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门古镇500字作文

2024-04-11

游龙门古镇500字作文(精选12篇)

篇1:游龙门古镇500字作文

电影《天机富春山居图》6月上映,更多人开始关注电影情报,也开始注意到了里面的一座小镇——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地处富春江龙门山下,离富阳约16公里。古镇四面皆山,大山头盘踞于西隅,龙门山崛起于东南,剡溪与龙门溪交汇于镇北。这里是三国大帝孙权故里;在这里,东汉名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赞叹:“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在这里,郁达夫在《龙门山题壁》诗中赞曰:天外银河一道斜,四山飞瀑尽鸣蛙;明朝我欲扶桑去,可许砚边泛钓搓。

龙门古镇是我国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至今仍较完好地保存着明清两代建筑群与古街风貌。伴随着古樟、小桥、溪流与古街,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

一泓清水,轻风拂动,泛起层层涟漪,水草、鸟禽点缀其间,更富灵性。宛若一方大砚台的池水,昭示着读书乃是家族的最大希冀所在,没有比高中状元,考取功名更能光耀门楣的了。

镇中依旧保持江南民俗风情,祭祖、庙会,吸引众多中外游客,热闹非凡。

往常,这里看起来是这么的简单,这么的安静,这么的祥和,如山一般沉重,如水一般静止。

原来,它安静地已逾千年了。一个承载厚重文化的古地,带着千年的深邃,静避城市喧哗,以祥和姿态,静静坐落在此,看淡云卷云舒,看轻日升日落。在这里看着,一个人,就是一座城。

篇2:游龙门古镇500字作文

早上八点左右,我们出发了。去往古镇的路是一条依山傍水的盘山路,一边是潺潺流水一边是陡峭山崖,偶尔有一小股山泉从崖壁上倾泻下来。

九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上里古镇了。一条小溪将马路和古镇分开,像是一条界线,从那用石板随意搭成的小桥上走进去,你就来到了一个让你放松的空间,生活节奏也放慢了。如果你有时间,则可以在那小石桥上站一会儿,向下望是清澈见底的溪水,向上望是白云飘飘的天空。走过石桥就是上里古镇的石廊,上面还雕刻着一些相传已久的故事。

来到古镇的正街,明显热闹了。路两旁几乎都是木质的两层小楼:下面是小店,卖一些小玩意和四川的土特产,小孩子们举着风车奔跑在人流中,老人们坐在凳子上摆龙门阵;小楼上面是客店,供游人住宿,在窗外门旁还悬挂着一些玉米和红辣椒。走在古镇的路上,总可以闻到烤玉米的香味,那是附近的山民支起的烧烤摊,还有卖抄手的小吃摊上升起的袅袅炊烟。时不时还有山里的孩子举着自己用棕树叶子亲手编织的各种昆虫和花朵,孩子们嘴里还说着:“孃孃,买一个吗?”

上里古镇最有名的桥要数二仙桥了,桥是拱桥,桥身是半月的弧形,青藤盘绕在桥的扶手上,青草从桥身的石缝种顽强的伸展出来。站在桥上,清风徐徐吹来,听着桥下叮咚的流水声,似乎诉说着发生在这古桥上悲欢离合的人间故事,一瞬间恍惚时光倒流,令人深深陶醉其间。

桥下有孩子们在嬉戏玩耍,一些大人也童心未泯加入其中,虽然不像小孩子们玩的那么疯,但也是把裤腿高高卷起走进水中,感受溪水的清凉,去追寻那逝去的童年。不止是人们在水中,还有游客带来的宠物,迫不及待地跳进水中游泳。水面上总有一股股的水柱射出,那是还在们在玩水枪,水花四溅。聪明的大人们用手捧起水往天空撒去,不久,天上便会出现一道艳丽的彩虹。

篇3:游龙门古镇五年级作文

十月五日,我们假日小队8个学生和各位家长一起去龙门古镇游玩。

早上八点半,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那边“守卫森严”,有好多“士兵”在站岗呢!远远望见一顶大花轿,花轿后面有一个媒婆在扭秧歌,媒婆后面有一匹骏马,听说是新郎的。后来才知道花十元钱,我也能溜达几圈。看着这些古色古香的景物,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古代,太有趣了!中午十一点,我们去看民俗风情演出,节目丰富多彩,有战马、三国故事等。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和演员一起跳龙门。我们先围成大圈,走两步跳一步,然后向圆心奔去。我跑得慢,顿时双脚离地腾空而起。我还来不及反应,大家又向后退,我“飞”了回去。中间留下好多只不同颜色的鞋子。最后,大家继续手牵手朝龙门走去。我一跳,动作不够敏捷,被龙门上的水淋湿了,再看看大家也和我差不多,哈哈!

吃过简单的中饭,我们自由活动一会儿,就依依不舍地离开龙门古镇。

篇4:游龙门石窟作文500字

游完了云台山,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我们又驱车朝旅途的第二站——龙门石窟进发。

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售票口,叔叔买好票,我们便进入这人间奇迹,沿着湖边大道缓缓前行,百米之外便见人群熙熙攘攘,循着人群望去,只见湖边山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大小不一的石窟,如一个个马蜂窝。我们顶着太阳走向“蜂窝”,细细欣赏。每个石窟里都雕刻着佛像,大的足足有十几米,小的只有几厘米。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慈眉善目,神态安详;有的怒目圆瞪,火爆冲动;有的手握神器,威风凛凛;有的满眼智慧,一身正气……尤其是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像。这尊佛像通高17。14米,脑袋高4米,仅耳朵就有1。9米长。佛像面圆体丰,眉清秀目,含笑凝视,安详自在,令人敬仰。特别令人称奇的是,不管游客从何角度仰视大佛,总会觉得大佛的.目光总是跟随自己移动,她始终颔首微笑注视着自己,让人倍感亲切。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雕塑于唐高宗年代,据说是按当时皇后武则天的形象塑造而成的。

突然,几个无头佛像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连忙拽拽我身旁的爸爸向他询问原因,爸爸也不知道,于是,我只好听身后的导游向我们介绍,原来这些佛像曾造侵略者大肆破坏, 缺胳膊断腿的,满身是洞的比比皆是,它们有的甚至粉身碎骨,而今所见则是后来修复而成,隐隐还能看到修复的痕迹呢。

篇5:游古镇的作文500字

说到大通古镇,就不得不提到一条老街:澜溪老街。听妈妈说,澜溪老街原来是大通最繁华的一条街。因为它滨临长江的支流―――鹊江,离九华山也较近,所以它曾经也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在当时,大通也被人们称为“小上海”。

这不,我们正站在鹊江旁。空中飘着绵绵细雨,更衬托出了她的温柔和慈爱。在我心中,鹊江是一位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大通人。

再往前走几步,就到了澜溪老街。“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梦里水乡芳绿野,玉谪伯虎慰苏杭。”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澜溪老街上的徽派建筑,一点儿也不为过。

又走了一段路,眼尖的妈妈发现前面路旁有一家“开元芝麻糖”,你要知道,我妈最喜欢吃芝麻糖了!走进店面,一股芝麻糖特有的香味扑面而来。妈妈在征得老板同意后,掰了一点给我尝尝。当芝麻糖刚放进我的嘴里时,一丝甜味闯入我的味蕾。当我咀嚼它时,味道甜而不腻,而且还有一点粘牙。妈妈自己也尝了尝,觉得很好吃,就买了一斤。

接着,我们又来到一家颇负盛名的豆腐坊,名叫“张二豆腐坊”。刚进门,一股卤水的气味扑鼻而来。哇!我在心中不由暗暗惊讶,原来做豆腐这么麻烦啊!算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尝一下再说。我尝了一块醋干子,又香又嫩!而且与我平时吃的有所不同,我以前吃的都有一点点硬度,但它却不一样,比较软,简直像小果冻哎!老妈倒是出手大方,每种干子都买一斤。

篇6:游古镇的作文500字

胡同尽处有一条小缝隙,但也可以让人通过了,缝隙有些暗,兴许是天被瓦遮住了吧。

刚一过缝隙,宽阔的街道立刻呈现在眼前:和胡同一样的白墙黑瓦,不同的是多了店铺,路也宽阔了许多,店铺两旁挂着大红灯笼,由于没点亮,也不似晚上那般光焰耀人,反倒平淡了许多,让人看着舒服。再往旁走几十米,便到了河畔。

河畔风光可谓最妙。水波荡漾的河畔停靠着古代样式的小船,河畔,青石板上的柱子支撑着屋檐,渐渐成了一条线,线外就是水,似乎一越线就会掉进水里。屋檐下酒旗招摇,真有“水村山郭酒旗风”的一番滋味。一个一个地顺着酒旗看过去,刹那间被一座石桥挡住,那石桥呈拱形,有三孔,倒映在水中有烟雨的感觉。

一转眼,到了下午,这时的太阳收敛了光芒。淡淡的橘红色从房檐后散发出来,原本灰黑色的西塘,因为这淡橘又增添了一层温暖。那天上的色彩还在不断变换着,先从橘色微微发红,招来了几缕云彩,于是又把色彩同云彩一起搅成了梦幻般的紫色,天边最重的那片紫忽然蔓延开来,洒满了整个天空,这时,空中只剩下了如诗般的深蓝色。这颜色将整个西塘的水都染上了,那屋檐下的灯笼亮起,形成一道道发光的霓虹......

篇7:游古镇的作文500字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幽静的园林,在浓浓的年味中辟出了一块安静。也因为这安静,对那么多车也没太在意,还心存一丝幻想,但穿过了这“世外桃源”,迎接我们的还是嘈杂的现实。

暑假的景点怎么都这样?

这儿人多,男女老少都有,远看就像连成了一片,穿各式各色的衣服,像置身在彩虹之上。有拿着棒棒糖的,有提着大包小包的,有柱拐杖的,有挑扁担的,有扎堆坐着谈笑风生的,什么人都有!把古镇的接到塞得满满的,不透一点儿风!幸亏河边没有栏杆,人们内心的“狂野”收敛了一点,不再那么乱挤乱撞,但人墙还是压得我透不过气来。

热闹也是显而易见的,交谈的欢声笑语,孩子的哭喊,小店中油锅的响声,游客的砍价声,小贩们的吆喝声,不远处的鞭炮声,无不争先恐后地往我耳朵里钻!

走了不知多久,该加油了,随便挑了一家店,一问,头也不回的走了,平常五六块绰绰有余的东西,来了个咸鱼翻身,一下涨了十多块!油价都跌了,物价不跌,想想也是,假期不挣你的钱,何时还有更好的机会?

虽状况不断,但在这儿,我感受到了城里感受不到的人情味。

篇8:游安昌古镇500字作文

安昌,一个韵味悠长的村落,里面既有古色古香的建筑,又有热情好客的村民,我感到非常难忘。

星期六,我们自己开车去安昌古镇游玩。安昌离绍兴市区不远,我们到那里大概09;00.

今天下着雨,破坏了赏景的`兴致,但还是怀着兴奋的心情赏景的。我们刚走进安昌古镇,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安昌居然也不怎么样,就像平常的小镇差不多,而且游客很少,有点阴森森的感觉。真是天无绝人之处,远远地看见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安昌古镇,再加上一个向左的箭头,应该是叫我们向左过桥。我们过了桥,来到了一座庙宇,对面是一个戏台,可能在五月份安昌古镇节上会表演越剧。再往前走,便是安昌古街了,这是安昌古镇的一大特色。不知怎么的,雨越下越大了,我们坐在凉亭的小凳上避雨,妈妈买了五元的扯白糖,我们一家三口在那里使劲地嚼,不知不觉地,爸爸妈妈回忆起了他们的童年生活。扯白糖是他们小时候的最爱,这扯起了他们童年的些许记忆。岁月不饶人,爸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雨小了,我们继续前行,路过了许多小店。到了桥头,有一家桥头饭店,里面放着著名的安昌香肠,我们本打算在这吃饭,可是雨不停地下,我们想早点游玩早点回家,所以就急着赶路。

我们穿过桥,到了中国银行旧址。旧址明显很古老了,真没想到,小小的安昌古镇上有着大名鼎鼎的中国银行,可见当时的古镇有多繁华。

篇9:游塘栖古镇小学作文500字

星期天,我和妈妈来到塘栖古镇游玩。

来到了塘栖古镇,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的大河。妈妈边走边说:“这条河就是运河呀,它是从遥远的北京一直流过来的,当年作为运输粮食等物资的重要通道,也是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经过的。”我又指着桥问妈妈,妈妈接着说:“这座叫广济桥,是座石拱桥,至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了。横跨在大运河上,将古镇分割为水北老街和水南街区,古镇风貌基本集中在此,广济桥两侧是餐饮和风景完美的结合。”我走在桥上,踏着脚下的条石,不禁赞叹其古代的劳动人们的智慧和才干。顺着广济桥直走,就是水北街,街上有最地道的特色小吃。说到小吃,我一蹦三尺高,妈妈忙说我是只馋猫。我们来到法根的老刀糕点铺,游客三五成群地蜂拥在店铺里,大包小包的满载而归。我买了一块茶糕,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茶糕外糯内鲜的,由糯米包裹着的猪肉,烧得恰到好处,鲜嫩无比,一口咬去,汁水四溢。我们边走边看,还有青团子、肉圆子、粽子、臭豆腐等各色小吃,应有尽有。不一会儿,买了一大包。

我们走在青石板铺成的路上,沿路都是美丽的.风景和阵阵扑鼻的香味。沿着运河往东走,走过一座小石桥,我们可以看到御碑亭,听妈妈说那是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亲笔题写的。

往里走,就有一个地下的博物馆。走进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旧时代的人们生产的工具,住宿的房屋,再看,这是历代人们储藏粮食的仓库。还有世界各地的储存粮食的房屋。请大家再往前走,瞧!这里有许多美食,不过这些样品都是塑料做的……博物馆的东西真是说也说不尽。

篇10:龙门游作文400字

怀着兴奋的心情,我们坐上了通往龙门古镇大巴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的牌坊了,上面写着“龙门”两个大字,显得特别古朴典雅。同学们一个个欢呼雀跃,我也特别激动。

穿过牌坊,走进小镇,只见有一条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巷道,宛如迷宫。两旁的房子都是木制结构的,听老师说:“这些房子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呢。”踩着鹅卵石,触摸一道道白墙黑瓦,穿过一座座祠堂,目睹了一位位孙氏名人的雕像、画像,我仿佛来到了遥远的三国时期。来到小镇中央的砚池,池水清澈见底,旁边的白墙黑瓦倒映在水中,好像一幅山水画。

穿梭在古老的小镇,我们一会儿拔河,一会儿再指压板上跳绳,一会儿玩车轮滚滚……但是最有趣的就是剪纸了,我们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拿着红纸,“咔嚓”“咔嚓”三两下,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就在我的手上诞生了。

篇11:龙门游作文400字

在车里看外面的景物真美啊!田里的牛快活地吃着草,路边随处可见的毛竹看着就香,乡间的味道就是清静。

龙门古镇是因东汉名士严子陵畅游龙门山时留下“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的赞叹而得名。相传,孙权后裔在此地繁衍生息。

到了今天,古镇俨然已成了一处名胜景点,里面吃喝玩乐的还真不少!进去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满街叫卖的面筋和米酒。我们买了面筋,它就像一个个肉丸,和肉丸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外面是一层面筋皮,里面包裹着香菇笋丁肉末,味道很不错!再往里面走,最吸引人的就是龙门煎饼,就是一块正方形的薄饼,放在铁板上煎,撒上细白糖就行了,咬上去很是香脆。

吃完煎饼,我们继续前进,看见一个院子,我们走进去一看,原来这里叫做思源堂!思源堂初建于宋代,孙权二十八世治的宗祠。爸爸说,古人很注重一个人在家族中的地位,从这儿就可以看出来,祠堂中供奉着的人物都是非富即贵呢!

我们要回去时路过了一个叫孙氏宗祠的地方,里面有很多以前的劳动工具,还可以让游客体验。爸爸说以前的人没有登山鞋,只有上山袜用。我最喜欢的就是石臼,是用木杵用力砸石臼里的谷物的工具。

篇12:游龙门石窟作文1000字

踏着青石板路,追随古人的脚步,没走多远,就能看到巨大的岩石上大大小小的石窟和神龛。这块区域叫做万佛石窟。里面石窟和神龛里的佛像大大小小加起来一共有一万多个,所以被称之为“万佛窟”石窟大而深,神龛小而浅,但都独具特色。石窟展现的佛像较为壮观,都是大型的,石窟顶上还有很多壁画,此中以莲花居多。而神龛相对来说就小的很,但是在这些一个个小小的神龛里,也有各种各样的佛像。有的小佛像神情泰然,仿佛在静静冥想;有的微微颔首,露出慈祥的微笑;有的嘴巴张着,似乎在默念神圣的经文。这些佛像虽然个个都很小,但是个个雕刻的都很精致,无论是佛像的双眉,还是佛像身上的衣褶,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得清清楚楚,淋漓尽致。

离开了万佛窟,再往前走百余米。此时正是盛夏,河南正在遭受着巨大的旱灾,两千多万亩的田地遭到了破坏。但是今天的天气异常得好,只有二十多度。伊水旁,风凉凉的,吹起了柳条,带起了涟漪,拂过了这些沉睡着的千年石窟。继续往前走,前面就是世界上最壮观的佛像——卢舍那大佛。我很早以前就了解过这尊大佛的故事,卢舍那大佛是一位主持以武则天为原型修建的,所以通过卢舍那大佛的面容我们可以看到武则天的容貌。卢舍那大佛于唐高宗咸亨四年竣工,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爬上高高的石阶,我强忍着心中的好奇,告诉自己一定要等到在上面了再欣赏大佛。快爬到的时候,我听见旁边的其他几名游客都在感叹“太美了”,我跟加快了爬行的速度,终于来到了这个大型露天窟龛。

我往上一看,这是一种十分奇异的感觉,当我仰起头,眼神刚好与卢舍那大佛对视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仿佛安静了下来,似乎整个世界只剩下我和这尊大佛,其他的一切都空荡荡的。那一瞬间,我感觉我的内心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我注视着佛像,佛像慈祥地看着我,我们仿佛穿越千年与这尊大佛进行无声的交流。仔细看那大佛,它以武则天为原型,表现出了女性的柔美,并且也表现出了武则天的女权主义。古书中记载,菩萨非男非女,亦男亦女,也表现出了武则天对于权利的欲望。这尊大佛通高17。14米,耳长1。9米,头高4米,是一个十分宏大的工程。卢舍那大佛眉目清秀,鼻梁挺直,嘴唇饱满,我猜想武则天一定是个美人。卢舍那大佛的身旁还有其他几座小佛,虽然雕工都不逊色与卢舍那大佛,但是卢舍那大佛是最让人震撼的,它带着我们穿越千年,感受风雨沧桑,用一颗平和包容的心态感受世界。

上一篇:公诉科先进事迹下一篇:丑奴儿/采桑子,丑奴儿/采桑子李纲,丑奴儿/采桑子的意思,丑奴儿/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