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金木水火土教案

2024-05-14

人教版金木水火土教案(精选12篇)

篇1:人教版金木水火土教案

知识目标:

1、认识田字格

2、认识7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下”四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

能力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下”四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认字写字。。

难点 观察图画,图文结合。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幼儿园都学了哪些儿歌呀?谁来背一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儿歌。

板书:2.金木水火土

二.认读生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教师领读。

2.指名认读

3.小老师领读

三.初读儿歌

1.师范读

2.师领读,学生跟读

3.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4.四人小组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三、

1.出示田字格

2.学生观察说一说

中间竖虚线叫竖中线,横虚线叫横中线。

3.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出示“一”,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以同样的方法学习“二.三.上”

总结

1、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2、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对大家有什么好处?

[金木水火土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2:人教版金木水火土教案

教学内容:《金木水火土》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教学难点:辨认金木水火土。教法与学法:讲授法

教具与学具: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出示图画,进行观察,看图说话。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金木水火土。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再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带汉语拼音的韵文,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读,师范读,正音。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4、认读生字。出示需要认读的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小 组齐读、全班齐读。

三、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男女生分别齐读。

四、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交流背诵。

五、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再试着背一背。

2、学写本课生字。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金木水火土

教学内容:《金木水火土》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田字格。

2、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学写生字 教法与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与学具: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导入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二、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笔画“一”

1、认识田字格。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4、指导书写-。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三、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一、二、三、上,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布置作业

练习书写本课所学生字。

板书设计:

篇3:教学中的“金木水火土”

五行学说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则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在建筑装饰中,原材料需用到实实在在的“金、木、水、火、土”,而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又要讲求和谐与平衡,这恰于五行的平衡理念相吻合,我们的教学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同样需要和谐与平衡。那么,教学需要怎样的“金、木、水、 火、土”以及如何做到相互之间的协调?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金”——让教学价更高

“金”的意象,首先使人想到金光闪闪的高贵,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教学的价值问题。

(一)教学需要“金果子”

教学需要让学生得到什么?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的涉及教学价值的问题。教学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方法,更应该让学生产生智慧、产生思想。

对此,我们在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就题论题”,而应尽量“借题发挥”,延长向外拓展知识的触角半径,在接触面积的不断增加中,丰富学生的思想容量并提高学生的思想层次,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自己的思想,这就是我们的教学需要让学生摘取的“金果子”。

(二)教学需要“金点子”

学生的智慧、学生的思想,应该表现出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能看到别人看不透的内容、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法、能说出别人说不出的见解。创新是学生思想进步的一种反映。

对此,我们在教学时不能总满足于一些封闭性问题,让学生“说一不二”,而应尽量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说三道四”, 敢于说出自己存疑性的意见,敢于说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敢于说出自己创造性的方法。 让学生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样教学就会时时闪现思想的“金点子”。

二、“木”——让教学势更强

“木”的意象,让我们想到拔地而起的生机,也让我们联想到教学的活力问题。

(一)教学需要“叶的衬托”

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剩下一副知识的骨架, 例如语文只是“语言+文字”,数学只是“数字+算式”,这样只会让我们的教学“贫血”, 它还应该赋予生活的气息、时代的烙印,还应该融入师生的情感、知识的互通,这样的教学才会“枝繁叶茂”,焕发生命的活力。

我们在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呈现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无限风光,让学生在平常生活中观看到知识的画面,在知识画面中欣赏到知识的风景,进而在知识的风景中领略到知识的意蕴“。绿叶对根的情意”在于它能将知识教学衬托得更加有趣味和有滋味。

(二)教学需要“根的深入”

我们的教学不能留恋于表面的“欣欣向荣”,而应该始终不忘教学的根本。我们固然要让“山是山,水是水”——教学的“纯净水”状态走向“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教学的“矿泉水”境界,但最终应该让学生明确“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正如语文最终还是语文,数学最终还是数学。

对此,我们在教学时不能一味地做“加法”——添加辅助学习的材料、添加激发兴趣的佐料,过度后可能会导致教学的眼花缭乱甚至本末倒置,使教学得不偿失。我们的教学应该自始至终贯彻“形散神聚”或“形似神聚”的治教方针,让“繁花”成为“根深”的养料。

三、“水”——让教学流更长

“水”的意象,不难让我们想到随遇而安的灵活,这不由让我们联想到教学的生成问题。

(一)教学需要“水的灵动”

我们的教学常说备教材的同时还要备教师、备学生,其中最难的是备学生。我们的课是给学生“看”的,要让我们的教学灵动起来,就必须在备学生上做到心中有数,让教学真正成为生本教学和生成教学。

对此,我们应该让教学设计从重“设” 转向重“计”,计量学生已经学了什么、已经会了什么,计较学生可能说些什么、可能做些什么,增加教学设计的弹性。其中,先学后教、先聊后教、先问后教、先试后教、先考后教等事先摸底可能是使教学更具有“人情味”的做法。

(二)教学需要“水的包容”

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有交流就需要倾听,要倾听就需要等待,要等待就需要教师要有耐心,对学生的行动、语言、思维的迟缓或迟钝能有包容心。

我们在教学时不能仅仅为了正确答案或预设答案尚未得出才不得不等待学生能自己说出来,还应该在正确答案或预设答案揭示后,也能等上一等,留给学生讨论、评价、 消化的时间,不能如获至宝般地迫不及待地匆匆前行。多等一分钟,教师可能少说一句话、少讲一道题,但给学生的收获可能就不止这一分钟。

四、“火”——让教学情更烈

“火”的意象,不难让我们想到热火朝天的温暖,这不由让我们联想到教学的情景问题。

(一)教学需要“热情”

教学的情景应该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能够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的知识才会有感情,这样的课才会感染人、感动人。学生心动了,就会有积极的行动。

对此,我们一要追求教学的“现实主义”,寻找教学的有用之“材”,让学生实实在在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成为有“识”之士;二要追求教学的“浪漫主义”,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情场,让学生成为有“情”之人。这样智商与情商双飞,学生才会成为有用之“才”。

(二)教学需要“热心”

教学需要“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学需要 “热心肠”。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 相互讨论、相互合作、相互碰撞的机会,让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或思想的“争鸣”, 让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我们的教学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帮助学生,充分利用集体的舆论激励学生,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造福学生。 让学生在“手拉手,心连心”中你追我赶,这样,学生才会在既是学习的朋友,又是学习的对手的双重身份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同学”。

五、“土”——让教学质更实

“土”的意象,不难让我们想到脚踏实地的纯朴,这让我们联想到教学的本质问题。

(一)教学需要“土的质朴”

我们的教学需要“原生态”,需要一种 “自然美”。我们的课堂反对排练、反对包装、 反对作秀,别让外在的功利“污染”了我们的教学。我们不必过分在意课的结构、课的时控,而不顾学生的感受。课,不能不像课, 但也不要太像课。

对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满意于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教学形式是否多样、 教学环节是否流畅、教学手段是否先进,而应多问问学生“不需什么”、“还需什么”或 “急需什么”,以此配置或改进学习的“菜单”。或许这样的“菜单”不成体统、不像样、不够规格,但这种不太像课的课只要是追随了学生的心意,让学生学得满意,就是最本真、 最本色的课,也应该是教师最大的满意。

(二)教学需要“土的质地”

泥土,有人说它有点脏,由此追求一尘不染;有人说它有点俗,由此对它不屑一顾。 但我们不能忘记,是它造化了世界上这么多生灵。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成为一种造化人的 “土壤”,教学的方式“粗犷”一点吧,使学生在“东西南北”的空间中自由成长;让教学的内容“粗糙”一点吧,使学生在“跌打滚爬”的磨练中自然成熟。

对此,我们的教学要不怕学生说错话, 因为错话可以成为学生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提高认识;我们的教学要不怕学生做错题, 因为错题可以成为学生评判的题材,让学生汲取教训。同时,我们的教学可以创造一些教学的“遗憾”,例如挖一些让学生的学习 “疙疙瘩瘩”的泥坑,增加学生犯错的体验, 让学生有“吃一堑,长一智”的刻骨铭心。 在此意义上,我们的教师不必为自己无法让学生不犯错误而感到遗憾,应该为能让学生不犯相同的错误而感到欣慰。

篇4:金木水火土,你是哪一形

金 形人

体质特点:体型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肤色较白。

养生要点:“春捂”很重要。

精神调养:春分节气,气温变化仍然较大,此时金形人容易感受外邪出现哮喘、过敏、咳嗽等疾病。宜保持宁静的心态,安神养气,避免忧愁抑郁,以利肝气调和,气血和畅。

运动调养:注意保暖,做好“春捂”。运动时,最好能出微汗。可选择动态运动,如慢跑、羽毛球、足球等。

饮食调养:宜多进食健脾益肺、益肾养肝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百合、淮山药、沙参、白果等。

木 形人

体质特点: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形短小,手足灵活。肤为苍色。

养生要点:疏肝健脾,调和阴阳。

精神调养:应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切忌抑郁恼怒,积极参与户外活动。

运动调养:可多参与太极拳等以练气为主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饮食调养:可多服健脾养肝、补益肝肾之品,使脾胃健运,肝气顺达,以防肝旺克脾。可多吃姜、葱、竹笋、淮山药、土豆、猪肉、鱼肉、蛋等。

水 形人

体质特点:体型偏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大,腰臀宽 。手指短,发密而黑,肤色偏黑,怕寒喜暖。

养生要点:易口苦,宜健脾益肾。

精神调养:此节气降水增多,水形人容易出现恶心、口苦、胃脘胀闷等症状。宜安定心神,顺应春季节气阴阳平和的自然规律。

运动调养:注意保暖,避免外邪侵袭。可适当加大运动量,选择动静结合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慢跑、球类运动等。

饮食调养:宜多进食具有健脾益肾、温中祛湿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砂仁、法夏、白术、茯苓等。

火 形人

体质特点:脊背肌肉宽厚。头小,脸形瘦尖。肩背腰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皮肤赤色,性情急躁。

养生要点:平心定志,益肾养肝。

精神调养:火形人在此节气容易心情烦躁,易引发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宜平心定志,保持乐观随和的心态,切忌急躁。

运动调养:不宜“春捂”,建议多做春游、踏青等户外活动,并可用下棋、钓鱼等运动休闲方式来调节情绪。

饮食调养:多吃健脾益肺、益肾养肝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竹笋、蘑菇、薏仁、淮山药、花生、土豆、杜仲、牛膝等。

土 形人

体质特点:头大,面圆。肩背丰厚,肌肉丰满,腹大。大腿壮实,手足不大,全身上下都很匀称。皮肤偏黄。

养生要点:肠胃不适,避免肝郁克脾。

精神调养:土形人容易因脏腑内里阳气不足而外感湿邪,出现腹胀、恶心、腹泻等不适症状。宜心平气和,保持乐观畅达的情绪。

运动调养:多进行户外运动,可选择慢跑、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以不疲倦为度。

饮食调养:多吃疏肝健脾、益肾祛湿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玫瑰花、淮山药、砂仁、麦芽、芡实、益智仁等。

春分养生二三事

不管你是五行中的哪一形,下面几点,对我们所有人在春分时节调养身心都有益处。

多吃蔬菜

每个季节都有顺应气候条件的时令菜,得天地之精气。春令时菜包括有养阳之用的韭菜;助长生机的豆芽、莴苣、葱、豆苗、蒜苗;滋养肝肺的晚春水果,如草莓、青梅、杏、李、桑葚、樱桃等。吃有养阳功效的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豆芽、豆苗、莴苣等食材,有助于活化身体生长机能;而食用桑椹、樱桃、草莓等营养丰富的晚春水果,则能润肺生津,滋补养肝。

养肝排毒正当时

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所以春天重在养肝。春天养肝在于协调肝的阴阳平衡,在中医里,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大枣和山药就是不错的选择。酒伤肝肠,因此春季更不应饮酒。泡点菊花茶、薄荷水能起到清除肝热的作用,让人神清气爽。菊花茶、金银花茶、薄荷水、罗汉果水,甚至白开水都能起到清除肝热的作用,是适合春季的佳饮。香附和郁金这两味中药熬水喝,也能起到舒肝气的作用。

饮食需阴阳互补

篇5:人教版金木水火土教案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识字要求。本节课,我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体验中识字,这样不仅降低了识字难度,更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师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播放动画视频。

2.“金木水火土”五个动画小人自我介绍:我们五个兄弟叫“五行”,古代的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我们五个兄弟变化产生的,自然界的一切都和我们息息相关。

1.学生仔细观察五个动画小人身上的字(金、木、水、火、土),试着读一读。

2.学生认真观看动画视频,知道“金木水火土”是“五行”,古人认为它们和自然万物有关系。

1.看图读字。

金 木

水 火 土

二、借助动画,诵读韵文(用时: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

2.播放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听范读。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赛读活动,比一比谁读得更流畅,读得更准确,如果能读出节奏感就更棒了。

4.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赛读活动。师生针对学生读得好的地方进行点评和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对韵歌,读不准的字音可以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和同学,最后再读几次。

2.学生认真倾听,看一看刚才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自己哪些字音读得不准。

3.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自主练习,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请读得好的同学示范,听一听怎样读出节奏感。

4.每个小组选代表参加比赛,倾听的同学要学习同伴读得好的地方。

2.读一读,圈出本课的7个生字。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3.照样子说一说。

天地 天对地

上下 ____对____

日月 ____对____

今古 ____对____

三、借助动画,集中识字(用时:10分钟)

1.播放动画(全文中7个要求会认的字反复闪烁),教师引出认字活动,并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生字。

2.游戏巩固(动画中金娃手拿7个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7个生字。

3.游戏扩词。(动画中木娃要求小朋友们为7个生字伙伴找词语朋友)

1.学生仔细观察动画中闪烁的“一、二、三、四、五、上、下”七个字,大声读出字音,如果自己读不准,就听同学读。

2.学生认真看清金娃手中的字卡,大声读出字音。如果遇到问题,本组同学要主动帮助同伴认读。

3.小组选择喜欢的生字,开火车扩词,尽量说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词语。

4.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认识的词语最多。

一干二净 三心二意

一来二去 三三两两

四、借助动画,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播放动画(动画中水娃推出田字格图片,为大家介绍田字格各部分名称)。

2.播放动画(动画中火娃集中出示“一、二、三”),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生字的共同点。

3.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三个生字,看一看每个生字的“横”分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并组织学生练习书写。

5.播放动画(动画中火娃书写“上”字),引导学生找出“上”字中新的笔画。

6.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老师的范写,并完成书后练习。

1.学生认真观察,知道田字格中间有横中线和竖中线,又分成四个小格,分别是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2.学生认真观察,知道“一、二、三”都是由“横”组成的,书空练写“一”。

3.学生观察,一边观察一边说一说“一、二、三”的“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练习书空。

4.学生认真观看老师范写的每一笔,在书中田字格中完成“一、二、三”的书写。

5.学生认真观察“上”字,知道“上”字中出现了新的笔画“竖”,并书空练写。

6.学生观察之后知道“上”第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自主练写。

篇6:人教版金木水火土教案

1.通过游戏、想象等方式理解课文,练习朗读。

2.学习“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一句。

3.认识田字格和笔画横,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会写“一、二、三”。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范读,学生倾听。学生回答听到什么。

2.出示课文,逐句朗读。学生自己尝试读一读。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朗读,如按顺序读、倒序读、打乱读、“开火车”读。

3.指名学生朗读。重点正音,把生字“三、四、上”读正确。

4.引导学生选生字把课文补充完整。

一二三( )( ),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 )( ),

日月照今古。

汉字一至五,学生都很熟悉。根据学生学习的起点进行教学。

二、学习“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1.出示阿拉伯数字的1-5,与汉字的一至五进行对照,还可以出示画着不同数量(少于5)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金木水火土”。

木:出示树木的图片和象形字,告诉学生“木”指的就是树木,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木头做成的。

水:出示水的图片。水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引导学生说说水的用处。

火:出示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火的作用和危害。

土:出示土的多种形式,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土壤。

重点理解“金”,出示各种金属制品图片,了解“金”可以泛指金属。

3.小结:金木水火土是大自然中最基本的事物。

利用图片,联系生活,将字义、字形、字音联系起来,帮助儿童认记汉字,理解字义。

三、学写笔画,练写生字“一、二、三”

1.教师讲解田字格。

(1)出示带有“上”字的田字格,教师讲解田字格的作用,目的在于书写的工整美观。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上留天,下留地。

(2)引导学生识记“横中线、竖中线”。教师带领学生跟读田字格拍手歌。

2.讲解笔画横。

讲解:中国字又叫作方块字,它由一笔一笔的笔画组成,每个笔画都有自己的名称。引导学生说一说“一、二、三”中的笔画。跟读笔画名称“横”。

识字教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语境中学习汉字,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3.学写汉字“一、二、三”。

(1)出示田字格中的“一、二、三”。讲解:写字要注意写字姿势、写字位置、笔画笔顺。教师讲解写字姿势,分两步边讲解边示范。执笔时大拇指和食指脸对脸,中指指节抵后面。执笔位置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写字要一笔一笔写。教师带领学生书空。

(2)引导学生从书空“二、三”中了解写字时笔顺是有规律的:从上到下。

(3)学生尝试写汉字“一”。教师范写“一”,边写边说书写横的要领。学生尝试写汉字“二”,教师重点指导上横短,下横长。学写汉字“三”,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比较三横的长短有区别,强调中间一横最短;三横之间要等距。

(4)在学生写完一个字后,教师要进行及时点评,学生再练习,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良好的写字姿势可以帮助学生写好汉字。第一次写字,掌握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

篇7:人教版金木水火土教案

教材分析

《金木水火土》是一篇韵文,它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的韵文形式展示了一些汉字的构字特点。它是在第一课《天地人》的基础上,继续认识“金木水火土”五个高频字,理解所代表的具体自然事物。课文既有对第一课“天地”认识的扩充,又有新知识点的延伸--写字,学“一”的偏旁,掌握从下到下的写字顺序。

学情分析

本课的生字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有过一些接触,如何保持学生识字的兴趣,理解“金木水火土”,认识田字格,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就成了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一”等7个生字。

2..认识田字格,知道写字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的要求,知道“一看二写三对照四改正”的书写要求;学习在田字格上写字,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3.认识笔画“横”“竖”和知道笔顺规则“从上到下”,正确书写“一”等3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运用生活中认识的字,以及请教老师同学或猜读等方式方法,通过运用生活中认识的字,以及请教老师同学或猜读等方式方法,学习用普通话正朗读课文。

2.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感知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知金木水火土是我国古人对自然的认识。

2.培养爱学乐学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一”等7个生字。

3.认识田字格,知道写字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的要求,正确书写“一”等4个生字。

难点

1.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在田字格上写字,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金木水火土》是一篇韵文,它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的韵文形式展示了一些汉字的构字特点。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图片,导入到课文的学习,极大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多识巧学,循序渐进,提高识字效率。

篇8:金木水火土养生大不同

那么,传统医学中是怎样区分体质类型的呢?

金型人

[表现特征]:该型人皮肤易燥裂,极易患感冒等疾病,并易产生幻想、失望、悲伤等不良情绪,心肺功能弱。

日常调护:金型人在精神调护方面,应加强品位修养,做事要光明磊落,心地坦然,谦虚谨慎,保持清静的心态。因皮肤易干裂,因此在沐浴时最好不用碱性洗涤之品,淋浴后可外涂油性护肤品。此外,居室及周围环境要保持清静。

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可常吃新鲜蔬菜,如丝瓜、南瓜、萝卜、藕等。水果宜吃梨、苹果、葡萄等。还可吃猪肺、核桃仁、豆浆、鸭蛋、蜂蜜等。少吃辛辣之品,宜淡食多酸少盐忌咸,饮食切勿过寒过热,提倡早晨吃粥。

木型人

[表现特征]:木型人晚间精力旺盛,胃肠消化功能弱,易怒、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常会有心脑血管、高血脂等疾病。人际关系时常紧张。

日常调护:根据木型人的性格特征,注意遇事要谨慎、细心、有耐心,不要过分争强好胜,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不要使情绪抑郁,用理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怒气,多听轻音乐,培养“知足常乐”的思想。

饮食调养:木型人可少量饮酒以加速血液运行,提高情绪,多食茴香、荞麦、大蒜、桔子、西红柿、精瘦肉、去脂牛乳,烹调时要用植物油,限制食盐的摄入,饮食细软易消化,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食豆制品,少食多餐。少吃动物的脑、肾、鱼籽及动物的油脂,可适当食用动物肝脏。

水型人

[表现特征]:水型人易孤僻、抑郁、劳心多虑,这样极易引起情绪的低落,水型人易疲劳,常感腰酸背痛,易发胖。

日常调护:要克服情绪的低落,其一要让阳光围绕着你,特别是在工作场所,要争取充分的照耀;其二要保持精神安静,当情绪不好时,可以转移一下注意力,以琴棋书画怡情。

饮食调养:水型人的饮食以适当增加热量,保证蔬菜、水果和奶类的充足供给为原则。肉类以牛、狗、鹅、鸭为主。蔬菜可食芹菜、黄花菜、韭菜、白菜等,还可吃核桃仁、栗子、山楂、荔枝等。忌食生冷、粘硬、烟、酒。少食甜食。

火型人

[表现特征]:火型人易产生热症,诸如性格好胜、脾气急燥、好激动、易产生便秘等,这样对心脑的功能会有损害。

日常调护:根据火型人的性格特征,要分外注意性格的陶治,如绘画、书法、雕刻、下棋,弄花、集邮、钓鱼等,做事要专心致志,保持乐观情绪,克服焦虑思想。

饮食调养:火型人的饮食宜清淡,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芹莱、菠菜、鲜藕、莲子、豆制品、芝麻酱等,特别是番茄和西瓜,多食既可生津止渴,又有补益滋养作用。

土型人

[表现特征]:土型人的性格内向,忍耐性强,在思想上易产生焦虑的情绪,睡眠不实、易醒,脾胃功能差,易患胃肠道疾病。

日常调护:在精神上要乐观、开朗,应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跳舞、社交、慢跑、打门球等。睡眠时应把腹部盖好,以免受寒,引起胃肠疾患。此外,土型人居室要通风、干燥,不要湿气太大。

篇9:人教版金木水火土教案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短小的儿歌,前两行数字与五行相对,后两行天地与日月相应。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本课堪称识字小文的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教师以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音频激趣,诵读导入

1.导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3.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4.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着文字,跟着声音诵读。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上课伊始,就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

5.齐声诵读。

设计意图:韵文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理解,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必然实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预设:

(1)“一、二、三”是三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一个横就是“一”,两个横就是“二”,三个横就是“三”。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2)“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3)“四”和“田”长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换成“ ”就是“四”。(4)“五”字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一个“工”人腰里挂着一把折尺()。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7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2.认识田字格:

(1)引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变红色并闪烁的部分,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1)动画展示“横”“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练习本中练写。

(2)动画展示“一”“二”“三”“上”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第8页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5)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横”“竖”的写法。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书写,因此教师的书写指导必须到位。教师在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所学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汉字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以动画视频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学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拼音基础,有些孩子识字量少,又不会拼音,他们读起韵文来困难较多。小韵文音频和视频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另外,在写字过程中,我利用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利用动画突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这都起到了直观示范的作用。学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学生的理解是轻松的,学习的效果是实在的。

篇10:《金木水火土》教案

1.会认“一、二、上”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4.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认“一、二、上”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2.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教师)

3.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范读,学生倾听。学生回答听到什么。

2.出示课文,逐句朗读。学生自己尝试读一读。

3.这是一首古时候的童谣,板书课题《金木水火土》,谁能读读课题?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给认识的字画一个小红星。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不认识的字指出来,小组讨论,小老师教读。

三、结合图画认识“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1.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有几只动物,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2.指导学生通过出示数手指和变换手势理解一至五的含义。

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金木水火土”。

4.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组词。

金:金牌 黄金等。

木:木头 木工等。

水:河水 水杯等。

火:大火 火灾等。

土:土地 泥土等。

5.朗读感悟。

(1)师带领读前两句韵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3)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男女生分别齐读。

四、结合图画认识“上下”。

1.出示图片,理解“上下”的含义。

“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2.出示图片,理解“日月、古今”的含义。

五、巩固识字,强化认识。

1.找朋友游戏。

将汉字、图画分成两组,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我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2.教师举生字卡片,学生用手指表示具体的数字或做动作表示,看谁做得又准又快。

六、布置作业。

1.读生字。

2.读词语。

一心一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七上八下

上山山上下山山下上车车上下车 车下

3.朗读课文。

4.搜集你喜爱的汉字,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第二课时

一、闯关激趣,巩固识字。

1.第一关:我会读。

课件出示课文生字。

(1)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摘苹果读等。

(2)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字组词造句。

(3)回顾课文讲了什么?

2.第二关,我会背。

(1)引导学生读童谣。

(2)指名2-3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童谣。

(3)比赛背诵童谣。

二、学写笔画“一”,练写生字“一、二、三、上”。

1.“上”和“下”对比区分识记。

“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

教师课件出示“上”的字理教学。

“上”字是指事字。字形由原两横构成,下面较长的一横是地平线,上面较短的一横是指事符号。为了避免与等长的两横的“二”字相混,字形后来逐渐有所变化。

理解“上和下”是一对反义词。

2.教师讲解田字格。

(1)出示带有“上”字的田字格,教师讲解田字格的作用,目的在于书写的工整美观。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上留天,下留地。

(2)引导学生识记“横中线、竖中线”。教师带领学生跟读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讲解笔画“一”。

讲解:中国字又叫作方块字,它由一笔一笔的笔画组成,每个笔画都有自己的名称。引导学生说一说“一、二、三”中的笔画。跟读笔画名称“横”。识字教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语境中学习汉字,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4.学写汉字“一、二、三、上”。

(1)出示田字格中的“一、二、三”。讲解:写字要注意写字姿势、写字位置、笔画笔顺。教师讲解写字姿势,分两步边讲解边示范。执笔时大拇指和食指脸对脸,中指指节抵后面。执笔位置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一尺。写字要一笔一笔写。教师带领学生书空。

(2)引导学生从书空“二、三”中了解写字时笔顺是有规律的:从上到下。

(3)学生尝试写汉字“一”。教师范写“一”,边写边说书写横的要领。学生尝试写汉字“二”,教师重点指导横短,下横长。学写汉字“三”,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比较三横的长短有区别,强调中间一横最短;三横之间要等距。

(4)引导学生写完生字再口头组词。

(5)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

(6)展示学生书写作品。

三、教师总结,激发自主识字兴趣,完成基础训练。

1.教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在学校、课堂中识字,在看电视时,在大街上,留心看,用心记,也能认识许多汉字宝宝呢!

2.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

3.背诵儿歌《金木水火土》。

4.打开基础训练-《金木水火土》,一起来闯关吧!

四、板书设计:

篇11:金木水火土教案

目标:认识“

一、二”等 7 个生字。会写“

一、二”等 4 个字和横、竖 2 种笔画。

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田字格,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

一、音频激趣,诵读导入

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5.齐声诵读。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预设:

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认识田字格:

篇12:识字2 金木水火土(教案)

金木水火土

【教学目标】

1.认识7

个生字,会写4

个生字。

2.认识田字格、笔画“横”“竖”,了解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认识田字格,学写汉字。

【教学难点】

读准“

三、四、上

”的字音。观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7

个生字,会写4

个生字。

2.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写的是“2课时”,下面实际写的是一课时,上下不一致。

应按“教学课时”安排内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这些图片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1-3)

建议提供一棵树木,这是“木”的本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金木水火土,板书课题(2

金木水火土)。

2.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同学们,我们快去认识一下吧!

3.出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

出示朗读视频,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自读提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范读引领,初读感知,扫除阅读的障碍。】

三、学习字词

1.认读生字

出示三个会认生字“四、五、下”的组词、识记等,让学生认读,识记生字。

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识记这3个生字?

鼓励自主识记生字:

(1)

联系生活识记:一、二、三、四、五。

(2)组词法识字:“四个

四只

五人

五个”。

(3)简笔画识记“上、下”。

2.学生玩识字游戏。

(4—5)

(6-9)

应该结合字的特点,选最合适的识字方法来认识这些字。

如:教参第18页,联系生活认“一、二、三、四、五”因为这些字是生活中常用的;简笔画认识“上、下”,这样能直观表义等。这些都是根据字的特点来识字的。

“摘苹果”的游戏是对识字结果的检测和强化记忆,并不是一种识字方法。

摘苹果游戏,学生先读生字,谁读对了苹果就归谁,看谁的苹果最多。

3.认识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这就是汉字的家。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田字格。

(1)课件演示。

认识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学生说一说田字格中各部分的名称。

(3)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1)动画展示“一”“二”“三”“上”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2)书写时注意:

“一”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书写时

从左到右,要写平稳。

“二”上横短,写在上半格;下横长,写在下半

格。字要居中。

“三”中间的横最短,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

第二横在横中线上,比第一横略短,第三横最长。

“上”竖写在竖中线上,短横写在横中线上方,下横要长一些。

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执笔要实,掌心要空,虚圆,指关节略弯曲,这样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腕关节与手臂呈一条直线,不能弯曲。执笔位置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横”“竖”的写法“横、竖”的写法需要具体讲出来。

(10-15)

“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

“竖”的写法:从上往下,起笔时稍重,收笔时从重到轻。

【设计意图:生字的教学,从认读,到识记,再到书写。注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生字,以学定教,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设计意图是说给老师,让老师更好地理解和用好这个板块。这样的自评并不符合实际,“多种方法识字”在上面并没体现出多种来。的教学模式。】

五、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扫除了阅读的障碍,积累了字词。

六、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七、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16)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介绍了哪些事物?

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1-3)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提到了哪些事物?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金、木、水、火、土、天、地、日、月)

三、品读释疑

1.自由朗读儿歌,多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板书:一二三四五

数字)

(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板书:金木水火土

五行)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天在上,笼罩着大地。(板书:天地:天和地)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从古到今。(板书:日月:太阳和月亮)

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时,一二、金木、天地、日月后面要停顿,数字要读的重一些。

【设计意图:韵文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理解,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必然实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4-6)

五、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古诗宋邵雍的《山村咏怀》

播放古诗《山村咏怀》的范读音频。

学生跟读,指名读。

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知道了“金木水火土”就是五行;还知道了太阳和月亮是按一定规律运行的。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7)

(8)

(9-11)

板书设计(课件12)

识字2

金木水火土

一二三四五

数字

金木水火土

五行

天地:天和地

日月:太阳和月亮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以动画视频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学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拼音基础,有些孩子识字量少,又不会拼音,他们读起韵文来困难较多。小韵文音频和视频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另外,在写字过程中,我利用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利用动画突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这都起到了直观示范的作用。学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学生的理解是轻松的,学习的效果是实在的。

2.注重书写姿势的指导和要求,为学生夯实基础。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书写姿势,不注重握笔姿势,写着写着,姿势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在写字指导过程中反复强调书写习惯,反复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上一篇:戏曲艺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下一篇:微笑的礼仪培训