悟体验和提升运用语文学习规律则显示了语文课堂设计学习活动方案的重点和难点。

熏陶渐染和积累涵养让我们明了注重单元选教选学课文意识具有长期性,要有长期的活动规划和活动计划,要注意必修和选修的结合,课内教材与语文读本的融合,单元与单元的配合,一般在学期初就要求教师俯察本学期的所有教学内容,提前做好基本的规划和打算。

感悟体验和运用提升显示出语文课堂教学要回归语文性,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选教选学课文课堂语文学习活动是学生感悟和体验语文以及运用语文和提升语文能力的学习活动。语文素养是在语文感悟体验活动下培养的,语文能力是在语文运用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的。具体而言,是在对语言和文章的分析把握中,在语文的听、说、读、写、思活动中长期螺旋式完成这些任务的。我们对3篇课文作出如下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物种起源》绪论,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进行两个语文学习活动:本文写作思路的学习以及本文重要信息的筛选,这是以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式和思维特点作为教学目标的教学需要,实现教学目标时开展的是遵循语文学习规律的语文式学习活动。

《斑纹》一文,是一篇能够唤起人们沉睡记忆的文章,它让人想起许多远逝的鲜活事物,让生命的目光关注最初遭遇的哲学命题。因此,依据本文的文体特征,进行段落的细致鉴赏,从对字词、句子、句群,甚至几个段落、全文的细致鉴赏中去理解以上两个方面。“语言”是语文的最核心内涵,本文以“语言”品味为核心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也正呼应了语文的本质特点和价值追求。

《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是一篇理解科学和美的关系的文章,这种理解不应是浮光掠影口号式的理解。文本有对“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的内涵的阐释,对内涵的理解我们定位于对文本段落层次关系的思考。而理解有关“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艺术设计特色,则是段落内部层次关系的思考了。语文学习活动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展开,选教选学课文让学生体悟人文母体,受到人文母体的熏陶,决不能是一种口号式的强制灌输教学,而应该是对语文文本的感悟体验活动。

单元选教选学课文时开展写作活动,研讨《物种起源》绪论,构建“立论的科学性”写作专题,从“科学技术说明”“道德修养”“中外英杰”等方面进行写作素材积累和立论训练;研讨《斑纹》,构建“描写的鲜明性”写作专题,从“自然奇观”“本土风光”“动物世界”“植物王国”等方面进行写作训练;研讨《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构建“实用类文体”写作专题,关于“本土名胜古迹的开发思考(常州淹城的启示)”,关于“本土科技和人文的发展融合(常州嬉戏谷和中华恐龙园的启示)”,关于“本土人文与经济的思考(常州召开第八届全国花博会观感)”等……

三、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是单元选教选学课文时课堂学习的面貌展现点

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是单元选教选学课文时课堂学习的面貌展现点,而这是建立在以上两个单元选教选学课文策略基础之上的。

“语文养成教育”之道贵在“三感”,即情感、敏感、语感。“情感”,是热爱母语的情感。“敏感”,是关注语文的敏感,即对语文有强烈的反应,有极高的关注度。“语感”,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能够领会语言的表层意思和内在含义,分辨出语言表达的真与假、美与丑、优与劣,不能误读语言,也不错误地传达不合实情的信息,表达并非真实的情感。

学生的学是教的基础,学生的基础是教学的起点。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选教选学课文一定要顾及到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在单元教学选教选学课文时,要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基础,要积极的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三感”,用“三感”作为语文课堂学习的面貌展现点。这是一种以学定教、以学为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且运用了“语文养成教育”学习方式的,追求“语文养成教育”不同层次目标实现的“语文养成教育”式教育活动。

《斑纹》教学,训练学生很好的朗读素养以及对语言极强的品味能力。可引导学生去诵读关于“蛇”的描写,读出字词和语句的语气、语调和感情,因为汉字的表意性决定了字词有其特有的感情色彩,语句的语境性也体现着作者感情的好恶。这既是对学生热爱母语情感的尊重,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物种起源》绪论教学,对课文整体把握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面对学生的无所适从,尊重学生基础,让学生“能够确定哪一段的内容说哪一段”,让学生以少聚多的掌握整篇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大概内容,这既是教学给学生以轻松和民主的体现,也培养了学生关注语文的敏感和领悟语言的语感。

《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训练学生极强逻辑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段落内部层次的逻辑,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更符逻辑的设计和思考,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语言、对文章、对母语的“三感”。

四、结论

“语文养成教育”单元选教选学课文策略是寄希望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实现者角色的一种使用和应用教材进行教学选择的教学策略,这种策略是发挥教材的教学凭借价值、资源价值、示例价值和积累价值作用的一种策略选择。这种策略有个永远不可更改的目就是它要实现“语文养成教育”的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遵循语文的学习规律,通过对学生的“三感”的涵养,培其根,俟其实,协同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素养与能力,并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赵克明.语文教育,贵在养成[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4-12“开卷”栏目.

上一篇:暑期IT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关于生活的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