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青岛版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教案

2024-05-05

九年级数学青岛版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教案(通用9篇)

篇1:九年级数学青岛版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教案

九年级数学青岛版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根据不同的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 重点: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形式的选择

难点:各种隐含条件的挖掘

教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诊断补偿,情景引入:

1。二次函数的一般式是什么

2。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先让学生复习,然后提问,并做进一步诊断)

(二)问题导航,探究释疑:

一般地,函数关系式中有几个独立的系数,那么就需要有相同个数的独立条件才能求出函数关系式.例如:我们在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时,通常需要两个 立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时,通常只需要一个条件:如果要确定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又需要几个条件呢?

(三)精讲提炼,揭示本质:

例1.某涵洞是抛物线形,它的截面如图26.2.9所示,现测得水面宽1.6m,涵洞顶点O到水面的距离为2.4m,在图中直角坐标系内,涵洞所在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分析如图,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以过点O的y轴的垂线为x轴,建立了直角坐标系.这时,涵洞所在的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y轴,开口向下,所以可设它的函数关系式是.此时只需抛物线上的一个点就能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解由题意,得点B的坐标为(0.8,-2.4),又因为点B在抛物线上,将它的坐标代入,得所以因此,函数关系式是.

例2.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0,-1)、B(1,0)、C(-1,2);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3),且与y轴交于点(0,1);

(3)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M(-3,0)(5,0)且与y轴交于点(0,-3);

(4)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3,-2),且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4.

分析(1)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可设函数关系式为的形式;(2)根据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设函数关系式为,再根据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可求出a的值;(3)根据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可设函数关系式为,再根据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可求出a的值;(4)根据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3,-2),可设函数关系式为,同时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3,再由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4,可得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1,0)和(5,0),任选一个代入,即可求出a的值.

解(1)设二次函数关系式为,由已知,这个函数的图象过(0,-1),可以得到c=-1.又由于其图象过点(1,0)、(-1,2)两点,可以得到

解这个方程组,得a=2,b=-1.

所以,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

(2)因为抛物线的顶点为(1,-3),所以设二此函数的关系式为,又由于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0,1),可以得到解得.

所以,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

(3)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M(-3,0)、(5,0),所以设二此函数的关系式为.

又由于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0,3),可以得到解得.

所以,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

(4)根据前面的分析,本题已转化为与(2)相同的题型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四)题组训练,拓展迁移:

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2)、(1,1)、(3,5);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2),且过点(2,1);

(3)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M(-1,0)、(2,0),且经过点(1,2).

2.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x=-1,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 –6,且经过点(2,10),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五)交流评价,深化知识:

确定二此函数的关系式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在选择把二次函数的关系式设成什么形式时,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灵活选择,以简单为原则.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可设如下三种形式:(1)一般式:,给出三点坐标可利用此式来求.

(2)顶点式:,给出两点,且其中一点为顶点时可利用此式来求.

(3)交点式:,给出三点,其中两点为与x轴的两个交点、时可利用此式来求.

本课课外作业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12)、B(2,-3),(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用配方法把(1)所得的函数关系式化成的形式,并求出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P(2,m)、Q(n,-8),如果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篇2:九年级数学青岛版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教案

1.掌握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组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2.由已知条件的特点,灵活选择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合适地设置函数解析式,可使计算过程简便.

【过程与方法】

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情感态度】

通过本节教学,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合适的表达式设法.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同学们想一想,已知一次函数图象上两个点的坐标,如何用待定系数法求它的解析式?

学生回答:

2.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有两个点的坐标,能求出其解析式吗?三个点的坐标呢?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  已知三点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讲解:教材p21例1,例2.

【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例题讲解归纳出已知三点坐标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探究2  用顶点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例3  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为a(1,-4)且过b(3,0),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分析】已知抛物线的顶点,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h)2+k.

解:∵抛物线顶点为a(1,-4),∴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2-4,∵点b(3,0)在图象上,∴0=4a-4,∴a=1,∴y=(x-1)2-4,即y=x2-2x-3.

【教学说明】已知顶点坐标,设顶点式比较方便,另外已知函数的最(大或小)值即为顶点纵坐标,对称轴与顶点横坐标一致.

探究3  用交点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例4(甘肃白银中考) 已知一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2,0),b(1,0),且经过点c(2,8).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分析】由于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2,0),b(1,0),可设解析式为交点式:y=a(x-x1)(x-x2).

解:a(-2,0),b(1,0)在x轴上,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2)(x-1).又∵图象过点c(2,8),∴8=a(2+2)(2-1),∴a=2,∴y=2(x+2)(x-1)=2x2+2x-4.

篇3:九年级数学青岛版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教案

教学目标:

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通过图象和关系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2、会运用配方法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重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难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本节知识点

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 教学过程

一般地,函数关系式中有几个独立的系数,那么就需要有相同个数的独立条件才能求出函数关系式.例如:我们在确定一次函数ykxb(k0)的关系式时,通常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yk(k0)的关系式时,通常只需要x一个条件:如果要确定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关系式,又需要几个条件呢?

[实践与探索]

例1.某涵洞是抛物线形,它的截面如图26.2.9所示,现测得水面宽1.6m,涵洞顶点O到水面的距离为2.4m,在图中直角坐标系内,涵洞所在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分析 如图,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以过点O的y轴的垂线为x轴,建立了直角坐标系.这时,涵洞所在的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y轴,开口向下,所以可设它的函数关系式是yax(a0).此时只需抛物线上的一个点就能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解 由题意,得点B的坐标为(0.8,-2.4),又因为点B在抛物线上,将它的坐标代入yax(a0),得

222.4a0.82

15. 4所以 a因此,函数关系式是y152x. 4例2.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0,-1)、B(1,0)、C(-1,2);(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3),且与y轴交于点(0,1);(3)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M(-3,0)、(5,0),且与y轴交于点(0,-3);(4)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3,-2),且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4. 分析(1)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可设函数关系式为yaxbxc的1 形式;(2)根据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设函数关系式为ya(x1)23,再根据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可求出a的值;(3)根据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可设函数关系式为ya(x3)(x5),再根据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可求出a的值;(4)根据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3,-2),可设函数关系式为ya(x3)22,同时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3,再由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4,可得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1,0)和(5,0),任选一个代入ya(x3)22,即可求出a的值.

解(1)设二次函数关系式为yax2bxc,由已知,这个函数的图象过(0,-1),可以得到c=-1.又由于其图象过点(1,0)、(-1,2)两点,可以得到

ab1 ab3解这个方程组,得

a=2,b=-1.

所以,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y2x22x1.

(2)因为抛物线的顶点为(1,-3),所以设二此函数的关系式为ya(x1)23,又由于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0,1),可以得到

1a(01)23

解得 a4.

22所以,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y4(x1)34x8x1.(3)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M(-3,0)、(5,0),所以设二此函数的关系式为ya(x3)(x5). 又由于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0,3),可以得到

3a(03)(05).

解得 a1. 5所以,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y112(x3)(x5)x2x3. 555(4)根据前面的分析,本题已转化为与(2)相同的题型,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回顾与反思 确定二此函数的关系式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在选择把二次函数的关系式设成什么形式时,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灵活选择,以简单为原则.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可设如下三种形式:

(1)一般式:yaxbxc(a0),给出三点坐标可利用此式来求. 2 2(2)顶点式:ya(xh)2k(a0),给出两点,且其中一点为顶点时可利用此式来求.

(3)交点式:ya(xx1)(xx2)(a0),给出三点,其中两点为与x轴的两个交点(x1,0)、(x2,0)时可利用此式来求.

[当堂课内练习] 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2)、(1,1)、(3,5);(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2),且过点(2,1);(3)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M(-1,0)、(2,0),且经过点(1,2).

2.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x=-1,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 –6,且经过点(2,10),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本课课外作业]

A组 1.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1,12)、B(2,-3),(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用配方法把(1)所得的函数关系式化成ya(xh)2k的形式,并求出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4x8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P(2,m)、Q(n,-8),如果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3.某工厂大门是一抛物线型水泥建筑物,如图所示,大门地面宽AB=4m,顶部C离地面高度为4.4m.现有一辆满载货物的汽车欲通过大门,货物顶部距地面2.8m,装货宽度为2.4m.请判断这辆汽车能否顺利通过大门.

4.已知二次函数yaxbxc,当x=3时,函数取得最大值10,且它的图象在x轴上截得的弦长为4,试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B组

5.已知二次函数yxbxc的图象经过(1,0)与(2,5)两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请你换掉题中的部分已知条件,重新设计一个求二次函数yxbxc解析式的题目,使所求得的二次函数与(1)的相同.

26.抛物线yx2mxn过点(2,4),且其顶点在直线y2x1上,求此二次函数的222关系式. 课堂小结:

篇4:九年级数学青岛版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教案

学案(无答案)苏科版

【知识回顾】

应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利用已知的二次函数解析式来解决问题;

(2)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再利用解析式解决问题;(如最大利润问题等)

(3)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再利用解析式解决问题.(形如抛物线的图形类问题)

【基础训练】

1、某种火箭被竖直向上发射时,它的高度h(m)与时间t(s)的关系可以用公式h5t2150t10

表示.经过________s,火箭达到它的最高点.

2、某商人将进货单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每天可销售100件,现在他采用提高售出

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每提高2元,其销量就要减少10件,为了使 每天所赚利润最多,该商人应将销价提高()

A、8元或10元B、12元C、8元D、10元

3、如图,小明的父亲在相距2米的两棵树间拴了一根绳子,给小明做

了一个简易的秋千.拴绳子的地方距地面高都是2.5米,绳子自然下

垂呈抛物线状,身高1米的小明距较近的那棵树0.5米时,头部刚

好接触到绳子,则绳子的最低点距地面的距离为米.【例题讲解】

例1.如图,一位篮球运动员跳起投篮,球沿抛物线y12x3.5运行,然后

5准确落入篮框内。已知篮框的中心离地面的距离为3.05米。

(1)球在空中运行的最大高度为多少米?

(2)如果该运动员跳投时,球出手离地面的高度为2.25米,请问他

距离篮框中心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例2如图,要在底边BC=160 cm,高AD=120 cm的△ABC铁皮余料上,截取一个矩形EFGH,使点H在AB上,点G在AC上,点E、F在BC

上,AD交HG于点M,此时AMHG ADBC

(1)设矩形EFGH的长HG=y,宽HE=x,确定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x为何值时,矩形EFGH的面积S最大?

(3)以面积最大的矩形EFGH为侧面,围成一个圆柱形的铁桶,怎样围时,才能使铁桶的体积较大?请说明理由(注:围铁桶侧面时,接缝无重叠,底面另用材料配备).

例3我区某镇地理环境偏僻,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丰富的花木产品只能在本地销售,我区政府对该花木产品每投资x万元,所获利润为P=-

2(x-30)+10万元.为了响应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宏50

伟决策,我区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的10年规划时,拟开发此花木产品,而开发前后可用于该项目投资的专项资金每年最多50万元.若开发该产品,在前5年中,必须每年从专项资金中拿出25万元投资修通一条公路,且5年修通.公路修通后,花木产品除在本地销售外,还可运往外地销售,运往外地销售的花木产品,每投资x万元可获利润Q=-

492194(50-x)+(50-x)+308万元.(1)

5若不进行开发,求10年所获利润的最大值是多少?(2)若按此规划进行开发,求10年所获利润的最大值是多少?(3)根据(1)、(2)计算的结果,请你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想法.

【练习巩固】

恩施州绿色、富硒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颇具竞争力,其中香菇

远销日本和韩国等地.上市时,外商李经理按市场价格10元/千克在我州收购了2000千克 香菇存放入冷库中.据预测,香菇的市场价格每天每千克将上涨0.5元,但冷库存放这批香 菇时每天需要支出各种费用合计340元,而且香菇在冷库中最多保存110天,同时,平均每 天有6千克的香菇损坏不能出售.

(1)若存放x天后,将这批香菇一次性出售,设这批香菇的销售总金额为y元,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李经理想获得利润22500元,需将这批香菇存放多少天后出售?(利润=销售总金额-收购成本-各种费用)

(3)李经理将这批香菇存放多少天后出售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解:(1)由题意得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课外作业】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AE⊥EF,EF交DC于F, 设BE=x,FC=y,则当点E从点B运动到点C时,y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

2、如图,矩形ABCD的两对角线AC、BD交于点O,∠AOB=60°,设AB=xcm,矩形ABCD的面积

为scm,则变量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A.s

3x2 B.s

32x

3C.s

32x

2D.s

12x 23、向空中发射一枚炮弹,经x秒后的高度为y米,且时间与高度的关系为y=axbx+c(a≠0). 若此炮弹在第7秒与第14秒时的高度相等,则在下列时间中炮弹所在高度最高的是()A.第8秒B.第10秒C.第12秒

二、填空题:

18米,两侧距地面4平距离为6米,则校门的高度为。(精确到0

2、如图,在ABC中,B90,AB12mm,P从点A开始沿边AB向B以2mm/s的速度移动(不与点B重合),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C以4mm/s的速度移动(不与点题图 C重合).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那么经过________秒,四边形APQC的面积最小.

三、解答题:

第 3题图

1、如图,小明在一次高尔夫球争霸赛中,从山坡下O点打出一球向球洞A点飞去,球的飞行路线为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当球达到最大水平高度12米时,球移动的水平距离为9米 .已知山坡OA与水平方向OC的夹角为30,O、A两点相距8米.

o

(1)求出点A的坐标及直线OA的解析式;(2)求出球的飞行路线所在抛物线的解析式;

(3)判断小明这一杆能否把高尔夫球从O点直接打入球洞A点 .

2、某商业公司为指导某种应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对三月份至七月份该商品的售价和生产进行了调研,结果如下:一件商品的售价M(元)与时间t(月)的关系可用一条线段上的点来表示(如图1);一件商品的成本Q(元)与时间t(月)的关系可用一条抛物线上的点来表示,其中6月份成本最高(如图2).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问题:

(1)一件商品在3月份出售时的利润是多少元?(利润一售价一成本)

(2)求图2中表示的一件商品的成本Q(元)与时间t(月)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你能求出三月份至七月份一件商品的利润W(元)与时间t(月)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若该公司能在一个月内售出此种商品30 000件,请你计算一下该公司在一个月内最少获利多少元?

3、某同学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上学时,速度v(米/秒)与时间t(秒)的关系如图a,A(10,5),B(130,5),C(135,0).(1)求该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的速度v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

(2)计算该同学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提示:在OA和BC段的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等于它们中点时刻的速度,路程=平均速度×时间);(3)如图b,直线x=t(0≤t≤135),与图a的图象相交于P、Q,用字母S表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试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4)由(2)(3),直接猜出在t时刻,该同学离开家所超过的路程与此时S的数量关系

篇5:九年级数学青岛版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本章在教材中的作用

二次函数的应用是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的良好素材.本节内容包含的主要知识有二次函数的最值,用函数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如建模,函数,转化,数形结合等.学好本节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诸如现实生活中的面积最大,距离最短,效益最好等问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迁移能力及数学方法的应用能力等.

二次函数的应用是中学数学知识结构中的一个枢纽.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后进行的,它是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等知识的提高和延续,可为高中继续深入学习函数、不等式等知识奠定基础。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利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难点:准确利用函数的性质进行决策。

通过“Z+Z”智能平台,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直观、形象、学生容易接受的浅显易懂的数学模型,并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增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对于函数的意义及应用已经有了较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形成了利用函数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由于二次函数比其他已经学习过的函数在性质上要复杂和抽象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和难度也较之以前有所提高,所以通过本节复习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函数性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

二、复习目标

1.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正确建立函数关系,并能运用二次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例分析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思路

设置几个活动单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并利用“Z+Z"的函数图像演示功能操作验证。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验证为主,教师在巡视及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加以指导。

四、复习过程 应用举例

1、已知二次函数y=2x2-3x-1。当x_______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______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______时,y有最______(填:大或小)值_________。说明:这是一个二次函数基本性质应用的题目,是解决最优化问题,也就是最大、最小值问题的基础和工具,通过此题可以让学生感受求最值的思想及方法。本题设置了“验证”和“方法点拨”两个环节。

验证:学生通过“Z+Z”,任意拖动滑块改变系数a、b、c的值,二次函数的图像随之改变,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也随之改变,通过观察图像,以及当a=2,b=-3,c=-1时图像的特征验证答案,或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方法点拨: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就是求二次函数图像顶点的纵坐标(4ac-b2)/4a,这时候x值等于-b/2a。对于一些求最大值、最小值的实际应用问题,往往也是需要列出一个二次函数关系式,然后求出图像顶点的纵坐标。

2、有一长为20 cm的绳子,用它围成一个矩形。设矩形的长为x cm,面积为y cm2,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

能否围成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如果能,当x=_______时,y最大值=________。由此你发现周长一定的矩形在什么情况下面积最大?

说明:通过刚才的复习,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二次函数的最大值问题的解法,此题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公式应用,感受最优化问题。本题仍然设置了[验证]这个环节。

验证:学生通过操作动画,观察随着AB边长的改变E点位置变化所留下的轨迹??抛物线,很容易明白y与x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从而验证答案或完成解答。

3、某公司推出了一种高效环保型洗涤用品。年初上市后,公司经历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过程,若该公司年初以来累计利润S(万元)与销售时间t(月)之间的关系[即前t个月的利润总和S(元)与t(月)之间的关系[即前t个月的利润总和S(元)与t(月)之间的关系]为S=1/2t2?2t。(1)第几个月末,公司达到既未亏损也不盈利的状态?(2)第几个月末,公司亏损最多?为什么?(3)第几个月末,公司的累积利润达到30万元?

说明: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小)值,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例

4、如图,有一抛物线形拱桥,拱顶M距桥面1米,桥拱跨度AB=12米,拱高MN=4米。(1)求表示该拱桥抛物线的解析式;

(2)按规定,汽车通过桥下时载货最高处与桥拱之间距离CD不得小于0.5米(载货最高处与地面AB的距离)的平顶货运汽车要通过拱桥,问该汽车能否通过?为什么?

说明:本题要求学生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图像,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并根据该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解决第(2)问。小结:

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1)理解问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分析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用一个二次函数表达式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4)应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篇6:九年级数学青岛版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教案

二次函数

单元检测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本题共计

小题,每题

分,共计27分,)

1.已知函数y=(m+3)x2+4是二次函数,则m的取值范围为()

A.m>-3

B.m<-3

C.m≠-3

D.任意实数

2.抛物线y=-13x2+3x-2与y=ax2的形状相同,而开口方向相反,则a=()

A.-13

B.3

C.-3

D.13

3.在二次函数①y=-3x2,②y=13x2,③y=43x2中,它们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开口大小的顺序用序号来表示应是()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h)2(a≠0)的图象可能是()

A.B.C.D.5.若抛物线y=x2-2x+c与y轴的交点为(0,-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抛物线开口向上

B.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

C.当x=1时,y的最大值为4

D.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1, 0),(3, 0)

6.二次函数y=3(x-2)2-5与y轴交点坐标为()

A.(0, 2)

B.(0,-5)

C.(0, 7)

D.(0, 3)

7.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abc>0;②2a+b=0;③若m为任意实数,则a+b>am2+bm;④a-b+c>0;⑤若ax12+bx1=ax22+bx2,且x1≠x2,则x1+x2=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8.已知二次函数y=-x2-bx+1(-5

A.先往右上方移动,再往右平移

B.先往左下方移动,再往左平移

C.先往右上方移动,再往右下方移动

D.先往左下方移动,再往左上方移动

9.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其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交点为(x1, 0)、(x2, 0),其中00;②-3-c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2

B.3

C.4

D.5

二、填空题

(本题共计

小题,每题

分,共计24分,)

10.将抛物线y=-2(x-1)2向右平移5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

11.已知二次函数y=-x2+ax-4的图象最高点在x轴上,则该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

1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3),与y轴的交点为(0,-5),则此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

13.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是A(2, 1),经过点B(1, 0),则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

14.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y=x2-6x+11化为y=a(x-h)2+k的形式,其结果为________.

15.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x(cm),则此三角形的面积S(cm2)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

16.已知方程3x2-5x+m=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且分别满足-2

17.加工爆米花时,爆开且不糊的粒数的百分比称为“可食用率”.在特定条件下,可食用率y与加工时间x(单位:min)满足函数表达式y=-0.2x2+1.5x-2,则最佳加工时间为________min.

三、解答题

(本题共计

小题,共计69分,)

18.若一次函数

y=(k+1)x+k的图象过第一、三、四象限,判断二次函数

y=kx2-kx+k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并求出其最值.19.抛物线y=x2-4x+m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 3).

(1)求m的值.

(2)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条抛物线.

(3)求这条抛物线与x轴交点坐标,并指出当x取什么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0.如图,为美化环境,某校计划在一块长为60m,宽40m的长方形空地上修建一个长方形花圃,并将花圃四周余下的空地修建成同样宽的通道,设通道宽为xm,花圃的面积为S,(1)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如果通道所占面积是整个长方形空地面积的,求此时通道的宽.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

(1)求点A和点B的坐标;

(2)若点P(m, n)是抛物线上的一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D.

①在a>0的条件下,当-2≤m≤2时,n的取值范围是-4≤n≤5,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②若D点坐标(4, 0),当PD>AD时,求a的取值范围.

22.二次函数y=ax2+bx+2的图象交x轴于点A-1,0,点B4,0两点,交y轴于点C,动点M从A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方向运动,过点M作MN⊥x轴交直线BC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D,连接AC,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求二次函数y=ax2+bx+2的表达式;

篇7:九年级数学青岛版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教案

2、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图像中不规则三角形或者四边形的面积 常见分割方法:

1、用规则图形面积减去规则图形的面积;

2、沿着x轴或者y轴将图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3、过图形上的点往x轴或者y轴作垂线,将图形分割成三角形和直角梯形 【典型例题:】 例 1.1.1如图,△OAB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过点A的直线与x轴交于点E.(1)求点E的坐标;

(2)求过 A、O、E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

(3)若点P是(2)中求出的抛物线AE段上一动点(不与A、E重合),设四边形OAPE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

【答案解析】解:(1)作AF⊥x轴于F,∴OF=OAcos60°=1,AF=OFtan60°= ∴点A(1,)代入直线解析式,得,∴m= ∴ 当y=0时,得x=4,∴点E(4,0)(2)设过A、O、E三点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 ∵抛物线过原点 ∴c=0,∴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3)作PG⊥x轴于G,设P(x0,y0)S四边形OAPE=S△AOF+S梯形AFGP+S△PGE = = 当时,S最大=. 【解析】(1)(2)由图可作AF⊥x轴于F,根据直角三角形性质,用待定系数求E点坐标和的抛物线解析式;

(3)再作作PG⊥x轴于G,将四边形OAPE的面积S用x0来表示,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最值问题. 【针对练习:】 练 1.1.1(2016苏州中考第28题)如图,直线l:y=﹣3x+3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抛物线y=ax2﹣2ax+a+4(a<0)经过点B.(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已知点M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并且点M在第一象限内,连接AM、BM,设点M的横坐标为m,△ABM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3)在(2)的条件下,当S取得最大值时,动点M相应的位置记为点M′. ①写出点M′的坐标;

②将直线l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直线l′,当直线l′与直线AM′重合时停止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直线l′与线段BM′交于点C,设点B、M′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d1、d2,当d1+d2最大时,求直线l′旋转的角度(即∠BAC的度数). 【答案解析】解:(1)令x=0代入y=﹣3x+3,∴y=3,∴B(0,3),把B(0,3)代入y=ax2﹣2ax+a+4,∴3=a+4,∴a=﹣1,∴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2x+3;

(2)令y=0代入y=﹣x2+2x+3,∴0=﹣x2+2x+3,∴x=﹣1或3,∴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1和3,∵M在抛物线上,且在第一象限内,∴0<m<3,过点M作ME⊥y轴于点E,交AB于点D,由题意知:M的坐标为(m,﹣m2+2m+3),∴D的纵坐标为:﹣m2+2m+3,∴把y=﹣m2+2m+3代入y=﹣3x+3,∴x=,∴D的坐标为(,﹣m2+2m+3),∴DM=m﹣=,∴S=DM•BE+DM•OE =DM(BE+OE)=DM•OB =××3 = =(m﹣)2+ ∵0<m<3,∴当m=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3)①由(2)可知:M′的坐标为(,);

②过点M′作直线l1∥l′,过点B作BF⊥l1于点F,根据题意知:d1+d2=BF,此时只要求出BF的最大值即可,∵∠BFM′=90°,∴点F在以BM′为直径的圆上,设直线AM′与该圆相交于点H,∵点C在线段BM′上,∴F在优弧上,∴当F与M′重合时,BF可取得最大值,此时BM′⊥l1,∵A(1,0),B(0,3),M′(,),∴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M′B=,M′A=,过点M′作M′G⊥AB于点G,设BG=x,∴由勾股定理可得:M′B2﹣BG2=M′A2﹣AG2,∴﹣(﹣x)2=﹣x2,∴x=,cos∠M′BG==,∵l1∥l′,∴∠BCA=90°,∠BAC=45°  【解析】(1)利用直线l的解析式求出B点坐标,再把B点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a的值;

(2)过点M作ME⊥y轴于点E,交AB于点D,所以△ABM的面积为DM•OB,设M的坐标为(m,﹣m2+2m+3),用含m的式子表示DM,然后求出S与m的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出S的最大值,其中m的取值范围是0<m<3;

(3)①由(2)可知m=,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纵坐标的值;

②过点M′作直线l1∥l′,过点B作BF⊥l1于点F,所以d1+d2=BF,所以求出BF的最小值即可,由题意可知,点F在以BM′为直径的圆上,所以当点F与M′重合时,BF可取得最大值. 考点 2 利用相似解决图形的面积问题 【考点解析 :】 例:如图,DE//BC,如果AD∶AB=k呢?求S△ADE∶S△ABC的值。

适用题型:图形中涉及平行线、相似三角形 常见分割方法:1、利用平行关系或者三角形的相似,计算出对应的边长;

2、根据面积之比是相似比的平方直接表示出图形的面积 【典型例题:】 例 2.1.1 已知:如图一,抛物线y=ax2+bx+c与x轴正半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y=x﹣2经过A、C两点,且AB=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直线DE平行于x轴并从C点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平移,且分别交y轴、线段BC于点E,D,同时动点P从点B出发,沿BO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速度运动,(如图2);

当点P运动到原点O时,直线DE与点P都停止运动,连DP,若点P运动时间为t秒;

设s=,当t为何值时,s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t的值,使以P、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若存在,求t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解:(1)由直线:y=x﹣2知:A(2,0)、C(0,﹣2);

∵AB=2,∴OB=OA+AB=4,即 B(4,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x﹣4),代入C(0,﹣2),得:

a(0﹣2)(0﹣4)=﹣2,解得 a=﹣ ∴抛物线的解析式:y=﹣(x﹣2)(x﹣4)=﹣x2+x﹣2.(2)在Rt△OBC中,OB=4,OC=2,则 tan∠OCB=2;

∵CE=t,∴DE=2t;

而 OP=OB﹣BP=4﹣2t;

∴s===(0<t<2),∴当t=1时,s有最小值,且最小值为 1.(3)在Rt△OBC中,OB=4,OC=2,则 BC=2;

在Rt△CED中,CE=t,ED=2t,则 CD=t;

∴BD=BC﹣CD=2﹣t;

以P、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已知∠OBC=∠PBD,则有两种情况:

①=⇒=,解得 t=;

②=⇒=,解得 t=;

综上,当t=或时,以P、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解析】(1)首先根据直线AC的解析式确定点A、C的坐标,已知AB的长,进一步能得到点B的坐标;

然后由待定系数法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2)根据所给的s表达式,要解答该题就必须知道ED、OP的长;

BP、CE长易知,那么由OP=OB﹣BP求得OP长,由∠CED的三角函数值可得到ED的长,再代入s的表达式中可得到关于s、t的函数关系式,结合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s的最小值.(3)首先求出BP、BD的长,若以P、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已知的条件是公共角∠OBC,那么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夹公共角的两组对应边成比例,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针对练习:】练 2.1.1 如图,△ABC是一张直角三角形彩色纸,AC=15cm,BC=20cm.若将斜边上的高CD 分成n等分,然后裁出(n﹣1)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条.则这(n﹣1)张纸条的面积和是cm2. 【答案解析】解:如图,∵∠ACB=90°,AC=15,BC=20,∴AB==25,∵CD•AB=AC•BC,∴CD=12,∵斜边上的高CD分成n等分,∴CH=,∵EF∥AB,∴△CEF∽△CAB,∴=,即=,解得EF=•25,即从上往下数,第1个矩形的长为•25,同理可得从上往下数,第2个矩形的长为•25,… 从上往下数,第(n﹣1)个矩形的长为•25,而所有矩形的宽都为•12,∴这(n﹣1)张纸条的面积和是=[•25+•25+…+•25]• •12 =(1+2+…+n﹣1)••12 =(cm2). 故答案为. 【解析】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25,再利用面积法计算出CD=12,接着证明△CEF∽△CAB,则可计算出EF=•25,同理可得从上往下数,第2个矩形的长为•25,…,从上往下数,第(n﹣1)个矩形的长为•25,且所有矩形的宽的和为•12,然后把所有矩形的面积相加即可. 练 2.1.2 已知抛物线(a≠0),与x轴从左至右依次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经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1)若点D的横坐标为2,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若在第三象限内的抛物线上有点P,使得以A、B、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点P的坐标;

(3)在(1)的条件下,设点E是线段AD上的一点(不含端点),连接BE.一动点Q从点B出发,沿线段BE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点E,再沿线段ED以每秒 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点D后停止,问当点E的坐标是多少时,点Q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用时间最少? 【答案解析】解:(1)∵y=a(x+3)(x﹣1),∴点A的坐标为(﹣3,0)、点B两的坐标为(1,0),∵直线y=﹣x+b经过点A,∴b=﹣3,∴y=﹣x﹣3,当x=2时,y=﹣5,则点D的坐标为(2,﹣5),∵点D在抛物线上,∴a(2+3)(2﹣1)=﹣5,解得,a=﹣,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3)(x﹣1)=﹣x2﹣2x+3;

(2)作PH⊥x轴于H,设点P的坐标为(m,n),当△BPA∽△ABC时,∠BAC=∠PBA,∴tan∠BAC=tan∠PBA,即=,∴=,即n=﹣a(m﹣1),∴,解得,m1=﹣4,m2=1(不合题意,舍去),当m=﹣4时,n=5a,∵△BPA∽△ABC,∴=,即AB2=AC•PB,∴42=•,解得,a1=(不合题意,舍去),a2=﹣,则n=5a=﹣,∴点P的坐标为(﹣4,﹣);

当△PBA∽△ABC时,∠CBA=∠PBA,∴tan∠CBA=tan∠PBA,即=,∴=,即n=﹣3a(m﹣1),∴,解得,m1=﹣6,m2=1(不合题意,舍去),当m=﹣6时,n=21a,∵△PBA∽△ABC,∴=,即AB2=BC•PB,∴42=•,解得,a1=(不合题意,舍去),a2=﹣,则点P的坐标为(﹣6,﹣),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4,﹣)和(﹣6,﹣);

(3)作DM∥x轴交抛物线于M,作DN⊥x轴于N,作EF⊥DM于F,则tan∠DAN===,∴∠DAN=60°,∴∠EDF=60°,∴DE==EF,∴Q的运动时间t=+=BE+EF,∴当BE和EF共线时,t最小,则BE⊥DM,y=﹣4.   【解析】(1)根据二次函数的交点式确定点A、B的坐标,求出直线的解析式,求出点D的坐标,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作PH⊥x轴于H,设点P的坐标为(m,n),分△BPA∽△ABC和△PBA∽△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

(3)作DM∥x轴交抛物线于M,作DN⊥x轴于N,作EF⊥DM于F,根据正切的定义求出Q的运动时间t=BE+EF时,t最小即可. 考点 3 利用铅垂高和水平宽公式求解图形的面积问题 公式:S=铅垂高乘以水平宽 适用题型:多用于不规则三角形或者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其中该图形有至少两个顶点在函数图象上 常见分割方法:选用一条分割线作为底,分割线左右(上下)两个顶点之间的间距作为高,其面积为S=铅垂高乘以水平宽 【考点解析 :】 【典型例题:】 例 3.1.1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连结OA,将线段OA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B.(1)求点B的坐标;

(2)求经过A、O、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BO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果点P是(2)中的抛物线上的动点,且在x轴的下方,那么△PAB是否有最大面积?若有,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及△PAB的最大面积;

若没有,请说明理由.C B A O y x D B A O y x P 【答案解析】 解:(1)B(1,)(2)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x+a),代入点B(1,),得,因此(3)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当点C位于对称轴与线段AB的交点时,△BOC的周长最小.设直线AB为y=kx+b.所以,因此直线AB为,当x=-1时,因此点C的坐标为(-1,/3).(4)如图,过P作y轴的平行线交AB于D.当x=-时,△PAB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此时.【解析】求△PAB 的面积的时候,过点P作x轴的垂线,将△PAB 的面积分成左右两个三角形,以PD为底,则AB为水平宽,利用公式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练 3.1.1 如图1,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1,4),交x轴于点A(3,0),交y轴于点B。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的解析式;

(2)求△CAB的铅垂高CD及S△CAB ;

(3)设点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一点P,使S△PAB=△CAB,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把A(3,0)代入解析式求得所以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由求得B点的坐标为 把,代入中 解得:所以(2)因为C点坐标为(1,4)所以当x=1时,y1=4,y2=2所以CD=4-2=2(平方单位)(3)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设P点的横坐标为x,△PAB的铅垂高为h,则由S△PAB=S△CAB得化简得:解得,将代入中,解得P点坐标为 【解析】过点P作x轴的垂线,利用铅垂高公式表示出△PAB的面积是解题关键 课堂总结 观察下列常见图形,说出如何求出各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在以上问题的分析中研究思路为:

(1)分割法求图形的面积(2)利用相似图形求图形的面积(3)利用铅垂高公式求图形的面积 注意:

(1)取三角形的底边时一般以坐标轴上线段或以与轴平行的线段为底边.(2)三边均不在坐标轴上的三角形及不规则多边形需把图形分解.(即采用割或补的方法把它分解成易于求出面积的图形)(3)在求图形的面积时常常使用到以下公式:

篇8:九年级数学青岛版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比较、具体操作等数学活动,学会用计算器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2.经历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促进观察、分析、归纳、交流等能力的发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测量江河的宽度、船舶的定位等,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往往要应用到三角函数知识。在上节课中已经学习了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可以进行一些特定情况下的计算,但是生活中的问题,仅仅依靠这三个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来解决是不可能的。本节课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让他们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体验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解决方法直至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学生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发展趋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然要依靠具体的经验材料和操作活动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另外,计算器的使用可以极大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依据教材中提供的背景材料,辅以计算器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学生自小学起就开始使用计算器,对计算器的操作比较熟悉。同时,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与它们相关的简单计算,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

1.梯子靠在墙上,如果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为60°,梯子的长度为3米,那么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有几米?

学生活动:根据题意,求出数值。

2.在生活中,梯子与地面的夹角总是60°吗?

不是,可以出现各种角度,60°只是一种特殊现象。图1(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如图1,当登山缆车的吊箱经过点A到达点B时,它走过了200 m。已知缆车的路线与平面的夹角为∠A=16°,那么缆车垂直上升的距离是多少? 哪条线段代表缆车上升的垂直距离? 线段BC。

利用哪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求出BC?

在Rt△ABC中,BC=ABsin 16°,所以BC=200sin 16°。

你知道sin 16°是多少吗?我们可以借助科学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值。那么,怎样用科学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呢?

用科学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要用sin cos和tan键。教师活动:(1)展示下表;(2)按表口述,让学生学会求sin16°的值。按键顺序显示结果sin 16°sin16=sin 16°=0275 637 355

学生活动:按表中所列顺序求出sin 16°的值。

你能求出cos 42°,tan 85°和sin 72°38′25″的值吗?

学生活动:类比求sin 16°的方法,通过猜想、讨论、相互学习,利用计算器求相应的三角函数值(操作程序如下表):

按键顺序显示结果cos 42°cos42=cos 42°=0743 144 825tan 85°tan85=tan 85°=11430 052 3sin 72°38′25″sin72D′M′S 38D′M′S2

5D′M′S=sin 72°38′25″→ 0954 450 321

师:利用科学计算器解决本节一开始的问题。生:BC=200sin 16°≈5212(m)。

说明: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的操作方法。

(三)想一想

师:在本节一开始的问题中,当缆车继续由点B到达点D时,它又走过了200 m,缆车由点B到达点D的行驶路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42°,由此你还能计算什么?

学生活动:(1)可以求出第二次上升的垂直距离DE,两次上升的垂直距离之和,两次经过的水平距离,等等。(2)互相补充并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函数的认识。

(四)随堂练习

1.一个人由山底爬到山顶,需先爬40°的山坡300 m,再爬30°的山坡100 m,求山高(结果精确到0.1 m)。

2.如图2,∠DAB=56°,∠CAB=50°,AB=20 m,求图中避雷针CD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01 m)。图2图3

(五)检测

如图3,物华大厦离小伟家60 m,小伟从自家的窗中眺望大厦,并测得大厦顶部的仰角是45°,而大厦底部的俯角是37°,求大厦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 m)。

说明:在学生练习的同时,教师要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的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

(六)小结

学生谈学习本节的感受,如本节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困难,等等。

(七)作业

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tan 32°;(2)cos 2453°;(3)sin 62°11′;(4)tan 39°39′39″。

图42如图4,为了测量一条河流的宽度,一测量员在河岸边相距180 m的P,Q两点分别测定对岸一棵树T的位置,T在P的正南方向,在Q的南偏西50°的方向,求河宽(结果精确到1 m)。

五、教学反思

1.本节是学习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并加以实际应用的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三角函数知识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的知识点不是很多,但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意志力、自信心和理性精神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篇9: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

1.方程、方程的解(根)、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

2. 分类:

二、 解方程的依据—等式性质

1.a=b←→a+c=b+c

2.a=b←→ac=bc (c≠0)

三、 解法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成1→解。

2. 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⑴基本思想:“消元”⑵方法:①代入法

②加减法

四、 一元二次方程

1.定义及一般形式:

2.解法:⑴直接开平方法(注意特征)

⑵配方法(注意步骤—推倒求根公式)

⑶公式法:

⑷因式分解法(特征:左边=0)

3.根的判别式:

4.根与系数顶的关系:

逆定理:若 ,则以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5.常用等式:

五、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

1.分式方程

⑴定义

⑵基本思想:

⑶基本解法:①去分母法②换元法(如, )

⑷验根及方法

2.无理方程

⑴定义

⑵基本思想:

⑶基本解法:①乘方法(注意技巧!!)②换元法(例, )⑷验根及方法

3.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都可用代入法解。

六、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一概述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具体步骤是:

⑴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问题给出和涉及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⑵设元(未知数)。①直接未知数②间接未知数(往往二者兼用)。一般来说,未知数越多,方程越易列,但越难解。

⑶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

⑷寻找相等关系(有的由题目给出,有的由该问题所涉及的等量关系给出),列方程。一般地,未知数个数与方程个数是相同的。

⑸解方程及检验。

⑹答案。

综上所述,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实质是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设元、列方程),在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导致实际问题的解决(列方程、写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列方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列方程是解应用题的关键。

二常用的相等关系

1. 行程问题(匀速运动)

基本关系:s=vt

⑴相遇问题(同时出发):

+ = ;

⑵追及问题(同时出发):

若甲出发t小时后,乙才出发,而后在B处追上甲,则

⑶水中航行: ;

2. 配料问题:溶质=溶液×浓度

溶液=溶质+溶剂

3.增长率问题:

4.工程问题:基本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常把工作量看着单位“1”)。

上一篇:县工商联八届执委会第一次会议主持词下一篇:关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人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