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病房建设难点

2024-04-21

日间病房建设难点(精选3篇)

篇1:日间病房建设难点

日间病房绩效核算办法

(试行稿)

为实施日间病房的绩效管理,特制定如下办法:

1、需进入日间病房手术的病人,开具入院证医师所在科室的床位使用率,在时点上必须达到100%以上,方能入院进入日间病房。

2、日间病房的病人,必须在24小时内出院办理完毕后,才能计入一个的曰间病房绩效人次,否则按普通病房出院人次计算。

3、日间病房的病人采取双收双支的办法计算绩效奖金,按实际人数发放。

(1)双收双支即一个病人的收入,即计入日间病房的收入,同时又计入开具入院证医师所在科室的收入。病人支出在日间病房期间计入日间病房,由于病情需要转入原入院科室时,期间支出归入原科。出院人数也同时计入两个科室。

(2)日间病房按实际科室人数发放。

4、手术医生的手术费绩效2000元以内(不含2000元)的按5%计提;2000元以上的按14%计提。

5、手术室、麻醉科按照现行比例的2倍计算。

6、设立回访电话,对于不回访或出现向题投诉的,一律取消日间病房绩效人次。

本办法自日间病房启用时实施。

二O一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篇2:日间病房建设难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3月引入输液分诊护士前, 随意选取其中200例输液患者, 成人100例, 儿童100例, 与2012年3-7月引入输液分诊护士后, 随意选取其中200例输液患者, 成人110例, 儿童90例, 进行对比分析, 以问卷式调查, 儿童患者调查其监护人。

1.2 方法

1.2.1 输液分诊护士准入制度

由护龄10年以上, 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和交流技巧、扎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的主管护师担任, 要求静脉穿刺技术过硬, 熟练掌握急诊成人、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熟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1.2.2 输液分诊护士职责

(1) 评估患者一般情况, 输液区域分区, A区为普通输液患者, B区为病情重患者或等床患者。按病情轻重缓急分区, 优先照顾重症患者;特殊患者特殊对待、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在高峰时段首先照顾急症患者, 如优先接待腹痛、发热和出血患者, 给予及时的治疗[3]。 (2) 接药关查对签名, 具体职责查看药物有无配伍禁忌, 对照病历医嘱转抄治疗单, 患者输液排序发放双牌号, 一患者一接药筐交给治疗室护士。 (3) 通知相应区域责任护士所管患者情况, 重症患者特殊交班, 并在科室日志上注明。 (4) 排队患者大于3人时, 弹性、动态调整护理人力资源, 缩短患者站立时间。 (5) 负责科室高难度的静脉穿刺技术。 (6) 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能立即组织人员实施抢救。 (7) 进行入科、出科指导, 检查督导健康教育落实情况。

2 结果

输液流程中设立输液分诊护士的做法使患者满意度从87.9%上升到99%, 健康教育知晓率也从66%上升到92%, 护理缺陷明显减少, 护理投诉为零。

2.1 避免了护理差错

输液分诊护士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评估患者,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核心制度, 及时有效地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全面掌握患者情况,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使有效的治疗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共同战胜疾病。本科引入输液分诊护士后, 及时发现1例暴发性脑干炎患儿, 及时收入院进行救治, 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2.2 减少护患纠纷

鞠民统计了某医院2005-2008年医疗纠纷的原因, 其中因医患沟通不当的超过60%[4]。无沟通、不会沟通、沟通不当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护患之间的紧张对立情绪[5]。本科输液患者流动性大、环境噪杂, 病情急迫、病种复杂, 患者及家属情绪焦躁, 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极其敏感, 再加上低年资护士居多, 沟通技巧差, 缺乏护患之间交流, 护理工作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这些因素都是诱发医疗投诉和纠纷的重要原因。引进输液分诊护士后, 由于工作在第一线, 能及时发现护患纠纷苗头, 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护患沟通方式和技巧, 能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与帮助, 全方位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有效的保证了输液的顺利过程。减少由于沟通不足、巡视不到位引起的矛盾、投诉, 从而改善了护患关系, 使护患双方相互信任, 减少了护患纠纷。

2.3 提升了护理质量

引进输液分诊护士后, 输液流程的第一关即接药关、评估患者病情关, 其丰富的全面的临床知识,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同时工作中严格履行护士职责, 做好低年资护士的传、帮、带, 督导责任护士落实核心制度, 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输液分诊护士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开展多种多样的疾病康复指导、药物指导活动, 提升了护士专业内涵, 工作中有效调动起了护士积极性, 同时通过督导检查等方式, 提高了护士自觉学习的热情, 促进了护士自身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的提高, 加强了主动观察能力, 增强了责任感, 从而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输液分诊护士能够在工作中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主动关心患者, 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 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保证输液流程过程中的及时、安全、有效,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2.4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护士穿刺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重危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 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穿刺技术过硬, 能够减轻患者痛苦, 得到患儿家属的信任, 及时让患者得到治疗, 也是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输液分诊护士由于临床经验丰富, 通过评估能够根据每一位前来治疗的患者实际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和结合患者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患者接受度高, 健康教育知晓率由66%上升到92%。本科的输液分诊护士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 全方位的服务理念, 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本科引进输液分诊护士后, 患者满意度由83.7%上升到了95.9%, 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2.5 提升医生满意度

输液分诊护士能对病情准确观察, 掌握患者实时治疗情况, 将患者对治疗当中存在的疑惑和意见及时反馈给医生, 有效辅助医生工作, 从而使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不良事件显著下降, 拉近了医患距离, 真正做到让医生满意。

3 结论

输液分诊护士在整个输液流程中角色非常关键, 只有具备过硬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 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全面的疾病知识, 才能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除此之外, 还需要具备灵活的沟通技巧和方式, 才能拉近护患距离, 提高患者满意度。输液分诊护士服务涉及到护理的方方面面, 输液流程中引进分诊护士, 充分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手段。

摘要:目的:探讨分诊护士在日间病房输液流程中的应用及效果, 细化输液护理服务流程。方法:在输液流程中引入输液分诊护士, 工作职责主要体现在接待评估输液患者、识别输液高危风险、输液穿刺、输液巡视、健康教育等方面。结果:保障了输液安全, 提高输液患者服务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结论:输液分诊护士使输液护理服务安全和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

关键词:输液分诊,输液流程,输液安全,人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程大红.探讨改进门诊输液流程在输液管理中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8) :107.

[2]刘红霞.输液流程中引入输液导诊护士的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1) :1875.

[3]洪晶.影响急诊补液室医疗安全的护理因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 (26) :387.

[4]鞠民.从医疗纠纷产生原因剖析医患沟通的重要性[J].现代医院, 2009, 9 (9) :105-106.

篇3:日间手术病房护理管理模式的探讨

【关键词】 日间手术;病房护理;管理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 R472.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276-01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1年3月-2011年7月我院日间手术共收治了病人1865例,其中整形科456例,妇科562例,泌尿外科297例,普外科250例,五官科200例,骨科100例。

1.2方法:上述病人均首先在门诊医生就诊,经筛选符合日间手术条件的病人由门诊医生开出手术申请单,在各项化验结果齐全后,由门诊手术室预约护士负责安排手术时间,并根据个项疾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宣教。当天8:30办理入院手续,由日间病房护士接待和处置病人的各项术前准备,各科医生完成病史、术前谈话、术后记录等工作。病房的管理工作均按正规病房方式进行。护理实行护士长带领下责任制护理模式。住院病史正规化,并由病史室实行验收、保存,纳入正规管理。

2成效

2.1解决住院难,提高病人满意率,减少医疗费用1865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5天,平均费用2250元。病人达到诊疗、治愈目的,功能上具有短、平、快的特点。

2.2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 收治的病人在门诊已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入院后直接手术,明显的缩短了住院天数,受到了患者的欢迎,同时加快了病床的周转率.

2.3完善护理工作制度,规范术后观察与护理

2.3.1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根据日间病房的工作特点,合理安排排班模式,有效地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

2.3.2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 按照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要求,病房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每位病员从入院到出院进行专人全程护理,提高病人的满意率。

2.3.3护士素质与业务能力的培养 日间手术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因为住院时间短,要求护士对患者有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沟通技巧,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书后护理及观察要点,护士长每月加强三基理论及操作培训,加强晨间提问。

2.3.4健康指导与电话随访 日间病房护士要在病人出院前做好疾病的健康指导工作,不但要教会病人,还要教会家属。病人在出院24H内会接到1次回访电话,询问患者的伤口及体温情况。规范术后随访制度,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可信度,加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3讨论

日间手术以期“短、平、快”为其特点[2]。缩短了病人住院天数,既直接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支出、又减少了患者家属陪护所需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看病费用,同时又提高了医院病床的使用率,缩短了病人入院等候时间,简化和便捷患者入院手术流程,缓解了“看病难”问题。首先,对病人来说有如下好处:住院时间缩短、术前等待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家属负担减轻。其次,对医院来说,使医院的床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床位使用率 大幅增加,不必花大量的资金用于医院的床位扩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会提高。第三,对国家来说,社保的付出减少了,但服务品质并未降低,同时也部分解决了病人住院难、手术迟的问题,满足病人趋优心理,这是大型医院目前解决资源相对不足的一种较好的创新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陆志聪.日间手术在香港的发展[J].中国医院管理,1997.17.(7):31

上一篇:《拥抱亲情 感恩父母》201中队主题队会下一篇: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